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慕道函授课程
作者:香港天主教教友总会
八、教会
1、教会的起源 2、教会是甚么 3、教会的子民  
八、教会 1、教会的起源
    教会(1)

    教会的起源

    香港教友总会慕道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25603800)

    藉水和圣神成为教会、信仰团体的一份子,他们彼此支持、鼓励,共同负起宣传福音的使命。

    前言

    名作家思果写过一篇名为「不喜欢教会」的短文。全文如下:

    「很多人说,他喜欢耶稣,但是不喜欢教会。这话很动听。

    殊不知这个教会是耶稣的,在世上代表耶稣。我们可以侮辱一国的大使,而说,我们喜欢派他来的国家吗?

    平心而论,两千年来,教会尽了本身的责任,没有了教会谁知道耶稣呢?我们对教士不要苛求,要维护。」(见証157期)

    如果教友们能像思果般体谅、维护教会的话,那实在太好了。这篇短文不但提醒人要爱护教会,且道出了教会传福音的责任。不过其中有一点要保留的,就是文中所用的语调,是以旁观者的心态,视自己为教会以外的人所说的话。究竟,教会属于谁的?她是怎样产生的?是教友需要教会呢?还是教会需要教友呢?好像上述的连串问题,相信有许多教友都不大留意,但是却和我们的信仰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特选择了「教会」作为这个单元的主题,希望能助我们对教会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从而爱护她,负起传福音的使命。

    教会的起源

    我们说教会团体是耶稣建立的。究竟耶稣怎样建立这个团体的?今日我们所见到的教会,是个很具规模和组织的团体,但在二千年前的初期教会,究竟以甚么为基础而成立的?

    ▲耶稣和十二宗徒

    我们知道耶稣用了三年的时间,到处宣讲天国的喜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他不是单人匹马的前行,而是带同他的门徒。耶稣在开始宣讲之初,便四处物色人选。马尔谷记载:耶稣来到加里肋亚时,马上便召叫了西满和安德肋,其后又召叫了雅各伯和若望,他们都立即跟随了他。(见谷1:16-20)

    福音记载,耶稣到处传教时,吸引了许多人跟他,但他最后选了十二人和他一起生活,随他东奔西跑,居无定所、食无定时地为人服务。这十二人组成的团体,便是今日我们教会的根源。

    ▲为甚么组织团体?

    一般说法,耶稣和十二宗徒一齐时是教会的雏型,而教会的诞生是在耶稣的死亡、复活事件上的。

    我们回顾一下,当日宗徒们和耶稣一起生活时的经验:他们见到耶稣行了许多奇迹,也听了不少训言,同时更分享了耶稣的喜乐;另一方面却不时因耶稣开罪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作为而忧。宗徒们对耶稣的言论教诲,懂得的极为有限。他们是在信德中被耶稣这个人所吸引,愿意抛妻离家,跟随他去传福音。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一幕,为宗徒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先前在师傅的领导下,他们不怕艰苦的到处宣讲,如今却一一的躲起来,各自逃散,这团体似乎瓦解了。就在这暗淡无光的一刻,耶稣复活事迹的出现,重新振作宗徒们的信心。复活的耶稣又把四散的门徒聚集起来了。他们现在明白了耶稣的使命和死亡的意义,同时,他们也终于领会到自己的使命,就是要把耶稣复活的喜讯传开去。忽然间,他们的眼目开了,明白耶稣过去所说所做一切的意义,也明白了耶稣的事业,无论如何也不会失去的,而需要向四面八方的人宣讲。他们更回忆起耶稣曾派遣他们两个两个的出外传教的事(谷6:7-13)。最后,在耶稣复活显现时,更对他们明言:「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们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18-20)

    宗徒体会到他们的相聚,不是为了组成一个甜甜蜜蜜的团体,而是一个向全以色列宣讲基督复活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他们彼此支持、鼓励,一同负起宣讲福音的任务。看来,宣扬福音这使命便是这教会团体的根源了。换言之,这是个因使命而组成的团体。

    初期教会

    初期教会是指耶稣升天后,门徒聚在一起所组成的团体。这新兴教会的事迹,可见于宗徒大事录中:「他们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祷。因为宗徒显了许多奇迹异事,每人都怀敬畏之情。凡信了的人,常齐集一处,一切所有皆归公用…他们常赞颂天主,也获得了全民众的爱戴;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会众。」(宗2:42-47)

