敬礼圣母
作者:一剪梅
圣母敬礼目录 圣母敬礼导言 圣母敬礼正文一 圣母敬礼正文二
圣母敬礼正文三      
圣母敬礼目录
    圣母敬礼目录

    导言…………………………………………………………………………………………………1

    1圣母敬礼的圣经基础……………………………………………………………………………2

    1.1旧约中圣母玛利亚的预像……………………………………………………………………2

    1.2新约中的玛利亚………………………………………………………………………………3

    1.2.1保禄书信中的玛利亚……………………………………………………………………3

    1.2.2对观福音中的玛利亚……………………………………………………………………4

    1.2.3若望福音中的玛利亚……………………………………………………………………4

    2圣母敬礼的发展史………………………………………………………………………………5

    2.1教父时代的圣母敬礼…………………………………………………………………………5

    2.2中古时代的圣母敬礼…………………………………………………………………………6

    2.3宗教改革时代的圣母敬礼……………………………………………………………………6

    2.4近代的圣母敬礼……………………………………………………………………………7

    2.4.1十九世纪的圣母敬礼……………………………………………………………………7

    2.4.2廿世纪的圣母敬礼………………………………………………………………………7

    2.5梵二时期的圣母敬礼…………………………………………………………………………8

    2.6梵二后的圣母敬礼…………………………………………………………………………8

    3圣母敬礼在中国……………………………………………………………………………9

    3.1圣母朝圣地……………………………………………………………………………9

    3.1.1佘山圣母——进教之佑圣母朝圣地……………………………………………………9

    3.1.2东闾圣母——中华圣母朝圣地………………………………………………………10

    3.1.3露德庄——献县教区圣母朝圣地……………………………………………………11

    3.2圣母圣名…………………………………………………………………………………11

    3.3圣母经……………………………………………………………………………………12

    3.4玫瑰经……………………………………………………………………………………15

    4圣母敬礼的神学原则…………………………………………………………………………17

    4.1圣母敬礼整体对象…………………………………………………………………………17

    4.1.1圣母敬礼与救恩史……………………………………………………………………17

    4.1.2圣母敬礼与天主圣三…………………………………………………………………17

    4.1.3圣母敬礼与教会………………………………………………………………………18

    4.2圣母敬礼的特点…………………………………………………………………………18

    4.3现代圣母敬礼应有的重要性……………………………………………………………19

    4.3.1有关圣经方面…………………………………………………………………………19

    4.3.2从礼仪方面……………………………………………………………………………19

    4.3.3从合一方面……………………………………………………………………………20

    4.3.4合乎女性………………………………………………………………………………20

    4.3.5福传关怀………………………………………………………………………………21

    结论…………………………………………………………………………………………22

    附录………………………………………………………………………………………………23

    参考文献…………………………………………………………………………………………25
圣母敬礼导言
    圣母敬礼导言

    圣母玛利亚以其心身承受了天主圣言,为世界带来了生命,因此被尊奉为救主耶稣的真正母亲。她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中占有极特殊的地位并扮演着重要角色,她亲身参与了基督的奥迹,并由于天主圣宠的举扬,她只在圣子以下,于九品天使之上,并被立为天地之母皇及世人的主保。所以,她理当受到教会的特别敬礼。

    在教会伊始,圣母玛利亚便被尊为“天主之母”的荣衔,信友们在一切危险急难中都呼求并投奔她的护佑。自厄弗所大公会议(431年)以来,天主的子民对玛利亚的敬礼,在敬爱、呼求及效法方面有了惊人的发展。这也正应验了圣母在路加福音一章四十八节的预言:“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因此,在教会的传统神学中又称圣母敬礼为“超级敬礼”,[1]即稍逊于对天主的崇拜,并高于对天使及诸圣的敬礼。

    教会初期,因着对基督奥迹所做的更深的信仰反省,使得人们对圣母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她协助基督完成其救赎人类的使命,她是天国的第一批成员。在十字架上,耶稣把自己的母亲交托给门徒若望,耶稣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又对门徒若望说:“看,你的母亲!”(若19:26—27)从那时起若望便把她接到自己家里。玛利亚的神圣母职并未因耶稣的死亡而结束,耶稣在离世前把宗徒们交托给玛利亚,并赋予其一个新的使命,即成为宗徒们及以宗徒们为基础的教会的母亲;同时,因着圣母参与了基督的救赎工程,她以信心、服从和对天主话的反复思索,以及在十字架下利刃刺心般的痛苦牺牲,使她成为信友的典范和众信友之母,她现在在天上仍执行她母亲的职分为我们转求。因此自教会初期的信友便开始了对圣母玛利亚的敬礼。

    因着圣母敬礼在初期教会和信友中间如火如荼的进行,使得初期教会的教父及神学家们也开始反省圣母敬礼的重要性及其神学意义。虽然对于圣母的敬礼有时候会出现偏差及夸大的倾向,但对于圣母的某些信念,例如:圣母无染原罪、圣母升天的问题,也是从圣母敬礼中产生出来的。也正因此才凸显出了圣母敬礼与圣母学之间的如此密切的关系。

    本文旨在对圣母敬礼作一简单的探讨,使能对圣母敬礼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本文首先以圣经为基础,看圣母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后,回归到历史中,看教会两千年来,圣母敬礼的发展过程,并在圣母敬礼的历史中所逐渐衍生出的关于圣母的各种信理;随后回到我们所身处的中国教会;中国教会作为普世教会中的一份子,同时又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孝道为其固有的传统美德,因此对于圣母更是孝爱有加,而对我们这些生长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来说,更是有切身的体会,所以,此部分着重于介绍在中国对圣母敬礼的方式,简略性的介绍一、二;最后,则是关于圣母敬礼的教会训导,即在圣母敬礼中应避免的一些问题和教会在敬礼中所给予的一些指导与原则——

    [1]辅仁神学著作编译会,《神学辞典》,台北:光启出版社,1996年,第556号。
圣母敬礼正文一
    圣母敬礼正文一

    1圣母敬礼的圣经基础

    旧约和新约的典籍,以一种愈来愈明朗的方式,指出了救主耶稣的母亲在救援计划中担任的角色,使我们宛如能够亲眼看到(LG55)。

    1.1旧约中圣母玛利亚的预像

    旧约是许诺期、预备期,是为基督的来临作准备的,而基督的来临则是为应验天主在旧约中向以民并全人类所许诺的救恩。同时在旧约中也已隐约的看到了玛利亚的图像,虽然她是新约时代的人物,但是因着她与救主耶稣之间密切的关系:她是耶稣基督的母亲,而耶稣又是新旧约的中心,所以在旧约中隐约看到玛利亚的倩影,这并不稀奇。

    天主在原祖犯罪后便预许了祂的救恩计划,即打发祂的儿子来拯救世界。同样,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中,天主也准备了一个“女人”——玛利亚,作为祂儿子的母亲,以及祂救恩计划的合作者,天主如何准备玛利亚的来临呢?

    首先在创世纪中,原祖违命被逐出乐园,天主便给了他们一个许诺,一个希望:“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之间,她的后裔要踏碎你的头颅,你要伤害她的脚跟”(创3:15)。这是天主在人类犯罪后,立刻向人类宣布的第一个救援讯息,我们称之为“原始福音”。

    这里所指的“女人”有两层不同的意义,从创3:14—15的上下文来看,“她”是指当时的女人(厄娃),但按圣经的圆满意义来看“她”是指圣母玛利亚(新厄娃)。那踏破魔鬼头颅的“女人的后裔”当然是指耶稣基督了,因此女人是指基督的母亲。[1]在创3:20“亚当给自己的妻子起名叫厄娃”。“厄娃”原意“众生之母”,但第一个厄娃未能满全“母亲”的使命,反而使人类丧失了永生,“母亲”的使命将在“新厄娃”——圣母身上完成。

    再者,在依撒意亚先知书中,先知曾预言说:“吾主要亲自给你们一个征兆:看,有位贞女要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厄玛奴耳”(依7:14)。这是在大约公元前733年,叙利亚——厄弗辣因联合进军犹大,旨在推翻达味王朝,先知依撒意亚被上主派遣去劝告当时的犹大王阿哈次要他全心依靠上主,并向上主要求一个征兆,但阿哈次只懂得利用军事和政治上的手段,并未听从先知的话,反而屈从于亚述。虽然阿哈次不忠信,但天主仍然忠于自己的承诺,不忘支持达味的永恒后裔。[2]因此,先知才讲了这样的预言。

    这句圣经曾引起巨大的争论,其争论的焦点无疑是“贞女”这个词,按七十贤士译本(LXX)之翻译为“贞女”,这种诠释法较强调经文意义的寓意及末世层面,暗示厄玛努耳的诞生是神圣而奇妙的。[3]圣史玛窦在写福音时也采用了七十贤士译本(LXX)所译的“贞女”,古代的教会亦承袭了此一译文。由此可看出,依撒意亚先知书此段经文明显地预告了“有位贞女要怀孕生子”的征兆,而此征兆在童贞玛利亚生育耶稣这件事上应验了(玛1:18—25)。[4]

    最后,在米该亚先知书中也预言说:“厄弗辣大白冷!你在犹大郡邑中虽是最小的,但是将由你为我生出一位统治以色列的人,他的来历源自亘古,远自永远的时代。因此,上主必将遗弃他们,直到孕妇生产之时,那时他弟兄中的遗民必将归来,与以色列子民团聚”(米5:1—2)。此章节中“孕妇”被大多数天主教圣经学者认为是在回应依7:14“有位贞女要怀孕生子”。[5]同时在新约的玛2:5—11中,三位贤士在朝觐新诞生的犹太君王时,司祭长和民间的经师亦引用米该亚先知书5:1、3,来向黑落德王报告,使得米该亚先知的预言无可置辩地应验在基督身上。[6]

    1.2新约中的玛利亚

    在新约中,除了提到敬礼的界限外,在敬礼方面并未多提。新约的敬礼乃是延续旧约的教训:“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独事奉祂”(玛4:10,路4:8,申6:13)。这句话虽排除了任何对受造物崇拜的形式,但看不出有禁止效法、崇敬、纪念等行为。事实上,在新约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效法、崇敬、纪念等行为,即使有也是与基督或圆满的信德相关的崇敬,正如圣保禄宗徒对信友的邀请:“你们应效法我,正如我效法了基督一样”(格前11:1)。

    在新约中,玛利亚在救恩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这也是日后教会敬礼圣母的基础,即教会发现新约中玛利亚其人及其所具有的涵义。所以此部分乃是讨论教会如何自新约中洞悉玛利亚和基督的关系、她的信德以及新约的表达方式

    1.2.1保禄书信中的玛利亚

    在保禄的书信中,虽未提及玛利亚的名字,但从书信的一些内容也许影射到玛利亚。在迦拉达书中虽未提及玛利亚一词,但可以说是间接地提到了玛利亚:“生于女人,生于法律之下”(迦4:4)。以“生于女人”的格式来表达人的本质——生于一个人。[7]所以在保禄的著作中,她只强调“耶稣生为人,故祂有一个母亲,好使祂能生于女人,处于法律之下”。[8]

