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新要理》广播稿
作者:梵蒂冈电台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前言 1. 人相信天主 2. 天主藉启示与人相会 3. 天主启示的传承
4. 圣经 5. 人的回应:我信 6. 我们信 7. 基督徒的各种信经宣誓
8. 我信唯一的天主 9. 天主是真理、是爱 10. 天主启示他的叁位一体 11. 教会信理中的天主圣叁
12. 我信全能的圣父 13. 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14. 世界为了天主的光荣而受造 15. 天主以上智的安排实现他的计划
16. 天使 17. 有形可见的世界 18. 人是天主的肖像,肉身灵魂一体 19. 天主创造男女置於乐园
20. 天使的堕落与人类的罪过 21. 原罪与其後果 22. 原始福音 23. 耶稣基督:要理的中心
24. 基督:默西亚,受傅油者 25. 天主的独生子 26. 我们的主 27. 天主圣子降生为人
28. 耶稣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 29. 天主子如何是个人 30. 耶稣由玛利亚因圣神怀孕而诞生 31. 玛利亚的童贞
32. 基督一生都是奥迹 33. 耶稣童年和隐居生活的奥迹 34. 耶稣公开生活的奥迹 35. 天国来到的徵兆
36. 耶稣和以色列民族的法律与宗教 37. 天主救恩计画中基督的死亡 38. 基督为我们的罪过奉献自己给父 39. 耶稣基督死後安葬
40. 耶稣基督下降阴间 41. 耶稣复活的历史和超性意义 42. 耶稣复活是天主圣叁的杰作 43. 耶稣升天坐在全能天主圣父右边
44. 我信其日後,从彼而来,审判生死者 45. 我信圣神 46. 圣神的名称和标记 47. 许诺时期的天主圣神与圣言
48. 时期圆满时基督的神 49. 圣神和末期中的圣教会 50. 教会的名称和形象 51. 教会的来源、建立和使命
52. 教会奥迹 53. 教会─天主的民族 54. 教会:基督的身体 55. 教会:圣神的宫殿
56. 至一的教会 57. 至圣的教会 58. 至公的教会 59. 教会与非基督信徒
60. 传教是教会至公性的要求 61. 教会是由宗徒传下来的 62. 教会圣统制的建立 63. 全球主教团及其元首教宗
64. 主教的训导、圣化与管理职务 65. 在俗教友的圣召与使命 66. 献身事主的生活 67. 诸圣相通功
68. 玛利亚:基督之母与教会之母 69. 我信罪恶的赦免 70. 我信肉身之复活 71. 死於基督
72. 我信常生 73. 最後的审判 74. 期望新天新地 75. 阿们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前言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向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的群众,宣布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那就是新《天主教要理》就要诞生了!在同时,教义圣部也摘要地公布了这本书的概要,指出这不是另一部神学书籍,而是一本肯定信仰本质的书。随後,同年的十二月七日,教宗在罗马圣母大殿内,向世界各国主教团教义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隆重地宣布了这部《天主教要理》的正式诞生。

    教会继一五六六年特利腾大公会议勘定的普世要理书,已整整四百二十多年了!新《天主教要理》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於一九八五年世界主教特别会议中决定编写的。随即明令教义圣部,开始另一部新要理的编纂工作。教义圣部动员了许多教义、教礼、教会法以及神学专家,在历经数年的努力後,编成此书,作为普世教会一个传扬信仰的准则。《天主教要理》共676页,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当信的道理」,包括信经十二端「我信」、「我们信」;第二部分是「基督信徒的庆典」,包括教会礼仪、七件圣事;第叁部分是「基督内的生命」,天主十诫;第四部分是「基督信徒的祈祷」,天主经。

    在宣布新编《天主教要理》问世的讲话中,教宗称这本新要理书,是教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又说这本书,是天主赐给教会的宝贵恩典。教宗并训诲全球教会,珍惜这个恩典,努力研究其中的教理。我们梵蒂冈电台,随从教宗的指导,将开设几项节目,专门介绍新编普世教会要理的详细内容。同时亦为了响应广大听众的来信要求,渴望能早日获得教会信仰和天主教教义的信仰宝库。为此特将《天主教要理》译成广播稿,每日向广大听众播放。今又将广播稿编成小册,分四册印出,以不辜负天主的特恩和广大听众的期望。但是这广播稿仅为提供大家作参考之用,并非正式文献。且因翻译人手及能力的有限,不足之处,祈请指正,不胜感激。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 人相信天主
    凡是天主教徒,在诵念《信经》的时候,总以「我信」或者「我们信」为经文每一小段的开端。所以,在介绍、解释或说明教会藉着《信经》所公开表明的信仰之前,我们不禁要问:信这个字所表明的行为到底是什麽意思?教会所说的信?所说的信仰,或者信德,乃是指人对天主的回应。人为什麽要回应天主呢?因为天主把自己启示给人,把自己赐给人,而且带给那些寻求生命终向的人无限的光明。

    这麽说,人所相信於天主的,无非是天主启示给他并赐给他的一切,同时相信天主对他生命旅途的光照。

    可是问题来了,对一个尚未认识天主的人,他当然要问:人怎麽会相信天主的存在呢?这就是新编普世教会要理开门见山提出来讨论的问题。

    要理首先指出人心渴望天主。人心之所以渴望天主,因为人是天主为自己所创造的,而且天主也不断地吸引人去追求他,因为只有在天主那里,人才会找到梦寐以求的真理和幸福。

    在人类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地方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和宗教信仰在探寻天主。当然,人所使用的探寻途径和表达信仰的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至少告诉了我们一点即人是有宗教信仰的有灵之物。

    话虽然这麽说,人还是经常忘记天主的存在,或者否认他的存在,甚至拒绝承认他。为什麽?理由很多,但不外是:无法接受世界上罪恶邪恶的存在,对宗教无知或冷漠不关心,过於操心尘世的事物和财富,信徒的坏表样,反宗教的思想学说,以及犯罪作恶的人因为害怕天主而躲藏起来,回避天主的召唤。

    人即使会遗忘或拒绝天主,但是天主绝不会放弃召唤人去寻找他,好叫他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然而,在这方面人也必须付出心力、善意和正直的心去寻求,绝不能不劳而获。

    要理在指出人心渴望天主之後,便进入另一个小题目,就是认识天主的途径。

    认识天主的途径并不是自然科学研究发现出来的,而是大家一致认同,而且也令人信服的一些论据。这些论据足以使人肯定天主的存在,为此,这些论据也被称为「天主存在的证据」。

    这些论据或证据的基础或出发点是宇宙物质界的造化。当我们细心观察宇宙万物的运转、形成、偶然性、秩序,及至大自然的美妙时,我们应当可以归纳出天主是宇宙万物的原始和终结的结论。

    圣奥斯定这位教会的教父和大圣师说得好:「你尽可以询问大地、海洋和空气的美妙;你也可以问蓝天,问所有的存在物为什麽那麽美丽。它们会这麽答覆你说:『你瞧一瞧我们吧!我们就是这麽美丽!』是的,它们的美丽就像是赞美诗一样。可是这些受造物虽然美丽,却反覆无常,变幻莫测。想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要不是有个永恒不变的美善,谁能创造出那麽美丽,但又不常存的东西呢?

    再说,我们也可以从人的方面来探询天主的存在。人都探求真理,追求美善,有良善的道德意识,有自由意志,爱听良心的呼唤,渴望无限的生命和幸福。这一切都令人不禁要探寻天主的存在。在探查的行动中,人会发现自己的灵魂的迹象,那就是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十八章所说的:「人性内在所有的,不归属於纯物质的永恒种籽。」既然这个种籽是永恒的,不是纯物质的,就必然要来自不是有限的宇宙物质世界,也就是来自创造宇宙的天主。

    世界和人类都证明他们不是自己的本源,也不是自己的终向,只是参与了「自有者」的生命而已。这位配得上称为「自有者」的,当然应该是无始无终的一个实体,应该是天下一切的根源和终结。这个实体,我们称之为天主。人从自由的本性,从宇宙万物的美妙现象,可以认出天主的存在。但是天主为了使人更深入地了解他,便把自己启示给人,并赐给人恩宠,使人能凭着信德来接受他的启示。虽然如此,那些有关天主存在的证据还是能够坚定人的信德,使人确实知道信德并不相反理智。

    天主教要理在指出人类认识天主的途径之後,又把围缩小到教会对天主的认识。梵蒂冈第一届和第二届大公会议都指出:「教会主张并教导说:人凭着理智,从受造的万物中可以肯定认出万物的原始和终结的天主的存在。」要理说:「人要是缺乏这种认知的能力,就无法领受天主的启示。而人之所以有这个能力,是因为他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然而可惜的是:人在世上因为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以至不容易单凭着理智去认识天主。

    就因为人生中有这些困难和障碍,所以不仅仅那些超越人性理智所能了解的事物,就连理性也能认识的宗教和道德真理,人也需要藉助天主的光照,才能正确地认识。天主教要理在「人相信能认识天主」这一章的最後一节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谈论天主?

    教会既然认为人凭着理性可以认识天主,所以相信可以和人一起谈论天主的事。教会之所以这样相信,是来自它和别的宗教,和哲学、科学、无信仰者及无神论者对话的经验。教会相信可以和人谈论天主,但是如何谈起呢?天主是无限的,人的认知能力和用以形容天主的语言有限,所以我们要谈论天主,只能从受造物出发,以人性有限的方式来认识、来思考天主。

    一切受造之物都或多或少地相似天主,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更相似天主。受造物许多完美的现象都反映天主无限的美善,所以我们可以从受造物的完美开始,来谈天主,旧约《智慧书》说:「从受造物的伟大和美善,人可以推想到它们的创造者。」

    可是有一点我们应该注意,那就是面对无限的天主,我们必须不断地净化我们对天主所使用的有限言语和想像力,以免让天主不可言谕的伟大和美善被我们有限的表达和思考能力所限制。

    谈到这里,我们可以根据新编的天主教要理,作六点结论:

    第一点:人,从他的本性趋向来说,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从天主而来,也朝天主而去。所以,人要是不能自由地去度一种和天主保持关系的生活,他就没有充实的生命。

    第二点:人受造,是为了度与天主共融的生活,人在天主那里会找到自己的幸福。圣奥斯定在他的《忏悔录》中说:「当我完全与结合之後,我再也不会有什麽痛苦和辛劳。我的生命在充满着以後,将成为真正的生命。」

    第叁点:当我们聆听受造物所传递的讯息和自己良心的呼声之後,能够肯定天主这位万物的原始和终结的神的存在。

    第四点:教会教导我们,对创造万物的唯一真天主,我们可以用理智,并透过他的种种作为,来肯定认识他。

    第五点:即使人的语言有限,无法道尽天主的奥秘,我们仍然能够从受造物多方面相似天主无限的美善这一点来谈论天主。

    第六点:有受造物而无造物主,势必等於虚幻。所以信徒都知道自己受到基督的爱的推动,把生活的天主之光带给所有不认识天主或拒绝天主的人。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 天主藉启示与人相会
    人类凭着天赋的理性,可以从宇宙的造化来认识天主。这是由下而上,一种属於归纳法的认识途径。可是另有一种方法,与此恰好相反,由上而下,类似演绎的途径,它叫作天主的启示。既然是天主由上而下的启示,所以是天主自由的作为,既然是天主自由的作为,就不是人靠自己的力量所能期望和所能理解的。

    天主是藉着在永恒之初就预定好的,要在基督身上实践的计画,把自己启示给人。而基督的来到人间和他的死亡与复活是天主自我启示给人的最高峰。梵二大公会议《天主的启示》宪章第二节说:「天主因着他的慈爱和智慧,乐意把自己启示给人,使人认识他的旨意的奥秘。因此,人类藉着成为人的圣言基督,在圣神内接近天父,并成为分享天主性体的人。」

    天主自由创造了人,使他们在他唯一的圣子内成为他的义子。为此,天主之所以把自己启示给人,为的是要使人超越本身能力所及的程度,更进一步地去回应他的召唤,去认识他,爱慕他。

    天主对人启示的过程具有教育功能。他先是慢慢地,渐进地与人交往,一步一步准备人去领受与他有关的超自然的启示。法国里昂的圣依勒内主教说:「天主圣言在人世间安置了他的居所,作人的儿子,目的在使人习惯於了解天主。」

    大公会议的启示宪章第叁节说:「天主藉着圣言创造并保存万物,他经常在受造物内向人证明他的存在。此外,他为了给人打开天上救援的道路,更在宇宙创造之初,便把自己显示给原祖父母。」

    原祖父母虽然後来犯了罪,天主并没有因此中断了他对人的启示。大公会议同一道宪章同一节又说:「在人类堕落之後,天主许下救赎,重振他们得救的希望。他又不断地照顾人类,赐给每个以恒心行善来寻求救援的人永生。」

    当人类的罪恶破坏了人间的团结一致之後,天主就设法一一拯救他们。在洪水灭世以後,天主首先和诺厄一家的人订立了盟约。这是他拯救天下各民族的计画原则。所谓各民族,是指按照语言、家族、国籍所形成的团体。

    天主和诺厄所订的盟约由天主委托天使看守人类来遵守执行,以约束人类的骄傲。不幸的是人类後来阴谋作恶,企图利用巴贝尔塔来建立自己的统一。於是天主惩罚了人类,使他们语言不通,从此分散流浪到世界各地。

    天主的仁慈後来动了心,要把散居天涯海角的人类再度聚合在一起,所以召选了亚巴郎,让他离开自己的家乡、亲友,为使他成为万民之父,天主对他说:「地上万民都要因你而受到祝福。」

    亚巴郎完全信赖天主,他的子孙成了天主的选民,成了保存天主给诸位圣祖所许下的诺言的民族,他们要为天主所有的子女作路工作,好使他们将来有一天在教会内合成一体。

    我们可以说天主的选民是个根,所有其他归依天主的人都被接枝到这个根上去。天主召选的民族是以色列人,他把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来,并在西乃山和他们订立盟约,又透过梅瑟给他们颁布法律,使他们承认他是唯一永生的真天主,是公正的审判者,进而恭敬服事他,以等待他所预许的救主的来到。

    这个天主特选的民族带着上主的名号,他们是天主的司祭,天主特别派遣许多先知开导他们,使他们始终怀着得救的希望,期待和天主重新订立一个新的盟约。先知们告诉以色列选民天主要怎样彻底地拯救他们,怎样洗涤他们的不忠信,怎样把救恩透过他们广施给天下万民。选民中那些神贫和谦卑的人特别怀着这样的希望,其中以玛利亚最具代表性。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对天主怎样主动地藉着自我的启示来和人类相会的主要过程有个扼要的概念。新编普世教会要理讲到这里,便把主题转入天主启示的最高峰,也就是旧约和新约时代的分水岭。

    要理引用新约《希伯来书》的序言,开宗明义地指出:「天主在古时,曾多次并以多种方式,藉着先知对我们的祖先说过话。最近,天主藉着自己的儿子对我们说了话。」天主的儿子就是降生成人的基督,他是天主唯一的圣言,是天主最完美,也是最後的「话」,在这「话」里面天主道尽了一切,而且不会再有别的「话」。

    圣十字架若望说得好:「天主给先知们讲的只是部分的话,可是在他圣子身上所说出来的,是全部的真理。既然天主已经把他的圣子赐给了我们,要是我们还向天主要求神视或启示,这不但犯了错误,而且也得罪了天主。」

    《天主的启示》宪章第四节有一段类似的训导说:「基督的工程既是新而决定性的盟约,将永远不废除。而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光荣显现之前,不必再等待任何新的公开启示。」

    关於这一点,要理作了附带说明说:几世纪以来也有所谓的「私下」性质的启示,其中有些也得到教会当局的承认接受。然而这些并不属於当信的道理。这些私下性质的启示并不在於改善或补充基督给人类带来的启示,只在於帮助某个时代的人更完整地度启示信仰的生活。教会绝不接受那些自以为高於或能改正基督所完成的启示的启示。

    第一点:天主为了爱人类而把自己启示给人,赠送给人。藉着这样的行为,天主圆满地答覆了人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终向的疑问。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 天主启示的传承
    天主自从他在创造宇宙万物之初,就不断地经由启示的途径,主动地来和他所创造的人类相会。天主的启示以基督降生成人和他的死亡与复活为最高峰,并在基督的一生中完美地表露出来。在基督之外,天主没有给人类更大更完美的启示,也不再给任何启示。为此天主在公元两千年以前所作的种种以基督为中心的启示必须继续传递下去,好叫世世代的人都认识天主的启示。这就是《普世教会要理》所谈论的「天主启示的传承」。

    最早担负传承天主启示的人是宗徒。梵二大公会议《天主的启示》宪章第七节说:「天主在基督身上完成了他所有的启示。而基督则命令宗徒向众人讲道,把天主的恩典传送给他们,这个恩典是一切救恩真理和任何道德伦理规则的泉源。这个泉源就是福音,就是先前由先知们预许的,後来由基督亲自实践并宣布的救恩喜讯。」

    大公会议宪章所说的恩典,也就是福音,便是今天我们所谈的天主的启示。主耶稣基督要求宗徒传播他的福音。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口头的,另一种是文字的。口头的是宗徒们把他们从主耶稣基督那里所听、所看和所学习到的,用口头宣讲、用个人表样,或藉着所建立的组织等途径,传送给他人。文字方式是指某几位宗徒或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人,受到天主圣神的启发,把主耶稣所宣讲的救恩喜讯写成文字,以流传後世他人。

    宗徒们的生命都有所终,基督的福音如何继续传递下去呢?普世教会要理引用大公会议《天主的启示》宪章第七节的训导说:「为了使福音和教会内永远保持完整而有生气,宗徒们留下了主教作继承人,并把自己的训导职权传授给他们。」宪章第八节进一步说:「因此,以特殊方式表达在受默感而写成的书上的宗徒讲道,必须藉着连续不断的继承而保存下来,直到世界末日为止。」

    这种在圣神内完成的活生生的传承,教会称之为「圣传」。圣传和圣经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圣传和圣经有别。

    普世教会要理引用《启示》宪章第九节的话,论圣传和圣经的关系说:「圣传与圣经彼此紧密相连相通。由於两者都由同一圣神的泉源而来,好像汇成一道江河,朝着同一个目标流去。」所以,不论是圣传或是圣经,都使基督的奥迹活现在教会内,并在教会内结出丰富的果实。其实,耶稣基督也曾经给他的门徒许下说:「我每天和你们在一起,直到世界穷尽。」

    圣传和圣经虽然同出一源,目标也一样,但是传承的方式不一样。圣经是天主的话在圣神的启发之下写成的文字。圣传则是主耶稣基督和天主圣神托付给宗徒们保管的天主的话。

    圣传必须把天主的话完整地传递给宗徒的继承人,好使这些後世的继承人,在圣神的光照之下,藉着他们的训导,忠实地保存天主的话,并加以宣扬。

    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教会受天主圣叁的托付,把天主的启示传授下去。而教会也因此不但从圣经,也从圣传所启示的一切事物中获取信心。为此,圣经和圣传都应该受到同等的敬重。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 圣经
    普世教会要理里面有一段专门在讲圣经是什麽,内容虽然简短,却十分完美,足以提供给一般信友对圣经有个基本概念。

    要理说:天主很慈善,他为了把自己启示给人,采取了迁就於人的方式,用人类的语言向人说话。天主有天主的言语,人有人的言语。天主为了使人了解他,遂采用了相似人类的表达方式,把他的话传给人类。永生天主的话叫做「圣言」,天主为了使人类了解他的圣言,於是让他的圣言取了人性,接受了人性的种种弱点,降生成人,与人来往,好叫人类在人而天主的耶稣身上看出天主的真相,了解天主的奥秘。人间讲解天主圣言降生成人的书就叫作《圣经》。圣经虽然千言万言,但是所说的只有一言,就是圣言「耶稣基督」。为此,教会始终崇奉圣经,视圣经为主耶稣的身体。教会从不间断地从天主圣言、从基督的身体,也就是从圣经里面为信友汲取永生的精神食粮。而教会本身也一样,它不断地在圣经里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和力量。说了这一些,无非是要指出圣经唯一的话,唯一的中心内容,就是基督。

    圣经是谁写的呢?谁是圣经的作者呢?圣经的作者是天主。天主选择了一些人,藉着他们在人性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把自己所要传达给世人的思想事物书写出来。所以,写圣经的人事实上只是天主的工具,是天主透过他们写圣经。

    圣经是天主藉人的手写成的书,它对教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基督所创立的教会绝不是「书的宗教」,而是天主圣言的宗教,这个圣言并不是一句写在纸上,不会讲话,没有生命的话语,而是降生为人,活生生的圣言。

    为了不使圣经成为死的文字,我们需要永生天主的圣言「耶稣基督」,藉着圣神,开放信友的心智,使他们明白圣经的话。

    圣经是天主藉人的手,用人的语言,启示给人的话。对圣经我们都需要有正确的解释,然後才能有正确的认识。於是,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那些受天主圣神引导,把天主的启示笔写成书的人间作者,他们真正要表达的是什麽?以及天主藉着他们的文笔所要显示的是什麽旨意?

    为能了解书写圣经的人的下笔心意,首先必须认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文化背景,使用的文学类型,以及当时对事情的认识、表达和叙述方式。梵二大公会议的启示宪章第十二节说:「历史、预言、诗歌或其他类型陈述及表达真理的方式不同。」

    话虽然这麽说,事情也应该这麽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圣经是受到圣神的启示而写成的,所以要想正确了解圣经,要想正确解释圣经,除了要注意到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客观的因素之外,更不能忽视一个最原始、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求助於圣神。

    梵二大公会议的《启示》宪章指出叁个合乎圣神所要求和所启示的解释圣经的准则:第一个,要非常注意整部圣经的内容和它的整体性,圣经虽然由很多不同的书结合而成的,但是它只有一部,因为天主经由这些书所启示的计画只有一个,这唯一的计画的中心就是耶稣基督。

    第二个,要根据教会活的圣传来读圣经。很多教父们有句老话说:「圣经在笔写成书之前,已经先写在教会的心中了。」

    第叁个,注意「信德的类比」。所谓信德的类比,是指一切信仰的真理之间,以及这些真理在天主启示的整体计画内,是彼此协调、连贯一致的。圣经是书写成文字的天主所启示的计画。写成书的圣经能有两大意义;一个是文字方面的意义,一个是精神上的意义。精神上的意义又具有叁重意义,就是比喻、道德教训和奥秘超性这叁重意义。

    中古世纪有一首两行诗在说明圣经的这四种意义,诗这麽说:「文字讲事实,比喻说信仰,道德指行为,奥秘展前程。」

    方才我们说圣经是由许多不同的书组合而成的。到底有多少书呢?根据圣传的指示,列入圣经的书,也就是通称的「正经」,计有旧约圣经所包括的四十六册书和新约圣经的廿七册书。

    旧约圣经是整部圣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旧约是为新约的来临作路工作。新约时代的来到并不是取代了旧约,而是完成旧约所预言的一切。再说,不论是天主圣父或天主圣子,他们都没有把旧约废除掉,反过来说,他们使旧约不完美,不具有永恒的部分变成十全十美。方才说旧约为新约路,就是这个意思:旧约所从事的是教育的作用,是天主在教育他的子民迎接新约时期的来到。新约给人类所带来的救恩奥迹原是隐藏在旧约圣经里面的。基於这个理由,我们不能因为生活在新约时代,就排拒旧约的价值和训导,因为新约并没有使旧约过了时候。

    至於新约圣经,天主圣言藉着它来显示自己的力量。在新约圣经里面,天主把他的真理完全启示了出来,新约的中心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圣子耶稣基督,以及他的言行、教训、苦难、光荣,和在圣神的行动下所诞生的初期教会的生活。

    至於新约圣经中的四部福音,则是新旧约整部圣经的灵魂,因为四部福音的见证都是关於我们的救主,降生成人的圣言的生命和教导。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话说:基督信徒要根据死而复活的基督的身教和言教来读旧约圣经,也要按照旧约圣经的指点和启示来读新约圣经。教会有句古老的俗话说:「新约在旧约中诞生,旧约在新约中揭晓。」

    新旧约圣经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教会坚持教友熟读圣经,多认识圣经。圣热罗尼莫说:「不认识圣经,就不认识基督。」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对圣经所下的八点定义介绍给各位:第一点:整部圣经事实上只是一本书而已,这一本书就是「基督」,因为圣经所谈的无非是基督,而且都在基督身上实现、完成。

    第二点:圣经蕴藏天主的圣言,因为它是受默感的,故确实是天主的圣言。

    第叁点:天主是圣经的作者,因为是他默感了一些人间作者。他在他们内、并藉他们而工作。这样就使我们确实肯定,他们所写的绝无错误地教导得救的真理。

    第四点:解释受默感的圣经,首先必须留意,天王透过神圣的作者,有意启示我们有关救恩的事。“凡由圣神所作的事,除非在圣神的推动下,将不能完全明了”。

    第五点:教会接受旧约四十六卷书及新约二十七卷书,并尊之为受默感的书。

    第六点:由於四部福音以基督为核心,故占圣经的中心地位。

    第七点:新约和旧约的一体性源於天计昼及其启示的一体性:旧约准备新约,新约则完成旧约;两者相得益彰,两者都是真正的天主圣言。

    第八点:教会一直尊重圣经,如同尊重主的身体一样;整个基督徒生活在这两件事上找到了滋养和规则。“你的语言是我步履前的明灯,是我路途上的光明”(咏119:105)。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 人的回应:我信
    天主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虽然我们和他之间有视觉方面的障碍,但是他却透过启示的途径和我们交谈,把我们当作朋友看待,为的是要邀请我们和他共融。我们若是适当地回应天主的邀请,这个回应的行动就叫做信德。

    所谓信德,就是人把自己的理智和意志完全托付给天主,诚心接受来自天主所启示的一切。圣经称人对启示的天主的回应为「信德的服从」。

    所谓信德的服从,就是发自内心自愿地服从所听到的圣言,因为圣言所指出的真理是天主所保证的,而天主正是真理本身。圣经指给我们的这种「信德的服从」的模是亚巴郎圣祖,然而童贞圣母玛利亚把「信德的服从」实践得最完美。

    新约《希伯来人书信》在举扬古圣先贤的信德时,特别强调了亚巴郎的信德,因为他实践了希伯来人书信为信德所下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信德是所希望的事的基础,是对那眼见不到的事的确证」。亚巴郎因为信赖天主,所以成为义人。他的坚强信德使他成为所有信众的父亲。新约希伯来人书信褒扬了古圣先贤的信德,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所恩许的,天主却为我们预备了更好的恩典,就是凡信赖基督的必得救恩。

    亚巴郎固然是众信友的父亲,可是人类中表现最完美信德的却是童贞圣母玛利亚。圣母始终深信天主没有做不到的事,所以虚心诚意接受了天主的使者嘉俾厄尔天使向她宣报的一切,并且相信天主的话必定实现。为此,普世教会敬仰圣母玛利亚是最完美的信德表率。

    前面我们说:回应天主邀请的行动叫作信德。但是这种回应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出自个人本身的附合,并且自愿赞同天主所启示的一切真理。既然信德是出自个人本身附合并自愿赞同天主所启示的一切真理,那麽它就和我们对一个人的「信赖」有别。如果我们以信赖天主的态度来信赖受造之物,那是虚妄荒谬的事。

    对基督信徒来说,相信天主的同时,不能不相信天主所派遣的圣子耶稣基督。基督是天主所喜爱的圣子,天主要我们听从他。基督在最後晚餐中告诉徒弟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他。我们能够相信基督,因为他就是取了人性的天主圣言。若望福音第一章说:「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子把他启示给了我们。」既然只有圣子基督见过天父,所以只有他才认识天父,才能够启示他。可是基督信徒要不先相信圣神,就无法相信基督,因为是圣神在启示人谁是耶稣基督。

    圣保禄告诉格林多人说:「除非受到圣神的推动,没有人能够说耶稣是主。」又说:「圣神洞察一切,就连天主深奥的事理也洞悉……。除了天主圣神外,谁也不能明了天主的事。」

    只有天主才完全认识自已。我们信赖圣神,因为他是天主。说到这里,我们才明白为什麽教会从不间断地表明相信由圣父、圣子和圣神叁位组成的唯一的天主。教会和基督信徒的信德是无中生有的吗?或是与生俱来的吗?或是研究得来的吗?昔日伯多禄宗徒向耶稣说:「你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耶稣回答他说:「不是血和肉把这个启示给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由此看来,信德是天主的恩赐,是天主所倾注给人的超性之德。梵二大公会议《天主的启示》宪章第五节说:「为能表现这种信德,需要天主圣宠的引导和帮助,并需要圣神的内在助佑。他感动人心,使人归向天主,开人心目,并赏赐人人信服真理的甘饴。」

    没有天主的圣宠和圣神内在的助佑,人固然无法表?'7b信德,但是信德到底还是属於人的行动。人相信天主,随从天主所启示的真理,这并不违背人的自由和理智,就如同我们相信某人说的话,相信他的意图,甚至相信他的许诺,就如男女结婚许下终身一样,这并不伤害或违反我们个人的尊严。

    我们可以说:信德是人类的理智和意志与天主的圣宠合作的产物。圣多玛斯的《神学大全》说:「信是一种理智的行动;天主藉着圣宠感化人的意志,意志推动人的理智去接纳天主的真理。」

    人之所以相信天主所启示的真理,倒不是因为这些真理一清二楚地呈现在人的自然理性眼前,让人没有怀疑,不得不承认的馀地。而是因为我们相信启示这些真理的天主的权威,他既不能欺骗自己,也不能欺骗别人。梵二大公会议说:「天主为了使我们的信德与理性相辅相成,所以除了赐给我们圣神内在的助佑之外,还给他的启示提供外在的证据,例如耶稣和圣人所显的奇迹、先知的预言、教会的广扬与圣德,以及教会内在的丰富资源与稳定等等,这都是天主启示的确实记号,合乎人类各种理智的需求,也是叫人信服的理由。」这些理由指出:信德的赞同绝不是精神的盲从。当然,人的理性和经验有时看不清启示的真理,但是天主对他所启示的真理的保证,远胜过人类自然理性所能提供的肯定。

    信德不是盲从,不是静态的,也不是死的。信德有个特徵,就是不断渴望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地认识所相信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天主和他所启示的真理。人越是要深入认识天主和他的真理,就得具备更大的信德和爱火,因为信德会打开人心灵的眼目,使人了解启示的内容。人越是渴望膂b识天主的启示,天主圣神就越会藉着圣宠帮助人培养更完美的信德作为配合。圣奥斯定说得好:「我相信,是为了认识,我认识,是为了相信得更好。」

    毫无疑问,信德在理性之上,超越理性,但是我们千万不能以为信德和理性之间有任何真正的分岐,因为那位给人启示奥迹,赋给人信德的天主,正是那位赋给人理性的天主。既然是同一位天主,也是唯一的天主,他就不能自我矛盾,自己否认自己。为此,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卅六节说:「各门学问的研究方法若真是符合科学精神,又依循伦理道德法则进行,则不可能与信德对立,因为尘世间的一切和信仰上的种种都发源於同一天主。再说,人要是谦虚恒心地探讨事物的隐微,他不知不觉地就好像被天主的手牵引着,因为天主使万物存在,让万物各是其所是。」

    信德和科学虽然互不对立,但天主和教会并不因为如此而强迫人接受信仰。天主尊重人的自由。所以,他愿意人自愿地,发自内心地接受他所启示的真理。梵二大公会议的《信仰自由宣言》第十节说:「不能强迫任何人相反他的意愿去接受信德,因为信德行为本身是自愿的。」同一宣言第十一节又说:「天主召唤人以精神及真理事奉他,因此,人事奉天主是由於良心的缘故,而不是被迫的。」

    人固然不能被迫接受信德,但是人若想得救,则非相信耶稣基督和那位派遣基督到世界拯救人灵的天主不可,因为没有信德绝不可能中悦天主。

    人只是有信德还不够,还必须有恒地保持信德,因为信德是天主恩赐的,人若不细心保存,是很容易失落信德的。要能恒心保守信德,人必须经常藉着天主的话来滋养它,必须经常祈求天主增长它,并在望德的支持之下,用爱德来度信德的生活。谁能够有恒地保持这种活泼的信德,他就能在现世预先到来世永生的幸福。由此看来,信德乃是永生的入门。

    现在,我们把上面所介绍的一段普世教会要理归纳出下面六个要点:第一个,信德是一个人全心全意,以理智和意志来附合天主,来赞同天主藉着他的作为和说的话所启示的真理。

    第二个,所谓「相信」,它具有双重意义,即相信一个人和相信一个真理。相信真理,因为信赖肯定这个真理的人。

    第叁个,我们只相信圣父圣子和圣神叁位一体的天主。

    第四个,信德是天主所赐的超性之恩,为能获得这个神恩,我们需要圣神内在的助佑。

    第五个,信德是合乎人性的行为,因为出自个人的良心和自由意志,也因此符合人性的尊严。

    第六个,信德也是教会的行为。教会比个人先有了信德,它产生,支持并滋养我们的信德。教会是众信友之母,有了教会为母亲,人才有天主为父亲。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 我们信
    信德是一种属於个人的行为,因为是人自由回应天主对人的行动。天主对人的行动就是向人启示真理。信德固然是个人的行动,但绝不是孤立的行动,因为没有人能够单独地相信天主,就好像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生活一样。也没有人能够提供给自己信仰,就好像没有一个人可以自我存在一样。每一位信徒都从别人那里领受信仰,也因此必须把信仰传递给别人。我们之所以要把信仰传递给别人,是因为我们爱基督,也爱人类。由於每位信徒都要把自己所领受的信仰传递给他人,所以信徒本身都成了一条大链子中的小环节一样,没有他人信德的支撑,自己是无法相信的。同样地,我自己的信德也有助於支撑别人的信德。

    「我所信的」就是每一位信友所宣誓的教会的信德,这个信德我们在领洗的时候格外隆重地宣誓。「我们所相信的」就是集合於大公会议中的主教们,或者参加团体礼仪的众信友所一同宣誓的教会的信德。慈母教会本身以自己的信德回应天主的时候,也说「我信」。教会以同样的方式教导我们个人和团体答覆天主说:我信,我们信。所以,是教会先信了,然後支持我相信;是教会先承认了上主,我们才和教会一起,并在教会内承认上主,向上主说:我信,我们信。我们是藉着圣洗,从教会手中领受了信德和基督内的新生命。在拉丁礼教会的圣洗圣事中,付洗的神父问即将领受圣洗的望教者说:「你向天主的教会要求什麽?」

    望教者的答覆是「信德。」又问:「信德赐给你什麽?」答覆是「永生。」救恩只来自天主,但是我们所领受的信德的生命却是经由教会而得到的,所以教会是我们信仰生命的母亲。我们相信教会是我们新生命的母亲,但不是教会创造了我们的得救。不过,教会既然是我们的母亲,它也就是我们信德的教育者。

    教会教导我们的信德并不是一些程式、公式、惯用语或格言,而是语言所表达的事实,这些事实我们用信德可以感受得到。圣多玛斯说:「教友发信德并不止於口头唇边,而是表达口中所说的事实。」不过,我们是依靠口中所宣誓的语句的帮助,来接近那些事实的。这些口中所宣誓的语句让我们得以表达和传递信德,使我们能够以团体的方式来度信德的生活,而且度得越来越热切。

    教会是真理的中流砥柱,它忠实地保存天主一次就完整地传授给信徒的信仰。是教会在妥善保管基督的圣训,并把宗徒们的信仰传递给後世的人。教会就像一位母亲在教导子女说话、了解、认识和沟通一样,也在教导我们信德的语言,使我们真正明白事理,善度信德的生活。

    多少世纪以来,教会传遍了世界各大洲,和各种语言、风俗、习惯、文化和不同的民族有所接触,但是它所信奉和所传扬的信仰只有一个,这个信仰是从唯一的上主那里所承受的,并藉着圣洗传递下去。教会之所以锲而不舍地这样作,只因为它深信古往今来的人类只有一个天主,他是人类共同的父亲。

    初世纪伟大的教父,法国里昂主教圣依勒内是教会信仰的见证人,他有下面叁段着名的话:「教会虽然传到天涯海角,但因为它从宗徒和宗徒的徒弟们那里领受了信德,所以仍小心翼翼地保存宗徒们留下来的产业。因此,教会即使散布全球,却好像住在同一座房子里面一样;大家有相同的信仰方式,就好像只有一个灵魂、一颗心一样;全球教会宣讲信仰的真理,教导真理,并传递真理,就好像大家有共同的一张嘴一样」。

    「世界上的语言固然繁多,教会圣传的内容却只有相同的一个,不论是在德国、在西班牙,在法国,在东方的埃及或利比亚,或在那居於世界中心的国度,教会没有任何其他的信仰或圣传。所以,教会传播的讯息是真实可靠的,因为它给世界仅指出一条得救的道路」。

    「对从教会那里所领受的信德,我们都小心翼翼地保存,因为信德像是一个保存信仰无上价值的宝库,它在天主圣神的推动之下,会继续不断地更新,充满生命力」。

    以上所谈的是教友的信德。信德固然是纯属个人的行为,因为是人对天主的行动的回应,但是信德绝不是孤立的行动,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单独信仰天主,就像没有

    人可以单独生活一样,也没有人能够为自己制造信仰,就像没有人可以自我存在一样。现在,我们可以把《普世教会要理》为上面所谈的内容所作的叁点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点,我们相信天主圣言所蕴含的一切:不论是书写出来的,或是传递下来的,只要是教会提示我们的,那就是教会的启示,我们都相信。

    第二点,信德对人的得救是必要的。上主自己曾肯定说,相信并领受洗礼的人必定得救,不相信的人将被定罪。

    第叁点,信德是对来世幸福的预先感受和认识。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7. 基督徒的各种信经宣誓
    信仰基督的人为表达他们在信仰上的共融,需要有一致共同的信仰语言,这种标准的语言把信友们联合在同一个信仰中。当一位基督徒说「我信」的时候,他就是在说「我赞同我们所信仰的」。由宗徒所传下来的教会,早在初期的时候,就以短句和一律的方式来表达并传递自己的信仰。但是很快地,教会便把它所信仰的精华汇集成一个有机的,上下文衔接流畅,思想段落分明的综合纲要。这个信仰的综合纲要以望教者为主要对象。

    信仰的综合纲要被称为「信仰的表明」,因为里面所说的是基督信徒所宣誓的信仰。「信仰的表明」也称为「我信」,因为「信仰的表明」这段文字以「我信」为开场,这是教会传统的习惯,常以一篇文字,一道文件的第一个字作这篇东西的标题或名称。「我信」这篇综合扼要表明基督信仰的文字又称为凡是教友都熟悉的「信经」。

    耶路撒冷的圣齐利禄曾说:「信经不是根据人的意见写作而成的,它的内容是整部圣经中最重要之点的汇集,以便提供给人完整的信仰道理。信经就好像芥菜子,在这个菜子里面包括着许多枝叶一样。信经也是如此,在这个信仰的纲要里面藏有新旧约圣经的信仰道理。」

    信经这两个字的原文是希腊文。希腊原文"SYMBOLON"的意思原是指一件「信物」的一半,一个持有这一半信物的人在必要的时候出示它,以便别人识别他的身分。这一半信物在出示的时候,必须和对方持有的另一半拼凑起来。如果两半能组成完整的信物,则表示持部分信物的人真实不伪。由此可见「信经」原来就是基督徒之间互相识别与彼此共融的信物。後来,信经所使用的"SYMBOLON"这个希腊字又逐渐增加意义,象徵汇集、收集或纲要等意思。

    於是,「信经」就成了「集所信仰的主要真理的大成」。从这里,我们不难了解信经是要理讲解工作第一个要提到、要引用的材料,也是最基本的材料。一个人第一次要严肃隆重地表明他的信仰的时候,是在领受圣洗的时候。因此,信经首先应该被称为圣洗的经文。当一位望教者受洗的时候,他是因着圣父、圣子和圣神的名义受洗的。所以领洗的人在接受圣洗时所宣誓信奉的真理,乃按照一体叁位的天主而分为叁大部分。换句话说,领受圣洗的人在领洗时刻所念的信经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天主圣父和他所创造的奇妙工程为主,第二部分以天主圣子耶稣基督及他的救赎奥迹为对象,第叁部分以教友圣化生活的动力泉源,天主圣神为中心。这就是我们受洗时宣誓的叁大要点。

    这叁大要点彼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却也各自分明有别。根据教会初期教父们惯用的比喻,我们称这各大要点为活动关节,就像人的肢体部分一样,各肢体之间都有密切的关连,但也因为有了活动关节,而使各肢体分明有别。每个活动关节所区别出来的,我们也称之为「信条」。教会初期时代的着名教父及圣师,米兰的总主教圣盎博罗削曾说:信经有十二个信条,为了象徵十二位宗徒的信仰。

    过去将近廿个世纪以来,教会为了配合不同时代的需要,曾有过不少的信经,例如宗徒所建立的不同地方的教会团体或古老的地方教会,都有自己使用的信经。某些大公会议也编了特别的信经,有些教宗更编了自己的信经,最近的一篇取名为「天主子民的信经」就是先教宗保禄六世在公元一九六八年编写的。

    教会历来每个不同时代所出现的信经,没有一篇可以被视为过时或没有用的,因为这些信经可以帮助我们重温,并深入了解教会历代所生活的,而且万古常新的信德。然而,自古以来,只有两篇信经在教会生命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篇叫做「宗徒信经」,另一篇叫作「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

    第一篇之所以叫作宗徒信经,是因为这篇信经被认为最忠实地表达了宗徒们的信德。罗马教会古代给人付洗的时候,诵念的就是这一篇信经。这篇信经之所以有这麽大的威信,主要在於罗马教会采用它为信经,而罗马是宗徒之长伯多禄宗座所在地,伯多禄把教会初期表达共同信仰的方式带到这里来。至於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的重要性,那是因为这篇信经是教会头两次大公会议的成果。

    这两次大公会议正是公元叁百廿五年和公元叁百八十一年先後分别在尼西和君士坦丁堡两地召贻d的。直到今天,东方和西方的主要教会团体仍然沿用这篇信经。方才我们说过,信经是讲解要理首先要提到、要引用的最基本材料。由於宗徒信经是罗马教会最古老的要理材料来源,而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在许多方面要比宗徒信经更清楚,更明确,也更详尽,所以普世教会要理在讲解信德的道理时,是以宗悚7b信经为经,以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为纬,两者互相对照配合,以期收到最好的效果。

    我们领受圣洗的那一天,当我们把自己整个的一生都托付给教会所训导的规矩来引导的时候,我们就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信经所表明的一切。当我们本着信德诵念信经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与天主圣叁共融的境界,也和整个普世教会产生共融的关系,因为是教会把信仰传递了给我们,而且我们也在教会的怀中相信教会传递给我们的一切。

    圣盎博罗削说:「信经是我们心灵上的神印,是我们内心的沉思默想和永远常在的保护,是我们看守在灵魂内的珍宝。」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8. 我信唯一的天主
    「信经」是基督信徒向天地万物主宰表明信仰、宣膂d信仰最完备、最基本的文词经文。宣誓经文以对天主表明信仰作为开端,因为天主是宇宙万物的原始与终结。信经第一句就说「我信天主」!这是基督信仰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信仰。我们可以说,整个信经所谈的无非是天主,其中虽然也谈到人和世界,也是为了天主而谈到的。信经中所宣誓的所有信条都来自第一条「我信天主」,也以这一条为归宿,就像天主十诫一样,以第一诫「钦崇唯一的天主在万有之上」为其他九诫之本。信经中的每个信条都在帮助我们更清楚、更深入地认识第一信条所说的天主。为此,基督信徒首先必须肯定相信的,除天主外不作他想。

    基督信徒这麽郑重其事地宣誓他们对天主的信仰,我们当然要问:天主到底是谁?世界上有很多人相信许多神明的存在,但是神明如果有好几个,他们就不会是最崇高、最原始的真神,也不会是最後要定夺一切和宇宙万物要归向的天地主宰。所以,我们信仰的神应该只有一个,就是最原始和最终的那一个真神。第四世纪的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所钦定的信经,也就是今天基督信徒所诵念的信经,一开始便念出「我信唯一的天主」,道理便在这里。天主只能有一个,这是他的本质,否则就不成其为天主。

    旧约圣经《申命纪》第六章有梅瑟代表天主向以色列选民说:「以色列,你听着: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当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旧约《依撒意亚先知书》第四十五章也有天主藉先知向以色列人和各民族说:「世界各国的人,你们归向我就会得救,因为我是天主,此外没有别的。……在我面前人人都要屈膝下跪,众口都要为我发誓,他们要说,只有在上主那里才有胜利和力量。」新约圣经马尔谷福音第十二章也记载耶稣的话说:「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

    天主是独一无二的真神,这样我们就不会错拜其他虚假的神明。找对了敬拜的对象之後,我们当然要进一步了解天主是何方神圣?从哪里下手呢?还是从旧约。天主曾逐渐地,并用不同的名字向他的选民以色列民族启示自己,其中要以他带领选民离开埃及之前,在西乃半岛曷勒布山告诉梅瑟的那个名字最为重要。天主从烧得通红的荆棘丛中向梅瑟说:「我是你父亲的天主,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天主这一说,梅瑟恍然大悟,那从火焰中向他说话,可是又看不见的天主,原来是他和他众祖先的天主,是永远生活存在的天主。

    梅瑟还不放心,他向天主说:「要是以色列人问我天主叫什麽名字,要我怎麽回答?」

    天主於是告诉梅瑟说:「我是自有者,你给以色列子民说:“自有者”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我的名字叫“自有者”,永远如此称呼,万世万代都要这样记住我的名号。」「自有者」,这就是天主的名称,非常神秘难懂,却也多少让我们揣摩到他的本质真相。这样的称呼是天主应梅瑟的要求才说出来的,这多少让我们感到天主似乎不太愿意自己有个人间的名字。「自有者」,自己本来就有的意思,不生自任何人、任何物,宇宙万物没有一个先他而存在,没有一个能超越他。相反地,天下万物都以他为本源,都从他而来,因为宇宙天下有什麽不是受造之物呢?既是受造之物,必有造物之主。这位造物主也就是这位自称为「自有者」的他。

    这些话都很简单,却深奥难懂,因为我们有限的理智和人间的文字实在无法说明和包容「自有者」天主的本质。天主是不可言喻的,人间任何伟大的名称都容不下他,我们称他为「天主」,这也只不过是我们在无可奈何之下对他的称呼而已,天主者,天上地下的主宰。

    用这两个字来称呼「自有者」我们只能叹息而已!面对这麽神秘又这麽吸引人的天主,人觉得渺小得微不足道。梅瑟在烧着通红的荆棘丛之前听天主讲话的时候,赶紧脱下鞋子,把脸遮起来,不敢正视火焰。在神视中看见上主的依撒意亚先知紧张地喊叫说:「我惨了!我是个唇舌不洁净的人。」伯多禄宗徒看到耶稣行奇迹,自己觉得惭愧,无地自容,遂跪在耶稣跟前说:「主啊,请远离我,因为我是个罪人。」天主虽然威严无比,却乐於宽恕原谅人,因为他也圣善无比,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人必须承认自己是罪人。欧瑟亚先知书第十一章有天主的话说:「我不再为我的盛怒出气。……

    因为我是天主而不是人,是你心中的圣者。」新约若望一书第叁章也说:「不论我们的心责备我们什麽,在天主面前我们总可以放心,因为他的心比我们的心宽大,他知道一切。」

    以色列人为了尊敬天主无比的圣善,不敢直呼天主的名字,在圣经中他们只用「上主」这个称呼来代替天主启示给他们的名字。

    天主除了是「自有者」,是宇宙万物的原始和创造者之外,还有什麽特性呢?或者说,他和他所创造的万物,尤其是和人有什麽进一步的关系吗?有的,旧约《出谷纪》第卅叁和卅四章有这样的记载说:当以色列子民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被解放出来,来到西乃半岛的时候,他们背弃了天主,崇拜金牛。为此天主大发义怒,要消灭以色列子民。於是梅瑟为他们向天主求情,天主息怒了,并答应继续和以色列子民同行。梅瑟又祈求天主把自己的荣耀显示给他看。天主回答说:「我要使我所有的光辉在你面前经过,并宣告我的圣名:我是“雅威”。」於是上主乘着云彩降来,站在梅瑟身边,梅瑟便呼喊「雅威」。上主由梅瑟面前经过,并大声喊说:「雅威,雅威,仁慈宽厚的天主,缓於发怒,富於慈爱与忠诚的天主。」梅瑟这才晓得原来「雅威」是宽恕人的天主。

    天主是无始无终的自有者,他慈爱、宽厚又忠诚,他永远长存。天主既然有这些特性,必定是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世界和历史。圣咏第一、二篇说:「天地必要毁灭,而你永远长存,万物必将如同衣裳一样腐朽,你却永存不变,你的岁月无穷。」天主既然是永恒的,他对自己和对世人必定绝对忠实,信守承诺。

    谈了《普世教会要理》有关「我信唯一的天主」的内容,现在我们根据要理所归纳的,

    提出下面叁点摘要:

    第一点,上主是我们的天主,上主独一无二,天下没有谁能够和他相比拟的。也因此,他是至高至上的,天主若不是独一无二的,他就不是天主。

    第二点,我们所信仰的天主乃是我们的本源,也是我们的终向,我们必须爱天主在万有之上,绝不能以任何事物来取代他。

    第叁点,天主固然把自己启示了给人,可是对我们来说,他仍然是个不可言谕的奥秘。天主要是能够被我们完全了解认识,他就不是天主。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9. 天主是真理、是爱
    宗徒信经开宗明义便说:「我信天主」,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根据宗徒信经,更明确地说:「我信唯一的天主」。这两句经文的差别只在於後者增加了「唯一」这两个字。

    天主在西乃半岛曷勒布山告诉梅瑟他名叫「自有者」。既然是自有者,必然是宇宙万物的真原;既然是宇宙万物的真正本源,必然是独一无二的,否则就不称之为「真原」,更不能称为「自有者」。

    「自有者」叁个字大家都懂,就是自己本来就有、就存在的意思。我们在谈论事情的时候,常常会说「那个事情本来就有的」。其实,仔细想一想,宇宙天下有哪件事物是本来就有的?哲学上最基本的真理定律是有果必有因。天下有什麽事物不是因果相成的呢?整个宇宙现象也是一个「果」,有果必有因,那麽宇宙现象最终极的成因是什麽呢?或者说,是谁呢?一个只要有理智的人不难推断出是「万有的真原」。这个万有的真原就是方才我们说的「自有者」。

    人的理智有限,天的智慧无边,梅瑟既然请问天主的大名,天主也晓得人无法完全懂透他的奥秘,所以乾脆给梅瑟一个不是名字的名字「自有者」。天主并不是在耍花样或捉弄人,因为他知道人的智力有限,人所能取出的名字也是有限的,而且有限的名字或名词只会限定某人某事物的内容,天主是无限的,他当然不会用人间的任何名词来称呼自己。他告诉梅瑟自己叫作「自有者」,这已经是很客气了。天主知道「自有者」叁个字绝不能道尽他的所以然,却是人类理智所能达到的顶峰,所以随便顺口给了梅瑟一个这样对自己的称呼。天主真是伟大奇妙无比,他爱我们能力极有限的人类,他为了使我们能了解他一二而启示给我们这样一个名字。可是就这样一个名字,也叫古今大思想家、大神学家、大哲学家研究不完。

    天主知道人类对「自有者」叁个字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明了,所以无限慈爱的他又在人类历史中,不停地以多种人性所能体会的方式,把他的本性本质启示给人。天主的本性本质我们现世的人也无法了解透彻,不过其中有两个倒是人的理智比较容易体会,也因此最受人重视的,那就是真理和爱。圣若望宗徒得天独厚,他的智慧像鹰的眼睛那麽锐利,能见常人所不能见到的,他在所写的第一封书信的第一章里面说:「天主是光,在他内没有一点黑暗」。在同一封书信的第四章说:「天主是爱」。「天主是光,在他内没有一点黑暗」,这不就是真理的最好写照吗?圣咏一百一十九篇第一百六十节说:「真理是的话的根源,正义的判断永恒不移。」旧约《撒慕尔纪下》第七章有句话说:「上主,是天主,的话是真理。」既然天主的话是真理,既然他的话的根源是真理,所以天主给人类许下的必定会实现。其实,天主本身就是真理,所以从他口中出来的话绝对不会欺骗人。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任何事情上,完完全全地信任天主。我们也可以回想一下人类原祖父母犯了原罪而堕落的情景:当时岂不是诱惑者、试探者不说真理,欺骗了人,引诱他怀疑天主的话,怀疑天主对人的慈爱善意,怀疑天主对他的忠信吗?可见构成原罪的要素不仅是人的骄傲,更包括人怀疑天主的真理。

    天主非常重视人类了解他是真理这件事,因为真理是天主最基本的本质,没有真理,天主其他的一切特性都成了虚假的。天主为了让人类不疑地深信他是真理,甚至派遣了自己的圣子耶稣基督到世界,为人类证明这件事。若望福音第十八章卅七节有耶稣的话说:「我为此而来到世界上,为给真理作证。」《若望一书》第五章最後一节进一步指出:「我们知道天主圣子来到世界,赐给了我们理智,好叫我们认识真实的天主。」

    天主的最基本本质是真理,而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生活在真理中。没有真理,一切都变成虚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生命就不值得活下去。有了真理,而且是永恒的真理,我们的存在才有根据,生命才值得爱惜,世界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地建设。

    天主除了是我们信赖依靠的永恒真理之外,他还是什麽呢?或者说,他还有什麽最能令人类感到需要的本质特性呢?

    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想来,人类精神理性生活中除了真理是最基本的需要之外,最重要,也赋给生活目的的,莫非是爱。天主是真理又是爱,真是与人类生命的基本需求配合得再巧不过。圣奥斯定说:「天主是为了他而创造了人。」既然如此,天主所能给的和人类所真正需要的还会有什麽差别吗?

