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费彬神父
【作者简介】
费彬神父(Fr.RobertFabing,S.J.)是耶稣会会士,住在美国加州LosAltos,指导圣依纳爵神操,并在美国加州、奥勒冈州、非洲及墨西哥,创立四十馀所以耶稣会神操为主轴的婚姻与家庭灵修辅导中心,也就是耶稣会家庭生活网(JesuitInstituteforFamilyLifeNetwork)。神父是神修神学与临床心理学博士,著有:《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天主》、《感恩祭宴》、《真正的食粮》、与《神圣的软弱》等书。神父重视每天的默想祈祷;他每星期也都会拨出一整天的时间,去海边与天主交谈。神父还能作曲、写歌。美国教会的礼仪庆典,经常使用神父谱写的圣歌。台北总教区教理推广中心出版了两套神父的圣歌CD:《请前来》与《我的翼荫下》。此次研习会的主题是「灵修生活」。神父以一个週末的时间(四月廿二至廿四日),配合着他的新书:《神圣的软弱》(光启文化事业出版,黄美基译),为来自全省一百三十五位信友讲解现时代的灵修生活。
【译者简介】
黄美基,资深译者。常为教会各单位翻译文稿,及译介教会官方文告。文笔练达清畅,曾获第九届梁实秋文学奖翻译类第一名。译作甚丰。
我愿将本书献给过去三十年来,曾经参与耶稣会“家庭生活中心网”(JIFLNET,JesuitInstituteforFamilyLifeNetword)咨询服务的所有耶稣会士、修会修女、已婚男女。为相信本书内容而来的。为他们的服务和陪伴,我感谢他们每一位。
感谢我的父母,为了他们对我以及对彼此的单纯、深刻、充满信仰、美好的爱。
感谢我的耶稣会弟兄——东京上智大学的威廉•强士顿(WilliamJohnston,S.J.)、波士顿第三年导师威廉•贝瑞(WilliamBarry,S.J.)、底特律前任第三年导师华特•法瑞尔(WalterFarrell,S.J.),以及露西•麦拉奇(LucyMalarkey)修女,在本书写作期间,他们为本书花了时间,也付出了关心,提出意见。
最后,感谢阿瑟•迪克斯(ArthurDeex)在本书写作时,以娴熟的打字技巧将书稿输入电脑。
罗伯特•费彬(Fr.RobertFabing,S.J.)
于加州洛斯阿图斯(LosAltos,California)
过去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上主的园地工作,成立夫妇恳谈会和家庭治疗中心。
在写作本书时,由于天主的恩宠,加州和俄勒冈州的四十个夫妇恳谈会和家庭治疗中心组成了耶稣会“家庭生活中心网”。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关于这方面,我有现成的历史资料。我在一九六零年秋天于加州洛斯加图斯(LosGatos)加入耶稣会。一九六二年初,我十九岁,还在初学第二年,发生一件我从未经验过的事。初学导师来到我房间(我们有四个初学生同住一个房间,以一面墙和帘子作隔间)。他问我是否愿意在这个星期天到旧金山去和我父母一同晚餐。
初学导师有个兄弟在旧金山,他想要和他以及他的家人一起用晚餐。他问我是否愿意与他和初学班长一起去?初学班长和我在我家吃饭,初学导师则在他兄弟家吃饭。
在路途上我们要守静默。初学班长开车,我可以一起去,但有一个条件,在往旧金山这趟五十里的路途上我得坐在后座,低头闭目,并在来回的路上各默念三串玫瑰经。我说:“没有问题!”
到了星期天,我们就依原计划行事。
那天下午从洛斯加图斯开往旧金山的路上,我们到了洛斯加图斯最南端。这里是西湖区,许许多多的房子排成一长排,一户连着一户。不知怎的,大约有三十秒时间,我发现自己头抬起来,眼睛也张开了,我注视成排的房子。这时我感觉到基督临在我内,对我说:“费彬,你看到了在那些房子里……在客厅、厨房、卧室、起居室里的痛苦吗?”上主指给我看那些家庭的痛苦。我回答说:“我看到了。”上主继续说:“在你以前就读的圣依纳爵中学,他们对此没有任何作为。在旧金山大学,他们对此也没有任何作为。”我说:“我知道。”在我内的基督说:“我要你为此做点事情。”我说:“好的。”
这一切大约有三十秒钟。
接下来的十四年里,我的生命都在为此做准备。我本来主修美国历史,却因此改念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然后念神学。我花了许许多多小时来做婚姻指导和家庭咨询,终于拿到了执照。
一九七六年秋天,我来到耶稣会退省院,开始从事婚姻、家庭、儿童的咨询工作。我把有兴趣结合心理治疗和教会克修神学史——尤其是圣依纳爵神修——的婚姻辅导和家族治疗师集合起来,成立了耶稣会家庭生活中心网。
从那时起,我在成立每一个中心时,都体验到四十年前我还是初学生时所体验到的基督的行动。是同一位基督,同样的召叫。我逐渐了解,从这些房子、这些家庭中向我哭诉的弟兄姐妹,都是在十字架上受苦的基督。从事这工作的我,以及各位平信徒、耶稣会士和修女们所回应的,正是希求安慰的受苦的基督。
如今我看得很清楚,这是基督的想法,愿望及工作。基督希望世上的男女能和睦相处,父母子女能和睦相处,家庭是一个充满爱、抚慰和平安的地方。
天主在基督内的形象令我惊讶,天主所关心的事也令我惊讶。这时天主的兴趣。在跟随基督时,我渐渐了解耶稣究竟是谁,以及耶稣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对天主子民的要求又是什么,真实奇妙得很!
家庭生活中心网的副名是“耶稣会的传统辅导”。这些年来,这个副题逐渐发展出来的意义就是,在人类历史中,心理治疗让我们发现了“潜意识”(unconscious)。此一简单的了解,已影响了克修神学中“德行的修行”、“基督徒的成全”、“将坏习惯改为好习惯”等典型功课所努力的方向。
“潜意识”在人类行为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这个发现让我们在追随基督时,有了一个有效的工具,能了解自己和彼此了解。是耶稣掌管人类生命的意义,甚至掌管“神圣”的意义,而不是你和我。耶稣在《玛窦福音》第二十五章中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这样,耶稣为祈祷——专心向天主——所下的定义就是,我们与弟兄姐妹分享我们是谁、分享我们的所有,而做的每一个行动。因此,在心理治疗中,与配偶、子女、父母分享自己时,就是一种祈祷……就是举心向天主。
这样,心理治疗就是圣依纳爵神操中的“省察良心”,也等于是“耶稣会的传统辅导”。
各位也知道,这样的整合并不简单,但它确实显示基督为何如此一心一意地希望每一个天主儿女的心中都能享有这份自由、爱与平安。
正如上主对我们说过的:“真理使你们获得自由。”
正因如此,才能吸引许多平信徒、耶稣会士和修女,成为这些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每次开同仁会议时都举行感恩圣祭,这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我们所做的就是照顾这些家庭中破碎的基督身体。我们答复基督的召叫,形成了这工作,这召叫还会继续引导我们的工作。
本书就是在表达天主的此一恩宠。
罗伯特•费彬(Fr.RobertFabing,S.J.)
于加州洛斯阿图斯(LosAltos,California)
我年轻时打高尔夫球,而且常常打!我十三岁时喜欢踢足球、打篮球和棒球。满十四岁时,我放弃了这些运动,只打高尔夫球。之后四年,我几乎每天都打高尔夫球。太阳一出,我就开始练习发球,满是露水的草地上到处散落着我的练习球,数目总有上百个。我一而再、再而三……从早到晚不断地练习。我成了打高尔夫球的好手。
今天英国广播电视台播出欧洲高尔夫锦标赛,我看了十五分钟。我是在随意转换频道时,无意中看到这个节目的。我看到这位高尔夫巡回赛的顶尖好手,每次发球前,都先做两次挥杆练习。这令我一震,他是之夜高尔夫球手,一辈子都在打高尔夫球,他已经打过无数次高尔夫球,挥杆次数也数不清了,他是冠军,是欧洲最好的高尔夫球手,是美国最好的高尔夫球手,现在是全世界最顶尖的高尔夫球手;这位冠军选手每次发球还要先做两次挥杆练习。这时我开始反省,也许事情真的应该是这样……也许真正的冠军、真正的专家、真正的成功,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一件实在很简单的事情,反覆不断地练习,并把这事做好……做得非常出色。
任何人,只要曾经试着把一件事做到非常好,都会对此发现大感诧异。
据说,古典吉他演奏家塞哥维亚(AndresSegovia)一天练习吉他八小时。其中六小时练习音阶,两小时用来练习新曲或要演出用的曲子。塞哥维亚是一位古典吉他大师,但他每天花六小时练习最简单的DO-RE-ME音阶!
这表示什么呢?我们是否从中得到启示,知道如何把一件事做好?我们是否得到任何启示,知道去做某件事的意思?我认为这是表示,一件事要做得好,不是自然而然,也不是不须练习就会做好的。我认为这是表示,看起来很容易做到的事,其实是经历过日复一日的努力与练习的成果,我认为这是表示:“除非你下功夫,否则什么也做不成。”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对我们的灵修生活以及人类的生活,必定也有所启示。
基督徒的灵修生活是要过着以天主为中心的生活,这位天主以三个位格启示给我们,即圣父、圣子耶稣和圣神:造物主天主,救世主耶稣,护慰者圣神。基督徒的灵修生活就是持续不断地“照耶稣所行的去行”(若二6)的过程。如果我们应用高尔夫和音乐的例子,那么,灵修生活必定是终其一生日复一日、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练习。
如果这是正确的——而我相信它是正确的,那么,一而再、再而三,日复一日不断练习,直到你熟练、直到你觉得很容易为止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人类的行为或好习惯拿来作为这问题的答案。从阅读福音中,看到耶稣的生活、死亡与复活,人们便得到基督行为模式的清晰图像。我们也可能受到耶稣所言所行的精神启发,而像耶稣在福音中所行的那样去做。这样,我们可以学习“像耶稣所做的一样去做”或“像耶稣所生活的一样去生活”,“像耶稣一样的举止”,“像耶稣一样的说话”,“像耶稣一样的行为”。
我们可以这样试试看,当我们试着像耶稣一样的举止时,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成功,而在别的情况下失败。在过灵修生活时,我们会注意到音乐家、艺术家和高尔夫球手很快就觉察到的事。“这并不那么简单!”可能非常困难,有时甚至让人觉得不可能做得到。一旦有了这个理解,你就会明白,你必须一试再试,才会成功。你会明白,必须有一股动力,使我们有新的行为,改变过去多年冷漠、不同于现在的行为。旧习惯根深蒂固,也许这习惯性的行为,与我们所渴望的并不一致。我们所需要的动力,就是一试再试的习惯,以及偶尔的成功。如何得到这动力呢?就是藉着一再地尝试错误……藉着尝试和失败……藉着努力和成功!经由良好的行为、得以逐渐察觉其中牵涉的是:认清现实,知道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正如圣经所说,全部的法律和先知都可用这句话表示:“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谷十二30)我们都知道,这里所说的对近人的爱,与对天主的爱有密切的关系。这个深刻的基督信仰见解,影响并塑造了大部分的西方文明。
几世纪以来,从柏拉图的哲学到电脑的发明,我们的文明在理论和实用上都对人类的进化贡献良多。在二十世纪初期,日后被称作“心理治疗”的现象,掳获了西方人的思想和兴趣。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研究的兴盛,如此广受欢迎,我们可以说,今天西方文明的大司祭就是心理医师和心理学家。心理学的现象值得投入兴趣、注意及交谈,并纳入基督信仰和灵修体验中。
许多过灵修生活的基督徒,认为祈祷、天主以及走向天主的行动,都是主日的事。他们觉得他们的感情生活、与人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困难,都与天主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觉得天主距离他们的私事很遥远,甚至觉得教会根本不在乎他们所关心的。他们觉得除了天主及教会的利益之外,他们注定在人际关系上饱受情绪痛苦。心理治疗和心理学界,针对这样的孤独感有深刻的言论;它以关心、知识及愿意聆听的态度发言。潜意识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人类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实是社会之福。心理治疗的普遍,是一种进步,更是值得欢迎的礼物。如今关于情绪和心理治疗痛苦的灵修意义,我们需要基督宗教来提供资源。我们需要在一个人的“潜意识”与心理治疗的晤谈和经验中,看到天主的临在。需要看到天主多么关心我们是否能彼此相爱。也需要明白,天主如何希望人类能彼此分享他们个人的、潜意识的自我。并且明白,灵修生活、心理治疗的经验和天主伟大的诫命,其实是同一件事。
正如我们所受的教导,灵修生活——走向天主,与天主的关系,就是祈祷。祈祷以及走向天主有许多方法。问题是许多人不明白,去发掘“潜意识”以及他们所忍受和体验到的情绪痛苦,就是走向天主……也就是祈祷。这就是身心二元论的老问题。问题在与我们没有明白,度人的日常生活,承受情绪痛苦并得到解决,本身就是神圣的……就是灵修生活。
本书的方向就是去看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情绪的痛苦及解决,真正的面目……那是走向天主……是一种祈祷,是神圣的,也是在过灵修生活。这么做是为了揭露灵修生活的意义以及情绪痛苦的意义,才能针对那些看不到痛苦意义的人,提供具有治疗效果的事实。
观看走向天主亲密结合、与天主亲近的灵修生活时,我们会在生活经验中找到意义,让我们看清一切,并因此得到自由。
几世纪以来,灵修学者将灵修生活分成炼路、明路、合路三个阶段。他们说炼路需要走许多年,其中还包括否定之路(vianegative)。“否定之路”即为放弃各种以自我中心的行为和动力所做的种种决定。
明路在于我们能渐渐认识耶稣基督,祂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天主”(若一18)的肖像。这是靠“主的神”(格后三17)在我们内,吸引我们走向基督。这条道路需要许多年时间的酝酿。
合路则是人与天主的亲密生活,在这里,我们的身、心、灵都是天主之爱活生生的临在。自此以后,我们全部生命都是如此。
此一传承而来的灵修生活纲要告诉我们,从十五岁到五十五岁,我们走在炼路的否定之道上。然后我们会进入下一个二十年,即明路,亦即从三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之后,我们生命最后的时光,五十五岁到七十五岁或八十五岁,则是在合路阶段。
如果把这个视为普世对灵修生活的观点,也许有些不公平,但许多著述都认为这是一种正确的描述。现在我们可以根据对成人生命周期和阶段的研究,来看此一模式,并提出以下的问题:“在我的灵修生活中,是否同时处于这三个阶段?我是否在灵修生活的一个动态中,处于炼路阶段;在另一动态中处于明路阶段;在第三个动态中则处于合路阶段?”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我希望向你们启示,这个旅程的意义在于,真正体验“潜意识”而经历各种生活上的情绪痛苦,正是“神圣”的真义,也是走向天主的一种行动,也正是祈祷的真义。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时,各方面的力量和支持都会加在基督徒旅人……朝圣者……受苦者身上。他会看到天主如何希望他去这么做……去分享……去经历注视潜意识而生的的情绪痛苦。除此之外,天主的支持,与你的合一,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加强基督徒旅人的意志。这旅程的重要性在于,每位基督徒朝圣者,能认出走向“潜意识”的路程中,他们是神圣的……在经历、走过情绪痛苦时,他们并未与天主即基督教会疏远,也未与他人疏远,事实上他们正在拥抱真正的自我,拥抱其他人、拥抱天主、基督信仰,以及神圣本身。
在一同踏上旅途时,我假定:
•在所举的比喻或例子中,每位朝圣者都相信天主,也相信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神性。
•关于灵修传统和历史,教会有丰富的资源。在人们走入“潜意识”的旅途中,经历到情绪痛苦时,教会能予以特殊的援助,更有责任伸出援手。
•每位基督徒在体验到情绪痛苦时,都需要基督和教会的支持;而正经历此种痛苦的人,也都在寻求外加的力量和意义,因为这些通常在我们的社会上是得不到的。
为了让各位了解我所用的一些重要名词,特别解释如下:
•情绪痛苦(emotionalsuffering):是指人经验到自己的“潜意识”,并开始脱离“假我”的经验和行为,而了解“真我”的经验和行为时,所承受的情绪上的痛苦。
•灵修(spirituality):个人对天主与他们的关系有的想像和了解,对天主的回应以及寻求天主的态度。
•真我(realself):“个人成长和实现的原始力量”(凯伦•霍妮KarenHorney).
•理想化自我(idealizedself):非理性想像中的“我”……按强迫性的自我命令,自己应该有的样子。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个人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现实、价值和可能性等等假设。
•精神官能性冲突(neuroticconflict):在回应现实刺激时,“真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
•软弱(weakness):个人处于无力造成任何有意义的重大改变的情况;也是圣保禄宗徒在书信中所说的软弱无力。
•灵魂的黑夜(darknightofthesoul):圣十架若望在同名的著作中,所形容及说明的过程。
在探索灵修生活时,我也假定:
•天主要我们彼此深度地分享自己,这样的分享也是一种履行天主最大诫命的方式。
•为促进真正的自我实现,认识情绪和沟通是必须的。
•过灵修生活的个人,必须在他们的情绪痛苦中看到意义,也看到天主的临在。
•在个人的追寻中,教会具有独特且积极的角色和传承,引导灵修生活与所遭受的情绪痛苦,去发现天主和他们的“真我”。
然后我要揭开灵修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在灵修生活中,天主的旨意是要我们与自身以及他人分享内心的感受。随着对“潜意识”有更多认识,以及对于“情绪痛苦”的认识,再加上谈及这些事情如今已是司空见惯,因此必须明白,情绪、人的互动以及在这些经验和沟通中产生的痛苦,就是“神圣”的本质。
我们必须看到情绪和心理痛苦的实相……视之为灵修生活。这里所需要的是提供一个情境,使我们能清楚说出自己的内心活动。本书希望提供这个机会,反省自己的内在经验。这儿可不是宣泄情绪,二十从你已经感受到的体验,产生反省和祈祷,使你对内心的体验有坚定的信心。目的是为了让你宣扬你的信仰,并与在同样处境中挣扎的人沟通。我们都知道,人先是有所体验,然后会反省这体验,并从体验中产生信仰“洞见”,最后则是将自己的发现传报给别人知道“沟通”。
我希望提供一种情境,使你能置身其中。我要提出我对灵修生活的了解,使你能看到自己位于何处。我会用一些问题让你们反省和讨论,以帮助你逐渐了解。我希望用旅人这样的比喻来说明灵修生活,以便描绘出各位的起点。我请求你反省、祈祷,而觉察到在这旅人的比喻中呈现的连续经验里,你处在什么位置。从某方面来说,本书是一本指南。这样的认知会让你在天主前的自我了解上,得到平衡和稳定。以这样的了解为基础,我们就能有坚实的立足点,与真正的自我、与他人,也与天主互动。这样的自我了解,这样的稳定,就是信仰。那是身为天主儿女的自由,是能够说出自己内心情况而产生的真正平安。
在说明灵修生活时,我采用了辩证法。我会先提出一个特定动向的幅度,然后再提出另一个,接着提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中介”。第三章到第七章提出灵修生活的一个幅度:人的情绪(心理)经验。第八章到第十章则提出另一幅度:人与天主互动的经验。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则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讨论,指出前两个幅度都属于灵修生活。
我所用的方法是提出问题,让你在祈祷时或在团体中回答。要回答的问题是,看见天主在你情绪——心理痛苦中的临在……从“潜意识”的情绪——心理冲突,走向有意识的、情绪——心理的解答和健康时,所发生的痛苦中。许多人在这里看不到天主的临在,也不把这旅程视为灵修生活。许多人在主日热切地向天主祈祷,但却以为他们的情绪生活、人际关系及种种问题,与天主和他们对天主的寻求没有什么关系。
发问、祈祷和反省,能有效地处理状况,因为祈祷和反省可同时向身、灵发言,彻底打破身、灵的分离。因为祈祷同时向身、灵说话,而能打破这样的分裂。所以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和祈祷反省,来解释并鼓励灵修生活。这会使本书的目的更进一步。天主要我们彼此沟通。这就是祈祷;这就是走向天主;这就是圣;这就是灵修生活。
整本书中兼容并蓄地从各个不同的来源取得资讯。其中包括凯伦•霍妮和阿德肋(AlfredAdler)的人格理论;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圣依纳爵的灵修,好明确陈述令陈述灵修生活究竟是什么。
在道出情绪和情绪发展理论时,我会采用暗语或比喻故事的方式,在故事中愤怒的情绪是受挫后的反应。这只是许多情绪理论中的一种,而我要在本书中探讨这一理论。
正如哈珀(RobertA.Harper)在讨论兼容并蓄的价值时所说:
僵化、教条主义以及狂热地固守某一特定制度,当然不会使鲁钝的工具变得锐利。应该鼓励尚在训练的年轻临床学者,尽量接触所有的治疗理论,并轮流练习各种技巧。在这个预期更科学化的时代,我们相信这样的临床医师很可能比起只限于一种理论和有限技术的医师,能帮助更多病人。
在第三部和第四部中,我会引用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圣依纳爵的灵修,作为了解灵修生活意义的资料来源。
问题讨论
你认为灵修生活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每天练习吗?为什么?
