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向深处——信仰与生活随笔集
作者:潘利忠神父
一、小论文
序 言 自序 一、永远的呼唤 二 、浅论做基督徒与做人
三、浅论瞎子 四、为什么要再慕道 五、论超性生命的世俗化 六、喜迎敬爱的郭继汾神父晋铎六十周年有感
七、浅论法律与拯救 八、浅论家庭教育 九、致书给青年朋友们 十、论爱心与拯救
十一、奉献圣母无玷圣心的献辞 十二、司铎礼赞 十三、向基督苦难诉衷情 十四、小议挚爱与牺牲
十五、信仰回顾与基督徒激情 十六、也谈圣人呼?英雄呼? 十七、从马槽中的耶稣到印度德肋撒修女 19、浅论英雄主义与人类信仰
二十 、浅论基督徒的激情 二十一、浅论看圣书 二十二、浅论基督的最后审判和终极真理 二十二、浅论基督的最后审判和终极真理
二十三、浅论基督徒的生死观 二十四、论快乐人生与精神生命 二十五、浅论印度德肋撒修女与现代世界 二十六、浅论做人与做事
二十七、浅论感官享乐与神圣生活      
一、小论文 序 言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这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作为以天主的肖像被造的有理性的人,应当在现世的旅程当中不断的思考自己的生活,探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思考人生的方向与目标,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放置于自己的生活与生命当中不断的去实践,使自己的生活与生命更富充实与丰富。

    司铎,作为完全献身于基督的人,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导师,其生活与工作的目标是引导更多的人认识真理,归向天主,活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命。找出人类生命最终的归宿,即获得永恒的生命。因此,一名真正献身于主的神职人员,首先是一名勤于思考、热爱生活、领悟生命、虔诚事主、不断追寻、探索真理的人,同时用自己的生命见证真实的信仰。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导师!

    本书作者,作为一名年轻司铎,在自己晋铎十周年之际,能将自己几年来的生活与信仰的体验;神学与哲学的思考;人生与社会观察、包括对自己铎职生涯的反思,以短文的形式汇集成书,奉献给广大主内兄弟姐妹们,实在是一份宝贵的礼物,真是可喜可贺!作为自己主内的同道弟兄,又是自己的工作伙伴,打心眼里赞赏,佩服作者的勤奋、好学与忘我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藉此作序之际,也衷心向我挚爱的兄弟表示祝贺:祈求天主圣神更多的启发与鼓励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感言,目前在大陆教会神职界中,往往以不同的形式来庆祝自己晋铎周年纪念日,从人情事故来论,无可非议,不论采取何种方式,抑或旅行朝圣,还是同道相聚,分享交流都是自我肯定、自我鼓励、继续向前的一种表达。今次,作者另辟溪经,以独有的方式来庆祝自己晋铎十周年纪念,正如耶稣基督对玛尔大所言:“玛利亚选择了最好的一份”。作者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来庆祝自己的晋铎纪念日,确实是选了最好的一种方式。这不仅是对自己十年铎职生涯的反思与自我鞭策,更是对同道弟兄的一种鼓励与推动。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当中,作为引领群羊的牧人,我们确实应不断反省自己的圣召与使命,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运用不同形式与方法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渴求不断增多的教友的需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引领自己的羊群,在茫茫世海中常能醒悟,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活泉,青绿的嫩草,获得更丰盛的生命!

    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是由作者近几年来对生活、信仰、社会人生、历史、神学、哲学,圣经等不同主题不断反省、体验、思索而成的八十多篇短文汇集而成的。全书共分七个部分,二十万余言,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对自己铎职生活的热爱与对真理的不断追寻,其主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作者对自己铎职生涯、对信仰、对天主,对耶稣基督的领悟与体会;其次是作者对生命之现状(或状况)的不同理解与感受;第三是作者研读讲授圣经的心得与生活的见证;第四是对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的沉思与反省;第五是作者对历代圣人圣女、人类英雄豪杰的赞叹与钦佩,最后则为对老师、同道弟兄姐妹的感恩与期待。总之,通过阅读这本小书,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心灵、敏捷的思维;对世事的洞察,以及自己对生活、信仰与生命的深沉体验与理解。相信,细心阅读的主内弟兄姐妹一定能从中汲取许多神益。特别在当今知识爆炸、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信仰遭受严峻挑战的时代,能阅读一些有教益的文章或书籍,反思一些与生活、信仰、真理贴切的话题,必将受益无穷!

    在挚爱的同道弟兄晋铎十周年之际,为其书作序,以示衷心的祝贺与共勉!

    天主教太原教区副主教,太原总堂主任司铎孟宁友神父

    2007年11月于总堂
一、小论文 自序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如能极坦诚、极彻底,甚而极准确地透过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各种感受与体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时此刻,本人就是要迈着艰难的步子,以虔诚的心和理性的态度,以自己做神父牧灵福传,这十个春秋岁月。为人生的一个特有的“时刻”,即“十年神职生涯”到来之际的感悟。结集而成的小书表达感言而要做序了。

    鉴于此,我有必要首先向所有的朋友们、兄弟姐妹们申言:以一个教区牧灵福传的神父,在他晋铎十周年之际,依照教会最传统、最原始的惯例,几乎都有一个大同小异的“庆祝活动”。这种所谓的“庆祝”无外乎有:其一、从信仰来论,要举行大礼弥撒和庆祝会或座谈会;以此来总结、畅谈十年牧灵福传生涯的各种信仰体验与感受,以及生命中的启迪。其二、从人情来说,常常要大摆宴席请朋友们举杯庆贺。其三、如果条件非常好的还要结伴旅行。

    以上三种方式,对本人来说都不准备去做,因为在我看来,这十年的牧灵生涯不是用“庆贺”来表达的,而应该是借此良机,以最坦诚的心灵让灵魂说话,因为来自灵魂深处的感动和感悟其价值和意义理应远远超过其“庆贺”的价值。

    回顾这较为漫长的十年牧灵生涯中,所有的感受体验,思想与信念总括在八个字当中,那就是“感谢、体验、珍惜、奋进”。提到“感谢”这是我精神的内心世界中,最深挚的感情之一。这是因为我的身世、经历、命运、艰难与奋进、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辛酸、关心与至爱等等的因素,都使我感情决堤、泪雨滂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生今世最最让我感谢的首先是天主的爱;父母的爱及主内众兄弟姐妹们的爱,是这三种爱,如同狂风巨浪,冲击得我不知身在何处。这份深沉的爱:“夺去了我的魂魄,击穿了我的灵魂。”因为我所承受的这三种爱,是至情至性的大爱;是一种永恒的而又超越时空的大爱呀!为此我有千万种理由跪地而感谢!!!

    有关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不仅是美好的,喜悦的,动人的,而且更是深刻无比的,甚而是感天动地的。在此我在主内说实话并不说谎,短短的十多年修道与牧灵生涯中,我有过较为深刻的体验:“在这里我体验过那近乎绝望般的痛苦;在那里也有过透不过气来,甚而窒息般的去领教“邪恶”的体验;在这里有过感激涕零,甚而愿为朋友粉身碎骨而报答之的体验;在那里也有过为天下苍生及一切苦难深重的兄弟姐妹们,为他们悲惨的处境而有过的悲愤的体验。”

    老实说,三十多年来的生命历程,体验人生、体验生活、体验信仰、体验人情冷暖、体验人生道路上的悲喜交加………这些都成了我精神世界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主旋律”。由于受家庭与父母的影响,(我父母均为教师)为此我自幼年起,就特别受到历史中“英雄人物”的影响。在那如诗如画、阳光灿烂一般的童年少年时代我,常常疏远了身边的玩伴,而与书中的历史人物,同歌也同泣。屈原的放逐、司马迁的屈辱与奋进、陆游的忧国与悲愤、曹雪芹的血泪交加……所有这一切都深深地敲打在我那幼小的心灵深处,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美好的文学作品,也同样强烈地影响着我,如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托尔斯泰的《穷人》、屠格涅夫的《麻雀》,这些清丽纯洁文字包含着人类最为崇高而又神圣品质的故事,也将永远地影响着我和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当然,最让我着迷的还是《圣经》、神学、哲学及各种文学,社会学等,这其中的真理内涵,我在自己的这本小书中,怀着深浓的情感、无限的敬意,把诸如:我们的信仰之父———亚巴郞。智勇双全而又至情至性,且慈悲为怀的达味王。被称为哭泣的先知且愿用自己的眼泪化做江河为百性哭泣的——耶肋米亚先知。当他消逝时天地同悲、顽石为之裂开的——主耶稣的大爱。为拯救同胞甘愿与基督隔绝,甚而不怕被逐出天国的———圣保禄宗徒。所有这些伟大的圣经人物一一都跃然纸上。且怀着敬意,深愿与众兄弟姐妹们分享。在说了这么多以后,深愿意表白的是:为什么本人会有如此独特的思想情感或偏好呢?

    我可以说因为有大痛,才能有大爱。因为有此爱,才能感念天下苍生,体悟人间的深情至爱。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而这种思想与感情的形成也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由于本人在生活与文化及信仰中过多地、长久地碰触它们,故此在自己的思想历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大悲情、大悲痛、大怜悯、大仁慈、及大挚爱。这些人世间最为神圣的品质深刻地影响着我的整个身心。因为在我看来,这人间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苦难、死亡、挚爱、还是怜悯,都是人世间最高“神圣品质”的内容所在。如果我们能完全透过天主的救恩史及基督耶稣的福音真理去理解和认识上述这些“内容”。都会感到有莫大的意义。曾如那句:“痛苦是天主化了妆了祝福”,在这里得到了最强有力的诠释。

    若要问十多年来,生活中给予我最伟大的馈赠是什么呢?我要郑重地回答:除了苦难还是苦难。的确,“苦难”对我来说,是我生命中最崇高、最卓越的祝福。可以说,体验苦难、认识苦难、最后战胜和克服苦难,构成了我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由此我特别想到了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翻译家傅雷的名言:“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爱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而在另一处他又说:“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到命伤。”朋友们透过这些满含哲理而又鼓舞人心的话语,由此可以看到他们的心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读者朋友们,当您看到我的文章时,可能会感到不轻松,甚至是沉重而艰难的。这是为什么呢?这首先是因为我的文章从来就不是供人来消遣的。其次,在我的文章中包含了太多太多有关血与泪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包含了我的浓情与深情,因为有太多的故事,让我心痛欲裂、痛不可言啊!

    我要再次申言:在我心灵的最深处,体验最为深刻的乃是:人间的苦难与悲剧,以及对它的理解。我将相信在这小本书中,细心的读者朋友们,必会看到有太多悲剧性的人物。他们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之碎裂。但是朋友们,所有的这一切,决不应使我们感到害怕。反之,他们将藉着伟大的信仰,坚如磐石的希望,从而战胜苦难。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人,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罗曼•罗兰语)伟大的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这样亲切地安慰苦难中的人:“让我们把神圣的苦痛的油膏,献给痛苦的人罢!我们在战斗中不是孤军,世界的黑暗正接受着基督神光的烛照。”

    走笔至此,笔者再次表白:我有一个颗受伤的心,愿这颗受伤的心,紧紧地依偎在主耶稣被刺透的圣心中,愿所有苦难的心灵都能在主耶稣洞开的圣心中得到彻底的治愈和安慰。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曾断言:“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而我今天结集这本来自心语的“小书”。首先特别要献给痛苦之母——圣母玛利亚。其次也献给一切在苦难中奋起的英勇的勇士们。在此我要万分的感谢那位无所不见,大慈大悲的天主。是祂那样地宠爱着我,是祂赐予了我那样多的圣宠恩典,智慧和能力,是祂藉着苦难永远地祝福着我。我也借此要特别感谢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及兄弟姐妹们,是他们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的关怀和挚爱。最后也特别感谢主内的众兄弟姐妹们,他们的慷慨、圣德、热心、善良、纯朴……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尤其是这十多年来,一直和我“并肩战斗”的诸位同仁、同道、弟兄们及诸位福传老师们;他们的厚爱与关怀使我永世难忘!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朋友们、今天在这晋铎十周年来临之际,除了我对天主及大家最深情的谢意之外,我怀着一颗善良朴素的心,希望透过我手中的这支秃笔和小小的文章,告诉我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英豪决不是以权力、和强权而称雄的人,而是唯独依靠基督的真理及心灵伟大的人。”

    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与信仰生活相对薄弱的时代,在有很多的人躲避崇高、神圣、告别伦理道德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苦难与神圣的信仰,理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至悟与真理!最后,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在苦难中崛起,在苦难中奋进。愿这只言片语的“小书”能成为您手中的所爱,实为至盼!于感恩奋进中是为序!
一、小论文 一、永远的呼唤
    ——和平与宽恕

    人世间断肠泣血的哀恸,莫过于主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的哀哭了。“恨不能在这一天,你也知道有关你平安的事,但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隐藏的。”(路十九:42)

    听啊!在这如泣如诉的哀伤背后,包含着主耶稣灵魂深处的至苦至痛和难以言说的哀叹!因为耶稣痛心的是天主的选民竟陷于罪恶的执迷不悟中,更伤心的是耶路撒冷的人们被虚幻的平安掩藏着,且将要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惨祸。毫无疑问,破坏和平的真凶就是“罪恶”本身。先教宗曾指出:“在这人世间,除非我们全心的信靠他,并至死不渝地爱主,否则,我们没有平安可言。”同样,早在教父时代的圣奥斯定也曾肯定地讲:“主啊!除非我的心灵回到您的怀抱,便永远得不到安宁。”

    英国著名的神学家詹姆士•里德在《基督教的使命》一文中指出:“现代世界所面临的中心问题,仍然是罪的问题。”他进一步强调:“当今世界许多地方都变成了残酷厮杀的场所,破坏性的杀人武器已使我们生存的世界变得更加野蛮。”

    里德博士满怀悲天悯人之情告诫我们:“要把人类从缺乏爱的残酷无情中拯救出来,只有依靠天主的力量才能完成。”

    在面对杀人如麻、横尸遍野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阿多尔诺痛彻肺腑地呼喊到:“奥斯维辛是现代启蒙运动失败的公开证明,是一切致力于完美世界构想彻底失败的标志,奥斯维辛对历史的成就和理想的未来都投下了永不消退的阴影”。不可否认,悲天悯人在任何时候,都是人性中最伟大、最可贵品质之一。《新约》中所载的,主基督的怜悯之心是多么感天动地啊!

    弟兄们:想一想吧!主耶稣从马槽中的诞生到耶路撒冷的哀哭,直到在十字架上的悲号:“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显然,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哀号和哭诉表明:“人类的苦难、创伤与眼泪……在天主眼中才是最最沉重的”,因为天主最痛心于人类的痛苦与不幸。十字架上的悲惨景象将永远表示,伤害他人生命及无辜者,是多大的罪过啊!故此,残害无辜及伤害他人者,将永远难逃十字架严厉的审判。

    啊!朋友们,以上所有这些都生动地表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是多么的渴盼和平、自由的生活啊!正因为生命是如此的宝贵,所以和平的生活令人向往。所以,同情悲叹他人悲惨的命运,才那么打动人心。所以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作品都是悲剧作品。曹雪芹正是见证了一桩又一桩的悲剧,才吟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千古绝唱。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看了以上的文字,您有何感想呢?我想人世间诸多的仇恨、迫害、邪恶……唯有十字架上的救主耶稣,才能给予满意的答案。在这一点上,圣保禄宗徒比我们任何人更加明白。他曾说:“因为基督是我们的和平,他使双方合而为一;他以自己的肉身,拆毁了中间阻隔的墙壁,就是双方的仇恨,并废除了由规条命令所组成的法律,为把双方在自己身上造成一个新人,而成就和平他以十字架诛灭了仇恨,也以十字架使双方合成一体,与天主和好。所以他来,向你们远离的人传布了和平的福音。”(弗二14-17)

    故此,我们必须肯定真正“和平的奥秘,只能在耶稣和他在十字架上宽恕的这事实上。因此詹姆士•里德博士才这样令人惊奇地告诉我们:“耶稣具有发现战胜仇恨与邪恶的秘诀,那就是他面向十字架,并在十字架上,自愿接受了所有恶意中伤和残酷行为,并把其中有毒的成份去掉,把恶意中伤和残酷行为变为具有奇迹般性质的爱与宽恕。”

    四旬斋期是我们纪念耶稣基督伟大逾越奥迹的时期。在这奥迹中,耶稣将要实践他的宽恕及和平的道路。是的,我们的世界迫切需要和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更需要和平。但在现实生活中,屡次见到有很多的基督徒,往往表现的是一种爆发性的愤世嫉俗,更有很多的基督徒由于在教中没有感受到“和平”的温馨,便无休止地悲怨、发牢骚……

    啊!基督徒啊!想一想吧,耶稣也曾降生于罪恶的世界中,他面对人间的仇恨、战乱、邪恶……不是悲叹、伤心、沮丧……而是对所有的人都给予爱和宽恕。

    耶稣没有毁灭那应受惩罚的“恶人”。诚如他所说:“我来不是审判世界,而是来拯救世界。”至爱的朋友们!请你想想,全能的天主对世人的狂妄和令人发指的罪行,真是无能为力吗?主耶稣没有选择审判与惩罚人类,而是屹立于天地间,选择了伟大的自我牺牲及深情的宽恕。是啊!面对人类种种的罪恶,基督除了牺牲还是牺牲,除了宽恕还是宽恕……。

    今天,面对教会日益蓬勃的福传工作,教宗特别指出:“传教是宣报主的宽恕。”

    针对日益陷于暴力的世界和灾难中的人类,先教宗在2004年的《世界和平文告》中坚定不移地强调说:“一个永远迫切的严重使命——教导和平”。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朋友们:让我们把这一颗颗发痛的心,溶于耶稣的苦难中吧!因为和平的君王——耶稣基督,是在惨情、惨景、惨死的十字架上实现其和平的,那就是主永远的教导——仁爱与宽恕。
一、小论文 二 、浅论做基督徒与做人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再也没有比做人更难的事了。这里特别要提到一个“难”字,是啊!尤其是那些在人世间饱尝过大悲痛、大苦难、九死一生而活过来的人,更感觉如此。

    我国著名的经典古装戏《红楼梦》电视剧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作者饱尝了人间冷暖,历经世态炎凉,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撕心裂肺的故事……”。朋友们,我们可以从序言中领悟到作者那震撼人心的“一把辛酸泪”。人类的历史,悲观一点讲,那就是“罪恶与灾难”的历史。难怪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断言:“人与人之间是豺狼关系”。我以为我国的不朽名著《史记》乃是司马迁的“千古一哭”和“万古绝唱”,因为我读其文时,感觉到它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文字。透过那血迹斑斑的记录,会让我们看到作者的那种“大悲痛,大悲悯,大悲哀,大挚爱,大真情……。”

    的确,史公怀着世人难以想象的情怀,把人世间各种大爱大憎,无论是大圣大贤之士,还是大奸大恶之流,描述得无不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朋友们,为此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在生活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是何其难啊!由于做人和做事之难。故此,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汲取古人的智慧和教训,为的是在现实中能更好地“安身立命”。尽管儒家的人生总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还是在强大的恶势力及种种诱惑中,太多地偏离了这一神圣总则。翻开那已发黄的史书,便会看到字字句句血泪斑斑,大小事件,诡诈如云。前两年播放的电视历史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有一句极为沉痛的话:“我宁愿相信黄河水是倒着流的,也不会相信朕的皇亲国戚,辅朕心腹大臣,助朕40多年的索额图会弑君篡政,夜袭皇驾”。这一事件,的确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在我国历史与生活中,至今还流传着所谓《中国人的智慧》《阴谋与阳谋》《老狐狸精》《三十六计》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还有《厚黑学》。国人由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因此抵抗邪恶的勇气、力量与信心显然也就微不足道了。于是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终于放弃心中那原始、圣洁的良心和真正做人的原则。接下来,能做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就变得非常难能可贵了!的确,我们在芸芸众生中,再难以看到诸如沉江的屈原、饮雪吞毡的苏武、慷慨就义的谭嗣同了……。

    我们还看到《红楼梦》中,宁国府里有这样一副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但是,亲爱的兄弟姐妹们,真正做基督徒却不是世俗中的那样。早在教会初期,圣保禄就是一位十分难得的伟大圣徒,因为他如此微妙微肖地师法了基督。他曾这样讲:“参与他的苦难,相似他的死亡。”在《哥罗森人书》中,又强调:“补充基督苦难所欠缺的”。因此,耶稣基督的爱与俗人的爱有着天壤之别啊!这是因为耶稣如此卓绝地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千古的风范,那就是:基督的爱首先表现为、在苦难中释放爱,在滴血的完全自我牺牲中,甚而是在完全的毁灭中体现出爱的最后胜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好心没有好报”。于是人们由于做好事,没有得到好报,更没有善报,又由于极度害怕受伤、牺牲,于是我们便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息:“几百人围观一个小流氓欺辱妇女,大批大批的看客,围看歹徒暴打他人事件。”朋友们,真正的基督徒却不是这样,最为感人的是达弥盎神父的光辉榜样,这位勇敢的神父远赴“死亡之岛”专门侍候麻疯病人。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麻疯病人。有一次神父用开水洗脚时竟然没有知觉,使在场的麻疯病弟兄们哭了,因为这失去知觉,就意味着达弥盎神父也患上麻疯病了。此时此刻,神父紧紧抱住他的“难兄难弟们”,含着热泪嘴里喃喃地讲:“感谢天主,我现在终于成了你们中的一个弟兄了”。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如:阿尔贝特•史怀哲、鹏霍费尔、印度德肋撒修女、圣国柏神父等。

    朋友们,让我们想一想彼拉多曾说过的一句话吧:“看!这个人”(若:十九),彼拉多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鞭打得血肉模糊不成人样的耶稣基督。啊!朋友,这才是真正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啊!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只有完全认识了十字架上耶稣的爱,我们才会懂得怎样去做基督徒啊!唯有达到那个境界,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印度德兰修女的那句“爱到成伤,爱到成疾”的至理名言。
一、小论文 三、浅论瞎子
    大千世界,有关瞎子的故事,不胜枚举。但是朋友们不要忘记,在人类最伟大的经典《圣经》中明确记载着耶稣论述“瞎子”的事例。耶稣遂说:“我是为了判别,才到这个世界上来,叫那些看不见的,看得见;叫那些看得见的,反而成为瞎子。”有些和他在一起的法利塞人,一听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是瞎子吗?”耶稣回答说:“你们如果是瞎子,就没有罪了;但你们如今说:我们看得见,你们的罪恶便存留下了”。(若九:39-41)

    我们听了主耶稣的这些话语,不禁感到其中蕴含着振聋发聩的警告,它直逼人的良心深处。那些固执于恶把灵魂送给魔鬼和罪恶,却掩耳不听真理之辈们,应该感到不寒而栗。朋友们非常清楚,耶稣真正谴责的绝对不是指那些肉体的瞎眼。很显然,福音中多次记载主耶稣对瞎眼的人,不仅没有排斥拒绝,反而给予十分的同情和深情的关怀,并且多次治愈了瞎子,耶利哥的瞎子便是其中的一例。众所周知,肉体上的瞎眼,我们不仅不应讨厌拒绝,反而应给予极大的同情。因为一般来说,这种残障,不是自己的过失造成的。故此,一般来说,瞎子是可怜的、不幸的,命运是悲惨的。据说有一则海报贴在某学校门口,好奇者走近一看,原来完全是一张黑纸,下面有一段文字:“这就是瞎子眼中的花朵”。是的,世界所有的美丽风景、山河日月、蓝天白云、五颜六色对于一个胎生的瞎子来说,等于乌有。但是我们从耶稣的话语中所看到的绝对不是指肉体上的瞎眼,耶稣所不能容忍和真正谴责的是指心灵的瞎眼及灵魂的瞎子。福音的另一处,也深刻指出了这一点。如:“瞎子领瞎子走路,两人同时都要掉进陷井里”。如果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甚至连五岁的小孩子也能明白,但耶稣就是从这极平凡的小事、小比喻中,阐明天国的真理。故此心灵及灵魂的瞎眼,才是人最大的、真正的大灾大难呢!