    以色列民族在历史中已经充分体验到天主之所以把自己启示给他们,并且选定他们为自己的民族,无非是为了爱。以色列子民更从先知的训诲而领会到:天主为了爱他们,从没有间断地多方设法拯救他们於死亡毁灭之中,而且一而再,再而叁地宽恕他们的不忠诚和所犯的罪过。

    旧约《欧瑟亚先知书》第十一章把天主对以色列选民的爱比作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个爱比母爱和夫妻之爱更大更深,不但原谅情节极为严重的不忠实,甚至为了爱他们而牺牲了自己的独生子。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五十四章说:天主的爱是永恒的,山可迁、丘可移,但他对以色列子民的慈爱永远不变。《耶肋米亚先知书》第卅一章对天主的爱记载得更透彻,书中这样说:「我以永恒的爱爱你,因此,我对你依旧保持着仁慈。」当然,把天主和爱之间的关系说得最彻底的莫过於圣若望宗徒,他乾脆指出天主就是爱,天主的本质就是爱。

    天主是独一无二的,他不但是真理和爱的本源,更是真理和爱的本身。因此,我们要是相信这样的一个天主,我们就必须作到下面几点:

    第一,认识天主的伟大和庄严,以他作为我们第一个事奉的对象。

    第二,既然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的所有都从天主而来,我们就该时时刻刻生活在感恩之中。

    第叁,人是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的,所以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是一个大家庭,大家有着共同的父亲,而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为天主子女的崇高尊严。

    第四,宇宙天地万物都是天主创造的,我们应该妥善地使用这些受造物,让它们帮助我们更接近天主,更认识天主,也更爱天主。

    第五,在任何环境状况中,即使是逆境患难,都要信赖天主,依靠天主。圣小德兰说得好:「没有一件事能够困扰你,没有一件事物能惊慌你。一切都会过去,只有天主永常不变。耐心会赢得一切。谁有天主,就什麽也不缺乏。有了天主,一切都满足。」

    普世教会要理为「天主是真理,是爱」这一节归纳出下面两叁句结论:我们所信仰的天主启示我们他是自有者,他叫我们知道他是富於宽仁慈爱的。他的本质是真理和爱。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0. 天主启示他的叁位一体
    古往今来所有基督信徒的信仰都以天主圣叁为基础。每一位领受圣洗的望教者,在受洗之前必须先答覆教会向他提出的叁重问话,即是否相信天主圣父、圣子和圣神。望教者在答覆「我信」以後,才能领受圣洗。那些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或病重垂危,不省人事的成年人,则由父母亲和代父母代替他们回答教会提出的问话,答覆「我信」之後,教会就因着天主圣父、圣子和圣神之名,给望教者付洗,使他成为教会的子民,真正的基督信徒。

    信徒受洗时,是因着圣父、圣子、圣神叁位一体的「名」受洗,而不是因着圣父、圣子、圣神叁个名字「受洗」。也就是说,天主的名字只有一个,是叁位一体的名字,而不是圣父、圣子、圣神各有自己的名字,好像叁位各自独立,互不相关一样。叁位一体是整个天主奥迹中最不容易懂,也是超越人的理智单独可以理解接受的奥迹,却也是基督信徒信仰和生活的中心。叁位一体是有关天主本身的奥迹,人是受造物,智力有限,无法了解无限的造物主天主,当然无法懂透叁位一体的奥义。可是既然这是有关天主本身的奥迹,所以也是我们所信仰的其他奥迹的根源。它像是一道光,照耀我们信仰的整个内容。所以,天主叁位一体的道理虽然无法完全了解,却是教会讲解要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实,整个救恩史就是唯一的真天主启示自己给人的历史;这位唯一的真天主是圣父、圣子和圣神叁位一体的天主。叁位一体是信德的奥迹,是隐藏在天主内的奥迹之一。既是奥迹,若没有天主主动向人启示,人是无法认识了解的。当然,天主在他所造化的宇宙万物中,多少留下了他叁位一体的痕迹;在整个旧约时期,他在不断地把自己启示给以色列选民的过程中,也同样或明或暗地让选民看出一点他一体叁位的本性。无论如何,单靠人的理智,我们绝对无法探出天主圣叁的奥秘,就如旧约时代的以色列民族一样,在天主圣子还没降生为人之前,以及圣子还没有派遣圣神降临人间之前,他们是无法窥探出天主圣叁的奥秘道理的。

    世界古今很多宗教都把造物主天主,或者说把最高的神明当作「父亲」来敬拜,他是众神和众人的父亲。在以色列民族中,天主之所以被尊奉为父亲,因为他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他和他们订立了盟约,为他们制订了法律。天主也自称是以色列国王的父亲,自称为孤儿、寡妇、穷人的父亲,因为他特别保护他们。

    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尊称天主为「父亲」具有双层的意义;第一层是承认天主为万物之源,具有超然的权威。第二层,承认天主是慈善的,他关爱所有的子女。天主以慈父的姿态呈现给人,因为父子的关系比较容易为人所理解;而人类以父亲的身分来看天主,这也比较容易建立人和天主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体验到一件事情,就是在人类心目中,父母亲是第一个代表天主的人。

    耶稣曾告诉人天主是父亲,这不单是从天主为宇宙天下的造物主的广义角度来说,更是从天主圣父自永恒之初便是独生子耶稣基督的父亲的关系来看。对耶稣基督而言,天主圣父不是别的,就是父亲。玛窦福音第十一章说得很清楚:「除了父以外,没有人认识子,除了子以及子所愿意启示的人之外,也没有人认识父。」宗徒们都承认耶稣基督原是天主的「话」,是天主口中说出来的「神圣言语」。天主原是看不见的,可是他所说的话却听得到。他的话,也就是我们在圣经中常听到的圣言,有一天却以人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人间。这就是若望福音序言所说的真理:圣言成了人,就像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而且居住在人间。这位成了人的圣言就是耶稣基督,他原是天主口中的话。既然是天主的话,就出自天主,而且自永恒之初就和天主同在。他出自天主,所以和天主同性同体。既然和天主同性同体,就是天主自己,而不是天主所创造的身外之物,就像我们每个人说话一样,我们口中说出来的话就代表我们自已,就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用什麽材料制造出来的,与我们自身有别的另外存在物。

    我们口中说出来的话与天主口中的话的区别在於:天主是全能的,他说到作到,他能使自己的话变成为人,降到人间,而我们说的话经常产生不了效用,经常无法如愿以偿,甚至经常说话不算话。由於耶稣来自天主,所以他用人类所能了解的方式称天主为父亲,称自己为儿子。这是他给我们的一大启示,启示天主圣父和他天主圣子之间,以及他们和宇宙万物,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他们是父子,而且是同性同体的同一个天主,所以只有他们才彼此真正完全地认识,至於我们凡人,只有降生为人的圣子耶稣愿意启示的,才有福分貌7b识,窥探出一点天主的奥秘。

    教会遵照宗徒的传统,在公元叁二五年召开的尼西大公会议,及公元叁八一年召开的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中,确定了有关圣子基督和圣父之间的关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在「信经」中所公开表明承认的这一段话:「我信唯一的主、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他在万世之前由圣父所生。他是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他是圣父所生,而非圣父所造,与圣父同性同体。」天主一体叁位,我们已经谈了圣父和圣子两位,现在该谈第叁位圣神。耶稣在受难前夕曾给忧伤和六神无主的宗徒们许下,要派遣护慰者圣神到他们中间。这位圣神是谁呢?就是旧约圣经《创世纪》第一章所说的,天主创造天地之物,那位在水面上运行的「神」;是若望福音第十四章所说的,要与宗徒们同在,并住在他们心中的那位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是同一部福音同一章所说的,要教导宗徒一切的圣神;是同一部福音第十六章所说的,要把宗徒引入一切真理的圣神。也是信经所说的,曾藉先知们发言的圣神。从这一切记载,我们才晓得在天主圣父和圣子之间,还有一位圣神存在。他是圣子耶稣基督复活升天之後,派遣到宗悚7b和教会内的安慰之神。因着这一派遣,天主叁位一体的奥迹完全启示出来了。

    宗徒门对天主圣神的信仰,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曾加以肯定,这就是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所宣誓的:「我信圣神,他是主及赋予生命者,由圣父所发。」大公会议这项宣誓显示了教会承认天主圣父是天主圣叁整个神性的来源。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说「圣神由圣父所发」,但是今天我们所诵念的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仰却说圣神是「由圣父圣子所共发」,多了「圣子」出来,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原来圣神的来源并不是与圣子毫无关系,圣神是天主圣叁中的第叁位,他和圣父与圣子同是一个天主,叁位彼此同性同体,所以圣神不仅是圣父的神,而且也是圣子的神。无怪乎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也说圣神「和圣父及圣子同受钦崇,同享光荣」。从这样的推理认识,早在公元四百四十七年,圣良教宗已经宣布「圣神由圣父圣子所共发」是当信的道理。可是西方拉丁礼教会把「圣子」加入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条文里面,是从第八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在各地逐渐这样采用的。正因为拉丁礼节教会在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所隆重宣布的信经内,加入了「圣神不但由圣父所发,而且是由圣父和圣子所共同发出的」这个观念,所以直到今天,它仍然是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之间,尚且无法克服的歧见。

    从上面很扼要介绍的「天主启示他的叁位一体」的道理,普世教会要理作出四点结论:

    第一点,天主圣叁的奥迹是基督信徒信仰和生活的中心奥迹。只有天主启示给人他是圣父、圣子、圣神叁位一体的天主,人才能认识一点天主圣叁的奥义。

    第二点,天主圣子的降生为人启示了天主是永生的圣父,而圣子则与圣父同性同体。

    第叁点,圣父因圣子之名以及圣子从父那里所派遣而来的圣神的使命,启示我们圣神与圣父及圣子是同一个天主,他和圣父圣子同受钦荣,同享光荣。

    第四点,圣神原是发自圣父,但因圣父把自己永恒的一切也赐给圣子,所以圣神乃由圣父和圣子所共发的。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1. 教会信理中的天主圣叁
    教会信仰的根源是天主叁位一体。教会每位成员在领洗入教的时候,必须宣誓对天主圣父、圣子和圣神的信仰。不相信天主圣叁的道理,根本不能成为基督信徒。教会对天主圣叁的信仰除了在圣洗规则里面不折不扣地表明之外,还经常出现在讲道、讲解要理和祈祷中。

    早在宗徒时代,就有用文字来表明对天主圣叁的信仰。最显明和最好的例子便是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後书第十叁章十叁节的一句话:「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宠,天主的慈爱和圣神的共融与你们同在。」这句话是保禄宗套b用来向格林多人问候与祝福的,今天我们拉丁礼节教会也采用这句话作为弥撒圣祭的开场问候语。

    在初世纪的时候,教会也曾多方设法以更清楚、更明确的方式来表明对叁位一体的信仰,为的是要加深信仰的认识,也为了保护这端信理免受异端的攻击,或受到错误思想的败坏。教会早期几次大公会议召开的动机和目的大都为此。那几次大公会议都获得着名教父神学研究的鼎力协助和贡献,也得到教会子女信德的支持。

    当时,教会为了确定对天主叁位一体的当信道理,曾从哲学的角度发掘一些适当的名词来界定天主圣叁的内容,诸如性体(SOS-TANZA)、位格(PERSONA)和关系(RELAZLONE)等等。教会这样作,并不是企图妄想用人的智慧来界定或限定人对天主的信仰。或者说,教会并不是想把天主圣叁无限的奥秘硬塞进人有限的理智和名词里面。相反地,教会因着天主伟大的奥迹而赋给那些哲学名词新的意义。先教宗保禄六世在他编写的《天主子民信经》中说:「天主圣叁不可言喻的奥迹,是无限地超越人的能力所能想像得到的。」

    教会采用「性体」这个名词来代表天主的整体,采用「位格」来分辨圣父、圣子和圣神之间的互相区别;又采用「关系」这个名词来说明天主叁位之间的来往牵连。那麽教会所确定的天主圣叁的当信道理是什麽呢?就是天主有叁位,但叁位合成一体。

    换句话说,天主有叁位,但是叁位并不意味着有叁个天主,天主只有一个而已,但这唯一的天主却有叁个位格。公元五五叁年召开的君士坦丁堡第二届大公会议说:「天主圣叁同性同体」。天主固然有叁个位格,但这叁个位格并不把唯一的天主一分为叁,每一位格都是完整的天主,圣父是什麽,圣子就是什麽;圣子是什麽,圣父也是什麽;圣父圣子是什麽,圣神也是什麽;圣神是什麽,圣父圣子也是什麽。然而,并不因为如此,圣父就是圣子,圣子就是圣父,圣神就是圣父或圣子。不,绝对不是这样。圣父、圣子和圣神彼此有别,这个区别就在於他们来源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圣父生圣子,圣子由圣父所生,圣神由圣父圣子共同发出来。

    唯一的天主所包括的叁个位格之间的关系就在於此,他们之间的区别完全来自互相的关系。天主叁位一体的第一位圣父,是因为有了圣子而得名,圣子也因为圣父而得名,圣神则因为圣父和圣子的父子关系而得名。

    这麽抽象,这麽难懂的天主圣叁的道理究竟和我们有什麽关系呢?有的。天主无限美善,永远常存,他愿意把自己的光荣灿烂通传给人,以显示他对人的慈爱。这是他原始的计画,这个计画在他创造宇宙天地之前就已经存在,他要藉着他的圣子来实现这个计画。怎麽实现呢?就是天主在创造万物之前,就决定要透过圣子耶稣基督所要完成的大业,使我们人类成为天主的义子,以便继承天主的产业,分享天主的光荣。而圣子耶稣基督的大业乃是因着圣神的力量而完成的。

    从这里,我们看出天主的计画就是他在创造宇宙之初就预定赐给我们恩典。这个恩典的来源就是天主圣叁的爱。这个爱表现在宇宙造化工程中;表现在人类犯了原罪而堕落後,天主所展开的整部人类救恩史上;表现在圣子和圣神的使命上;也表现在教会承袭自圣子和圣神的使命上。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2. 我信全能的圣父
    宇宙的主宰,造物主天主有多少属性特徵,我们实在不知道,但是信经中只提到一个,就是天主是全能的。其实,以我们有限的理智,我们还能发现比「全能」更大、更重要、更完备的属性吗?普世教会要理强调:「承认天主是全能的,这对教友的信仰生活有绝对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天主全能的属性是普遍无所不包的,因为他创造了宇宙万物,也掌管宇宙万物,他无所不能。天主的全能也表现在他的无所不能爱之爱上,因为他是我们的慈父。天主的全能更是奥妙难揣的,因为他喜欢藉着人的软弱来显示他的德能。

    普遍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爱和奥妙难揣是普世教会要理为天主全能的属性所举出的叁大特点。

    关於天主普遍无所不包的全能,新旧约圣经曾多次提到。旧约《创世纪》四十九章和《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一章都称天主为「雅各伯和以色列的大能者」,圣咏第廿四篇称天主为「万军之主」,是「强有力的上主」。要是在上天和下地天主是全能的,这是因为天地都是他所创造的。所以,为天主没有不可能的事,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处理他的化工;他是宇宙的上主,他为宇宙制定秩序,宇宙任他摆布;他是历史的主宰,他推动人心,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引导历史的发展。旧约《智慧篇》十一章论到天主说:「你随时施展你的大能,有谁能抵抗有力的手臂呢?」

    关於天主无所不能爱的全能,《智慧篇》十一章也说:「你怜悯众生,因为你是无所不能的。」信经说「天主是全能的圣父」,这也就是说在天主身上,全能和父性这两件事互相照耀着。我们岂不看见他以父性的全能照顾着我们现世的种种需要吗?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後书第六章有这麽一段话说:「『我要作你们的父亲,你们要作我的子女』。这是全能的上主说的。」天主藉着基督收养我们为他的子女,所以他是以父亲的爱心在爱护我们。天主除了爱我们之外,也对我们显出无限的怜悯之心,因为他藉着宽恕我们的罪过充分显出他的能力。

    天主是全能的,但是他的全能并不是专横、任性任意和武断的。圣多玛斯说:「在天主身上,能力和本质,意志和理智,智慧和正义都是同样一件事,所以,在天主的能力中没有一件事不显出他的意志合乎公道,没有一件事不显示他的理智充满智慧。」

    关於天主奥妙难揣的全能,这是和我们的生活最有密切关系,却最不容易为人领会接受的一点。人生经常会遇到痛苦和邪恶的经验,这些经验正是在考验我们是否信赖天主的全能。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到面对邪恶势力的嚣张,天主似乎无能为力;或者天主根本看不见,不理会那些忠於他的子女所受的苦难与折磨。可是我们不能忘记:天主圣父如何藉着让他的圣子耶稣基督受凌辱至死,然後使他光荣复活的方法,来战胜邪恶,来显示他的全能。这就是天主奥妙难揣,神秘莫测的全能。在没有信德的人看来,天主软弱无能,在有信德的人眼中,他神奇高超,远非人力所能及。圣保禄在致格林多人前书第一章中说:「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因为天主的愚妄总比人明智,天主的虚弱总比人坚强」。在基督的复活与光荣中,天主圣父显示了他的力量,施展了他伟大的德能。

    所以,对天主展示他全能的奥妙途径,我们除非用信德的眼光是无法领会和接纳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德,圣保禄宗徒在写给格林多人的第二封书信第十二章里面才说:「我心甘情愿以我软弱为荣,好叫基督的德能常在我身上」。自古以来最能表现这种信德的人要算是童贞圣母玛利亚了,她深信天主无所不能,她相信天主圣神的德能可以使童贞女怀孕生子,所以她去拜访表姊依撒伯尔的时候,颂扬上主说:「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字是圣的。」

    由此看来,最能增强我们的信德和望德的,无非是坚定信仰天主的全能。当一个人坚定信仰天主是全能的以後,他就会毫不迟疑地接纳一切必须相信的事物,即使,那些事物是多麽地深奥难懂,或者超乎自然界的原理定律,也不会动摇他的信心,甚至天主所启示的真理越是玄妙,越能帮助他相信。

    对天主的全能,普世教会要理作了四点结论:

    第一点,它要我们效法旧约时代的义人约伯向上主说:「我知道事事都能,为没有不可能的事。」

    第二点,教会忠於圣经的见证,相信天主无所不能,所以不断向全能与永生的天主祈祷。

    第叁点,天主藉着使我们罪人回头改过,并用他的圣宠使我们和他重建友谊的方式,来彰显他的全能。天主尤其用他的仁慈、怜悯和宽恕来向我们启示他的无所不能。

    第四点,我们若不相信天主的爱是全能的,如何能够相信天主圣父创造了我们,天主圣子救赎了我们,以及天主圣神圣化了我们呢?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3. 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太初,天主创造了天地」。用这几个字,圣经揭开了它的序幕。教会的信经采用了圣经开宗明义这句话,来表明教会相信天地万物,无论有形或无形的,都是全能的天主所创造的。宇宙万物因创造而来,所以,创造乃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行动,也是天主救恩计画的基础和救恩史的开端。而救恩史的进展在耶稣基督身上达到最高峰。反过来说,基督降生的奥迹揭示了宇宙创造的奥秘,因为基督的来到人间告诉了我们天主在太初创造天地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天主要在他的圣子基督内光荣新的受造物。

    正因为如此,教会在复活前夕圣周六礼仪中的读经,以诵读天主创造天地的事迹为开始,又以世界在基督内重生为结束。拜占庭东方礼教会每逢主的庆典前夕,在诵读圣经的时候,同样以天主创造天地的事迹为第一篇。古时候,为望教者讲解要理时,也是沿用相同的次序。

    为望教者或是教友子女讲解天主创造天地、造生万物的要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为这关系到人生和基督信?'7b生活的根本。每个时代的人都会问:我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我们的来源是什麽?我们的终向又是什麽?宇宙天地一切的存在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呢?对这些很自然的问题,教会的信仰所给与的答覆是很明确的。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宇宙万物的来源,另一个是宇宙万物的归宿。这两个问题彼此分不开,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意义及取向具有决定性的重要。

    古今曾有很多人对宇宙和人类的来源作了很多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使我们对宇宙的年龄、体积、各种生物的形成,以及人的出现等等都有更深的认识,也使我们更加钦佩造物主的伟大,更加感谢他的造化和所赐给专家学者的研究智慧。

    但是这些探讨与研究的主要目的并不纯为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并不全为发现宇宙万物到底在什麽时期,又如何诞生的?更在於发现宇宙万物来源的意义。换句话说,最令人类关心的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运转是纯粹的偶然现象吗?是盲目地运行吗?是出自一种莫名其妙的必然性吗?或者由一个超然、明智又良善的存在者,也就是我们所称呼的「天主」在主导着呢?再一个问题便是:如果世界是因着天主的智慧和良善而来的,为什麽还有邪恶罪恶的存在呢?邪恶罪恶又从什麽地方而来的呢?谁应该为邪恶罪恶负责呢?世界有脱离邪恶罪恶,从中得到解救的可能吗?

    对这些很基本,也很关键性的问题,教会早有明确的答案,而其他古老的宗教和文化也有相关的见解和主张。有一些泛神论的哲学家们以为宇宙内的一切都是天主,世界就是天主,世界的前途演变就是天主的前途演变。另有一些善恶二元论的哲学家或摩尼教信徒则主张:宇宙内永远存在着善与恶两大敌对势力,善代表光明,恶代表黑暗,它们彼此斗争不休。

    再有诺斯替派神秘宗教哲学家以为:这个现实的世界,至少,物质的世界,是有罪的,它只能带来堕落,所以必须排拒它,抵抗它,或者超越它。其他,诸如自然神论者认为:宇宙世界是天主所创造的,但是天主造完它之後就不再理它了,就好像钟表匠一样,把钟表作好了,就让它自己去运转。再就是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世界宇宙并不由超然的力量而来,物质早就独自存在,天下的一切都是物质彼此巧合的关系所产生的。

    上面所以简略举出哲学思想派别的主张,就是要说明宇宙世界来源的问题早就存在,而且各地方各时代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可以说,这是人类的问题,也只有人类才会去探询解答。

    毫无疑问,人类凭着自己的理智,是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的。事实上,我们用理性,透过对宇宙美妙造化的观察推断,是可以确认天主的存在的。当然,人类的推断探询有时候会因为人性的错误而发生偏差,好在基督信仰有信德来光照,并肯定人的理性运用是否正确。新约《希伯来人书》十一章说:「因着信德,我们知道世界是因着天主的话形成的,看得见的是由看不见的化成的。」

    的确,认识宇宙造化的真理对人类的生活是那麽的重要,以至天主因着他的慈善,愿意把人类所应该认识的启示给人类。天主,除了人经由自然的途径对他能有的貌7b识之外,更愿意进一步,逐渐地把创造的奥秘启示给以色列人。他藉着为以色列选民所行的一切事迹,让他们知道天下各民族和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他所创造的,也都属於他。

    关於天主造化宇宙天地的事,旧约圣经《创世纪》前叁章有极为生动、极为详尽的描写。我们知道,从文学观点来看,这叁章的文字可能来自不同的根源,然而圣经的作者都把这些来源不同的描述重新作个编辑,安排在圣经的开头部分,用庄严的语气表达出来,为的是要阐明天主是宇宙的原始与终结的真理,也要说明天主的慈善和有条不紊的本性,再就是人的圣召、人堕落的悲剧,以及人得救的希望。从基督的立场和圣经与圣传一体一致性的观点来看,创世纪前叁章所记载的天主创造宇宙,人类堕落和预许得救的内容事迹,仍然是讲解宇宙天地来源要理的主要依据。

    新旧约整部圣经?'7d宗明义便说:「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圣经这句话有叁个含义;第一,永的天主给他身外其他一切存在的事物一个起源。第二,只有他「永恒的天主」是宇宙天地的创造者。第叁,天地间整个的一切都因为天主要它存在而存在。

    新约若望福音开门见山也说:「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就是天主。……万物是藉着他而造成的,没有一样不是由他造成的。」新约圣经这段话启示我们,天主是藉着永生的圣言,他所喜爱的圣子,而创造了天地。

    除了圣父因着圣子而创造了天地之外,教会的信仰也肯定圣神的造化行动,因为圣神是赋予生命者,是创造的神,是众善的泉源。

    总之,在旧约圣经中,除了天主圣父显明造化天地的行动之外,我们只能隐约窥出天主圣子和圣神参与造化的行为。在新约圣经中,则清楚地说出圣子和圣神造化天地的行为与圣父的分不开。教父圣依勒内形容圣子和圣神犹如圣父两只手臂。所以,宇宙天地的造化是天主圣叁共同完成的工程。

    关於「天地万物的创造者」这一节,普世教会要理作出两个结论。

    第一个,天主藉着创造天地和人类,初步证明了他全能的爱和智慧,也藉着这个创造的行动,第一次宣告他的慈爱计画,这个计画的目的是要在基督内创造新天、新地和新人类。

    第二个,虽然一般都把宇宙天地的造化归於天主圣父的杰作,但是信德的真理告诉我们:天主圣父、圣子和圣神同是造化的唯一而且不可分割的原动力。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4. 世界为了天主的光荣而受造
    圣经和教会的圣传一向教导我们,宇宙天地乃是为了天主的光荣而被创的。将近两千年以来,教会举行种种的礼仪时,都不忘光荣天主,甚至以光荣赞美天主为唯一目标。中世纪大圣人,方济各会士文都拉圣师说:「天主创造万物的目的并不在增加他自己的光荣,而在彰显自己的光荣并把他的光荣通传给人。」的确是这样,天主要不是为了显示他的慈爱,实在没有必要创造天地。圣多玛斯说:「天主因着爱而张开了手,万物就造成了。」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解释圣多玛斯的话说:「天主本着他的慈善和无所不能的德能,从虚无中创造了精神和肉体中的一切,并不为增加他的福乐,也不是为使自己更完美,而是为了藉着他赐给他所创造的万物的一切美善,来显示自己的完美。」什麽是天主的光荣呢?天主怎样彰显自己的光荣呢?普世教会要理说:「天主的光荣在於实现彰显并通传他的慈善,而世界正是为了实现天主的那些目的而受造的。」天主有个慈爱的计画,他愿意藉着耶稣基督使我们成为他的义子。教会早期着名教父圣依勒内说:「生活的人就是天主的光荣,人的生命就是瞻仰天主。要是天主藉着创造万物所作的启示已经给地上众生带来了生命,那麽藉着圣言彰显自己的天父岂不更要赐给看见天主的人生命?」所以,我们可以说:天主造化天地万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他自己成为一切受造物的一切,一方面显示自己的光荣,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幸福。

    既然天主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光荣,并使人类获得幸福才创造了宇宙天地,那麽他必定是用极崇高,极伟大的智慧来造化这一切的。这也就是说,宇宙天下的形成与出现绝不由於任何必然的因素,也不出於任何盲目的冲动,或偶然的机遇,而是完完全全来自天主自由的意志,他愿意受造物分享他的生命,分享他的智慧,也分享他的慈善。新约《默示录》第四章赞颂天主说:创造了万物,万物之所以被造,得以存在,全凭的旨意。」圣咏一零四篇说:「上主啊,的造化多麽伟大,用智慧作了一切」。圣咏一四五篇也说:「上主恩待众生,他的慈爱遍及一切受造之物。」

    天主除了全凭自己的自由意志创造了宇宙万物之外,他也是凭空创造了一切。所谓凭空,是指他没有必要接受任何外来的帮助,也没有需要藉助任何预先存在的物质来制造生产天地万物。安提约基雅的圣德敖菲洛曾说:

    「要是天主用已先存在的物质来创造世界,这有什麽了不起?任何一位工艺匠人,只要你给他材料,他也能够制造他所想要的东西。然而天主所显示的能力却是:他从虚无中创造了他所要的一切。」

    圣经里面也指明天主从虚无中创造万物这件事是信德的真理,这个真理充满许诺,也充满希望。旧约《玛加伯》下第七章记载一位母亲和她的七个儿子在壮烈殉难前,母亲激励儿子们说:

    「我不知道你们怎样出现在我的腹中,不是我给了你们灵魂与生命,也不是我塑造了你们每个人的身体。世界的创造者既然形成了人的初生,并赐予万物以起源,他必偿还你们的灵魂和生命,因为你们现在为爱护他的法律舍生致命……我的孩子,我恳求你仰视天,俯视地,观察天地间形形色色的万物!你该知道这一切都是天主从虚无中造成的,人类的来源也是如此。」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所表现的伟大信德。的确,天主既然能够从虚无中造生万物,他当然也能藉着圣神赐给罪人灵魂的生命,给他创造一颗纯洁的心,也能藉着复活赐给死亡的人肉体的生命,他既然赐给死亡的人生命,也能使尚未存在的东西出现存在。方才我们提过,天主以智慧创造了一切,所以一切必然有条有理。旧约《智慧篇》第十一章廿节说:「天主,以尺度、计算和分量安排一切。」天主既然藉着圣言,为人类创造了一切,而且要人类和他建立个人的关系,所以我们的理智必能了解天主透过他的创造所要告诉我们的事。当然,我们的理智也需要努力,而且面对天主和他的造化也要本着虔敬谦虚的胸怀,这样我们才能领会天主的心意。

    天主创造世界万物,把这一切当作礼物赐给人类,并让人类来管理经营,所以教会不断地强调宇宙的造化完全出於天主的一番好意,也因此,世界的存在是好的,包括物质界在内。

    天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所以毫无疑问地,他比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伟大无比。由於一切存在物,不论有形或无形的,都由天主而产生,所以天主也深深地临在於他的创造物中。《宗徒大事录》第十七章廿八节说:「我们生活、行动、存在,都在他内。」天主既超越一切受造物,也存在於所有受造物中,所以他是既高超,又亲密。天主用他的智慧创造了有条理、有秩序的世界之後,并没有把它丢开,让它自生自灭,

    好像钟表匠造了钟表以後,就不再管它一样。天主除了使他所创造的万物,各得其所,各是其所是之外,还无时无刻地保存它们,给它们行动反应的能力,并引导它们走向存在的最後目标。

    承认受造物对造物主天主这种完全绝对的依赖关系,乃是我们人类智慧、自由、快乐与信心的泉源。《智慧篇》第十一章廿四节到廿六节颂扬天主说:「的确,爱一切所有,不恨所造的;如果恨什麽,必不会造它。如果不愿意,甚麽东西能存在呢?如果不吩咐,什麽东西能够保全呢?爱护生命的主宰,只有爱惜万物,因为这一切都是的。」

    谈到这里,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所作的四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天主是在自由、直接和没有藉助任何力量的状况中创造了宇宙万物。

    第二点,没有一个受造物有能力从虚无中创造任何存在物。

    第叁点,天主创造宇宙万物乃是为彰显并通传他的光荣,好使他的受造物分享他的真理、慈爱和美善。这就是天主为此而创造万物的光荣。

    第四点,天主创造宇宙万物之後,仍藉着支撑宇宙存在的圣言和赋给生命的圣神来保全宇宙。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5. 天主以上智的安排实现他的计划
    旧约圣经创世纪第一章最後一节说:「天主看他所创造的一切都非常好。」的确,宇宙天下万物出於天主的手笔,一切都很美善。然而,这一切都还没有脱离天主造化的手,因为天主还没有真正完成他的造化工程。宇宙万物固然美妙无比,究竟还是天主的未完成之作。

    事实上,天主所创造的万物仍然处在演变中,一切都朝着天主所设定的最後绝对完美的境界演进。天主为了引导他所创造的一切美好的存在物达到至美至善的境界,於是给万物提供和设置了种种的方便之门和道路。这些门路措施我们称之为「天主上智的安排」。

    关於天主上智的安排,圣经里面有许多例证,这些例证显示天主上智对人世的关切既具体又立刻。他关心照料一切,宇宙历史中任何大小的事天主无不关怀备至。圣经屡屡强调天主对万事万物的演变进展握有绝对的最高主权。旧约《箴言》十九章廿一节说:「人心中的意念很多,唯独天主的计画终必实现」。

    我们发现圣经很多次把一切事情的变化都直接归因於天主的行动,而从不提到次要原因的道理。这并不是一种民智未开的原始说法,而是要提醒我们天主是一切原因的原因,是历史和世界的绝对统辖者,藉以激发我们对全能的天主的信赖。耶稣也常常教导我们对在天之父要怀着子女投靠慈父的心情。玛窦福音第六章整篇对这个教训有非常动人的描写,令人百谈不厌,而愈发对天主产生孺慕依赖之情。其中最後几节说:「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倒应该先寻求天主的国和他的义德,其他那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的」。

    不错,天主是他的计画的最高主宰。然而,天主为了实践他的计画,却藉助於他的创造物的合作。天主藉助受造物的合作,并不意味着他的能力有限,而是表现他的伟大和慈善。的确是如此,天主赐给他所创造的人类的岂只是生命而已,他更赋给他们人性的尊严,行动的自由,某种程度上的互为因果,以及与他合作的可能性,以贯彻他的计划。

    此外,天主更进一步地赐给人自由参加他的智慧的权力,让人负责掌管治理大地。以这种方式,天主使人在智慧和自由意志上也成为完成造化工程的因素和动力之一,让他们出力来缔造社会的和谐与他人的福利。人经常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天主圣意的合作者,其实他们是可以自由地,以行动、祈祷,甚至痛苦,来参与天主的计画。要是能作到这一点,人就完全成为天主和天国的合作者。天主虽然让人与他合作,参加他的造化工程,好像在人这一方面是有着最高和绝对的行动自主权一样。其实不然,宇宙万物固然各有自己的行动,但是在这一切的行动中有天主在行动,换句话说,天主是万物行动的原动力。我们要是相信天主是全能的造物主,就得相信上面提到的这个真理不可。天主是一切原因的原因,一切动力的动力,只有他是第一个,最原始的动因,除了他之外,一切的动因都是次要的。圣保禄给斐理伯人

    写信说:「是天主在你们内激发你们的意愿,使你们力行,为成就他的美善计画」。受造物的行动虽然起因於天主,但受造物的尊严并不因此而减损,反而会增长,因为万物是天主以他的德能、智慧和慈爱,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一脱离本源「天主」,受造物便一无所能。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卅六节说:「有受造物而无造物主,势必等於虚

    无」。再说,受造物要是没有天主恩宠的帮助,也无法达到它存在的最後目标的。前面我们提过,天主是全能的,他所创造的宇宙万物都是美好,有条不紊的,他照顾万物无微不至,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现在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疑问,这个疑问和世界的存在一样古老,一样长久,一样巨大,一样普遍。什麽疑问呢?一句话:为什麽世界有罪恶?

    当然从罪恶又衍生许多痛苦和不幸。这怎麽解释呢?这是个很大的奥秘,绝非叁言两语可以说清的,我们可以说整个基督信仰所包涵的一切道理都在为这个问题作答覆,而且只有用这个信仰的整体观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基督信仰所传授给我们的一切讯息中,没有一个不从各自的方位在解答这个疑问。

    我们常问:天主既是全能全善的,为什麽没有创造一个完美无缺,没有罪恶的世界呢?

    圣多玛斯在他的《神学纲要》中说:天主是全能的,他当然可以造一个更好的世界。然而天主以他的无限智慧和美善,自由地愿意创造一个处在「走向最终完美过程中」的世界,一个动态的,不断朝着最後完美境界的目标演进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在天主的计画中,是新事物不断出现,旧事物不断消逝的世界,是完美与缺陷,建设与破坏,健全与病态并存并行的世界。这种积极与消极正负两面对比对立的局势,要演进到世界更新美化至终极完善的地步才结束。

    圣经告诉我们,天主所创造的万物中只有天使和人才有理智和自由。这两个受造物必须按照自己的自由选择和去爱,来走向他们的最後目标。然而,正因为他们是自由的,所以会有误入歧途的可能。的确,他们都曾犯了罪过,於是精神道德上的罪恶进入了世界。罪恶的发生出现,天主本身没有任何责任,他不过尊重天神和人的自由权利而已,这种权利是天主在创造他们时,赋给他们的,所以天主不能不尊重,否则就自我矛盾了。天主既然尊重人和天神的自由,所以不会阻挡他们对是非善恶的选择,不会操纵他们的决定。然而,最奇妙、最令人赞叹的是:天主能够从人的错误和过犯中,为人汲取神益。圣奥斯定说得好:「全能的天主是至善的,他除非能从受造物的罪恶中获取更大的益处,否则绝不会容许在他的造化中存在着罪恶」。

    听了圣奥斯定这段神来之言,我们可以慢慢地了解到天主以他上智的安排,能够从受造物所铸造的过程中汲取益处。旧约创世纪第四十五章有一段极为感人的描写:古圣若瑟向出卖了他的十一个哥哥说:「把我送到埃及来的并不是你们,而是天主」。在第五十章若瑟又向他们说:「你们或想作坏事来陷害我,天主却藉着坏事来行好事,让一个人数众多的民族活下去」。

    其实,另一个众人皆知的例子就是:人类罪大恶极,不但违抗天主,犯了原罪,甚至把为解救人类的天主圣子钉死在十字架上。然而,天主以他超凡的智慧与无限恩宠,从人类所犯的滔天罪行中汲取了空前绝後的益处,使基督从死亡中光荣复活,并使人类因着基督的复活而得到救赎。

    天主全能全善,以他的恩宠从受造物的过错中汲取益处,但我们绝不能误会,以为恶会变为善,或者善恶不分,甚至故意作恶,企图要天主从中取善。这是大不敬,是妄用天主的仁慈。

    圣保禄致罗马人书第八章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一切事情对爱天主的人都有益处」。

    圣女加大利纳向那些怨天尤人的人说:「一切都来自爱,都为人的得救,要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天主什麽也不会作」。英国的圣多玛斯摩尔在致命前安慰女儿说:「天主要不愿意,没有任何事会发生。我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不论看来多麽恶劣,终究会有好的结局」。

    谈到这里,我们只能说:我们相信天主是世界和历史的主人,但是天主的上智所安排的道路我们常常认识不清,或者根本无从了解。只有到了最後,我们和天主面对面的时候,才会恍然彻悟天主的道路对我们上面所谈的,普世教会要理作了四点结论:

    第一点:所谓天主上智的安排,是指天主为引导受造物走向存在的最後目的,以爱和智慧而作的各种措施。

    第二点:基督教导我们以赤子之心完全信赖天主上智的安排。圣伯多禄宗徒也教导我们把一切挂虑托付给基督,因为这样他必会关照我们。

    第叁点:天主的上智也透过受造物的行动来行动。天主让人自由地和他的计画合作。

    第四点:天主在基督身上启示了人肉体和精神受苦的奥义,基督为战胜痛苦与罪恶死而复活。信德给我们肯定:天主若不能从恶中汲取善,他绝不容许恶存在。这个真理我们只有在来世才能认清。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6. 天使
    「宗徒信经」第一段说:天主是天地的创造者。「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第一段除了重复宗徒信经同一句经文外,又加上一句「一切可见和不可见的事物」。於是成了「天主是天地一切可见和不可见的事物的创造者」。我们中文信经中这一小段经文是这样念的:「天地万物,无论有形无形,都是他所创造的」。

    圣经中把天和地这两个名词联在一起使用,成为「天地」时,能有两个意义。首先是指一切存在的受造物。其次是指受造物中曾经一度混沌没有秩序,後来才被上下分开为二的天和地之间的关系。地是指人类的世界。天是指穹苍,也指天主所在之处。玛窦福音第五章十六节有「在天之父」的句子,由此也可以引申出天是来世的光荣的象徵。最後,天这个字也指天主所创造的精神体「天使」聚集在一起赞颂朝拜天主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谈普世教会要理论及「天使」的部分。拉特朗第四届大公会议宣断说:「天主在太初便从虚无中创造了精神界和物质界两方面的存在体,也就是所谓的天使和地上的世界。至於天主所造的人类,即拥有精神和物质两种特质,因为人是由灵魂和肉体组成的」。

    天使是什麽呢?天使是只有精神而无肉身的存在体,这种天主所创造的精神体,圣经里面称之为天使,而且指为信仰上的真理。对天使之为「受造物」,圣奥斯定有一段精辟的定义,他说:「天使这个名词指的是功能职务,而不是本质。如果我们问应该怎样称呼这个本质,则该说:精神体。要是我们问这个本质是精神体的受造物的功能职务该怎麽称呼,则是天使。论本性,是精神,论功能职务,是天使。

    了解了圣奥斯定的话,我们可以这样归纳说:从整个来看,天使是天主的侍从,是为天主服务的使者。由於他们始终看到在天上的天主的脸,经常在天主左右,所以他们必然是天主的命令的有力执行者,随时待命行事。天使是天主的创造物,和人一样,但两者有异同之处;天使像人一样都有位格,也就是各互不相同,但因为他们是精神体,所以有理智,也有意志。又因为他不具有物质的肉体,所以不会死亡。再说,天使要比天下一切有形可见的受造物更完美完善,所以他们的形象光彩夺目。

    天使是天主的侍从与使者,但是他们环绕事奉的中心却是基督。他们是基督的天使。玛窦福音第廿五章卅一节说:「人子基督将和他的天使在他的光荣中来临」。教会说天使是基督的,因为天使是藉着基督,并为了基督而受造的。圣保禄宗徒致哥罗森人书第一章十六节说:「天上地下的一切,可见与不可见的,不论是上座者,或者宰制者,是率领者,或是掌权者,都是在基督内受造的。一切都是藉着他,并且是为了他而受造的」。

    《希伯来书》第一章十四节也说:「众天使岂不都是奉职的神,被派遣给那些要承受救恩的人服务吗?」

    从上面所引出的圣经记载,我们知道天使们从宇宙万物创造之初便开始,并顺着整个救恩史的发展,从远近各处向全人类宣告救恩的喜讯,并为天主所立订的救恩计画的实践而服务。我们只要翻开圣经,从旧约《创世纪》之後,可以逐渐看出天使的作为:他们关闭了地堂的门,并守住那里;他们保护了罗特,免於和索多玛诸城一起毁灭;也救了哈加尔和她的儿子,使他们免於渴死;天使们更呼喊亚巴郎住手,不要杀死独生子依撒格献祭;宗徒大事录也记载:天主藉着天使的手传布法律;天使们并引导天主的子民离开埃及,前往福地;也宣布叁松的诞生和基德红的使命;更协助先知们执行任务。最後最显明的例子便是嘉俾厄尔天使宣布若翰与耶稣将要诞生。

    耶稣基督诞生後,他的生活也不断受到天使的环绕与服事。新约《希伯来书》第一章第六节说:「当天主引领首生子进入世界的时候说:天主的众天使都要朝拜他」。耶稣诞生时,天使在空中颂扬天主在天受光荣的句子,也不断地在教会的颂祷中出现。耶稣幼小的时候受到天使的保护,在旷野中守斋祈祷时,天使也去侍候他,在山园忧闷时,安慰他。此外,天使更是首先传报福音喜讯者,他们宣布天主降生为人的消息,宣布基督复活的喜讯,他们在耶稣升天时又宣布基督将二次降临,来审判生者与死者。到时候,他们又将在旁服事基督。

    教会的生活也受到天使奥秘与有力的协助。在礼仪中,教会偕同天上天使们一同颂扬天主,连续叁次赞颂他圣、圣、圣。教会在弥撒经文,亡者经文中也呼求天使的助佑。教会甚至定有圣弥格尔、圣嘉俾厄尔、圣拉法厄尔等位总领天神,以及护守天使的瞻礼。

    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蒙受天使暗中的保护、照顾与代祷。凯撒肋亚的圣巴西略说:「每位信友的身边都有一位天使作保护者与牧者,以便引领信友走向生命」。所以我们可以说:在现世,我们已经藉着信德参与了在天上与天主结合在一起的天使与人的团体的生活了。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有关天使的叁点信仰真理介绍给各位:

    第一点,天使是精神体的受造物,他们不断地光荣天主,并为天主拯救世界的计画服务。他们为人类的益处效劳。

    第二点,天使们环绕着他们的上主基督,他们尤其为完成基督救赎人类的使命而效命。

    第叁点,教会敬礼天使,因为他们协助教会走完现世的旅途,并保护每个人。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7. 有形可见的世界
    信经说:「天地万物,无论有形无形,都是天主所创造的」。无形的受造物是天神,有形的受造物是大千世界中一切的存在物,这些存在物既富裕,又多彩多姿,更是有条不紊。圣经以象徵性的手笔,描写天主用六天的工夫来完成他的造化,六天过後的第七天则休息。关於天主造化的工程,圣经教导我们的都是那些天主为了我们的得救而启示出来的真理,这些真理使我们能够认出天主创造宇宙万物的心意,能够认识创造物的价值,并且了解一切受造物的存在目的就是要颂扬光荣天主。

    天地万物既然是天主创造的,所以没有任何受造物不依赖天主而存在。我们这个有形可见的世界是天主用一句话,从虚无中造生出来的;一切存在物,一切大自然以及整个人类的历史,都从这一个最原始的造化行动而来,都以那个行动为根据。这就是世界形成的起源,也是「时间」的开始。

    天主创造的每一件事物各有自己的美善。天主在六天造化工程中,每造完一天的事物之後都说这一切都好。梵二大公会议的《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卅六节说:「万物都从各自受造的条件中得到自己的稳定性、真实性、美善,以及固有的定律和秩序」。大公会议这段话所反映的正是这样一个真理:每个受造物以它自己的存在方式与状况,反映了天主无限的智慧与美善。为此,每个人必须尊重每个受造物本身的美善,不可以滥用受造物,否则就是对造物主大不敬,并会给人类和生活环境带来祸患。

    天主所创造的万物,每个在自己的存在条件状况中都是美好完整的,但是天主也愿意一切受造之物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看太阳与月亮,松树和小花,老鹰与麻雀等等,天下没有相同相等的事物,这就在说明没有一个受造物是自给自足,不需要依赖其他存在物而能生存的。换句话说,天底下所有的受造物都彼此依赖,截长补短,互相服务,以求生存,以求发展。

    宇宙的美妙常令我们赞叹不已,其中最大的原因莫过於万物之间的和谐与秩序。人类一步一步地发现大自然内的和谐与秩序,而称之为自然律。这无数的自然律都令科学家们惊奇不已,叹为观止。的确,受造物的美妙反映着造物主无限的美善。这些美善美妙应激发我们对造物主和受造物的尊重,并把我们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意志屈服在天主的上智与圣意之下。

    天主所创造的一切都好,但是所有的受造物之间也有等级的区别,这个区别大致可以按照天主创造万物的先後次序来划分,从比较单纯不完备的逐渐进到更复杂更精密,也更完美的。当然,天主爱他所创造的一切,也照顾每个受造物,就连一只小麻雀也不例外。然而耶稣也向门徒说:「你们要比很多麻雀贵重得多了」,他又说:「一个人要比一只羊贵重多了」。由此可见,人是天主造化中的佼佼者,是受造万物中的宠儿。圣经在记述人的受造时,把他和其他一切受造物分开来描写,原因就在这里。

    万物的受造在贵重程度上固然有区别,但是正如方才前面所谈到的,没有一个受造物能够自给自足,不依赖其他受造物而生存,所以在万物中存在着彼此关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再说,万物都出自同源,从唯一的造物主天主而来,也以光荣天主为唯一目的,所以万物彼此关怀爱护是理所当然的。圣方济各在他所写的传世不朽的「万物颂」诗歌里面,对万物互相关怀爱惜的必要有很纯真动人的描写。

    有形可见的世界,天主花了六天造完了,圣经旧约创世纪第二章说:「第七天,天主完成了他创造的工程,天和地都造好了,於是就停工休息,并祝福了第七天,定它为圣日」。

    圣经这几句话具有很深的教训意义,对每个人都很有益处,理由是:在创造宇宙天地时,天主设定了基础和稳定的定律,对这些基础定律人类可以寄以信心,而且这些基础定律也是天主信守他和人类订立盟约的保证。在人这方面,人也必须忠於天主所奠定的基础,信守他所立的定律。

    宇宙万物是为了安息日而受造的,而安息日是用来恭敬崇拜天主的。所以宇宙万物是为了恭敬朝拜天主而受造的。圣本笃所写的本笃会会规说:「没有任何事比天主的事更重要。」圣人可是把人应该关心的事情的先後次序说清楚了!