你如何体验这一点?请在小组内或与另一个人分享。
你认为在你灵修生活不同阶段,会因不同动态而同时具有炼路、明路与合路的境界吗?如何造成这情况的?
你是否相信你有一个“潜意识”?那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潜意识”呢?
生活中的哪些事,是我们不希望觉察到的呢?
你的“潜意识”在你灵修生活中是否活跃?它如何运作?
————————————————————————
我认为“潜意识”的发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进展之一。情绪经验以过去从未有的方式,深刻地启示给我们。这件大事——发现人类的“潜意识”——浮现在基督徒灵修生活的历史舞台上。这对于我们所认为的灵修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可以问这个问题:几世纪以来,过灵修生活的基督徒,对灵修生活有何看法呢?基督宗教的历史,对于灵修生活的意义和范围,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如果一开始能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明白,“潜意识”的发现,正好启示给我们有关灵修生活本身的意义。
如果看看基督宗教历史在这许多世纪以来,所传给我们的著作,就可了解“潜意识”的发现,对灵修生活具有何等意义了。让我们看看灵修生活对教会圣人的意义,以及对那些奉献生命,热心注重灵修生活,并善度灵修生活的人的意义。
我愿简短地提到下列书籍:耿裨思(ThomasàKempis)所著《师主篇》(TheImitationofChrist),圣雅风•罗德里格斯修士(AlphonsusRodiriguez,S.J.)所著《崇修引》(ThePracticeofPerfectionandChristianVirtues),圣十字若望所著《攀登加尔默罗山》(TheAscentofMountCarmel)、《灵魂的黑夜》(TheDarkNightoftheSoul),圣女大德兰的《灵心城堡》(TheInteriorCastle),德日进(PierreTeilharddeChardin,S.J.)的《神圣的氛围》(TheDivineMilieu)。
这些作品,不论在今天或在写作当时,都被视为灵修生活极佳的阐述。书中讨论的主题和所提出的问题,都直接显示了写作当时,人们心目中灵修生活的领域。
我邀请各位与我一起回到过去,拜访这些伟大的灵修作者所认为的灵修生活,我邀请你以墨香的态度阅览这些作品的章节名称。来与我一起参与灵修生活的历史世界。
我们先看看第十三世纪的作品,耿裨思的《师主篇》,从书中的章节名称来看看他所认为的灵修生活是生命吧。
避免过于亲昵
论求真平安及热心修德
逆境的益处
不要妄断别人是非
忍耐他人的缺点
谦逊忍耐
自我检讨
论缺乏各种安慰
心中的愿望须加审查和节制
有所希求该抱何种态度并如何祈祷
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人间的疾苦
内心自由端赖乎祈祷
别人的诽谤不必介意
他人妄断不必畏惧
不可挂心外事
自身事不必过于忧虑
勿轻信人言言多易失
遇有过失不可灰心
省察自己定志改善
这些章节的题目,是否有哪一个触动了你?是否有哪一个引起你的兴趣?如果有的话,是为什么?是否你认识的某个人,目前正经历类似的动态?这使你对灵修生活的意义有何体会?你现在反应如何?静默片刻反省。
我们再来看看圣雅风的著作。四百多年来,教会把这位十六世纪西班牙耶稣会士的作品,视为灵修生活的典范,推荐给教会的羊群。圣雅风的作品《崇修引》,被视为灵修生活真义的权威摘要。试看下面论述的标题:
第一篇论述
论我们对德行和成圣应有的感情和渴望
成长的渴望和自我改进,是得到天主恩宠的一大标记
论修德行应有的毅力
第二篇论述
论日常生活的成全
我们的进步和成全在于做好日常的行为
论做每件事时,犹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天
好好地做每件事,而不忧虑明天。
第三篇论述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应有正直纯洁的意向
第四篇论述
论合一及兄弟之爱
论这“爱”及“合一”的需要,以及保持合一的方法
应提防弟兄姐妹有任何争论或意见不合时如何处理
当别人冒犯我们时可以遵守的三项指示
论遽下判断的恶意及严重性
论遽下判断产生的原因和根由,以及补救的方法。
这些主题对你有什么挑战吗?其中所使用的文字和表达,反映出作者所处的十六世纪世界。这些主题指的是哪些经验呢?它们是否指出你的某些经验?静默片刻反省。
让我们继续以默想的态度接下来看。
第七篇论述
良心省察的重要性
每次省察以哪方面为重
两项如何选择正确省察项目的建议
良心省察是执行其他灵修方法和指示的管道;未能从中得益的原因在于做法不对。
第八篇论述
论承行天主的旨意
按天赋的恩赐和才能来承行天主的旨意
生病时应如何承行天主的旨意
面对死亡如何承行天主的旨意
面对生命中的困苦和灾难时如何承行天主的旨意
帮助我们承受不幸的方法
你觉得怎样?你是否想到在谈论灵修生活时,为什么会处理这些主题呢?你认为怎么样?请看看这些被视为是灵修生活的主题。静默片刻反省。
要记住,这些主题抓住了十六世纪人的心,在作品完成后的四百年来依然如此。让我们再继续看下去。
第九篇论述
必须将祈祷与克苦结合,两者必须相辅相成
谈克苦包含的内容及做克苦的需要
天主给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任由人追求口腹和欲望
我们灵性的进步和成全,在于克己
不努力克己的人,就不是过灵修生活
应如何实行克己的生活
我们主要该克制邪恶和激情,那对我们有相当大的影响,会使我们犯下最严重的错误。
使克己变得耿容易实行与接受的动机:获得赏报的希望
上面所说的你熟悉吗?这些情况和经验构成了灵修生活。
接下来两篇论述谈的是自觉和诱惑。在你读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呢?
第十一篇论述
谦逊的好处,以及我们有谦逊之德的必要
自觉是达到谦逊的基础,也是惟一及必要的方法
谦逊是一切德行的基础
如何达到自觉,又不致灰心丧志、失去自信
学习自觉的好处
自觉带来的勇气和力量而非沮丧
学习自觉之必要
谦逊是得到心灵真平安的方法,没有谦逊则永远得不到
更有效地获得谦逊之德的另一种方法:不断地练习
如何特别省察自己的谦逊之德
谦逊是克服一切诱惑和在一切德行上成全的方法
第十二篇论述
论此生中的诱惑
诱惑所带来的益处
诱惑使我们大大了解自己,并求助于天主
在诱惑中,我们认清自己且受到净化,更能扎根于德行中
在诱惑中,我们不只自己得到教训,也为他人学到教训
抗拒诱惑的良方
以极大的勇气和信心抗拒诱惑的理由
应以不同方法来抗拒不同的诱惑
你有何想法?想到这些方法时,你有什么感觉?这些主题所指的经验,被认为是灵修生活的一部分,你的看法呢?
下面的论述谈到喜乐与忧伤、寻求灵修指导以及对灵修指导坦诚以待,还有如何提出并与人分享易起冲突的议题。
第十四篇论述
论喜乐与忧伤
论忧伤带来的重大问题
论忧伤的根由及原因,以及补救方法
论忧伤的其他根由
有时有时也是好事
第二十三篇论述
良心的表现
与指导我们的人坦诚以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能与指导我们的人坦诚相处是多么轻松与快慰
在这坦诚背后的困难一些初步的解答
认识坦诚之路上最主要的障碍
第二十四篇论述
论弟兄之间的纠正
彼此纠正是爱的表现,并有极大益处
骄傲是我们不肯善加改过的原因
不善加改过所产生的不变及损失
善加改过及接受训戒的重要性。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广泛的人类经验,你认为把这些经验视为灵修生活的一部分恰当吗?为什么?静默片刻反省。
十六世纪的圣衣会士圣十字若望,由于其关于灵修生活的著作,而被尊为教会圣师。他主要作品有四部:《攀登加尔默罗山》、《灵魂的黑夜》、《爱的活焰》(TheLivingFlameofLove)、《灵歌》(TheSpiritualCanticle)。《攀登加尔默罗山》谈的是灵修生活的初期阶段。书中针对开始跟随基督时,我们所能采取的行动。圣十字若望让我们明白,在灵修生活的初期,是由自己掌管自己所做的事。
《灵魂的黑夜》则谈到灵修生活之旅中,有天主在我们内诱导我们。《爱的活焰》讨论人与天主在爱中结合的经验。而《灵歌》则是整个灵修生活的流动和经验。
请你慢慢地,以默想的态度来读《攀登加尔默罗山》中的章节名称,让自己自由地做出联想。
第一卷
灵魂与天主结合旅途上黑夜的本质
在与天主结合之路上,必须真正走过克制感官欲望的黑夜
圣经中证明必须经过这黑夜,即克制感官和欲望,才能走向天主
欲望如何折磨人
证明要达到与天主的结合,必须除去所有的欲望
说明会危害灵魂之欲望的种类
进入这“感官和欲望的黑夜”之态度和方法
你读这些标题时,内心有何反应?你有什么体验?你联想到什么?
记住你的反应。现在我们要讨论《灵魂的黑夜》中某些章节名称。如同前面一样,以祈祷的态度进入。
第一卷
初学者的不成全
初学者会有的一些骄傲毛病
常在初学者身上发现的贪婪毛病
初学者常犯的大罪——愤怒
贪饕、嫉妒、懒惰等过失
在读这些时,你体验到什么?你是否认为这些标题包含在你所认为的“灵修生活”内?继续讨论之前,先将你的回答写下来。
讨论十六世纪加尔默罗会修女圣女大德兰的作品时,我回想起我在亚维拉古城的时光。亚维拉是西班牙仅存保有古城墙的城市,非常美丽。大德兰戏剧化的人生就是在这里展开。在亚维拉,大德兰因为创立赤足加尔默罗会而受了许多苦。她知道她写作的灵感是来自上主,没有人可以阻挡。“没有一个机构的创立是没有困难的。它要与许多人的想法据理力争。我从没有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创办机构。最常令我感到疲累的是我不够健康。天气非常恶劣,我也很不舒服。”
我们要看的作品是《七宝楼台》。大德兰在这本书中把人走向天主——即灵修生活的旅程,描写为行经一座城堡里各个不同的住所。对大德兰来说,“《七宝楼台》中走向天主的旅程,与走向自我,乃是同一个旅程。”
头三个住所(第一、二、三楼台)代表在灵修生活中所能做到的事。这些包括我们在过灵修生活时所做的决定。如同以往,在走向天主时,由我们自己掌管一切。
接下来三个住所(第四、五、六楼台)代表灵修生活中非我们所能掌控的体验。这里,是天主在掌控,不是我们。《七宝楼台》中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住所,则谈到我们与天主所能达致的灵性亲密结合。
以默想的态度来看看《七宝楼台》中前三个楼台的章节标题,以明白大德兰所说的灵修生活是什么。
第一楼台
我们灵魂的美与尊严
了解此真理的好处
自觉的重要性以及与此有关的问题
第二楼台
抗拒诱惑时,毅力的重要性
第三楼台
论人生中微弱的安全感,以及我们如何面对
祈祷时的干枯,如何在这种经验中看自己的生命
“大德兰提醒我们,我们藉着找到自我,而非失去自我,才能走向天主。她强调谦逊的必要,谦逊是说:我们必须停留在现实中,这现实就是认识自己和接受自己。”大德兰这些章节标题是否在你内心激起任何疑问?灵修生活注重内在的美吗?你觉得了解你灵修生活的尊严很重要吗?在你的灵修生活中,自觉很重要吗?你有反省灵修生活健全与否的方法吗?你的反省是什么?请以这些主题和问题来祈祷。
第四楼台
讨论在祈祷中慰藉舒服的感觉与神慰有何不同
第五楼台
在天主帮助下,灵魂能达到怎样的结合?为与天主结合,爱自己弟兄姐妹的重要性
第六楼台
身灵如何合而为一
“大德兰把宗教的召叫和心理的召叫并列,成为从天主而来的同一召叫,而天主是人生命的中心……按她的经验,宗教之旅和心理之旅是同一个旅程。”在大德兰写出了灵修生活意义的四百年之后,这位信仰深刻的修女,在你心中引起了什么?在你的祈祷中,曾有慰藉的感觉吗?爱我们的兄弟姐妹跟与天主结合的关系是什么?你是否认为心理之旅与宗教之旅是同一个旅程?就你祈祷的经验做反省。
以上的讨论并未全然道尽基督宗教传统中,众多的灵修生活作品,事实上根本还未触及。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调查全部的材料,只是挑选重要人物的作品,帮助我们明白什么是灵修生活。这个方法多少可告诉我们,至少这几位灵修大师所认为的灵修生活是什么。我认为那对我们的探讨会很有帮助。
现在我们要探讨较近代的灵修生活写作德日进神父,跟着他,我们进入二十世纪中叶。德日进是一位法籍耶稣会士,他生活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一位古生物学家。这个专业在他生命中是召叫中更深的召叫。我们要讨论的作品是《神圣的氛围》这是一本论及灵修生活意义的散文集。
让我们看看他书中的章节标题:
行动的神化作用
行动使基督徒圣化的问题
人的努力协助世界“在基督耶稣内”完成
在我们的宇宙间,任何实体都为有灵魂的人而存有
用行动和天主合一
由行动的神化作用
耐力的神化作用
人的努力使基督徒完美
成长的耐力
德日进写道:
的确,天主!它必将成就——藉着祢已深植在我意志中心的要求!
因为我渴望,也需要它如此成就,
我愿意它是如此,因为我情不自禁地爱着那些因祢不断帮助而带来现世的一切。
一种想法、一个物质上的进步、和谐、人性之爱独特的微妙情愫、一笑或一瞥中蕴含的迷人奥妙,这些新奇的美仿佛初次展现在我内和周遭,大地上的人们的脸——我有如孩子般爱着它们……
我越分析我自己,就越发现这端心理学的真理:即使是一个人动一下他的小指头……也是(在做)天主的工程。
你看了德日进在这些章节标题和引文中指出的,你有什么体验?人类行动的领域?人类的一切努力?你的现实生命?你的成长?
我们继续看德日进书中的章节标题:
同天主一起与恶交战
表面失败与它的升华
顺天安命的正确懂法
对现世的执着与超脱:首先发展你自己
基督徒生活的统一节奏:发展与舍弃
十字架的意义
物质的精神能
“神圣的氛围:之显现:存在的兴趣
个人在“神圣的氛围”中的进步:纯洁、信心与忠诚
集体在“神圣的氛围”中的发展:爱德
我们再次引用德日进的话,可让我们看到对灵修生活意义的重要领悟,他说:
为什么偏要把同一努力过程的两个阶段,互相分离与对立呢?你主要的职责和愿望是与天主相结合。但为了与天主结合,应该先成为自己——尽可能成为你之为你。为此,发展你自己吧!运用这世界使你成为自己吧!做到这点后,再舍弃自己,俾能属于别的一个。这便是同一而完整的两层次基督灵修法。
这两者会协调,就像我们的肺部一呼一吸那样自然。这就是灵魂呼吸的两段历程。从这个动态的观点着眼,经常被指出的,修身克己与神秘生活的互相对立,便烟消云散了。一旦把“人为中心”和“天主为中心”的行动看作是一体时,两者之间的区分也不复存在。
读到这些章节标题和引文时,你有何体验?与恶的挣扎吗?失败的经验吗?你如何接受生命中较低俗的部分?如何接受自己以及在世上自己是谁?这些动态和现实,在生活中是否吸引了你?德日进认为这些领域及课题都属于灵修生活,你是否认为如此?
问题讨论
听到“灵修生活”这四个字时,你心理想到了什么?
你认为耿裨思所认为的灵修生活是什么?
你觉得圣雅风所认为的灵修生活是什么?
圣十字若望的看法又是如何?
圣女大德兰所描写的灵修生活包括什么?
德日进认为的灵修生活是什么?
在团体中分享你的反省。
沉思上一章所列有关灵修生活的问题时,你也许会想到现在的生活经验,而且会发现,耿裨思在十三世纪中所指的伤害与错误所产生的痛苦,竟与八百年前后今天的你,所感受的相同;而圣雅风在十六世纪时所谈的忧伤和喜乐,与你在六百年后的所经验到的忧伤和喜乐,也是一样。
这些灵修生活作者所谈到的深刻的情绪经验,确实也针对今天的社会而发言。在我们的时代同时有新的见解。今天,我们如何应付这些根深蒂固的情绪呢?如何谈起这些体验呢?在以下的五章,我要与你一同回顾现代人如何处理这些灵修生活上的体验。
我与各行各业、各种背景、不同文化和国家的男女人士咨询商讨时,看到一个共同的模式。许多年龄在四十或五十出头的人,不论已婚或单身,是神职人员或是修女,都因为在灵修生活中深深感到困扰而来找我。同样的痛苦一再出现,必须加以处理。它们都是某种“失去方向”、同样的悲痛、同样的痛苦经验。
在我陪伴它们度过这漫长的“黑夜”旅程时,开始出现一种模式。我打算用一则比喻故事,来表达这些经验的相似性,希望这故事尽可能包含这些旅人走向天主时,所处的环境、幅度和经验,同时又不失其故事的真实性。我相信这则比喻可以作为经验依据的母体或水平线。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些旅人的痛苦并不仅仅来自于当下生活的经验而已。在我们共同的旅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痛苦根源于生命的最初。打从生命之始,这个模式就开始了,因此我们的比喻也从这里开始。
在这个有关灵修生活的比喻里,我要全面地谈谈这些痛苦的起因,是这比喻的依据。我用的方法则是追溯和描述此种痛苦典型的发展顺序,包含起源及其再现的原因。这个故事会提到各种症状和反应,但在提到某个典型模式时,会明确指出它的症状反应。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时会表现出某些必须加以处理的症状,但这则比喻只是用来作为你反省的材料。
我要提出的基本理论模式是,在人类成长过程中,人要面对一个挫折。人在满足需要和渴望时,会遇到一个阻碍。在我们的故事中,这挫折就是经验到受创的人际关系。而此一持续性的挫折经验,会成为愤怒的对象。这种愤怒的感受又成为罪恶感的来源。我希望在我们进行的过程中,这些感受确实的性质和发展会越来越清楚。它们带着根植于真我,也发自真我的罪恶感,开始学习并建立一个防卫系统,在真我的感受及创伤的经验之间,筑起一道屏障。为了避免面对自己是个愤怒的人,它们压抑心中的愤怒,然后罪恶感会减退。防卫系统症候(thedefensesystemsyndrome)就成了内在行为机制或习惯了。
那么,我们马上会问:“这种痛苦的感受和失调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我要为一些名词下定义。我说的“原因”,究竟是指什么呢?所谓此种习惯的“原因”,我的意思是指来自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因素——这些因素相反个人真实、基本的自我,再加上造成并重现这些因素的人际关系。所谓的“自我概念”,则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对于他人,以及对于这世界的现实、价值和可能性所做的假设。然后我要谈谈与形成“自我概念”有关的活动。由于这种痛苦是此种行为模式和习惯的结果,我要说明这个习惯的成因,也就是“自我概念”的失调是怎么造成的。
基本上它始于童年的初期。阿德勒的理论建立了下面的情境:
从出生的那一刻,小婴儿就想要联系……把自己与妈妈连在一起。这是婴儿各种动作的目的。最初几个月,母亲在婴儿的生活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孩子几乎完全依赖她……母亲是孩子第一次接触到的另一个人,是除了自己以外,最先使他感到兴趣的对象。
在人际关系上,儿童努力地让自己做个“信赖者”。孩子破蛹而出进入现实世界的过程,大大受到孩子被人信赖以及信赖别人的程度所影响,做母亲的,是孩子最初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她有责任关爱孩子,让孩子了解这个讯息:进入真实世界和社会是不会有问题的,在现实中信赖另一个人是不会有问题的。“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社会观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母亲,因为是在母亲身上,每个孩子与一位值得信赖的”他人“有初次的接触……”。
在童年初期,孩子情绪的生存完全依赖那位“重要他人”。这是孩子开始形成及建立“自我概念”生命的第一步。如果孩子受到重要他人的接纳和关爱,即母亲传达了信息,让孩子知道,他可以保持自己的本来面貌,孩子就会发展出健康的情绪模式。
在这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母亲非比寻常的重要性。她站在社会感发展的起点。生理上继承的人类社会感交托给她负责……她与孩子的关系、她的知识和她的态度都是决定性的因素——人的社会感,或许最大部分是来自于母性的接触感,以及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延续性。
究竟什么地方会出差错?显然,做母亲的不知为何,没把“不会有问题”的讯息传达给孩子,因而伤害孩子的发展。“帮孩子做一些小事,为孩子洗澡,给无助的婴儿所需要的一切,这些都能加强或阻碍接触。”比方说母亲的公开排斥孩子;像是不按时给孩子吃东西,甚至因为孩子哭而打孩子。母亲若经常重要做,孩子自然有受创的反应。
为配合我所叙述的故事,在这里我要讨论的是对这创伤的反应。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孩子受到太强烈的外在刺激,他的心理和情绪就不稳定。因此情绪面临紧急状况。突然出现的“真我”与“自我概念”的生命(所有现实、价值和可能性之假设的总和)间,组织和平衡受到干扰。其中所牵涉到的是什么呢?