    1.2.2对观福音中的玛利亚

    对观福音的中心点主要是耶稣的言行教训,故此对玛利亚的记载不多,实属凤毛麟角。但从教会最早的传统开始,就已肯定玛利亚的身份——“耶稣的母亲”(谷6:8,玛13:55)。在全部的新约作品中,只有路加的作品中有更丰富的玛利亚资料,特别是将玛利亚的事迹插入到耶稣的“童年史”中,亦为路加所独有(路1:5—2:22)。在路加福音前两章描写圣母的事迹时,圣史说她受到天使嘉俾厄尔和表姐依撒伯尔的赞颂,“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你同在”(路1:28),“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从哪里得来的呢”(路1:42—43)?路加以依撒伯尔为玛利亚的见证人,证实玛利亚相信天主的话,而又去遵行:“那信了由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1:45)。

    耶稣本人也敬佩祂的母亲:“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才是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路8:21)。在这里路加显然是想指出,真正完美的门徒,是听了天主的话而又实行的人,而圣母的伟大不仅是生了耶稣,更是她遵行了天主的旨意:“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路1:38)

    路加更以“听天主的话而实行的”来表达他对圣母的赞美,从而认为“玛利亚已经符合了末世家庭的条件,是天国最早的成员之一,更是所有信徒的模范。”[9]在教会诞生这一事上,也是路加记述了圣母同众圣徒在晚餐厅同心合意专务祈祷的事(宗1:14)。她在初兴教会的中心——耶路撒冷,与众圣徒一起祈祷,表达了她对新生教会的赞同,并以她伟大的母爱来鼓励和安慰众信徒。

    1.2.3若望福音中的玛利亚

    到了若望福音写作的时候,玛利亚的地位在初期教会中已经获得普遍的承认。但是若望福音中玛利亚出现的机会并不多,只有两次正式的提到她,即:加纳婚宴(若2:1—12)和十字架下(若19:25—27)。这两次都是在重要的场合上,并且在这两次重要的场合上都以“女人”来称呼她。

    在若望福音中,玛利亚第一次出现是在耶稣公开生活之前的加纳婚宴上,在当时“玛利亚也许还不在那些因着标记的启示而到达完全信仰的宗徒(若2:11)之列,她所拥有的是一种尚未看清楚却保持开放的信仰;然而在十字架下,她却已经站在耶稣爱徒的旁边,正式加入这个新成立的信友团体了”。[10]和路加一样,若望强调玛利亚在信仰上的成长,她属于天国的第一批成员。我们也相信圣母玛利亚会时常不忘她的圣子耶稣临终时所托于她的遗言:“看,你的儿子”(若19:26)。如今,她仍在天上继续执行她身为教会之母和众信友之母的职务,不断地为她仍在尘世旅途中的教会及众子女转求代祷。

    总而言之,福音中记载圣母的事迹不是很多,至于记述下来的,都是和耶稣有密切关系的。因此,可以说没有人比圣母更信基督,她因为信而成为有福,也没有人比圣母更依恃耶稣的良善,更没有人比圣母更爱耶稣。

    2圣母敬礼的发展史

    “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路1:45)毋庸置疑,这是一种先知性的预言。在历经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圣母的这一颂谢词依然为人们所传颂。这无疑是肯定了圣母敬礼自从玛利亚被选为救主之母之日开始,世代相传,从未间断过,并还将永不间断的相传下去,直至于世界的终结。

    每每提到“圣母敬礼”时都会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省,即圣母敬礼和圣母学之间的关系。是圣母学引发了教会对圣母的敬礼,还是“敬礼”本身导引着关于圣母学的定位。从圣经中有关圣母的章节来看,圣母的敬礼与圣母学是一体的两面,是不容分割的。即如果关于圣母的敬礼没有神学的论证作为基础,那么敬礼便很容易陷于迷信或偏差,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圣母学失去了敬礼的导引,那么圣母学便会停滞不前,并失去其活力,及其“丰富性”。所以,圣母敬礼与圣母学是一体的,缺一不可的。

    此部分也将从整体来看圣母敬礼的历史发展。即,将“圣母敬礼”与“圣母学”放在一起,并以历史的立场来探讨圣母敬礼在历史中的来龙去脉。

    2.1教父时代的圣母敬礼

    从神学观点来论,关于圣母的敬礼应始于宗徒时代,而教父们则继承了宗徒们的传统,为此,从开始圣母学与基督论密不可分。

    最早的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教父,如: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St.IgnatiusAntiochenus+107)、圣犹斯定(St.Iustinus100—163)、圣依勒内(St.Irenaeus140—202)这三位教父在论圣母的道理中都有一共同点:即“童贞生子”。所持的理论是“证明降生的圣言真的取了人性,同时又以贞女生子彰显降生成人的基督亦是真天主的奥迹。”[11]并为“天主之母”的信理铺路。

    在第二世纪的《宗徒信经》中业已提到“由童贞玛利亚诞生”,这种信德的表达,还被用于圣洗中作为望教者领洗前的宣信。可见初期教会已把圣母敬礼纳入礼仪中。圣犹斯定和圣依勒内从“童贞生子”引申出圣母与众人得救的关系是基于“原始福音”(创3:15),把圣母比作新厄娃。“玛利亚的童贞和顺命正与违命的贞女厄娃相对立,玛利亚由于顺命,成了‘救赎的根由’,就好像厄娃因违命成为‘死亡的根由’一样。”[12]圣盎博罗削(St.Ambrosius340—397)和圣热罗尼莫(St.Hieronymus340—420)在他们的训诲中,基于圣母“童贞生子”的奥迹,并把它引入到教友的生活中,劝勉信友尊重洁德,并称圣母为“贞女之境”。

    到了五世纪,因着对奈斯多略(Nestorius381—451)“二性二位”异说的批判,使得玛利亚“天主之母”的荣衔得以奠定。在431年的厄弗所大公会议(DS251—252)钦定了此信理。加采东会议定断基督“二性一位”时,玛利亚为天主之母的名号更明朗了。

    东方教会在六世纪已开始庆祝圣母的节日。在公元600年罗马皇帝毛利斯(Maurice582—602)规定了8月15日庆祝圣母升天节。接着,圣母领报(3月25日)、取洁节(2月2日)、圣母诞辰(9月8日)在六世纪中叶已存在了。这四个节日在七世纪中叶传到罗马,教宗塞尔吉乌斯一世(SergiusⅠ687—701)更隆重地加以举行。[13]

    圣母无染原罪节(12月8日)也于七世纪始自东方,并随后传至意大利、爱尔兰、英国等地,圣比约五世的日课将此节日普及全球。[14]

    总之,关于圣母的地位、信理和庆节在教父时代业已出现了。

    2.2中古时期的圣母敬礼

    中古时期圣母敬礼在西方迅速发展,而且敬礼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在信理方面,“圣母无染原罪”的道理成为当时神学家们议论的焦点,虽然此道理在当时尚未确定。

    十二世纪初,士林神学之父圣安瑟尔莫(St.AnselmofCanterbury1033—1109)极力赞美圣母的圣德,但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致使他与无染原罪的理论研讨世界擦肩而过,但他的弟子艾特木(Eadmer1055—1124年)却于1123年左右写下了现存最早的无原罪经文,他称圣母为“罪人的救主之殿”,所以理应免除所有原罪。

    十二至十四世纪一些热爱圣母的士林神学大师,极力反对圣母无染原罪的理论。如:圣伯尔纳多(St.BernardofClairvanx1090—1153)、彼得龙巴(P.Lombard1095—1160)、圣多玛斯(St.ThomasAquinas1225—1274)等人,致使他们无法释怀的一点就是:如何在救赎的普遍性和玛利亚无染原罪的理论间取得和谐?十四世纪中叶,董思高(J.DunsScotus1265—1308)等人提出“先赎”的观念后,才扭转了整个局势,这一观念把圣母置于基督救赎的普遍性之下,同时亦承认她获得免除原罪遗害的特恩。[15]

    在文学方面,以圣伯尔纳多为代表,虽然他极力反对圣母无染原罪的理论,但却无法阻止圣人对圣母的热爱,他最著名的是他所著的一篇美丽的祈祷和颂歌——《圣母颂》(InPraiseofTheVirginMother)。[16]

    十三世纪的托钵修会,尤其是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它们对圣母的敬礼有很大的贡献。如:圣大亚尔伯(St.AlbertusMagnus1206—1280)、圣多玛斯等人均著书立说歌颂圣母。虽然圣母访亲节在东方早已存在,但在西方却是由圣文都辣(St.Bonaventrua1218—1274)首先推广,到圣比约五世时,普及整个教会。

    在艺术方面,在文艺复兴时代的乔托(GiotlodiBonone1276—1337)和安哲利高(FraAngelico+1455)等人努力下,描画出优美的圣母像,使人对圣母的敬礼更上一层楼。尤其是拉斐尔(Raphael1483—1520)的圣母像更是脍炙人口。[17]

    另有一些赞颂圣母的歌曲,如在现代教会日课中的四首著名的圣母颂:万福,天上母后(AveReginaCaelorum)、救主之母(AlmaRodemptorisMater)、天上母后(ReginaCaeli)以及母后万福(SalveRegina)皆始于十一和十二世纪。[18]

    还有一些熟悉的经文亦在此时出现,如:玫瑰经(十一世纪)、圣母经(十二世纪初)、三钟经(十三世纪)、圣母德叙祷文(十六世纪)。

    由此可见,中世纪时代圣母敬礼的推广已达到顶峰。

    2.3宗教改革时代的圣母敬礼

    宗教改革期间,三位大的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加尔文(TeanCalvin1509—1564)和慈运理(HuldrychZwingli1484—1531),反对教会并拒绝接受教会的圣德观念和圣人的敬礼。虽然马丁路德责备那些敬礼圣母的人,认为他们把圣母视为一个偶像,但综观马丁路德的一生他仍然保持对圣母的敬礼,并坚决保护她的地位。并在与天主教会决裂的最初几年仍相信圣母无染原罪的信理,不断地宣扬圣母是信友的楷模。而加尔文和慈运理则较少提及圣母。但关于圣母的庆节并没有立刻被废除,因为不少人仍敬礼圣母。[19]

    在天主教会,当时召开的脱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对玛利亚的问题讲的不多,只在讨论“原罪”时,提及圣母无染原罪及敬礼圣像的讨论中略微提及圣母,但很有原则性。

    宗教改革后,圣母的理论和敬礼不退反进,不过都是在对抗、争论、护教的大前提下被提出来的。在这方面,耶稣会有很大的贡献。首先圣伯铎·加尼修(St.PeterCanisius1521—1597)在其名著《论圣母》一书中,维护圣母在圣经与传统中的地位。西班牙神学家苏亚来兹(Suarez1548—1617)在其《论耶稣一生的奥迹》一书中,提及圣母的无染原罪、她的升天以及普世之母的信理。并朝着一套完整而独立的圣母学开始发展。罗伯特·伯拉明(St.RobertusBellarmino1542—1621)也是维护圣母信理的伟人,他著有《又圣母经》来攻斥新教徒。而比利时籍耶稣会士若望·乐尼(JeanLennis)于1562年创立圣母会,其目的是特别恭敬圣母并以言行表扬圣母。十八世纪的圣亚尔丰索(St.AlphonsusLiguori1696—1781)也是一位特别敬礼圣母的名将,他所著的《光荣圣母》是脍炙人口的一本书,其中提到了无染原罪和诸宠中保两端信理。[20]