    我们要是看以色列民族的法律,马上会发现安息日是他们的法律的中心。对他们来说,遵守天主的诫命就是符合天主的智慧,符合天主的圣意。这些智慧和圣意完全表现在宇宙万物的造化工程中。

    天主用六天的工夫创造了一切,第七天安息日休息。第八天是什麽呢?对我们来说,第八天是新的一天,是耶稣复活的一天。换句话说,天主在第七天完成了第一次的创造工程,第八天则开始另一次新的创造行动,就是天主藉基督完成的救赎行动。所以,我们应该说:

    天主的造化工程以救赎行动为顶点;天主的第一次创造工程在第二次新的创造行动中找到意义,找到最终的目标。这新的第二次造化要比第一次更卓越、更辉煌。谈了天主创造的有形可见的世界,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有关这一节的两点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点,天主愿意他所创造的万物彼此不同,各有自己条件围内的美善,互相依赖生存,各有因循的秩序和规律。天主并把他所创造的物质世界完全交给人类管理享用,使人类从中获得益处。一切受造物都要透过人,并和人在一起来光荣赞美天主。

    第二点,尊重铭刻在受造物内的法理定律以及一切事物之间的固有关系,乃是智慧的原则和道德的基础。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8. 人是天主的肖像,肉身灵魂一体
    旧约《创世纪》第一章廿七节说:「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从圣经的记载,我们知道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只造了人,所以,在整个造化中,人占有独特的地位,因为在万物中唯独他是天主的肖像。此外,人是精神与物质的合成体,这又是万物中绝无仅有的。然而,最弥足珍贵的却是天主和他所创造的人建立了友谊。

    人和其他受造物在本质上的最大区别是「人是天主的肖像」。这是非同小可的区别,正因为人有这个特质,所以他是万物中「唯一有能力认识并爱慕他的创造者天主的」。这是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十二节的思想。这道宪章进一步指出:万物中,唯有人是天主为他自己所创造的」。这更阐明了人在天主眼中的地位。就因为与天主的关系如此,所以人受召叫,藉着认识和爱慕天主的途径,来分享天主的生命。人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受造的,而这也是人具有尊严的基本理由。

    圣女加大利纳圣师说得好,她向天主说:「是什麽理由使人具有这麽大的尊严呢?一定是无可限量的爱。本着这个爱看待你的受造物「人」一如待自己,而且爱上了他。的确,为了爱,创造了人,也为了爱,使人成了有能力品尝永恒幸福的受造物」。

    圣女的话把人与天主的最重要关系讲得淋漓透彻。人由於是根据天主的肖像受造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这个尊严使他在一切受造物中脱颖而出,不再仅仅具有物体的地位和作用。可不是吗?人有能力认识自己,有能力支配、掌握、控制自己,有能力自由奉献自己,并与别人交往共融。尤有甚者,人因为天主的恩宠,受召叫去和他的创造者天主订立盟约,并以信德和爱德去回答天主的召唤,而这样的回答没有任何人、任何物可以取代他去作。

    梵二大公会议的《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12、24和39节说:「天主为了人而创造了一切」,然而人却是为了服事、敬爱天主,并把宇宙天下一切受造之物奉献给他而受造的。

    圣若望金口赞叹地说:「到底是哪个存在物要这麽受重视地存在呢?就是人。他在天主眼里是一切受造物中最珍贵的生命体,既伟大又美妙。为了人,天地、海洋和一切造化因而存在。天主是那麽重视人的得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独生子。天主不顾一切,不断地把人提升到他身边,使人坐在他右侧」。

    人的尊贵如此,不能不说是个奥迹。这个奥迹只有在天主降生为人的奥迹中可以得到解释。

    圣伯多禄金言说:「人类有两个原始,一个是亚当,一个是基督。亚当成了活人,基督成了赋给生命的神。亚当其实是基督创造的,并从基督那里得到灵魂以便生活。亚当有其开端,基督却无穷尽。事实上,基督应取代亚当成为一切的原始,因为他说:『我是自有者,只有我是如此,我是原始,也是终结。』」

    人类既然因基督由亚当而来,所以是同源一体的。《宗徒大事录》十七章廿六节说:「天主由一个人造了全人类。」

    人除了是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的之外,又是什麽呢?圣经告诉我们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合成体。圣经以象徵性的笔法说:「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生气,人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由此可知人的存在状况是天主所愿意的。

    圣经里面经常用灵魂这个名词来指人的生命,或指整个的人。但有时候也指人身上最深处,也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他是天主的肖像。无论如何,灵魂意指着人的精神根源和原理原则。

    人的肉体所以具有天主的肖像的尊严,因为这个身体拥有精神体的灵魂。圣保禄告诉格林多人说:「人的身体是圣神的宫殿」,他所指的身体是人的整体,包括灵魂与肉体。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十四节说:「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所组成的一个单位。以身体而论,他将物质世界汇集於一身。於是,物质世界便藉着人而达到顶峰,并因着人而高唱颂扬造物主的圣歌。所以,人不应该轻视他的肉体生命,而应该承认他肉体的美善,并加以重视,因为肉体是天主所创造的,在世界末日的时候要重新复活。」

    我们看灵魂与肉体结合得这麽密切,以致公元一叁一二年的维也纳大公会议宣称灵魂是肉体的「本质」;这意思是说:幸而有精神灵魂,由物质所构成的肉体才成为「人」的身体。这句话的重点在「人」这个字,有精神灵魂,才成为「人」,而不成为其他没有精神灵魂的动物。所以,在人身上,精神与物质并不是连结在一起的两个性体,而是结合在一起成为单一的性体,这个单一的性体就是“人”。教会教导我们每个精神灵魂都是天主直接创造,不是父母亲造生出来的。公元一五一叁年的拉特朗大公会议秉持教会传统的教导,再度肯定:精神灵魂是不死不灭的,即使在人的肉体死亡之际,也不会消失灭亡,它只是与死亡的肉体分离而已,将来世界末日肉身复活的时候,灵魂仍将与原来的肉身重新结合,永远不再分离。

    谈了今天普世教会要理的题目「人是天主的肖像,肉身灵魂一体」之後,现在我们把要理所作的叁点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点,天主圣父按照他的肖像形成了人,并把宇宙世界托给人勤劳的双手,好叫人在服从他的创造者天主的条件之下,来统辖一切受造物。

    第二点,基督是不可见的天主的肖像,天主预定人和自己的圣子的肖像相同,好使基督在众兄弟姊妹中作长子。

    第叁点,人是由灵魂和肉体合组成的一个单位。教会信仰的道理肯定:人的灵魂是不死不灭的精神体,是天主直接创造的。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19. 天主创造男女置於乐园
    旧约圣经《创世纪》第二章有几句简短的话,非常扼要地描写天主怎样造了男人和女人。

    男人和女人是天主特意创造的;因为他们都是人,所以男女绝对平等,但因为他们各自的本性不同,所以有男女之别。不论生为男性或生为女性,都是一件好事,因为是天主愿意如此。男人和女人都是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的,所以他们直接从天主那里领受的也相同,而且是不能消除或剥削的人性尊严。他们的存在本质和性别反映了天主的智慧和美善。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人,所以人是天主的肖像,但天主并不是人的肖像。天主是纯粹的精神体,所以他没有性别,然而男人和女人本身的创造完美性却反映了天主无限的完善,那种属於母亲、属於父亲和属於丈夫的完美特性。

    天主按照他的圣意创造了男人,又创造了女人,目的是要使他们互相依存。这一点,《创世纪》所记载的天主的话可以叫我们了解。《创世纪》第二章十八节记述了天主的话说:

    「人单独不好,我要给他造个与他相称的助手。」这个助手不是地上任何动物,因为没有一个动物堪当与人匹配,与他面对面平起平坐。天主在他所创造的第一个人身上取出了一根肋骨,把它形成一个女人,然後引她到人面前。人一看,惊叫一声说:「这才是我的亲骨肉」。这一惊叫显示他对天主为他所造的另一个同类的赞叹和爱慕,并乐意和这个同类来往共融。男人终於在女人身上发现另一个「我」,另一个与他相同的受造物。

    天主创造一男一女,为叫他们彼此帮助,这倒不是说天主才把他们各造一半,都不完美完整,而是天主要让他们各以人的尊严彼此交往共融,互相帮助。从人的角度看,男女相等,从性别的角度看,男女相辅相成。且看在婚姻生活中,天主使男女两性合为一体,使他们得以传递人类的生命。《创世纪》第一章廿八节有天主的话说:「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所以,男女两人结为夫妻,传递生命,生儿育女,这实在是身为父母的人,以绝无仅有的方式,与造物主的造化工程合作。

    天主按照他的计画创造了男人和女人,目的是要他们来管理普世大地。但是我们要知道,天主把管理世界的职权交给人,是要人好好地去经营,去照顾人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而不是任意去处置或破坏、摧毁它。天主爱他所创造的一切,人是天主的肖像,所以人,男人和女人,都受到天主召唤,参与天主对其他一切受造物的上智的安排。从这里,我们马上看出来男女两人对天主托付给他们的世界所负的责任。

    造物主天主所创造的第一个人不但很好,天主还让他和自己建立一个友谊的关系,并使他和本身及所有的受造物保持和谐的往来。

    教会根据新约圣经和圣传的指示,解释圣经的言语所象徵的意义时,不忘教导我们说:

    我们的原祖父母亚当和夏娃被创造的时候,是处在原始的圣德和义德状态之中。所谓原始的圣德,是指原祖父母两人原来都分享着天主的生命,都生活在天主内,都与天主一起生活。

    这是一种极大的恩宠。因着这个恩宠,人性生命所表现的各方面都非常旺盛有力。至於所谓的原始的义德,是指原祖父母一日生活在天主的生命内,他们就不会死亡,不会痛苦,个人内在生命,男女两人之间,以及他们这对原始夫妻与一切受造物之间,都享受着和谐的生活。

    前面我们提到天主按照他的计画,把管理普世大地的职权托付给人,让人去治理管辖。

    然而,人在治理管辖万物之前,先要学会治理自己,管辖自己,使自己不陷於圣若望宗徒所警惕的叁种情欲之中,即肉身的贪欲,眼目的贪欲和人生的骄奢,因为这些贪欲会叫人成为情欲、物欲和反理性的奴隶。当人知道控制自己的私欲偏情,知道主宰自己的内在冲动,使自己的言行举止能中规中矩,他才能管理身外的世界。

    天主创造了原祖父母一男一女,使他们享有原始的圣德和义德。但是最能表现天主和原祖父母之间的亲情熟悉关系的,莫过於天主把他们两人安置在乐园中,让他们在那里生活,并耕种、经营、管理这座乐园。耕种、经营和管理,照我们看来,是很辛苦的事,然而对处在圣德和义德中的原祖父母来说,却一点也不辛苦,因为他们的内在与外在生命完全处在和谐之中。只要和谐,就不会产生痛苦。为此,原祖父母在乐园中的工作乃是与天主合作,使天主所创造的一切走到绝对完美的境界。

    可惜的是:我们的原祖父母犯了罪,致使原来得自天主的原始义德不复存在。缺乏了这个义德,他们生命内外的和谐也失落了。没有和谐,一切不幸随之而来,生活的痛苦於是产生。

    谈了普世教会要理有关「天主创造一男一女,并把他们安置在乐园中」这两小节後,现在我们把要理的两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天主当初造人并没有让人孤独存在,他一开始就创造了男人和女人。这两人的结合成了人和人共融的第一个形式。

    第二点,天主藉他的启示让我们知道:在罪恶进入世界之前,男人和女人原来是处在原始圣德和原始义德的状态之中。这个状态就是:原祖父母在乐园中生活,充满幸福,因为他们和天主保持着友谊的关系。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0. 天使的堕落与人类的罪过
    天主是无限美善的,所以他所创造的一切也都是好的。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怀疑。然而,也没有人否认世界上存在着痛苦与罪恶,而且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的痛苦与罪恶经验。

    痛苦与罪恶到底从哪里来的呢?圣奥斯定自问说:「我问自己罪恶与痛苦从何处来?但我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非常困扰圣奥斯定,直到他皈依天主後才恍然大悟。圣奥斯定的经验对我们今天谈的要理有很大的启发性,这就是说:只有从天主那里,我们才能认识,才能体会罪恶与痛苦的本质,因为人的痛苦与罪恶和天主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类历史中存在着罪恶,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没有必要否认,没有必要忽视,也没有必要更改它的名称。为能了解罪恶的真相,首先必须承认人和天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否则无法揭穿罪恶的真面目,因为罪恶乃是人拒绝与反对天主的行为。为什麽拒绝与反对天主会构成犯罪的行为呢?这就得先认识天主是谁,否则人类会用其他的理由来解释罪恶的现象,把它说成心理的衰弱,成长期间的缺点,社会不良结构的产物,或者乾脆就称之为错误就完了。只有当我们认识天主对人的计画,我们才会了解罪恶原来是指人妄用天主赋给他的自由。天主创造了人,并赋给人自由,目的是要人自动自发地去爱慕天主,并且人和人之间彼此相爱。脱离了这个围与目的,就是妄用得自天主的自由。

    人类对罪恶的认识是渐进的,而且是靠着天主的启示才一步一步地了解它的真相。旧约时代的天主子民虽然从旧约圣经《创世纪》所记载的人类堕落的经过,才多少认识人的处境,但是还没能够完全看出人类堕落这件事的最後意义,因为这个意义要等到後来耶稣基督死了并复活之後,才完全显示出来。所以,必须先认识基督是恩宠的泉源,才能体会原祖亚当是罪恶之源。若望福音第十六章第八节说:「当护慰之神来到时,他就要使世界承认犯了罪。」

    护慰之神是耶稣复活升天後派到世界上来的。所以,是在耶稣死了又复活之後,因着他所派遣到世界的圣神,我们才真正看清人类罪恶的严重和天主降生为人,救赎人类的伟大意义。我们可以说:教会所教导的原罪的道理和基督救赎人类的讯息,是天主拯救人类计画一体的两面。

    旧约创世纪第叁章利用形象描写的手法,来说明在人类历史之初已发生了原祖父母违抗天主命令,铸下原罪的事实。圣经的启示使我们坚信:整个人类历史都因为原祖父母任意自由地犯了原罪,而蒙上了阴霾。

    原祖父母犯了原罪,固然断送了世世代代子孙的幸福,然而在原罪背後还有一段悲哀的历史。其实原祖父母并不是无原无故,突然心血来潮,泛起违抗天主的心思。在他们背後倒有一个煽动、诱惑他们与天主作对的声音,这个阴险的声音由於嫉妒,所以把人陷害了,置他於死地。

    这个陷害人的声音是由谁发出来的呢?圣经和教会的圣传都指出是由堕落的天使发出来的。这个堕落的天使称之为撒旦,或叫作魔鬼。教会教导我们这位天主所创造的天使原是善良的,但是他和其他一部分天使後来变坏了。新约《伯多禄後书》第二章曾提到这些天使所犯的罪过,这个罪过就是他们以自由决定彻底拒绝天主,绝不回头。这种与天主和天国根本决裂的态度,我们可以从试探者魔鬼煽动原祖父母违抗天主所说的话里面窥出全貌。魔鬼向原祖父母说:「你们会变成天主」。若望福音第八章称魔鬼是谎言之父,若望一书第叁章也说魔鬼自一开始就是犯罪者。

    人类犯罪可以获得天主的宽恕,为什麽天使犯的罪就得不到天主的原谅呢?理由不在於天主的无限仁慈有缺陷,而在於那些天使所作的选择没有挽回取消的馀地,因为他们堕落犯罪之後就没有回头改过的可能,就像人一旦死了,就没有悔改的机会一样。

    若望福音第八章耶稣称魔鬼为「从起初就是杀人的凶手」,魔鬼甚至企图阻碍耶稣实行天主圣父托付给他的使命。所以,圣经告诉我们魔鬼的影响是很不吉利的。为此,若望一书第叁章说:「天主子所以显现出来,是为消灭魔鬼的作为。」魔鬼的作为是什麽呢?魔鬼的作为很多,但是导致最严重後果的就是以谎言诱惑人,使人违抗天主的命令。

    魔鬼是很厉害的,因为他是纯精神体。虽然如此,魔鬼究竟还是受造之物,他的威力毕竟是有限的,他无法阻止天国的建立。即使魔鬼因为嫉恨天主和人,於是在世界兴风作浪反对天主,尽管魔鬼的行动给人类世界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极大灾祸,然而魔鬼的这一切行为还是天主的上智所允许的,因为是天主的上智以既坚强又温和的方式在引导人类和世界的历史。

    天主为什麽允许魔鬼行动,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是就如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八章所说的:「我们都知道:一切事情对爱天主的人都有益处。」

    说到这里,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有关前面我们所谈论的两点结论介绍给各位:第一点,天主并没有制造死亡,也不会因为人类的受害而幸灾乐祸。罪恶之所以进入世界,是因为魔鬼的嫉妒所致。

    第二点,魔鬼原是堕落的天神,他们因为自愿拒绝服事天主和天国而堕落。他们反抗天主的抉择是没有挽回取消的可能的。於是他们百般企图拉拢、煽动、引诱人类结盟,共同反对天主。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1. 原罪与其後果
    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人,并和人建立了友谊。所以,人的形象和他与天主的友谊关系都从天主而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人要度这个友谊的生活,只能心甘情愿,自由地听从天主,屈服於天主。天主之所以禁止原祖父母吃那棵知道善恶的树的果子,意义就在这里。人要是吃了那果子,必然要死。旧约《创世纪》举出这棵知道善和恶的树,是要象徵性地指出受造的人有他生活行动的规,不能超越。人必须承认这个限制,并怀着信赖之心来尊重和遵守。

    人为什麽不能超越,而且必须承认,尊重和遵守这个规限制呢?理由很简单,人是受造之物,他依赖天主而生存,他隶属於创造的规律,必须顺从和遵循使用自由的道德规则,否则他就不成为受造的人,而会陷入越俎代庖,侵占权限的嫌疑和危险。可不是吗?天主最初创造的两个人,原祖父母,很快就跌倒,陷入万劫不复的惨境。他们受到试探者魔鬼的诱惑,泯灭了心中对创造者的信赖,滥用天主赋给他们的自由,不服从天主的命令。这个反对天主,不服从天主的行为构成了人类第一个罪过。此後再发生的任何大小罪过,都是因为不服从天主、不信赖天主的慈善所引起的。

    人类不服从天主、不信赖天主,意味着宁愿要自己,也不要天主,看重自己甚於天主,这就成了轻视天主「他的创造者」的行为。凡是受造物,都有自己生活、存在与活动的条件、空间、围和规则,脱离这些或违反这些,只会为自己找来烦麻或不幸。人类最初所铸下的罪过就是这样,终於替自己和後代子孙带来了死亡。其实,按照天主的本来计画,人是被创造在一种充满圣德的生存状态之中的,将来有一天天主要使他享受神性的光荣。不幸得很,他接受了魔鬼的引诱,企图变成天主一样,取代天主,与天主抗衡。

    人类第一次违抗天主产生了什麽後果呢?後果很严重,原祖父母立刻失落了原始圣德的恩宠,开始害怕天主,以为天主非常小气,惟恐自己的特权被占用,嫉妒人类也享有一样的权柄。其次,原祖父母原来因为生活在原始义德中而享有的和谐生活状态也被破坏了,原来那种精神主导肉体的能力也支离破碎了,男女两人之间的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且有朝向自私、役使对方和其他各种罪恶的倾向。人与其他受造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不复存在,受造物开始与人作对,人无法随心所欲来支配它们。天下的一切都变得脆弱,不持久,容易生变。

    最後,也最悲惨的是:人因为犯了第一个违抗天主的罪过,他将要回到他来自的灰土中。死亡就这样进入了人的历史中。

    的确是这样,自从原祖父母犯了原罪之後,其他罪恶就接二连叁地发生:加音杀了弟弟亚伯尔,世界充满了罪恶,人类经常背弃天主,以色列选民不断地对天主不忠信,破坏与天主所订的盟约,触犯梅瑟从天主所领受的法律,即使到了後来基督以他的圣死救赎了人类,基督信徒仍然犯各式各样的罪过。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十叁节说:「天主的启示所告诉我们的,与我们的经验正相吻合。人检讨自己的心灵时,便会发现自己是向恶的,是沉沦於各种邪恶之中。这些邪恶不可能出自美善的造物主。人既然多次拒绝承认天主是他的根源,便因此破坏了指向最後宗旨的正当秩序,并连带破坏对自己,对他人和对万物的全部秩序。」

    上面那一段大公会议的话说明了宇宙万物都受到原罪的不良影响。圣保禄早在给罗马教友写信时就说过:「因一人的悖逆,大众都成了罪人」;「罪恶藉着一人进入了世界,死亡也藉着罪恶进入了世界;这样,死亡就殃及了众人,因为众人都有罪」;「这样看来,就如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被定了罪;同样,也因一人的正义行为,众人都获得了正义和生命」。

    教会根据圣保禄的思想教导我们:要了解人类的可怜处境和对罪恶与死亡的倾向,非先认识这些不幸与亚当所犯的罪之间的关系不可,因为亚当把他的罪传递给我们,因此众人都受到感染,这个感染就是灵魂的死亡。教会相信这端道理,所以也给没有犯过本罪的婴儿付洗,以赦免原祖父母遗传下来的原罪。

    亚当的罪过如何成了他的众子孙的罪过呢?理由是:整个人类都从亚当而来,都在他唯一的一个人身上形成唯一的身体。所以,亚当一人犯了罪,由他而生的众子孙都受到牵连。

    当然,原罪也是一个奥迹,我们在现世无法完全了解透彻。不过从天主的启示我们知道:原祖父母所犯的第一个罪过使他们失落了原始的圣德和义德,於是这种缺乏原始圣德和义德恩宠的生命状态就传袭给後代子孙。为了这样的传袭,我们这些後代的人一生下来就缺乏天主原始赐给亚当和夏娃的圣德和义德的恩宠。缺乏这个恩宠,就是处在罪恶的笼罩之下。原罪和它的後果意义就在於此。所以,对我们後代的人来说,原罪是一种处境状况,而不是一种行为。

    原祖父母给他们的後代所留下的固然是缺乏圣德和义德的生命状况,所幸的是他们子孙的人性并没有因此完全遭到腐化破坏,只是受伤而已。所谓受伤,是指人本性的力量不健全,受到无知、痛苦和死亡的限制,容易倾向罪恶。

    教会的圣洗圣事固然消除了人的原罪,得到基督恩宠的生命,把人重新引向天主,但是原罪削弱人性的後果仍旧存留在人身上,致使人的精神不断地在善与恶之间进行战斗。

    普世教会要理对原罪及其後果有很详细的解说,所以也有比较多的结论,试分五点介绍出来:

    第一点,天主原先使他所创造的人生活在义德中。不料,人受到魔鬼的诱惑,在人类历史之初妄用自由来反抗天主,企图在天主的计画之外达成自己的目的。

    第二点,第一个人亚当因为犯了罪,而失落了天主赐给他和整个人类的原始圣德和义德。

    第叁点,亚当和夏娃把受到他们所犯的第一个罪所伤害的人性传递给後代子孙。这个受伤害的人性就是缺乏原始的圣德及义德。这种缺乏原始圣德和义德的生命状态就叫作原罪。

    第四点,由於原罪,人的本性力量变得脆弱,容易受到无知、痛苦和死亡的摆布与限制,倾向於罪恶。

    第五点,根据特利腾大公会议的训导,原罪是随着人性的繁衍而传染到全人类的,所以是每个人与生俱有的。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2. 原始福音
    普世教会要理论到原罪时,告诉我们:对原祖父母後代子孙来说,原罪是他们所继承的与生俱来的生命状况,而不是他们所触犯的罪行。那种与生俱来的生命状况就是缺乏天主原先赐给原祖父母的原始圣德和义德,人性变得脆弱,常常受到无知、痛苦和死亡的作弄与威胁,容易倾向於罪恶。

    虽然如此,人性并没有因为原罪而陷入完全堕落,无可救药的绝境,只是受伤而已。为了这个缘故,人类的精神始终处在矛盾、战斗、奋斗的不安状态之中,他必须和对他握有某种程度操纵力的魔鬼恶势力搏斗。所以,我们不能否认人的本性已经受伤,倾

    向罪恶的事实,否则在教育、政治、社会行动和生活习惯各方面会铸下很严重的错误。普世教会要理又告诉我们:因着原祖父母和每个人所犯的种种罪过,这个世界已蒙上一层罪恶的阴霾,已笼罩在罪恶的淫威之下,已生活在罪恶的状况之中。若望福音第一章廿九节记载洗者若翰见到耶稣向他走来,便说:「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若翰在这里提到世界的罪,就是方才我们所说的世界生活在罪恶的状况之中,因为世界充满着原罪和本罪。当今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修和与忏悔》劝谕中也指出:人类团体的处境和社会的结构对人具有不良的影响,因为这些处境和结构是人的罪过的产物。

    人生活在罪恶的处境和结构中,受到外在环境不良的影响,於是他的一生成为一场战斗。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卅七节说:「人类整个历史充斥着反黑暗势力的斗争。依照基督的话,这个斗争从世界一开始便展开,将延续到末日。人既然生活在这斗争中,又想坚定於善,则必需作战。同时,除非仰仗天主的圣宠,努力奋斗,则不可能保持自身的完整无缺」。

    大公会议这段话告诉我们:人若想坚定於善,就必需作战,也必仰仗天主的圣宠,努力奋斗。由此可见罪恶进入世界之後,天主并没有抛弃人。相反地,他召叫了人,以神秘的方式预告他:邪恶的势力将被克胜,人将从堕落中被拯救出来。天主的预告写在旧约《创世纪》第叁章第十五节,文中天主对引诱原祖父母犯第一个罪的试探者,化身为蛇的魔鬼说:「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以及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间,她的後裔要踏碎你的头颅,你要伤害他的脚跟」。

    在人类存在之初天主就预许了女人的後裔,一位後来出现的默西亚,要战胜邪恶的势力。这是人类得到的第一个获得救援的喜讯,教会称创世纪那段天主的预告为「原始福音」,以别於默西亚耶稣基督降生後给人亲自宣讲的,由四位圣者笔载下来的福音。

    原始福音的中心要义当然是《创世纪》第叁章第十五节第叁句话:「她的後裔要踏碎你的头颅」。这个後裔就是耶稣基督。根据教会的圣传的见解,天主当初向原祖父母宣布原始福音,就是宣布未来一位「新亚当」的出现。这位新亚当以他服从听命至死在十字架上的方法,大大地补偿了亚当的不听命。此外,教会许多位教父和圣师也都认为「原始福音」所提到的那位後裔的母亲,也就是名叫玛利亚的基督的母亲,就是「新夏娃」。教会称呼玛利亚为新夏娃,因为她首先,而且以绝无仅有的方式,得到基督战胜罪恶所带来的益处和恩宠:

    她没有受到原罪的污染,在现世一生中,因为享有天主圣宠格外的保护,也没有犯过任何罪过。

    谈到这里,普世教会要理提出一个大家可能都会有的问题,那就是:为什麽天主没有阻挡原祖犯罪呢?言外之意似乎是,要是当时没有发生「原罪」这个事件,今天不就没有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诸多问题吗?对这个有点悔不当初的问题,普世教会提出两位圣人的话作侧面的答覆。为什麽侧面而不正面呢?因为除了天主之外,有谁能给我们直接又正面的答覆呢?公元第五世纪中叶的圣良一世教宗用这样两句话回答「为什麽天主没有阻挡原祖犯罪」的问题说:「基督那不可言喻的恩宠所赐给我们的益处,远比魔鬼因为嫉妒而把我们夺去的益处更美好。」圣多玛斯在他的《神学纲要》里面答覆这个人生的大疑问说:「没有人会反对这样的事实,就是人犯了原罪以後,他的人性注定要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的确如此,天主允?c罪恶存在,是为从中汲取更大的益处,就如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五章第廿节所说的:『什麽地方罪恶多,那里恩宠也更丰富。』圣周六祝圣圣时所唱的「五伤颂赞」中有这麽一句说:『啊!这真是一个幸运的罪过,竟能招致一位这麽伟大的救赎主!』」

    圣良一世教宗和圣多玛斯两位圣人对「天主为什麽没有阻挡原祖犯罪」这个大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很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加思考。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对上面方才我们所谈的内容的两个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个,基督战胜罪恶所给我们带来的益处,要比我们因罪恶而损失的益处更大、更美好。「什麽地方罪恶多,那里恩宠也更丰富」(罗五20)。

    第二个,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二节教导我们说:「基督信徒的信仰指出:世界是由造物主的圣爱所造化,所保存的,它虽然不幸为罪恶所奴役,却为战胜恶魔的基督用他的苦架及复活所救赎」。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3. 耶稣基督:要理的中心
    我们介绍普世教会要理,到目前为止,计廿二个广播节目,所谈的都是「信经」中第一单元,有关对「天主圣父的信仰」。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谈「信经」中的第二单元,对「天主圣子耶稣基督的信仰」。

    教会最古老的信经「宗徒信经」,第一句表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是这麽说的:「我信耶稣基督,他(天主)唯一的儿子,我们的主。」到了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这句经文变得明确一点,「我信唯一的主、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

    这句经文中的每个名词都具有很深奥的意义,我们必须一个一个地加以说明、了解。今天我们先谈「耶稣」这个名词。

    圣保禄写给迦拉达人的书信第四章第四、五两节这麽说:「但时期一满,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来,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为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赎出来,使我们获得义子的地位。」圣保禄这短短几句话便道出了天主带给我们的,有关耶稣基督、天主子的喜讯。天主的确眷顾了他的子民,实践了他向亚巴郎和他的子孙所许的诺言,甚至超过他们所期待的,竟然派遣了他所喜爱的圣子到人间来完成天主的许诺。

    对天主所实践的这个远超出人类的期待的喜讯,圣若望宗?'7b在他的第一封书信的序言中,情不自禁地说:

    「论到那从起初就有的生命的圣言,也就是我们听见过,我们亲眼看见过,瞻仰过,以及我们亲手摸过的生命的圣言:这生命已经显示出来,我们看见了,也为他作证,并且把这原与父同在,而且已显示给我们的永远的生命传报给你们。我们将所见所闻的传报给你们,为使你们也和我们相通;原来我们是同父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相通的。我们给你们写这些事,是为叫我们的喜乐得以圆满。」

    圣若望宗徒急着要把他所见所闻所接触的有关耶稣基督的一切传报给别人,一吐为快,因为除非别人也知道,并从中获得神益,他是不放心的。《宗徒大事录》第四章第廿节也记载圣伯多禄宗徒和圣若望宗徒答覆耶路撒冷公议会的话说:「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所见所闻的事。」

    传报或讲述所见所闻的有关耶稣基督的事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讲解要理。正因为这样,耶稣基督是要理讲解的中心内容。这个内容是「天主在耶稣身上实现的全部计画」。当然,教会要理中还提到许许多多的道理,不过这一切都因为与基督有关才被论及的。我们不能忘记,要理虽然是人在讲解,实则是基督本人透过我们的口和行动在教诲世人,因为只有他才能教导我们天主的事。所以,那些受召去讲解要理,去介绍基督的人,首先必须努力设法为了基督而甘愿舍去一切,把一切当作废物,为赚得基督,以认识基督为至宝。一个人渴望认识基督到这个地步,自然会由衷产生不可抗拒的宣讲基督,传播福音的愿望,希望人人都信奉耶稣,并日益增强这个信仰。

    「耶稣」这个名字到底有什麽意义呢?「耶稣」是希伯来文的名字,意思是「天主拯救」。这个名字是天主亲自取的,他透过总领天神嘉俾厄尔的口,向童贞女玛利亚宣报天主圣子将由她怀孕出生的喜讯时,就说要诞生的孩子名叫「耶稣」。这个名字一方面指出将要诞生的孩子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指出这个孩子的使命。「耶稣」意思是「天主拯救」;那个由天神宣报将由童贞女玛利亚怀孕出生的婴孩就是天主,他负着拯救人类的使命,他要把人类从罪恶和罪恶的势力中解救出来。除了天主、有谁能够把人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得到罪过的赦免呢?从这里我们看到天主救援人类的全部工程历史都汇集在耶稣身上。

    在救恩史中,天主不但把以色列选民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出埃及,更把他们从罪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犯罪,就是得罪天主,所以只有天主能够宽免。以色列人由於渐渐体会到罪恶的普遍性,因此知道除非仰天呼求救赎者天主的圣名,别无得救的途经。

    「耶稣」这个名字所显示的,就是天主的名字存在於他的圣子身上,这位圣子降生为人,把全人类从罪恶中救赎出来。所以,「耶稣」圣名是唯一能带来救援的名字,人人都可以呼求,因为藉着降生为人的奥迹,天主已经和全人类结合在一起。除了耶稣以外,无论凭谁,决无救援,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的(宗四,12)旧约时代,以色列民族一年一次呼求救主天主的圣名,求他宽恕他们的罪。这样的礼节由大司祭主持、他把羔羊牺牲的血洒在天主临在的至圣所,然後呼求天主圣名,求他开恩赦罪。在新约时代,圣保禄指着耶稣说:「天主公开立定,使他以自己的血为信仰他的人作赎罪祭。」(罗叁,25)他的话是要肯定天主在耶稣身上使世界与他修好(格後五,19)耶稣以自己的生命作赎罪祭之後又复活了。他的复活大大光荣了他所带的名字「天主拯救」,因为事到如今,他的名字「耶稣」已完全显示出最高的力量,他的名字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任何恶神都害怕耶稣圣名,而耶稣的门悚7b也都因耶稣的名字行奇迹。的确如此,凡是门徒因耶稣圣名向天主祈求的事,天主无不应允。

    以上所谈的普世教会要理有一个结论,就是:「耶稣」圣名意味着「天主拯救」。那生於童贞玛利亚的婴孩名叫耶稣,因为他要把他的子民从罪恶中拯救出来。除了「耶稣」圣名之外,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4. 基督:默西亚,受傅油者
    普世教会要理根据宗徒信经的经文,一字一字地加以解释,阐明其中的含意,作为我们信仰主要内容的依据。宗徒信经有一句「我信耶稣基督」,上一次节目我们谈了耶稣这个名字的意义,今天我们来谈基督这个名称。

    基督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的译音,希腊文基督又是从希伯来文默西亚这个名词译过来的。希伯来文默西亚意思是被傅油的人,受傅油的人。在以色列民族中,谁是被傅油的人呢?

    在以色列民族中被傅油的人有君王,司祭和先知。他们为什麽被傅油呢?因为天主交付给他们特殊的职务或使命,因此他们必须把自己奉献给天主,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全心全灵全意去执行天主托付给他们的使命。为了有效地执行天主使命,他们必须受傅油。所以,在以色列民族中,只有君王,司祭和先知这叁种人才被傅油,因为天主要他们善尽他所托托付给他们的职务或使命。

    然而天主最後要派遣到世界来的,为了一劳永逸建立他的国度的人,那才是最伟大的受傅油者,他才是唯一堪当默西亚这个头衔的人。这个人必须能够完美地实现天主托付给他建立天国的使命。

    古时候,老百姓称建立国家的人为君王。天主心中的那位建立他的天国的人必须是天主子民的先驱,他要领导国民走正确的道路,这样才能到达天父的家乡。所以这位天主心中的君王必须同时也是一位先知。这位先知是以把自己作祭献的方式建立了天国,并拯救了天主的子民,所以他必然也是一位最杰出崇高的司祭。

    这样一位具有君王、司祭和先知叁重身分份,同时又完美地实现了这叁重职务的人,在以色列民族中,甚至在全人类中,只有耶稣一个。所以耶稣名正言顺可以冠上「基督」,也就是默西亚这个意指「被傅油者」的头衔。

    耶稣执行了君王、司祭和先知这叁重受傅油者的使命,但是有谁事先为他傅油呢?没有人为他傅过油,因为他所执行的使命来自天主,而他自己便是天主。若有谁为他傅油的话,那就是依撒意亚先知书第十一章第二节所说的「上主的神」。

    路加福音第二章记载耶稣诞生的事迹说:天神告诉守夜看守羊群的牧人:「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路加福音所说的这位主默西亚,就是天主早就许给以色列选民的默西亚,也就是希腊文所称呼的基督。这位基督,若望福音第十章卅六节说:「是父所祝圣并派遣到世界上来的。」路加福音第一章则说:童贞玛利亚怀孕所生的是一位「圣者」。玛窦福音第一章也记载天神告诉玛利亚的净配若瑟说:「不要害怕娶你的妻子玛利亚,因为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於圣神。」天神慰勉若瑟娶童贞玛利亚,为的是要使耶稣的出生应验先知的预言,即耶稣要出生於达味默西亚的後裔。若瑟就是达味的後裔,但在天主眼中,若瑟只是耶稣的养父,而不是生父,因为耶稣是因圣神的能力而降生为人的。

    前面说到默西亚是受傅油者,耶稣是默西亚,是希腊文所说的基督。他既然因圣神而生,所以是直接在圣神内受傅油的。在圣神内受傅油,就是在圣神内受祝圣的意思。教父圣依勒乃说:「基督这个名字本身就有叁个含意,即傅油者,受傅油者和傅油。傅油者是天主圣父,受傅油者是天主圣子,而傅油的行动则在圣神内完成的。」

    耶稣受傅油,被祝圣,这件事是在耶稣接受若翰付洗的时候彰显出来的,当时天主以圣神和德能傅了纳匝肋的耶稣,好叫以色列人认识他,承认他为他们的默西亚。事实上也如此,耶稣受洗後的所作所为证明他是「天主的圣者」。

    许多犹太人和一些外邦人都在耶稣身上看出他具有天主许给以色列选民的属於达味子孙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是默西亚应具有的特点,而耶稣也接受他所享有的默西亚头衔,不过他是有保留的接受,因为有些人是从世俗人性的观点来看他的默西亚身分,这些观点具有很浓厚的政治色彩,与耶稣所负的使命大相迳庭。

    当耶稣向宗徒们宣布他受难的时日快到的时候,他接受了伯多禄宗徒向他表明的信德,承认了他是默西亚。就这样,耶稣透露了他「默西亚君王属性」的真正内容。这个内容就是:耶稣的身分是超性的,他从天上降来,以受苦的仆人的方式来完成天父是托给他的拯救世界的使命。玛窦福音第廿章记载耶稣的话说:「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从这几句话,我们想到耶稣的默西亚君王属性是透过高悬在十字架上而显示出来的,并只有等到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了之後,他的宗徒伯多禄才敢於公开,无所畏惧地向群众宣讲耶稣的默西亚君王身分。《宗徒大事录》第二章卅六节记载伯多禄的讲道说:「所以,以色列全家应该确实知道:天主已经把你们所钉死的这位耶稣立为主,立为默西亚了」。

    谈了耶稣是基督默西亚,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有关这一节的结论介绍出来:基督这个名词的意思是受傅油者。受傅油者希伯来文称为默西亚。耶稣是基督,也就是受傅油者,是默西亚,因为天主以圣神和德能傅了他。他是要来的那位,是以色列所希望的对象。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5. 天主的独生子
    普世教会要理注解阐述「宗徒信经」,论到对天主圣子的信仰时,第一句经文这麽说:「我也信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我们的主。」耶稣和基督这两个名称名词我们已经谈过,今天我们来谈「天主的独生子」这一句话的涵义。

    在旧约圣经中,「天主的儿子」是一个用於天使,用於天主的选民,用於以色列子孙和他们的君王的头衔或名称。从旧约圣经的角度来看,这个头衔所表明的,是天主和他的受造物之间的义父子关系。既然是义父子关系,所以这个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当天主许给以色列选民的默西亚君王被称为「天主的儿子」,或「天主子」的时候,从文字本身的涵义来看,它的内容不一定要牵涉到、或扩展到人性以外的其他意义。说得清楚一些,所有那些认为耶稣乃以色列民族的默西亚,因而称耶稣为天主子的人,他们在称耶稣为天主子的时候,心中也许没有想要加给耶稣人性以外的其他身分。

    可是玛窦福音第十六章十六节所记载的,在凯撒勒雅境内伯多禄向耶稣表明信德所说的「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这句话,意义就非同小可,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人对耶稣称呼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耶稣听到伯多禄这句话以後,就很严肃,很郑重地回答伯多禄说:

    「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

    与此类似的,圣保禄宗徒在给迦拉达人写信,谈他在大马士革路上如何皈依上主的事情时说:「我在犹太教中比我本族许多同年的人更为急进,对我祖先的传授更富於热忱。但是从母胎中已选拔我,以恩宠召叫我的天主,却决意将他的圣子启示给我,叫我在异民中传扬他。」(迦一14-16)《宗徒大事录》第九章廿节因此记载:「保禄於是马上在各会堂中宣讲耶稣,说他是天主子」。

    耶稣是天主子,这在教会存在之初就是宗徒信德的中心,而且是由教会的磐石伯多禄宗徒率先公开表明的。

    前面我们提到伯多禄向耶稣表明信德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伯多禄以一个平凡的渔夫,怎能说出这种石破天惊的话呢?他所以能够从「天主子」这几个在旧约中不是极特殊的字眼中,道出耶稣默西亚所具有的天主性身分,岂不是耶稣开启他的心智,让他清楚地看出真理吗?

    耶稣不是旧约中所说的被天主收养的义子,好像天使,选民和他们的君王一样,而是天主真正的儿子。他在公议会中,有人问他说:「那麽你是天主的儿子罗?」耶稣回答说:「你们自己说了,我就是。」(路廿二,70)早在公议会审判之前,耶稣也说自己是天主儿子。玛窦福音第十一章廿七节有耶稣的话说:「除了父外,没有人认识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启示的人外,也没有人认识父。」玛窦福音第廿一章也记载耶稣讲的「园户的比喻」,其中谈到葡萄园的主人先派了几个仆人去收果子,都被园户虐待和杀害了。最後,主人派了自己的儿子去,不料也遭到相同的命运。这个主人的儿子就是耶稣自己。从耶稣所说的比喻,可以看出来他知道自己与仆人不同,他不是一般人,他是主人天父的儿子。耶稣不但与仆人有别,也高於天神。同一部福音第廿四章也记载耶稣警人醒悟的重要,他说「人子来临的时刻,除了父之外,谁也不知道,连天上的天使都不知道」。由此可见他比天使还尊高。耶稣应门徒的要求,教他们祈祷说:「我们的天父……」,但是门徒和我们所称呼的「天父」与耶稣自己称呼的「天父」,这两种父子关系是有别的。若望福音第廿章记载耶稣复活,显痕7b给玛利亚.玛达肋纳的时候,告诉她说:「到我的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我升到我的父和你们的父那里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们的天主那里去。」从耶稣这段双重强调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和天父之间的父子关系绝不同於我们和天父之间的义父子关系。

    福音曾两度隆重提到天父说话,指出耶稣是他所喜爱的儿子,一次在约但河受洗的时候,另一次在大伯尔山显圣容的时候。(玛叁,17;十七,5)

    耶稣不但说自己是天父的真正儿子,而且是天主的独生子。若望福音第叁章十八节记载说:「那信从他的,不受审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审判,因为他没有信从天主独生子的名字。」

    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而死的时候,天地发生异象,站在耶稣十字架对面的罗马百夫长因此若有所悟地说:「这人真是天主子!」百夫长的话是在天惊地动的状况中才说出来的,我们基督信徒必然也在了解巴斯卦奥迹的伟大之後,才能说出耶稣天主的独生子这个称谓的整个意义。

    耶稣复活之後,就如圣保禄致罗马人书第一章第四节所说的:「按照至圣的神性,被立为具有大能的天主之子。」也因此,宗徒们才会表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就如若望福音的序言所说的:「我们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着恩宠和真理」。

    谈了普世教会要理所阐述的有关耶稣基督是天主的独生子的道理後,我们把要理的结论介绍一下:

    天主子这个名称指耶稣基督和天主他的父亲之间的唯一与永的关系:耶稣基督是天父的独生子,也是天主。要作基督信徒,就必须相信耶稣基督是天主子。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6. 我们的主
    「我信耶稣基督,天主的独生子,我们的主」。这是宗徒信经论到教会对天主圣子的信仰时,所表明的第一句经文。在过去叁个节目中,我们已经分别介绍了普世教会要理对耶稣、基督和天主的独生子这叁个名称与概念的注解、说明与阐述。今天我们来谈这句经文的最後一个观念:耶稣基督是「我们的主」。

    旧约圣经《出谷纪》第叁章十四节记载天主告诉梅瑟:「我的名号叫雅威(Yhwh)。「雅威」是希伯来文,意思是「我是自有者」。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名号。希腊文旧约圣经译本把″雅威″这个不可思议的名号译作「基里奥斯」(Kyrios)「基里奥斯」就是「主」的意思,古代习惯和圣教会礼仪也译为「上主」。

    自从旧约圣经希腊文译本把「雅威」「我是自有者」译成主,上主之後,教会就习惯用主或上主的名称来称呼以色列的天主。新约圣经固然以「主」来称呼天主圣父,但令人耳目一新的乃是新约也用「主」来称呼耶稣,因为新约圣经肯定耶稣也是天主。

    对这一点,耶稣自己怎麽说呢?玛窦福音第廿二章四十一节到四十五节记载说:耶稣问法利塞人默西亚是谁的儿子?法利塞人说是达味的儿子。耶稣反问说:「如果达味曾因圣神的感动,称默西亚为主说:『上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右边,等我把你的仇敌放在你的脚下』,那麽主默西亚怎麽会是达味的儿子呢?」从这段话,我们看出耶稣以间接不明显的话来表明自己是主。

    但是耶稣也有明显直接表示自己是主的时候。若望福音第十叁章记载耶稣给宗徒洗脚的时候,告诉宗徒们说:「你们称我为师傅,为主,说得正对,我原来就是。」

    耶稣除了间接和直接承认自己是上主之外,他在公开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对大自然、对疾病、对魔鬼、对死亡和对罪恶所具有的大能,也的确彰显他拥有神性的最高权威和力量。

    在福音中常常有人以主这个尊号来称呼耶稣。他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耶稣,除了表示对耶稣的尊敬和信心之外,也期待耶稣帮助他们,或治好他们神形的病痛。另有些人或天神,受到天主圣神的感动,称呼耶稣基督是主;路加福音第一章四十叁节记载:依撒伯尔一听到玛利亚的请安,便大声呼喊说:「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那里得来的呢?」路加福音第二章十一节也记载天使向守夜看羊的牧童宣报说:「不要害怕!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亚。」耶稣复活後显现给多默宗徒,多默宗徒一看到耶稣特别显现给他,为坚固他的信德,便感动得五体投地说:「我主!我的天主!」。若望福音最後一章又记载一件事:当复活的耶稣在提庇黎雅海边显现给门徒的时候,门徒们都没有认出耶稣是谁,只有耶稣疼爱的那个门徒若望?'7b出来,他向伯多禄说:「是主!」

    从上面举出来的几个实例,我们发现初期教会在称呼耶稣基督为主的时候,他们心中已经相信天主所具有的威能和荣耀,也同样汇集在耶稣身上,因为耶稣本身就具有天主性。至於天主圣父,他也藉着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并享受圣父的光荣的途径,来彰显耶稣是上主的尊严。

    教会自从创立之初,便肯定耶稣是世界和历史的主人。这一肯定也间接地声明:人绝不能把自己的自由置於现世的权势之下,只能完全服从天主圣父和主耶稣基督。教会相信在主耶稣基督身上找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关键,中心和目标。

    在教会的祈祷中,我们到处可以听到呼求「上主」的声音。在邀请信友祈祷时,我们常听到「愿主与你们同在」的句子。在祈祷结束时,我们也诵念「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有时候,我们更会充满信心和希望,呼求耶稣基督说:吾主,来罢!《默示录》结束语说:「阿们。主耶稣,你来罢!」

    以上所谈的是普世教会要理有关宗徒信经「我们的主」这句话所作的阐述。现在我们把结论介绍如下:「上主」这个名称指的是神的最高权威。公开承认或呼喊耶稣是主,这意味着相信耶稣是神。但是,就如圣保禄告诉格林多人的「没有人能够说耶稣是主,除非他受到圣神的感动。」(格前十二3)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7. 天主圣子降生为人
    宗徒信经第二单元在表明对天主圣子耶稣基督的信仰时,有第二句经文说:「我信耶稣基督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而诞生。」

    耶稣基督是天主第二位圣子,他因着天主第叁位圣神的德能,由童贞女玛利亚生下。这件奇妙的奥迹用简单的话说,就是天主圣子耶稣基督降生为人。继宗徒信经之後的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对宗徒信经这端信仰有进一步的阐述说:「他(耶稣基督)为了我们人类,并为了我们的得救,从天降下。他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而成为人。」

    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和宗徒信经在这两段经文中的相同处是彼此都提到天主圣言耶稣基督是因为圣神,由童贞玛利亚诞生的。所不同的是前者多了这两句:「他,耶稣基督,为了我们人类,并为了我们的得救,从天降下。」这多出来的两句经文正好指明了天主圣言降生为人的动机和目的。

    圣若望宗徒在他的第一封书信第四章中说:「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而且打发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作赎罪的祭品。」同一章里面,圣若望宗徒又写说:「我们曾瞻仰过,并且作证:父打发子来作世界的救主。」若望宗徒这些话莫非要指出:天主圣言取了人性,来到人间,就是要使我们先与天主修好,以获得救恩。南国尼什的圣额我略有一段很好的相关的话说:

    「我们人类本性生病了,需要医治;堕落了,需要拯救;死亡了,需要复活。我们失落了原先拥有的幸福,需要重新取回来。我们沉沦在黑暗中,需要重见光明;我们迷失了,急待救主的来到;我们成了囚犯,需要救援的人;成了奴隶,需要解放者。上面这种种理由难道不重要吗?难道不足以感动天主,令他下凡,进入人性,以探视处在既可怜又悲哀之中的人类吗?」

    以上圣额我略这段至理名言叫我们感受到:天主降生为人,第一个动机是探视了解他所创造的人类的不幸处境。然而,圣若望宗徒在他第一封书信第四章里面也说:「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件事情上已显示出来: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独生子打发到世界上来,好使我们藉着他得到生命」。圣若望在他写的福音的第叁章也有这麽一段大家都熟悉的话:「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从若望宗徒这两段话,我们直截了当地看清:圣言成了人,目的在使我们认识天主的爱。天主降生为人,除了南国尼什的圣额我略所说的,是为探视和了解他所创造的人类的悲哀不幸处境,以及圣若望宗徒所说的,为叫我们认识天主的爱之外,还有什麽其他的目的吗?

    玛窦福音第十一章廿九节有耶稣的话说:「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习吧!」若望福音第十四章第六节也有耶稣的话说:「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同一部福音第十五章十二节又记载耶稣吩咐宗徒的话说:「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马尔谷福音第九章记载耶稣在大伯尔山显圣容的时候,有声音从云彩中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从她!」

    从上面叁部福音的部分记载,我们又看出天主圣言降生为人的另一个目的是为成为我们修德成圣的表率。

    最後,圣子由童贞玛利亚取了人性,降生为人的最高贵目的,乃是为使我们分享天主的神性。《伯多禄後书》第一章第四节说:「基督藉着自己的光荣和德能,将最大和最宝贵的恩许赏给了我们,为使你们藉着这些恩许,……能成为有分於天主性体的人。」法国里昂的圣依勒内也说:「其实,这就是圣言成为人的理由:他是天主的儿子,也是人的儿子,他为使人与圣言共融,并在接受天主义子身分的同时,成为天主的儿子。」埃及亚力山大的圣亚大纳削说得更直接:「天主子降生为人,为的是要使我们成为天主。」圣亚大纳削的话说得并不过分,因为圣多玛斯也这样说:「天主的独生子愿意我们分享他的神性,所以取了我们人类的本性,成为人,好叫人也因此变为神。」

    圣若望福音序言曾提到「圣言成了血肉」的话,这正是要说天主的儿子取了人性,为在人性中实现拯救人类的大业。教会称这项神妙的工然b为「天主降生为人」。圣保禄致斐理伯人书第二章说:「你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却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的事,反而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圣保禄这段极度推崇人而天主的基督的话,成了教会赞美降生为人的基督的诗歌。

    对天主圣子降生为人的奥迹,新约《希伯来人书》第十章也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描述说:「为此,基督一进入世界便说:『牺牲与素祭已非你所要,却给我预备了一个身体。全燔祭和赎罪祭已非你所喜,於是我说:看,我已来到,……为承行你的旨意。』」

    谈到这里,从上面所引述的圣经多种记载和圣人名言,我们清楚地看到:识别基督信仰的标记是对天主圣子降生为人的信仰。《若望一书》第四章说:「你们凭此可认出天主的神:凡是明认耶稣为默西亚,而且在肉身内降世的神,便是出於天主的神。」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对上面所谈的要理所作的结论介绍给各位:在天主所立定的时期,天父的独生子,也就是永生的「圣言」和与天父同性同体的「形象」取了人性,降生为人。他虽然取了人性,却没有因此而失落他的天主性。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8. 耶稣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
    普世教会要理总纲目第463条指出:基督信仰的识别标记是对天主圣子真实降生为人的信仰。

    这个信仰的确实内容又是什麽呢?换句话说,教会要我们相信天主圣子是因着天主圣神的德能,经由童贞女子玛利亚出生,以人的姿态来到世界人间。但是这位两千年前来到世界的,名叫耶稣基督的天主圣子,我们这些智力有限的可怜人到底应该把他当作什麽呢?是天主呢?是人呢?或是神人兼具呢?或是一半一半呢?这样的问题不难想像,是很多人都会提出来的。其实,早在初世纪就发生过好几宗争论耶稣基督的本性本质的重大案件,这些案件甚至酿成异端,造成了教会内部的部分分裂。

    现在我们来看看普世教会要理怎样给我们解释这些信仰上的核心问题。要理说耶稣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但是耶稣基督是真天主和真人,这并不是说在他身上有一部分属於天主,另一部分则属於人;更不是说他是神性和人性混合的产物。而是说他在取了人性,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的同时,他仍旧是真实而完整的天主。在初世纪的时候,曾有人对这样的信仰真理发生疑惑,甚至引起争论,主张与教会训导不同的见解言论。於是教会为了维护信仰的正确,不得不出面,甚至召开大公会议,澄清事实,保护真理,谴责异端邪说。

    最早的异端是发生在第二第叁世纪的「诺斯替」思想学说,这一派的人主张的倒不是否认基督的天主性,而是不承认他有真正的人性。其实,早在宗徒时代,教会就一直强调天主圣子取了血肉,降生为人的真理。第叁世纪时,教会为了驳斥萨莫萨塔的保罗异端,终於在安提约基亚召开大公会议,重新肯定耶稣基督不是因为收养,而是在本质上就是天主的儿子。

    第四世纪初期,埃及亚力山大一位名叫亚略的本堂神父倡言:天主圣子是圣父从无中所创造的,所以和圣父并不是同性同体。这个异端很严重,根本否定了教会的基本信仰,於是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邀请下,教会於公元叁百廿五年在小亚细亚的尼西召开大公会议,反驳亚略异端,并编辑了一篇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使用的信经,肯定耶稣基督是圣父所生的,而非圣父所造的,而且与圣父同性同体。

    到了第五世纪初叶,又有君士坦丁堡的主教聂斯多略主张基督不但具有天主性和人性,而且还有两个位体。当时埃及亚力山大的主教,大神学家圣齐利禄起来反驳,并受教宗圣切莱斯蒂诺一世委任,於公元四叁一年在厄弗所召开大公会议,断定:天主圣言使一个具有理性灵魂的肉体与自己结合为一,而成为人。换句话说,在本质上,耶稣基督具有完整的天主性和完整的人性,但这两个本性同时完整无缺地存在於降生为人的天主第二位圣子,耶稣基督身上。所以耶稣基督只有一个位体,即天主叁位一体中的第二位。基於这端道理,厄弗所大公会议更断定童贞玛利亚既是天主第二位耶稣基督的母亲,所以该成为天主的母亲。

    当厄弗所大公会议解决了由聂斯多略异端所引起的问题之後,在第五世纪中叶又产生了由一个名叫欧迪克的修士所主张的″一性论″异端。这个异端认为耶稣基督只具有天主性,因为他的人性被天主性吸收了,不复存在。於是在公元四五一年教会又召开了加西陶大公会议,会中断定这样的道理说: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拥有完美的天主性和完美的人性,他是真天主,也是真人,具有理性的灵魂和肉体。在神性方面与天主圣父同性同体;在人性方面,除了罪恶之外,其他一切和我们相同。他在万世之前由圣父按神性所生。後来,他又为了我们人类和我们的得救,按人性生於天主之母童贞玛利亚。」

    加西陶大公会议继续声明:「唯一的同一位基督,主,天主的独生子,我们必须承认他有两性。这两性绝不混淆,绝不变迁,绝不分裂,也绝不离散。这两性虽然结合於一身,并不因此而丧失彼此的区别,甚至因为如此,而使两性各自的本质得到保全,而共存於唯一的人,唯一的神人合一的天主第二位圣子身上。」

    加西陶大公会议之後,又有一些人把耶稣基督的人性当作类似人的主体来看待。结果教会在君士坦丁堡举行第五次大公会议,宣告:「神人合一的只有一个,他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天主叁位一体中的第二位」。从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的论断,我们知道耶稣基督人性中所包含的一切,都必须归属於他天主性第二位,就如过去厄弗所大公会议所断定的一样。也因此,不但耶稣所行的奇迹,就连他所受的苦和他的死亡,也都在他的天主性内发生和完成。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明确地说:「肉体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是真天主,是光荣的主,是天主圣叁中的一位。」就这样,教会完全相信:耶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他以天主子的身分降生为人,成为我们的兄弟,但没有因此而不再是我们的主,天主。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所阐述的有关耶稣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这些不容易懂,却绝对重要的道理的两个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个:耶稣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他的天主性和人性结合在他的天主性位格中。为此,他是天主和人类之间的唯一中保。

    第二个:耶稣基督具有天主性和人性,这两个特性并不彼此混淆,溶化为一,却结合於天主圣子唯一的位格中。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29. 天主子如何是个人
    耶稣基督是天主圣叁第二位圣子,他是真天主,也是真人。但是我们不禁要问:真天主的他如何表现,如何显出他的人性呢?普世教会要理有一节专门在讲解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介绍给各位:

    梵二大公会议文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廿二节说:「在降生为人的奥迹中,圣言取了人性,但并没有因此而消灭了他的人性。」对这个信德的道理,多少世纪以来,教会一直受引导去承认,去公开表明基督实实在在具有人的灵魂,他以自己人性的身体、理智和意志生活行事。在这同时,教会也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基督的人性归属於天主圣子的天主性,因为是基督的天主性取了人性。凡是基督的一切,不论他的所是或他的所有,都来自他天主叁位一体的第二位。所以,天主圣子把他在圣叁中存在的方式通传给他的人性。也因此,基督以人性的途径,在他的灵魂和肉体中表现天主圣叁的神性行为。若望福音第十四章九到十节记载耶稣的话说:「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我自己讲的,而是住在我内的父在作他自己的事业。」大公会议的教会牧职宪章廿二节也提示我们:「天主子曾以人的双手工作,以人的理智思想,以人的意志行事,并以人的心肠爱天主爱人。他既生於童贞玛利亚,则他的确是我们中的一员,并且在一切事上,除了罪恶以外,同我们相似。」

    第四世纪曾有阿波利纳莱.劳迪切亚异端主张天主圣言在基督内取代了基督的精神灵魂。当时教宗圣达玛索一世反驳这个错误说:永的天主圣子也取了人性有理性的灵魂。天主圣子所取的人性的灵魂具有真实人性的知觉,所以,他的人性灵魂并不是无限的;换句话说,天主子耶稣基督在世时,他的作为都在时间和空间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正因为这样,天主子降生为人之後,他会在智慧、年岁和恩宠中逐渐成长,(路二52)他也需要询问那些从人性方面非靠经验无法得知的事。(谷六38;八27;若十一34等)这一切都符合了他甘愿屈尊就卑,取了奴仆的形体的事实。

    天主圣子固然因为是人,所以受到有限人性的限制,但是他的人性知觉知识也时常表现出他天主第二位神性的德能。圣玛西莫精修说:「天主圣子的人性不由於自身的理由,而是因为结合於圣言,所以在基督这个人身上表现出一切符合天主的事,也认识天主所愿意的事。」最显明的例子就是马尔谷福音第十四章卅六节,玛窦福音第十一章廿七节,或若望福音第一章十八节等处所记载的,耶稣基督深深认识他的天父的心,也深入看透隐藏在人心中的种种秘密。

