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
作者:香港天主教教友总会
六、基督徒的诫命
1、爱的诫命(总论) 2、钦崇、赞美天主 (第一、二、三诫) 3、尊重、爱护他人(第四、五、八诫) 4、保护洁德﹒善用财物 (第六、七、九、十诫)
5、基督与十诫 6、身后大事    
六、基督徒的诫命 1、爱的诫命(总论)
    基督徒的诫命(1)——爱的诫命(总论)

    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

    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友总会(电:25603800)

    前言

    曾听过许多人说惧怕教会规条繁多,星期日要上教堂,又要守诫命,而自己又不敢保证能守好这些规条,以致迟迟不敢领洗入教;但是,他心中是相信天主的。究竟,守诫命为一个基督徒来说是不是那么重要?假如教会内没有诫命,又或耶稣从未教导过我们要守诫命时,我们又会怎样?会生活得更自由还是更束缚呢?这一单元,我们会研究一下天主十诫的内容,并看看基督徒守诫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天主颁布十诫

    今天我们所说的十诫,不是教会所订的,而是天主所亲自订立的。这立约的过程,记载于旧约出谷纪中。

     西乃山

    西乃山是天主给以色列人颁布十诫的地方。当日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沿途经过红海、玛辣、厄林、勒非丁到达西乃旷野的西乃山,在山麓平原上扎了营,在那里住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长久的时期内,梅瑟常上山与天主交谈,天主藉他给以民颁布了十诫和法律,与以民建立了盟约。从此,以色列人正式成为天主的选民。在立约之前,天主曾对梅瑟说:「你要这样告诉雅各伯家,训示以色列子民说:你们亲自见了我怎样对待埃及人将你们带出来归属我。现在你们若真听我的话,遵守我的盟约,你们在万民中将成为我的特殊产业。的确,普世全属于我,但你们为我应成为司祭的国家,圣洁的国民。(出19:3-6)

    从这段说话中可知道,以色列人在天主前的地位,好像他们比其他的民族更接近天主,是天主的「特殊产业」。这「特殊产业」是说属于天主的,在天主眼中是很珍贵的。其后,天主便给以色列人立下应守的规条,颁布十诫。

     十诫内容

    十诫的内容,在旧约中有两处记载:第一处提及的是出谷纪第二十章1-17节,第二处记载的是在申命纪第五章6-21节。两处的内容,由于资料来源不同。故文字上有些差异,但诫命中的基本内容是没有分别的。如果我们翻开上述的两段原文,会发现有些诫命的记述很简短,例如第五至第十诫(见出20:13-17),都是用一句简短的命令式,直接禁止人做某些事;但在第一至第四诫(见出20:1-12),则阐述甚详,而部分是谈及我们对天主应有的尊崇和敬爱。天主如此详尽地解释这几条诫命,无非要强调一件事,就是天主对人类的爱。祂要提醒人祂曾施于他们的一切恩惠,叫人倚靠祂,以爱来回应,以免失足离开祂。

    今天我们所传诵的十诫内容,是经过了文辞上的修饰和简化,全文如下:

    一、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

    二、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

    三、守胆礼主日

    四、孝敬父母

    五、毋杀人

    六、毋行邪淫

    七、毋偷盗

    八、毋妄证

    九、毋愿他人妻

    十、毋贪他人财物

    从上述十诫的内容中,又可将之归纳为两大点,就是: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及爱人如己。

    十诫在旧约中的作用

    天主拣选了以色列民族,来保存对祂的信仰。从旧约的事迹中,我们见到天主对人民的照顾和训示。一直以来,天主训示以民要忠于一神的信仰,不可拜其他的邪神:「除我以外,不可有别的神。」(申5:7)

    无可否认的,天主在引导以色列民离开埃及,走向福地的路途中,逐渐的提高他们的道德和宗教思想,要他们明白,他们所侍奉的神,是无比圣洁、高深莫测的。所以,人们应该自己去爱慕天主的超凡圣善之德,以圣洁的生活、德行来接近天主。十诫就是天主用来帮助以色列人度圣善生活的一些准则。也可以说:以色列人对天主的特殊义务,都简略地包括在十诫的前半部;至于人与人间的彼此义务,便概括在后半部内。

    自天主颁布十诫要人遵守后,十诫便成了全以色列民的生活规范。其后,先知的活动和宣讲,也是以十诫为依据。由此可见,十诫在以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新约中的诫命