    2.4近代的圣母敬礼

    2.4.1十九世纪的圣母敬礼

    十九世纪可说是圣母无染原罪的世纪。

    1830年11月27日,圣母在第二次发显给仁爱会修女圣加大利纳拉布莱(St.CatherineLaboure1806—1876)时,圣女看到一种奇异的圣牌模型,上面有“吁!玛利亚!无染原罪之始胎”的字样。[21]

    1854年12月8日教宗比约九世宣布,圣母无染原罪为教会当信的道理。

    1858年2月11日圣母于法国露德显现于圣女伯尔纳德时说:“我是始胎无玷”。更加肯定了圣母无染原罪之信理。

    2.4.2廿世纪的圣母敬礼

    从廿世纪初直至世纪末,圣母频繁的在世界各地不断地向人们显现,劝诫人们改恶迁善。

    1917年5月13日圣母在葡萄牙的法蒂玛显现给三名儿童,圣母劝人多做补赎,并为罪人祈祷。

    1932年在比利时的包兰(Beauraing),1933年在班诺圣母显现给儿童,要他们多祈祷和做补赎,并宣称“我是穷人的贞女”。[22]

    1950年至1960年的十年中,成了教会历史中敬礼圣母的鼎盛时期,圣母敬礼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时代。[23]

    1950年11月1日教宗比约十二世钦定圣母灵魂肉身荣召升天为信理(DS3903)。

    2.5梵二时期的圣母敬礼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是一位非常谨慎及务实的教宗,他在召开梵二大公会议前已对于夸大的圣母敬礼有所警告。他希望“教会回到古老的传统中敬礼圣母,应该回到单纯、纯洁及实在的圣母玛利亚”。[24]而非靠幻想、推论和想象。

    梵二大公会议对“圣母草案”的通过和批准成为梵二圣母论的一个转折点。大会将“圣母草案”合并入《教会宪章》正是说明了圣母是教会的典型。也是重新强调了圣母玛利亚在教会中的地位和敬礼。此文献也指出了梵二圣母论的三个方向:首先,继承教父传统,以救恩计划为神学反省的基础;其次,肯定圣母在教会信仰和神学中固定职位,她并非边缘边缘计划03ianLaboure180696人物,且密切参与救恩工程;最后,为不同的圣母论立场提供共同的道理,同时也相当注意其它基督宗教中的神学主张。

    2.6梵二后的圣母敬礼

    梵二后对圣人的敬礼逊色很多,但对圣母敬礼的热忱仍然很高涨,1974年2月2日教宗保禄六世颁布《敬礼圣母》劝谕,为普世教会提出了敬礼圣母的指南,此劝谕非常强调本地化与配合现代女性。并特别指出了两项热心神工:玫瑰经和三钟经,以特别敬礼圣母。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订1987年为圣母年,并颁布《救主之母》通谕,此通谕基本紧随梵二圣母论,同时也表示合一意向。但通谕第三部分称圣母为“诸宠中保”、“母性中保”。教宗在此引用“中保”亦做了澄清,并引用“基督为唯一中保”(弟前2:5),加以说明。圣母为“‘诸宠中保’的意义是指玛利亚参与耶稣基督的中保,但不损害耶稣基督唯一中保的角色。‘母性中保’是转求和代祷而已。”[25]教会中亦有一些人士请求教宗,宣布圣母诸宠中保为信理,教廷亦曾指派一神学委员会,但结果一致赞成不提出圣母诸宠中保为信理。

    梵二之后,由于教宗保禄六世呼吁应研究天主圣神,且得到了各界积极的回应,并兴起了一股“圣神风”。同时神学家们也开始特别注意圣神与圣母的关系。并将圣神学和圣母学放置在一起来研究。如法国学者杜威神父(FrancoisDurrwell1912—)称“玛利亚是圣神和教会的画像。”他根据圣经指出“圣神是天父的生育功能,而在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中,玛利亚是圣神的画像,因为童贞怀孕就是神圣怀孕的德能所致。”[26]而巴西神学家鲍夫(Fr.LeonardoBoff1938—)的《天主母性的面容》则以玛利亚代表所有女性表达天主的母性,作者自己则以“玛利亚是圣神末世的真实象征”作为诠释。[27]——

    [1]香港教区圣母年筹委会及教区礼仪委员会编著,《敬礼圣母汇编》,香港:香港教区圣母年筹备委员会,1987年12月,第24页。但根据马索拉原文(VT)是“蛇类和女人后裔中的战争”,此处女人是中性的“它”,表示女人的后裔是集合性的代名词;而七十贤士译本(LXX)受希腊文化影响,将中性的“它”译为阳性的“他”,指个人性的默西亚;可圣热罗尼莫翻译的拉丁通行本(Valgata)将原来中性的“它”译为阴性的“她”,表示圣母要践踏蛇(魔鬼)的头,但从圣母玛利亚在救恩史中的重要角色而言,她只是参与基督的救赎工程,却没有资格去践踏那条“蛇”。——傅和德著,《旧约诠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8月,第59页。

    [2]参傅和德著,《旧约诠释》,第363页。思高圣经学会译,《信仰旅程之二:历史与先知》,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3年12月,第300页。“示”编辑委员会编著,《救恩史》,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9年8月,第192—193页。

    [3]按希伯来原文almah,这个词并非严格意义上指“贞女”,更常用的是指“适婚而未婚的年轻女子”。围绕此词的讨论,学者们意见不一,但大体上总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倾向于当代历史诠释法,较强调字面意义,着重历史层面,即在犹大王阿哈次拒绝向天主要求一个征兆后,天主借先知所给的另一个征兆;那名叫“厄玛努耳”的孩子的诞生,本来是保卫犹大国的救援标记,但因阿哈次的无信,孩子的降生,对他及其国家成了降灾的标记。按此种诠释法“厄玛努耳”应是指阿哈次的儿子希则克雅。那么,almah一词在此处正指有孕在身的阿哈次的妻子阿彼雅皇后,所以此处不应译为“贞女”。当代天主教圣经学家傅和德神父按此种诠释法,将这句话译为:“看,这位女士(阿彼雅皇后),她已怀孕,她将(不久、立刻、几个月后)生一个儿子,他们要给他起名叫厄玛努耳”。另一种诠释的倾向则直指默西亚的预言:因阿哈次对天主缺乏信心,缺少了得到天主助佑的条件,因此在天主所给的这个征兆,在阿哈次时代并未实现,这个预言对阿哈次而言反而成了不幸的标记。将要诞生的“厄玛努耳”与阿哈次不同,正如他名字——天主与我们同在——他全心依靠上主,天主要借他开创一个新的救援时代。所以,如果严格来看,almah是个多义词,“童贞女”则只是是其中一个意义。——参莫德著,刘良淑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以赛亚书》,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1年10月,第98—99页。傅和德著,《旧约诠释》,第370—373页。

    [4]参思高圣经学会译,《信仰旅程之二:历史与先知》,第301—302页。

    [5]参思高圣经学会译,《信仰旅程之二:历史与先知》,第316—317页。但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位“孕妇”是米该亚先知用来指代一个位格性的团体,即厄弗辣大宗室。如按此种诠释法,这位“孕妇”不必强调是一位贞女。——参贝克、亚历山大、华奇著,李蕙英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北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9月,第208页。

    [6]陈终道著,《小先知书讲义》,上册,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83年8月,第271页。

    [7]田春波编著,《圣母学》,石家庄:天主教河北省神哲学院,2000年,第16页。

    [8]穆宏志著,“新约中的圣母”,《神学论集》,第78期,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年1月,第472页。

    [9]《圣母学》,第27页。

    [10]同上,第31页。

    [11]岳云峰著,“敬礼圣母的历史发展”,《神学论集》,第78期,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年1月,第499页。

    [12]《圣母学》,第46页。

    [13]邹保禄著,“圣母敬礼的演变——为庆祝圣母年而作”,《神学论集》,第73期,台北:光启出版社,1987年10月,第459页。

    [14]邹保禄著,“圣母敬礼的演变——为庆祝圣母年而作”,《神学论集》,第73期,台北:光启出版社,1987年10月,第459页。

    [15]《圣母学》,第49—50页。

    [16]附录一。

    [17]参邹保禄著,“圣母敬礼的演变——为庆祝圣母年而作”,《神学论集》,第73期,第461页。

    [18]参《每日礼赞》,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8年8月,第1050—1051页。

    [19]参邹保禄,“圣母敬礼的演变——为庆祝圣母年而作”,《神学论集》,第73期,第462页。

    [20]《圣母学》,第50—51页。参邹保禄著,“圣母敬礼的演变——为庆祝圣母年而作”,《神学论集》,第73期,第462—163页。

    [21]依婉尔著,尧石译,《圣女加大利纳拉布莱》,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8年2月,第87页。

    [22]河北信德室编辑,《天主教圣月》,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9年7月,第139页。

    [23]发尔沃著,杨成斌译,《圣神时代的黎明》,石家庄:河北信德室,2000年7月,第36页。

    [24]张春申著,《救主耶稣的母亲——圣母论》,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出版,2002年9月,第50页。

    [25]张春申著,“圣母论在梵二后的动向”,《神学论集》,第122期,台北:光启出版社,2000年1月,第475页。

    [26]同上,第477页。

    [27]参张春申著,“圣母论在梵二后的动向”,《神学论集》,第122期,第478页。张春申著,《救主耶稣的母亲——圣母论》,第55页。
圣母敬礼正文二
    圣母敬礼正文二

    3圣母敬礼在中国

    3.1圣母朝圣地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遍布着许许多多的圣母朝圣地,其中不乏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如:法国露德、葡萄牙法蒂玛、墨西哥瓜达鲁佩、塞尔维亚的默主歌耶等圣母朝圣地,也有许多不为我们所熟知的。但无论如何,从这些朝圣地和去圣地朝圣的信友,我们就可看出,教会对圣母的热爱以及信友对圣母玛利亚——我们天上母亲的依靠与信赖。

    在我们中国亦有很多圣母朝圣地,有佘山圣母、东闾圣母、阪泉山圣母、七苦山圣母、平阴胡庄尖山圣母、磨子山圣母等这样的全国性圣母朝圣地;也有献县教区的露德庄、赵县教区的贾庄等这样的教区性圣母朝圣地。每到朝圣日,前往圣地朝圣的信友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人们以无比虔敬之心,来到慈母台前,沐浴在慈母的恩泽中,并接受慈母的恩宠与护佑。

    此部分将简单介绍中国的三处圣母朝圣地,其中有众信友皆知的全国性圣母朝圣地,亦有不为广大教友所知的教区性圣母朝圣地,但不管是全国性或教区性圣母朝圣地,都是要我们燃起对圣母敬礼之爱火。只要我们投奔到圣母的羽翼之下,我们才不会被邪恶的势力所侵袭;只要我们常注视圣母这颗星,我们才不致在世海的航程中被风浪所淹没。

    3.1.1佘山圣母——进教之佑圣母朝圣地

    在我国的朝圣地中,首屈一指的要算是上海的佘山了。在每年五月——圣母月中,到佘山朝圣的全国各地的信友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佘山位于上海市松江县境内,有国内外闻名遐迩的圣母大殿。佘山风景秀美,特产兰笋和绿茶。清朝康熙帝巡游此山,赐名“兰笋山”,故佘山又称兰笋山。

