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生——澄清基督教对天主教的误解
作者:Michael
G.圣母与拜偶像
G1.浅谈圣母四端教义(1):圣母的教义与基督救恩的关系 G2.浅谈圣母四端教义(2):天主之母及终身童贞 G3.浅谈圣母四端教义(3):无染原罪 G4.浅谈圣母四端教义(4):圣母升天
G5.有关创三15及圣母踏蛇的图像 G6.「头胎男儿」的称号和耶稣的「兄弟」是不足以推翻圣母终身童贞 G7.「圣母代求」与路8所载的「耶稣拒见圣母」 G8.浅谈册封圣人及敬礼圣母
G9.澄清拜偶像的问题 G10.向圣母圣人祈求是暗示他们有神奇力量吗? G11.在教堂中,圣母像已被高举? G12. 澄清」马利亚的位置是否高于耶稣」
G13.澄清」等她生了儿子」就代表耶稣诞生后圣母与若瑟同房吗? G14.向圣母像鞠躬就是拜圣母吗?    
G.圣母与拜偶像 G1.浅谈圣母四端教义(1):圣母的教义与基督救恩的关系
    1.天主教信仰的中心是天主,圣母的教义只是一个小部份而已,可惜在两教讨论中,它经常成为焦点所在,有时还以为圣母的教义在天主教内占着大幅的位置。

    2.有关圣母的四端教义--天主之母,终身童贞,无染原罪,圣母升天,是与「基督学」(包括「救恩论」)有密切关系的,若没有天主圣子耶稣基督降生救赎的话,就不会有任何圣母的教义,人们若将基督的救恩工程抽离出来,而孤立地看圣母的四端教义,便很容易会问:「为甚么、而且凭甚么会有这样的圣母教义?!」

    3.在此,让小弟先简单讲述圣母的教义和基督救恩的关系:天主圣子降生成人,圣母所生的耶稣基督是真人真天主,「天主之母」正是维护耶稣基督「两性一位」的道理--「耶稣基督有两个本性,即天主性和人性;…结合于天主圣子唯一位格中」(《天主教教理》第481号)。圣子降生是天主的恩赐,祂因圣神降孕,生于玛利亚之童身,圣母「终身童贞」的教义显出耶稣基督的神奇来源和祂的天主性,祂不是出于男女的结合哩!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恩是无远弗届、不受时空限制的,圣母「无染原罪」正肯定祂救恩的宇宙性,所以圣母得从受孕那一刻开始,已蒙受(预防性的)救赎

    4.至于圣母四端教义较详细的内容及它们对基督徒生活方面的意义,则请参阅这系列的(2)、(3)和(4)了,这三篇文章主要是转载自香港天主教信仰热线(电:28850025)中的「圣母知多D」,及刘赛眉修女所着的《懿》。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3年4月4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2.浅谈圣母四端教义(2):天主之母及终身童贞
    A)天主之母

    1.教会早就知道天主是无始无终的,祂自有永有,是没有母亲的,但教会亦肯定天主圣子降生成人,祂「生于女人」(迦/加4:4),谁也知道圣母玛利亚就是耶稣基督的母亲。为了肯定耶稣基督祂既是天主又是人--有真的天主性又有真的人性,教会就在这个意义下称圣母为「天主之母」。所以,请留意,当我们讲「天主之母」的时候,其实最主要是想显示出耶稣基督的身份:祂是真天主同时又是真人,即所谓「两性一位」--「耶稣基督有两个本性,即天主性和人性;两者并不相混淆,却结合于天主圣子唯一的位格中」(《天主教教理》第481号)。

    2.既然在耶稣基督一个位格内,结合了天主性和人性,于是,祂天主的属性可以经过位格归属给人性的耶稣基督,祂人的属性也可以经过位格归属给天主性的耶稣基督,例如:耶稣基督这个人子、玛利亚的儿子死于十架是天主子、天主圣言的死亡,耶稣基督这个天主子、天主圣言有赦罪权,故此祂这个人子、玛利亚的儿子在地上能赦罪。这就是传统所说的「属性交流」。

    3.教会在最初几个世纪都在反省「耶稣是谁?」先后有人否定祂的人性;也有人否定祂的天主性,并认为父与子不是同性同体的;有些则肯定祂有完整的天主性,但说祂没有完整的人性,这些看法都不被教会接纳,一一被定为异端。简单来说,在第五世纪时,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多略虽然肯定祂有神人二性,却否定两性在耶稣基督这一位格上的统一,即聂氏认为祂的天主性还天主性,人性还人性,两者是分割的,「属性交流」无法应用,所以,聂氏认为玛利亚只能是「基督之母」或「人之母」,教会基于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没有分割,便在主后431年的厄弗所大公会议隆重宣布圣

    4.肯定玛利亚为「天主之母」,不仅肯定了她在生理上生下了耶稣基督,也肯定耶稣基督的「两性一位」。她答允为天主之母,无疑也决定性地参与基督事件,她顺服而听命地接受上主的任命,随时准备为天主的救赎计划,为基督的生命和工作奉献自己。

    5.路1:26-38讲述天使传达天主旨意,要玛利亚做「天主子的母亲」时,那虽与若瑟订了婚,却未过门,仍是童贞之身的玛利亚说:「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童贞」与「母亲」的确是矛盾的,但她却以「愿你的话成就于我吧!」这句充满信德而又简单的说话,穿越了这个困难和矛盾。自她接受了第一个「童贞与母亲」的矛盾之后,在她日后的生命中,仍不断被拋入类似的矛盾中,其中最大而又最难越过的,相信就是「十字架与天主子」的矛盾--这有血有肉、被列于罪犯中、且快要死去的儿子,又怎可能是大能的天主子?在十架下,门徒们动摇了,伯多禄/彼得也三

    B)终身童贞

    6.首先我们要分清两个概念:独身与童贞是两回事,独身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童贞是一种德行和操守。有些人虽然独身,但未必有童贞这份操守,童贞(即所谓贞洁、贞操)却不论在婚姻生活或在独身生活中都是需要的。

    7.对以色列人来说,「贞女」代表着一个人能够全心全灵全意全力地爱天主,这种心态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生理上的却不是最重要。一个未结婚、未跟人有任何性关系的女子,固然在生理上是个贞女,但这却不是圣经上最重视的一点,圣经重视人心灵上的贞洁,耶稣在山中圣训/登山宝训中,说旧约叫人不可奸淫,即物理性地不要做这样的事,但耶稣却说基督徒不应只是不做这些东西而已,祂指出谁若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就已经在心里奸淫了她,耶稣要求的是人们心里的贞洁(参阅玛/太5:27-28),这就是「童贞」一词最主要的意思。教会所讲的「童贞」,也是这个意思,并

    8.玛/太1:22的「童贞女怀孕生子,人将称他为厄玛奴尔/以马内利」是应验了依/赛7:14的说话。一般的圣经学家都认为依/赛及玛/太在这处所说的童贞女就是玛利亚。为证明玛利亚的童贞,路1记载天使说她要生下「至高者的儿子」时,玛利亚说:「我不认识男人。」按照希腊文(即圣经原文),这句说话是现在式(PRESENTTENSE),固然可表示出圣母产前及产时童贞,而希腊文的现在式(PRESENTTENSE)与英文的现在式(PRESENTTENSE)一样可以指一些「时刻都是如此」的永恒的真理,例如说「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或「地球常转」都是用现在式(PRESENTTENSE)的,所以它是说圣母时刻都是、永远都是童贞,即使在产后仍是一样。

    9.路2:7说圣母到了分娩的日期,便生了她的「头胎男儿」,若搬字过纸地理解圣经,难免会认为圣母是生了第二个或更多孩子,但原来「头胎男儿」是以色列人给家庭中所生的第一个男性婴儿的尊称,不论后来该名婴儿有没有弟妹,都有如此称呼;至于耶稣有许多「兄弟」一事(参阅玛/太12:46-47,谷/可3:31-32,路8:19-20),原来在犹太人中,「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也是称作「兄弟姊妹」的,实在不能单以「头胎男儿」和「兄弟姊妹」这两个词语来推翻圣母「终身童贞」。

    10.虽然玛利亚不明白「童贞」的她,怎样又能成为「母亲」(见「天主之母」的讨论),但她知道这是天主的旨意,便以一句「愿你的话成就于我吧!」承行了天主的旨意。在这件事上,「天主之母」(的教义)指出圣母偌大的信德,「终身童贞」则说出圣母没为自己选择童贞,亦没为自己选择(永久的)婚姻,她一生所选择的、寻求的是只是「天主的旨意」,天主要她怎样做,她就怎样做,她将自己整个人放在天主手里,随天主安排。「一生专务寻找天主的旨意」就是圣母的「终身童贞」的最深意义。每个基督徒都应当有这份「童贞」。