    从上述的内容看来,当时的门徒已展开「传道」的工作,以致人们听了后,不断的有人加入教会团体中。当这些信徒加入教会后,他们便成为传福音者。在教会初期,每一个基督徒都是先驱者,都是基督的见証人。由于他们的努力,在短短数年间,将基督的福音自巴肋斯坦传到欧、亚、非三洲的地中海地区,再向其内陆推进:伯多禄在叙利亚和罗马一带传教,最后在罗马殉道。保禄将福音带到欧洲,消除犹太人和外邦人间的隔阂。他后来也在罗马殉道。若望和多默则深入亚洲西部地区。雅各伯则在耶路撒冷为归化犹太人服务,拓展领域。

    先知依撒意亚曾预言救恩的喜讯,将超越犹太人的国界,进入外邦人的境域,如今这预言果然应验了。在基督的大家庭内,包容了各种民族,联合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的教会家庭。

    团体的核心和信仰经验

    初期教会发展的蓬勃迹象,除了门徒们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精神外,究竟是甚么原因吸引人,使人肯为教会卖命?

    教会在历史中的宣讲行动,总离不开耶稣基督。当日宗徒所追随的是耶稣基督;初期教会所宣讲的是复活的耶稣基督;其后教难期间,信徒所受的迫害都是为了保存对基督的信仰而起,由此可知,这团体的核心是耶稣基督,是基督吸引追随他的人。

    ▲门徒的信仰经验

    门徒是和耶稣直接交往的人。他们对主的信赖是来自个人的直接经验,不过这经验是在耶稣复活后才唤醒的。由于这份爱的经验催迫每个人,致使他们起来大胆地向人宣讲基督的福音。他们向人表达的是他们自己信仰生活中所碰见的基督,是活生生的事实,是亲历的经验。

    ▲初期教会信徒的信仰经验

    圣神降临后,许多人归化。这些人是听了门徒们所讲述耶稣基督的事迹而归化的。他们中有些人和耶稣有一面之缘,甚或有听过他讲道的;然而更多的是单凭门徒们的见証而相信耶稣。这些信徒是在一个团体气氛下,在祈祷、读经中;在生活分享,互助支持中感受到基督的爱和临现,跟被这爱所催迫,要起来向人宣讲、介绍自己所经验到的基督。这就是基督徒使命感发生的原因。

    ▲今日我们的信仰经验

    今日的基督徒可透过许多不同的媒介来认识基督,领洗以前要经过慕道期才可加入教会。按理而言,今日的基督徒应该有很好的信仰基础,和实践信仰生活的方法才是,然而环顾今日教会内的基督徒,多未体验到如当日信友们般的爱主情怀。看来,我们的信仰,重理论多过实践,认同知识多过经验,以致信仰生活容易流于「规条和公式化」,而忘记了最重要的「生活实践」。这点也间接影响到我们传福音的使命,而认为传福音是神父修女的责任,教友只是一个极次要的角色。

    一个教友领受圣洗圣事时,即接受了传福音的使命,而这使命能否真正的成为一股力量,自内心推动人去履行传福音的职务呢?这便要看看这人的信仰生活经验了。除非人本身已获得了与主相遇的那份爱的经验,否则很难将信仰带给别人。当年宗徒们也是将自己的体验拿出来,充满信心地向人传扬基督,由于这股真诚的爱,使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基督的真和爱,而愿意跟随他们的信仰。

    结语

    纵然教会的核心信仰是千古不变的,以基督为中心的,但我们所见到那二千年前的教会,和我们今天的就很不一样,因为教会存在于受时空限制的人类社会中,随不同的社会需要,而要作出合理的改变和适应,使得更有效地向更多的人传报基督的福音。

    从教会历史中得知,在不同时空的社会中,面临不同的挑战,教会就在这历史旅程当中,延续基督的工作,不停地向世界宣扬福音。从外表看来,教会是在教宗领导下的一个宗教组织,但从信仰的角度来看教会的本质时,我们知道她是以基督为首,在圣神推动下,集合所有基督徒在一起的基督奥体。

    反省.分享

    —我用什么方法来维系自己和教会间的关系?