情绪成长的整个模式,是不断地设法让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与“真我”一致。凯伦•霍妮的理论是这样的:
实我(actualself)是一个广泛的名词,指的是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一切情况:身体的、心灵的、健康方面或精神问题等等。当我们说要认识自己,也就是说,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貌时,我们会想到“实我”。理想自我(idealizedself)是我们非理性想像中的我,或者按强迫性的自我(neurotiepride)所命令我们该有的样子。按照我已多次下过的定义,“真我”是朝向个人成长和实现的“原始”驱力,当我们脱离精神官能症的束缚时,我们会再次与“真我”完全认同。
当我们继续谈下去时,我会采取这个区别。惟一要考虑的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究竟会以健康的方式正确地形成,或是以失调的方式不正确地形成,如果是正确地形成,那么,实我——即人的自我概念和真我,会是同一个。如果它形成的方式不正确,真我就会与理想化的自我概念相冲突。情绪——心理的成长模式,就是努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让自我概念与真我一致。自我概念是一个平台,我们从这个平台与整个世界相连。
人的自我概念是我认为的“我”的总和,我对自己及世界的看法,我认为我能做什么、我“是”什么。当然,这是一生都在发展的工作,永远没有真正完成的时候。因而孩子已开始建立自我概念的工作,并且尽可能让它接近其真我。这是一个持续校准、再校准的过程。我认为这些重整的努力,有如孩子天赋的“任务”。我曾说过,其中一项就是视自己为信赖人的人,以及受到信赖的人。但现在那位本来应以温暖、无条件的爱的关系,给孩子这样感受的“重要他人”,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排斥孩子。于是孩子有了挫折,有了障碍。孩子需要与父母自由地交流。孩子的情绪——心理生命,有赖这样的满足。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实有赖这样的接纳。如果不是如此,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那时孩子体验到的是不温暖和不被接纳,又无法直接抵抗这感受:就会“实话实说”。孩子经验了排山倒海、无法处理的刺激,也就是创伤。他接收到的第一个讯息是:“这样子是不可以的”。意思就是,不能流露出个人的真我。
环境中许多不利的因素都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对孩子直接或间接的支配、漠不关心、行为反复无常、对孩子的个别需要缺乏尊重、对其行为缺乏真正的引导、轻视的态度、过多的赞美或是根本不赞美、缺乏真诚的温暖、父母争吵时被要求表明立场、过多或过少的责任、过度保护、与其他孩子隔离、不公义、受歧视、说话不算话、敌视的气氛等等。
这表示未得到受重视的感情所支持的孩子,不能在真我与现实之间形成并建立一种自由的关系。这种关系后来会形成自我概念。孩子的挫折感仍然存在,孩子仍然要生存,问题是孩子如何生存?
有两件事会立刻产生。首先,孩子对挫折有直接的反应,在这个故事中,挫折的起因是母亲。这位“重要他人”,现在变成孩子讨厌的他人,因为她阻碍了孩子的实现。其次则是孩子“实现”的观念。这孩子实际上知道,他是个“憎恨者”。这孩子很生气。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绪,是真我的情绪。我已经说过,最首要的责任是培养自己做一个信赖人的人。如果认为自己是个愤怒的“憎恨者”,那么对于做一个“信赖者”并没有帮助。结果会怎样呢?真我没有得到母亲无条件的爱,非常生气,但孩子又不能让这情绪浮出表面;这孩子没有足够的自我力量(egostrength),允许自己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生气的“憎恨者”。于是,孩子会认为表现本来的自己,是不可以的。那不是个值得信赖的特质。这种情形可能、也确实发生在潜意识之中。但孩子还是得建立自我概念,需要认为自己是个可爱的、信任人的人。孩子会怎么做?他会发展出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概念。在发展自我概念时,没有真我的帮助,因为生气是不对的,让自己的真我存在是不对的。在创造及建立自我概念时,真我并未扮演积极的角色。孩子在没有真我的帮助下,建立其自我概念——对本身的假设,关于价值观和可能性的假设。
凯伦•霍妮如此谈到这个“理想化的形象”(idealizedimage):
在此要更进一步说明的,就是精神官能症患者所创造的形象——他们心目中的自己,或是他们在当时觉得自己可以或应该有的形象。不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这形象与事实有着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它对这人生命的影响也相当真实。
根据这个架构——即自我概念,而且是理想化的自我概念——个体从而在这世界上有所作为。这些假设形成所有行为和表现的出发点。这个参考架构是人许多行动的来源,因此在孩子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这架构与一个人“实我”的一致性有多大。我们的故事已开启了一个不一致的动向。自我概念开始“抽离”,形成理想化的自我。这“抽离”就是人被排斥的创痛经验直接产生的结果。一波波的排斥,而且来自“重要他人”,所造成的震惊击败了孩子没有防备的真我。孩子如何应付创痛经验造成的震惊、那一波波的挫折和受到侵犯的愤怒情绪呢?
在孩子发展期间,两股动力互相作用着。第一个是对被压抑的情绪。孩子的生气或敌意,会藉着找出原因,而寻求出口。但是因为对自己的妈妈生气“是不好的”,由于孩子的心理生存(psychologicalsurvival)尚不容许他直接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生气。原因是,孩子担心如果向妈妈表示了他的生气,妈妈会在感情上遗弃他,使其无法进一步得到满足。于是孩子就调整自己,接受与妈妈不完全的关系。也就是说,孩子会在妈妈面前表现出“理想化自我概念的活动”,但绝对不会表现出“真我的临在与感受”。这就是“表现真实的自己,是会有问题的”背后的讯息。这孩子受到“重要他人”的激励,要做一个信赖人的人,但他对自己的认识及感受却是自己是一个愤怒的憎恨者。当这个概念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活跃时,“意识”觉察到了,因此产生罪恶感。这罪恶感源自觉察到真我中生气的感受,以及理想化自我概念在内心带来分裂的趋向。此时个人成长中的情绪认知(emotionalperception),基本上是如此。这罪恶感是怎样的呢?这是一种自我憎恨(self-hatred)的感受。罪恶感的对象,正是“基本真我”对母亲的愤怒感受,因她成了“使人不能满足的人”(unfultiler)。
现在孩子压抑着最初感到的愤怒,因为孩子觉得,对一个如此需要从那儿得到爱的人,却有这样的敌意,是“不好的”。这隐含着自我轻视的讯息,表示“我不好,因为我很愤怒,因为我愤怒使我被母亲排斥。我的愤怒使我不被喜欢。”
问题讨论
在灵修生活中,你若发现一个影响着你的问题,你能反求诸己,去探讨原始何在吗?
你是否会从这些问题的起源处来探讨原因呢?何以如此?
天主是否赐你恩宠,要你把坏习惯改变为好习惯?祂怎么召唤你?
为了做到这点,你是否需要前往你坏习惯的源头呢?
不好的自我概念是一种坏习惯吗?为什么?
天主是否要你以“真正的你”为自己的形象?
“坏习惯”的产生,常是潜意识的。天主是否希望这成为潜意识呢?
天主是否努力把你的潜意识带入意识中?祂是怎么做的呢?
生气是否使你变得不可爱?为什么?
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会从各方面不断地接触现实。这接触口召唤个人的自我与现实相遇,并与现实互动。现在我们故事中的孩子有两个“自我”,被召唤与现实会面。孩子要让哪一个“现身”呢?不是孩子的真我,因为“这是有问题的。”不是孩子的真我,因为真我很生气……而“那样是不好的”。那么,这孩子要让什么现身,作为他的自我呢?那就是他的理想化自我概念。这自我概念是对现实的假设和结论,例如“我不能‘是’真正的我,我必须要很了不起才行”、“那样是有问题的”、“我不好,作我自己是不好的,我应该要是好孩子”、“我不讨人喜欢、都是我的错”、“我不能信赖我的真我”、“我不能相信我对‘爱’的需要!”、“我不能安全地进入真我内,来知道自己的感受,好能与世界互动”、“我感觉我不可爱”。孩子受不了自己有这样的感受,所以孩子会逃避与现实的接触。与现实接触,就是对自我的召唤。这时自我的冲突出现了,使孩子无法承受,因为那太痛苦了。一个人的真我和他所认为的真我——他的理想化自我概念之间的冲突非常痛苦。会有这样的冲突,原因是“真我”和“理想化自我概念”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我们害怕出现生气的真我。这冲突造成身体的反应:焦虑。我们极为害怕感觉到这冲突的出现,或体验到这冲突。孩子怎么办呢?他就逃到更远离现实的地方去。逃离现实,这孩子也逃离了痛苦,因为他除去了现实会唤起冲突的可能性。
孩子这种阻挡与现实会面的行为,就叫做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防御机制是为了释放和发泄相反的动力所产生的焦虑。所谓相反的动力就是“理想化自我概念”和“现有的真我”所具有的想法。自从受到创伤的那一刻,自我概念就有一件任务,那任务就是“不要做一个生气的人”……那任务就是逃离真我,因为真我“不好”而且“危险”。因此不正确的自我概念发展的力量背后,是不信赖、愤怒和敌意。这样的动力会产生哪些结论以及哪一类的自我概念呢?那就是“我必须”和“应该”。也就是说,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无法涵括大部分的“真我”,因此“自我概念”必须努力像“真我”,又不让“真我”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占有优势地位和存在。
不正确的自我概念,现在为逞强而矫枉过正。它必须要信赖人而且要有爱心。这个“必须”的想法暗示了这想望的目标并非自然形成。这是真的,因为“真我”不包含在信赖的关系中。“这关系”很欠缺、不足、穷困。为掩饰不足的感觉,“自我概念”采取一种过分要求信赖人的态度。事实上,这是“自我概念”要尽可能远离“真我”的一种企图,因为真我“很生气而且恼恨人。”
我们比喻故事中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与现实接触时,会出现什么情形呢?会像我们先前说过的,出现两个互相冲突的自我。
躲避的本能,朝着行动的方向不断施加压力。如果剥夺它们直接释放压力的机会,它们会利用任何间接的机会来释放压力,把精力转移到与它们有关的任何其他冲动上,而增加这替代冲动的强度,或甚至改变其影响力的性质。这种替代的冲动叫做心理衍生物(derivative)。
孩子的真我和自我概念,以相反的冲击力出现。孩子觉察到内在的紊乱时,这个冲突的经验会产生焦虑。于是孩子必须停止与现实接触,因为那现实呼叫着两个自我。孩子在潜意识中使用了防卫机制,而且发展成为一个屏障,把现实阻挡在外,使孩子的焦虑减轻、稳定甚至麻木。
使用防卫机制的行为,是处理焦虑感受的一种方式。这焦虑显然来自个人内在的冲突,而冲突则是因为允许自己根据两套标准来行动所致。如果根据适应不良的自我结论而行动,就会感到莫名的焦虑。
孩子极度惧怕以“真我”为标准来行动,因为“真我”中藏着生气——憎恨的感受,会危及孩子对母爱的需求。一个人如何减轻此焦虑?又如何处理它呢?那就是藉着防卫机制行为,例如投入现实;或逃离现实,遁入幻想,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或把“真我”的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一个人会压抑自己“真我”的感受,采取相反“真我”感受的想法及态度,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而设法在其他方面出类拔萃,把“真我”的感受从母亲身上转移到其他对象,而且退化到较初期的、不受威胁的发展阶段。这一切都是孩子为减轻焦虑而产生的行为,焦虑来自孩子感觉到“理想化自我概念”及蠢蠢欲动的“真我”之间的冲突升高而引起的。这冲突也是另一种表达,表示孩子害怕“真我”所感到的愤怒,以及对母亲的需要显露出来。
如果从我们比喻故事中的环境所学到的行为模式,不足以释放所有的焦虑感,那么会怎样呢?孩子选择压抑,作为防御机制,不让“真我”感受到的“愤怒”和“需要”显露出来。但是愤怒、憎恨、需要的感受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它会在内心酝酿,并设法以各种形式表达。这人会隐约感到没来由地情绪不好。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因为压抑行为的防御机制不完全,也未能有效地镇压住愤怒的感受。“真我”的感受逐渐浮现……从它在潜意识中被压抑的位置,叩敲意识之门。这是我们的孩子,由于未意识到潜意识的存在,变得更焦虑。焦虑其实不是一种感受,而是对真正感受急于出现时的身体反应——在这个故事里,真正的感受是生气。由于这种难受的性质不明,使人更感忧虑。孩子无法制止这种难受。孩子注意到他控制不了这种焦虑。这使他内心更加混乱。于是“自我概念对防卫机制的使用”以及“真我的出现”之间,有了更大的鸿沟。其间差距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现实越是呼叫“真我”及“自我概念”出现,孩子越是恐惧“真我”的情绪。这恐惧产生了一种防卫的行为模式,压抑着呼叫两个“自我”的经验。真实的情绪时而跨越不甚有效的防卫机制发泄出来。觉察到“真我”愤怒情绪流露时,又引起更多的焦虑。
这种冲突使人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但只要原始的感受能突破防卫的高墙,就可以改变这种状态。
为了不再有焦虑感,需要“更严密的防卫”——更强固的防卫机制。为了控制感受,且不要有焦虑感,而行使过度严密的防卫机制,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
我们的孩子处于内在防卫激烈的挣扎中,变得不安、焦躁、心烦,而且觉得需要一些改变。但问题是孩子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改变。如果孩子用任何办法都无法控制所感觉到的焦虑,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冲突时,这冲突就是不正常的,孩子在潜意识中,滚雪球般被推进一种行为模式,这行为模式并非他自由选择的。而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跟着走。比喻中的孩子开始体验的就是这一点。
这个经验会产生特有的症状:显示孩子对现实情况做出错误评估的行为:显出“真我”和“自我概念”之间根深蒂固的冲突;由于前两个因素,而表现出不符合人际关系规范的行为。这都是因为慌乱地试图阻止真实情绪显露而来的行为。
在细看此一人类经验的原因之前,我要先简单地描述这个心理活动,作为我们故事的资料库。这些处理焦虑的态度,是为纾解焦虑至某种行为模式引起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可能是抑郁型的,可能是强迫型的,也可能是恐惧型的。一般的反应类别包括转化型反应(conversionreaction)、解离型反应(dissociatereaction)、焦虑型反应(anxietyreaction)。这些类别中最重要的字眼就是“反应”。一个人的反应模式表现于外,常是与身体功能有关的症状。症状出现在何处,不如这模式背后的原因为何来得重要。我们更要了解,一个症状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此外无他。反应习惯或行为模式,不论多么明显,都只是某种内在未解决的冲突和痛苦所表现于外的症状或行为模式而已。
在这基本释放模式之下的,是处于这种情形的人大体上的性格。一般说来,个人无法应付任何有压力的情况。走向天主的旅人,会陷入自己的不足、恐惧、情绪中,于是紧张、易受惊吓,时时感到内心混乱、不和谐。这种情形会使人不快乐、不满足及感觉自己不完整。这些症状——反应——方法,可以让“自我概念”将焦虑的感受转变为自己能接受的形式。
这样的痛苦是如何出现的?我在本书中一直提到情绪因素。如果考虑到这一点,我得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有能力处理对母亲的愤怒感,因为母亲没有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而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孩子的无力通常是因为在被排斥的经验出现时,发展尚未老练到足以应付此经验的程度。母亲大量的排斥,使一个毫无防备的孩子,情绪无法稳定。孩子必须尽量满足他的目标,即成为一个被信赖及信赖人的人。但也许只能做到百分之二十。这孩子非常不足,在“自我”及“爱的需要”之间有一道障碍。这障碍就是未让孩子得到满足并排斥孩子的“重要他人”——孩子的母亲。孩子的目标是,在现实中,“真我”完全是iyge信赖人的人,并与“自我概念”一致,而“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想法。但我们看到,事情并非如此。孩子反而开始有了非常痛苦的经验,那就是理想化情绪概念的成长,超过了“真我”的成长,因为“真我”满是愤怒及深沉的痛苦。孩子对他生命中所需要的那个人有着敌意,而那感觉是真实且理所当然的。在我们的描述中,孩子建立“自我概念”时,会要求自己“完美”。“自我概念”对自己及对现实的假设永远是“必须有所成就”。“自我概念”从不对“真我”松懈。“自我概念”建立在理论性的假设上,而未以孩子的“真我”为基础。所形成的是一个不真实的“自我概念”。孩子的参考标准(自我概念)是:“我必须要很好”;“我一定得是最好的”。这就是凯伦•霍妮所说的“追求荣耀”。情绪觉察到“真我”和对自我的假设,也就是“自我概念”,两者距离越来越大时,就产生了压力。当现实自然地要求孩子以某套标准回应时,这压力就具体化了。孩子会立刻按照其“理论性的概念”,即他的“自我概念”去行动。
因为在“真我”层次的旅人,心中有生气和愤怒的情绪,因此这人会感觉到自己“很坏”。又因为孩子学到的是:“妈妈和爸爸是很了不起的人,大家都喜欢他们”;“好孩子都爱他们的爸爸妈妈。”所以他更觉得自己“很坏”。孩子的“自我概念”立刻接受了这假设,因为孩子“应该做好孩子”。但问题是“自我概念”朝着一个方向成长,就是“我的好坏全看我多爱我爸妈而定”的假设,“真我”则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并在心中酝酿着对父母的生气和愤怒。这是一个互相冲突和对立的发展。孩子觉得很有罪恶感,觉得自己“很坏”,因为对自己的父母感到生气和愤怒。“真正的自我,与追求荣耀的自我,不断起严重的冲突,因而他们厌恶这冲突,也厌恶他们自己”。
后来会怎样呢?孩子会压抑它。但现实不断召叫两个自我出现。接下来处理这情况的方法就是制止这“召叫”:不要接触现实!这就是防卫机制。当情绪的能量减退,防卫能量也减退了,等到防卫的行为放松,真实情绪就扩大而侵入“自我概念”的活动领域内。于是需要更多的情绪能量,来堵住这感受;当这人被两个相冲突的自我所玩弄,就成为习惯性的反应。“当冲突产生焦虑时,就会出现这反应,试图缓和焦虑所做的努力,则会趋向于自我防卫”。
我们对情绪痛苦的叙述,并未包含各种不同的反应习惯形成的所有心理因素。我们只是以典型的方式指出并描述这痛苦。这是仿效典型的心理分类以说明内在的情绪发展和痛苦。
问题讨论
为了不让内心经验到失落的痛苦,即失去父母之爱、失去信任,人们会压抑他们内在的存有(innerbeing),压抑外在的现实。这是个坏习惯。天主是否要我们改变它呢?为什么?
天主是否要你保持天主造你时的自我?为什么?
天主是否要你去除对自己不真实的看法?为什么?
逃避内心的痛苦,并不能解决或治愈这痛苦。天主是否愿意让这痛苦治愈?天主如何做呢?
在什么情况下,“压抑”是一个坏习惯?