    佘山在成为天主教所有物之前,据说是佛教进香地,曾有四所庙宇,一所禅院,但现都已遭毁灭,但在山的东端寺侧的八角塔,至今尚存。在山的西侧有一佘王庙,佘山的名称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吧![1]

    1863年,上海佘山耶稣会会长鄂尔壁神父出资买下了佘山的整个山顶,及山的南坡,并建筑房屋,作为传教士的疗养之所,并建有一座小圣堂。这就是佘山天主教化的开始。

    1867年山顶建了一座六角亭,亭内供有圣母进教之佑像一桢,此像为中国刘必振辅理修士摹仿巴黎“胜利母后”像绘制的。1868年3月1日当地代牧郎怀仁主教祝圣了佘山小堂和进教之佑圣母像。同年5月24日圣母进教之佑节日,佘山来了数百名教友,小堂顿时容纳不下,只能在院内支搭临时帐篷举行弥撒,建造大堂已是当务之急。

    在太平天国进占上海时,上海耶稣会会长谷振声神父曾赴佘山特向进教之佑圣母许愿,倘若能化险为夷,将在佘山建一大堂,以谢圣母特佑之恩。在祈求得到全部的垂允之后,谷振声神父遂于1870年7月向各位本堂发出通知,请他们把许愿的经过和偿愿的事迹告知教友们,希望他们能慷慨资助,使还愿大堂早日建成。教友们得知详情后纷纷捐款捐物,有力出力,万众一心,慷慨解囊。1871年5月24日圣母进教之佑节日举行了大堂奠基礼,1873年4月15日郎怀仁主教祝圣了这座多利安柱式的希腊式新堂,就是现在的“中山大堂”。后来人们又在“之”字形的山路上竖立了十四处苦路像。同年5月1日郎主教又重临佘山主持弥撒圣祭。整个圣母月,来佘山朝圣的教友络绎不绝,从此佘山圣母就成为教区的特别主保,每年的5月1日和24日圣母进教之佑节日,朝圣者都在万人以上。

    1874年教宗比约九世应郎怀仁主教之请求,恩赐每年5月来佘山朝圣者可得一次大赦。1875年大堂内装置了几口大钟,当鸣钟时,钟声抑扬,声闻遐迩。

    现在的“山顶大堂”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25年)更宏伟的一项工程,由叶肇昌神父设计并督建完成,历经十年之久才落成。1935年9月12日时任驻华宗座代表的蔡宁总主教率领众多主教及司铎在举行复献典礼。

    1924年6月22日当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国教务会议”闭幕时,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与列席会议的主教们以庄严的典礼把中华全国奉献给童贞圣母玛利亚,并请求教宗批准。在1941年2月5日教宗比约十二世为鼓励我国教友对天上慈母的爱戴和依靠,特采纳了中华全体主教的请求,钦定诸宠中保为中国之后。

    1943年正值我国艰苦抗战之时,教宗比约十二世为鼓励我国信友依赖佘山圣母而奋发,特封佘山圣母大殿为宗座一等大圣殿,和法国露德同衔,在远东这还是宗座首次敕封的圣殿,故称“远东第一大殿”。[2]

    1946年5月8日教廷又加给佘山一项特恩,即恩准上海主教惠济良给佘山圣母举行加冕大礼。1947年5月18日教廷驻华公使黎培里总主教主持典礼,由于斌总主教和上海惠济良主教举行加冕仪式,到场参礼者达六万人之多。加冕礼毕,黎总主教代表全国教会郑重地举行复献典礼,朗诵由河北献县代牧刘钦明主教(Mgr.Decroat1918——1936)所撰,并于上海主教会议时通过,定于每年在中国之后节日或圣母升天节日或圣母无染原罪大庆日上各堂口应在圣体前公开诵念的“奉献中国于圣母诵”。[3]

    1981年佘山重新归还教会,佘山圣母大殿修缮一新,到佘山敬礼圣母的教友络绎不绝,特别是每年的圣母月,更是人山人海,教友们沐浴在佘山圣母的恩泽中,接受慈母的恩佑。

    2007年5月27日教宗本笃十六世颁发致中国神长教友的牧函,钦定每年5月24日为在上海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内,特别敬礼进教之佑圣母的礼仪日。[4]并于2008年5月24日亲撰“向佘山圣母祈祷文”[5],号召普世教会要在这一天诵念此篇经文为中国教会祈祷。相信今后教友到佘山朝圣的热情必将兴起新的高潮。

    3.1.2东闾圣母——中华圣母朝圣地

    在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北保定市清苑县东闾村,矗立着一座著名的圣母大堂,在二十世纪初义和团发起的庚子教难期间,众多的拳匪和官兵以及东闾教友看到一位容貌光洁、端详飘逸身穿白长衣的妇人,她在东闾村徘徊巡视,保护了村民教友免遭生灵涂炭,众多教友一致认定这是圣母在东闾的显现。[6]为感念圣母的助佑,当地教会特建了一座圣堂,从此人们便开始了对东闾圣母的敬礼。

    1908年时任东闾本堂司铎的法国人雷孟诺(Rev.P.Flament)神父,特邀一位来中国游历的法国油画家绘制出了东闾圣母像。1924年在上海召开第一届中国主教会议,在时任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的带领下,把中华全国的福传工作和全国人民一齐奉献给圣母,并奉圣母为“中华圣母”,事后圣座批准,并甄选东闾圣母像为标准“中华圣母”像。同时东闾圣母被教会宣认为“中华圣母”,从此每年都有包括教会上层人士在内的神长、教友到东闾敬礼中华圣母,使东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朝圣地。中华圣母亦多次显奇迹给那些呼求她的人。

    1941年东闾大堂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被毁。1989年在中华圣母的恩慈下、以及在热心的东闾教友及海内外众多姊妹弟兄的帮助下,用了三年的时间,在新址上重新建立起一座长67米,宽18米,钟楼高43米的哥特式圣母大堂,比原圣母大堂扩大了近三分之一。1992年5月1日重建的圣母大堂重新奉献于天上的母皇。自此,不但东闾教友,众多外地外县的教友都慕名而来朝拜圣母,每年五月有许多自千里之外而来这里朝圣的教友、神父、修士、修女,他们都投奔到东闾圣母台前祈求个人及团体所需之恩典,并从圣母那里获得幸福和安慰。

    3.1.3露德庄——献县教区圣母朝圣地

    在我国,河北省是天主教信友最多的省份,神父、修士、修女人数亦居全国之首,并有“中国教会心脏”之称。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献县教区,近年来在教务、福传等各方面都蒸蒸日上,并享有“中国小罗马”之美誉!露德庄便位于该教区,且是教区著名朝圣地。

    露德庄与河间东境第一大堂口范疙瘩毗连,此地位于子牙河畔,绿树成荫、风景优美。当时在此地传教的法籍司铎贺乐耽、圣汤爱玲(PaulDenn)每每来此便使他们想起家乡之朝圣地——法国露德。于是二人便欲将此地购得,用于朝圣,以使他们不能亲临故土朝圣的热切心情稍得宽慰。当“圣地”购得,欲修建时,义和团运动开始,许多教友遂避难于范疙瘩,战乱平息后,便在购得的土地上耕种,并修建圣堂、公学,组成一个村庄,便取名“露德庄”。

    1901年5月耶稣会长马泽轩神父来此朝圣,将教区奉献给圣母。同年7月8日马神父被任命为代牧区主教,正式定露德庄为朝圣地,每年五月第二个主日为朝圣日。

    1924年上海会议期间,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对献县代牧区朝圣活动甚是欣赏,故特邀时任献县代牧的刘钦明主教撰写了“奉献中国于圣母诵”。[7]

    1926年11月10日法国耶稣会香槟省省会长苏布提神父到献县视察,提示在露德庄修建圣母山洞。1927年5月7日刚恒毅总主教视察献县代牧区,亦赞同此事。遂于1928年初着手修建,同年5月祝圣,朝圣活动由此逐渐走向正规。

    1930年7月中旬日寇入侵,露德庄及其它六座圣堂被焚,朝圣活动渐趋衰减。

    1953年时任献县教区赵振声主教在此举行最后一次较大的朝圣活动。

    1954年子牙河决口,将露德庄淹没,村民迁至堤外,另建新村,即今之新露德庄。文革期间,一切宗教活动皆被取缔,圣母山被毁。

    1980年宗教政策开放。1983年教区刘定汉主教与该地本堂神父决定将朝圣地固定在露德庄新村内,恢复五月朝圣活动,并与1988年重建圣母山。河北很多教区,乃至京、津、鲁、皖、蒙等各地教友纷纷来此朝圣。

    露德庄圣母朝圣地与其它圣母朝圣地一样,都是圣母特别施恩的地方,圣母在此亦屡显圣迹,但更重要的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在求得恩典后,痛心忏悔,改恶迁善,与旧我决裂,度上了一个丰富的天主子女的生命。[8]

    3.2圣母圣名

    “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路1:48)正如两千多年前圣母玛利亚在访问表姐依撒伯尔时所说的,时至今日,圣母圣名依旧为众人所传颂。因为圣母圣名具有大能的效力,无论是在困苦、艰难、迫害等等的任何环境中,只要呼求圣母圣名,她都能助我们安渡今世之世海,到达永恒的天乡。

    “玛利亚”一名有苦海、海星、光明、主母等意思。

    玛利亚是苦海,因为她是痛苦的母亲。基督以苦难救赎人类,童贞玛利亚是天主所选的参与救赎的人,与基督同承担救赎重任,也与基督共尝救赎的苦难。她虽未身受利刃之刑,但她心灵所受之苦亦远非常人所能忍受。痛苦的利刃刺透了她的灵魂,以致圣人们说:“玛利亚的致命高出一切圣人的致命”。[9]她从救赎的工程上,从十字架下、从对天主、对耶稣和对世人的爱使她接受了一切苦难,因此教会称圣母为“痛苦之母”。

    玛利亚是海星,她肩负着海星的任务。水手远航必先选定一颗星,以定方向。玛利亚就是这颗星,人要安渡世海,到达天乡,应常注视着圣母这颗星,才不致迷途。玛利亚是纯洁的海星,她从未受过罪恶的玷污,正如圣安瑟尔莫说的:“女中尔为赞美,你的纯洁超过天使,你的圣德超过群圣”。[10]

    在引人回归天乡的路途上,玛利亚是于人最有益的明星,她引领人找到基督圣宠的泉源,在尘世的海洋中,玛利亚亦是极其重要的。正如圣伯尔纳多所说:“如果你没有被风浪打击,不要把眼睛转离这颗星,如果诱惑的风浪升起,如果你被困恼的石头弄破——请看这颗星”。[11]玛利亚是“高照的景星,异光灿烂朗照普世,荧荧其明于九天之上,灼灼下射,直达九渊之深,光照万国五洲,暖人灵魂多于暖人肉身,故光之所被,长人德行,消除愆尤”。[12]玛利亚就是这颗皎洁的明星,出自茫茫人海,她的功德照人耳目,她的表率启迪心灵。