    耶稣基督人性方面的知觉,由於结合降生为人的天主第二位的神性智慧,所以完全认识他要向世人启示的天主永的计画。对这方面的事,或许他偶尔会说不知道,就如马尔谷福音第十叁章卅二节耶稣所说的话:「天地要过去,但是我的话绝不会过去。至於那时日和那时刻,除了父以外,谁也不知道,连天上的天使和子都不知道。」但是这并不是说耶稣真的不知道天父要作的事,而是说他没有向世人启示的必要,就如《宗徒大事录》第一章第七节所记载的耶稣的话说:「父以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与日期,不是你们应当知道的。」

    天主圣子耶稣基督除了有人性的灵魂与认知能力之外,也具有人性的意志和身体。教会在公元六八一年召开的君士坦丁堡第叁届大公会议中声明:「基督有两个意志,两个本性的行动,一个是天主性的,一个是人性的。他所具有的这两个本性不但不互相对立,而且彼此合作,好使他的人性在服从天父圣意的心情下,乐意承行他的神性为了我们的得救而与圣父和圣神共同决定的事。」简单地说,君士坦丁堡第叁届大公会议所声明的是:基督的人性意志毫无困难阻碍地顺从他神性全能的意志。基督除了有神性和人性两个互相合作的意志与行动之外,也具有一个真实的身体。这个身体是天主第二位圣言成了血肉所取的人性形态。为此,基督的身体是有他明显的轮廓与造型特点的。也因为这样,基督的人性外表相貌是可以描绘出来的。圣保禄宗徒致迦拉达人书第叁章第一节说:「无知的迦拉达人啊!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已经活现地摆在你们眼前,谁又迷惑了你们呢?」

    圣保禄要说的是耶稣不是一个抽象,无法捉摸,不可形容,缺乏个人特徵的人,而是实实在在,具体的,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有形象模样,有眉有目的人。公元七八七年举行的尼西第二届大公会议曾宣布以圣像方式来描绘耶稣基督是合法的事。当然,教会一向认为:不可见的天主圣言,以和我们同样可见的血肉形象,呈现在耶稣的身体上。事实上,基督身体的种种特徵正表现出天主第二位圣子的神性位格。既然天主圣子以他人性肉体的轮廓模样作为自己的形象,所以他的圣像自然可以受到我们的尊敬,因为谁尊敬圣像,他即在尊敬圣像所显示与代表的事实。

    耶稣基督有神性与人性两种意志和行动,有真实的身体,也有一颗人性真实的心。他生前,不论是受难或临终的时刻,都爱我们,爱我们每一个人,并为我们奉献出自己。他以一颗人的心爱了我们众人。为此,耶稣那颗因了我们的恶过和为了我们的得救而被刺透的圣心,被视为他无限的爱的主要记号和象徵。他以这个无限的爱继续不断地爱永生的天父和众人类。

    谈了这次要理的题目「天主子如何是个人」後,我们把它的两个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个: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他有人性的理智和意志。但是他的人性理智和意志与他的神性理智和意志完美地配合着,并听从神性理智和意志的决定。他与圣父及圣神有共同的神性理智和意志。

    第二个,天主降生为人是天主性与人性美妙地结合在天主第二位圣言内的奥迹。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0. 耶稣由玛利亚因圣神怀孕而诞生
    天主第二位圣子由童贞女玛利亚因圣神怀孕而诞生。这是一件极奥妙的事迹,它在天主所预定的时期圆满时发生了。

    当时,上主的天使嘉俾厄尔向玛利亚宣报默西亚将由她怀孕诞生时,天主所预定的时期届满了,他给以色列选民所许的诺言,以及选民为接受诺言所作的准备,都已经完成了。於是玛利亚应天主召选怀胎,这个胎是以真人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的绝对完满的天主性。当初玛利亚曾向前来向她宣报喜讯的天使说:「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天主藉天使答覆说:「圣神要临在身上。」

    天主圣神的使命总和圣子的使命相连接,而且以圣子的使命为归依。圣神也是主,而且是赋予生命者,他受差遣来圣化童贞玛利亚的胎腹,使她在神的力量之下怀孕,让圣父永生的圣子从玛利亚身上取得人性所应具备的一切。

    圣父的独生子因为是在童贞女玛利亚怀中受孕为人,所以他是基督,也就是自从在母胎中存在起,就是受到圣神傅油的人。只不过他的受傅油者的身分是逐渐显露出来而已;先是显示给牧童,接着给叁位东方贤士,给洗者若翰,再给他的门徒。总之,耶稣基督的整个一生都在显示天主如何以圣神和德能傅了他。(宗十,38)

    天主教信仰中与玛利亚有关的信德,都基於教会对基督的信仰;而教会信德所教导的有关玛利亚的事,也光照教会对基督的信仰。

    天主派遣了他的圣子到世上来,但是为给圣子预备一个身体,他愿意一位受造者的自愿合作。为此,天主在永之初就选择了一位以色列女子来作他的儿子的母亲。这位女子是犹太境内加利肋亚地区纳匝肋村的人,名叫玛利亚,是一位童贞女,已许配给达味家族一位名叫若瑟的青年。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五十六节说:「仁慈的天父愿意在圣子成人以前,先取得那已经被预定为母亲者的同意,恰如过去是一个女人促成了死亡,如今也让一个女人带来生命。」

    基督降生之前,整个旧约时期都为他的使命作了准备。同样,玛利亚的使命,旧约中的许多伟大的女性也预先为她了路。最早的一位无非是夏娃;她虽然违抗了天主的命,但天主却给她许下她的後裔中将有一位女人要战胜邪魔,并成为一切活人的母亲。因着这个许诺,继夏娃之後,有撒辣出现,她在晚年怀孕生了一子。人以为不能的,软弱的,天主却使它成为可能的,成为强有力的,为的要向人显示他信守承诺。继撒辣之後,又有撒慕尔的母亲亚纳及德波拉,卢德,友弟德,艾斯德尔等杰出的女性,她们在世人眼前都是软弱无力的,但天主在她们身上显了奇能。最後一位是天主这些最卑微女性中最出众的一个,玛利亚。到她的时候,天主预定的时期完满了,并在她身上实践了向人类第一位女性所许的诺言。

    玛利亚要成为救世主的母亲,自然获得天主加给的丰富又特殊的恩宠,以便堪当得起这项人间空前绝後崇高的身分。天主派遣的嘉俾厄尔天使向玛利亚宣报天主降生的喜讯时,称呼玛利亚为「满被圣宠者」。事实上,玛利亚的确需要天主圣宠的支持,才能由衷自愿地相信并接受天使向她宣报的一切。

    随着历史的演进,在过去许多世纪中,教会逐渐体认到「满被圣宠」的玛利亚原来当她在母胎中受孕的时候,就已经得到救赎。庇护第九世教宗在公元一八五四年宣布圣母玛利亚无原罪始胎的当信道理时说:

    「万福童贞玛利亚在她受孕的那一刻,因着全能的天主有鉴於人类救主耶稣基督的功劳,而给予的格外宠幸,所以受到保护,免遭原罪的任何沾染」。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五十六节说:「玛利亚从受孕之始就已经饰有一种特殊圣德的光辉。」那麽这样的光辉应该完全来自基督,就如同一道宪章第五十叁节所说的:「由於她的儿子的功绩,她在一种优越的方式下获救。」圣保禄致《厄弗所书》一开始便指出:

    「天主在天上,在基督内,以各种属神的祝福,祝福了我们」。玛利亚比任何人更得到天主这样的祝福。天主在创世以前,在基督内已拣选了她,为使她在天主面前成为圣洁无瑕的。

    东方的教父们惯称天主之母为圣洁,没有丝毫罪污,好像是被圣神塑造为一个全新的受造物。所以,玛利亚因着天主的恩宠,一生洁白,没有染上任何本罪。

    一生圣洁,没有受到原罪和本罪丝毫污染的玛利亚,自然是天主圣父为圣子的降生为人所预备的道路。当嘉俾厄尔天神向玛利亚宣报她将因着圣神而怀孕并生下至高者之子的时候,玛利亚以信德的服从说:「我是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於我吧!」於是,就因为这个同意,玛利亚成了耶稣的母亲,接受了天主救恩的计画,全心全灵全意为救赎的奥迹服务。

    圣依肋乃说得好:「玛利亚由於服从而成了自己和全人类得救的原因。」古代不少教父也乐意和圣依肋乃一同强调:「夏娃不服从的死结,由於玛利亚的服从而解开。贞女夏娃因缺乏信心而束缚的,因贞女玛利亚的信心得以解开。」将玛利亚和夏娃比较,古代教父们都称玛利亚为「生活者的母亲」,他们经常宣称:「由夏娃而死亡,由玛利亚而生还。」

    玛利亚,福音称她为「耶稣的母亲」,(若二,1;十九,25)但是她在生下耶稣之前,她的表姊依撒伯尔受到圣神的感动,便大声呼唤她为「吾主的母亲」。的确是这样,玛利亚因圣神所怀孕的耶稣是她的骨肉儿子,却也是圣父永生的儿子,是天主圣叁中的第二位圣子。

    所以,教会宣称:玛利亚是真实的天主的母亲。

    谈了这次的题目「耶稣由玛利亚因圣神怀孕而诞生」,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两个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个,天主在夏娃的後裔中召选了童贞女玛利亚作他的圣子的母亲。由於玛利亚满被圣宠,所以是天主救赎大业最杰出的成果:她在受孕之初就完美无瑕,没有沾染丝毫原罪的污点,而且在整个现世生命中也没有受到任何本罪的污染。

    第二个,玛利亚是真实的天主的母亲,因为她是降生为人的天主永生之子的母亲。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1. 玛利亚的童贞
    教会初期时代在表明信德的时候,就已经隆重肯定:「童贞玛利亚只因着圣神的能力而怀孕了耶稣」。公元六四九年的拉特朗大公会议甚至从耶稣的肉体方面更明确地肯定这件奥迹说:「耶稣不是因着精子,而是因着圣神而受孕。」古代教父们视童贞怀孕的现象为一种记号,说明童贞女所怀的孕的确是天主的儿子。公元第二世纪初,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给士麦那城教友写信说:「你们的确相信我们的主,从血肉看,是达味的後裔,从天主的旨意和大能看,是天主的儿子,他确实由童贞女所生,……他的肉体确实为了我们,在般雀比拉多执政时,被钉在十字架上,……他真的受了苦,也真的复活了。」

    福音认为:童贞女怀孕是天主的作为,这样的事远非人所能了解,也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天神曾向若瑟提到他的未婚妻玛利亚说:「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於圣神」。教会从童贞玛利亚怀孕这件事看出天主藉依撒意亚先知的口所说出的许诺已经实现了,先知说:「看,一位贞女将怀孕生子。」

    但是关於童贞女怀孕的事,新约圣经中的马尔谷福音和宗徒书信都没有提到,这就是有时令人怀疑的地方。人们不禁要问:童贞玛利亚怀孕是不是一种传说,一种故事,或者是神学的编造杜撰,毫不顾及历史性。对这样的疑惑应该给以的答覆是:有关童贞女怀孕耶稣的信仰曾遇到无信仰者,犹太人和教外人的强烈反对,讥笑和不了解,因为这样的信仰在外教人的神话中找不到根据,在各时代思潮中也找不到适应。童贞怀孕的事只能用信德来了解,而且信德可以从这件事看到天主各奥迹之间的连带关系,从天主圣言降生为人到巴斯卦复活为止,都可以理出一条清晰的来龙去脉。

    初世纪的教会对童贞女生子的事有了更深的信德後,教会遂在君士坦丁堡第二届大公会议中宣布:玛利亚即使分娩了降生为人的天主子,她仍然是,而且永远是童贞。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五十七节说得更彻底:「基督的诞生不但没有减损玛利亚童贞的完整性,而且还圣化了她的童贞纯洁。」

    我们偶尔会听到有人反对圣母玛利亚的童贞,说她不只有耶稣一个儿子,因为新约圣经中有多处提到耶稣的兄弟姊妹。对这样的说法,教会始终认为:圣经上所说的耶稣的兄弟姊妹并不是指玛利亚除了耶稣外,还生了其他儿女。玛窦福音第十叁章五十五节提到耶稣的弟兄雅各伯和若瑟两人。其实,这两位是耶稣一位名叫玛利亚的女门徒的儿子。玛窦福音第廿八章第一节还特别指明彼玛利亚非此玛利亚。他们是玛利亚和耶稣的近亲,根据旧约的一般习惯,近亲都称为兄弟姊妹。

    童贞玛利亚只生有耶稣一个儿子,但是在精神上,凡是耶稣所拯救的人都是玛利亚的子女。圣保禄致罗马人书第八章廿九节说:「天主使自己的儿子在众多弟兄中作长子。」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六十叁节说:「玛利亚所生的儿子由天主立为众弟兄的长子,众弟兄即是教友们,玛利亚以母爱对他们的重生和养育尽合作的职分。」

    到此为止,我们谈的都只限於玛利亚以童贞女状态,因圣神的德能,怀孕并生下天主圣子耶稣基督。但是为什麽非要这麽曲折复杂不可呢?我们只要以信德的眼光,根据天主的全部启示,就能发现天主在他的救恩计画中,为什麽要让他的圣子由一位童贞女诞生的奥妙理由。这些理由既与基督本身和他的救赎使命有关,也和玛利亚为了世人的益处而接受基督的使命不能分离。

    玛利亚的童贞彰显了圣言降生为人这件事完完全全出於天主的计画和行动,丝毫没有参杂天主之外的任何因素。说得彻底一点,耶稣的父亲不是别的,就是天主。耶稣固然取了人性,但他并不因为如此而与天主圣父有须臾的分离。从神性方面说,耶稣是天主圣父的儿子,从人性方面说,他是圣母玛利亚的儿子。总之,就如公元七九六年弗留利大公会议所断定的:天主子有神性,也有人性。

    玛利亚以童贞之身,因圣神而怀孕耶稣,这还有另一个理由,因为耶稣是「新的亚当」,他的出现与来到世界开启了天主重新创造世界,尤其是创造新人类的序幕。人类第一个亚当是用土创造的,所以归於土,第二个亚当则是由天上而来的。耶稣自从在童贞玛利亚怀中受孕的那一刻,就充满着圣神,因为天主把圣神无限量地赐给了他。而从他的满盈中,我们都领受了恩宠,而且是恩宠上加恩宠。这样的新亚当绝不能出自人类的血肉,他非来自天主不可,否则怎能在受孕时就充满圣神,并使人类从他那里领受了恩宠。

    玛利亚是童贞女,因为她的童贞是她的信德和她全心投靠天主圣意的标志。由於她的信德,她成了救世主的母亲。圣奥斯定说:「玛利亚因基督对她的信任所感到的欣喜,要比她怀孕基督的身体所得到的欣喜更大。」

    玛利亚是童贞女,同时又是母亲,她是教会最完美的形象和实现。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六十四节说:「教会藉着她忠实承受的天主圣道,也变成了母亲,因为教会以讲道和圣洗圣事,把圣神所孕育和天主所生的儿女投入不朽的新生命中。教会也是童贞,因为教会纯洁完整地保存着对基督净配的忠诚。」

    介绍了普世教会要理有关「玛利亚的童贞」一节,现在我们把它的两点结论指出来:第一点,玛利亚在她的儿子受孕的时刻,在怀孕、分娩、作母亲的时候是个童贞女,而且永远童贞,她完完全全是上主的婢女。

    第二点,童贞玛利亚以自由的信德和服从,为人类的得救与天主合作。她代表全人类,答覆上主说:「上主的婢女在此,愿照你的话成就於我吧!」因着这样的服从,童贞玛利亚成了新的夏娃,成了生活者的母亲。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2. 基督一生都是奥迹
    信经中有关基督的生活者,所提到的没有别的,就是基督的降生和巴斯卦这两大奥迹。其中包括:由圣神受孕,由童贞玛利亚怀胎,诞生,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被埋葬,进入阴间,复活,升天这几件重要事迹。信经固然没有提到耶稣隐居和公开生活的部分,但是降生为人和巴斯卦这两个奥迹事实上已经反映出耶稣在世的整个一生。耶稣从出生到升天这一生中所作和所教训的一切,我们都必须从他降生和巴斯卦这两大奥迹的角度来认识与了解。

    在福音中并没有出现很多令人对耶稣感到好奇的事。关於耶稣在纳匝肋隐居廿几年的生活,福音几乎只字未提。至於耶稣公开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迹,福音也谈得极少。那麽福音到底谈了些什麽呢?福音里面所谈的无非是要我们相信耶稣是基督,是天主的儿子,并且因着我们的相信而获得永生的那些主要的事迹。

    福音的作者是几位最先信仰耶稣为默西亚的人,他们也渴望别人分享他们的信仰,於是把自己所见所闻的有关基督的事,扼要地笔录下来。由於他们以信德的眼光看出耶稣是谁,所以能够从耶稣的现世生活中觉察出耶稣一生所留下的奥迹的痕迹。打从他出生时所裹的襁褓,直到他在十字架上所的酸醋和肉身复活後所留下的殓布,这一切的一切在耶稣的生命中都是他的奥迹的标记。他的举止言行和所行的奇迹无不在向世人启示:在基督身内真真实实住有整个圆满的天主性(哥二,9)。从这角度来看,耶稣的人性生命就像是一件圣事,这也就是说:他的人性生命是显示他的天主性和他的救恩的标记与工具。换句话说,耶稣现世生活中有形可见的一切,都在反映他无形不可见的奥迹。这个奥迹就是他是天主圣父的儿子,他到世上来是为实现救赎人类的使命。

    其实,耶稣基督的一生也都在启示天主圣父。若望福音第十四章第九节耶稣说:「谁看见我,就是看见了父。」路加福音第九章卅五节有天父的话指着耶稣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从他。」天主圣父和圣子这两句彼此呼应的话,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主耶稣降生为人的目的既然是为承行圣父的旨意,所以他一生所蕴含的种种奥迹,即使是最微小的部分,也在显示天主对我们的爱。

    耶稣救赎人类的工程是他在十字架上流血舍生的成果。不过,他的一生都是救赎的奥迹:他出生贫穷,为叫我们成为富有的;他在纳匝肋度隐居的生活,服从养父和生母,为补偿我们的倔强与骄傲;他在公开生活中讲道教训人,为净化听讲的民众;他治病驱魔,承担了我们的病痛;他以自己的复活使我们成义。

    耶稣基督的一生也是在总结人类以往的命运,恢复人类因原罪而失落的圣召。里昂的圣依肋乃说:「当基督降生为人的时候,他把人类漫长的历史总结在自己身上,而且很快地给我们带来了救援,好叫我们在他身上重新得到我们在亚当身上所失去的一切,也就是成为天主的肖像,相似天主。」

    基督的一生既然是在总结人类的命运、恢复人类原始的圣召和地位,甚至提高原有的身分,所以他的一生完全是为我们而生活的。基督拥有的一切财富都是为分施给每个人的,也是属於每个人的。他为了我们人类,也为了我们的得救而降生为人;他为了我们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他更为了我们的成义而复活。如今,他在父那里作我们的护慰者,(若壹二,1)因为他常活着,为我们转求。(希七,25)

    基督除了一生为我们生活之外,也以自己的整个生命作我们的表率:他是完美的人,他邀请我们成为他的徒弟,并跟随他;他屈尊就卑,贬抑自己,给我们立了效法的榜样;他以自己的祈祷引领我们祈祷;他甘愿出生贫寒,一无所有,以召唤我们自由地接受剥夺和迫害。

    基督固然以身作则,成为我们的典,他更愿意我们能够在他内度他所生活过的一切,而且他也愿意在我们内生活。梵二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廿二节说:「天主圣子降生为人,在某种答7b度内,同人人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在基督内,而基督也在我们内生活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受召叫与基督结为一体,成为他伟大奥体中的一个肢体,彼此交流共融。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上面所谈的两个结论介绍一下:第一个,取自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论现时代的要理讲授》劝谕第九节:基督的全部生活是不停的教训:他的缄默,他的奇迹,他的行动,他的祈祷,他对人的爱,他锺爱弱小者的心,他为救赎世界接受死在十字架,以及他的复活,都是实现他的话和完成他的启示。

    第二个,基督的徒弟应该顺应基督,直到基督在他们内形成为止。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七节说:「我们被收纳在基督生命的奥迹内,和他相似,和他一同死亡,一同复活,直到和他共享胜利为止。」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3. 耶稣童年和隐居生活的奥迹
    天主圣子降生来到世上这件事的重大,从天主为此而准备了好几个世纪可想而知。旧约时代的所有礼节、牺牲、祭献、形象和标记,天主都使它们汇合到基督身上。天主又透过以色列民族历代先知的口,宣布来日基督的出现,同时唤醒外邦人看清他们在黑暗中等待要来的是谁。

    圣若翰洗者是耶稣最後的先驱,与耶稣最为接近,他被派遣来为基督路。他的父亲匝加利亚因圣神而预言,说他要称为「至高者的先知」。耶稣也对群众说「若翰是先知,而且比先知还大」(路七,26)而且是最後的一位先知,(玛十一,13)他开启了福音的时代,(路十六,16)他在母亲依撒伯尔胎中就欢欣踊跃,欢迎祝贺耶稣的降临。(路一,41)圣若翰更称呼耶稣是「除免世罪的羔羊」。(若一,29)他以厄里亚的精神和能力走在耶稣之前,(路一,17)又以自己的讲道,自己施行的悔改的洗礼,甚至以自己的性命为耶稣作了证。(谷六,17-29)

    上面扼要提到的,是天主如何为他的圣子的降临世界而作的漫长的准备。教会每年都举行将临期的礼仪活动,就是准备信友等待基督降生的心灵。教会本着旧约时代天主的子民期待默西亚来到的迫切心情,来准备新约时期的基督信友引颈盼望救主的二度来临。当我们纪念洗者若翰的诞生与致命的时候,我们也效法这位基督的先驱的心情说:「他,基督,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若叁,30)

    耶稣的出生是贫寒的,他生在马槽里,家境清苦,牧童是他出世的第一批证人。他的贫苦彰显了天主的荣耀,教会从不间断地歌颂那严冬寒冷的一夜。

    在天主面前变成儿童,是进入天国的条件。(玛十八,3-4)为此,我们必须贬抑自己,必须成为微小的(玛廿叁,12),甚至必须「由上而重生」(若叁,7),「由天主而生」(若1,13),「好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一,12)。「当基督在我们内形成的时候」(迦四,19),基督诞生的奥迹就在我们内完成。其实,耶稣圣诞就是这个美好的交换的奥迹。

    耶稣诞生八天後接受了割损礼。这是成为亚巴郎的後裔,成为盟约的子民,隶属於旧约法律权下,一生有资格参与以色列选民敬礼天主的礼节的记号。耶稣圣婴接受旧约割损礼,这个礼节就是新约时代圣洗圣事的预象。

    耶稣出生不久,有叁位来自东方的贤士,他们经过长途拔涉摸索,终於找到圣婴,向他献礼朝拜。这叁位贤士代表着中东附近一带其他宗教人士,他们知道了天主降生为人之後,就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天主救恩的喜讯。

    这叁位东方贤士到耶路撒冷朝拜犹太人的君王,表示他们在以色列民族中寻找一位将成为万国的君王的人。贤士们的来到意味着教外人若不转向犹太人,从他们那里承受旧约的许诺,他们是无法?'7b识耶稣,承认他为天主的儿子和世界的救主的,并加以崇敬朝拜的。

    耶稣出生满四十天,母亲玛利亚和若瑟便把孩子带到耶路撒冷圣殿,按照梅瑟的规矩,献给上主。当时耶路撒冷有一位名叫西默盎的义人和一位女先知亚纳,他们是以色列民族中,诚心期待默西亚出现的人的代表。他们一看见婴孩耶稣,就认出他是选民久所期待的默西亚,是万民之光,是以色列的荣耀,但也是反对的记号。西默盎甚至向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说:「有一把利剑要刺透的心灵。」这句伤心的话正宣布了另一个完全又唯一的奉献,就是天主为众人的得救所预备的十字架上的牺牲。玛窦福音第二章记载:当东方叁位贤士朝拜耶稣圣婴之後,圣家叁口为躲避黑落德王的杀害,便星夜逃往埃及,许多白冷城及附近的无辜婴儿都遭黑落德屠杀。这两件奥迹显露了西默盎的预言:黑暗的势力与光明作对。这也正是若望福音第一章所说的:「他来到了自己的领域,自己的人却没有接受他。」就这样,耶稣的整个一生都处在迫害的标记之下,就连他的徒弟也不例外。耶稣早就说过:「如果人们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们」。(若十五,20)不过,耶稣到底还是从埃及回到本国了,就如旧约出谷纪所预象的,耶稣以真正独一无二,前无古人,後无来者的解放者身分回到家乡。

    解放者耶稣固然平安地回到本国,但他并没有立刻制造解放的声势,好像人类历史中许多英雄豪杰所作的一样。他像人间绝大部分的凡人,过着极平凡的日常生活,不虚张声势,不显露头角。他作的是木匠手工的活,热心善度旧约法律所规定的犹太教生活。这一段廿几年的纳匝肋的日子,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居生活」。

    耶稣这段几乎占了他整个一生的隐居生活的特色是:服从他的父母亲,属於他们的权下。服从父母亲是遵守十诫的第四诫,然而耶稣的服从双亲更预示着来日山园祈祷中对天主圣父的意愿的服从。(路廿二,42)耶稣以他隐居生活中每日的服从,修补了亚当昔日因为不听天主的命所祖7d坏的一切。

    总之,耶稣在纳匝肋的隐居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与他共融。有关耶稣的隐居生活,福音所记载的寥寥无几。最後的一件事是他十二岁那年的逾越节,与父母亲同往耶路撒冷过节所发生的事。十二岁大的耶稣遗失了,他的双亲着急得不得了,结果竟找了叁天,才在圣殿里发现这个「小孩」坐在那里与经师们对话。儿童耶稣听到焦虑万分的双亲的责问,竟然反问双亲:「你们为什麽找我?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可怜的玛利亚和若瑟当然不知道这个「小孩子」讲的是什麽。我们後人却有幸能看出来,耶稣必须专心致力於他的天父托付给他的使命。

    这是我们所能知道的,耶稣卅岁开始度公开生活之前,他的长期隐居生活中的最後一项奥迹。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为上面谈的所作两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不论是守夜的牧童或东方叁贤士,他们只能以屈膝跪拜那位躺在白冷山'7d马槽中的软弱婴儿的方式,来拜见降生为人的天主。

    第二点,耶稣以他服从双亲和多年卑微劳动工作的生活,给我们立下了要在日常家庭和工作生活中成圣的榜样。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4. 耶稣公开生活的奥迹
    耶稣的一生是个极大的奥迹,不但他的童年和隐居生活是如此,就连他叁年的公开生活也是如此。

    耶稣的公开生活从他卅岁那年在约旦河接受洗者若翰的洗礼开始。那时候若翰在约旦河边宣讲悔改的洗礼,使人获得罪的赦免。有一大群罪人,包括税吏、士兵、法利塞人、撒杜塞人和娼妓,都前来接受若翰所施行的悔改赦罪的水洗。有一天,耶稣也出现在一大群罪人中,等候若翰施洗。若翰一看到是耶稣,就楞住了,不知如何是好。耶稣则坚持要接受他付洗,若翰只好从命。突然,天主圣神藉着鸽子的形象,降临在耶稣头顶上,又有声音发自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於是,耶稣的身分彰显出来了,约旦河边的人都看到他是以色列人所期待的默西亚,是天主的儿子。

    耶稣的受洗是他接受并开始实践「受苦的仆人」的使命。他自己渗杂在罪人群中;成了除免世罪的羔羊;提前透露了他将忍受的流血残酷的十字架的洗礼。他来到世上,完全服从天父的旨意,为了爱而接受死亡的洗礼,以赦免我们的罪过,好完成一切正义。耶稣接受了这一切,天父从上发出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而圣神也出现,停留在他头上。

    耶稣以他的圣洗预示了他的死亡与复活,基督信徒因着圣洗而相似基督。信徒必须先进入这个谦虚贬抑自己和悔改的圣事奥迹里面,与耶稣一同进入水中,以便和他一起升天,由水和圣神重生,在圣子内成为圣父所爱的子女,度新的生活。

    福音记载: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水洗之後,受到圣神的推动,立刻前往旷野独处,守斋四十天,与野兽在一起,并有天使服侍他。四十天之後,撒殚前来试探他叁次,企图考验他对天主圣父的赤诚。昔日亚当在伊甸园和以色列选民在沙漠曾经受到类似的考验,但是他们跌倒了。这次耶稣却退拒了魔鬼的诱惑。

    耶稣克胜撒殚的试探诱惑,显示出他是新亚当,忠於天父,至於第一个亚当却掉入魔鬼的陷阱中。以色列人在旷野沙漠中四十年,屡屡激怒天主,然而耶稣四十天在旷野中却忠实地完成了以色列选民的圣召,他表现出自己是天主的忠仆,凡事服从他。所以,耶稣战胜了魔鬼。他的战胜也预示了他来日受难的胜利。他的受难乃是他对天父赤子之爱所表现出来的最高服从。

    耶稣受到撒殚试探的经过事迹正昭示我们,天主圣子的默西亚使命与撒殚引诱耶稣接受的,而且也是大部分人类愿意耶稣拥有的现世财富,身分地位和能力大相迳庭。耶稣克服了撒殚的试探,表示他为我们战胜了魔鬼的诱惑。《希伯来书》第四章十五节说:「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的弱点,而是一位在各方面受过试探,除了没有罪之外,全与我们相似的大司祭。」

    耶稣结束在旷野四十天的守斋、祈祷、受试探之後,便回到人群中。但是他一听到若翰被捕後,便前往加里肋亚传教、宣讲天主的福音。他向人群说:「时期满了,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谷一,15)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叁节说:「基督为承行圣父的旨意,在世间开启了天国。」如今,天主圣父的旨意就是《教会宪章》第二节所说的,「提拔人类去分享天主的生命」。要实现这个目的,天主把人们聚集在他的圣子耶稣基督身边。这个聚集在耶稣身边的团体就是教会,地上现世的教会就是天国的幼芽和开端。

    教会的中心是基督。基督召引人归向他的方法是用他的话,用象徵天国的种种标记,用派遣门徒出外传教。他尤其用伟大的巴斯卦奥迹,也就是他的死亡与复活,来实现天国的来到人间。若望福音第十二章卅二节记载耶稣的话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的时候,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教会宪章》第叁节又说:「全人类都被号召与基督合一」。

    所以,只要是人,都受召叫进入天国。这个召叫首先是向以色列人宣布的,但是默西亚的国度要接纳的是古往今来天下万国万邦的人民。然而,要进入默西亚的国度,先得要领受耶稣基督的话。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五节说:「主的话就如撒在田地里的种子。那些以信德聆听主的话而属於基督小小的羊群的人,就是接受了天主的国。然後,种子以其本身自有的能力发芽成长,直到果实收成的时期。」

    人人固然受到召叫去进入天国,但是只有神贫和微小的人,也就是虚怀若谷,内心谦逊的人,才能真正跨进天国的门槛。路加福音第四章十八节耶稣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说:「上主的神派遣我向贫穷的人传报喜讯。」耶稣在山中发表圣训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窦福音第十一章廿五节说:「天父把隐瞒於智慧明达的人的事启示给小孩子。」耶稣一生,从诞生在马槽到死在十字架上,无时无刻不分担穷人的生活,他过饥渴困乏的滋味,甚至把自己比作贫穷的人,而且强调对穷人表现具体实际的爱德乃是进入天国的条件(玛廿五,31-46)。

    进入天国之前,必须先悔过自新,因为我们都是负罪的人。马尔谷福音第二章十七节有耶稣的话说:「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召罪人。」对罪人,耶稣宽仁无比,他曾用浪子回头的比喻,说明天父对悔改的罪人无限仁慈(路十五,11-32),他甚至说,「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激起的欢乐要比对那九十九个无须悔改的义人更大。」(路十五,7)耶稣奉献自己的生命,为使人的罪获得赦免,这是他怜爱罪人最具体,也最崇高的表现(玛廿六.28)。

    耶稣讲道训诲人的特点是善用比喻。在比喻中他或隐或现地把自己和天国的来到人间启示给人。我们必须成为基督的徒弟,才能貌7b识天国的种种奥迹。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谈论「耶稣公开生活的奥迹」的叁点结论介绍给各位:第一点,耶稣从在约旦河受洗,开始公开生活起,就是完全献身救赎大业的「仆人」。这项救赎大业在他来日的受难「洗礼」中完成。

    第二点,耶稣在旷野中受试探,显示谦虚的默西亚因着完全服膺圣父所要的救恩计画,而战胜了撒殚。

    第叁点,天国由基督在现世开启,它藉着基督本人及他的言行昭示给人。教会是天国的幼芽和开端,天国的钥匙托给伯多禄保管。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5. 天国来到的徵兆
    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之後,开始度为期叁年的公开传教讲道的生活。他喜欢用比喻给群众讲解天国的道理,但是就如马尔谷福音第四章十一节所说的,「那些外人看是看了,却看不见;听是听了,却听不懂」。於是除了说比喻之外,耶稣又行了许多奇迹奇事,这些都是徵兆,给人间接指出天国就存在耶稣身上,让人能够领会出耶稣就是旧约所预言要来到的默西亚。

    路加福音第七章有一段很好的记载:洗者若翰派遣门徒去问耶稣他是不是要来的那位?

    耶稣索性要他们转告若翰:「你们把所见所闻的报告给若翰:瞎子看见了,瘸子行走了,癞病人洁净了,聋子听见了,死人复活了,贫穷的人听到了喜讯」。

    这些都是奇迹,耶稣要人从他的这些作为看出他所宣讲的天国的确临近了。耶稣所行的奇迹就是一种徵兆,证明他就是天父派遣到世上来的那一位,人应该信从他,承认他是天主子,是默西亚。

    耶稣并不是为了行奇迹而行奇迹,行奇迹只是他要人知道他是谁和他来到世界的目的。

    耶稣固然给一些人解除了现世的痛苦,但是他降来的目的并不是要使人解脱现世的一切哀痛,而是要使人脱离更严重的奴役,就是罪恶心灵的桎梏,因为罪恶阻碍人度天主子女的生活,使人不能作天主子女所应该作的事,而且导致人间的种种奴役。

    耶稣的出现意味着天国的来到。天国的来到意味着魔鬼王国的败北。耶稣曾向法利赛人说:「如果我仗赖天主的神驱魔,那麽天主的国已来到你们中间了。」(玛十二,28)耶稣给一些附魔的人驱了魔,预示了他战胜了这世界的元首。不过天国在现世的完全建立,要等到他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才完成,因为天主是从十字架上统治他的王国的。

    耶稣出外传教,度公开生活的时候,就召选了十二个男人和他一起,分担他的使命,并使他们享有他的权柄,使他们堂堂正正地到各处去宣讲天主的国,并治愈病人。

    在这十二位被选为宗徒的人中,西满伯多禄居首位,因为耶稣托付给他别人没有的特殊使命。有一天,伯多禄受到天主的启示,向耶稣说:「你是基督,生活的天主之子。」耶稣立刻给他说:「你是磐石,在这块磐石上我将建立我的教会,地狱的门永远不会胜过它。」

    基督是「活的磐石」,他给他建立在伯多禄这块磐石上的教会保证,它将战胜死亡的力量。而伯多禄,由於他对基督的信德,将成为教会屹立不摇的基石,他将执行保存信仰的完整性与坚固弟兄们的信德的使命。耶稣亲口向伯多禄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是你在地上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是你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这是耶稣交给伯多禄宗徒的特殊权柄。天国的钥匙象徵着管理天主的家,也就是管理教会的权威。

    耶稣曾自比为善牧,他在复活後重新给伯多禄肯定先前托付给他的使命说:「你牧放我的羊群。」(若廿一,15-17)

    耶稣交给伯多禄束缚与释放的权柄,就是指赦罪、对教义发表判断、对教会规律采取决定的权威。耶稣也透过宗徒们把这个权威给教会,然而,只有伯多禄一人耶稣公开清楚地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他。

    自从伯多禄公开承认耶稣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後,耶稣便开始向门徒们说,他必须到耶路撒冷去,在那里受苦,被杀害,并在叁天後复活。伯多禄一听这样的话,大不以为然,其他的宗徒更是大惑不解。於是,耶稣乾脆带着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叁个人上一座高山,让他们为自己所显的光辉圣容作证。耶稣显圣容的时候,还跟梅瑟及厄里亚两位古圣先知谈论他将在耶路撒冷所要完成的死亡的事。突然、有一块云彩遮住了他们,并有声音从天上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从他。」

    耶稣显圣容,一瞬间展现了他的天主性荣耀,以肯定伯多禄先前向他表明的信德。可是耶稣也藉此指出:要进入他的光荣之前,他必须先经过耶路撒冷的十字架。法律和先知都预言过默西亚要受的苦。耶稣的苦难正是天主圣父的旨意。

    耶稣开始度公开生活之前,领受了若翰的洗礼,这是人第一次重生的奥迹。耶稣在巴斯卦之前又显了圣容,这是人第二次重生的圣事,它所显示的是人的复活。耶稣显圣容只是一种预示,让我们事先暂时一睹基督来日光荣再度降临的夺目光彩。他的二度来临要把我们可怜卑微的身体改变成像他的身体那样的光辉灿烂。不过,耶稣提醒我们:要进入天国,必须先通过许多磨难。

    可不是吗?当耶稣离开世界归回天父的时日快到的时候,他便决意前往耶路撒冷。前往耶路撒冷,意味着准备死在那里。关於他的苦难和复活,根据马尔谷福音第八、第九和第十章的记载,耶稣连续叁次预告门徒,他必将受难遇害,但是叁天後要复活。

    耶稣带领门徒进入耶路撒冷,群众怎样接待他呢?过去有好几次,人们都想拥护他为王,但他都避开了。这次,他选择了适当的时机,心里有所准备地以默西亚的姿态进入圣城。

    群众欢腾,高呼他是「达味之子」,「贺叁纳」之声响彻云霄。「贺叁纳」的意思就是「请赐给我们救援」,「请来拯救我们」,但是这位「达味之子」默西亚是骑着驴子进入「他的父亲达味」的都城的。他不用诡计,也不用暴力,而是以谦逊为真理作证的心怀征服了圣城。为此,耶稣荣进耶路撒冷那天,真正天真无邪,诚心诚意迎接他,视他为天国君王的,是一些儿童,他们才是天国的主人,他们向骑在驴子上的耶稣欢呼说:「因主名而来的,当受赞美,贺叁纳於达味之子!」

    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就是默西亚君王的国度即将来到的徵兆,他要以自己的死亡和复活的巴斯卦来实现天主的国。

    现在,我们把「天国来到的徵兆」这段要理的叁点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点,耶稣显圣容的目的在坚固宗徒的信德,以面对来日耶稣要受的苦难。耶稣登山显圣容,即在为登上加尔瓦略山作准备。基督是教会的元首,他在山上显示他的身体所具有的光耀,以及他在圣事中所照射出来的光荣的希望。

    第二点,耶稣虽然知道他将因为罪人的敌视和反对,而在耶路撒冷惨遭杀害,但他仍然自愿上耶路撒冷。

    第叁点,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就是天国将临的徵兆,这个天国是受到自己都城的儿童与良善心谦的人热烈欢迎的默西亚君王,正要以他的死亡和复活的巴斯卦来实现的。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6. 耶稣和以色列民族的法律与宗教
    耶稣基督为期叁年的公开传教生活,总括来说,是个大奥迹。这个大奥迹的内容就是向世人,而且是首先和犹太人,宣讲天国即将来到,甚至已经来到的喜讯。为叫人看出天国的来到,耶稣经常用比喻来解释。要是有人不懂,或是头脑迟钝,甚至心硬,不能接受他讲的比喻,耶稣就行奇迹加以证明。奇迹就是天国来到的徵兆。

    然而,耶稣的所言所行并不见得受到所有天主选民以色列人的虚心接纳,他们中间甚至有不少人,尤其是法利赛人,经师,司祭和黑落德王的支持人,自从耶稣度公开生活,宣讲天国的福音之初,便怀恨耶稣,彼此商议,决定置他於死地。他们以为耶稣附了魔,控告耶稣说了亵渎天主的话,指他是假先知。这一切都触犯了犹太宗教的法律和制度,情节严重到该用石头击毙。

    耶稣难道真的触犯了以色列选民经由梅瑟得自天主的法律制度吗?玛窦福音第五章有一段很好的记载,那是耶稣开始传教之初就事先向以色列人声明的,他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是来废除法律和先知;我不是来废除,而是来完成。我实在告诉你们:即使天地过去了,一撇或一画也绝不会从法律上过去,必要等待一切完成。所以,谁若废除这些诫命中最小的一条,也这样教训人,在天国里他将被视为最小的;但谁若实行,也这样教训人,他在天国里将被视为大的。」

    从上面这段福音的话,我们看出耶稣不但不触犯旧约的法律,而且严厉要以色列人遵行。而他更以身作则,举凡梅瑟的法律,不论巨细,他都奉行得完美无缺。这一点,以色列人没有一个作得到,他们自己这样承膂b。若望福音第七章十九节记载耶稣在圣殿教训犹太人说:「梅瑟不是给你们颁布了法律吗?但你们中却没有一个人奉行。」由於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完全遵行梅瑟的法律,所以以色列人每年逢赎罪节,必要行牺牲奉献祭礼,祈求天主宽恕他们侵犯了法律。

    以色列选民藉着遵守梅瑟的法律来恭敬天主,而他们恭敬天主最具体,也最神圣的地方是耶路撒冷圣殿。耶稣一生下来就属於旧约梅瑟法律权下,他像在他之前的每位先知一样,对圣殿表现无限的尊敬。他生下四十天之後,便由母亲玛利亚和养父若瑟带到圣殿献给天主。十二岁那一年,他又随双亲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这次和往年不一样,他私自留在圣殿,双亲却不知道,并为遗失了孩子而着急了叁天。耶稣若无其事地告诉双亲他必须专务他天上父亲的事。总之,耶稣不论在卅年的隐居生活期间,或叁年的公开传教生活期间,每逢犹太教的重大节日,他必前往耶路撒冷圣殿朝圣。

    耶稣之所以上耶路撒冷圣殿,因为在他心中这是与天主相会的最好地方。对耶稣而言,圣殿是他父亲居住的地方,是祈祷的场所。所以,当他看到圣殿廊外成了作买卖的市场,便头上冒火,痛加责斥。

    耶稣也把自己比作圣殿(若二.21),甚至比圣殿更伟大(玛十二,6),他说自己的身体是天主在人间的最後永远的居所。为此,他以圣殿的毁灭来比喻自己的死亡。这个死亡打开了救恩历史的新页。耶稣曾向撒玛黎雅妇人说:「时候已经到了,你们将不在这座山,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若四,21),而要在心灵和真理中朝拜父。

    梅瑟的法律和耶路撒冷圣殿使耶稣成为以色列选民宗教当局与他对立的导火线。然而真正使耶稣成为他们的绊脚石的,却是耶稣所说的他要以自己的死亡来救赎人类,使人获得罪赦的使命。

    耶稣和法利赛人坐席吃饭,也同样和税吏及罪人一起吃喝,这使得法利赛人很不以为然。法利赛人中有部分人很骄傲,自以为是义人,而轻视其他的人。耶稣同税吏和罪人一夥儿吃饭,为法利赛人所不齿,可是耶稣告诉他们:「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路五,32)既然罪恶是普遍性的,全世界都有罪,所以那些自以为清白,不需要救恩的人,实在是睁着眼睛的瞎子。(若八,33-36;九,40-41)

    然而最令法利赛人不以为是的,还是耶稣自比作天主,以仁慈怜悯的态度对待罪人。耶稣与罪人同坐席,表示他接纳罪人分享默西亚的宴席。耶稣又给人赦罪,这得以色列宗教当局很难堪,他们认为只有天主才有权赦罪。这一切的一切,与罪人吃饭,给罪人治病,赦免他们的罪,都在人心中激起两种看法:耶稣或是一个亵渎天主的人,就像很多法利赛人认定的,这样的人应该用石头砸死;或者耶稣说的是真话,作的是天主的事,就像那些得到他怜悯的人和许多群众的反应一样,他们为耶稣的言行而光荣赞美天主。

    耶稣说比喻,行奇迹,治病,赦罪,为叫人看到他的言行而自动自发地悔改并相信他。

    但是有时候,耶稣的要求也很直接,很严厉,他说:「不随同我的,就是反对我。」(玛十二,30)他也向经师和法利赛人说他「大於约纳……大於撒罗满」,(玛十二,41-42)「大於圣殿」;(玛十二,6)耶稣更向犹太人说:「在亚巴郎出现以前,我就有。」(若八,58)他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犹太人:「我和父原是一体。」(若十,30)因此,他要求耶路撒冷犹太教当局因着他所作的父的工作而信从他。(若十,36-38)不过,这样的信从必须具备先决的条件,就是每个人应进入神秘的死亡,然後由上重生,就如他向尼苛德摩所说的。(若叁,1-15)

    耶稣所说所作的这一切激怒了一些法利赛人和黑落德党人,他们认为耶稣罪该万死。(谷叁,6;玛廿六,64-66)。

    谈了耶稣和以色列民族的法律与宗教关系之後,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这一段落的叁点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点,耶稣不但没有废除天主在西乃山颁布的法律,而且以完美的方式来实践这个法律。他指出法律的最终意义,并补赎人触犯法律的罪过。

    第二点,耶稣,非常敬重耶路撒冷圣殿,每逢犹太教重大节日,必前往圣殿朝圣。他对这座天主在人间的居所极其珍爱。圣殿是他的巴斯卦奥迹的预像。他预言圣殿将毁灭,为暗示他将被害,并因着自己的苦难,世界要进入救恩史的新纪元。在新纪元中,他的身体将成为永的圣殿。

    第叁点,耶稣作了一些显示他是救主天主的事,例如给人赦罪。某些犹太人,他们不承认天主降生为人的事迹,把耶稣看作冒充天主的人,判他为亵圣者。耶稣基督为期叁年的公开传教生活,总括来说,是个大奥迹。这个大奥迹的内容就是向世人,而且是首先和犹太人,宣讲天国即将来到,甚至已经来到的喜讯。为叫人看出天国的来到,耶稣经常用比喻来解释。要是有人不懂,或是头脑迟钝,甚至心硬,不能接受他讲的比喻,耶稣就行奇迹加以证明。奇迹就是天国来到的徵兆。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7. 天主救恩计画中基督的死亡
    耶稣叁年公开传教生活的言行在犹太以色列人中引起很多很大的争论,也成了敌视他的人置他於死地的藉口。

    其实,耶路撒冷宗教界权威人士中并不完全反对耶稣,法利赛人尼苛德摩和当地显要阿黎玛特雅的若瑟都暗中成了耶稣的徒弟。除此之外,司祭和法利赛人中,曾为了耶稣的缘故彼此意见不一致,而且僵持很久。圣若望福音记载耶稣受难前夕的状况时说:在那些领导人中仍有许多人信从耶稣,(若十二,42)只不过他们的信仰不很健全就是了。「宗徒大事录」也记载:五旬节过後,有许多犹太教的司祭都信从了基督,(宗六,7)法利塞党人中也有一些成了教友,(宗十五,5)犹太人中更有成千累万热爱法律的人奉了教。(宗廿一,20)

    虽然到了最後,在司祭长和以色列长老的怂恿之下,罗马总督比拉多把耶稣交给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玛廿七,20-26)但是并不是古往今来所有的希伯来犹太人都必须对耶稣的死负责。想到福音所记述的耶路撒冷当时复杂的历史状况,谁应该对耶稣无辜被处死的冤枉负个人的责任,只有天主才晓得。所以,把罪责推卸给全体犹太人是不公道的。当时站在比拉多前面的犹太群众固然异口同声高喊,要求钉死耶稣,但他们可能被某些人操纵。耶稣在十字架上曾宽恕了钉死他的人,因为他说他们不知道他们所作的是什麽。伯多禄被倒悬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也效法耶稣宽恕了杀害他的人,因为这些人都是无知的。因为无知而犯罪,是情有可原的。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第四节说得好:「基督受难时所遭受的一切,不能不加辨别地归咎於当时的全体犹太人或今日的犹太人。……犹太人也不应该被视为天主所摈弃及责斥的人,错以为这是圣经的立场」。

    其实,教会的训导和教会古今圣贤所作的见证都指出:每一个罪人都是救主天主受苦受难的原因和刑役,因为我们犯罪无异得罪耶稣基督。为此,教会毫不迟疑地宣判基督信徒应该对耶稣的死刑负最大的责任,可是基督信徒却经常把这个责任完全推卸在犹太人身上。

    我们应该知道,屡次犯罪的人,他们对耶稣的死必须负更大的罪债,因为要是我们的罪置耶稣於死地,那麽屡次犯罪不就一而再,再而叁地钉死耶稣吗?要是如此,则我们不是要比犹太人犯的罪更严重吗?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第二章里面说:要是犹太人真的知道耶稣是天上的君王,必不会钉死他。至於我们基督信徒,口中宣称相信耶稣基督,行动上却否认他,甚至举起罪恶的手无情地打击他。

    耶稣的残酷死亡早已在天父拯救世人的计画中,所以并不是当时一种不利於他的人为条件所造成的。虽然如此,那些置耶稣於死地的人仍然是不幸与可怜的。

    耶稣的死是归於天主计画的奥迹。宗徒大事录第二章廿叁节记载伯多禄向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第一次讲话说:「耶稣按照天主预定的计画和预知被交付给你们了」。的确是这样,天主预先立定了他的永计画,其中包括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回应他的圣宠的感召。《宗徒大事录》第四章廿七、廿八两节说:「的确,黑落德、般雀比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人聚集在这座城里,反对你所傅油的圣仆耶稣基督,以实现你的手和你的旨意预定要成就的事。」事实就是这样,天主让人无知盲目的行为发生,以实现他救赎人类的计画。(宗叁,17-18)

    天主拯救世人的工程行为既是一个计画,所以是预先拟定好的。事实上,旧约圣经依撒意亚先知书第五十叁章已经这样预言过。圣保禄在格林多前书第十五章第叁节中说:「基督按照经上的记载,为我们的罪死了。」圣保禄所说的「经上记载」当然是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话:「天主正义的仆人要使很多人成为义人,因为他承担了他们的罪过,作罪犯的中保,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至於死亡,被列於罪人之中。」(依五十叁,11-12)

    所以,耶稣的死乃是实现先知有关「上主受苦的仆人」的预言。他复活後,向两个前往厄玛乌的门徒解释先知所预言的,默西亚必须先受这些苦难,才进入他的光荣的事。他把全部经书论及他的话都给这两位门徒解释了。这两人恍然大悟与他们谈话的竟是复活的耶稣,於是掉头就走,立刻返回耶路撒冷,向宗徒们报告所发生的一切。正当那时候,耶稣再度显现给宗徒们,把梅瑟法律、先知和圣咏上论及他的预言必将应验的道理又解释说明了一番。(路廿四,25-27;44-45)

    关於耶稣为什麽受难死亡,圣伯多禄前书第一章十八到廿节说得很好:「你们知道你们不是用能朽坏的金银等物,由你们祖传的虚妄生活中被赎出来的,而是用无玷无瑕的羔羊基督的宝血。他固然在创世之前就被预定了,但是到了这最後的时日才为了你们而出现。」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後书第五章廿一节说得更透彻:「天主为了我们,把那没有犯过罪的(基督)当作罪人来对待,好叫我们因着他(基督)而成为天主的正义。」这两位宗徒的话很简单,就是天主早就预定让他的圣子以死亡来承担我们的罪债,使我们重新与天主和好,回到他的怀抱。

    从我们人性的眼光来看,天主为什麽要出此下策,为叫我们得救而让自己的圣子惨死,好像在自己儿子身上出我们的气。其实不然,天主之所以预定这样的拯救我们的计画,完全是出於我们人性难以了解的伟大慈爱,这样的慈爱远超过人的功劳所能期待的。若望一书第四章第十节说:「爱就在於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而且打发了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作赎罪祭」。

    谈到这里,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为这一段所作的两点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点,基督照经上记载的,为我们的罪死了。(格前十五,3)

    第二点,我们的得救来自天主对我们的爱,因为「是他爱了我们,并打发了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作赎罪祭。」(若壹四,10)「事实上,是天主在基督内使世界与他修好。」(格後五,19)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8. 基督为我们的罪过奉献自己给父
    基督为了救赎人类而死在十字架上,这是天主拯救世界的计画。天主为什麽藉着基督的死来救赎人类呢?因为人类的原罪使人和创造他的天主断绝了关系,而且人类所犯的罪是得罪了无限美善的造物主,只有造物主本身才能弥补并恢复这种破裂的关系,对此,人是无能为力的。基督是天主,是天主圣叁的第二位圣子,他受第一位圣父的派遣,降生为人,来到世界上,为执行,为实践人与天主重归於好的工程。

    为什麽基督要用死的途径来打通人和造物主天主之间已经中断的关系呢?因为在天主眼中,原祖父母所犯的原罪是为死罪,在超性生命方面人已经死亡,只有天主能用自己的死亡代替人类全体的死亡,以恢复他们灵魂超性的生命。所以,人而天主的基督才舍身致命,为我们人类赚得曾经失落的生命。

    基督为人的罪过舍身致命是被迫的,或是自愿的呢?基督既然是天主圣父派遣到世上来执行救世的使命,使世界与天主自己重修旧好,所以他的牺牲自然是自愿的。也只因为是自愿的,才显出天主对世人的伟大爱心。

    基督奉献自己的生命,他的对象是天主,但得到益处的是人,因为他是为了使人得救而把自己的性命献给天主的。若望福音第六章卅八节耶稣说:「因为我从天降下,不是为执行我的旨意,而是为执行派遣我来的那位的旨意」。希伯来书第十章五到十节这样写着:「基督一进入世界便说:『看,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我们就是因为这个旨意,藉着耶稣的身体,一次而为永远的祭献,得到了圣化」。