害怕“真我”的感受,会产生防卫性压抑的坏习惯。试讨论之。
如果情绪冲突的状态一直持续,长时间无人关注,那么,因为经验到深刻的愤怒、憎恨、侵犯而产生的罪恶感,就会成为潜意识,并以一种不明显、来去不定的焦虑表现出来。处在这种状态的人,会用下面的话试图让自己安心:“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只是觉得心情不好”;“我觉得有说明不对劲”;“我觉得不舒坦,可是我不懂是为什么。”个人基本情绪冲突受到压抑,造成双重的阻碍。首先是情感的回应被压抑;其次则毫无情感上的温暖、亲密、支持或爱。我们的旅人在走向天主时,有基本的人性需要,如爱、温柔、信赖、尊重等,都要得到满足。这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为在压抑一个人的情感时,这人无意中不自觉地压抑了接收任何有效刺激的能力,或任何表现情感的回应。我们的旅人现在在感情上饥渴得要死。这种极度的饥渴,这种痛苦,为这名旅人来说,都转化为罪恶感、羞耻、自卑。在罪恶感中,此人承受了痛苦。当一个人违反了自己的生存的某项原则或某个条件时,会产生一种特定形式的焦虑或紧张,这种感情状态就是罪恶感。罪恶感是一个警告记号,表示逾越了界限,或者必须建立新的自我界限,否则这人会因为失去自尊和自我认同,而削弱甚至摧毁自我。此种情形是为何以及如何产生的呢?要回答此问题得先弄清楚,我们的旅人在遗失或潜意识中,哪些原则被动摇或侵犯?从第三章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旅人塑造出“理想化自我概念”,包括不正确的孩童想法、结论、假设以及据此而生对于自我的感觉。
根据凯伦•霍妮的说法,这孩子在形成有关自我的想法时,没有指向自己,却指向他处。孩子无力深入“真我”,获取资源和资讯,所以就转向他人。他就成为“外在取向”(outerdirected)的人。然而这“外在取向”并非孩子的外在环境。孩子已将这些外在取向的目标(或“生存之道”)全部内在化。那些目标是孩子内心的一组“应该”或“必须”,孩子以这些“自我概念”,作为孩子行动的支柱和基础。这些被孩子内化为“自我概念”的“生存之道”,就是孩子有意或无意中想要表现“真我”时,所违反和所侵犯的原则。这时我们的旅人就产生罪恶感。“如果我们仔细察验,并测试这些罪恶感是否真实,就会明显地看出,许多看似罪恶感的感受,其实在表达焦虑或一种防卫。”孩子用情绪表示:“我做了一件不是错了,就是违背自我的事。”
孩子无法实践这“生存之道”时,也会经验到一种感情状态。就是羞耻感——认为自己没有做到“本来可以做的事”或没有做到“应该做得到的事”。现在,我们的旅人因为羞耻感而痛苦。如果一个人形成的“理想化自我概念”,是“真我”根本触碰不到的,孩子便会全面陷入羞耻感中,因为他无法达到这标准。
我们的旅人在发展、成长过程中,这个冲突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孩子在迫不得已下,只好改变环境,不再以父母、家庭为导向,而以同侪团体为导向。由于孩子的“自我概念”得要从他人那儿得到力量,这现象会持续,个人的“外在取向”不再那么来自父母,二十来自同侪。在旅人此一发展阶段,人格上的困难改变了。他最初所认知的模糊焦虑,现在有了新的情况。同侪的“生存之道”变成了他自己的“生存之道”。然而这样并不会令年轻人觉得很满意。旅人似乎仍不够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还是不对劲。年轻孩子没有办法做到他认为同侪可以做到,或希望他做到的。他的两个相冲突而未解决的“自我”,急着与现实相遇,已经用掉许多精力,以至于在社交方面“跟不上”他的同侪。结果就产生阿德勒所说的自卑感。现在,我们的旅人为自卑感所苦。“我不好……我做不到他们那样。”这就似乎形成自卑感的根源。这自卑情绪是意料中的事,而且,这种痛苦而无所不在的情感状态,先是罪恶感、再是羞耻心、现在是自卑感,都发源自同样的情感活动。
罪恶感,与自卑感一样,并非丝毫不受欢迎;患有精神病症的人,就根本不想摆脱罪恶感。事实上,他坚持要保有罪恶感,而且强烈抗拒任何证明他无罪的势力。这个态度足以显示,与自卑感的情况相同,在他坚持保有罪恶感的背后,具有某个重要运作的倾向。
由于旅人“理想化自我概念”的根据地,是在“真我”以外,他的根得不到滋养。他们“在外游荡”,得不到“真我”的水分或沃土使他们强壮。旅人并未站在他“真我”的磐石上,因此就枯萎了。
“真我”反抗“自我概念”,结果是要忍受罪恶感。“真我”达不到从父母而来,内化的“自我概念”的要求,于是有了羞愧感。旅人的“真我”无法按“自我概念”而生活,达到别人的期待,结果就产生了自卑感。
罪恶感模糊不清。羞愧感是一种模糊的柑橘。自卑感则是一种很难理解的感觉。原因是:这些感觉只是真正问题的症状……那就是尚未解决的、基本的情绪冲突。因为未加细察,而被压抑成为潜意识。那么,什么是能意识到的呢?就是罪恶、羞耻、自卑的感受及痛苦。这三个认知标记,是为了处理一个时时存在的焦虑感,这焦虑是因为“真我”没有一条达到现实的畅通大道,又如此全面、机警呢?理想化自我概念是藉着推开“真我”而发展的,因为“真我”太痛苦了。这投射性的“自我概念”,基本上是这人所希望成为的自己,而不是他的本来面貌。我们的旅人感到愤怒……觉得自己像个憎恨者。我们的旅人不喜欢这样的感受,因此为自我设定的一个目标,要变得很强大、很光荣,这样可以为他的自尊增添光彩,而那正是他极其需要的。
当这股动力企图实现时,就会出现下面这样的内在陈述:“我很生气”、“没有人喜欢一个愤怒的憎恨者……尤其是对父母有这种感觉的人”、“我要被爱,也要爱人。我觉得我不可爱,因为我父母不爱我,都是我的错。我要成为‘这样’或‘那样’,那么人家就会爱我了。”他们所说的“这样”或“那样”同侪指的是他们认为社会所重视的某种事业或角色。它可具体表现这个愤怒的人自认为缺乏的一切特质。他觉得如果能实现这角色,就会对自我感觉良好。当然,这年轻人或许完全不知道,其实他的“真我”可能早已具有这一切特质了。
也许最不利的情形就是随之而来的,与自我的疏离。我们不可能压抑或消除自己最基本的部分,除非我们与自身疏离。仅管本性常在不自觉中出现,还有官能症的人仍然不加理会,而逐渐改变,他根本遗忘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喜好,他所排斥和相信的东西。简而言之,忘了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于是不知不觉地,他只为了理想中的形象而生活了。
如果不认识“真我”,就会把“感情上希望成为的人”设定为“自我概念”:也就是自己认为必须“成为”的人。在这个“自我概念”中,并不完全把希望放在未来。它容许旅人有先见之明和知觉,能觉察到“爱”是人类的现实。“自我概念”的目标,乃是许多习惯性的情绪状态、人格特征、异常的情绪状况等发展的重要关键。现在,人格特质和情绪状态成了人们所期盼的目标的外衣:投射的自我不断奋斗要达到的“某些效果”。
愤怒情绪的基调,在旅人情感的有机体中引起一种紧急状态:攻击性行为。这是一种强迫性反应,藉着突然的情绪发作,以逃避自己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我们的旅人尽力使自己出人头地……尽力克服自卑感。这是自我加诸的压力。个人所有的能力和才华都承受这压力。我们的旅人过度要求自己的成就,榨干每一分才华,为证明自己很好。我们的旅人没有以关怀、温暖和耐心鼓励浇灌他的能力,使之发展成长,反而强烈要求立即的成就和完美。
我们常会这么形容,说他“律己甚严”。这股动力,是因为无时无刻不在害怕、人格丧失了“要求完美”的习惯性情绪模式,会落得一无所有。这种对一无所有的恐惧之下,掩盖着对愤怒情绪感到自卑和不安。对旅人来说,以过多的成就来强烈表现自己而矫枉过正,这种需要现在成了使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
通常报复性的成功来治愈受了轻蔑的心灵,这种需求可能形诸于外,或存在于精神官能症患者的心理。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潜意识的,但在精神官能症患者需要获取优势这一点上,它是内驱力之一,也赋予它特殊的外貌。
现在一切都明朗了,在旅人的个性中,一切的发展都以是否对此目标有用或有价值为原则。
问题讨论
你是否认为,如果你压抑一种情绪,会不小心地压抑了所有的情绪?为什么?
“外在取向”是什么意思呢?
“外在取向”是一个坏习惯吗?与你的小组讨论。
天主是否希望你对你自己内在的经验,去获取有关自己的资讯呢?
天主是否希望一个成年人是“外在取向”的人?
什么是潜意识?
天主是否希望人易于遗忘他们的感受呢?
按照一个人虚假的自我形象来生活,是一个坏习惯吗?
坏习惯的根源有多深?造成它们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如何形成并维持下去?
阿德勒是出生在维也纳的心理学家,也是佛洛依德早期的合作者,在这个比喻故事中,他的思想和经验可以给我们帮助。“自卑感”这个名词,是阿德勒第一个用在《个体心理学》上的名词……这个创新观点,对佛洛依德的思想与看法有所冲突和回应。在我们的叙述中,要观察旅人生命中的情绪痛苦,必须正确地了解阿德勒的“自卑感”理论。
按照阿德勒的理论,受到自卑感之苦的旅人,也许会以优越感作为伪装。阿德勒在做这研究时,发现所有人天生都有基本的自卑感。我们发现自己在所处的世界中,弱小、全然无助——一如初生婴儿。我们在力气、感觉运动能力(sensorymotorability)和人类各方面发展的潜能上,都自觉不如人。儿童在这方面的理解,很自然地产生一种自卑感。
孩童会发现自己很依赖所生活的环境。如果一个孩童没人要、被人憎恨、受到排斥,那么,孩子自然会按他处理这次经验的能力,在情绪方面下了判断。孩子的决定是顺着这些思路:“我能应付这事!”或“我应付不了,除非我……”。如果孩子的身体有缺陷、有疾病,或有官能异常,也会面临同样的情绪判断。阿德勒还出示了另一种环境条件,当这种情况存在时,会让孩子作出同一个必须的判断,那就是纵容孩子。纵容是一个孤立的过程。纵容是使孩子不与现实接触,或把孩子带离这样的接触,而使孩子与经验和现实的接触隔离。纵容是一种挥霍爱情的过程,过分关注孩子,以至于把孩子与任何现实的接触,都排除在外。结果造成孩子处在被动接受的感情状态,只等别人主动的回馈。
任何时候,一位做母亲的如果太溺爱孩子,她的行为、思想、动作甚至言语,对孩子来说,太过多余的话,那么这孩子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寄生剥削者(parasiteexploiter),他指望别人能满足他需要的一切……他会表现自我本位的倾向,认为压迫他人、得到别人的纵容,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的旅人此时面对的判断,与前面所提的一样,但其发展却复杂得多。这位年轻的旅人,充满了排斥和愤怒,无法完全不接触到压力。在接触到压力时,孩子会立即问自己:“我能应付得来吗?”回答不是“我可以应付”,就是“我应付不来,除非……”接下来的决定是以某种替代方案呈现:“我应付不来,除非我做某件事。”所谓“某件事”,通常是顺着“成功……胜过它”的思路。我们的旅人对严重的自卑感有激烈的反应,而说:“我绝对不让自己再度陷入这样的情境。”这是一种很重大的情绪决定,可以动员旅人的情绪、智力和才能,进入战斗位置。这使一切潜能进入“备战状态”或战斗位置,是为应付旅人对内在自我的感受。这些感受的真正对象其实在孩童之外……在现实中。因此这里所说的战斗,不是为应付现实——即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我们的旅人本有应付现实的全套机制,然而他却动员全部的能量,经由间接的方法去应付现实——就是努力建立“比你更高”的城堡……或比现实更高的城堡,这真是一个重大的错误。我们的旅人着手建立一个大大高过现实的城堡(也就是旅人所遇到的、给他威胁感的现实),以至于“他人”被比了下去,在这年轻人建造的高大城堡之前,感到惊叹与胆怯。这样,在我们的旅人没有直接表达对“他人”感受的情形下,有威胁性的“他人”就被击败,落荒而逃了。我们的年轻旅人成功了,他已对付了这威胁,而且得到胜利。在此要再次提醒大家注意,孩子犯了重大的错误,他有“错误认知”。孩子没有直接表达感受,如:“我很生你的气,因为你说了这个或那个,或你做了这事或那事”。孩子间接地表达了感受。这是承载情感重担的方式,却未在现实中将之归于该负责的人。问题在这里:极大的能量,都用来努力维持在环境中的优越感,其实是要表达受到了敌视。为动员一个人全部的能力和力气所需要的情感能量,拖累了个人能供给的心灵力量。旅人在这方面精疲力竭,未能表达敌视的感受而持续产生挫折感,因为他所选择的是间接的表达。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和意义,所造成的问题,会在本章稍后的部分中讨论。
在这里,阿德勒加入了他自己的理论。他说,在此是“生活方式”(styleoflife)的形成。阿德勒所指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包括个人目标、个人对自我和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在特定环境下,自己追求目标的独特方法。在我们谈到的例子中,旅人的个人目标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比别人优越。旅人对自己的看法是,如果不持续不断地“努力、努力、努力”达到完美,他就无法与现实抗衡。旅人对世界的看法则是,这世界是一个竞争对手,是必须征服的对象,必须强迫这世界才能给孩子爱。我们旅人努力达到目标的独特方法,则与他具有的独特才华和能力有关。这就是一项习惯……一项反覆养成的习惯开始了。
现在阿德勒假定,在孩子心理生活方式的形成上,个人具有创意的能力,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有创意地对四周的刺激产生反应,就塑造出他自己的情绪生活方式。阿德勒的理论是,只要我们把表现于外的“症状”视为一件艺术品,就能了解每个人所选择的“症状”。我们必须避免批判,只检视每个人如何在人生之路上做一名艺术家。在此,我们的旅人认为他神秘地选择的才华和能力,可以使他达到所希望的目标——即优于那具有威胁性的环境。
选择情绪生活方式的创意,表达出孩子带给他人的印象,这与客观事实或环境关系不大,而与孩子如何看待它们有关。从两个处在完全相同的现实或环境中的同胞手足,就可以看出来。他们两人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情绪生活方式,会塑造对旅人的一切刺激,及所有的影响。一项习惯就因此养成。这也是阿德勒把他的心理学叫做个体心理学的原因。一个人的行为和习惯,来自人对自己的看法。阿德勒把解读现实世界的“知觉框架”(perceptualframework)称作“统觉基模”(schemaofapperception)。此一统觉基模解读现实,而且在接受生活经验之前,先加以诠释。其诠释总是与生命的原始意义一致。即使这意义严重地错误,即使我们处理问题和责任的方法,总是使我们陷于不幸和苦恼,对生活的诠释也不会作罢。那是一样习惯。因此一个人对自己和对现实的看法是活跃的:它确实自我影响……它是一项活泼的媒介。因此一个人的“统觉基模”是一种防卫,一件活跃的情绪工具。它根每一种心理防卫一样,在检查到知觉范围内的资料时,积极运作。对我们的旅人来说,那是一个坏习惯。
“统觉基模”根据一个人对自我和世界的看法,不断地保护、排除、挑选和容纳各种资料。一个人所处的情况,通常叫做“世界”或“生活”。我们会发现一旦在“生活”,身在这个“世界”,就有它的活动,它的方向、它的需要和要求,简而言之,有它的使命。我们会发现自己必须“达成生活中的使命”……满足“世界的需求”。佛洛依德假定生活的两个基本使命,一是工作,另一是爱。阿德勒还加上了职业和友谊之爱。阿德勒注意到一个人与“生活”的交会。他注意到成功的人,就是那些有相当程度的决心生活,能够满足他们对爱、工作和友谊需要的人……而“失败者”则不然。阿德勒研究那些无法完成生活使命、满足生活需求的人,发现他们都缺少他后来称之为“社会兴趣”的特质。在他的研究中,他发现无法完成生活中的使命及满足需求的人,共同的特征是缺乏社会兴趣。因此阿德勒在其理论中提到,人的性格必须包含社会兴趣,才能满足生活中的使命和需求。要对身边其他人的感受、处境、需要及希望加以注意、关怀,并随时愿提供协助,就必须具有社会兴趣。占据一个人精力的,百分之五十是为满足个人需要和兴趣所做的努力,另外百分之五十则是满足身边其他人的需要和兴趣。社会与兴趣是一种感觉,人感到自己是全人类的一分子,是世界的一分子,并觉得他人……另一个人……有如自己的亲骨肉。为别人做的,就等于为自己所做。那是一种归属感。
阿德勒用一个德文字gemeinschaftsgefühl(合作感)来描述这个特质。也就是社会感、团体感、同胞感、同舟共济的感觉、群体的直觉、团体利益、社交能力、社会兴趣。阿德勒把社会兴趣视为性格动向的温度计。他认为社会兴趣是一天生的潜能,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社会兴趣和感受的能力。每一个人都受托在自己的生命中发展这特质和能力。阿德勒认为,旅人因这自卑感而遭受痛苦。而他时时要令自己出类拔萃,以消除这无时不存在的自卑感。那是以“非真我”面对世界的痛苦反应,在这种情形之下,旅人不会因此而得到所渴望的爱,以及所期盼的解答。
问题讨论
孩童有依赖他人的天性,如果孩子在内心深处决定“我再也不要让自己处在这种情境中”,这是不是一项坏习惯的开始呢?为什么?
以间接的方法来应付现实,是一项坏习惯吗?试讨论之。
以间接的方法来表达情绪,是精力的消耗吗?试讨论之。
防卫机制何以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媒介?
错误认知的“自我概念”,何以是个黑夜?试讨论之。
间接地表达感受,是一项坏习惯吗?
你的生活方式就是你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看法、你个人的目标、你在你的环境中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独特努力。天主是否对这样的培养有兴趣?
灵修生活也包含将坏习惯改为好习惯。试讨论之。
我们的旅人如何从这种痛苦的情绪经验,走向能表达“真我”自由的感觉呢?在这样的行动中,包含什么过程呢?
归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说,由于早期受创伤的愤怒,旅人真实的“自我概念”形成时有所扭曲,结果使其对现实产生痛苦的反应,即受到任何现实的刺激时,“真我”与后天的“理想化自我概念”对此刺激的回应,总是有所冲突。随之而来的是性格的混乱,因此一个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基本信赖、自主、自发、创意、认同以及亲密,都无法得到满足,也不曾得到满足。这坏习惯造成相当严重的情绪痛苦。
此时需要的是释放旅人的“真我”,让“真我”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尚未满足的发展徐啊哟。正如凯伦•霍妮所说:
因此,治疗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详细地了解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帮助他们逐渐了解这形象所具有的影响和主观价值,让他们看到必会招致的痛苦。这样,他们就会考虑自己付出的代价是否太高了。但是,唯有当创造这一形象的种种需求大幅减少时,他们才能放弃这形象。
我们的目的便是帮助人们恢复他们个性中发乎自然的部分,从自我中找出价值标准,简而言之,就是让这人勇于表现真正的自己。
凯伦•霍妮提出一个见解,她认为从受苦走向自由——从“理想化自我概念”的生活走向“真我”的生活——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她的见解始于谘商辅导把注意力毫无保留地集中在旅人,及旅人所说的一切上面。谘商辅导利用自由联想的技巧,让旅人自由地回应辅导提出的任何主题,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个过程“集中于两个资料来源:第一,这个人如何提及过去与现在他和别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待自己的态度;第二,在分析情况时,这人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的独特趋向和反应。”
我们的旅人说话时,谘商辅导的心中常想到:“这个特定的记忆、思想、感受、幻想或梦想,为什么会在此出现?”
为了揭开潜意识的过程,以及“理想化自我概念”的活动情形,谘商辅导会找寻线索——心情的变化……旅人省略了什么……在他叙述各种经验中矛盾的部分。谘商辅导收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的意义提出自己的诠释。谘商辅导向旅人指出了他的情绪矛盾与他目前主诉情况之间的关系。辅导积极地在闹钟寻求理性上的了解和厘清,然后直接找出观察所得与受苦的旅人之间的关系。辅导对旅人的痛苦和冲突,提出试探性的看法及诠释。
我们的旅人会对辅导的诠释有所反应,由前者的反应作基础,辅导继续进行。辅导直接向旅人作诠释,目标是让受苦的旅人从虚假的“理想化自我概念”的生活,改变为“真我”的生活。辅导与旅人讨论他对辅导诠释的反应。这种自由讨论所得到的了解,加上辅导对旅人的态度——一种“盲目的乐观”,相信这人的“真我”能处理和克服虚假的“理想化自我概念”——让旅人了解,并决定过“真我”的生活。辅导相信、也承认这人的潜能,这帮助他重拾自信。
我们的旅人因为不能表现出“真我”而感到痛苦。这种情形太久了,以至于“真我”已不为人知。我们的旅人害怕这份未知:真我。
精神官能症患者“真我”与“理想化自我”形象相矛盾时,会有罪恶感。他们因为没能做到理想中的形象,而感到羞耻。他们感到自卑……这都令他深以为苦。
由于觉察到“真我”的讯息,这人终能为这些讯息负责,在生活中表现出“真我”……也就是让一个人真实的需要,在他的环境中自行解决。等到他们意识到此一过程,也就能观察他们的“真我”究竟是谁……就在眼前,一目了然。
只有这是他才认识到,自己在理想方面的看法混乱,使他惊觉到这毫不可取。从前他完全无法理解这些,也没有兴趣……现在他第一次意识到,理想具有某种意识,也希望发现他自己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于是“真我”会掌管并组织旅人的性格。在这种情形下,令情绪痛苦的“非真我”的行动和反应逐渐消失,罪恶感、羞耻感、自卑感也逐渐消失。被“真我”的需要和满足所取代。“真我”取代了虚假的、仿冒的“理想化自我概念”的活动,改变因此发生。之前用来实现“理想化自我概念”的精力,现在用不着了,可以用在实现“真我”的领域上。
从“外在取向”转为“内在取向”,就是从“虚假的自我概念”转祷“真我”的生活。旅人早期受创伤的愤怒和憎恨的经验,使他与真实的感受疏离。我们的旅人觉得,“真我”是不被接纳的,如果表达“真我”,可能会被他的安全及生命支持系统——父母亲——遗弃。孩子的需要是求生存。我们的旅人在情感上体认到,压抑真实的感受,其代价要比表达真实的感受来得小。这么多年来,这种情形以及根深蒂固,结了一层硬壳,以致已无法辨认。
一旦意识到“真我”,我们的旅人就可怡然地以“真我”示人,让“真我”在现实中代表他。我们的旅人能够对自己的面貌怡然自得。
在这过程中,咨询辅导非常积极,对这旅程给予观察、检视、诠释、探索并提出问题,同时帮助、建议和鼓励。“辅导藉着这些活动,协助这个过程。”辅导积极地利用专业只是,明白旅人虚假的“理想化自我概念”如何形成、发展,并了解“真我”如何被隐藏、受束缚。辅导注意并了解这一点,并向旅人说明,后者于是改变和成长,直到他能靠自己的“真我”来完成这工作。我们的旅人能开始“真我”的生命……得到灵性的健康。
阿德勒对我们的旅人、对情绪健康和治疗方法的意义等态度,能给予支持、深化及扩大所呈现出来的一切。诚如前一章曾提及的,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对他人的生命与对自己的生命同样有兴趣时,那人的情绪就很健康。这就是社会兴趣。阿德勒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就是致力创造他认为对自己和对全人类都最有趣、也最有益的事的人。他指出这样的人心理很健康,因为他们选择要做的事,不只是从自己的益处出发,也从他人的益处出发,从而着眼于全人类的利益。心理健康的人,生活美满,充满爱与友谊。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过着爱的生活,主要在于他们真心关怀所爱的需要及利益能得到满足……而且是由他们使之满足。心理健康的人有许多朋友。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人的益处和需要,能构成他们自己的益处和需要,于是在人类利益的各个层次上,流露出对许多人亲近、了解、熟悉的感觉。
从阿德勒学派的见解来看情绪痛苦的问题,可以让我们在思考时有一些新的启发。因此我们可提出下面的问题:我们的旅人如何从痛苦的自卑感,转为感到自己是个有价值的好人,一个重要的、被需要的人?在这转变中牵涉到怎样的过程?我们的旅人如何在灵修生活中处理无能和痛苦的感受,并努力度过,达到自我欣赏和自尊自重?这位灵修的旅人如何解决自卑感和所需的自尊心之间,痛苦的情绪冲突?我们的旅人无法解决生命中主要的问题——有关友谊、工作与爱的问题——因此使他需要去探索:“为什么?”
