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受伤的情绪
作者:Martin H.Padovani
序/包约翰 问题有人能免吗? 宗教是平安还是扰乱? 宗教和心理学能相容共存吗?
“上主的旨意”是吗? 愤怒是美德?是恶行? 宽恕就是忘记吗? 宽恕自己被忽略了吗?
罪恶感是激励还是折磨? 沮丧我们能表达吗? 自我批评或自责? 自爱是种利害冲突吗?
付出或认输? 同情心重要吗? 改变 我们能改变什么? 根 ,你认识自己吗?
肯定 我们为什么需要?      
序/包约翰
    他派遣我向贫苦的人传报喜讯,治疗破碎了的心灵。(依六一1)

    序

    弗兰克(VktorFrankl)有一次指出,心理学花费了近五十年的时光全神贯注在一个过分狭窄的项日上,几乎专门集中在人身心

    (mindandbody)的项目上。他希望未来五十年花费同样时间来注意被忽视的人灵(spirit)。我们都知道,被剥夺了营养的身或

    心会发生什么后果,而奇怪的是,我们却忽略了人饥饿的心灵。人的心灵不断地在问些问题,我们对之选择性地保持了缄默。这些问

    题包括: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正走向何处。身心当然重要,但心灵也很重要,何况在人类的本质上它们是彼此相关,

    彼此互动的。

    我们是人,不只是彼此不相干的精神体,不只是些需要救赎的灵魂。我们也是身和心。而且,如果我们只设法做个灵修人,而不

    也设法做个有人性的人的话,我们的生命的行程会碰碰撞撞地终其一生。神学必须多少包括些人性的考虑,真正的心理学也必须注意

    人类这个复合体的心灵层面。

    因此,碰到一本类似你手上拿的这本书,是令人非常舒畅的。作者巴杜法尼(MartinPadovani)用书中这些篇章帮助我们从三

    方面认识我们自己,这三个层面是:身、心、灵。帮助我们了解,心理学和信仰必须共存。他谈到一种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宗教信仰,

    一种把感觉与信仰整合在全然和谐之人性中的信仰。也提醒我们抗拒可能有害的宗教信仰。

    书中有很多东西会滋养我们的思想。这本书应该在团体中实地操练、讨论,也可用做个人灵修旅程的根基。我和作者一样,看到

    很多“人类不必要的”痛苦。我了解未表现出来的感觉积压起来会如何地囚禁受尽折磨的人类,也看到有人设法做个修道人,而不努

    力于人性的修养。当然,我也看到有人只注重人性的修养,好像单单心理学就足够拯救他们一样。这两种谬见都能造成悲哀和失望。

    书中有两个主题写得很漂亮。这两个主题就像是人的两条腿,我们用来走过地上人生的旅程,走向上主的家。第一个主题是“个

    人的价值感”,这是支持人本身的主要力量,人类幸福的主要基础。第二个主题是“个人的责任感”。在这方面我常想,我们不是“

    拥有者”就是“怪罪者”。我们不是接纳对生命的责任,承认我们的行为和反应是自己做的,就是把我们的行为和反应怪罪别人。

    拥有者会接触他们自己的内在空间。怪罪别人的人终其一生竖立些“稻草人”,然后把它们打倒。怪罪者在他们持久不衰的逃避

    责任中忍受着身心疲惫之苦,严重地限制了他们潜在的自我意识:他们永远不认识自己。

    不要错过这本书的丰富内含,要以某种方式实行它的教导。作者为我们有烦恼的人类投资在心理辅导上的岁月,为他是人生的实

    验室。他宝贵的结论,只有在我们消化之后,使那些结论成为自己的,并与我们的生命整合,才对我们有帮助。我欣赏这本书的智慧。

    包约翰JohnPowell,S.J.)LOyolaUniversityChicago,1llinois,U.S.A.

    译者的话

    灵修书籍都是教导人修习德行的。和巴杜法尼神父这本《治愈受伤的情绪》(HealingWoundedEmotions)相比,大都显得偏向理

    论。要治疗,只有理论是不够的。巴杜法尼神父集二十多年灵修及心理辅导的经验,写成了这本书,提供的不只是理论,更是实施的

    方法,读来弥足珍贵。

    这是一本字无虚用,以密集手法写的书,虽然只有一百多页,翻译起来却也不无难处。最困难的是一些今天在学界仍然争执的词

    汇:Mind就是其中之—。这个词在哲学界、心理学界及神学界的争执点集中在mind是否和cerebrum(或brain)、soul甚至body是同

    义词。对这些争执,我们无置喙的立场,但翻译起来却必须给它一个名称。综观mind的定义,它大体是指人心理的活动,包括思、意

    、智、记忆、情绪等等的活动。

    人的灵魂一离开肉身,这些活动都立刻停止,可能因而有mind等于soul之说。在解剖学上,掌管这些活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

    cerebrum执行的。Cerebrum和heart都是解剖名词,指的都是物质。一个在脑壳里,一个在胸腔中。我们由解剖学知道后者是掌管血

    液循环的枢纽,和智力等无关。而soul灵魂)是神学名词,由其活动而言,说mind即Soul似无不可。关键在于许多作者使用这些辞时

    ,意义往往界线不明。如何译法?

    以英文来说,mind多次译为[心]如bearinmind(记在心里),keepone’smindonsomething(专心于某事),ah-senceof

    mind(心不在焉)等等,都把mind译作心了。中文在这些地方看似不科学,然而中国文化是整体观的,凡事从整体出发也终止于整

    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思、意、记忆等等是一个人整体的活动,并非指那一个部位的活动,也未分物理的或精神的。这给了我们方

    便。在mind和emotion及spirit并列时,笔者就大胆地将之译为心,emotion当然是情绪,而spirit指心灵(灵魂的活动主体)。有

    的作者把mind和heart并列,heart是心脏的心,和我们上面所说泛指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心”就不同,笔者只得将之译为’脑’,

    毕竟mind在许多方面都和脑是同义词。

    与作者访谈

    问:是什么动机使你写《治愈受伤的情绪》这本书?巴杜法尼:这本书一部分是我廿七年来司铎牧职服务的结果,但不止于此,它来

    自我十九年的心理谘商服务。

    问:这「双重职务」。对你有独一无二的帮助吗?

    巴:是的,司铎和心理治疗师的双重身分,使我对寻求谘商者情感和灵性的关联性有所体验。我因能和这两方面的人士来往,给了我

    机会,使我在自己身上、在我的讲道中,尤其在我的案主身上,整合、解决以及协调这两个层面。

    问:人们为这两种问题寻求谘商吗?

    巴:人们会自由地利用他们生命中这两个层面。荣格(Jung)说过,在每一个心理问题之下,都有个宗教问题。经验使我对这点深

    信不疑。一般临床辅导上许多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因疏于处理宗教问题。查出往往埋藏在每一个宗教问题内的心理问题,也同样重要。

    问:这如何更影响你施行[司铎性]职务?

    巴:主日讲道综合讲述福音信息中的心理和心灵层面,我认为也是团体谘商的大好机会。人们需要把福音信息贴切地应用到他们的人

    性世界中。我又想到,一本这样的书对任何基督徒也是种有价值的数据,尤其对那正在向一位不提供这种宗教讯息者寻求辅导的人。

    问:你这本书也综合叙述这两个层面吗?

    巴:是的,面对着当前社会上人们所经验到的可怕恐怖问题,我越来越发现,要处理这些问题,人们需要心灵层面的帮助。要获得完

    全的治愈,所有的问题都需触及心灵层面。我全面地接近人们,尤其在辅导上,为我提供了本书内所分享的见解。

    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书籍想证明人类心理和心灵层面互补相依的本质。这两个层面不是分离各不相干的,而是在人内交织在一起。

    每一个人都是心理和心灵的存有,即使人们屡屡认不出心灵层面或者没发展出来。强调其一,忽略其它,就是限制了对这两个层面的

    了解。寻找生命的意义和治愈,我们的能力的确完全以人的方式运作,但却在两部分相互影响中发生。在今天伦理道德混乱的气氛下

    ,很多人性问题都有深度的心灵层面,而很多心理上的失序,只有在心灵的脉络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治愈。

    例如,不管那种癖好,最后只能用心灵管道来控制。不论那种灵修都是投奔一个“较高的权力”,或一位比较说成是有位格的上

    主;戒瘾成功的人证明,「灵性的那位」是他们生存下去唯一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戒酒无名会(Alcoho-licesAnonymous)的(

    十二步)(Twelvesteps)灵性计书,那么受欢迎那么成功的原因。

    另一方面,很多心灵宗教的问题,只能靠心理知识的帮助,才能解决,心理知识能够处理心灵的不成熟并增进其成长。例如,了

    解在祈祷中让自己的情绪自由流动的重要性是有益的;意思是人需要接触自己的感觉,即使在祈祷中,也不因有负面的感觉而感到罪

    过,这也是说,即使没有任何积极的感觉,尤其忧郁的人总觉沮丧,祈祷仍是有价值的。有了适当的心理常识和了解,人才能避免不

    必要的心灵障碍,在灵性生活上成长。

    协调灵性的和心理的问题往往是件难事,有一种解释认为,因为很多受过行为科学训练的临床治疗师缺少心灵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而精于灵性的人又缺少足够的心理知识和了解。有时这两方面的人都天真地认论他们自己的方法是一切问题的万灵丹。不碰情绪层

    面,可能就没有心灵治愈;而不触及心灵层面,也可能没有圆满的情绪治愈。我们必须对人有全面性的(Holistically)认知,即

    情感、心灵、身体的认知。

    心理治疗师帕克(ScottPeck)的畅销书《心灵地图》(TheRoadLessTra。lied)在综合心理和心灵上有很大的贡献。今天

    也有许多伦理神学家整合心灵和心理层面,有助于了解很多伦理的两难题,而有进一步的贡献。

    这两个层面可以视为人类心理和心灵的两只眼睛,彼此互补。在生命的整体观中,一者为另一者服务。但如果一只眼睛闭上或不

    正常地运作,人就很难对生命有真实的看法,对人也难以了解。如果是健康的,两只眼睛都帮助我们对人有更全面的看法。然而,由

    于偶然的失明,我们会经验到不必要的人性痛苦。心理盲的结果使人不认识个中人;心灵盲则助长对宗教领域深度的无知。人缺乏常

    识是很不幸的,但当宗教的胡闹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那就是瞎子领瞎子了。

    我在廿七年司铎兼心理治疗师的工作中,听到了太多不必要的痛苦故事,不必要是因为那些痛苦是对当事人基本的情绪和心灵层

    面错误的了解所造成的。有时看到这类误解是如此之广如此之深,而且在各阶层人士中又如此普遍,我在震惊之余,写了这本书。

    书中各章节就是处理这些误解的直接结果,书中论述那些被广大群众一再误解的基本观念:即愤怒、自我宽恕、同情、沮丧、改

    变、罪恶等等。这些观念在人性运作上看似非常普通,也正因这个原因,我们会认为理所当然。在我们的经验中,那些似乎也是非常

    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讽刺地发现,解释它们不易,理解它们更难。

    我们发现圣经上(我认为比福音上的耶稣更恰当)融合了人性和灵性。事实上,这两者常是如此独一无二地交织着,以致觉察不

    出它们的融合。我们发现人性的软弱和失足可以灵性的力量来克服。失足的达味就是一例。他跌倒后又站起来,因为他投奔宽恕的上

    主。我们看看耶稣,他是真实的人,因此具有感情;他哭泣、悲伤、同情、愤怒、伤痛、失望、赞美、感动、肯定、挚爱。他的感觉

    全是他(灵修)教导的一部分。他的教导是:信、望、爱、宽恕、向天父祈祷、治愈以及超越物质,认取单纯、仁慈、贞洁、服从、

    爱仇、缔造和平之价值。

    耶稣是教导灵修的老师,也是人类行为的医生,他说:[跟随我吧!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我是光]。他召叫我们在情感上在心

    灵上跟随他,我们却屡屡认不出他的灵性就是他人性的一部分。

    这本《治愈受伤的情绪》日的是说明:克服生命中的创伤在于培养一种更完整的了解,更深地领悟人性及灵性的动力应该互补,

    并在不完美的人性所允许的范围内彼此和谐。我们所有的人身上都有人性的财富及灵性的潜能。它们往往因层层误解使之黝暗不明,

    而未能开发运用。如果这本书能够指出这两个层面的相关性,因而除掉由于误解而来的不必要痛苦(不仅未受教育的人有所误解,受

    过教育的人也同样有这类误解),我就非常满足了。

    上主在人性条件下工作。但上主期望我们,以了解并使用我们生命中的心理和心灵层面来设法和她合作。这样我们才能以一种彻

    头彻尾的人性方式来帮助自己找出上主对我们每个人的旨意,完成自己的圣化。
问题有人能免吗?
    我们都有问题。每个人的问题可能在数目、种类和强度上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要分担这个普遍性

    的遗产和经验。

    在问题上,人和人之间有何区别?很简单,有些人会为他们的问题所困扰而崩溃,有些人则能驾驭问题而应付自如。往往有些人

    对自己的问题操纵得宜,以致被人误会以为他们没有问题。

    心理谘商和心理治疗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帮助有困扰的个人、夫妻及家庭使他们得以自助。这意谓着他们必须承认并触及他们的

    问题,开始去处理,看看是否要采取别的行动,做个决定,并按照决定生活下去。

    通常在个人内、夫妻或家人间发生裂痕,使他们不能再正常运作,就该考虑调整行动了。惶惑和失去信心会损坏治愈和运作的本

    有潜能。人们会被他们的问题击溃,失控而受问题的操纵。失控会感到无助与无望,焦虑和沮丧也进入他们的心灵,进一步阻碍健全

    的思考能力。他们惊慌失措,开始寻求立即且快速的解决之道。当然,这样的解决之道根本不存在。他们于是绝望不已。

    人类很会设计各种方法来避免或逃避问题。我们偶尔会把问题推到一边,有时这是必要的,但一旦变成常规而非例外,我们就一

    头栽进了困扰里。在其它事情上很理智的人,这时会做些不理智的决定,而且常是一个坏决定配合另一个坏决定。这时负面思想和感

    觉支配着我们,使我们行为扭曲、不理性。我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神经质的。

    在很多这样的情况下,问题会恶化为更深的个人困扰,这又往往是因为未注意警讯的出现所致。例如,对自己、对一般的生活经

    验不快活的人,可能怪罪别人,可能沮丧,还可能因心理因素而引起身体上的疾病,如常常头痛、胃痛、胸痛等等,都反映着这些人

    没处理生命中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夫妇因为对婚姻不满足而不安于他们的婚姻,期望别人,或是过分参与其它事务,甚至是神

    圣而健全的事务。孩子在学校顽皮淘气,或者孤僻不与同侪交往,或退缩或叛逆,都不只反映他们自己的困扰,也反映他们家庭的问

    题。这些问题可能微妙难以捉摸,也可能是掩蔽的,或受到否认。

    因而,对付问题和不对付问题者之间的不同,往往是面对和不面对问题的差别。如果我们回避问题,问题早晚会控制我们、击溃

    我们。如果面对问题,就是认真处理事实的真相,而真实的真相,不管是多么残酷,多么痛苦,都会使我们在心理上、情绪上和精神

    上更健康。

    当然,痛苦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记得这一点很重要。戒酒无名会会员说过:’没有痛苦就没有获得……痛苦不管是肉体的或

    心理的,都是正面的,因为它说明有事情不对劲了,有需要改变的地方,有一个问题需要处理。如果我们经验不到痛苦,就缺少一个

    侦察问题的系统,我们再也遇不到挑战以兹改变,我们就会腐朽败坏了。

    因为我们都有问题,所以都有焦虑、沮丧、挫折感。但我们是在对付它们,至少大部分时间都在控制它们,或是它们大部分时间

    在控制我们?

    我们的不安全感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有完全的安全感。我们可能有暂时的安定,但当我们寻求另一层面的安全时,这安定往往

    被搅乱。不安全感帮助我们领悟自己的有限和这个世界的限度,迫使我们沈思在人类有限的安全领域之外,有一个永久的安全之地,

    我们基督徒称为天堂,在那儿上主为王,充满确定不移的平静和安全。

    但承认我们不安全,并和我们的不安全感在一起,会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并刺激我们进一步成长。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是我们正

    常生存的一部分,我们无法逃避。重要的是如何处理那些感觉,并藉之谋求发展及成熟。因为人生是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和不安全感

    的格斗会在我们内产生新生命;不格斗就是停滞、退步、困扰不已。

    在耶稣所讲塔冷通的比喻中,主人给了一位仆人五个元宝,第二个仆人三个元宝,第三个仆人一个元宝。主人旅行回来后要求算

    帐。得五个的仆人赚了另外五个;得三个的也多添了三个;只得了一个塔冷通的仆人把他的埋起来,而还给主人一个,因为他怕失去。主人称赞前两位仆人,而斥责第三个人,因为他没有多赚。我们如果害怕面对生命,就有失落生命的可能。

    如果不安全感控制我们,我们就是逃离生命,躲避冒险以及拒绝和人有关联。我们因失败或恐惧而变得不负责任,其结果是越来

    越无所事事、失去自信和自尊。

    在一切问题当中,要紧的是意识到上主在我们内。我们不应该以一种不成熟的、幼稚的宗教态度,认定上主会奇迹式地消除我们

    的困难;但要承认上主会借着问题在路上领导我们、支持我们、坚强我们。我们还应记得,上主会从恶中引出善来;信赖上主会使我

    们有自信去应付困难;也要记得,上主已赏给我们操控生命的潜能,如果我们用它,那就好了!我们的不安全感能够变成刺激素,激

    励我们的潜能,使之活跃;但也能因了我们拒绝回应而成为阻碍。

    基督降生成人不是要消除我们的问题,而是要教导我们去对付它们,并因而更负责任地生活。这是我们不劳而获的丰富精神遗产。如果能清楚地把握住这一点,会发现我们的生命和问题中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也更能掌控我们的命运和得救。

    总之,在我多年辅导有问题的人士之后,事情为我变得越来越明显:信仰健康成熟的人,有多一层支持系统来帮助他们应付问题

    ;他们不只使用人性的潜能,也运用心灵的潜能。

    有时我们容易忽略那个心灵层面而欺骗自己。说来非常遗憾,宗教的无知或神经质的宗教观,破坏了我们的心灵能力。如此一来

    ,宗教不但无法带来治愈,反而带来扭曲,恶化我们的问题。

    我对今天许多心理医师、心理学家、心理谘商员有强烈的意见,就是他们往往忽略甚至否定那个心灵层面,尤其当那是病人所关

    心的问题时。我希望有更多专业人士开始承认并鼓励其案主的心灵层面。的确,我们都有问题,但是活生生的信仰能在处理问题时产

    生不同的影响。
宗教是平安还是扰乱?
    宗教一般被认为会带来平安、喜乐、希望、舒畅、安慰。一般认为宗教会帮助人减轻生命中的不幸,而不是增加不幸。那么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接近宗教竟受折磨、骚扰、挣扎、焦虑,以及毫无意义的罪恶感之苦?为什么教友会从宗教上经验到痛苦?基督

    不是谴责法利塞人,以宗教之名加给人们更重的负担吗?我们是否也以宗教之名,对自己做同样的事?我们为什么对上主有那么多负

    面的态度和恐惧?按耶稣的想法,那不是宗教。他来是要根除那种宗教。

    一定是哪里出了毛病!宗教不是永远都有答案,但能赋予生命中许多问题、痛苦、进退两难的困境以意义。宗教能强化我们,以

    应付这些困难。我是司铎、听告解神父、谘商员,我为那么多人因宗教之名受折磨而悲伤。当宗教加重我们本来就受伤的人性情况时

    ,宗教就失去了可信性。

    这种挣扎大都是由于从幼年就有的误会、误解,以及一直没有澄清的错误感觉而来的。这些误会等等,多年来又被错误的想法

    强化了。对上主形象的扭曲及错误的想法,不只从神学观点看不健康,而且能导致精神病。有些人对上主缺乏全面的认识,他们的想

    法之幼稚,使人吃惊。但他们说那是宗教!

    毫无意义的恐惧、焦虑,和迷信,使宗教看来很可笑。一位有理性的上主,她给我们理性,却被人弄得好像不理性似的,有理性

    的人拒绝这形象就不足为奇了。甚至到了今天还有人以幸福为罪过!再不然就是认为谦虚就是自认毫无价值。许多人觉得上主一直在

    “挑”他们的毛病,你觉得怎样?只要发生错误,他们就推测那是上主的惩罚,如同意大利人所说的malocchio(凶眼)那样,一

    被她看到就受伤似的!在祈祷未获所求时,有人觉得那是上主对他们发怒,所以,为何要祈祷?