    11.藉圣神的庇荫,圣母童贞地生了耶稣,这突显出祂的神奇来源和祂的天主性,指出了天主圣子的降生不是透过人力,没有任何人的因素可将祂带到世界上来,世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准备祂、或可以要求、或赚得圣子降生,甚至是世上最崇高的婚姻、爱情、或最完美的家庭都不可以成为准备圣子来到世上的条件之一,换言之,圣母的童贞说出了圣子降生这回事,纯粹是天主由上而下无条件白白的恩赐,而且是我们不能预料、不能准备的礼物。这对人类来说是很大的恩典和惊讶,正因这是不能够准备亦不可能准备,所以圣母要童贞。

    12.主后四世纪时,圣奥思定/奥古斯丁曾为圣母的童贞辩护。在圣奥思定的著作中,也说圣母生耶稣时是靠着圣神的力量,并非由于人间婚姻里面的关系而产生耶稣基督。因为在他的时代,神学还未发展得很丰富,所以他只用比喻来讲圣母的童贞的完整性,他说耶稣基督透过圣母而产生,就好象阳光透过窗户进入房间里一样,虽然阳光是透过窗户,但无损窗户的完整性,窗户仍是窗户,没被破坏,圣神/圣灵透过圣母去成就祂的事工,将耶稣基督带来世上,就好象阳光透过窗户一样无损圣母的完整,这是奥思定在辩护圣母的童贞时所作的解释。

    13.在一般的家庭里,夫妇二人共同面对孩子生育时的一切,由怀孕到生产的过程中,丈夫的支持对太太是很重要的。在圣子降生这个过程中,若瑟只是耶稣的鞠养父,圣母因圣神/圣灵在信仰中怀孕,相信这个孩子是天主的工程,唯一支持着她的也就是她的信德,所以她是在信德中诞生圣子,独自承担起母亲的责任。「终身童贞」指出圣母是百分之百的母亲,而且在产时童贞正表示出圣母是清一色地单靠天主的力量将圣子带到人间,她不是靠人间任何的力量,甚至不是靠人间爱情的力量来完成她的使命,因此圣母也是个百分之百「信德的母亲」,她不仅在领报时对天主说「是」

    14.上面曾说过,心态上的「童贞」重要过生理上的「童贞」,从以上的讨论,可以见到圣母在生理上「终身童贞」有其圣经论据,她在心态上也是「终身童贞」的。玛利亚怀着「童贞」的心态来生活,她没有二志,一生专心寻找天主的旨意,并予以承行,那么,她甘心情愿地舍弃正常的夫妻生活,亦不是不可能的事。「天主之母」和她的「童贞」,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更明确地表达出耶稣基督是真人真天主,及其诞生的超自然现实,这是我们信仰的根基。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3年4月4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3.浅谈圣母四端教义(3):无染原罪
    1.今日的神学,已可将「原罪」分辨出「因性原罪」和「果性原罪」。亚当妄用天主赐予他的自由,吃了禁果,犯了人类「第一个罪」(这就是「因性原罪」,指亚当这个犯罪的行为),打破了与主(及与自己、与人、与万物)的和谐关系。因为他这个罪,整个世界和人类也承受了其「恶果」(这就是「果性原罪」,指亚当之罪对后裔的影响),那就是人在罪恶的权势下,生活在罪的氛围下,人没能力胜过罪恶。

    2.果性原罪处处可见,例如:我们明知应当包容别人的过错,但却无能力(完全)包容,结果责骂对方,犯了罪(本罪,自己运用自由行了恶事);看见A君批评B君,我们知道「批评」别人是不对的,但自己又批评了A君;人人都有阶级、种族歧视时,我们不自觉地也会认同这种看法;活在一个人人贪污的社会中,你也很难独善其身…等等。

    3.说我们是「罪人」,首先并非说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个「衰人」或「坏蛋」,而是说出我们是个「被罪恶所奴役的人、软弱的人」,但由于我们都活在罪恶的权势下,无力胜过罪恶(果性原罪),我们很容易便会作恶犯罪,犯了本罪之后,那就成了「真实的罪人」。

    4.在圣经里的确难以找到直接谈及圣母「无染原罪」的经文,但一般圣经学者都以创3:15及路1:28作为「无染原罪」的启示基础。创3:15被称为「原始福音」,即是当人犯罪后,天主向人类预告拯救的第一个喜讯。犹太人没视这段圣经为预言默西亚/弥赛亚的福音,但教父却认为这段圣经是预言默西亚的胜利。按某些圣经学者的解释,创3:15中所说的踏破蛇头的女人,其圆满意义应当是指玛利亚。既然因着基督的救恩,这女人能够战胜邪恶的魔鬼,换言之,在这女人身上不可能有一刻时间隶属于罪恶权下,由此推论,圣母从受孕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受到原罪的玷污。

    5.此外,路1:28又称圣母为「万福,充满恩宠者」。按希伯来文,「万福」本有「高兴吧,欢乐吧!」之意,这一问安语正反映了旧约匝/亚9:9所说的:「熙雍女子,你应尽量喜乐!耶路撒冷女子,你应该欢呼!看,你的君王到你这里来,他是正义的,胜利的,谦逊的,骑在驴驹上。」这「欢乐吧!」亦反映着伪经诺厄耳先知书的「西雍女子欢乐吧…上主君王已在你们当中。」由此可见,天使向圣母请安时所说的这句话,并非普通的问候语,「万福」是含有特殊的意义。天使邀请圣母进入欢乐之中,因为默西亚/弥赛亚君王要在她身上来到人间。「万福,充满恩宠者」,可以译为:「欢乐吧!早已被天主所宠爱的」,既然圣母充满了天主的恩宠(fullofgrace),则在她身上不可能有罪的阴影存在,所以结论出圣母是「无染原罪」的。

    6.可是,人人都在罪恶的权势下,所有人都需要基督的救恩,难道圣母就不需被救赎吗?圣母自己不是也说:「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路1:47)其实,说圣母「无染原罪」并不否定「人人都在罪恶的权势下,所有人都需要基督的救恩」,圣母都需要被救赎,只是她得救的方式是特殊的--「预先性(或预防性)的救赎」,即是说她未跌倒天主已经救了她,我们所得到的却是「治疗性的救赎」,即跌倒了以后天主救我们。小弟想出了另一个比喻(这只是小弟个人的看法),或许也能表达「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救赎,就是人人都会患病(例如:婴孩出痲疹),凭自己的力量必不会不出痲疹,有些人出痲疹后被治好,有些人则打了预防针,所以能克胜这种病。他之所以能够胜过痲疹,不是因为自己了得,只是由于人家给他打了预防针所致。在天主面前没有不能的事,祂要恩待谁,就恩待谁,祂绝对可以用「预防性救赎」这种特殊方式预先拯救了圣母,而这个特恩(既是特恩)亦无需要因为给了圣母所以又一定要给其它人(例如:圣母的母亲及其祖先),这是「特恩」,不是一种普遍地赐予众人的恩典。

    7.圣母「无染原罪」的道理亦肯定了基督救恩的宇宙性,祂的救恩是超越时空的,无远弗届的,可以dateback的,不受时间空间所阻碍,在耶稣死而复活以后的人(例如:今日的信徒)可以得到祂的救恩,在祂死而复活以前的人也可分沾恩泽,否则,在耶稣降生以前的人岂不是不能得救!若是如此,耶稣这么「迟」(只在二千年前)才降生救赎,岂不是「害死」五千年前出生的人?!对耶稣以后的基督信徒来说,正常的得救方法是「信」(当然,在天主教的理解,「信」都包括领洗和爱德),对圣母来说,是「预防性的救赎」,对耶稣以前的人(及「无名基督徒」),天主自有给他们分施救恩的方法。

