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划 训道篇(Ecclesiastes, Koheleth)
    训道篇(Ecclesiastes,Koheleth;Ecclesiastes,Coheleth)

    《训道篇》是《《旧约》智慧书之一,按希腊《七十贤士译本》及《拉丁通行本》,《训道篇》列于《箴言》与《雅歌》之间。今将本书的命名、内容、作者与正经性等问题,分述于后:

    (一)书名:本书希伯来文称为「科厄肋特」(Koheleth),因书中所记都是「科厄肋特」的训言与思想,是以本书即以作者为名,这也是文学史上常见的事。至于「科厄肋特」究有何意义,学者虽意见纷纭,莫衷一是,但要之,不外是召集会议,或召集会议者,因而引申至会议中之发言人。是以希腊文译作Ecclesiastes,圣热罗尼莫在《拉丁通行本》也袭用此名,而且凡由希腊或拉丁所译之译本,也都作Ecclesiastes意即召集会议者(当然也含有在会议上发言者之意)。十六世纪马丁路德首次将「Ecclesiastes」以德文译作「prediger」,故中文方面,基督教译作传道书。我天主教方面,首由马相伯先生在新史合编直讲内,译为「训道」。之后,袁承斌先生在《圣经》学概论里,仍沿用此名,而加一「篇」字,即《训道篇》。思高《圣经》学会认为此名尚符合原文意义,故仍沿用《训道篇》作此书译名,而在经文内译作「训道者」以指人,至于本书作者,采用希伯来文译音作「科厄肋特」。

    (二)内容:从本书内容来看,无疑可说本书是一部讨论人生哲学的着作。作者不只思想丰富,而且似乎对人生也有极深刻的认识和经验,但作者所得的结论是:「虚而又虚,万事皆虚」。作者以这一思想开始他的着作(1:2),也以这一思想作他着述的结尾语(12:8)。中间作者反覆陈述,人生一切苦乐何以皆属虚幻。原来人生的欲望无穷,正如作者所说:「眼看,看不够,耳听,听不饱」(1:8)。纵然人获得了财富、声色、美味等五官之欲,然而一切都是空虚(2:1-11),甚至从精神方面来说,连智慧也未能满足人心,因智者与愚者早晚都同归于尽(2:12-17);而且事事有定时,有天主的安排,人并不能随意改变(3:1-15)。此外,世间有不少不公平的事以及暴行,这更使人感到世事空虚(3:16;4:1-5;8:14)。是以作者认为最好是人能及时行乐(9:7-10;11:7-10)。不过作者并非一纯物质主义者,因作者劝人享受人生乐趣,因这是天主所赐与人的恩惠(8:15),而且尚有重要的一点,力劝人不要忘记,天主将要审判一切(3:17;11:9;12:14)。总之,作者似乎在探讨人生目的,但在《旧约》启示尚未到达最完善的境地,因而作者也未能找得一能使人称心满意的答覆,而这答案只有在《新约》启示的光照下,才能获得。

    最后12:9-14似乎为另一虔诚的犹太人,或是作者弟子,代作者以第三者的口气,为本书另作了一结论,即劝人无论如何,「应当敬畏天主,遵守他的诫命,这是众人的义务」。并按原作者的思想又再说了一次:「天主将审判一切」作为全书的结论。

    (三)作者与正经性:本书作者为谁,不得而知,由本书开头所说,得知作者自称「科厄肋特」,即「训道者」之意,且自认为达味之子,耶路撒冷的君王。从《圣经》我们得知达味之子在耶路撒冷为君王的,只有撒罗满。那末,本书作者自称为科厄肋特的,则当是撒罗满王了。事实上,十六世纪以前的经学者,都认为本书作者乃撒罗满,但自十六世纪以后,除极少数几人如苛尔乃里(Cornely),斐里培(Philippe)等人外,目前可说已无人再持此说了。也并非没有理由,因根据近代学者的研究,不只本书内容所述,与撒罗满时代的社会背景不符,尤其文字方面,乃晚期的希伯来文,因或多或少带有阿剌美文色彩,而且由谷木兰所发现有关本书的片断文件看来,据语言学者的意见,本书乃公元前二世纪中叶的作品,是以本书最早也只能是公元前三世纪的作品。果如是,则本书作者决非撒罗满,而另有其人。至于本书所说达味之子,耶路撒冷的君王,又自称为科厄肋特的,乃一化名而已。关于本书的正经性,可说在教会内自古以来,从未对本书正经性有过怀疑,因而本书既列于正经书目中,也即以本书为在天主圣神默感下所写的书。为此,本书为欲认识人生最后目的,进而轻世绝俗,善度今生,以期获享来世永生,尤其在《新约》启示的光照之下,本书实是一部不可等闲视之的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