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软弱:透过情绪走向上主
作者:费彬神父
第四部 神圣的结合
【第十一章:灵修与性格】 【第十二章:内在习性的净化】 【第十三章:欢欣之夜——自由的浮现】 【第十四章:神圣的结合——认同基督】
【第十五章:内在的灵修】      
第四部 神圣的结合 【第十一章:灵修与性格】
    我相信现在我们已经能比较圣保禄与圣十字若望两人走向天主时,相似与相异之处了。这两位圣人表达他们经验的过程,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圣保禄受到召叫,要他取做“外邦人的宗徒”。在他悔改后,他全心向从未听到过耶稣的人宣讲主耶稣。保禄认为这是履行他内在召叫及感受的方式。保禄用这方式表达他对基督——他生命之渴望——的爱。在宣讲这圣言时,保禄遇到自己内心的反抗,以及从他人和从“恶神”而来的反抗。保禄把这经验比作战争。他常常因“内心无力去做想做的事”而感到困扰。保禄发现他做的正是他不想做的事。“我不明白我做的是什么:我所愿意的,我偏不做;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做”(罗七15-16)。他面对了内心的困惑和混乱。保禄在“对基督的信德中”跌跌撞撞地度过这些。在此保禄体验到宽恕自己,接纳自己弱点的能力。他在信德中栖息时,得着快慰。保禄靠着天主恩宠的力量宽恕自己,但是他并不把这宽恕当作借口,而不去做他能做到的事,来改善他自己的无能。而后保禄面对一群男女,他们看到保禄的言语行为,认为他人格失调、危险、邪恶。他面对一些人直接利用身体的、情绪的和理性的力量,来对他施压,反对他。他被鞭打、受监禁、遭流放、受拷问。保禄受攻击而疲累,却因在基督的能力中怀着信赖与希望,而变得坚强有能力,能度过这些,并产生爱——仅管身在黑暗中,仍然如此。保禄的理性和感性能力全都经验到一种黑夜。保禄属人的想法,入“该怎么做”以及如何把上主的圣言传达给人,全都因他自己的软弱或他宣讲对象的反对,而处在黑暗中。只有耶稣赐给保禄的信、望、爱,能照亮那黑夜。由于保禄的处境,他十分明白那黑夜的来源:基督耶稣,保禄在此黑夜中欢欣,而且说他以自己的软弱为他最宝贵的体验,因为那正是天主到来的时候(格后十二9)。

    在这里,保禄的“软弱”与圣十字若望的“黑夜”似乎有同样的意义。对保禄来说,“软弱”是指他自己属人的能力完全无用武之地,对他当时的处境无法引起任何“质”的改变,也不能带来天主的恩宠,保禄在他的软弱中欢喜。

    圣十字若望则把他的黑夜称为“欢欣之夜”:“啊!领导之夜,啊!更胜黎明的可爱夜,啊!结合之夜,两情相悦,神化卿卿似君卿。”圣十字若望在他的黑夜中感到欣喜,因为在黑夜中,天主来到。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他们感官和理性能力所收到的阻碍,被基督耶稣日渐增强的信望爱力量所克服。对他们两人来说,这经验都是天主赐予的。在他们的生命中,他们回归到以心灵的自由来面对一切事物。他们都开始选择天主的旨意,而不是即刻满足自己感官和理性的能力。渐渐地,他们自己的生命不再在自己手中,他们都发现,是天主的手,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主动,净化了他们。天主的手净化了他们,而净化的程度,不时他们单靠自己就做得了的。他们发现天主赐给他们对天主、对自己、对世界神圣的爱。

    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与天主相遇,以及随之而来的经验,影响了他们整个生命。他们变了一个人。他们被天主的爱所释放,能以全人的能力去爱自己,爱他人及爱天地万物。他们是自由的爱者。天主在他们生命中的临在与行动,把他们的性格带到“圆满的境地”。从人的互动来看,天主的手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并不那么陌生。总有一天作母亲的要对幼儿说:“是你自己走路的时候了。”她曾抱着孩子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从家中走到车上,从一家店走到另一家。然后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今天该是你自己走路的时候了。”幼儿先是不高兴,然后生气,开始哭了起来。孩子心中想着:“要是你真的爱我,你就会来抱我。”孩子变得受到拒绝而且生气,他开始跌跌撞撞地学走路时,只觉得疼痛。孩子觉得疼痛和生气,他感到软弱和挫折。孩子注意到,这痛苦是妈妈要求他走路而造成的。孩子又说了:“要是你爱我,就不会要我走路:你会抱我。”但事实是,这孩子的判断和结论并不正确。孩子的妈妈的确爱他。孩子的妈妈只是希望孩子能走路、成长、能跑、骑单车、跳舞,最后走出她的生命,去过自己的生活。母亲希望孩子自由。然而她直到,她的小孩必须会走,才能成长。所以她对孩子如此要求,结果使孩子产生痛苦、愤怒、挫折。孩子必须在他熟悉的感受、身体动作和生活模式中,“走”过这“黑夜”。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条黑暗而痛苦的路。母亲把“走路”这件事介绍给孩子,即使孩子感到黑暗而痛苦,也不把孩子抱起来,母亲以这方式证明她对孩子的爱。这也正是天主所做的事。当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在软弱和黑暗中一面走向天主,同时一面成长,天主带着他们达到圆满的境地、圆满的自由,给他们圆满的爱。

    当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只在信德中前行时,他们的情绪生活处于黑夜。天主现在把他们的情绪生命和他们的整个生命还给他们,也给他们建立在天主所赐之爱上的自由与爱。