    —当我听到别人批评天主教时,我有什么反应?为什么?

    参考资料

    合一教理 卷五 真理学会

    希望在人间第46-47页 示编委会

    天主教的信仰 保禄书局

    圣经 谷6:7-13

    玛28:18-20

    宗2:42-47

    教会的起源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教会是ˍˍˍ建立的;教会的雏型是指耶稣和ˍˍˍ一齐时的生活;教会的真正诞生是在ˍˍˍ事件上。

    (二)耶稣建立教会的目的是为了ˍˍˍ,所以教会是个因ˍˍˍ的团体。

    (三)教会团体的核心是ˍˍˍ;门徒所宣讲的是ˍˍˍ;今天我们所信仰的是ˍˍˍ。

    (四)今天我们的信仰是由十二宗徒的ˍˍˍ传下来的。每个基督徒都有ˍˍˍ的使命,将自己的ˍˍˍ介绍给别人。

    (五)初期教会的基督徒常聚在一起,听取宗徒的训诲,举行ˍˍˍ、ˍˍˍ礼,他们把一切所有ˍˍˍ,并吸引了许多人ˍˍˍ。

    乙、试简述你认识教会的经过。
八、教会 2、教会是甚么
    教会(2)

    教会是甚么

    香港教友总会慕道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25603800)

    教会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又是一个精神的团体;是人间的教会,而又是富有天上神恩的教会。

    前言

    谈及「教会」,使人联想起许多事物来:有人说教会就是教堂。也曾经听过一些教友以「圣堂」建筑物的宏伟与否来形容「教会」的大小;而有更多的教友觉得教会就是本堂神父、修士和修女们;也有部份教友认为教会就是我们星期日前往参与弥撒的地方。所以,没有圣堂便没有教会了。

    有一次,一位未领洗的青年对神父说:「信天主、信耶稣,绝对无问题,不过,我不想加入教会。」许多人都对教会没大好感,认为教会所订的教律规条太繁杂了,不愿受束缚。从外表看,或许教会给人的形像就是那么的注重繁文缛节,使人受不了,觉得不需要她。这可能是教会不足的地方,也可能是人未曾了解教会。耶稣在世上建立教会,必定有他的用意。试想他一生为人牺牲到底,直至死在十字架上,他又怎会在离开之前立下教会,徒增信徒的麻烦?可知,教会的存在必有其要义和用途。

    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的文献,对教会有一个详尽的描写,也给以一个合乎现代时空要求的「教会形象」。这一课便要向各位介绍一下「梵二」后的教会精神。

    大公会议

    新兴教会在宗徒的努力传教下,随人数的愈来愈多,在传教和治理上都较前忙碌和复杂。在公元五十一年,宗徒聚在耶路撒冷,在伯多禄领导下商讨教会内的一些问题,当时的内容是「决定基督徒是否仍需遵守梅瑟的法律」。后来,这类聚会便演变成为整个教会的会议。

    在大公会议中,全球所有主教在教宗的领导下一齐出席,商讨教会在信仰、伦理、礼仪和教义上的问题。最初的几届会议,是由帝王召开的,因为他们自认是信仰的保护者。后来,自第四届开始,已规定了由教宗的代表主持会议。现时召开大公会议是教宗亲自负责的,由他当主席及厘定讨论内容。出席大公会议的成员包括:枢机、主教、修会会长、宗座代表;领有牧衔的主教也会被邀请出席。此外,尚有神学家和圣教法典的专家列席;甚至有时也邀请一些教友代表作观察员。

    自宗徒在公元五十一年的第一届会议至今,先后共举行了二十一次会议。最近的一次会议是在一九六二年十月至一九六五年十二举行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

    梵二的教会观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共颁布了十六篇文献,这些文献几乎每一份都论及或涉及教会。因此,实为一个有关教会的大公会议。若以该次会议文献的内容来了解今日天主教的教会观,是最洽当不过的事。其中尤以教会宪章列于其他文献之首者,是因为其他文献几乎皆导源于它之故。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将所有文献逐一介绍,而只能从教会宪章内容中看看我们今天的教会。

    ▲在圣三内集合的基督徒团体

    「一个在父及子及圣神的统一之下,集合起来的民族」(教会宪章4)