“只有在一个人的生命遇到问题时,旁人才能因真正了解他的行动,而发现他们积极的举止。”阿德勒提出这个方法,用来揭露一个人习惯性的生活型态。“在治疗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找出这人的系统或生活计划”。他把他的方法称作“个人生活型态分析”(individuallifestyleanalysis)。个人生活型态分析是要解开潜意识情绪的决定,这些决定会影响一个人对自我及生命良好的感觉。这分析也是为了解开一个人自己的生活型态——这人感情的目标是什么,对自己及对世界的看法是什么,以及在特定的环境中,为追求目标所发挥的创意和特殊方式是什么——明白在形成这生活型态中个人的创造力,以及现在这创造力成为一个运作中的习惯。阿德勒认为,他的工作就在于找出这一切如何使这人能较其他所有人更优越。阿德勒在生活型态分析中,提出这些问题:
你为什么而抱怨?
你初次注意到你的抱怨时,处在怎样的情况下?
你现在的处境如何?
你现在的职业是什么?
描述一下你父母的性格和他们的健康情形。
如果父母已经不在了,他们是因什么疾病而去世的?
他们与你的关系如何?
你有几个兄弟姐妹?
你在家排行第几?
兄弟姐妹对你的态度如何?
他们的生活过得如何?
他们是否有什么疾病?
你父亲或母亲最疼爱哪个孩子?
你童年时生过什么病?你对那段时期作何感想?
你最早的童年记忆是什么?
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你对异性的态度是什么?
哪一个职业是你最有兴趣的?
你常一再做哪一种梦?
这些问题,这个方法,是为显露两种模式:一是现在的情形,亦即目前的问题是哪些;第二是过去的事,亦即要直到过去有哪些问题。这样,目前几过去的模式,十之八九都能出现。“生活型态分析”的目标就是要理清这两种模式。阿德勒发现,一个人习惯性的情绪生活,正是这两种模式的基调。
阿德勒所问的问题中,前四个问题:抱怨、症状、处境、现在的职业,谈的都是现状,他藉着这几个问题,以看出目前的模式。在这四个问题中,过度的敏感或匮乏,都显示未能达成生活中的使命。
一个人进入一章新的处境时,原本隐藏的特性就显露出来。如果我们能直接以“个人”来试验,让他们经历未曾料到的新处境,就会发现他们的发展情形……显露出他们的个性。
一个人目前的抱怨,通常是来自某些未实现的心愿,表示有一个未知、未经历探索的“发展的需要”。在这块“现在”的区域显露之后,回答接下来的六个问题,就可以看出过去的习惯性模式了。这六个问题都与童年经验有关。从这六个问题,可让人看出早年的问题、抱怨和症状等等的习惯模式。这又会让我们看到一种模式或习惯,显示了过去未发展的领域。
这两种习惯模式中完全相同的成分,可以藉着回答这个问题:“你最早的童年记忆是什么?”而证实为真正的问题区。这或许是“情绪生活型态分析法”中最重要的问题。这问题会提出三次,询问三个最早的童年回忆。当我们的旅人列出最早的童年回忆时,阿德勒会注意其中的所有细节,特别是旅人的反应。阿德勒在这么多可能的记忆中,你会挑出这一件,是有原因的。阿德勒假设我们的旅人之所以会挑出某些记忆,是因为在那些场合、情境或经验中,他所做出的情绪决定是如此强烈,成为他整个“习惯性心理生活型态”的开端。对我们旅人目前的生活方式来说,记住这些回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是他个人的习惯性心理生活型态的诞生地,也是这生活型态存在的理由。
在一个人无可计数的印象中,并没有“偶然的记忆”。一个人会选择只记住与自己处境有关的记忆,不论那记忆是多么不愉快。因此一个人的记忆就代表“自我的生命故事”,就是这人不断向自己重复述说的故事……。
这些早期的记忆,对我们旅人情绪生活型态的建立和维持,非常的重要。所以才会在旅人诸多经验中被挑了出来。
正如阿德勒提过,我们旅人的生活心理型态,是其独自组合完成的艺术品。凯伦•霍妮如此说明这个现象:“它代表一种艺术创作,在这创作中,原本对立的事物会彼此协调,或至少对本人来说不再是冲突。”
这就是自觉的展现。这份自觉、认知、解答与整合,使我们的旅人获得释放,能活出真实的生命。这份自觉也是一件阐明旅人心理生活型态的左右和意义的艺术作品。
那些习惯性的潜意识成分,不断出现在目前和过去的情绪生活模式中,也出现在旅人最早的记忆中。它们构成了旅人情绪的目标,构成他对自己及对世界的看法。它们是旅人如何形成目标和看法,如何选择实现自我的构成要素。若把这视为成分发挥功能的整体,它就显露出原貌:那是一个满足个人需要的方法,但那方法并不高明。意识到我们的旅人已介入这潜意识机制中,可以启发出其他行动和目标的可能……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其他方法。这样的觉察可以让旅人有选择的机会。它带给旅人新目标。使天赋的“社会兴趣”潜能得以出现。它让我们的旅人有机会增进他以外的人的利益和需要。于是,一扇大门为我们的旅人开启,让他以“社会兴趣”为生活的目标……也朝这目标行动,而后不只为自己,也为全人类努力。我们的旅人由于这样的自我感受,也按这感受行动,因而对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就是自信心,看重自己。我们的旅人由于发挥了这样的潜力,使得自卑感逐渐消失,出现一个情绪健康的“真我”。这也引起改变,使坏习惯变为好习惯。
比喻中的旅人,描述并体验了阿德勒和凯伦•霍妮透过治疗走向健康之旅中所描述的一切。我们的旅人因为站在“非真我”的立场与他人建立关系,因而经验到深沉的情绪痛苦和饥渴。结果是严重的不满足和不快乐。年复一年,此情绪痛苦在旅人心中泛滥,终至“崩溃”、然后“突破”,寻找一位辅导,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深沉的不满足。
我们的旅人在痛苦中爆发,寻求辅导。旅人无法再这样生活下去了。这是一个突破。
“真我”的痛苦、需要、愤怒和悲伤,已突破“非真我”的生活和与人建立关系的习惯。深沉的恐惧吞噬了我们的旅人。未知的恐惧包围了这旅人,于是他问:“我的‘真我’究竟是什么样子?”
经过多年的压抑,“真我”逐渐浮现,并答复这问题。这从未出现在旅人的明意识中,他看到的是新的自己、真正的自己。也吓倒了。但他很快就会逐渐习惯“真我”的愤怒、需要、悲伤和爱。当辅导对旅人的“真我”毫不掩饰。堂而皇之的临在加以肯定时,他会习惯于“真我”,甚至更有勇气去拥有“真我”充满活力的反应。于是一天又一天、时时刻刻、一次又一次的经验、一次又一次的感觉,我们的旅人越来越自然地拥有“真我”,有一天,他终于觉察到他是从“真我”来与他人建立关系。这时旅人更能清楚地看到他根深蒂固的,与虚假自我有关的坏习惯。当健全的人格越发成长时,我们的旅人就能够过自己的生活,逐渐离开辅导,那时,走向健康生活之旅就成为一个好习惯了。
问题讨论
过着“虚假的自我概念”的生活,要付出什么代价?这代价是否太高?
童年早期未解决、潜意识的经验,以及此时此刻、现今的个人问题,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天主是否要你注意到你“真我”的反应?为什么?
什么是“社会兴趣”?
你是否认为并没有“偶然的记忆”这回事?试讨论之。
过去你是否不认识你的“真我”?请叙述你进入未知的“真我”生活之旅。在小组中分享你的旅程。
进入“真我”说的改变是怎么发生的?
早期的记忆和灵修有关吗?会影响你的灵修生活吗?会影响你的坏习惯吗?会影响你的好习惯吗?
你的灵修生活史与你的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吗?
你的灵修生活史,是否从坏习惯改变为好习惯?
这种改变痛苦吗?这种改变是否就是“内心的悔改”?
在本书的开始,我曾向各位说明这研究在灵修生活上的目的。对于你们的意向我也提出了我的期望。在我这方面,是要从人类情绪成长的起源以及人类与天主的神秘会晤,向各位呈现灵修生活的幅度。我希望将其基本模式加以揭露,并显现此一人类经验中突出的领域。那么你们就会“找到你自己”,即把自己置于这些逐渐出现的幅度中。这样,你所期待的平衡、稳定和了解之感就会渐渐出现。随之而来的情感状态就是,你相信自己的经验并非不正常……你所处的情境是可了解的,而且其来有自。你相信你在这些幅度内的经验,是在灵修生活中属灵的区域内,因此是神圣的。这种安心的感觉可以让你,各位读者,以新的活力和尊严以及来自这神圣的意义而产生的信念,来注视及处理你自己的生命经验。
从第三章到第七章,我们已看到情绪的挣扎、痛苦和折磨。在下面三章里,我们要看看神学上与此相当的经验。我取自罗马天主教传统的“灵修”一词,包括我们如何与天主世纪建立关系:一个人与天主建立关系的“特性”,以及天主与一个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我们常说“圣某某的灵修”,也可以说是“天主与圣某某建立关系的故事”。天主对一个人的作为以及他被天主感动时,对天主的反应,就形成了灵修的意义。一个人的灵修,就是他与天主关系的故事。在下面几章我们会看到,人类生命中的痛苦、挣扎,都有意识地与造物主天主发生关联。再下来的几章,我们要看看教会的圣人——它们是圣德明显的榜样——以便清楚地看到天主临在它们生命中的模式。一旦能清楚地提出天主临在的活动模式,我们就要转而在旅人情绪生活之旅的生活和经验中,找出这模式。
我先挑选教会里个别人物的灵修,来讨论历史中基督徒灵修的意义,作为整个研究的基模。我要以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和圣依纳爵的经验作例子。
我们先从基督的伟大宗徒保禄谈起。他的经验是什么?保禄如何体验他的人性?保禄与耶稣的关系,在他的生命中有何意义?保禄的灵修对他的意义何在?保禄认为灵修生活是什么?
保禄写道:“但是,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罗十14-15)“奉派遣”的人,就是宗徒;保禄就用下面这段话来说明他自己的宗徒身分:“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禄,蒙召作宗徒,被选拔为传天主的福音──这福音是天主先前借自己的先知在圣经上所预许的。”(罗一1-2)
这个讨论的主题有一背景:即前面所替的宗徒身分。保禄介入了与天父、与耶稣基督、与天主圣神活泼的关系中,他的回应就是接受天主旨意的推动。这时一个神秘经验,非保禄所能分析和描述。
天主不只是全人类的创造者,也是人类生命的满全者,因为我们只有在天主内才得以圆满。天主非常关心我们的成全,因此祂献出自己。基督藉着天主圣神提供了具体的指示。
保禄所负的任务包含双重的现实。保禄必须专心仔细地聆听天主圣神,还必须把与天主相遇的讯息,带给天主愿意他带给的人。保禄是被派遣的人……被某一位(天主)派遣给另一位(与保禄同时代的人)。他是天主的宗徒。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继续探讨在保禄生命中以及他的灵修中,“软弱”的意义。
保禄写给格林多人的书信中说道:“因为我几时软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时候。”(格后十二10)。这相互矛盾的陈述,怎么会是真的呢?一个人怎么可能像保禄所说,在同一个时刻里,既十分软弱,又非常坚强有能力呢?
我会先讨论保禄“软弱”的经验,再逐步讨论看似同样矛盾其实是很真实的“坚强有力”,希望到最后能解答这明显的难题。保禄的软弱,意思是说他非常弱小、无力,丝毫无法改变现有的情势。在保禄的生活背景下,这样的软弱,亦即保禄生命的特质,必定与耶稣基督有密切关系。因为对保禄来说,耶稣基督就是一切:“我只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为了祂,我自愿损失一切,拿一切当废物”(斐三8)。
保禄的整个生命和意义都与耶稣基督结合为一。这就是保禄:与耶稣基督结合。也因为这样的完全结合,保禄如此劝勉厄弗所人:
求天主依照祂丰富的光荣,藉著祂的圣神,以大能坚固你们内在的人,并使基督因着你们的信德,住在你们心中,叫你们在爱德上根深蒂固,奠定基础,为使你们能够同众圣徒领悟基督的爱是怎样的宽、广、高、深,并知道基督的爱是远超人所能知的,为叫你们充满天主的一切富裕。(弗三16-19)
保禄与耶稣基督的结合,即他所说的“富裕”,就是保禄的坚强能力。“我赖假期我力量的那位,能应付一切”(斐四13)。因为保禄与耶稣基督完全合一,所以他能做到和说出他所做的那些事。
在保禄生命及他的灵修中,软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保禄意识到他的软弱,直到单靠自己,他什么也不能做。整个认识是来自于他受苦的经验:
论劳碌,我更多;论监禁,更频繁;论拷打,过了量;冒死亡,是常事。被犹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下少一下;受扙击三次;被石击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里度过了一日一夜,又多次行路,遭遇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由同族来的危险、由外邦人来的危险、城中的危险、旷野里的危险、海洋上的危险、假弟兄中的危险;劳碌辛苦,屡不得眠;忍饥受渴,屡不得食;忍受寒冷,赤身裸体.(格后十一23-27)
在《格林多后书》十二章7节中,保禄也提到天主在身体上给了他一根刺。保禄所遭到的苦难、试炼、障碍,究竟与他的软弱有什么关系呢?保禄所面对的这些考验,用尽了他感情、体力和人格上所有的经历。在心智上,感情上和体力上他完全枯竭了。在这个时刻,保禄面对了他的限度:他发挥不出任何力量,来改善他的处境;他也没有能力改变他所面对的处境。这就是保禄在《格林多后书》所提到的“软弱”。这样的认知令保禄感到忧心,在这种状况下,他无法成为更多能力或创造力的来源。某种程度上,这说明了保禄的软弱。
在这些经验中,天主做些什么呢?保禄所视为一切的这一位,任何参与这些经验呢?保禄一向凭靠的每一能力来源和生命泉源,一点一点地被剥夺时,天主都在其中。保禄一向视为生命泉源的人和事,它们的安慰或帮助,现在也都没有用了。保禄的苦难,把他投入只能依靠自己能力、依靠自己的请看中。保禄的受苦,耗尽了他一切生存的能力。保禄不只是孤独而已,他的重担常使他濒临死亡(格后十一23)。他是软弱的。
在我初次过堂时,没有人在我身旁,众人都离弃了我,愿天主不归罪于他们!但是主却在我左右,坚固了我,使福音的宣讲借着我而完成,使一切外邦人都能听见;我也从狮子口中被救了出来。主要救我脱离各种凶恶的事,也要使我安全地进入衪天上的国(弟后四16-18)。
对保禄来说,这个经验强烈鲜明。他的敏感是可以了解的。保禄因意识到他软弱的状态,能立刻领悟和感觉到天主在他内的任何行动。天主——生命和能量之源的任何行动,都会十分明显,因为不同的“另一位”与“枯竭”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鲜明的经验产生可觉察到的喜乐和感恩:“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仁慈的父和施与各种安慰的天主受赞扬,是祂在我们的磨难中,常安慰我们”(格后一3-4)。与天主鲜明生动的相遇——这临在与相遇必是天主,不可能错认——是保禄最宝贵的经验。天主本身是保禄的一切,因此保禄与祂“一切”的相遇,本身就受到敬畏。
保禄自夸他的软弱。他欣然接受自己软弱的经验。保禄在他的软弱中十分欣喜,他甚至说:
所以我甘心情愿夸耀我的软弱,好叫基督的德能常在我身上。为此,我为基督的缘故,喜欢在软弱中,在凌辱中,在艰难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格后十二9-10)
保禄非常重视他软弱的体验,不时因为自己内在的枯竭,而是因为耶稣基督的天父以及耶稣的临在,使软弱中的他得到安慰。是他的软弱——也就是他完全无能汲取他通常能汲取的泉源,再也无法从自己的能力中产生任何创造力时——使他发出绝对需要天主的呼求。因为保禄的呼求得到了回应,所以他可以说:“因为我几时软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时候”(格后十二10)。这个说法自相矛盾吗?这个说法表示保禄软弱吗?还是说,这个说法表示保禄在天主内的圣德及坚强?只有在天主的德能中,保禄才有能力,而保禄很看重这能力的临在。对保禄来说,在他软弱的时刻,正是天主的德能最明显的时候。保禄体验到天主说:“有我的恩宠为你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才全显出来”(格后十二9)。保禄为此欢喜。如果天主的德能此时才全显出来,那么保禄很欢迎它,也满足于它。因此保禄把软弱的体验视为他最珍贵的时刻,因为那时他生命的天主来到了。于是保禄变得坚强有能力,“若是天主偕同我,谁能反对我呢?”因此这不是一句自相矛盾的陈述,也不时在描述软弱。实际上,那是说明了保禄的圣德与坚强。
这些受苦、试炼、迫害和困难——也就是这些软弱——教给了保禄什么呢?这一切经验在保禄的宗徒工作上累积的效果,就是保禄把天主视为他生命存在的泉源,他不断地引用这泉源。因为有这个认知和体验,保禄说:“因为你们得救是由於恩宠,藉著信德,所以得救并不是出於你们自己,而是天主的恩惠;原来我们是他的化工。”(弗二8-9)
保禄所领悟的天主,全然是“另一位”,由于他曾经历过完全的空虚。从这样的经验,保禄很容易把他的圣德,能力与成功的本质,视为来自“另一位”的恩惠。“保禄意识到自己不但停留在这软弱状态中,也停留在把自己完全交付给基督的状态中;因为这个恩惠,保禄对一切人,就成为一切。”
这鲜活的经验,就是保禄向基督徒、犹太人和外邦人宣讲的基础。保禄是一位宗徒,是天主派遣给他那时代的人。保禄向这些人说话的内容,就是他对天主的体验。保禄要宣讲的是什么呢?他要说的是什么呢?他只能宣讲他与天主的关系,以及这关系是如何在他的软弱中开始、加深并成长。所以,是保禄的软弱让天主圣神得以自由地在他内作工。因此这也成为他弟兄姐妹圣德与能力的来源;因为“人若不信祂,又怎样呼号祂呢?”(罗十14)除非保禄向他们宣讲耶稣,他们不会在软弱中向天主呼号,相信祂,并且得救。因此保禄可以说:“几时我们软弱,而你们有能力,我们才喜欢”(格后十三9)。又说:“我们如果受磨难,那是为叫你们受安慰与得救”(格后一6)。
这个信德的经验,使保禄以希望、勇气和信心面对未来和即将来到的困难:
我们不要倚靠自己,而只倚靠那使死人复活的天主。……天主而今仍在施救,我们切望将来还要施救……所以我甘心情愿夸耀我的软弱。(格后一9-10,十二9)
也就是这个圣德的经验,把他过去的生命(“扫禄还是向主的门徒口吐恐吓和凶杀之气”宗九1)和他现在的生命(“你们纵然在基督内有上万的教师,但为父亲的却不多,因为是我在基督耶稣内藉福音生了你们”格前四15-16)连结了起来。保禄的旧我已经死去,他“内在的人”(弗三16)越加坚固。现在他讲的是爱与圣德,而非战争。他有耐心、慈爱,既不心存报复,也不凶恶。
保禄与耶稣基督的会晤,以及随后而来在主耶稣内由软弱转为坚强的经验,已进入保禄的生命深处,释放了他“爱”的能力,滋养他人的能力,关心他们以及他们在主内的幸福——成圣。保禄现在是一个“新受造物”(格后五17),“在爱德上根深蒂固,奠定基础”(弗三17)。确实,保禄已经变成了一个人。他是一个十分自由、充满爱的人。
《斐理伯书》第三章20-21节,保禄探究那令他着迷的奥秘:“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主,必要按祂能使一切屈服于自己的大能,改变我们卑贱的身体,相似祂光荣的身体”。在这里,保禄把他与自己、与世界、与基督的内在经验作了一个总结。保禄已经体验到,在他内或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被基督的爱所征服并转化为爱的。保禄终于知道,没有一样秘密,不论他觉察到或未觉察到——不论是他自身的或是这世界上的,没有一样不能为基督的爱所征服。保禄也知道,不论是他内心或是这世界的软弱、问题、困难、黑暗、邪恶或冲突,没有一样比基督的爱更深刻更有力。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是困苦吗?是窘迫吗?是迫害吗?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大获全胜。
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权者,是现存的或将来的事物,是有权能者,是崇高或深远的势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即是与我们的主基督耶稣之内的爱相隔绝。
问题讨论
什么是灵修?