    其实,耶稣基督从降生为人那一刹那,就开始承行天主救援世界的计画,若望福音第四章卅四节耶稣向门徒说:「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耶稣为全世界的罪而牺牲自己,这是他和天父在爱中共融的表现,他曾说:「父爱我,因为我献出我的生命」(若十,17),又说:「世界应该知道我爱父,凡是父命令我的,我就作」(若十四,31)。所以,耶稣一生全力以赴的就是执行天父以爱拯救世界的计画。他降生为人的目的就是接受为救赎人类而必须面对的苦难。耶稣受难前夕,心神极为烦乱,他在几个门徒面前向天父说:「父啊!救我脱离这个时辰吧?但正是为此,我才到了这个时辰」(若十二,27)。在革则玛尼山园里祈祷时,耶稣向伯多禄说:「父给我的杯,我难道不该喝吗?」(若十八,11)。

    洗者若翰在约旦河看到前来接受他洗礼的耶稣,便说:「看,除免世罪者,天主的羔羊」。若翰的话指出:耶稣不但是天主的受苦的仆人,也是使人得救的巴斯卦羔羊,他的一生就是「在为人服务,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谷十,45)。

    耶稣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这原是出於天主圣父对人类的慈爱。但是耶稣也以同样的慈爱来对待世人。若望福音第十叁章第一节说耶稣「爱世人爱到底」;第十五章十叁节耶稣向宗徒说:「没有比为朋友舍掉生命更大的爱情」。就这样,耶稣藉着他的痛苦和死亡,成了表现天主拯救世人那份自由又完美的爱的工具。的确是这样,耶稣为了爱他的天父和爱世人而自由地、甘愿接受苦难和死亡。也在举善牧的比喻时曾说:「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的」(若十,18)。从这里我们看出耶稣完全自愿为人类的得救而接受死亡。

    耶稣的肉体只死亡一次,但是他为了使自己那份绝对不寻常的爱永远留在人间,所以在受难前夕,当他还是自由的时候,与宗徒们共进一个纪念他为救赎人类而自愿奉献给天父的晚餐。晚餐中,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宗徒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路廿二,19)。然後,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宗徒们说:「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而倾流,以赦免罪过」(玛廿六,28)。这是为纪念他的牺牲而举行的宴席,以纪念他。

    晚餐中这个象徵新盟约的杯,耶稣在山园祈祷中极度忧闷痛苦之际,以服从天父至死的态度,从天父手中承受了。他这样祈祷说:「我的父啊!若是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罢!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玛廿六,39)。

    耶稣的死是最後,也是结束旧约时代的巴斯卦牺牲,因着他的自我奉献性命,人类终於得到决定性的救赎。这个牺牲打开了新约的世界,使人重新与天主共融。所以,耶稣的祭献是独一无二的,它超越而且完成人间所有的祭献。这个祭献是天主赐给人类的洪恩,使人类因此与他修好。在这同时,也是圣子耶稣为了爱我们,为了修补我们的不服从,而向天父所作的自我祭献。圣保禄致罗马人书第五章十九节说得好:「正如因为一个人的悖逆,大家都成了罪人;同样,因着一个人的服从,大家也都成了义人」。耶稣的服从是服从到死,因为他爱天主,爱世人爱到底。由於爱到底,所以他的牺牲产生了拯救、修复、赎罪和补偿的价值。特利腾大公会议说:基督十字架的苦难使我们成了义人。这句话所强调的是耶稣的牺牲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功效,这个功效是人类得到永生的关键。

    基督是天主与人之间的唯一中保,十字架是基督唯一的祭献。由於基督是降生为人的天主,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基督与每个人都结为一体。正因为这样,他提供给每个人与巴斯卦奥迹接触的可能性。他曾要求他的徒弟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他(玛十六,24),因为他先为我们受了苦,给我们留下了榜样,为叫我们步武他的芳踪(伯前二,21)。

    现在我们把这篇普世教会要理的叁点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点,耶稣为了我们的得救而心甘情愿自我奉献。这个奉献他已在最後晚餐中先行表明,实现。他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弃的」(路廿二,19)。

    第二点,基督救赎的意义在於他「来到世界,为交出自己的生命,为大众作赎价」(玛廿,28),换句话说,他爱「他的人爱到底」(若十叁,1),好叫他们从祖传的虚妄生活中被赎出来(伯前一,18)。

    第叁点,耶稣以爱服从天父直到死在十字架上,而完成了受苦的仆人肩挑世人的罪,使他们成义的救赎使命。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39. 耶稣基督死後安葬
    耶稣基督为了救赎人类,使他们获得永生,心甘情愿肩负人类的一切罪过,作为代罪羔羊,把自己的性命奉献给天主圣父,完成了天主拯救世人的大业。

    新约希伯来书第二章第九节说:「因着天主的恩典,也为了众人的益处,耶稣到死亡的经验」。这就是说,天主为了实现他拯救人类的计画,不但差遣他的圣子为人的罪过而死,同时也让圣子受死亡的味道,进入死亡的状态。所谓死亡的状态,就是人的灵魂与肉体分离的状况。这个状况对天主圣子耶稣基督来说,是指从他在十字架上下最後一口气,到他复活那一刻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耶稣被安葬在墓穴里。

    耶稣死後的安葬是个奥迹,和一般人的完全不一样。一般人死後被埋葬,灵魂归天,接受天主的私审判,肉身则留在坟墓中腐朽,化成灰土,等待世界末日公审判时再度复活,接受永的定夺。耶稣基督死後被葬在墓穴里,时间极为短暂,大约两天的光景而已。这段时期介於他受难之前与死後第叁天光荣复活之间。这期间他虽死而生,他的现世生命固然因为灵魂与肉体分离而告结束,但是身为天主第二位圣子的他事实上仍然活着,因为他永远不死。这位永生的圣子,就如圣若望宗徒在异像中看到他向自己说:「我是生活的,我曾死过,如今却永远活着」(默一,18)。

    教会初世纪教父尼什的圣额我略关於耶稣的生与死说了下面一段很好的话:「天主圣子

    一、基督信徒的信仰:我信

    并没有阻挡死亡把他的灵魂与肉身分开,但是他却藉着自己的复活使他的灵魂与肉身再度结合为一,为的是让他的天主圣子第二位成为死亡与生命的交会点,好叫他的肉身不致於因为死亡而腐化,也因此成为分离的灵魂与肉身重新结合的原动力」。

    由於生命的创造者是永生的,他虽然被杀害,却又复活了,所以天主圣子的神性位格必定在他的灵魂与肉体因死亡而分开後,仍然继续掌握着那分离的两部分。对这个观念圣若望达玛谢诺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他说:「天主圣子第二位的唯一位格并没有因为基督的死亡导致灵魂与肉身的分离,而一分为二。这是因为基督的肉体和灵魂於存在之初,就在圣言身上具有同等的地位,虽然死亡使肉体与灵魂分离,各部分仍然与唯一相同的圣言结合不离」。

    耶稣基督的灵魂与肉体虽然在他死後仍然各自与圣言结合不离,而且肉体并不腐朽,然而他的死亡依旧是真正的死亡,因为事实上他已经结束了现世人性生命的存在,只不过他的死亡的结果与常人的不一样而已。圣多玛斯说:「耶稣的天主性德能保存他的肉体不至於腐朽」。所以,我们可以同时这麽说:「基督从活人的地上被除去」(依五十叁,8),但是就如达味在圣咏第十六篇第九到第十节里面论到基督而说的:「我的肉体安眠无忧,因为你绝不会把我遗弃在阴府,你也不会让你的圣者见到腐朽」(宗二,26-27)。旧约圣经这几处预先论到基督的话,从他死後第叁天便复活的事迹得到证明,因为一般认为人死後第四天,他的身体就开始腐烂。

    耶稣基督死後被安葬在墓穴里,这对我们基督信徒具有什意义吗?有的。原先,教会在为望教者付洗的时候,就像基督和他同代的人在约旦河边接受若翰的水洗一样,望教者是需要全身浸到水里面的。这种全身浸入水中的礼仪完全意味着受洗的人从此进入坟墓,与基督一起死於罪恶,以便和基督再度重生,成为崭新的人。所以,基督信徒领受圣洗时浸入水中,就象徵着基督死亡并被埋葬在坟墓里,目的在丢弃旧的,没有希望的生命,以便换取新的生命,重新作人。

    关於上面说的这点道理观念,圣保禄宗徒有一段言简意赅的话,说得最为透彻入里,他给罗马教友写信说:「我们藉着洗礼已归於死亡,与基督同葬了,为的是基督怎样藉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了,我们也要怎样在新生活中度生」(罗六,4)。

    本篇要理虽然比较短,却也比较玄妙,现在我们把它的两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耶稣为了每个人的益处亲自试了死亡的滋味。那位死了并被安葬的,的的确确是降生为人的天主圣子。

    第二点,基督停留在坟墓期间,他的神性位格继续掌握着被死亡所分离的灵魂与肉身。正因为如此,基督死亡的身体并没有腐化。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0. 耶稣基督下降阴间
    宗徒信经论到对耶稣基督的信仰时,其中有两句经文这麽说:「我信其降地狱,第叁日自死者中复活」。

    这里最令人费解的是前一句「我信其降地狱」。我相信耶稣死後曾下到地狱,到什麽地狱呢?原来我们中文信经所念的「地狱」并不是指教会要理上所教导的,人死後,在公审判前後,他的灵魂注定要前往的可能境界之一,即天堂、炼狱和地狱中的地狱,因为这个地狱是天主惩罚不能得到永生的罪人将永远受苦的地方。耶稣死後他的灵魂前去的地狱是指阴间,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所想像的阴府,是冥冥之地,是在耶稣之前所有善人,不论是认识天主或不认识天主的,死後前往暂时停留的精神境界。所以绝不是大罪人所陷入的永不能超脱的绝望痛苦之境。

    新约圣经中有好几处提到「耶稣从死者中复活」(宗叁,15;罗八,11;格前十五,20),这无非在告诉我们:耶稣在复活之前,曾驻留在死人们居留的地方。

    耶稣在死人居留的地方,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阴间,驻留了两夜叁天,作什麽呢?根据宗徒的训导,就如《伯多禄前书》第叁章十八到十九节所说的,耶稣降入阴间的最主要意义是:耶稣不但和前人一样,到死亡的经验,他的灵魂更前往已故先人的居所,以他救主的身分向亡者的灵魂宣讲他所带来的救援喜讯。

    圣经之所以称呼耶稣死後前去的死人居所为阴间,是因为居留在那里的亡魂还无法享见天主的光荣(咏六,6;八十八,11-13)。这就是所有先耶稣而去世的人,不论好人或坏人,暂时面对的处境。好人在阴间等待救赎主的来到,给他们打开通向永的门梯。但是我们不能以为先耶稣而去世的人,不论善恶,他们在阴间的处境完全一样,好像天主对他们一视同仁。绝不是这样,我们还记得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廿二到廿六节耶稣所说的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吧!那个富家人在世时身穿紫红袍,细麻衣,天天奢华宴乐。在他门阶前躺着一个乞丐,名叫拉匝禄,满身疮痍,指望着藉富家人桌上掉下来的碎屑来充,但是只有狗来舔他的疮痍。後来两人都死了,天神把那乞丐送到亚巴郎的怀抱,富家人则在阴间受苦,他不意中远远望见亚巴郎和怀中的拉匝禄,於是拉着嗓子喊叫说:「亚巴郎父亲啊!可怜我吧!请打发拉匝禄用他的指尖蘸点水来凉润凉润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中极其惨苦」。亚巴郎远远地回答说:「孩子,你该记得你活着的时候,已经享尽了你的福,而拉匝禄却吃尽了苦。现在他在这里受安慰,轮到你受苦了」。

    从耶稣这个动人的比喻,我们看到方才所说的,天主对阴间所有亡魂并不是一视同仁,每个亡魂的遭遇处境依他们在生时的表现而有所不同。只有那些期待耶稣的义人的灵魂才被降到阴间的耶稣所拯救,得以享见天主的光荣,获得永的幸福。

    耶稣死後,他的灵魂降到阴间的目的并不只是把等待他的义人拯救出来而已,《伯多禄前书》第叁章十九节和第四章第六节记载说:「基督藉着神魂曾去给那些在监禁中的死者的灵魂宣讲了福音。」可见耶稣死後,他的灵魂降到阴间,除了拯救期待他的义人的灵魂之外,也向先他而亡故的所有的人类,包括远至东方的两千年以前的中国人在内,宣讲福音,使他们和後人一样,有认识基督和聆听他的福音的机会。

    我们常怀疑,两千年前在耶稣降生之先,也有很多善良的人,他们无缘认识基督的福音,好成为他的信徒,以善度现世旅途的生命,将来获得永生。难道这些人,这些遥远地方的民族,其中有许?'5c多多是中华民族的先圣先贤,没有得救的可能与希望吗?不然,耶稣死後特别降到阴间,以他天主性的神能,向全世界先他而亡故,却没有机会认识他和他的福音的人同样宣讲了天国的喜讯,让他们和後人一样有选择的机会。所以我们古老的祖先中,还是有很多人得到基督的救恩。

    从这里,我们也发现,耶稣降生为人,宣讲天国的福音的使命,是他到了阴间向先他而亡故的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人宣讲之後才完全结束的。

    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两个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个,宗徒信经以「耶稣下降阴间」,也就是我们过去诵念的「我信其降地狱」这句经文,来声明耶稣的确死了,而且耶稣藉着为我们而死的途径,反而战胜了死亡及握有死亡权力的魔鬼。

    第二个,死亡的基督以他结合於天主性第二位的灵魂,下降到众亡魂的居所,给先他而去世的所有义人打开天国之门。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1. 耶稣复活的历史和超性意义
    「诸位以色列人和敬畏天主的人,……我们现今给你们报告喜讯:那向祖先所应许的恩典,天主已经给我们这些他们的子孙实现了,叫耶稣复活了」。这是宗徒大事录第十叁章卅二到卅叁节的记载,是圣保禄宗套b一次出外传教时,在丕息狄雅的安提约基雅犹太人会堂讲的话。

    耶稣的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最高真理,这个真理是最早的教会团体信仰和生活的中心,是教会圣统所传递下来的基本信理,是新约圣经所确定的信念,是古往今来教会所训导的巴斯卦奥迹的精髓。拜占廷东方教会礼仪论及巴斯卦奥迹时,有这麽一段话说:「基督从死者中复活了。他以自己的死亡战胜了死亡,赋给了死者生命」。

    有史以来从没听说过有谁死了又自己复活起来,成了新人,度一种新的生命,基督是绝无仅有,空前绝後的一个。到底耶稣基督的复活有什麽可信性呢?教会的要理从历史和超性两方面来证实基督的复活的确是一件发生过的事迹。我们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件事。

    新约圣经的记载证明耶稣的复活是有稽可考的事实。大约在公元五十六年左右,圣保禄给格林多人写了第一封书信说:「首先,我把我所领受的传授给你们,那就是基督照经上所记载的,为我们的罪死了,被埋葬了,并按照经上记载的,第叁天复活了。而且显现给刻法,又显现给十二位宗徒」(格前十五,3-4)。圣保禄所说的这些,是他在大马士革城门悔改皈依基督後,所知道的有关耶稣复活的真消息,也是他亲身的体验(宗九,3-18)。

    我们再往前推。路加福音第廿四章第五到第六节记载两个身穿耀目衣服的人向寻找耶稣遗体的妇女们说:「们为什麽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安葬耶稣体的墓穴空空如也,这是整个巴斯卦事件中所发生的第一个现象。当然,墓穴空无一人并不能直接证明耶稣已经复活的事迹,耶稣的体不在墓穴内,这也可以有其他的解释。不过,坟墓里面空无一人,这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徵兆和记号了。继那几个妇女之後,几位门徒赶到耶稣的墓穴,也发现同样的情形,这又对耶稣的复活作了进一步的肯定了。圣若望在他的福音中写说:「耶稣所爱的另一个门徒……也进入了坟墓,发现殓布放在地上,他看见这一切,就相信了」(若廿十,2,6,8)。若望宗徒所说的耶稣所爱的那另一个门徒,其实就是他自己。他以第叁人称来描写自己亲眼所看到的令他信服的事迹。这不得不叫人这样设想:圣若望宗徒一看到坟墓中没有耶稣体的各种现场迹象,立刻觉察到耶稣的体不翼而飞,这绝不是人为的事,而且,耶稣的复活也绝不是恢复现世常人的生命而已,就好像拉匝禄的复活一样。

    复活的耶稣最先显现给几位热心的妇女,这几位妇女把所见所闻的传报给宗徒。後来耶稣也显现给宗徒,首先是伯多禄,接着是他们全体。因着伯多禄的见证,当时耶路撒冷第一批信友团体才得以激动地说:「主真的复活了,并显现给西满(伯多禄)了」(路廿四,34)。

    总之,巴斯卦节那几天所发生的事催促每一位宗徒,尤其是伯多禄,全力以赴,建立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以巴斯卦节清晨为纪元。宗徒由於是耶稣复活的亲眼见证人,所以成了耶稣所建立的教会的基石。第一个教会团体信友的信德乃是基於「具体的人」的见证。这些具体的人是首批教会团体信友都认识的,而且大都还活在他们当中。这些具体的见证人首推十二位宗徒,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先後见过复活的耶稣,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十五章第六到第八节写说:「此後,耶稣又一次同时显现给五百多位弟兄,其中多半到现在还活着,有些已经死了。随後显现给雅各伯,给众宗徒,最後也显现给我这个像流产儿的人」。

    面对这麽多的见证,我们不能把耶稣的复活当作自然界以外的现象来解释,也不能不承认耶稣的复活确实是在人类历史时空中发生过的事迹。我们不能忘记宗徒和其他徒弟们绝不会轻信耶稣复活的事,因为耶稣的苦难和死亡对他们是个彻底的考验,耶稣所遭遇忍受的一切虽然他早已预言过,可是看到实际的景象,他们早已惊慌失措。路加福音说他们面带愁容(路廿四,17),若望福音说他们害怕恐慌(若廿,19),他们都不相信从耶稣的墓穴回来的热心妇女所说的话,以为这些女人胡说八道(路廿四,11)。还记得巴斯卦节当天傍晚,耶稣显现给十一位宗徒时,曾责备他们没有信心,心很硬,因为他们不相信那些看到他复活的人所说的话。即使复活的耶稣出现在宗?'7b眼前,他们仍然半信半疑,还以为是看到了妖怪(路廿四,38,39),等到看清事实後才欣喜若狂,可是仍然惊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路廿四,41)。

    由此可见,若说耶稣复活的事迹只是宗徒们轻信,一厢情愿,毫无根据的捏造,那是不合理的,因为宗徒们所信的,是他们在天主圣宠的推动之下,所直接经验到的事实。

    谈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复活的基督到底身处在什麽状况呢?路加福音最後一章,廿四章,对这一点有间接客观的描写。复活後的耶稣仍然与宗徒保持着直接的接触来往,和他们一起进食,吃东西,要求他们?'7b定他不是妖怪,尤其要他们看出他复活後的身体与复活前的身体同是一个,因为他的身上仍然留有受难的伤痕。

    耶稣复活前後的身体虽然同属一个,不过,复活後的身体却已进入另一种境界,另一种状况,具有复活之前的身体所没有的新特性。这个特性就是:复活後的身体已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以这样的光荣的身体,耶稣能够随时随地随意出现,因为他人性上的一切已不再为地上的环境条件所约束,他完全只属於天主圣父。

    耶稣复活并不是重新回到地上现世的生命,好像他生前所复活的亚依洛的女儿,纳因城的少年和他的好友拉匝禄一样。耶稣所复活的这些人是靠他显的奇迹,是靠他神的能力而起死回生,恢复现世地上常人的生活的,到了某个时间,他们仍然像众人一样,要再度死亡的。至於耶稣的复活则大不相同;复活的耶稣,他的身体已从现世会腐朽,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状况进入永生,不受现世时空约束的境界。耶稣复活的身体充满着圣神的德能,参与神性的生命,他已不再是现世的人,而是天上的人了。

    耶稣的复活具有现世和超性双重意义,现世意义即历史意义,说明耶稣复活是在历史时空中发生过的真实事迹。超性的意义是指耶稣的复活虽然留下很多历史痕迹,但这些可以经验到的痕迹并不足已完全说明复活这件事迹所蕴含的全部内容。比方,我们都知道耶稣复活了,但他是怎麽复活的,却没有人知道,他复活後所得到的新生命又是如何,更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出来,或许只有宗徒们能够懂得一二,其他的人只有凭信德来接受,因为那必竟是信德的奥迹。

    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两点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点,相信耶稣复活即相信耶稣的复活乃是一件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那些亲眼见过复活的耶稣的门徒为此作了证;同时,耶稣的复活又是一件超性的奥迹,因为基督的人性已进入天主的光荣中。

    第二点,耶稣的坟墓空无一人,他的殓布留在地上,这意味着耶稣的身体已因着天主的德能,脱离了死亡与腐朽的约束。这两个现象准备了门徒与复活的基督相会的心理。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2. 耶稣复活是天主圣叁的杰作
    耶稣基督的复活固然是人间历史上有稽可考的事迹,却也是信德的对象,而且尤其是信德的对象,因为耶稣的复活是超性的现象,是天主以他超性的大能介入他所创造的世界历史中。

    耶稣复活这件事迹是天主圣叁共同行动的结果,同时也彰显了叁位一体每一位的特性。

    圣保禄宗徒在他写给罗马人,格林多人,斐理伯人和厄弗所人的书信中,屡次强调耶稣的复活是天父德能的显示;天父藉着赋以生命的圣神,使圣子基督从死者中复活起来,让基督的人性充满神性的荣耀。

    耶稣基督是天主第二位圣子,他藉着天主性的德能复活。他教训门徒说:「人子,必须受许多苦,被杀害,但叁天後必将复活」(谷八,31);他也向法利塞人说:「我舍掉我的生命,为再把它取回来。……我有权舍掉它,也有权再取回有它」。(若十,17-18)。

    尼什的圣额我略和其他几位教父在默观耶稣复活这件奥迹时,出发点与常人不同,他们是从上而下,而不是由下往上看的。换句话说,教父们是从基督的天主性位格来看他的死亡与复活的奥迹。从这样的角度看,就容易体会复活的真理。耶稣的天主性永远光荣常在,他的现世生命固然因为死亡而使灵魂与肉身暂时分离,但是他永的天主性依旧和他已分离的灵魂与肉体常在。由於基督的天主性是一体不会分割的,所以他的灵魂与肉体必将在他的天主性内重新结合复元。基督的人性因为灵魂与肉体的分离而告死亡,也因为灵魂与肉体的重新结合而告复活。教父之见,的确不同凡响!

    耶稣复活是天主圣叁伟大的杰作,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後的史实奥迹。那麽试问一个如此重大的奥迹对人类到底有什麽意义呢?对这个问题圣保禄宗悚7b有直截了当的答覆。他写给格林多人的第一封书信十五章十四节说:「假如基督没有复活,那麽我们的宣讲便是空的,你们的信仰也是空的」。由此可见耶稣复活的重要性,它关系到整个基督信仰的真伪,关系到整个教会的存废。举凡耶稣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因为他的复活而得到肯定。要是耶稣给自己的天主性权威作了最後肯定的证明,那麽宇宙内任何有形无形的真理都可以得到解释,都能找到根据。

    整部旧约圣经是天主对他将如何实践救赎人类的计画的许诺和预言,耶稣的复活就是旧约圣经和耶稣生前所许的诺言的实现。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说基督「正如圣经所载,第叁日复活了」,这句经文所要指的,就是基督的复活完成了旧约圣经和他的一切?'5c诺。

    耶稣是天主,这个真理也因为他的复活而得到肯定。耶稣曾向犹太人说:「当你们把人子举起来的时候,你们便知道我是自有者(若八,28)。耶稣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後,第叁天复活了。他的复活证明他是自有者,是天主的儿子,是天主本身。圣保禄告诉犹太人天主给他们祖先所许下的,如今已藉着使耶稣复活而实现了(宗十叁,32-33)。

    耶稣的复活是整个巴斯卦奥迹的最高峰,是天主救恩工程的冠冕。巴斯卦奥迹有双重意义;第一重,耶稣以他的死亡把我们从罪恶中解救出来。第二重,耶稣又以他的复活,给我们打贻d了永生之门。我们今天之所以能重新生活在天主的圣宠内,原因就在这里。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六章第四节说:「基督怎样藉着父的光荣从死者中复活,我们也将怎样在新生命中生活」。这里所说的新生命,就是战胜因罪恶而导致的死亡,重新分享天主的恩宠。新生命也是指成为天主的义子所享有的生命,因着这个生命,人成了基督的弟兄。这种兄弟手足之情不出于人性,而是来自圣宠的恩典。

    耶稣的复活除了方才所说的之外,还有什麽别的意义吗?有的,而且假使从永的观点来看,那将是最重要的意义,因为耶稣的复活这件事以及复活的耶稣本人乃是我们将来死後仍要复活的原理原则。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十五章廿到廿二节说:「基督的确从死者中复活了,成了死者的初果。……就如众人在亚当内都死了,同样,在基督内众人要复活」。

    目前,在我们等待来日从死中复活的这阶段,那已复活的基督就生活在他的信徒心中。

    我们这些基督信徒已在他内开始逐步体来世的美妙(希六,5),我们的生命已被基督引到天主神性的生命内了(哥叁,1-3),就如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後书》第五章十五节说的:「基督替众人死,是为使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生活,而是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那位生活」。

    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结论介绍给各位:

    基督是所有从死者中复活的人的首生者,他是我们信友复活的原理原则;在现世,他已让我们的灵魂藉着圣洗成义,归於死亡,与他同葬,同天主修好(罗六.4)。将来也要使我们的身体复活(罗八,11)。

    耶稣复活并不是重新回到地上现世的生命,好像他生前所复活的亚依洛的女儿,纳因城的少年和他的好友拉匝禄一样。耶稣所复活的这些人是靠他显的奇迹,是靠他神的能力而起死回生,恢复现世地上常人的生活的,到了某个时间,他们仍然像众人一样,要再度死亡的。至於耶稣的复活则大不相同;复活的耶稣,他的身体已从现世会腐朽,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状况进入永生,不受现世时空约束的境界。耶稣复活的身体充满着圣神的德能,参与神性的生命,他已不再是现世的人,而是天上的人了。

    耶稣的复活具有现世和超性双重意义,现世意义即历史意义,说明耶稣复活是在历史时空中发生过的真实事迹。超性的意义是指耶稣的复活虽然留下很多历史痕迹,但这些可以经验到的痕迹并不足已完全说明复活这件事迹所蕴含的全部内容。比方,我们都知道耶稣复活了,但他是怎麽复活的,却没有人知道,他复活後所得到的新生命又是如何,更没有人能够体会得出来,或许只有宗徒们能够懂得一二,其他的人只有凭信德来接受,因为那必竟是信德的奥迹。

    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两点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点,相信耶稣复活即相信耶稣的复活乃是一件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那些亲眼见过复活的耶稣的门徒为此作了证;同时,耶稣的复活又是一件超性的奥迹,因为基督的人性已进入天主的光荣中。

    第二点,耶稣的坟墓空无一人,他的殓布留在地上,这意味着耶稣的身体已因着天主的德能,脱离了死亡与腐朽的约束。这两个现象准备了门徒与复活的基督相会的心理。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3. 耶稣升天坐在全能天主圣父右边
    《宗徒信经》继这句经文「我信耶稣基督第叁日自死者中复活之後,又有这麽一句经文说:「我信其升天,坐於全能者天主圣父之右」。

    《马尔谷福音》第十六章十九节记载:「主耶稣给他们(宗徒)说了这些话以後,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

    耶稣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这是身为天主第二位圣子的他,降生为人,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赎人类的使命之後,所享受的最高尊荣。其实,耶稣的身体在死後第叁天复活的那一刹那就被光荣,享有无比的荣耀,这从他复活後所具有的各种新的超然特性就可以得到证明。可是这样的荣耀在他复活之後直到升天为止的四十天中,并没有完全彰显在世人眼前。在这段期间,他和门徒们一同吃饭,生活,像往常一样,若无其事,并和他们讲论天国的事(宗一,3)。他的内在光荣仍被他现世人性的种种特徵所掩饰。

    复活後的耶稣最後一次显?'7b给门徒,是在他的灵魂与肉身一同升天,进入天主神性荣耀的时刻。此後,耶稣不再把他复活的人性与神性一同显现给任何人,但只有一次例外,就是在大马士革城门显现给正在到处迫害他的扫禄。在这个机会上,耶稣立他这个自称为「流产儿」的保禄为宗徒,要他在外邦人面前为他作证。

    还记得《若望福音》第廿章十七节有这样的记载描述,当耶稣才复活的时候,玛利亚.

    玛达肋纳要拉住耶稣不放,耶稣向他说:「你别拉住我不放,因为我还没有升到父那里;到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我升到我的父和你们的父那里,升到我的天主和你们的天主那里去」。从福音这段话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隐约,间接地体会出复活的基督和坐在天主右边的基督,其显示光荣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两种不同的分水岭就是基督升天这件历史性和超性的事迹。

    耶稣的升天和他的降生这两件奥迹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只有出自天父如基督的,才能直接回到天父那里去。《若望福音》第叁章十叁节记载耶稣向尼苛德摩说:「没有人上过天,除了那自天而降却仍在天上的人子」。人凭自己本性的能力,绝对无法进入天父的家,绝对无法分享天主的生命和幸福。只有基督才能给人类打开这扇门,为叫我们平安放心地相信他在哪里,我们也将在那里,因为他是头,我们是头的肢体,肢体必当结合於头,以共享光荣。

    耶稣受难前夕,最後一次向群众讲话时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的时候,便要吸引众人归向我」。当耶稣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指的是也被钉死,举在十字架上。但是这也意味着,甚至预告他将被举升天。被举在十字架上其实就是被举升天的序幕;耶稣是新而永久的盟约的唯一司祭,《希伯来书》第九章廿四节写说:「基督并非进入一座人的手所造的圣殿,……而是进入了天上本境,为了今後出现在天主面前,为我们转求」。同一封书信第七章廿五节也说:「凡是由基督而接近天主的人,他都能拯救,因为他常活着为他们转求」。该书信第九章十一节又说:「基督一到,就作了未来鸿恩的大司祭」。既然是大司祭,他就是那钦崇光荣在天之父的教会礼仪的中心人物和主角。

    圣经和宗徒信经都说升了天的耶稣基督是坐在天主圣父的右边。圣若望达玛谢诺在《论正统的信仰》一文中,解释基督坐在天父右边的意义说:「坐在天父右边意味着享有天主神性的尊荣,因为他原来早在万世之前就存在,他是天主圣子,与圣父同性同体。如今,在降生为人之後,他的身体终於就座,享受荣耀」。

    耶稣基督坐在天父的右边另有一层更深的意义,就是象徵默西亚王国的开国纪元,就是旧约《达尼尔先知书》第七章十四节所描述的神视的完成;这段旧约圣经说:达尼尔先知在夜间的神视中,看见一位相似人子者乘着天上的云彩而来,走向万古常存者,遂即被引到他面前。「他便赐给这位相似人子者统治权,尊荣和王国;各国各民族,讲各种语言的人民都要侍奉他。他的王权是永远的王权,永存不替;他的王国永不灭亡」。

    从耶稣升天,坐在天父右边那时刻起,宗徒们就成了耶稣基督永存不替的王国的证人。

    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叁点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点,基督的升天表明耶稣的人性终於进入天国,他日他还要从那里降来。不过,在这段过渡期间,人的肉眼看不见他。

    第二点,耶稣基督,教会的元首,先我们而前往天父光荣的国度,为的是要让我们,也就是他的头的肢体,生活在有朝一日能永远与他同在的希望中。

    第叁点,耶稣基督一劳永逸,一次而竟全功地进入了天上的圣殿,在那里,他作我们的中保,不断地为我们转求,使圣神永不停止地倾注在我们身上。

    第二点,耶稣的坟墓空无一人,他的殓布留在地上,这意味着耶稣的身体已因着天主的德能,脱离了死亡与腐朽的约束。这两个现象准备了门徒与复活的基督相会的心理。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4. 我信其日後,从彼而来,审判生死者
    梵蒂冈第二屈大公会议进行天主教礼仪改革之前,教会诵念的信经是「宗徒信经」,改革之後诵念的是公元第四世纪尼西士坦丁堡大公会议所编定的信经,也叫作「尼西君士丁堡信经」。普世教会要理第一部份谈的是教会的信理,教会的信理大纲都包括在信经里面。宗徒信经比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原始,所以普世教会要理在介绍和阐述教会的信理时,根据的是宗徒信经,同时也把这第一部分简称为「我信」。「我信」这一部份在讲论「我信耶稣升天,坐在全能天主圣父的右边」这端信理之後,接着又谈到宗徒信经随之而来的另一端信理,即「我信其(耶稣基督)日後从彼而来,审判生死者」。

    耶稣死後第叁天,按照圣经所记载的,复活了。复活後,他与门徒又相处了四十天,便在他们眼前光荣地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谷十六,19)。《宗徒大事录》第一章十一节记载两位天使向望着升天的耶稣而出神的门徒说:「这位离开你们,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稣,你们看见他怎样升了天,也要怎样降来」。由此可见耶稣除了第一次降生为人,来到世上,救赎人类,然後复活升天,回到天父那里之外,将来有朝一日他还要光荣地再度降来人世。

    耶稣为什麽要升天,撇下他才建立的教会小团体孤零零的呢?耶稣升天意味着他的人性也回到天父那里,去分享天主的德能与权威。他之所以升天,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他降生为人,救赎人类的使命。世界既由他付出自己的性命而重新获得生命,所以天主圣父把天上地下的一切都置於他的脚下(弗一,21-22),使他成为宇宙和人类历史的主人。总之,人类的历史和宇宙间的整个造化,都在复活升天的基督内重新获得定位,以他为最高的元首(弗一,10),并得到超性的价值和意义。

    耶稣基督既然是宇宙的主人,所以也是他的奥体,教会的元首。他固然升天,享受天主性的光荣,却也留在现世的教会内,并藉着圣神的德能,统御着普世教会。因此,现世的教会并没有因为耶稣的升天而变得孤零。相反地,教会从此已成为基督神国,以奥秘的形式,在现世即开始萌发的苗芽(教会宪章叁,5)。

    耶稣的升天意味着天主的计划已进入完成的阶段,就如《若望前书》第二章十八节所说的,我们已经处在最末的时期了。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四十八节也说:「世界的末期为我们已经来临,世界的再造也已经是决定的事实,并且在某种意义下,确实已经提前实现於今世,因为现世的教会已经拥有圣德,即使尚未达到完美的境界,却是真正的圣德」。

    这的确是如此,《马尔谷福音》最後一章最後四节早已引证耶稣的话说过:「信的人必有这些奇迹随着他们:因我的名驱逐魔鬼,说新语言,手拿毒蛇,甚至喝了什麽致死的毒物也绝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愈。主耶稣给宗徒们说了这些话以後,就被接升天。他们则出去到处宣讲,主与他们合作,并以奇迹相随,证实他们所传的道理」。这些现象显示基督的神国已藉着奇迹临在於现世了。

    基督的神国虽然已经临在于现世教会内,然而还没有完全地实现,因为那要等到神国的君王以大能和无上光荣再度降临世界的时候。所以,这个方在现世萌芽的天国依然受到邪恶势力的围困。当然,这些恶势力早已被基督的巴斯卦所克胜,不过现今仍在作困兽之斗,企图破坏神国的成长,拖延神国完全实现的时日。为了这个理由,耶稣信徒不断热心祈祷,尤其在弥撒圣祭中祈求基督早日重返人间(格前十一,26;伯後叁,11-12)。

    基督临升天之前,宗徒们问耶稣说:「主,此时要复兴以色列的国家吗?」。耶稣不愿答覆这个问题。所谓复兴以色列的国家,是指全世界充满正义,友爱与和平。在这理想的国度来临之前,是圣神临在并为基督作证的时期(宗一,6-8),也是教会接受邪恶考验(弗五16),作最後战斗(若壹二,18;4,3;弟前四,1),小心儆醒和等待的时期(玛廿五1-13;谷十叁,33-37)。

    宗徒们看耶稣升天离去,心中有些着急,他们迫不急待地要知道天国完全实现的时刻是否指日可待?耶稣告诉他们:「父为自己所定的时刻不是你们应该知道的」。耶稣不愿回答宗徒们充满好奇,却也的确深切渴望这件事早日实现的问题。然而,耶稣升天後,他以光荣的姿态重新降来的时刻确也为期不远。新约圣经最後一部着作《默示录》最後一章的结语有上主启示的话说:「是的,我很快就来!」。

    为此,耶稣末世的光荣来临随时都可能发生。不过,直到目前尚未发生,那是因为以色列人中还有一部分的人心硬,不相信他是因上主之名而来的默西亚,就如《玛窦福音》第廿叁章卅九节和圣保禄致罗马人书第十一章廿五、廿六节所说的一样。《宗徒大事录》第叁章十九到廿一节有圣伯多禄在五旬节圣神降临後,向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所说的话,他说:「你们要悔改,回心转意,好消除你们的罪过,使上主安慰的时期得以来到,他要把为你们所预定的默西亚耶稣派遣到你们这里来。目前,他必须留在天上,直到万物复原为止,就如天主在古时候藉着先知的口所说过的一样」。

    所以,只有当全体犹太人在天下其他民族都得到救恩之後,也得到同样的救恩时,天主的子民已达到完全认识基督的成熟境界,於是天主将成为一切的一切(弗四,13;格前十五,28)。这也就是说,基督就要光荣地降临,天国将完全实现。

    可是,圣经早就警告我们:基督光荣来临之前,教会必要受到最後的严重考验,许多教友的信德将受到振,教会也要被迫害。然而,那些迫害必将揭露邪恶的面目,这个面目就是打着教会的旗子,行欺骗之术,呈献给世人一些表面看来似乎能解决他们的问题的途径,其实是引诱他们变节,背弃真理的陷阱。

    假教会之名,行欺骗之术的登峰造极,无非是「假基督」,「假默西亚」的出现,他沐猴而冠,要人光荣他,也光荣自己,把天主抛到九霄云外。这种丑剧,《得撒洛尼前》第五章,《後书》第四章,《若望一书》第二章,《二书》第七章都有透彻的描写。

    教会,除了通过基督巴斯卦的途径,绝不进入光荣之中。巴斯卦的途径是先苦难,後死亡,再复活。换句话说,天主的国绝不经由教会在现世的凯旋胜利而实现,而是经由天主对邪恶势力发动最後攻击的平定而建立。天主的最後战胜邪恶,将以「最後的公审判」的方式显示出来。在此之前,天地将发生空前的动乱,世界随之结束。这要发生的一切,《默示录》第十叁章,廿章和廿一章都有预言记载。

    其实,耶稣自己也讲过最後审判的事,《马尔谷福音》第十二章《路加福音》第十二章以及《若望福音》第叁章都有相关的记载。到时候,每个人的行为和心中隐秘的事都将彰显出来,那些心硬不相信基督,不接纳他赐给的恩典的人,都要遭惩罚。审判的标准是我们如何对待别人,玛窦福音第廿五章四十节有耶稣的话说:「凡是你们对我这些最小的兄弟中的一个所作的,就是对我作的」。

    基督是永生的主,他藉着死在十字架而救赎了人类的大业,取得最後审判众生的绝对权利,天父把审判的全权交给子圣子(若五,22)。当圣子基督乘着云彩,光荣再度降来的时候,他不是来开庭审判世人,因为那些在现世拒绝他的恩宠的人,已经自我定了罪,不必劳他多此一举。基督再来,是要拯救信服他的善人,把自己的永生赐给他们。

    现在我们把上面这篇要理的叁个要点介绍如下:

    第一个,基督已经透过教会统治天下宇宙,但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事物尚未完全归顺他。基督神国的胜利要在邪恶势力发动最後攻击後才出现。

    第二个,在世界穷尽审判之日,基督要在光荣中降来,给「善」带来最後的胜利。但在现世中,善与恶就像麦子和稗子一样,参杂在一起成长。

    第叁个,光荣的基督在世界末日降来审判生者死者的时候,将揭露每个人心中的隐秘,并按照每个人的思言行为和接纳圣宠与否,来断定是否赐给永生。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5. 我信圣神
    普世教会新编要理第一部分「信仰的表明」第二篇「基督信仰的表明」第叁章的大标题是「我信圣神」。我信圣神是宗徒信经十二端信仰中的第八端。这一端的内容很丰富,可以分好几个题目来谈。今天我先作个综合性的介绍。

    新约圣保禄书信中有两句话几乎道尽了我们天主教信仰的原动力,也指出了天主圣神的最基本功能和使命。《格林多前书》第十二章第叁节说:「除非受圣神感动,没有人能说『耶稣是主』」;《迦拉达书》第四章第六节说:「天主派遣了自己儿子的圣神到我们心中喊说『阿爸,父啊!』」。

    天主教信仰中,除了承认造物主天主是我们的天父,并承认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救主之外,还有什麽比这两点信仰更基本,更重要的呢?这种信仰上的体认,圣保禄宗徒说:只有在圣神内才可能。换句话说,任何人,若要与基督来往接触,非先要受到天主圣神的驱使不可。说得更简单,更具体一点,是圣神在引导,在激发我们的信德。

    圣洗圣事是基督信仰生活的第一件圣事,因着这件圣事,教友得到了由圣父藉着圣子赐给的「新生命」。这个新生命正是由圣神在教会内个别地,而且很亲密地通传给领受圣洗的人。

    着名教父,里昂的圣依肋内对天主圣叁有精辟入里的见解,我们从此也可以窥见圣神的作用。他说:

    「圣洗赐给我们在天主内重新诞生的恩宠,这个恩宠是藉着基督,在圣神内赐给的。其实,凡是拥有天主的神的人,都被引向圣言,也就是圣子;再由圣子把他们引介给圣父;於是圣父使这些拥有天主的神的人不朽。所以,没有圣神,人不可能见到天主圣子;没有天主圣子,人不能接近圣父,因为只有圣子认识圣父;也只有藉着圣神,人才能认识圣子」。

    以上教父圣依肋内的话叫我们更明白:第一个唤醒我们的信德,并激发我们认识圣父和他所派遣的圣子,以获得新生命的,乃是圣神。圣神与我们的信仰的关系虽然比圣父和圣子为先,却是在圣父和圣子之後才启示出来的。第四世纪近东的教父兼圣师额我略纳吉安佐曾解释为何圣神最後才启示自己的理由说:

    「旧约圣经清楚地宣讲了圣父,圣子则处在隐晦的状态中。新约圣经则彰显圣子,并叫人隐约意识到圣神的存在。如今,圣神有权利在我们当中堂堂正正地出现,并叫我们更清楚地见识他。原来,在我们还没有能够公开承认圣父的神性,还没能够公开宣讲圣子之前,若把圣神提出来,这对我们无异是一种包袱,是不明智的作法。只有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来,天主圣叁的真理才会光芒四射,晶莹透彻」。

    从圣额我略纳吉安佐的话,我们又更进一步地体会到:相信圣神是表示公开承认圣神是天主叁位一体中的一位,他和圣父及圣子同性同体,同受钦崇,同享光荣(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这是天主叁位一体神学中有关圣神的奥迹。

    圣神既与圣父圣子同性同体,所以人类得救的工程的进行,从开始到结束,圣神都和圣父及圣子一同参与。只不过到了末期,圣子降生为人,积极展开救赎大业的时候,圣神才被启示出来,并赐给信友,也才被认出来,并受承认为叁位一体中的一位。可见圣神一向是隐藏在幕後,默默地工作。然而没有他,我们根本无法认识天主的奥秘。圣保禄致格林多前书第二章十一节说:「除了天主圣神外,谁也不能明了天主的事」。如今,叫我们认识天主的圣神又叫我们认识天主的圣言基督,却没有论到他本身。那个「曾藉先知们讲话」的圣神叫我们听到天主的圣言,但我们却没有听到他自己。我们只认识他把圣言启示给我们,并使我们以信德来接纳圣言的行动。若望福音第十六章十叁节说:「真理之神不凭自己讲话」。天主圣神这种自我隐埋的作法正可以说明为什麽「这个世界无法领受他,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至於那些相信基督的人,他们认识他,因为他住在他们内(若十四,17)。

    那些相信基督的人怎麽认识圣神呢?无他,在教会内,并经由教会来认识。在教会内如何认识圣神呢?经由圣经,因为圣经是圣神启示写的;经由教父的圣传,因为教父是圣传的证人;经由教会的训导,因为教会的训导有圣神的支持和引导;经由圣事礼仪,因为藉着圣事礼仪的话和标记,圣神使我们与基督共融;经由祈祷,因为在祈祷中圣神为我们转求;经由神恩和教会中的职务,因为教会由神恩和职务而形成;经由使徒和传教生活的标记;最後,也经由圣人的见证,因为圣神透过圣人的见证彰显自己的圣德,并因此继续施展救赎的洪恩。

    教会教导我们:从上面那些途径我们能够认识圣神。圣神固然与圣父及圣子同性同体,彼此不分离,但是教会告诉我们天主叁位一体中的叁位也各有其位。当圣父派遣圣子的同时,也派遣圣神同行,执行同样的使命,两者形影不离,但彼此有别。执行使命时,出面的是圣子基督,他是不可见的天主的可见形象,可是把基督启示给世人的却是圣神。

    若望福音第七章卅九节说:「信仰耶稣的人将要领受圣神;

    ?'7b今圣神还没有赐下,因为耶稣还没有受到光荣」。这段话言外之意是说:当基督受到光荣的时候,他就能够从圣父那里派遣圣神,以赐给信仰他的人。基督赐圣神给信仰他的人,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光荣通传给他们,因为光荣基督的正是圣神。

    谈了普世教会要理有关「我信圣神」这一节,现在我们把其中的两个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个,「为证实你们确实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儿子的圣神到我们心中喊说:『阿爸,父啊!』」(迦四,6)。

    第二个,天主派遣圣子的时候,也派遣圣神同行,一向都是如此。他们的使命相连,彼此分不开。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6. 圣神的名称和标记
    凡是基督信徒,都朝拜,也光荣叁位一体的天主。一体的叁位各有各的名称;第一位叫圣父,第二位叫圣子,第叁位就叫作圣神。圣神是圣子赐给教会的,教会的子女在领受圣洗圣事的时候都必须公开表明对圣神的信仰。

    圣神的「神」这个字是从希伯来语的「气息」,「空气」,「风」这同义字翻译过来的。耶稣曾用风这个可以感受到的形象来给尼苛德摩点出天主的气息之为物。这个超越人的经验所能认识的气息就是天主的神本身。

    其实,天主圣叁的每一位都是至圣的神体,但至圣的神体乃是天主圣叁每一位的属性,并不代表天主第叁位圣神之所以。然而圣经、教会礼仪和神学术语把「圣」和「神」这两个字结合成一个专有名词,用来称呼天主叁位一体的第叁位为圣神。

    耶稣在宣布许下圣神的来到时,称圣神为「护慰者」(Paraclito)。护慰者这个名词的本意是指「被召请到身边者」,然而习惯上被翻译成「安慰者」(Consolatore),因为耶稣本身就是第一位安慰者。耶稣也称圣神为「真理之神」(若十六,13)。当然,真理之神这不是圣神第叁位的本名,而是一种通称,一种别名,就如圣保禄宗徒在他的书信中称圣神为「应许的神」(迦叁,14),为「收养之神」(罗八,15),「基督之神」(罗八,9),「上主之神」(格後叁,17),「天主之神」(罗八,9.14;十五,19),圣伯多禄宗徒也称圣神为「光荣之神」(伯前四,14)。不过,在《宗徒大事录》和宗徒书信中,通常还是以「圣神」直称天主第叁位居多。

    天主第叁位除了本名「圣神」和圣经上采用的许多代名词之外,还有很多象徵性的标记。教会新编要理列出八个,我们逐一来介绍。

    第一个,水:水在圣洗圣事中象徵圣神的行动,因为施行圣洗时,在呼求圣神之後,水变成使人获得新生的圣事记号。人在母胎中,是在水里孕育成长的;在圣洗中,人也是在圣事的水,也就是圣神中获得新生的。这个赋给新生命的水圣神乃是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身上涌出来的,它要在领洗的人身上成为涌到永生的水泉(若四,14)。

    第二个,傅油:傅油这个标记意义之深,几乎与圣神成了同义词。一个人领洗时,接受傅油,以坚定他的信德。坚定信德是圣神的功能,因着傅油,圣神降临在人身上,在旧约时代,也曾有受傅油者,他们都是司祭或君王,但他们是上主经由人的手给以傅油,使上主的神临在他们身上的,最着名的例子就是达味从撒慕尔先知手中接受傅油。然而,由圣神亲自傅油的,而且是空前绝後的一位,是耶稣。耶稣从在母胎中受孕那一刻,就受傅油,因为圣神已临在他身上,我们尤其应该说,耶稣的受孕完全是圣神一手的杰作,因为圣神藉着天使告诉童贞玛利亚,她将因圣神而怀孕生子,孩子要取名耶稣。耶稣诞生後,天使告诉守夜的牧童说:「救世者诞生了,他是主默西亚」。默西亚是希伯来文的名称,意思是受天主的神傅油者。默西亚,希腊文叫作基督。耶稣受割损礼时,义人西默盎受到圣神推动,前往圣殿一睹「上主的默西亚」的丰,以了一生最後的宿愿。耶稣传教时行奇迹,治愈病人,驱魔,这些奇特行为的力量都来自他身上的圣神。耶稣死後复活,这更是圣神的力量使然。

    耶稣既然是受傅油者默西亚,他的存在与圣神须臾不离,所以他能大量地散发圣神,倾注到人心中。

    第叁个,火:火象徵着圣神行动所具有的改变的能力。旧约厄里亚先知的出现像是一个火焰,他的言词炽热如火炬,他的祈祷能从天上引来上主的火,把全燔祭品烧尽。这一切都象徵着如火般的圣神能改变他所接触的事物。路加福音第一章所说的那位「以厄里亚的精神和能力在上主前面先行」的洗者若翰,在约旦河向群众说:基督「要以圣神和火洗你们」(路叁,16)。这位圣神就是耶稣後来向门徒说的「我来把火带到地上,我多麽希望它已经燃烧起来」(路十二,49)的火。五旬节那天,圣神以火舌的形状降临在门徒身上,并充满他们的心。教会神修传统都以为火最能表现圣神的行动。

    第四个,云彩和光:这两个标记在圣神显示的时候总是形影不离。早在旧约时代天主显示自己给选民的时候,那些忽暗忽明的云彩所要表示的就是生活的天主和拯救选民的天主。

    他藉着云彩遮住自己超越人理性所能了解的光荣。天主在西乃山上,在会幕内,在旷野中与梅瑟讲话的时候,都有云彩降下,介於天主和梅瑟或天主与选民之间,在云彩的那一边天主的荣耀光芒四射(出廿四,15-18;卅叁,9-10;四十,34-38)。撒罗满国王在迎接结约之柜进入耶路撒冷圣殿时,云彩也充满了圣殿(列上八,10-12)。

    旧约时代那些云彩的预象,到了新约时代耶稣就使之具体化,成为圣神的标记。童贞女玛利亚怀孕耶稣是由於圣神临在她身上,她受到至高者的能力的庇(路一,35),这里所说的庇,就是旧约中的云彩所起的作用。耶稣在大伯尔山上显圣容的时候,圣神以云彩的形象降下来,把耶稣,梅瑟,厄里亚和伯多禄,雅各伯,若望等人遮蔽了起来,同时有声音来自云彩说:「这是我的儿子,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从他」(路九,34-35)。耶稣升天的时候,同样有云彩把他接去(宗一,9),将来世界穷尽时,他更要带着威能及莫大的光荣,乘着云彩再度降来(路廿一,27)。

    第五个,印记:印记所象徵的与傅油很接近,耶稣曾说他是天主所印证的(若六,27),而我们也因着基督受到天主的印证(格後一,22)。印记所要表明的是圣神傅油所产生的不可消除的效果,我们基督信友在领洗,领坚振或有教友领受圣秩圣事时,都接受这样的傅油。神学传统说这种傅油具有不可消除的印号。既不能消除,所以也不能够重复行使。

    第六个,手:福音中多处记载耶稣给病人覆手,以治愈他们的疾病(谷六,5;八,23),也给小孩子们覆手,以降福他们(谷十,16)。宗徒们也因耶稣的名,行同样举动,作同样的事(谷十六,18;宗五,12;十四,3)。更重要的是宗徒们给谁覆手,圣神便降临在这人身上(宗八,17-19;十叁,3;十九,6)。「希伯来书」第六章第二节甚至把「覆手」当作教会的基本道理内容之一。教会在呼求圣神降临时,特别是在弥撒中成圣体圣血时,仍然保存这种覆手的习惯。

    第七个,手指头:路加福音第十一章廿节记载耶稣仗赖天主的手指驱魔。旧约「出谷纪」第卅一章十八节记载天主用手指写十诫。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後书第叁章第叁节写得更透彻:「你们就是我们供职所写的基督的书信。这书信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以生活的天主圣神;不是写在石版上,而是写在血肉的心版上」。教会经常诵念的「恳求造物主圣神降临」颂里面,称呼圣神为圣父的右手指。

    第八个,鸽子:旧约圣经记载洪水灭世後,诺厄放出鸽子观测天候,结果衔着一枝青翠的橄榄枝回来,象徵大地已恢复平静。耶稣受洗後,从约旦河水中起来,圣神以鸽子的形象降在他头上,临在他身内。这一幕也意味着领洗後的教友,内心洁净,成为圣神的宫殿,圣神住在他心中。在教会传统的艺术创作中,鸽子总用来象徵圣神。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7. 许诺时期的天主圣神与圣言
    教会的圣经是一部启示和讲论天主向人类许诺和实践许诺的经典。圣经分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所记载的是天主的许诺和许诺实现的酝酿过程。新约圣经所记载的则是许诺的完全实践。