    十诫不但对以色列民族有特殊的意义,对所有基督徒都很重要。今天,我们在信仰生活的实践上,也少不了守诫命这部分。

    十诚的内容,除了在旧约出现外,在新约中也多次被引用提及,例如山中圣训(玛5:21,27),富少年的故事(谷10:19)及罗马书(罗13:9),均有说及部分诫命,但我们不能找到十诫的全部条文。

     基督与十诫

    耶稣的三年传教生活中,也向人讲及梅瑟的法律,并引用十诫的条文。不过,他对传统的法律条文,常保留一些不同的看法。他常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废除法律或先知;我来不是为废除,而是为成全。」(玛5:17)很清楚的,耶稣不否定旧约中所有的先知所说和教导的法律规条。但是,他要加以诠释,予以圆满的意义。这也就是耶稣三年传教中所教导的,和最后死在十字架上的实际行动。

    当耶稣说他是来成全法律时,这「成全」就是「爱」,就是凡事以爱为出发,以爱为归依,以完成及达到爱天主、爱世人的至终目标。

     爱的实践

    假如耶稣只是坐下来,高谈阔论的教训人要怎样怎样做,而他自己全无行动表现的话,相信今天不会有那么多基督徒肯流血舍身,来保护自己的信仰。

    「爱」的诫命是天主颁给人类、要人去遵行的,而耶稣是我们之中最彻底、圆满地力行这爱的人。

    耶稣的一生就在于一个「爱」字。他在受难之前对门徒说:「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2-13)

    耶稣的一生,正好给我们解释了上述的说话。他以行动给我们阐述了甚么是最圆满的爱。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去以「死」来証明是否真爱天主和爱人。但是,我们自己心里都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出于真爱;因为出于真爱的行为,是不自私的、毫无虚伪的,也肯牺牲自己来成就他人;最后,这爱必将带领我们到达天主那里,使我们品尝到内心的平安和喜乐。

    守诫命的意义

    许多人以为入了教,小心守好天主的诫命,不犯错,便是满全了基督徒的责任;换言之,这样就是一位好教友。如果我们真的抱着上述的心态来守诫命的话,我们距离成全的境界,定必很远很远。事实上,守诫命不是我们信仰生活的目的,它只是一个方法,用来帮助我们修德的指标,让我们的生活规范有一个准则。因此,对于一个守法的人,诫命的存在与否,都影响不了他;对于一个容易犯错的人来说,诫命便能起督导的作用。天主最认识我们,也晓得人性的软弱,所以,祂给了十诫来带领人类行善避恶。耶稣来了,他愿意人更成全,将守诫命的意义提升到一个「爱」字,要人无论作什么,都怀着爱的心态去完成。这样,守诫命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凡你们愿意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玛7:12)这是耶稣给我们的一个最具体的「爱的准则」和「实践爱的方法」

    结语

    十诫是天主子民终生持守,以达到成全的方法;守十诫也是人达到与天主共融的条件之一。天主主动地向人类颁布诫命,目的不是监察、约束人,而是使人有一个生活的规范可以遵从,以修成全的德行。当我们全心全意地去爱和遵守诫命时,不只是服从诫命,而是自由地回应天主所赐予的爱。这爱是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在生活经验中才可得到的。但是,一但经验过天主的爱的人,便能在生活中毫无拘束地、全心全意地爱天主和爱人。这份经验不容易得到,但是,有信德和愿意舍弃自我的人,会更容易在生活中遇到天主,通传到祂的爱,被祂的爱所吸引。

    撮要

     十诫是天主在西乃山上给以色列人颁布的诫命,是以色列人的道德生活规范。

     十诫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是要我们敬爱天主,后半部则强调要爱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十诫,内容是经过文辞上的修饰和简化的。

     耶稣也用十诫来教导人,但是,他对传统上的说法,常保留一些不同的意见。他对人说他是来成全法律,而不是来废除。

     耶稣将十诫总括在一个「爱」字中,要人抱着一个爱心去对天主和做一切事。

    讨论、反省

    一诫命中所说的伦理规条,和我们平常所生活的,有什么不同吗?