    上主不惩罚我们,是我们惩罚自己。上主也不定我们的罪,而是我们定自己的罪。上主向着我们,不和我们对立。

    很多神经质的、非基督精神的所谓罪恶感充斥人的生活,好像从来没人讲过基督无条件的爱和恒久的宽恕似的。可悲的是有人拒

    绝宽恕自己,甚至在上主宽恕他们之后,仍不能宽恕自己。这不是宗教,是受虐狂!根本不是基督宗教!

    我们必须挖掘我们宗教思想的深处,暴露出这些扭曲,因为它们大大地削弱真正的信仰。我们应该在自身和他人身上对抗它们;

    它们就是耶稣所驱逐的魔鬼。这类观念不只是坏宗教,而且会使人心理贫乏不健康。

    人们不以为意的无知,最不可能的,往往是那些关心宗教的人。似乎停留在无知当中,表白他们幼年的宗教信仰,总比冒险来使

    信仰加深成长并信赖上主要安全得多。

    耶稣说过和这不同的话。「要信赖,不要忧虑!」“你看空中的飞鸟,田野间的百合花;你们的父照顾它们;所以她必照顾你”。她说我们应该称上主为[父]。

    耶稣的讯息和任务全都是关于宽恕。他对犯奸淫的妇人说:“没有人定妳的罪吗?我也不定妳的罪”。用他最后的话,他试图使

    我们获益:[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

    我们应该把对耶稣的信仰整合到生命中。这信仰应该为我们工作,不是和我们作对。我们必须从错误的宗教信仰过渡到健康的宗

    教信仰;从幼稚的信仰过渡到成年人的信仰;从不成熟的信仰过渡到成熟的信仰。圣保禄的话应是我们的圭臬:[当我是孩子的时候

    ,说话像孩子,思想像孩子,争论像孩子;而今我已是成人,一切孩子的方式就都丢弃了。」

    当一些专业的,尤其临床的人员,对我说:[你看,宗教给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时,我回答:[对了,但那是神经质的宗教]。那

    些专业人员认识的往往就是那种宗教,从案主扭曲的看法学来的宗教。

    健康的宗教对心理的健虚和情绪的稳健,是很大的支持力量。我由多年来的观察,会到耶稣的教导在心情混乱、没有希望以及满

    怀恐惧者的生命中,做了多大的改变。耶稣能治愈,但我们必须对耶稣有放心。

    耶稣教了我们三个重要课题:上主常爱我们、上主常宽恕我们、上主常与我们同在。宗教是给我们带来平安、喜乐、希望、舒适

    和安慰的。如果不是这样,一定是我们有了毛病,不是我们的宗教或信仰出了问题。
宗教和心理学能相容共存吗?
    在健康的宗教和健康的心理学之间,原则上没有真正的矛盾。有时会有,也只是表面的抵触,而自也是误会的产物。健康的

    宗教和健康的心理学会互相支持彼此强化。我们不应该把它们分开,应该把它们统合起来;不应该认为它们相互排斥,而应视作彼此

    互补。

    过去在心理学者和宗教学者之间曾存在过恐惧与猜疑,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已故的申恩主教(BishopSheen)是消除其间

    敌对神话的第一位天主教权威。然而,这两方面的学者至今仍然相互提防。

    心理学和宗教应彼此挑战。心理学能澄清基督的教导,同时也加深及净化我们的心灵发展;基督的讯息则有强化善良的人性行为

    ,并给予行为以良好的动机。基督的福音给生命的意义加上另一个向度,一个超越人性的看法,基督的福音就是建基于此。

    多年来我做心理治疗师及谘商员,读福音时我领悟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基督是心理学家的师傅;这是很久以前他亲口说的。耶

    稣简明、单纯、可圈可点地表达出他了解人的情况。我越读福音越看出,所有最佳的心理动力都活跃其中。

    研究人类行为科学,用它丰富的洞察力可帮助我们探究及分析耶稣讯息的意义和深度。耶稣对情绪和心灵两方面的教导,说明这

    两方面是联合在一起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心理治疗师会失败,或达不到治疗效果的原因。他们避不探究案主宗教层面的事。另

    一方面,牧职人员则往往因为不承认案主生命中的心理层面而欺骗他们。我们如果把人性和灵性分开,看到的将不是整个的人。人们

    心理的和情绪的疾病,难道不都和缺乏全面观以及内在的隔离有关?

    在福音上,耶稣结识各式各样的人,并试着提升他们。他在人性和灵性两方面都和他们往来。他调和两面,使人整合为一。换言

    之,他治愈他们。想想那个瘫子,那个玛利亚玛达肋纳,或者井边妇人的故事。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宗教则启迪我们对上主的观念。心理学解释人际间的互动;宗教强调我们和上主及人彼

    此的关系。我们经由心理学接触自己;借着宗教接触上主。如果我们不能经验看得见的自己,怎能经验一位我们看不见的上主?

    爱上主及爱近人是基督教导的基石。如果我不爱自己,怎会爱上主和他人呢?心理学教导我们很多关于爱的种种、爱的陷阱、真

    实的和想象的爱、爱的要求。相信上主、接纳和信赖上主,要求我们相信自己、接纳自己、信赖自己。心理学帮助我们发掘我们个人

    信仰的矛盾、肤浅以及神经质的层面。透过多年来的经验,我们越来越觉察到心理学的影响,它已强化并美化了我们的宗教信仰和道

    德观。

    心理学教导我们什么是健康的行为,什么是完整的情绪,什么是成熟的成长,以及如何自我超越等等;基督信仰教导我们有关救

    赎、和好,以及复活。宗教和心理学可以完全兼容并存,在人身上相会,互相支持,彼此补充。心理学的和宗教的洞识,会消除在我

    们内和围绕我们使人软弱的力量,帮助我们更能应付生命,并使生命丰富。但宗教还超越这点。藉助发自人性但超越人性的信仰,宗

    教不只使人更能应付生命,也更能丰富生命。耶稣每次都是以人的境遇来开始他的工作。圣道茂(St.ThomasAquinas)提醒我们,

    圣宠是建基在本性上。在我们的生命中,心灵和情绪并非各自独立。

    心理的洞察力是宝贵的恩赐,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这洞察力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但心理学知识能够减轻获得的困难。案主经

    由洞察力解决了情绪问题之后,他们不只在情

    绪方面开始自由地成长,在信仰方面也自由地成长。上主藉由人类的方法工作,帮助我们把洞察力发展成行为。

    我们越了解生命的人性面,就越能把基督的教导融入我们的生命之中。实际上,心理学鼓励我们更负责,因为我们获得了洞察力

    ,看清了自己。我们不能再隐藏在陈腔滥调之中,也不能把应该改变的部分伪装。有了洞察力,福音的要求会变得更生动更真实。我

    们的罪,象征我们不成熟的罪,都被宽恕了,但痛悔和改革却仍是必要的。然而只有用心理学的洞察力才有这可能。

    心理学不是宗教,虽然有人认为它是宗教。心理学是一种工具,增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

    有一种心理学派的想法超越其它的心理学,即弗兰克的意义治疗法(logotherap),意思是藉由探究人生的意义而作的治疗法。

    这方法他在他的著作《活出意义来》(ManksearchforMeaning)(注)解释得很清楚。他的论点是:我们对生命的了解和痛苦,

    系于我们在其中发现的意义而定。[如果有一个为什么,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如何。]他的著作是福音的门坎。

    耶稣对痛苦、死亡以及我们整个生命都赋予意义。耶稣提供给我们的答案,并不像给我们的意义那么多。今天很多人所忍受的真

    正心理和情绪方面的疾病,并不是精神病或心理变态,而是毫无意义。人们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有何意义;他们毫无目的地活着。耶稣

    知道他是谁,他的生命有何意义:[我是世界的光;凡跟随我的,不在黑暗中行走]。「我是道路、真理及生命」[我是复活。凡相信

    我的人,纵然死了仍然生活。凡相信我的人永远不会死亡。]

    心理学能够培养我们对自己更深的了解,了解自己会使我们更妥善地跟随耶稣。所以我们不应该怕心理学,而要听完它。希腊哲学家

    劝告我们:「要认识你自己」。佛洛伊德」rend)说:[要做你自己。]基督不但教了这些,还教了更多的事:[要爱你自己。」

    注:弗兰克着,赵可式、沈锦惠合译,《活出意义来》,七版(台北:光启出版社,1998)
“上主的旨意”是吗?
    常被误用的一种宗教性说法,要算是[这是上主的旨意]这句话了。这句话像阿司匹林一样,被认为是万灵丹,能治百病,能说

    明一切无法解释的不幸。[这是上主的旨意]变成了宗教界的陈腔滥调。有时使用它似乎像是否认事实。我害怕,有时上主会因为我们

    罹患种种疾病怪罪神而受到欺骗。[这是上主的旨意]的那个上主,似乎是无感觉的、不理性的、残酷不仁的,并且不关心人间事的上

    主。「这是上主的旨意」有时候又用来当作推诿之词,就如当我们规避追问与人生有关、令人忧烦却诚实的问题时,或者为避免探究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有何更深的意义时,就用这话来搪塞。也许我们只是不要感觉那些事的真正痛苦,或甚至不想面对我们自己行为

    的责任。

    我曾听过人不管发生的事情大小,一律用这句话来解释,从大灾变到最不重要的事,从一场烧死全家人的火灾到家里小狗的死,

    样样都说是上主的旨意。但愿一切都那么明确地是上主的旨意![这是上主的旨意]是句神圣而饶富意义的话,但只有适当地了解时,

    才是如此。

    圣保禄说过,[上主的旨意]就是你们要成圣。上主要我们得救并成圣。上主如何完成这事呢?你可能回答,借着祈祷、领圣体以

    及其它圣事。是的,但上主圣化我们主要也是透过生活的圣事,而不只是藉存在的圣事。生活和存在之间是有区别的!当我们专心生

    活时,我们就活着。我们消极地从旁观察生活时,我们只是存在而已。成圣包括完全走进生活。

    当我们这样做时,自然卷入邪恶与上主没完没了的问题中。如果上主是善的,为什么还有恶?本文不愿纠葛在这种哲学与神学的

    辩论中。让我们了解,上主所要的所愿意的是善,只允许恶。上主允许恶,其意为:上主不干预我们做恶的自由,也不控制我们像控

    制木偶一样。这是上主在创造我们自由行善或做恶,尤其自由爱或不爱她时所冒的险。爱不能强迫。

    当恶——疾病、失败、挫折、罪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我们会忐忑不安,问道:[上主在那里?上主是该来救我的。]或者

    当我们无法控制的悲剧——一个朋友毫无意义地死于意外、或一个孩子死于一种罕见的疾病、或一位老妇人被残忍地愚弄、或癌症的

    牺牲品,或离婚,或无数不正义事件中的任何一种施诸于男男女女时,我们不只是会怀疑照顾人的上主是否临在我们当中;而且,如

    果承认上主存在,我们还会怀疑什么是公平,而且若公平,理由何在?

    但有信仰的人会相信上主一直和我们同在。圣保禄告诉我们,上主会从恶中引出善来。上主一直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工作,神等待

    良机,在牠的世界里慢慢地编织着救赎之织锦。但务实地说,上主愿我们应付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恶。上主并不愿意那车祸发生,对于

    车祸我没有半点责任,但她却为了我的好处,为了我的成长和圣化,要我面对并运用这恶,和它充满痛苦和令人挫败的枝节。

    在面对悲剧和必须要做不证自明的事情时,人们会运用一切想得出的技巧来辨别[上主的旨意。]这似乎是一种逃避的方法,否认

    明显的事,拒绝接受正在发生的事实。不论发生什么事——不管是好或坏——上主要我们面对它,不管公不公平,合不合乎逻辑,合

    理或不合理。这并不是迁就恶,而是面对它,并且尽可能地改变它。

    离婚是情感悲剧,不是上主所愿,也不是他所造成的。但如果离了婚,上主却要人面对这一现实,不让它毁灭他们;上主要人尽

    管离了婚,仍然努力做个更好的人。在做了一切来避免离异无效之后,最后的动作是接受这不可避免的

    事实,继续活下去。人会死,有些婚姻也会死。

    上主的旨意昨天、今天、明天都存在于我们面对的现实之某处。那个现实并非模糊不清,而那就是上主旨意的所在。有一件事很

    明显,就是尽我们之所能使事情步上轨道,然后活下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不常是对的、公平的,但基督的死亡也不是对的、公平

    的,却带来了救赎。基督给我们留下一个讯息和榜样:[父啊!若是可能,求神使这杯远离我吧!但不要随我的意愿,而要随妳的旨

    意。]

    有时我们生活中的现实可能是混乱和苦难。上主的旨意是要我们面对,并设法克服。这也是治疗所要做的,就是帮助我们面对并

    应付我们生活中不愉快的现实,竭尽所能地以我们有限的资源为之;意思就是背起我们的十字架。我们的命运不是一项交给我们的计

    划,或是消极命定论的一个偶然,而是一种积极参与我们生活的礼仪。’你们要这样做,来纪念我……

    上主的旨意是要我们与每天生活中的不确定、模棱两可以及失望挫折格斗,不需要如此时此地之赤裸现实生活那样清楚的指引。

    就连我们的罪过和错误所产生的后果,也是必须面对并接受的新现实。

    换言之,上主问我们最后的问题不是:[你成功了吗?]而是:[你有没有面对你生命中的现实?]诚然,难道这不是除了最后审判

    之外,我们要继续不断问自己的问题吗?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幸之一是人们逃避现实。他们离现实钻这就越混乱、越不快乐。

    这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联?非常有趣的是,评估一个人心理情绪健康与否的基本标准之一,是他是否接触现实。如人何所接触,

    他怎样处理?我们越接触现实,越对付它,不含它多痛苦,我们就越能享受心理和情绪的健康,健康的自管感也越深。

    因而,在上主的旨意、现实和我们心理的健康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上主的旨意在日常的基础上,通常不是一种奥

    秘,而常在我们眼前。当拒绝接受拒绝面对现实时,它才会变得扑朔迷离。

    [上主的旨意是要你们成圣」。我们是透过我们生活中的视实来成圣的;这就是我们如何努力得救的方法。这种态度不仅赋予我

    们手头上的工作以意义,而且灵修生活全在于此:就是用基督的心、灵和态度来面对今生的现实。耶稣说过,[我来是为执行派遣我

    来者的旨意。]他是位讲求实际的人,他教我们如何面对现实,如何超越自己和围绕我们的世界。

    我们都认识一些公认很虔诚、有灵修的人,但他们在接合和面对生活中的现实上,表现出顽强的抗拒与固执,没有在其中察觉到

    上主的旨意。我们必须问这样灵修的真实性。

    耶稣从来没有思索过恶的问题,但有一次,却非常具体

    地指出如何掌握这个问题,那是在莠子与麦子的比喻中说的。仆人发现有人在麦子中间撒了莠子时,主人提醒仆人不要拔出莠子,否

    则连麦子也会被毁坏。[让两样一起长吧!]耶稣给我们关于恶的教导是:我们必须面对它,处理它,但不让它胜过我们。

    这一章并不想回答并解释今世所有的疯狂、悲剧,以及不正义——那超越了它的范围,而且显然是不可能的。本章再度肯定,上

    主为我们有信仰的人的旨意,是要我们面对生活中每天的现实,并加以处理。
愤怒是美德?是恶行?
    也许愤怒是一种从来没有人教我们了解或处理的情绪。因为我们不确知如何处理,它却常能瘫痪我们的发展。愤怒能控制

    我们,用焦虑和不健康的罪恶感充满我们,我们因而倾向以一种负面的眼光来看它,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设法避免它,再不然,就是不

    计任何代价也要把它封锁住。我们只要这样做,我们的情绪就停留在不成熟之中,阻碍我们的成长,并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问题。除

    非我们能完全处?到愤怒,我们永远不会有完满的人性。

    愤怒为人格的成熟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是绝对需要的。基本上它是一种好情绪,并不必然有罪。如果我们适当地表现江叩以处理,

    愤怒能够也应该被看成美德。

    愤怒是我要为所有案主处理的问题,而且往往是很多情绪、心理、身体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没能被适当地了解

    和使用。我们屡屡不承认它的存在,所以也就不去检查处理它。在每一个有问题的婚姻和家庭关系中,愤怒都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它甚至出现在我们和上主的关系中。

    下面是几个不健康的愤怒模式。汤姆,一位有教养的人,最近对他生活中的人十分愤怒,尤其对同事们,他无法处理那种愤怒,

    沮丧得要住进医院。贝蒂非常沮丧,她无法度过丈夫突然逝去的痛苦日子,她无法认真地处理这事,她承认她真的愤怒,尤其是对上

    主。在圣地亚哥有一个杀人犯,在麦当劳餐厅开枪杀死了二十二个人,他被愤怒冲昏了头。珍和彼得的婚姻濒临破裂的边缘,他们没

    有性关系,因为两人都埋藏着很多怨恨。有一个女孩,名叫撒拉,她才十二岁,却有各式各样的头痛和胃病,因为她对母亲非常愤怒

    ,但母亲并不知道,因为撒拉从不表现出来。有一人名岳艾,他焦虑不安、胸痛;他对妻子、儿子、老板愤怒,他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那怒火,因而埋藏在心里,一直对他生活中的人感到易怒不愉快。

    对我们可能感到的愤怒发展一种积极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认识并承认自己的愤怒尤其重要。如果我们认出自己的愤怒,就有可

    能认出别人的愤怒。如果我们和其它情绪一起接纳,就会把愤怒当作我们人性的另一面来看待。

    我们应该去感觉我们的愤怒,处理它,揭发它。我们应该意识到它,和它安然相处,容许它发生。我们应该问,「我在气什么?