    保禄与圣十字若望走向天主的方式,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天主透过不同的方法,主动地净化这两个人,以预备他们接受天主的爱。天主所选择的方法就是透过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情绪、智力、个人的气质、能力、欲望及个性。基督召叫保禄做一个积极的使徒,向犹太人和外邦人传福音。这是他的圣召。天主对保禄所用的方法,是针对保禄外向、擅于表达、积极的个性,向这世界奔去,直接与世人接触。保禄是擅于与人来往的人,他知道如何与人来往,也自在地接受世俗的挑战。上主召叫保禄以直接的方式进入世界,也利用世上的一切事物,阻止保禄轻易地依赖自己及依赖这世界。上主把保禄的能力和世上一切受造物还给他,但让他对这一切完全自由,保禄因为天主所赐给他的神圣之爱,而大受鼓舞。

    基督则召叫圣十字若望过默观的祈祷生活。天主对圣十字若望所用的方法,就是他的默观祈祷生活、在他心深处流动的情绪、他活动的节制有度、他智力的敏锐、他对诗歌的喜爱,以及他对人类内心生活深刻的兴趣与爱好。圣十字若望发现他在加尔默罗会士祈祷独居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满全和充分表达。天主利用默观的祈祷生活,将天主自己神圣的爱倾注在圣十字若望身上。在圣十字若望的祈祷中,天主藉着阻碍圣十字若望使用感官和理性能力,主动地完成了这些。

    圣十字若望和保禄两人都可以与圣依纳爵一起说,他们是为天主而造的,而天地万物都是天主所造的。他们可以与依纳爵一起说,地面上的事物都该为这目的而使用——他们的目的也是这个——那就是爱天主。这两人都是圣人,走在与天主结合崎岖却喜乐的漫漫长路上。他们殊途而同归,也就是说,他们往同样的方向前行,却是经过他们不同的自我和性格,而走向同一位天主。从造物主尊重祂的受造物,即可以看到天主之手的临在:这两人的个性、生活方式、背景和生活环境都截然不同。两人都受到造物主的触碰,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路径,却完整地保持了他们的性格。

    问题讨论:

    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的生活与经验,有哪些相似及相异之处?

    他们的生活与你的生活有哪些相异之处?

    你是否有过“你愿做的事,你不去做;你不想做的事,却偏要去做”的经历呢?即使经过多年的祈祷还是如此吗、在你的灵修生活中,这样的经验对你代表何种意义?

    前面几个问题与内心反抗天主的爱及召叫有关,你曾经经验过外在的反对吗?对你来说,那是怎样的经验?请在小组中分享。

    在这外在的反对中,你的表现软弱吗?为什么会这样?

    这软弱与黑夜相同吗?这经验是否就是你的黑夜?
第四部 神圣的结合 【第十二章:内在习性的净化】
    本书的第二部分曾叙述人类内心的经验,它的发展以及治疗方法。第三部分我们则看到两个人的经验:保禄、一位行动的默观者;圣十字若望,一位默观者。在第四部分的开始,我们先看到这两个经验在本质、方向及行动上,其实是同一个。我们看到两个个性不同的人,天主如何从不同的角度,透过不同的生命经验去接近他们。

    现在我们要问:情绪的痛苦属于灵修吗?人从潜意识深处的痛苦,藉着心理治疗的过程而逐渐获得心理的健康,过程中所承受的情绪痛苦,是灵修生活吗?同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个方式来问:心理治疗的努力是灵修生活吗?我们这些寻求天主的基督徒旅人,如何把自己与潜意识情绪感受的挣扎,看作是灵修上的追寻呢?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的经验,是否能让我们这些追寻天主的现代基督徒得到一些启示呢?我认为是有的。

    情绪痛苦和解决的经验,被视为灵修生活,可以从我曾描述的治疗活动,并从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的基本成分中看出来。这过程要从综合性地阐述情绪痛苦的情形开始。

    遭受情绪痛苦的旅人去向辅导求助时,真的因所受到的困扰而处在黑夜之中,旅人的想法很笼统模糊。心理治疗的过程黑暗而痛苦。那是一趟走进未知的旅途。那是在寻找他从未真正认识的人:他自己。这旅程是进入自己的潜意识之中,让自己从隐藏的、无法处理的情绪和未解决的冲突中释放出来。在这个过程开始时,我们的旅人在自我的深渊等待,通常只有一个感受:恐惧。

    他要面对自己的冲突,面对被撕得粉碎的可怕恐惧。这可以给他一个机会,使他成为更好的人,比他那理想化形象的荣耀更有价值,那是他们所听到的福音,但已有好长一段时间,这讯息对他毫无意义。这是一次在黑夜中的冒险,也是他们所害怕的。

    这恐惧又触及到曾经发生,而现在仍有的原始恐惧,那就是去接触自己原本的感受。心理治疗暴露了旅人目前的感受。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很黑暗、吓人、痛苦,可怕的经验,因为整个意识阻拦了一切感受的自由流动,不论那感受是爱,或是喜乐,或需要,或恐惧,或悲伤,或愤怒。真我对真实世界发出的内在感受,深深切进了细心打造的情绪防护外膜。这对于不断察看内心的人,实在是非常痛苦的折磨。旅人熟悉的内在情绪感受模式,已退让给不熟悉的、新而未知的冲动,似乎触碰到内心那一团将要的困境。于是这人心想:“我可以任这情形发生吗?”“这样会发生什么事?如果触及我真正的感受,我不是会爆炸吗?我会控制不了自己。”这些问题都表示这人走向情绪健康之路的痛苦和不确定。

