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祭礼仪 10、献礼
在圣祭礼仪开始的时候,要被祝圣为基督的身体和宝血的面饼和酒,已经被送到祭台上了。首先,上主的餐桌――祭台,应已准备好作为整个圣祭的中心。
然后,祭品被送上祭台。最好由信友送上祭品,司祭或执事在适当的位置接受后,放在祭台上。这样做的时候,司祭要念规定的经文。虽然现今已不像从前那样,信友要从自己家里带来祭礼中使用的面饼和酒,但把它们送上祭台的礼节仍然具有极大的意义和灵修价值。
捐献给穷人或教会的钱物或其他礼品也可以从信友中收集后送上祭台……
由于现在要讲的是圣祭礼仪和它医治心灵的要素,我想重新强调一下,弥撒前部的圣道礼仪,是上主把自己作为圣言向我们显示,而我们也这样地接受了他。通过圣经上的圣言,通过我们自己的默默思考,通过弥撒的规定经文,还通过讲道中的信息,上主把他自己和他的爱情启示给了我们。我们是通过圣道礼仪才重新进入同上主爱情的结合的,如同我们已经体验到了他的爱情。为了回应上主向我们表达的爱情,我们于是进入了圣祭礼仪,这时,我们奉献我们自己,同耶稣的祭献放在一起,这是我们的祭献,我们把自己献给上主。人类学告诉我们,各个种族、各个时代的人,内心都有一个愿望,要向他们认为比自己强大的力量献上一份牺牲。
在圣体中,耶稣基督把自己整个地给了圣父。这也是把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整个的存在,奉献和祭献给上主的时候。“父啊,我在此刻把我自己给你,现在的我、希望中的我、从前的我,我都献给你。‘天主,求你给我再造一颗纯洁的心,求你使我心重获坚固的精神。’(咏五一12)”
献礼
许多人以为,圣祭礼仪开始的献礼部分非弥撒礼仪的主要部分。不对!弥撒的每一部分都有治愈心灵的力量。献礼本身象征着我们来到上主面前,是献上水、酒和捐献的时候,更确切地说,是把个人重新奉献给上主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把自己奉献给他,就是再次选择耶稣基督作为我们的上主和救主。当面饼和酒被送上来准备奉献时,我们也把自己随同祭品一起奉献了。我们捐献的钱,也是奉献我们生命的一种标志。“你们无论作什么,在言语上或在行为上,一切都该因主耶稣的名而作。”(哥三17)
在进入弥撒的这个中心部分时,我想建议,我们奉献的意愿之一,也可以是奉献我们被扭曲的、被支离破碎的自我形象。由于别人的批评和议论,我们的形象可能已被玷污,我们就把它奉献给我们的天父,请求他给予医治。我们寻求的是我们在上主面前的真实面貌――我们寻求的是我们在天主无条件地爱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的真实面貌。我们渴望在此刻体验的是天父的爱和容忍,即他医治心灵的爱。“我爱你,我永远爱你,因此我给你保留了我的仁慈;我要再修建你,而你必再建立起来。”(耶卅一3-4)
许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别人对我们的反应而来,这种反应可能是积极的,但在许多情况下,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如果能观察到我们人生初期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同父母的关系,我们往往就能看出,我们的扭曲形象是从那里开始的。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母亲和父亲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然而,作为一个心灵破碎的民族,我们不可能,仅仅出于我们自己的力量,向别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家人,付出足够的、所需要的爱。根据我们所体验到的爱,我们学到了爱,我们就能回报以这样的爱。根据我们体验到天主无条件的爱,我们学到了这样的爱,我们就要回报。看看耶稣在加尔瓦略山上对我们的爱,我们该多受感动,而回报以同样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到了五岁的时候,还不能从他父母或关心他的人那时体验到爱,那么,这个孩子到了成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将会一直致力于寻求这个爱。父亲的责任,就是要向他的孩子们传递一个男性作为一个可爱可亲的父亲的观念。母亲的责任,就是要向她的孩子们传递女性的爱和感情。如果我们发现我们在人生初期就缺乏这样的爱,那么,我们在同别人交往时也会缺乏这样的爱。所以我们就把我们所缺乏的爱、感情、关注、理解、温暖和安全的这一部分,拿来献给上主。要寻求用耶稣的爱来填补这些真空。