    我对谁生气?」,我们应能分辨出什么是[合乎逻辑]的愤怒,什么是[不合逻辑]的愤怒;什么是合理的愤怒,什么是不合理的愤怒。

    最后,我们还应该适当地揭露它:在恰当时机,在适宜的地点,以适当的态度表现出来。

    我们应该为我们愤怒的事实以及结果负责任。换言之,我们欠我们愤怒的债!我们不应该为愤怒或感到愤怒而羞愧,这样才能控

    制它。

    圣经中如何处理愤怒的观念和经验,的确是耐人寻味。圣经上多次描写上主发[怒]。若读一读《圣咏》,都是治疗性祈祷的例子。就是说,《圣咏》是真正让人把感情发泄出来的祈祷。《圣咏》作者是由心里祈祷,不是用头脑祈祷,其中有相当多的愤怒。《圣

    咏》第三十八首:[求妳不要在神的震怒中责罚我。]第九十首:[我们因了妳的怒火,而消耗殆尽,我们因了妳的怒忿而昏厥不振。]

    耶肋米亚说:[直到上主心内决定的事完成,上主绝不减低他的愤怒。]《户籍纪》很多次描写上主因为选民的罪及不忠而[对他们发

    怒」

    耶稣有时对经师、法利塞人以及他自己的门徒发怒,并且表现出来。他攻击经师和法利塞人:[你们经师和法利塞人有祸了!你

    们这些假善人,瞎眼愚蠢的人!]他愤怒了,他不迟疑让他们知道他的怒火。有一次耶稣对伯铎相当不悦,他生气,并且直截了当地

    对他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面对发怒的耶稣我们可能觉得不舒服,但他是人,而处理愤怒是做人的一部分。

    什么时候愤怒是不对的、具毁灭性的、不成熟的,或者有罪的?当我们谈有问题的愤怒时,所谈的不是适宜的愤怒,而是反应过

    度或是反应不足的两个极端。这两种愤怒都是不适宜的。适宜的愤怒是健康的。

    当我们反应不足时,不是压抑就是隐匿愤怒,这种行为都是潜意识的:我们不知道自己正在愤怒。压抑愤怒是对自己所做最危险

    的事。重要的是知道:只要压抑愤怒,就是不诚实。首先,我们对自己不诚实,对和我们相处的人也不诚实。再不就是隐匿我们的愤

    怒,此时有些意识到,但执意要阻挡它,否认它,不让它浮现出来。我们又一次不诚实了。[啊!我没生气],我咬着牙微笑着说。或

    者可能把我们的愤怒「理性化」或合理化。然而,它仍在那里,在我们里面。这种压抑和隐匿的愤怒感交织成许多情绪的、心理的、

    心灵的以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当反应过度时,我们的愤怒就失控了。这时我们的愤怒是以发脾气、暴怒等形式表现出来,有可能导致暴力。你可以在一个常常

    生气或激动的人身上发现这种反应过度的情形。这样的人行为丑陋、讨人厌。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两个具毁灭性并且还可能是有罪的愤怒表现方式,都是我们要避免的两个极端。

    我们怕愤怒。因为怕,就压抑它。我们怕反应过度,因为一反应过度,愤怒就操纵我们。同样,我们对两种不适宜不健康的愤怒

    也都感到有罪。在我们没有如实知觉我们的愤怒以前,我们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的。我们能够感觉到反应过度,甚至到想杀人的地

    步,但那并非不对。不对的是我们的行为,不是我们的感觉。

    如果隐藏的愤怒不表现出来加以处理,它会以另一种方式重现。它常以心理的、身体的,或者身心问题的方式出现。人们谈的往

    往是身体上的病痛,如结肠炎、胸痛、脱发、头痛、胃痛等,但真正的问题可能是他们没处理的愤怒,被压抑的、隐匿的、避之唯恐

    不及的愤怒。未处理的愤怒会重现,就像物理定律那样,如果我们把某物推下去,它会以其它方式或在其它地方出现。普通的沮丧在

    大部分的个案中都是反回向内的愤怒。有些与生活和现实脱节的心理病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认出的愤怒,或没说出的愤怒使

    然。

    被忽略的愤怒也影响我们的心灵。我们会感到心灵干他,再不就是被生命的无用和无意义感弄得闷闷不乐。我们感到离上主很远。

    不处理愤怒会导致暴力和狂暴。我们常谈到一些人行动怪异,但其它方面看起来却性情平和,而说[疯了]。有些人很能控制自己

    ,永不表现愤怒,被视为典范,他们[从来不生气]。但我们一般会发现,在这些人心中埋藏着堆积起来的愤怒和其它未经解决的感受

    ,这些会以怪异的行为爆发出来。

    你常会在这些人身上看到没处理的愤怒的记号。你可以看到的记号是:会因小刺激而反应过度、激烈的暴怒、摔东西、拳击墙壁。

    如果压抑或隐匿愤怒,最后会反应过度而爆炸。晚餐时孩子迟来,本来是件小事,但我们会大发雷霆,就是一例。我们应该做的

    是在发泄之前,告诉这个孩子我们在生气和为什么生气。如果页的这样做了,我们有理的愤怒就会适当地表现出来了。

    愤怒可能循环如下:爆发以后你对自己说:[看,我多么愚蠢!我以后不要再发怒了]。这样你就再一次窒息你的愤怒。然后,再

    反应过度。这是一种毁灭性的模式。爆发之后接着是焦虑,焦虑是由丧失自尊心、自我价值感,以及罪恶所引起的。

    很多罪犯和性格异常的人都是真正的愤怒者,他们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而愤怒,尤其童年时所发生的事。现在,他们发泄在

    社会上。他们从未解决童年的愤怒,而且他*页的是不承认他们愤怒,但却是含怒行动的人。

    要紧的是认出愤怒的[状态]和是[发怒的人]问有什么区别。发怒并克服它,让它过去是对的。但我们不要停留在愤怒状态中,而

    被认为是一个常常愤怒的人。一个经常愤怒的人是被过去、甚至现在许多没解决的冲突所控制,他们时常为他们生命中很多没解决的

    问题而愤怒。

    如果不处理我们感觉到的愤怒,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会导向怨恨、愤懑以及敌对。在有问题的家庭和婚姻中可以看到这些。在后者

    当中,婚外情往往和愤怒有关。占很大百分比时婚外情都有愤怒的成分。开始时当事人可能否认有愤怒,但在较严密的检验之下,他

    们终究会承认。

    除了爆发之外,愤怒还可以用沉默和冷漠来表现。这是向配偶或亲近的人「讨回公道」最残酷的方式之一。在家庭和婚姻关系中

    ,情绪的妄用比身体的妄用频繁得多。

    还有,因为人们不以健康适宜的方法表现愤怒,于是产生了误解。例如,如果我做些使你生气的事而你不说,我的解释是你同意

    我的作为。我不知道你在心底隐藏着愤怒的感觉,不知道你实际上并不同意我的作为,我不知道你对我不诚实,这是具有毁灭性的做

    法。

    你可能看到街头上的周家互相扭打着跑出家门。全家在打架,警察来把他们拉开。我们可能说:[你看周家,又打起来了。我很

    高兴我们不像他们。]是啊!周家的愤怒失去了控制。但隔壁那家又如何呢?他们和周家一样怒气填膺,只是他们的愤怒存在心里,

    没有表现出来,谁知道长久下来结果会如何。因不承认及未适当处理的愤怒,而发生在人们生命中的毁灭性和惨痛,到底有多少,难

    以估计。并且从某方面来说,周家彼此之间可能比隔壁家诚实。

    在成熟的人际关系中,愤怒是绝对需要的!我和你的关系越亲密,我们之间越需要开诚布公。这意谓着有时需要彼此表现自己的

    愤怒,但我们却怕这样做。为什么?因为我们觉得会彼此伤害。但若要相互诚实,我们就得彼此伤害。这在健康的关系中,是无需证

    明的公理。

    然而,在适当的和不适当的诚实之间是有区别的。[你这个笨蛋!你怎么又来晚了?你脑袋里没有脑筋吗?]这是不适宜的诚实!

    这是以不必要的伤害方式发泄愤怒。但我可以说:[我很气,因为这是这个礼拜你第三次让我等你。]对方也许会受到伤害,但那是可

    以接受的,因为我是以健康的非凌辱的方式表达我的愤怒。这种诚实的伤害,在健康亲密的关系中是不可避免的。

    我之所以不表现愤怒,往往是因为怕某人会[不喜欢我]或[不爱我]。这是不安全感在作祟;再不然就是怕友谊破裂。但那是什么

    友谊呢?如果我们不开诚布公地向朋友表达我们生气的感觉,很可能在背后说他的不是,再不然就是对他冷漠。一个到这种地步的关

    系,不要也罢!

    也许我们不表现愤怒,因为怕那愤怒反转回到我们身上。如果怕别人生气,我们可能被那人所胁迫、所控制。这为友谊是不健康

    的。父母可能怕子女愤怒,或者配偶因怕对方愤怒而沉默不表示什么,甚至为了避免对方生气而「让步」。这种状况与其说反映夫妻

    关系,不如说反映亲子关系。如果我对自己的愤怒感到不舒服,对别人的愤怒也不会很舒服。

    我对自己愤怒的不舒适可能不适当地以笑来发泄。你没书见过应该生气的人以笑替代吗?那是因为他们对那种情况感到不舒服,

    而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他们神经质地一笑置之。想一想,当我们愤怒时,是因不知如何解决而笑吗?还有,我们对自己的愤怒感到

    不舒服,就是我们不信任自己,同时在和别人的关系中也不信任自己。我们对那在我们里面力愤怒的恐惧,已把我们控制到没有自由

    的地步了。

    人们常常不表现愤怒,因为表现出来结果可能是冲突。大知道,我们不要冲突!然而,冲突却是必要的,在任何人性关系中都是

    很健康的一面。

    今天很多婚姻及家庭的破碎,都是由于沉默而非由于暴在力。我所处理的家庭和婚姻中,十分之九有这种情形。沉默、压抑的愤

    怒、末表现出的敌意、冷漠,都是扭曲不健康的方式,人们却以此相互对待。尽管如此,每隔一段时间。一家人就会彼此吼一声。这

    是变换步伐的好方法。连我有时也必须在办公室站起来举起手像个交通警察一样。但我认为那个家庭的行为比一切都藏在心里的家庭

    来得健康。在这样的状况下,家人至少知道其它成员想什么、感觉什么。

    愤怒常常和冲突或暴力混淆不清,但它们不是同义词。愤怒并不意谓着暴力,愤怒只是愤怒,暴力却是未控制住的愤怒。今天在

    美国,媒体常常把焦点放在家庭暴力上。这可能和治疗师的说法背道而驰。治疗师会说:表现愤怒是重要并且健康的,我们应该学习

    如何处理怒气。但因媒体不随从适当的解释,而引导人以为应该埋葬愤怒。我认为,如果媒体要处理行为这个领域,应该深入些,不

    要把愤怒和暴力混为一谈,加重问题。他们警告人们不要使用暴力时,就在引导人不知不觉地害怕起愤怒来。有时适当的愤怒会造成

    冲突。然而,在健康的关系中,公平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当我们向另一人揭开我们的愤怒时,冲突或问题往往就解决了。人们可能说:[对那个人说我生气有什么用?没用的。]有用。也

    许不是立刻解决,但是屡屡就在揭开的当时便有了解决。说出愤怒可以澄清态度;双方都知道对方的立场;讯息传达过去了;双方对

    彼此都会变得较为敏感。例如:一个父亲对儿子说:[把垃圾拿出去。]三十分钟之后再说一遍。一个小时以后他说:[该死,振儿,

    把垃圾拿出去!]振儿跳起来把垃圾拿出去说:[好!好!你不必拿它当回事。]振儿可能没听见前两次的话。有时我们必须确定八们

    说的话也有情绪在其中,就是里面有愤怒。有因必有果!

    当彼此表示愤怒时,尤其是对关系较亲密的人,彼此会很敏感。我们体会到对方喜欢或不喜欢伤害他们的那件事。当你表现愤怒

    时,我才知道你受了伤害,你是当真的,你不会轻易接受处置。那时我必须检讨自己的行为、我的话、我的作为。我也知道你生我的

    气,是你在意。你肯花时间和力气告诉我,你气我做的或说的某事,那是关心、是爱的行动。

    相仿的,当我不愿表示愤怒时,我可能无所谓:[我不在乎你。]我们需要彼此说:「我对你说的(或做的)某事很生气。」不需

    要长篇大论地说教,所需要的只是简单地陈述感觉。如果我们这样做,才会知道我们之间的不同处。弄清我们之间的不同处,才能许

    诺或学习如何带着它们生活下去,找们的关系是在彼此之间的不同中发展的。不弄清不同之处,会造成家庭破碎。

    有时我们生气时,需要给对方和自己时间冷静。每人都有自己冷静的方式,有些人快,有人慢;对这点必须有自知之明,但也需

    要知道对方的快慢。当我们被某人伤害而感到愤怒时,我们能够宽恕他,但必须记得给自己时间来忘记、治疗、冷却,因为感觉能持

    续很久。即使向对方表达愤怒能强化关系,有时却也可能是种结束关系、甚至结束婚姻的力量。有时我们还必须理解,那个关系事实

    上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种,或那关系根本就不再存在。

    的确,愤怒为健康的沟通是需要的。没有愤怒几乎不可能有人际关系。我们从原生家庭学到了如何处理愤怒和冲突。父母是否愤

    怒过?他们过度反应吗?我们很可能会以父母处理愤怒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愤怒。那么,反省并过滤原生家庭的背景,以实际的眼光

    看待它,就是明智之举了。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对愤怒继承了什么态度。有时可能反应过度,有时又迟疑不敢面对冲突,这就是为什么

    必须过滤家庭背景的原因。不应该盲目地模仿父母,也不应该走到另一个极端。我们应该设法找到平衡点。

    父母应该教导子女区别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愤怒,而且让它们表现出来。父母永远不应该批评他们表现愤怒,应该告

    诉他们如何表达。[我们不打人,我们不用这类语言……。]这样,孩子们会开始学习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愤怒有何不同。允许人生气,

    不一定意谓着我同意他的作风。孩子们有权生气,但要听清楚他们的愤怒是什么,然后用适当的方法处理。

    愤怒是行善或作恶的力量。不仅能引导用来帮助我们心理、身体、情绪、心灵上的健康和成熟,且有助于我们人际关系的改善及

    更健康的运作。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知道,就是在婚姻关系中,许多性机能障碍底下往往隐藏着愤怒。

    这意思就是,应该意识我们的愤怒并接触它,不要因它而不自在,不要恐惧,不要有罪恶感。即使感到怒不可遏,甚至想把某人

    撕碎,也只是感觉而已。我们必须让自己经验到愤怒,必须学习如何在不自在中处之泰然!我们必须让自己对上主、对教会、对配偶

    、对孩子、对父母生气,不管父母生存或已经死亡。容许愤怒存在吧!

    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会处理并运用我们的智力来处理内心的愤怒。我们必须给自己时间来推论反省为何愤怒;了解它,过滤出所

    有的成分:从不逻辑的过滤出逻辑的,从不合理的过滤出合理的。学习分辨反应和反应过度的区别。我们的目的是立刻反应,如果可

    能的话。有时因为环境的关系,不得不暂缓反应;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如果性急,就必须学会如何冷静下来,然后以适当的方式表现

    愤怒。我们把愤怒放在它发生的时问、地点,和气氛中去处理,如果我们反应过度,那将有助于我们说出自己的愤怒!当我们独自开

    车或散步时,我们可以把愤怒喊出来。我们可能必须和一个朋友诉说一番,并且可能对他过度地反应。我们也可能要带着它睡一夜,

    次日早晨愤怒会变得较适度,然后去和使我们生气的那人谈谈。

    我问过一个青年对他家的感觉如何:他父母分开了,不可避免的离婚就在眼前,他父亲的行为奇奇怪怪。他说:「是啊!我感到

    愤怒。」我问他怎么处理他的怒气。[我出去踢了足球一脚。]我问他之后感觉如河。他说:[好些。]他在找一条路释放愤怒,那是健

    康的。他控制了自己和愤怒。

    要紧的是不要在愤怒的感觉中掺杂罪恶感,因为当我们感到有罪而隐匿愤怒时,我们会使整个情况恶化。我们能对我们所爱的人

    愤怒而没有罪。我们都需要处理那种冲突。我们从幼年就学习处理冲突,但往往处理不掉。我们能爱我们的父母,但也能对他们非常

    愤怒,【说:[我恨你们。]但在爱的关系中,如果我们希望关系是成熟的,就必须学习这得怎样去做。这时我们要和另一人谈谈,尤

    其当我们反应过度时,要找个会聆听的、我们信赖的、又能了解我们的人谈,然后我们才能正确地表达愤怒,因为交谈能帮忙把愤怒

    放在正确的观点中。交谈有助于把东西分类而加以挑选。

    当愤怒控制住时,才能够用有效的语言以适宜的方式揭开表现出来。我们愤怒的对象可能不都接受我们的做法,但表现愤怒的日

    的不是要改变对方,而是让他知道我们的情形,我们对他的感觉如何。对方如何处置那愤怒是他的事。这样,关系会加强。这是达到

    更亲密、更深的关系的方法。

    我们都会反应过度,尤其父母和教师。遇到这种情形,例如:打孩子,或骂他;我们应该为反应过度道歉,但不要为愤怒道歉。

    我们可以说:[我很生气,因为你没做作业(或没洗碗,或没把衣服收好)。]我们永远不要让孩子成大脱缰之马。我们有理由生气。

    但要为反应过度道歉,不要万愤怒道歉。这将是多么美丽的榜样,但我们之中多少人在自己家里从来没有这类教训、背景或训练。我

    们表现适当的愤怒时,会伤害对方;这是正常的。那是继诚实愤怒而来的普通伤害。我们可能感到不舒服,但不应感到有罪。

    有时我们愤怒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恐怖。如果有人开车在I灯前横过我的车,我们不会追上去对那人发火,我们可能只对自己或车

    中人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在意的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人,对这些人,我们必须不让愤怒静止下沉,因为小会毁灭我们的关系。我们

    可能会发展毁灭性的态度,而怨恨和愤懑又能加深这种态度。亲密的关系要求我们表达心中的愤怒。

    适宜的愤怒——我们必须让自己感觉它,处理它,并且能接揭露它。这就是为我们的生命负责的意思,也是情绪成熟这所系。这

    是为什么愤怒是一种德行的原因!愤怒确实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环。怎样使用它,和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什很大的关系。它帮助我

    们度健康而生气盎然的生活,并使大们成为诚实、具实、亲切、能够信任、懂得爱的人。
宽恕就是忘记吗?
    很多人生的情况和宗教的各个层面,因着误解生活中一项基本原则而往往变得非常复杂;这基本原则就是宽恕的意义。宽恕,在

    任何值得维持的关系中都是必要的,往基督信仰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没有宽恕就没有基督徒生活。

    接受了这一事实以后,如果不了解宽恕和忘记之间的差别,往往会出现另一问题。宽恕伤害了我们的人,和忘记那人所做的事是

    非常不同的,但我们常误以为二者是同一回事。我们想,如果宽恕是真的,就会立刻忘记。我们常常成为不必要的情绪和精神挣扎的

    牺牲品,这种挣扎能够引起不健康的罪恶感,进而加重心里的不安,而和自己争吵起来。我们因为知道自己愿意宽恕,却仍有那些不

    宽恕的负面感受,因而感到自己很虚伪。

    这种混淆不清是扰人不安的大问题。这种混乱几乎像流行性传染病般地漫延在基督徒之间,不管是老是少,是知识分子或非知识

    分子,是传统的或先进的。

    这里到底发生什么事?区别宽恕的行动和宽恕的感觉,这件既简单又重要的事,人们往往无法做到。如果不予区分,我们会被卡

    在进退维谷的困境中。

    宽恕只是一个行动,一种选择,是基于我们基督徒信念的一项决定;宽恕是意志和智力的行为,基于我们的理性;宽恕是走向人

    ,邀请他回到原来的关系中。宽恕做起来可能很难,但却是坚定的行为;可能冰冷,没有伴随而来的温馨积极的感觉,但却不影响宽

    恕的真实性。我想,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宽恕行动[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可能就是这样的。很难想

    象耶稣在身心受着一切临终剧苦之中,会有温馨积极的感觉!

    宽恕的行为可能已成为事实,宽恕的感觉却只会在适当的时刻来到。当我们碰到[不宽恕的感觉]时,要诚实地处理它,缓缓穿透

    它,那种感觉会渐渐消散。然后,遗忘的过程开始。遗忘的过程就是含容我们感觉的过程,那些感觉我们必须予以尊重,予以了解。

    我们无法控制如何感觉,只能控制自己如何行动、如何处理自己的感觉。我们要让不宽恕的感觉控制我们,还是我们要控制它们?当

    我们行为卑劣、冷漠,或对人有敌意时,它们就控制了我们。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罪,人们常常混淆不清。罪在我们力行为中,不在感觉中。一个宽恕了对方的配偶必须让自己员面的感觉消

    退,温馨的感觉回来。因为我们宽恕之后,怨恨的感觉往往还存留,这并没有错;但如果我们怨恨地行动,那就是罪了。

    解决负面感觉需要时间和努力。需要多少时间、多少努力,依各人的性格、气质和受伤害的深浅而定。然而,一旦了解:宽恕的

    感觉不必随着每次的宽恕动作而来,我们便会从自我矛盾、自责以及错愕中把自己释放出来。我们可以这样避免不必要的罪恶感,并

    开始处理真正的罪过。

    因受伤害而来的愤怒和怨恨的负面感觉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没有这种经验,我们会很不正常。有时人否认这种感觉,因为不愿意

    去处理;他们因这种感觉而局促不安、不自在、有罪恶感。但这些感觉是具实的,虽然并非都是合理。这些感觉必须面对并接受。暂

    时无法释怀的不理性罪恶感,我们需要面对,以免它们使情况恶化,并使我们感觉到不那么有价值。

    人们常常感到自己虚伪有罪,因为他们自称是基督徒,也愿意宽恕,但就是驱散不了负面的感觉。[如果我宽恕了这人,我为什

    么还有这些憎恨和怨恨的可怕感觉?我想],我想推论说,[我没有真正地宽恕。」

    事实是我们能真正宽恕,即使忘记并治愈负面感觉需要时间。我们必须带着那些感觉生活一阵子。离婚的人,罪恶、不公、恐怖

    主义及战争的牺牲者,被子女伤害遗弃的父母,被父母疏忽虐待的子女,被忽略的老人和没人聆听的青年,所有遭受伤害、误解以及

    在每天生活中人们对之无动于衷的人,全都能宽恕,但我们必须理解,忘记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不能给自己定下忘记的时间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独特的治愈能力。我们必须使用所有心理的、情绪的、心灵的方法帮助

    自己治愈及忘怀。

    当人们似乎不能控制自己的生命时,有时会去寻求特别辅导来帮助他们处理、了解及治愈他们的感觉。

    有些伤害可能永远忘不了;即使创伤能治愈,疤痕往往会留下。但这些疤痕,像基督的伤痕那样,能够因着她的帮助,成为我们

    能像她一样去宽恕的记号。

    就像我们给自己时间来宽恕别人那样,也应该随时给我们得罪的人时间来宽恕我们。即使他们已经宽恕了我们,我们还是应该给

    他们时间和空间再对我们亲切、信任。在婚姻及家庭生活中往往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变得没有耐性,希望断绝的关系立刻恢复正常。