    8.在一个「静态」的角度下,圣母「无染原罪」是指天主在圣母受孕的一刻,一次而永远地免除了她原罪的魔咒;若说罪是背离天主的行为,那么,在一个「动态」的角度下,一个完全与天主结合、没有一刻与主分离的人便是无罪。天主赐此特恩给圣母,好使她更适当地作天主之母,更完满地担当这神圣的母职,天主特别加强她、保謢她,使她没有一天在罪的势力之下,使她充满恩宠,与天主合作无间,一生承行主旨(「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圣母语,见路1:38),因此,她的「无染原罪」正说出当她一存在,她已跟天主合作,她一开始就已处身于一种叫做「恩宠的境况」当中,即完全无罪、完全在恩宠的境况当中,而这个境况──称为「原始境况」,或「原始境界」(ORIGINALSTATE),本来就是天主创造亚当厄娃的时候,赐给了人的,我们本来是拥有它的,但由于人运用天主所赐予的自由犯了罪,与天主割裂,便失落了「无罪」的「原始境况」,跌了下来,沦落到一个「不应当有」的境况--与天主与万物不和谐。

    9.但是天主很好,祂如此忠诚地爱人,在人犯罪之后,祂仍将这个「无罪」的恩典继续赐给人。祂怎样做呢?就是赐下祂的圣子耶稣基督,把人从这个「不应当有」的境况中扯回来,所以,祂建立「圣洗圣事」以赦免原罪,又建立了「告解圣事」以赦免人用自由所犯的一切罪过,使人不断地回归祂,与祂及与万物修和。

    10.所以「无染原罪」这个特恩并不是只给圣母一人而已,其实这个特恩是先给圣母,目的是为给我们每一个人。「无染原罪」彰显出基督救恩的宇宙性,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与天主合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回到」这个「原始境况」当中,好象圣母一样那么光华、美丽(人性本来就是这么完整),她只不过是先我们一步回到这个境况;这端教义它亦告诉我们,我们原来是不应在「沦落的境况」当中,但天主对人类的爱是忠诚和永不挽回的,祂很爱我们,亦没放弃我们,祂赐下耶稣基督,把我们带回一个无罪、无原罪、无本罪的「恩宠境况」去。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5年8月23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4.浅谈圣母四端教义(4):圣母升天
    1.「升天」是源自犹太人的观念,他们认为宇宙有三层:天堂,人间和阴府,当他们说某人圆满得救时,就说这人升了天,所以,「升天」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人完全被救赎了,进入了一个圆满的境界,即所谓「新天新地」的境界。说「圣母升天」--圣母灵魂肉身升天,不是说她升了天空上去,而是说她得到圆满的救赎,她被天主提升了,被救赎了。

    2.天主圣子降生救赎世人,相信祂的就成为基督徒。第一个基督徒是谁?就是圣母玛利亚,她不但相信,还承行了天主的旨意做耶稣的母亲,参与其中,这事便出现了。

    3.原祖父母一犯罪,天主便预许了救赎,那记载在第一部圣经里、被称为「原始福音」的创3:15记述天主对蛇说:「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之间。」后来玛利亚诞生圣子耶稣,祂救赎了世界,彻底打败了古蛇魔鬼,教会视这句圣经中的「女人」为圣母的预像,她和魔鬼永远都是仇敌;而在最后一部圣经默/启12:1-6,那女人所生的、要以铁杖牧放万民的男孩子正是默西亚/弥赛亚(即主耶稣基督),因此这个女人我们亦懂成圣母,那有七头十角(象征满有能力)、代表着魔鬼的火龙,虽然想害这个女人/圣母,却无能为力,因为天主特别保护她。

    4.圣母在主耶稣降生之前,已是「充满恩宠的」(参阅路1:26-28),她怀孕之后亦自觉「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的确,全能者在她身上行了大事,正如依撒作尔所说的:「在女人中她是蒙受祝福的」(参阅路1:39-56)。

    5.此外,圣母又是耶稣所赞许的「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人(参阅路8:21),天主邀请她作救世主的母亲时,她就顺从天主说:「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参阅路1:30-38)耶稣要求门徒背着十字架跟随祂(参阅玛16:24),圣母也跟随耶稣到十字架下!在十架下她又一次承行祂的旨意,遵从了耶稣的吩咐:「看,你的母亲;看,你的儿子!」照顾了教会(参阅若19:25-27)。难怪圣母被视为最完美的基督徒了。

    6.圣母既是个最完美的基督徒,她在生时已经是充满恩宠,终生从没受过她的仇敌魔鬼的控制,所以,在她结束尘世生命的时候,她不需要经过「炼狱」这凈化过程,她的灵魂肉身就直接被提升到天主的面前,得到圆满的救赎。耶稣的死亡复活既能消灭了他的仇敌,而「最后被毁灭的仇敌便是死亡」(参阅格/林前15:20-26),甚至在祂死的时候,「许多长眠的圣者的身体复活了」(参阅玛/太27:50-53),那么,何况是祂的母亲呢!祂的母亲更能圆满地分享祂的复活和升天。虽然圣经没有一处明确地说「圣母升天」,但整部圣经都讲出:这个充满天主恩宠的人,到她死的时候,可以直接到

    7.「圣母升天」正表示这位「第一个而又最完美的基督徒」整个人已圆满地被救赎了,它与我们时常说的(尤其是基督教弟兄姊妹更加强调)「信主得救」,是非常吻合的,它肯定基督已经战胜死亡与罪恶,罗5:18-19的「因一人的正义行为,众人也都获得了正义和生命,...同样,因一人的服从,大众都成了义人」已经表达了出来,在圣母身上,显示出基督的救赎已经完成。耶稣完成了救赎,返回天父身边,所以祂升天,「耶稣升天」是凭祂自己的能力进入这圆满的境界,但圣母却是人,她是被救赎的,是被天主提升进入这个境界。

    8.其实,天主教庆祝「圣母升天」时,不仅是庆祝圣母这一个人的得救,实在,将来我们都会「升天」,得到圆满的救赎,与圣母一样在天堂里跟耶稣在一起,被基督所救赎的人类,都可以有这个福份。庆祝及讲述「圣母升天」时,也是在庆祝及指出人的最后景况,它也是人们最终必能分享基督复活生命的保证,因为已有圣母这个例子了。

    9.「圣母升天」也显示出一个终生时常与天主恩宠合作、承行祂的旨意的人,可以去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这对仍在尘世中与罪恶斗争的我们(我们常要在善--遵行天主的话,与恶之间作出抉择,经常挣扎),尤其是处身于艰难和考验中的基督徒,是十分有鼓励作用的,也是我们应该效法的。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3年4月4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5.有关创三15及圣母踏蛇的图像
    误解者说有些天主教神学家,以创世记3:15(DouayRheims译本)来作为支持天主教圣母为「共同救赎者」(co-redeemer)的理由。误解者又说此节圣经中的sheshallcrushthyhead(她要踏碎蛇的头颅)一句,是错误的翻译因DouayRheims英文译本是根据第四世纪天主教官方拉丁文译本武加大圣经vulgute的错误翻译来的,错误在于此句圣经原文的主词是」masculine」(男性),不是」feminine」(女性),因此正确的翻译是」Heshallbruiseyouonthehead」(他要踏碎蛇的头颅,不是」she」(她)。由于这个错误的翻译,引致天主教有很多玛利亚践踏蛇的图像,实在不合圣经原意。让小弟在此回应一下。

    有关圣母的道理,是从属于「基督学」的,换句话中,若没有基督降生救赎的话,就不会有任何圣母的教义。圣母的一切绝不高过三位一体的天主。Co-redeemer(共救赎者)一词,当以此角度来理解(见拙作「圣母代求与路8所载的耶稣拒见圣母」第7点)。在1996年由台湾光启社出版的(天主教)《神学辞典》第133条谈及这问题时就指出:「梵二大公会议(1962-65)《教会》宪章也故意略过共救赎者的术语。到今天为止,它是个开放的问题,不是一则定断的信理。」1997年10月5日第527期的「时代论坛」(一份香港的基督教周报)以「教廷拒绝加封圣母为‘共同救赎者’」为题,报导了梵蒂冈发言人澄清教宗不会考虑将圣母称为「共同救赎者」。

    天主教虽有教会训导,并有理解圣经的原则,但其实,她无论在神学思考、解释圣经等各方面仍给人很大的自由--你若不是公开表达一些「乱晒笼」的看法,基本上教会是不会干涉你的。天主教会内,其实是百花齐放的,不同的神学看法可以讨论,最后教会接受某一个看法(或综合多个看法而为一个较为全面的见解),才作出定断。所以,如误解者所言:「‘有些’天主教神学家(只是「有些」,不是教会官方的定断)以创3:15来支持圣母为co-redeemer的理由」,不足为奇。