    一请比较一下,耶稣所强调的「爱」和旧约中所记载的诫命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基督徒的诫命(1)——爱的诫命习作

    甲、 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天主在 上给 人颁布十诫。天主将十诫交给 ,由他带下山与 人立约。

    (二)十诫的内容可归纳为两点:是 及 。耶稣将其总归于一个 字。

    (三)耶稣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 ;我来不是 ,而是 。」

    (四)耶稣受难前对门徒说:「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 ,如同 。」耶稣对人类的爱,都表现在他的一生中,以他的 来完成。

    (五)诫命不是我们 的目的,只是 ,用来帮助我们 的。

    乙、请简述你对本文的感受。

    您对本课如有疑难,欢迎来信讨论。

    完成上述习作后,请寄交:香港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收,您将获得新的课程。
六、基督徒的诫命 2、钦崇、赞美天主 (第一、二、三诫)
    基督徒的诫命(2)——钦崇、赞美天主(第一、二、三诫)

    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

    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友总会(电:25603800)

    前言

    十诫是我们生活的道德律。遵守十诫,使我们更容易实践爱天主和爱人的教训。十诫的前三条,是说及我们对天主的应有态度,和与祂的关系。

    任何的宗教,当谈及神时,都会生敬畏之情;任何宗教,对自己的神都有一套恭敬孝爱的方式。天主教中对神的敬爱,亦有其传统的方式,并随着时空不同而演变。但是,对神所持守的恭敬态度和原则,却早在天主十诫中表白出来。

    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

    十诫的第一条,开宗明义便道出我们与天主的关系,和应有的态度。在旧约中天主对以色列人说;「我是上主,你的天主除我之外,你不可崇拜别的神。」(出20:1-3)当天主说「我是上主,你的天主」时,很明显的,指出了天主是我们唯一的神,至高的主宰,我们应致以至高至上的崇拜。

     独一无二的主

    为甚幺天主要人只恭敬祂,而不许有其他的神存在?回答这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肯定一点,世间绝对的真神只有一个,如果甲是真的,乙便是假;如果乙是真的,甲就一定是冒牌的了。

    我们承认天主是我们的主,因为祂创造了人类,掌管、照顾着世界上的一切。除祂之外,世上的一切都是受造物。假如我们恭敬这些受造物便是拜偶像,凌辱了独一无二的真天主。在旧约历史中,我们知道,天主给祂的选民立下这条命令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以色列人常常忘记天主的教训,自外族人中引入邪神偶像,以崇拜天主的仪式来朝拜它们。

     怎样钦崇天主?

    钦崇天主的方式非常多,首先,钦崇天主就是承认、感谢天主的创造和照顾,并赐我们有机会认识祂的信仰。祈祷、参与礼仪,亦是钦崇天主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却非只限于祈祷及敬礼,而重要的是做到「心口合一」,以生活来表达对天主敬爱之情。耶稣给我们讲了不少有关天父的慈爱。在「浪子回头」的比喻(路16:11-12)中,我们看到了天父的无比慈爱,不在于法律和规条,也不按照「公平交易」的原则,而是按照一个「爱」字来行事。所以,我们钦崇天主也是环绕着祂的爱,以爱为出发点去做一切;我们不但爱天主,更该以爱德的行为来証明自己对天主的爱。

    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

    关于这一条诫命,我们中国人看来,更易于接受、明白。向来,我国人习惯上不能直呼父母长者的名字,以示对长辈的尊重。不过,这里并非不许我们称呼天主圣名,而是要我们在呼求天主圣名时,应表示特别的尊敬。尤其禁止使用天主的圣名来发假誓,做口是心非的事。

    耶稣对这一诫命有以下的训示:「你们一向听过对古人说;『不可发虚誓!要向上主偿还你的誓愿!』我却对你们说;你们总不可发誓;不可指天,因为天是天主的宝座;不可指地,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你们的话该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玛5:33-37)

    耶稣说这番话是因为当时的犹太人为了遵守法律上「不可发虚誓」、「要向上主偿还你的誓愿」的诫命,便在发誓时故意避去天主的名字,用受造物的名字来代替(如天、地、耶路撒冷、我的头等)。耶稣并非禁止人用天主的名许愿,他只是要人注意,不可滥用天主的名字来为自己作証。至于在一些重大事情上、例如在法庭上要表明其真确性时,我们都可以发誓。在发誓时,我们请天主证实我们的供词正确无误,这行动是极其严重,而对天主是出于尊重。

    第二诫除了禁止发虚誓之外,对于抱怨和诅咒的行为也是禁止的。当生活中出现困境、或家人碰到难题,我们可能会对天主失去信心,口出怨言,或甚而诅咒天主,这些都是相反恭敬天主的行为。假如我们明知故意地辱骂天主,久之,我们的信心便会受到动摇,甚而有一天失去信德。

