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划 救赎、救主(Redemption, Redeemer, Redemptio, Redemptor)
    救赎:《旧约》内有二字用来表示「救赎」:一是「Padah」一是「Gaal」。

    这两字的基本意义是「赎回」,但前一字多注重赎回时所付出的赎价,或替代赎价的事物(出13:13,15;户18:15;欧13:14);后一字则多注重代付赎价的人,或代赎的人与被赎的人彼此间的关系(肋25:25,49;申19:6-13;25:5-10)。为此,后一字的意义比前一字的意义较为广泛,不但涉及被赎的人,而且也涉及被赎的人的子女、财产和名誉。代赎的人称为「Goel」,即由此字而来。

    原文用以表「救赎」的二字,与「拯救」(Iashah,salus)一字的分别,即在于「拯救」一字,不一定含有付出代价之意,「救赎」平常是含有付出代价之意的,如奴隶,或人代奴隶付出赎价以获得自由(出21:1-11;肋25:47-55),罪犯或人代罪犯付出赎价以获得罪赦,免于死亡(出21:28-30),应奉献的圣物或出卖的产业,再付代价赎回复归己有(肋25:23-34;27:9-34)。由此可见,救赎常是拯救,但拯救不一定常是救赎。明乎此,我们可以进而讨论救赎的意义,先《旧约》,后《新约》。

    一、《旧约》:

    全部《圣经》所述是人类的救赎史,固然所述只是以民的历史,但天主是以拯救救赎以民,来暗示或预表他的救赎人类的计划。由以民的历史,可以看出天主救赎人类的历史过程,在拯救以民的历史内,就已预示天主拯救救赎人类的历史(依2:3;49:1-9;60;咏2;若4:22;罗1:3-6;9:4,5)。

    天主何以要拯救以民?这就得注意到天主出于慈爱自愿与以民建立的关系(申7:7,8):天主以以民是自己的民族(出19:3-6;申7:6;9:26,29;依19:25),以以民占领的土地是自己的产业(申8:10;9:3-6;耶2:7;咏79:1),以以民是自己的长子和宠儿(出4:22;申1:31;依66:12,13;耶31:9,20;智18:13)。为此,我们可以明瞭天主何以不容以民为奴隶,不让以民的仇敌侵占蹂躏以民的土地;何以天主自称或被称为以民的「哥厄耳」(出6:6;依41:14;54:4;耶50:34)。历代先知的预言救赎,尤其依撒意亚先知的安慰书(依40-66),全是以这一观念为躯干,对这一思想的发挥。

    以民获得天主最初和最大的「救赎」,是天主由埃及「为奴之地」救出他们来,与自己订立盟约,成为自己获享自由的子民(出6:6-8;13:3;20:2;申5:6),这是以民的诞生,是以民世世代代不应忘怀的庆节(出12:42;13:8-10;申6:20-25)。同时这一事迹,又成了天主日后拯救以民的典型和预兆(依50:1,2;耶31:10-12;匝0:8-12):以民一遇有患难,就哀求天主,有如往昔拯救他们出离埃及,再来拯救他们渡过时艰,脱离难关(咏74:2;加上4:8-11;艾4补录丙6-8,12,13);先知预报救恩,亦常以以民出离埃及为象征(依43:16-21;48:20,21;哈3:3-15),即在《新约》亦以此事来描述基督完成的救赎事业(格前10:1-5)。

    以民背盟毁约,再沦为奴隶,流亡异乡,天主再施救赎,全是因为自己有言在先,不能放弃自己的光荣,不能让任何受造夺取自己的光荣(出32:7-14;申32:27,39;依42:8;则36:22-24)。天主的救赎常是,只是显示天主的慈爱,(申4:37,38;7:8;依43:3,4,25;耶31:3):如父之对于子(依63:15-19;欧11;耶3:19;31:20),如夫对于妻(依54:6-8;欧2:16-25;耶3:6-13;则16)。天主是以显示自己的慈爱来寻求自己的光荣(出34:5-9;依44:21-23;63:7-14;米7:18-20)。「救赎」在天主方面是显示慈爱与仁慈,在人方面是获享自由和幸福;这四样又总归于「平安」(依9:5,6;耶33:6-9;则13:13-16;米5:3,4;盖2:9;匝8:11,12),「平安」是「救赎」的效果和赐与。