    在前面所说的典型经验之后,这人模糊的感受:“有些不对劲”的感受,所表现出来的是罪恶感、羞耻感或自卑感。这是处理感受最安全的方法——至少旅人自己如此认为,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若是不一致,通常很容易看出来,于是帮助的人就有了一个把手,可以撬开旅人一辈子小心建立的、有关自己防卫性的习惯陈述,并强行把那些陈述移走。当谘商辅导透过谘商技巧,指出言语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时,会在这人心中和感情上引起极大痛苦和困惑。这个困惑还混合了恐惧。与辅导实际接触时,“自我概念”急着透过个人习惯的口头言语来表现。真我则急着透过身体冲向现实。两者于是相撞。这是个痛苦的冲突。这是个人情绪性的冲突。当辅导指出其性格混乱的症状时,他就感到困惑了。对旅人来说,这困惑就是黑夜及痛苦。这黑夜及痛苦对个人有什么影响呢?这黑夜和痛苦影响他整个习惯防卫机制系统,因为他一直努力让防卫机制充分发挥功能,使自己感受不到真我的任何情绪。因此它对这人的“自我概念”来说,是黑夜;对这人对自己的一切现实、价值观和假设来说,是黑夜。对我们的旅人来说,这是非常真实的黑夜及痛苦。我们比喻中的主人翁,长久以来在情绪上都远离“真我”憎恨挫折、憎恨父母的感受,以致于对“真我”及“真我”的感受已经失去意识。而令我们的旅人意识到他所建造的自我——现实、价值观和假设,不是源于真我,而是源于自己认为应该是的我。这个自我是植根于他人认为应该成为的我,而不是真正的我。此时旅人的理性还认为“自我概念”实际上是真我。谘商辅导的挑战,引起旅人“自我概念”的困惑和黑暗,因为谘商辅导已指出,非语言的肢体行为与言语所表达的并不一致。当有人提到这个事实时——不论当时旅人是否了解——它会在旅人所重视、并紧抓不放的自我所建立的现实、价值观和假设上,投下黑暗。“也许我并不是这样……也许我做不到这点……也许我不是真的要这个……也许我一位我应该做的事,不是我要做的。”对旅人用以与现实接触的基础——理性信念,这些“也许”,这些疑惑,就是黑夜和痛苦。“自我概念”是与现实接触的防卫。这个理念实际上并不是概念性的或知性的。正因情绪是对现实的自然反应,因此自我概念中对于现实、价值观和假设,存在着许多自然的情绪反应。这些情绪上的习性和反应已是根深蒂固。长久以来,他们对于自我概念所呈现的希望、梦想、价值观,产生自然的反应,蚀出一条情绪的路径,这小径深深刻画在旅人的生命中。那是坏习惯。谘商辅导强调,肢体行为能显示出这人有被压抑的情绪,那情绪仍然存在。这挑战会给长期以来所感受熟悉且安全的情绪带来黑夜。对于有意识的情绪,这是黑夜和受苦,其原因在于旅人在远离它们。他就要丢下情绪和感受常见的习惯和模式。这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到黑夜的存在,情绪上对此产生自然反应。这对旅人的理智是一种黑夜,因为他正丢下他的“自我概念”。旅人正在远离他所认为的自我。这是一个黑暗但有力的旅程……对旅人的心智、旅人的情绪来说,都是强烈的黑暗。除了因为丢下的一切,使得旅程如同在黑夜中行走般黑暗之外,对于即将前往何处,同样也是一片黑暗。旅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找到自我。也不知道当旅程结束而他也找到了自我时,他会发现什么。故此,心理治疗的整个过程是黑暗的,而且对旅人来说是一个“黑夜”。

    谘商辅导观察到旅人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不一致,并向旅人提起他的观察,希望唤起后者的注意。在进行过程中,旅人会被引导而自问失调的情感,坏习惯的根源和原因。我们的旅人会,“这是怎么发生的?怎么会这样的?”旅途的这个部分非常黑暗而且痛苦。旅人开始踏进他的潜意识之中。他在痛苦中尝试了解造成这内心情绪的经验,以至于无法让自己稳定下来。他必须藉着压抑来逃避这痛苦。

    在这过程中,指出一个人饱受罪恶感、羞耻感、自卑感所苦的认知标记和其中的心理动力,正逐渐消失。此时一个人不再相信“自问概念”能代表真正的自我。这时,自我概念防卫机制的习惯无法像过去一样,把尚不明显的焦虑感,贴上罪恶感、羞耻感、自卑感等标签。原因是这人尚无法认出,所出现的真我,是健康的自我……精力充沛的自我……“即将来临的救星”。旅人在痛苦、折磨、苦恼中前进,除了痛苦以外,什么也感觉不到,同时为过去的知觉(perception)所苦。旅人的此种体验,为内心的灵修。十八世纪的耶稣会士高萨德(JeanPierredeCaussade)在《父,随你安排》(AbandonmenttoDivineProvidence)一书中,用一块受雕刻家敲打的石头来比喻:

    雕刻家凿刀的每一次完美的下刀,都只使它感到它——弱它能感觉的话——好像要被摧毁了。一刀接一刀,这石头丝毫不知道雕刻家要如何塑造它。它只感觉到每一凿都把它削去一部分,使它更不完整。