    伤害和接下来的宽恕屡次能成为加强关系的基础,但有时候,很遗憾,有些关系永远恢复不到原来的情形了。

    这事的另一重要层面是:忘记不一定是宽恕!没有通过宽恕的经验而忘记,可能是种避不处理痛苦和受伤的方法,把受伤的感觉

    埋葬起来,阻挡自己到达真正宽恕的境地。在我们经验到并承认受了伤害,以及其后透过宽恕的挣扎和满意以前,忘记永远是不可能

    的。小心太轻易说[别提它]的人,他们把我们悬在那里,不知道他们真正的感觉是什么。找们想知道我们是否得到宽恕。只是忘记而

    不宽恕的人,通常是把负面的感觉扫到地毯下面去,这可能非常危险。埋伏的负面感觉会在其它时刻以负面方式表现出来。

    宽恕的行为是一件事,忘记的艺术是另一回事;忘记需要时间。忘记是一种可以用祈祷和反省或许还有接受辅导来获得的人性过

    程。我们往往能立刻宽恕,像上主那样,但只有上主能立即忘记。
宽恕自己被忽略了吗?
    [基督徒]和宽恕是同义词。基督不但启示了上主宽恕我们,且要求我们彼此宽恕,也含有要我们宽恕自己的意思。基督讯息的这

    最后一面一直没有人做足够的强调或探讨。然而,如果我们称自己为基督徒,便必须能够宽恕自己。如果我们不曾宽恕自己,则尚未

    经验过救赎的圆满,没有和自己和好,也没有达到基督徒的成熟。

    这话强硬,甚至有点震撼,但应该认真接受。在人承认过错或罪过之后,我问他们[你相信上主已经宽恕了你,但你宽恕了自己

    吗?]他们往往目瞪口呆,不知所以。很多基督徙几乎不考虑这点。

    多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很多人只是肤浅地接受上主宽恕。为什么?因为宽恕较深的层次,我们中有人从未经验过的,乃是宽恕自

    己。相信上主已经宽恕了我们;现在地邀请我们宽恕自己。我们多少次答复:[我做不到川无庸置疑,宽恕自己为很多人不只困难,

    也是一种苛求。但除非我们对上主认真并以真正地宽恕自己来请求上主的宽恕,否则我们永远不能真正经验到上主的宽恕、救赎的圆

    满,或与自己的和好。我们接受上主的宽恕,却不宽恕自己,就是生活在矛盾中。

    这不仅可以应用到精神疗养院中的人、法律上的犯人,以及有情绪问题的人身上,不只可以应用到犯了严重罪过的人身上,也可

    应用到一般人身上。多年来,当我问人是否宽恕他们自己时,我明显地看到了他们的迟疑。这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不管是老、

    幼、男、女、平信徒、司铎和修会会土。

    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在犯罪后似乎需要惩罚自己。什么方法比抑制宽恕更好呢?我们不’值得。被宽恕,所以我们攻击自尊心,

    使我们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这是一种受虐式的殉道情结,忘记了上主的宽恕告诉我们:我们是有价值的。’我们怎么会做出这样的

    事?。我们问。我们错误地想,宽恕自己就是迁就我们的作为,所以就不理性地判自己有罪。我们不但不接受自己,满足有限度的自

    己一就如上主接受我们那样——我们的骄傲还引导我们要一个假设中的我们,或者应该是的我们。

    我们拒绝宽恕自己,还往往是因为对自己失望。经由自怜、自责,或自惩,我们选择一种自我中心的行为,阻塞上主治愈性的宽

    恕和爱的决定性洪流。更深一层的救赎过程也被阻隔住了。

    这种失望的压力是如此之大,使我们坠入不断的失败之[七。’所以,努力有什么用?。我们呻吟了。我们自暴自弃,拒绝站起

    来,拒绝背起自己脆弱人性的十字架跟随耶所禾。

    另一方面,宽恕自己,能够使我们的罪和失败对我们有益。我们能超越人性境况,而对自己产生宝贵的洞识。除了k映对上主无

    限伟大之爱的赞美与光荣外,我们还会因失败的痛苦而成长。

    如果我们坚持不宽恕自己,会储存起如死水一般的罪过,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我们的心灵和情绪会变得麻木,甚至沮丧,并被这

    些没有价值的感觉控制住,陷入绝望的沼泽当中动弹不得。这不是不理性、不合逻辑、神经质吗?但很多任其它方面聪明的人却坚持

    这种模式。这样我们的宗教信仰不再为我们工作,而是反对我们,这真是悲剧。这也使我们u宗教对我们周遭的世界来说不那么可信。宽恕自己很难;我们必须努力,但我们能做到。它不仅是基督救赎与和好的最后挑战,也是心理、情绪和心灵健康以及治愈的关键。

    我们不轻易地说我们不是不宽恕自己的人。这种失败会以各种微妙的形式出现,我们必须非常明智和诚实。我们的感觉可能不让

    不理性的罪恶感离去,但我们的智力必须住在上主对我们无条件的爱中,并大声说要自我宽恕。当我们宽恕自己的时候,就是让上主

    的宽恕丰富地进入我们的生命之中。这时我们才开始经验复活。

    很多情绪冲突的根源是拒绝宽恕自己。受这些情绪冲突之苦的人,在他们宽恕自己以前,他们情绪和心灵上的伤害永难治愈,也

    不能真实地宽恕他们的兄弟姊妹。「爱上主和近人,如同爱你自己一样……真正的爱自己,要先能宽恕自己。所有心理健康治疗从业

    人员都应该知道,很多案主直到经验到自我宽恕,才能获得痊愈、找到心灵的平安,或在治疗上进步。有了自我宽恕的经验,治愈和

    进步才有可能。

    当然,为使人经验自我宽恕,案主的宗教信仰面必须活跃起来,必须受到挑战。可惜的是这信仰面常被忽略,而代之以临床技术。

    最后,宽恕自己不是说免除自己的责任和我们行为的后果,而是更加强调。宽恕自己不是自怜,而是担当和忏悔,以及改变。宽

    恕自己不是漂白或迁就我们的罪,而是面对我们行为的残酷事实,背起十字架来跟随耶稣。

    我们无法真正过一个圆满的爱的生活,除非具有成熟的信仰,不管我们一生当中犯了什么样的错,都能使我们宽恕自己。那时我

    们才能真正放松,让上主进来,继续生活并热爱。自我宽恕往往是圆满得救的基督徒和肤浅得救的基督徒之间的区别;是与上主和好

    的基督徒及不只与上主和好也与自己和好的基督徒之间的区别;是成熟的基督徒和不成熟的基督徒之间的区别。
罪恶感是激励还是折磨?
    罪恶感是生命中的事实,有罪的感觉为我们大部分人是正常的经验。我们犯罪时,也就是我们故意伤人,或在行事上有违自己

    的价值观或信念时,我们自会有罪恶感,如果不是情绪上的,至少是理智上的。圣经说,甚至义人也一天七次跌倒。我们心灵和情绪

    的发展是健康或是不健康,端看我们如何处理这些罪恶感。

    只有心理病态的人——那种愚弄一位老妇人而不会感到懊悔之类的人——会声言自己没有任何罪恶感的经验。这类型的人,不是

    我们探讨的对象。我们讨论的是经验到生命中[普通罪过]的人。声言我们永远不应该为任何事情感到罪过,是可笑的。如果是这样,

    我们的社会一定是心理病态的社会,跟别人在一起,没有人会感到安全。正常、健康的罪恶感是社会健康的保障。

    罪恶感可能是一种刺激素,一种敏锐、痛苦的震撼,刺激我们去改变。罪恶感帮助我们承认做错了事,这是好事!和罪恶搏斗是

    心智健全的一个层面。如果不让罪恶感击败我们,罪恶感会带领我们寻求上主、别人和我们自己的宽恕,激励我们改变方向。这些感

    觉也应该帮助我们从失败中学习。我们可曾停下来体会过,我们的生命包含着多少失落、错误和罪过?凸显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处理

    随之而起的罪恶感?又从其中学了多少?

    每次失败都是学习的机会,是获得自我洞识的宝贵机会,也是对自己生命更加负责的机会。除此之外,失败为我们基督徒还是加

    强我们和上主关系的机会,因它使我们借着上主不断的救赎之爱,体验信仰、增长信德。我们会学到,罪恶感能刺激我们肯定自己是

    有价值的,不应该受到责难,尽管我们有罪。我们再次反省一下保禄和思定(Augustine)的教导,他们说.上主会从恶中引出善来

    ,上主的圣神一直在我们脆弱的人性中工作。

    但我们也屡屡因道德上的失败而失望,以至于罪恶感挥之不去,因而判定自己有罪。这时罪恶感是在反对我们,不是为我们工作

    ,它变成了折磨而非激励。我们变得较不人性、不那么基督徒;我们所体验的就不是救赎而是拒绝了。不像心理病态的人被别人监禁

    ,我们把自己监禁在罪恶感的铁栏后面。

    抓住没解决的罪恶感不放,有人描写为[事后罪],那是在我们已经寻求过宽恕,痛悔了,甚至为实际的罪作过赔补之后,仍徘徊

    不去、重压着我们使我们不能行动的罪恶。获得宽恕后的’事后罪。,这种控制我们的罪恶感,会变成不健康或神经质的罪恶感,阻

    挡我们正常运作。抓住罪恶感不放是一种自我惩罚,或自我强加的殉难。这在我们社会里屡见不鲜,比我们知道的还多。它能够如此

    微妙、如此深藏在下意识之中,甚至能逃过辅导员或听告解神父最敏锐的眼光。这类虐待狂不是美满,而是一种对健康的信仰成长有

    害的疾病。其中包含着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非基督的、不切实际的,且具有毁灭性。

    有时,在婚姻破裂、在亲人死亡、在丢掉工作,或突如其来的失望之后;或者有人故意伤害另一人,或者有人卑鄙或有报复性,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自我惩罚。在这些案例中,有罪恶感的人没必要地为失败而折磨自己,拒绝宽恕自己。有时人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

    做些伤害自己的事来自我惩罚。

    我记得有人承认他们制造车祸来惩罚自己。有时,甚至固执地卑鄙待人以证明他们真的令人讨厌。他们这样驱离旁人,只为证明

    他们真的惹人讨厌。有人甚至让人伤害他们,当作应得的惩罚;例如,一个妻子让丈夫任意妄用,她的理由是:[我做错了事,我不

    好,应受处罚。]

    没有任何事情比来自未解决的罪恶感的讯息和负面攻击,更能伤害人的自我形象和自尊了。和微妙地隐藏起来的罪恶感接触,把

    它带到表面上来非常重要,否则它会破坏我们的生命。那么,对于真正犯错,却夸耀既没感觉到,也不承认自己的罪恶感,并不是大

    光荣。这种被否认的罪恶感会以其它方式出没:可以用焦虑、沮丧、骚乱不安,或者各种各样的身心毛病表现出来。

    有时我们的罪恶感没有明显的理由,我们意识到并没有故意犯错。人会说:[我感到有罪,但不知篇什么。]这类没有理由的罪恶

    感能够制造无穷尽的骚乱和折磨。我们可能偶尔有这种感觉。如果让它们[擒住]我们,它们会控制我们的生命。我们必须用上主赏赐

    的智慧来对抗它们。它们大都不合逻辑,没有根基。有人错过了弥撒、约会或庆典,即使是因为有病,也感到罪过,就是一个例子。

    有人因可怕的坏天气未去参与弥撒而告罪,他们说:「噢,神父,我知道不必告这事。但告了我觉得好些。」对这样的人,不论说什

    么理由都不能进入他们的心。对这类事故可以感觉不舒服或失望,但永远不要让自己为它们感到罪过,或让它们控制我们。

    另外常见的问题是,因有愤怒、恼恨、残忍或邪淫等念头而感到罪过。感觉本身不是罪;只有行为可能有罪。我们不迁就,也不

    判断这些感觉,但应该设法了解它们。所以应该让自己感觉到这些所谓的负面感觉,但不让它们决定我们的行为。所以,告明负面、

    不道德的感觉,只因为感觉有罪,则是绝对无效的。

    和这有关联的是,有时我们的罪恶感如此强烈,和我们犯的行为不成比例。有一个很爱兔子的人,有一次在乡下开快车压死一只

    兔子,她被罪恶感击溃了。在这样的事例中,为了对我们的错误、感觉以及罪过有平衡的看法,必须培养一种坚强、合理的行动方式。

    当我们对没有理由的罪恶感特别感到困惑时,往往需要了解我们的家庭背景。我们常常发现在我们家庭背景中有一挠不健康之罪

    恶感的气氛和模式,已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我们教养的一部分。这时,我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并超越背景而成长。

    有时有人使我们因一件我们并没责任的事而感到罪过。为了这样的原因而感到罪过,可能也和我们的成长背景有关。我们需要负

    起责任容许自己感觉这罪过,然后更诚实更有效地处理这感觉。如果我们不应有罪恶感,而让别人使我们有罪恶感,他们便能不知不

    觉地控制操纵我们。所有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命中以数不清的不同方式发生在我们的关系当中,尤其在婚姻和家庭当中。当然,这种

    罪恶感能够变得相当具毁灭性,摧毁我们的诸多关系。不公道地、无因无由地使他人感到罪过,基本上是一种贬抑,是企图摧毁别人

    的自信。

    这种情况今天非常戏剧性地发生在一些父母身上:他们为子女的行为不理性地感到罪过,这样他们就被子女控制了。父母因为要

    求子女守纪律或因对他们生气而感到内疚;当子女的成绩不好或生活不如意,有了麻烦,甚至有时为子女离婚,他们感到罪过;有些

    父母则在子女对他们生气或恨他们时,感到罪过。要写下去,无穷无尽,件件使人不安。怪不得今天那么多的家庭有严重的苦恼。子

    女每使父母毫无理由地感到罪过,而控制着他们。这种罪恶感如果不予驳斥,它就能够攻击最有信心的父母。重要的是记住,有人会

    把他们一切犯错的责任都推给一个可能有足够的罪恶感让他这样做的人。

    人们多少次因为表现了适当的愤怒,使对方感到受了伤害,而觉得罪过?在每天的关系中,因面对实情而来的伤害是不能避免的

    ;这类伤害是生活中正常的部分。我们的坦白可以带来痛苦,但只要适当、没有恶意,就不必因而感到歉疚。诚实是发展信任关系的

    一部分。因为我们没能彼此以诚相待,才真正常常互相伤害。我们才应该为这点感到愧疚。那么多的婚姻和家庭处在伤痛中,都是因

    为躲避诚实或者害怕冲突所引起的。那么多的婚姻及家庭在破碎当中,是因为沉默,而不是暴力所造成。在这方面我们的罪恶感往往

    放错了地方。

    真正的罪恶感应该面对,并以寻求宽恕、补救或道歉来解决。虚假的罪恶感可以对抗和了解获得解决,或至少得到控制。这种虚

    假的罪恶感在我们的生命中会造成大幅度的破坏,往往是因为对宗教的无知和误解。我越聆听人们的问题,越相信宗教圈内的无知和

    误解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苦恼。没解决和没理由的罪恶感就是其中之一,它渗透、控制了我们的生命。有时来忏悔者所描述的无非是神

    经质(不理性)罪恶感症候的描绘。要从这类使人脆弱的罪恶感中释放出来,需要更深地了解上主的仁慈以及进一步的宗教教育,并

    澄清我们的情绪是如何运作的。如果不合理的罪恶感阻碍我们日常的运作,应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

    这方面有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叫做疑心病。多疑的人不断地为些不实的小过错或罪,而有强烈的罪恶感。为大部分的人都算是自

    然的,或者即使是错的,也是不重要的行为,为疑心病者而言,却是巨大无比的。

    有疑心病的人会在任何行动上挣扎,迟疑不决,受折磨,找不到平安。他们会不断地感到自己犯了罪,其后果是罪恶感萦绕不退。

    疑心病是一种宗教伦理的疾病,是强迫性人格中的一种疾病。需要临床治疗,有时也需要药物治疗。最近几年来,这方面的治疗

    有长足的进步。

    不论如何,以常领和好圣事来治疗疑心病人不健康的罪恶感可能无效,也可能反而加重问题。因为既然他们的罪已得宽恕,但仍

    然有罪恶感,这种感觉应该解决。如果起初根本没有罪,而他们仍有罪恶感,这种不理性的罪恶感必须加以抵抗。不论如何,一再地

    重领圣事不是答案,不能解决问题。

    福音上耶稣常常使人承认犯了罪,帮助人们认出他们的罪恶。你看匝凯、井边的妇人、犯奸淫的女人,不都是这样吗?他宽恕

    他们,从罪恶中释放他们。他要求他们信赖他和天父,放下罪恶感。我们把持罪恶感不放,会危及救赎的进程。

    解决罪恶感的意思不是把我们从罪过和失败的后果中释放出来。我们必须和这些一起生活,并加以赔补。例如,你用盘子砸你的

    弟兄,把盘子砸碎了,你必须赔偿;你在背后说了某人的假话,你应该改正过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真实的痛悔),为我们的罪作赔

    补,是解决罪恶感的有效方法。

    有一项特别痛苦的事,那就是,有时我们深深地伤害了一个人,事后虽然道歉,那人也宽恕了我们,后果可能是彼此的关系永远

    不会和以前一样,甚至永远不会再有了。这就是离婚中令人遗憾的个案,一方劝不回另一方使之回心转意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中,

    罪恶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散。

    当我们看到罪恶感有多层面的牵扯时,就不奇怪为什么现代世界会以否认罪来避免罪恶感了。一开始这种方法似乎是一条易走的

    路,但日子一久,它就会制造更深的情绪和精神问题,因为我们否认这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人的情况里。

    真的,当我们按照福音生活时,我们会渐渐体会到,耶稣运用罪恶感作为激励,让我们成长及改变,而不是拿它当作折磨的工具。我们的作为才是真正的折磨。
沮丧我们能表达吗?
    [上主,我从深渊里向妳呼号。]《圣咏》作者反映了我们感觉「消沈」或心情混乱或沮丧时的挣扎和空虚。沮丧是人人有时会经

    验到的人性痛苦。

    由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诊断出,某些沮丧的起源是身体的。化学元素不平衡的结果会造成一种很深的忧郁,这种忧郁既不源自人

    生的情况,也不是无能处理问题。发现沮丧来自身体就可以用特别药物(抗忧郁剂)来治疗。这种药通常很有效。人们常常拒用这类

    药物,错误地声称他们不要依赖药物,而愿意自己征服忧郁。这和企图消除糖尿病或高血压,而不用必要的药物一样愚蠢。

    然而,我所谈的是一般源自某些人生情况的普通沮丧:个人的损失、希望落空、失败、挫折、恐惧等。有时沮丧由于情况严重而

    剧烈,如亲人突然死亡或得知害了癌症。此外还有因遭伤害、误解、失去朋友或工作机会,或只是没做到某事,都会使人陷入低潮

    而沮丧。

    一般的沮丧是正常的,我们都需要一些时间来处理这种经验。只有当我们忽略不去处理时,沮丧才是问题。这时沮丧才会继续存

    在,并击败我们。有时这类严重的沮丧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辅导。

    在配偶死亡后,长时间沮丧的人就有这种情形。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是,买了奖券,只差两个数字没中奖,而陷入深沉的抑郁。

    这两个个案都不正常。这两种情形以及其它个案,我们注意到都像有一个锚钩在那个抑郁的人身上,把他拖下深渊,把他钩在那里;

    问题出在未能接受那不可避免的事,放下失落的人或事物,也未努力去通过悲伤的过程。

    失落的经验是抑郁的原因之一,会产生绝望感,然后使人感到无助。人一抑郁往往就停滞不前;正常运作的能力受到损害,动机

    变得很低,他会认为生命毫无意义,这想法像云一样遮盖着他生活的愿景。

    这种时候的抑郁及其原因能够压服并损伤一个人,阻挡他有效率地生活。[普通的]沮丧如果不解决,能够恶化变成慢性的忧郁。

    如果要治疗和预防沮丧,就必须了解它。当沮丧发生时,要紧的是认出并承认它的存在。我们应该反省造成它的原因;找出原因

    之后,开始反应。这样我们就可以预防沮丧大幅分裂我们的生命,并利用它来更了解自己且促成个人的成长。

    沮丧基本的,也是最普通的原因之一,是压抑。当我们把痛苦的负面感觉:记忆、恐惧等等埋藏在心里时,就会产生压抑。压抑

    的结果是把所有混乱、扭曲、使人苦恼的思想和感觉紧抓不放。假如不面对、不处理这些思想和感觉,而任由它们溃烂,则会累积造

    成可怕的紧张和内在冲突,进而影响我们心灵的平安,使我们坠入沮丧之中。人们往往设法忘记不愉快、不想要的感觉和思想,或把

    它们放在一边;但除非面对,否则它们永不会消失。

    当我们压抑负面感觉时,会感觉疲倦,失去动机,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兴致索然。因为这些冲突消耗大量的能量,为把持它们也要