    我们都知道,教会是基督徒组成的团体;我们也晓得教会是耶稣在世时建立的,是以耶稣为中心的团体。在这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见到天父对人的爱,使圣子降生成人,而圣神则不断地推动圣化这爱的工程:圣子真正的来到人间和人一同生活,后来更建立教会来继续分施这爱的恩宠。所以,我们相信直今天,凡加入教会的人,都能享到天主圣三的爱的生活和恩宠。

    ▲基督的奥体

    教会被称为基督的奥体,基督是教会的头。耶稣多次使用比喻来象征教会:教会是一个「羊栈」,它的唯一必经通道的进口是基督(若10:1-10);教会是「羊群」,耶稣是牧者(若10:14-18);教会是一棵「葡萄树」,耶稣是树的主干,一切生命力都在祂内(若15:1-6)。在这众多比喻中,无非要指出「教会是以基督为首的团体」,祂的作用是给肢体分施生命之源。有时候,耶稣会把自己与祂的门徒和祂的教会认同。当祂派遣弟子时,祂说:「听你们的,就是听我;拒绝你们的,就是拒绝我。」(路10:16)在宗徒大事录中,圣保禄在归化前常迫害教会,耶稣责问他:「你为甚么迫害我?……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稣。」(宗9:4-5)可知,耶稣与教会是分不开的,是一体的。教友在洗礼中,基督遣发圣神到每位受洗者身上,于是圣神成为教会的灵魂,协调教会的成长、发展。

    ▲基督的圣事

    「教会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事;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的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教会宪章1)

    「圣事」本身是神圣的记号,是用有形可见的具体行动,来表达基督与人类同在的神圣事迹。如今说「教会是基督的圣事」,是因为「教会」是基督临现人间的标记。世界可以在教会可见的行动中,接触到不可见的基督,所以说「教会是基督的圣事」。在这有形可见的教会中,我们见到她的组织和她的工作。基督当初是在贫穷和受迫害之下,完成救赎的工程;如今,教会也在不同时空环境下,走同样的道路,为把救恩传给人类。基督来临,向穷人宣布喜讯,医治忧伤的人,同样,教会也关心照顾受苦的人群。在以上的行动中,教会向人宣示她是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但又是一个精神的团体;是人间的教会,而又是富有天上神恩的教会。这就是基督唯一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教会的特征

    每主日参与弥撒时,我们都诵念「宗徒信经」。信经中其中的一句经文「我信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就是天主教的四大特征。所谓「特征」,是指一些标记,别人由此而认出教会来。这样说来,天主教应该是一个独一无二、充满圣德、大公无私和一脉相传下来的教会,但反观今日的教会,有时觉得她不是那么的完美、而这些标记也不是那么的明确可视。究竟怎样解释?使能支持这「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特征呢?原来旅途中的教会,在基督恩宠光照下,应该不断地向这四个完美的境界前进。这些记号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致力迈向的目标;而不是说现在的教会已经是一个完美无瑕的教会。事实上,教会是个罪人的教会,因人性的软弱和过失,而使这些标记模糊,甚至有时反见証。不过,教会一直拥有信心,因为基督许下:「看!我天天和你们在一起。」(玛28:20)

    ▲至一

    耶稣只建立了一个教会。但是,今天却有无数的基督教派,各自为政的互不关连。从历史中我们知道,自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第一次分裂的,是东正教会;及十六世纪时,随从马丁路德分出来的基督教会;其后,基督教会更分别建立起许许多多的派别。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姑勿论天主教会的情况如何,但却秉承了自基督建教而来的至一性:全球各地的天主教会,都拥有一致的礼仪圣典。各地方教会虽然有自己的本地化礼仪,用自己的方言来祈祷,但是礼仪圣事的中心是基督;大家都举行同一的感恩祭,分享同一的祭品,共负同一的责任,在同一的精神领袖一—教宗领导之下生活。

    ▲至圣

    教会的历史中,有许多相反圣德的事例发生在教友、神职,甚至教宗身上,而这些事实会使人对教会的「至圣」产生怀疑。不错,这些幽暗无光的时刻,确实抹煞了教会的神圣记号,但是有点不会改变的是,创立教会的是至神圣的耶稣基督,他的教训和所立的圣事,不断地在教会内分施恩宠给人类,帮助人走向圣德的途径。这些都是基督徒所拥有的成圣秘诀。在教会历史中,每个时期都出现了不少有圣德的信徒,他们的德范也就是最好的証据。

