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祈祷生活 4、灵修﹒纪律
    祈祷生活

    灵修﹒纪律

    香港教友总会慕道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 〈2560-3800〉

    祈祷生活的背后,蕴含着心灵的挣扎。

    前言

    梵蒂岗大公会议后的弥撒新礼仪,早就不「新」了,可是今天仍有不少教友沿用自己的老方法来参与弥撒。

    某堂区有位太太,每天参与弥撒时,例必跪在同一的跪,手握着念珠,不停地念经,极热心的做自己个人的祈祷,不大理会祭坛上神父在做些什么。问她为什么不跟随弥撒程序来参与弥撒,她说这是个养成了的祈祷习惯,觉得很好,很投入,于是便一直保持下来。

    一位中学时的同学,以前很热心,是校中出名的好教友。最近见面时,她说很久没有去圣堂了。邀请她再去圣堂时,她说:「太久未去圣堂了,早就没有了这习惯,已不想再去了。」

    人是很奇怪的,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被「习惯」支配了。那些成了习惯的事情,便很难再改变过来,就像上述的两个例子一般。究竟一个基督徒在生活中,是否需要定下一个规律来加深自己的信仰生活呢?又一些惯性的祈祷对神修有帮助吗?以下我们可从潘霍华一生的信仰经验中找到答案。

    亲近主的人

    潘霍华(DictrichBonhoeffer)生于一九零六年,是八兄弟姊妹中最沉默寡言的一个,他的一生差不多在沉默中度过。潘霍华的父亲是柏林一间古老大学的心理治疗学教授,是个严谨的人。母亲性情温和,年轻时曾在修院住了几个月,但是,她却对宗教不感兴趣。故此,他们全家很少上教堂,但孩子们饭前总是唸经,每天全家一齐唸晚课,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也唱圣诗。

    潘霍华在这个没有上教堂习惯的家庭中长大,却在十四岁前便决定做牧师和神学家。十七岁,他第一次离家到大学攻读神学,两年后去义大利。他一到罗马就爱上了这个城市。在罗马有两件事吸引他:一是教会的普世形象;一是崇拜礼仪的光辉。特别是后者,一直都影响着他的祈祷生活。潘霍华做了一年牧师,便回到柏林大学当助理讲师,后再到美国攻读一年。一九三三年回到德国。第二年,希特勒上台,此时,在德国占大多数拥护希特勒的基督徒,与极少数反对希特勒的基督徒互成对立,分岐越来越大。潘霍华奉命主持一个地下的神学院,训练年轻的牧师。两年后学院遭关闭,而他自己亦于一九四三年四月五日被捕,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清晨被处绞刑。一个与他相处到最后一刻的英国官员说:「他是我遇见的极少数杰出的人。对他来说,他的上主是真实而且非常亲近的。」

    有规律的祈祷生活

    自小养成的家庭晚祷习惯,使潘霍华常保持着一个有规律的祈祷生活;亦因为这样,大大地帮助他度过狱中的岁月。从他的「狱中书简」内,我们看到他多年来有规律的祈祷,使他内心的自由得到开花结果。在狱中,他每天都维持自己有节奏的祈祷生活。他说:「早上六时,我喜欢阅读圣咏和诗篇,想念着你们全体,同时也知道你们亦在想念我。我把圣经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现在我正好看到约伯书,这是我特别喜欢的部分。我每天都读圣咏,这是我多年来的习惯。」

    潘霍华虽有着充实而有条理的祈祷生活,但他的背后,蕴含着心灵的挣扎,他在狱中曾想过「自杀」,不过很快的便猛醒过来,找回内心的平安。事实上,他在个人的祈祷中也是时起时落的。例如他说:「有好几个星期,我圣经读得很少;我不知道怎样办才好。我不觉得我有责任要改善这种情形。当然,这里常常有倾向懒惰的危险,但对于这种情形过于焦虑,那就不对了。我们可相信,在指南针摆动过后,它就会再度指向正确的方位。」

    这是祈祷生活中常出现的现象,在严谨的生活中亦会掠过一些懒散的懈怠;不过,由于一向有规律的、充实的祈祷习惯,很快便会回复过来。

    恒心不断的祈祷

    关于祈祷,我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有需要、有困难时才会频频的加紧祈祷;而在平素的生活中,就不那么容易记得祈祷了。人都是很感情化的。一般来说,祈祷也随着自己的情绪而波动;正如祈祷的内容和时间等,都大受情绪的影响。本来,祈祷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与个人的生活分不开的,自然会受到生活中事情的影响,这是自然而正常的事。至于我们是否受到时间的支配而影响了祈祷的时间?抑或我们应该要去支配时间来做好祈祷?关键的不同就在于此。要能够妥善地安排时间,做好祈祷不是那么说做就能做到的;除非我们肯付出时间来训练自己,使自己有一个规律的神修生活。例如每天定出祈祷的时刻,或规定自己,念早晚课的时间,和所使用的某些经文。这些严谨的守则,实在是初学祈祷者不应忽略的,同时这亦是潘霍华神修生活中的起步原则。