    论及创3:15的原文和圣热罗尼莫的拉丁通行本/武加大译本(vulgute)「错误」翻译一事,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关于这节被称为「原始福音」的圣经及那个代名词应是He,还是She(有些会译作They,或It),已有多不胜数的书籍和文章讨论了。在此,小弟分享小小的资料。

    首先,时至今日,旧约原文的希伯来文圣经,都没有同一个版本,不同手抄本都有不同的讲法,说原文用「HE」字,还要视乎你用那个版本。说它是个「HE」字,有可能只是因为大部份人都用「HE」字这个版本,人们选用它,当然有其论据,但仍不排除有主观选择的成分。

    圣热罗尼莫翻译拉丁通行本/武加大译本(vulgute)时,有个犹太拉比帮他解释原文圣经,为何那拉比不解释「HE」或「SHE」的问题,则不可而知(至少小弟不知)。

    即使这个字本来就是HE,这亦是对的。《荒漠燃荆──乙年》论及创3:15时就指出:「3:15被称为‘原始福音’:基于3:15叙述者说到蛇伤人的脚跟(不是要害),而人却伤蛇的头颅(头是要害,可致命),他似乎在表达一分盼望──最终克胜‘蛇’的后裔(即邪恶的力量)。及后的启示和新约进一步肯定这含糊的讯息。因此,一些古教父视3:15为‘原始福音’──旧约的第一个默西亚预言。据此而论,‘蛇的后裔’将藉默西亚践踏魔鬼头的人类(即‘厄娃的后裔’,因为‘后裔’一词具团体的意思)战胜,但更好说是默西亚──圣神受孕、由童贞玛利亚所生的主耶稣基督(参阅依/赛7:14;玛/太1:20-23;迦/加4:4-5)──祂是最后的亚当,以自身代表全人类,藉着苦难与死亡,祂毁灭握有死亡的权势的魔鬼并消灭他的作为(参阅希2:14;若/约一3:8;默/启12),除免世人的罪过(希9:29)。由此看来,人类要因着基督得胜魔鬼。」

    大家都知道若望/约翰福音神学深□,书中构思精密,首尾呼应,又经常语带双关(甚至三、四关)。在若望/约翰笔下,耶稣称玛利亚为「女人」是晓有深意的,它具有三个象征的意义:第一,代表以色列--默西亚/弥赛亚所由出的民族,第二,代表全人类的始祖「新的厄娃」--她的后裔(耶稣)要踏碎毒蛇的头颅,使人类得到救赎,第三,教会--在十字架下,基督将代表着所有信众的若望托付给她,她常与耶稣的门徒在一起(如:若/约2:1,11-12,19:25-27)。

    正如思高圣经的诠释所说的:若望/约翰「给我们指明了圣母是怎样在救世的大工上与圣子合作。为此若(望)描写耶稣的传教生活是以圣母开始,描写耶稣的苦难生活也是以圣母作结。」《清泉掬水──路加年》更指出:「耶稣向自己的母亲说:‘女人’,这并不是含有甚么轻视或拒绝的意味。...‘女人’一词,按犹太人当时的习俗,有一种威严尊敬之意,况且‘女人’二字在旧约记载上具有一种神秘的意义;可能耶稣用这称呼,是暗示玛利亚在天国享有的特殊地位(创3:15;依/赛7:14;米5:2;默/启12章;若/约19:25-27)。这样若望显明地要我们在这‘女人’称呼上,看到象征的意义:它象征玛利亚替代厄娃作天主圣子的母亲(创2:23;3:15)。此外,若望在其默/启示录上,所见到的那位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荣冠的‘女人’(默/启12:1)也是同一位‘女人’。由此可见,若望让耶稣以‘女人’称呼自己的母亲,是提示读者,那位在加纳婚宴求耶稣扶助有急需的一对新人的‘女人’,和襄助耶稣打败魔鬼,拯救人类,如今在天上身披太阳,脚踏月亮,头戴十二颗星荣冠的女人,是同一位‘女人’。──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天主的以色列(迦6:16)的典型。」

    既因玛利亚这个「女人」有这么丰富的意义,所以小弟认为(仅属个人意见)天主教内有玛利亚践踏蛇的图像,是没问题的,在这个图像上的圣母,小弟(个人意见)认为不仅可指她自己,也可以代表教会,亦可以代表全人类,她(们)也是蒙基督救赎,靠着祂的恩宠,得以胜过罪恶和魔鬼。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1年9月12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6.「头胎男儿」的称号和耶稣的「兄弟」是不足以推翻圣母终身童贞
    1.虽然路2:7说耶稣是圣母所生的「头胎男儿」,但是不论后来该名婴儿有没有弟妹,以色列人都会将「头胎男儿」或「首生子」的尊称给家庭中所生的第一个男性婴儿(参出13:2,户/民3:12,),所以,凭此称呼不足以推翻圣母「终身童贞」。

    2.有些人又以谷/可3:31(及路8:19-21,玛/太12:46-50,若/约7:3-5)说耶稣有「兄弟」来反对天主教「圣母终身童贞」的道理,因为耶稣既有「兄弟」,即圣母在耶稣出生后,与圣若瑟生了孩子,不再是童贞了。不过,那也是论据不足的,因为,「弟兄」一词在犹太人中除可指同胞兄弟外,也可指「堂兄弟」和「表兄弟」(见肋10:4),甚至泛指同祖兄弟(见列下10:13),甚至侄儿(见创13:8及29:15)。在1995年由国际圣经协会出版的《圣经──中英对照(和合本.新国际版)》印出上述两段创世纪经文时就有这样的字句:

    (A)创13:8--「亚伯兰就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因为我们是骨肉(注:原文作」弟兄「)。」

    (B)创29:15--「拉班对雅各说:「你虽是我的骨肉(注:原文作」弟兄「),...。」

    3.正因为「兄弟」一词可以应用得如此广泛,所以为表明某人是另一人的儿子时,他们会加上:「某某人的儿子」(如:谷/可10:35,玛/太10:3)。

    4.耶稣既是「头胎男儿」,「祂的兄弟姊妹」(至少有4个,见谷/可6:3)若真是出于若瑟和圣母,那就是祂的弟妹了。耶稣12岁时,曾照惯例与若瑟和圣母前往耶路撒冷过节(参路2:41-46),按当时的风俗,女人没责任参加,如果耶稣真有弟妹,圣母理应留在家中照顾这那群年幼的孩子,不能与他们前去耶京了。故此,这群「弟妹」应该不是圣母所生的。

    5.此外,「祂的兄弟」对耶稣说话的态度倒像是兄长对弟弟说话(参若/约7:3-5),那么,他们也不是出于圣母,因为耶稣是「头胎男儿」哩。

    6.第三,如果福音所说的「祂的兄弟」真是圣母所生,那么,纵然他们不信耶稣(若/约7:5),在祂死后,他们也自然会照顾圣母,耶稣在十架上亦自然会把圣母托付给他们,即使这些兄弟不在十架下,但耶稣要说句「女人,以后由兄弟们照顾你了」也不难吧!可是,圣经记载祂却把圣母托付给若望,此后,若望还把圣母接到自己家里(若/约19:26-27)。由此看来,那些「祂的兄弟」更不似由圣母所生。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5年6月15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7.「圣母代求」与路8所载的「耶稣拒见圣母」
    1.误解者节录了一段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简称「梵二」)文宪,说「圣母转求救世,是梵二文宪写明的,而此等谬理正是将圣母看作基督与人之间的中保,叫人不直接祈求耶稣基督,也就是否定耶稣基督十架上成就的救恩了!」况且耶稣在路8:19-21(或谷/可3:31-35,或玛/太12:46-50)更是拒见圣母呢!

    2.误解者所节录出来的文宪是这样的:「事实上,她升天以后,犹未放弃她这项救世的职分。而以她频频的转求,继续为我们获取永生的恩惠。以她的母爱照顾她圣子尚在人生旅途上为困难包围的弟兄们,直到他们被引进幸福的天乡。因此荣福童贞在教会内被称为保卫师(advocate),辅佐者(helper),援助者(benefactress),中保(mediatrix)。」(《教会宪章》第62号)

    3.《德兰修女是一个真正基督徒吗?》第12-13页,正这样节录了上述的文献来指责天主教,大概误解者是从此书抄下来吧!此书还有其它攻击天主教的地方,小弟已撰文响应(见K项的「我答《德兰修女是一个真正基督徒吗?》」)。现先在此回应误解者所提的这一点。

    A)我们请圣母代祷之余,亦可直接向天主祈祷;圣母的代祷并不减损基督的唯一中保地位

    4.天主教是鼓励教友向圣母和其它圣人祈祷的,但却不是硬性规定要这样做。简单来说,被教会册封为圣人的,是堪作模范和代祷者的忠贞信徒(参《天主教教理》第828条)。天主教徒可以既请圣母圣人为我们代祷,亦绝对可以直接向三位一体的天主祈祷,两者并行不悖。天主教徒念天主经(即主祷文),不就是直接向天主祈祷了吗?天主教为钦崇天主而举行的弥撒,不也是直接向天主祈祷敬拜么?