耶稣在圣经上告诉我们:“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更大的了。”(谷十二31)这些话,耶稣是对犹太人说的。犹太人是一个生活在只有近亲和家庭组成的狭小圈子的民族。他们的儿童在村子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受到爱护和关怀,这在他们心中从小就产生出一种健康的对自己的爱。这对我们西文的现代世界,在多数情况下,和我们的体验是大相径庭的。我们很难像爱我们自己那样,去爱我们的近人,因很多时候,我们的现代文明缺乏这样的背景,可以培养我们的自尊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明都是如此,我也不愿作这样的普遍推测。然而,我们自己没有的,是不可能给中国人的。如果我们不能爱我们自己,我们怎么去爱别人呢!根本的问题是要医治好我们的自我形象。当我们体验到了在这些方面被治愈,我们就可以,甚至不需作任何努力,更多地去别人,就能更多地体验到别人的爱,和天父对我们的爱。
我再说一次,在我们开始这一部分弥撒礼仪时,我相信,我们向上主奉献的,首先应该是我们的自我形象。让我们敞开我们的心,无论我们的自我形象的哪一部分受到损害或扭曲,把这一份祭献奉献给他,求他医治吧!要记住:我们的天父愿意使你得到痊愈。
捐献
这里是指募捐,就是把我们的捐献送到祭台上。你可能会问,这还能有什么医治心灵作用?的确,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是个敏感问题。怎么能从捐献上提出医治的要求呢?然而,就是捐献也是有医治作用的!“你们给,也就给你们;并且还要用好的,连按带摇,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们的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升斗量,也用什么升斗量给你们。”(路六38)捐献是医治你们经济上的困难和忧虑的一个办法。我认识的每一个捐献的人,都得到了回报。捐献有许多积极面,许多捐献的人都声称,他们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
我在南方一个城市担任副本堂时,本堂神父这样向教友宣布:“你们捐献三个月,如果这会给你们造成经济困难,我们就乐意地把钱还给你们。”三个月以后,没有一个人跑来要求还钱。
在新奥尔良,有一位妇女曾经告诉我:“二十五年来,我的丈夫和我一直在为生活挣扎,我们总是负债,但听了捐献的道理之后,就开始这样做。到去年年底,经济情况虽没有任何好转,我们却第一次把债务还清了。我弄不明白,可是事实就是这样!”
当捐献袋向你伸过来时,你要把它看成是治愈你的一个机会。这可能是一个信德行为,做起来是不容易的。你说:“罗伯特•戴甘迪斯神父,我就是不明白!”你说的对,我是不明白你的经济状况。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可以告诉你,去年一年,我送掉的钱比我一辈子送掉的钱还多;但我收到的钱也比我一辈子收到的钱要多,情况一直越来越好。我真的相信,我“在天上有一个富有的犹太父亲”。
最近,我遇到一个把他收入的百分之二十都捐献掉的人。他捐献了百分之十以后收入更多了,于是他加了一倍看看这一原则是否还适用。他这样做了。他真高兴能够把养老金的百分之二十捐献给了上主。他是有福的。
一次,一个濒临破产的人来向我寻求帮助,我要他开始捐献,他的反应极愤怒。我对他说:“你如果需要经济援助,就到市内的商业银行去,但要是你想要福音上的答复,就开始捐献吧!”他真的开始捐献了,而他的生意也有了转机。
圣经上这样说:“现在你们转向我吧!我必转向你们――万军的上主说。你们却说:‘我们应怎样转向你呢?’人岂能欺骗天主?可是你们却欺骗了我!你们却说:‘我们在什么事上欺骗了你?’即在什一之物和应献的祭物上。你们全体人民!你们必要遭受严厉的诅咒,因为你们都欺骗了我。你们应把什一之物送入府库,好使我的殿宇存有食粮。你们就在这事上试试我吧!――万军的上主说――看我是否给你们开启天闸,将祝福倾注在你们身上,直到你们心满意足。”(拉三7-10)我并不坚持说捐献是义务,但是我说要说,当我们给了上主,他必会还给我们。我们知道,祈祷是有基础的。我们也知道,人际关系和心灵的治疗也是有基础的。你为别人祈祷的愈多,你的心灵上得到的医治也愈多。不过,在经济方面作过这样努力的还不多。
在礼仪进行时,我们应当在整个生命中体验到医治的神力,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精神上,还是经济上。让我们给的心甘情愿,给的轻松愉快些吧!