    第四世纪近东的教父兼圣师额我略纳齐盎曾说:「旧约圣经清楚地昭示了天主圣父,圣子则处在隐晦中。新约圣经则彰显圣子,并叫人隐约意识到圣神的存在」。这位教父圣师的话,言外之意是:在旧约时期中,也就是从天主开天辟地到「时期圆满」,亦即是到天主圣子降生成人为止,以色列选民对圣子默西亚的形象是很糊的,对圣神则一无所知。虽然如此,天主圣言和天主圣神仍然合作无间,暗暗地,不动声色地为天主救赎人类的大业路。

    圣神为默西亚预备时间,而两者都已许诺给人,让人们好好地期待,准备,一旦他们显现的时刻来到,能受到人的妥善接纳。为此,教会读旧约圣经的时候,它是要努力设法从圣神藉先知所说的话中,窥探出圣神到底愿意向我们启示些什麽有关基督的事。这里所说的先知是指受到圣神启示而撰写新旧约圣经的人。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旧约这段许诺的时期,圣神和圣言怎样为天主圣父的事业默默地合作。

    天主的话,也就是圣言,和天主口中吹出的气息,是受造物的存在和生命的依据与根源。然而治理,圣化和赐给受造物活力的是圣神,因为圣神握有生命的权柄,他是天主,他藉着圣子,在圣父内保存一切受造物。

    教父圣依肋内说:「天主用自己的双手,即圣子和圣神,塑造了人,……并在人体上勾画出自己的形象,使看得见的人也带有看不见的神的形态」。

    圣依肋内的话很贴切,不幸的是人因为犯罪和招致的死亡,把他身上所带的神的形体的光彩给毁了。人身上原先具有的神的光彩虽然不复存在,但是人依旧是天主的肖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後来天主向亚巴郎许了约,开启了救恩工程。在大功告成之际,天主圣子自己也取了人性,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人,因此恢复了人原先相似天主的光辉,并赐给相信他的人那「赋予生命」的圣神。

    人力有限,天意难测,亚巴郎在年迈力衰之际,天主为报答他的信德并彰显圣神的德能,赐给他一个後世後代的人都将因着他而受祝福的子孙。这个子孙就是基督。由基督身上所发出来的圣神将把离散的天主的子女重新聚集起来(若十一,52)。由此可见天主在许下赐给人类他所锺爱的圣子的同时,也?c下赐给人类圣神(弗一,13-14)。

    天主向亚巴郎许诺後,就经常藉着自己的显现来引导亚巴郎和他的子孙走天主实践许诺的道路。从诸位圣祖到梅瑟,从若苏厄到几位大先知,在这漫长的时期,天主总亲自领着自己的选民走过千山万水。教会传统一向深信,在天主多次显示自己的场合中,天主始终让人看出,也听到他的圣言。这个圣言虽然早已经启示出来,却隐在圣神的云雾中。

    天主引导他的选民的方式尤其表现在他赐给选民法律,为叫选民沿着法律条文的规定生活,行动,以便走向基督。然而圣经告诉我们,法律规章不但没能拯救人,反而使人更堕落,就如圣保禄致罗马人书第叁章廿节所说的:「没有一个人能因遵守法律而在他面前成义的,因为法律只能使人认识罪过」。为此,人心更渴望圣神的来到,圣咏中的许多哀叹都透露了选民这份期盼的心情。

    天主颁赐给以色列选民的法律,原是天主和他们缔约许诺的标记,「出谷纪」第十九章第五第六节有天主的话说:「你们若听我的话,遵守我的盟约,你们为我将成为司祭的国家,圣洁的国民」。但是到了达味以後,选民受引诱,成了普通非司祭的国家,非圣洁的国民。於是,天主的神国将由圣神来重建,并属於神贫的人所有。

    选民忽视天主的法律,不信守盟约,结果沦亡,被充军。这件事表面看来是天主取消了承诺实则天主在另辟神秘的途径,重新实践他的许诺。不过这次将不再按照法律和盟约,而按照圣神的尺度。充军是净化的象徵,天主的子民需要受到净化。充军的痛苦和作用已多少预示了未来的十字架。那些从充军之地幸存回来的贫苦者,就象徵着未来的教会。

    以色列选民遭充军之後,便更迫切期待默西亚的出现与「新的神」的来临。默西亚是以色列贫苦弱小者的安慰,是耶路撒冷的救赎。「依撒意亚先知书」第十一章第一第二节说:「由叶瑟的树干将生出一个嫩枝,由它的根上将发出一个幼芽。上主的神,智慧和聪敏的神,超见和刚毅的神,明达和敬畏上主的神将住在他内」。从「依撒意亚先知书」这一小段预言,我们已经隐约看出未来要出现的默西亚的形象。

    在这形象中有圣神同在。关於圣神和圣言默西亚在旧约圣经中的关系,依撒意亚先知还有更进一步,更详尽的描写,我们只要看这部先知书第四十二,四十九,五十以及五十二这几章里面歌咏上主仆人的诗歌,便一目了然。在这些诗歌中,除了宣布「上主的仆人」,也就是未来的耶稣所要忍受的苦难的意义之外,更指出这位默西亚将以何种方式散发圣神,以使许多人获得新生命。这个方式就是接纳仆人的身分与处境,代替人类承担死罪,藉以把他生命的神通传给我们。

    正因为如此,耶稣在家乡纳匝肋会堂,以宣读「依撒意亚先知书」第六十一章第一第二两节,作为他传教的序幕。「路加福音」第四章十八、十九两节记载耶稣巧妙地宣读这段先知书说:「上主的神临在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苦的人传报喜讯,治疗破碎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狱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先知书是天主藉先知向选民的心讲话的记载,天主将遣圣神降临在信徒身上,这是天主在旧约时代中向选民的许诺。根据这些许诺,到末期,上主的神将更新人的心,并在人心中写下新的法律。

    先知书中所说的「贫苦的人」,也就是谦卑,温良,全心依赖天主奥妙的计画,期待默西亚的正义的人,正是在旧约许诺时代中隐藏不露,暗暗执行使命的圣神的伟大杰作。这个大杰作,这些贫苦的人正是在为基督的来到路。他们由圣神所净化和光照的心境,都表明在圣咏中。天主圣神用这些人,为上主预备一个「善良的百姓」(路一,17)。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8. 时期圆满时基督的神
    旧约时期是天主准备他实现救赎人类工程的时期,准备的工作全由天主第叁位圣神来执行。圣神在旧约中几乎不出面,但随着救恩工程准备时期的逐渐缩短和工程破土日期的逼近,圣神也逐步启示自己给人。等到天主第二位圣子完成了他的救赎大业,受到光荣时,圣神才走出幕後,出现在人眼前,并降临在所有信仰基督的人身上,引导他们走天国永生的路,直到世界末日,天国在天上地下完全实现为止。

    旧约时期,圣神为天主救恩工程所作的准备在洗者若翰身上结束。若望福音第一章第六节说:「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来的,名叫若翰」。这个若翰在母胎中就充满了圣神(路一,15,41),因为刚刚因圣神而怀孕耶稣的童贞女玛利亚,去拜访表姊依撒伯尔时,这个怀孕若翰的表姊顿时感到胎儿在腹中欢跃。他的父亲匝加利亚在圣所祈祷献香时,天使便告诉他将有个儿子,应取名为若翰,这个儿子在母胎中就要充满圣神。

    若翰之所以在母胎就充满圣神,因为圣神要他作即将诞生的圣言的前驱,为圣言基督最後一条路。他是走在基督前面的开路先锋,在他身上圣神已经结束了为上主准备一个善良的百姓的工作(路一,17)。

    若翰既是耶稣的先驱,所以自然是一位先知。他是旧约最後一位先知,在他以後圣神不再立任何先知为他说话。先知时代从厄里亚开始,到若翰身上结束。然而,若翰岂只是先知而已,他宣布以色列的「安慰」即将来临;而他自己又是这位就要出现的安慰的「声音」(若一,23)。他将如真理之神一样,以证人的姿态出现,为光作证(若一,7)。在若翰身上,圣神完成了先知们的追寻和天使的切望窥探(伯前一,10-12)。圣神默示若翰说:「你看见圣神降下,停在谁身上,谁就是那要以圣神施洗的人。我看见了,我也为此作证:他就是天主子……看,天主的羔羊!」(若一,33-36)。

    若翰在约旦河为悔改的人施洗後,名声大噪。圣神藉着他施行的水洗,预示了日後基督以水和圣神施洗所产生的效能,也就是使人重新获得相似天主的光彩,并得到新生命。若翰在约旦河的出痕7b,开启了圣神赋给人新生命的序幕。

    前面谈的是天父所预定的拯救人类的成熟时机,天主圣神所作的最後一步准备工作,即派遣最後一位先知,他是与降生为人的圣子耶稣同时代的若翰,让他为表弟耶稣作开路先锋。其实,圣神在天主预定的圆满时期所作的不止於此,而且比这个更伟大,更奥妙。那就是为即将进入人间的天主圣言找一位合适,够资格的母亲。这份崇高的尊荣就落在玛利亚身上。圣神使她一存在就不染原罪,终生洁白,并使她以童贞女的状态怀孕天主圣子。这是天主进入人间的基本逻辑条件。就这样,天主圣父终於找到他的圣子和圣神居留在人间的居所。

    所以,童贞玛利亚成为天主的母亲,就是圣子和圣神为实践他们的共同使命,在时期圆满成熟时所完成的最大杰作。此後,圣神继续在童贞玛利亚身上彰显天主的种种美妙,这些美妙圣神都在基督和教会内完成的。圣神藉着玛利亚,使人和基督共融,人是天主表现慈爱的对象,那些谦逊良善的人总是首先得与天主共融,沐浴在他的眷顾中。我们只要想到白冷城外的牧童,东方叁位贤士,西默盎,亚纳,加纳婚宴中的新婚夫妻,以及耶稣的门徒所亲身经历的一切,就能了解这一切。

    圣神结束天主圣子降生为人,救赎人类大业後,玛利亚成了「新夏娃」,成了众活人的母亲,成了基督整个奥体的母亲。所以玛利亚在耶稣升天後,与十二位宗徒同心合意专务祈祷,等待圣子耶稣所许的圣神降临,打开教会的纪元。

    耶稣所实现的救赎工程原是他和圣神的共同使命。在使命完成之前,总是圣神在为耶稣作路的准备工作,把耶稣显示给世人,让世人认识耶稣和他的使命。当耶稣完成他的使命,死而复活,光荣升天之後,便由他亲自来彰显圣神,来光荣圣神。

    其实,耶稣生前在公开传教的时候,已经偶尔暗示人,让他们隐约意识到圣神的存在和德能。他向犹太群众说:「使人生活的是神,肉一无所用;我给你们所讲论的话,就是神,就是生命」(若六,63)。他向犹太人首领,法利赛党人尼苛德摩说得更清楚:「人除非由水和圣神而生,不能进入天国:由肉生的属於肉,由神生的属於神。风随意向那里吹,你听到风的响声,却不知道风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由圣神而生的,就是这样」(若叁,5-8)。耶稣也向撒玛黎雅妇人说:「凡喝这口井水的,还要再渴,但谁若喝了我赐给他的水,他将永远不渴。并且,我赐给他的水将在他内成为涌到永生的水泉」(若四,13-14)。

    有一次,在犹太人帐棚节庆最後的一天,耶稣向群众大声喊说:「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吧!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的,从他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圣若望宗徒解释说:「耶稣说这话,是指那信仰他的人将要领受的圣神。圣神还没有赐下,因为耶稣还没有受到光荣」(若七,37-39)。路加福音第十一章十叁节耶稣向门徒说:「你们纵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东西给你们的儿女,何况在天之父有不将圣神赐给求他的人的道理吗?」玛窦福音第十章十九到廿节耶稣又向门徒说:「当人交出你们时,你们不必担忧怎样说,或说什麽,因为在那时刻……说话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父的圣神在你们内说话」。

    圣神要来,这是真的;什麽时候要来,耶稣也说了,就是在他受光荣的时候。他受光荣的时候就是他死而复活的时候。他的死亡与复活就是上主给以色列人祖先许下的诺言的实现。耶稣复活後不久,就给门徒们嘘了一口气,赐给他们圣神。从那时候起,基督和圣神的使命便成了教会的使命,因为耶稣向他们说:「就如父怎样派遣我,我也同样派遣你们」(若廿,21-23)。

    谈了普世教会要理中有关《时期圆满时基督的神》这一节,现在我们把其中两个主要道理介绍给各位:

    第一个,天主圣神於时期圆满的时候,在玛利亚身上完成了基督来到天主子民中的准备工作。天主圣父藉着圣神在玛利亚身上所行的德能,把圣子「厄玛努尔」赐给世界。「厄玛努尔」意即「天主与我们同在」。

    第二,天主圣子在降生为人之际,由圣神傅油,成为基督。基督,希伯来文称为「默西亚」,即「受傅油者」的意思。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49. 圣神和末期中的圣教会
    教会礼仪节期中的复活期长达七星期,这个时期以五旬节结束。五旬节这一天,复活的基督以倾注圣神来完成他的整个巴斯卦奥迹。倾注圣神即把圣神赐给世界,通传给世界,显示给世界。这样的倾注方式充分显出天主圣神是个别存在的一位,与圣父和圣子两位有别,但他们叁位共形成一体。

    五旬节圣子耶稣倾注圣神给世界这一天,天主叁位一体完全启示出来了。从这一天起,耶稣所宣告的天国向所有信仰他的人敞开了大门。凡是虚心信仰耶稣基督的人,都参与了与叁位一体的天主共融的生命。圣神的来到,把世界引入了它的末期,就是世界存在的最後一段时期,以等待天国的完全实现。在天国完全实现那天,主耶稣基督要光荣地再度降临。这段时期也就是教会的时期,基督已经把天国赐给人类了,教会的诞生就是天国的开端。世界穷尽时,教会也将结束,天国的建立即告完成。

    五旬节那一天,降生为人,死而复活的天主第二位圣子耶稣基督,按照他在世时所许下的,把天主第叁位圣神赐给了我们。天主赐给我们圣神的同时,也把他的爱倾注在我们身上。这个爱是天主所赐的众恩典中的恩典,是最重要,最宝贵,最原始的恩典,它含括其他一切恩典,它是天主本身,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若壹四,8,16)。这样说来,基督把圣神赐给信仰他的人,也就是把天主的爱赐给人,让天主住在人心中。

    由於我们每个人都因为罪恶而死亡,至少也因此受了伤,所以基督把天主的爱赐给人所产生的第一个效应便是赦免我们的罪。获得罪赦的人因着与圣神的共融,於是恢复了因原罪而失落的相似天主的光彩。

    天主的爱是我们在基督内得到新生命的原动力。所有领受圣洗,信仰基督的人之所以能得到天主的爱而获得新生命,这全是因为他们得到圣神的力量所致。天主的子女正因为有着圣神的德能在运作,所以能结出果实。为此,圣神乃是我们的生命,耶稣说:「谁若为我的原故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生命」(玛十六,25)。圣保禄给迦拉达人写信说:「如果我们因圣神生活,就应随从圣神的引导而行事」(迦五,15)。所以,我们信仰基督的人要是越舍弃自己,就越能顺从圣神生活。

    第四世纪教父圣巴西略主教说:「圣神使人具有灵性,因着他,人得以重新进入天国,再度成为天主的子女,敢於称呼天主为父,分享基督的恩宠,称为光明之子,获得永远的光荣」。

    圣神是圣父藉着圣子赐给人的宏恩,圣子耶稣基督降生为人,在实现圣父救援人类的使命。使命完成後,耶稣离世升天,把传播得救的福音的使命留给他建立的教会来推行,并赐给教会圣神,让他执行引导教会的使命。由此看来,基督的使命和圣神的使命是在教会内推行实践的。教会是基督的奥体,又是圣神的宫殿。基督和圣神的联合使命使基督的徒弟在圣神内与圣父共融。这也就是说圣神准备人,用圣宠吸引他们走向基督;把复活的主显示给他们;提醒他们记起主的话;开启他们的心智以了解基督死亡与复活的意义;使基督的奥迹临在他们中,更使他们生活在圣体圣事内,好使他们与天主修和,与天主共融,进而结出许多果实。

    基督和圣神的联合使命是在教会内推行实践的,这个使命就是教会的使命,教会就是实行基督和圣神的使命的圣事;教会的本质和它的成员都负有宣报,证明,实践和传扬天主圣叁共融的奥迹的任务。

    教会和它的成员如何、又凭藉什麽来宣报、证明、实践和传扬天主圣叁共融的奥迹呢?

    理由是这样的:圣神是基督所领受的「傅油」,基督是他的奥体教会的元首,所以是基督在倾注圣神给教会的肢体成员,以圣神滋养他们,医治他们,统辖指导他们各自又彼此相关的功能;也是基督以圣神来赋给教会信友成员生命,派遣他们为基督作证,把他们结合於他,一同奉献给圣父,也结合於他,一同为世界代祷。总之,基督藉着教会的圣事,把圣化人的圣神通传给信友。信友有了圣神,便能在基督藉圣神赐给的新生命中结出丰硕的果实。不过,信友必竟是人,人是软弱的,他们连向天主祈求什麽比较好也不知道。好在基督为我们设想周全,他让那生活在我们心中的圣神以无可言喻的叹息为我们转求(罗八,26)。所以,天主工程的造化者圣神也是我们祈祷的导师。

    现在我们把普世教会要理这一节的两个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个,耶稣因着他的死亡与复活,在光荣中被立为主,立为默西亚(宗二,36)。他把满溢自己身上的圣神倾注在宗徒身上和教会内。

    第二个,基督倾注在他的肢体内的圣神营造并圣化教会,使教会充满生命活力。而教会是至圣圣叁共融和信友共融的圣事。

    谈了普世教会要理中有关《时期圆满时基督的神》这一节,现在我们把其中两个主要道理介绍给各位:

    第一个,天主圣神於时期圆满的时候,在玛利亚身上完成了基督来到天主子民中的准备工作。天主圣父藉着圣神在玛利亚身上所行的德能,把圣子「厄玛努尔」赐给世界。「厄玛努尔」意即「天主与我们同在」。

    第二,天主圣子在降生为人之际,由圣神傅油,成为基督。基督,希伯来文称为「默西亚」,即「受傅油者」的意思。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0. 教会的名称和形象
    教会的信经,不论是最早的宗徒信经或第四世纪的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里面含有十二端信理。按照经文的先後,第一端谈的是天主圣父,第二到第七端谈的是天主圣子,第八端谈天主圣神,接下来的第九端谈的是教会。这第九端,宗徒信经的经文是这样写的:「我信有圣而公教会,诸圣相通功」。

    教会新编要理有关第一到第八端的信理我们已经介绍完了,现在开始来谈第九端。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开宗明义便说:「基督为万民之光,本届神圣大公会议因天主圣神而召集,切愿向万民宣布福音,使教会面目上反映的基督之光照耀每一个人」。大公会议这段话因此指出了我们对教会的信仰完全系于我们对信经中有关基督的各端信仰。换句话说,信经第二到第八端所表白的是对基督的信仰,由於我们相信了这些道理,所以我们才相信教会。教会除了基督真光之外,没有任何光照。教父们常喜欢一个相关类似的比喻,即:教会像是月亮,月光完全是日光的反映。基督犹如太阳,所以教会反映出来的,全是基督之光。

    方才我们提到信友对教会的信仰完全系於对信经中有关基督的各端信仰。但是新编要理马上接着又指出:信友对教会的信仰也完全系于对信经中有关圣神的信仰。古代教父们喜欢说:教会是圣神出现的地方。

    关於教会,「宗徒信经」说:「我信有圣而公教会」,「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则说:

    「我信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多了「唯一」和「从宗徒传下来的」这两个观念。不论哪个信经,凡是有关对教会的信仰,都与对天主圣父,圣子和圣神的信仰分不开。这里有个很重要,很微妙,但不容易说明,不容易分辨的概念需要解释一下:信经说「我信教会」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信仰教会」,好像我信天主圣父、圣子和圣神一样,而是说:我相信有这样一个教会,这个教会是唯一的,至圣的,至公的,由宗徒传下来的。所以,当我们发信德的时候,并不是把教会和天主圣叁及其种种奥迹等量齐观。我们必定是先信仰叁位一体的天主之後,才会相信教会的存在,因为教会是由天主圣叁而来的,教会并不能脱离天主而存在,并不能与天主圣叁平起平坐。我们信仰的对象是天主圣叁,至於教会,我们相信它的存在特性,即至一、至圣、至公、并由宗徒传下来的。也相信天主圣叁藉着教会分施给我们的种种神恩。

    说明了这个观念之後,我们可以来谈一谈教会的名称和它的各种形象。「教会」这个名词来自希腊文,原义是「召集」或「集会」的意思,一般而论,它特别是指具有宗教性质的集会。在希腊文本的旧约圣经中,这个名词经常出现,而且都是指选民在天主面前的集会,尤其是指以色列人在西乃山脚下领受天主颁布的法律,被选定为天主神圣的子民时,那一次的全民大聚会。

    旧约时期结束,新约时期接踵而至,那第一批信仰基督的人一致承认自己是旧约时代选民聚会团体的继承人,所以确认自己是「教会」。聚集在这个教会中的,已不只是以色列选民,更包括天主召集自普天下各地的人。教会这个名词在英语(Church)和德语(Kirche)中,都是指「那属於上主的团体」的意思。

    在基督信徒团体使用的言语中,教会这个名词至少有叁个含义,分别是指「礼仪的聚会团体」,「地方性的信友团体」,或「普世信友团体」。事实上,这叁种团体的含义是分不开的,因为教会乃是天主在全世界中所聚集在一起的子民。教会存在於地方信友团体中,地方信友因举行礼仪而聚合在一起,形成教会团体,这个团体在举行弥撒感恩祭时,尤其能表现出教会的特性,因为举行礼仪的团体是依赖天主圣言和基督的身体而生活的。既然因此而生活,所以这样的团体就变成了基督的身体。

    简单扼要地说明了教会这个名词的来源和含义之後,我们来看看教会的形象。在圣经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彼此相通的有关教会的比喻形象。藉着这些形象,天主给我们启示了教会深不可测的奥秘。在旧约圣经中,各种形象无非是在指明「天主的子民」的观念。在新约圣经中,过去所有的形象有了一个新的中心主体。这个中心主体就是基督,因为基督成了天主子民的元首,而天主子民也因此成了基督的身体。在以基督为中心的四周,形成了多种象徵基督的身体,即天主子民的形象。这些形象有从牧畜生活方面来看的,有从农田生活现象来看的,也有从房屋建,从家庭或从婚姻生活上来说的。

    从牧畜生活方面看,教会是个羊栈,进入羊栈唯一而必要的门是基督。然而基督也是牧人,而且是善牧,他不断地牧放自己的羊群,并以自己的身体滋养羊群,甚至为羊舍弃自己的性命。

    从农田生活方面看,教会是天主的庄园,在这庄园内有棵不断成长的老橄榄树,树根是指古圣祖们,犹太人和外邦人都要在老树根内彼此修和,成为一体。教会又是天主所特选的葡萄园,基督是园中的真正葡萄树,这棵真正的葡萄树带给枝叶生命,使结出果实。枝叶是我们教友,教友因为有教会,即葡萄园,才能存留在基督这棵葡萄树上。没有基督这棵树,我们这些身为枝叶的教友什麽也作不了。

    从建上来看,教会常被比作天主的建物。这座建物的基石是基督,基石上方的建是宗徒们建造起来的。有了基石,上方建才屹立不摇。这座建被称为天主的家,在这个家内住着天主的家庭,这个家庭因着圣神而成为天主的住所,也是天主和人同住的居所。

    这个居所是一座圣殿,是圣城,是新的耶路撒冷,是由我们这些圣伯多禄所称为活的石头的人所建造起来的属神的殿宇。

    最後,从婚姻生活来说,圣若望宗徒在《默示录》第十九,廿一和廿二章里面都称教会为无玷羔羊的净配,是基督所爱的,并为了她而牺牲自己,好叫她成为圣洁的新娘。基督和他的新娘教会立下永远相偕的盟约,并且继续不断地养抚育她。

    谈了普世教会要理有关教会的名称和形象这一节,现在我们把它的结论介绍如下:

    「教会」这个名词的原始意义为「召集」或「集会」,此地用来指所有被天主圣言召集,以形成天主子民的人的集会。这些被召集形成天主子民的人因得到基督身体的滋养,也成了基督的身体。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1. 教会的来源、建立和使命
    教会本身是个奥迹,教会的存在也是个奥迹。要探究教会之为奥迹的真相,最好是先了解教会如何来自天主圣叁的计画,以及教会怎样在世界历史中逐渐形成,实现自己。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二节有这麽一段很重要的话说:「永生之父以他极自由和奥妙的智慧与慈善计画创造了宇宙,并决定提拔人类分享他的神性生命。……天主愿意把信奉基督的人召集在圣教会内,这个教会在天地创造之初就已经有了预像,并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中和旧约内奇妙地准备妥善,最後终於建立,更藉圣神的倾注而彰显出来,在世界末日时将光荣地结束」。

    大公会议文献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天主圣父召唤全人类在他的圣子内组成一个大家庭,以分享他的神性生命。天主这个大家庭是沿着人类历史的演进,并遵循天主所提供的途径而建立的。这个大家庭即教会,它的建立过程可分五个步骤来说明。

    第一步骤,教会在天地创造之初就已经有了预像。关於这点,早期的基督信徒已有观念,认为世界是为了教会而创造。说得详细些:天主创造世界,目的在使世界分享他的生命。分享天主的生命即与天主共融,这样的共融是藉着把人类召集在基督内的方式实现的。把人类召集在基督内,使集合成为团体,这不正是教会吗?可见教会是现世一切事物的目标,宇宙内受造万物的兴衰更迭,诸如部分天使的堕落和人的犯罪,无非是天主所容许的,天主容许不幸的事发生,其唯一目的就在展现他的大能,并藉此把他的爱赐给世界,叫世界看出他的爱的无限伟大。第二第叁世纪之交着名的希腊教父亚力山大的圣克莱孟曾说:「就如天主的意志是行动,这个行动就叫作世界,同样地,天主的意向是人的得救,人的得救就叫作教会」。

    第二步骤,教会在旧约时代已经准备妥善。这点就是说:天主在人类犯罪,与他断绝共融,并在人与人之间也中止共融之後,便开始召集他的子民,这个召集行为可以说是天主看到世界因罪恶而陷入混乱之後所作的反应。召集子民就是把他们重新聚集在一起的意思,这样的聚集是不声不响地在各民族中进行的。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九节引用宗徒大事录第十章卅五节的话说:「在各时代各民族中,所有敬畏天主,履行正义的人,都为天主所悦纳」。

    旧约时代为教会作路工作的,亦即为召集天主子民而作准备的,最早始於亚巴郎圣祖的被天主召叫。天主给他许下,要让他成为一个大民族的祖先。此後,天主更在西乃山下直接指定以色列民族为他特选的子民。以色列民族的被选必须象徵着未来人类各民族的大会合。可惜的是以色列选民经常背弃天主,违反天主与他们所立的盟约。因此,天主屡次派遣先知警告他们,并且宣布天主将和人类重订一个新而永久的盟约,这个盟约将由基督来订立。

    第叁步骤,耶稣基督建立教会。圣经告诉我们:天主在人类犯了原罪之後,就许下要救援他们。这项救援工程要由他的圣子耶稣基督在时期圆满成熟的时候加以实现。这就是圣子降生为人的原因。降生为人的上主以他开始宣讲天国来到的喜讯,为教会揭开序幕,这个天国早在好多世纪之前天主就已经许下了。基督为了实践天父的旨意,在现世就开创了天国,这个现世的天国就是教会。

    以教会的形式存在的现世的天国,是藉着耶稣的言行和临在而清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谁接纳耶稣的话,就是接受天主的国。天国的雏形只是基督首次召集在他身边的那几个人而已,这几个人耶稣称之为小小的羊群(路十二,32),他则自比作牧人。这样,他们就形成基督真正的家庭。对这个家庭的成员,基督教给他们新的作人方式和祈祷的方法。此外,基督也给他的家庭制定了一个结构制度,这个结构制度要存留到天国完全实现为止。在结构上,基督首先拣选了十二位宗徒,并以伯多禄为宗徒之长。十二位宗徒象徵着以色列民族十二支派,他们是新耶路撒冷的基础。这十二位宗徒和其他门徒都参与了基督的使命,基督的权柄,也接受了他的命运。藉着以上这种种行动,基督准备,并建立了他的教会。这样的教会也只是初步的形式而已,它的真正诞生还要等到基督在最後晚餐中,为了人类的得救而完全奉献出自己,作为信友得永生的食粮的时候才出现,并在他死於十字架,作为全燔之祭的时候,才彻底定形。

    第四步骤,圣神把教会公诸於世。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四节说:「圣父委托圣子在世间实践的工程完成後,五旬节那一天圣神被遣来,为继续不断地圣化教会」。大公会议的《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四节也说:「从那天起,教会公开呈现於民众之前,以宣讲方式开始传播福音」。由於全人类都受召集去获得救恩,所以教会在本质上是负有传教使命的,它受基督派遣到天下各民族去,为使他们成为基督的徒弟(玛廿八,19-20)。

    为使教会能够实现它的传教救人使命,圣神赋给教会不同的圣统恩典和其他神恩,藉以督导教会(梵二教会宪章4)。所以,教会拥有了它的创立者所赋给的恩典,忠心信守创立者给予的爱德,谦逊与刻苦的诫命,才接受了向各民族宣讲,并在他们中建立基督天主的国的使命。这个在各民族中建立起来的天国,是基督天主之国的幼芽和开端(梵二教会宪章5)。

    第五步骤,最後阶段,教会在世界末日光荣完美地结束。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四十八节说:「教会只有在天上的光荣中才结束」。这里所谓的天上光荣,是指基督在光荣中再度来临的时刻。在那个时刻来临之前,教会是处在现世旅途中。圣奥斯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就说:「教会要在世界的迫害和天主的安慰中,继续走它的现世旅程」(论天主之城18,51)。所以,在现世,教会必然有充军流徙,远离上主之感,就如《教会宪章》第五节最後一段所说的,「它渴望完美的天国,全力期待与它的君王在光荣中结合」。然而,教会非要先经过现世许多考验,无法在光荣中结束。只有在历经种种考验之後,「所有得救的人」,就如《教会宪章》第二节说的:

    「从亚当,从义人亚伯尔起,直到最後一个被拣选的人,才会在天父面前共聚在普世教会内」。

    谈完了普世教会要理有关「教会的来源,建立和使命」这一节,现在我们把它的结论介绍如下:

    教会既是天主实践他的计画的途径,又是计画的目标:教会在天主创造宇宙时,就有了预像;在旧约时代中已被准备妥当;在新约中由耶稣以他的言行建立,并因着耶稣救赎的十字架和复活而实现;在圣神降临时,以救恩奥迹的姿态出现在众人之前;当地上所有获得救恩的人聚集成为天主的家庭时,教会就在天上的光荣中结束。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2. 教会奥迹
    教会的生命,深奥奇妙,它既存在於历史中,以有形结构为体,又超越历史,以无形精神为本。只有凭藉信德眼光,方能从教会有形可见的实体中,看出教会无形抽象的精神事实,这个精神带有神性的生命。所以,教会既是有形可见的团体,又是无形不可见的精神。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八节说:「惟一的中保耶稣基督在人间建立他的圣教会,并时刻支援她,使她成为一个信望爱叁德的团体,成为一个有形可见的组织,并藉着她向众人传播真理与圣宠」。由此可见教会同时具有下列叁种特徵:第一,是有圣统组织的社团,是基督的奥体;第二,教会是可见的人群组合,又是精神性的团体;第叁,它是人间的教会,又是拥有天上神恩的教会。

    由上面这种种意义特性看来,教会是个包括着人为与神为的成分的复合体。对这样一个实际存在的实体,梵二大公会议《礼仪宪章》第二节有这样一段很恰当的话说:「教会有个同时兼具的特徵:它既是属人的,又是属神的,既有形又无形,它热切於行动,又潜心於祈祷,既入世又出世。不过,教会所有属於人的成分,应该导向并从属於神的成分,有形的导向无形的,行动导向默祷,现世的走向我们前往的未来城邑。

    教会除了是可见的实体和不可见的精神体之外,又是人和天主结合的奥迹。教会是由人组成的,在教会内基督完成了天主创造宇宙万物和救赎人类的目的,并在教会内把这个目的启示给世人。圣保禄告诉厄弗所人:「当时期一满,天主就使天上地下的万有总归於基督元首」(弗一,10)。把宇宙天下的一切都归於基督,这正是天主造化和救赎人类的目标。宇宙天下归属於基督这个大工程是经由教会,并在教会内实践的。这种归属就是与基督结合的意思。与基督结合,圣保禄比作婚姻中的结合(弗五,25-27),他称这样的结合是个「伟大的奥秘」(弗五,32),因为天下万物在教会内与基督结合,视基督如新郎。天下万有在教会内,以「于归」基督的方式与天主结合,这当然是超越人类纯理性所能了解的伟大奥迹。圣保禄默想这个奥迹後,不得不说:「基督在你们中作了你们得光荣的希望」(哥一,27)。

    使人在教会内与天主结合,这是教会作为一种圣事的目的。教会的结构组织完全是为了基督所有的肢体成员都能成圣而存在的。基督的肢体成员,也就是教会的子女信友,能否成圣,这完全要以圣保禄所说的那个「伟大的奥秘」为准绳,看新娘如何以爱来回应新郎的爱。

    教会是可见的实体和不可见的精神体,教会也是人和天主结合的奥迹,教会更是人类普遍得救的圣事。

    「圣事」这个名词来自希腊文的「奥秘」这个字,这个字翻译成拉丁文时,找不到一个妥当相应的名词,於是用「奥迹」和「圣事」这两个名词来包括。圣事这个名词的切确意义是指「隐含不见的救恩事实的外在可见记号」。所谓隐含不见的救恩事实,即是奥迹。所以,希腊文奥秘这个名词,拉丁文意指外在可见的记号所隐含的内在救恩事实。

    这样说来,基督本身就是救恩的奥迹。圣奥斯定说:「除了基督外,天主没有别的奥迹」。基督的救世工程就是他的救恩圣事,这个救恩圣事就在教会的七件圣事中表现出来,并产生效能。难怪东方礼诸教会称七件圣事为七件「圣奥迹」。这七件圣事就是天主圣神在基督的身体教会内,分施教会的元首基督的恩宠的记号和工具。所以,教会含有基督不可见的恩宠,并把这个恩宠通传给人。正因为如此,教会本身也被称为「类似的圣事」。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一节说:「教会在基督内好像一件圣事,它是人和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从这段话我们看出教会的首要目的就是作人和天主亲密结合的圣事。又因为人和天主的结合是人类彼此共融的根基,所以教会也是人类团结合一的圣事。人类的团结合一已经开始实现了,因为教会已经集合了各国,各民族,各种语言和文化的人於一家了。然而,因为全人类的团结合一仅是开始而已,尚未完全实现,所以教会依旧是这个团结合一的象徵与工具。

    教会既然像是圣事,所以是基督的工具。大公会议的《教会宪章》第九节有这样的训导:「基督使默西亚民族成为万民得救的工具」,这个默西亚民族就是教会。所以,教会是人类普遍得救的圣事。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四十五节也提到,基督透过教会,「揭示并实现天主爱人的奥迹」。这样说来,教会是天主爱人类的可见的计画。大公会议另一道文献《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七节也指出:「天主的计画要使全人类形成他的惟一民族,组成基督唯一的身体,建造为圣神的唯一圣殿」。

    以上谈完了普世教会要理「教会的奥迹」这一节,现在我们把这一节的两点结论介绍如下:

    第一点,教会是有形可见的实体,又是无形不可见的精神体;是有圣统组织的社团,也是基督的奥体。教会只有一个,由人的成分和神的成分共同组成的。这就是教会的奥迹,这个奥迹只有用信德的眼光才能领会接纳。

    第二点,在此现世,教会是人类获得救恩的圣事,是人与天主共融的标记与工具。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3. 教会─天主的民族
    论到教会是天主的民族这个概念,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九节有这麽几段很有力的话说:「在各时代各民族中,所有敬畏天主和履行天主的正义的人,都为天主所悦纳。可是天主的圣意不在让人们彼此亳无关连,个别地得到圣化与救援,而是要让他们组成一个民族,在真理中认识他,虔诚地事奉他。于是天主为自己选择了以色列民族,和它立约,逐步训导它。……这一切都是为了准备并预示将要在基督身上完成的新约,……这个新约就是用他的血所立的。他从犹太人及其他民族中号召他的人民,使他们不因肉体血缘,但因圣神而联合起来」。

    从《教会宪章》这几段充满内容和力量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天主的民族与人类历史上其他的宗教信仰、种族、政治或文化团体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可以从天主的民族的七个特徵显示出来。

    第一个特徵:这个民族是天主的,而不是天主是这个民族的。天主从来不属于任何人,任何民族。他从古代诸民族中为自己选了一个民族,使它成为「特选的种族,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民」(伯前二,9)。

    第二个特徵:人并非因生理血统而成为这个民族的一分子,而是因「从上而生」,「因水和圣神而生」(若叁,3-5),换句话说,是因着信仰耶稣基督,并领受圣洗,才成为天主特选的民族的一员。

    第叁个特徵:这个民族的元首是耶稣基督。″基督″这个名词是希腊文,即″受傅油者″的意思,希伯来文称″受傅油者″为默西亚。耶稣既是天主的民族的头,他受了傅油,所傅的油便是天主圣神本身,也就是说:他全身满溢着圣神。他既然被傅了油,充满圣神,所以,那以他为头的身体,即天主的民族,也同样被圣神所傅油。

    第四个特徵:这个民族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享有天主子女的尊严与自由,他们的心是天主圣神居住的圣殿。

    第五个特徵:这个民族所应遵守的新法律就是爱的诫命,他们必须像基督爱他们一样地去爱别人。若望福音第十叁章卅四节有耶稣给宗徒的话说:「我给你们一条新诫命:你们该彼此相亲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这条新法律是圣神所给的法律,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八章第二节说:「因为在基督耶稣内赐与生命之神的法律,已使我们获得自由,脱离了罪恶与死亡的法律」。圣保禄致酊7b拉达人书第五章廿五节也说:「如果我们因圣神而生活,就应随从圣神的引导而行事」。

    第六个特徵:天主特选的这个民族的使命是成为地上的盐,世界的光,作为全人类合一、希望与得救的极有力根源。

    第七个特徵:这个民族的目的是天主的国。这个国度由天主亲自在人间开创,并继续扩大,直到世界末日再由天主亲自来结束。

    以上所指出的天主的民族的种种特徵,都见于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九节内。天主的民族″教会″除了有上面举出的那些特徵之外,还有叁大职能,即担任司祭,先知和王道的职务。这些职务功能都来自基督,因为天主圣父以圣神傅了他,立他为司祭,先知和君王。他是天主的民族的头,这个民族是头的身体的各部分,所以也分享头的职分。既分享职分,所以也分担使命与服务的责任。

    关于担任司祭的职务,这乃是天主的民族的唯一圣召,人是经由信德和领洗而进入天主的民族中,并参与这个民族的圣召的。大公会议的《教会宪章》第十节说:「主耶稣,由人间选拔出来的大司祭,把新的民族变成了国家,成为事奉天主,他的父的司祭。因为凡是领过圣洗的人,都藉着重生与圣神的傅油,被祝圣为精神的圣殿和神圣的司祭」。

    天主的民族除了担任司祭的职务,也担任基督的先知任务。这是特指着信德方面的超性意义而说的,因为信德是属於天主的整个民族的。这个民族的成员,不论是在俗教友或圣统人员,一旦完整无缺地接受了传给圣徒们的信仰,并深刻地去体会它,在世上作基督的证人时,他们就成了信仰的先知。

    天主的民族享有基督的司祭和先知任务的同时、也参与基督的王道使命。基督是君王,他怎样表现他的王权呢?他是以自己的死亡和复活,把众人吸引来归向他的。基督是宇宙的君王和主,他屈尊就卑,作了众人的奴仆,因为「他不是来受服事,而是为服事人,并交出他的性命,为众人作赎价」(玛廿,28)。对基督信徒来说,行王道就是服务基督,尤其是服务贫穷弱小和受苦的人,因为教会在这样的人身上看出他的建立人基督的面貌形相,这位基督是贫穷的,受苦的。天主的民族乃是以效法基督,与基督一起为贫穷受苦的人服务的途径,来表现其王道的尊严的。

    关于天主的民族享有基督王道与司祭的任务这个观念,第五世纪的圣良一世教宗,也就是通称的圣大良教宗,曾有这麽一段很明确,又简洁的训导说:

    所有在基督内重生的人,都因着十字架的标记而享有王家的尊严。他们又因着圣神的傅油,被祝圣为司祭。所以,不仅仅那些执行我们的职分所赋予的特定服务的人才是司祭,凡是基督信徒,拥有灵性神恩,又知道使用理性,他们都是王族的成员,都参与司祭的职务。

    难道一个人以心灵指导肉体,使之服从天主,他不就在执行王道的任务吗?难道一个人以纯洁的良心奉献给上主,把我们祭礼中无玷的祭品放在心灵的祭台上,奉献给上主,他不是在执行司祭的职分吗?」

    以圣良一世教宗这段话,我们结束今天这篇普世教会要理的讲解。现在我们把它的叁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基督为我们舍弃了自己,是为救我们脱离一切罪恶,使我们成为一个属於他的纯洁民族」(铎二,14)。

    第二点,「你们是特选的种族,王家的司祭,圣洁的国民,属于天主的民族」(伯前二,9)。

    第叁点,人经由信德和圣洗而成为天主的子民。每个人都受召唤来共同形成天主的新民族,好使众人在基督内形成唯一的家庭,形成天主唯一的民族。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4. 教会:基督的身体
    耶稣基督自从在加里肋亚开始他的传教生涯时,便召选门徒和他一起生活,把天国的奥秘启示给他们,让他们分担他的使命,分享他的喜乐,也分他的痛苦。但是不止於此,耶稣也多次谈到那些跟随他的人将和他有更密切的共融。若望福音第十五章四到五节有耶稣的话说:「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同一部福音第六章五十六节也说:「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这是更进一步地指出他的身体和我们的身体要以奥秘却真实的方式共融。

    当耶稣离开他的门徒後,他并没有留下他们孤零零地。他曾许下他要和他们在一起,直到世界穷尽,於是派遣圣神到他们心中。从某方面看,耶稣虽然不再与门徒们在一起,但他和门徒的共融却变得更浓更密切。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七节说:「耶稣从一切民族中号召了他的弟兄们,把自己的圣神赋给他们,以组成他的玄奥身体」。

    把教会比作身体,这彰显出教会与基督的亲密关系。教会不只是被聚集在基督周围,而且与他结合为一,成为他的身体。

    关于教会与基督组成一个身体的关系,新编普世教会要理举出叁个特点说明,即:教会成员因为与基督结合为一,所以成员共组成一体;基督是这个身体的头;教会是基督的净配。现在我们逐一来解说这叁个特点:

    关於″教友组成一体″这个特点,要理书说:回应天主圣言,成了基督身体的肢体的教友,都和基督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公会议的《教会宪章》第七节说:「基督的生命在这身体内分施给信友,他们藉着圣事,以玄奥而实在的方式,与受难却光荣胜利的基督结合」。宪章所说的圣事以圣洗圣事和圣体圣事格外真切,因为藉着圣洗,我们都与基督的死亡和复活结合在一起了;也藉着领圣体,我们实际分享了主的身体,我们被提拔起来,与主共融,我们彼此也共融。

    大公会议文献这段话的主旨是:基督信徒藉着领圣洗和圣体这两件圣事,在基督内彼此结合为一,成为基督奥妙的身体,这个奥体表现于外,就是教会。

    教会奥体内的所有成员固然结合为一,但并不因为如此而使每位成员丧失自己的特性。

    《教会宪章》第七节又说:「在组成基督奥体时,肢体不同,其职务也各异。圣神只有一个,他为了教会的利益,按照需要,慷慨分施不同的恩惠」。所以,每位信友都从圣神领受不同的恩宠,为整个基督奥体的益处而发挥不同的,而且必要的功能。他们的目标一致,这个一致性在他们之中产生并激发爱德。为此,宪章同一节又说:「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感到痛苦;一个肢体受光荣,所有的肢体也都感到喜乐」。再说,基督整个奥体凝聚为一的力量也胜过来自人性软弱的分裂倾向,圣保禄致迦拉达人书信第叁章廿七,廿八两节说:

    「你们凡是领了洗,归于基督的人,就是穿上了基督,不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奴隶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为你们众人在基督耶稣内已成为一个」。

    说明了教会是基督的身体的第一个特点,即″教友组成一体″後,我们来谈第二个特点:基督是这个身体的头。圣保禄致哥罗森人书信第一章十八节说:「基督是身体的,也就是教会的头,……他在万物之上独占首位」。基督的这项尊荣尤其表现在教会内;藉着教会,他把自己的国拓展到万事万物之中。因此教会中的每个肢体成员都必须努力,使自己相似于基督,直到基督在自己身上形成为止。《教会宪章》第七节又说:「为此我们被接纳在基督生命的奥迹内,……就像身体结合于头一样,连结于他的苦难,和他一同受苦,为能同他一起享受光荣」。

    基督信徒既以肢体的名分结合于他们的头″基督″,则基督便要照顾他们的成长,使他们逐渐朝着他的方向长进。为达到这个目标,基督在他的教会内赐给他的身体的各肢体必要的恩典和职务,使他们互相帮助,携手走在得救的道路上。

    从这里,我们看出基督和教会共同形成一个″整体的基督″。教会历来的圣人对这个观念都有深刻的认识。圣奥斯定在论若望福音时说:「我们欢欣感谢天主吧!因为他不但使我们成为基督信徒,更使我们成为基督本身。你们曾否想到天主把基督赐给我们当头,这是何等的恩宠啊?所以,你们欢欣喜悦吧!我们已变成了基督。如果基督是头,我们是肢体,那麽我们和基督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人了,……他和我们共同成为基督的极致。」

    最後,我们来谈教会是基督身体的第叁个特点:教会是基督的净配。基督之于教会,犹如头之于身体,其间的相互关系也表现在夫妻的一体与彼此有别的关系上。早在旧约时代,先知们已经有了基督是教会的新郎的观念,这个观念由″洗者″若翰向他的门徒表达得很清楚。若望福音第叁章廿九节有若翰回答门徒的问话说:「有新娘的新郎。新郎的朋友侍立静听,一听到新郎的声音,就非常喜乐。我的喜乐已经满足,他应该兴盛,我应该隐退」。主耶稣也称自己为新郎,就如马尔谷福音第二章十九节所记载的。圣保禄宗徒写给格林多人前後两封书信中也提到教会和每一位信友都是许配给基督的新娘,为使他们成为一个神(格前六,15-17;格後十一,2)。教会是基督纯洁的新娘,为基督所热爱,基督为了她而牺牲自己,好使她成为圣洁无瑕的。

    结束今天这一节要理讲解,我们把其中四个要点介绍给各位:第一点,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死而复活的基督藉着圣神和在圣事内,尤其是在圣体圣事内的行动,把信友团体建立成他的身体。

    第二点,基督的身体是一体的,在这唯一的身体内有不同的肢体和不同的功能。这些肢体彼此关连,而和那些受苦,受考验和受迫害的肢体,关系更为密切。

    第叁点,教会是以基督为头的身体;教会因着基督,在基督内,并为了基督而生活。基督也和教会,并在教会内生活。

    第四点,教会是基督的净配,基督爱这位净配,并为她而献出自己。基督用自己的血净化教会,并使教会成为天主众子女的母亲。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5. 教会:圣神的宫殿
    普世教会要理在谈教会的本质时,有叁个主要的介定:第一个,教会乃天主的民族;第二个,教会是基督的身体;第叁个,教会是圣神的宫殿。前面两个我们都谈过了,今天我们来谈第叁个:教会是圣神的宫殿。

    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前书第六章十九节说:「你们的身体是圣神的宫殿」。教会既然由基督信友组成的,所以教会必然也是圣神的宫殿。圣奥斯定在他的讲道中曾说:「我们的心灵之于我们的肢体,犹如天主圣神之于基督的肢体,之于基督的身体,也就是教会」。庇护十二世教宗在他的《奥体》通谕中也说:「基督奥体中的各肢体之所以彼此结合为一,并与他们最高的头结为一体,这该归功于一个隐含不见的原动力,即基督的神,因为基督的神完全存在于头内,完全居住在整个身体里,也生活在每个肢体中」。可见圣神的确把教会变为生活的天主的宫殿。

    教父里昂的圣依肋内也有相关的话说:「天主的恩典托付给教会管理,……只有在教会内才得与基督共融。这样的共融是藉圣神而完成的。圣神是生命不朽的保证,是我们信德的证明,是升到天主那里的阶梯。的确,哪里有教会,那里就有天主的神;哪里有天主的神,那里就有教会,也有各种恩宠」。

    从教父圣依肋内的话,我们知道圣神和教会是形影不离的。不仅如此,他更在基督奥体的每个肢体中施展具有生命力和救恩功能的行动,他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爱德中建立整个基督奥体:例如藉着具有建设能力的天主圣言;藉着形成基督奥体的圣洗;藉着使基督的肢体成长和痊愈的诸圣事;藉着众恩典之首的当宗徒的恩典;藉着使人按照圣善行事的德行;最後,也藉着各种不同的神恩,这些神恩使信友相称地肩负不同的工作职份,以利教会的更新和建设。

    关於上面最後所提到的神恩,它对教会和信友的生活特别重要,必须加以说明。所谓神恩,不论是特殊奇异的,或是一般简的,全都来自圣神,都是圣神的恩赐,都直接或间接具有教会性质的用途,以建立教会,增进人类的益处和配合世界的需要为目的。神恩既然是天主圣神的恩赐,而且是为了教会全体成员,也为了整个人类的益处而赐给的,所以,不仅是领受神恩的人,就连教会所有子女,都必须以感激的心情来接纳神恩。

    只要这种恩赐的确来自圣神,只要完全根据圣神的推动来使用神恩,则这些神恩对基督奥体的圣化和使徒工作的活力来说,都是美妙的恩宠宝藏。所谓根据圣神的推动,就是指按照爱德的精神。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十叁章的主要精神集中于叁句话:爱超越一切,爱是诸德的灵魂,爱永存不朽。所以,爱德是各种神恩的真正尺度,是测试与衡量神恩的标准。

    正因为如此,任何神恩都必须经过审核,以辨别真伪和性质。没有一种神恩不与教会的牧人发生关系,没有一种神恩不接受教会牧人的指导。所谓接受教会牧人的指导,意思就是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十二节所说的:「辨别神恩的真确性及其合理的运用,是治理教会者的责任,他们应特别负责,不使神恩熄灭,却要考验一切,并择善而固执」。

    圣神赐给基督信友的神恩各有不同,但彼此是相辅相成的。教会牧人识别神恩的真伪和性质,目的就在使各种神恩互相合作,以求整个基督奥体,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益处。

    谈了新编普世教会要理″教会是圣神的宫殿″这一节,现在我们把其中的两个中心思想介绍一下:

    第一个,教会是圣神的宫殿。圣神一如基督奥体的灵魂,是这个奥体的生命的原动力;是奥体有不同功能的肢体,却彼此合一,相辅相成的原则;也是教会各种恩宠和神恩的宝藏。

    第二个,普世教会是以一个民族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的,这个民族是由圣父、圣子及圣神的结合一致而聚集起来的。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6. 至一的教会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八节有这麽一段话说:「这就是基督唯一的教会,是我们在″信经″中承认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至一,至圣,至公,由宗徒传下来的,这是教会和教会的使命的四个主要属性,这四个属性又彼此关连,不能分离。

    这些属性并不是教会给自己找来的,而是基督藉着圣神赐给他的教会的。他更要求他的教会努力实现这四个特点。我们只能藉着信德的眼光,才能看出这些特点是来自天主的。不过历史上的事实也给我们显示出教会至一,至圣,至公,由宗徒传下来的特性。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曾说:「教会所具有的崇高圣德,他的大公一体性,以及他绝不崩溃的稳定性,是他令人相信的重大与可靠理由,也是他负有天主托付给他的使命的有力证明」。

    在这四个属性中,今天我们要谈的是第一个属性:教会是至一的。教会是至一的,这可以从他只有一个来源,只有一位创立者和只有一个灵魂这叁方面来说。说教会只有一个来源,梵二大公会议《大公主义法令》第二节结尾说:「教会合一的神圣奥迹的最高模与根源,就是父和子在圣神内,一个天主在叁位内的合一」。说教会只有一位创立者,大公会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七十八节说:「降生成人的天主圣子是和平之王,他曾以其苦架使人类与天主言归于好,并使全人类融合为一个民族,一个身体」。说教会只有一个灵魂,《大公主义法令》第二节又说:「圣神寓居于信徒内,并充满和管理整个教会,造成信者奇妙的共融,使一切人如此密切与基督契合,成为教会合一的原因」。

    从上面这段话看来,教会的至一性乃出于教会的本质。公元第二世纪希腊教父,亚力山大的克莱孟曾说:「多麽美妙的奥迹啊!宇宙天下只有一位父亲,只有一位圣言,也只有一位圣神,到处都一样。也只有一位童贞女成了母亲,这位母亲我爱称她为教会」。

    教会只有一个,所以是至一的。不过自从教会存在之初,它就有着多种面貌,即同一个教会,却有不同的面貌形象。这种多姿多彩的形象来自天主赐给人的恩典不同,也来自领受天主的恩典的人都不一样。天主的民族只有一个,却由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所组成的。

    天主的民族就是教会,教会的成员各自从天主那里领受不同的恩典,所以各成员的职份和生活状况与方式也不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十叁节说:「在教会的共相交融之下,也有个别教会的合法存在,拥有其独特的传统」。个别教会,也就是我们通称的地方教会,它们各自拥有的多彩多姿独特传统并不与普世教会的一体性对立。然而,我们也得清楚:人类所犯的罪过和罪过的後果不断地在威胁教会合一的恩典。为此,圣保禄在给厄弗所人写信时,早就提醒他们「尽力以和平的维系,保存心神的合一」。(弗四.3)。