    5.天主教亦很清楚圣母只是人,只是受造物,需要天主的救赎,她不是神,不是天主,梵二的《教会宪章》第53条谈及圣母时说就她「作为亚当的后裔,她也侧身于需要救援者的行列」。天主教在祈祷之后,结束的句子常是:「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亚孟。」或:「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之名,求祢(笔者按:指天父)俯听我们的祈祷。亚孟。」另一句常用的结束句则是:「因祢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和祢及圣神,是唯一天主(笔者按:天主即God,神之意),永生永王。亚孟。」从这一句,明显可见天主教只认为三位一体的天主(圣父、圣子、圣神/圣灵)是唯一真神,圣母并不是三位一体的天主中的任何一位,更不是其它的神。

    6.在这里先简单地解释甚么是祈祷,人与人说话我们叫称之为「交谈」,人与天主、或天使、或天上的圣人圣女说话,就称为「祈祷」,所以,跟天主或圣人祈祷,即是与他们说话。

    7.教会鼓励我们向圣母祈祷,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诸圣相通功,即大家是共融相通的,在圣经里面,提到教会好像一个身体,基督是头,所有教会成员都是这个身体的肢体(参阅弗1:22-23,格/林前12:12-13,27,哥/西1:24,罗12:4-5),我们的关系是这么密切,大家互为肢体,彼此相连相通,所以如果某人有事,我们可以为他祈祷;我有困难、或有病、或犯了罪,都可以找人为我祈祷,同样,我们都可以为亡者祈祷,亦可以向圣母圣人圣女祈祷,请他们为我们祈求天主。我们(在世的信徒)彼此代祷或向圣母祈祷之余,当然我们亦可以直接向天主祈祷(包括求恩)。

    8.我们(包括在世的信徒和圣母圣人)可以为其它弟兄姊妹向天主代祷,是因为我们分享了基督的中保(职分)。祂固然是天人之间的唯一中保(参阅弟/提前2:5),祂作中保亦不需要任何人帮手,但因为我们靠着祂从属于祂(不是另作第二个中保),我们也分享了祂中保(职分),可以彼此代祷互为中保。同样,基督的救赎是唯一的,祂独自完成救恩工程,无需任何帮助,但在祂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可参与祂的救赎工程,帮手「抢救灵魂」(有些极其反对天主教的基督教朋友也喜欢这样说)。而我们的代祷和参与祂的救赎工程,对基督的中保和救赎,并不会有丝毫的减损或减弱。

    B)圣母已不在世上,她怎能为人祈祷?我们又能肯定她会听到人的祷告吗?

    9.但圣母和圣人们都不在世上了,他们怎能为我们祈祷呢?其实答案「一字咁浅」,那就是:因为我们天主教相信有永生!「天主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谷/可12:27),忠实的信徒离世后得享永生,他们仍是活着,且在天主的怀抱内生活,别以为他们要等到世界末日才能进天国(跟天主祈祷),耶稣就对其中一个与祂同钉十架的凶犯说:「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路23:43)不是等到末日,而是「今天」--他死去的那天。在天国里的圣母和圣人们可谓比我们更接近天主(我们在现世还会犯罪远离祂),他们会在天主前祈祷(参阅默/启5:8-10,6:9-10)当然也可以为我们代祷了。我们直接向天主祈祷之余,也请那些在天主怀中享受永生的已亡信徒(即圣人们)为我们代祷(例如念玫瑰经请圣母转求/代祷),绝无不妥。

    10.又有人问:圣母和圣人们活在天上,那么就可以肯定他们会听到你们的祷告吗?天主教是「肯定他们会听到你们的祷告」。按小弟个人的愚见,默示录/启示录可以支持天主教这个看法。若望/约翰被提于天国里去(默/启4:1-2),之后,在羔羊开启第六个印时,他仍能看到和听到「世上的君王、首长军长...都隐藏在洞穴和山岭的岩石中,向山岭的岩石说:『倒在我们身上,遮盖我们罢!...』」(参默/启6:12-17)。身在天国里仍能知道地上之事(包括看到和听到世人的言行)的其它例子,我看至少还有默/启11:3-13,13:1-8,18:9-19。

    C)耶稣会不会拒绝圣母的要求及圣母祈祷的态度

    11.耶稣拒不拒绝圣母要求呢?有些涉及到彼此代祷的问题,已经在刚才提及,这处不再重复。在若/约2:1-12,耶稣在加纳婚宴以水变酒的神迹中,清楚可见圣母的请求耶稣是很重视的,不过,这里也想提一点,就是如果天主不愿意的话,圣母都勉强不来,而圣母亦不会勉强祂。

    12.在加纳婚宴里面,圣母向耶稣表达了需要之后,便对仆人说:「耶稣无论吩咐你们甚么,你们就作甚么。」可见她是很尊重天主的意愿的;而在路1:26-38,天主派遣天使找圣母做耶稣的母亲时,亦很清楚见到圣母是一个彻底承行天主旨意的人,而不是倒转来要天主承行她的旨意。这也是天主教那么尊敬圣母的原因之一:她是一个完美的门徒,一个完全承行天主旨意的人。在人类之中,以信望爱回应天主的,圣母是一个典型,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参阅《教会宪章》第63-64号)

    13.而她这份祈祷的态度(即在有需要的时候,我们依赖上主,所以向祂祈求,将一切交托给祂,但在祈祷之后,无论结果是怎样,我们都乐意接受天主的旨意)正是我们应有的祈祷态度!也是我们(指天主教)经常强调的。

    D)耶稣真是在路8:19-21拒见圣母吗?

    14.说耶稣在路8:19-21(或谷/可3:31-35,或玛/太12:46-50)拒见圣母,这是一场误会。翻开圣经,你可见到圣经根本没说耶稣有没有接见圣母。当时有人告诉耶稣说:「你的母亲和你的兄弟站在外边,愿意见你。」祂却回答他们说:「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才是我的母亲和兄弟。」

    15.骤眼看来,好像是耶稣拒见圣母,其实耶稣乘这个机会指出:奉行天主的旨意重要过与祂有血缘、亲属的关系,当然这亦不是否定圣母生祂出来,相反,耶稣这样说,是更加承认和肯定圣母是祂的母亲,因为圣母就是听了天主的话而实行的人啊!耶稣这句说话,根本不是拒绝或贬抑圣母,而是赞扬圣母。

    E)梵二文献不是写明「圣母转求救世」云云吗?

    16.那么,误解者所引述的梵二文献(见上文第1点),又如何呢?首先,这段梵二文献根本就要循着上述第8点的角度来理解。《教会宪章》第60号就指明:「玛利亚之为人类慈母的地位,丝毫不遮掩或减削基督为唯一中保的意义,反而显出其力量。因为荣福童贞对人们所有的任何有益的影响,并非出自一种必然性,而是来自上主的心愿,来自基督的丰富功绩,依凭基督的中保身份,完全从属于这种身份,并从而吸取其全部力量。圣母的地位丝毫不妨碍信友和基督间的直接契合,反而促进其实现。」

    17.其次,误解者所引述的文献节录自《教会宪章》第62号,但只是片面地剪辑下来,在那段文献之前亦指明这些「转求」是圣母基于(她是我们天上的)「母亲」这一职分(不是如同耶稣那种「救世主」的职分)而作的:「在圣宠的境界里,玛利亚为母亲的这种职分,一直延续不断,从天神来报时她以信德表示同意,她毫不犹疑地在十字架下坚持此一同意,直到所有被选者获得荣冠的时候。」接着就是误解者所引述的「事实上,她升天以后,...援助者(benefactress),中保(mediatrix)。」(见上文第1点)之后文献立即补充说:「不过,这一点的意思,对基督唯一中保的尊严与能力,并无任何增损。」接着,文献更明言:「原来任何受造物都不能和降生成人的圣言及救主相提并论;不过正如基督的司铎职可以各种不同方式为圣职人员和信众所公享,天主的惟一美善实际上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受造物之中,同样的,天主的唯一中保身份,也不否定在受造物之中由同一源头分出不同形式的合作,而且促使如此合作。」