什么是行动中属灵的区域?
在圣保禄的经验中,软弱有何意义?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天主如何在你的软弱中临在?
你在体验到自己的软弱时,是否体验到天主?
在你此刻的生命中,天主对你说些什么?
从你对天主的生命体验,产生怎样的灵修?
这灵修生活对你的意义为何?
保禄从软弱到坚强的经验,如何启发在基督内由坏习惯转为好习惯的经验?或为这转变带来什么讯息?
本书的目的不时要回答你对灵修的所有疑问,而是为你提供一个对话的伙伴。我想为你提供一个特殊的氛围,让你去体验、去发现自己。我提供一个天地,你可以把自己和你的经验安置其中,好了解你内在的经验……你自己内在的旅程。我希望这个设想能一路陪伴你在生命中答复天主。
为帮助我们更能掌握灵修的概念,可以先探究人与天主交往的另一个例子。那就是圣十字若望,一位十六世纪的加尔默罗会士。同时我要以圣依纳爵的经验来加以印证和补充。
保禄以他自己的生活经验所指的“软弱”,就是圣十字若望所说的“心灵的黑夜”。这两位圣人的性情、生长环境和社会氛围完全不同。两位基督门徒在使徒工作上的表现和回应也各不相同。然而两者还是有一不变的常数:天主的手。只是所用的方法很不一样。两人的个性、社会环境、所处时代背景、传统的表达、成长过程以及所受的教育都大不相同。
为帮助各位弄清楚,我们要提到耶稣会会祖圣依纳爵•罗耀拉《神操》中的“原则与基础”。耶稣会的成立,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五二一年圣依纳爵在巴斯克老家悔改的经验。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在依纳爵阅读圣经、圣人传记和鲁道夫(LudolfofSaxony)所著的《基督传》时,天主进入了他的生命。依纳爵答复基督的召叫交付了生命。他在西班牙的芒莱撒住了一年,努力要从过去彻底绝望的生命,走向有天主恩宠喜悦安慰的生命。
依纳爵发现,写下他过去生活中绝望的经验时,其中的思想,以及因此而来的感受,使他大大地得释放。于是他将他从天主手中得到的爱和热诚奉献,他从这些安慰中发出的思想,以及所得到的感受也同样写了下来。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他体会到无比轻松和明澈。他在那一年所写的内容,就是流传至今的《神操》。
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天主的手”可以广义解释为天主——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宇宙的主宰、他们的救主和爱者——进入他们生命中的行动。对他们来说,在生命中,天主的手就如同依纳爵“原则与基础”所说的:
人受造的目的,是为赞美、钦崇、事奉我们的主天主,因而拯救自己的灵魂。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为人而造的,为帮助他追求他之所以受造的目的。
结论是:对于取用世物,当该看自己受造的目的;它们能有多少帮助,便取用多少;能造成多少妨碍,便放弃多少。
因此,我们对一切受造物,在不被禁止而能自由选择的事上,必须保持平心,以及不偏不倚的态度;就是在我们这方面,不重视加快甚于疾病,不重视财富甚于贫困,不重视尊荣甚于屈辱,也不重视长寿甚于短命;其他一切,莫不如此。总而言之,我们所愿意、所选择的,只是那更能引我们达到受造目的之事物。
天主以天主、创造者的身分来到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心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主所造,也是他们创造者的仆人。他们对天主怎么会有这也的认识和结合的呢?从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圣保禄曾经“被监禁”、“被鞭打几乎死去”、“受杖击”、“被石击”、“遭翻船”、“忍饥受饿,屡不得食”以及其他种种苦痛,他通过这些苦痛而得以认识天主、与天主结合。虽然保禄并不了解,但他知道天主十分真实地来到他身上,他“因他的软弱而得到光荣”。保禄感到欢喜,并把他的挣扎视为喜乐,因为天主会在他的软弱中光荣他。保禄在他的软弱无能中感到欣喜,因为那样可以使天主的恩宠轻易地藉着他、在他内作工。
圣十字若望在他《黑夜》那首诗中提到,他如何认识天主,与天主结合。
黑夜初临,
灼燃爱情,切切殷殷,
啊!奇妙之恩!
我悄去无影,
吾室现已全安宁。
黑暗中,安全宁静,
攀秘梯,装巧隐,
啊!奇妙之恩!
夜黑踪隐,
吾室已全安宁。
欢欣夜里,
隐密间,无人见我影,
我见亦无影,
没有光明和引领,
胜祂焚灼我心灵。
如此导引,
远胜午日光明,
到那处,祂等候我近临,
祂我深知情,
那里寂无他人行。
啊!领导之夜,
啊!更胜黎明的可爱夜,
啊!结合之夜,
两情相亲,
神化卿卿似君卿。
“天主的手透过圣十字若望默观的祈祷生活方式,来到他身上”。圣十字若望体会到,选择在贫穷、贞洁和服从中与基督同在。其中的困难。在看到渴望的目标时,有意识地选择光荣天主,立刻寻求感官的满足;做这选择的痛苦,在“炼路”的初期阶段非常明显。他从个人主动选择贫穷、贞洁和服从的观点,来写作和分析他的诗歌:《黑夜》,而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是《攀登加尔默罗山》。圣十字若望在这本书中,谈到一个人只要承行天主旨意的强烈渴望。一个人由于感觉受到召叫,要去从事福音劝谕,因而离开世俗——感官的欲望和冲动的即刻满足。这是一种“黑夜”。“这种克己和贫乏,对一个人所有的感官来说,都像是一种黑夜”。如圣十字若望所说,对理性而言,感官必须把满足寄托在另一个来源或原因——即天主的光荣。当一个人选择进入这个旅程时,旅行的工具就是信德。信德对理性是一种黑夜的经验。为什么呢?因为主动的“感官的黑夜”,意即因着信德,感官对物体的感觉,以及在想法、概念、意象等方面的满足上,直接断绝了关系。那么,信德给了人什么,世人完全看不到这些认知呢?信德给的是一个未知的对象。信德给了我们一个差异悬殊的对象:天主。一个人认知的事物在心中的轻重分量,现在要彻底改变。这人现在感知现象领域的基准是天主。在信德之前,一个人感知天主和其他事物:苹果、桔子、天主、花生。现在,则以信德在天主内感知一切事物:苹果、桔子和花生都“来自”天主。我们现在从天主的视野来看事物。这并非否定了宇宙本体论,但真理却为人所理会。在这里,信德使我们目眩而眼盲,就像护士早晨打开窗帘时,外面的阳光令病人的眼睛看不见一样。圣十字若望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倒空一个人所有的感官和智力的理解、目标或概念。这并不是失去目标或能力,而是失去对一个人的能力和所看到的目标产生的立即满足。不再执着于感知目标、概念和想法带来的满足,作为与天主旨意结合之路上的指引或支持。圣十字若望所寻求的惟一指引或支持是信德。旅途的终点就是天主本身。这个体验天主的道路,对人的现世生命而言是一个黑夜,因为天主以隐密且亲密的方式与人沟通祂自身。
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只在信德中走向天主。也就是一个人的习惯、权势和能力在“黑暗”中行走,也在超越一个人天生能力的力量光照下行走。当一个人渴望走在这条与天主结合的道路上时,便揭露出对天主始终不变的饥渴以及始终如一地朝向祂,而非感知天主的经验:是选择天主,而不是选择天主所说的言语或天主的某些形象。是只顾随天主的安排。是为了天主的缘故而选择天主,是选择天主而不求回馈;是选择天主,不时选择天主在我生命中所回报之物。
在这时候,天主开始行动,净化旅人的意象。这个过程就是“黑夜”的内容。圣十字若望的诗从主动和被动两个角度来描述同一个经验。主动的角度就是前面所叙述的,我依我选择的动机而行。被动的一面则是天主对我、及在我内所做的一切。天主进入灵魂中,藉着干枯和贫乏,藉着一种干涸和与上主天主分离的感受,来净化其决心。
一个人怎么知道自己正经历这被动的感官和心灵的黑夜呢?怎么知道他所经历的状况,是天主的手直接主导的呢?认识主动的“感官的黑夜”的记号,最能让人知道这一点。圣十字若望与天主沟通的方式就是默观祈祷。一个人在做默观祈祷时,不能做推理的默想(使用语言、想像、概念、意念、幻想等的祈祷),若有人从这样的祈祷中得不到任何满足,就该考虑是否必须改变祈祷中感官的焦点,去找一个新的泉源。原来习惯于把感官集中在过去会带来满足的主题上,这时只会产生神枯。另一个记号则是,意识到自己对于把想像力或感官集中在其他特定的目标上,越来越厌恶而不感兴趣。而最真实、最确定的记号,就是这人只是喜欢停留在意识到天主的亲密中,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有内心的平安与宁静休憩,而感官、理智、记忆和意志也没有行动。要知道这样的改变是否真实,必须同时观察到这三个记号。一个人若不能默想,很可能是由于散漫和不勤奋而造成的。如果这情形是因懒惰而引起的,人会容易分神,喜欢分心走意和胡思乱想。但真诚热心寻求与天主结合的人,则不会这样。真正的经验,必须要有的记号是喜爱认知天主和心中的平安,因为若不能默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忧郁症、某种情绪、或脑部感官功能产生某种茫然状态或暂时失去作用”。这三个记号可应用在主动的感官黑夜上。
被动的“感官的黑夜”之记号则可单看是否神枯。天主进入一个人的祈祷生活,为净化他爱天主的动机。这神枯有自己的特征。一个人经验到走在这条路上的第一个记号,就是从祈祷生活中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圣十字若望说,在此,天主把一个人的灵魂放进黑夜,是为使人的感官欲望干枯并得到净化。如果在灵魂的感官部分,并不倾向于在感官的目标上寻求满足,那就可断定是天主的行动。如果要断定这真是天主的行动,还必须有第二个记号,因为这神枯也可能是某种阻止人对任何事感到满足的倾向所造成的。那第二个记号就是,如果一个人开始记起天主,记得天主如何对待人的灵魂,并细心地寻找天主,同时认为,也感受到这神枯必定是灵魂的不对,并认为他对天主的厌恶,就表示他背离了这条道路,显然他的神枯就不是出于懒惰。一个“散漫、温吞或懒惰的人”,并不在乎天主是否注意他。一个“懒散或温吞的人”通常意志力和加深都很散漫,也不热心于事奉天主。但经历这黑夜的人,非常挂念事奉天主的事,若没有这么做,会感到痛苦。心理上的不舒服常常伴随神枯而来,且歪曲了神枯的面貌。如果这神枯只是心理上的因素,到最后神枯会变成厌恶天主,不会有任何事奉天主的欲望。但在神枯的黑夜中,虽然灵魂的感官部分软弱,加深却得到滋养,随时待命且精力十足。加深越发有事奉天主的意愿,而且绝不令天主失望。因此第三个记号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感到坚强,有力量去工作。在感官黑夜中的人,行为举止保持平静,不关心感官、情绪或理智能力的内外在工作。那样的活动只会妨碍而非帮助天主,藉着注入祂细致、唯一和令人满足的平安以及对天主慈爱的认识,来结合理性和感性的力量。被动的“感官的黑夜”第四个记号,是人无法像以前一样“默想和运用想像力”。天主透过“纯洁心灵的单纯默观,没有推理的思想”,与人沟通天主自身。从这个记号,可以看出这神枯不是来自心理因素,因为若是这样的话,人会凭意志回到他所习惯的有益的默想上。在这由天主主动的黑夜中,人无法默想的情形一直持续下去。一个人走向与天主结合的旅程,现在操纵在天主手中。人不再有引起改变的能力。过去习惯做的事,现在也不再发生效用了。如今唯有靠天主的行动,人才能被天主吸引而与天主旨意结合。
这个过程——经验,圣十字若望把它叫做“黑夜”,因为天主是如此具有智慧,超越人灵容纳的能力,就像我们看着太阳时,会令我们目盲一样。我们接受到这天主之光时,灵魂会感到痛苦,就像有病的眼睛被太阳照射一样。这些人感到他们不洁,不被天主所爱。他们觉得天主反对他们,他们也反对天主。在属于天主的慈爱知识的纯洁光照下,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无能为力。他们陷在自己的困难中,感到一筹莫展。而号泽泻悲惨可怜的状况如今却大大地轻松下来,“使灵魂清楚地看到,他们自己绝不再拥有任何其他事物”。
此时圣十字若望描述了这条灵修之路上的几个危险。他谈到灵修上的不安和所得到的感受。他把这状态叫做熟练者(proficient)的状态,而不是初学者的状态,并表示这状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往往是好几年的时间。在这儿,天主让旅人习惯于灵修上的领悟。在熟练者逐渐为光荣天主而发展、而工作时,灵魂的感官部分就变弱了。此时熟练者会与他灵修的喜悦和知觉结合,非常安稳地委顺其中。现在天主带灵魂认识神枯,不再用灵性上的沟通,使灵魂在纯粹信德的黑暗中行走,“那是与神结合的最恰当的方式”。
问题讨论
圣十字若望所说的“黑夜”,是我们决定追随基督时,身体上或感情上一向习惯的刺激——回应、需要——满足的模式都因此中断,而感受到的痛苦。这对我们平常的习惯和经验来说,就是一个“黑夜”。你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对圣十字若望来说,“主动的黑夜”是经验到自己选择要如何追随基督。你曾经掌管过你的灵修生活吗?对你来说,那是什么样的经验?
对圣十字若望来说,“被动的黑夜”就是经验到天主以行动来掌管你和你的灵修生活。你曾否有过这样的经验?
对你来说,那是什么样的经验?
那样的经验如何在你的生命中发生?
在这黑夜中,人的感官部分和精神都一起得到净化。在走向与天主的结合时,感官还有需要净化的部分,其根源就在于精神。在黑夜中,精神得到涤净,使感官从根本净化。
天主卸除一切精神和感官的、内在和外在的功能、情感和感觉。祂让理智留在黑暗中,让意志干枯、记忆空白,感情陷于极大的困扰、苦楚、烦恼,因为过去灵魂从属灵的祝福中得到的感受及满足,现在都被拿去了。
天主这样做的理由,是要把精神层次的爱,爱的结合,带进一个人的精神之中,并与之结合。天主所用的方法,就是黑暗的默观。天主使用默观的祈祷生活为工具。但这对于理性和感性的功用和能力,却是一种折磨与黑夜。灵魂深切感到自己的贫乏、软弱和可怜。灵魂体验到空虚,而且意识到它的不完美、干枯,并意识到自己缺乏各种理解的可能,觉得自己的心灵被丢弃在黑暗中。理智在信德中行走时,捉不住任何概念性的目标。意志则因发现自己距离事奉天主十分遥远,因而甚感悲伤。在这种状态中的人,从任何教义或灵修指导中,都得不到安慰或支持。在这个时候,如果一位灵修指导向他们解释这种情况,他们会认为灵修指导根本不了解他们。他们会认为灵修指导不明白或没感受到他们的感觉。他们认为没有人能帮助他们或了解他们,因此越发感到悲哀。他们的记忆越发晦暗,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苦恼将永无终结。他们感到没有希望。他们一直处在这种状态,直到心灵“变得十分敏感、单纯、升华,能与天主圣神合而为一”。
天主对寻求与天主结合的人都这样做,“那时他才能以属灵的自由之心,神圣地享有天上地下的一切事物”。在这里,圣十字若望讨论到在一个人的心灵中点燃爱火。现在这灵魂能够有所感受,预尝到天主的滋味,然而对其却一点也不了解。
心灵现在体验到“一种热情、强烈的爱”——热烈的爱。这爱注入并在人灵中产生对天主强烈的爱。灵魂已有准备,可接收这爱,他一切感官和理性的能力都无法被任何天上地下的事物所满足。天主已为灵魂预备了所有力量和感官及理性的能力,使它不致于把心力分散到对其他事物的满足上。灵魂现在预备好在造物主天主的爱中提升。这整个过程的目标,是“把灵魂所有的力量、功能和欲求都聚集起来,不论是心灵的或是感官的,而让这个和谐的整体能为爱所用”。这个境界是第一条诫命的满全:“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谷十二30)。
圣十字若望在他的诗《爱的活焰》中继续发挥。他对这诗的论述也写成一本同名的书。圣十字若望用火焰为隐喻,比喻天主圣神的临在。这火焰具有很强的同化力,能同化与祂接触的一切,使其和祂一样。他把一个人的灵魂比做一块木头。天主之神——爱的活焰,触碰这灵块,即这木头,把木头变化为祂自己。火焰先使在火中的木头干燥,天主之神也这样对待灵魂,直到这木头自身开始燃烧。现在这灵魂燃烧着天主之爱,发出自己的爱之火焰。与神之爱的结合已经产生了。现在爱的活焰已熊熊燃起;灵魂也燃烧同样的爱。两者现在已经结合了。圣十字若望写下这个体验:
啊!爱之活焰,
柔伤我灵至深中心点!
既然现在尔非压抑,
瞬团圆!倘尔意:
撕破此纱甜蜜相遇!
啊!甜蜜烧灼!
啊!欢愉伤口!
啊!温柔之手!
啊!柔巧短触,
永生得当,债务清偿!
经历死亡,尔以生命变化死亡。
啊!火焰明灯!
于尔光辉中,
感觉深洞,
昔隐且盲,
今放光芒,稀极,妙极,
温明同临所爱君王。
何其可爱柔轻!
尔醒于我心,
幽隐尔独居;
尔之甜蜜嘘气,
幸福光荣满溢,
何其温柔,尔以爱情弥我心头!
圣十字若望为诗中的最后一节下了最简短的评述:“我不想谈论这个父子共发圣神的活动,如何以幸福、光荣和天主的柔巧爱情来充满灵魂,因为我深知自己无能为力,如果我勉强为之,必定会辞不达意……圣神藉着这个嘘气,以幸福和光荣充满灵魂,在天主的深处,以不可名状、不可领悟的方式,灼燃灵魂于天主之爱中,愿光荣与尊崇永归于天主。阿门!”圣十字若望简单地表示,天主注入人灵的爱,如此喜乐、深刻、已非言语所能形容。
在《黑夜》一诗中,圣十字若望解释灵魂在黑暗中有一个多么安全可靠的旅行工具。一个人绝不会在路上迷失,除非他依靠自己的意象和概念、知识和感情,过着强迫性的感官生活,或推理的默想。这些力量会阻碍我们获得释放,并且避免错误。一个人的感官和理性能力是善的。是天主创造了它们。这些能力的本质目标也是善的,是天主的创造。天主进入并阻止这些能力运作,好使天主神圣的爱与智慧,成为运作的经验和行动的原则。因此这旅途上的人,灵魂上必须要接受灵性之爱。在这爱中它们更坚强,因为他们在感官和理性能力的黑夜中勇敢地前行而得以操练。当心神自己做了练习并且让自己习惯自己时,他接受天主所赐的神圣之爱的能力就会增长。感官和理性的能力完全处于黑暗中,没有任何的满足,不受妨碍,而且十分自由,就能加入并接受神圣的爱。现在,感官和理性能力不但可以领受神圣的爱,也能成为表达神圣之爱的媒介。
在这里我们可以回到前面所引用的圣十字若望的话,做更深入的探讨。天主这样做,“人才能以属神的自由之心,神圣地享有天上地下的一切事物。”天主使人的能力变弱,并把天主神圣的爱和视野注入一个人身上,只是为了把人的感官、理性和人的能力还给人。然而天主还回这些时,还增加了一个幅度:“自由的心灵”。这自由是注入神圣之爱的直接结果。现在灵魂非常肯定,它最深的中心和它的满全,都与天主旨意合一,不再追求其他的事物。地上一切其他的事物,从天主眼中看去,都只是“其他事物”而已。它们不是天主。正如圣依纳爵《神操》中的“原则与基础”所提的,它们是被创造的,是受造物,应以对受造物的态度来对待它们。所以人与造物主天主结合为一时,就会得到自由。对这世上一切事物,人都是自由的。这是“天主子女的自由”(罗八21)。
对圣十字若望来说,这个过程已深入他的心理情绪生活中,圣十字若望以他默观的祈祷生活为媒介,会晤天主,与天主交往,现在他对一切事物都是自由的。他体验到一种自由,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自由行动。从这个经验,圣十字若望由于他所爱者的“爱的临在“,成为一个深怀着爱及同情的人。
问题讨论
你曾否感到与天主距离很远,即使你很想事奉天主?这时怎样的感觉呢?
你曾否体验过灵修指导的任何解释,都不能使你得到安慰?请与你的小组分享。
你曾否觉得自己的痛苦永远没有尽头?那是怎样的感觉呢?