    付出很大的努力。在这种状况中的人,会感到混乱,也不确定自己更正的想法和感觉。这样的时刻不是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应该等待

    内心的风暴解决一些,思想和感觉得到澄清之后,再采取行动。

    这事如何做呢?以表白来解决。如果压抑能造成沮丧,那么,借着表白把那所有纠葛不清的歪曲思想和感觉逼到台面上来,就能

    开始减轻沮丧。纠葛不清又歪曲的思想和感觉需见天日,需原原本本地出现在人面前。可以向一位我们信任的、亲近的人表达我们的

    感觉,他虽不一定赞同我们,甚至也不一定都了解我们,但只要他愿意注意地倾听,帮助我们厘清事实就够了。我平常会问我的案主

    :[你有没有一个亲近的朋友可以谈这些?一个肯沟通、肯面对你、向你挑战的朋友?]心情沮丧的人需要和人谈谈;他们需要一个朋

    友听他们诉苦和他们一同感觉。但沮丧的人常想撤退不谈,他们因而也怯步后退。

    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不要让他撤退!鼓励他们,甚至强迫他们说出他们的感觉,把事情摊在阳光下放[在桌面上],一切压抑的

    东西就可能有一种新而实际的看法。上主的神带来光明,就是以这种过程工作的,这时也能开始治愈。

    这种表白的需要,也可以和我们的内在世界接触来满足,使我们觉出压抑的行为以及受到的控制。然后才能勇敢地对抗扭曲的内

    在感觉。我们必须不让这种感觉击溃我们,也不该相信它们或信赖它们。

    当我们说出感觉,听到自己在讲话时,我们能做较好的选择。听的过程也允许我们做自己。说和听必须互相支持,直到控制住沮

    丧为止。

    至于自我对话、祈祷也能是另一种助源,一种真正「内心」的求助祈祷。《圣咏》上处处有这种祈祷。[上主,我从我的内心深

    处向妳呼求,上主啊!求神垂听我的祈求!]在黑暗里当我们感到空虚、干枯时,可以在祈祷中请上主分担我们的痛苦。让上主触动

    、吸收和治愈那扭曲、打了结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上主的信赖受到考验,但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信赖才会真正扩展。

    在一切沮丧底下我们觉得什么被塞住了?有很多东西受到压抑,最重要的是:焦虑、愤怒、负面思想。焦虑就是毫无原由地怕现

    在、怕将来、怕生活不如意,就这样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很多这类恐惧是不合逻辑、不理性的。然而,它却影响我们的生命,使我们

    有不安全感、缺乏自信。如果我们较公开地讨论并看待它们,我们会更能控制它们。向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谈谈你的问题,常常可能

    有这样的结果。这类坦白诚实的沟通可能不是每次都能解决问题,但却常能解决沮丧。问题的解决往往就在揭露之中。

    第二个因素是压抑的愤怒。愤怒是沮丧具毁灭性的原因之一,比其它原因强烈得多。事实上,沮丧的普通心理学定义是「对内的

    愤怒」。它之所以如此危险,往往是因为人们认不出它来,人们不是逃避便是否认它的存在。就如我前面说过,我们怕愤怒,所以在

    我们心里创造大量不必要的压力以及未解决的冲突来应付它,而这会耗尽我们的精神,使我们消沈”

    人们通常会承认遭人伤害,承认他为失去朋友、为失业、论配偶死亡而烦恼,但却常常不诚实、不承认随之而来的愤怒,也不处

    理它。人应该允许自己经验愤怒,并在必要时,在不犯罪的情况下,适当地表达出来。

    在愤怒表达出来、与另一人分享,或以某种方式处理之后,人就自由了,可以发挥精力来度积极且具建设性的生活,而不沈溺于

    负面、毁灭性的压抑当中。有时人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选择那无助的沮丧状态,因为那样就没有责任与有关的问题格斗,也不必考虑有

    效的决定了。

    第三个导致沮丧的因素是负面的想法。这种思想微妙地或明显地控制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形象。人心清低沈时已趋向于低估

    自己,在这种沮丧状况中毫无价值的感觉和想法更是层出不穷;由于自责,那人变成了自己最坏的敌人。在这些个案中,我们也发现

    很多还没有铲除而继续萦绕着他的罪恶感。

    因此,如果要击败沮丧,就必须侦察出所有这类对自己的负面想法。必须对抗我们对自己所做的无理叙述,以及常对自己下的可

    笑结论:例如,我们不好或者不配,因为我们犯过罪、伤害过人、在学校的成绩不及格、工作失败,或婚姻出问题等。我们必须说服

    自己:我们能复元,未来有希望,并且相信,即使行为错误,做那事的人还是好人。

    拒绝宽恕自己,只把我们关闭在抑郁心态的拷刑室中;当我们颂扬自怜时,会变得非常自我中心。这一切构成弊端百出的循环,

    使我们进一步陷入沮丧之中。这不只在情绪上有破坏性,还可能达到考虑自杀的地步。

    负面的思想也会被完美主义点燃。完美主义永远具有破坏性,并且不切实际。对自己、对别人不切实际的愿望,会使我们不断失

    望,并进一步陷入沮丧。

    人在圣诞假期之后所经验到的沮丧就是个例子。情绪高昂地期望着假期可能有或应当有的情况,狂乱、匆忙地试图使之「空前」

    ,在在都准备我们作一种负面的反应。圣诞节可能「建立伟大的美国」;希望落空却使我们感到空虚、挫折、扫兴、幻灭,还可能愤

    怒。这一切使得美洲大陆许多地方本来已经黯淡阴沈的一月和二月,似乎比往常更加沉闷。在十一月能搏斗得胜的问题,在一月似乎

    是克服不了的。在我们从这么不切实际的高点跌入新的深谷之后,对未来充满沮丧之感,就不足为奇了。

    对抗和制止沮丧最好的方法是实际地思想、接纳自己,满意于自己这样一个人,并不断设法成为更好的人。这就是相信上主对我

    们无条件的爱、救赎的故事,和上主恒常不变的宽恕能帮助我们情绪的地方,同时也帮助我们成为成熟的基督徒。在这里又一次能看

    出基督徒如何使信仰对他们有益。可见,信仰的应用对沮丧者能做出奇妙的事。

    帮助我们对抗这三个造成沮丧的因素:焦虑、愤怒、负面思想,最好的方法是表白。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不要放弃希望。因为沮丧是如此独特地与失落感连接在一起,沮丧者很容易失去希望:对我们自己、对他

    人、对上主失去希望。没有希望我们就会屈服于无助感,便可能放弃对自己生命的责任。但如果我们是基督徒,就是有希望的人。希

    望支持我们,甚至在黑暗中也牵引我们前行,因为上主和我们同在,和我们一起工作。

    没有理由绝望。沮丧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它可能需要药物,但也需要表达出来,表达加上对上主的望德,会导引我们走向治愈之

    路。

    圣经就是上主继续不断地召叫人们出离某些事物的故事:召叫我们离开混乱,离开埃及,离开为奴之地,离开黑暗,离开深谷,

    离开烦恼。总之,他召叫我们离开沮丧。但上主不只召叫我们离开什么,也召叫我们进入什么,进入更好的事物。她从混乱中召叫我

    们去创造,从埃及到预许之地,从黑暗到她自己那奇妙的光明之中;此时,沮丧能够成为进入情绪及心灵成长的新境界。也许,你失

    去了某人某物——这是不可否认的,失落也不能低估,不能以他物代替,但却获得了新的东西,一些往往不太触摸得到,但并非不真

    实的东西。

    每次沮丧时,必须寻找发生在我们身上之事物的深层意义。弗兰克写过,如果能够找出为什么某事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就能

    怎么忍受了。对基督徒来说,基督比任4可人更赋予我们生存的意义;但必须找到那个意义。我们每次面临沮丧时,就是蒙召做更伟

    大的事。当找到意义时,我们就要维持我们的希望;我们会经验到治愈,并动员我们的生命来推动一个可能从未理会到它存在、或可

    能从来没要它存在的世界。基督的门徒未体认到圣周五的沮丧会带来复活主日的喜乐。
自我批评或自责?
    在犯奸淫妇女的故事中(若八1-11),耶稣不只像个明智的辩护律师,也像一位有同理心的心理学家。当法利塞人像判官

    和陪审团似的傲慢地对待那局促不安的妇人时,他们认为自己洁净无瑕。这说明了人类对自己的生命没有自知之明的悲剧。

    下边是些明显的例子:在破碎的婚姻中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只责怪前妻的离婚男人;不了解考试为什么不及格的学生;因自己的

    感受而责怪父母和家人的青少年;不懂她为什么嗜酒如命的酗酒人;不接触自身的感觉与内在世界的情绪烦乱者;以食物作逃避和安

    慰之源的肥胖妇人;所有不知道自己埋藏之愤怒的沮丧者;所谓的懒人,就是怕失败又缺少自信的人;出于过份的需要而结婚却称其

    为爱的感情不成熟者。

    当这样的人问题增加时,他们自知的能力就降低,或者说似乎降低。这类缺少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很容易

    责怪他人,不易说声抱歉,难以承认自己的任何错误,是奇怪的事吗?好像任何承认都会摧毁他们和他们的自负似的。那是一种对失

    败的基本恐惧。

    耶稣向法利塞人传达讯息,示意他们不是无罪的。最后他们收到了这讯息;他们承认他们自己的罪,局促不安地溜走了。耶稣教

    导我们在对自己强烈地批判之前不要责怪他人。

    被人责怪很难接受,但我认为自我谴责更难接受,它具有摧毁性。耶稣处理犯奸淫的妇人,给我们留下了很重要的一课,教导我

    们尽管有罪、失败,还是要爱自己,与自己一同活下去。耶稣对那妇人说:[女人,没有人定妳的罪吗?]没有,主对她回答。耶稣说

    :[我也不定妳的罪,去吧!不要再犯罪了]。即使别人和我们自己都定我们的罪,上主也不定我们的罪,这里暗示的是:耶稣指示我

    们应该批评自己,就像他激励法利塞人那样,但不要谴责自己。

    在自我批评和自我谴责之间有一条细微的分隔线,但区别却很大。因为这一点,人们害怕以批评的眼光看自己,怕的是会因而谴

    责自己。他们把自我批评和自责视作同一回事。我遇到许多在其它方面聪明有才智的人却不认识自己,对自己没有洞见,他们恐惧,

    拒绝任何专业性甚至友谊的劝告,不肯向内审视自我、认识自己。健康的自我批评会产生洞见,而洞见会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其结果

    是,这样才可能付所改变、有所成长。

    自我批评为情绪和心灵的成熟是绝对必要的。人们自我洞察的多寡常常意谓着健康和生病的婚姻和家庭的区别。自我批评是正面

    的、有建设性的。我们不再怕它,就能使人释放、兴奋,并对自己满意。它激励我们接纳自己,爱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我们希望变成

    的那个假形像。这样我们就是限制不切实际的期望,及其后给自己惹来的无用挫折感。健康的自我批评向我们挑战,刺激我们向更高

    的人性和基督徒的境界发展。我们越能看透自己,就越了解别人,也越能体会到他们的需要。

    自我批评建基于了解下列各点:我们是好人,是有价值的人;我们能变得更好;能从失败中学习并成长;没有失败我们不能改变

    ,不能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限度。矛盾的是,我们在失败中才会有所改变,失败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掌握失败,对失败如

    何反应。

    尽管我们犯错,天主还是爱我们。如果我们也能这样,我们就达到了真正的自爱。相反地,因为失败而自责,会把自己形容成一

    文不值,看成第二流人物;实际上我们恨自己,因为我们不完美;这种自责是虚弱的、有破坏性的,是病态的,而且不合乎基督信仰。

    这种有害的疾病在很多完美主义者身上很明显。他们永远凄凄惨惨可怜兮兮,不论他们如何「成功」,都会找到瑕疵。他们即使

    有满意的经验,也体会不到很多,因为他们对失败焦虑不安;真的失败时,一半是他们所期待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他们

    拒绝接受失败,这只会把他们投入更深的混乱当中。如此他们只会在内心绕完美主义的圈子。对自己心硬,别人更难与之相处。尤其

    是,他们品尝不到基督徒生命的喜乐与平安。上主宽恕人,也要求我们宽恕自己,喜乐和平安的生命是来自上主的。

    自我批评为我们的生命汪入新生命和希望;自责只会带来失望和死亡。为生活在十字架庇荫下的基督徒,自我批评是合宜中肯的

    ,自责则是荒谬可笑的。

    当耶稣斥责那些谴责犯奸淫妇人的法利塞人时,他要求他们批判自己。当他对妇人说话时,则要她别再犯罪。他暗示她要从失败

    中学习,特别向她保证,他不定她的罪,她也不该自责。
自爱是种利害冲突吗?
    自爱和自私之间的冲突如此普通如此流行,以致我们不完全理会它制造出来的紧张。在受过教育和未受教育的人身上,在修

    道人和非修道人身上,都有这种冲突。甚至我们认为对这些事非常在行的神职人员和修道人,也分不清其间的差别。在这方面有很多

    不清楚的想法,造成极度的不安,以及人生和人际关系的许多困难。

    当心理学家和耶稣告诉我们要爱自己时,我们的结论是,爱自己是情绪和心灵发展的本质。对,但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耶稣没

    给我们详细的劝告,心理学家也不是每次都说得很清楚,再不就是他们在这方面的看法不全相同。事实上,有些心理书籍使我们失去

    信心;他们鼓励[唯我主义](meism)的哲学:我第一,其它人全部第二。这样一来,我们大都会小心行动,并可能常常问自己对某

    一事件的动机:[这是我的自私吗?]然后,为了确保无误,我们可能朝相反方向行动,再不就是完全不行动,这两种都不一定正确。

    有一个典型的个案:一位自我付出的母亲,她也是人妻,连续不断地答应丈夫子女的要求,却很少关心自己。这就是当年她的母

    亲和祖母表现爱的方式。她结论说,这应该是一个好母亲好妻子的角色。为自己花点时间,或为自己做些事可能是自私,并使她有罪

    恶感。其可悲的结果是,她走的路养成了自私的子女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丈夫,同时,她渐渐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另外一个常被忽略的结果是,为了努力满全自我牺牲的角色;事实上,这类典型的人物往往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对于被

    爱的需要,使他们神经质地设法取悦所有的人,为的是使自己感到被爱。因为他们不爱自己,绝对依赖别人的爱。他们的自我评价和

    身分是建基于别人对他们怎么想怎么说上。

    在自爱和自私之间有一道细微的区分线,利害冲突可能就在这里发生。不自私怎能爱自己?走这条细线而保持平衡需要毕生的努

    力。它要求诚实、自我分析,以及询问自己的动机。如果我们有位好朋友,能帮助我们澄清我们的动机,或对照我们的行为,那更是

    幸运之至。否则我们可以寻求心理谘商,以求达到诚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成熟过程中的一部.,也是为爱别人的能力奠定基础。

    已婚夫妇烦恼的一个共同特色是,缺乏健康的自爱和自尊。相爱的亲密关系需要努力,由于男女有别,自然产生一种紧张。自爱

    包括自我尊重、有自信心、相信自己。若人没有健康的自爱而亲密地与他人交往,会有下述结果:夫妇为保持他们的一致性,但由于

    缺少爱,会把任何差异或意见不同当作威胁或侮辱个人,而争执不休;或一人失去其自我认同,由于退缩、屈服,而被另一方并吞同

    化;再不就很可能一者兼具。

    日子久了,这样的人越来越不可能一起生活,分开各走各的路会变成事实。以上两种情形都是自爱不足,因为其中之一需要对方

    不断的赞许或不断地控制对方。无怪乎那么多对夫妇离婚。很多离了婚的人通过离婚的痛苦,终于发现什么是真正的自爱。那要付出

    很大的代价,但只有经过婚姻的的死亡,他们才能重生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承认自我的恩赐,才能经验到一种健康的自爱。

    在婚姻中,被爱的经验不如付出爱的经验那么多。能爱意谓着我爱自己,并能掌握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同的意见、争执以及任何

    关系都会有的困难。有人说:[我喜欢某人,因为她爱我。]换句话说:[没有她的爱,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我每次听到这话都发抖。

    健康的自爱能够忍受任何关系中不可避免的痛苦和伤害。我可能受了伤,但我不会被毁灭!耶稣说过类似的话:「若有人掌击你

    面颊,把另一面也转给他。」如果你爱自己,就能处理伤害。很多人解释上边耶稣所说的话为:我们应该让别人骑在我们头上。你可

    以受到伤害,容忍一种不适当的行为,或者忍受一个人的怪癖,但你不要让人妄用你或毁灭你。自爱要求自我保护!

    我常常问妇女们:[妳为什么让丈夫妄用妳的情绪(或身体)?]回答往往是:[那样他也许会改变。]但他只是越来越坏,因为是

    她[喂养]并增强问题。但另一潜在的动力是她没有自爱,没有自我尊重,不会自己站起来把丈夫病态的行为在萌芽时就掐断。有时妇

    女甚至可能感到她应得那样的待遇。那是为什么当一个婚姻失败时,两个人都失败的原因。

    很简单,我在能爱别人之前,需要先爱自己。我们首要的关系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如果这关系不健康,就不要和别人建立关系。

    基督教义的中心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指出,就是[爱天主和爱人如己。]耶稣是位多么神妙的心理学家!把三种爱连在一起。缺一

    不可——否则,爱是可疑的。有时我们听人谈论他们多爱天主,但他们的行为则正好相反:他们不照顾自己的情绪和身体。

    人们一直在寻找准则,以判别什么是真爱,什么是私爱,并处理其间的利害冲突。这准则可能很难用文字来描述。下边是些有助

    于区分的一般特征。

    第—、真正的自爱会为自己的福祉做最好的事。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容易的:最容易的包括使我感到舒服、有趣,或者每人都在做

    的;最好的往往意谓着难做的,需要时间、精力或金钱。[丧失性命的必获得性命],这往往要求自我训练及牺牲,现在忍受挫折是为

    了将来获得;这也意谓着面对分裂和痛苦,以获得更大的自我认识,不是来自他人对我的认识,而是我对自己的认识。自爱不只是转

    向我的内在,停留在那里,那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爱是回到内在之后,再出来接触别人。但在我能把自己给别人之前,必须先给予自

    己。在我能成功地认出别人的需要之前,必须能认出自己的需要。真正的自爱会给我们力量及勇气来接触别人。耶稣说过:「除非种

    子落在地里死了,不能结出果子。」种子在抽穗结果之前,必先发芽及改变。

    加里肋亚海(SeaofGalilee)接受约旦河的淡水,成了后水湖,鱼和植物滋生繁茂。然后加里肋亚海由南端再流人约旦河。约

    旦河仍然以淡水流通,最后流入死海(DeadSea)。加里肋亚海充满了生机,因为它不只接受(向内流),也向外倾流,并把自己再

    交付给约旦河,流入死海。死海则只从约旦河聚集水,不付出任何东西。它没有生命,没有植物。因为它收取,但不付出。我认为这

    是了解健康的自爱与自私之区别的关键。自爱转向内,只是为了再转向外边面对别人。自私也向内转,但滞留在那里,死去。死海没

    有向外看的视野,只有内里的盲目。

    我们就是这种情形。如果爱自己,我们会小心,会发展自我,以便能出去接近别人。圣经上说,耶稣独自到山里去,他知道什么

    时候需要休息,需要更换步伐。他聆听他身体的诉求。他知道需要离开人群,需要在自己内和自己独处,这样他才能回到别人身边。

    以助人为务者有时患有[燃烧殆尽]症。他们把自己给别人,却什么都不给自己;他们耗到油尽灯枯。知道自己的限度并予以尊重

    ,是良好的心理状况。作些休息——一夜好眠、一餐好饭,有外出的时间、走开的时间——都是我爱自己的标记。只有当我恢复精神

    宛如新人之后,才能把自己交给别人。

    [遵守安息日为圣日]是:[休息一下,善待你自己,使你能继续生活、给予和工作]的一种说法。不照顾自己的工作狂像其它瘾君

    子一样,走向自我毁灭的旅程。为人父母的为自己花些时间、为自己做些事,就是教导子女如何生活、如何爱。好的自爱会给自己审

    视自己的空间,反省自己的生活、行为、动机,发展洞见和自我了解。这就是圣神工作的方式,不管是经由祈祷或和他人对话。这就

    是我们如何认识并欣赏自我的恩赐,并进一步予以发展的方式。这种自我了解会导引人谦虚;认识自己所得的恩赐,也就是认识自己

    的限度。我一旦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限度,就能更正确地观看外在的世界,看清生命的现实情况并予以处理。这种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