    维系教会合一的因素是什麽呢?首要的是爱德。圣保禄向哥罗森人说:「在一切之上尤该有爱德,因为爱德是全德的维系」(哥叁,14)。除了爱德之外,保持教会合一的还有现世有形可见的共融关系。这些关系即是:公开信奉接受自宗徒的唯一信仰;举行同样的圣事礼仪;藉着保管天主家庭内部友爱和谐的圣秩圣事来承继宗徒的职务和事业。

    基督所建立的唯一教会,就是我们的救主在复活之後,托付给伯多禄去牧放的教会。耶稣要伯多禄和其他宗徒传扬并带领这个团体。这个在现世中建立,组织成有如社团的团体继续不断存在于天主教会中,并由伯多禄的继承人和与这位继承人保持共融的主教们来治理。

    关于这个教会,大公会议《大公主义法令》第叁节说:「基督的公教会是救恩的总汇,唯有藉此教会才能获得一切充沛的救恩方法。我们相信以伯多禄为首的唯一宗徒团体,从主那里接受了新盟约所有恩惠的托付,为在现世建立一个基督唯一的身体。凡以某种方式属于天主子民的任何人,都应该完整地加入这个奥体」。

    这段话的最後两句听起来似乎有点问题。的确,《大公主义法令》第叁节一开始就说:

    「在天主的这个唯一的教会中,一开始就有分裂的现象,圣保禄宗徒对这些分裂曾给以严厉的谴责,而後的几个世纪中发生了更多的纷争,有规模不小的团体与公教会失去了完整的共融。对这样的分裂,有时双方都不能辞其咎」。大公会议文献所指出的分裂现象,我们都知道是因异端、背教或裂教而引起的。这种伤害基督唯一的奥体的事件之所以发生,导因于人的罪过。第叁世纪教会一位希腊名作家奥里振曾说:「什麽地方有罪恶,那里就莫衷一是,就有分裂,就有异端,就有纷争。反过来说,什麽地方有德行作主,那里就团结一致,就彼此共融,也因此,所有的信友都只有一个心,一个灵魂」。

    然而,有很多分裂现象是前人留下来的,有很多基督信徒是不期然或不由己地处在分裂的团体中。对这种不幸的处境,″大公主义法令″第叁节又说:「对现在出生于这些团体并接受其教育而信仰基督的人,不得责以分离的罪,公教会仍然以兄弟般的敬爱看待他们。……他们既然在圣洗内因信仰而成义,就与基督结为一体,因而应该享有基督徒的名义,理应当被公教徒看作主内的弟兄」。

    梵二大公会议还有更具远见,更有大公精神的见解;《教会宪章》第八节说:「在教会这个组织之外,仍有许多圣化及真理的要素存在」。《大公主义法令》第叁节也说:「教会赖以建立和生存的要素,存在于天主教有形垣之外的,还有许多,例如书写成书的天主圣言,圣宠的生命,信、望、爱叁德,以及圣神所赐的内在恩惠与有形可见的要素」。

    方才所说的「天主教有形垣之外」,无非是指天主教以外的信仰基督的教会团体。基督的神也藉这些教会团体来作拯救世人的工具。这些工具所具有的拯救力量来自基督赐给天主教会的完整恩宠和真理。这一切益处全都来自基督,也归向基督,并促使教会走向合一。

    合一,基督一开始就赐给教会了,《大公主义法令》第四节指出:「我们相信(合一)在公教会内永存不失,并希望它不断增长,直到世界末日」。基督不断把合一的恩典赐给教会,但是教会必须不断祈祷,并努力保存和巩固基督所愿意的合一,而且使这个合一变得更完美。耶稣在受难之前曾为教会的合一祈祷,也不间断地为他的门徒的合一祈祷。若望福音第十七章有耶稣的话说:「父啊!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你在我内,我在你内,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所以,渴望基督信徒合一,这已经是基督的恩典,也是圣神的呼吁。

    为能相称地接受基督的恩典,并回应圣神的呼吁,教会和它的成员必须不断更新自己,忠于自己的圣召,这是合一运动的力量。每位基督信徒也应该悔改皈依,要善度福音的生活,因为对基督所赐的恩典不忠实,乃是教会分裂的理由。再者,所有信徒要多作团体祈祷,因为内心悔改归依,度圣善的生活,加以私祈祷和公祈祷,这一切都形成大公合一运动的灵魂,也可以称为精神上的大公运动。在这种大公精神的前导之下,教友要多方努力认识信仰基督的其他教会弟兄,而各教会的信友和神学家也应该多接触,多对话,在社会服务工作上也多合作。

    最後,我们要遵照大公会议《大公主义法令》第五节的指示说:「整个教会,不论教友或牧人,都应该关心合一的重建工作」。但是就如同法令第廿四节所指出的:「使全体基督信徒在基督所建立的唯一教会的合一中修好,这是超越人的能力的。因此,我们把整个希望寄托在基督为教会的祈祷,寄托在天父对我们的慈爱,并依赖圣神的德能。」

    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结论介绍给各位:

    教会是至一的:它只有一位主,表明唯一的信仰,由唯一的圣洗而诞生,形成唯一的身体,由唯一的圣神赋予生命,怀着唯一的希望。当希望实现时,所有的分裂都将被克服。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7. 至圣的教会
    天主教友今天诵念的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在表明了对天主圣父,圣子和圣神的信仰之後,接下来的一段经文是:「我信至一,至圣,至公,由宗徒传下来的教会」。今天我们要谈的要理是″至圣的教会″。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卅九节有这麽一段话说:「我们相信教会是永远神圣的。

    的确,与圣父及圣神同被称为唯一圣者的天主圣子基督,他爱慕教会如同净配,为教会而献出自己,为能圣化他。又为了天主的光荣,使教会与自己结合成为自己的身体,并以圣神的恩典充满了他」。

    大公会议这段话间接地反映出教会是天主的圣洁子民,教会的全体成员都受召唤修德成圣。

    教会既然与基督结合,成为基督的身体,并受到基督的圣化,所以,事实上,教会藉着基督,在基督内,也成了圣化人的奥体。这个奥体的一切活动都以在基督内使人成圣,并光荣天主为终向。大公会议《大公主义法令》第叁节说:「基督的公教会是救恩的总汇,在这公教会内有获得救恩的一切方法」。《教会宪章》第四十八节也说:「在教会内,我们藉天主的圣宠而获得圣德」。

    「现世的教会虽然不完美,但已经拥有真正的圣德」(教会48),教会内的成员仍需努力,以便修得完美的圣德。既然教会中「有如此众多而美妙的得救方法,所以每位教友,无论身处何等身分与状况,都被天主召唤,遵循各自的途径,走向成全的圣德,效法天父的完美」(教会11)。

    教会内每一位成员都受天主召唤成圣。成圣有个基本秘诀,就是爱德。爱德是圣德的灵魂,《教会宪章》第四十二节说:「爱德指导各种成圣的方法,赋与生气,并导向目的」。

    圣女小德肋撒在她的自传中写说:「我知道只有爱催促教会中每个人有所行动,要是爱的热火熄灭了,就连宗徒也不会去宣讲福音,致命者也不会他们的热血。……我知道爱拥抱一切圣召,爱是一切,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换句话说,爱是永的」。

    「基督是圣洁无瑕的,他从未有过罪过,他来到世界只是为了补赎人类的罪债。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当然也是圣洁的,不过在教会的怀中却有罪人,所以教会必须不断地净炼自己,不断地作补赎,以求革新」(教会8;大公3;6)。教会的子女中常有罪人,直到世界末日都将如此,罪恶的莠子一向参杂在福音良好的麦禾中。所以,教会聚集了为基督所救赎的罪人,他们一生走在不断圣化自己的旅程中。

    保禄六世教宗在他的《天主子民的信经》第十九节中说:「教会既然只有圣宠的生命,所以虽然其中仍有罪人,它还不失为圣洁的。教会的成员若度教会的生命,就会圣化自己。

    反之,若脱离了教会的生命,就会陷入罪恶和混乱,阻碍自己成圣。所以,教会因罪恶而受苦,并为罪恶作补赎,它也有权柄以基督的血和圣神的恩典,治愈它的子女的罪过」。

    教会子女的成圣需要借助圣人的芳表。所以教会本着生活在他内部的,使人成圣的圣神的德能,把那些以英勇的精神,善度圣德的生活和忠于天主的圣宠的人册封为圣人,好提供给教友圣化的表样及代祷的人,以支持他们的希望。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颁布的《在俗教友在教会与世界中的圣召及使命》劝谕第十六节说:「圣人圣女在教会历史中最困难的时代,常是革新的泉源和根由」。同一道劝谕第十七节又说:「教会的圣德是使徒工作和传教事业的秘密本源与准则」。

    教会除了是至一的之外,也是至圣的。《教会宪章》第六十五节说:「虽然教会在至圣童贞圣母内已经达到她那无玷无瑕的完美境界,但是教友仍在努力克服罪恶,修德成圣。因此,他们举目仰望圣母玛利亚」。

    本篇要理的结语是:在至圣童贞玛利亚内,教会已然完全圣洁。

    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结论介绍一下:

    教会是至圣的,因为创造他的是天主;为他而奉献出自己,以圣化他的,也是他的净配基督;赋给他生命的是圣德的圣神。教会内部固然也包括罪人,但他却是出泥拔污,无玷无瑕的。教会的圣德在圣人圣女身上反映出来,他在至圣童贞玛利亚内已经完全圣洁。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8. 至公的教会
    今天普世教会诵念的信经都统一采用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不过此间意大利天主教主教团规定:在复活期间,全国举行弥撒圣祭时,诵念″宗徒信经″。这两篇信经都有″教会至公″的信条。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念说「我信至公的教会」,″宗徒信经″则念说「我信圣而公教会」。不论是至公的教会或公教会,意义完全相同一致,都是天主公教会那个″公″字。″公″这个字就是普世,普遍的意思,更是完整,整体的意思。

    天主教称为公教会,这有双层的意义:

    第一层,教会是至公的,因为基督临在其间。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说:「什麽地方有耶稣基督,那里就有天主公教会」。在教会内生存的是基督的整个身体,这个身体和它的元首结合在一起。教会之所以为基督的身体,并与元首基督密切结合,这意味着教会从基督那里领受完整的得救方法。这完整的得救方法是:能表明正确与完整的信德,度完整的圣事生活,领受继承宗徒的职务。至公、这是教会的基本特质,从五旬节圣神降临那天开始就是这样,将来也是一样,直到基督再度来临为止。

    第二层,教会是至公的,因为基督派遣它去向普世万民宣讲得救的喜讯。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十叁节说:「所有的人都被邀请参加天主的新民族。因此,这个民族在保持一体和唯一之下,应该拓展到全世界,直到万世万代,以满全天主的圣意,因为天主在起初即创造人性为一个整体,他要把分散的子女重新聚集为一家。……这种装饰美化天主子民的大公特性是上主的恩赐,凭着这个恩赐,公教会得以有效而且不停地努力,使全人类和他们的一切美善都归属于元首基督」。

    上面所提到的双层意义,即基督临在教会中,并派遣教会向普世万民宣讲得救的喜讯,显示出天主教会至公,普遍的特质。然而,从基督建立教会以来,在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特色的教会团体,它们彼此甚至不认识,不往来,我们如何称这些各地的教会团体共同组成普世公教会,成为基督唯一的奥体,而且它们各自也是至公的教会呢?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廿六节说:「基督的教会真正存在于所有合法的地方性教友团体中,这些服膺他们的牧人的团体,也称为新约的教会。……在这些地方教会团体中,信友们因为听从基督福音的训诲而聚集在一起,并举行主的晚餐的奥迹。……这些团体中,即使有些是很微小,很穷苦,或散布在穷乡僻壤,基督同样临在其间,并因此而共同组成至一,至圣,至公,由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上面《教会宪章》这段话对地方教会的性质已有基本的描写。所谓的地方教会,根据梵二大公会议《主教在教会内牧灵职务法令》第十一节,以及教会法典第368和第369条的内容,通常是指教区。所谓教区,是指一个基督信友的团体,在信仰和圣事中,与他们受命继承宗徒职务的主教彼此共融,而形成的地方教会。这样的地方教会是按照普世教会的形象组成的,而普世教会也因此存在于地方教会中,就像一个人是由身体的各肢体组成的,他也存在于每个肢体中一样。

    各地方的天主教会都因为与地方教会之一的″罗马教会″密切共融,而成为不折不扣的″公″教会。为什麽与″罗马教会″密切共融,才能成为普世公教会呢?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说:「罗马教会主理整个教会的爱德工作」;法国里昂主教圣依肋内说:「罗马教会有其神圣的首席地位,所以任何地方教会必须始终以它为归向」;精修圣马西莫说:「的确,由于天主圣言降生为人,来到我们中间,所以散布在每个地方的教会团体一向认定罗马伟大的教会是它们唯一的基础,因为根据救世主的许诺,阴间的门绝对胜不了它」。

    关於普世教会由地方教会组成这个观念,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看法。保禄六世教宗在他的《在新世界中传播福音》劝谕第六十二节中提醒说:「我们必须慎重,不可以视普世教会为一个数量的总和,或是由地方教会组成的联盟。普世教会与地方教会仍旧是同一个教会,这个教会因为它的圣召与使命,一旦深入各种文化、社会及人性环境中,就以不同的相貌和不同的外在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保禄六世教宗劝谕的这段话指出了各地教会都有自己的灵修和神学资产,自己的礼仪表现方式,自己的规矩。这些多彩多姿的丰富内容彼此协和不背,充分显示不能分割的教会的至公特性。

    谁是天主公教会的成员呢?《教会宪章》第十叁节说:「所有的人都被邀请加入天主子民的至公团体中。……不论是公教信友,或其他信仰基督的人,或是天主圣宠所愿拯救的一切人类,都隶属或走向这个教会」。同一宪章第十四节又指出:那些领有基督的神,接受教会的全部组织和在教会内所设立的各种得救的方法,并在教会有形的组织内,以信仰、圣事、教会行政及共融,来与藉着教宗和主教来治理教会的基督联在一起的人,便是完整地加入教会团体。然而,那些虽然加入教会,却不坚守爱德,身在教内,心在教外的人,依然不能得救」。

    《教会宪章》第十五节又说:「对那些领受圣洗,享有基督信徒美名,但不承认全部信仰,或不在伯多禄继承人领导之下保持共融合一的人,教会有很多理由知道自己仍与他们连结在一起」。《大公主义法令》第叁节也说:「那些信仰基督并妥当领受圣洗的人,与公教会仍保持着虽然不完美,却有某种程度的共融」。

    至于天主教和东正教各教会团体的共融关系已经非常深入,只差少许双方就能达致完美的共融,一同举行主的圣体圣事。

    现在我们把今天这篇要理的结论介绍给各位:

    教会是至公的:他宣报完整的信德;备有并管理所有得救的方法途径;受派前往各国民族,向所有的人说话;万世万代如此;传教是他的本质。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59. 教会与非基督信徒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十六节一开始这样说:「那些尚未接受福音的人,则由各种方式走向天主的子民」。

    尚未接受福音的人是谁呢?当然是指信仰基督以外的人。然而,这些大约卅五亿非基督信徒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在信仰上比较接近基督信仰。其中最接近的首推犹太教徒,其次是伊斯兰教徒。我们先来谈教会与希伯来犹太人的关系。

    ″教会″这个新约天主的子民在探讨自己的奥迹时,发现自己与希伯来人的关系。希伯来这个民族是天主在人类中首先选出来接纳他的话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信仰与其他非基督宗教的信仰的不同,在于它在旧约时期中已经符合了天主的启示。圣保禄致罗马人书第九章说:「他们是以色列人、义子的名分、光荣、盟约、法律、礼仪以及恩许,都是他们的,圣祖也是他们的,并且基督按血统来说,也是从他们而来的」。

    就未来而说,旧约的天主子民和新约的天主子民都朝着相似的目标前进,也就是说,他们都期待默西亚的来临或再度降来。对新约的子民,即基督信徒来说,他们所期待的是死而复活的默西亚的再度降来,他们承认将再度来临的默西亚是主,是天主的儿子;对犹太教徒来说,他们仍在等待世界末日时默西亚的出现,为此,对他们来说,默西亚的形象仍然隐蔽,无法认识清楚。说得彻底一点,犹太教徒至今还在等待默西亚的来临,对耶稣基督这个人,他们根本不予以理会,好像耶稣基督不存在,或者承认他这个人的存在,但不认为他是他们所期待的默西亚。

    其次,我们来看一看教会和伊斯兰教徒的关系。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十六节说:「天主救人的计画也包括那些承认造物主的人,其中首推伊斯兰教徒,他们自称具有亚巴郎的信仰,同我们一样地钦崇唯一、仁慈、末日将要审判人类的天主」。大公会议文献这段话虽然简短,却清楚有力,它指出伊斯兰教徒和基督信徒同样本着圣祖亚巴郎的信仰,钦崇至高唯一的造物主天主。因此,这两个宗教在信仰的关系上可以说是同出一源。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教会和犹太教徒及伊斯兰教徒既有了上面提到的比较密切的关连,和这两大宗教之外的其他宗教也有不为人所否认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全人类共有的同出一源,同归一宿的基本关系。大公会议的《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第一节指出:「各民族原是一个团体,同出一源,因为天主使全人类居住在世界各地;他们也有同一个最後的归宿,就是天主,他的照顾、慈爱与救援普及众人,直到被选的人都聚集在圣城为止」。

    《教会宪章》第十六节又说:「至于那些在幽暗和偶像中寻找他们所不认识的神的人,天主也离他们不远,因为是他在赐给众人生命,让一切呼吸,…他愿意人人都得救」。为此教会认为各宗教所含有的真与善,都是为接受福音作准备,是光照每个人的天主所赐给的,为使每个人都能获得生命。

    不过,话说回来,人的宗教信仰态度也显出人的有限与错误,以致在自己心中对天主的形象有不正确的认识。″教会宪章″第十六节又指出:「不幸的是人经常为恶神所蒙骗,以致神志昏迷,视天主的真理为虚妄,舍造物主而事奉受造之物,或醉生梦死,好像天主不存在一样,使自己陷于失望的绝境」。

    天主为了重新聚集他那些因为罪恶而失落,误入歧途的子女,所以决意召集全人类在他的圣子的教会中。正因为如此,教会成了人类必须重新找到团结一致和救援的地方。圣奥斯定说教会是「已经修好的世界」,就是这个意思。圣盎博罗削也说:「教会是乘着圣神之风,扬着主的十字架之帆而启航的船,它在这个世界中安稳地航行」。教会初世纪的教父们也喜欢把教会比作诺厄的方舟,只有这艘方舟在洪水中得救。

    教父们把教会比作诺厄的方舟,为此他们常说「教会之外没有救恩」。教会之外没有救恩,这句话应该怎麽去了解呢?从正面看,它意味着:一切的救恩都由基督元首藉着他的身体″教会″而来。关于这一点,《教会宪章》第十四节说:「神圣大公会议遵循圣经和圣传,强调这个旅途中的教会为人的得救是必要的,因为得救的唯一中保和途径就是基督,他在自己的身体内,就是在教会内,和我们同在。他亲口明白地训示信德及圣洗的必要,也确认了教会的需要,而圣洗则是进入教会之门。所以,如果明知天主藉耶稣基督所创立的天主公教会为得救必经之路,却不愿加入,或不愿在教会内坚持到底,便不能得救」。

    不过上面梵二大公会议这段话并不包括那些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不认识基督和教会的人。《教会宪章》第十六节说:「那些非因自己的过失,而不认识基督的福音和他的教会的人,却诚心寻求天主,并按照良心的指示,在天主圣宠的感召下,实行天主的圣意,他们是可以得到永生的」。

    新约希伯来书第十一章第六节说:「没有信德,不可能中悦天主」。虽然天主有很多途径,能使那些不因自己的过失而不认识福音的人得到信德,必竟,向天下万民宣讲福音仍然是教会无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他的神圣权利。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0. 传教是教会至公性的要求
    信经中当信道理之一是「教会是至公的」。就因为教会是至公的,所以教会必须传教。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七节说:「虽然天主有方法,能够引导那些非因自己的过失而不认识基督的人,得到为中悦天主无可或缺的信德,可是宣传福音仍是教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它神圣的权利」。

    教会为什麽必须传播福音?大公会议的《教会传教工作法令》开宗明义就说:「教会受天主派遣给万民,作为拯救普世的圣事。它为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大公性的要求,也为了遵从它的创立者的命令,而努力向全人类宣布福音」。大公会议文献这段话的思想来自玛窦福音结束的几句话。当耶稣要升天时,给宗徒留下遗训说:「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穷尽」。

    上面引用的大公会议文献与福音的那两段话,已经足够说明教会为什麽必须传教的理由。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教会传教工作的来源与目标。

    教会受上主派遣去传教,这项使命的源头来自天主圣叁永的爱。《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二节说:「旅途中的教会在本质上即带有传教特性,因为按照天主圣父的计画,教会是源于圣子及圣神的使命」。至于教会传教使命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人类都能分享天主圣父及圣子在他们相爱的神之内的共融。

    了解了教会传教使命的来源与目标,我们再来看一看教会传教的动因。这个动因是天主对人类的爱。教会既然是天主拯救普世人类的圣事,所以教会必然要从天主对世人的那份伟大无比的爱中,汲取传教的义务,心火和力量。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後书第五章有话说:「因为基督的爱催促着我们」;致弟茂德前书第二章也说:「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认识真理」。

    圣保禄致弟茂德前书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主要人透过认识真理的途径来获得救恩。换句话说,救恩存在真理内,所有随从真理之神感召的人,事实上都已经走在得救的道路上了。然而教会受托付保管天主的真理,所以必须主动把这个真理提供给渴望认识它的人。教会正因为相信天主拯救世人的普遍计画,所以向天下万民传播福音是教会的本质与特性。

    教会应该怎样向世人传播福音呢?他必须以怎样的态度,以什麽途径来传教呢?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救主的使命》通谕第廿一节中说:「圣神是教会所有使命的主角」,这也就是说,是圣神在引导教会走传教的道路。《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五节说:「基督被派遣,把福音带给穷人。教会在历史中继续并发扬基督的使命,它受到基督的神的启迪,必须遵循基督所走的道路前进;基督的道路即贫穷、服从、服务、自我牺牲到底,至死不渝」。

    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公元第二、第叁世纪着名的护教学家戴尔都良说:「致命者的血是基督信徒的种子」。

    当然,教会必须步武基督的芳踪,才能实践基督托付给他的使命。然而教会并不敢因此而自豪,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四十叁节说:「即在现代,教会也知道,在它所带来的福音和负责宣讲福音者的人性弱点之间、存在着多远的距离」。既然知道自己原是配不上宣讲福音,所以宣讲福音的人必须不断地悔改,更新自己,多作补赎,走十字架狭窄的道路,这样才能拓展基督的神国。的确如此,《教会宪章》第八节说:「基督在贫穷与迫害之下,完成了救赎的工程,教会也奉命走同样的道路,为把救赎的成果贡献给人类」。

    为此,教会传教的工作极需要耐心;首先向尚未认识,尚未信仰基督的民族或团体宣讲福音,然後在当地建立信友团体,作为天主临在世界的标记;接着便是建立地方教会,展开福音与本地文化结合的工作。当然,这一连串的传教步骤工作在细心耐心经营之後,不见得会获得即时的成果。在个人,社会和民族方面,教会是一步一步地接近并争取他们,使他们加入教会至公的圆满境界中。

    这里提到教会至公的圆满境界,这很重要,因为教会的本质固然是至公的,但是教会家庭内部至今仍然分裂,教会若想向全人类传播福音,使人人加入至公的教会,就不能不先要求基督信徒先努力寻求合一,否则,就如梵二文献《大公主义法令》第四节说的:「基督信徒的分裂阻止教会与那些已经领洗,但不与教会完整共融的分离子女达到它固有而完全的至公性。甚至教会本身在它的实际生活上,也难以从各方面表现完整的大公性」。

    最後应该强调的是:传播福音的工作需要配以和尚未接受福音的人士进行一种互敬互重的对话。从这样的对话,信友不但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天主蕴藏在各民族中的真理与恩宠,也可以从中获取益处,因为教友向不认识福音的人宣讲福音,目的就在强化,完成并提升天主散布在各民族间的真理与美善,同时让各民族都得到净化,脱离错误和邪恶的困境,以增进人的幸福和宣扬天主的光荣。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1. 教会是由宗徒传下来的
    今天普世教会普遍诵念的″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在表明相信一个″至一、至圣、至公″的教会的存在之後,又接上一句说:我信″由宗徒传下来的教会″。

    为什麽我们要相信教会是由宗徒传下来的呢?理由很单纯,因为教会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宗徒,基督把他的教会建立在宗徒身上,所以教会是由宗徒传下来的。这个信念有叁层意义:

    第一层:教会被建立在宗徒的基础之上,而且将永远如此。宗徒是基督亲自拣选,为他作证,并受他派遣向全人类宣讲福音的人。

    第二层:教会藉着居住在它内的圣神的帮助,保存并传递它受自宗徒的教导,得自宗徒的信德,以及听自宗徒的圣善的话。

    第叁层:在基督重新来临之前,教会将继续受到宗徒和继承他们的牧灵使命的主教的教诲,圣化和指导。宗徒的继承人主教共同形成一个普世性的主教团,这个全球性的主教团由司铎协助,并与普世教会最高牧人,即伯多禄的继承人合一共融。

    教会是由宗徒传下来的,所以传递教会,让教会向横的广度发展,也向纵的深度扎根传承下去,乃是宗徒的使命。″宗徒″这个名词,希腊文的原义是″受派遣者″的意思。耶稣本身也是受派遣者,他被圣父派遣来到世界上,执行救赎人类,创立天国的使命。耶稣一开始执行他的使命时,「便把自己所要的人找来,……选定了十二人为同他在一起,也为派遣他们去讲道」(谷叁13-14)。从这时候起,他所选的十二个人就成了受他派遣的人,也就是宗徒。在宗徒身上,耶稣继续实现自己的使命,他派遣他们,就如父派遣他一样(若廿21)。为此,宗徒的职务就是继续耶稣的使命。耶稣向他的十二位宗徒说:「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玛十40)。

    十二位宗徒因此和耶稣及耶稣的使命密切连结在一起。耶稣曾说:「子由自己不能作什麽」(若五19,30),他一切受自派遣他的父。也因为如此,耶稣所派遣的人,没有耶稣,同样什麽也不能作,因为是耶稣差遣他们,并赋给他们完成使命的权柄。宗徒都知道是天主使他们成为新约的仆人,成为基督的使者。

    宗徒从主耶稣那里学到,也得到很多必须传递给後人的精神资产。不过其中有两件是无法传承下去的,就是作为耶稣的复活的亲眼见证人,以及作为教会的基石的身分。这两件使命随着宗徒的生命的结束而结束。然而,有一件事却是和宗徒的使命共常久的,那就是耶稣要和他们在一起,直到世界穷尽。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廿节说:「由基督托付给宗徒的天主的使命,一直要延到世界末日,因为他们负责传授的福音是教会世世代代整个生活的原则。为此,宗徒……便注意到设立继承人的问题」。

    宗徒的继承人就是主教,《教会宪章》第廿节另有两段有关的话说:「为了要使托付给他们(宗徒)的使命,在他们死後仍得继续,于是宗徒把完成并巩固他们开创的事业的职务,好像留下遗嘱一样,交给了他们的直接助手,叮嘱他们照顾整个羊群。圣神把他们安置在羊群内,为叫他们牧放天主的教会。所以,宗徒们便安置了这样的人,并吩咐他们在他们死後,要使其他可靠的人也继承他们的职务」。

    宪章同一节另一段又说:「就如上主独特授给宗徒之长伯多禄的职务将存留不替,并要传递给以後的继承人一样,其他宗徒牧放教会的职务也同样将存留不替,并要由主教品级的人永久去执行。神圣大公会议因而确认主教由于天主的指定,继承了宗徒的职位,作教会的牧人。凡是听从主教的,就是听从基督;谁拒绝主教,就是拒绝基督和派遣基督的那一位」。

    教会是从宗徒传下来的,这除了因为宗徒是教会的基础之外,更因为教会在信仰和生活上,透过教宗和主教,而与圣伯多禄和宗徒共融;也因为整个教会和宗徒一样,受到派遣,负责向天下万民传播福音的使命。教会由教友组成,教友包括神职人员,在俗教友和男女修会会士。教友既然负有教会承受自宗徒的传教使命,所以每位教友都有共通的基本圣召,即是″使徒工作″的圣召。所谓使徒工作,就是基督的奥体″教会″为向全世界宣讲天国而从事的一切活动。

    教会整个使徒工作的泉源是基督,任何使徒工作,不论是由神职人员或普通教友或会士修女从事的,它的成果如何,都视他们与基督的结合程度而定。使徒工作的性质与方式固然因每位教会成员的不同圣召神恩而或有所不同,但是这种工作的基本依据是相同的,即爱德。爱德,就如大公会议《教友传教法令》第四节所说的,是一切传教事业的灵魂。

    教会是至一、至圣、至公、由宗徒传下来的。这四个特牲组合成教会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因为天主的国已经存在于教会内,只不过目前尚未建立完成而已,它要等到世界末日才会完全实现。现世教会中的天国是随着基督的降临而来到的。这个天国在每位信仰基督的人心中成长,直到世界穷尽时,才会完美地展现出来。

    现在我们把这篇要理的两点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点,教会是由宗徒传下来的,它建立在″羔羊的十二位宗徒″这些坚实持久的基石之上;这个教会牢不可破,被保存在不会错误的真理之中,因为基督藉着伯多禄和宗徒,以及他们的继承人教宗和全球主教团在治理它。

    第二点,信经所宣誓表明的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是基督唯一的教会虽然在天主教有形可见的组织形体之外,仍有许多圣化和真理的要素,但是基督唯一的教会仍存在于由伯多禄的继承人和与继承人共融的主教所治理的天主教会中。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2. 教会圣统制的建立
    教会是基督所创立的,由宗徒传下来的新约的天主子民。这个子民既是一个团体,又肩负着使徒传教的使命,所以必然以一个有组织的形态出现在世人眼前。对这样一个团体组织的性质,梵二大公会议文献有很多地方论及。

    《教会宪章》第卅一节说:「教友们以圣洗圣事和基督结为一体,成了天主的子民。他们既然以自有的方式,分治基督的司祭、先知和王道的职务,所以被召,在个人分内,去执行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内和在世界上的使命」。这段话没有详细指出教会的组织性质,但已经点出教会信友的圣召职务。《教会宪章》第卅二节则进一步说:「每位信友都是在基督内重生,因此他们在尊严和行动上完全平等。

    正因为有这样的平等,所以每位信友都按照自己的状况和职份彼此合作,共建基督的身体」。

    这段话已经更进一步提到信友彼此平等,互相合作,共同建立基督奥体″教会″的任务。信友在尊严和行动上固然平等,但平等并不是说每人的圣召职务相同。上主愿意他奥体的各部分有别,为的是使这个奥体结成一体,以发挥它的使命。大公会议的《教友传教法令》就清楚地说:「在教会内职份虽然有别,使命却是一致的。宗徒和他们的继任人从耶稣那里接受了以他的名和他的权威,教诲,圣化和治理教会的职务。至于在俗教友,由于他们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和王道的职务,所以各按自己的身分,在教会和世界上也执行着全体天主子民的使命」。

    这一段已经很清楚地指出宗徒的继承人和在俗教友在教会和世界上的职务是不同的。在教会团体中,除了接任宗徒职务的圣职人员和在俗教友之外,还有另一种身份的人,他们或来自圣职界,或来自在俗教友,他们尊奉福音的劝谕,以特殊的方式,度献身于主的生活,以增进教会拯救世人使命的功效。这些人就是通称的修会会士修女。

    教会团体组织结构中,最明显的就是它的圣职结构,也就是通称的教会圣统制度。这种结构制度是基督亲自建立的,他赋给结构制度中的人权威,使命,也给他们指出方向和目标。《教会宪章》第十八节说:「主基督为了牧放天主的子民,使之不断地成长,于是在教会中设立了各种职务,以谋求全体子民的益处。这些秉有神圣权柄的职员,都在为他们的弟兄服务,好使每一位属于天主子民的人,……都得到救恩」。

    由此看来,基督在教会内所设立的圣职人员,旨在为世人的得救服务。圣保禄写信给罗马人说:「要是人从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能听到呢?若没有先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呢?」(罗十14-15)。的确,没有人,不论是个人或团体,能向自己宣讲福音。信仰是出于讲道,没有人能赋给自己宣讲福音的使命。那受到上主派遣去讲话和行动的人,不凭自己,而是凭基督的权威行事;他也不以教会团体成员的名义,而是以基督之名向教会团体讲话。没有人能赐给自己恩宠,因为恩宠是被给的,是被奉献出来的。

    以上所说的这一切,无非是要指出:教会需要由基督授权,赋以资格,以分施恩宠给信友的职员。这些职员从基督领受使命和神圣的权柄,并以基督元首的身分来行事。教会传统上称这些职员的职务为圣事,而领有这个圣事的职员为圣职人员。圣职人员凭着他们所领的圣事,去作他们凭自己不能作的事。他们的职务由教会以特定的圣事来赋予。由此可见教会内的职务具有圣事的本质。

    教会职务的圣事本质有叁个特性,即服务的特性,集体的特性,个人的特性。现在我们逐一说明:

    关于服务的特性,由于教会内圣职人员的使命和权柄完全来自基督,他们并效法基督而生活,所以他们的确是基督的仆人,因为基督为了我们的缘故,自愿取了奴仆的形体。再说,圣职人员宣讲的话和分施的恩宠并不出于他们,而是来自基督,是基督托给他们来为别人服务的,所以,圣职人员是自愿作众人的仆人的。

    关于集体的特性,我们知道当初耶稣开始出外传教时,选立了十二位宗徒成一个团体。

    这个团体既是新约以色列子民的种子,又是教会圣统体制的原始。十二位宗徒是基督同时选立的,又同时派遣他们去传教,他们之间的友爱合一增进了全体基督信徒的友爱共融。为此,每位主教是在全球主教团之内执行他的职务,他与罗马的主教,伯多禄的继承人,全球主教团的头共融。至于司铎,他们则在主教的领导之下,在教区的司祭团之内执行他们的职务。由此可见圣职人员所执行的职务,虽然是出自自己的行为,却含有教会集体领导的真实意义。

    关于个人的特性,我们知道神职圣召是主耶稣向圣职人员每个人个别的召叫。耶稣召叫他们各自回答他的邀请,在接受共同的使命之下,以个人的生活为他作证,以个人的行动来执行全球主教团或教区司祭团的职务。所以,神职人员以基督之名所执行的服务工作,既是团体性的,又是个人性的。由此我们看出教会圣统制的内容和意义。

    现在我们把本篇要理的两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天主制定在教会内有圣职人员,这样的人员在教会法典中称之为神职人员;神职人员以外的信友称之为在俗教友。从神职人员和在俗教友中又产生一些尊奉福音劝谕,以特殊方式献身事主,为增强教会救恩使命效果的人。

    第二点:基督使他的宗徒和宗徒的继承人分担他的使命,派遣他们去宣讲信仰并建立天国。他们从基督领受以他的身分行事的权柄。

    我们梵蒂冈电台,随从教宗的指导,将开设几项节目,专门介绍新编普世教会要理的详细内容。同时亦为了响应广大听众的来信要求,渴望能早日获得教会信仰和天主教教义的信仰宝库。为此特将《天主教要理》译成广播稿,每日向广大听众播放。今又将广播稿编成小册,分四册印出,以不辜负天主的特恩和广大听众的期望。但是这广播稿仅为提供大家作参考之用,并非正式文献。且因翻译人手及能力的有限,不足之处,祈请指正,不胜感激。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3. 全球主教团及其元首教宗
    基督所创立的教会是个具有圣统制形式的信友团体,圣统制形式中最明显的部分信友即是圣职人员。圣职人员从基督领受使命和权柄,以基督的身分向世人说基督要说的话,行基督要行的事。所以,圣职人员是基督的仆人,他们奉基督派遣,为基督的羊群服务,必要时,为羊群牺牲自己。

    圣职人员包括神父与主教,神父由主教祝圣,是主教的助手,所以在圣职人员中,主教所领受的圣秩圣事最为完备,他们所享有的教会权柄也最完整。主教中包括教宗,他是罗马的主教,是伯多禄的继承人,是全球主教团的首席主教。

    昔日耶稣选立十二位宗徒时,「是把他们组成一个固定性的集合体,并从中选立了伯多禄作他们的领导人」(教会宪章第十九节)。圣教法典第330条说:「一如圣伯多禄和其他宗徒,因着上主的制定,共同形成唯一的宗徒团一样,伯多禄的继承人罗马教宗和宗徒的继承人主教们彼此也结合为一体」。

    宗徒之中,只有西满一人获得上主赐名为伯多禄,即磐石的意思,在这块磐石上主耶稣奠立了他的教会。上主又把钥匙交给了他,立他为整个羊群的牧人。「不过,赐给伯多禄的束缚与释放的职权,毫无疑问地,也赐给了与伯多禄联结的宗徒团」(教会宪章第廿二节)。伯多禄和其他宗徒的这项牧灵职权是教会的基础之一,这个职权由教宗所领导的主教们延续执行下去。

    至于罗马的主教,伯多禄的继承人教宗,「他是主教和信友大众合一的永久与可见的中心和基础」(教会宪章第廿叁节)。「事实上,罗马教宗以基督代表及整个教会牧人的职份名义,对教会享有完整、最高和普遍的权柄,这个权柄他随时可以自由使用」(教会宪章第廿二节)。「不过,全球主教团在训导与牧灵职权上乃继承着宗徒团,而且就是宗徒团的延续,只要与其领袖罗马教宗在一起,经他的同意,则全球主教团对整个教会也是一个享有最高和完整权柄的主体」(教会宪章第廿二节)。

    此外,根据圣教法典第337条的规定,「全球主教团在大公会议中,隆重地行使其对普世教会的职权」,但是《教会宪章》第廿二节强调:「如果没有伯多禄继承人的批准,或者至少没有他的认可,则不可能举行大公会议」。

    全球主教团当然是由全世界各地的主教组成,所以表现出天主子民的多彩多姿与普世性。但因为主教团又集合在共同唯一的领袖之下,所以又表现出基督羊群的一体性」(教会宪章第廿二节)。

    「至於主教们,个别来说,他们则是各自地方教会形成一体的可见中心与基础」,「所以他们只对托付给他们的那一部分天主子民行使其司牧的职权」(教会宪章第廿叁节)。但地方主教的牧职也得到教区神职人员和执事的协助。

    个别主教虽然只对自己本教区行使牧权,但因为身为全球主教团的一分子,又是宗徒的继承人,所以理当关心整个普世教会的生活。当然,他们善自管理托付给他们的部分教会,实际上就是兼顾到整个普世教会的益处。不过,每位主教对普世教会的关心并不一定要透过行使牧职权柄来表现,他们很可以对贫苦的教会,对受迫害的教会,对全世界各地的传教士表达他们的具体关怀之情(参见教会宪章第廿叁节)。

    全球主教团之下还分设有教省,宗主教区或区域性主教团。这样的地区性主教团是由毗连的几个教区,或由文化相同的数个地方教会共同形成的地区教会治理当局。这个地区内的主教可以联合举行当地的主教会议,使主教团集体领导的精神更具体地见诸实行。

    介绍了普世教会要理有关「全球主教团及其元首教宗」这节後,现在我们把其中的叁点结论说一下:

    第一点,上主立圣伯多禄为他的教会的有形基础,并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他。罗马教会的主教,圣伯多禄的继承人,是全球主教团的元首,是基督在世的代表,也是现世普世教会的牧人。

    第二点,教宗因着天主的制定,为了人灵的益处,享有最高、最完整、即时和普遍的权柄。

    第叁点,主教因圣神而被选立,他们继承宗徒的职位。个别来说,主教是地方教会形成一体的可见中心与基础。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4. 主教的训导、圣化与管理职务
    主教是宗徒的继承人,他们从上主那里接受了教导万民,向一切受造之物宣讲福音的使命,为使众人都因信德、圣洗及遵守诫命而得救。

    主教教导和宣讲福音的使命可以从训导、圣化和管理叁种职务来了解。首先,我们来谈主教的训导职务:

    根据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廿五节和《司铎的职务与生活法令》第四节的内容,我们知道主教和他们的助手司铎的首要义务是向众人宣讲天主的福音。这是上主的命令。《教会宪章》第廿五节并说:「主教是信仰的先驱,他们给基督带来新的门徒,他们是宗徒信仰的真正导师,拥有基督的权威」。

    基督是真理,他为了使他的教会保持由宗徒传下来的纯净信仰,所以使教会分享了他的″不会错误″的恩典。有了这样的恩典,天主子民才会在教会的训导下,本着信德的超性意识,完整无缺地服膺信仰。

    主教的训导使命与天主在基督内同他的子民所立的盟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主教必须保护托付给他们的教友,使他们不致于随波逐流,误入歧途;也要保障教友在客观的可能性中,能够确实不误地表达真正的信仰。由此可见主教的训导任务,主要目的在守护着他的教友,让他们生活在使人得到自由的真理中。

    为了使主教能善尽这项职务,基督赐给他们在处理信仰和风尚的事务上,享有不会错误的神恩。至于执行这项神恩的方式,则有很多,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

    教宗是罗马的主教,是全球主教团的领袖,他的职务使他享有不会错误的特殊神恩。他的职务是什麽呢?是「以全体基督信徒的最高牧人与导师的身分,在信仰上坚定其弟兄们,并以决断的行动宣布有关信仰与道德的教义。在执行这样的职务时,罗马教宗享有不会错误的神恩。……几时全球主教团与伯多禄的继承人共同执行这种最高的训导职权时,许给教会的不能错误的神恩也存在于主教团中」(教会宪章第廿五节),这在举行大公会议时,尤其如此。

    当教会以其最高训导职权,宣布某些事物为天主所启示的当信道理,是基督的教导时,教友必须以信德的虔敬加以服膺。举凡天主所启示的信仰道理,都是教会所享有的不会错误的神恩的对象。换句话说,对天主所启示的当信道理,教会的研判绝对不会错误。

    除了对天主所启示的当信道理,教会因圣神的协助,能作出不会错误的判断之外,与伯多禄继承人共融的所有宗徒的继承人,在执行他们正常的训导职务,教导信友更完善认识信仰和伦理道德的真理时,他们同样享有天主圣神协助的神恩。

    以上所谈的,是主教的训导职务。接着我们来谈主教的圣化职务。

    《教会宪章》第廿六节说:「主教是最高司祭职的圣宠的分施者」。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举行圣体圣事上,因为是他,主教本人在奉献这件分施圣宠神恩的圣事,并保证这个奉献也由他的助手司铎来举行。事实上,圣体圣事是地方教会生活的中心;地方教会,即教区的主教和司铎以他们的祈祷、工作、讲道和施行圣事的途径来圣化教区的教会团体。他们圣化地方教会的方式是以身作则,立好的榜样,而不是向托付给他们的人发号施令。这样,牧人和羊群就能携手走向永生。

    最後,我们来谈主教的管理职务。《教会宪章》第廿七节说:「主教藉善言、善劝及善表,也用权威和神圣的权柄,以基督代表的资格,管理托付给他们的局部教会」。梵二大公会议文献这段话的意思在指出:身为主教的人,以个人表样和权威权柄管理教区时,目的只在本着他们的老师基督的服务精神,来建设地方教会。同一节宪章又说:「主教以基督的名义亲自执行的这种权柄,固然由教会最高当局节制,但那是主教固有的,正常的和直接的权柄」。这样说来,主教不能被视为教宗的代理,教宗对整个教会所拥有的正常与直接权柄并不抵销主教的权柄,反而给以肯定与保护。总之,主教必须在教宗的领导之下,与普世教会共同执行他们的神圣权柄。

    基督善牧是主教牧灵职务的楷模,主教是人,由人中选出,他们同样具有人性的种种弱点,因此他们能够同情无知和错误的人。主教也应该爱护属下如自己的子女,勉励他们和自己慷慨地合作,不要拒绝他们的忠言。至于教友,他们则应该随从主教,就像教会随从耶稣基督,耶稣基督随从天父一样,好使一切走向合一,以广扬天主的光荣(教会宪章第廿七节)。

    谈完了这篇要理,现在我们把它的一点结论介绍给各位:

    主教在他们的助手神父与执事的协助之下,执行下列各项职务,即正确地教导信仰,举行敬礼天主的礼仪,特别是举行圣体祭,以真正牧人的身分领导托付给他们的部分教会。此外,与教宗一起,并在教宗领导之下去关怀其他教会团体,这也是主教固有的职务。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5. 在俗教友的圣召与使命
    所谓的″在俗教友″,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卅一节一开始,就有一段很扼要,却很完整的描写,说它是个定义也不为过。宪章这样说:「所谓在俗教友,系指教会神职人员和教会所承认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教友。他们以圣洗圣事和基督结为一体,成了天主的子民,在自有的方式中分沾基督的司祭、先知及王道的职务,并在个人份内,执行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内与在世界上的使命」。

    提出了这段定义式的描写,我们就可以开始来谈在俗教友的圣召和使命。宪章同一节另有一段说:在俗教友的圣召即在于按照天主的计画去安排现世的俗物,以为寻求天主的国。……所以,在俗教友的特殊职责即要光照并安排那些与他们有着密切关连的现世事物,使之按照基督的意思完成,并为赞美光荣造物主与救赎主而发展存在」。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在俗教友在教会与世界中的圣召及使命劝谕》第九节说:「在俗教友站在教会生活的最前线;因着他们,教会成了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准则。为此,他们尤其必须越来越明晰地意识到:他们不但属于教会,而且他们本身就是教会,就是由教宗这位唯一的元首和与他共融的主教们所领导的信友团体。他们就是教会」。

    教宗劝谕这段话更进一步指出了在俗教友在教会与社会中的功能与身分。事实上,在俗教友因着圣洗和坚振两件圣事,已从天主那里接受了肩负使徒传教工作的任务。为此,他们不但有义务,而且有权利,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从事使徒传教工作,好叫普世人类都能认识,并接纳天主救赎人类都能认识,并接纳天主救赎人类的讯息。世界上并不是任何地区都容许神职人员自由传播福音,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足够的神父肩挑使徒传教的重任。在这种特殊状况的地区,在俗教友所肩负的使徒传教工作就更为迫切,更为不可或缺。即使在教会团体中,在俗教友的使徒行动仍然非常需要,一旦缺乏他们,传教工作经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会新编要理在谈到在俗教友的职务时,特别分段介绍了在俗教友所分沾的基督司祭,先知及王道叁种职务。现在我们一一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谈在俗教友的基督司祭职务:《教会宪章》第卅四节有一段很恰当的描写说:

    「在俗教友因为献身于基督,被圣神所祝圣,所以受到非同寻常的召叫与训练,好使圣神在他们中产生日渐丰硕的成果。他们的一切工作,祈祷,传教活动,夫妇与家庭生活,每日的辛劳,以及身心的消遣等等,如果都在圣神内完成,甚至忍受生活的艰苦,都会变成精神的祭品,经耶稣基督而为天主所悦纳。这一切在举行弥撒时,都与主的圣体虔诚地奉献给天父。这样,在俗教友以敬天的精神,在各地圣善地工作生活,他们就是把世界祭献给天主」。

    除了上面这段大公会议文献的话所概含的精义之外,圣教法典第835条也说:为人父母亲的,「若是按照基督信仰的精神度他们的生活,并小心给予子女以基督信仰的教育」,他们即参与了圣化世界的职务。

    在俗教友把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工作与生活加以圣化,以祭献给天主,这是参与基督司祭的职务。这项职务还可以扩展到更广泛的层面:只要他们具备条件,他们也可以担任读经员,辅祭,主持圣道礼仪,施行圣洗或分送圣体等职务。

    其次,我们来谈在俗教友的基督先知职务:《教会宪章》第卅五节说:「基督不但藉着教会的圣统人员,……也藉着在俗教友来实践他的先知职务。他让教友作他的证人,赐给他们信德的意识和宣讲福音的恩宠」。圣多玛斯在他的《神学纲要》中说:「教导人,以引导他接受信仰,是每位讲道者和每位信友的任务」。

    在俗教友执行基督的先知职务,不能仅靠着静态或消极的生活言行作证,更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寻求机会,以言语向教内外人士宣讲基督(参阅《教友传教法令》第六节)。那些条件足够的人,也可以贡献专长,参与培养要理传教员,教授宗教学科或从事大众传播的工作。他们如果具有专门的知识才能,则有权利和义务,在维护教会信仰完整,尊重牧人尊严,保证教会团结一致的前提之下,向教会牧人提供他们对教会有益的思想意见。这也是先知性的职务。

    最後,我们来谈在俗教友的基督王道职务。这里所说的王道,是指基督以牺牲,奉献自己生命这种无上的大爱,征服了魔鬼邪恶对人类心灵的奴役,以正义、和平及仁爱来统辖天下万国的意思。《教会宪章》第卅六节说:「基督服从至死,因此被天父举扬,进入他光荣的王国。将来他还要把自己和一切受造之物屈服于天父之下,好让天主成为万物中的万有。

    基督也把这项权柄传给他的弟子,要他们以克己和圣德的生活,战胜个人身上的罪恶势力,使自己享有王道的自由」。

    圣盎博罗削说:「能屈服自己的肉体,主宰自己的心灵,不使自己陷入情欲中的人,就是自己的主人。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君王,因为他有能力管辖治理本身;这样的人也是自由独立的人,他不为罪恶的奴役所束缚」。

    谈完了在俗教友的圣召与使命,现在我们把它的四点结论介绍给各位:第一点,在俗教友生活在尘世里,置身于世俗事务中,所以天主叫他们要充满基督的精神,发挥酵母的作用,在世间从事使徒传教的工作。

    第二点,在俗教友分沾基督司祭的职务,他们越是与基督结合,越能在自己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教会生活各方面中显示圣洗和坚振所带给的恩宠,进而实践每位受洗的人所应走的成圣使命。

    第叁点,在俗教友负有先知的使命,为此他们必须在尘世社会群众中为基督作证。

    第四点,在俗教友分享基督君王的使命,所以他们能够以克己和圣化生活的途径,战胜盘踞在自己身内和世界中的罪恶王国。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6. 献身事主的生活
    天主的子民中,有一小部分的人是圣统制人员,即主教和他们的助手司铎;有绝大部分的人是在俗教友;另有一小部分的人是献身事主的修会人士或在俗福音使徒团体的人员。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普世教会要理中,有关献身事主的生活。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四十四节最後一段话说:「以誓发福音劝谕圣愿而形成的生活身份,虽然不属于教会的圣统结构,却与教会的生活与教会的圣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段话中所说的「誓发福音劝谕圣愿」的人,就是献身事主的修会人士与在俗福音生活及使徒生活团体的人员。

    其实,福音的劝谕是任何基督信徒都应该自我勉励去遵行的。奉行这些劝谕使人在爱德上修至完美的境地。然而那些自愿选择献身事主生活的人,却有绝对的义务遵守神贫,服从与为天国而独身守贞这叁个劝谕圣愿。为此,献身事主生活的叁大特徵,就是度教会所认许的神贫、服从与独身守贞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最密切地把自己奉献于主的方式之一,它的根源来自圣洗圣事,条件是完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奉献给天主,以天主为一切,为天主而生活,为天主而服务。

    度献身事主生活的教友,在圣神的激励下,督促自己紧跟随着基督,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努力修完美的爱德,以为天国服务,为来世的光荣作证。《教会宪章》第四十叁节说:献身事主的固定生活方式「好像由天主所种的一棵树,在主的田园内奇妙地多方繁殖,而产生多种形式的独隐或群居生活及不同的团体,一则为增进其属员的益处,同时也裨益整个基督奥体」。

    梵二大公会议的《修会生活革新法令》第一节说:「自教会初期,已有男女实践福音劝谕,立志更自由,更忠诚地追随及效法基督;各人依照自己的形式,度着献身事主的生活。

    其中许多人,因圣神的启示,或度独隐生活,或创立修会。教会以自己的权柄欣然予以接受,并加以核准」。

    每一种修会或福音生活团体都是天主圣神赐给的神恩。识别分辨新的神恩的真实性是主教的职权。至于核准新的献身事主的生活方式的权柄,则由圣座保留。

    献身事主最原始的方式该是隐修生活。这种生活虽然不公开誓发福言劝谕叁愿,却严格地度遗世独居的宁静生活,不断地祈祷作补赎,专心致力颂扬天主,救人灵魂。

    隐修生活在给我们指出教会奥迹的内在生活层面,就是个人与基督的亲密关系。度隐修独居生活的人不抛头露面,极力避人眼目,他们的生活是天主无言的训诲,他们的圣召即在荒漠中,在精神的战斗中,寻找十字架的光荣。

    继隐修独居生活之後,在宗徒时代也产生了献身于主的贞女,她们应主的召唤,以身心更大的自由来专心事奉上主。她们为天国而守贞的决定受到教会的肯定,并由所属教区主教根据教会所规定的礼仪,把她们奉献给天主,作基督的净配,专心为教会服务。举行这种奉献礼仪之後,贞女就成了献身事主的人,成了教会爱基督的超性标志,也是末世天上新娘和来世生命的形象。

    献身事主的贞女所度的是相似其他形式的献身生活,她们的职责是专务祈祷,作补赎,从事使徒传教工作,为弟兄们服务。她们也能够结为团体,以便更忠实地保持她们的志向。

    继献身事主的贞女生活方式之後,教会初世纪在东方又产生修会生活。这种生活在教会设立的机构中继续延绵下来。修会生活与其他献身生活的不同,在于敬礼的方式,在于公开宣誓遵守福音劝谕,在于度团体友爱的生活,并为自己与基督及教会结合作证。

    修会生活源自教会的奥迹,是教会得自上主的恩典。教会把这个恩典当作固定的生活方式,提供给蒙天主召叫,去度福音劝谕生活的人。修会生活必须以时代的方式和精神,表现天主的爱德。