    ▲至公

    基督建立教会时,要门徒将福音传遍天涯海角。历代相传,只要福音所及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加入教会,可以大公无私的成为天主教徒。这至公性使我们的教会超越了国界、地域,也不受政治的束縳限制。于是,普天下的天主教教友,共融于一个大公的教会内。

    ▲从宗徒传来

    如果寻根究柢,天主教可以溯源至宗徒时代。教会内的典章制度,或教义的演绎传授,均是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的。罗马教宗是教会首领的正统继承人,是接宗徒位而下传的,负责治理教务及传扬福音的工作。

    结语

    梵二的教会观,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达,本文在阐述「教会是什么」时,只采用了教会宪章内的第一章资料。其他的资料将于下一课课文中讨论,盼望在这有限的篇章内,能使我们对梵二的教会有一概括的认识。

    反省.分享

    —试从教会的四大特征中看看与其他宗教有什么不同。

    —细读一遍教会宪章的第一章。

    参考资料

    教会宪章 第一章

    天主教的信仰 第148页

    生活、信仰、教理 第20、21、26节真理学会

    教会的起源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教会是基督的ˍˍˍ,基督是教会ˍˍˍ;教会是羊栈,基督是羊栈ˍˍˍ;教会是羊群,基督是ˍˍˍ;教会是葡萄树,基督是ˍˍˍ。

    (二)我们说「教会是基督的圣事」,因为教会是ˍˍˍˍˍˍ;世界在教会的可见行动中,ˍˍˍˍˍˍ。

    (三)教会的四大特征是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四)至一的天主教拥有一致的ˍˍˍ,举行同一的ˍˍˍ,服从一个ˍˍˍ。

    (五)教会的神圣记号表现于信友的ˍˍˍ上,故此当教会的成员做相反圣德的事时,至圣教会的记号便ˍˍˍˍˍˍ。

    乙、在现实生活中你有否见到教会的四大特征?能举出实例吗?
八、教会 3、教会的子民
    教会(3)

    教会的子民

    香港教友总会慕道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25603800)

    天主爱所有的人,在各时代各民族中的人,祂都照顾爱护。

    前言

    一班天主教的老朋友常有不定期的聚会。目的就是「相聚」,故此每次的形式都不一样,但求轻轻松松的谈谈彼此的近况,讨论些热门的宗教问题,再不就是祈祷聚会和圣经分享等。

    在一次的聚会中,座中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叫大家回答:「我为什么领洗入教?」这是个很普通的问题吧!可能是太普通了,使得各人不敢即时回答。形形式式的答案,可能每个人都不同;又可能同一个人中,以前的答案和现时的答案会不样,不过绝大多数的答话离不开:

    「信耶稣,便入教!」

    「做教友,学习修德行善,做个好人!」

    「教会带领人找寻天主,得永生!」

    「愿意追随天主,有寄托,故此入教!」

    「领洗可得罪赦,成为天主的子女,得永福!」

    「祖传下来都是教友,做教友没甚么不好,所以也跟信了!」

    绝大多数人的答案,都离不开上述的范围,甚少想到基督徒本身的使命,由此可见一般教友,把领洗入教一事局限于个人信仰的得救上,而忽略了基督徒本身在教会内的传福音使命。

    教会内的成员

    天主爱所有的人,在各时代各民族中的人,祂都照顾爱护;只要人做好,按祂的教导而生活,天主必定保护他们。伯多禄教导当代的说:「凡在各民族中,敬畏祂而又履行正义的人,都是天主所中悦的。」(宗10:35)

    天主不但接纳、爱护敬爱祂的人,而且愿意他们聚在一起,互相联系的形成一个有共同信仰的民族。所以,在旧约时天主与以色列民立约:「天主说,请看,时间已到,我将同以色列定约……我要把我的诫命投入他们心内,我要把诫命铭刻在他们心内,我将是他们的天主,他们将是我的民族……无论大小,他们都要认识我,天主说。」(耶31:31-34)

    旧约中以色列人组成的团体,可以说是新约中耶稣建立教会的预像。自始至终所要表达的是:「天主号召了那些信仰耶稣为救世者、为统一及和平本原群众,组成一个教会,作为一个有形的圣事,给全体及每个人带来这拯救性的统一。这个教会应向全球发展,并渗入人类的历史中。同时又超越时代和国家的界限。」(教会9)