    为人成为生气盎然而丰富的人。

    这种内向反省不应和一种内向性格混为一谈。内向性格是向内归回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只看自己的内在世界。内向性格缺少视

    野,像死海那样,哪里也去不了,什么也不能付出。那是自恋——以自我为中心,不是以别人为中心。其特征不是平安,而是焦虑和

    烦燥。耶稣问:[你为什么忧虑?仰观天空中的飞鸟,田间的百合花。它们既不劳作,也不纺织,也不在粮仓里屯积;然而他们的天

    父照顾它们。]焦虑的人继续不断地操劳,似乎无法由他们自己忧虑的世界脱身。另一方面,健康的自爱,会内省,会向外看别人。

    健康的自爱有视野;内向性格则是为自我服务,只看自己不看别人。

    健康之自爱的另一特征是通情达理。那不是靠感觉、冲动或被迫而行动,因为这一切本身都没有头脑。真正自爱的行为基础是

    健康的推理。一个爱自己的人是个很有感觉的人,很敏感,和他的内在世界有所接触,但并不被那个世界所规范。因为自爱是通情达

    理的,所以不为扭曲的罪恶感或不诚实的合理化或托词所左右。一个更正自爱的人善于利用他的才智,并寻求有利于他决定和生命的

    最佳信息或知识。

    真正的自爱另一持久的特征是,会带来深度的平安和满足感。有纯正自爱的人,自知已采取了一切步骤和措施去做正当的事,也

    知道即使在不好的情况下,自己已做了最好的决定,并在同侪压力之前,随时独自站稳。他会处理刖人的批评,他的行动出于自信,

    他相信自己。

    这也是明辨是非者的素描,这样的人生活和行为都带着深度的平安和满足感。就这样,一个更正自爱者的特征和明辨是非者的特

    征不谋而合。人越不明辨是非,纯正的自爱越少。人越不明辨是非,越不自重,行为也越具自我毁灭性。

    平安和自我满足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优先次序。个人的价值在自己本身内。如果我爱自己,我的价值便在我自己身上,不是在

    我外的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身上。我的成功和可观的财产可能增加我对自己的好感,并使我恢复信心,但我基本的价值仍在于爱我自己。诚然,最高的信仰行为是相信上主无条件地爱我这样一个人,并且相信我也能无条件地爱这样的自己。

    若想抓到自爱问题的皮毛,需要一篇较长的论文。我略谈的目的是,当我们把自爱与自私混为一谈时,更能警觉可能产生的问题。在这两者之间发展健康的平衡是终身的工作。有时我们会成功,有时则会失败,但消除自爱和自私的冲突对我们是有益的。我们爱

    自己为的是爱别人和上主。健康的自爱是有益的、正当的,和自私或自我中心没有关系。如果我们能区分,就能消除有时会扰乱我们

    的不确定感,并且能真正爱上主、爱自己、爱近人。
付出或认输?
    付出是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且和别人有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实用艺术,就需要下个定义,说明我们意指为何

    ,也要更深地意识到它。

    我们可以给某人一本书,让人搭个便车,给人愉快的一瞥,送人一块钱、一餐饭,或帮个忙。或者在情感方面,我们可以把自己

    给人。这类付出表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思想、感觉等是什么样的。然而,在我们较亲近的关系中,情感的付出是更为敏感、

    强烈,也更为复杂的部分。不只牵涉到经由沟通而作较深的分享,而且也牵涉到更深层的承诺。就是在这个领域,我要反省付出的三

    种典型。

    自我付出是爱的行为;首先它是意志行为,是一项决定、一个选择。在自我付出中可能有丰富的温暖、亲热的感觉,也可能完全

    没有感觉,甚至有负面的感觉。但分析到最后,不管有无感觉,它仍然是有效而好的行为。

    有时我们天真地想,当自我付出时,只在有积极正面的感觉时才是纯正的,只有在我们好心情愿付出时才算更正的付出。这种想

    法每导致麻烦。温暖的感觉的确能使付出较为容易,并使人情感方面较为满足。但在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伴以负面感觉时,那才是

    更真实的行为。没有温暖感觉的付出必须建基于一种深度的、真挚的信念;换言之,那是较深的爱的行为。如果我们只在有[好]感觉

    而感动时才付出,我们的付出将十分古怪,且言行不一;我们的行为建基于感觉,是不成熟而幼稚的。

    福音上有个故事,说明这一点。一个父亲要他一个儿子到葡萄园去工作,这个儿子毫不迟疑地答应要去。然后父亲要另一儿子也

    去葡萄园工作,这个儿子也毫不迟疑,但说他不去。后来第二个儿子不情愿地抱怨着去了,第一个儿子却根本没去。耶稣问:[这两

    个儿子哪个实行了他们父亲的旨意?]答案很明显。

    如果一个妻子要求丈夫和她一起去购物,而他表现有点不情愿,但说:「为了妳,我愿意去。」妻子可能生气说:[你既然觉

    得这样,就不必麻烦了。]换言之,如果他没有随之而来的积极感觉,他的善意就被拒于门外了。这很不合理,不是吗?实际上,

    这位丈夫没有积极的感觉而应允,对妻子可能更是保证。这是男女之间很普遍的游戏。就这样,我们继续提倡那种错误的思想,认为

    付出除非伴随着愉快而积极的感觉和态度,便无效或价值降低。

    在任何承诺中我们都寻求信服、奉献、言行一致和忠诚,这些特征没有一样要求积极、温暖的感觉来使承诺生效。在任何承诺中

    了解这点都是很重要的,尤其在婚后的早期,在浪漫式的爱开始减退时更为重要,因浪漫之爱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觉。当我们对别人

    付出时,即使没有伴随着以热诚付出时那样美的感觉,爱也同样强烈,甚至更强烈。

    因为我们的感觉前后不一致,也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我们不能让它们掌管我们的付出。如果我们让它们掌管,附属于感觉的承

    诺就不会持续,因为感觉不持久。然而,如果我对某人一贯地缺乏温暖的感觉,应该详察我和此人的关系,我内心可能有尚未终解的

    负面感觉需要注意。

    耶稣身上有个著名的例子,说明我们可能如何生活。耶稣一再地重提他来是为承行父的旨意。他最终的付出是他的苦难及死亡。

    在他情愿自我交付中,也经验到犹疑和恐惧:[父啊!若是可能,请给我免去这杯吧!但是,不要照我,而要照妳所愿意的。]这是付

    出的最终行动——没有积极的感觉!他的自我交付来自深度的托付、坚信以及委身意识。

    纯正的自我付出,尽管有时难以做到,其特征之一是随之而来的深度满足感与平安。这远远超过那些悦人的感觉,悦人的感觉在

    付出时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即使内心勉强或迟疑,我们的付出只要没有怀恨、愤懑,或者被迫的感觉,就是自由的、纯真的、爱的。从我们外表的举上上,没有人能窥见我们内心的挣扎。这就是成熟!就是爱!

    我们需要消除在[付出]上不实际、理想化的想法,否则会亏待自己,并制造不必要的问题。然而,[认输](Givein)却截然不

    同。认输是负面行为,含有愤恨、怀疑的抗拒、被迫做我们不愿做的事。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别人,也可能来自我们自己。如果不认输

    的话,我们可能怕发生不愉快的结果而有所行动。认输和付出的意愿与确信有着完全不同的风味。辨认其间的差别而不予混淆是很重

    要的;由此我们才能清楚知道我们亲密关系的实况。

    别人往往认不出我们真正想什么、感觉什么。有时候,一个甘心情愿的付出带着某种牢骚,可能被解释成负面的抵制或怒恨;

    而一个微笑的[是]则可能伪装了稳藏在下面的敌意和怒恨。若婚姻或家人间的沟通不开放不诚实,后者可能会出现。那时人们彼此之

    间感到不舒服;实际上他们并不知对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不只影响心情不安的个人,也影响有麻烦的关系。

    有些家庭的认输及怒恨的压抑做得如此天衣无缝,以致无人理会它的存在。在这样的家庭里,上边所说的经验是很平常的事。

    这可以说明为什么,在童年过了许久之后,一个成年人仍对双亲深藏怨恨之情,而父母或者根本不知情,或者即使知道,也困惑不解。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配偶离开一桩看似[好的婚姻」。那是因为累积的怨恨浮到表面上了,他们离异,大都是因为放弃的配偶多

    年来[认输]的结果。认输会破坏关系的亲密,并导致一种虚假、肤浅的亲近。[他们不是相亲相爱的一对吗?][你们相处那么好,从

    来没有意见不合或争执。]尽管如此,这对「理想」夫妇的关系往往是不真实的,而且有严重的麻烦。这类夫妇未曾表示出他们的感

    受,也没能做到把[认输]转变成[付出]!

    我们都知道那个小孩的例子,他从来不给父母添任何麻烦,十几岁时甚至是个面带微笑、顺从的青少年。然后,到了青年期,积

    压的情绪爆发出来,他常常有些叛逆行为。父母们很喜欢有个温驯的孩子,但那样的孩子往往是个不正常不安全的孩子,是个隐藏深

    切需要接纳的孩子,在这背后为了获得接纳,付出的代价是不论如何也要事事顺从、取悦于人。的确,和’说大话」(mouthy)的青

    少年生活在一起、J能是件难事,但至少父母知道这个讨厌的人在想什么或感觉什么!他那「扭曲的」、不成熟的行论说明这一切!

    认输以便受到接纳,可能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日子久了,这类不计代价的和平与顺从不只是不诚实,而且会在他身上制造情绪的冲突

    ,最后,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生命的某处,我们都必须处理认输的事。在创世纪的故事中,厄娃向蛇认输,亚当向厄娃认输,结果很惨。我们每个人都必须

    辨认出认输与付出之间的区别。

    如果怨恨没有察觉出来,原本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产生重大的危险。一方认输的结果是,一层层的怨恨堆积起来,可能伦装到只有

    在不愉快的结果发生后才认出来。因为认输的模式会像呼吸一样自然出现,必须有意识地努力去认识我们内心每次发生了什么事。但

    完全意识到我们内心的动向是不可能的。不过,必须尽量和我们内在的世界保持联系。

    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把认输转变成付出。有时候我们在认输时要表示愤恨,使对方能正确地明白我们的心情,使我们能继续共

    同生活下去,不管是彼此容忍、妥协,或意见相左。至少问题浮到表面上来了,不再彼此明争暗斗地玩游戏。

    这类转变牵涉到个人是否能借着动机或成熟来改变态度。例如,那个不情愿陪太太去购物的丈夫说:[但亲爱的,为了妳,我要

    去。]就是把认输转变成了付出。青少年必须在成长中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否则到了成年,他们仍不成熟。也请想想主日不愿进堂

    的青少年是怎么回事。父母应该帮助青少年把导致认输的义务感转变成个人的责任感,使青少年说:[我进堂参与弥撒不是因为我喜

    欢,也不是因为你们是我的父母强迫我,而是因认我个人的信念告诉我应该去。我感到有种宗教的责任感。]这是走向成熟重要的一

    步。

    认输的手法有的是明显的,有的是隐含的,处理这些手法是情绪及心灵成长的一部分。这意谓着,处理之后我们更能符合实际期

    望地生活下去,更能控制及创造我们自己的命运。

    能够分辨认输和付出的区别,会使我们在我们所形成的关系型态中成为迥然不同的人。总而言之,区分,基本上是我们每个人所

    必须做的。
同情心重要吗?
    同情心是圣经上优美地不断迂回出现的一个课题。圣经描绘上主不断地怜悯人,那是她对她子民的感受,她是一位一直和人接

    触、很敏感的天主。先知综合这主题写道:「上主必再怜悯我们。」(米七19)上主没和我们隔绝,没有离开我们,对我们的困难不

    会无动于衷,也并非不关心我们。圣若望说:[天主是爱。]爱,就是关心。如果体会到和上主隔绝了,通常是由于我们感到与自己或

    和别人有距离。这种感觉很可能反射到上主身上。这样做对上主是不公平的,是在我们和上主的关系中制造不必要的混乱和迷惑。信

    德在这样的时刻才会成长,因为,不管我们感到多么可怕,意识到上主的临在有支持与鼓励的作用。

    同情的意思是因看到别人的感受我也感同身受。表现出同情就是巅示我们人性的巅峰和本质。同情人的人也相似上主。我们是按

    天主的肖像创造的,当我们反映上主的同情时,我们才真是天主的儿女。

    我们可能察觉上主的圣宠像强有力的铁磁石,把我们内在的同情心和仁慈吸引出来。基本上我们是好人,但往往发挥不出来,把

    我们的同情心埋藏起来,就像那个把元宝埋在地里的仆人那样,耶稣对他十分不悦。

    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敏于感受别人的感觉,别人的痛苦、喜乐、失望、恐惧。有同情心的人能感觉到别人的感觉并表达出来,响

    应对方。必须让对方感受到并经验到你的同情,否则他如何知道你同情他呢?只说[人家了解我对他们的感觉」,或「他们知道我如

    何同情他们。」却不表达出来,则毫无意义。以[我就是这样的人」,或老「我就是这样被带大的。来辩解不表达感受的理由,正显

    示你在抵制改变,对他人漠不关心。这些以及其它合理化的说词都是借口,使我们避免和别人做有意义且富于人情味的相会交往,很

    深地与身为基督徒有关的相会交往。

    今天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在人际关系的各个层面,尤其在婚姻与家庭中的重罪,的确是没有感觉,拒

    绝向人表示感受和同情。这就是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并对我们周遭的人的状况没有反应。没感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恶的罪恶之根

    ,因为它暗中摧毁人们本应共同生活的方式,尤其在家庭里。漠视别人的感觉比妄用人的身体更具破坏性,而且更为常见。真的,我

    不知道妄用人的表面意愿有时是否是一种希望引人注意的病态替代品。

    我们常常憎恨:今天的世界,即使在美国,有那么多人忍饥受饿。然而,无数的人,尤其在家庭里,彼此无情地伤害,远远有过

    之而无不及,这些人因得不到表达出来的同情,在感情上忍饥受饿。这引起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对家庭生活和爱是致命的。

    许许多多的人恼恨在他们的背景中缺乏感情的流露,因着这种缺乏,他们对自己做了各种负面的解释,伤害他们的自尊,并且很

    可能错误地怀疑父母对他们的爱。我相信犯很多身体上的、性行为的,和情感上的妄用、滥用之罪犯,都是在童年没有人同情、没有

    人敏于感受他们心情的环境中成长。每天的新闻都充满了这类的人间悲剧。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仔细聆听人们的诉说,在每个故事背

    后,都是情感被剥夺了的人渴望与痛苦的吶喊,诸如性变态者。

    害怕成为一个莫正易受感动、流露人情味的人,会破坏我们和他人的关系,阻挠我们寻求亲近。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因缺乏适当的

    营养而凋萎。基督描写落在路边和荆棘或岩石间的种子,提醒我们在家庭中往往存在既负面又肤浅的关系。那句流行话:[拥抱比药

    好],生动地表明家中需要表达情感。

    行动具有毁灭性的人,不管是不用功的学生或犯奸淫的配偶,一般都是在家里被剥夺了情感的人,他们吶喊着要情感的营养。忽

    略家人恳求情感支持的人,会促成罹患癌症,甚至能耗尽家庭中最好的部分。

    要仔细倾听那许多诉说身体上或情感上痛苦的人,他们往往是家庭或婚姻关系中感情冷漠或缺乏同情的牺牲品。这样的人居住在

    情感贫瘠的荒地之中。有些人在潜意识中寻求同情,开始患心理上或身心上的疾病。另有些人则忍受着不必要的失望与幻想的破灭,

    因为人们对他们没有感情。还有些人以挑剔、冲动以及不安的行动来引起一些情感的反应。一个妻子「不为任何事情。(她丈夫说)

    就向他开战,目的是查明丈夫是否还活着,希望获得丈夫一些响应来确定他仍关心她,这样的事情是很普通的。这类行动往往是有人

    拙于表达感情而有的结果。

    同情心像人类所有特性一样,必须予以发展,而这需要动机,也需要努力去做。它像原料一样存在于每个人内;必须开采出来。有人比另一些人更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大多是由于生长的家庭气氛所造成的。我们的家庭是个[有感觉的]家庭吗?我们的家人是否

    表现他们的感受、同情心,或者我们的家人是抑制感情、过分缺乏情感表达的人呢?

    重要的是了解到我们家庭背景的力量及积极面,但也同样必要而且极端重要的是,不要怕认识已存在我们家中的情感贫瘠及限

    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需要发展我们表达和接受同情的能力。扩展这种人性潜能的能力在我们内,我们能够而且也应该予以发展。问题是,我们要不要负起责任来做这工作,我们愿意付出所需要的努力吗?我们愿意成为更有人情味的人吗?

    家是学习一切敏感的发源地。为人父母者要做表率,彼此表达感受,也向子女表达感受,从他们身上诱发出温暖亲热的感觉及情

    感的回应,这是家庭生活的核心。今天家庭生活的可悲评论,认为很多父母因缺乏子女对他们的关心而憔悴。但这些父母也未能训练

    子女对他们有感受。父母绝对需要向子女显示,他们对子女可指责的行为或无礼的言语的感受。一个母亲说:[我感到受伤],或者[

    我对你可怕的言语生气],并非把罪恶感的锁链放在子女身上,而是设法使他们敏于感受他人的心情。家中情感的反应是双向道:父

    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这是家中大大小小每个人的责任。子女需要敏于感受他人心情的训练,就像人生其它方面需要训练一样。

    有同情心的人也意谓着对罪恶有认知!罪往往牵涉到伤害别人,而阻止别人对我们的感受有所表示,能够造成很大的伤害。我们

    都听过像这样痛苦的怨言:[我受的伤害不管有多重,他从来没有任何表示」,或者:[她对我的工作从未表示过任何支持。]意识到

    我们有这种阻止的、有害的行为,是成为一个敏感人的开始,我们对别人的痛苦越感同身受,越能以寻求宽恕或弥补来响应他们的痛

    苦,我们就越是治愈者,越是敏于感受他人心情的人。

    不敏感的人毁了或伤了人而不自觉。这样的人不负责任,不关心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一个只有他自己的世界,和他人的

    实际情形隔绝。当人失去了罪的意识,对别人的心情也一无感受时,我们居住的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更具威胁性的、不稳定的、孤立的

    、彼此疏离的地方。

    同情心和敏感性是一切有效的心理谘商和心理治疗很重要的部分。受伤害和有烦恼的人会寻求治愈,治愈并非来自深奥的智力回

    答,而是来自另一人同情地倾听,倾听会吸收他们的痛苦。人的感情治愈之后,他们通常会为自己的生活做适当的决定,也能解决他

    们的问题。

    接触别人的感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积极地注意地聆听。只有同情的聆听才能进入并接触别人的心灵,看到他们的内心。然后

    ,传递我们对他们的感受,表达我们的同情。在我们的言语中,人们感到我们的临在,我们关心的接触,我们的温暖,我们的亲近。

    我们特别寄望并需要由神职人员身上经验到同情与感受性。我们需要从有同感、关心的神职人员身上感受到天主的同情。这是说

    ,神职人员必须是一位有感觉的人,不只是教导和举行仪式的人。人的感觉会传达同情给在伤痛、恐惧中的人。如果神职人员的工作

    没有效果,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人没有感受性,再不就是失于向人传达他们感觉的缘故。他们的职务,主持祈祷会、举行礼仪、行圣事

    ,可能并非无效,但其灵性的效果却是可争议的。

    神职人员(尤其在服务工作和礼仪中),往往[对人没有感受性。]这可能基本上要归咎于他们不敏感。当神职人员明白人们所处

    的境遇,需要什么,有什么感觉时,就会提供有效的礼仪与宣讲。否则,人们到井边,却口干舌燥地回去,更不用说厌烦与愤怒了。

    库什耐(RabbiKushner)的著作《如何面对噩运》WhenBadThingsHapeentoGoodPeople)是部成功且适宜的书,因

    为作者反映了他对受苦者的同感与同情心。耶稣不论做什么,都是在同情的气氛中进行的。当我们有同情心并与人有同感时,才是真

    正的基督徒,天主怜悯的施行者。人情味和基督宗教在同情心和感受性的十字路上相遇。人们不能在理论中找到天主,而是在温暖的

    人性相逢中遇见天主。

    如果我们缺乏自我之感,对同情心与感受性的一切研究和反省永远不会太多。必须首先和我们的内在世界接触,我们的内在世界

    是痛苦、焦虑、愤怒、伤害、冲突、惶惑、疑虑、恐惧的总和。除非我们能在自己内经验、品尝这些感觉,否则我们永不能获得感受

    性与同情心。我们必须能够对自己笑,享受自己,能够哭,能对自己愤怒,能感受自己的不可靠、软弱以及羞耻。库什耐的书成功的

    原因之一是,他接触到因失去儿子所感受到的强烈痛苦与情绪。因为他接触了自己,才能触及他人。

    大多缺乏同情心感受性的人,通常不接触自己的感受,当他们接触自己的感受时,往往感到不自在。他们不能体验自己人性的丰

    富与深度,实在是件可惜的事。当我对自己予以同情与同感时,我才更正经验到上主在我内;在这经验中我才开始更个人化地体认圣

    若望所说的:[天主是爱]。我们经验这爱最熟悉的方式之一,很可能是当我们在罪过、失败以及对自己失望的观点下,回头看自己,

    并因上主爱我们而宽恕自己时。

    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也必须有如此丰富的感受,使他愿意为了别人勇敢去面对。只要有同情心的人察觉到别人的行为在伤害或摧毁