    这样的判断是否有些危言耸听呢?绝不。至少可以这样说,耶稣时代的一些犹太人及骄傲自大的法利塞人是这样的。耶稣在“二子的比喻”中,其言辞之激烈,读来同样令人震聋发溃、发人深省:“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要在你们以先进入天国……。”(玛二十一:31-32)从这里我们便知道,心灵的邪恶及败坏,远甚于肉体的邪恶。基督徒啊!想想吧,没有比骄傲及心灵的邪恶更可怕更严重的罪过了。由此可知,骄傲及心灵中的嫉妒和邪恶,不仅常会蒙蔽人的理智,而且会进一步使人的心灵之光逐渐熄灭,最后变成一个真正的“瞎子”。这样的事例还用多举吗?犹太人不是这样吗?他们的瞎眼终于导致“匠人弃而不用的废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及“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但你偏不愿意”。回头后的圣保禄也极为痛心地发现“你既号称犹太人,又依仗法律,且拿天主来自夸;你既然认识他的旨意,又从法律中受了教训,能辨别是非,又深信自己是瞎子的响导,是黑暗中人的光明,是愚昧者的教师,是小孩子的师傅,有法律作知识和真理的标准;那么,你这教导别人的,就不教导你自己吗?”(罗:二、17-21)

    朋友们,犹太人的前车之鉴,我们不能不当心啊!我们今天的人类,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幷主宰世界,物质享受空前的现代社会中,谁能否认“现代人类文明中,所遭受的灾难与痛苦、暴虐与杀戮、毁灭与恐怖……这实在是人类以魔鬼的傲慢态度,一再否认并遗忘基督十字架上的挚爱和赎情所产生的可怕后果。

    朋友们,这是一个极度自我夸耀的时代;是一个歌颂人的伟大与成就的时代;是一个骄傲自负的时代;更是一个逐渐远离天主并崇拜偶像的时代;也是一个心灵及灵魂瞎眼的时代。基督徒啊!你知道吗?想过吗?我们怎样才能治愈以上的“病症”?唯有理解并实践:“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五:3)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至高真理。
一、小论文 四、为什么要再慕道
    ——谨献给再慕道的兄弟姐妹们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至少现在就是我们谈论信仰的时候了。曾记得伟大的圣奥斯定在回头皈依主时,怎样在《保禄书信》谈到中领受了真理的洗礼:“现在已经是由睡梦中醒来的时辰了,因为我们的救恩,现今比我们当初信的时候更临近了。黑夜深了,白日已近,所以我们该脱去黑暗的行为,佩戴光明的武器;行动要端庄,好像白天一样,不可狂宴豪饮,不可淫乱放荡,不可争斗嫉妒;但该穿上主耶稣基督;不应只挂念肉性的事,以满足私欲。”(罗:十三、11-14)这位伟大的圣徒,领受到真理之光是何等的强烈,天主的恩宠,对他那颗曾“死过”而今又复活的灵魂是何等的震颤。这是一种奇特的恩宠,圣人晚年倍感遗憾地喊道:“主啊,我爱你,爱得太晚了、太晚了!”也许今天认识我们自身的环境实在是关键所在。在今天,信德时代让步于理性时代;而理性时代又让步于感觉时代;感觉可以操纵一切,事物的价值随着人产生的感觉而变更褒贬。朋霍费尔曾悲痛地发现:“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确实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一代人一样,脚下几乎没有根基,可怕的哲学思潮,曾毁灭性地摧毁了信仰和理性的价值观,再没有比推翻信仰更惨烈的事了”。让我们重温一下二千几百年前一批穷困潦倒的俘虏们坐在巴比伦河畔:他们声泪俱下地唱到:“当我们坐在巴比伦河畔,一想起熙雍即泪流满面。”(咏137:1)这是何等可歌可泣的场面啊!伟大的巴比伦帝国没有因为其军事强大而存于今天,而以民的信仰在历史中却获得永生。朋友们,再也没有比把神圣视为俗物更可痛心的事了。我们曾记得吾主在世时曾大声哀叹:“苛辣匝因啊,你是有祸的了!贝特塞达啊,你是有祸的了!因为在你们那里所行的异能,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她们早已披上苦衣,坐在灰尘中,而悔过自新了。”而我们现在发现到处是苛辣匝因,怎能不使我主的心更沉重呢?这实在是一个最智慧、也最疯狂、最愚昧的时代,这也实在是史无前例的的绝大讽刺。为此我们今天要比任何时候更要说:“看,这里有一个比撒落满更大的一位。”

    生活于今天的教友,几乎所有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我认识基督。甚至可以说:我太认识他了。殊不知,你压根儿就没有认识他,你现在所有的答案,几乎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因为你还是个瞎子。你会说:耶稣是我的救主,生命的主默西亚,万美万善的天主,慈悲为怀的天主,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天主,洞察人心的天主……。

    但你为什么对这位救主是那么的冷淡而没有信心?你为什么又多次故意陷于罪恶而心安理得呢?这实在是一个期盼英雄、圣人的年代,香港徐锦尧神父在其《实践伦理学》中,标题为“给我们一个年青人”曾这样呼唤到:“真正的英雄我们许久没有看到了,肯为时代流血,肯为真理而殉道的志士已经不复可寻,肯为理想流泪的已成陈迹,甚至连肯为责任流汗的人都成为十分难得的了。人们的热情渐渐冷淡,血性渐渐淡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已成一场春梦了无痕。而《杂文报》的一位作者也大声疾呼:“的确我们太聪明了,我们曾承爱了无比深重的苦难,但可悲可恨的是我们没有把苦难化为力量,没有把痛苦化为信仰,没有把苦难化为不屈不挠的抵制邪恶的精神,没有把苦难化为博大的悲悯和深刻的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而我们在苦难中“真正”学会了求生的智慧,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见风使舵,学会了随波逐流,学会了阿谀奉承,学会了趋炎附势,最后也学会了虚伪和残忍。挺身而出、承担、勇气、血性、信仰、人类良知都成为我们最陌生的事了。”

    基督曾说;“没有为朋友舍命更大的爱了。”可是这卓绝超越的大爱如果被无情地践踏,不是使人伤心至死的事吗?以民的顽固不化和僵硬的心肠,曾使吾主遥望圣京大声哀哭,这泣血催泪的哀号中包含了对以民日日夜夜,刻骨铭心的深情大爱啊!今天,当我们再次重温那句“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鸡把自己的幼雏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却不愿意!”我们对此作何感想呢?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们每天在弥撒中所听到的那句“蒙召来赴圣宴的人是有福的”几乎是我们信仰的全部真理啊!

    朋友们,前进的路上虽然坎坷、崎岖不平,甚至是死亡,但我们所受的洗礼是真正的一种生命,这生命是比死亡更坚强的生命。我们仿佛看到亚巴郎的伟大壮行;仿佛听到了罗马殉道烈士殉道前唱的圣歌;我们仿佛看到有千万天使在雄壮地齐唱:“基督得胜,基督为王,基督、基督统万邦!!!”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打开我们的心门吧!基督要进入我们的生命。请记住:“人不单靠面包生活,而且也靠天主口中的言语生活”。这句话应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高的真理价值观。
一、小论文 五、论超性生命的世俗化
    曾几何时,关心教会发展的善心人士,积极地为信仰本位化或本地化呼号而奔走。更有甚者,建议教会要适应社会潮流而大声疾呼,还有更多的学者喜欢以学术文化、文学、艺术与基督信仰作一些比较学的研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在此斗胆认为,目前教会的危机,绝不仅仅是世俗化的问题,而更是信仰的过分肤浅。尽管我们的教会的确是有着有形可见的一面;也有着存在于现世时间、空间、地域、文化中的一面;但千万不要忘记,教会更有着神圣、唯一、至尊、超验、永恒、无形及来世的另一面。这是千真万确的。

    不难想象,使教会日益走向世俗化,一方面是指来自外在的现象,使之逐渐地与社会的浊浪随波逐流;另一方面是指来自思想、文化意识等方面的世俗化。把基督信仰放置在一般的文化领域中,去认识研究。其本身就是对教会很大的扭曲和极大的危机。在后一种危机中,天主教杰出的护教大师——瑞典的神学家汉斯•昆神父为教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身为今天的基督徒,必须有着极为虔诚的敬礼和坚如磐石的信德,常应以超性的灵性之目,去认识福音的真理。那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信仰的基本真理是什么?

    旧约中的法律和先知,是天父的美妙计划及救恩的蓝图。而救恩史的高峰及中心是——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是他给我们揭示了最本质的信仰真理。故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真实处境,保禄宗徒曾概括到:“一切的人都被禁锢在罪恶的权下。”他还说过:“我们生来就是义怒之子。”达味圣王也曾说:“是的,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恶,我的母亲在罪恶中怀孕了我”。(咏51:7)从这里我们已再次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原祖父母的后代,我们的本性是败坏堕落的,没有天主的恩宠及真理的帮助,我们是不能得救的。故此,基督的信仰,首先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基督信仰的真理,我们所有知识、学问、智慧、科学……都永远不能回答人的全部答案。也就是说:人自身没有能力界定人是什么?人只是有人的经验,而没有人的最终的答案。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基督徒,总以为信仰就是一种道德律。常听到有人这样议论:“信仰天主太麻烦,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真是清规戒律太多了。”这里需要深刻指出的是,我们急需要认识基督的神圣王国,即“恩宠的王国”是什么?让我们先看玛窦福音中基督的三句话:其一、“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玛:五、20)其二、“所以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在天之父是成全的一样。”(玛:五、48)其三、“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六、33)还应看看“真福八端”(玛:五、3—10)。以上这些,都在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基督神圣王国的本来面貌。我国著名的宗教学者王志成,曾引用约翰•希克的话,(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普世神学家)回答了以上问题。“希克说:耶稣的教导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奇妙恩典’的生动图景和重新创造的天主之爱,同时也是一种深刻的挑战,要求打破我们日常自我封闭的生存状态,从而成为天主临在和未来天国的一部分。”

    他在另一处特别指出;“山中圣训”的本质,就是脱离自我中心,也即不以自我及其战胜私欲、财富、地位和权力为中心,而是转向以天主为中心,活出神圣的爱来。这种挑战粉碎了自私,要求在真正品质的生活方式和灵修之间作出选择,这种恩宠王国的境界绝非高不可攀,而我们的圣保禄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以我生活其实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二、20)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杰出学者——蒋庆也认识到了:“基督徒必须依靠天主恩宠及真理的帮助,才能避免我们道德的堕落。”这是因为我们的本性及世界是败坏不堪的。这个败坏的世界,不但不能使我们得救,而且常是我们堕落的因由。为了战胜它,在我们的生命中必须产生一种新的精神生命,即——超性生命。故此,基督信仰表明,如若没有恩宠的超性生命,我们就不能承担这个罪恶的世界。那么,我们永远只能是一个罪人。所以,基督来是要“赐给我们新的生命,一个更丰盛的生命”。(若:十、10)从而改变我们从亚当夏娃那里继承下来的自然本性的生命。

    让我们再体会一下《天主经》中所包含着的深刻真理:我以为天主经中的头三句都是以“愿”开头,且以神圣的王国为中心。耶稣在这段最美妙的经文中,首先是从天父开始的,以显示天父的名及承行主旨为信仰的最高主旨,故此,主耶稣的祈祷本质上是神本的,因为耶稣虽是属于众人的,但他更是属于天父的。福音中一再显明“主耶稣一生以天父为念”(玛:十二、50)

    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就能深入理解保禄宗徒的这句劝语:“因为本性的私欲相反圣神的引导;圣神的引导相反本性的私欲。”(迦:五、17)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在我们的教会日益受到世俗诱惑的今天,世俗化倾向更在文化意识中表现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和“及时行乐”的今天,我们多么需要认清超性生命和感官享乐、恩宠与文化的分界线,并能身体力行地率先生活出基督恩宠的生命来,从而引导更多的人脱离败坏的生活,从而善度基督化的生活。在文章的结尾处,笔者诚挚地祝愿:愿卓越的神学家莫尓•特曼的《希望神学》中的真理明灯,照亮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一、小论文 六、喜迎敬爱的郭继汾神父晋铎六十周年有感
    一阵阵凉风掠过人们的脸颊时,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地毯映入我们的眼帘。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可爱,多么迷人的秋色啊!

    啊!金色的秋,果实累累的秋啊!朋友,请看我们的造物主,伟大慈悲的天主,这样慷慨地赐给了我们难以计数的、美好的果实啊!我们看到了这一切,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报答、感谢恩主啊!朋友,请看我们的主是何等爱我们,他那无限的慈爱绝不限于有限的人世间的时日。主啊!基督耶稣,我们知道你是多么的爱我们,你在一切事上表现出超绝的慈爱。亲爱的朋友,让我们赞美主吧,是的,主就是那安慰人心的天主,听主那庄严的声音,他在呼唤众群羊回到他的羊栈。朋友,请看,这是何等的福气和恩赐呢?主啊,就在你诞生的那一时刻,迷途的羔羊在暗中看到了一道皓光。主的光辉普照人类乾坤,我们听从主的声音吧。这声音是这样的雄宏嘹亮,他给我们带来温馨,送来力量,播种希望。他满怀无限的慈悲,呼唤着众群羊的归来。朋友,请看这是何等重大的改变,主深愿把那至深的爱倾注于一切有血肉的人身上,让纯真的爱变成人生的太阳、生命的佳境、传播光明的使者、真理的实践者。

    在《东方死亡论》一书的叙言中,作者满怀激情地写到:“啊!历史的长河啊!君不见混沌初开,阴阳交替。小小寰球,山河巨变,万物竞生。三界灵物,来去相继,繁衍无穷。转眼间,斗转星移,岁月飞逝,人类从远古的野蛮和愚昧中一步步走向文明。从埃及金字塔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从希腊的古代神话到印度的圣河佛殿,从西方的基督宗教到中国的孔孟学说,都已载入人类的光辉史册中。”是的,真理常常是时间来检测的,就在人世间的沧桑巨变中,我们的基督宗教,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反而日益壮大,步伐更加坚定,前途更加光明。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即将迎来耶稣基督降生的第三个千禧年的到来,耶稣基督的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一样。正如经上所载:“当时期一满,天主就派遣了他的圣子降来,生于女人,生于法律权下。”啊!基督的到来以真理之光照亮了世界,彻底扭转了人类的悲惨命运。二千年来,我们的神圣教会一直肩负着圣化人灵、传报福音的重任,继续不断地拓展天主的神国。在这里,我们满怀感恩的心情,要介绍一位矢志追随基督并效法基督,为拓展基督神国、发展教会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一位可敬的神父。

    我们敬爱的郭神父,自幼生长在世代虔诚敬主的老教友家庭,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深受纯真信仰和双亲、长辈良言善表的熏陶。神父自幼年就勤奋刻苦学习《四书五经》、孔孟经典之作及中华国语,从小就树立了崇高远大的理想,立志弃家修道。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教育落后,蒙主得福的人又是何等之少!神父慧心独具,清楚地看到和认识到:中国教会严重存在着“青黄不接”和“庄稼多而工人少”的危机局面。尤其在教会内部,神父痛心地看到有很多信友由于信仰素质较低和牧者缺乏更进一步的福传训导,因而导致在信仰生活中徘徊不前;而更有极多的、有心的慕道者,因找不到福音的传播者而伤叹!这一切更坚定了神父在荣主益人、广传福音的大道上勇往直前的信念。

    啊!可敬的神父,您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您不屈不挠地走过来了;人世间的多少患难坎坷您终于熬过来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岁月您得以饱尝;您那如此多的感人事迹令无数的人为之垂泪。啊!历史的车轮啊!请放慢一点转动吧!啊!神父,我们为您喜悦、赞叹。敬爱的神父,我们满怀激动的深情,泪水充盈,深情地向您道一声:“谢谢神父,您太辛苦了”!啊,神父,如今当您回首往事时,当您回顾为主的神业不辞劳苦辛勤奔波的一生时,我们禁不住对您说一声:“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获。”

    我们敬爱的郭神父,自蒙主召选以来,就深深地被主耶稣基督所吸引、所感动。曾如当年的圣保禄如此受了基督那大爱的感动,“原来是那基督的爱催迫着我们”。的确,郭神父爱主之情是难以用言语所能表达的。的确,圣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凡是一个真心爱主的人,都能为主忍受各样别人看来不能或很难忍受的痛苦。我们不用详谈,仅举几例,就足以说明郭神父是多么坚定和多么爱主啊!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的缘故,神父曾两次坐监,其中所受的磨难,局外之人是难以想象的啊!除了这以外,郭神父在几十个春秋岁月中,任劳任怨,风雨兼程,不辞劳苦,服务教友。特别是在好不容易得以恢复宗教生活的开头几年里,神父不顾年迈体衰,一人兼管着十几个自然村的牧灵,肩负着整个河西地区的牧灵重担,这些都是广大教友和教外人士有目共睹的啊!年迈的神父,这刚毅的勇气从哪里来?这满腔的传教、牧灵激情从哪里来?是神父把基督的哪句话深深铭刻在自己的心中。基督说:“我来不是受人服侍,而是服侍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朋友,我们每个熟悉并了解神父的人,怎能不被神父的这种高尚精神品质所深深感动啊!

    啊!郭神父,基督的忠仆啊!岁月无情,但人有情。风风雨雨的几十年过去了,您踏过了多少条路,走过了多少村乡城镇;在河西区的乡间小路上,留下了您那不灭的足迹。曾如经上所言:“那传播福音者的脚步是多么美丽啊!”

    郭神父之所以能在牧灵工作中给众教友树立了如此光辉的榜样,这显然是与他持之以恒的神修生活绝对分不开的。神父牢记主的教导,你们“应时常醒悟祈祷,免陷于诱惑。”故此,郭神父在热心祈祷方面是常人难以相比的,凡了解神父的都异口同声地说:郭神父无论春夏,风雨寒霜,或是身体的好与坏,都在祈祷、念玫瑰经、做热心神工,恒久朝拜圣体。的确,神父已把自己的生活“奉献化”、“祈祷化”,已把自己的神形完全奉献给天主,并当做敬礼天主的祭品。

    我们的人生啊!谁能真正把握呢?在世事无常,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郭神父在各种风浪中,已坚贞明智地给基督作了信仰生活的见证。在教会需要的关键时刻,神父毅然遵命,曾出任贫困县五台任本堂多年,从不叫苦。郭神父啊!这样感人的事迹,怎能不催人泪下呢?

    请看,就是这么一位慈眉善目,瘦弱的老人,凭着一颗深情爱主爱人的心,凭着大无畏的精神,一直奋斗到现在。在史无前例的十年的浩劫中,神父保持着坚贞,顽强地生存下来。曾如圣保禄所言:“补充基督苦难所欠缺的”。在苦难的岁月里,为主作了最高的爱的见证。啊!终于苦尽甘来,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宗教活动也日趋恢复正常。但是经过多少年的严重摧残,要想真正恢复正常,谈何容易?的确,一切都得重新开始,真是百废待兴啊!神父没有顾得自己的年老体衰,毅然决然地奔波在牧灵工作的第一线。

    啊!神父,在教会恢复初期,我们面临神职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您不顾各方面的阻挡与困难,痛下决心大力培养圣召,改变神职人员的奇缺现状。我们知道,郭神父曾经三次参与修道院管理工作,具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神父深深懂得,神职人员对教会的发展,对人灵的得救,对圣教的广扬是多么的重要。故此,神父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神父啊!你曾经爱如亲子的一个个神子,如今都已先后完成了学业幷登上了主的祭台,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地为主服务。他们总算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啊!这也许是您最大的安慰吧!敬爱的神父啊!虽然岁月的无情使您不能常拥有年青,但是忠厚勇敢的您,还是不减当年之勇,不顾年迈,还是奔波在牧灵的事务上……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及朋友们,我们敬爱的郭神父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啊!神父,您的丰功伟业,将永远被后人传诵,您那爱主爱人的深情,将铭记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啊!神父,愿我的祝福,能变成您的喜乐与健康!

    啊!神父,您的谆谆教导,我们将永世不忘;您的榜样,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您大德不凡的记录,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勇敢地为主作证。

    啊!小草悄悄地破土而出,忘不了阳光的照耀;树枝偷偷地抽出嫩芽,忘不了细雨的滋润。我们怎能忘怀您呢?

    啊!敬爱的郭神父,衷心祝您一切都好!福哉,基督耶稣的忠仆!壮哉,方济会的真传弟子。

    (1997年9月25日疾书于太原)
一、小论文 七、浅论法律与拯救
    法律就其出现于人类社会中,我认为不是幸运而仅是一个标志,而且是一个信仰与道德不足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人伦道德的标志。但是反过来说,法律的用途和作用则反映着人类社会在普遍地追求正义、和平、道德和爱的基本真理与尺度;当然更反映着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性尊严和人的基本权利即人权和人的生存权。故此,法律就责任和使命来看是神圣的。就此一点,圣保禄宗徒也曾有同感。他说:“法律本是圣的。”(罗:七、12)

    在当今世界,呼唤民主、正义及法制的国度也不再是新闻了。人类的历史在苦与痛、光荣与屈辱、灾难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深深地认识到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今天,我很想谈谈比法律更神圣、更卓越、人们更渴望的另一个话题——拯救。众所周知,基督宗教是一个救赎人的宗教。当然,耶稣的名字(Gesu,Jeshua)意即天主拯救,希伯来文的原意是“救主”。

    非常清楚,不论是俗世的法律,还是旧约的法律,都不能从根本上来拯救人,因为法律不能使人脱离终极的恶。有鉴于此,圣保禄就法律与恩宠的关系,曾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现在,我们已死于束缚我们的势力,脱离了法律,如此我们不应再拘泥于旧的条文,而应以新的心神事奉天主。”

    在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基督徒已因耶稣的圣死,已脱离了旧约法律的约束。属于那法律权下的人已获得了自由,而进入了新约的恩宠权下,以新的心神事奉天主,去结相称的果实。”圣保禄在论及“法律与罪过”的关系时,又这样说:“那么我们能说法律本身有罪吗?绝对不能,然而借着法律,我才知道罪是什么?如果不是法律上说‘不可贪恋’我就不知道什么是贪情……罪恶为显示罪恶的本性,借着善事为我产生了死亡,以致罪恶借着诫命成了极端的凶恶”。(罗七:7-13)

    在此,我们可以这样断言:法律与人类的关系:“法律虽是圣善的,但不能使人成义,因为它只叫人认识什么是罪恶,不但不赐给人得胜罪恶的力量,反而借着法律,乘机搅动人的情欲违犯法律,而置人于死地。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是法律和各种其它成文法,必须应该废除,而是仅仅靠它和其它成文法,人不能成义得救。所以为战胜罪恶、成义和最后得救,非依恃天主的恩宠不可。”

    慈母圣教会怀着恳切的心告诉我们:“因了基督的恩宠,不但有了战胜罪恶的力量,而且因圣神默导更能欢度天主子女的圣善生活。”

    当先教宗在谈到“拯救”时也特别说明:“拯救就是使人脱离邪恶。在这里所说的邪恶不只是社会的恶,例如:不义、压迫、剥削;也不只是疾病、祸害、天灾以及人类历史中所谓的灾难等。”教宗近一步指出:“拯救是把人从根本而终极的恶中救出来,连死也不算上是邪恶。如果死后复活能接踵而至,死就不再是恶了。复活是由着基督而来,藉着救主,死亡不再是终极的恶,它已被置于生命之下了。”

    由此可知,以下的话确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了:“凡是犯罪的就是罪恶的奴隶。”(若八:34)

    俄罗斯最杰出的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其名著《论人的使命》一书中深刻地论述到:“关于对拯救的渴望,甚至我们可以从原始社会的禁忌与图腾中也会看到这些痕迹,故此,无论是文化、艺术还是原始宗教,甚至在怪诞剧中,也都能看到这种横在人们心灵深处的最为普遍的渴望啊!”