    从上述所引的文字中,可见教会是由所有信仰基督的人集合而组成,并负有延续和传福音的使命。这个超越时空的团体,在不同时代中发挥她的传扬福音的使命。今天教会中的天主子民,按其职务来分,可分三类,就是「教友」、「神职」、「修会会士」。

    ▲教友

    所谓「教友」是指教会内,神职人员及修会会士以外的所有基督徒。当然,广义上来说,神职和会士也是教友,不过,他们在教会内的献身生活中所领受的使命,令他们从事特定的职务,而和一般教友的不同。教友们在圣洗圣事中和基督结合,成为天主的子民,以他们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分沾基督的司祭、先知及王道的职务,在人群中从事传福音的使命。

    • 司祭——基督是大司祭,他奉献自己做赎罪的牺牲。教友在圣洗中也分了这「祭献」的职务。教友分这职务时,所奉献的绝对不是物质的祭品,而像耶稣一样奉献自己。「献上你们的身体(自己)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罗12:1)换言之,基督徒的祭献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献上生活的祭献:在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中,用不同的方式,将自己的奉献在感恩祭中,结合基督的祭献,一同奉献给天父。

    • 先知——基督是大先知,他用生活作証,以超然的能力给人揭示天父的王国,而且在祂升天后仍然尽祂先知的任务,祂透过教会和教友来继续这职务。当教友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上活出福音的精神时,就是间接地向人宣示基督的信仰。我们发觉,在某些缺少神职人员的教会,以及那些因政治因素而不容许宣传福音的国家中,有时候,由教友充当传福音的使命,以身教来传扬基督的讯息,可能就是该地方教会的唯一宣讲方式。

    • 王道——基督受苦被置于死,但当祂光荣复活时,高居于万物之上,天下万物都在祂脚下称臣,以天主为万有的主宰。基督降世将福音传遍天下,就是要天下万物都归向天主的王国,以王国为中心。基督把这项权柄传给祂的弟子,要他们立身于万物中,以圣德、克己的生活战胜罪恶的势力,将人导向基督君王,这样就是实践基督徒王道的使命。

    每一位教友在加入教会时,已承传福音的责任。教友传教的职务,在今日教会,愈来愈受重视和广泛的推介,因为,他们所涉猎的范围和接触的对象,远较一般圣职、修道所及的更大更多。在不同的阶层和工作岗位中,都能发挥传教的力量。

    ▲神职

    耶稣立了教会,这是所有基督徒的家,为了使这个家发扬光大,永垂于世,便需要一些人来专心的管理,主持大局。所以,教会内的「神职」人员就是为此而存在。天主教会承袭昔日宗徒所传下来的传统,设立了主教职。主教、十二宗徒的继承人,他们的助手司铎及执事,共同接受教会的职务,替天主治理教会。

    • 主教——主教自宗徒继承人中领受职务,作教会的牧人,在自己的教区内负起至高领导者的职责。在信友中间,主教代表最高的司祭耶稣基督,司铎则是主教的协助者。全球主教集合而组成的主教团,是在教宗领导下执行职务的。罗马教宗也是是主教团中的一份子,不过他是继承伯多禄宗徒的职位。昔日伯多禄被基督选为宗徒们的首领,全权管理教会的事务;故此,教宗是以伯多禄的继承人身份,来负起教导万民的职责。如今,全球天主教教徒,均以罗马教宗为教会之首,是全体天主子民的精神领袖;这是二千多年来罗马天主教会所保持的特征之一。这位教会的精神领袖,是超越了种族和国界,凌驾于时空环境,以真理来统御天下万民的心灵,导人至真、善、美、爱的境界。

    • 司铎——司铎是我们在地方教会中这所接触到的神职人员,他们在堂区内传教,接触教友,施行圣事。司铎的职务是由主教分派,通常是在堂区内服务,或被指派出任教区内的一些特别服务。梵二指出:「司铎因圣秩(神品)圣事之故,依照永远的最高司祭基督的肖像,被祝圣为新约的真司祭,去宣讲福音,管理教友,并举行神圣的祭祀。」(教会28)根据圣教法典,规定司铎不可结婚。这种生活是一种特殊的召唤,人必须出于自愿才能作出奉献。