    他自己,对抗它们就是同情心的一个面向。所以,对抗是因为有同情心的人关心那人。不做功课的孩子、工作超额的丈夫、疏忽自己

    健康的母亲、所有不关心自己身心福利的人,还有其它自我毁灭的人,都需要有人觉出他们的困境,并以爱心去对抗。这对抗可用愤

    怒、惩罚、挑战、抗辩,甚至大声喊叫的方式来达成;只要能接触到那些我们说我们爱的人,任何方式都可运用。承认人在焦虑和沮

    丧中需要同感与同情是令人关注的事。但为了让他们离开他们的情况或振其聋发其聩,直接对抗也屡屡是必要的。在我的工作中,有

    时我直接对抗,通常是用愤怒的形式,帮助人们打破他们有害的习惯或焦虑及沮丧。有时那是冒险的,但却是有效的。

    耶稣非常富有同情心。他对别人感觉之深,使他常常与他们对抗。那个富少年、井边结过五次婚的妇人、试图一再确保主不应受

    苦的不安伯铎,都是耶稣对抗过的人。梅瑟对人民表现了很大的同情心,在上主面前替他们辩护;但那同一个梅瑟,以同样的同情心

    ,也对抗过那些任性的人民。先知们,同情人民痛苦的先知们,当人民叛离上主时,也未曾迟疑于和这些人民对抗、挑战。

    同情心和感受性是交织穿透福音乃至整部圣经的两条线。如果我们要做个真正的活人,有人性的人,就是说,真正的基督徒,这

    同样的线就该织入我们自己的生命中。
改变 我们能改变什么?
    [上主!赐给我沉着宁静的心,使我能接受不能改变的事物;赐给我勇气去改变能够改变的事物;也赐给我智慧,使我明白其中

    的差异。]

    这篇祷文深深说出了一种生活方式,使人因而有希望处理困难的境遇。人们常常被困难情况绊住而向他人求助,不管是专业心理

    谘商人员与否。但解决问题的关键主要的不是他们获得的帮助,而是他们为什么要寻求帮助。

    人在求助于他人时,实际是帮助自己。人们常说:「为了和你打电话约时间,花了我好几个月好几年。」当我们体会到我们需要

    帮助时,才开始有勇气改变能够改变的事物。虽然当时理会不到;人却是在后来,当他们走出去向人求助时,才开始了解,他们是在

    帮助自己。他们体会到由自身汲出泉源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时,自信恢复了。这就是帮助别人能够做的:你不要替他们行动,不要替他

    们决定,不要解决他们的问题;你要帮助他们回到他们里面去,触碰他们没汲出来、没认出来的潜能。

    我们唯一能改变的是自己,这就够困难的了。但若我们要改变他人,便走向麻烦和意料不到的失望中;人如果感到我们要改变他

    们,他们会抵制。

    我们在设法改变别人的事上浪费那么多能量。当人们口角时,尤其是夫妇或家人间争吵,抱怨和控诉通常是来自一个人想改变另

    一个人,他们采取的方式不是胁迫就是怪罪,或者强迫对方屈服。在这些情况中,我们常给的含糊讯息是:[如果你不改变,如果你

    不做我要你做的,我就不爱你这样的人,因为你不是我要你做的那种人。]这里我们栽进了接不接纳的问题,无条件爱的问题。换言

    之,爱人,因为他们是他们,尽管我们不喜欢他们许多地方。这里我们也碰到自尊心很低者的问题,这样的人没诚意愿为他人改变,

    以便获得接纳。真是神经质!

    我们能够期待人表面上顺从或接纳我们的要求,但内在只有他们自己能够改变。最终能影响他们行为的是他们的态度、价值观和

    信仰。例如:父母控制子女,要他们顺从,但最后只有子女成熟的信念才能带来内在的改变。

    在一次有关婚姻问题的初阶谘商研习会中,我看到一对夫妇被锁在一起。他们彼此不信任,自卫性很强,互相责怪。他们很恐惧

    ,两人都不愿改变他们能改变的。他们那种不幸福的关系模式通常只有其中一位勇于改变时,才能获得改善。看到一位改变时,这关

    系才改变,总让人感到非常奥妙、神秘。

    改变的一方会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影响对方:打破他们之间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因为其中一方拒绝参与他们所玩的游戏,停止权

    力斗争,因而找到一条新关系的道路;另一个方式是其中一人因看到另一个的改变受感动而自己也改变。这时恢复了彼此的信任;被

    忽略的配偶变得又忠诚又关心起来。当改变我们内在能改变的事时,我们会以某种方式正面地影响别人。一个人所具有改善关系的治

    愈能力之大,往往超出我们的了解。

    当父母和子女间有问题时,我想,[把那对父母给我,他们会改变他们的子女。]父母改善他们控制子女的方法,就能影响他们的

    行为有所不同。这是个简单的公式;需要很大的努力,但却是有效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然后,也许我们能影

    响别人,使其改变。

    相信我们能改变吗?很多人对此很悲观,常常掩饰他们拒绝改变,因为做不到或怕改变。决定性的问题常是:[我们要改变吗?

    我们真的相信自己吗?]这是意志问题,自由选择的问题,很多人拒绝选择。

    改变谈多了,有时人们害怕改变。我们对我们的所有、我们的所是以及我们的[生活现况]感到很舒服。这实况可能是非常悲惨的

    ,但在某一方面,我们会安于悲惨。如果改变,不敢保证未来会带来什么,或者我们会怎样。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情况焦急不安,所以

    就回到从前的样子,或者停留在现状。讽刺的是,在悲惨的情况中有某种安全感,尽管可能是那么痛苦的情况。

    那是为什么人们往往留在不健康的关系中的原因,这包括婚姻在内,就因为对未来焦虑并缺少处理这情况的自信。在离婚的情况

    中,配偶双方都非常焦虑,因为他们虽然分开,对未来的焦虑有时会击溃他们。所以有人匆忙不智地与对方和好来维持那运作不了的

    关系。

    心理痛苦和慌乱的人会喊叫说他不要再[像这样]生活下去了,其中常常有拒不改变的成分。那是自然的抵制,但如果我们认出它

    ,并承认它,将会很有益处。那时我们可能有处理它、了解它、解决它的能力。

    很多人接受心理治疗,但当他们开始改变时,又突然停止寻求帮助。配偶和家庭会恳求帮助,设法以某种方式减轻他们的挣扎,

    只因为改变可能产生的焦虑,他们放弃一种新的较好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的情况改善一点之后,又回到从前悲惨的「舒服」中去。

    耶稣有一次讲了个故事:[有一个魔鬼从人身上出去后,走遍干旱之地,寻找一个安息之所,却没有找着;于是说:『我要回到

    我出来的那屋里去。』牠来到后,见里面打扫清洁,装饰整齐,就去另外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魔鬼回来,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

    后的处境就比先前更坏了。]我想耶稣所说的就是我这里想说的。

    这整个改变的事使我着迷。因我对那些有所改变的人尽过力,他们教了我很多有关改变和成长的事,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我学到了:在我们生命中带来改变的最深动力,不是我们如何改变别人(实际上我们做不到),尤其那些对我们不利的人,而是,

    基本上我们如何和他们相处。

    我绝对不是在说应该让邪恶和不公义继续存在,也不是要我们变成宿定论者,在邪恶和不义面前消极被动,更不是否认那些需从

    人间除去的明显悲剧。但我在努力坚持,除非我们同意,没有人能从我们身上夺走的唯一力量,就是我们选择的自由,如何处买我们

    这充满麻烦之生活境况的自由。换言之,我们能选择的是改变我们的态度、行为的方式、说话的方式、处理情况的方式。我们总会有

    选择的余地。只要人或情况击垮我们,使我们过分反应,使我们分离,使我们不快乐或有不理性的罪恶感,我们就是没控制自己。我

    们被那些因素所控制,那些因素在把我们往下拉。我们必须返回这种意识:[我们正让这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没有处理这情况:

    它在控制我们。」

    对任何人的任何治疗方式,一切健康的生活,以及好的心理状况,其基础就是问下面这个问题的能力:’在这情况下我要怎样改

    变自己?。或者[我要如何和这人相处?]换言之,我要如何经由更成熟的举止,较高级的行为模式来超越这个特殊问题。困难的情况

    能强迫我们成长!

    有人想先改变情况或改变对方。事实上唯一能改变的却是他们如何接近这情况或这人。也许只有做到这一点,情况才能改变,对

    方才能在某一方面受感动。我亲眼目睹过很多改变的例子,即使恶劣的情况持续存在,但人们己能找到平安,因为他们在以那时最好

    的方式处理。苏格拉底(Socrates)说:[要认识你自己!]佛洛伊德说:[做你自己!]基督则说:[爱你自己!]改变自己的意思就

    是爱自己。

    如果我们分析耶稣的教导,仔细看他的一生,我们会看到他每次都是回到改变的这个基本问题上来:[除非种子落在地里死了(

    改变了),仅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我将要变成什么样的人,是由我选择是否处实我生活情况来决定的。我们

    每天的生活始终处在十字路口,就是说,我们不断地蒙召作选择,决定我们要成为较好的人或是凄苦的人。耶稣说过:[凭他们的果

    实可辨别他们。]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先看看自己,然后向外认出我们怎样和一个人相处,如何处理一个情况。这就是我们在一个[疯狂的]

    世界中保持精神健康的方法。疯狂的世界一直试图用某种方式来控制我们。青少年的经验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他们希同侪压力所迫,

    不常能控制自己,没有通盘考虑,不为自己着想。一切的思想都建基于他人的期待。我们必须于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从青少年期进入到

    成年期。成年人要开始为我们的生命负责任,做出如何处理生活的选择。我们可能失败,但失败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勇气从

    失败中学习并继续下去,为我们的选择负起责任。有时青少年期的状况会持续到成年期,因为人们不愿做选择,不愿改变,不愿为自

    己的人生负起责任。他们宁愿坐在那儿呻吟、怨天尤人。当我听到人抱怨他们的问题时,我问:[你为什么不去找人帮助?]他们立刻

    停止和我说话。他们不要帮助:他们不真想逃离他们的情况!

    问题、悲剧,以及人生中的不公平往往强迫我们改变、成长。如果我们愿意合作,尽己之力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我们自己,上

    主就能从恶中引出善来,这是我们信仰的一部分。真的,耶稣向我们挑战要我们改变自己:[弃绝自己;背起你的十字架来跟随我。]

    他说明在这个世界上都必须与邪恶、不公生活在一起。在麦子和莠子的比喻中,仆人问主人:[要我们把莠子拔除吗?]主人回答说:

    [不,让它们一起生长。]耶稣告诉我们,在处理围绕我们的莠子时该怎样掌握自己:[来!跟随我,我是道路、真理及生命。]

    耶稣召叫我们以一种新方式对待生命。他提供我们其它选择、不同的方法、新的洞识、新的看法,使我们能超越现在的自己而成

    长。他鼓励我们在面对现实时要超越自我:[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

    当我们面对那充满不安全和模棱两可的人生时,我们就在开发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洞识。这是圣神的恩赐,圣神一直在我们生命

    的各种情况中工作,不管我们是否辨认得出来。发现我们可以如何改变生活来应付一切的现实,不管是好是坏,公平或不公平,都是

    圣神的工作。但圣神通常通过我们所经验的人间事与人来工作。如果我们向生命开放,如果我们透过基督徒的原则和价值观予以过滤

    ,如果我们反省所发生的事并为之祈祷,如果我们接触自己并接触围绕我们的事件,圣神就会这样工作。这是人生信仰的层面,向我

    们保证上主恒常的临在,她不仅加强我们的力量,也光照我们,召叫我们透过人间痛苦和混乱而进一步成长。就如毕柴尔(H.W

    Beecher)所说:[麻烦往往是上主用来铸造我们以迎接更好事物的工具。]

    我们不断地分辨并反省做什么更好,或者在坏的情况中做最好的选择,甚至有时在两害之中取其小。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如有洞

    识,会帮助我们适应、改善或改变态度及行为。有时候,局势要求我们妥协、容忍,或对眼前避免不了的现实让步。有无数的环境不

    是我们喜欢的,或者使我们相当痛苦。我们可能不承认有这么多这样的情况,但却应视之为挑战,即使它们使人沮丧。

    不管境况看似如何使人不安,最好还是诚实,接受改变不了的事物,而获得一些平安;但更要勇于改变那唯一能改变的——我自

    己。那是隐密的能力,以及阿拉能(Alanon)及其它类似的自助团体之美。他们呼吁人们改变能改变的——他们自己。这并不是说要

    迁就恶,而是接受一种和恶一起生活或对抗恶的新方式,呼吁人们停止,不要再做恶的牺牲品。我们生命中可能有恶势力在控制我们

    ,新方式会予以蜃逐。就如耶色说的:[真理使你自由!]

    任何心理治疗的本质都在求改变。为了治疗,把我们的基督信仰切合实际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改变自己。我们越能妥善快

    速地承认这一点,便越能找到更深的平安与幸福。从长远看,改变自己的痛苦,和应付困难的学习,都是人生的基本日标。我们首先

    要明白的是,困难的情况没有立即的答案,也没有奇迹式的治疗。但真正的能力和答案却在其中。

    要了解基督的生命观,首先要求了解,它不会带来奇迹,而是对生命较深的看法,是面对生命,认真处理生命。它会把我们提升

    到超越人性答案的层次,说实在的,就是复活的生命。复活,从实际面来说,是由无望、无助的常态中超升。就如耶稣所说:[我是

    复活,我是生命,凡相信我的人,纵然死了仍然要生活。]真的,我们经常需要死亡(改变),然后能复活起来。’真理使人自由。

    ,耶稣就是那真理,他赐给我们真理,不让我们因着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任何事,或者人们说我们什么,对我们做什么,而受到控制、

    被击溃、失去人性、灰心丧志或陷于失望。这不就是每天的死亡,基督徒的死亡,一切与死亡有关的事吗?这不就是从死者中复活吗?

    复活的意思是,从人性情况中提升,找到其它的路,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复活的意思是,即使我们失败,仍有希望和救赎,因

    为上主宽恕我们,我们也能找到宽恕自己的力量。我们会站起来继续前行。「背起你的十字架,来跟随我」,主说。这话预料了我们

    会跌倒。如果停下脚步想一想,文明就是因了成功地迎战危机和失败,而一直在前进、演变。

    这一切的美妙处就是,当我们失败时,能发现在自己内有新的力量。我们似乎总能发现新方法应付失败。人类的一种奇异事是适

    应的能力。那句老格言:[当一扇门关上时,上主总会打开另一扇。]帮助我们在为我们的生命解决问题时,更深切地觉察到上主的临

    在。人们往往忘记,尤其紧张不安时,忘记此路不通,还有另外一条,有选择的余地。

    当回头看我们的生命时,我们体会到尽管有那么多的困难、艰苦和错误,我们仍然完成了那一切。我们让老方式过去,一路向前

    走了下来。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没让恐惧强迫我们维持现状或抱残守缺,紧抓住那些已经行不通或有毁灭性的老方式不放。

    与这有关的是祈祷。在帮助我们面对人生无法避免的事,圆对人生中的现实和模棱两可的事上,祈祷成了有力的方法。在祈祷和

    默想中,不仅上下归在,还能获得和我们众多繁复问题搏斗的力量与信心。

    我们发现,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窍门,只有理性的答案和选择。没有保证,只有机会。祈祷帮助我们专注于自己身上,而不是一

    直责难。祈祷帮助我们探寻,回到自己的内在弄清楚我们的思想与感觉看如何处理问题。反省的祈祷使我们脚步慢下来思考其它行动

    的方式,预防冲动的行为。祈祷不是责怪他人或咒骂黑暗的时候,而是了解如何掌握面前问题的时刻。

    用一根指头指着别人怪罪他们,对于我们的问题是无用的。因为还有三根指头指向自己,问自己打算做什么。耶稣说过[先从你

    眼中取出大梁,然后再取出你近人眼中的木屑。]

    有人认为试图改变就是承认软弱,而不认为是种诚实、力量与成熟。这些人是任何亲密关系的弱势候选人,因为他们对别人封闭

    自己,不能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软弱。他们不信任别人能看得出他们,并按他们的真面目接纳他们,基本上,是他们不能接纳自己的真

    我。他们为人僵硬、无能、短视,总之,他们很没有安全感。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和自己的关系。如果这个关系不是合理完整的,我们就有麻烦了。在能够无条件地爱任何人之前,必

    须先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安居己内。

    我们有没有勇气和智慧集中力量于我们自己身上能改变的事情?说真的,这是人生的关键,自由的关键,希望的关键。当然也是

    与自己维持和平的基本要素。
根 ,你认识自己吗?
    生命中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区域似乎是我们的过去,尤其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都记得和我们家庭背景有关的事故,喜

    乐或悲伤的感觉会因之浮现出来;但这不表示我们完全了解我们的根对我们现在生命的意义。我们应该把目标汇集于我们过去所有迷

    离难懂的片段,以期能更加了解自己,我们是谁,为什么会有这般举止行为、思想、感觉,以及我们正走向何处。换言之,没有较完

    整地了解我们的家庭历史、我们继承了些什么、我们的根,就不可能对自己有当有的认识。

    如果心理谘商和心理治疗有价值,必须处理案主的根。近年来这观念已为家庭咨商所强调,以之作为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使用

    技巧,如显示家庭成员来历的家系图,可大大提升对一个人现今家庭的了解。

    我们不能把过去轻易地割断,或像一件旧家具一样地处理掉。悲剧是很多家庭会重演他们先人的事故,即使那些事故使他们震惊

    不已。还有些人不会利用其先人的财富。这两种现今的家庭都和过去相连。就如福斯特(E.M.Forster)所说:[只是相连而已!]