    在中国这个以孝为固有传统美德的国家,更是对圣母圣名的孝爱、敬礼、尊敬有加。例如,在中国众多的女性天主教信友中,有极大一部分人在领洗加入教会时,选择了以玛利亚为自己的圣名,作为自己的主保及效法的楷模。因此可看出,圣母玛利亚在中国信友的心中的位置极高。而且确实如此,玛利亚圣名在中国教会中真可谓妇孺皆知,上至年迈苍苍的老者,下至吖吖学语的幼儿,他们无不以玛利亚为我们天上的母亲而自豪。

    在中国,对圣母玛利亚的称呼亦有很多,有以中国古代的称呼来表达圣母玛利亚的之尊贵,例如:天地的母皇、元后,天上的皇后等;也有现当代的称呼,例如:圣母妈妈、母亲等;甚至中国信友更以其最传统也是最亲切的称呼“圣母娘”来表达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和孝爱。

    圣母玛利亚是罪人的依靠,是患难中可随时寻获的保障,众多信友常把圣母玛利亚之圣名持其口,存其心。在遇到各种危险、痛苦、迫害及诱惑时,呼求玛利亚圣名,因其圣名充满了神圣的祝福和圣宠。每当呼求玛利亚圣名时,都能从玛利亚圣名中得到莫大的依靠、安慰和快乐。每当遇到顽固不化及心肠坚硬之罪人及处于绝望中之人时,众信友都应恳切地呼求玛利亚圣名,因为圣母玛利亚是“罪人之托”,她常鼓励罪人,使他们恢复天主的圣宠和得罪赦的希望。

    无论如何,在人生的路途上,请务必注视圣母玛利亚这颗星,因为她是我们的救援,跟着她,永不迷途;求她,永不失望;问她,永无错误;有她扶助,不会跌倒;有她保护,不必惧怕;有她眷顾,能达到目的地。让我们恳切地以儿女的孝爱之情,常呼求玛利亚——我们天上母亲的圣名,让她的圣名永不离我们的心,不离我们的口。

    3.3圣母经

    天主教会敬礼圣母的虔诚,集中体现在圣母经中。此端经文也可说是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念的最多的一端经文,在我们中国教会亦是如此。圣母经为我国信友来说,是我们恭敬天主及敬礼圣母的最常用经文之一,也是我们最初学习的教会经文之一。许多信友将圣母经常挂在口边,即使在工作与生活中,也不忘诵念此端经文,将一切全托于慈母手中。但对于中国信友,尤其是一些老教友来说,包括圣母经在内的许多经文都是听会的,虽然这不碍于我们对圣母敬礼的热忱,但如果能明白其中之深意,更能增加我们对于圣母敬礼的热爱。所以笔者认为在此有必要对圣母经的来源与深意作一简单的阐释。

    我们先介绍圣母经的来源,圣母经与天主经不同。天主经是耶稣亲自交给门徒及教会的一篇祷文(玛6:9—13),但圣母经在福音中并没有完整的记载,至于是谁编写的,也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可参考。不过在六世纪的教会礼仪中,即隐修士所念的日课中,已有了圣母经的前半部分。到十二世纪时,圣母经的前半部分也用到众信友的宗教礼仪生活中。这段经文出自于路加福音一章二十八节和四十二节。圣母领报时天使向玛利亚说:“万福(原意为‘祝平安、祝快乐’,古汉语译为‘万福’)满被圣宠者,主与尔偕焉”;圣母访亲时,圣妇依撒伯尔赞美圣母说:“女中尔为赞美,尔胎子耶稣并为赞美”。这两节赞词合在一起,构成了圣母经的前半部分。圣母经的后半部分是教会感到需要向圣母祈祷而产生的。从历史角度来看,到十四世纪,圣母经的后半部分才慢慢出现,到十六世纪脱利腾大公会议时代才形成我们今天所诵念的圣母经,并被教宗比约五世编排到教会的大日课里。由此可知,圣母经从第六世纪开始出现,直到十六世纪才完成。

    从整篇的圣母经可看出,前一部分是对圣母玛利亚的赞美与颂扬,后一部分则是向圣母玛利亚的祈祷与求恩。同时圣母经也表达出教会很深的圣母学道理:圣母在救恩史中的地位,受造物中最完美的模范及天主自我给予的绝对恩赐等。

    下面将对圣母经作一详细阐释

    “万福玛利亚”

    “万福”是一请安语,但却并非一般性的请安语,在路1:28是天使嘉俾厄尔向玛利亚的请安。在圣经中,每当天使出现,表示天主要向人启示某一件事。在旧约中,当以民在巴比伦充军受苦时,天使嘉俾厄尔第一次出现向达尼尔启示天主的救恩计划将要完成。在新约中,嘉俾厄尔天使向玛利亚请安,也是在救恩史的背景下告诉她,她在救恩史中所担任的角色。所以,当我们念到“万福”时,是要引领我们进入天主的救恩计划中,并注意到玛利亚在救恩史中的地位。

    “满被圣宠者”

    “满被圣宠者”是天使向圣母玛利亚请安后的第一句话,即“充满恩宠者”。“恩宠”源于拉丁文gratia,它有四层含义:其一、俯就和善意,即非受造主体恩宠;其二、白白的赠予,即非受造客体恩宠或受造恩宠;其三、佳美、可爱,即恩宠的性质;其四、受惠后的感谢。[13]这恩宠不但进入到玛利亚人性的身体层面,也进入到她人性精神层面,表现出圣母完整人性的美丽、可爱、佳美。但“恩宠”一词用在这里已有另一种重要的意思了,即它表达出天主对人类的救恩。

    耶稣基督是天主的恩宠,人类要从祂那里领受恩宠,才能得救。当天使向玛利亚宣报她是“满被圣宠者”时,就是说天主的爱进到她身上,完全充满她,使她在救恩层面上如此美丽、可爱,使她成为“满被圣宠者”。虽然圣母领报时,耶稣还没有来临,救赎工程尚未完成,而天使却向圣母宣报“满被圣宠者”。这也是后来教会在信仰中肯定圣母无染原罪的理由。所以圣母满被圣宠,应在救恩史中了解,在基督救赎工程中去分析。[14]

    “主与尔偕焉”

    “主与尔偕焉”意思是上主与你同在,此语在教会礼仪中常常被使用。在《圣经》中,当这句话出现时,常与某种使命相连结(创12:1—20,出3:12,耶1:8)。当天主给人使命时,常以此话给予领受使命的人勇气和信心,使他们不要害怕。

    当天使嘉俾厄尔向玛利亚说“上主与你同在”时,也有一种使命,即玛利亚作圣子的母亲,偕同圣子完成救赎大业,所以上主与她同在。在这里圣作者用旧约中天主召叫人给人使命的方式来表达圣母的使命,通过天使的预报,我们会再次看到圣母在救恩史中的身份。

    从救恩史的角度来看,天主在救恩史中与圣祖和先知们在一起,他们和天主讲话,目的是准备圣言进入人间。而圣母却是圣言来临的完成者,透过她圣言降生成人。一切圣祖、先知只是准备,圣母玛利亚才是圆满:“天主在古时,曾多次并以多种方式,借着先知对我们的祖先说过话;但在这末期内,祂借着自己的儿子对我们说了话”(希1:1—2)。圣母是最大的先知,其它先知只讲天主的话,而圣母玛利亚却使圣言临我人间。由此可看出圣母玛利亚在救恩史中角色,她是圣祖、先知的高峰与圆满。

    “女中尔为赞美”

    “女中尔为赞美”是圣母访亲时,圣妇依撒伯尔赞美圣母的话语。同时也表明圣母是新约的结约之柜,就如“旧约的结约之柜和停在约柜上的云彩是天主临在的象征,在新约中,当天使向玛利亚说‘天主的能力要庇荫你’,这与约柜上的云彩的意思是一样的”。[15]玛利亚是新约的结约之柜,是旧约的圆满,因着她对天主的完全信赖,在她内孕育了天主圣言。天主完整地临在于她的生命中,并透过她,圣言进入人间,而她也成为天主临在于人间的标记。她是有福的,在女人中是可赞美的。

    “尔胎子耶稣并为赞美”

    “尔胎子耶稣并为赞美”也是圣妇依撒伯尔向圣母说的,并含有很深的信仰。因为耶稣和圣母是分不开的,圣母之所以“女中而为赞美”,是因为她在救恩史中的特殊地位,而这一切都缘自耶稣基督。不少基督新教人士认为恭敬赞美圣母,削减了耶稣的光荣,事实上,教会最深的信仰意识中并无此意,反而含有赞美圣母,最终为赞美耶稣,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天主圣母玛利亚”

    这是圣母经后半部分经文的首句,此句来自教会信仰生活的经验。在第二世纪教会已称圣母为天主之母了。称玛利亚为天主之母实含着对耶稣的最深信仰,相信耶稣不仅是永生的天主子;他还是降生成人有人性生命的天主子,而他的生命则来自圣母玛利亚,所以理应称她为“天主之母”。这并非指她为天主性体的母亲,而是指天主圣子降生为人的母亲。因此称玛利亚为天主之母,是源于基督降生奥迹之缘故。因此,每当我们念到“天主圣母玛利亚”时,要想到此句所包含的对耶稣和天主之母的真实信仰。因着相信耶稣是真天主亦真人,而人的生命实来自圣母玛利亚,所以称她为天主之母,一方面是真诚表达我们的信仰,另一方面这信仰也加深我们祈祷的信心。因着她是天主之母,我们就可大胆地向她发出依恃之心,求她助佑。

    “为我等罪人,今祈天主”

    这句经文也来自教会信仰生活的经验。在圣母领报中,圣母以一颗完全依恃天主的心,开放自己,接受了此项重大使命,既保持了童贞,又作了圣子的母亲,她以对天主的回应“是”(Fiat)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定向,为自己的身份定位,并用其一生,以一颗童贞的心陪伴耶稣。从耶稣公开传教之初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苦牺牲,始终有圣母玛利亚的陪伴,这一点在若望福音中清楚地记载了下来。

    在若2:1—11,即加纳婚宴中,耶稣行了祂公开传教以来的第一个奇迹——变水为酒,象征默西亚时代来临时的情景。这个奇迹和圣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着圣母的请求:“他们没有酒了”(若2:3)。耶稣回答说:“女人,这于我和你有什么关系?”(若2:4)这里的称呼“女人”暗示玛利亚如同厄娃是人类的母亲,玛利亚是默西亚时代的母亲。旧约称以色列为熙雍女子,称玛利亚为“女人”,表明她是新时代的熙雍女子,新的天主子民的女子,表明她是救恩史中新时代完成时期的母亲。由于圣母玛利亚的缘故,耶稣让自己的默西亚时代借着“变水为酒”的奇迹在人间临现了。“门徒们也信从了祂”(若2:11),宗徒是教会的代表,他们因着圣母向耶稣的祈求,默西亚时代的记号出现于他们中间,他们在信仰中接受了默西亚喜讯。由此可看出圣母在教会中是我们祈祷的对象。

    在若19:25—27,当耶稣的救赎工程即将完成时,在耶稣的十字架下我们再次看到了玛利亚。在救恩完成的时候,耶稣向自己的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对门徒若望说:“看,你的母亲”(若19:26b—27a)。之后的教会常说玛利亚是人类的母亲,也是教会之母的基础,因为宗徒是教会的代表。由此可见,如果称玛利亚为母亲,她就是我们祈祷和依赖的对象。在这段圣经中,教会也称玛利亚为痛苦之母,因为在路加福音中,西默盎对圣母将被利刃刺透的预言在此应验了,她在十字架下充满了痛苦,实为痛苦之母,在这痛苦牺牲中,耶稣将教会交给了她,她也因此而成为教会之母。[16]