    在这里,我们不妨以犹太人为例:天主的选民——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由于长期饱受苦难,故每当我们打开《旧约》圣经时,所感受到的这种渴盼,尤其强烈。有很多伟大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学者及灵修家们一致公认,由于以民伟大的信仰及默西亚观念,使得犹太人无论遭遇怎样的灾难、迫害甚至国破家亡都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只要我们打开《旧约》以民的这种渴盼就随处可见。如:“诸天请由上滴下甘露,望云彩降下正义,愿大地裂开生出救恩,愿正义一同出生!”(依45:8)人类社会的历史已生动地告诉我们:“世界没有能力使人脱离痛苦,更没有能力使人脱离死亡。”在这里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一切灾难、苦痛的消失,相反,似乎是越来越多。阿忆博士在其著作《青春的敌人》一书中说到: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随后他一直打算创造发明的“超人”,把二十世纪的确建成了最辉煌(技术进步超过了以往社会的总和)和最血腥(130多次战争中阵亡31.2亿人民,是从前诸世纪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的年代。这种矛盾的生活,不得不迫使人类再次痛心地发现“文明越是发展,自杀的枪声也越频繁,杀人的技巧也越精明。”中国当代杰出的宗教学者:神学博士刘小枫曾在《诗化哲学》中说:“诗人自杀是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内在事件。”他还进一步指出“一般的自杀,是对暧昧的世界感到绝望,诗人自杀起因是对自己的信念,也就是对世界所持态度的绝望。”

    由此可知,世界上无论是文化的、知识的、还是历史的,都不能从根本上即终极处来拯救人类。但是,我们非常有幸找到并认识了救主耶稣基督的奥迹,这个奥迹表明:“救恩事件”不再是人为事件,也不是历史事件,而是来自天父的安排和主动的“拯救事件”。它表明:“光明圣洁的主,甘愿降生成人与苦难的芸芸众生一起浸泡在历史的血泪长河中。”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在这里,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法律是天主所赐予的,但是法律本身却不能使人最终得救。故之,俄罗斯杰出的哲学家、基督教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在其《救赎伦理学》中特别强调:“救赎把善与存在结合起来,克服了由于作恶的结果的法律而造成的分裂,救赎就是真正的善进入存在的深处,救赎根除恶和罪。”我们可以从匝凯的事件中,看到救赎的伟大奇效。

    在这里我们也可发现,“拯救”也意味着解放,从这里我们便进入了信仰的核心处。旧约的逾越节是纪念天主的选民在摆脱万恶的法老的奴役后,而能过上天主儿女的自由生活。但在新约时代,有一种比法老更为可怕的奴役在困扰着人类,那就是罪恶、死亡与魔鬼的奴役。

    谈到这里,我们便想到了旧约思想的核心处:几千年前,先知们就渴望预言早日实现。令我们特别感动而又十分欣慰的是,依撒意亚先知曾说的一段:“吾主上主的神临到我身上,因为上主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苦的人传报喜信,治疗破碎了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狱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禧年,提示我们天主报仇的日期,安慰一切忧苦的人,给熙雍悲哀的人一项冠冕来代替灰尘,喜乐的油以代替丧服,颂赞以代替沮丧的心神”(依61:1-3)。朋友们:这是多么精美的一段经文啊!她又是多么能安慰人心啊!让我们感到更鼓舞人心的是在先知以后,主耶稣在会堂中,公开宣读它,并且特别强调:“你们刚才所听的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路:四、21)至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再回到《圣经》中来,圣经原本是以神为中心的书,但其落脚点却在人身上。香港著名的教育家、天主教神父徐锦尧在其著作《正视人生的信仰》一书中谈到:“耶稣是人性尊严最积极的歌颂者,他似乎特别照顾被遗弃的人,无论是穷人、病人、麻风病人、渔民。甚至是被人鄙视的税吏、外邦人、娼妓和罪人,都不会被摒弃于他的注视和爱护之外。他曾经为了提高人的地位,而和当时的宗教领袖、法律专家起了严重的争执。因为这些人认为传统和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耶稣却认为人比最神圣的法律更神圣,比一切人为的传统更重要。从以上的话语中,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基督把人的位置放到了宗教善的观念及一切神圣的法律之上。

    正如耶稣说的:“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因此,别尔嘉耶夫极言道:“所谓‘安息日’就是抽象的善,是观念,是规范,是法律,是对不洁的恐惧。”然而“人子才是安息日的主。”“拯救”还有其更为重要的一面,那就是对罪人的“拯救”。在这一伟大事件中,有一个奇妙的奥迹——通过真正的忏悔,可以赦免那些折磨人心,而使人常常所恐惧的“罪过”。仁慈的救主将以他那无限的、不可思议的伟大而又卓越的大爱与宽恕砸碎了世人因犯罪而日夜不安的“因果报应”的魔圈。这是俗世无法办到的事,但在福音中,我们处处可以听到:“你的罪已得赦免,平安回去吧。”它是多么能安慰人心啊!

    啊!“拯救”的秘密就在这里:“人自己不能宽恕自己的罪过和卑鄙的行为,因为他没有能力忘记恶的过去,但是基督把整个世界的罪都承担起来了,所以他能够消除罪,宽恕人。

    走笔到此,我们还要特别提到天主的爱最为卓绝地表现在“拯救”罪人这一伟大事件上,耶稣为了表达这一思想与行为,引用了当时人们最为熟悉的俗语;“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我来不是召义人,而是召罪人悔改。”因此,我们也特别感到,耶稣多么的爱人,且多么希望罪人真正的悔改,而作自由的天主儿女。在路加福音中的——天国仁慈的比喻中其“亡羊的比喻”、“荡子的比喻”、“失钱的比喻”中都得到最生动的体现。尤其令我们特别惊异的是,耶稣在其“荡子的比喻中”浓笔重彩描绘了那位慈父迎接荡子归来的动人场面,他穿上新的袍子,戴上戒子,设宴会,兴歌舞……等等场面的描绘,极言“天父”面对悔改的罪人,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惊喜之情。

    这个比喻中深刻揭示了“天主的爱与宽恕大过一切罪”的真理。我们再看福音中那个因犯奸被捉的妇女,当那些伪善的犹太人及法律主义者决意要用石头砸死这个妇女时,耶稣深为这批冷酷无情而又麻不仁的法律主义者,感到无限的难过和羞愧。

    显然法律的伦理学和法利塞人的伦理学,都认为这是在惩罚“邪恶”,执行法律任务。而让我们无限感动的是耶稣最有资格拿第一块石头砸死罪妇,但耶稣没有这样做。于是我们便看到法律与恩宠的区别就在这里。天主最为伟大的爱与宽恕,也包含在这句话中:“我也不定你的罪,回去吧,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若八:11)

    至爱的朋友们,弟兄们,既然天主是那样爱了我们,我们也要把天主的那份爱活出来,以爱心与宽恕拯救更多堕落的罪人,尤其应该在罪人中宣扬上主的宽恕和那不可思议的慈悲。朋友们,在这个极力标榜物质享乐和享受的现代世界中,各种的诱惑存塞于我们中间,使得今天的犯罪率居高不下,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各种诱惑令千千万万的男女堕入罪恶的深渊……基督徒啊!每当想到这些,我们不感到害怕吗?社会上的各种统计数字令人不寒而栗。那么,就让我们和仁慈的耶稣永远站在一起,永远不停地实践主的“救赎”工程。
一、小论文 八、浅论家庭教育
    不可否认,天主赋予父母一项最为神圣,而又最为艰巨的职责,乃是命父母善尽“教育子女”的本分。但非常遗憾,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的失败是有目共睹的。从无数死囚的“忏悔录”中,再从无以计数的少管所、狱中的囚犯、沦落为地痞流氓者,以及那些无所事事而又无恶不作的混混们身上,都可以看到一个惊人的共性,那就是“家庭的悲剧”。各种的矛盾、父母的离异、习惯性的家庭打斗、过分的自私、社会的不良影响等,因而导致没有道德教养或缺少道德教养及信仰的名存实亡,酿成了这千千万万的悲剧。

    我想,身为牧灵第一线的司铎们也一定会常常感受到,生活中有太多的“母亲的眼泪”及“父母的哀叹”。朋友们,想想吧!在这些故事的背后,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隐痛呢?我实在以为,身为中国人的父母是世界上所有家庭中最辛苦,最难做,但也是最遭报怨的。其最为普遍的现象是:中国人的父母爱子女是“爱无止尽的父母”,但却不是教育子女到“永远的父母”。

    有趣的是,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与“教育”至少没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也不可否认,这份父母之爱不可以完全替代教育。是的,天下人都在歌颂父母之爱的纯洁、厚重、永恒与伟大……这当然是首肯的,但我们必须承认,父母之爱无论多么高尚、纯洁,但绝不意味着这样的父母一定教子有方或教育子女一定是非常优秀或成功的。这是因为爱常是“德性界”或“人”本性中的必然产物,而“教育”更多是智慧与方法,艺术性的综合表达。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断言,中国人的父母是天底下最爱子女的父母,但也是最不会教育子女的父母。

    朋友们,提到父母之爱,真有孝心的子女们,恐怕要掉眼泪了。是的,中国人的父母在其孝子孝女们笔下,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有朋友告诉我:中国父母是天下最辛苦的父母。我开始还没有相信,后来确实发现并证实有很多父母为了儿女,几乎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地步。但我们必须承认,虽然国人的父母们所付出的是如此之大,却不是成功的“子女教育者。”

    挚爱的朋友们,在许多家庭悲剧的背后,我们深深地发现,我们的父母们,在“家庭教育”中,可能最缺乏的是“信仰与道德”的教育,而更多的是“感情的教育”。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感情中最缺乏的可能就是“基督真理和信仰之光”。

    今天,面对日益泛滥、猖獗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几近沦丧、信仰严重滑坡、暴力、自私、仇恨、战争……日益盛行的时候,每一个身为天主儿女的父母们、家长们,哪能不常常忧心忡忡呢?我也常看到父母们经常敦劝子女们进堂、祈祷、参与弥撒、领受圣事……但是否就完全尽了父母的职责呢?不!远远没有啊!

    中国的《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乃是儿女们的启蒙导师,也是子女综合素质的第一任老师。古今中外,无数的圣人圣贤天才们、艺术家、思想家、教育家、宗教领袖、政界精英……无不是受到了父母最为成功的教育。姑且不说古代有“孟母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流传,在一本名为《向死而生》的书中,有这样几段至为感人且振奋人心的文字:“要把孩子教育成思想正派的基督徒精英,当然也不可无视法律,你的爱情使我的生命变的如此美好。谢谢,更要勇敢些,要永葆爱心直到生命的终了。”—————无限感谢你的乌里希•威廉

    朋友们,这是一位反纳粹的烈士在赴刑场之前,写给妻子的绝命书,书中最强调的是要教育子女成为基督徒精英及“永葆爱心”。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具有圣德,而且懂得怎样教育子女的父母,是多么伟大和神圣啊!

    走笔到此,我深切地祝愿天下为父母者,常能以基督的真理及信仰武装自己,并不断地以言以行的好榜样和真正的基督徒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精神,永无止境地发扬下去。我们圣教会是多么渴望今天的公教家庭的父母们能和慈母教会联手缔造具有圣德的家庭,并培养出更多的基督徒精英啊!它是多么伟大而崇高的事啊!

    也许,今天有太多的父母会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实在是不听话,不好管,管不住……,但千万不要绝望、放弃。想一想吧!圣妇莫尼加,为了祈盼儿子奥斯定回头改过,曾流过多少眼泪?在一次向主教办告解时,莫尼加觉得儿子丧亡了,禁不住失声痛哭。主教安慰她说:“你为儿子流了这么多的眼泪,你儿子绝不会丧亡……”。回头后的奥斯定在其名著《忏悔录》中写道:“我母亲十八年来,祈祷的眼泪洒遍了祈祷的每个角落。”

    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我们,多么应该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啊!
一、小论文 九、致书给青年朋友们
    在我们堂区将要建立青年中心前,我不能不致上友谊之书,深切地愿意和你们分享主的伟大、永恒的生命和真理,并借此表达我们对主的感恩与颂赞。

    “愿上主的名受赞美,从现在直到永远。”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现在让我们敞开心扉,尽情地畅谈吧,让圣神之光照亮我们的心田吧,让基督耶稣那不可言喻的大爱感动我们的心吧!在此我们想到了初期教会圣保禄的事迹,这位塔尔索的保禄在皈依主后,他那颗心是何等地震颤和不能自己。这是因为主的真理之光极强烈地照射在他的心灵深处,那无尽的大爱不可言喻地感动了他的心以至他在后半生的传教生涯中为主及福音抛头颅、洒热血。教父时代的圣金口若望曾饱含热情由衷地盛赞保禄说:“享有基督的爱对他而言便是拥有生命、世界、天使、现在、将来、王国、恩许和无尽的财富……”

    朋友们,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现实,我们常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是鲜花和蓓蕾,不是阳光和雨露,而生活本身也让我们阅尽了人世间的凄风苦雨。岁月的流逝,也给我们积淀了太多的无奈与隐痛,生活的无意义也常使我们无法面对自己。生活于今天的世界青年朋友们,饱享了科技飞速进步带来的恩泽,籍着日益发达的现代科技,也给今天的所有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文明享受。但是今天的人类,也在各种罪恶、自私、仇恨的怂恿下制造了灾难、痛苦与罪恶。

    我们今天有太多的青年人,看到了生活的反复与停滞,也看到了平庸苟活,艰难与悲惨,目睹了亲人的死亡。和朋友的沉沦,经受了倾轧、屈辱、歪曲和欺骗,这是多么矛盾的生活啊!

    北大的阿忆博士曾说:“在这个普遍陷于计算机程序和金属铜臭的世界里,我们再也无法找到质朴如初,千年幸福的幻境,一切的一切多么与诗和美不相容的世界啊”!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首先要明确地肯定我们是基督徒,是天父极可爱的孩子们,我们是天主特别召叫的群体,我们中间每一个接受的召叫都是一个伟大的奥迹。那就是“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证明天主是多么的爱我们。圣保禄悟到这端真理时大声疾呼:“他竟然没有怜惜自己的儿子,反而为我们交出了。”这是么多卓越伟大而无穷的爱啊!朋友们,基督耶稣的一生是生于贫穷,长于微贱,死于羞辱之中,今天所有信赖耶稣的人都把他视为生命的主和救主。

    耶稣没有选择革命,而选择了爱与十字架,从这里透出了真理的强光:“这就是牺牲与宽恕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大道,而我们就是这伟大事迹的见证人和职员。”

    亲爱的朋友们,请看我们是何等的幸运,我们是天父的孩子,我们都是他伟大历程的继承者。让我永生不能忘怀的是,我们最可敬爱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十五届世界青年节的深情讲话,让我们重温他的圣训吧:“实际上,当你们渴望幸福时,你们所追求的是耶稣;当你们所寻找的不能令你们满足时,他在等待你们;他是吸引你们的美善;是他以那种不允许你们向世俗妥协的追求,根本的渴望来激发你们,是他推动你们放下令生活变得虚假的面具,是他在你们心中读出别人将之窒息的最真实的决定,是耶稣在你们心中激起将生命奉献于伟大事业的渴望和追随理想以及拒绝陷于平庸囹圄的意愿,是他给予你们勇气,来怀着谦逊毅力改善你们自己和社会,使社会更加合乎人性,更加充满友爱。”

    “可敬的朋友们,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走向三千年代的先锋。在正结束的上个世纪中,大量像你们一样的年青人被召集起来学习仇恨他人,被送到战场上互相厮杀。又有一些俗化了的各式各样的默西亚主义,企图代替基督信仰给予人希望。后来,这些主义。都暴露了实实在在的地狱的真面目。今天你们来到这里,为强调你们在这新的世纪绝不会做暴力和摧毁人类的工具,你们要捍卫和平,在必要时并愿作自我奉献,面对一个许多人;因饥饿死亡,停留在文盲和失业处境的世界中,你们决不认命,你们要维护生命在世上发展的每一个时刻,你们要不遗余力地使地球成为更适合于所有人居住的地方。”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既然围绕在我们身边,有如此众多的证人,就让我们勇敢些,再勇敢些,首先去传扬基督的福音,让圣神的力量粉碎系在罪恶及魔鬼战车上所有不幸人的锁链,用我们的青春热血去建设自由、仁爱、和平、正义的国度。我们将真诚相信,基督的真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凯旋和胜利!

    2001得7月26日
一、小论文 十、论爱心与拯救
    ——这个世界最需要爱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见到这个题目会有怎样的感觉呢?是惊喜?激动?兴奋?还是迷茫?乏味?不屑一顾?之所以惊喜,兴奋是因为不论它曾有过何种不同的遭遇,何种不同的大人物,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们的评头论足,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但她仍然是人极为需求的永久渴盼。那乏味或不屑一顾的,或许是在人类历史的命运中,那带血的伤痕和苦难太深重了。的确,现代有太多的人,由于人生的颠沛流离,命运的无常及苦难,不仅否定上帝(天主)的存在,而且似乎看破了红尘,于是从此关闭了仁爱之门,退到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落里,自生自灭。我想这也确实是生活中事实啊!

    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心,从来就没有少过痛苦的付出,往往是爱得越多爱得越烈,付出得也格外得多。可曾记否亚巴郎“从命献子”?为了忠信于天主,接受了何等的考验。圣经的作者以极其生动的笔法,详叙了极为感人至深的一段:“这些事以后,天主试探亚巴郎说:「亚巴郎!」他答说:「我在这里。」天主说:「带你心爱的独生子依撒格往摩黎雅地方去,在我所要指给你的一座山上,将他献为全燔祭。」亚巴郎次日清早起来,备好驴,带了两个仆人和自己的儿子依撒格,劈好为全燔祭用的木柴,就起身往天主指给他的地方去了。第三天,亚巴郎举目远远看见了那个地方,就对仆人说:「你们同驴在这里等候,我和孩子要到那边去朝拜,以后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巴郎将为全燔祭用的木柴,放在儿子依撒格的肩上,自己手中拿着刀和火,两人一同前行。路上依撒格对父亲亚巴郎说:「阿爸!」他答说:「我儿,我在这里。」依撒格说:「看,这里有火有柴,但是那里有作全燔祭的羔羊?」亚巴郎答说:「我儿!天主自会照料作全燔祭的羔羊。」於是二人再继续一同前行。当他们到了天主指给他的地方,亚巴郎便在那里做了一座祭坛,摆好木柴,将儿子依撒格捆好,放在祭坛上的木柴上。亚巴郎正伸手举刀要宰献自己的儿子时,上主的使者从天上对他喊说:「亚巴郎!亚巴郎!」他答说:「我在这里。」

    使者说:「不可在这孩子身上下手,不要伤害他!我现在知道你实在敬畏天主,因为你为了我竟连你的独生子也不顾惜。」亚巴郎举目一望,见有一只公绵羊,两角缠在灌木中,遂前去取了那只公绵羊,代替自己的儿子,献为全燔祭。亚巴郎给那地方起名叫「上主自会照料。」直到今日人还说:「在山上,上主自会照料。」上主的使者由天上又呼唤亚巴郎说:「我指自己起誓,--上主的断语,--因为你作了这事,没有顾惜你的独生子,我必多多祝福你,使你的后裔繁多,如天上的星辰,如海边的沙粒。你的后裔必占领他们仇敌的城门;地上万民要因你的後裔蒙受祝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创:二十二、1-19)而耶肋米亚先知在尽先知责任时,曾感受到比死亡还剧烈的痛楚。“我的母亲,我真不幸呀,你竟生了我这个与普世相对抗的人。”(耶:十五,10)当耶京陷落时先知欲哭无泪,肝胆俱裂,“我的肺腑,我的肺腑!我痛苦欲绝,我心已破碎,我心焦躁不宁,我不能缄默!因为我亲自听到了角声,开战的喧嚷。真是毁灭上加毁灭”(耶:四、19)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作母亲的,每当谈到自己儿女的悲惨命运时,往往泪水横流,伤心不已。爱,就意味着关爱别人,不忍心见到自己所爱的人受到一丝委屈。这种高尚的情感,有时也存在于帝王将相的心中。清初时,爱新觉罗•福临(顺治皇帝)就是其中一例。顺治17年(公元1660年)8月19日,董鄂妃在承干宫内薨逝,时年仅22岁。顺治皇帝曾自我安慰地说:“她崩时言动不乱,端呼佛号,嘘气而化,颜貌安整,俨如平时。”但死者无论怎样意泰安详,也无法掩饰生者对死者无以名状的悲痛。

    这种可贵的情感,如果不是建立在一种特殊的铭心刻骨的爱中,也绝难以为爱而付出代价。我想在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心中,都有这样一种爱火,一种深不可测的大慈悲;一种无法遏制的深情,一种无法满全、满足的渴望;一种越烧越旺、永不熄灭的熊熊之火。他或是爱苍生、爱百姓;或是爱国家、爱民族;或是爱理想、爱事业;或是爱朋友、爱家庭、爱教会、爱信仰。这种“爱火”是情和爱的结合,是在大爱之中包含着深情、浓情和激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曾看过几次《谭嗣同》电影,所受感动,至今犹存。有一段道白是这样的:当他即将被捕时,和爱妻有几句对话,妻伤心欲绝地说:“复生,我们还没有孩子!”复生极为痛心地流下了眼泪说:“我们要孩子作什么?在中国,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奴隶。”

    的确,此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甘愿洒一腔热血,换来民族的振兴太难能可贵了。

    朋友们: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谁愿意为爱而真正付出自己的一切?即使有这种勇气、信心、果敢甚至对死亡的无畏,是从哪里产生?这里便产生了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敢爱才敢作证,有爱才能付出,有爱才能做到‘粉身碎骨全不怕’……”

    但这神圣的爱,如何才能拥有?我想唯有主耶稣基督才能有绝对意义上的爱,而这爱又非常独特地显示在耶稣基督全部的苦难中,特别是钉于十字架时,他相信,通过他对敌人的服从,能够实现天父的圣意。正是怀着这种信念,他走向了十字架;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自愿接受了所有的恶意中伤和残酷行为,并把有毒的成份去掉,把恶意中伤与残酷变为奇迹般的宽恕。在耶稣最初传福音时,他大声告诫人们:爱,宽恕永远胜过仇恨与敌视。尽管如此,我们有时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实践,我们那可怜的一点点宽恕,究竟有多大力量……。

    耶稣的一生,的确太悲惨了。也许没有任何人比耶稣更有资格谈论失败和痛苦。敌人对他的敌意、迫害、误解,忘恩负义……当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最后到达耶路撒冷,那颗泣血的心呵!他遥望圣城,禁不住泪水横流,直到髑髅地,在这儿他追求的是天父的旨意。他爱的失败——这种爱似乎又战胜了失败——变成了爱的释放,取得了永恒的胜利的力量。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出现的一个最具体的、战胜挫折的胜利————受难者变成了胜利者。

    在此我们得出了一个伟大的结论:这就是基督来到世界,为了人类,自愿跌入不幸之中。这也说明,一个高高在上、无所不见的天主,终于同苦难的人类融为一体。十字架上的基督表明天主认同了人类的苦难、不幸与悲剧。也表明天主不忍心人类遭受苦难。

    对耶稣来说,不幸是神圣技术的奇遇,当心灵朝向天父……把自己钉到世界中心本身中去。十字架的横梁穿过这一交合点——上去,天父的爱全然践行在矛盾、厄运、撕裂和整个地付出自己的过程之中,直到在不幸中倾尽自身。这种倾空就是爱。

    故此,基督信仰最为卓绝地体现于在不幸与受辱中,对生命和生活说出含泪的肯定,在困境和孤苦中对挚爱与希望说出含泪的肯定,我们遭受凌辱,我们的生命遭受多种威胁,我们的生存受到了伤害……尽管如此,我的生命仍属于爱,属于正义和希望。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基督的爱不仅能给予我们勇气、信心,而且可以达到拯救人类的目的。众所周知,人世间的罪恶、痛苦、诱惑、自私,无论何时何地,都将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我们能否真正地超越它们?基督的真理告诉我们,唯有基督助佑我们,才能达到此目的。

    从这里我们不妨作一个对比,有真正伟大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的差异: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承受无比深重的苦难,但有伟大信仰的人是化苦难为力量、化苦难为信仰、化苦难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武器,化苦难为博大的悲悯和深刻的思想。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而没有拥有真信仰的人,则是在无穷的苦难中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见风使舵,学会了随波逐流。最后,也学会了卖友求荣、虚伪和残忍……。因此,没有基督的真正信仰,不可能超越苦难,更难从中找到救赎的价值。

    朋友们,十字架上的爱是人类宇宙中最高、最伟大、最卓越的大爱,这是因为这世界所有人类的罪恶、不幸、苦难、死亡……都被基督的爱淹没了。请想想,天主子本无辜,却受尽苦难,并以全部绝对的惨情、惨景、惨死,爱了人类及世界。这将又意味着什么?这将意味着基督以爱根除世界的绝望、死亡、堕落及世界的腐化。圣保禄宗徒正是从这基督厚重的安慰中得到了最大而又最强,甚至比死亡更强的生命。他在其书信《罗马人书》(八,31-37)中说“是困苦吗?是窘迫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然而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一切事上大获全胜。”因为保禄深知天主爱人类连其独生子也完全牺牲了,还有什么不肯施于我们的?