    我们发现的临床资料之一是,脱离家庭和家人绝裂的孩子有绝大的机会重复他们家人的弱点。人部需要处理过去某些时间没有解

    决的冲突,否则冲突存留下来变本加厉,会使一个有怨恨和排斥的家庭背景真能变成一个人生活模式的一部分。这使我想起达招集中

    营山achauconcentrationearn…门上的标语:[忘记过去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

    你对自己家庭的渊源记得些什么?你实际上对它有何看法?你能把它放在关系恰当的位置吗?为了不同的理由,很多很多人把他

    们的过去全部或一部分抹掉。这往往是因为回忆那些事太痛苦的缘故,他们只记得挑选出来的经验,却抑制其它的经验,这样为他们

    自己是帮倒忙。对自己家庭背景的影像扭曲的人,未曾实际检视那个背景。

    过去由童年带来的无数误解从未予以澄清。否认及扭曲过去都是沉重的负担,使人堕落;这些负担不只阻止人对过去实际地了解

    及接纳,而且阻挡有意义的成长与对自己的认识。

    我们需要熟识自己,熟识与我们一同进入成年期有益和无益的生活模式和剧本;熟识现在看世界平衡和不平衡的态度及观念;熟

    识我们原生家庭中从未满足的需要和渴求,这些需要与渴求会正面或负面地影响成年的我们寻求亲密的关系。

    艾瑞克逊(ErikErikson)在他[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中把最后一个阶段名之为[协合完美](integrity),在这个阶段人才

    能够把他生命的整个图像,包括[根]在内,统整人他目前的生命中。这就是说,一个人能够回头看他的过去,看他的父母,并看到他

    的历史和他真实的父母,接纳那样的父母。

    上主给予我们的恩赐——我们自己,是以我们原生家庭的泥土形成的。如何接纳自己这样的人,要看我们如何接纳我们的出身。

    有一件使人欣慰的事,那就是看到一个人借着观看过去没有解决的冲突和扭曲的形象,来解开目前个人的、没有解决的冲突。事实上

    ,解开目前的婚姻问题,通常同时也解决了他们原生家庭的冲突,那是他们以前疏忽没有终解的冲突,尤其和父亲或母亲之间关系薄

    弱而起的冲突。

    真的,每一个婚姻问题的根都镶嵌在夫妻从原生家庭带来的未经解决的问题里。所以我向准备结婚的人再三强调:[你看到的就

    是你获得的。]换言之,你未来的配偶如何和他自己的家人相处,有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如何沟通?你在那里看到的模式就是未来的

    配偶要带入即将形成的新关系中的模式及行为。但很遗憾的是,在浪漫的热火中,恋人们只洞察对方的眼睛,近便地略观彼此原生家

    庭的情形。[爱情是盲目的」,这句话所言不虚。

    我们为什么会略观过去?有一个理由,就是扭曲的忠诚观:我们不批评过去。有种不合逻辑的罪恶感,把这类批评翻译成不忠实。真正的忠诚建基于一个事实,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家能够有很实际的看法,但仍因他们是我们的家人而接纳他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

    总会有时要负起责任,解决忠于家庭和做自己之间的紧张。反省我们的家庭情况并实事求是地批评它,和谴责它是很不同的。苏格拉

    底有句常被引用的洞识:[没经过省察的生命不值得活下去],至今仍然站得住。

    人们失于检讨他们的过去,另一个理由是:他们认为他们无法处理已被埋葬的痛苦和愤怒。还有,如果一个人认为对父母愤怒是

    不对的,其结果是不健康的罪恶感把他锁在黑暗的牢房里,阻碍一切的成长。真正的爱和接纳是那人是怎样的人就那样接纳他,不是

    我们想象他们应该怎样,或者他们过去应该怎样才接纳他们。如果我们平静地以批评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原生家庭,并接纳它一如其所

    是,会有助于我们接纳自己、爱自己,并健康地接纳我们的家庭、优劣点及一切的一切。

    回头察看我们的原生家庭需要勇气。察看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也需要勇气。在这两种情形中,我们都可能因害怕痛苦的真相而不看。但真实带来健康,尽管是痛苦的;恐惧则会窒息成长和成熟。我常常要求案主写篇自传给我,目的是让他们对他们的过去和原生家

    庭的感受以及埋葬已久的记忆浮现出来。

    虽然我们全都需要检视我们的原生家庭,但对出身于有伤害之家庭的人更为重要。例如,如果原生家庭中双亲有一人酗酒,我们

    不应只说那位父亲或母亲酗酒,而应说是个酗酒家庭,其中每一份子都痛苦,都受到伤害。既然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如果他们希望

    超越那些受伤结果和疤痕的话,那么所有人都必须处理在这气氛中所受伤害的后果。追溯到前二代甚至三代的家庭紊乱和问题是很普

    通的事。在原生家庭中,因为过去没有人面对并处理那些需要说出来的事故,没有人承认(或更坏的是否认)家中的问题,所以问题

    存留了下来。

    让我们检视生命中的两个领域:认同和沟通,原生家庭的经验对这两个领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我们看看认同,我是唯一无二

    的人,其根在于我的家庭背景,基本的性别认同在其中发生。我们所从出并获得身分的家庭,提供给家人一些共有的特性,但也形成

    独特的个体。即使在家庭成员间看到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在他们发展成独一无二的人时,也会看到成员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我们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中形成我们的认同:网罗缠身的家庭(theenmeshedfamily)、貌合神离的家庭(thedisengaged

    family)和向心参与的家庭(theengagedfamily)。

    网罗缠身的家庭是僵硬的,不通融的,不让家人之间有差异;它寻求绝对的顺从及控制。家人有如被网在一起或堆在一起似的,

    很难发展个人的认同,个人特色不见容于家中,是被控制与控制他人的状态;这种家庭强调的法律是[顺从」,其中没有空间,不容

    许个人做个别的发展。

    在貌合神离的家庭中,家人之间彼此疏离,缺少互动及凝聚力,这个家庭是断裂的,各行其事。这类家庭中常有情绪混乱的,或

    者成瘾的人。以上两种家庭中,都存在着毁灭性的关系模式。

    向心参与的家庭在顺从与不负责任的个体间达到一种较好的平衡。在这种家庭中,家人之间有很多互动,即使有问题,偶而也出

    现毁灭性的模式,但一个健康的家庭会改正这些。向心参与的家庭中,成员有安全感,彼此信任,自我尊重。他们不逃避适当的愤怒

    及公平的冲突。他们知道如何爱、如何宽恕;他们以健康的方式和睦相处。这些不也是一个基督徒家庭的特征吗?这才是真正体验到

    救赎的家庭。这种家庭才把耶稣所教导的特征,即爱、尊重、亲切、宽恕和*解,融入生活并反映出来。

    网罗缠身和貌合神离的家庭成员,都成了过分焦虑、自我怀疑、缺乏自信也不信任别人、无自我价值感和低自尊等情绪的猎物。

    网罗缠身的家庭不提供个别发展或开展其独特人格的气氛。他们因此受情绪窒息之苦,并停留在自我不确定感和不成熟之中。貌合神

    离家庭中的成员彼此不提供养分,因认他们情感上距离遥远,相互疏离,没有被爱的感觉,在这类家庭中经验不到救赎或治愈。

    任何家庭的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自我认同感都受父母的自我认同感所影响。父亲对自己之身为男人,母亲对自己之身为女人,都觉

    得好吗?他们对自己是否感到完整、安全、有自信?在他们为夫为妻的角色上,如何相关,如何互动?他们和子女是什么样的关系?

    有一件事暗含在这些问题之中,那就是:子女健康或不健康的自我认同都是按照他们父母所表现的特征形成的。这些就是子女带到自

    己的生命中,并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生活出来的特点。因此,每一个人认同的根,不管是完整的或断裂的,都在原生家庭中在他极幼

    小时开始发展。

    家庭生活中另外一个影响我们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家人之间沟通的质量(并非量的多寡)。无庸置疑的,沟通是家庭健康和人格

    发展的关键。相反地,缺乏沟通是婚姻和家庭问题以及人格有缺点的基本原因。问题不在于哪个家庭有问题、哪个家庭没问题,而是

    这些问题哪个家庭能沟通,哪个家庭不能沟通。健康的家庭能够讨论问题和相异之处,而予以解决,或者学习如何与之一同生活。如

    果家庭能够沟通,就能掌握机会生活下去、表现自己的样子、成为当有的模样,并与人交往。

    我们在家中学习沟通。但关键是,我们的父母如何彼此沟通?我们在家里是否能自由、开放、诚实地说出我们的想法和感觉?我

    们是不是容易彼此表达感情?家中容许我们意见不同吗?公平的冲突能适当地表达吗?我们如河传达我们的愤怒?我们和原生家庭成

    员的沟通方式决定我们在家庭之外如何和人沟通,尤其在亲密关系中。

    当我们考虑人的形成时,体会到人生理和心理的存在是导向沟通的。在生理方面,我们受造拥有口、舌、面部肌肉、喉和耳朵,

    这都是人类沟通系统的零件,事先已预备好我们能表达在我们内生起的任何思想和感觉。在心理方面,借着开放而诚实地和人分享我

    们最深层的情感世界而寻求亲密。

    但为什么沟通的需要屡屡受到阻挠,或不能发展,或被抑制,以致无法获得健康的家庭生活?我们受造是为了揭示;上主已经把

    她自己启示给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彼此披露内心的世界。

    发展沟通的艺术,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这种艺术永远不能视为理所当然;需要继续不断地练习与重新评估,意思是用心和头脑

    来说话。因此,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是从他早年在家庭中经由沟通系统而养成的。家人彼此之间如何谈话,他们相互传达什么样的不

    愉快,他们彼此之间如何正确或错误地听取对方的意见,都是决定我如何感觉、思想和看待自己的原因。我对自己的感受和自我形象

    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都因我家庭中沟通的质量而定。

    从以上所说的种种,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我们必须更加意识到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人的行为如何以健康和不健康的方式影

    响我们。重要的是想想如何超越我们家庭历史的肤浅层面,这会产生不少益处,其一即是我们能摒弃恐惧和罪恶感,因为那些感觉使

    我们无法更充分地了解自己,无法更喜乐、更真实地欣赏过去。

    我不是说我们应该责怪或谴责家人,而是要能了解他们,因而更加接纳他们、更爱他们。我的意思是使那些在多年家庭生活中堆

    积起来的无数误解浮现出来,并予以澄清。就是这些误解把我们和家人彼此隔绝,阻挡我们真正认识自己;澄清之后再负起我们生命

    的责任,继续前进。

    就如圣经一直尊重人的背景(请注意圣经多少次记述个人的祖谱),我们也必须尊重、欣赏我们自己家庭的遗产,那是天主的恩

    赐。我们所继承的遗产,虽然为罪过及失败所破坏,但也充满了善良、天分,以及人性的潜能。人性潜能尚未开发出来,因为人们还

    没认出它来,以致一代又一代地都未能超越自己。

    读了这些想法之后,有人可能悲观起来或变成宿命论者,并结论说:[努力有什么用?我们被我们的过去绊住、决定了。]不,并

    非如此。我们面对的挑战,是以了解、熟知我们的家庭成员来超越我们的家庭背景而成长。是的,我们能够超越那个背景,能发展背

    景中那些尚未开发的丰富与资源。问题是有没有动机。圣经和耶稣召叫我们去做的就是:超越自己。对有信仰的人来说,那是可能的。我们在瓦器中存有的宝贝远超过我们的了解。做个怀有希望的人,就是愿意迎接这种挑战。灵修生活不就是这些吗?不就是愿意超

    越自我吗?不就是成长进入基督的圆满吗?

    就如韦菲(FranzWerfe)在《圣女之歌》(TheSongofBenadette)的引言中所说的:[为相信的人,不需要解释;万不信的

    人,任何解释都无济于事……我们是按照圣经而生活的人,蒙召改变,我们也相信我们能改变。]那么,让我们不要迟疑于检验我们

    原生家庭的成功和失误,其影响继续存留在我们的心灵和脑海深处。
肯定 我们为什么需要?
    人们说[阿们],是那么频繁,并且几乎是自动自发,尤其结束祈祷时总会说,以致这个词几乎变得没有意义了。但大多数

    被认为理所当然的话和动作都意味深长。[阿们]是我们对己专注倾听的祷词的答复,我们用它来承认祈祷的内容;就是说:「但愿如

    此;对了,我同意。」我们说这话不只知道祈祷本身和它的讯息,而且赞同、肯定;我们与祈祷者一致。然而,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说

    [阿们]的重要性。如果以团体之名祈祷的人听不到我们的答复,他可能感到不确知他的祈祷是否被接纳。其它人是否同意这祈祷?因

    此,如果要这祈祷有效,需要用肯定的[阿们]来回答他人的祈祷。

    在人类生活和彼此的关系中,更迫切地需要肯定。我们对此易流于终身不完全觉察,每认为理所当然,尤其是彼此之间。在听到

    许多人的倾诉之后,我意识到人们永远需要肯定、赞同,或再保证他们存在是值得的。很多时候,人们不用很多的话来述说这种需要

    ,但你如果聆听他们述说他们的生命史,这种需要就非常明显。事实上,这种需要是如此地明显,以致说来惊人,如果这种需要未能

    健康地予以满足,就会以潜意识的代人受苦的或毁灭性的不健康方式来满足。有人甚至缠绵于慢性病,因为这是他们发现吸引人注意

    的一种方法。

    如果我们有人性并且情感健康的话,肯定或「安抚」的需求是必要的。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需要。我们需要接触我

    们的内在世界,在自己的内在世界中才会感到被肯定的饥渴,也会承认这一点。我们需要能接纳那个正常的、健康的人性需求,而不

    认为那是性情懦弱,不感到罪过或者怪诞。那是一种健康的、好的特质。

    我们的需求是无心的,所以我们的理智必须控制如何、何时和为何满足这些需求;否则,这些需求会有统治及操纵我们生命的倾

    向;发展健康的理性来引导我们,是成熟的一部分;发展内在的纪律是对我们生命负责的一部分,这样我们会自由地选择以健康的方

    式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当我听人说他们不需要人的赞许,或说些类似[那是小孩子的事]这类藐视寻求赞许的话时,我无话可说,不再争辩。很多人在家

    里就压根儿没接受过所谓[小孩子的事]一个人否认这种需要,就等于否认自己的人性。这和否认饥饿和口渴是同样没有意义的。如果

    有人否认性的需要,我们会说这人不是无性欲,就是神经质。一个人否认赞同的需要,不是不诚实,就是非常冷漠而且不接触自己。

    这些人的生活是病态的。

    有时我们的背景,或者扭曲的宗教观念,教导我们拒绝这类需要,认为好人不应看重这种需求,或者认为要求他人的肯定是自我

    中心及骄傲的表现。这是我们很多人所学到走向生命非人性化的途径。但正确了解的基督教义,该是使我们人性化,帮助我们承认我

    们的需要和感觉,并提供给我们有尊严的方法来处理的教义。

    圣经教导我们祈祷并感谢上主。上主公开地赞许来自埃布尔尔、亚巴郎、梅瑟、达味、洗者若翰和耶稣的赞美和赞同。耶稣一直

    肯定并赞许需要知道自己是好人的人,犯奸淫的妇人就是一例。耶稣承认人类对赞许的需要并设法予以满足。

    有人否认或憎恶自己和别人需要赞许;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极端:有人过分需要他人的赞许与赞美。对这些人,再多的赞美

    仍然不够。这些可怜又可悯的人往往是[贪得无厌]的浪费感情者,因为越赞美他们,越表示赞许,他们就越需要。我们不论如何一再

    肯定他们的好,似乎仍然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是情绪化地寻求赞许的癖好者,有时甚至不问代价。他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几乎根

    本不存在。

    过分需要赞许的人屡屡来自情感被剥夺的家庭背景。剥夺情感是另外一种情感的妄用。那是被动的,但也是毁灭性的:就像癌症

    一样会侵蚀人的自尊。在情感冷漠的家庭气氛中,养成自我怀疑的毛病,人会很想知道:[我是怎么了?]质疑我的价值和自尊。静默

    只会增强我的失败和讥讽、批判以及评断它们的不赞许表示。

    冰冷的静默和任何关系中的缺乏回应,都会使人对这关系做出错误的负面解释。有时人用负面的行为寻求赞许,结果引来惩罚与

    批评,而这些只能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负面观念。但这类人是如此地需要人的注意,即使[负面的肯定]对他们来说也比什么都没有好,

    不管这些是如何地具有毁灭性。

    渴求人的注意和肯定的人,有如毒瘾者,会不计任何代价强迫性地寻求人的赞许。他们得到的会是暂时的[确定](Fix),一剎

    那间的高亢(high),但永不满足。未像小孩子一样被肯定过所造成的伤害,会给人留下一道持续不减的疑虑,在人的生命上留下一

    道持久的伤疤。

    否认需要赞许者的背景可能和上述那种人的背景相似。他们之所以否认、鄙视人需要赞许,是在防卫抵抗暗藏在下面的痛苦和疑

    虑。没有[肯定]的家庭,其欠缺能回溯至好几代。我们要问:没有人要改变、超越过去的模式吗?没有人开始了解人对赞许和肯定的

    需要?没有人开始体会到富有人性的家庭会因此而兴盛、因没有而灭亡?我并非指[坏]家庭而言,而是指[一般]的家庭。缺乏肯定是

    一种混乱,即使是过去发生的,现在也能影响我们。

    我们至今仍不全然承认肯定的需要。来自心理紊乱之家庭背景的人,非常需要人的肯定。所以,向我们挑战的是我们的过去,尤

    其在我们重要的关系和我们的家庭中。心理辅导人员不断听到的唯一吶喊是,这些人没有像小孩子一样受到爱、受到赏识,或受到照

    顾,而这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了对自尊永难磨灭的疑虑。

    在正常情形下,并非这些人不为父母所爱,因为他们很可能是被爱的,但没感受到、没听到,或没以某种方式觉察到那个爱。爱

    不是用温柔亲切的话语或行为表现出来的。常听人说:[我知道我父亲关心我,但他从来没告诉我他关心我。]静默是可怕的生活气氛

    ,会对自己及他人产生负面的或扭曲的结论或误解。人则会以这种错误的结论为生,这种结论导致负面的自我形象。

    要抵消这类负面的看法,重要的是发展人愿被赏识的基本人性需求之意识。这种需求的意识首先导引我们对它感觉自在,对它有

    种健康的态度。这意谓着必须清除一切扭曲的思想和感觉,这些对需求的扭曲思想和感觉可能多年己跟着我们,因我们家庭背景的影

    响而定。我们必须超越我们的背景。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家庭不好,或是我们未被爱、末被赞许,而只是说爱和赞许未充分表达,也许

    是因为怕我们一受赞美就骄傲起来。

    如果我们了解并承认我们需要他人的赞许,便会更意识到别人对赞许和赏识的需要。他们可能不要求,或者不表示他们需要,但

    确有这样的需要;他们甚至可能否认这种需要,但需要还是存在。即使他们不会好好处理人们的肯定,例如,脸红或看似不舒服,但

    他们还是需要。身为敏感的人类,我们的责任是因着对自己的需要敏感,而对他人的需要更为敏感。

    下一步就是把意识到的事付诸实施——而那需要努力甚至要计划。这可能像是人为的。毕竟,肯定不会自然产生吧?那是虚伪的

    观念。任何好习惯,包括肯定在内,要发展就需要训练。有人必须打破他们原生家庭继承而来没有肯定的模式,否则就会把这模式传

    到下一代。我们每次要践行,起初都会感到不舒服,但最后会变成习惯,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当我们给人肯定和赞许时,会被他们容光焕发和致谢的响应、微笑以及对自己感觉很好所温暖。认出对别人所做的善,我们会增

    强继续下去的需要。[谢谢]做得好。[我爱你],[恭喜],[你真是个体谅人的人],[你的成绩说明你真的在努力]——这类肯定的表

    示很容易说出,但我们需要意识、训练、重复,并继续不断地加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父母、配偶,甚至小孩子都互相说:[噢,他们知道我在意],或者[他们知道我感激他们。]不,他们不知道,除非把那些感觉表

    达出来!「他们知道我在意」是我们虚伪的假设之一,结果是我们彼此都想知道对方到底在不在意。表达感受的需要必须以坚信为基

    础。

    肯定永远不会足够。在任何人的生命中,有均衡的肯定,自尊从而获得滋养,这人才能转而滋养他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被爱,

    也爱人。我们生活的世界继续不断地对我们的优点提出质疑与诽谤。我们听满腹牢骚的人说些不以自然的话,如:「谁也不能信任」。[周围的人都在睡觉,对你的需要视而不见。][每个人出门都是去赚钱。]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正常的批评,不管是有理或无理。对我

    们而言,那些重要的人如果不肯定我们,我们会被否定及批评击溃,最后不成比例地夸大它们。当我们听到的都是批评和否定,而没

    有肯定时,我们会开始感到疑惑:[我错在那里]。此外,若我们彼此肯定,一旦批评或不同意出现,我们会比较可信。赞美和健康的

    批评均衡会造就良好的沟通,因而造就良好的关系。

    当我们互相肯定时,即以真实、中肯的方式揭示无条件的爱,那是我们所声称上主对我们的爱。给人肯定就是以一种非常明确的

    、务实的、有效的方式把基督的讯息传入这个受伤的世界。上主无条件的爱经由人显示出来,尤其当人彼此肯定时。

    肯定还有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虽然很少人提及,那就是自我肯定的需要。这是与我们接受和给予的肯定连在一起的重要问题。我所说的自我肯定,意即必须对自己所行的善、我们的成功和成就、以及良好特质诚实相待。这帮助我们把我们的软弱、限度和失

    败放在恰当的位置。人们往往把我们视为理所当然;不注意我们所做的许多善行或良好特质。对于我们需要肯定,我们必须感到自在

    ;我们应该随时拍拍肩膀赞许自己。我们需要为我们这样的人、为我们所有的一切感谢上主。要承认上主给我们的恩赐,没有比我们

    每天肯定自己更好的方法了。

    自我肯定听起来非常具威胁性。人们把它解释为自私或自我中心,他们暗示自我肯定者会自大,并且会出现各种神经质的现象。

    这岂不是我们普遍不愿相信自己和不信任自己的记号?如果我们不相信自己,怎么可能相信创造我们的上主呢?我们怎么可能相信上

    主创造的一切都是美善的?健康的自我肯定来自真实的自我形象,以及对自己是谁的诚实信念。

    如果肯定自己,我们更能接触并肯定别人。自我肯定和基督徒爱天主及爱人如己的主要诫命相连。[我几时见了你饥饿,或口渴,或

    赤身露体……?]即使我们的主在谈论身体的需要时,也有情感上的饥渴必须满足:爱、感情、了解、赞许的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