“天主这么做,是为了在还给我们一切时,我们得到自由”,这是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的能力一无所用,天主赐给我们神圣的爱,你有过这经验吗?请在小组中讨论。
我相信现在我们已经能比较圣保禄与圣十字若望两人走向天主时,相似与相异之处了。这两位圣人表达他们经验的过程,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圣保禄受到召叫,要他取做“外邦人的宗徒”。在他悔改后,他全心向从未听到过耶稣的人宣讲主耶稣。保禄认为这是履行他内在召叫及感受的方式。保禄用这方式表达他对基督——他生命之渴望——的爱。在宣讲这圣言时,保禄遇到自己内心的反抗,以及从他人和从“恶神”而来的反抗。保禄把这经验比作战争。他常常因“内心无力去做想做的事”而感到困扰。保禄发现他做的正是他不想做的事。“我不明白我做的是什么:我所愿意的,我偏不做;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做”(罗七15-16)。他面对了内心的困惑和混乱。保禄在“对基督的信德中”跌跌撞撞地度过这些。在此保禄体验到宽恕自己,接纳自己弱点的能力。他在信德中栖息时,得着快慰。保禄靠着天主恩宠的力量宽恕自己,但是他并不把这宽恕当作借口,而不去做他能做到的事,来改善他自己的无能。而后保禄面对一群男女,他们看到保禄的言语行为,认为他人格失调、危险、邪恶。他面对一些人直接利用身体的、情绪的和理性的力量,来对他施压,反对他。他被鞭打、受监禁、遭流放、受拷问。保禄受攻击而疲累,却因在基督的能力中怀着信赖与希望,而变得坚强有能力,能度过这些,并产生爱——仅管身在黑暗中,仍然如此。保禄的理性和感性能力全都经验到一种黑夜。保禄属人的想法,入“该怎么做”以及如何把上主的圣言传达给人,全都因他自己的软弱或他宣讲对象的反对,而处在黑暗中。只有耶稣赐给保禄的信、望、爱,能照亮那黑夜。由于保禄的处境,他十分明白那黑夜的来源:基督耶稣,保禄在此黑夜中欢欣,而且说他以自己的软弱为他最宝贵的体验,因为那正是天主到来的时候(格后十二9)。
在这里,保禄的“软弱”与圣十字若望的“黑夜”似乎有同样的意义。对保禄来说,“软弱”是指他自己属人的能力完全无用武之地,对他当时的处境无法引起任何“质”的改变,也不能带来天主的恩宠,保禄在他的软弱中欢喜。
圣十字若望则把他的黑夜称为“欢欣之夜”:“啊!领导之夜,啊!更胜黎明的可爱夜,啊!结合之夜,两情相悦,神化卿卿似君卿。”圣十字若望在他的黑夜中感到欣喜,因为在黑夜中,天主来到。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他们感官和理性能力所收到的阻碍,被基督耶稣日渐增强的信望爱力量所克服。对他们两人来说,这经验都是天主赐予的。在他们的生命中,他们回归到以心灵的自由来面对一切事物。他们都开始选择天主的旨意,而不是即刻满足自己感官和理性的能力。渐渐地,他们自己的生命不再在自己手中,他们都发现,是天主的手,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主动,净化了他们。天主的手净化了他们,而净化的程度,不时他们单靠自己就做得了的。他们发现天主赐给他们对天主、对自己、对世界神圣的爱。
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与天主相遇,以及随之而来的经验,影响了他们整个生命。他们变了一个人。他们被天主的爱所释放,能以全人的能力去爱自己,爱他人及爱天地万物。他们是自由的爱者。天主在他们生命中的临在与行动,把他们的性格带到“圆满的境地”。从人的互动来看,天主的手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并不那么陌生。总有一天作母亲的要对幼儿说:“是你自己走路的时候了。”她曾抱着孩子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从家中走到车上,从一家店走到另一家。然后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今天该是你自己走路的时候了。”幼儿先是不高兴,然后生气,开始哭了起来。孩子心中想着:“要是你真的爱我,你就会来抱我。”孩子变得受到拒绝而且生气,他开始跌跌撞撞地学走路时,只觉得疼痛。孩子觉得疼痛和生气,他感到软弱和挫折。孩子注意到,这痛苦是妈妈要求他走路而造成的。孩子又说了:“要是你爱我,就不会要我走路:你会抱我。”但事实是,这孩子的判断和结论并不正确。孩子的妈妈的确爱他。孩子的妈妈只是希望孩子能走路、成长、能跑、骑单车、跳舞,最后走出她的生命,去过自己的生活。母亲希望孩子自由。然而她直到,她的小孩必须会走,才能成长。所以她对孩子如此要求,结果使孩子产生痛苦、愤怒、挫折。孩子必须在他熟悉的感受、身体动作和生活模式中,“走”过这“黑夜”。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条黑暗而痛苦的路。母亲把“走路”这件事介绍给孩子,即使孩子感到黑暗而痛苦,也不把孩子抱起来,母亲以这方式证明她对孩子的爱。这也正是天主所做的事。当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在软弱和黑暗中一面走向天主,同时一面成长,天主带着他们达到圆满的境地、圆满的自由,给他们圆满的爱。
当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只在信德中前行时,他们的情绪生活处于黑夜。天主现在把他们的情绪生命和他们的整个生命还给他们,也给他们建立在天主所赐之爱上的自由与爱。
保禄与圣十字若望走向天主的方式,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天主透过不同的方法,主动地净化这两个人,以预备他们接受天主的爱。天主所选择的方法就是透过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情绪、智力、个人的气质、能力、欲望及个性。基督召叫保禄做一个积极的使徒,向犹太人和外邦人传福音。这是他的圣召。天主对保禄所用的方法,是针对保禄外向、擅于表达、积极的个性,向这世界奔去,直接与世人接触。保禄是擅于与人来往的人,他知道如何与人来往,也自在地接受世俗的挑战。上主召叫保禄以直接的方式进入世界,也利用世上的一切事物,阻止保禄轻易地依赖自己及依赖这世界。上主把保禄的能力和世上一切受造物还给他,但让他对这一切完全自由,保禄因为天主所赐给他的神圣之爱,而大受鼓舞。
基督则召叫圣十字若望过默观的祈祷生活。天主对圣十字若望所用的方法,就是他的默观祈祷生活、在他心深处流动的情绪、他活动的节制有度、他智力的敏锐、他对诗歌的喜爱,以及他对人类内心生活深刻的兴趣与爱好。圣十字若望发现他在加尔默罗会士祈祷独居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满全和充分表达。天主利用默观的祈祷生活,将天主自己神圣的爱倾注在圣十字若望身上。在圣十字若望的祈祷中,天主藉着阻碍圣十字若望使用感官和理性能力,主动地完成了这些。
圣十字若望和保禄两人都可以与圣依纳爵一起说,他们是为天主而造的,而天地万物都是天主所造的。他们可以与依纳爵一起说,地面上的事物都该为这目的而使用——他们的目的也是这个——那就是爱天主。这两人都是圣人,走在与天主结合崎岖却喜乐的漫漫长路上。他们殊途而同归,也就是说,他们往同样的方向前行,却是经过他们不同的自我和性格,而走向同一位天主。从造物主尊重祂的受造物,即可以看到天主之手的临在:这两人的个性、生活方式、背景和生活环境都截然不同。两人都受到造物主的触碰,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路径,却完整地保持了他们的性格。
问题讨论:
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的生活与经验,有哪些相似及相异之处?
他们的生活与你的生活有哪些相异之处?
你是否有过“你愿做的事,你不去做;你不想做的事,却偏要去做”的经历呢?即使经过多年的祈祷还是如此吗、在你的灵修生活中,这样的经验对你代表何种意义?
前面几个问题与内心反抗天主的爱及召叫有关,你曾经经验过外在的反对吗?对你来说,那是怎样的经验?请在小组中分享。
在这外在的反对中,你的表现软弱吗?为什么会这样?
这软弱与黑夜相同吗?这经验是否就是你的黑夜?
本书的第二部分曾叙述人类内心的经验,它的发展以及治疗方法。第三部分我们则看到两个人的经验:保禄、一位行动的默观者;圣十字若望,一位默观者。在第四部分的开始,我们先看到这两个经验在本质、方向及行动上,其实是同一个。我们看到两个个性不同的人,天主如何从不同的角度,透过不同的生命经验去接近他们。
现在我们要问:情绪的痛苦属于灵修吗?人从潜意识深处的痛苦,藉着心理治疗的过程而逐渐获得心理的健康,过程中所承受的情绪痛苦,是灵修生活吗?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来问:心理治疗的努力是灵修生活吗?我们这些寻求天主的基督徒旅人,如何把自己与潜意识情绪感受的挣扎,看作是灵修上的追寻呢?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的经验,是否能让我们这些追寻天主的现代基督徒得到一些启示呢?我认为是有的。
情绪痛苦和解决的经验,被视为灵修生活,可以从我曾描述的治疗活动,并从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的基本成分中看出来。这过程要从综合性地阐述情绪痛苦的情形开始。
遭受情绪痛苦的旅人去向辅导求助时,真的因所受到的困扰而处在黑夜之中,旅人的想法很笼统模糊。心理治疗的过程黑暗而痛苦。那是一趟走进未知的旅途。那是在寻找他从未真正认识的人:他自己。这旅程是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之中,让自己从隐藏的、无法处理的情绪和未解决的冲突中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开始时,我们的旅人在自我的深渊等待,通常只有一个感受:恐惧。
他要面对自己的冲突,面对被撕得粉碎的可怕恐惧。这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使他成为更好的人,比他那理想化形象的荣耀更有价值,那是他们所听到的福音,但已有好长一段时间,这讯息对他毫无意义。这是一次在黑夜中的冒险,也是他们所害怕的。
这恐惧又触及到曾经发生,而现在仍有的原始恐惧,那就是去接触自己原本的感受。心理治疗暴露了旅人目前的感受。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黑暗、吓人、痛苦,可怕的经验,因为整个意识阻拦了一切感受的自由流动,不论那感受是爱,或是喜乐,或需要,或恐惧,或悲伤,或愤怒。真我对真实世界发出的内在感受,深深切进了细心打造的情绪防护外膜。这对于不断察看内心的人,实在是非常痛苦的折磨。旅人熟悉的内在情绪感受模式,已退让给不熟悉的、新而未知的冲动,似乎触碰到内心那一团将要的困境。于是这人心想:“我可以任这情形发生吗?”“这样会发生什么事?如果触及我真正的感受,我不是会爆炸吗?我会控制不了自己。”这些问题都表示这人走向情绪健康之路的痛苦和不确定。
在前面所说的典型经验之后,这人模糊的感受:“有些不对劲”的感受,所表现出来的是罪恶感、羞耻感或自卑感。这是处理感受最安全的方法——至少旅人自己如此认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若是不一致,通常很容易看出来,于是帮助的人就有了一个把手,可以撬开旅人一辈子小心建立的、有关自己防卫性的习惯陈述,并强行把那些陈述移走。当谘商辅导透过谘商技巧,指出言语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时,会在这人心中和感情上引起极大痛苦和困惑。这个困惑还混合了恐惧。与辅导实际接触时,“自我概念”急着透过个人习惯的口头言语来表现。真我则急着透过身体冲向现实。两者于是相撞。这是个痛苦的冲突。这是个人情绪性的冲突。当辅导指出其性格混乱的症状时,他就感到困惑了。对旅人来说,这困惑就是黑夜及痛苦。这黑夜及痛苦对个人有什么影响呢?这黑夜和痛苦影响他整个习惯防卫机制系统,因为他一直努力让防卫机制充分发挥功能,使自己感受不到真我的任何情绪。因此它对这人的“自我概念”来说,是黑夜;对这人对自己的一切现实、价值观和假设来说,是黑夜。对我们的旅人来说,这是非常真实的黑夜及痛苦。我们比喻中的主人翁,长久以来在情绪上都远离“真我”憎恨挫折、憎恨父母的感受,以致于对“真我”及“真我”的感受已经失去意识。而令我们的旅人意识到他所建造的自我——现实、价值观和假设,不是源于真我,而是源于自己认为应该是的我。这个自我是植根于他人认为应该成为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此时旅人的理性还认为“自我概念”实际上是真我。谘商辅导的挑战,引起旅人“自我概念”的困惑和黑暗,因为谘商辅导已指出,非语言的肢体行为与言语所表达的并不一致。当有人提到这个事实时——不论当时旅人是否了解——它会在旅人所重视、并紧抓不放的自我所建立的现实、价值观和假设上,投下黑暗。“也许我并不是这样……也许我做不到这点……也许我不是真的要这个……也许我一位我应该做的事,不是我要做的。”对旅人用以与现实接触的基础——理性信念,这些“也许”,这些疑惑,就是黑夜和痛苦。“自我概念”是与现实接触的防卫。这个理念实际上并不是概念性的或知性的。正因情绪是对现实的自然反应,因此自我概念中对于现实、价值观和假设,存在着许多自然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上的习性和反应已是根深蒂固。长久以来,他们对于自我概念所呈现的希望、梦想、价值观,产生自然的反应,蚀出一条情绪的路径,这小径深深刻画在旅人的生命中。那是坏习惯。谘商辅导强调,肢体行为能显示出这人有被压抑的情绪,那情绪仍然存在。这挑战会给长期以来所感受熟悉且安全的情绪带来黑夜。对于有意识的情绪,这是黑夜和受苦,其原因在于旅人在远离它们。他就要丢下情绪和感受常见的习惯和模式。这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到黑夜的存在,情绪上对此产生自然反应。这对旅人的理智是一种黑夜,因为他正丢下他的“自我概念”。旅人正在远离他所认为的自我。这是一个黑暗但有力的旅程……对旅人的心智、旅人的情绪来说,都是强烈的黑暗。除了因为丢下的一切,使得旅程如同在黑夜中行走般黑暗之外,对于即将前往何处,同样也是一片黑暗。旅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找到自我。也不知道当旅程结束而他也找到了自我时,他会发现什么。故此,心理治疗的整个过程是黑暗的,而且对旅人来说是一个“黑夜”。
谘商辅导观察到旅人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不一致,并向旅人提起他的观察,希望唤起后者的注意。在进行过程中,旅人会被引导而自问失调的情感,坏习惯的根源和原因。我们的旅人会,“这是怎么发生的?怎么会这样的?”旅途的这个部分非常黑暗而且痛苦。旅人开始踏进他的潜意识之中。他在痛苦中尝试了解造成这内心情绪的经验,以至于无法让自己稳定下来。他必须藉着压抑来逃避这痛苦。
在这过程中,指出一个人饱受罪恶感、羞耻感、自卑感所苦的认知标记和其中的心理动力,正逐渐消失。此时一个人不再相信“自问概念”能代表真正的自我。这时,自我概念防卫机制的习惯无法像过去一样,把尚不明显的焦虑感,贴上罪恶感、羞耻感、自卑感等标签。原因是这人尚无法认出,所出现的真我,是健康的自我……精力充沛的自我……“即将来临的救星”。旅人在痛苦、折磨、苦恼中前进,除了痛苦以外,什么也感觉不到,同时为过去的知觉(perception)所苦。旅人的此种体验,为内心的灵修。十八世纪的耶稣会士高萨德(JeanPierredeCaussade)在《父,随你安排》(AbandonmenttoDivineProvidence)一书中,用一块受雕刻家敲打的石头来比喻:
雕刻家凿刀的每一次完美的下刀,都只使它感到它——弱它能感觉的话——好像要被摧毁了。一刀接一刀,这石头丝毫不知道雕刻家要如何塑造它。它只感觉到每一凿都把它削去一部分,使它更不完整。
然而旅人寻求自由和健康的行动,以及面对谘商辅导对“自我概念”的猛攻时坚持下去,都坚强了这位旅人,并深深地召唤真我“出来加入”。真我听到了这召唤,也有了回答,不论它被埋藏得有多深。被控制的受苦者现在挣脱出来了。现在旅人能很自然地接受、并在情绪上回应,这是他以前做不到的。这是对旅人的鼓励,也是情感的力量。这“黑夜中的明灯”激励人继续这趟旅程,进入一个人的感受、潜意识及过去。这趟冒险之旅中的恐惧无所不包。越接近旅程的终点,当旅人感到他越来越靠近将要爆炸般的感受困境时,黑夜和痛苦就更为加深。旅人接近这黑暗的深渊,内心越发意识到自己确实可爱,也能爱人。僵固的“自我概念”越是被谘商辅导批评得体无完肤,这份意识就越显著,二自然地释放出真我。增强的意识,把旅人带到未知的感受深渊边缘。旅人接受愤怒。旅人恐惧但毫不犹疑地注视他愤怒的感受。旅人推断道:“感到愤怒并没有什么不对。”“我可以感到愤怒。在我的体内,在我的意识中,我可以感到愤怒。”在这关头,旅人面对的冲突,是他的假我防卫机制习惯性的来源。旅人已看到黑夜,但也受到安慰。下一个问题出现了:“我该对这愤怒怎么办?”答案是:把这感受向原本的对象表达。这时旅人要让他的感受去面对小时候的重要他人,即父母。那表示,这是表达感受的适当方式,但多年来旅人却一直以为并不适当。这是个黑暗且痛苦的旅程:但先前的成功,会使旅人受到激励,而带着希望和信心进入这黑夜中。当隐约感到某些不对劲时,就问问自己,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找出答案,同时向感受的对象表达,等到这么做成为习惯之后,旅人就可独自走上生命之路。旅人对心理治疗和谘商辅导的依赖于是逐渐消失。我们的旅人得到了自由。
问题讨论
你有过从“外在取向”走向“内在取向”的经验吗?这为你是怎样的经验?
“自我概念”的生活会使情感失调吗?为什么?
以“虚假的自我概念”生活是一个坏习惯吗?何以如此?
害怕放弃“自我概念”,走向“真我”的生命,对一个人来说,就是黑夜吗?改变根深蒂固的情绪行为,是悔改、克己和自制吗?
改变内在的坏习惯成为好习惯,是内心的悔改吗?
