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告诉我们:「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若十五16)。这个果实必然是爱的果实,因为唯独爱能历久不衰,唯独爱到最终胜於一切,那时我们的生命由爱来审判。爱的诫命也是耶稣在最後晚餐时给我们的,是他最後的旨意和愿望:「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十三34-35)。这是耶稣的命令,囊括他一生所传达的讯息,圣保禄也依循同一脉络,说:「全部法律总括在这句话内:『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迦五14)。而在用了很长的篇幅描述教会的各种神恩、功能及服务之後,保禄又加上一句:「我现在把一条更高超的道路指给你们」(格前十二31)由此开始一首伟大的爱之歌。圣女小德兰是教会最近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圣师,她知道自己被天主召唤「去做教会心中的爱。」依纳爵罗耀拉所写的三十天神操,以获得爱情的默观为总结,开端词是这样说的:「爱情不在空言,应在事实上表现。」他也暗示,应表现於行动上多於感觉中。
但是行动之前还有一样东西,就是注视,纯粹地觉察。这是默观的智慧。首先要问的不是,我能做什麽?而是:我怎麽看它?每一件事都和我们的觉察有关。薇依(SimoneWeil)洞悉这个真理,在纯粹的注视中看到祈祷的核心,爱天主的核心,与爱近人的核心。我们必须留心注视,以空虚自我,谦恭地接纳别人——即天主和近人。诗人密契尔(StephenMitchell)形容祈祷是「具有注意的特质,让接受者有很大的空间,而使之成为恩赐。」欣然允许他人完全是自己,真正的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这得以万分慷慨的忘我为前提。我们自发的觉察往往与自己相关,所以总有些扭曲。
注视他人的真实是爱的起点,这一步是不可省略的。没有真正的注视,任何进一步的爱都会在薄弱的基础上动摇。为了注视他人真正的自我,我们还需要无比磨炼,才能放下自己的刻板印象,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期望。通常,我们会选择性的觉察,这样的过滤会模糊我们的注视。我们没办法看到他的真实面,反而因我的觉察而扭曲。纯粹的注视指的是不偏向任何一方,不排斥,也不判断。同时也意指放弃为自我肯定而产生的一切焦虑、一切好奇、一切批判。默观知悉这一点。现代心理学也已重新发现。
好的治疗师会以纯粹的注视去看当事人,开放、尊重,不抱偏见、不判断。这使我印象深刻。也许这是治疗师最重要的天赋。我们今日的教会应重振此天赋。在我们的圈子里,我们很快就对别人做出评价,可能他们保持沉默,而我们甚至没发现自己做了什麽。
尚未完全地注视就要去帮助别人,会带来伤害。和穷人与边缘人在一起,首先要认真对待他们,把他们当作和我们一样的人,让他们成为我们的近人。真正的意思是亲近他们,不要因同情和羞愧和他们保持距离。意思是我们用心眼注视每一个人的独特,和他们的生命历程。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情况,而我们注意倾听。认真看待他们。很可借我们时常把自己的「善」工加诸他人。我们可能认为自己知道什麽为别人是好的,连问都不问别人。这不是真正的仁慈。我们的自我扮演了太重的角色。圣方济亚西西因为一个麻疯病患经过而感到恐惧,怕被传染时,转身想走时,却被真正的仁慈打动。那一刹那,他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他心中充满悔恨,又走回麻疯患者身边,并且,亲吻了他。所以圣方济的新生命始於他在贫穷和遗弃者中,与一位「弟兄」,相遇。我们太容易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我们没有觉察,就把自己的标准强迫加给每个人。我们按自我评价他人,这是十分自我中心的行径。当我们能觉察并舍弃这个倾向时,才能与别人在其尊严和真实中相遇,这样做也使我们超越自我。与天主也必须保持这种关系,以最有力的字说,祂「永远是更伟大的。」为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麽耶稣的宣讲把第二条诫命和第一条相提并论。两个诫命都使我们逐渐脱离自我,而走向真我,走向爱天主、爱近人之路。两条路都要我们无私地注视他人。
为圣女大德兰而言,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比高超的神秘祈祷,更能清楚作为天人关系的指标。她知道自己说的是什麽,因为她有过非常深刻的神秘祈祷经验。可是她认为,人际互动是天人关系更可靠的指标。