    然而旅人寻求自由和健康的行动,以及面对谘商辅导对“自我概念”的猛攻时坚持下去,都坚强了这位旅人,并深深地召唤真我“出来加入”。真我听到了这召唤,也有了回答,不论它被埋藏得有多深。被控制的受苦者现在挣脱出来了。现在旅人能很自然地接受、并在情绪上回应,这是他以前做不到的。这是对旅人的鼓励,也是情感的力量。这“黑夜中的明灯”激励人继续这趟旅程,进入一个人的感受、潜意识及过去。这趟冒险之旅中的恐惧无所不包。越接近旅程的终点,当旅人感到他越来越靠近将要爆炸般的感受困境时,黑夜和痛苦就更为加深。旅人接近这黑暗的深渊,内心越发意识到自己确实可爱,也能爱人。僵固的“自我概念”越是被谘商辅导批评得体无完肤,这份意识就越显著,二自然地释放出真我。增强的意识,把旅人带到未知的感受深渊边缘。旅人接受愤怒。旅人恐惧但毫不犹疑地注视他愤怒的感受。旅人推断道:“感到愤怒并没有什么不对。”“我可以感到愤怒。在我的体内,在我的意识中,我可以感到愤怒。”在这关头,旅人面对的冲突,是他的假我防卫机制习惯性的来源。旅人已看到黑夜,但也受到安慰。下一个问题出现了:“我该对这愤怒怎么办?”答案是:把这感受向原本的对象表达。这时旅人要让他的感受去面对小时候的重要他人,即父母。那表示,这是表达感受的适当方式,但多年来旅人却一直以为并不适当。这是个黑暗且痛苦的旅程:但先前的成功,会使旅人受到激励,而带着希望和信心进入这黑夜中。当隐约感到某些不对劲时,就问问自己,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找出答案,同时向感受的对象表达,等到这么做成为习惯之后,旅人就可独自走上生命之路。旅人对心理治疗和谘商辅导的依赖于是逐渐消失。我们的旅人得到了自由。

    问题讨论

    你有过从“外在取向”走向“内在取向”的经验吗?这为你是怎样的经验?

    “自我概念”的生活会使情感失调吗?为什么?

    以“虚假的自我概念”生活是一个坏习惯吗?何以如此?

    害怕放弃“自我概念”,走向“真我”的生命,对一个人来说,就是黑夜吗?改变根深蒂固的情绪行为,是悔改、克己和自制吗?

    改变内在的坏习惯成为好习惯,是内心的悔改吗?
第四部 神圣的结合 【第十三章:欢欣之夜——自由的浮现】
    旅人在回顾这旅程时,会认为这是“欢欣之夜……更胜黎明的可爱夜”。在抵达真我出现的情绪阶段时,旅人看到,必须从外在取向的“假我概念反应”,走向内在取向的真我反应,这是一段痛苦黑暗的路程。但诚如圣十字若望所说,“旅程的结果使黑夜变为甜美。”这个旅程是在黑暗、痛苦和磨难中,走向旅人的“自我概念”:即他的现实、价值观和与各种可能性的假设。旅人就是从这“虚假的自我概念”与世界发生关联。然而这生活方式已为谘商辅导的观察所瓦解。“虚假的自我概念”已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使他有所改变。吕茹芳的“自我概念”陷入晦暗,无法产生真我实现的特质,入喜乐或奖赏,或任何深刻的情绪体验。旅人的知觉框架,对完成情绪上的目标和使命的决心,无法有任何影响,于是出现这个问题:旅人可以仰仗什么,才能完成这工作呢?旅人要如何前行呢?旅人自己要有什么样的视野,才能达到使一个人感到幸福所必须有的情绪目标呢?这人在黑夜中及在受苦中挣扎追求的领域,是他自己的真我。我们的旅居者不再以“自我概念”作为参考框架,而以“真我”作为知觉的来源,作为他解读自己及世界的现实、价值观及各种可能性的假设。这是个新的习惯,也是好习惯的诞生。这旅程是在黑夜及痛苦中行走,出自于软弱,而且正如圣保禄所说,旅程的结果使他能“夸耀他的软弱”(格后十二9)。

    在这经验中,本为旅人的情绪痛苦规划出一种灵修方式时,不妨先看看此一灵修动态内含的基本要素。

    圣保禄对受苦和软弱一点也不陌生。他的灵修,即他与天主的关系,在他走向天主对他的旨意时,就卷入痛苦之中。为完成天主对他的旨意,他遇到相当大的痛苦。他在这痛苦中欣喜,因为他知道他与天主一起,进入天主之内。痛苦发生在保禄与世俗接触之时。这软弱从他的血肉之躯内发出,但其原因则来自外在的环境。天主利用世俗和保禄自己的血肉,把保禄吸引到天主的爱中,并使保禄充分发展,到圆满的境地:人格的自由和爱。保禄答覆天主的召叫而遭遇到痛苦时,必须依赖天主的力量与爱。这痛苦是如此之深,使他对改变现实无能为力。保禄在黑暗、痛苦和磨难中走这条路。保禄依赖上主,天主有了回应。保禄站在生命的新天地上:天主本身。这是保禄自由与爱的源泉——天主的临在成为生命的基准。保禄被天主吸引,去完成人类的伟业,但这引起了相当大的痛苦。保禄行经这些时,他注意到天主的德能与他同在。这使保禄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保禄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有爱的人。因此保禄说:“我喜欢在软弱中”(格后十二9)。

    圣十字若望谈到记忆的净化。他跟我们不一样,并不是从发现“潜意识”的角度来了解记忆的净化,因为在他的时代,还没有“潜意识”这回事。所谓“潜意识”,就是在人类生命中储存着许多记忆和经验,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因为这些记忆太痛苦了。但圣十字若望没用机会了解这些。人类在潜意识中压抑记忆。我们现在知道了,人类这样做,是因为深沉的痛苦累积并居住在这些记忆中。他们拒绝这深刻的痛苦进入他们的意识中,他们不愿记得这些,因为这些记忆会产生愤怒、悲伤、需要得不到满足等深沉的痛苦。这些记忆和经验,以及所引起的感受,就成为个人自我的潜意识。这就是“潜意识”的真正意义。我前面说过,潜意识的发现,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至于引导个人发现他们自己潜意识的方法,则是至今以来对灵修收货最大的贡献之一。