祭品的准备
“酒水的掺合,象征天主取了我们的人性,愿我们也分享他的天主性。”
在念这篇献酒经之前,司祭先往圣爵中的酒内滴上几滴水。这一举动象征着我们的最终目标――变成耶稣基督。“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二20)这是非常真实的。我们在某些人身上能看到这样的转变,我们能看到基督的光从这些人身上射出,我们能感觉到这些人是同上主在一起,我们自己也能感到,天主圣神越来越占有我们,圣神的光照和神力通过我们显示出来。
有人告诉我,当一位司铎把手覆在一位妇人的前额时,她说:“我能感觉到从你手中出来一股力量。”这是可以感受到的,基督的光照和基督的神力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通过我们所有人显示出来。
在显圣容的山上,圣神的大能降临在耶稣的身上,宗徒们一下子跌倒在地,因为圣神照在耶稣身上的光辉比太阳还强。读圣人行传时,经常可以读到,有人能不时地看到圣人们的身上发出光来。
当水滴入圣爵,与酒掺和在一起时,就能提醒我们,转变成基督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要被基督吸收,就像水要被酒吸收一样。在我每天举行圣祭时,当我看到几滴水进入了酒内,我就会想起,我正在逐日地、逐周地、逐年地转变成了基督。这个工程到我死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完成,但通过某一过程,我将体验到与上主的密切交往,终使我得到完全的净化,于是我就进入光荣,面对面的享见上主了。
水滴是一种有力的纪念:我们正逐渐屈从于耶稣。愿主的意志,而不是我们的意志得到实行。上主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上主什么时候要我们做,我们就什么时候做;因为上主要我们做,我们就去做。
洗手
“上主,求你洗净我的罪污,涤除我的愆尤。”
我在洗手时,总要为我的罪过再念一遍此经文。我知道上主宽恕了我的罪过,但罪过的领域还在。如果我们能从罪过的沉重负担下得到痊愈,我们就能放手的去接受爱和付出爱。
罪恶感能从许多方面向我们袭来:我们自己、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孩子之间,都可能互相造成罪恶感。我们到了十或十二岁的年龄,就已经充满了罪恶感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即使我们的出生,也可能蒙上了罪恶的阴影,如果我们的父母不想生我们,我们不是父母想要的孩子,或者出生的时候有了缺陷。罪恶感可能在我们幼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我们心中扎根,许多人将终生背上了罪恶感的包袱。耶稣代表无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宽恕。如果说基督宗教意味着什么,如果说耶稣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无条件的爱和宽恕。这种无条件的爱和宽恕,便能免除我们的罪恶感,于是我想起了荡子归家的故事。“我挥霍完了全部财产,回到你的身边,父亲,而你接待了我。如果我在离家同样地再犯七十次,你每次还会无条件的宽恕我。”我们的父亲就是这样地爱着我们。他也教我们去无条件地爱、无条件地宽恕,而这,没有天主的圣宠,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在洗手的时候,我总要再念一遍:“上主,请涤除我的愆尤。”
各位教友,请你们祈祷,望全能的天主圣父,收纳我和你们共同奉献的圣祭。
望上主从你的手中,收纳这个圣祭,为赞美并光荣他的圣名,也为我们和他整个圣教会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