    我们在二十世纪发现了一位伟大的基督战士,一个可歌可泣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基督真理的见证者——朋霍费尔。

    1943年的圣诞节,朋霍费尔在集中营的囚室里给父母写信,他担心自己因被囚禁而在节日里给父母蒙上阴影。他在信中写道:“不用说,我非常盼望得到释放,与你们在一起。但是,这许多年来,你们已给我许多欢乐的圣诞节,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其光辉足以强烈地照亮这幽暗的圣诞节。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继承了一种过去的精神遗产,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它的坚实丝毫不为现世的变故和不幸所动,从这种回忆得到的温柔的感觉,属于人类更美好更珍贵的东西。凡能坚持和维护这不可剥夺的价值的人是不会被压倒的。在监牢里守候圣诞节,对一个基督徒来说并非特别艰难。”我敢说,在监牢里守侯圣诞节的人,比在别的许多地方,比那些有名无实的基督徒更有意义,更为真诚。悲惨、痛苦、困乏、孤单、无助以及过失,在上帝眼里与人类眼中大不相同:天主之所以降临在世人厌恶的地方,基督之所以生在马槽,对这些奥秘,一个囚犯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

    正如神学家尼布尓所言:“他不屈不挠的战斗已成为灵性重于物质的生动象征。他的行为已经表明,仁爱的和真正有人性的人的灵性,必定战胜邪恶,这种邪恶不能攻破负责的灵性自由的最后堡垒。精神的生命并不逃避死亡和摆脱毁灭,相反,它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到保全。它只有在完全的毁灭中才能实现其真理。”

    朋友们,让我们发现这神圣的爱的秘密吧!因为天主是爱,它是永恒的,又是绝对的力量——天主的力量。为了证明它,天主以其爱子,以绝对意义上的惨死,为保证使我们分享到基督这伟大的爱。我们相信,拥有了这种爱,我们都可以成为奇迹,都可以伟大起来。这种伟大的奇迹,我们可以从印度德肋撒修女身上看到,她把一切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辞世,一直为受苦的人们活着,这个来自偏僻乡村的瘦小女子,能够挺身而出,走进苦海,释放出如此惊人的力量,感召了如此众多的民众,就是靠着她那份几乎是无限的,但却是坚韧的爱。

    朋友们,也许我们不禁要问,德肋撒修女的力量之源在哪里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是从耶稣来的。这里所说的,不仅仅是耶稣的劝语(爱你们中最小的兄弟,就如同爱了我一样),而且是伟大的启示,那就是英国詹姆斯•里德曾提到的:“基督使我们感到我们人格的神圣,感到每一个灵魂在天主眼中都是珍贵的。它使我们感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某种具有无限价值的‘东西’,天父不忍心我们把这种“东西”失掉。这种理想激励人们去打破奴隶制度,并呼唤无数的人到贫民窟中去挽救酗酒的男人与淫荡的妇女。这种理想把无数的传教团送到遥远的大陆,哪怕只是救了一个灵魂。”

    德肋撒修女正是能从任何人身上,甚至从最最卑微可怜的人身上,都能发现其“价值”。并给予最深切的关怀。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一种真正的爱能复苏人们久已“死去”的灵魂。有这样一位青年,几次事业及失恋的双重打击,使他再也无法面对现实,精神几近崩溃。后来愤尔出走,其父母亲友一连数月呼号奔走,足迹所至,穿越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后来有这样一个令他永生难忘的一刻,当可怜的老父亲终于找到他时,以最难想象的激情,含着眼泪拥抱他。此时,青年人顿感暖流传遍全身,在这里不仅找到爱和安慰,同时也找到了生命的价值、生存的勇气及信心。

    在《怎样超越痛苦》一书中,作者谈到:“今天也许是该重新讨论爱的方式和威力的时候了,如果人们懂得彼此尊重、彼此友爱、彼此关怀信任以及和平相处,哪里还有什么伤害可言呢?只有爱能跨越各种观念和种族之别,而置人性于首位;只有爱能提供人们战胜饥饿与绝望的无穷力量。但不幸的是,我们一直忽略它,在我们眼里,爱的品质,诸如体贴、承诺、关心、大度和信任等,都被视为陈腐,因而无一遗漏地被我们冷落。”

    我们不妨多环视一眼四周,就不难看到更多的仇恨、暴力、歧视和对生活的冷漠。播音员和专栏作家们,每天报给我们的各种统计数字、战争、饥荒、无辜受蹂躏的儿童、人的尊严与人权被剥夺……而我们今天看到或听到这些消息时,居然无动于衷,心情似乎与看球赛的感觉不相上下。显然,我们执迷不悟地选择了对爱的忽略。

    事实上,现代世界的真正疾患,就是没有爱。请不要忘记,被爱不仅是一种愉快的感觉,它更是一种力量和生命。我了解的一位老人,在一次分享中说,当他听到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中的歌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时,老人泪流满面……他觉得这首歌曲太理解他,曾有过的悲欢离合的艰难处境了。在圣经中,耶稣不厌其烦告诫人们去爱,不停地爱。唯有以爱为前提,天主的国才能离我们最近。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完全可以把周围的环境变成天堂或地狱,这个自由在于我们自己。斯坦培在《愤怒的葡萄》里曾描绘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情景:一家农户在草棚里,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老年流浪汉,于是他们小心地把他抱在怀中,还把甘甜的乳汁喂到他嘴里,流浪者不禁热泪滚滚。此时此刻他感到自己仿佛进入了天堂,圣母就在他的身旁。

    朋友们,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往往会大声谴责各类犯罪的行为,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一种似乎比暴力还可怕的罪恶,那就是冷酷无情。看看吧!今天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流浪街头,为了生存受尽凌辱,有更多的人失望、报怨、自暴自弃、吸毒、离婚、家庭的暴力、绝望无助甚至自杀。看到这一切,我们全球的基督徒不感到羞愧吗?我们还有用吗?

    今天是物质文明与感官享受盛行的时代,“档次”、“时髦”是当今世界的流行语。没有怜悯,冷漠似乎成为我们社会的特征之一。我们也常会以种种借口推托尽仁爱的义务。记住,比你更穷的穷寡妇,将要控告你的无情和没有同情心。

    在《生活文摘报》上有这样一条令人心碎的消息:某城市中有一户人家,独生女仅六岁,因半夜突然肚痛,父母连夜赶往医院。经检查是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动手术。可惜恰巧没有带足钱,当孩子的爸爸火速回去取钱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孩子不停地在喊叫,孩子的妈妈甚至跪求于地,小孩子也不停地喊叫‘阿姨、叔叔’救救我。由于医院有规定,或更由于医护人员太“心硬”,小孩在悲痛与绝望中离开人世。“妈妈,您再求求阿姨”!竟成了她幼小生命的最后遗言。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碎的故事。在我们的想象中,即使就是一个堕落透顶的人,也不能无视孩子的急切呼救。但事实却正好相反,在这冷酷“无情”的背后,隐藏着多么惨烈的悲剧呢?我们常常在无情地嘲笑历史,认为现代似乎就意味着文明,而过去的历史就是落后、野蛮、封建。我又想起了《红楼梦》中当曹雪芹写到如花似玉的尤三姐自杀时,极为痛心惋惜地写下了“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难再扶”的诗句;在我们今天“怜悯与同情”几乎相当形式化,甚至虚伪化了。在今天以自己的生命,甚至以痛苦的代价去同情他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俄罗斯伟大思想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说;“在我们的地球上,我们确实只能带着痛苦的心情去爱,只能在苦难中去爱!我们不能用别的方式去爱,也不知道还有其它方式的爱。为了爱我甘愿忍受苦难。我希望、我渴望流着眼泪只亲吻我离开的那个地球,我不愿,也不肯在另一个地球上死而复生。”他的话语,表达了他对人类苦难的痛彻肺腑的同情。

    亲爱的弟兄们,在今天的世界中,我们要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见证这种爱。我们坚信,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爱既可拯救自己,也可拯救他人。因为它源于天主而又归于天主。我想全人类自创世纪以来,最伟大、最有价值、最值得称颂的事,莫过于基督在十字架上伟大的挚情及圣爱。可叹现代人仍在自我满足与傲慢中,遗忘天父的赎情。我们大声呼唤:人类需要救赎,世界需要爱,我们更应拥有爱。

    诚然,我们应该彼此相亲相爱,因为这是爱的神圣法则,这是爱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拿出我们最初的,最大的,最惊人的及不可思义的勇气、信心、力量、去爱一切的人。我们要让这爱永远永远地流淌,因为只有这份爱只有这唯一的爱才能杜绝世界上的绝望和悲剧,才有可能治疗人们破碎的心灵,救助一颗颗滴血的心,包扎这创伤满目的世界。我们要像基督一样,投身到爱的海洋里,为了爱,那怕是粉身碎骨,那怕是血迹斑斑,哪怕是遍体创伤,我们都在所不惜。

    只要世界上还有流血淌泪;只要世界上还有各种不幸和悲惨这一回事,我们就绝不放弃这深深的爱。为了这世间的伤痛,我们心甘情愿含着眼泪,拥抱亲吻那一个个“伤口”,直到我们的生命化为灰烬,因为这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深切渴望。

    为了千百万母亲的微笑,为了亿万儿童纯洁的眸子永远闪烁的灵性光辉,为了千千万万遭遇不幸的妇女今夜不再流泪,更为了世界上所有的人的血泪人生,使他们都能在希望中生活,我们的爱愿走到地狱的深处,凝视那久远的伤痕和痛楚。

    愿天下人都能献出一点爱,愿天下所有基督徒都向印度德肋撒修女学习,愿我们都能捧出一颗火热的爱心,安慰所有神形受伤痛的人们,包扎所有人的创伤,止息所有人的眼泪,愿世界充满爱。
一、小论文 十一、奉献圣母无玷圣心的献辞
    今天,在这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的美好日子里,我们众兄弟姐妹,扶老携幼,来到这崇山峻岭的板泉山圣母堂,大家都怀着无限的深情来投奔。看望我们的慈母——圣玛利亚。

    我们的母亲啊!我们在这罪恶弥漫的涕泣之谷,匍匐在您的脚前,求您眷顾。慈母啊!看,您的儿女们来看您来了。此时此刻,让我们用怎样的言语来表达儿女们的激动兴奋之情呢?你的儿女们是有福的。因为能在您尊威的面前,这样甘饴地称呼您———天堂上的妈妈。慈母啊!请抬头看看您的儿女们吧,他们眼中早已装满了激动的泪水!因为您是最能疼爱我们的母亲,您也最能体察儿女的悲苦。啊!母亲!你是最圣洁光辉伟大的母亲。由于人类的罪恶,曾极残忍地把您唯一的圣子钉死于十字架上。今天的人类罪恶仍然在伤害基督的肢体,您用您那最高尚的母爱心肠宽恕了不幸而又可怜的人类。

    亲爱的兄弟姐妹,可曾记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是怎样在山园中血汗并流,背负着全人类的罪过,在极度痛苦中哀求了天主圣父吗?可曾记得,他头戴茨冠,遍体鳞伤,一步一步地走上加尔瓦略山?又可曾记得,他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我们可曾想过:那位白发苍苍的母亲站在十字架下,看到她那爱如命根的耶稣,竟那样悲惨地死去,母亲的心是怎样地哀痛欲绝,怎样地心碎肠断?我们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安慰您那颗受伤的心啊?圣经中曾替母亲这样地呼唤:“一切过路的人啊,请你们看看,有谁的痛若能超过我的痛苦啊”!(哀一、12)

    玛利亚,你是谁?你是谁?你是我们人类最好的的母亲,看不到您脸上的笑容,却看到您眼中装满了血和泪,这是因为有那么多的人远离了天主,践踏了天主的诫命,拒绝了基督的救恩。母亲啊!有那么多的人在罪恶中生活,世界充满了战争、血腥、不义、亵渎、仇恨、不洁、都在伤害着您的圣心!

    我们的恩母啊!虽然人类的罪恶冒犯了天主,那样残忍地一再伤害了您的圣心,但是慈悲的母亲,您仍然愿意为我们人类承受一切的苦痛。母亲,圣保禄曾替您喊说:“我愿为你们再受痛”。

    人类的种种罪恶和败坏并没有丝毫减轻您对我们人类的深情大爱。您曾借依撒意亚的话说:“妇女岂能忘掉自己的乳婴,初为人母的岂能忘掉亲生的儿子,纵然他们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依四十九、14)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为什么要再一次看见太阳的亮丽之态?心脏为什么要再一次跳动起来?是为了无数生活在睡梦中的人,是为了那些眼中迸发出极度忧伤的人,更是为了那位曾为全人类而被钉死于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朋友,请让我们拿出一颗颗至诚至切的心吧!让我们一度受伤的心回到母亲的怀抱,让我们的苦难和悲愁溶于基督的苦难和圣母的无玷圣心吧。让我们涌动的泪水流淌在母亲的心坎上,因为我们的血管里奔涌着基督和母亲的血液,涌动着他(她)那无尽的大爱和宽恕,寄托着无可言喻的深情。我们的母亲啊!请让我们回到您的身边,因为在您那里是人类的避风港,是我们灵魂的安乐窝,是我们泪水横流得以止息的地方;是历尽磨难之后的一站,是筋疲力尽后的一张温床,是受尽苦寒后的一碗辣汤。因为在您那里,有说不完的爱,道不尽的情,是在绝望中还能看到希望,是在无数次的跌倒中,仍能再爬起来。

    基督之母,在您的前面,在您的无玷圣心面前,我们今天愿意和整个教会,做您的圣子为爱我们向天主父所做的奉献。他曾说:“我为他们祝圣我自已,为叫他们因真理而祝圣”(若十七:19)我们愿意与救主为了世界和人类所做的奉献联合起来,因为只有在他神性的圣心内,才能得到宽恕并取得救赎。我们深感多么地需要和基督结合在一起,把人类和世界——我们现代的世界——作一次奉献!因为基督的救赎工作,应该经由教会而为世界所分享。

    主之婢女,您在所有受造物中是最蒙受祝福的,因为您圆满地服从了天主的召叫!

    您是有福的,因为您与您的圣子的救赎和奉献完全结合在地一起!

    教会之母,请您给天子民指示信、望、爱三德的道路。

    求您帮助我们生活在基督为现代世界整个人类大家庭所作奉献的全部真理之中。

    圣母无玷圣心!求您帮助我们克胜罪恶的威胁,它极易在今日的人心中生根,而这罪恶的无限后果已经使我们的世界担心,似乎它在封锁我们走向未来的道路。

    从饥荒和战争中求你拯救我们;

    从核子战争,从无法估计的自我毁灭中求你拯救我们;

    从人的生命自开始就受到罪恶的侵犯中,求你拯救我们;

    从仇恨、从天主子女的尊严受到贬抑中,求你拯救我们;

    从社会、国家和国际生活的一切不公正中,求你拯救我们;

    从丧失分辨善恶中,求你拯救我们!

    基督之母,请接纳所有不幸的人,请聆听痛苦者的呼求。我们的慈母啊!我们联合全球教会和我们挚诚的祈祷,求您早日引领我们进入您的无玷圣心内。更求您伸出慈爱的双手,拉着我们,迈向永生的天堂。

    圣玛利亚中华之母,为我等祈!!

    在天中国之后,为我等祈!!!

    (为中华圣母节而撰写)
一、小论文 十二、司铎礼赞
    人世间有谁能真正领悟到“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那种心境?苍天之下,芸芸众生,天光云影,鸟鸣鹿逐,奔走于追求财富的忙碌中,焦虑于人际关系的周旋中。普天之下,太阳的霞光万丈,并没有让人看清自己的私欲滋长啊!远去了的战鼓钟声,逝去了的恩恩怨怨,在这人类无止息的呻吟中变得越发没有眷顾,人生的云图似乎总操在一些人的手里,太阳大公无私地照耀着所有的人,土地为所有的人结出果实,当我们仰观硕果累累的果实,品尝人类的出产时,不禁想起对造物主深度的致谢。在这私欲爆炸的时代,上主的忠贞将士——司铎,勇敢地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在他的血液里凝聚着对上主挚诚的爱和忠贞的信赖,也许是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基督爱的种子,也是十字架上苦难的基督,他那无限痛苦的惨况感动了他。他读懂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他领悟了天下人的疾苦之深重啊!可敬的司铎啊!您懂得在您所走的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司铎啊!多少的凄风苦雨,您需要尝。多少的劳碌奔波脚下过,人世间的苦难有时似乎自己一肩挑起,虽很辛苦,但当您仰望十字架的基督时,看到受刑万状的他,司铎啊!您有什么苦不能受,有什么难不能渡呢?司铎啊!多少次在空荡的教堂中,伸开您的双手,向您的天主发出血泪的呼声啊!那是怎样的心灵独白,那是怎样的泣血哀祷。司铎啊!可敬的牧者啊!犹如一个艰难的母亲拉扯着成群的子女,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每一步都注满了挚爱,每一个眼神都给予了无尽的关怀。啊!司铎,是您的双手举起了基督的体血,是您用不灭的爱火点燃人们心中将熄的火苗。司铎啊!天主的人呢!愿您能勇敢背起基督的十字架,哪怕是遍体创伤,哪怕是血泪斑斑,因为您心里有着永恒不变的爱。司铎啊!人世间悲剧之多,但您并没有多看;天底下罪恶可谓深重,但您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思考,那是因为您的眼神只注视那十字架上那一个不成人形的基督,您只听到了那句:“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司铎啊!翻遍日记的千言万语,汇成了那句今生今世只为爱而来到世间的执着。司铎啊!金银耀眼的物质,不足以使您动心;世界的享受您没有亲昵;世界的缤纷,你也并非不知;只是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书写人类胜利的丰碑,安慰那痛苦的基督;补充基督苦难所欠缺的。

    啊!司铎啊!也许是累了,就请您休息一下吧!也许是受委屈了就痛哭一场吧。啊!人生的岁月无几,生命更加短暂,以自己的生命作基督无玷无瑕的祭品吧。司铎啊!牺牲一切吧,奉献一切吧,因为那“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获。”

    菲疾书于凌晨2点
一、小论文 十三、向基督苦难诉衷情
    啊!山园的土地上,

    流淌基督的血和汗。

    鞭打无数如雨点,

    头戴刺冠钉十架。

    血肉模糊容难辨,

    今忽想那悲壮幕,

    心肝犹如被撕裂。

    耳闻悲恸之哀号;

    声声催泪痛己罪,

    滴滴殷血悔当初。

    手抚十架忆主难,

    痛心难当痛何哉。

    挥泪向主诉真情,

    宁折不弯玉破碎。

    玉碎兮,不改其白;

    竹焚兮,不改其节。

    愿主苦难印我心,

    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一、小论文 十四、小议挚爱与牺牲
    十四、小议挚爱与牺牲

    相信具有健全的道德修养及良好品行的人,都会从心灵深处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挚爱与牺牲”无疑是人类品质中最为高贵的一种。只要我们的良心还不至于堕落或麻木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就会有如此共识。

    “挚爱与牺牲”这一命题,古往今来,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在不停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近日,我观看了美国新拍摄的《耶稣受难记》,耶稣受刑的惨烈场面,几乎使我窒息。特别是耶稣受鞭打,其惨绝人寰、血肉横飞,已无人形的场面,一定深深地震撼和感动着每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甚至可以说:耶稣基督的大爱与牺牲的伟大精神,也会撕裂那些曾是“铁石心肠”人的心。记得我刚进修道院时,读到《圣经》(创四十四:18-34)一处“犹大自愿代罪”那一段时,我被犹大那极其可贵的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眼泪早已模糊了我的双眼……

    至爱的主内兄弟姐妹:在这感官享乐至上,迷恋于金钱、权位而“舍身亡死”的勇士们背后,基督徒啊!您究竟看见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噢!我挚爱的朋友们,历史在这里为我们记录了那“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忍,上个世纪由人类亲手导演了两次世界大战,致使亿万鲜活的生命死无葬身之地……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我真诚地相信: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铁石心肠、毫无心肝的。在我们岁月的长河中,不也传颂着这样动人的故事吗?从《孟姜女哭长城》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荆柯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再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仓”;再从伟大的圣祖亚巴郎说“上主自会照料”,到耶肋米亚先知说“恨不得我的头变成水源,我的眼化为泪泉,好能日夜哭泣我被杀的女儿——人民”(耶八:23),从圣母玛利亚说:“我是上主的婢女,愿照您的话成就于我身上吧”!到伟大的圣保禄宗徒说:“有锁链和患难在等待我”……

    朋友们,以上诸位圣贤英烈都有一个伟大的共性,那就是:生命处处闪耀着“挚爱与牺牲”的光芒,而非成功的保全。

    正当现代人以其高度的物质享受和尖端科学技术而傲视千古时,有识之士、王开岭学者在其《“经典爱情”与现代人》一文中,撕心裂肺地向现代人发问:“现代人最缺乏什么?缺少血质,缺少疼痛,缺少大海般的誓言和玉石性格,缺少不畏权势、不重利、不惜命的义气,缺少献身精神,甚至也缺少眼泪。”

    他还进一步强调:“无论是文化,还是爱情,现代社会都缺少真正的英雄。”为此,鄙人有一个善良的愿望:我们多么少渴望,至少所有的基督徒都能从文化、信仰、历史的典故与故事中,在那些具有伟大人格魅力和具有挚爱与牺牲的人物身上,学习他们那种“大悲痛、大悲悯、大慈悲、大牺牲、大挚爱”的可贵精神。

    在今天,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先知——刘小枫博士强调说:“受刑与被舍弃”构成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全部苦难。他还近一步解释:基督的苦难、受辱、惨死与挚爱在信仰上是等同的。也就是说,基督十字架上的惨死与所受的酷刑是天主最伟大的“发明”,是天主爱人类爱到了极点甚至是爱得“疯狂”最深的表达。在这里“牺牲”变得最有意义,最有价值。

    挚爱的朋友们:基督信仰的“爱”是在牺牲、奉献甚至是在苦难、哭泣、疼痛、折磨中去实践的。基督伟大的‘挚爱’绝不是一般人的那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俗爱”所能理解的。

    朋友们,伟大的为基督殉道的烈士朋霍费尔和印度的德肋撒修女,他们一生所践行的“爱到成伤”的感人记录,会让我们这些虽身为基督徒,但还存在自私、骄傲、仇恨等心理的人来说,该深深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

    走笔至此,本人怀着一颗欲哭无泪的悲悯之心,想告诉天下所有的基督徒,我曾看到过一个令人心碎而又惊心动魄的一幕:在一个夏日的黄昏,太阳将要落山时,有一位年迈的老神父(八十多岁)手柱拐杖,一边走出圣堂,一边极为悲凉而又无奈地说:“在教会内没有爱,没有……没有……,我们讲的爱是给外人讲的。”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并积极完善自我吗?

    噢!挚爱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跪倒在基督的十字架下,敞开我们的心,切切实实向基督学习挚爱与牺牲吧!
一、小论文 十五、信仰回顾与基督徒激情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有它不寻常的过去——即辉煌的历史,这些都被写在史册上或教科书中,让其后代子孙念念不忘。不懂或不知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历史,是一个公民的耻辱。一个连自己家庭历史都一无所知的人,是家庭中的不孝之子。然而,回到现实,我们中有太多的——教友对自己教会的历史和她的过去常常浑然不知。这不仅是万分的遗憾,更让人感到十分痛心。远的不说,单就上个世纪60年代教会召开的著名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来说,意义之重大,40多年来,在教会经历的风雨历程中,早已得到最充分的肯定。它所发挥的作用,也确实是史无前例的,甚至有人把“梵二”誉为“教会的春天”或“第二个五旬节”。但是非常遗憾,40多年过去了,以致还有很多教友竟不知什么是“梵二”,当然,就更不知其中的内容和意义了。

    众所周知,以色列民族——天主的选民,是一个善于回顾民族历史和信仰历程的民族。这特别表现在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尤其如此。甚至可以说即使国破家亡、飘泊异国他乡,这种情感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圣经》中很著名的《哀歌》和《圣咏》137篇就是十分动人的例证。如名句“当我们坐在巴比伦河畔,一想起熙雍就泪流满面”。我们可以想象,一批俘虏虽然痛失家园,只身飘零,去了这个当时极为豪奢的大帝国——巴比伦。异域的奢侈风情及享受并没有使他们忘却自己的祖国及信仰。他们望着流动的巴比伦河水,声泪俱下地,唱起了自己的哀歌。我想在古代的诗歌中,这一首圣咏无疑是十分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

    我们在《圣经》中的《玛加伯书》中,也找到了非常感人至深的一段:“孩子们,现今你们对法律更应热忱服膺,应为我们祖先的盟约舍生致命,要怀念祖先当日所创的大业。这样,才可获得无上的光荣和不朽的芳名。亚巴郎不是在试探中显示了忠信,才算他有义德吗?若瑟在患难中遵守了诫命,然后才作了埃及的主人……。达尼尔因心中纯洁,才蒙拯救,免于狮子的口。你们要世世代代这样存想,凡是仰望他的,绝一无所缺……”(加上:二50-70)

    至爱的朋友们:当我们教会自身的信仰出现重大危机时,甚至濒于毁灭危险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能以信德的伟大力量,回顾我们的过去,从那些古代教会可歌可泣的殉道烈士及披肝沥胆的大圣大贤中,获得无穷的力量,从而勇敢地铲除弊习,重振信仰呢?