其实,我们在《若望一书》中也看到这样的智慧:「谁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对他关闭自己怜悯的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在他内?……那不爱的,也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从来没有人瞻仰过天主,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存留在我们内,祂的爱在我们内才是圆满的」(若壹三17;四8,12)。我们最重要最基本的爱的行动,就是注视别人的差异性,不丢弃自我,但也不能一味自我。
戴迈乐1(AnthoneydeMello)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位作家想写一本有关大师的书,为此登门拜访,并开始问道:「大家都说您是一位天才,您是吗?」,大师不客气地回答:「可以这麽说。」,而记者也不以为意,立即发出另一个问题:「造就天才的是什麽?」大师回答:「认识的本事。」记者被这个答案打败了,只能无助而含糊地问:「认识什麽?」大师冷静答说:「茧中之蝶,卵中之鹰,以及人人皆具佛性。」谁能看见这些就是天才,在爱中的天才。他指出了他人隐而不显的一面,并且能以爱的方法看到而唤起那一面。「让另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美」,这是文立光对爱做的定义。耶稣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赋,祂创造了一种氛围,让人们能舒展自己,进而发现自己身上的善。
亚琛主教贺梅尔(KlausHemmerle)去世前,在他最後一封复活节牧函中说:「希望每个人以复活的眼光,从生命,体认死亡;从罪恶,体认宽恕;从离别,体认合一;从创伤,体认光荣;从人,体认天主;从天主,体认人;从我,体认你。」
最熟悉的事,往往是我们最不会去在意的。一对结婚五十多年的老夫妇,在火车上坐在一起,一对年轻男女上车後,和他们面对面而坐。年轻人不时地去亲吻他的女友,而老太太也愉快地看著。忽然老太太对老先生低声说:「你也可以这样做,改变一下嘛。」老先生不高兴地顶回去说:「你怎麽啦?我又不认识她。」
法国作家安·菲立普(AnnePhilipe)有一本关於她先生癌症未期的书,写的很美,她叙述道:「我们这麽彼此相知,经常才开始说一句话,对方就能接下去,但是他最小的手势对我来说,仍旧比蒙娜丽莎的微笑还神秘。」这就是爱,共同生活多年,我们可以从脚步声认出对方,可以从对方的上半句话就知道下一句。不过我也希望我们有另一面,保持著去感觉对方的奥秘性,那不知也还不能掌握的部分。如果对这奥秘住失去感觉和尊重,爱就会枯萎。
十诫禁止我们塑造天主的肖像,因为天主太伟大了,无法用形象来捕捉。也许这一点也适用於近人身上2。不该自己制造出近人的偶像,因为天主就是每个人身上最深的奥秘。以为自己可以捕捉住别人的形象,是不正确的。如果这麽做,忽略了一个人的真实性,只是和虚构形象打交道,而非真实的他。说我们「知道」他人就意味爱的终结。安·菲立普感到震惊的是:她很了解自己的先生,可是对她来说,他仍保持自己的奥秘。当对这奥秘的尊重消逝时,爱也开始枯萎。
我们所相信的,会造成不同因果。并不是因为我们太了解别人,爱就终结了。这麽说,当我真的了解别人时,就会睁开眼睛,因此爱就冷却了。这种想法使人陷入错觉。真正的原因正好相反。因为我们的爱本身已疲惫,失去它的活力和温暖,因此别人对我们而言不过如此。我们放弃了。我们的爱到了尽头。所以就制造出别人的形象。缺乏与别人共处的欲望或活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很容易让别人成了某种形象。这样做只是在告诉别人,自己不愿再有进一步发展。我们把别人卡在那儿,不让他享有每个人都有的权利,也就是改变和为我们带来惊奇。此後我们就讶异而失望,关系不复存在。
几时我们雕塑别人(其实我们经常如此!),就与真正的他终止了关系,不再视他为独一无二的人。我们把天主希望我们看见的阻隔起来了。差强人意的结果,影响我们的团体、家庭、友谊和工作。
「爱一个人就是永远对他抱持希望。」富高(CharlesdeFoucauld)神父这样说:「从我们开始判断别人的那一刻起,就局限了自己对他(她)的信赖;从我们按自己所知去认定一个人而贬损他的那一刻起,就停止对那个人的爱,而他也不能变得更好。我们对每个人抱著一切期望。我们必须敢在不知爱为何物的世界中成为爱。」的确,这样建立关系真的极不寻常。福音挑战我们建立的关系品质应超越世俗平凡。
有时我们被要求去评估一个人,这时应有合宜而客观的方法来做才好。不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正缺乏合宜与客观。这时我们的感觉很容易成了主角,而结果就是比较、竞争、嫉妒、烦恼与投射。
