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5)
默示录(上)
香港教友总会慕道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25603800)
默示录的作品,主要是在于揭示历史将来的趋势,揭示天主对人类的计划。
前言
在介绍宗徒书信时,我们先后讨论了保禄和其他宗徒的作品,若望的三封书信,则留待与他的其一般读圣经的人都觉得,在新约二十六卷书中,以「默示录」最难懂,又不知从何手来研读这一本书。有人说:幸好它是圣经中的最末一本,看不下去时便停下来算了。如果真的由于默示录难懂而忽略了它,那真是太可惜了。事实了上,默示录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听取和学习的;没有了它,圣经的形象便失去了许多光彩。另一方面,默示录本身的表达形式和方法,在圣经中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书所不能代替的。
默示文学
在耶稣降生前后三百年间,巴勒斯坦地方流行默示体裁的文学。「默示」一词,源自希腊字「APOCALYPTIC」,意指揭开布幕,那就是将一些被遮蔽不显露的东西,使之显示于人前。默示的作品,主要是在于揭示历史将来的趋势,揭示天主对人类的计划。
△圣经的默示作品
默示文体是先知们所喜用的体裁,他们以它来描述上主的日子、默西亚的来临、末世与天主的审判等类似的题目。旧约先知的作品中,已有好些章节是带有默示文体色彩的,例如厄则克耳、依撒意亚、岳厄尔、匝加利亚和达尼尔等先知的作品中,都有部份章节是用默示体来写成的。默示文体的作者,通常都导源于先知文学,将先知书中所特有的神视、比喻和象征加以发挥,加以补充,加以神秘化,使人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得到安慰,信仰得以坚固。
在全部圣经中,唯一完全以默示体裁写成的作品只有一部,就是若望的默示录。
△默示作品中的希望
有人称默示作品为希望的文学,这些作品能使在身处困难黠暗中的人,得到希望。事实上,在默示文体全盛的时期,便是正当教会满布暗淡的时代,亦即天主子民遭受政治屈辱和宗教迫害的时刻。按传统的教导,人民相信天主会在现世报答善人的行为。但是,放在眼前的,则是虔诚忠信者的失败和牺牲,甚至许多人成为殉道者:于是,人们便会问:天主在这些人身人上的计划难道失败了?恶人真要战胜一切吗?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默示作品的特有表达形式。
默示作品就是针对这些对天主失去信心的人民而作的。默示的世界观,包含了两种事实:被恶势力所支配的现在,和完全受天主控制的将来。虽然现在受邪恶的控制,但根据默示的观念,现在的一切都是朝向一个神圣的计划发展。从现实看来,邪恶处于得胜的地位,但是,天主的计划,只有祂自己才知道,是一个秘密、一个超越历史模式的行动。这行动的结局,是要经由启示来显示给人的。至于人能否接受到这启示,便要看人的信德了。
若望默示录
若望默示录是新约圣书中唯一的先知书。「若望默示录」的题目,并非出于原着,但从本书序言看来,意思是说:耶稣基督给若望的默示。很明显的,写这书的人叫若望,但是否就是福音中耶稣称为爱徒的那位若望?依教会传统,把这书放在若望宗徒作品中,作为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然而,在对比了福音和默示录之后,发现这两部书的风格和思想都非常不同,明显是出自不同的人的手笔。故有人认为,此作者是初期教会中的另一个若望。作者在撰写此书时,正为信仰基督而被放逐到爱琴海的一个岛屿上。他自以为当先知的使命,故猜想他不该是宗徒的若望,因为若望宗徒是和地方教会一齐,与长老、执事们同处理教会事务;而先知的角色,常是远离人群去聆听天主的话,再将它传达给人们的。
无论如何,即使默示录非出自若望宗徒手笔,但肯定的,它是出于一个接近宗徒圈子的人,深受宗徒教导的影。毫无疑问的,默示录是一本教会认可的经书。
△内容结构
默示录全书共有二十二章,可分为三个部份。
第一部份是第一至三章,先是基督复活后的神视(1:9-20),然后是给七个教会的七封信。
第二部份自第四章至十九章的内容,详列有关人类历史的写照,同时也是教会历史的写照:首先,四、五两章,是若望在天堂的神视,是整个人类历史和善恶交战的序幕;然后整个历史的演进,以七印、七号角、七异兆和七金盂来表示,并以巴比伦的毁灭来结束此部份(4:1-19:10)。
至于第三部份,包括了基督的胜利和新天新地的来临(19:11-22:5)。
△神学重点
默示录虽然为一切信友而写,但无可否认,有很多难明的地方;不过它的内容不外是重述圣经的基本教训。作者按当时的难题和需要,选择了某些主题来发挥。其中以下几点最为显着:
1.天主对恶人及善人的确定性
由于当时的环境,信友受到迫害;因此对审判和处罚恶人的篇幅特别多。受难的教友,将以更远大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命运。至论义人的得救,在第一个「七」中,说明信友也要受审判;只有那些在七灯台中,忠于基督的人们才能接受赏报。
