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奥思定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有文化修养的人之一,我们不知谁可与他相比。新教学者Harnack的评语可有代表性:「西罗马帝国的苟延残喘,似乎是为了使奥思定的贡献能长留青史。」又说:「西方历史上有哪个人的影响比得上他呢?」

奥氏吸引了古典的一切知识,同时以基督教会神哲学的思维去改进它。他常常引述主要古贤的经句。他是人文主义丰富的蕴藏。对生活于科技及电脑时代的我们来说,那种文化不禁使人思恋与追念。毕意文化是为了人。

奥氏常以智慧为文化的依归,一如拉丁名作家西塞禄在他轶失的著作Hortensius中所言。

自闭的文化,肤浅的文化,奥思定视之为空谈。



384.现在我们要谈论智慧,但谈的不是天主的智慧(天主是智能的本身),而是人的智能,即那依照天主而生成的真智慧。归根究底,它在于崇拜真正唯一的天主。(圣三四1,1)



385.谈论智慧如果是智者的特权,我们岂敢冒充智者来谈论它?我们岂不为毕达哥拉的榜样吸引吗?他不敢自称智者,而自称哲人,即爱好智慧的人。哲学这一名称是源自他的,其后这个名称普遍被人接受了。在毕氏及其它人眼中,一个人不论其文化修养何其高深,也只不过能被称为哲人吧了。(圣三四1,2)



386.智慧的定义是对世人的事及天主的事的知识。可以说,智能及知识都是对两者的认识。但我们有必要把这个定义分别开来:我们称智慧是对天主的事的认识:知识是对世人的事的认识。(圣三四1,3)



387.拉丁文disciplina这一名词源自其动词discere学习,所以又可被解释为知识,但在日常用语中,它指的是一个人为纠正自己在品德上所付出的努力。(圣三四1,1)



388.知识是有用的,只要它不自大而一心专注于永恒之事;专注于永恒之事不会使人自大,反而会造就人。

    没有知识,品德无以立,可怜的人生也就无法达致永恒幸福的生命。(圣三一二14,21)



389.我们以明智、勇气、节制、正义所做的一切事情,尽属于避恶行善的知识或行为:一切应效法或避免的事,一切可供我们生活作参考的必要经验,即所谓历史的体验,也属于知识。(圣三一二14,22)



390.当我们谈论这些事时,所谈的内容属于知识,与智能不同。过去与未来的事不属于智慧:属于智慧的只有现在的事和它们永恒的价值。现在的事在它们永恒的价值中没有时间的变化,纵然在时间中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圣三一二14,23)



391.用心灵的目光去接触事物是少数人的特恩。但即使这些少数的人尽其可能接触到事物,也不会在那里久留,就好像眼目受不住强光的照射一样。这些人就这样有了一阵子的直观——思想上的灵光一现。(同上)



392. 这一思想经过心灵学得的学识向前进行,把自身委托给记忆,好像一只鸟儿既要离巢远去,但亦有巢可归。(同上)



393. 假如思想不重返记忆那里,又假如重返后找不到所委托的东西,好像一个人忘掉一切,那时它会被带到先前接触过的事物。它得重头做起,找出那非物性的实相,抽出那先前已找到过的物像,然后又将之委托给记忆。(同上)



394.若把在时间里溜走的一首乐曲的旋律,凝结成固定和脱离时间、彷佛一片幽深的静寂,那么最少当你再听它时,你的心思会随之回到那首歌曲的空间。

    那使心灵凝神注目的东西,纵然瞬息即逝,但若一旦存入记忆中,就如吞下胃里的食物可以藉回想重复细嚼,使得心中所听到的再度成为清新的乐曲。(同上)



395.若失忆把一切删除,那么可以在教习的指引下(如思想改造),重新把完全消失的东西找回来,一如往昔。(同上)



396. 心灵靠学习而发展,因遗忘而衰退。说发展,意谓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