    “及我等死后”

    在若19:25—27这一幕中,耶稣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对门徒若望说:‘看,你的母亲’,从那时起,门徒若望把她接到自己家里。”门徒即指若望宗徒,代表教会,真实意思就是他把圣母接到自己教会的家里,她常和教会在一起,这样我们将因圣母的助佑,今世庇荫在她的保护下,来世安息于她的圣怀中。

    “阿们”

    “阿们”多次出现在新约祈祷文的结尾,教会的祈祷文也常以“阿们”做结束。“阿们”与“信”在希伯来文中字根相同,表示坚固、可靠、忠实之意。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阿们”是天主对我们的信实和我们对天主的依靠。[17]

    综上所述,我们可了解,在圣母经中包括了对圣母的所有道理,既有圣经依据,又有教会活泼的信仰见证;同时又能发现圣母作为“教会典型”和“教会之母”的模式。我们能称圣母为母亲,全是源于天主的恩赐,因此,在我们对圣母经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使我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热心诵念这端经文,以恭敬圣母、光荣天主。

    3.4玫瑰经

    在教会的传统祈祷中,玫瑰经是深受重视的神工。在默想玫瑰经的各项奥迹时,我们也是在偕同圣母重温整部福音的大纲:童贞女怀孕、耶稣诞生、耶稣公开传教、耶稣受洗、耶稣加纳婚宴、耶稣显圣容、耶稣逾越节中的受难、死亡、光荣的复活、耶稣升天、圣神降临和圣母荣召升天等。所以玫瑰经是一项福音的祈祷,以“圣子降生奥迹为中心,以基督为终向”。[18]正因如此,玫瑰经成为教会极力推崇的恭敬天主及敬礼圣母的祈祷,也成为广大教友十分喜爱且每日必诵的经文之一。

    在我们中国,每个堂区和每个信友家庭都把玫瑰经当作每日必行的神工,在每日的早晚课中,诵念不辍。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友,总是念珠不离手,玫瑰经不离口,教友们从诵念玫瑰经的热心敬礼中得到了圣母无尽的圣宠恩佑,同时教友们也把玫瑰经作为最美丽、最馨香的花环献给天上的母皇。

    在我国,诵念玫瑰经虽然成为敬礼圣母的热心神工,但众多信友对于玫瑰经的来源、发展及诵念玫瑰经的益处知之甚少,故本节有必要对玫瑰经的奥义作一简单的介绍,使那些热心诵念玫瑰经的信友,对其所念之经文有一深入的了解,以加增他们对热心恭敬圣母之情感。

    玫瑰经的来历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教父时代,到中世纪才正式形成。十一世纪时,玫瑰经为文盲修士当作日课经的一百五十首圣咏来诵念,后由圣多明我及他的会士们推广玫瑰经祈祷方式,玫瑰经才成为传统的敬礼圣母的方式。

    圣多明我为何要推广玫瑰经呢?在圣人的那个时代,由于受当时重要的异端派别“卡特里派”(Cathari)之侵袭,圣人又看到当时世界罪恶之严重,遂痛苦哀伤,克苦祈祷,以平息天主的义怒。后来圣母显现于他,传授他如何念玫瑰经,并令他以推广之,以此作为归化”卡特里派”异端及劝化罪人回头的有力武器。[19]

    1517年教友们因为热心诵念玫瑰经,得到圣母的助佑,在“勒班陀”(Lepanto)战役中,免受异教徒侵略,于是教宗比约五世钦定了玫瑰圣母瞻礼。此外在近代教会历史中,圣母在世界各地显现时,多手持玫瑰念珠,并一再劝告世人要勤念玫瑰经。在2002年10月16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童贞玛利亚玫瑰经》牧函中,教宗在原有的十五端玫瑰经的基础上又加增了光明五端,使玫瑰经祈祷对于基督奥迹的表达更加完满,也体现出整个教会对于玫瑰经祈祷的热爱。

    玫瑰经是一项福音祈祷,集中在降生奥迹,是以基督为归宿的祈祷。因此玫瑰经不单单是反复诵念经文,在赞美和求恩外,对基督降生奥迹的默观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默观可说是玫瑰经祈祷的灵魂,失去它,玫瑰经祈祷就犹如一个失去了灵魂的躯壳”。[20]因此在念玫瑰经时,应避免机械式的诵念固定经文,否则,我们也将遭受耶稣的警告:“你们祈祷时,不要唠唠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样,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多言,便可获得垂允”(玛6:7)。因为玫瑰经本身是协助人以最接近耶稣的眼光去默想耶稣一生的奥迹,以便从这奥迹中汲取不可测量的宝藏。

    玫瑰经是圣母最喜欢的经文,一个人如果孝爱圣母,他必定喜欢诵念玫瑰经,而圣母也必将时常助佑他,赏赐他各种恩宠。在面对诱惑、艰难、困苦之时,玫瑰经成为对抗这些的坚甲利器。凡喜欢诵念玫瑰经者生前必蒙圣母的保护,获得天主的光照,充满天主的恩宠;临终时不缺少教会的安慰和缺乏圣宠;死后圣母必为其灵魂代祷,使之早日荣享天国无限的光荣。另外借着诵念玫瑰经,默想玫瑰经奥迹,能提醒我们效法圣母的芳表,谦卑自下、贞洁爱人、甘贫乐道、辛勤劳动、承行主旨、甘心忍受患难凌辱、一心向慕天乡等。因此让我们热心恭敬圣母,诵念玫瑰经,使我国信友能从诵念玫瑰经的热心敬礼中,得到圣母更多的恩宠与助佑,坚固我们的信德,也使我们能够把玫瑰经祈祷在中国推广开来,使更多的人能够因着诵念玫瑰经而获得丰富的恩宠,活出更丰盛的生命——

    [1]参邓继强著,《圣母庆节及其神学》,上海:光启出版社,1998年12月,第49页。

    [2]同上,第52页。

    [3]同上,第52—53页。

    [4]姚景星著,“上海朝圣地——佘山圣殿简史”,《神思》,第77期,香港:思维出版社,2008年5月,第47—48页。

    [5]附录二。

    [6]宋稚青编著,《中华圣母敬礼史话》,台南:闻道出版社,2005年3月,第35页。

    [7]附录三。

    [8]参天主教献县教区编辑,《献县教区——我们共同的家》,献县:天主教献县教区,2003年10月,第48—49页。

    [9]《圣母庆节及其神学》,第150页。

    [10]《天主教圣月》,第83页。

    [11]参邹保禄著,“圣母敬礼的演变——为庆祝圣母年而作”,《神学论集》,第73期,第460页。

    [12]《天主教圣月》,第84页。

    [13]《神学辞典》,第353号。

    [14]《圣母学》,第137—138页。神学丛书之十五,《圣母论》,上海:光启出版社,1991年9月,第75—76页。

    [15]《圣母论》,第78页。

    [16]《圣母学》,第142—143页。《圣母论》,1998年,第82—83页。

    [17]河北天主教信德室,《天主教教理》,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8年,第1061—1062号。

    [18]香港教区圣母年筹委会及教区礼仪委员会编著,《敬礼圣母汇编》,香港:香港教区圣母年筹备委员会,1987年12月,第159页。

    [19]参信德室汇集,《玫瑰经荟萃》,石家庄:河北信德室,2000年10月,第4页。《圣母论》,第85—86页。《圣母庆节及其神学》,第170—171页。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著,《基督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第124页。

    [20]保禄六世著,《敬礼圣母》劝谕,第47号。
圣母敬礼正文三
    圣母敬礼正文三

    4圣母敬礼的神学原则

    敬礼在信友生活中,自古以来极受重视,因此教会当局肩负监督之责。敬礼的对象是天朝神圣,或救恩史中的奥迹,但一切敬礼的重点常指向天主圣三。敬礼的构成要素除了信仰之教义部分,也包含信仰之情感部分。二者构成个别的敬礼,并流行于普世教会或地方教会之中,教义有其基础,并指导敬礼,但情感应时加调整,不致泛滥为情感主义甚至流入迷信。[1]

    4.1圣母敬礼的整体对象

    圣母在救恩计划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她与天主圣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她也成为教会的母亲和教会的典型,这一切都反映在圣母敬礼中,此部分将以三个片段来说明:一、圣母敬礼与救恩史、二、圣母敬礼与天主圣三、三、圣母敬礼与教会。[2]

    4.1.1圣母敬礼与救恩史

    “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赞美,他在天上,在基督内,以各种属神的祝福,祝福了我们”(弗1:3)。这几句话启示了天父的永恒计划,即祂在基督内的救赎计划。这普世的计划包括所有依天主的肖像而造生的人:男人和女人(创1:26)。犹如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天主“在起初”的创造工程中一样,大家也都自起初就包括在天主的救恩计划中,此救恩在“时期一满”在基督最后来临时要被完全启示出来。[3]

    基督的来临完全把天主的永恒救恩计划启示给了我们,此计划是从永远就与基督相连的(罗3:24,迦3:13,哥1:12—14,格后5:18—19)。此计划包括了天主“自起初”所创造的一切,但特别为那“女人”——圣母玛利亚保留特殊地位,她是父将救恩工作托付于祂者的母亲。[4]

    “他的倩影在上主于我们原祖违命后所做的预许里已有兆可寻。同样的,她就是那要怀孕生子的童贞女,她生一子名叫厄玛努耳。”(LG55)

    根据圣母在救恩史中的地位,圣母敬礼在教会历史理所当然的显得特殊。

    4.1.2圣母敬礼与天主圣三

    救恩史是天主圣三与人类相遇并交往的过程。此过程是在人类历史中,并在天主父所派遣的祂的唯一子与圣神内进行并完成的。救恩是父借着子在圣神内的自我通传,那么,“充满恩宠者”的圣母与天主圣三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1987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颁布的《救主之母》通谕中在论到“基督奥迹中的玛利亚”时,把新约中有关降生成人的天主圣子耶稣基督与圣母相处的每一时刻,都详细的加以注解:“在天使报喜的事件中,在圣母访亲的事件中,在献耶稣于圣殿的记述中,在圣家逃往埃及的事件中,在纳匝肋的隐居,在加纳婚宴的事件中,在耶稣关于谁是祂的真亲属的答复中,圣母侍立于耶稣的十字架下的时刻……等等。”[5]

    因此在表现圣母敬礼时,要特别强调基督论的一面,这也合乎现时代特别注重“基督问题”的时代精神。同样在圣母敬礼中也应反映出天主的计划,这样可使圣母敬礼更坚强,而且也使之成为完全认识天主子的有效工具,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于基督的崇敬,因为按照教会现在一再以权威重新强调的永久意旨,“给予婢女的,也与上主有关;给予母亲的,也归还于圣子;献给母后的卑微敬意也成为归于国王的荣耀。”[6]