    天主与以民的这种关系,不只就全体而言,而且也就个体而言;民族原是由个体而组成的,受救赎实惠的,终归还是属于这民族的个人,这种思想原早已存在(创48:15-20),只不过不如日后显着而已。这种民族信仰对个人的信仰生活,是不能不发生影响的;个人的信仰生活在自己方面,又足以保存维持全民族的信仰。遭难充军期间,虔诚遗民对主的期望和希望救赎的心愿实深切动人,晚期的经典充满了这种思想,尤以后期的《先知书》和《圣咏集》中的一些圣咏为然。实在,愈接近《新约》,期待主救赎的默西亚思想愈诚挚热烈。统治世界,参与人类历史的天主,是以以民的历史和先知的宣讲,准备了默西亚来临,救赎人类(申18:15,18;路1:67-79;若1:17;4:25;6:14;宗3:12-26)。

    二、《新约》:

    《旧约》是救赎的预许,《新约》是救赎的实现(迦4:3-7),为此,《旧约》的全部救赎观念都反映在《新约》内;而且在《新约》的启示下,使人更明瞭了救赎的意义。救赎的预报起于原始《福音》(创3:15),救赎的实现,我们也可以说是起于「《新约》的《原始福音》」--圣母领报(玛1:18-23;路1:26-38)。救赎是在于获得罪赦(玛1:21;路2:10,11;参见咏130:8);要获得罪赦,就必须自知悔改,所以默西亚的前驱在旷野发出的呼声是要求人悔改(玛3:2;谷1:4;路3:4;参见则18:32;33:11),主耶稣,默西亚,开始传教发出的呼声,亦是要求人悔改(玛4:17;谷1:14,15)。若望在自己《福音》的序言内,就明说救赎的《福音》即在于人认罪相信主,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6-13;参见3:16-21)。

    《新约》的救赎观念,可说是完全建立在罪恶的观念上(若一1:8-2:2),以罪恶的观念为出发点,将一切都概括在罪恶下,叹息期待主的救赎(路1:68-79;2:29-32;罗3:9-24;8:19-21;弗2:1-3;迦3:22)。所以要明瞭救赎,就得明瞭罪恶,因为有了罪恶,才有了救赎。罪恶是多方面的不义,但总归于与天主为敌,不愿接受天主的爱(创2:17;3:11;6:5)。罪恶使人成了该死的罪犯(创2:17;智2:24,25=罗5:12),失去了自由,成了罪恶的奴隶(创3:7,8,23,24=若8:34,35;罗6:17;伯后2:19),成了天主的仇人,再没有「平安」(创3:9,10;肋26:14-46;依63:10;57:20,21=罗2:9,10)。天主子降来人世,即是代人赎罪,使人脱离罪恶(玛1:21;20:28;罗5:23-26;参见依53:8-11;达9:24),恢复人为天主子女所应享的自由(若8:36;罗6:15-18;迦5:1),使人出死入生(若3:17,18;5:24;罗5:17-19),再与天主和好,再为天主所喜爱,而有了「平安」(路2:14;若14:27;16:26-28;20:19;罗5:1;格后5:18,19;弗2:14-18;3:12;参见依9:5,6;米5:3,4;盖2:9)。

    《新约》内用以指「救赎」的一字「Apolytrosis」与其同源字,常含有付出代价之意,与《旧约》相同,但向谁付出代价?向人?向魔鬼?自然都说不过去。天主何能向受造物缴付代价,受造物又何能向天主要求代价?为此,一些学者不大愿谈「救赎」,只以「救赎」是另一种方式的拯救,或拯救的另一种说法,这未免没有确切明瞭救赎的意义。须知,固然《圣经》上常以人与人间的关系,来状述人与天主间的关系;但不能以此概括人与天主间的关系,应就其取譬之点来立论。救赎原是对罪恶而言,人是天主造成的,但罪人却是人自己造成的。人能犯罪却不能使自己脱离罪恶。他是受魔鬼欺骗,自卖与魔鬼为罪恶的奴隶,罪恶才在世界为王,奴役人类。魔鬼是骗取窃夺了天主的权利和光荣,天主子来世救赎人类,战胜魔鬼,消灭罪恶,只是夺回天主的权利和应享的光荣。为完成这番事业,天主是付出了一番代价。这番代价固然是为救赎人类,但最后的目的,还是为显示他的爱,愿他的爱常存在世上,使人知爱悔罪,令他获爱享荣--造物主应享的光荣(斐2:6-11)。