旅人在回顾这旅程时,会认为这是“欢欣之夜……更胜黎明的可爱夜”。在抵达真我出现的情绪阶段时,旅人看到,必须从外在取向的“假我概念反应”,走向内在取向的真我反应,这是一段痛苦黑暗的路程。但诚如圣十字若望所说,“旅程的结果使黑夜变为甜美。”这个旅程是在黑暗、痛苦和磨难中,走向旅人的“自我概念”:即他的现实、价值观和与各种可能性的假设。旅人就是从这“虚假的自我概念”与世界发生关联。然而这生活方式已为谘商辅导的观察所瓦解。“虚假的自我概念”已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使他有所改变。吕茹芳的“自我概念”陷入晦暗,无法产生真我实现的特质,入喜乐或奖赏,或任何深刻的情绪体验。旅人的知觉框架,对完成情绪上的目标和使命的决心,无法有任何影响,于是出现这个问题:旅人可以仰仗什么,才能完成这工作呢?旅人要如何前行呢?旅人自己要有什么样的视野,才能达到使一个人感到幸福所必须有的情绪目标呢?这人在黑夜中及在受苦中挣扎追求的领域,是他自己的真我。我们的旅居者不再以“自我概念”作为参考框架,而以“真我”作为知觉的来源,作为他解读自己及世界的现实、价值观及各种可能性的假设。这是个新的习惯,也是好习惯的诞生。这旅程是在黑夜及痛苦中行走,出自于软弱,而且正如圣保禄所说,旅程的结果使他能“夸耀他的软弱”(格后十二9)。
在这经验中,本为旅人的情绪痛苦规划出一种灵修方式时,不妨先看看此一灵修动态内含的基本要素。
圣保禄对受苦和软弱一点也不陌生。他的灵修,即他与天主的关系,在他走向天主对他的旨意时,就卷入痛苦之中。为完成天主对他的旨意,他遇到相当大的痛苦。他在这痛苦中欣喜,因为他知道他与天主一起,进入天主之内。痛苦发生在保禄与世俗接触之时。这软弱从他的血肉之躯内发出,但其原因则来自外在的环境。天主利用世俗和保禄自己的血肉,把保禄吸引到天主的爱中,并使保禄充分发展,到圆满的境地:人格的自由和爱。保禄答覆天主的召叫而遭遇到痛苦时,必须依赖天主的力量与爱。这痛苦是如此之深,使他对改变现实无能为力。保禄在黑暗、痛苦和磨难中走这条路。保禄依赖上主,天主有了回应。保禄站在生命的新天地上:天主本身。这是保禄自由与爱的源泉——天主的临在成为生命的基准。保禄被天主吸引,去完成人类的伟业,但这引起了相当大的痛苦。保禄行经这些时,他注意到天主的德能与他同在。这使保禄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保禄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有爱的人。因此保禄说:“我喜欢在软弱中”(格后十二9)。
圣十字若望谈到记忆的净化。他跟我们不一样,并不是从发现“潜意识”的角度来了解记忆的净化,因为在他的时代,还没有“潜意识”这回事。所谓“潜意识”,就是在人类生命中储存着许多记忆和经验,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因为这些记忆太痛苦了。但圣十字若望没用机会了解这些。人类在潜意识中压抑记忆。我们现在知道了,人类这样做,是因为深沉的痛苦累积并居住在这些记忆中。他们拒绝这深刻的痛苦进入他们的意识中,他们不愿记得这些,因为这些记忆会产生愤怒、悲伤、需要得不到满足等深沉的痛苦。这些记忆和经验,以及所引起的感受,就成为个人自我的潜意识。这就是“潜意识”的真正意义。我前面说过,潜意识的发现,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至于引导个人发现他们自己潜意识的方法,则是至今以来对灵修收货最大的贡献之一。
这个深远而简明的发现,在圣十字若望的时代却一无所知。心理治疗让人有看到自己受压抑的记忆,以及因这些记忆所带来挥之不去的痛苦。净化一个人的记忆就是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发现一个人潜意识的痛苦,并努力克服时,就能净化一个人的记忆。今天我们了解,“黑夜”就是走进一个人潜意识的黑暗之旅。潜意识的发现和治疗方法的精确性,对圣十字若望来说,确实是一个受欢迎且具有启发性的部分。
在此同时,圣十字若望对此旅程也不陌生。他从先前对天主的感知,走进这未知时,表现出一种经历黑暗与痛苦的灵修方式。他得以认识上主、以天主的爱去爱、达到圆满境地的种种经验,都构成了在天主内走向个人自由与爱的漫长旅途。他不得不依靠个人理智和选择能力生活时,在情绪和感性能力中,呈现出痛苦和黑夜的过程。天主有意造成他默观祈祷生活的干枯时,他理智和意志中“黑夜的痛苦”越来越深。他必须继续前行,在完全的痛苦与黑暗中寻求、触及天主。他这么做了,天主把自己显示给他,成为圣十字若望的一切。上主完全成为圣十字若望的源头。天主成为圣十字若望据以与世界建立关系的基地。上主成为圣十字若望生命的来源、生命的基地。这给了圣十字若望很大的自由,以至于他可以说这是“领导之夜”。圣十字若望被天主引导,走过他能力的完全黑暗,唯独走向天主。在这当儿,圣十字若望明白天主比他全部的能力更为强有力。圣十字若望明白,天主一直与他同在,即使是在黑暗、痛苦中。天主成为圣十字若望生命的基础。这旅程是在黑暗和受苦中前行。圣十字若望必须丢弃他过去对自己、对天主所习惯的感受、知觉和想法,只为天主生活。这旅程是在极大的痛苦和黑暗中行进。就在抛下已知,走向未知之中,圣十字若望得到了个人完满的自由与爱。
由这两种经验所呈现的活动中,出现了一种灵修。保禄的“软弱”和圣十字若望的“黑夜”同时出现在天主的行动中,带领一个人达到圆满。这圆满的境地就是:唯独依赖天主,视之为生命的泉源,和生命的基础,人格的自由,以及爱!使一个人无能为力的过程,就是黑夜和软弱的经验。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这个无能为力的经验,启动了一个更深刻的成长,他终于依赖一位更有力、更自由、更慈爱的实体:天主。这种彻底痛苦的经验,就是从软弱到坚强,从黑暗到光明,从未知到已知的经验。这经验与我们旅人从“虚假的自我概念”到“真我的健康”是一样的。在灵修生活上,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属人的能力一无所用,终以天主为存在的基础和泉源、自由及爱的泉源;同样,在心理生活上,由于“虚假的自我概念”无法促成真我生命“质”的改变,使旅人透过心理治疗,重新走向真我带来的自由和爱;这两者彼此互为镜像。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属人的能力被遮蔽,不再产生作用;同样,旅人的“自我概念”现在也已失效。旅人明白“自我概念”并非“真我”,无法影响真我的生命。这是巨大的痛苦,是旅人在黑夜中所理解到的。同样的节奏和过程在此出现:一个黑暗的过程,一个软弱的过程。从已知走向未知之旅的过程,在不断前进时走向自由的过程。保禄的软弱经验,圣十字若望的黑夜经验,都说出了旅人的挣扎和心理治疗的痛苦。
基督徒旅人在走向真我生命上,所经历的痛苦就是一种软弱和黑暗,正如保禄和圣十字若望走向同一天主、同样的自由与爱时所经历的一样。然而在方法上有所不同:在天主对旅人的行动方面,就是每一个人扭曲的“自我概念”生命与“真我”生命之间的冲突。
天主那种带领圣保禄走向天主所用的方法,主要是世界及其他人对福音的反对及敌意;对圣十字若望的方法,则是他自己默观和祈祷生活;天主对旅人所用的方法,则是他自己虚假的“自我概念”的生活。天主、自由、爱、及其结果,则是一样的。天主以尊重个人人格的前提下吸引人。
问题讨论
你是否经历过发现“潜意识”痛苦及黑暗的旅程呢?请与你的小组分享。
你曾否有过“虚假的自我概念”行为?何以如此?
你是否经历过明知自己必须改变,却不知如何改变的痛苦及黑暗呢?试讨论之。
你曾否有过“真我”急欲从内心出现的经验?以何种方式?
在这有时感到漫长的黑暗旅程中,你曾否体验到天主的临在、力量、安慰的恩宠召唤你在平安中前行?这是牧者引导羊群的体验吗?
圣十字若望所说记忆的净化,以心理治疗的角度来谈论是否更好?何以如此?
透过治疗而发现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否能逐渐带来自觉?请在小组中讨论。
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和我们旅人的经验相呼应,在此我愿探讨其中奥秘。我要再度就教于十六世纪初期耶稣会会祖圣依纳爵的经验。
我们不妨先看看圣依纳爵在他三十天个人退省《神操》中的最后一次默观。它的标题是“获得爱情的默观”。圣依纳爵说:
首先要注意两件事:
一、 爱情不在空言,应在事实上表现。
二、爱是互相赠予,爱人者把自己所有或其中一部分,赠送给所爱的人。反之,被爱的人也这样将所有或其中一部分,交给爱他的人。这样无论是学问、之时、尊荣、财富,两人之间都共同享受或互相接受。
接着圣依纳爵告诉我们默观的第一个重点:“回想我所受的恩惠:造生、救赎及我个人所受的特殊恩惠;用诚恳的心仔细衡量一番。”他希望做退省的人问自己:“我在为基督做些什么?”
关于默观的第二点,圣依纳爵要求退省者“仔细思想天主怎样居住在一切受造物中,在元素内使它们存在;在植物中使它们生长;在动物中使它们感觉;在人物内赋给它们理智。那么是天主在我内,使我存在、生活、感觉和理解人。”
天主给了我们这一切,使我们能把自己给予彼此,能彼此相爱,能为了自己,也为了彼此而心存感恩。天主给了我们这一切,使我们能藉着彼此相爱来爱天主。天主给我们这一切,为应验圣经的话:“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二十五40)。这就是认同基督的实现。
宇宙的造物主耶稣基督,在这些话中启示了创造的意义。你我并不掌管现实的意义。你我并不赋予现实意义或能为现实下定义。只有天主做得到。在耶稣基督的这些话中,天主重建了整个现实的意义。我们为爱自己及爱他人一切努力,实际上都是为了爱天主及回应天主。我们的一切寻找、追寻、清理情绪上的障碍好整理自己,这一切努力都是想要“以事实、而非以空言去爱”。我们为释放自己而踏上这旅途,好能接受爱,也自然地回应这爱,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藉着彼此分享、交换所有来爱人。这就是爱。这是天主的爱。这是仁爱。这是祈祷。这是圣德。这是灵修。这是灵修生活的意义。谁说的?耶稣基督!祂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天主在我们生命的每份关系上,每一种现实中,为我们并与我们一同工作,将我们带到圆满的境地。正如圣依纳爵在“获得爱情的默观”第三点中说:“想天主怎样在世上的一切受造物中为我操劳、工作、或更贴切地说,好像是劳苦工作;为能在宇宙内、在元素、植物、果实及禽兽内,使它们存在、保存它们,使它们生长、感觉。”
圣依纳爵对认同基督这些深刻的见解,写成了《神操》一书,这是一个颇受重视的圣经祈祷方式,须连续进行三十天。做神操的人每天要守静默,作五个小时的个人祈祷。灵修指导每天与做神操者谈话一至二次。谈话内容是给予祈祷时的情形。在圣依纳爵看来,做神操所希望结的果实,就是默观的恩赐。基督所赐给的默观的恩赐,就是在其生活中,与基督认同。默观的恩赐在于经由想像,将自己置身在新约耶稣基督生活的场景中。行神操者会看到耶稣治愈的一位麻风病人,听见他说话,感觉到太阳的热,触碰到耶稣本人。当做退省者以这种方式祈祷,并走过主耶稣的生活时,他此时此地的生命就开始提升。基督提升了退省者现在的生命。这恩宠的起源就是基督自己的行动。在我们生命中的人的面孔一一出现。
一个人自己生命的情况开始浮现。退省者从基督那儿得到的,是了解到他自己的生命在恩宠中与耶稣的生命认同。当上主赐予默观者的恩赐,退省者会把个人的痛苦视作基督的痛苦,把基督经历的痛苦视为退省者自己经历的痛苦。当退省者看到耶稣努力把爱带给世界,并使人类得到释放,基督也会让退省者看到他像基督一样,努力把爱带给世界、表现真正的自己、使人类得到释放。认同耶稣基督与其生活是一体的,是同一回事。基督赐给人恩宠,让人明白把自己和自己的爱及自由带给世界时,所感到的痛苦,与基督的努力和经验完全一样。这就是圣依纳爵所认为的默观的恩赐,因为有这恩赐,才能够把自己的肉身生命,与耶稣基督的生命、工作和经验视为相同。
这恩宠就是了解一个人必须要自由而仁爱地表现真我,有如具有宗教情怀的人。现在,人可以把自己仁爱的努力看作是圣的,看作是与天主一起行动,是与基督走向天主。人能把自己的工作、痛苦和表现“真我”的努力,同样视为是基督的工作、痛苦和努力。这是同一件事。
这就是在人的真实生命中与真我一起祈祷。这是以人的血肉、感情、理智和生命所作的祈祷。这是一个人“真我”的祈祷。这是一个真正的人的祈祷。人能看到自己“真我”的行动——“成为”自己的“真我”并与人分享“真我”——如同基督一样走向天主。因此这就是灵修生活:如同基督,并与基督同行。这就是灵修生活的真义。
但我们的旅人感受到挣扎,企图了解为什么隐约觉得某些事不对劲;那是试着从外在取向的“自我概念防卫习惯”中释放出来,检视自己“真我”的感受并加以表达所做的努力;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去爱,去把自己给予他人、也是把自己给予天主。“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那是为了要与他人分享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自己。那是为了要感谢他人和天主,并对一切事物保持自由的心态。这就是祈祷。这是心、灵的祈祷,是感情与理智的祈祷,是活生生的祈祷,是身体与心灵的祈祷。祈祷的传统定义是举心向主。因此向自己及向他人举起“真我”的经验,也是祈祷;按宇宙的创造者基督耶稣的计划,这也是圣的。我们旅人的全部经验,都是与基督一起、并为了基督。那就是灵修生活。单单基督能赋予一切事物意义。也唯有基督能为灵修生活下定义。
现代社会的基督徒,藉着与世界发生关联,并与和他一起生活的人发生关联,而走向天主。天主利用世界及其他人,来接触和召唤每一个基督徒旅人的“真我”。天主以基督耶稣来吸引人走向祂。
基督召唤人类从安全受保护的舒适生活及习性中出来,并信赖天主。这是要我们达到圆满境界的召叫,这境界就是:在天主前及天主子民临在中的个人自由。
问题讨论
历史对祈祷的定义是:“举心向主”。基督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二十五40)。这是否表示,凡你与他人分享你的“真我”所做的每一动作都是祈祷?请讨论。
这就是“成圣”的真义吗?为什么?
在你自己的生命中,是否也曾感受到旅人认同基督的生命?请与小组分享。
在你自己的生命中,你的经验与基督的生活经验,是相符的吗?请讨论。
在世上自由表现出的“真我”,是“成圣”的真义吗?为什么?
天主透过这世界和其他人,让处在情绪痛苦中的基督徒旅人,能过“真我”的生活。对一切事物感到自由与爱。基督用来吸引旅人只走向天主的,就是这人的人格和情绪的冲突:即与现实接触时,内心所产生的痛苦。与世界及其他人实际的接触,爱与恐惧。这包括接受和给予、感动和回应。与世界的接触会引起情绪的苦、这么和苦恼。那是基督徒旅人人格的黑夜。富有智慧的基督耶稣透过天主所创造的世界,向受苦的旅人,朝圣者,发出呼喊,吸引他走向爱与自由。这是一条黑暗之路。是圣保禄走过的同一条路。是圣十字若望走过的同一条路。也是圣依纳爵走过的同一条路。我们受苦的旅人正走向“真我”的自由,并分享他的“真我”。这正如耶稣为其他人所做的一样,而耶稣说,其他的人就是他自己。这就是与天主一起,在天主内走向天主。我们的基督徒旅人,用信德的眼光看到他与天主一起,走向天主。基督徒旅人用信德的眼光看到他自己“爱”的努力,正是耶稣所承受、所实践的。承受情绪痛苦的基督徒,在信德中看到天主的临在,召唤我们以“真我”示人,与人分享“真我”,并且去爱。是信德开启了这旅程的真正本质。受苦的基督徒和信耶稣是造物主天主,使他集中能力,感知天主的临在,视之为生命苦难的元始、道路和终点。受苦的基督徒把这个努力视为走向天主的灵修行动。情绪的痛苦和解除,是灵修的方向也是灵修生活。
圣十字若望的灵修对于情绪痛苦和解决之路,提供了一个净化的方法:把“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行动,看作一种黑夜。圣十字若望对黑夜的探索、孤立和意义,一直是潜藏的工具,用来澄清情绪挣扎真正的意义:也就是:努力做真正的我,充分发挥功能,去爱,因此也是祈祷。圣保禄的灵修提供的方法则是会见、面对、克服这世界的障碍,战胜它们,在它们内欢欣。虽然圣保禄是由于对基督的神视,而奇迹般地受洗,但他却藉着与世界搏斗,把基督带给世人,而坚定了他的信仰。这就突显了世界的角色,并使世界成为灵修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圣依纳爵的灵修,则在一切生命中揭露出造物主天主的临在。这些是灵修生活的结构。圣十字若望的“黑夜”、圣保禄的“软弱”,圣依纳爵的“在一切事物中看见天主”,使我们能看清灵修生活的各个幅度。
整个情绪化的挣扎,就是从已知走向未知、试着接受自己的人性、软弱和需要,并藉着接受及与之认同,而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找到喜乐与爱。这些因素合并起来,情绪上的挣扎就是一个人在身体、情绪、理智上试着去理解并走向他的造物主天主,也就是走向爱。这些因素合并起来,揭露了那使人受伤害的潜意识冲突,最终乃是上主的手藉着与现实接触所做的安排。这些因素合并起来,呈现出这旅程是天主所恩赐的自由与爱,使人因远离黑暗而欢欣。这些因素合并起来,使我们明白能分享爱,并在情绪上接受爱、回应爱,而得到的喜乐,就是“天主子女的自由”(罗八21)。
只有在天主内,我们能完全与自己和与彼此和睦相处。天主对我们的影响,直达我们生命与存在的脊髓。
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走向天主的道路,是我们朝圣者的指引。它们的道路是一个榜样、一个典范、一个楷模,此外还有圣依纳爵的神操,启发了一个更深刻的现实,那就是与旅人本身的黑夜及软弱认同的现实。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在了解自己、世界和天主方面,本有一个熟悉的、安全的、舒适的模式和习惯,但它们离开这模式和习惯,设法经过不熟悉、每一安全感,痛苦的“黑夜”,来到一个更深刻的现实:唯独依赖天主。结果产生了自由与爱。遭受情绪冲突之苦的基督徒旅人,离开熟悉、安全和已知的模式:对自己、对世界和对天主“虚假的自我概念”。旅人经过一个不熟悉、不安全、痛苦的“黑夜”,来到一个深刻得多的现实生活:旅人“真我“的生命。其结果就是真正的自由与爱。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圣依纳爵、基督和遭受情绪冲突之苦的基督徒旅人,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认同,这就是在认同中结合。
从保禄和圣十字若望、依纳爵等人谈及爱自己、爱他人及爱天主,和他们的行动中,清楚地证明天主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单单依赖天主,其影响力已深深穿透他们的情绪生活。他们是自由仁爱的人。圣保禄或圣十字若望是否如同今天社会上的人一样,普遍而典型地经验过情绪的痛苦,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确实跟所有人一样,在某些时候面对了这样的经验。然而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天主在他们身上的行动。重要的是天主在他们生命中的临在,已深入影响他们的情绪生活,带给他们对一切事物的自由,以及对一切事物的大爱及尊重,正如天主对祂所创造的一切怀着自由、慈爱及尊重之心一样。天主藉着神视、世界和祈祷,带领保禄、圣十字若望得到这样的自由与爱。天主藉着谘商辅导的帮助,带领遭受情绪冲突之苦的基督徒旅人得到自由和爱。我们的任务是在真实世界的力量里,在“真我”的力量里,看到天主的临在及天主的德能,正在召叫基督徒旅人的“真我”进入真实的生活。
天主愿意情绪痛苦的基督徒旅人活出灵修生命:走过这历程,好在现实中以“真我”示人。天主并不会像对保禄及对圣十字若望一样地对待每一个人。我们只是以他们为例,更清楚地指出,在情绪痛苦的基督徒与一位谘商辅导会面,互动时,天主的确临在其中。
在这样的光照下,遭受情绪冲突痛苦的基督徒旅人,可让自己已朝释放真我前进,去爱、去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行动,就是灵修生活:是走向天主——也就是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和圣依纳爵的天主。同一位天主也帮助情绪痛苦的旅人,与他们交往,就像与神秘主义的圣人交往一样。天主以真实的世界,藉着圣十字若望的祈祷,解除他们的防卫一样。在旅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就是“真我”。我们的旅人现在是自由、仁爱的人,天主说:“现在你是我造你时所拥有的样子了。”保禄和圣十字若望的真我,富于自由和仁爱,这就够了。依纳爵会说,一个是创造者,一个是受造的自我,自由且慈爱,这就足够了。天主要自由且仁爱的人。天主要我们彼此分享自由的自我。这就是走向天主,这就是祈祷。“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在这句话中,天主把情绪的心理经验与灵修经验视为同一个。在这句话中,天主把情绪心理的活动和灵修活动视为同一件事。在这句话中,天主及万物的创造者,已重建了一切事物的意义,他说我们走向弟兄姐妹的每一个行动,都是走向天主的行动。在这句话中,天主,万物的创造者已把我们走向弟兄姐妹的每一个行动视为祈祷,由此我们首次认识到,我们的心理活动与灵修生活其实是同一回事。心理谘商和灵修指导也是同一件事。灵修生活是一个行动,天主在基督耶稣内已启示了,祈祷是一个实体:爱。
灵修生活牵涉到很深的情绪痛苦。灵修生活就是“成圣之爱”的真义,也是受到情绪冲突之苦的人,伸出双手去爱自己及爱其他人,所做的一切行动。灵修生活就是爱耶稣基督的行动,是受苦的人为表达“真我”,为与另一个人分享“真我”,所做的每一个行动与决定。灵修生活是认同受苦的人为成为“真我”、与他人分享“真我”所做的每一个行动和决定,视之为神圣的、视为祈祷、视为与天主分享自我——也就是爱天主——的行动和决定。
灵修生活指出圣保禄受的苦就是软弱,圣十字若望的则是黑夜。一个人如何看自己及看外界,原本有他所熟悉的习惯,如今要走向未知但能更深刻更真实地理解自己究竟是谁,而承受种种痛苦,这就是灵修生活。黑夜和软弱是有益的、且是丰富的灵修。
我们的旅人在情绪冲突和解除的灵修之路上,走过受苦的“现在”时,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和圣依纳爵认为,是天主的手在编排着这黑夜和软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天主的手临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
灵修生活就是在一切事物中看到天主的临在。依纳爵对这一点的看法,以及表现在行为上的爱,就把旅人为得到自由与爱所做的决定及行动视为祈祷:走向天主的行动。
灵修生活就是在情绪痛苦的经验中指出天主的临在与关爱,在一切受造物中指出天主的手和天主的临在。基督要天主的子女彼此分享真正的自己,解决情绪问题,可使一个人得到释放,而以“真我”示人。
基督出现在一个人的灵修生活中,愿意使人自由。天主的临在和慈爱的行动,透过人的情绪痛苦,从其中发出呼喊,要求解决。这是基督的呼喊,呼求释放天主的俘虏。
灵修生活就是人类在情绪和心理上的奋斗。灵修生活是从黑夜到光明的行动,是努力奋斗终于成功,是从未知到明了、从恐惧到“终极之爱”的行动。
灵修生活显露出使人得自由的精神力量。灵修生活显露出天主在终极的创造物中对我们的关怀与爱。灵修生活显示基督临在于这世界,为天主的受造物而努力,以释放及爱他们。灵修生活显露出天主完全的爱临在于这世界。在努力中可以看到一个灵修的现实,那就是基督临在于自己的创造中。正如若望宗徒所说:“天主是爱”(若壹四8)。
问题讨论
你在“爱”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否与基督在祂一生中所做的努力一样?何以如此?
你是否注意到,只有在天主内,你才能完全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为什么?
天主如何直达你存在的中心深处?
你是否认为为释放自己,以你的“真我”去爱他人的行动,是一个走向天主的行动呢?从哪些方面看出?
与你的兄弟姐妹分享你真正的喜乐、需要、悲伤、自私及愤怒,是祈祷吗?试讨论之。
天主如何解除你的防卫,把你吸引向天主本身?
心理谘商和灵修指导是同一件事,也是同样的行动。试讨论之。
“天主是爱”(若壹四8)。试讨论之。
————全文完————
本网站无商业目的,若我们上传的资料侵犯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撤下。
版权所无,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