综观大半个二十世纪,似乎以压抑为首要的防御机制。一个人没办法处理问题时,很快就压抑到潜意识中。这问题被掩盖起来,好像不见了。可是,它会在潜意识里滋生,导致各种令人惊讶的消极现象。进入二十一世纪後,又出现新的防御机制——那就是投射。透过投射我们把自己的问题变成别人的负担。这在处理我们的问题上,远比压抑更具攻击性。在这种情形中,人际互动同样无法合宜和客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自己不耐烦时,我很容易发现别人不耐烦,而我就更生气,觉得无法容忍这个人这麽没耐性!因为我没办法处理自己的不耐烦,就在别人身上大加挞伐。我们在自己身上无法忍受的,在别人身上看得特别清楚,而且完全是不自觉的。耶稣在山中圣训尖锐地谴责这种投射心理:「为什麽你只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肩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七3)也许我们偶尔注意到自己的反应不成比例,这往往是心理投射的清楚记号。当我们过度讨厌或颂扬某人时,我们其实不是针对别人,而是在别人身上的自己。
新约中,尤其是耶稣自己,不只一次地禁止我们去判断或指责别人。这里不是指那些合宜而客观的评价,而是指出那些我们对别人不智、不公平的论断。「你们不要判断人,免得你们受判断,因为你们用什麽来判断,你们也要受什麽判断。你们用什麽尺度量给人,也要用什麽尺度量给你们」(玛七1-2)。《路加福音》还加上一句话:「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六37)。在《罗马人书》中保禄说:「你为什麽判断你的弟兄?或者,你为什么轻视你的弟兄?我们众人都要站在天主的审判台前」(十四10)。福音一再制止我们去判断人。可是在教会的圈子里这种事经常发生。执意判断,可说是反常的表现。无疑地,我们多的是详细的准则和规范,但若我们用以判断别人,就与福音背道而驰了。此外,我们也会在这方面犯下无数的错误。如果我们不是那麽无私、那麽自由,如果我们不能以爱注视他人为其真正的自己,如果我们不自觉地陷入心理投射,恐怕会严重相反对别人的正义。
年轻的普希,是电影《温馨真情》(SpitfireGrill)的女主角。她在狱中五年,电影开始是她带著少许家当离开监狱,抛下过去一切,然後搭灰狗巴士到一个遥远的小镇,她对那个地方完全陌生,要在那里开始新生活。她在一个小咖啡馆找到一份工作,从清晨忙到深夜很少有自由的时间,更谈不上有什麽隐私了。
这家咖啡馆另有一位兼职的女士雪碧,她们相交甚欢,偶尔也有机会做比较深入的分享。这罕有但真实的交往,为普希而言,是非常珍贵的礼物。雪碧的先生很反对她们来往:「我们不清楚她的底细,连她从哪里来的都不知道!」在一个戏剧化又有点混乱的场面中,普希竟然死了。弄不清楚她到底是自杀,还是为了想救人而意外丧命。在小本堂举行葬礼时,雪莉的先生起身告罪说:「我一定要讲几句话,对於普希的死,我觉得有罪恶感。因为在我还不认识她的时候,我就先判断了她。」没错,他确实不认识她,对她的过去也一无所知,他只有一个感觉:「离她远远的。」这实在不公平,这个例子甚至造成死亡。
还有另一个故事,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在判断或仓促结论时更谨慎。在德国有些速食店,设有站位的桌子让人吃东西。一位妇人走进这种店里,打算迅速解决午餐。她买了一碗汤,小心翼翼端回桌上,把汤放上桌後,又把皮包放在桌下,这时她想起没拿汤匙,便折回柜
台,拿了汤匙和餐巾纸,刚才她也忘了拿餐巾纸。等她回到桌子时,不得了,竟然看到一个陌生人正开心地喝著她的汤,这个人看起来不像德国人,较深的肤色看起来像是义大利人、希腊人或土耳其人,反正这个人正在喝她的汤。起先,她感到错愕,之後,一股怒火攫住
她,恨不得当场杀了他!过了十秒钟,她恢复镇定後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既然厚颜无耻,我乾脆也一样!就跨到桌子对面,喝起同一碗汤来。也许你认为他会道歉,赶紧溜走。事实并非如此。他继续喝汤,而且还面带微笑。显然他不会讲德语,想要和他说话也不可能,可是他看起来十分友善,笑容是他的武器,他看来一点也不害怕。更挑衅的是他竟然又拿出她买的香肠来和她对分。这顿可笑的共享午餐结束之际,他还向她伸出手,此时她情绪已平复,便与他握了手。
他走了,她伸手拿皮包,皮包不见了!其实她早该知道的——他本来就是个贼,现在甚至还偷走她的皮包。她赶紧追到门口,他早已不见踪影。想到自己的情况她真是失望到极点,信用卡、驾照、还有钱,都被偷走了;她无奈地扫视室内,却发现旁边的桌上有一碗汤(此时已冷了),而她的皮包就在那张桌子下边!在这之前,她完全没想到,原来错不在他,而在她自己。
反省自己的生活,一定会发现我们多麽容易被自己的权利蒙蔽,疏於察觉实际的情况。
主基督
让我们服事祢、服事他人
而不要急於表现自己
因此能帮助我们的兄弟姊妹
不使他们受辱。
让我们奉献自我
为所有在世俗眼中
卑微及不重要的事
因此我们能去做
没有人愿意做的事。
请教导我们等待和聆听
不要做不成熟的言谈。
让我们有足够的谦逊与贫穷
接受来自别人的援助
派遣我们
以寻求你的名
今天以及每一天,直到永远。
注释
1参阅《慧眼禅心》,台北:光启,一九九五。
2参阅Thadouch,MaxFrisch(Muenchen-Zuerich,1965),P.26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