    圣保禄宗徒也曾说过;「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听到耶稣的名字,无不屈膝叩拜。」(斐2:10)这就是对天主圣名尊重的一个例子。

    守瞻礼主日

    守瞻礼主日是使教友在连串的忙碌日子中,停下来思念一下天主,专务祈祷;打理一下灵修生活上的事情。旧约时代,安息日(星期六)是特别恭敬天主的日子,如今教会在主日聚会,更是为纪念耶稣的复活,以及他以圣体圣事与人结合的事迹。

    教会在第六世纪时,才确立守主日的义务,并禁止信众在主日劳作,而要人在这天特别注意精神、宗教和家庭的共融生活。我们在一星期中,用了六天来为生活奔波劳碌,照顾生活中的需要,而抽出一天来专务天主的事,多行祈祷、服务他人,相信这也是很应该的。

     怎样实践守主日?

    今天,一般的教友在主日都上圣堂参与主日感恩祭,这是一般可见的有形行动。至于在主日那天不上班、不工作的人,也大多数能做得到;这罢工的日子,在一般社会中都较易遵守,因为主日都不用上班。至于那些娱乐性和饮食业的场所,还有从事服务性的行业,如在运输、交通等工作的人员,倒反而更为忙碌。在某些教会兴旺、信德深厚的国家,上述行业的人员,也是同样在主日休息的。

    以进教堂和不工作来作为守主日的规条,只是个最基本的准则,但是否守好主日,不应只看这些行动,而该以个人实际上对天主的爱,和实践信仰生活的慷慨程度来看。上文我们说过:守诫命最重要的是爱天主的程度,而这里所列举的实践方法,也无非为帮助、提醒我们去爱天主。

    基督的教训

    天主要我们爱祂在万有之上,就是将天主放在首位。多少次,耶稣也教导我们同样的道理,他说:「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6:24)其后又说:「不要为你们的生命忧虑吃甚幺,或喝甚幺;也不要为你们的身体忧虑穿甚幺﹒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所以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苦足够一天受的了。」(玛6:25-34)

    在人生中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就是将自己无条件的交还给天主,信赖依靠祂。假如我们承认天主是父亲;我们生命的一切都是由祂而来的,便应该完全信靠祂。耶稣很清楚我们的弱点,所以才说出上面的话来。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我们真的很容易被四周事物所烦扰,不得安宁。这是阻挡我们寻找天主的绊脚石。如果我们爱天主,就要「全心、全意、全灵地去爱」,要整个地投入,不能保留、或排除某一部分。这就是为甚幺,天主要我们把祂的事情置于第一位。事实上,一个全心爱主、为主的人,不必恐惧些甚幺,耶稣曾说过;「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30)天主自会照顾他们的需要。

    结语

    认识与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彻底去实践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天主最明白我们,也最清楚以色列人的一切,所以才立下了这三条诫命。由于这三条诫命的存在,使我们要勉力地遵守、实践,并间接地促使我们和天主亲近。当然,这看来似乎较为消极,但也不失有其积极的效果。一个基督徒守诫命的最积极态度,是能跨越「规条」和「法则」,而以「孝爱」之情来做一切,那才是个最理想不过的敬主爱人的实践者。

    撮要(节录自「生活、信仰、教理」)

     第一诫:禁止崇拜邪神。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他必须坚定地承认天主就是那位使他自由的神,他在一切事上相信祂。权力、名誉、金钱、享乐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奴役人的邪神。

     第二诫:警告我们不要滥用天主的名字。如果一个人呼求天主的帮助,并以祂的名义,去伤害另一个人的生命和自由,他是妄呼天主之名。

     第三诫:警告人不要被他的专业、职业、工作等所奴役。每隔七日,他应该腾出时间来给天主和他自己,革新自己,接受天主的再造。

    反省、讨论

    当遇到逆境、不顺心的事时,有没有怨天尤人?当遇到顺境、赏心乐事时,有没有感谢造物主的化工大能?

    你觉得「守安息日」的规条是否要求过高?为甚幺?

    基督徒的诫命(2)——钦崇、赞美天主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天主对以色列人说:「 , 」,这表示天主是我们 , 。

    (二)世间的 只有一个,我们承认 是我们的 ,因为 , 、 的一切。我们都是祂的 。

    (三)第二诫并非禁止人用天主的名来发誓,只是要人注意,不可 。而且更劝告我们在困境时,不要 , 、这些都是相反恭敬天主的。

    (四)第三诫要我们在每星期中,抽出 的时间来专务 ,多行 ,服务 。

    (五)人生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就是 , 、 祂。

    乙、简答题

    请描写一下你心目中的神,祂和你的关系如何?