    在论到关于圣母敬礼的基督论的一面时,也应加入我们信仰的第一件重要事实:即圣神的工作。在教宗保禄六世于1974年2月2日所颁布的《敬礼圣母》的劝谕中几乎把圣母一生所有重要时刻都与天主圣神的圣化工作相连。玛利亚的无染原罪、玛利亚童贞生育的行为、玛利亚为圣神的宫殿、圣母圣心的信望爱、圣母侍立在十字架下受苦的毅力、在玛利亚的谢主曲中、五旬节在晚餐厅的祈祷中,[7]都是天主圣神在圣母身上出现的时刻。同样地,我们也可说“敬礼圣母也是敬礼常常庇荫圣母的天主圣神”。[8]

    梵二大公会议称圣母为“圣父特别宠爱的女儿”,(LG53)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救主之母》通谕中说:“圣母从受孕伊始就属于基督,分享得救恩和圣化的恩宠,并分享那始于永生天父‘爱子’的爱,圣子经由降生而成了她自己的儿子”。[9]如果一切敬礼是因主耶稣基督在圣神内归于父的话,那么圣母敬礼更将明显地归于圣父了。

    4.1.3圣母敬礼与教会

    在若望保禄二世于1987年3月25日所颁布的《救主之母》通谕的第二部分“在旅途教会中心的天主之母”中把圣母在教会信仰旅程中的临在自五旬节在晚餐厅圣神降临,教会正式诞生那一刻,直到今天都细腻地指点出来。在通谕的第三部分“圣母中保”中把圣母玛利亚为教会之母和教会的典型的职务解释清楚,而这一切都与圣母敬礼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明确地决定圣母敬礼在教会所有的敬礼中的特殊意义,因为她是母亲,她是耶稣的母亲,也是教会的母亲,因此从一开始“教会经由耶稣而注视圣母,就像教会经由圣母而注视耶稣”一样。[10]再者,敬礼也应与生活相结合,如此,圣母敬礼要求教会的灵修生活以圣母为标准、为典范、为楷模。最后,圣母继续不断的临在于旅途中的教会,而对于圣母的敬礼,就是偕同圣母一起参与基督的逾越奥迹,并在圣神内归向父。[11]

    根据以上圣母敬礼与救恩史、与天主圣三、与教会三节所述,显示出圣母敬礼的广、宽、高、深,这是在救恩史中的旅途教会的敬礼,使它依赖圣母,在信仰旅程中实践基督复活的逾越奥迹;使它效法圣母而以“谢主曲”的精神成为救恩的圣事。[12]

    4.2圣母敬礼的特点

    传统神学为表达圣母敬礼的特色,提出新的名词“玛利亚——天主之母,充满恩宠者”,她堪受一切特殊敬礼,在敬礼的本质上稍逊于对天主的崇拜,但高于对天使圣人的敬礼,我们称之为“超级敬礼”。梵二并未使用这个名词,但也承认圣母应受到“特别敬礼”,并具有“绝无仅有的特征”。但这种特别的敬礼又和对天主圣三的钦崇礼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圣母敬礼特别能促进认识、爱慕、光荣基督,因为一切都是为祂而存在,天主圣父乐意使充分的圆满住在祂内(LG66)。总之,由于圣母在救恩史中的特殊位置,以及她与天主圣三的密切关系,和她为教会之母和教会典型的职务,圣母敬礼理当视为对最完美的受造物和最完美的被救赎者的特殊敬礼。对于这个敬礼,我们应遵循梵二大公会议的指示,避免一切虚妄的夸大和心地的狭隘(LG67)。教会对于圣母敬礼应当是“独特的”,而非以量度来衡量,更应凸显出圣母的品质、德性、身份及职务。

    4.3现代圣母敬礼应有的重要性

    教会敬礼应和礼仪一样适合于不同的时代,配合当地的文化,为此教会的敬礼应随时代和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地革新。因此敬礼的结构、经文与象征、歌唱与诵祷都需表达出个性,为能加深祈祷,推动灵修,甚至培育信友团体。在教宗保禄六世所颁布的《敬礼圣母》的劝谕中,指出了敬礼圣母的四大标准:一、从圣经方面、二、从礼仪方面、三、从“合一”方面、四、“合乎女性”方面[13]、本文也将跟随这四个方面,并从教会的本质——福传关怀——一併进行论述。最后,并指出一些应当避免的错误。

    4.3.1有关圣经方面

    现代的信友纷纷拿起手中的圣经,并希望能从圣经中得到自己灵性生命所需的生命之粮,而且在信友的敬礼中,都有一种普遍需要,即任何一种崇拜都应有圣经的出处,以圣经作为其基础,并作为基本的祈祷手册。教会也鼓励信友,多读圣经,学习耶稣基督的高超的知识,并从中得到真正的启示及无可比拟的榜样。当然,敬礼圣母也不能脱离信友敬礼的普遍趋势,因此神圣礼仪应当充满天主的圣言,祈祷也当伴随着圣经阅读。

    事实上,圣母敬礼的整体对象包括了天主的救恩计划,圣母与天主圣三的密切关系,以及圣母在教会中的职务,因此大量的从圣经中汲取丰富的资源,祷词和圣歌尽可取自圣经。“这也将保证,信友在敬礼上智之座时,也得到天主圣言的光照,并且依照降凡的智慧的热诚而生活。”[14]

    4.3.2从礼仪方面

    “礼仪是信友以生活表达基督的奥迹,和真教会的纯正本质并昭示给他人”(SC2)。礼仪也被视为基督司祭及圣化者职务的施行和实现。它动态地临现于礼仪庆典中,以大司祭的职务借着教会向天父所作的崇拜及圣化人类。至于敬礼则是教会仿效礼仪而为天主子民所提供的宗教性的虔诚行动。二者固有区别但也当极力配合。“这些敬礼应依照各礼仪季节与圣礼仪相配合。它们从礼仪中得到启示,而且因为它的高尚,使得教民都转向它。”[15]虽然这是一项明智而清楚的章程,但实施起来却也并非易事,特别是有关于敬礼圣母的事,因为对正式的表达圣母敬礼方面特别繁复。这就需要各个地方教会团体领袖的努力,及牧灵的敏感,而对于信友方面来说,应愿意接纳这些准则以及从信友崇拜真正的性质中所推演出的观念。因此,信友崇拜的真正本质发生改变或变得晦暗时,需要对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一些习惯进行或多或少的改变。

    关于这方面,在实际的牧灵工作中,有两种使梵二会议所颁布的章程失效的态度。首先,一些人士反对教会训导当局正式推荐的所有热心敬礼,并把它们全部删除,如此将使信友的祈祷生活产生某种真空。这些人士忘掉了大公会议的教导,热心敬礼要与礼仪相配合,而非除掉它。再者,有些人士不分辨礼仪与牧灵规范,任凭敬礼泛滥,甚至将热心功课加入到教会最崇高的礼仪——感恩祭中,这使得基督的礼仪失掉了其高峰的意义,而成为举行热心敬礼的机会。如此,处在这两种极端下的人,应努力从大公会议所规定的规则中得到指示,即热心功课应与礼仪和谐而不可与之相混淆。至于明智的牧灵行为则是一方面应指出并强调礼仪行为的特性,另一方面也要增强热心功课的价值,以便使之适合教会内各团体的需要,并使之有助于礼仪。[16]

    4.3.3从合一方面

    在基督宗教中,并非所有的非天主教信友的基督信徒在有关圣母的教义方面与天主教不合,即使与天主教在那些关于圣母的教义上不合的其它派别对于圣母并非丝毫没有特殊的敬意。例如:天主教信友热心恭敬圣母,并宣布她为“教友的希望”,是与东正教会的弟兄相联合,因为在他们的教会中,圣母敬礼表现在优美的韵律及坚强的信理上。在与英国教会方面天主教会则与其联合一起,因为他们教会中的古典神学家们,早已注意到圣母敬礼的圣经基础,而现代的神学家们也在日渐推崇玛利亚在信友生活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天主教信友也与基督新教的弟兄们联合一起,因为他们十分热爱圣经,而根据圣经自然也敬爱耶稣的母亲。[17]

    天主教会敬礼圣母的教理基础,未被许多基督教派所接受,这是合一途径中的障碍,不过“既然同样的至高者的能力庇荫纳匝肋的贞女,而且今日仍然是同样的能力在大公运动中工作着,并使它发挥效力,那么我们该满怀信心和希望,这位天主曾在她身上行了大事的婢女渐渐得不但不是基督信仰的人“合一”的阻碍,反而是走上“合一”路途的联络点”。[18]使我们分离的弟兄们更明了玛利亚在基督奥迹与教会奥迹中的地位。身为天主教会的信友,敬礼基督之母及信友之母,应常常恳求圣母转求她的圣子基督,使所有因天主圣三之名而受洗的人,联合在天主的唯一子民中,使基督的门徒们重新获得信仰的完全共融。但是天主教会在大公合一的新时代中的愿望是,不但不抹杀圣母敬礼的唯一性,同时也要十分慎重避免过激,免得使其他基督教的弟兄对于天主教会的真正道理发生误解,同样教会也希望,任何违反天主教会正确作法的敬礼,均予以取缔。[19]

    4.3.4合乎女性

    圣母敬礼是以耶稣的母亲为对象,但依循降生之律,圣母如同基督生活在具体时空中,必须接受时代与环境的具体文化与生活方式,由于当时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为今日的我们来说并不理想,甚至含有若干不合人性之因素,致使有些人对于圣母敬礼不感兴趣。但今日我们跟随耶稣基督,并非指祂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而是祂的福音精神。同样的,我们敬礼圣母也并非指两千年前犹太妇女在时空中的生活方式,而是圣母作为贞女之纯洁与献身,作为母亲的爱情与牺牲,作为基督“门徒”的忠诚与勇敢,这一切浓缩为圣母的精神或心灵。因此如果有人认为圣母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人不合,而以为敬礼圣母是多此一举的,落伍的,那么他是犯了不必要的错误。[20]

    为了避免对于圣母的误解,教宗保禄六世要求要以圣经与人类学为根据,即以人类学的观念及问题与福音中表现的圣母互相比较,去发现圣母作为妇女而不失尊严,因为她与天主交谈,不只在于解决偶发性事件,而对于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圣言降生,予以积极的及负责的同意;作为贞女,她并不鄙视和唾弃婚姻地位的任何价值,而是一种完全献身于天主爱心的勇敢和选择;作为母亲及家庭妇女,她并不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或虔诚的使人憎恶的妇女,相反,她是一位毫不犹疑地要求天主,为贫苦及受压迫者伸冤,把有权势者从高座上推下来的妇女。现代妇女积极于争取团体事务的决定能力,并在内心怀着喜乐之情,景仰圣母,无不视圣母为现代男女所期待的明镜。因为她们从这位出身于主的贫苦谦卑人中的玛利亚身上,看出了一位饱经贫苦、战斗及流亡之苦的勇毅的妇女。而且玛利亚不只是一位只关心她的圣子的母亲,也是一位协助加强使徒团体对于基督信徒,并在基督的十字架下成为全世界之母的妇女。她也给人们树立了一个作基督徒的楷模:即,一方面建设暂时的世界,同时欣勤地迈向天主及永久的世界;同时她也为解放被压迫者的正义及救助需要者的爱德而工作,并为在人心中,建起基督的爱作积极的见证人。[21]