    从所周知,在圣保禄传教的那个时代中,皈依主后的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正处于背弃信仰的危险中。一方面他们为圣殿内辉煌的敬礼所迷恋,另一方面他们为了信仰而遭受着同胞的无情迫害。在这样的危机中,信友们实在需要得到鼓励和劝慰。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便产生了现在我们非常熟悉的《希伯来书》。在这部书信中,有一段千古传诵,永远激励人心的信仰回顾,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催人奋进。作者为了坚固信友们的信德,特别在书信中作了一段信仰的回顾,从义人亚巴郎信仰之父,一直追溯到民长玛加伯时代。其中最感人之处,还列举了下列最为闪光的名字,诸如:基德红、巴辣克、三松、达味、撒慕尔及众先知。(希十一:1-38)

    这样激励人心的文字,的确是无价之宝。难怪大诗人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呢?我想起了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历尽千难万苦之后,又身陷狱中。面对折磨、困苦和死亡,他没有被吓倒,更没有丧失民族气节和勇气。他在狱中浩气冲天、大义凛然地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正气歌》。

    在这篇令国人至今引以自豪的雄文中,文天祥列举了在中华民族史上为国家民族及为民族正气而甘愿倾洒热血的十二位杰出的英雄人物。同时也特别表达了要效法他们的光辉榜样,学习他们甘愿为国牺牲的高贵品质。

    亲爱的朋友们,这样的事例还用再多的列举吗?曾几何时,我们中有不少的年青人把信仰生活看作是累赘和负担,至少我们可以常常听到一些青年教友这样的坦言:进堂参与教会礼仪不仅单调乏味,而且实在没有意思。

    呜呼,我们听听这些话吧!这虽不是什么教难,令人紧张。但是确实令人非常地吃惊了。难道说,我们日夜侍奉的创造天地万物的真主宰天主,不仅造了我们,且派遣了他的独生子,以盟约之血与人建立了神圣盟约,就这样让人缺乏眷顾,这样令人缺少起码的热情吗?基督徒应有的激情哪里去了?曾有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例子,中国著名民间艺术家阿炳在日本举行音乐演奏会时,参加音乐会的许多日本人不是坐着欣赏,而是跪着欣赏。有人询问是何缘故?答曰:“这样美妙动听的音乐,如果不跪下,就是对她的轻漫和亵渎。出于尊重我们只能跪下。”这个故事一直在感动着我。有时信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确能说明大问题。例如:一般基督徒习惯上统称为教友或兄弟姐妹,但是很遗憾,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表现出这种兄弟姐妹之深情的,真是少得可怜。

    啊!我至爱的教友们啊!想一想吧!据《宗徒大事录》中所载,教会初期的教友是非常团结友爱互助的啊!(宗二:42-47)

    我们再回顾一下罗马三百年教难时期,那些英勇的殉道烈士们,彼此是怎样地鼓励,甚至站在油锅中或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也大声地颂唱基督的赞歌。那又是何等感天动地的场面啊!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让我们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让基督的真理之光点燃我们的心灯,让我们在新的世纪中,在新的千年里,同心同德,精诚团结,建设我们的圣教会。让我们在困难中奋发,坚心依靠大能的主,勇敢前进吧!
一、小论文 十六、也谈圣人呼?英雄呼?
    尽管人世间充满了罪恶与斑斑血泪,人类的历史也记满了由人类所发动的战争和无法由岁月风尘而抹去的苦难纪念。但在历史的风烟中,我们仍然能看到从创世以来,直到今天,不有着无数的圣人、英雄在血雨腥风中,透过层层的迷雾,奏响那响彻云霄的“英雄交响曲”吗?

    我想人世间没有比塑造一颗伟大而又纯洁圣善的灵魂更伟大的事了。曾记否?当孔夫子见其心爱的弟子颜回去世,心碎欲裂,欲哭无泪地呼喊说:“天丧予,天丧予”。由此我们可知孔子是如何痛心于颜回的永逝。为何痛心?原来,颜回在孔子眼中切实具备圣人的品格。称赞他“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俄国著名文学家契诃夫曾说:“人的幸福不在于金钱、事业,甚至也不在那令人醉心的爱情里,而真正的幸福是拥有真理!”噢!实在是至理名言啊!正因为如此,下面的话更该是真理中的真理了:“主啊,请把父显示给我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斐理伯宗徒的话给我们证明了神学上的一个著名定论——“幸福面圣”。从这里可以极为清楚地看到,作为有限卑微的人来说,能见到万美万善的主——天主,并拥有他,当然是幸福的最高境界了。

    曾有人说:“呼唤英雄、圣人的时代,是一个不幸的时代。”最典型的事件,莫过于在上个世纪末,美国花费了两亿美金而精心打造的《泰坦尼克号》经典爱情悲剧巨片,据说这部影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票房上,都创下最高纪录。这部影片中所记述的船难不单是惊心动魄之至,因为生命是如此的宝贵,而死神又是不可抵挡的可怕威胁,集中显示了唯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才可以蔑视死神的威胁。我在想“泰坦尼克号”应是一个时代的征兆,因为人类今天虽处于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与物质文明的社会中,但决不可否认由高科技和人的败坏及罪恶给今天的人类所带来的灾难,也同样是史无前例的。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常有太多的意想不到的灾难。在各种灾难和痛苦面前,人除了特别地祈求神明外,对圣人、英雄的祈盼也是很深切的。

    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有关人的“奥秘”。那就是,人可以活地伟大、神圣,可以成为至尊至贵的圣人;人可以永垂不朽,人可以流芳百世,人也可以成为他人万世万代的楷模。但也非常的遗憾,同样也是人,他完全可以妄用自由、智慧,成为大奸大恶,十恶不赦,最后成为一个禽兽也不如的人间有形的魔鬼。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真理》中曾断言:“甚至那些行为卑劣的人,也不能不承认光明正大是一种崇高的德性。”香港著名传道员、公教教研中心主任徐锦尧神父在其《实践伦理学》一书中,有一篇题为《给我们一个年青人》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教育只给我们知识而不给我们智慧;只教我们谋生的技能,而没提示我们生命的理想……谁来告诉我们生命的定义?谁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崇高和伟大?”由此,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人,他是多么脆弱不堪。甚至可以说,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多么的迷惘……,人的处境确是如此。因此才需要在理论上有健全的宗教真理和做人的真理,来作强有力的指导。在实践中也需要常常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彰显圣人和英雄的感人事迹。我国古代的孔子在《论语•里仁》一文中,不是也有“见贤思齐”的名言吗?

    显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原来,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另外一些人。当然,一个真正的英雄对其它的影响,更是无以伦比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人的任何一种行为,对自己及他人都能产生永远的作用。也就是说,人的任何行为,都具有“传染”作用。

    例如:圣安当有一次参与弥撒时,听到福音中详细地记述了宗徒们如何地舍弃所有,而至死追随耶稣的壮举,回家后,他在感动之余,便把自己大部分财产施舍给穷人。后来,连自己剩余的一点财物,也都施舍了。从而走上修德成圣的道路。

    又如印度德兰修女在作教师时,非常仰慕圣方济的高尚品格和别人难以齐及的伟大圣德,就是这深沉的仰慕,终于把她带到了印度,终生以服侍穷人为乐!

    我们不应忘记,辛亥革命时,林觉民这位革命斗士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与妻书》。他在这份感人的遗书中,阐明了自己勇于为天下人而牺牲的人生理想:“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取永福也,汝其勿悲!”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朋友们,在这瞬息万变、目不暇接,各种思潮泛滥在我们头脑中的今天,人们感到方向的迷失,加之现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即时行乐等可怕的诱惑,我们的社会、家庭及教会团体该如何以基督的福音的真理去培育和训导更多的“圣善的子民”啊!

    愿我们永远牢记:“不是没有人走成圣的道路,而是有太多的人,还根本不知道那条道路而己。”“人的心,除非找到永恒的天主,便不会有心灵的安宁。”我们从圣十字若望的《灵歌》和圣文都辣的《灵魂奔向天主的旅程》的著作中,可以看到以上的论述是多么精辟,多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啊!
一、小论文 十七、从马槽中的耶稣到印度德肋撒修女
    当北国刺骨的寒风劲吹时,大地四极都被那萧条的冬色和寒冷的空气浓浓地包围,使人走在街上似乎透不过气来,北国的天地被重重的寒气所笼罩。今天,无论是西方基督教国家,还是东方多神的宗教,都不会错过这个具有世界性的最为伟大、神圣的节日——圣诞佳节。

    是的,她已远远超越了宗教的范围。不管怎样讲,每年圣诞节的气氛会给这个寒冬带来祥和、温馨、愉悦的节日祝福。圣诞节,当然也有很多世俗的热闹在此,但是我们从信仰的角度,更多的是要强调,尽管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圣诞节似乎是一个“历史事件”,但耶稣的诞生却不是人的邀请,乃是天主慈爱的行为。人在天主面前就是个罪人,生来就是义怒之子,哪有资格邀请耶稣降世。而“道成肉身”乃是圣若望宗徒所深刻揭示的:“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三:16)

    在这一年一度的圣诞佳节,我们在想些什么呢?我们反省些什么呢?它是唯一的超越历史与时空的大爱。这种深沉的大爱,不仅份量越绝,而且对于有限及有罪的人类,的的确确是一个伟大的奥迹。

    天父籍着他的独生子,把他的圣爱显示在马槽中与十字架上,表现得最为彻底。这种“彻底”以致有限卑微的人类无法真正认识其奥秘所在。这深沉的大爱。无疑是最最伟大的。自从原祖亚当犯原罪以来,人类在这个充满痛苦灾难与罪恶的世界上,有太多的苦难以言说。曾有人主张在古代希腊诸神那里,求众神下凡,来共同承受人的痛苦命运;而犹太教的先知们尤其盼望救世主默西亚降生。他们呼求“诸天,请由上滴下甘露;望云端降下正义,愿大地裂开,产生救世主”(依四十五:8)由此我们看到,作为卑微软弱的人类,是多么地需要天主的爱啊!

    每年圣诞子时弥撒中的福音,最能打动我的心,特别是那句:“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路二、7)这里,我想到耶稣诞生的全过程,确实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啊!天主为了表达他对人类如此卓越伟大的圣爱,不仅亲显圣爱,而且屈尊就卑。一个大能的无所不在的,住在永恒光明中……一个创造并掌管宇宙万物的天主,却要变成一个柔弱无能,赤贫如洗,似乎还必须依靠人的帮助,而且又诞生在寒冷的严冬,来到这个充满痛苦贫穷罪恶的世界上……所有的这一切,难道不令我们感到惊奇吗?

    我们相信,主耶稣基督比我们更能明白人类最真实的处境,他太知道我们人的“命运”是何等的悲惨。我以为全部的《圣经》,始终都在揭示这样一个永恒的真理。那就是:“天主深爱世人”。这种爱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爱,不管人的情况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天主的这份爱都始终如一。当然在《圣经》中,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似乎天主对那些“贫穷的、苦难的、病弱的、愚笨的、一无所有者及一切边缘人物更格外地蒙天主垂爱。”从梅瑟法律中的照顾穷人与外帮人的条款,到先知的呼喊“为孤儿和寡妇伸冤”;从先知书中“吾主上主的神,临到我身上,因为,上主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穷苦人传报喜讯;治疗破碎的心灵,安慰一切忧苦的人……”。(依六一:1-3)到“神贫的人是有福的”(玛五:3);从“给你弟兄一杯凉水”到“公审判的标准”;再从“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到“赞扬穷寡妇的爱德”等等,无不显示出上主对贫穷者、苦难者有着无限的同情和挚爱。也就是福音中所表述的“耶稣基督灵魂的最深处,那份深沉博大的大慈悲大怜悯”。

    这种深沉的大慈悲大怜悯在福音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耶稣见了那个纳因城的寡妇在伤心欲绝地悲悼独生子时,立刻动了怜悯的心。”再如,成千上万的群众跟随耶稣三天之久,日夜不离,那时耶稣曾说:“我怜悯他们,怕他们在半路上饿晕倒了。”当然最使我们感动的是当耶稣最后一次进耶路撒冷圣城时,想到40年后,这个城池将由于自身的罪孽而惨遭毁灭时,他那怜悯的心肠,在此时此刻,表现地更为感人至深,甚至大声地哀哭她。不可否认,耶稣基督的降生,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无论是伦理观、价值观、生死观,还是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都有了一个全新的幅度。简言之,耶稣把人类从各种不健全的制度、法律中拯救出来,这是显而易见的。如耶稣曾多次揭穿了法利塞人的信善欺人,并明确指出:“你们有哪个人在安息日不把槽上的牛解开去饮水呢?而这个亚巴郎的女儿被魔鬼缠住有十八年了,在安息日,就不应该解开他的厄吗?”并强调指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仇恨耶稣的犹太人,有一次捉到一个正在犯奸的妇女,一群用心险恶,且洋洋得意,以法律而自居的犹太人,在急欲加害耶稣的同时,也要把那个妇女治于死地。耶稣面对人性的堕落和人性背后的邪恶,其心情是异常沉重的。按照当时法律的道德观和法利赛人的道德观,都认为砸死该妇女,不仅理所当然,而且是在履行道德法律的责任和义务。而耶稣却说:“如果你们那一个人没有罪,就可以拿石头去砸死她。”问题很白,只有耶稣才真正有资格;但耶稣没有定她的罪,在这里恩宠便显示了她的伟大力量。因此我们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拯救人的,唯有耶稣基督,也正如他曾说过的:“我来是为叫你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若十,10)

    在这里,让我们想到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谈及“一个成就人的福音”时,强调福音是对所有人权最圆满的肯定,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耶稣肯定了人的权利,只为把人恢复到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与模样,创造他时,人所获得的那种圆满的尊严。

    然而,不幸的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行为离耶稣的要求实在是太遥远了。历史上曾有过诸如“食人藩,活人祭,残害人的奴隶制及一夫多妻,陪葬等。在今天,摆在我们面前最无情的事实几乎随处可见。在这大的环境中,尤其以各种口号、成功、效率、成绩为目标和标志的前提下,很多人几乎已没有丝毫属于自己的选择。在大集体中,个人永远渺小,永远微不足道。很多时候,工人仅是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学生只是老师眼中的符号,病人只是医生获取利润的对象,老人是年青人的累赘,而病弱者、残障者、弱智者、边缘人等不仅被大众所遗忘,而且得不到充分的关爱。这不仅是人性的劣根性和邪恶的结果,而更有着堂而皇之的理论根据,为其摇旗呐喊和推波助澜。比如日本历史上曾盛行所谓的“达尔文社会主义论”,再比如那个杀人魔王希特勒,曾把尼采的超人哲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结合起来,把建立的消灭一切弱者、劣等民族的那一套,视为自然的“铁律”。多么令人不堪回首。

    还让我揪心不止的是,近二十年来,在世界各地的种种恐怖、暴力、毁灭自身的自杀式暴力等时有发生,从未间断,而全球“重灾区”的中东海湾一带所发生的一切,更是让人嘘唏叹息!啊,有那么多的无辜鲜活的生命,天天在丧生。近两年来,有很多的坑骗事件导致有那么多的婴儿由于服用劣质奶粉,导致终身致残;由于假酒使多少、鲜活的生命顿时归于毁灭。有时我们简直不敢相信。

    由于全球经济的崛起,跨国公司的增多,世界性的富豪满街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贫富悬殊和极端的不公正便油然而生。由于技术产业化和网格系统的全球化,广大群众,尤其是那些只能靠天吃饭的农民的处境便更加绝望。在去年的《参考消息》报刊中,联合国宣布,迄今全世界仍有八亿多人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这一数字,再一次表明,人类在若干年前提出的“消灭世界贫穷的战役”已宣告失败。

    朋友们,当你看到公路上跑的豪华轿车时,当你看到一座座星级和超豪华的酒店、夜总会拔地而起时,当你看到都市白领那浑身珠光宝器和一掷万金的潇洒时,你是否也想到在诺大的世界,还有千千万万陌生的兄弟姐妹们,正在怎样的环境下生存?他们的眼泪、鲜血、绝望的表情、心碎的哀嚎、伤心欲绝的场面,你见过吗?我的灵魂啊!你想到过他们同样是天父眼中很可爱的孩子吗?当我们每每读到那一个个真诚无伪的爱的故事和那凄美而又痛楚的故事时,笔者曾一次又一次挥洒着热泪,心中祈盼:“愿上主祝福他们”。老实说,在每一次聆听到那令人心碎的故事时,笔者深深地感到;天下所有人的苦难与痛楚,也是笔者的苦难和痛楚;天下所有的暴力、伤害,也是笔者灵魂深处的耻辱。我自以为是一个最无能、软弱之辈,我离那位印度德兰修女相差十万八千里呢!我只是还能感觉到,我的心脏还在跳动,我至少深愿呼唤那个曾感动天地的圣人——德肋撒修女,给我们这个时代更多爱的讯息。

    值此圣诞到来之际,面对主耶稣基督那无边的大爱,我只有想那个如此惟妙惟肖地师法了主耶稣基督的德肋撒修女,来安慰马槽中的主耶稣基督。

    提到德肋撒修女,我以为他的出现不仅是二十世纪的一个伟大的奇迹,而是天主为这个现代备受苦难折磨的人类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德肋撒兰修女所做的一切,既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所谓世界极的文化造诣,而只是做了基督命我们所做的:“爱你们中间最小的一个弟兄,就是爱了我。”我坚信:德兰修女的圣德光辉,会照耀我们,让我们感觉到是如此软弱。卑微。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德肋撒修女爱的行为“是二十世纪基督精神在人间的光辉见证,她的伟大见证也将暴露我们的自私。面对圣德如此非凡的修女,我们只能千百次地忏悔,并紧紧追随她的芳踪。

    感谢天主在如此“冰冷”的世俗洪流中,赐予我们这样一位满腔圣爱的活圣女,我相信她的爱不是暂时的,而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因为她的爱来自造物主,充满对人类痛彻肺腑的怜悯;她的爱更是来自马槽中的耶稣的挚爱,是人类和人性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德肋撒修女光辉圣洁的榜样,证实了以下的话语“人是只适合以爱来表达的实有。”因为在这大地上,唯有人是天主为人本身而喜爱的受造物,因此人就要透过爱来实现自己的全部价值。
一、小论文 19、浅论英雄主义与人类信仰
一、小论文 二十 、浅论基督徒的激情
    曾几何时,有一句不知出自哪一位名人之口的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我认为有两种人,是不怕死的。”那就是日本的武士和基督徒。这句名言是否真具有真理性呢?在此姑且不细考察,但从历史的角度看,的确如此。尽管武士和基督徒的信仰相去甚远,但能用“信念”去超脱生死,是非常相似的。

    就生命本身的现象来看,人的生命已是远远地超越了世界和宇宙。为此,人生的这出活剧,才在历史的舞台中,格外的壮观。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人的活动和终极价值,不是表现在生活的这一面。而是集中表现在精神、情感、思想、灵魂、意志、内心世界等方面。如果单从动物性的角度看,人可能在很多地方不仅不优越于动物,还可能远远不如动物,但是人在精神灵魂的层面,却大大超过动物,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朋友们,在这人世间,有两种力量对人的心灵乃至灵魂具有最强的影响力,那就是宗教与艺术。人类千百年来的历史已深刻地表明:在这个世界,再没有像宗教与艺术能对人的心灵有过如此深刻,而又决定性的影响了。非常清楚,只要亲眼或间接通过影视看到世界各地各大宗教的神圣礼仪和虔诚祈祷,就可明白宗教是如此影响着人的心灵。这个理解,不论是虔诚有加的基督徒,还是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或是佛教徒都给那些教门以外的异教徒留下了不可忘怀的记忆。据说,曾有一位西藏的和尚,徒步祈祷去五台山朝拜,其万里之遥,再加上走一步磕三头的场面,其时间之长,虔诚之礼,哪里是俗世之子能理解、领会的呢?而艺术也同样十分深刻地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心灵。我国建国初期上演的《白毛女》歌剧,曾让多少的善良人士流下了同情的眼泪,据说扮演黄世仁的陈强,险些被人狠打,这就说明为什么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才能在人类生活中得到“永生”。

    想一想吧!无论是前苏联的《天鹅湖》,还是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二泉映月》等都能极深刻地留在了人类不灭的记忆中不仅其作品如此,真正的宗教圣徒和艺术家也同样比其它行业的人员更让世人尊敬、留恋、崇拜。曾记20世纪30年代,一代影后的阮玲玉因恶势力的缘故含恨自杀,一代艺术家就此香消玉损。据记者们回忆在阮玲玉的安葬日,来自各界的人士共有6万多名人士满含悲愤和敬仰之情,深情地为这一代才女艺术家送别。

    在这个世界上,影响最广、历史最长、人数最多,分布也最广的基督宗教,其宗教激情如何呢?单就自己生活中常见到的教友,仅从外面来看,有时确实不能令人满意。以我个人的初步经验看,在中国的绝大多数教友,有这样一个时间上的差别,这不仅是我的认识,而且也是很多司铎弟兄及教友共同看到的事实和感受。刚开堂门那会儿,教友的激情非常高涨,其感人的场面也很多很多。以太原教区为例,太原总堂的教友曾多少次下午下班后,连夜上板寺山圣母堂,搬砖,背沙,朝圣人次不在少数。东山几个大堂区,如:红沟、河上咀,只要有神父做弥撒,方圆30多里左右的教友纷纷参加,没有自行车的人,黑夜成群结队地步行赶弥撒。同样,沙沟、涧河、汾西、圪潦沟、洞儿沟、六合村等,同样也有着类似的感人行为……在时间过去了1/4的世纪(25个年头)之后,让我们再返回头来看看现状如何?在我小的时候,刚进村口便能听到那悦耳的唱经歌声;而现在呢?我曾多次在弥撒中或教友们公诵祈祷时,去观察教友们现状如何?长时间观察下来时我发现了一个共性,那就是在圣堂的步局和格调是这样的:小孩们,几乎都在最前排,中间是老年人和中老年人,而广大的青年甚至少年人几乎全部都跪在最后面。让我不能容忍和理解的是,有很多的年青人,不是跪着而是坐着。很显然,那个被称为跪凳的“东西”,此时也几乎变成了坐凳了。此外,还有很多现象、实在孰不可忍啊!诸如,现在的年青人或成年人、有的甚至从头到尾始终不曾张口,还有睡觉的、做小动作的、闹玩的……这种现象的存在,虽然从人数上看,实在是个小数目,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已是个不小的问题了。基督徒的激情何在?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已被我们遗忘太久的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基督徒在生活中的样态怎样呢?换句话说:“就是基督徒在世界所真正扮演的角色是什吗?我们实在应该承认,基督宗教是宇宙及世界的真宗教,这首先是基督徒所信奉的乃是宇宙万物中唯一的真神天主。这绝对是无容置疑的。它不仅是因为先知在《旧约》里曾预言主耶稣是降生成人的基督,他不仅以言论,而且以自己的血与人类重新建立盟约,最后通过其苦难、死亡、复活建立教会,而且遣发圣神在教会的世世代代完成主耶稣救赎世人的神圣使命。可能是由于人性太软弱,更由于世俗的诱惑太强烈。因此导致远离天主,信德薄弱,已是今天很多基督徒最真实的写照。现代基督徒的症状,不仅仅是缺乏起码的激情,而且更难以实践基督伟大的教导。我们可以想一想,很多的时候我们不仅没有去抵制邪恶与犯罪,甚至我们有时也是犯罪的同伙。在很多地方,尤其在教友和外教人同一地区居住的地方。其间,两教之间,打交道的机会多,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这里的传教工作最难最难,这不是怪事吗?问题不在于教友不传教,而在于我们的教友在很多的时候,的确给教外的朋友们立下了恶表。是啊,要知道这恶表是可以杀死灵魂的!