    每一位修会会士都是当地教区主教牧灵职务的助手。任何传教区在展开传播福音工作之初,都需要修会人员从各方给以协助,以建立并拓展地方教会。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救主的使命″通谕第六十九节中说:「历史证明古代、中世纪和现代修会团体对传播福音和培植地方新教会团体的伟大功劳」。

    继修会生活之後,教会又产生了在俗福音生活团体。这也是一种献身事主的生活方式。

    这种团体的成员虽然生活在尘世中,却努力修完美的爱德,并从尘世内部起圣化世界的作用。

    在俗福音生活团体也藉着致力圣化世界的生活,参与了教会在世界内,并从世界中展开的传教工作。这种团体扮演的是尘世里的酵母的作用;它们的团员为福音作证的目标,是为使现世的事物按照天主的计画进行,并以福音的力量来充满世界的生命。

    最後,也是最新的献身事主的生活方式是使徒生活团体。这种团体的成员虽然不宣发修会福音团体的誓愿,却追求使徒传教的目的。他们按照自己团体特有的方式,度友爱的生活,也藉着服从团规的途径,追求完美的爱德。在这样的使徒生活团体中,也有部分团体的成员按照团规的规定,进一步地宣发福音劝谕的圣愿。

    总之,献身事主的生活与传播福音的使命分不开。每一位宣发福音劝谕圣愿的人,他们的首要使命即度献身的生活。但度献身事主的生活乃在为教会服务,所以他们有义务,按照自己修会团体特有的方式,积极参与教会传教的行列。

    谈了「献身事主的生活」这篇要理,现在我们把其中的两点结论介绍一下:第一点,献身事主生活的特徵是:公开宣发恪守福音劝谕所揭橥的神贫,贞洁与服从的圣愿,并按教会所认许的固定生活方式去实践这种生活。

    第二点,献身事主的人既因圣洗而早就归属于天主,复因宣发福音圣愿,更把自己完全托付给天主。所以他更是密切地奉献自己为天主服务,并致力为整个教会的益处效劳。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7. 诸圣相通功
    过去我们诵念的《宗徒信经》,在念到"我信圣而公教会″这一句经文後,接上来的一句是"诸圣相通功″。"诸圣相通功″是教会一端当信的道理,但是在我们今天普遍诵念的"尼亚.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中,并没有这段经文。为什麽呢?因为从某些方面看来,"诸圣相通功″这段经文的意义是从前面"我信圣而公教会″那段经文引伸而来的,是那段经文内容的一部分。试想:教会若不是圣人圣女的集合体,又是什麽呢?事实上教会就是圣人圣女的共融。所以,不论哪篇信经有没有"诸圣相通功″这句话,事实上"诸圣相通功″的道理都概含在里面。也因此,值得我们当作一端当信的道理来讨论。

    圣多玛斯在解释和阐述《宗徒信经》的时候,论到"诸圣相通功″这个信条说:「由於众信友共同形成唯一的身体,所以其中的益处彼此交流。同样,也必须相信:在教会内一切财物都是共通同享的,教会中最重要的一分子是基督,因为他是元首。为此,基督的益处都通传给教会这个奥体的每个肢体成员。通传的方式是透过领圣事而完成的」。圣多玛斯这段话已经清楚地指出:由圣神所支撑的教会因为是一体的,所以教会拥有的一切,都是教会成员共有的。

    "诸圣相通功″这句话有两个彼此关系密切的意义,一个是教友在神圣的事物上共融通功,另一个是圣洁的人之间的共融通功。东方教会在举行弥撒圣祭礼仪时,领圣体之前高声诵念说:把圣洁的事物分施给圣洁的人。圣洁的事物是指圣体,圣洁的人是指信友。所以教友得到基督圣体的滋养後,彼此便在圣神内共融而成长。

    《宗徒大事录》第二章四十二节说:耶路撒冷最初的教友团体成员「都专心听取宗徒们的训诲,时常团聚、分饼、祈祷」。圣经这段记载叫我们体会出早期基督信徒如合共同分享他们的神益,互通有无,这就是"相通功″的意义。

    相通功的内容很多,普世教会要理例出五项:

    第一项,信德的交流:教友的信德是教会得自宗徒的信德。信德是生命的珍宝,它越是与众分享,越是成长得壮大。

    第二项,圣事的通功:圣事的效果是属於全体信友的,信友们则因着所领的圣事而结合於基督。圣事中的圣洗圣事不但是人进入教会的门,也是进入这个门的人与基督结合的约束力。所谓的诸圣相通功,就是指因圣事而产生的这种结合关系。任何圣事都可以称为通功的圣事,因为都使我们结合於天主。不过,圣事中以圣体圣事最具通功的德能和意义,因为这件圣事本身的目的就在实现这种超性的密切攸关生命的共融通功。

    第叁项,神恩的通功:在教会内部的共融通功中,天主圣神也分施特别的神恩给生活在不同状况、不同身分的信友,好使他们按照自己的天赋,携手共同建设教会。圣保禄致格林多人前书第十二章第七节说:「圣神显示在每人身上的虽然不同,但全是为众人的好处」。

    第四项,每件东西都归公用:一名真正的基督信徒,不会把任何东西紧紧地据为己有,不愿与他人共享。所以,他必乐意协助贫苦的弟兄,以纾解他们的困境。《宗徒大事录》第四章廿二节记载最早的教会团体说:「众信友都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没有人说是自己的,都归公用。」这是完全的共融与分享。一名基督信徒是一名上主的财物管理人,他不吞占来自上主的财物,但妥善地经理这些财物,目的在使每个人都得到上主赐给的恩典。

    第五项,爱德的共融通功:在诸圣相通功中,就如圣保禄告诉罗马人的,「我们中没有一个人是为自己而生,也没有一个人是为自己而死的。」(罗,十四,7)保禄宗徒给格林多人写信时也说:「若是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都一同受苦;若是一个肢体蒙受尊荣,所有的肢体都一同欢乐。」(格前,十二,26-27)「爱德不叫人寻求自己的利益。」(格前,十叁,5)就因着这种诸圣相通功的互相关怀力量,一个人在爱德中的所作的事,不论是生者或为死者而作的,即使微不足道,对众人都有益处。

    教会是走成圣道路的人的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不仅生活在世的信友能够彼此共融通功,就是活着和已故的信友之间亦能相通功。为此,有天上教会与地上教会之间的往来。

    提到天上教会与地上教会,我们必须把"教会″的存在作个界定。《教会宪章》第四十九节说:「直到主在光荣中与众天神降来,摧毁死亡,让一切都屈服於他为止,在此之前,主的部分门徒正处在现世旅途中,另一部分则已经渡过此世,正在净炼中,还有另一部分则已在享受光荣,瞻仰叁位一体的天主」。

    从大公会议文献这段话,我们清楚看出教会存在於叁种状态中,即现世旅途中的教会,结束此生,正在净炼的教会,以及已在天上享受永恒光荣生命的天上教会。处在这叁种状态中的教会子女,不但没有因为死亡的介入,而断绝他们之间的结合,相反地,他们彼此间在精神益处上的共融通功变得更稳固。

    的确,那些已经成圣,安息在主怀中的人,「因着与基督更密切的结合,能使现世教会的圣德更为坚固。……他们会不断地代我们转求天父,把他们在世上靠着天人之间的唯一中保耶稣基督所立的功劳献给天主。……所以,他们的手足关怀之情大大地扶助我们的软弱。」(教会宪章第四十九节)

    圣道明临终时,向修会中的同道弟兄说:「你们不要哭,我死後对你们更有用,我将比在现世更有效地帮助你们。」圣女小德肋撒也说:「我要用我在天上的日子来为地上作好事。」

    从这些伟大圣人圣女的言行德表,我们了解到我们敬礼圣人圣女的目的不仅在推崇他们的杰出表样,更在於藉着与他们共融通功,使我们更密切地结合於基督。(宪会宪章第五十节)

    教友除了敬礼天上圣人圣女:透过与他们相通功的途径,而获得宝贵的神益之外,也与亡故的亲友及其他先我们而去世的主内弟兄姊妹通功。教会早期就培养教友为亡者祈祷的爱德。这种爱德不但有助於他们早日结束净炼,回到天乡,也使他们在天父前为我们所作的代祷更具效力。

    总之,天上的圣人圣女,地上旅途中的教友和已故在净炼中的亡者,共同组成天主的大家庭。这个家庭中的成员在爱德中相通功,彼此共融,这就是圣教会的特性和真实本质。

    谈了普世教会要理"诸圣相通功″这一节,现在我们把其中的叁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教会即诸圣相通功。诸圣相通功首先要指的是那些神圣的事物,其中以圣体圣事最重要,因为藉着圣体圣事,教友真正相通,结为一体,成为基督的奥体。

    第二点,诸圣相通功也指圣者在基督内的共融通功,因为基督为众人死了,好使每个在基督内并为基督而死,或受苦的人,都能给众人带来益处。

    第叁点,先教宗保禄六世的《天主子民的信经》说:「我们相信众基督信徒,即现世旅途中的人,完成净炼的亡者,以及天上享福的人,他们都共融通功;他们共形成独一的教会;我们相信在这共融通功中,天主与圣人的慈爱必不断垂允我们的祈祷。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8. 玛利亚:基督之母与教会之母
    关於玛利亚,我们在介绍普世教会要理第一部分,「我信」时,已经多次谈到她了,那是谈她在基督和圣神奥迹中所占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现在我们还要谈她在教会奥迹中所担任的职分。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五十叁节引用圣奥斯定论「至圣童贞女」的话说:「童贞玛利亚被认为并尊奉为天主和救主的真正母亲……而且也是基督各肢体的母亲,……因为她以爱德的合作,使信友在教会内诞生,成了以基督为首的肢体」。「所以,玛利亚是基督的母亲,也是教会的母亲。」(保禄六世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廿一日讲话)

    玛利亚身为教会母亲这个身分,是与她和自己的儿子耶稣结合的这种母子关系分不开的,而且是由这个结合关系而来的。玛利亚与耶稣的母子结合关系表现在救赎工程中,这个结合从童贞圣母怀孕基督起,直到基督死亡,都一直表露无遗。(教会宪章第五十七节)在基督受难时显示得更为清楚。

    教会宪章第五十八节说:「荣福童贞玛利亚在信仰旅途上前进,忠实地保持了她和圣子间的契合。在十字架下,她仍站立在那里,这不无上主的安排。她和她的独子一起受了极大的痛苦,并以慈母的心肠将自己和儿子的牺牲联结起来,热忱地同意将亲生的儿子奉献为牺牲品。最後,在十字架上篓b死的基督,用这句话,将她封为宗徒的母亲:妇人,请看的儿子。」

    玛利亚和她的圣子耶稣基督在圣子的整个救赎工程中密切结合在一起,因此被尊奉为教会之母。耶稣离世升天之後,玛利亚仍然继续为初生的教会祈祷,她和宗徒及几位妇女常聚在一起,祈求圣神赐给教会神恩。这种神恩,在她一怀孕耶稣那时刻,就已充满了她的心灵了。

    玛利亚结束现世之後,灵魂与肉身一起升天之後,并没有忘记现世的教会。她在享受天主之母的无上光荣中,仍然不断照顾教会,为教会转求,为她的教会子女求得恩宠。正因为如此,她被尊奉为"恩宠之母″。

    玛利亚的祈祷比谁都有效,因为她完全承行天父的圣意,完全参与圣子的救赎工程,完全随从圣神的感动。她被称为教会的信德与爱德的表率,也因为如此,成了教会中最杰出的分子。梵二大公会议引用圣盎博罗削的话,称玛利亚为教会的典型。有了这样的身分,具备了完美的德行,才堪当救主的母亲,好全力以赴,参与重建人灵超性生命的大业。她被称为恩宠之母,当然其来有自。

    教会宪章第六十二节说:「在圣宠的境界里,玛利亚作为母亲的这个职分,自从天神来报时她以信德表示同意起,并在十字架下毫不犹豫重新肯定这个心意,直到所有被选的人都获得天上永恒的荣冠为止,始终延续不断。事实上,她升天以後犹未放弃她这项救世的职分,依然频频为我们转求获得永生的恩惠。……因此,荣福童贞在教会内被奉为保护人,辅佑者,救援者和中保」。

    玛利亚在天主面前为教会和为人类的益处所扮演的这麽多角色,绝不会丝毫掩盖或削减基督的作为人与天主之间的中保地位。教会宪章第六十节说:「玛利亚之为人类慈母的地位,丝毫不遮掩或削减基督为唯一中保的意义,反而显出其力量,因为荣福童贞对人所有的任何有益影响,……都来自基督的丰富功绩,也依凭他的中保身分,并从他吸取全部力量。」

    同一宪章六十二节又说:「任何受造物都不能和降生为人的圣言及救主相提并论。不过正如基督的司祭职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圣职人员和信众所公享,天主的惟一美善实际上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於受造物之中,同样地,救主的唯一中保身分不但不排斥,而且在受造物中激起由同一源头而来的各种合作」。

    用了大部分篇幅谈玛利亚为教会之母的身分地位後,我们应该来谈教会对圣母玛利亚的敬礼。

    路加福音第一章四十八节有一句玛利亚的赞主颂说:「万世万代都要称我为有福的」。

    先教宗保禄六世《论敬礼玛利亚》的劝谕第五十六节说:「教会对童贞圣母的敬爱是基督信徒敬礼的内在基本要素」。教会宪章第六十六节说:童贞圣母理当受到教会特别的崇敬。从最早的时候,荣福童贞已被尊以「天主之母」的荣衔,信友们在一切危难急需中,都呼求投奔她的保佑。……这项敬礼虽然具有绝无仅有的特色,但与对降生的圣言、圣父及圣神的崇拜,仍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能促进这个崇拜」。教友对童贞圣母的敬礼表现在天主之母的礼仪节庆上,表现在诵念玫瑰经这个包括整部福音奥迹的祈祷中。

    我们今天这篇要理之所以谈到圣母玛利亚,乃是因为在此之前的十八篇要理所讲的都是教会的种种,而教会的母亲就是玛利亚。为此,以圣母玛利亚与教会的关系来结束有关教会这一部分的要理,是极为合情合理的。事实上,如果不透过圣母玛利亚的身分地位与职分,我们无法完美地认识教会的奥迹,教会在现世的信仰旅途生命,以及教会来日在天国中的形象。教会宪章最後一节,第六十八节说:「耶稣的母亲在天上身灵同享荣福,她是教会将来圆满结束时的预象与开端;为地上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来说,她闪烁着一如可靠的希望与安慰的标记。」

    谈完了这篇要理,现在我们把其中的叁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玛利亚因着答允天神传报的讯息,同意在她身上实现天主圣言降生为人的奥迹,便已和她的圣子所要完成的整个工程合作了。不论在哪里,只要基督被尊奉为救主,为奥体的元首,玛利亚就是母亲。

    第二点,至圣童贞玛利亚在结束现世生命後,肉体与灵魂一同被举升天,享受天上的光荣。她在基督奥体的所有肢体中,率先复活,分享她的圣子的复活荣耀。

    第叁点,「我们相信天主至贤之母,新厄娃,教会之母,在天上继续从事她身为基督各肢体之母的职分。」(保禄六世《天主子民的信经》)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69. 我信罪恶的赦免
    "宗徒信经″经文第十个信条是"我信罪之赦″。这个信条在经文中,是与我们对圣神,对教会和对诸圣相通功的叁个信念连在一起的。理由是:复活的基督把圣神赐给宗徒时,也把宽恕赦免罪过的神权交给他们。若望福音第廿章耶稣向宗徒说:「你们领受圣神吧!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获得赦免,你们不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不得赦免」。

    人类要使自己的罪恶获得赦免,需要具备什麽条件呢?主耶稣把罪的赦免与信仰及圣洗连在一起。马尔谷福音第十六章十五到十六节耶稣向宗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信而受洗的人必要得救。」由福音这段话可见,圣洗是宽赦罪过的第一个和最主要的圣事,因为这件圣事把我们结合於为我们的罪而死,并为我们的成义而复活的基督,好使我们都能度新的生活。

    在教会内,一个人的罪过获得赦免的事,首先发生在人心第一次宣发信德的时候。的确是这样,藉着施洗的圣水,人在受洗之前所沾染的原罪和所犯的种种本罪,都完全获得赦免,所有的罪罚也一笔勾销。不过我们必须记住:圣洗圣事带来的圣宠固然非常充沛,非常有力,但并不免除我们人生的种种弱点。任何教友,几乎没有例外,无不需要不断地和自己的私欲偏情战斗,因为私欲偏情是万恶之源。圣洗圣事能增强信友的战斗意志和力量,但不拔除人的罪恶劣根性。

    试想,在人一生抗拒邪恶倾向的过程中,有谁能够始终所向无敌,从不掉入罪恶的陷阱圈套,保持一身的健全洁白呢?正因为如此,在教会内需要有一种别於圣洗圣事的赦罪权柄。因此,基督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了教会,教会凭着天国钥匙的权柄,能够赦免任何悔过自新的教友从领洗後到去世之前,所犯的任何罪过。

    受洗後的教友获得罪赦,与天主和教会修好的途径是忏悔告解圣事,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和好圣事。第四世纪教父圣额我略纳齐盎说:「忏悔圣事是个颇费苦心的圣洗圣事」。

    特利腾大公会议说:对所有在领受圣洗後堕入罪恶中的人来说,忏悔告解圣事为得救是必要的,一如圣洗圣事对那些尚未重生的人的得救是必要的一样。

    前面我们提到基督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了教会。天国的钥匙所象徵的,就是赦罪的权柄。

    耶稣复活後,曾派遣他的宗徒,以他的名向万国万民宣讲悔改的道理,以得罪的赦免。但是赦罪修和的职务并不是只由宗徒和他们的继承人,向世人宣告天主因着基督的功劳而宽恕了人的罪,并召唤他们悔改,接纳信仰,便算完成。换句话说,宗徒和他们的继承人单是向人宣讲悔改赦罪的福音,人并不能因此就得到罪的赦免。要使人的罪得到赦免,宗徒和他们的继承人,还需要使人接受赦罪的圣洗,并藉着教会得自基督的钥匙的权柄,与天主及教会和好才行。

    基督交给教会的赦罪权柄极大无比,任何一项罪过,不论如何重大,教会不能代表基督为他宽恕的。任何人,即使再声名狼藉,再罪大恶极,若真心悔改,求主赦免,没有不得到教会的宽恕。为众人而死的基督愿意他的教会的宽恕之门常开着,好使那些决心远离罪恶的人随时找到重新做人之门。

    教会在讲解要理时,总是努力设法使教友知道,并培养他们的信德,使他们相信基督赋给教会的恩典其大无比。教会因着宗徒和他们的继承人的职务,的的确确负有宽恕罪过的使命与权柄。

    圣盎博罗削论忏悔圣事说:「上主愿意他的门悚7b享有更大的权柄;愿意他的仆人以他的名义,作他在世时所作的事。」

    圣若望金口论司祭职务说:「司铎们领受了天主并没有赐给天神和总领天神的权柄,……司铎在此尘世所作的,天主在天上便给以承认。

    圣奥斯定在讲道中则说:「要是在教会内,罪不能得赦,就不会有任何希望,不会有永生的希望,不会有获得永远解放的希望。感谢天主赐给教会如此大的恩典。

    谈完了《宗徒信经》中「我相信罪恶的赦免」这端当信的道理後,现在我们把其中四点结论介绍於後:

    第一点,信经把我们相信罪恶必能获得赦免的信条与对圣神的信仰连结在一起,因为基督在赐给宗徒圣神的时候,才把赦罪的权柄托付给宗徒。

    第二点,圣洗是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赦免罪过的圣事,它把我们结合於死而复活的基督,并赐给我们圣神。

    第叁点,按照基督的圣意,教会拥有为教友赦免罪过的权柄,这个权柄透过主教和司铎,通常在告解圣事中行使。

    第四点,司铎和圣事是赦罪的工具,藉着这些工具,救恩的缔造者和分施者耶稣基督在我们身上为我们赦罪,并给我们带来圣宠。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70. 我信肉身之复活
    《宗徒信经》在表明信友对天主圣父、圣子、圣神,以及对天主的造化,拯救与圣化行动的信仰之後,以宣布所有死者必将复活,并进入来世的生命这两端信仰作结束。这两端信仰,《宗徒信经》是这样念的:「我信肉身之复活,我信常生」,尼亚.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则念:「我期待死人的复活,及来世的生命。」

    今天我们来谈「我信肉身之复活」这端当信的道理。

    我们信仰基督的人,坚决相信,而且坚定希望正义的人将来死後,仍能像基督死後一样,从死中复活,与他一起享受永生。若望福音第六章记载耶稣向犹太人说:「我父的旨意是:凡看见子,并信从子的,必获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复活」。

    信经里面所用的肉身这个名词,是指充满弱点,不能回避死亡腐朽命运的物质人性。所谓肉身的复活,意味着人死後,不但不朽的灵魂的生命将继续存在,就连我们会腐朽的肉体也要重新获得生命。

    相信死人将复活,这是教会自存在之初就已经有的基本信仰。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十五章说:「你们中怎麽还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假使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假使基督没有复活,那麽我们就是空空地宣讲,你们则是白白地相信。……然而,基督实在从死者中复活了,成了死者的初果。」其实,耶稣基督的复活不应该给犹太人带来过度的惊讶,因为关於死人复活的道理,天主早就一步一步地,渐进地启示给他的选民了。这是信仰天主为万物的创造者的自然结论。

    因着这个结论,人自然期待死後的复活。

    天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也是忠实保持他和亚巴郎及其子孙所立的盟约者。基於这样的信仰,我们才产生死後复活的信念。旧约《玛加伯下》第七章第九节说:

    「宇宙的君王必要使我们这些为他的法律而殉难的人复活,得到永生」;第十四节也说:「深信天主要使人复活的许诺的人,死在人手中是求之不得的事」。

    耶稣时代的许多人和法利塞人都期盼死後的复活,而耶稣也坚定地这样教导他们。对不相信复活的撒杜塞人,耶稣则回答说:「你们岂不是因为没有明了经书,也没有明了天主的能力,而错误了吗?」。复活的信仰以对天主的信仰为基础,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谷,十二,24,27)

    耶稣说撒杜塞人没有明了天主的能力,所以不相信复活的事,其实,复活这件事本身和耶稣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耶稣向玛尔大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若十二,25)

    耶稣另有一次向犹太人说:「听我的话,相信派遣我来的那一位的人,便有永生」,又说:

    「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若,五,24-25;六,54)耶稣不只说而已,而且也为此预先行了一些徵兆,让几个已死的人回生,以作保证,并藉此宣布自己日後的复活。这个复活与他所起死回生的那几个人的状况不一样,那些起死回生的人只是恢复现世原有的生命,他日仍旧还要死亡。然而耶稣的复活和人类在世界末日的复活却是进入另一种与现世生命完全不同的境界,是永恒的生命。

    基督信徒应该为基督作证,作证的主要内容即为基督的复活作证,证明和复活的耶稣同吃同喝过。这是基督信徒望德的根据,因为他们与复活的基督会晤过,为此相信,也期待自己死後的复活。

    自从教会存在以来,基督信仰中遇到最大阻力,最不为人所了解和接受的,就是肉身死後仍要复活这端信仰。要是说人死了以後,精神继续存在生活,这点还容易接受,而且许多人确实相信如此,至于说死了的人的肉体,第叁天必开始腐烂,这个谁都厌恶的体来日还要复活,这如何叫人相信呢?的确是如此!不过,耶稣死後又复活,这也是真实的事,而且他还亲自给我们保证,我们将来死後,仍要复活。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耶稣所说的复活是什麽意思呢?我们都知道人死後,精神灵魂与肉体完全分离,肉体开始腐朽,灵魂则去会晤天主,并等待有朝一日与复活的肉体重新结合。天主是全能的,他能够还给人不会腐朽的肉体生命,使它因着耶稣复活的力量,与我们的灵魂重新结合。

    然而,什麽样的人才会死後复活呢?任何死去的人将来都会复活,问题只在于若望福音第五章廿九节耶稣所说的话:「行善的人,复活後进入生命;作恶的人复活後遭惩罚」。

    复活後的人又是怎样的人呢?耶稣死後第叁天复活,复活的是他那原来的身体,他对惊慌失措的宗徒们说:「你们看看我的手,我的脚,分明是我自己。」(路廿四,39)但是复活的耶稣并不是回到原来现世的生命,并不是恢复昔日的状态。同样地,我们每个人将来也要同他一样地,以自己的身体复活。如果我们是善人,我们复活後的身体要充满光彩。

    当然,这样的话是凭信德,而且只能凭信德而说,真正的情况是远超过我们现实的想像力的。不过里昂的主教圣依肋内有句话说得很好:「领圣体的人不再是会腐朽的人,因为他身上已有复活的根源」。

    至於人什麽时候才会复活呢?这是众所关心的问题。若望福音第六章和第十一章都说过,是在最後一天,是在世界末日的时候,因死者的复活与耶稣的二度来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耶稣的再次来临即世界末日的时刻。

    事实上,从某方面来看,我们信仰基督的人,就如前面提到的圣依肋内的见解,现在己经同基督一起复活了,因为由於圣神的德能,基督信徒在现世所度的已经是参与基督的死亡与复活的生命了。圣保禄致哥罗森人书第二章十二节和第叁章第一节说:「你们既因圣洗与他一同埋葬了,也就因圣洗,藉着信德,即相信使他由死者中复活的天主的能力,与他一起复活了,就该追求天上的事,在那里有基督坐在天主的右边」。

    谈了"我信肉身之复活″这端信经中的当信道理,现在我们把它的叁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教会第二世纪护教学家戴尔都良说:「肉体是得救的中心」。这句话演绎开来说,就是:我们相信天主是肉体的创造者;我们相信圣言成了血肉,为的是要为人的肉身作赎价;我们相信肉身的复活是肉身的创造与救赎的完成。

    第二点,因着死亡,人的灵魂与肉体分开,但在复活的时候,天主还要把不会腐朽的生命还给我们那已经改变的肉身,并使肉身与灵魂再度结合。就如基督怎样复活、永远常存,同样,我们众人在世界末日时都要复活。

    第叁点,我们相信我们现有的肉身要真正复活。我们埋入坟墓的是会腐朽的肉体,但复活起来的是不会腐朽的身体,是个属神的身体。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71. 死於基督
    基督信徒相信来世的生命,也期待来世的生命,所以相信清b世生命结束後,死亡的肉身在世界末日基督再度来临时,必将因基督而复活,进入永生。

    但是渴望与基督复活的基督信徒,非得先要与基督一起死亡不可,「必须出离肉身,与主同住。」(格後五,8)这种出离肉身的解脱就是死亡。死亡的人,他的灵魂与肉体分离,但在众死人复活那天,灵魂仍要重新与原来的肉体结合。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十八节说:「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谜」。从万物生生息息的角度看,肉体的死亡是正常不过的事,但从基督信仰来说,死亡就如圣保禄说的,是「罪恶的薪俸」(罗六,23)。不过,为那些死在基督恩宠中的人而论,死亡即参与了上主的死,以便分享他的复活。

    从基督信仰的立场来看,肉体死亡是人现世生命的结束。现世生命的长短用时间来衡量。在时间流逝中,人逐渐地改变,逐渐地衰老,走到人生尽头,就是死亡。这是现世生命正常的谢幕。不过所谓正常,是别人谢幕在我们看来正常,一旦轮到我们,可能就要惊慌失措,因为死亡是人生最大的谜,死後何去何从,谁也不敢断言。正因为如此,当我们看到别人谢世,当我们因此连想到自己有终一日的下场,不能不有个猛醒,醒觉到自己只有很有限的时间可以支配,计画如何最妥善地实现我们的一生。

    对不是信仰基督的人来说,死亡是生命的正常结束,但是对基督信徒来说,死亡的意义不仅如此。教会的训导正确解释圣经和圣传有关的启示说:因着人的罪过,死亡才进入世界。这就是说:死亡是人类犯罪的後果。

    人类固然因为犯罪而惹上了死亡的传染和遗传病,但这并不是天主的本意,天主原来是要叫人类永生不死的。所以死亡相反天主的计画,是有待人类加以克服的最後敌人。

    耶稣基督是天主子,但他也像所有凡人一样地死亡,而且死的很凄惨。然而,他并不是白白地死,并不是像人类一样,承袭了罪恶的後果而死亡。他甘愿取了人性,甘愿接受人性的後果与下场,以自己的死亡来改变世人的死亡。基督是人,所以面对死亡也忧伤恐惧,但他还是以绝对的自由服从他的父的态度,来面对死亡。这就是说:耶稣以服从至死的态度,把可咒骂的死亡变成一件受祝福的事。

    死亡是一件受祝福的事,这是基督信仰的看法。因着基督,他的信徒的死亡有了积极的意义。圣保禄向斐理伯人说:「在我看来,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一,21)他也向自己的弟子弟茂德说:「这话是确实的:如果我们与基督同死,也必与他同生。」(弟後二,11)所以在基督信仰眼中,死亡的主要新意就是:基督信徒藉着圣洗,从圣事方面看,他已经和基督一同死了,为的是要度另一个新的生命。如果我们死在耶稣的恩宠中,则肉体生理上的死亡正是结束我们与基督一同死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完成了我们在基督的救赎行为中,与他结合的心愿。第二世纪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写信给罗马人说:「我宁愿为基督而死,也不愿作全世界的君王。我所寻找的是为我们而死的那一位;我所要的是为我们而复活的那一位。我出生的时刻就要到了……请你们让我抵达纯净的光那里,一到达那里,我将真正成为一个人。」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体会出:死亡就是天主召叫人回到他那里的时刻。每一位基督信徒对死亡可以试着感受圣保禄的渴望:「我渴求解脱肉体,与基督同在。」(斐一,23)除了试这个感受外,我们也大可以效法耶稣的榜样,把自己未来的死亡改变为服从天主和爱天主的行为。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在他的致罗马人书信中还说:「我的爱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他像一泉活水在我心中潺潺地流着,并向我说:到天父这里来吧!」。圣女小德肋撒在她的自传中写说:「我要见天主,但要见天主必须先死亡」。

    基督信仰对死亡的看法,在教会追思亡者的弥撒经文中表达得最好:「主,为信仰你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恒的天乡」。

    的确,死亡是现世旅途的终点,是天主施恩与怜悯时期的结束。在现世时,天主施恩和怜悯我们,是为使我们按照天主的计画来实现我们现世的生命,以决定我们最後的命运。当我们现世生命单程旅途走完後,我们不会再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回到现世的生活中。每个人只生一次,也只死一次,死後不会发生任何轮回转世的现象。

    为此,教会常常提醒激励我们随时准备好死亡时刻的来到;诸圣祷文有这样一句话:「于猝死,主救我等!」,这就是祈求上主使我们不致於突然死亡,以免来不及准备善终。圣母经最後一句也祈求天主圣母玛利亚,在我们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为我们罪人转求天主。教会也嘱咐我们依赖大圣若瑟的保佑,因为他是善终的主保。

    《师主篇》更勉励人说:「你在任何行动,任何思想上,都应该表现得好像你今天就要去世一样;你要是良心公正的话,你就不会过於害怕死亡。你宁可躲避罪恶,而不要逃避死亡。如果你今天不曾准备好死亡,明天又将如何?」。

    谈完了"死於基督″这篇要理,现在我们把其中两点结论介绍一下:

    第一点,人类肉体的死亡是原罪的後果,要是人类没有罪过,就不至於死亡。

    第二点,耶稣天主子以绝对的自由服从天主圣父的旨意,甘愿为我们承担死亡。他以自己的死亡而战胜了死亡,为众人打开了救恩之门。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72. 我信常生
    「宗徒信经」最後一句经文,也就是最後一端当信的道理是「我信常生」。这段信理经文,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则念作「我期待来世的生命」。

    不论是"常生″或是"来世的生命″,都是指每个人现世生活结束後所进入的另一种生命状态。信仰基督的人,教会告诉他说:死亡结束人现世的生命,而现世的生命乃是接受或拒绝耶稣所带来的天主的恩宠的时期。新约圣经谈到基督再度来临时,所要举行的公审判,但是也好几次提到人死後,天主会立刻按照他生前的所作所为和信德的深浅,给以裁判和相称的回报。穷人拉匝禄的比喻,耶稣向右盗说的话,以及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後书第五章和致斐理伯人书第一章,还有希伯来书第九第十二章,全都指出灵魂的最後命运人人可能不同。

    我们都知道人的灵魂是常存不灭的,人的肉体死後,他的灵魂立刻呈现在天主面前,接受私审判。审判的标准是根据他与基督的关系,再给以判决。圣十字若望说:「生命到了暮薄西山时,我们将被爱所审判」。

    审判的结果是什麽呢?里昂第二届大公会议,弗罗伦萨第二届大公会议,以及特利腾大公会议都指出:受审判的灵魂或直接进入"享见天主″的境界;或先要经过净炼的阶段,然後才享见天主;再不然就是被判立刻接受永远的惩罚。

    所谓"享见天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升天堂。什麽人能升天堂呢?凡是安息在天主的恩宠和友谊中,灵魂完全洁净的人,就能进入天堂,在那里永远与基督同在,并面对面享见天主。升天堂是现世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是人心深处的期望的实现,是生命最高和最终幸福的状态。

    生活於天堂就是与基督同在,基督以他的死亡和复活,为我们打开了天堂之门。所谓享受天上的生活,即获得基督所实现的救恩的一切成果。凡是相信基督并忠於他的旨意的人,基督都使他们分享他在天上的光荣。分享基督天上的光荣的人,就是和基督结为一体的人,他们共同形成天上荣福的团体。

    升天堂,度天堂的生活是一种奥迹,我们只能说那是享见天主,是与天主和所有生活在基督内的人共融。除此之外,我们什麽也无法想像,什麽也无法描写。圣经上虽然也提到天堂,不过只用形象来形容,例如生命、光明、和平、婚宴、天国的酒、天父的家、天上的耶路撒冷、乐园等等。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二章第九节说得更妙:「天主为爱他的人所准备的,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心所未想到的事物」。

    去世的人,要是也安息在天主的恩宠和友谊中,但灵魂不是绝对纯净,他们就不能直接进入天堂,这怎麽办呢?普世教会要理说:「他们虽然肯定自己将会获得永远的救恩,但他们先要受到净炼,以便得到为进入天国所必要的圣德」。

    这个人灵接受最後净炼的地方,教会称之为炼狱。炼狱,顾名思义,是净化人,提炼人的地方和阶级,而不是惩罚遭永远判罪的人的方式与场所。教会有关炼狱的训导,特别取自弗罗伦萨大公会议和利腾大公会议的议决。教会的圣传根据圣经的记载,指出有一种净化的火存在。圣大额我略说:「对那些轻微的罪,我们必须相信:在公审判之前,有一种净化的火要给以净炼。那位真理之主肯定说:凡出言亵渎圣神者,在今世及来世都不得赦免(玛,十二,32)。据此推理可知,某些罪过能在今世获得赦免,另有些罪过在来世可以得到赦免。」

    教会在初期就开始举行纪念亡者,为他们祈祷献祭的礼仪,目的在使亡者信友早日结束净炼,荣登天国,享见天主的圣容。此外,教会也勉励教友多多为亡者作补赎,求大赦,行哀矜。由此可见炼狱是存在的。

    谈了天堂的永福,炼狱的净炼,我们也必须来谈一谈地狱的永罚。圣经和教会的训导都肯定地狱的存在。地狱是什麽样的情况,谁也说不出所以,谁也无法具体地描述,唯一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下地狱的人与基督永远分离,也永远不能享见天主的圣容。若望一书第叁章十四到十五节说:「那不爱的,就留在死亡中。凡恼恨自己弟兄的,便是杀人;你们也知道:凡杀人的,便没有永恒的生命存在他内」。从这段圣经,我们可以知道:要是我们不自由地选择爱天主这条路,我们就不能结合於天主。可是我们若犯大罪,得罪天主,得罪别人,得罪自己,则我们无法爱天主。

    一个人生前犯了大罪,临死之前若没有真心忏悔,谦逊接纳天主的慈爱和怜悯,死後必定永远与天主分离,因为这是人自由的选择。人自我排拒於天主之外,自己断绝与天主及天上诸圣人共融,这种处境和状况教会称之为地狱。耶稣在教训群众时,屡次提到地狱不灭的火,这种永远的地狱之火是用来惩罚那些至死不相信基督,不愿意回心转意的人。(参见玛五.29;十叁,42.50;谷九,43-48)有一次,耶稣很严厉地说:「人子要差遣他的天使,……把作恶的人集中起来,扔到火窑里(玛十叁41-42),又说:「可咒骂的人,离开我,到那永火里去吧!」(玛廿五,41)。

    根据教会的训导,那些死在"死罪″中的人,一死之後,他的灵魂立刻陷入地狱,在那里遭受地狱永不熄灭的火的刑罚。教会这一训导的目的,在警惕人以责任感来使用自己的自由,为自己奠好来世的命运。除此之外,教会也藉地狱的苦刑来劝勉人悔改归依,不要贪图现世短暂的福乐。玛窦福音第七章十叁到十四节耶稣在山中向听他讲道的人说:「你们要从窄门进去,因为那宽门和大路导入死亡;但有很多人从那里进去。那导入生命的门是多麽窄,路是多麽狭!找到它的人的确不多」。

    地狱的永罚虽然存在,但天主并没有预定谁要下地狱,就好像监狱虽然存在,但并非一定要有人关进去不可。下地狱是因为人反对天主的圣意,执迷不悟;至死不改的後果。

    教会每日举行弥撒圣祭和祈祷时,都呼求天主怜悯,因为他并不愿意有人丧亡,但希望每个人都有悔改的机会。

    谈了"我信常生″这篇有关天堂、炼狱和地狱的要理之後,现在我们把其中八点结论介绍给各位:

    第一点,每个人死後,他那不朽的灵魂立刻在生者与死者的判官所主持的私审判中,接受自己应得的报答。

    第二点,「我们相信所有死在基督恩宠中的生灵,共组成天上的天主子民。他们的死亡在来日肉身复活,与灵魂重新结合时,将永远消失。」(保禄六世《天主子民的信经》)

    第叁点,「我们相信天堂上集合在基督和玛利亚身边的众多灵魂,共形成天上的教会。

    在那里,他们於永福中面对面享见天主,而且以不同的等级层次,与众天使参与由光荣的基督主持的神性统治,并以他们的手足关怀之情,为我们在世的人代祷,扶助我们的软弱。」(保禄六世《天主子民的信经》)

    第四点,那些安息在天主的恩宠和友谊中,但灵魂不是完全纯净的人,他们即使肯定自己将得到永远的救恩,仍要接受净炼,好获得为与天主同享永福的必要圣德。

    第五点,教会本着"诸圣相通功″的信德,把亡者的灵魂托咐给天主的仁慈照顾,并为亡者祈祷,尤其是为他们奉献弥撒圣祭。

    第六点,教会效法基督,警惕教友勿忘地狱永远死亡的悲哀惨痛事实。

    第七点,地狱的主要惩罚在於永远与天主分离;只有在天主那里,人才能找到生命与幸福。人本来就是为了生命与幸福而被造,所以他一生都在追求生命与幸福。

    第八点,教会为了不愿意看到任何人丧亡,所以这样祈祷说:「上主啊!请不要让任何人离开你,要是真的没有人能靠自己得救,同样,天主也真「愿意众人都得救」(弟前二,4),而对他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玛十九,26)。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73. 最後的审判
    宗徒信经最後一条当信的道理是「我信常生」这端信条在尼西.君士坦丁堡信经中念作「我期待来世的生命」。

    「我信常生」这端信理包括下面几个主要内容:私审判、天堂、炼狱、地狱、公审判和新天新地。私审判、天堂、炼狱和地狱,我们谈过了,今天我来谈最後审判。

    关於最後审判和世界末日以後的宇宙人类命运,圣经上,尤其是新约圣经中,有不少的记载,宗徒大事录第廿四章十五节记载圣保禄遭犹太人控告,在斐理斯总督前答话说:「我对天主所怀的希望,……就是义人及不义的人终将要复活。」善人与恶人都要一起复活,那是怎样一种时刻呢?若望福音第五章廿八到廿九节说:「时候要到,那时,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而出来:行善的人要复活,进入生命;作恶的,也要复活起来受判罪。」

    上面这两段圣经都在说将来有一天众人都要复活的事。但是我们并不是为了复活而复活,而是为了决定永恒的命运而复活。所谓决定永恒的命运,就是最後的审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审判。所以,当世界末日,众人都复活之际,公审判的时刻就来到了。玛窦福音第廿五章有这麽几节说:「当人子在自己的光荣中与众天使一同降来时,……一切民族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开,如同牧人分开绵羊和山羊一样,把绵羊放在自己右边,山羊在左边,……在左边的,要受到处罚,至於义人,却要享受永生。」

    这段福音说「一切民族都要聚集在人子基督面前」。聚集在耶稣面前意味着什麽呢?意味着耶稣是最崇高的真理,在真理之前真相终将大白。人的真相就是他和天主的关系,在公审判时,基督将把这种关系的一切後果都公开出来,在世行善的人,他和天主的关系良好;作恶的人,这种关系自然恶劣。

    圣奥斯定在他的讲道中说:「坏人所行的恶都要背着他们被记录下来,当天主不再缄默那一天,他要转向坏人说:在世间我曾为你们安置了穷人……他们是你们的差役,为把你们的善行存在我的宝库,但你们并没有交给他们任何东西,所以在我这里你们并没有存放任何属於你们的事物。」

    圣奥斯定这段道理简单、明了、发人深省。他所说的「天主不再缄默的那一天」,就是基督要在光荣中再度来临的时刻,就是最後审判来到的时刻。这个时刻什麽时候来到,只有天主圣父知道,因为是他要作的决定。到时候,他要藉着圣子耶稣对整个历史下定论,我们也将因此而认识整个创造工程和整个救恩计画的最终意义,同时也将了解天主的上智如何引导宇宙天下一切事物走向各自最後目标的美妙途径。总之,在公审判的时候,我们要看到天主的公义战胜受造之物所铸造出来的种种违反公义的丑行,也要看出天主的爱比死亡的力量更强大。

    以上所谈的有关公审判的事,到底在告诉我们什麽呢?对我们现世的生活有什麽意义呢?最主要的是在规劝世人,特别是已经接受基督信仰的人,趁天主仍在宽待我们的时候,好好利用这时机,及时悔改,归依上主。圣保禄给格林多人写信说:「我们……也劝你们不要白受天主的恩宠,因为经上说:『在有利的时刻,我俯允了你;在救恩的时日,我帮助了你。』看!现在正是有利的时候,看,如今正是救恩的时日。」(格後六,1-2)

    此外,公审判的道理也在激发我们敬畏天主的心,督促我们努力在现世推展天国的义德,并向人类宣报美好的希望,即「主耶稣将再度回到人间,在他的圣徒身上受光荣,在所有信众身上受赞美」(得後一,10)。这一切都和上面所说的「及时悔改,归依上主」的行为有着相互为用的关系。一个知道不敢妄用天主所赐给的有利时刻,不糟蹋天主的恩典的人,必定知道及时悔改,归依上主,因为他晓得公审判必将来到。那时,在基督唯一大真理面前,宇宙天下的一切真相必然要大白,任何隐密的事无所遁形,每个人生前的思言行为在真理强烈光线的照射之下,显得一清二楚,不用至高的审判者发言,人已经看出自己永远的命运,因为他的一生就在为他的永远作证。

    一个有这种认识的人,必然会敬畏上主,因为上主固然仁慈但也公正无私。为了赢取身後的永恒幸福,他会在今生馀下的有限时刻多行善功,为自己在天堂积下宝藏,也会在现世努力拓展天国,使天主的义德日渐充满人间社会,让大家热切期待基督早日在光荣中重新回到大地,主持最後的正义。

    谈完了有关"最後的审判″的要理,现在我们把它的一点结论介绍一下:

    至圣罗马公教会相信,也坚决承认:在最後审判的那一天,所有的人,灵魂肉身一体,都将出现在基督法庭面前,为自己一生的行为向基督交帐。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74. 期望新天新地
    宗徒信经最後一端信理是「我信常生」。这端信理在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中念作「我信来世的生命」。

    「我信常生」这端信理包括几个主要内容:私审判、天堂、炼狱、地狱、公审判和新天新地,前五个内容我们都谈过了,今天来谈最後一个:新天新地。新天新地这个名词概念首先见於新约圣经伯多禄後书第叁章十叁节和默示录第廿一章第一节。伯多禄後书说:「我们按照他的应许,等候正义常住在其中的新天新地。」默示录则写说:「随後,我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与先前的地已不见了。」

    教会中新天新地的观念指的是什麽呢?指的是世界末日来到,基督在光荣中再度降临,主持最後的公审判,正义的人,他的灵魂和肉身再度结合後,光芒四射,与基督永远为王,而世界也因此得到更新,天主的国度终於完全实现。这一片新的气象就是新天新地的扼要写照。

    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宪章第四十八节引用圣保禄致厄弗所人和致哥罗森人的书信,以及伯多禄宗徒後书的内容,说出一段与新天新地有关的话说,「当万物重建修复的时刻来到,当人类和与他密切结合,并藉着他以达到目标的世界,都归於基督元首的时候,那麽教会就在天上的光荣中结束」。

    这里说教会结束,因为宇宙天下的一切都屈服於基督,以基督为元首,天主的计画就此完全实现,教会作为基督拯救世人的工具的使命也告完成,所以地上的教会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新天新地,在圣经中也称为新的天上的耶路撒冷。在新的天上耶路撒冷圣城中,天主要居住在人之间,他要像默示录第廿一章所说的:「拭乾人们的眼泪;再也没有死亡,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

    这真是一个绝对幸福的新天地,在这个新天地中,人类终於像天主创造万物之初的本意,永远结合为一体,实现了教会在历史中作为促进人类在基督内团结合一的圣事的使命。这些结合於基督的人将形成一个获得救赎的人的团体,就是默示录第廿一章所说的天主的圣城,或羔羊的净配。这个团体不再为罪恶,为不纯洁,为私爱的伤害,因为这些只能摧毁或伤害地上的人类团体。那些将永远生活在新天新地中的人,最大的福份就是享见天主的圣容。

    为什麽享见天主的圣容是得救享永生的人的最大福份呢?因为现在人生所最缺乏,也绝对无法获取的,就是永远的喜乐,永恒的和平,以及绝不改变的彼此共融。这一切都会在享见天主圣容的真福状态中得到绝对的满足。

    新天新地还有另一层更广的意义,就是物质世界与人的密切共融。圣保禄宗徒致罗马人书第八章十九到廿叁节有这麽一段精彩的话说:「受造之物都迫切期待天主子女的显扬,……也渴望脱离败坏的控制。……我们都知道,直到今天,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叹息,同受产痛;不但是万物,就连我们这些已经蒙受圣神初果的人,也在自己心中叹息,等待成为义子,即我们的肉体的救赎。」

    圣保禄这里所说的「受造之物也渴望脱离败坏的控制,并为此而叹息而受苦」,意思是说有形可见的物质世界,曾因为人类犯罪而遭连累,变成可咒骂的,屈服在败坏的命运之下,成为可腐朽之物。所以都迫不及待地期望天主的子女早日获得救赎,再度成为天主的义子,以便和得救的人类,在复活的基督内,重得受造之初的不朽本质,同享义子的光荣,并为义人服务。

    新天新地什麽时候实现呢?梵二大公会议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卅九节说:「对大地和人类穷尽的时刻,我们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宇宙将如何改变,但被罪恶所玷污的世界面目,必将逝去。从启示,我们得知:天主为我们准备一个正义常在的新居所,新大地,其幸福将要满足,并要超出人心所能想到的一切和平的愿望。」

    这样说来,新天新地有朝一日将取代现世被罪恶所破坏的容貌,殆无疑问,只是何时实现我们不得而知,正因为这样,一切受造之物,尤其是敬畏上主,恪守天主诫律的人,无不引领盼望,迫切期待天国正义的早日来临,以彰显他们的忠诚,消除他们蒙受的委屈。但是,衷心期盼新天新地早日来到的心情,不应该叫我们忽略良好建设现世的必要。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同一节,即卅九节又说:「期待新天新地的希望不但不应该削弱,而且更应该增进我们建设这个世界的心火,因为现世新人类家庭的成长建设,已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个隐含新天新地的预象。为此,我们固然应该小心分辨现世的进步与基督神国的拓展两者之间的区别,但从能有助於改善人类社会的结构秩序上来看,现世的进步仍有其相当的重要性。」

    宪章同一节最後一段为此作了结论说:「当我们在上主的神之内,并遵照上主的命令,把大自然和我们勤劳的美果散布在大地之後,来日,在基督重新把永恒而普遍的天国交还给天主圣父之际,我们将会再度看到这些美好的成果。但那时,这些美果都将是无瑕疵,光辉夺目,容貌灿烂的。到时候,在永恒的真理中,天主将是一切万物的一切。」

    谈完了宗徒信经最後一端信理我信常生的最後一节期望新天新地後,现在我们把文中的一点结论介绍如下:

    世界末日时,天主的国将达到圆满的境界。到时候,肉身和灵魂都受到光荣的义人将和基督永远为王,整个物质世界也将改头换面,面目一新。於是,在永恒的生命中,天主将成为一切万物的一切。
卷一 基督徒的信仰 75. 阿们
    新编普世教会要理的内容极为丰富,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谈基督信徒的信仰,第二部分谈基督信徒的庆典,第叁部分谈基督信徒的生活,第四部分谈基督信徒的祈祷。

    从这四大部分所谈的内容,我们看到这本新编的要理书已经把全部基督信仰生活的要义都包括在里面了。这部巨着像一座宝山,只要进去,伸手一拈,就能得到好处,叫人有左右逢源的满足感。所谓开卷有益,用在这本书,确实名不虚传。

    本要理书第一部分,基督信徒的信仰,也就是过去我们一直沿用的名称"我信″,经过一年半每周一次的译述介绍,如今已到了终点。就如本节目名称"我信″,或"基督信徒的信仰″所指的,新编要理这一部分所谈的,是关於基督信徒的整个信仰动机与内容,其中所涉及的,都是身为基督信徒者所必须接纳与深信的道理,缺一不可,是以教会称之为"当信的道理″,也就是我们通常简称的"信理″。

    教会大大小小的信理有多少,我们不容易一下子全把它们罗列出来。但不论如何,它们都归纳在"信经″的十二大信条中,所以,基督信徒的信仰,一如旧约以色列天主选民有十二支派,新约基督有十二位宗徒一样,荦荦大者有十二端。"信经″,凡是教友没有不会滔滔念出的。要想知道基督信仰的基本信念为何,只要翻阅信经,便一目了然。为此,新编普世教会要理在介绍和阐述教会的信仰要义时,便以"信经″中的十二端信理为纲,以圣经、圣传和教父、圣师、圣人圣女,以及教会的训导言论为目,详加解说,务求完备。

    "基督信徒的信仰″,亦即"我信″这个节目,在介绍新编要理第一部分时,力求遵照整个原文,斟酌听众需要,不厌其烦地把最多,最好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分享。为此,我们共写作了七十五个标题不同的广播系列节目,平均一周一次地播送给各位,经过一年半多的努力,今天我们就要结束这个系列的广播。

    "宗套b信经″在表达所有信仰之後,以"阿们″这个希伯来字结束。"尼西.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信经″也是如此,教会古今所有祈祷经文或祈祷意向,也都以"阿们″完结。新编要理介绍教会信理这一部分,也以解释"阿们″这个名词的意义收场。足见"阿们″这个字有相当的含义在内。

    我们信友每天祈祷,祈祷离不开"阿们″这个字,到底我们对这个字有多少的了解与体会?

    "阿们″(AMEN)这个字是希伯来文,它和同一语文的"相信″这个字有共同的语根,这个语根所要表达的是坚实,可靠及忠信的意思。因此我们才了解到为什麽"阿们″这个字既能表达天主对我们的忠信,也能表达我们对他的信心。在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称呼"真理的天主″为"阿们的天主″,也就是"信守承诺的天主″。该先知书第六十五章十六节说:「那在地上为自己求福的,要向忠信的天主求福」。主耶稣也常使用"阿们″这个字,有时还重复使用,连说两次,目的在强调他的训诲教导的可信性,也在强调他的权威的根据是天主的真理。比方说,他告诉人:"当你施舍时,不可在你面前吹号,如同假善人在会堂和街上所作的一样,为受人称赞。我们"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获得了他们的赏报。」(玛六,2.5.16)若望福音第五章十九节,耶稣向犹太人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子不能由自己作什麽,他看见父作什麽,才能作什麽。」从上面这两个例子,我们看到在前一段福音中耶稣使用一次"实在″,在後一段中,他就重复说"我实实在在″。

    现在我们回到今天的题目,"信经″的结束语"阿们″这个名词。"信经″以"阿们″结束,而"阿们″这个名词与"相信″这个字,就如前面提过的,在希伯来文上有相同的语根,而且意义也接近。所以,经文以"阿们″结束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重复"信经″的头两个字"我信″,再就是重新肯定"我信″经文所列的各端当信的道理。

    如此说来,所谓相信,就是对天主的话,天主的许诺和天主的诫命说"阿们″;就是完全信赖身为无限爱情和绝对忠信的"阿们″的那一位。此地的"阿们″乃是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真理。我们把句子中的"阿们″和"真理″对调一下,就成了:完全信赖身为无限爱情和绝对忠信的"真理″的那一位,他就是天主。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反省反省自己的信仰生活,我们便会发现:基督信徒每日的生活无非是在向我们领洗时所发的誓愿说"阿们″,也就是以言以行重复表达自己的信仰,并肯定"信经″的各端信理。圣奥斯定说:「愿"信经″成为你的一面镜子,你要对着它自照,看看你是否真的完全相信自己所表明相信的事,并每天为你的信德而高兴」。

    各位听众朋友,本梵蒂冈电台华语部所介绍的新编普世教会要理第一部分"信仰的表达″,到此完全结束。要理书在这部分结束之前,留下了一段大家都熟悉的弥撒经文,这段经文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

    「全能的天主圣父,一切崇敬和荣耀,藉着基督,偕同基督,在基督内,并联合圣神,都归於你,直到永远,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