    4.3.5福传关怀

    教会的敬礼一如教会礼仪一样,都必须顾及教会的使命——福传。尤其是在面对其当地的文化与风土人情时,使人们对圣母的真实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说明敬礼圣母的理由,消除外人对敬礼圣母的误解,以为天主教会是“玛利亚教”的印象。其实圣母敬礼在今天的世界也体现出天主教会尊重女性的立场,圣母玛利亚并非一位被动的、懦弱的、向现实低头的母亲,她积极地参与基督的救世工程,为贫苦及受压迫的人伸冤,投身于解放被压迫者的正义,及救助需要者的爱德的工作中的伟大女性,并鼓励信友效法她跟随耶稣。[22]

    如果天主教会在中国的敬礼圣母中,“能同时彰显她对自己对天主圣三的崇敬,以及服从圣父的旨意,接受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那将正确地宣扬玛利亚的角色”。[23]

    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不论在历史中,或在今天,由于敬礼的情感部分能越过信仰的教理及历史的真实而产生某些偏差。[24]这种现象在我们周围也存在着,例如:过分夸大的提高圣母,犹似女神,给人造成天主教为“玛利亚教”的错觉;再者,在举行感恩祭的礼仪中,有信友到圣母像前喃喃有词,或在礼仪中诵念玫瑰经;或以一种没有内容的事件性的狂热,而与福音所要求的,持久的及实际行动的精神背道而驰,这对圣母敬礼有害无益,纠正这样的错误及偏差,将使圣母敬礼更有力及更正统化。我们也应遵循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避免敬礼中歪曲道理的内容及形式的过分夸大,及贬低圣母的表现和任务的人的心胸狭小的态度。

    结论

    以上我们对于圣母敬礼的由来及发展做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教会对于圣母敬礼也给了信友们一些指导,以避免使圣母敬礼导入任何的偏差或使圣母敬礼陷入迷信。教会敬礼圣母是教友崇拜的一部分,这敬礼是深深的建基于启示的圣言上,并且也有教理基础。它是基于玛利亚的身份,即天主之母、圣父爱女、圣神宫殿,也正因天主所赏赐的这些特恩,使她远超过一切受造之物。同时,对于圣母的敬礼也是基于她在基督救赎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敬礼圣母还可以使人忆起她在天主子民中的使命及特殊地位,即她是信徒的模范及众信友之母,而且还可以使人记起她现在在天上仍为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托付于她的教会及教会的全体子民不停及有效的转求。对圣母的敬礼还可以使人记起玛利亚的光荣,而且也使我们全人类分享她的光荣,因为玛利亚也是人类中的一员,她是天主最完美的受造物,毫无任何瑕疵。事实上,我们对于圣母敬礼的最后的最根本的理由便是钦崇及赞美天主那不可测量及自由的圣意,因为天主是爱,祂依照祂那爱人的计划完成一切。因此圣母敬礼的最终目标是对造物主天主的崇拜。

    圣母敬礼在不同的时代也有着不同的敬礼方式,同样在不同的国家根据其不同的风土人情对圣母玛利亚的敬礼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也就使得对圣母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敬礼形式,也使得圣母敬礼更加的多元化,并更具有活力。但同时各种圣母敬礼的形式都应遵守教会对圣母敬礼所给予的一些原则与指导,以避免使得圣母敬礼有过份的虚妄与夸大,并避免使圣母敬礼流于迷信和偏差。

    最后,圣母敬礼不是一种静态的理论,而是一种活的动态性的热心敬礼,并伴以祈祷与爱德的事工。因此我们要避免只注视那些空泛的理论,而要注目天主救恩计划中圣母玛利亚的特殊使命与职务,及她对天主话的绝对服从和对众人极大的爱情,因此,我们要全心身的投入到圣母的圣怀中,以她做我们的指引者,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体验到天主对我们的呼召时能够毅然决然的放下自我,如同圣母一样,对天主的旨意表示绝对的服从,使我们能够像圣母玛利亚那样回应天主说:“看,上主的仆人,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路1:38)

    附录

    附录一:

    圣母颂(InPraiseoftheVirginMother)

    圣伯尔纳多(St.BernardofClairvanx)撰

    如果你没有秋风浪打击,不要把眼转离这颗星(圣母)。

    如果诱惑的风浪升起,

    如果你被困恼的石头弄破——请看这颗星。

    如果你被骄傲、野心、仇敌的风浪打击时,请向圣母求助。

    如果忿怒、贪婪,或肉欲的引诱使你心苦恼,请向圣母求救。

    如果你被无数的罪恶所困,

    在你失望和困扰时,想一想圣母。在危险中,在心急中,在疑惑中,想一想圣母。

    让她的圣名不离开你的心和口。

    你会接受他的协助。

    不要停止跟随她的芳表……

    如果她扶持你,你不会趺倒。

    如果她保护你,你不必害怕。

    附录二:

    向佘山圣母诵

    教宗本笃十六世撰

    至圣童贞玛利亚,降生圣言之母,又是我们的母亲,您在佘山圣殿被尊称为“进教之佑”,整个在中国的教会满怀热爱瞻仰您,今天我们投奔您台前,求您护佑,请垂顾这天主子民,并以母亲的关怀带领他们,走上真理与仁爱的道路,使他们在任何境况下,都能成为促进全体人民和谐共处的酵素。

    您在纳匝肋顺从主旨,说了“是”,让永生天主子在您贞洁的母胎中取得肉躯,使救赎工程从此在历史中展开,您又恳挚地奉献自己协助这工程,让痛苦的利刃刺透您的心灵,直到最后的重要时刻,在加尔瓦略山上,十字架下,当您圣子牺牲自己,使世人获得生命时,你伫立在祂身旁。

    从那时开始,为一切在信仰中追随您圣子耶稣并跟着祂背十字架的人,您以一种崭新的形式,成了他们的母亲。希望之母,您在圣周六的黑暗中,仍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心,迎接复活节的黎明,请将这分辨的能力赏给您的子女,使他们在任何处境中,即使是最黑暗的时刻,仍能见到天主亲临的标记。

    佘山圣母,请援助那些在日常劳苦中,仍继续相信、希望、和实践爱德的中国教友,使他们永不惧怕向世界宣讲耶稣,并在耶稣跟前为世界祈祷。您以塑像的形态,矗立于佘山圣殿顶,高举张开双臂的圣子,向世界展示祂对世人的深爱。请帮助天主教友常作这大爱的可信见证人,并使他们与教会的磐石伯多禄结合在一起。

    中国之母,亚洲之母,现在直到永远,请常为我们祈求。阿们。

    附录三:

    奉献中国于圣母诵

    刘钦明主教撰张雅各神父译

    吁玛利亚!天主之母,亦为我等之母,今将我等神形,我等能力,我等生命,我等言行,我等所有,并中华全国人民,以孝爱之真情,全献于尔至甘至爱之圣心,求尔为众司铎及传教者之母,使之皆以恒心热爱,广扬天主圣教。又求尔为教友之母,使之皆能日进于德,时见增广。并求尔为教外者之母,使之皆能出离暗冥,而得信德之光。

    恳求怜视中国亿兆人民,皆尔圣子圣血所赎,赖尔大功之转求,赐之同归耶稣圣心,以得生命圣德之源,而共成一牧一栈。

    进教之佑!为我等祈。

    玛利亚圣宠之后!为我等祈。

    在天中国之后!为我等祈。

    书籍:

    贝克、亚历山大、华奇著,李蕙英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9年9月。

    陈终道著,《小先知书讲义》上册,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83年8月。

    邓继强著,《圣母庆节及其神学》上海:光启出版社,1998年12月。

    发尔沃著,杨成斌译,《圣神时代的黎明》,石家庄:河北信德室,2000年7月。

    傅和德著,《旧约诠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8月。

    河北信德室编辑,《天主教圣月》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9年7月。

    莫德著,刘良淑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以赛亚书》,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1年10月。

    “示”编辑委员会编著,《救恩史》,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9年8月。

    思高圣经学会译,《信仰旅程之二:历史与先知》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3年12月。

    神学丛书之十五,《圣母论》,上海:光启出版社,1991年9月。

    宋稚青编著,《中华圣母敬礼史话》台南:闻道出版社,2005年3月。

    田春波编著,《圣母学》,石家庄:天主教河北省神哲学院。

    天主教献县教区编辑,《献县教区——我们共同的家》,献县:天主教献县教区,2003年10月。

    王美秀、段琦、文庸、乐峰等著,《基督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信德室汇集,《玫瑰经荟萃》,石家庄:河北信德室,2000年10月。

    香港教区圣母年筹委会及教区礼仪委员会编著,《敬礼圣母汇编》,香港:香港教区圣母年筹备委员会,1987年12月。

    伊婉尔著,尧若译,《圣女加大利纳拉布莱》,石家庄:河北信德室,1998年12月。

    张春申著,《救主耶稣的母亲——圣母论》,台北:光启文化事业出版,2002年9月。

    期刊:

    穆宏志著,“新约中的圣母”,《神学论集》,第78期,第469——495页,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年1月。

    姚景星著,“上海朝圣地——佘山圣殿简史”,《神思》,第77期,第44——48页,香港:思维出版社,2008年5月

    岳云峰著,“敬礼圣母的历史发展”,《神学论集》,第78期,第497——520页,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年1月。

    邹保禄著,“圣母敬礼的演变——为庆祝圣母年而作”,《神学论集》,第73期,第457——466页,台北:光启出版社,1987年10月。

    张春申著,“圣母敬礼的神学原则”,《神学论集》,第78期,第553——561页,台北:光启出版社,1989年1月。

    张春申著,“圣母论在梵二后的动向”,《神学论集》,第122期,第471——478页,台北:光启出版社,2000年1月——

    [1]参张春申著,《救主耶稣的母亲——圣母论》,第99页。

    [2]参张春申著,“圣母敬礼的神学原则”,《神学论集》,第78期,第553——554页。

    [3]若望保禄二世著,《人类救主》通谕,第7号。

    [4]参若望保禄二世著,《人类救主》通谕,第7号。《救主耶稣的母亲——圣母论》,第100页。

    [5]若望保禄二世著,《救主之母》通谕,第8—24号。

    [6]《敬礼圣母》劝谕,第25号。张春申著,“圣母敬礼的神学原则”,《神学论集》,第78期,第554—555页。

    [7]《敬礼圣母》劝谕,第26、27号。

    [8]《救主耶稣的母亲——圣母论》,第101页。

    [9]《救主之母》通谕,第10号。

    [10]《救主之母》通谕,第26号。

    [11]张春申著,“圣母敬礼的神学原则”,《神学论集》,第78期,第555页。

    [12]同上,第555页。

    [13]张春申著,“圣母敬礼的神学原则”,《神学论集》,第78期,第558页。

    [14]同上,第557页。《敬礼圣母》劝谕,第30号。

    [15]《敬礼圣母》劝谕,第31号。

    [16]同上,第31号。

    [17]同上,第32号。

    [18]同上,第33号。

    [19]参张春申著,“圣母敬礼的神学原则”,《神学论集》,第78期,第558页。

    [20]同上第558—559页。

    [21]同上,第558—559页。《敬礼圣母》劝谕,第37号。

    [22]《救主耶稣的母亲——圣母论》,第105页。

    [23]同上,第105—106页。

    [24]同上,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