    18.若依着误解者的「剪辑」手法来做,就连不信主的人也可从圣经抽取一些句子出来,「证明」圣经主张无神论。例如:你在圣咏/诗篇14:1便可剪下一句「没有天主」!但全句是「愚妄的人心中说:『没有天主』;他们都丧尽天良,恣意作恶...」。看来,这种手法是不宜采用的。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8年11月2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8.浅谈册封圣人及敬礼圣母
    1.误解者说圣经中都没有封某人为圣的例子,天主教怎么能这样做?而且天主教宣称马利亚「她只在圣子以下,高出一切天神世人以上,所以理当受到教会特别的崇敬」(见www.cathlinks.org),这么做很明显与拜偶像相联,他又认为天主教「认定马利亚的神格」或「封马利亚为圣」是不对的。容我在此作点澄清。

    A)册封圣人

    2.称信徒为圣,并不违反圣经!斐/腓1:1,格/林前6:1及16:1,格/林后1:1都称基督徒为「圣徒」,弗1:19说基督徒是「圣徒的同胞」,伯/彼前2:9亦说基督徒是「圣洁的国民」。教会是圣的,因为她是基督的净配,被祂所圣化,基督又使她与自己结合而成为祂的肢体,并使她充满圣神的恩宠(参阅《天主教教理》第823号)。

    3.天主教册封一些信徒为圣人,并非说他们变了神仙,或说他们做了天主,或认定他们的神格,《天主教教理》第828条指出宣圣的意思:「册封一些信徒为圣人,就是隆重地宣布那些信徒曾英勇地修德行,并曾忠于天主的恩宠而生活过。教会藉此承认在她内的圣德之神的能力,并支持信徒们的望德,给他们提供圣人作为模范和代祷者。」封圣既是表扬出色信徒之举,故此教会自己已能这样做了。

    4.也许有人会精确地追问说:「圣经没有像天主教这样的『封圣』例子。」但教会所作的事,不一定要圣经出现过才成,比方,圣经也没说要上网,也没有这回事,我们也不是上网了吗?圣经所载的教会,从不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存在的,但在香港,有些基督教教派就是这样。其实,有些基督教教会都像天主教那样有「封圣/宣圣」的做法,圣公会就是一例。某些基督教虽然没有封圣的做法,但他们也会称一些杰出的教牧或信徒为「属灵伟人」,这与我们也有点相似。

    B)敬礼圣母

    5.在圣经时代,已有人对圣母作出尊敬和称颂,例如:天使给她预报基督降生时就称她「万福!充满恩宠者」(路1:28);依撒伯尔也说她:「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又说这位「信了由上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的」圣母「是有福的」(路1:45),并因「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而感到荣幸(路1:42);亦有个妇人高声向耶稣赞扬圣母说:「怀过你的胎,及你所吮吸过的乳房,是有福的!」耶稣进一步肯定圣母的崇高地位,祂指出圣母的伟大,不仅在于生育了祂,更在于她承行了天主的旨意(笔者按:她相信并听从了天主的话,作了耶稣的母亲,参路1:38),祂说:「可是那听天主的话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参路11:27-28)看来,天主教尊敬圣母,也不违反圣经哩!

    6.天主教对圣母的敬礼,是远远不及对天主的崇敬,无疑天主教很尊敬圣母,但也很清楚只有三位一体的天主才是神,圣母只是人而已!天主教日日举行的弥撒,是向天主表示钦崇和敬拜的大礼。天主教徒若没正当缘故(如:生病)而故意不参与主日弥撒,是犯十诫啊!一般来说,成个小时的主日弥撒,只有两句说话提及圣母,一是请她和天使、圣人代祷,二是呼求圣神/圣灵助佑我们,能与她和其它圣人,共享永生。天主教是否将圣母当作天主那样敬拜,自不待言。对圣母的敬礼只属「热心神工」,纵然没正当理由而不参与,亦不是罪。由此可见,天主教对圣母的敬礼,远不及对天主--唯一真神的崇敬。

    7.误解者自www.cathlinks.org所引述的「玛利亚,因为是天主的母亲,参与了基督的奥迹,由于天主圣宠的举拔,她只在圣子以下,高出一切天神世人以上,所以理当受到教会特别的崇敬。」是出自梵二的《教会宪章》第66条(论及敬礼圣母的本质和基础)的第一句说话,www.cathlinks.org刊载了第66条全段,可惜文章只引用第一句!第66条较后的部份明言对圣母的敬礼与「对降生的圣言(即基督),对圣父及圣神的钦崇礼,仍然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特别能促进这项(对天主的)钦崇礼」。理由很简单,因为就如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能被治愈,正显出那治好他的医生了得,是那医生的光荣,同样,有软弱的玛利亚因靠着天主的救恩和助佑,竟可达致圣人的地步,天主的大能、光荣、宏恩、圣道就更愈发彰显出来,所以教会批准这些对圣母所行的敬礼,「其目的是要教人在敬礼圣母之际,也认识、爱慕、光荣基督,并遵行其诫命」(第66条)。

    8.www.cathlinks.org也引述了第67条,它讲述「宣讲和敬礼圣母的意义」:除使人「体认天主之母的卓越尊位」外(但她不是天主,在《教会宪章》第53条早已表示她是亚当的后裔,且需被基督救赎),并激励人「以孝心敬爱我们的母亲,效法她的德表。」(不是将圣母当作天主般来钦崇)

    9.天主教不是要将圣母取代天主,圣母不是偶像,误解者说天主教敬礼圣母「明显与拜偶像相联」及说「天主教认定玛利亚的神格」都是一场误会而已。若以为在圣母像前致敬是拜偶像的行为,那么,便请参阅本网页G项的「G9澄清拜偶像的问题」及「G14向圣母像鞠躬就是拜圣母吗?」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8年11月2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9.澄清拜偶像的问题
    在出20--天主颁布十诫那段圣经,是叫人不要拜偶像,亦不要造像(出20:4-5),但在出25:10-22天主却叫梅瑟在约柜上造两个革鲁宾天使的像,而且对这两个像的造法,讲得颇为详细(另见列上6:23-36),户/民21:8-9天主又命梅瑟/摩西造一铜蛇像,悬在木竿上供人瞻仰,可见天主根本不是禁止人造像。

    其实十诫那处的意思,主要不是谈论造不造一个雕像出来。天主叫人不要给祂造像,因为天主不是一个自然的神--祂不是雷神、雨神、山神,或像当时其他国家的神明那样,所以你不能造一个雨水的像或山的像来代表祂,事实上,天主是超越的,是我们无法完全捉摸和领会到的,世上根本没有一样东西能完全代表祂,所以不要给祂造像。

    另外,当时人们以为给某个神造了像之后,那个神就只会在这个像里面,于是,他们认为只要人拜这个像,便可以驱使这个神,就好像阿拉丁神灯那样,这个神明会听人指挥,帮人做事,供人差遣。天主叫人不要给祂造像,就是要告诉人祂不是阿拉丁神灯那样的神明,祂不受人的控制,祂是至高无上的,是天地的主宰。祂之所以眷顾人,是因祂自由地爱人,而不是祂听人差遣,相反,人应听从祂的差遣,遵行祂的旨意。所以这根本不是造不造个雕像出来的问题。

    天主教有许多圣像,它的作用就好像一幅相片,帮我们睹物思人。教会透过一个可见的像,帮我们想念耶稣,帮我们去朝拜祂,帮我们祈祷。当我们朝拜耶稣像时,当然不是给那个木块致敬,就如我们在孙中山先生的像前鞠躬,也不是给那个铜公仔表示敬意,而是向这个像所代表的人物致敬一样(参阅《天主教教理》第2131-2132号)。而天主教经常强调教友要承行天主的旨意,才正正符合“不拜偶像”的精神哩。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1年7月24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10.向圣母圣人祈求是暗示他们有神奇力量吗?
    1.有位朋友看完拙作「『圣母代求』与路8所载的『耶稣拒见圣母』」后,询问为甚么对圣母的致敬要向她祷告?向圣母(和其它圣人)祈求岂不暗示了他们有力量?容小弟在此答复。

    A)跟圣母祈祷,主内交通嘛!