    • 执事——近年来教区常有晋升执事的典礼,通常以此作为晋升司铎前的一个步骤,然而,在某些国家中,执事已成为一种永久性的职务。执事的职务早在初期教会中已存在,宗徒大事录也有记载(见宗6:1-7)。执事的职务,除了不能举行感恩祭和施行悔罪圣事外,执事可在教会内协助举行各种礼仪、讲道、教育、和关怀有需要的人。在一些没有司铎的堂区,执事便要主持堂区工作,举行圣经诵祷和分送圣体等。

    教会内的神职人员也和教友一样,首先藉圣洗圣事而接受了基督徒的使命;后来愿意献身,进一步地专务教会传福音的工作,然后选择铎职的独身生活,从事传教救灵的使徒工作。因为他们在教会内的专职工作,看来好像高出于一般教友之上(这是教友们传统的想法),这实在是职务上的差别,使他们在教会内处于领导的行列而已,在教会内、在天主前是没有等级之分的。

    ▲修会会士

    在神职和教友之外,尚有修会会士。这些人蒙受天主的召叫,献身追随福音劝谕而生活。教会内现时有无数的男女修会,属下的会士均遵守贞洁、贫穷及服从三个圣愿。各人按照其修会会规精神度团体的生活。这些修会会士,由会长遣派到各地方教会,协助传教工作,例如办学校,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更有直接参加传福音的工作,在堂区内服务。

    修会会士的献身生活,在今日来说,犹如一种标记,因为他们简朴的福音化生活方式,超脱地追求永恒的国度,而摒弃物质主义无止境的需求,向人超示永生的无限价值,所以说是一种标记。

    成圣的使命

    「所有在教会内的人,无论其属于圣统阶级或为圣统所治理,都领到了成圣使命,就如圣保禄所说『天主的意旨是要你们成圣』(得前4:3)。教会的这种圣德,不断地表现……其他每人身上的表现方式不一,每人在自己生活环境内追求爱德的成全,而兼善他人;在实行所谓福音劝谕时,每人都有其独具的方式……」

    在教会历史中,无论在那一个时代,在任何的国家,都出现过一些被教会公认为有圣德的圣者。有时候,就在教会萎靡不振、败坏的时刻,便出现一些独具圣德的圣人来重振教会。我们可以说,这是圣神临在的记号,使教会保持她「神圣」的一面。事实上,除了这些圣人外,教会尚有无数的无名圣者,他们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努力活出基督的福音精神。每个人都负有成圣的使命,这点是我此生的生活指标,要不断走向更圆满的境界。以前我们常说「要救自己的灵魂」,相信亦即此意。不过,单救自己的灵魂,看来思想狭窄些,未见到基督大公的精神。我们要在生活中成己成人,在可及的范围内做传福音的工作。

    结语

    在教会内,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同时每一个人都负有传福音的使命。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更新,迈向一个更圆满的境界时,我们就是在圣德的道上前进。

    反省.分享

    —细读一遍教会宪章第四章。

    —在你现时的生活中,可否找到方法去服务教会?如何?

    参考资料

    教会宪章第三、四、五、六章

    生活、信仰、教理第33、34节 真理学会

    圣经: 耶31:31-34

    宗10:35-43,6:1-7

    得前4:1-8

    教会的子民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旧约中以色列人组成的团体,是新约中ˍˍˍˍˍˍ的预像。教会内的成员,按其职务而分为ˍˍˍˍˍˍ。

    (二)教友在领洗时便领受了ˍˍˍˍˍˍ的职务。是要他们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发挥ˍˍˍˍˍˍ。

    (三)神职、修会会士和教友一样,在ˍˍˍ内接受ˍˍˍ的使命;后来愿意作进一步的献身时,才选择ˍˍˍ和ˍˍˍ的生活。

    (四)司铎是要守ˍˍˍ生活的;而修会会士则守ˍˍˍˍˍˍ的圣愿生活。

    (五)圣保禄说:「天主的意旨ˍˍˍˍˍˍ」所以,每个基督徒在自己ˍˍˍ内走ˍˍˍ的道路,并尽力做ˍˍˍ的工作。

    乙、谈谈你对一般神父、修士,修女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