    这个深远而简明的发现,在圣十字若望的时代却一无所知。心理治疗让人有看到自己受压抑的记忆,以及因这些记忆所带来挥之不去的痛苦。净化一个人的记忆就是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发现一个人潜意识的痛苦,并努力克服时,就能净化一个人的记忆。今天我们了解,“黑夜”就是走进一个人潜意识的黑暗之旅。潜意识的发现和治疗方法的精确性,对圣十字若望来说,确实是一个受欢迎且具有启发性的部分。

    在此同时,圣十字若望对此旅程也不陌生。他从先前对天主的感知,走进这未知时,表现出一种经历黑暗与痛苦的灵修方式。他得以认识上主、以天主的爱去爱、达到圆满境地的种种经验,都构成了在天主内走向个人自由与爱的漫长旅途。他不得不依靠个人理智和选择能力生活时,在情绪和感性能力中,呈现出痛苦和黑夜的过程。天主有意造成他默观祈祷生活的干枯时,他理智和意志中“黑夜的痛苦”越来越深。他必须继续前行,在完全的痛苦与黑暗中寻求、触及天主。他这么做了,天主把自己显示给他,成为圣十字若望的一切。上主完全成为圣十字若望的源头。天主成为圣十字若望据以与世界建立关系的基地。上主成为圣十字若望生命的来源、生命的基地。这给了圣十字若望很大的自由,以至于他可以说这是“领导之夜”。圣十字若望被天主引导,走过他能力的完全黑暗,唯独走向天主。在这当儿,圣十字若望明白天主比他全部的能力更为强有力。圣十字若望明白,天主一直与他同在,即使是在黑暗、痛苦中。天主成为圣十字若望生命的基础。这旅程是在黑暗和受苦中前行。圣十字若望必须丢弃他过去对自己、对天主所习惯的感受、知觉和想法,只为天主生活。这旅程是在极大的痛苦和黑暗中行进。就在抛下已知,走向未知之中,圣十字若望得到了个人完满的自由与爱。

    由这两种经验所呈现的活动中,出现了一种灵修。保禄的“软弱”和圣十字若望的“黑夜”同时出现在天主的行动中,带领一个人达到圆满。这圆满的境地就是:唯独依赖天主,视之为生命的泉源,和生命的基础,人格的自由,以及爱!使一个人无能为力的过程,就是黑夜和软弱的经验。对保禄和圣十字若望来说,这个无能为力的经验,启动了一个更深刻的成长,他终于依赖一位更有力、更自由、更慈爱的实体:天主。这种彻底痛苦的经验,就是从软弱到坚强,从黑暗到光明,从未知到已知的经验。这经验与我们旅人从“虚假的自我概念”到“真我的健康”是一样的。在灵修生活上,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属人的能力一无所用,终以天主为存在的基础和泉源、自由及爱的泉源;同样,在心理生活上,由于“虚假的自我概念”无法促成真我生命“质”的改变,使旅人透过心理治疗,重新走向真我带来的自由和爱;这两者彼此互为镜像。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属人的能力被遮蔽,不再产生作用;同样,旅人的“自我概念”现在也已失效。旅人明白“自我概念”并非“真我”,无法影响真我的生命。这是巨大的痛苦,是旅人在黑夜中所理解到的。同样的节奏和过程在此出现:一个黑暗的过程,一个软弱的过程。从已知走向未知之旅的过程,在不断前进时走向自由的过程。保禄的软弱经验,圣十字若望的黑夜经验,都说出了旅人的挣扎和心理治疗的痛苦。

    基督徒旅人在走向真我生命上,所经历的痛苦就是一种软弱和黑暗,正如保禄和圣十字若望走向同一天主、同样的自由与爱时所经历的一样。然而在方法上有所不同:在天主对旅人的行动方面,就是每一个人扭曲的“自我概念”生命与“真我”生命之间的冲突。

    天主那种带领圣保禄走向天主所用的方法,主要是世界及其他人对福音的反对及敌意;对圣十字若望的方法,则是他自己默观和祈祷生活;天主对旅人所用的方法,则是他自己虚假的“自我概念”的生活。天主、自由、爱、及其结果,则是一样的。天主以尊重个人人格的前提下吸引人。

    问题讨论

    你是否经历过发现“潜意识”痛苦及黑暗的旅程呢?请与你的小组分享。

    你曾否有过“虚假的自我概念”行为?何以如此?

    你是否经历过明知自己必须改变,却不知如何改变的痛苦及黑暗呢?试讨论之。

    你曾否有过“真我”急欲从内心出现的经验?以何种方式?

    在这有时感到漫长的黑暗旅程中,你曾否体验到天主的临在、力量、安慰的恩宠召唤你在平安中前行?这是牧者引导羊群的体验吗?

    圣十字若望所说记忆的净化,以心理治疗的角度来谈论是否更好?何以如此?