    2.简单来说,人与人说话叫做「交谈」,人与天主、圣母、圣人(包括圣伯多禄/彼得,圣保禄/保禄等宗徒在内)说话则叫做「祈祷」。我们向圣母祈祷之余,亦「能够」直接向天主祈祷!

    3.「对圣母的致敬」之余,「向她祷告、祈求」--跟圣母交谈、或请她为我们代祷,并没甚么不妥,亦无需甚么理由,别说(天主教视)圣母是我们天上的母亲(子女跟母亲交谈,十分平常),单单是大家互为肢体,我们都是天主的家人,就已有足够理由跟圣母祈祷了,主内交通嘛!「对圣母的致敬」包含「向她祷告」也很平常,比方,我向圣母致敬时,说句:「圣母,你真好,我很敬爱你。」这不也是「向她祷告」么?

    B)用平常心看圣母、圣人有「力量」

    4.小弟自1981年返回天主教至今,在天主教内甚少听见人说「圣母(和其它圣人)有力量」,但按小弟个人的愚见,圣母和其它圣人为人代祷,我们也可以说他们为人出了一分力,既是出了一分力,这样,要说他们「有力量」亦无不可,因为若没有力量,怎出一分力呢?况且,如果我们(或圣母、圣人)给某人代祷,天主俯听了而赐福了他,我们(或圣母、圣人)的代祷都可以说「有力量」哩!当然,要知道,「有力量」并非仅指有「可以将石头变成面包」的特异能力,否则,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有事(例如:生了一场大病)找人为自己代祷时,岂不是说他「有(特异)力量」?!

    5.或许要补充一点,有时我们天主教徒会祈求圣母、圣人的帮助(或助佑),其实大家可以用平常心来看待它,就像我们平时给别人各式各样的「帮助」一样。圣母和圣人为我们代祷,本身亦已是一种「帮助」和「助佑」了,我们不一定要把它懂成有特异能力的、奇迹般的「帮助」和「助佑」。

    C)圣母、圣人若有特异能力,是否「变了神仙」?

    6.不过,如果圣母和圣人真的有特异的、行奇迹的能力,我们向他们祈祷是否意味着他们好像「变了神仙」,成了另一个神明呢?其实,即使圣母和圣人(圣人,包括圣伯多禄/彼得和圣保禄/保禄等宗徒在内)有特异的力量,他们给人的帮助和助佑是奇迹地发生,这也合乎圣经!圣经记载,伯多禄/彼得在世时就已奇迹地治好瘸腿的人(宗/徒3:6-10),宗徒们又大显奇迹(参宗/徒5:12-16),保禄/保禄在世时也可以复活死人哩(参宗/徒20:7-12)!耶稣不是许诺过信祂的人会有奇迹相随吗(参谷16:17-18)?圣神/圣灵不是能给教友治病的奇恩、有能行奇迹的「力量」吗(参格/林前12:7-11)?

    7.当然,奇迹不是必须的,天主愿意某人有奇迹相随,就有,祂愿意没有,就没有,一切愿主旨承行。若圣母和圣人有奇迹相随,有特异的、行奇迹的能力,我们这些相信圣经的人,也不用太过惊讶,更无需以为圣母、圣人「变了神仙」或成了神明。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3年4月17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11.在教堂中,圣母像已被高举?
    1.有位朋友认为天主教既表示圣母只是人,只是受造物,她不是神,不是天主,那么,为何在天主教堂中,圣母像却被高举,甚至被高举到一个地步是高于天主的?这令人有错觉,误以为圣母的地位高过上主。何不直接高举神?焦点是否有点放错呢?小弟试答如下。

    A)圣母像不会被高举过(天主的)「读经台」和「祭台」

    2.天主教堂(或称圣堂)有许多种设计,俯瞰之下,有十字型的,有长方型的,有扇型的…,但不论那种设计,很难想象圣母像会被高举过(天主的)「读经台」和「祭台」!圣堂内,四方八面的会众座位全都是朝向这两个地方,以它们为焦点所在,因为我们在读经台宣读「天主的」圣言--圣经,在祭台举行「主的」擘饼礼。

    3.在弥撒中,宣读主的福音时,神父会高举福音(书),或作福音游行,又向福音(书)献香,群众欢呼「亚肋路亚」,这一切一切都是向福音表示尊敬;相不相信饼酒经祝圣后便成为基督的体血,是另一回事,但成圣体圣血时,我们全体下跪(除非场地不许可),神父亦举扬圣体圣血,让人瞻仰。由此可见,虽然我们很敬爱圣母,但我们高举的是天主,不是圣母。

    4.以香港为例,有些以圣母命名的圣堂,其圣母像较为突出也不足为奇,例如:十字型的中环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圣母像是放在圣堂后方的上端,较为突出,但全部会众的座位却朝着教堂中心位罝的读经台和祭台。事实上,香港不少以圣母命名的圣堂,其圣母像也常是放在读经台和祭台的侧边(例如:薄扶林露德圣母堂)、或圣堂内的侧边(例如:荃湾柴湾角圣母领报堂),圣堂内的后边(参与弥撒时,教友面朝读经台和祭台,却背着圣母像,例如:红磡圣母堂),有些甚至是在圣堂出面(即举行弥撒以外的地方,但那里仍像该堂的停车场和办事处一样,属于圣堂的范围,例如:上水基督之母堂)。「在教堂中,圣母像却被高举,甚至被高举到一个地步是高于天主」大概是出于误会了。

    B)节录现代天主教论及圣像的部份文献

    5.我没看遍全球每一间圣堂,我亦不排除可能有些圣堂由于艺术和历史等理由,以致其圣母像(这可能已是多个世纪前遗留下来的艺术品或文物)有一个过于突显的位置,但这个情况(至少)不是现代天主教的取向,也许让我节录几段有关的教会文献,供各位参阅。

    6.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简称「梵二」)的《礼仪宪章》第124-125号指出:「在建筑圣殿时,务必注意,使能适合于礼仪行为的执行,以及信友的主动参与。在圣堂内供奉圣像让信友敬拜的习惯,仍予保持;但所陈列的数目不可太多,并要有合理的秩序,以免使信众感到困惑,也不致纵容不正确的热忱。」

    7.《天主教教理》(简称《教理》)第1159-1161号说:「圣像--礼仪用的圣相(icon),所描绘的主要是基督。圣像无法描绘那无形无象、深不可知的天主;但天主子降生成人,开创了图象的新『救恩计划』:昔日,【人们】绝对无法借着图象来描绘没有形体的天主。但是现在,祂取了肉躯,使人看得见,而且与人一起生活,我就能够依照可见的天主而描绘出祂的『图象』。……借着他所显露的面容,我们就能瞻仰主的光荣。基督徒的圣相学,是把圣经借着言语所传达的福音讯息,透过图象描写出来。图象与言语互相阐明:…。礼仪庆典中的一切标记均与基督有关:天主圣母及其它圣人的圣像也是如此。圣人的圣像表示基督在众圣者身上受到光荣,并显示出『众多如云的证人』(希12:1)。他们继续参与世界的救赎,而我们也与他们团结合一,尤其在圣事庆典当中。通过圣人的圣相,我们的信仰得到启迪,深信依照『天主肖象』被造的人,最终会转化成为具有『天主的模样』的人,甚至连天使们,也要总归于基督:…。」

    8.《教理》第1192号对「圣像」这课题作出撮要时说:「在我们的圣堂和家中供奉的圣像,是为了激发并滋养我们对基督奥迹的信德。透过基督的圣像和那些描述祂救恩工程的圣像,我们所钦崇的是基督。通过荣福天主之母、天使和圣人的圣像,我们所尊敬的是其所代表的人物。」

    9.《教理》第1179-1186号讲述圣堂是甚么,它谈及圣堂内的几个重要地方,计有祭台、圣体柜、放置圣化圣油之处、主教座位或司铎的座位、读经台、圣洗间、圣水池、接待忏悔者的地方、门坎,可是,却没提及圣母和圣人的像。

    10.补充一句,梵二文献和《教理》可以在「天主教信息小集」找到,其网址是http://www.cathlinks.org/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3年4月17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12. 澄清」马利亚的位置是否高于耶稣」
    (本文的论点曾在圣母系列的多篇拙作中出现过,原本是无必要再刊载出来,只是本文集中响应一个问题:「马利亚的位置是否高于耶稣」,焦点是很清晰的,刊登出来也许能方便读者,所以才把它注销。)