    天主出于慈爱与《旧约》子民造成的关系,实够亲密了(申4:6-8;撒下7:23,24),但仍不如生活在《新约》下,「新以色列子民」与天主所有的关系那么亲密(玛1:22,23;若1:14;14:20,23)。时期一满(弗1:9,10;迦4:4,5),天主为显示自己无限的慈爱(弗2:7),派遣自己的圣子降生成人,实现他对人类的预许,完成他对人类的救赎。天主圣子降生成人使天主实实在在住在我们中间(若1:14;哥2:9),使人类实实在在成了他的骨肉,他的肢体(弗5:29-32;格前12:12)。他本无罪,也不认识罪,却为我们竟成了罪(格后5:21;伯前2:22-24;若一3:4,5;参见依53:4-8),取了完全如我们所有的负罪的肉身,以这肉身,代我们赎罪,自作牺牲,消灭了罪恶(罗8:3;斐2:7,8;希2:14,15;伯前2:24)。基督实是以自己的死亡换取了我们的生命(格后5:14,15),我们现在活的生命,实是天主子基督为我们死而复活,赚得来的生命(罗4:25)。在亚当内人都死了;在基督内,人都复活了(格前15:21,22)。罪恶和由罪恶而来的死亡,是由一人进入了这世界;恩宠和重生也是由一人而进入了这世界(罗5:12,15-19;参见若1:3-5;3:13-15)。在亚当内,我们作了罪恶的奴隶;在基督内,我们却作了正义的奴隶;罪恶的奴隶的结局是死亡,正义的奴隶的结局却是永生(罗6:15-23)。这即是我们由天主所获得的救赎之恩,实无异再造的救赎之恩(格后5:17;哥1:15-23)。

    天主救赎以民是为显示自己的忠信和正义,天主救赎人类更是为显示自己的忠信和正义。为救赎以民,天主施行了奇迹和异能;为救赎人类,天主却付出了自己亲生的儿子(若3:16;罗8:32),使他成了自己和人的忠信和正义(格前1:9,30;格后1:18-22),在他内完成了自己的救赎计划:消灭罪恶,使人成义(罗3:21-26),成为天主的正义(格后5:21),所以,人只能在基督内获得救赎、成义和罪赦(罗5:1,2,9,10,18,19;弗1:7;哥1:13-14;弟前2:6,7)。

    在救赎事上,不但反映出天主父对世人的爱,而且也反映出天主子对父的爱(若14:31),和父对世人的爱,以及自己对世人的爱(若10:14,15,17;14:21;15:9;17:23)。他为爱父爱世人,听命舍生,自作赎价(若10:18;斐2:8),就是为使这爱存在我们世人内(若17:26),这爱即是天主圣神(罗5:5)。耶稣之所以死,即是为使人领受天主圣神(若7:38,39;宗1:8),派遣圣神来,住在我们内(若14:16,17;15:26,27;16:7),完成他的救赎事业(若14:25,26;16:8-11;格前2:10),使我们具有他的圣神,在圣神内朝拜父(若3:5,6;4:23,24;罗8:9,10,15,16),成为天主的子女,有分于他的天主性体(伯后1:4;若一3:1),不再犯罪,因为有天主的种子存在我们内(若一3:9)。但是,谁不幸若犯了罪,仍有基督代我们赎罪。他一次而为永远,藉永生的圣神,自作牺牲,消灭了罪恶,获得了永远的救赎(希9:11-15,26-28;10:10;罗3:25,26;伯前3:18;若一1:7-2:2)。这在于领受圣神,获得罪赦的救赎;天主早已藉先知的口预言过(依11:1-5;32:15-17;44:21,22;61:1-3;耶31:31-34;33:6-9;则36:25-27;达9:24;匝12:10;米7:18-20),使我们生活在末世时代,《新约》时期中的人,由经书的记载(宗3:18-26;罗15:4),得知罪恶在救赎史所起的作用,和天主的慈爱在救赎史所有的作为(伯前1:3-12)。