    在生活中,不敢承认自己信仰的基督徒虽然为数不多,但仍然存在,在星期五进餐时,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借机可以为主作证或传播主的圣道,而几乎所有的时候是我们出于自己的切身利益和不愿承认信仰,而完全随从了对方。

    人人都说:“天下教友是一家人,而信友间的关系也从信理神学的角度去理解,应是兄弟姐妹的关系,因为,我们在诵念,天主经时,都在齐声诵念:“我们的天父………”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实在没有能感受到觉这种个“味道”。试想,假如我们从来就不去努力实践,那么这个所谓的兄弟姐妹岂不是一句超级慌言吗?尽管我们可以完完全全很真诚的地肯定,还有很多的基督徒表现的是如何地出色,如何的圣善,但我们不应该以有好的榜样,就因此掩盖坏的不好的东西。

    在当今世界上,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学术文化领域,不管是政治、行政,还是意识形态,都应常常不断做到严格的“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而“批判学”也成为一个新型的学术内容,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反观我们自身的信仰,当然信仰真理,是最高真理,也是绝对真理,没有什么批判成份,但是对我们的自身行为、信仰状况、虔诚程度、及做人处事以及教会的行政方案和方法手段等,更应常常不断反省,自我批判。事实上,这并非是找来的“东西”。它正是我们“信仰自身”的内容之一。从圣洗者若翰警告骄傲的犹太子民:“你们自己不要思念说:我们有亚巴郎为父。我给你们说:天主能从石头给亚巴郎兴起子孙来。凡不结好果子的树,都要被砍掉,投入火中。”(玛一、9-10)到基督耶稣警告门徒,不要向经师和法利塞人学习;以及对骄傲自满的犹太人以著名的“七祸哉”而斥之。耶稣深知,无论是钱财,还是权力、虚荣、享乐、甚至自己本身有时的确对自己信仰都具有很大的杀伤力。正是因为世人完全过一种灵性的生命之不易,他才那样的警告我们。

    我们可以回忆,耶稣提到财富时强调那个富贵少年,“要去变卖你所有的一切,然后来跟随我。”提到谁有资格跟随基督时,耶稣又极清楚的强调:“谁若不舍弃房屋、田地、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姐妹……甚至自己,不能作我的门徒。”

    朋友们,面对日趋世俗化、金钱化、罪恶化的世界时,基督徒的激情在哪里呢?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曾看到网上的一篇文章中哀叹中国教会的不争。想一想当年的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等,他们是何等的有学问、有修养、有圣德;在那个非常的年代里为基督信仰作了最强有力的见证,而如今呢,能把别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汲取并运用的也不很多,这个现状能不令人忧虑吗?笔者看到的仅此学识、文化方面。而我更多地看到生活中,基督徒实在太缺乏爱德的实践和抗恶的精神。

    我们可以设想,全世界乃是有廿亿的基督徒,唯有印度的德肋撒修女,做得最为出色!为什么有千千万万的基督徒,谁都没有超过她呢?而且德兰修女绝不是随处可见的,那种“爱你们中间最小的弟兄”,和“没有为朋友舍弃生命更伟大的爱了”,本应该是基督徒的常态,但是德肋撒修女爱德被视为是20世纪的奇迹,这实在是这个世界的极大悲哀啊!这同时也是基督徒的悲哀啊!德肋撒修女的出现是世界及基督信仰的极大幸事,同时也是他们的不幸,其原因是,在基督信仰世界中,本应有更多更多的德肋撒修女,甚至超越德肋撒修女者,才更是教会及世界的幸事。

    中国著名社会科学院学者。宗教学家何光沪说:“真理是需要不断重复的,尤其是对于麻木的灵魂而言,更是如此!”

    有时,我在想人类有一个可怕而又可恨的毛病,那就是:“十分的健忘”,幸好历史书可以补足人类这个缺陷。我在痛心的反省中,使我常常想到教会在这两千年来,的确有着十分辉煌的过去,除此之外,她对世界文明有杰出的贡献,甚至是决定性的、巨大的、唯一的贡献。前两天正好有幸买到一本好书《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其作者为美国当代伊利诺伊社会学教授•阿尔文•施密特,他在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随着社会的日趋世俗化以及当前对多元文化——尤其宗教事务上的多元化——的不断强调,基督教对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往往被忽略、掩盖、甚至抹煞,出于这一缘由以及许多其它原因,对此做出强有力的回应,早已势在必行。这不止是为了捍卫信仰之故,更紧迫的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本书发表的就是这种不得不要发表的回应”。

    看了以上的话语,我们心中能不惭愧吗?这里不仅是指社会一再地遗忘,基督信仰的贡献,而且这种遗忘也包括基督徒自身啊!

    基督徒啊!你应该反省自身了,因为你有先辈们光辉的伟大见证,在历史中记载着从宗徒大事录到保禄及宗徒们的书信,再到初期教会,罗马三百年教难,那些如今已把他们的名字列入弥撒书中的圣徒,殉道者们,他们的激情是多么伟大卓越啊!

    在这里,我们尤其应该怀念和纪念伟大的殉道圣徒,他们的英勇行为和鲜血不仅为主作了最高的见证,而且也洗涮了腐化的罗马旧世界、旧道德……

    在一部《暴君焚城录》电影中,所表现出的基督徒最后面对猛兽、酷刑、火刑、十字架时,唱着圣歌圣咏,勇敢地走向了如今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罗马斗兽场去。最让暴君尼禄反感和不能忍受的是,殉道基督徒们的歌唱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走笔至此,笔者深切的愿世界基督徒、尤其是中国的基督徒能在这历史选择的关口,真正地觉醒,从而以自己最坚实的信仰,在生活中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地为主作见证!

    菲:疾书于北京

    2004年11月20日

    晚:11:39分45秒
一、小论文 二十一、浅论看圣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古今的圣贤之道,当然这句话在今天似乎不完全是褒义了,但无可否认读圣贤之书无疑是古今中外的一切圣人、贤者、的衷心劝语和殷切期待啊!也许,人的外在的体能也有极限的时候,但人的内在的精神世界、思想境界、却是无止境的。法国的伟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心。”当然,天主教会肩负着耶稣基督所托付的神圣使命和救赎大业。一、圣化世界和圣化人灵。二、往训万民传播福音。在此前提下,看圣书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任务。但就其作用来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基督的信仰就从知识性来理解。真可谓是“博大精深”。因此,凡是从事牧灵和福传的神职人员。就教会的传统来看,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方可胜任此项神圣的工作。为了保证这一点,天主教会从古到今,其自身的信仰的内容已成为一门非常独立而又精深的大学问了。远在教会初期,耶稣的宗徒及弟子们,都为了教会的需要写过不少的书信并从事编辑的工作。因此,我们才说《新约》的作者是出自宗徒及宗徒弟子们的手而完成的。此后,由于教会那时受到了多神宗教和哲学流派、异端的威胁……在这关键的时刻,天主特别兴起了那么多的护教大师和教父们。他们的出现无疑是教会的中流砥柱。在“恶风巨浪”中他们力挽狂澜,他们的大名在人类的文化史、思想史和教会史中,永远闪烁着真理的光芒,给世界人类及教会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极珍贵的精神遗产。

    提到这一点,我们便能想到,圣教会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利用文化体系这一最具特色的功能(在天主教会,曾两次受到重伤;其一、1054年,东西教会的大分裂;其二、1517年、1536年和1551年的新教与天主教的分裂)在关键时刻,教会兴起了耶稣会。在会祖依纳爵•劳耀拉的带领下,首批弟子就取得了十分伟大的成果。如被称为东方传教主保的圣方济•沙勿略。在其后的四百多年间,耶稣会在世界各地,在其学问、文化及传播福音方面均作出了更伟大的成绩,如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弟子:利玛窦神父、南怀仁神父、朗士宁修士等,他们在传播福音方面不仅仅是中国及世界教会功臣,更对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做出了十分巨大而又影响久远的贡献。他们的名字不仅在教会史中名垂青史,而且他们的光辉业绩,也写进了中国的历史及世界史中了。

    以上是鄙人粗略的描绘了天主教会,近二千年来在文化、学术及信仰真理方面的杰出成绩。故此,我们有理由讲,天主教会的确有过十分辉煌的过去和极为灿烂的历史,她在世界历史中,曾多次出现过教会的艺术、建筑、音乐、文化、神哲学主载过整个社会的时候。就拿今天来论,具有真正的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社会有良知的文化人,都非常欣赏并赞美基督信仰的真理,因为她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伟大的、影响极为深远的欧美文明。所以可以这样讲:“所谓西方文明乃是基督教文明”,如果没有基督信仰,就没有今天欧美的文明;如果没有基督信仰,西方说不定要比东方世界落后多少倍呢。

    有鉴于此,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出现,自由学术言论的开放、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在这样的背景与前提下,于是在中国大地上也出现了诸如大学者、大教授中,不乏文化基督徒的现象,他们在宗教、学术、神学、伦理学、《圣经》、教史等方面,均有十分杰出的研究成果,其学术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在今天中国最著名的大学里,有专门的宗教学科和基督教学术研究中心等,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更是把基督宗教的方方面面,纳入其研究范畴之内。近年来其研究成果也是十分可喜可贺的。

    但不可否认,让笔者和同道、同仁们感到十分汗颜和无地自容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有绝大多数的教友们是被动式的信仰。而学习信仰知识,领会信仰真理,养成看圣书、读圣经的良好习惯者,真是少之又少,我们从全国各地教会兴办的教理培训班可以看出。尽管我们承认客观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就笔者多年来的经验来看,的确有时不仅是遗憾,而更多的是感到痛心至极啊!

    我们每个天主的儿女们,都必须的承认,在今天的某种意义下,我们的条件是历史以来最为优越的条件了。试想一想笔者在1994年前,一直看不到一本《圣经》的合订本。在1994年5月北京才第一次破天荒的在中国大陆首次有了合订本圣经了。而今天不要说《圣经》了,其“圣书”之多,至少有大几百种,当然优越的条件何止是书籍。今天教会在网站上的成绩也是非常的惊人,除了这些以外还有音像制品等。但我仍感到十分遗憾的是我们教会的大多数教友仍然是“麻木”的被动者,其利用率十分的低,这使我感到十分的担忧,因为圣保禄宗徒曾告诫我们:“信仰在于报道,报道在于基督的命令。”(罗十、17)。

    今天我们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腐败犯罪、无时不有的诱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兴,基督徒啊!你拿什么来保护自身信仰的纯真啊!

    我想全球的“世俗化”不仅对中国的教会如此,而且也对普世教会也是如此。我们十分敬爱的圣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近年来,以教会最高牧者的权柄带领全球的基督徒,施行诸如“玫瑰经年”“敬拜圣体年”等伟大举创,目的也是针对世俗化及罪恶对全球基督徒的侵蚀,而做出的强有力的回应。

    在谈过如此众多的话题之后,笔者在午夜时分,似乎看到了中国广大信友的严重的“营养不良”而痛心疾首。为此,笔者再次深切的呼唤所有的神职弟兄和一切献身天主的人及广大信友们,愿我们倍加珍惜天主赐予我们如此伟大的宏恩,让愿我们团结一致,把握时代的脉搏,在时代的狂浪中,能明智忠贞地为基督作信仰生活的见证!

    菲疾书于北京皂君庙

    2004年12月25日圣诞夜11点46分
一、小论文 二十二、浅论基督的最后审判和终极真理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朋友们,当您见到这个题目,会有怎样的感想呢?救主耶稣基督向我们生活于这个地球上的人宣布了一个超越古今、超越时空的伟大真理——“我是道路、真理与生命。”(若14:6)。就人的定位,从最终极的意义来看,我以为最普遍、最广泛、最恒常的真理乃是《玛窦福音》中基督耶稣亲自给我们描绘的公审判了(玛25:31-46)。很多时候,我们也许会有一种不太健全的认识,那就是我们总感觉那是一个十分威严而又极其可怕的,决定人类的最终最后的命运时刻到了。不错,这样的理解,并没有错。但是,我们更应该从时空的角度去作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因为这一段绘声绘色的描绘,并不是放在世末时才讲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中——耶稣的时代———已经响彻云霄地被宣讲出来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意义便显得十分重要和异常迫切了。

    我们知道,基督来到世界就是改变人世界的一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世界在至高、至美、至圣、至仁、至慈的天主眼中,早已被判了“死刑”。原来我们最初的人类始祖,从开始便背叛了天主,也更由于罪恶的入侵,使得这个世界不再是一个处处芳香四溢、莺歌燕舞的极乐园了,而是一个常常处于各种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败坏的“涕泣之谷”了。故此,基督一进入世界,便呼吁:“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耶稣在这里深刻而明确地表明,只有悔改,藉着“重生”才能参与基督耶稣的这个伟大的变革“活动”。就耶稣本身而言,他的奇迹,已向世间和人类庄严宣告:“一个善胜恶的时代来临了,一个改变人类悲惨命运的时刻到了。”当然这个改变,不是倾刻之间,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全部人类的历史过程。天主对全人类,有一个最终极的保证和安慰:“我听见由宝座那里有一巨大声音说:这就是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他要同他们住在一起!……作他们的天主,他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默廿一:3-—4)毫无疑问,来自《圣经》永恒的圣言,天主口里的话及终极保证,给了我们人类最为真实而永恒的安慰。宇宙人类中,再也没有能超越其上的真理了。但是对我们如今尚在“涕泣之谷”的人类及旅途中的教会而言,耶稣的最后审判的言论则是最伟大的启示和真理了。朋友们,在这段朴实无华的言论中,我们极清楚地看到耶稣明确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审判的标准,那就是“爱德的实践”。

    这个道理对于一个较为虔诚的基督徒来说,可能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我们能否真正明白其最内在的真理呢?我急切地深愿每一位基督徒在自己灵魂的最深处彻底明白“爱的实践”,它传递的是天父赏赐给人类最大、最卓越、最完美的恩惠。

    我们能从无数的事例中明白这条真理。朋友们,当伟大的诗人们在湛蓝的天空下仰观神奇的造物主所创造的宇宙万物时,即使是运用最美妙的诗句,也不能描绘出造物主在大自然中的和谐、神奇、美妙,是如此的惊人啊!当温暖和煦的阳光一遍遍地吻遍大地时,慈母般的大地正在拥抱所有的河流,山川、小溪、鲜花和小草……

    挚爱的朋友们,有谁能言传造物主的美善呢!我们记得主耶稣在与门徒们共进晚餐时以极温柔的言语,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诫命,你们应当彼此相亲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我们今天的人,能想到这中间包含了怎样的真理内涵吗?

    朋友们,基督要求我们的爱决不仅仅是生活中的“小爱”,而是至高至美至纯的超越人性之上的“大爱”,“没有为朋友舍命更伟大的爱了。”是的,二千多年来,天主教会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比世界任何一种宗教,更多地在宣讲并鼓励信徒去实践“爱德的行为”。我想,提到爱的行为,这决不应是基督徒的专利,而是世界、人类的终极主题所在。有史以来,有太多的善心人士,热血的作家、历史学家,他们有别于常人的眼光与心态,在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真相后,更是有着切肤之痛,含着热泪与热血一次又一次地警告世界上所有的人,怎样不断地聆听天父的忠告,怎样不断的实践这个爱的行为啊!

    是的,世界上的苦难太多了,血腥、罪恶和绝望也太多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圣贤、宗教人士,大慈大悲的修行者,都在全力地宣扬,认真的实践爱德行为。的确,没有爱的世界,就是一个灾难,一说话,没有爱,世界就是地狱。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曾有一位大诗人这样评论说:“没有尝过绝望的痛苦,就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身处绝境中的男女;没有经历过最为悲惨、最为极端的痛苦,就不能从心中产生最伟大的爱与一种无以伦比的同情之心。”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有太多的抱怨,诉说他人没有爱,没有同情心、怜悯之心。我想有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我们经历的时事太小,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过份的远离他们的生活,哪关他们的大苦大痛呢?,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过分的优越的生活中已使自己的心灵逐渐麻木,这种人连自己的生命都快不关心了,哪里还能去关心别人的生命呢?

    朋友们,佛教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据说,佛祖年少时,曾多次出游,他每次出游都能看见太阳底下,那令人十分伤心、悲痛的事件时时在发生。尽管这些事件,虽然在正常人看来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是佛祖每一次回到家,都痛心至极。当他最后一次出游时,看见一个人已死,被众人抬着去埋葬,其送殡的场面悲痛极了,一声声悲痛的哭号,撕心裂肺的号哭,近乎绝望的哭诉,构成一个十分“悲惨的世界”。刹那间,佛祖的心彻底碎了,他看到芸芸众生最后的结局,是如此悲惨绝望、无奈,于是痛下决心寻找“超脱之道”。

    在这里,让我们设想一下,耶稣为何向天下人表达了爱的这一番话后,把它视为“审判的最后、终极的唯一的审判标准呢?你想想,天主爱世人这一永恒不变的真理至少是广大基督徒所不能否认的。然而,基督耶稣让我们走向生命的最深处,乃是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存在着,极其悲惨的一幕又一幕的悲剧上演。如:耶稣在讲这番话语时,非常细致叙述到:无衣无食的、患病的、坐牢的……在这里,基督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界上随时都存在着的最为悲惨的现实。然而大能的主告诉我们:关心、爱护、同情他们,不仅非常应该,而且是基督徒严重的神圣使命。而关心他们,也就是爱天主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指出这是基督徒最神圣、最伟大、最圣洁、而又最起码的爱德行为,她是得成为天主的儿女,获得天主的欢欣;获得天主最终极赏报的唯一条件。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个享誉全球的贫民窟中的圣人——德肋撒修女伟大行为了。一本《特里莎姆姆》书中这样介绍说:“诺贝尔和平奖”奖得主———特里撒嬷嬷是20世纪最能打动人心的人物之一,她用自己的一生的奉献做出了对“爱”的最深的诠释。

    中国当代杰出的学者、作家余杰在《压伤的芦苇》中也这样描述道“她不是手握权柄的国王,也不是富可敌国的总裁,她不是貌若天仙的演员,也不是万人痴迷的球星,她不是著作等身的学者……她只是一位满脸皱纹瘦弱文静的修女。1997年9月5日,当她的噩耗传来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而流下哀伤的眼泪……”有关修女的评论,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我在每一次的感动中,都感觉到修女的出现是“苦难世界的圣洁天使,在痛苦与眼泪中挣扎人的圣母”。然而让我费解的是,全球的几十亿人及庞大的教会机构,怎么仅仅出现了一个德肋撒修女呢?这难道不是可悲的吗?

    在修女荣归天国的8年之后,一位印度作家———T•T•蒙德克尔为她写评传时,也特别提到了修女的皈依历程。让我感到十分兴奋的是,作者蒙德尔特别在书中提到,1946年9月1日星期二,对德肋撒修女是最重要的日子。那天,她正乘火车从加尔各答罗蕾女修道院去大吉岭静修,夜幕降临后,她开始诵读玫瑰经,过了一会儿她又拿出《圣经》,她看的是《玛窦福音》的25章。火车飞快的驶着,发出一声声鸣叫,她接着读下去:“当人子降临时,他坐在荣耀的宝座上……,于是这些人永远受苦,而正义的人,得到永生。”它告诉我们:“实践基督的真理,关键不在于懂得多少知识,而在于勇敢而真诚的实践,而德兰修女,就是这其中最伟大的实践者和英雄之一。”

    朋友们,在我们谈论过这么多的理论之后,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基督的圣训呢?

    我以为,整个基督世界及人类目前最大的危机乃至罪恶,就是很傲慢地地遗忘基督对我们最后审判的宣告。不可否认,就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徒已是逐渐地远离了这一最为神圣,最为关键的“启示真理”了。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人类世界,在巨大的物质诱惑面前,在各种文化、广告、学术的吹捧、乃至抄作下,人类的命运早已交给了有限而又可怜的物质世界了。我们惊人地发现,现代世界在科技、物质、金钱团团包围的背后,原来隐藏着巨大的伤痛和难以言述的绝望与悲痛……

    不幸的是这个伤痛是越来越多,难怪乎前教宗曾这样安慰我们:“唯有天主的爱,才能治愈人类的创伤”。走笔至此,午夜时分的我,近乎绝望地想到,如果人类首先是教会,如果不能真正聆听并实践这一伟大圣训,将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呢?

    毫无疑问,假如没有这份纯真的爱,人类所有的科技:物质、金钱……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生命的意义,因为今天人类的灾难与痛苦,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这实在是远离天主圣言的严重后果。

    菲疾书于北京

    六郎庄

    于2005.10.17凌晨1:35
一、小论文 二十二、浅论基督的最后审判和终极真理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朋友们,当您见到这个题目,会有怎样的感想呢?救主耶稣基督向我们生活于这个地球上的人宣布了一个超越古今、超越时空的伟大真理——“我是道路、真理与生命。”(若14:6)。就人的定位,从最终极的意义来看,我以为最普遍、最广泛、最恒常的真理乃是《玛窦福音》中基督耶稣亲自给我们描绘的公审判了(玛25:31-46)。很多时候,我们也许会有一种不太健全的认识,那就是我们总感觉那是一个十分威严而又极其可怕的,决定人类的最终最后的命运时刻到了。不错,这样的理解,并没有错。但是,我们更应该从时空的角度去作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因为这一段绘声绘色的描绘,并不是放在世末时才讲出来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中——耶稣的时代———已经响彻云霄地被宣讲出来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意义便显得十分重要和异常迫切了。

    我们知道,基督来到世界就是改变人世界的一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世界在至高、至美、至圣、至仁、至慈的天主眼中,早已被判了“死刑”。原来我们最初的人类始祖,从开始便背叛了天主,也更由于罪恶的入侵,使得这个世界不再是一个处处芳香四溢、莺歌燕舞的极乐园了,而是一个常常处于各种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败坏的“涕泣之谷”了。故此,基督一进入世界,便呼吁:“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耶稣在这里深刻而明确地表明,只有悔改,藉着“重生”才能参与基督耶稣的这个伟大的变革“活动”。就耶稣本身而言,他的奇迹,已向世间和人类庄严宣告:“一个善胜恶的时代来临了,一个改变人类悲惨命运的时刻到了。”当然这个改变,不是倾刻之间,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全部人类的历史过程。天主对全人类,有一个最终极的保证和安慰:“我听见由宝座那里有一巨大声音说:这就是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他要同他们住在一起!……作他们的天主,他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默廿一:3-—4)毫无疑问,来自《圣经》永恒的圣言,天主口里的话及终极保证,给了我们人类最为真实而永恒的安慰。宇宙人类中,再也没有能超越其上的真理了。但是对我们如今尚在“涕泣之谷”的人类及旅途中的教会而言,耶稣的最后审判的言论则是最伟大的启示和真理了。朋友们,在这段朴实无华的言论中,我们极清楚地看到耶稣明确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审判的标准,那就是“爱德的实践”。

    这个道理对于一个较为虔诚的基督徒来说,可能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我们能否真正明白其最内在的真理呢?我急切地深愿每一位基督徒在自己灵魂的最深处彻底明白“爱的实践”,它传递的是天父赏赐给人类最大、最卓越、最完美的恩惠。

    我们能从无数的事例中明白这条真理。朋友们,当伟大的诗人们在湛蓝的天空下仰观神奇的造物主所创造的宇宙万物时,即使是运用最美妙的诗句,也不能描绘出造物主在大自然中的和谐、神奇、美妙,是如此的惊人啊!当温暖和煦的阳光一遍遍地吻遍大地时,慈母般的大地正在拥抱所有的河流,山川、小溪、鲜花和小草……

    挚爱的朋友们,有谁能言传造物主的美善呢!我们记得主耶稣在与门徒们共进晚餐时以极温柔的言语,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诫命,你们应当彼此相亲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我们今天的人,能想到这中间包含了怎样的真理内涵吗?

    朋友们,基督要求我们的爱决不仅仅是生活中的“小爱”,而是至高至美至纯的超越人性之上的“大爱”,“没有为朋友舍命更伟大的爱了。”是的,二千多年来,天主教会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比世界任何一种宗教,更多地在宣讲并鼓励信徒去实践“爱德的行为”。我想,提到爱的行为,这决不应是基督徒的专利,而是世界、人类的终极主题所在。有史以来,有太多的善心人士,热血的作家、历史学家,他们有别于常人的眼光与心态,在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真相后,更是有着切肤之痛,含着热泪与热血一次又一次地警告世界上所有的人,怎样不断地聆听天父的忠告,怎样不断的实践这个爱的行为啊!

    是的,世界上的苦难太多了,血腥、罪恶和绝望也太多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圣贤、宗教人士,大慈大悲的修行者,都在全力地宣扬,认真的实践爱德行为。的确,没有爱的世界,就是一个灾难,一说话,没有爱,世界就是地狱。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曾有一位大诗人这样评论说:“没有尝过绝望的痛苦,就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身处绝境中的男女;没有经历过最为悲惨、最为极端的痛苦,就不能从心中产生最伟大的爱与一种无以伦比的同情之心。”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有太多的抱怨,诉说他人没有爱,没有同情心、怜悯之心。我想有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我们经历的时事太小,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过份的远离他们的生活,哪关他们的大苦大痛呢?,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过分的优越的生活中已使自己的心灵逐渐麻木,这种人连自己的生命都快不关心了,哪里还能去关心别人的生命呢?