    透过治疗而发现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否能逐渐带来自觉?请在小组中讨论。
第四部 神圣的结合 【第十四章:神圣的结合——认同基督】
    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和我们旅人的经验相呼应,在此我愿探讨其中奥秘。我要再度就教于十六世纪初期耶稣会会祖圣依纳爵的经验。

    我们不妨先看看圣依纳爵在他三十天个人退省《神操》中的最后一次默观。它的标题是“获得爱情的默观”。圣依纳爵说:

    首先要注意两件事:

    一、 爱情不在空言,应在事实上表现。

    二、爱是互相赠予,爱人者把自己所有或其中一部分,赠送给所爱的人。反之,被爱的人也这样将所有或其中一部分,交给爱他的人。这样无论是学问、之时、尊荣、财富,两人之间都共同享受或互相接受。

    接着圣依纳爵告诉我们默观的第一个重点:“回想我所受的恩惠:造生、救赎及我个人所受的特殊恩惠;用诚恳的心仔细衡量一番。”他希望做退省的人问自己:“我在为基督做些什么?”

    关于默观的第二点,圣依纳爵要求退省者“仔细思想天主怎样居住在一切受造物中,在元素内使它们存在;在植物中使它们生长;在动物中使它们感觉;在人物内赋给它们理智。那么是天主在我内,使我存在、生活、感觉和理解人。”

    天主给了我们这一切,使我们能把自己给予彼此,能彼此相爱,能为了自己,也为了彼此而心存感恩。天主给了我们这一切,使我们能藉着彼此相爱来爱天主。天主给我们这一切,为应验圣经的话:“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二十五40)。这就是认同基督的实现。

    宇宙的造物主耶稣基督,在这些话中启示了创造的意义。你我并不掌管现实的意义。你我并不赋予现实意义或能为现实下定义。只有天主做得到。在耶稣基督的这些话中,天主重建了整个现实的意义。我们为爱自己及爱他人一切努力,实际上都是为了爱天主及回应天主。我们的一切寻找、追寻、清理情绪上的障碍好整理自己,这一切努力都是想要“以事实、而非以空言去爱”。我们为释放自己而踏上这旅途,好能接受爱,也自然地回应这爱,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藉着彼此分享、交换所有来爱人。这就是爱。这是天主的爱。这是仁爱。这是祈祷。这是圣德。这是灵修。这是灵修生活的意义。谁说的?耶稣基督!祂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天主在我们生命的每份关系上,每一种现实中,为我们并与我们一同工作,将我们带到圆满的境地。正如圣依纳爵在“获得爱情的默观”第三点中说:“想天主怎样在世上的一切受造物中为我操劳、工作、或更贴切地说,好像是劳苦工作;为能在宇宙内、在元素、植物、果实及禽兽内,使它们存在、保存它们,使它们生长、感觉。”

    圣依纳爵对认同基督这些深刻的见解,写成了《神操》一书,这是一个颇受重视的圣经祈祷方式,须连续进行三十天。做神操的人每天要守静默,作五个小时的个人祈祷。灵修指导每天与做神操者谈话一至二次。谈话内容是给予祈祷时的情形。在圣依纳爵看来,做神操所希望结的果实,就是默观的恩赐。基督所赐给的默观的恩赐,就是在其生活中,与基督认同。默观的恩赐在于经由想像,将自己置身在新约耶稣基督生活的场景中。行神操者会看到耶稣治愈的一位麻风病人,听见他说话,感觉到太阳的热,触碰到耶稣本人。当做退省者以这种方式祈祷,并走过主耶稣的生活时,他此时此地的生命就开始提升。基督提升了退省者现在的生命。这恩宠的起源就是基督自己的行动。在我们生命中的人的面孔一一出现。

    一个人自己生命的情况开始浮现。退省者从基督那儿得到的,是了解到他自己的生命在恩宠中与耶稣的生命认同。当上主赐予默观者的恩赐,退省者会把个人的痛苦视作基督的痛苦,把基督经历的痛苦视为退省者自己经历的痛苦。当退省者看到耶稣努力把爱带给世界,并使人类得到释放,基督也会让退省者看到他像基督一样,努力把爱带给世界、表现真正的自己、使人类得到释放。认同耶稣基督与其生活是一体的,是同一回事。基督赐给人恩宠,让人明白把自己和自己的爱及自由带给世界时,所感到的痛苦,与基督的努力和经验完全一样。这就是圣依纳爵所认为的默观的恩赐,因为有这恩赐,才能够把自己的肉身生命,与耶稣基督的生命、工作和经验视为相同。

    这恩宠就是了解一个人必须要自由而仁爱地表现真我,有如具有宗教情怀的人。现在,人可以把自己仁爱的努力看作是圣的,看作是与天主一起行动,是与基督走向天主。人能把自己的工作、痛苦和表现“真我”的努力,同样视为是基督的工作、痛苦和努力。这是同一件事。

    这就是在人的真实生命中与真我一起祈祷。这是以人的血肉、感情、理智和生命所作的祈祷。这是一个人“真我”的祈祷。这是一个真正的人的祈祷。人能看到自己“真我”的行动——“成为”自己的“真我”并与人分享“真我”——如同基督一样走向天主。因此这就是灵修生活:如同基督,并与基督同行。这就是灵修生活的真义。

    但我们的旅人感受到挣扎,企图了解为什么隐约觉得某些事不对劲;那是试着从外在取向的“自我概念防卫习惯”中释放出来,检视自己“真我”的感受并加以表达所做的努力;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去爱,去把自己给予他人、也是把自己给予天主。“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那是为了要与他人分享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自己。那是为了要感谢他人和天主,并对一切事物保持自由的心态。这就是祈祷。这是心、灵的祈祷,是感情与理智的祈祷,是活生生的祈祷,是身体与心灵的祈祷。祈祷的传统定义是举心向主。因此向自己及向他人举起“真我”的经验,也是祈祷;按宇宙的创造者基督耶稣的计划,这也是圣的。我们旅人的全部经验,都是与基督一起、并为了基督。那就是灵修生活。单单基督能赋予一切事物意义。也唯有基督能为灵修生活下定义。

    现代社会的基督徒,藉着与世界发生关联,并与和他一起生活的人发生关联,而走向天主。天主利用世界及其他人,来接触和召唤每一个基督徒旅人的“真我”。天主以基督耶稣来吸引人走向祂。

    基督召唤人类从安全受保护的舒适生活及习性中出来,并信赖天主。这是要我们达到圆满境界的召叫,这境界就是:在天主前及天主子民临在中的个人自由。

    问题讨论

    历史对祈祷的定义是:“举心向主”。基督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二十五40)。这是否表示,凡你与他人分享你的“真我”所做的每一动作都是祈祷?请讨论。

    这就是“成圣”的真义吗?为什么?