    罪恶在救赎事业上所起的作用,实在令人惊奇,此即平常所谓的罪恶的奥迹。在原祖未犯罪以前,罪恶就已存在(若8:44;参见创2:17;3:1-7;默12:7-9)。罪恶是否认天主,由否认天主而与天主作对,由与天主作对而有了种种邪恶的行为。罪恶只能存在于天主以外的事物,因为天主不能否认自己,所以不能有罪恶(申32:4;咏92:16;若一3:5),天主准许罪恶在他以外存在,就因为他要向外表示他的正义:赐造物以自由,论功过受赏罚。

    天主能「容许」罪恶存在,却不能「容忍」罪恶存在。他不能容忍他的受造否认他的造主和他的造主所享有的一切主权,所以天主「恨」罪(依59:2;友5:17),要消灭罪,要使他的受造承认他是造他的上主;为此,有了救赎的计划,救赎的历史和救赎的事业。天主恨的是罪,是他的犯罪的受造(智14:9;罗1:18),而不是他的受造;如果他恨,他就不会创造;凡他所创造的是出于智慧的创造,没有什么不好(创1:31;咏104:24;德39:39-41;智11:25-27)。

    人,是天主造的,是天主的肖像;但罪人,却是人自己造成的,自卖为奴的罪恶奴隶。人类犯罪以后,人性已败坏,偏向罪恶(创3:7-10;6:3-5;8:21),虽有神圣的法律,亦未能自拔,自求解脱,反而只有罪上加罪,在罪恶下呻吟叹息,期待主的救赎(罗7:14-25)。天主不忍人丧亡,只好自行救赎。救赎实是天主对犯罪的人类分外而分外的恩宠(罗5:6-8;铎3:4-7)。何况他的救赎事业得以完成,又还是出于人的罪过:恶徒的负卖,门徒的离弃,司祭的失职昏愚,判官的怯弱徇私,党派的争权夺利,小人的忘恩负义,使主基督走上了十字架,自作牺牲,一次而为永远消灭了罪恶,战胜了死亡,完成了天主的救赎事业(希7:27;9:15,25-28)。

    实在,千真万确,人对天主始终是以怨报德,天主对人始终是以德报怨,诚如圣保禄所说:「那里罪恶越多,那里恩宠也越发分外丰富」(罗5:20)。天主执行救赎,实在是以爱来战胜罪恶,逼人以爱还爱,迫使人不忍再在罪恶中找生活(罗6:2-14;格后5:14,15;迦2:20。若一4:9,10,19)。人犯罪不但是对天主没有爱(若5:42,43),而且也是对己对人没有爱(箴1:32;8:36;智1:12,15,16;多12:10)。

    天主所作的救赎工程,是从根本上改造了我们为罪恶所伤害的本性(罗8:3,4),使我们在他取了我们人性的圣子内,赖圣神,获得重生(若3:3-8),不再属于肉性,而只属于圣神,在圣神内赖正义为正义而生活(罗8:1-10),亦即存在他的爱内,彼此相爱,接受父的爱,接受他的爱(若15:8-17)。从此没有什么再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相隔绝(罗8:31-39),因为我们是存在他的爱内,认识父,也认识子(若一2:23-25;3:6,8-10,24;4:14-16;5:18-20)。所以,救赎是使亚当后代的人类在基督内,获得了正义、成义和永生,即在基督内获得了罪赦,取消了定案,战胜了死亡(罗5:12-20;格前15:21,22,45-49,56,57;哥2:14)。

    我们既是基督以高价救赎的人(格前6:20;伯前1:18,19),获得了自由,就不可再作罪恶的奴隶(迦5:1),应将自己的肉身和肉身的私欲,钉在十字架上,不随从情欲(迦5:24,25;罗6:3-14),死于罪恶,不再与世俗结缘而同流合污(罗12:2;若一2:15-17),只与基督同死同生,共辱共荣,(罗8:17;斐3:10,11;伯前4:12-14),与天主圣宠成长合作,增进自己对主的认识(伯后3:18),期待主再来,以自己的大能,改变我们卑贱的身体,相似他光荣的身体(斐3:20,21;罗8:28-30),终归获得彻底的救赎。

    见罪、正义、救恩、成义、赎罪、和好、祭祀、工人、死亡、肉身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