    朋友们,佛教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据说,佛祖年少时,曾多次出游,他每次出游都能看见太阳底下,那令人十分伤心、悲痛的事件时时在发生。尽管这些事件,虽然在正常人看来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是佛祖每一次回到家,都痛心至极。当他最后一次出游时,看见一个人已死,被众人抬着去埋葬,其送殡的场面悲痛极了,一声声悲痛的哭号,撕心裂肺的号哭,近乎绝望的哭诉,构成一个十分“悲惨的世界”。刹那间,佛祖的心彻底碎了,他看到芸芸众生最后的结局,是如此悲惨绝望、无奈,于是痛下决心寻找“超脱之道”。

    在这里,让我们设想一下,耶稣为何向天下人表达了爱的这一番话后,把它视为“审判的最后、终极的唯一的审判标准呢?你想想,天主爱世人这一永恒不变的真理至少是广大基督徒所不能否认的。然而,基督耶稣让我们走向生命的最深处,乃是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存在着,极其悲惨的一幕又一幕的悲剧上演。如:耶稣在讲这番话语时,非常细致叙述到:无衣无食的、患病的、坐牢的……在这里,基督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世界上随时都存在着的最为悲惨的现实。然而大能的主告诉我们:关心、爱护、同情他们,不仅非常应该,而且是基督徒严重的神圣使命。而关心他们,也就是爱天主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指出这是基督徒最神圣、最伟大、最圣洁、而又最起码的爱德行为,她是得成为天主的儿女,获得天主的欢欣;获得天主最终极赏报的唯一条件。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个享誉全球的贫民窟中的圣人——德肋撒修女伟大行为了。一本《特里莎姆姆》书中这样介绍说:“诺贝尔和平奖”奖得主———特里撒嬷嬷是20世纪最能打动人心的人物之一,她用自己的一生的奉献做出了对“爱”的最深的诠释。

    中国当代杰出的学者、作家余杰在《压伤的芦苇》中也这样描述道“她不是手握权柄的国王,也不是富可敌国的总裁,她不是貌若天仙的演员,也不是万人痴迷的球星,她不是著作等身的学者……她只是一位满脸皱纹瘦弱文静的修女。1997年9月5日,当她的噩耗传来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而流下哀伤的眼泪……”有关修女的评论,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我在每一次的感动中,都感觉到修女的出现是“苦难世界的圣洁天使,在痛苦与眼泪中挣扎人的圣母”。然而让我费解的是,全球的几十亿人及庞大的教会机构,怎么仅仅出现了一个德肋撒修女呢?这难道不是可悲的吗?

    在修女荣归天国的8年之后,一位印度作家———T•T•蒙德克尔为她写评传时,也特别提到了修女的皈依历程。让我感到十分兴奋的是,作者蒙德尔特别在书中提到,1946年9月1日星期二,对德肋撒修女是最重要的日子。那天,她正乘火车从加尔各答罗蕾女修道院去大吉岭静修,夜幕降临后,她开始诵读玫瑰经,过了一会儿她又拿出《圣经》,她看的是《玛窦福音》的25章。火车飞快的驶着,发出一声声鸣叫,她接着读下去:“当人子降临时,他坐在荣耀的宝座上……,于是这些人永远受苦,而正义的人,得到永生。”它告诉我们:“实践基督的真理,关键不在于懂得多少知识,而在于勇敢而真诚的实践,而德兰修女,就是这其中最伟大的实践者和英雄之一。”

    朋友们,在我们谈论过这么多的理论之后,我们该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基督的圣训呢?

    我以为,整个基督世界及人类目前最大的危机乃至罪恶,就是很傲慢地地遗忘基督对我们最后审判的宣告。不可否认,就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徒已是逐渐地远离了这一最为神圣,最为关键的“启示真理”了。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人类世界,在巨大的物质诱惑面前,在各种文化、广告、学术的吹捧、乃至抄作下,人类的命运早已交给了有限而又可怜的物质世界了。我们惊人地发现,现代世界在科技、物质、金钱团团包围的背后,原来隐藏着巨大的伤痛和难以言述的绝望与悲痛……

    不幸的是这个伤痛是越来越多,难怪乎前教宗曾这样安慰我们:“唯有天主的爱,才能治愈人类的创伤”。走笔至此,午夜时分的我,近乎绝望地想到,如果人类首先是教会,如果不能真正聆听并实践这一伟大圣训,将是一个怎样的悲剧呢?

    毫无疑问,假如没有这份纯真的爱,人类所有的科技:物质、金钱……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生命的意义,因为今天人类的灾难与痛苦,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这实在是远离天主圣言的严重后果。

    菲疾书于北京

    六郎庄

    于2005.10.17凌晨1:35
一、小论文 二十三、浅论基督徒的生死观
    朋友们,我们人性感情的终极表达是什么呢?那就是要生活(生存)而非死亡。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将这一人间真理推到了极致,曾有名言说:“生活中无论有多少苦难,有多少凄风苦雨……死亡也绝不能是生命的胜利。简言之,死亡是毁灭,死亡是灾难,是最可怕,最严重,最无情,但又最司空见惯,真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啊!’朋友们,但我今天却要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正是在这个令几乎所有的人谈“死”色变的“死亡”中,指示了人与宇宙的最高真理和人的最高真实存在。这是因为在人类的历史中,有两位最为伟大的先知人物,恰是从“死亡事件”中揭示出了最高真理。从时间上说,首先是古希腊最有智慧也最博学的圣哲苏格拉底,曾以破坏民主和毒害青年思想,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稍后是被史家称作的“纳匝肋人耶稣”,这位真天主而真人的基督的“受难死亡事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在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世界面貌也改变得无法形容。然而就人类历史而言,这两出“死亡事件”确如一座通向高天的巨峰,是讫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彻底看清它的全貌。从这里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死亡”。哪里是凡夫俗子的粗浅认识呢?

    曾忆苏氏临终前的那段著名的演讲,其中有这么一句“人在临终时,多半已成了先知”。我们且不论圣哲的那种视死如归的胆略和对死亡的无畏。而这句话中,所揭示的真理,至今令千秋万世的哲人和思想家在不停地研究、探讨……继苏氏以后,那个被称为纳匝肋人的耶稣,又以煽惑百姓,自称为王的罪名,以最屈辱、最惨酷的极刑处死。然而令杀害他的仇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耶稣的言论、思想和他的生命力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人类历史的两千年当中,千百倍地生长,亿万倍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一切。这也许是无数的虚无主义者们无法理解的、悲惨的“哥耳哥达”不再是死亡谷,而是生命与真理的“生长地”。

    朋友们,今天,当我们再一次打开圣经,我们会看到:“福音中的最高真理————‘谁若爱惜自己的生命,必要丧失生命,但谁若为了我的缘故丧失自己的生命,必要获得永恒的生命。”当然,世俗之子和享乐之子们,不能认可和理解这些真理的言词。

    在这里,给我们带来一个最最严重的深思,那就是如何看待生命的话题。就从人的本性来看,珍爱生命不仅理所当然。而且大力提供这是此世的卓越真理。但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人的这种本性的驱使下,避凶保命,显得是如此的合理而且应当,但真理毕竟是真理,它像太阳,将永远高出山头……早在中国战国时代的亚圣———孟子在其《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朴素地证明了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的分析和比较,在这里孟子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有一种恶比死亡都可怕,那就是罪恶;有一种真理比生命都宝贵,那就是大义的真理”。

    尽管此种理论和思想发端是如此之幸,但是在回顾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正的奉行者,却是多么的少啊!像《红楼梦》中提到的那个“门子”提醒假雨村的那一段情节,使我们不禁想到,孟子的高洁在人间是多么的难啊!中国近代史上象林觉民这样的壮士,在中国实在不多啊!那么基督的生死观是什么呢?正如著名的神学家尼布尔所言:“仁爱和真正有人性的人的灵性,必定战胜邪恶,这种邪恶不能攻破负责的灵性自由的最后堡垒。精神的生命并不逃避死亡和摆脱毁灭;相反,它承担死亡并在死亡中得到保全。它只有在完全的毁灭中,才能实现其真理。”这话说得太伟大了,但的确太难了。

    朋友们,这其中的真理我们能明白吗?让我们打开福音中,看一看耶稣的言行。耶稣在传道时,曾三次预言自己将要受难,而且每一次提到时,都非常严肃、郑重……

    让我们惊奇的是,耶稣的生命里,把这一“受难、死亡、牺牲”事件,看作是最最重要、最最不能忽视的中心事件。我们甚至可以说,全部的启示及内容都是为了这个事件出场,并作准备的。我们还必须注意耶稣在提到“受难”事件时,屡次强调“人子不是必须先受苦难,才能进入他的光荣吗?”这里提到的内容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必须”。换言之,这里不会因世界及人的行为改变之。因为这是天主拯救世人的最重要部分,———即伟大的救赎工程。值得说明的是“谁如果胆敢或有意或恶意阻挡,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愚蠢的,灾难性的;是在充当魔鬼的角色。”福音中不也记载了耶稣怎样训斥伯多禄吗?“撒殚退到我的后面去,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朋友们,我们由此非常清楚地看到:人的真理和天主的真理是多么不同啊!由此可以知道,由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惨情、惨景、惨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的苦难、死亡及十字架事件,已深深进入了历史的中央。由十字架事件所引发的意义,是全部救恩史的奥迹所在;是天主拯救人类的奥迹所在,是天主真理奥迹所在,更是天主上智的奇妙安排。这是人类讫今为止,给予苦难、牺牲、受苦难意义的终极性、宇宙性、历史性的最终极的肯定。而且也可以断言,除了耶稣所赋予的意义以外,也不能有其它意义所在。当然这里所提供的真理言辞,不仅仅因为基督耶稣亲临十字架,更主要的理由是“十字架事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特殊的事件,因为人类除了“基督十字架事件”以外,其余的都是人的事件,而“十字架事件”确是由天父本身亲手领导,其中决没有人的因素和意见等问题存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世间的苦难,受苦,甚至死亡不仅不应该害怕,它甚至有救赎的价值。初期教会的保禄宗徒,一生致力于宣讲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的真理言辞。保禄领悟这端真理是如此的卓绝,保禄认识到尘世的苦难、死亡、都能给基督的十字架带来救赎的价值。如他的著名言论:“参与他的苦难,相似他的死亡。”在保禄看来:“效法基督,践行苦难与牺牲的道路,不仅是应该的,更是必须的。”当然,我们在福音中,也同样听到了基督的召唤是何等的激烈:“无论是谁,他不舍弃他所有的一切来跟随我,便不是我的门徒。”他在另一处也强调:“谁不舍弃他的所有,甚至自己的性命,便不能跟随我。”

    耶稣的这些真理言辞,早在初期教会时,在天主圣神的感动下,首批宗徒的确正是为了福音和基督,至死追随了他,甚至都到了洒热血的地步。稍后的圣保禄及其弟子们,也都是为了基督洒尽了自己的热血。伟大光荣的殉道先烈们,给我们留下的何止是刚勇的榜样,而且更是见证,一种超强的见证—————“比死亡更强的生命”啊!

    当然,今天会有很多的人会讲:中国的孔孟不是早以提到了有关生死价值观的论证吗?如“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等,但我以为不管孔孟之道如何地超尘拔俗,如何具有圣人之心,但和那位圣神的主,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是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的和相提并论的。

    亲爱的朋友们,我相信在这个普遍陷于功利、快捷、享乐至上、科学万能的今天,基督徒的生死观也许不仅很难实践,而且也很难接受。尽管如此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由十字架上所投下的真理之光和希望之光,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是越来越强了。著名的文化学人,基督文化的先驱刘小枫博士在其书《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一书中强调说:“也许是由于20世纪更为残酷的历史现实,神学家如此强调上帝受苦的神学,如:‘乌纳慕诺的《天主的忧苦》别尔嘉耶夫的《天主的悲剧》、卡尔•巴特的《上帝的苦弱》、朋霍费尔的《上帝的痛苦》、赫舍尔的《上帝的悲剧》、云格尔的《上帝的受难》、莫尔特曼《十字架的惨状》等。朋友们,在我们这个私欲膨涨的世代,如果整个民族、国家、家庭甚至每一个人都来唾弃基督的生死观,而把苦难、牺牲、奉献,为义而死视为荒唐之事,同时又疯狂而无止尽地追求、享乐、科学、金钱……那么这个世界会怎样呢?朋友们,《生活文摘报》报到:标题为《廿世纪的残酷政治》一文中,作者强调说:“如果人类曾经梦想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就可以再也没有仇恨、血腥、战争、暴力……那么,20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20世纪恰是人类这个美好梦想的终止。”朋友,请看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话语啊!

    今天人们担心恐怖、经济危机、担心下岗,更担心可怕的“9.11事件的重演”等恐怖活动。圣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回顾25年的教宗生涯中,再一次呼吁人类,信靠基督,不要害怕,因为只有他才是人类历史的始与末。

    教宗还在传教节及其它文献中强调:“只有天主的慈爱,才能治疗世界的创伤。”“除非我们全身心爱天主,我们便不会找到平安。”

    在结束此文时,我解读到了近日由美国施密特撰写,北京大学出版的《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一书,读来深受感动。我们从该书的译者的后记中可以看到:“我承认自己对人类发展史所知甚少,我在翻译该书时,了解到人类曾有过如此血腥的历史,如此堕落的历史,如此邪恶的历史,如此恐怖的历史。人哪!你贵为万物之灵长,你的作为都与你的高贵身份相去甚远,你为什么如此扭曲?”

    “翻译过程中,我几度辍笔,告诉本书的责任编辑游冠辉先生,我无法再继续译下去,那些恶心的字眼强烈地刺激着我的神经,我的五脏六腑在翻腾。回眸人类历史,如果没有基督教的影响,角斗士、奴隶制、一夫多妻、食人蕃。活人祭、陪葬、裹脚……这一切恐怕今天仍然是“人类文明”的内容。”

    剑菲写于北京

    2004.11.8
一、小论文 二十四、论快乐人生与精神生命
    有位哲人曾说:“平庸的一生是快乐的,而伟大的一生则是痛苦的。”我想这里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并非绝对如此。我想,只要是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都不会拒绝和追求快乐的生活。甚至人类的全部努力、奋斗……都是从这里来的。诸如:大到武装起义、革命变法,小到团体奋斗、个人经营,莫不如此。尽管人世间有太多的人,并不关心有关真理、永生、不朽,具有永恒性的命题,但作为人来讲,也绝不愿如同猪狗一样浑浑噩噩、醉生梦死,一死了之。啊!快乐的人生,多么令人神往!多么令千千万万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地域的男男女女追求啊!生活于今天的人类,是否生活在快乐中呢?

    我们现在要特别问一下,现代人的故事是成功的故事吗?的确,是的,君不见,现代人的尖端科学、发明者的日新月异、上天掘地、探测海洋、飞翔太空、电脑网络化……的确所有这些古人不仅没有,甚至连想也不敢想。那么,我们再问:现代人是快乐的故事吗?这就不一定了。当今著明学者——孙志文教授在其名著《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中说:“今天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物价一天天的上涨!我的丈夫又失业了!我家那宝贝儿子,周末从来不在家里,早知道就不买汽车给他;我们不知道怎样管教子女。现在的孩子年纪小小便开始喝酒、抽烟;我们家几乎天天为电视节目吵闹不休;……”

    为什么现代人还是不停地诉苦?现代的人几乎能随心所欲,要走路就走路,要坐车就坐车,要吃什么有什么……科技的进步使人享受了空前的自由,现代人生活在科技时代所创造的种种方便和舒适当中,但还不停地诉苦。难道现代的社会有什么差错?让我们看一看,在无意义的生活背后,有快乐幸福可言吗?

    今天到处都能看到的是普遍的不满,无论在设备齐全的大厅里,在一般平民的住宅里,在办公室里,在学校里,在娱乐场所里,随时都能遇到它。

    我不是说那种事出有因的沮丧,如:由于失去了一个极为心爱的人,或是由于一次严重的失败而使你几乎窒息,志气消沉。

    让我们来稍稍观察一下,那种生活的烦恼和缺乏明显理由的颓丧。

    一个常在忧郁中生活的人,一但遇到生活的打击,当然很容易就会倒下去的。那么究竟从何而来的这些焦虑、恐惧、神经衰弱?这是连精神病专家也无法解开的死结。

    无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灰心失望的世界里,有许多人虽然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是他们却更好像住在没有屋基的房子里;走在这漫无目的的道路上,心中丝毫没有信念;在他们眼中,再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了。

    他们对一切都已经烦腻了,对什么也都觉得饱和了,对一切都已受够了。

    众所周知,动物只要健康并有足够的食物,便会快乐。我们觉得人类也应如此,但事实不然,至少大多数人不是这样。你可以去学学观颜察色的艺术,你不妨去感受一下你平日所遇到的那些人的心境。英国诗人布莱克写道:“我们看到的每张脸上都有一个标记,那是弱点和苦恼的标志。”

    与快乐人生相对立的则是痛苦或苦难人生,甚至是在苦难中的绝望。我们要追问:生命究竟是什么?作家海童在其《天堂里的躁动》一书中描绘道:“春天,当冰消雪融、万木复苏之际,你看那枯萎的老树,骤然间万枝抽发、葱绿欲滴;旷野荒岭,一夜之间生机盎然,花团锦簇!那些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虫子,欣欣然抬起了迷朦的睡眼,从黑暗的冻土下钻出来,开始了吱吱的鸣唱……这就是生命!当你溯黄河而上,走进那些落后的村庄,看见村民们几代人合用一床被褥,顿顿吃发黑的干硬发瘪的馒头,却依然充满欢声笑语的情景。噢!这就是生命!”

    赫拉克里特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是否也可以说:生命,每天都是新的呢?

    活着,就是一切,难道还有什么比活着更可迷恋的呢?

    然而,自杀的阴影却像象非洲的食蚁兽,正狂噬着人类的肌体,一次次把生命的意义嘲笑。我们不禁要大声责问:为什么人类自杀之风非但没有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益减少?反而愈演愈烈,几乎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

    在中国我相信,自杀的数字绝不是少数,只是由于人口众多而被淹没了。我们认为,一般人的自杀是暧味的世界无意义性边界发起的最后冲击。然而有另一种类,如诗人的自杀却不是这样,而是对生命意义最后冲击的否定。正如刘小枫在《诗化哲学》中说过的,诗人自杀是20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内在事件。之所以是内在的,就因为它发生在人的信念内部。不管怎样,人的确歌颂的是生,而不是死。无论苦难与死亡有多么绝对的理由,但死亡与苦难,绝非生命的最后胜利。那么快乐人生究竟在哪里呢?如何生活才算是快乐人生呢?

    古代的人类由于生产力极不发达,于是人们必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所过的生活在现代人看来,的确太“悲惨”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电的发现、科学技术的发明,人逐渐地从这“悲惨”的处境中,解放出来了。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给人类带来的快乐也是空前的。但这也是一个不幸的事实,大到开疆拓土,掘地造河,挖掘矿藏,尽乎做到一次性应用。小到城市建设、农村改革、家庭装璜、个人包装等,不一而足。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各种琳琅满目的服务行业,诸如娱乐场所,休闲吧等,再加上媒体、电视、电台铺天盖地,日夜轮翻的“狂轰滥炸”的广告炒作,更是把物质享乐推到了颠峰。这一切多么令人眼花燎乱、应接不暇啊!于是有人便大声呼应,这就是“快乐人生”。要注意,比以上更具有魅力和刺激的还有从古自今的,诸如:狂欢、娱乐、游戏、服装、事业和爱情,甚至是近乎犯罪的行档,打斗、竞争、色情节目、畸形的消费……尽管从这里已产生了负面作用,甚至是悲惨的下场,但是这一切含泪滴血的教训,并没有能消减现代人的“雄心壮志”,甚至有很多人还认为,没有这一切,便不会找到生活的一丝乐趣……。

    的确,现代的物质文明给人带来无穷的便捷、快速、省事、舒适及消费。他生活于光明之中,他住进钢筋水泥建成的结实的房屋之中,风暴雷电再也不能袭击他了;他裹在厚厚的棉绒大衣里,严寒已不能威胁他了;他使用空调和电风扇,酷热也对他无可奈何了;他用科技、工业的力量消除了自然对他的威胁,再也不必去同野兽搏斗了……那人的灵魂在哪里呢?精神生命又在哪里呢?有人说:“他们都在流浪……”。

    显然,由于现代化,我们现在的境况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我们终于成功地摆脱自然的束缚,但却被隔离。关于自然和我们自身有十分丰富的知识,却并没有真正知道所有这一切的意义和如何好好地利用它。今日,谁能告诉我们快乐人生的实质?谁能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作为有责任感的当代人,我们必须思考这个事实:科学技术成就已把我们和这个星球带入前途暗淡、危机四伏的境地。而许多危机威胁地球文明的继续存在,也许还威胁地球的自身的生命。其中,人口迅猛增长,自然资源急速耗尽,核战争对我们的明显危胁等,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如果我们未能解决这些问题,将导致心智活动停滞的状态。可见,谋求新的精神境界是当代一切有责任感的人的首要任务。

    1962-1965年召开的著名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简称:梵二)在《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中,对现代人的烦恼、忧愁、矛盾、不平衡、乏味、无生活目标等,有着十分深刻的论述。宪章认为上述的一切,可以用“发展不平衡”来形容。美国一杂志社有这样一幅漫画:画面上方有一架波音747飞机在空中飞翔,机身上写着“科学”两个大字,而在飞机下面有一个乌龟,上面写着“道德”。据说第二天这个漫画略有改变,只是乌龟肚子朝天,已死了。我想这幅漫画已非常辛辣地告诫人们:科学与道德的差异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人类精神生活的萎糜和道德的滑坡,乃至沦亡又是多么的令人不寒而栗。

    现代人,尤其是具有青春活力的青年人,藉着尖端科学的超强力量,看着光怪陆离的警匪枪战,凶杀色情片目,吃着名目繁多的大鱼大肉,听着节奏震天的迪斯科……在世人崇尚功利金钱的时代,正如孙志文教授所言:“人就再也看不到世界和自然的奥妙和神秘性,人和最高的真实失去了接触。古人经由神秘知识,诗人经由想象,哲学家经由他们整体性的理解,都和最高的真实有所接触。今天是人类有史以来,人类头一回除了他自己和他自己的产品外无以所对。今天,一条河在人看来只是推动涡轮机的能源,森林只是生产木材的地方,山脉只是矿藏的地方,动物只是肉类食品工业物的来源……”。虽然物质文明是多么的耀眼,,而今天人类的精神病,不幸又成为时代的病症。

    有时我们细想,人真的如此脆弱可怜吗?伟大哲人帕斯卡尔说:“人是思想的芦苇”。它形象地说明人既是伟大的———因为其卓越的思想,同时又是多么的脆弱、如同芦苇。据报道,在大学校园内有这样一张海报:一幅绞架环扣,套在一个人的脖子上,环扣下面挂着一串钥匙。意思是某位同学丢失了钥匙,万分火急,假如找不回来,他只好吊死。这是多么幼稚的举动,多么可怜、可悲的下场!

    有句俗语:人只要精神不垮,是绝不会被打倒的。我觉得很有道理,这是因为人类的力量本质上是精神的力量。但这种力量特别表现在对信仰、智慧、爱和恐惧中的人类身上。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较多。看似柔弱的妇女为从虎口夺取儿子的生命,奋力杀死猛虎;火灾中的病人,不仅自己逃出大火,而且救出婴儿……

    科学家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只大老鼠找来,把第一个玩弄一下,立刻把它丢在一个很大的水盆里,结果这老鼠一共挣扎了68个小时而气绝身亡。第二只老鼠则是事前就玩弄它,直到它几乎不再反抗,然后放入水中,结果,不到十分钟就死去。可见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希望与绝望所产生的结果是多么的不同啊!