    在你自己的生命中,是否也曾感受到旅人认同基督的生命?请与小组分享。

    在你自己的生命中,你的经验与基督的生活经验,是相符的吗?请讨论。

    在世上自由表现出的“真我”,是“成圣”的真义吗?为什么?
第四部 神圣的结合 【第十五章:内在的灵修】
    天主透过这世界和其他人,让处在情绪痛苦中的基督徒旅人,能过“真我”的生活。对一切事物感到自由与爱。基督用来吸引旅人只走向天主的,就是这人的人格和情绪的冲突:即与现实接触时,内心所产生的痛苦。与世界及其他人实际的接触,爱与恐惧。这包括接受和给予、感动和回应。与世界的接触会引起情绪的苦、这么和苦恼。那是基督徒旅人人格的黑夜。富有智慧的基督耶稣透过天主所创造的世界,向受苦的旅人,朝圣者,发出呼喊,吸引他走向爱与自由。这是一条黑暗之路。是圣保禄走过的同一条路。是圣十字若望走过的同一条路。也是圣依纳爵走过的同一条路。我们受苦的旅人正走向“真我”的自由,并分享他的“真我”。这正如耶稣为其他人所做的一样,而耶稣说,其他的人就是他自己。这就是与天主一起,在天主内走向天主。我们的基督徒旅人,用信德的眼光看到他与天主一起,走向天主。基督徒旅人用信德的眼光看到他自己“爱”的努力,正是耶稣所承受、所实践的。承受情绪痛苦的基督徒,在信德中看到天主的临在,召唤我们以“真我”示人,与人分享“真我”,并且去爱。是信德开启了这旅程的真正本质。受苦的基督徒和信耶稣是造物主天主,使他集中能力,感知天主的临在,视之为生命苦难的元始、道路和终点。受苦的基督徒把这个努力视为走向天主的灵修行动。情绪的痛苦和解除,是灵修的方向也是灵修生活。

    圣十字若望的灵修对于情绪痛苦和解决之路,提供了一个净化的方法:把“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行动,看作一种黑夜。圣十字若望对黑夜的探索、孤立和意义,一直是潜藏的工具,用来澄清情绪挣扎真正的意义:也就是:努力做真正的我,充分发挥功能,去爱,因此也是祈祷。圣保禄的灵修提供的方法则是会见、面对、克服这世界的障碍,战胜它们,在它们内欢欣。虽然圣保禄是由于对基督的神视,而奇迹般地受洗,但他却藉着与世界搏斗,把基督带给世人,而坚定了他的信仰。这就突显了世界的角色,并使世界成为灵修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圣依纳爵的灵修,则在一切生命中揭露出造物主天主的临在。这些是灵修生活的结构。圣十字若望的“黑夜”、圣保禄的“软弱”,圣依纳爵的“在一切事物中看见天主”,使我们能看清灵修生活的各个幅度。

    整个情绪化的挣扎,就是从已知走向未知、试着接受自己的人性、软弱和需要,并藉着接受及与之认同,而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找到喜乐与爱。这些因素合并起来,情绪上的挣扎就是一个人在身体、情绪、理智上试着去理解并走向他的造物主天主,也就是走向爱。这些因素合并起来,揭露了那使人受伤害的潜意识冲突,最终乃是上主的手藉着与现实接触所做的安排。这些因素合并起来,呈现出这旅程是天主所恩赐的自由与爱,使人因远离黑暗而欢欣。这些因素合并起来,使我们明白能分享爱,并在情绪上接受爱、回应爱,而得到的喜乐,就是“天主子女的自由”(罗八21)。

    只有在天主内,我们能完全与自己和与彼此和睦相处。天主对我们的影响,直达我们生命与存在的脊髓。

    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走向天主的道路,是我们朝圣者的指引。它们的道路是一个榜样、一个典范、一个楷模,此外还有圣依纳爵的神操,启发了一个更深刻的现实,那就是与旅人本身的黑夜及软弱认同的现实。圣保禄和圣十字若望在了解自己、世界和天主方面,本有一个熟悉的、安全的、舒适的模式和习惯,但它们离开这模式和习惯,设法经过不熟悉、每一安全感,痛苦的“黑夜”,来到一个更深刻的现实:唯独依赖天主。结果产生了自由与爱。遭受情绪冲突之苦的基督徒旅人,离开熟悉、安全和已知的模式:对自己、对世界和对天主“虚假的自我概念”。旅人经过一个不熟悉、不安全、痛苦的“黑夜”,来到一个深刻得多的现实生活:旅人“真我“的生命。其结果就是真正的自由与爱。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圣依纳爵、基督和遭受情绪冲突之苦的基督徒旅人,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认同,这就是在认同中结合。