    团体的崇拜

    潘霍华特别推崇的另一个祈祷方法,就是团体的崇拜。崇拜的仪式包括圣咏、圣经诵读和一些自发的祈祷。他常鼓励一家人、一群朋友,或是几个修道人,聚在一起祈祷;所以,潘霍华在领导地下神学院时,特强调这种团体式的祈祷。因为他看到,年轻人需要的是勇气和决心,这两者只能通过正确的祈祷才可获得。

    在做好个人祈祷之外,能够安排一些团体的祈祷,往往可以充实个人的神修生活。耶稣说:「你们中二人,在地上同心合意,无论为什么事祈祷,我在天之父,必要给他们成就。因为那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18:19-20)

    当教友聚在一起,以团体的名义来祈祷时,是在偕同整个教会一齐赞美上主。

    经验分享

    慧敏领洗已有一段日子了,她总觉得自己不会祈祷。她知道祈祷就是和天主交谈,但自己对着天主好像没什么可说的,纵然有,一下便说完了;又或者常常都是同一的话题,因为自己的生活圈子有限,代祷的和记挂的人和事就是那一些。有一次,她和人分享上述的疑难时,她的朋友建议她使用一些现成的祈祷经文来帮助、充实自己。所谓现成的祷文,就是一些教会撰定的经文,或来自一些圣人们的祈祷话语,还有圣咏等。

    也许有人认为背诵经文会很死板和机械化,可是,如果我们有充裕的时间来细嚼经文的内容,我们便不会这么想了。这些由前人神修经验中得来的祷文,是他们和主深入交往、接触的经验宝藏,是在一个很高的神修境界中得来的,实在是一遍遍很美的祈祷心声。当我们用心地去善用这些内容,默思上主的美善和慈爱时,一来可帮助我们扩大自己的狭窄内容,二来又可以透过它们来赞美天主。因为自己的个人神修体验,终究比不上他们的深度。此外,在团体举行祈祷礼仪时,也需要一些特定的经文来帮助参加者投入礼仪之中。

    结语

    从潘霍华的信仰经验中,使我们看到他是一个在生活中常将主置于首位、严守灵修生活的人,主必与他同在,并以恩宠的力量来支持他、保护他。只要看看他在狱中的生活,常保持着心灵的一贯平静,继续平素与主交往的情谊,我们便知道:主真的与他同在。

    纪律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祈祷习惯,但并不意味着这样便拥有了良好的灵修生活。只有充满活力的心火,才能使人真正地去做和学习;然而,为能保持这不灭的火燄,我们又不得不有一个纪律、恒久的祈祷习惯。

    反省、行动、分享

     选择一位自己喜爱的圣人(或自己的主保),研读有关他的作品,并深入地探讨他的神修生活。

     在小组中分享各人现有的祈祷习惯和祈祷心得。

     利用下列的表格来反省个人的祈祷生活,并定下一个规律来帮助自己。

    祈祷生活记录表

     早上 下午 晚间

    主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参考资料

    *生活在祈祷中的人 真理学会 第50-66页

    *域市中的沙漠 真理学会

    *颐心篇 真理学会

    *祈祷——亚洲教会的生活 真理学会

    *现代人的见证 光启

    灵修﹒纪律习作

    甲、选择题:(请在下列各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一) 潘霍华在狱中生活时,能够支持他、使他勇敢地活下去的力量是:

    他宁死不屈的性格。

    他常持守的有规律祈祷生活。

    来自他家人的爱。

    (二) 祈祷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和个人生活分不开的,至于是否能在生活中做好祈祷,那便要看看我们能否:

    去支配时间来做好祈祷。

    让时间来支配我们的生活。

    先做好工作,然后腾出多余的时间来。

    (三) 潘霍华一生中被人敬重,人们称他为「一个与上主非常接近的人」。他这种为人赞美的操守全赖于:

    他一生英勇奋门的事迹。

    他真正地生活出「与主相偕」的生活。

    他有过人的才华。

    乙、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人在严谨的祈祷生活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的现象,但如果有一

    个的、的祈祷习惯时,很快便回复过来。

    (二)要能妥善地安排时间做好祈祷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非我们自己,使

    自己有一个生活。

    (三) 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常将主置于、严守时,主必与他同在、

    保护他。

    丙、请写下你对本文的一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