    我们甚至可以说,连小孩都知道一个道理:“一个泄气的皮球,是无法拍起来的。”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告诉我们:“当我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紧锁眉头的人,便想到几天后,会在自己的诊所里见到他。果然如此。由此,可以知道人的精神生命是如此极端的重要。今天的人类更是处在一个生存艰难、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人的身心压力格外地加剧,单凭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健康的体魄是远远不够的,人类必须寻找早以失落的精神王国。这是因为人类的精神生命,具体表现在人类自身的信仰中。我想到今天,恐怕没有人再怀疑信仰的力量了。

    那么精神生命的力量究竟如何?其本质又是什么呢?我突然想起了中国著名的弘一法师:“生命的三重境界”,也即人生的三层楼。

    第一层,是指那些终其一生,纯属于物质的层面。说白了就是指“吃喝的人生”。

    第二层,是指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外,更多的是追求文化、艺术、道德、美善,他们甚至有时为了她,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来追求。

    第三层,是指属于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终生把永恒、不朽、灵魂、不死、追求真理的最高存在等视为终其一生的最高理念和奋斗目标,并且常愿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流血的代价来换取。

    弘一法师这样来划分人生的追求层次,是否合理,暂不考究。但它至少能说明,人可以活得伟大、崇高、圣洁、甚至不朽。现在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感官快乐的人生与道德信仰的精神生命,差异是如此巨大。俄国著名哲人莎菲德拉说:“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金钱、地位,也不是美好的爱情,而是获得真理。”这种获得真理的满足感、兴奋喜悦感,几乎用人间的言语无法形容。古代罗马世界最富盛名、伟大的基督思想家圣奥思定,其名著《忏悔录》被现代人视为“将生命奉献给真理本体的歌唱。”此书不仅以诗情洋溢的哲学和神学智慧成为历代哲人不得不谈的经典,更由于它以浓墨重彩刻画了一个蔑视圣经和基督信仰的异教徒,一个极富深邃智慧和批判锐气的哲学家,以及一个耽于情欲的登徒子,终于认同信仰,皈依天主的旅程,而吸引着历代无数的读者。

    其书中点睛之笔是:“主啊!如果我的心回不到您的怀抱,便永远得不到安宁。”这是因为,书中反复描述了生活中无论是教养带来的喜悦,还是情欲带来的快感,都不能使他获得真正快乐。让我们惊奇震撼的是,当奥思定找到生活的天主及其真理时,那种幸福愉快的满足感溢于言表————“眩目的光辉,美好的音乐,沁人的芳香,精美的食物,和心上人的拥抱。”“啊!我爱你!爱的太晚了!噢,古老、常新而完美的你!我爱你爱的太晚了!”圣奥古斯定,以动人的语言表述了这种幸福满足感。

    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告诉读者,找到天主及其真理是精神生命的最高体现,而且在寻找过程中,尽管有时受到无情打击,甚至是生命的代价,也绝不气馁。以超乎常人的勇气,面对酷刑与死亡,也存在着超越俗人和俗世的更高的忠诚。

    英国著名的殉道烈士、圣徒托玛斯•莫尔便是一个伟大卓越而又崇高的基督战士。莫尔曾对他心爱的侄儿罗波生说:“孩子,我感谢我们全能的天主,战斗就是胜利。”当好心善良的诺福克公爵告诫他注意危险:“总之,莫尔先生,与帝王抗争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帝王一怒,顿时便会横尸遍地,流血千里,只怕你的性命堪忧矣。”奥斯定却说:“福克公爵先生,果真是这样的吗?那也不过如此,我和你的区别就是——我今天死去,你则稍后死去,只不过我们的时间早晚不同罢了。”

    许多伟人在艰难和危险的时刻,有妻子在背后的坚定支持。而在莫尔被囚境其间,他的妻子却不止一次向莫尔疯狂地哭喊、哀求莫尔背弃信仰及忠诚,要附和国王。这是因为,只要莫尔按照国王的要求去做,他就能立刻重获自由,他就能重新拥有他在切尔西的精致漂亮的住宅、藏书室和画廊,他就能重新和妻子、孩子共享天伦之乐。莫尔温和而高兴地对妻子说:“精美漂亮的住宅能与我热爱真理信仰和忠诚相提并论吗?”他的妻子则轻蔑地回答说:“真是愚不可及,真是愚不可及!”

    这一种可贵的态度,有时特别表现在对精神价值的最圆满最彻底的肯定。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鲁迅高度赞誉的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便是其中最出色者。司马迁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了汉武帝,因而遭受了绝对是可怕的、毁灭性的打击。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比较近步的生死价值观。作者怀着无限的伤痛,在本书最后说:“草创未成,遭逢这起灾祸。我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极惨酷的刑罚,而没有怨恨的表示。如果我能著成这部书,把它藏在名山之中,传给能够理解它的后人,在四通八达的都市里散布,这样,我从前被侮辱的旧债就能偿还了,即使被千刀万剐,我还会后悔吗?”

    现在我们就可以发现,无论是所谓快乐人生或是精神生命的人生,都要寻根。在这个日益复杂多变,人心不古的现代世界,能否在俗世中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根据信仰的启示真理,答案是否定的。基督对尼苛德摩说:“天主竞这样爱了世界,竟赐下了他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三•16)

    耶稣使人了解,世界不但不是人类最终幸福的泉源,而且还可以成为人类丧亡之因由。这个世界看似人类制造知识的最大工厂,有进步与文化、有传播媒体的现代系统、有无限制的民主自由体制,但是,这个世界却没有能力使人幸福!

    换言之,世界没有能力把人从各式各样的罪恶、疾病、瘟疫、水患、灾殃中救出来。这个世界有它的富足与匮乏,需要被拯救,被救赎。

    人类世界没有能力使人脱离痛苦,更没有能力使人脱离死亡。永生只能来自天主,只能是他的恩赐。不能由他所创造的世界给人。信仰的真理近一步告诉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基督的福音就是人类最好的消息,而天主恰是人类喜乐与希望的源头。

    我们还发现,尽管世间仍有太多的人否认信仰,更否认基督的救赎——天主的爱,但俗世之子果真能在其红尘中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的人生吗?被后人誉为艺术成就最高的伟大的悲剧巨著《红楼梦》,开篇便引了一篇耐人寻味的《好了歌》。曹雪芹通过跛足道人之口,唱了一曲近乎绝望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期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在《好了歌》中所概况的四项人生追求:“功名”、“金银”、“姣妻”、“儿孙”,这是两千多年来,一般人都对之深信不疑的。

    在这里中国著名的红学家———成穷教授有最精僻的论述:“多少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金榜题名,扬名天下!多少人奔波操劳,就是为了敛财聚宝、泽及子孙!多少人择妻纳妾,就是为了建造一生的安乐窝!多少人养儿育女,就是为了子女将来涌泉回报。

    如果不能全部实现这四个方面的人生极至,即使只拥有其中一二,也足以告慰平生。

    《好了歌》所揭示的虚妄属于此种情形吗?“功名”的虚妄,是因为不能永世留存;“金银”的虚妄,是因为难聚易散;“姣妻”的虚妄,是因为不能从一而终;“儿孙”的虚妄,是因为孝子难觅,不是不好,而是难找。的确,《好了歌》是一首关于“世人”信仰危机的歌,这首歌不仅流露出事与愿违的失望之情,更透视出“世人”在世空无所依的绝望之叹。”

    因此,从以上种种情况来看,在人间寻求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人生”是不现实的。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悲剧性的存在。可以说:“悲剧渗透和弥漫于全部人生领域和整个人生过程。这世界除了过于醉心名利和行尸走肉之徒,没有人会感到绝望的。

    可见人生的快乐、幸福的本质还是建立在人精神生命的领域中,而这种理想的依据和实现,确实需要在耶稣的信仰中去寻找。我们可以从教会伟大的圣师——圣金口•若望极口称赞的圣保禄身上看到:“保禄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重新振作,勇敢地面对威胁他的种种危险,当他面对危险,侮辱和欺凌时,仍然欢跃。”他致书格林多的教友说:“我以软弱、凌辱、艰难、迫害、困苦为喜乐。因为我软弱的时候,正是我刚强的时候。”

    享有基督的爱,对他而言,便是拥有生命、世界、天使、现在、将来、王国和无尽的财富。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使他烦恼或使他中意的事。因为他认为现在所有的一切,无所谓辛苦,也无所谓甘饴。

    圣保禄轻视我们所见到的一切,把它视如腐草,对暴君和残暴的人,他则视之如蚊蝇、死亡、酷刑和千万刑罚。只要为了基督而忍受,他都视这如儿戏。由此可见以俗世的快乐人生与基督信仰的精神生命是多么的不同啊!因此,从牧童到登上国王宝座的达味圣王,仍在呼喊说:“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实在一无所缺!”

    愿我们今天的人类,不仅应认识到精神生命的价值,而且应活出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的这更丰盛的生命。
一、小论文 二十五、浅论印度德肋撒修女与现代世界
    曾几何时,伟大的圣保禄宗徒在惊讶天主的大爱时,曾如此赞叹道:“他本来是富有的,却为了我们而变的贫穷,是为让我们因着他的贫穷而富有。”而我们今天可以套用圣保禄的话,能更多地讲,他本来是幸福的、自由的、无罪的、不能受苦的、不见死亡的、大能的、超越万物的,却为了我们而变得如此贫穷、苦难、无助……严格地讲,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原来,最为神圣的爱是要通过全部的身心血肉和生命的代价去实践的,这种大爱是在无限的痛楚、苦难、流尽圣血的死亡中所释放的,这份深沉的大爱的确与人世间的爱有着天壤之别啊!

    保禄宗徒的一生,是效法主耶稣基督的一生。教父时代的圣金口•若望,也曾竭力赞扬保禄宗徒,如此惟妙惟肖地效法了主耶稣基督。从他的书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是如此的实践了耶稣的教导。在对格林多的教友说:“你们应该效法我,如同我效法了主基督一样。”(格前十一、1)

    当然,在天主教会的历史中,能效法基督的圣人圣女,比比皆是。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加之世界的一体化和“地球村”和科技的猛抬头,使二十世纪的印度德肋撒修女享誉全球,其功德光耀万代,彪炳史册……我之所以情有独钟地来谈论她,是因为德肋撒修女的一切美德善行已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慈善家和圣人了。

    如果我们要概括主耶稣的大爱,是从马槽到十字架上,而德肋撒修女的伟大就是她一生卓越地、如此惟妙惟肖地、最大限度地、真正彻底地效法了一生贫穷、苦难,爱人至极的主耶稣基督。今天再次提到她的芳名,需要说明的是,如此的大爱,在今天的社会、还是家庭、甚至教会已匮乏的让人流泪不止,让人心痛欲裂,让人痛不可言。难怪有人说,德肋撒修女的爱德是二十世纪的“奇迹”。

    我还以为,德兰修女爱的一生,其功德已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她的行为和本人将获得永生。问题很明白,在高科技的驾临下,现代人已被残酷的竞争压得似乎喘不过气来,在金钱、利益主宰一切的今天,亿万人的心灵备受磨难、奴役,其渴望天主的圣爱治疗,自不待言。而德肋撒修女的确就是天主给苦难中的人类特别打发来的圣爱的天使。她的意义还在于敦促麻木的人类,极需要怀着深沉的敬畏;忏悔之心跪倒在主耶稣的马槽和十字架下,去再三地、重新认识天主的爱是多么卓绝。

    至爱的兄弟姐妹们:德兰修女的爱的见证,将永恒地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深情地上了一课。因为她如此卓越地,把耶稣用自己的鲜血与人类订立的盟约,宗徒们所写的福音、书信和用生命的殉道见证;教会在两千年中,所著的各类神学、哲学、灵修著作;世界所有主教神父,传教人员在讲道台上,振聋发聩的证道等。都在德兰修女伟大的爱德行为中,得以真正地实践和呼应。

    朋友们,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位貌不惊人的修女,本来有很不错的前途,美好的未来,但是这一切她都放弃了。她像基督一样,变得一贫如洗,并一头扎在苦难和穷人中,和他们共患难、同生死。仅从这一点讲,她与世界上任何慈善家和爱心大使,都是不一样的。据报道,英国的前王妃黛安娜曾关心穷人、病人、当她去看望麻疯病人时,有很多人陪同,且需要有绝对的“安全”措施,在医护人员的保护下,才与麻疯病人握手的。而德兰修女绝对没有上述的条件和“动人”的情景。事实上,德肋撒修女多少次从快死的病人身上,在那恶臭的躯体上小心地捡出了蛆虫,且亲切地抚摸他们的残肢……这种异乎寻常的爱心,证实了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授奖公报所说的:“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在她的手中领受到了不含屈尊、恩赐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敬之上的同情。”

    德肋撒修女最让笔者落泪的是:她多次地向这个貌似发达,实则冷酷的现代世界深切地呼唤:“穷人、痛苦人、濒临死亡的人最最想要的绝不仅仅是一块面包、一件衣服、一个破草棚。而渴盼做人的尊严、给予心灵的温暖、人性的爱和深情的同情。”

    在这里,让我想起一件事,我们很多的时候,出于“爱心”和“需要”(指朝圣)常常安排去“参观”孤儿院、弱智院、残婴院等,很多的时候,我们那“漫不经心”的‘参观’,不是给予爱和温暖,而是伤害。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参观’时,其用词和做法,本身就成问题,再加上我们有时掩饰不住自己的优越感和嬉笑言谈的潇洒,而我们这时的施舍也常给人一种居高临下之感,这与德肋撒修女的那份“爱到成伤”、“爱到心痛”是大不相同的。

    在德肋撒修女的爱德中,尊重个体生命的那份大慈悲、大怜悯、大挚爱、大同情的爱到深处之爱,是今天包括很多的基督徒也很难做到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谈到现代世界时强调:“实践基督的圣爱比发现真理更加可贵。”难怪当年的圣方济•沙勿略在书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些地区,有很多的人不是基督徒,只是因为没有人使他们成为基督徒。我多次想到,要遍访欧洲所有的大学,尤其是巴黎大学,到处像狂人一样大声疾呼,并恐吓那些把学问放在爱德之上的人,说:‘可怜,有多少灵魂由于你们的过失而纷纷坠入地狱?’但愿他们把学问的用心,用到这使徒工作上,好使他们能把学识与天赋才能的账目向天主交清。”

    行笔至此,笔者切愿借着手中这支秃笔告诉大家:德肋撒修女圣爱的一生,将为现代世界的人类给予深刻的启示:“基督的爱仍在人间,人类的痛楚和绝望、叹息、忧伤,惟有天主的爱,便不能得到救治。”爱的力量不仅是伟大的,而且是最伟大、最强有力、最具创造力和最具永恒意义的,不管世界有多么可怕的灾难和邪恶、不管有多么不可思议的仇恨和毁灭,但爱是战胜世界的一切法宝和利器,因为爱是出于天主,而又归于天主。

    在这午夜时分,笔者怀着对德肋撒修女的无限敬仰和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深切的再深切的愿人类世界、家庭、社会充满爱。愿所有献身于天主的人,首先扬起爱的大旗。并愿基督徒都来实践那句“没有为朋友舍命更大的爱了。”愿在这个较为冷漠近乎“冰冷”的世界中,奉献我们心中的那份深沉的爱吧!

    菲疾书北京

    2004年12月17日凌晨零点零五分
一、小论文 二十六、浅论做人与做事
    当历史的脚步急速地迈进辉煌的二十一世纪时,相信生于这个地球上的人类,会因人类已有的成就和显赫万事的业绩而沾沾自喜。

    今天所有的民族、种族、国家乃至个人,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名人传记、励志丛书及其它……都在竭尽全力地宣扬人的伟大贡献和惊人才干。不仅如此,而且把教育、科技、创造财富、市场经济、国家实体、政治利益、军事都与人的做事、成就,成功,以及人的一切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于是,我们已逐渐地深深发觉,在强大的现代世界,竞争的激烈、工作、效率、快捷、方便、利益、财富……已使现代人毫不犹豫地为之发疯、发狂,甚至牺牲。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似乎人类除了这些是人类的生活之外,其它事物几乎等于零。著名的人文学者孙志文教授在其名著《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一书中,深刻地论述道:“由于社会大机器的压力,更由于普遍的商业化、功利化、建设化等重重压力下,现代人已丧失本身,生活本身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故此,孙教授痛心地称述道,现代人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但绝非是一个快乐的故事,人的心再也不是诗情画意,脉脉多情了。这已深刻地说明,人心确已堕落很久了。当现代人看一只动物,想到的只会是如何的食用,制作上等的美味佳肴;看一棵树,也想到的只会是如何在城市建设中用上派场。一条河的意义,甚至也绝不再是生命的象征和诗人咏叹的音符,而也能只是如何利用它发电、造纸……。

    朋友们,试想当人类的这颗“心”不再欣赏艺术与美的时候;当人心再也不能聆听音乐和自然的时候;当人心面对人类历史中所有悲剧、鲜血、眼泪……而无动于衷的时候;当人的眼睛再也不能欣赏、体悟上帝的伟大造化及十字架的悲情救赎而只求享乐、疯狂、成绩、效率时。聪明骄傲现代人啊!深思啊!我们的世界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有趣的是孙志文教授在另外还特别的勾勒出人类必须具有几个生存环境。如:人与人之间的环境,人与自然的环境,人与上帝的环境。而可悲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人类这几种环境对很多人来讲,几乎不复存在。故此,现代人特有的那种孤独、恐惧、彷徨、忧郁,甚至绝望却是现代社会的真正产物。无怪乎北大的杰出青年作家——余杰曾惊呼道:“不再把贫乏当作贫乏,是绝对贫乏的象征!”

    问题很明白,人及人类绝不仅仅意味着存在,更意味着生存,而且应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存。今天无论我们愿意多么富有激情地宣扬人的创造发明、打造辉煌的现代世界……但我们也绝不能忘记人的另外的一方面,那就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事物,如:博爱、无私、奉献、牺牲、宽恕、道德、艺术、信仰与生命的不朽与永恒。我们应看到,人不是“政治的人”、“社会的人”而且是“神性的人”。因为人有“神性之维和终极之维”,而人类整个廿世纪的超级灾难,首先由于十八、十九世纪的哲学家、思想家特别对基督信仰的贬低和抑制不住自己的骄傲;于是走上了背叛上帝与真理的路途;从而为世界塑造了许多偶像及真实的慌言。其二,更由于某些学者文人,更将政客神圣化、绝对化……所有这些理论,恰是人类空前的大灾难。曾记阿博士曾在《青春的敌人》一文中强调:“今天,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引来了巨大灾难,科学一方面为现代的人们尽可能更多地提供着舒适,而另一方面,它上天掘地,填海移山,截水断林,可保障最佳的舒适、豪华,而掘取一切一次性的宝藏资源。在提高了当代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它急剧缩短着整个人类的寿命。遗憾的是,我们并不感到因为环境的改善,而感到舒适豪华。”

    朋友们,我们还必须追问的是,人类有史以来,由于过度地追求不计代价、不计价值观、道德观及个体生命的善言而标榜的成功,是否有正当性和确切的理由?而历史的警语:“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否对任何时代的人都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的宗教学者何光沪教授,面对中国人的“残酷现象”和“心的冷死”悲凉现实时,强调:如果人心不能建立在一种绝对意义上的信仰与伦理基础上,这种可悲的现象是再所难免的。

    有鉴于此,我们却有理由讲,在任何时候,“做事须有最为成功的做人为基础”。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成功的做人,很多时候,也做不成事。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本身对自身与他人、世界,有时也是一种巨大的灾难。试问谁能说,纳粹希特勒当年的发动“二战”,不是做事呢?谁又能否认活于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不是做事呢?

    朋友们,我觉得不论我们多么看重做事,但绝对不可低估做人的基本价值啊!

    众所周知,美国这个当今世界最强大、也发达的唯一超级大国,是靠什么才有美国的今天呢?我们找到的答案是:从当年因受迫害的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去美洲开拓北美,再从移民者的第一部《宪法》、人权及执政者,在他们身上都惊人地体现出基督信仰的真理和基本价值观。我们再从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到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条,都深刻地记证明了这一点。

    我想,不仅现代世界如此,而且古代世界也如此。在中国古代,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做人的典范故事。例如,著名的芥子堆、荆柯、豫让及其后来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都深刻无比地说明了这一切。

    朋友们,但我想在本文中,最关键的强调乃是无论我们多么的强调,做人的重要性,但我们还必须坚决而永远的强调,做人需要有信仰——基督信仰的保证。也就是说由于人性自身不可逾越的劣根性和软弱必须得有信仰做强有力的后盾和基石,否则这种做人只能是人的一种理想而已。

    曾有这样一句名言:“道德可以补足智慧的不足,而智慧永远不能补足道德的不足。”试想,世界上有多少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宗教领袖、英雄人物、革命者……,尽管他们的事业没有成功,甚而他们的生命都如此的短暂,但是,他们留给人类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伟大的精神财富及崇高的榜样。又哪里是某些成功人士可比拟的呢?

    亲爱的朋友们!在我们近两个世纪所特别炫耀的财富、军事、政治及至现代的巨大成就背后,印度的德肋撒修女———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将是信仰与做人在廿世纪最辉煌、最感人的见证,她在全世界所创下的伟大事绩,将更进一步证明了她的信仰与做人是如此的圣洁、崇高、伟大和成功。如果没有一个最为出色的信仰和做人,一个极普通的修女,没有资金、没有公司、没有很多的社会力量与政治地位,甚至也没有高深的学问知识……,那么她的成就与事业将是神话故事了。

    德肋撒修女的成功典范,将给我们带来这样深刻的启示:“伟大的信仰与伟大的做人,不仅是这个世界上强有力的力量,而且是最强的力量。是任何邪恶和其它力量所不能战胜的。”

    在此,我也格外的深刻地认识到:德肋撒修女的伟大见证,印证了美国亚伯拉罕•林肯的那句名言:“人类地球上,最后最美的希望——是建立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牺牲的基础之上的。”而历史上所有的殉道者、圣人、英雄、人类的救主耶稣基督都不是如此吗?

    菲疾书于北京六郎庄2005年5月26日凌晨3时14分
一、小论文 二十七、浅论感官享乐与神圣生活
    新约中的圣保禄宗徒,其一生的伟大、卓越的贡献早已是彪炳史册。千百年来,在教会中恐怕还没有谁真正出于其右者。曾有一本书,把对世界影响最强有力者排名次,尽管此人并非是一个真正的虔诚教徒,也没有从宗教的角度去排,但圣保禄宗徒被排在古今中外所有名人的第六位,这对于我这个终身仰慕。并崇拜得五体投地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很大的安慰了!

    天主教会千百年来对他的评论、歌颂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早在初期教会,教父时代的金口圣若望主教,就在书信、文集中极口盛赞圣保禄超凡的圣德和对教会尤其是对传教事业的贡献。依我看,不管用多少语言都不能函盖保禄宗徒伟大的一生。

    圣保禄宗徒的伟大,首先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强有力地见证了信仰的力量及一个真正基督徒的本来面目。因为保禄宗徒如此惟妙惟肖地师法了基督,认识了基督,并与基督的生命合而为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又说:“对我来说,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一:21)

    弟兄姐妹们,每当我们打开新约《圣经》时,不论是《宗徒大事录》,还是《保禄书信》,其感动处、卓越处……比比皆是。透过这些文字,一个无与伦比的保禄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他对主永怀着炽烈的、永不枯竭的大爱,他对教友情真意切的挚爱,始终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热心读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保禄宗徒在各种苦难、绝境、甚至死亡的境地,能永怀信念,而常常喜乐。金口•圣若望更告诉我们:“保禄寻求羞辱,胜于我们寻求光荣;寻求死亡,胜于我们寻求生命;他希望贫穷,甚于我们寻求富有……”。朋友们,看了以上的文字,您有何感想呢?难道保禄不是度着一种神圣的生活吗?

    对于只愿在感官享乐当中沉沦的人来说,“保禄”其人其事,是否是一个天方夜潭呢?

    骄傲的人啊!你应该感到惭愧啊!

    今天我们必须面对一场社会性的悲剧,那就是大学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这种令人伤心的事件,为什么偏偏会在校园里发生呢?写到这里,我们是否要绝望地问一句:“知识究竟给了我们什么?”朋友们,弟兄们,每当我们翻开《罗马人书》其中的一段:“是困苦吗?是窘迫吗?是迫害吗?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然而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一切事上大获全胜!”(罗八:35-37)从这里我们便看到了至高的真理,一个与主心心相印的基督徒,连罪恶都不能伤害他,何况是世界的一切呢?

    基督在世时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我来是为给你们生命,且更丰盛的生命。”(若十:10))但是多少年来,斗转星移、悠悠岁月,我们心痛地发现,世界之大,芸芸众生,一个个成了私欲的奴才;一个个为了贪求感官的一时快乐,葬身于罪恶与灾难的深渊中。古今中外,这些事件及人物还少吗?

    亲爱的弟兄们,圣保禄曾告诫我们:“你们若随从圣神引导行事,就决不会去满足本性的私欲,因为本性的私欲相反圣神的引导,圣神的引导相反本性的私欲。”(迦五:16-17)从中我们发现当我们人违背圣神的引导,去满足各种私欲偏情时,不仅显示我们人的愚蠢,而且更显示了我们对天主慈爱的拒绝和对天主的背叛,这是我们人类的大灾祸啊!

    让我们列举几例:我们知道在《旧约》中,有一些伟大人物,即被称作勇士的-———三松、圣王-——达味、智慧之王-——撒落满,如果按自然的生命来看,他三人远超过众人,甚至古今中外的人了,但是只要我们稍微留意就会发现,他们三人虽在以民史上,彪炳史册,甚至可说是功勋卓著,但他三人都曾为了满足本性的私欲而曾经堕落,并走向罪恶的深渊。像他们这样似乎很伟大的人物尚且如此,何况我等无能之辈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那就是人一旦完全置身于感官快乐,人的心灵就会变得昏天黑地、麻木不仁……我的灵魂啊!想一想吧,传诵千古的达味王,曾为了满足私欲,不惜背弃天理良心,牺牲爱将于不顾。啊!你这个智慧之王啊,为了满足邪情快乐竟然背叛天主,并亲手塑造偶像……

    亲爱的朋友们,这样的事例还需要更多的列举吗?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的茹达斯,也曾为了满足对金钱的贪婪而出卖了师父,同时也出卖了自己,以致在西方文化中,他的名字已被称为“叛徒”的代名词。

    啊!至爱的朋友啊!在这个普遍追求感官享乐的现代世界,该是一个多么严重的警告啊!难道我们封建的历史王朝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从褒姒“烽火戏诸候”的悲剧,到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也是强有力的佐证吗?

    走笔至此,我想起了四百多年前的伟人-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人如果在精神上再不追求神圣,那么人与禽兽就完全无任何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