    1.拜读李耀全牧师在2/1/2005「时代论坛」(第905期)第13页的「天主教与基督教都信同一位神?」,文中在介绍圣母经之后说:「虽然它出自圣经,但却被天主教用作向马利亚祷告,高举之她。天主教马利亚神学把马利亚放在高于耶稣的位置,...。」相信是一个误会罢了,误会是常有的小事,谁也无需介意甚么。小弟作为一个天主教徒,想以个人的身份,在此作出小小澄清。

    2.无疑我们天主教是有圣母经,会向圣母玛利亚祈祷,也很敬爱她,并视她高过天使和世人之上,不过,我们很清楚只有三位一体的天主才是神,圣母玛利亚只是人、是天主的受造物而已,她是在主耶稣之下,我们并不「把马利亚放在高于耶稣的位置」。也许容我引用梵二文献和天主教的礼仪生活来阐明。

    3.梵二大公会议的《教会宪章》第53号谈及玛利亚虽然「享有天主圣子之母的崇高任务和殊荣」及蒙受其它恩典,接着就说:「不过,作为亚当的后裔,她也侧身于需要救援者的行列」(第53号)。《教会宪章》第54号也提及玛利亚的位置并不超越主耶稣,它说:「对于在教会内,于基督之后占有最高的位置而又距我们很近的圣母,...」。

    4.天主教会向圣母玛利亚祈祷,也会敬之以礼,但天主教对圣母(和其它圣人圣女)的敬礼,是远远不及对天主的崇敬。梵二以前,天主教对天主的敬礼和对圣母的敬礼会用不同的字(拉丁文)来区别,不会混淆[1]。天主教日日举行的弥撒,是向天主表示钦崇和敬拜的大礼,教友若没正当缘故(如:生病)而故意不参与主日弥撒,是犯十诫,要告解啊!一般来说,成个小时的主日弥撒,只有两句说话提及圣母,一是请她和天使、圣人代祷,二是呼求圣神(即圣灵)助佑我们,能与她和其它圣人,共享永生。天主教是否将圣母当作天主那样敬拜,自不待言。对圣母的敬礼只属「热心神工」,纵然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参与,亦不是罪,更不需告解。

    5.梵二的《教会宪章》第66号论及敬礼圣母的本质和基础时说:「玛利亚,因为是天主的母亲,参与了基督的奥迹,由于天主圣宠的举拔,她只在圣子以下,高出一切天神世人以上(笔者按:请读者留意,圣母玛利亚是在圣子以下,她高过的只是其它受造物),所以理当受到教会特别的崇敬。...」其后又明言圣母的敬礼与「对降生的圣言(即基督),对圣父及圣神的钦崇礼,仍然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特别能促进这项(笔箸按:指对天主的)钦崇礼」。理由很简单,因为就如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能被治愈,正显出那治好他的医生了得,是那医生的光荣,同样,有软弱的玛利亚因靠着天主的救恩和助佑,竟可达致圣人的地步,天主的大能、光荣、宏恩、圣道就更愈发彰显出来,所以教会批准这些对圣母所行的敬礼,「其目的是要教人在敬礼圣母之际,也认识、爱慕、光荣基督,并遵行其诫命」(第66号)。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5年6月30日——

    [1]CultusLatriae专用于对天主的敬礼,CultusHyperduliae专用于对圣母的敬礼,CultusDuliae专用于对天使和诸圣的敬礼,参奥脱着,王维贤译,《天主教信理神学》上册,台中:光启出版社,再版,1983,第354页。
G.圣母与拜偶像 G13.澄清」等她生了儿子」就代表耶稣诞生后圣母与若瑟同房吗?
    1.误解者指出玛/太1:25说若瑟「...只是没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儿子(有古卷作“等她生了头胎的儿子”),就给他起名叫耶稣。」(和合本),这即表示若瑟直到耶稣出生之前,都没跟玛利亚有夫妻之实,但在耶稣诞生以后,就不是如此了。容小弟回应一下。

    2.「等」、「直到」(until,till)等字在圣经中的用法并不意味着在「等、直到...」之后,会跟之前的情况有所改变,以下只是其中几个例子(经文取自和合本.新国际版)。

    3.例一:在预言默西亚/弥赛亚(即基督)得胜的咏/诗110:1说:「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untilImakeyourenemiesafootstoolforyourfeet.)这里就用上「等」字,它的意思当然不是说默西亚/弥赛亚的仇敌成了祂的脚凳,祂就不再坐在天主的右边了。

    4.例二:保禄/保罗谈及基督会把自己的王权交于天父,在格/林前15:25说:「因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Forhemustreignuntilhehasputallhisenemiesunderhisfeet.)这里虽用上「等」字,但耶稣的王权在「一切仇敌都放在他的脚下」也不会完结。

    5.例三:在玛/太28:20,耶稣叫门徒往训万民后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AndsurelyIamwithyoualways,totheveryendoftheage)这里用上「直到」,不过,耶稣也不会在世界末日之后不与门徒在一起。

    6.由此我们可以安心地相信玛/太1:25所说的「等她生了儿子」一语,并不意味圣母生下耶稣之后便与若瑟同房,其实作者在此想强调的是怀孕生耶稣的是童贞女,这正应验了依7:14「童女产子」的预言;作者要表达的是耶稣并非出于若瑟,而不是去确定在耶稣诞生后,圣母与若瑟过着一般夫妻的性生活。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5年6月15日
G.圣母与拜偶像 G14.向圣母像鞠躬就是拜圣母吗?
    1.误解者表示天主教向圣母像(及其它圣人的像)鞠躬,这就证明天主教是「拜」天主般来「拜」圣母及其它圣人了。让小弟在此回应。

    2.在不同的情况下或对不同的人,做出同一个动作,能够有不同的意思,以「握手」为例,两个初相识的人握手,与两个阔别多年的知心好友在异地重逢时握手,就已经很不同了。

    3.「斟茶」亦然,客人来到家里,我们给他斟茶,结婚当日,新郎新娘也给双方家长斟茶,从前有些中国人向另一个人认错时,也要斟茶,动作一样,但意义不同。

    4.「鞠躬」也是如此,小弟读小学和中学时,每一堂上课及下课时,同学们都起立给老师鞠躬,并说:「GoodMorning,Sir/Miss」及「Good-Bye,Sir/Miss」;法官进入和离开法庭时,大家也要起立向他鞠躬,难道同学们和在法庭的人也把老师和法官当作是天主般来「拜」吗?当然不是!我相信谁都不会这样想,因为对不同的人鞠躬,或在不同的情况下鞠躬,都可以有不同的含意。同样,向圣母像(及其它圣人的像)鞠躬,谁也无需把它看成是向天主鞠躬般的「拜」。

    5.其实,那较「鞠躬」还要隆重的「俯首至地,甚至叩拜」(动作也),在圣经中经常出现,人们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都做出这动作,对天主固然如此(参咏/诗95:6,路5:12),对人、对显现出来的亡者、对天使亦然,我们总不会把他们一律看成是在「拜」天主哩,例如:圣祖若瑟/约瑟的哥哥们俯伏在地向管治全埃及的若瑟/约瑟下拜(创42:6及43:26),本是要来咒骂以色列的巴郎/巴兰看见上主的使者持刀站在路上时,便低头俯伏在地(户/民22:31),卢尔德/路得初见富有而仁慈的波阿次/波阿斯时,也向他伏地叩拜(卢/得2:10),达味/戴维向君王撒乌耳/扫罗伏地下拜(撒上24:9),撒乌耳/扫罗对那显现给他的撒慕尔/塞缪尔也脸伏于地下拜(撒上28:14),约阿布/约押、阿希玛兹/亚希玛斯等臣仆向君王伏地叩拜(撒下14:22及18:28),王子阿贝沙隆/押沙龙和先知纳堂/拿单叩见君王时也俯伏于地(撒下14:33,列/王上1:23),达味/戴维赞颂上主后叫在场的全会众赞颂天主,全会众便赞颂上主,并向天主和达味一起低头下拜(编/代上29:20),我想谁也不会认为当时全会众是把达味/戴维当作天主吧!巴比伦王拿步高/尼布甲尼撒也向达内尔/但以理伏地下拜(达/但2:46),达内尔/但以理在那给他异像的天使面前,也脸面朝地(达/但10:15),...。

    6.别忘记,天主教对圣母的敬礼,在本质上已是远远不及对天主的朝拜哩!这一点,已在本网页G项的「G8浅谈册封圣人及敬礼圣母」及「G12澄清”马利亚的位置是否高于耶稣”」交代过,在此不赘。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