    从保禄和圣十字若望、依纳爵等人谈及爱自己、爱他人及爱天主,和他们的行动中,清楚地证明天主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单单依赖天主,其影响力已深深穿透他们的情绪生活。他们是自由仁爱的人。圣保禄或圣十字若望是否如同今天社会上的人一样,普遍而典型地经验过情绪的痛苦,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确实跟所有人一样,在某些时候面对了这样的经验。然而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天主在他们身上的行动。重要的是天主在他们生命中的临在,已深入影响他们的情绪生活,带给他们对一切事物的自由,以及对一切事物的大爱及尊重,正如天主对祂所创造的一切怀着自由、慈爱及尊重之心一样。天主藉着神视、世界和祈祷,带领保禄、圣十字若望得到这样的自由与爱。天主藉着谘商辅导的帮助,带领遭受情绪冲突之苦的基督徒旅人得到自由和爱。我们的任务是在真实世界的力量里,在“真我”的力量里,看到天主的临在及天主的德能,正在召叫基督徒旅人的“真我”进入真实的生活。

    天主愿意情绪痛苦的基督徒旅人活出灵修生命:走过这历程,好在现实中以“真我”示人。天主并不会像对保禄及对圣十字若望一样地对待每一个人。我们只是以他们为例,更清楚地指出,在情绪痛苦的基督徒与一位谘商辅导会面,互动时,天主的确临在其中。

    在这样的光照下,遭受情绪冲突痛苦的基督徒旅人,可让自己已朝释放真我前进,去爱、去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行动,就是灵修生活:是走向天主——也就是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和圣依纳爵的天主。同一位天主也帮助情绪痛苦的旅人,与他们交往,就像与神秘主义的圣人交往一样。天主以真实的世界,藉着圣十字若望的祈祷,解除他们的防卫一样。在旅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就是“真我”。我们的旅人现在是自由、仁爱的人,天主说:“现在你是我造你时所拥有的样子了。”保禄和圣十字若望的真我,富于自由和仁爱,这就够了。依纳爵会说,一个是创造者,一个是受造的自我,自由且慈爱,这就足够了。天主要自由且仁爱的人。天主要我们彼此分享自由的自我。这就是走向天主,这就是祈祷。“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在这句话中,天主把情绪的心理经验与灵修经验视为同一个。在这句话中,天主把情绪心理的活动和灵修活动视为同一件事。在这句话中,天主及万物的创造者,已重建了一切事物的意义,他说我们走向弟兄姐妹的每一个行动,都是走向天主的行动。在这句话中,天主,万物的创造者已把我们走向弟兄姐妹的每一个行动视为祈祷,由此我们首次认识到,我们的心理活动与灵修生活其实是同一回事。心理谘商和灵修指导也是同一件事。灵修生活是一个行动,天主在基督耶稣内已启示了,祈祷是一个实体:爱。

    灵修生活牵涉到很深的情绪痛苦。灵修生活就是“成圣之爱”的真义,也是受到情绪冲突之苦的人,伸出双手去爱自己及爱其他人,所做的一切行动。灵修生活就是爱耶稣基督的行动,是受苦的人为表达“真我”,为与另一个人分享“真我”,所做的每一个行动与决定。灵修生活是认同受苦的人为成为“真我”、与他人分享“真我”所做的每一个行动和决定,视之为神圣的、视为祈祷、视为与天主分享自我——也就是爱天主——的行动和决定。

    灵修生活指出圣保禄受的苦就是软弱,圣十字若望的则是黑夜。一个人如何看自己及看外界,原本有他所熟悉的习惯,如今要走向未知但能更深刻更真实地理解自己究竟是谁,而承受种种痛苦,这就是灵修生活。黑夜和软弱是有益的、且是丰富的灵修。

    我们的旅人在情绪冲突和解除的灵修之路上,走过受苦的“现在”时,圣保禄、圣十字若望和圣依纳爵认为,是天主的手在编排着这黑夜和软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天主的手临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

    灵修生活就是在一切事物中看到天主的临在。依纳爵对这一点的看法,以及表现在行为上的爱,就把旅人为得到自由与爱所做的决定及行动视为祈祷:走向天主的行动。

    灵修生活就是在情绪痛苦的经验中指出天主的临在与关爱,在一切受造物中指出天主的手和天主的临在。基督要天主的子女彼此分享真正的自己,解决情绪问题,可使一个人得到释放,而以“真我”示人。

    基督出现在一个人的灵修生活中,愿意使人自由。天主的临在和慈爱的行动,透过人的情绪痛苦,从其中发出呼喊,要求解决。这是基督的呼喊,呼求释放天主的俘虏。

    灵修生活就是人类在情绪和心理上的奋斗。灵修生活是从黑夜到光明的行动,是努力奋斗终于成功,是从未知到明了、从恐惧到“终极之爱”的行动。

    灵修生活显露出使人得自由的精神力量。灵修生活显露出天主在终极的创造物中对我们的关怀与爱。灵修生活显示基督临在于这世界,为天主的受造物而努力,以释放及爱他们。灵修生活显露出天主完全的爱临在于这世界。在努力中可以看到一个灵修的现实,那就是基督临在于自己的创造中。正如若望宗徒所说:“天主是爱”(若壹四8)。

    问题讨论

    你在“爱”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否与基督在祂一生中所做的努力一样?何以如此?

    你是否注意到,只有在天主内,你才能完全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为什么?

    天主如何直达你存在的中心深处?

    你是否认为为释放自己,以你的“真我”去爱他人的行动,是一个走向天主的行动呢?从哪些方面看出?

    与你的兄弟姐妹分享你真正的喜乐、需要、悲伤、自私及愤怒,是祈祷吗?试讨论之。

    天主如何解除你的防卫,把你吸引向天主本身?

    心理谘商和灵修指导是同一件事,也是同样的行动。试讨论之。

    “天主是爱”(若壹四8)。试讨论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