2.基督与教会的一体性
若望以基督在七灯台中,手持七颗星的图像,来述说他和教会的关系(默.1:13,16)。在致七个教会书中,表示出耶稣与教会的一体性:他对作者说话的声音、他对诸教会的直接讯息、他打开七个命运的印玺、在审判时为他的选民辩护等,所有这些都是他为教会时时刻刻所作的,显示基督为教会、在教会内不间断的临在,直至末世的来临(默.2:1-3:22;6:1-8:1;21:2-9,17)。
3.末世的光荣
为了安慰受迫害的信友,作者将新耶路撒冷的辉煌,以及天堂的光荣景象,放置于眼前。书中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象征,来表达末世的光荣凯旋时刻,以激起信众渴望基督的来临(21:1,12:10,22:16-20)。
4.天主的绝对超越性
在默示录中,作者藉着标志、象征、闪族的文学方法,说明天主的无限成全;只有天主拥有完美的智慧、能力、无所不在、正义、永恒和尊严的属性。
5.世界一切都在天主控制下
自然界与天使、善与恶的力量,都在天主意愿下扮演各种角色。战争、天灾人祸的出现,一面是天主的惩罚,一面也是天主给罪人悔改的机会。因此,人无论在顺或逆境中,都能体验到天主的临在(5:1-2,6:1-8)。
6.魔鬼势力必败
审判已开始,魔鬼的势力必受到挫败。虽然,在创世以来,亚当犯罪后,天主容许魔鬼骚扰人类,但这些侵犯必会过去,是不会持久的(12:9,13-17)。
7.善人必得赏报
天主对忠于教会的人,许下应得的赏报:「凡在主内死去的人是有福的……」(14:13)。这点显示出德行与末世的光荣间,有一种功德与赏报的关系(2:7,11,17,26;3:5,12,20;14:13)。
8.地狱惩罚魔鬼和恶人
默示录中多次提及地狱。地狱不但对付魔鬼,同时也惩罚恶人(20:5;2:11)。
9.基督与天主的同等性
旧约中所说的天主属性,和默示录中所描写基督属性,可以贯通。「坐于宝座上的那位和羔羊……」这便是将父和子放在平行的位置上来赞颂(5:13;7:10;19:12,16)。
10.救恩史的连续及救赎工程尚未完成
作者不断引用旧约书中的章节,以表示天主不断地干预人的历史,来完成救恩。另一方面,天主的救赎工程,要等到基督再来临时才能圆满完成;到了那时候,罪恶才被完全征服。现在,我们是在期待这个时刻的来临。
11.信友在希望中受苦
这是救赎工程尚未完成的必然后果,因为所有忠于基督的人,必坚守天主的话而生活。这种忠信必会引来痛苦,以及恶势力的敌对(15:2-4;16:1;21:5-6;20:13)。不过,只要抱希望坚忍下去,他的痛苦终将得到天主的辩白和光荣(9:1-10;14:1-5;5:6;21:4-7)。
总结
总括看来,表面上,默示录是一封冗长的书信,有收信人和发信者的名字;但从其内文内容来看,却充满了独特的默示色彩,满是象征的事物;就因为这些奇异的象征事物,给我们默示将来敌远景,催毁我们现世短暂的社会价值观,指出这世界永垂不朽的价值,是基督的福音精神。
分享
.分享一下你对若望福音和书信的感受;你觉得这些书的内容能和生活经验扯上关系吗?
参考资料
*约书的故事 真理学会
*若望默示录 光启
*基督见証人进修课程 思高
*圣经辞典 思高
默示录(上)习作
甲、是非题(请在□内填上表示是」,或表示「非」)
□(一)教会已肯定默示录的作者是宗徒若望,是他在年老时所得到的神视。
□(二)圣经中使用默示体写成的作品很普遍,在先知书中常见到部份章节,是用默示文体写成的;至于完全用默示体裁写成的经书,只有默示录一部。
□(三)默示文学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这些作品常表达种希望,一个在天主手中的将来世界。
□(四)默示的世界观,与现实生活实况成强烈的对比,因此,人们对于未来不抱乐观的态度。
□(五)旧约有许多先知书,新约也有不少,而其中一部就是默示录。
乙、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请以来选出最适当的答案)
(一)默示作品的主要目的:
□1.安慰困苦中的人。
□2.引証已发生的事实。
□3.揭示天主对人类未来的计划。
(二)默示录一书的内容,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用语来表达事物,确实有许多坐明的地方,至于它的内容,不外是:
□1.一些怪异的神视。
□2.关于因果报应的劝言。
□3.一些圣经的基本教训。
(三)在默示录中,曾经多次用一些具体的象征来表达末世的光荣时刻,其用意是:
□1.让信友明了这日子快要来临。
□2.激起信友对这光荣日子的渴望。
□3.激起信友对基督来临的渴望。
(四)「凡在主内死去的人是有福的」(14:13),所谓「凡在主内死去的人」,是指那些:
□1.忠于天主和教会,常有善行表现的人。
□2.领了洗礼入教的人。
□3.在教会内死去的人。
(五)天主对人类的救赎工程到何时才能圆满?
□1.世界上的罪恶完全灭尽了的时候。
□2.基督再来临的时候。
□3.每一个人都能弃恶扬善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