    您对本课如有疑难,欢迎来信讨论。

    完成上述习作后,请寄交:香港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收,您将获得新的课程。
六、基督徒的诫命 3、尊重、爱护他人(第四、五、八诫)
    基督徒的诫命(3)——尊重、爱护他人(第四、五、八诫)

    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

    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友总会(电:25603800)

    前言

    我们谈过对天主应有的恭敬及孝爱态度,也解释了有关「爱天主在万有之上」的三条诫命。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与人交往应有的态度和守则。相信我们都承认一个事实:人际关系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恭敬天主,进教堂守礼拜,甚至为教会服务,做义工等,都不是那么难办到的事。但是,要处理内外上下的人际关系,无条件的去爱每一个人,却非易事;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天主十诫中竟有七条诫命是爱人的守则。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孝敬父母」、「毋杀人」和「毋妄证」这三条诫命。

    第四诫孝敬父母

    第四诫要我们孝敬父母,但它所涉及的范围却不限于字面上所说的那么简单,而是概括及一切人伦间的关系和义务。

     父慈子孝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国人的美德,而且是最着重的一个德行,因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百行孝为先」,这里所命令的「孝道」,并非是单轨式的要子女们去服从父母或上级,身为父母长上的,亦要善尽教养子女的责任,要以身作则的立好表样。父母是天主的代表,对子女的爱应该是合乎理智,本着基督的精神,而不能只受感情的支配,骄纵儿女。

    今天父母常犯的毛病,就是溺爱子女。由于「一个娇、两个妙」的观念,使父母对孩子们过分疼爱和迁就,以至有时会导致他们得到一个不正确的道德观。在教导子女的过程中,身教是最有影响力的。曾有一位母亲说过:「为教育我的儿女,只告诉他们该做甚么是不够的,他们应该看到我是否如此做,才会信任我。」耶稣也说过:「无论谁,使这些信我的孩子中的一个跌倒,倒不如拿一块驴拉的磨石,系在他的颈上,沉在海里的深处更好。」(玛18:6)可见立恶表的严重性。

     权威与服从

    第四诫除了讲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外,更涉及一切权威与服从的正确态度。凡僱主与工人、政府与人民间的事,都与权威和服从有密切的关系。说到权威,便易于使人联想到那些有财有势、叱咤风云的达官贵人。传统上,权威与服从好像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常见到的劳资纠纷,官民交恶等,都与此一诫命的训诲有所抵触的。

    权威是由天主而来的,任何处于高位的人,都要明白他的权柄,是受托于天主来为他人服务;而服从上级的人,实在是服从天主。「没有权柄不是从天主来的,所有权柄都是由天主规定的。所以谁反抗权柄,就是反抗天主的规定」(罗13:1-2)耶稣也对宗徒们说:「谁听从你们,就是听从我。」(玛10:16)事实上,权威与服从是双线平行交往的,将上下之间的关系,建基于彼此尊重、信任和共同负责的合作上,而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贡献人类。

    第五诫毋杀人

    生命是天主所赏赐的。我们生活在世上,既从未作过任何心理准备便诞生下来,也不知道将来要活到何时何日?由此可知,我们都没有权来支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因为一切生命都是由天主而来的。

     己所欲者、先施于人

    杀人和自杀都是第五诫所禁止的行为。假如只从字面去了解第五诫,相信谁也不轻易触犯它,因为杀人和自杀都不是一般人敢做和有机会碰到的事。从不许伤害生命的禁令中,我们知道,其间也包含着禁止蓄意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身体,如打架或吸食一些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物品。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却说:「凡你们愿意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又加上一句说:「法律和先知即在于此。」(玛7:12)意思是说:天主十诫及先知的言论,都包含「己所欲者,先施于人」这句话之中。在这里,耶稣教导我们不但慎守消极的「不损害他人」的法律,同时要我们实践积极的爱人行为:忘记自己的权益,为人做自己愿意人为你做的事。

     堕胎、安死

    依照教会的指示,无论在任何情况环境下,蓄意堕胎和安死都是犯了第五诫。首先让我们谈谈堕胎这问题。堕胎就是杀害生命,因为从怀孕的一剎那,胚胎是另一个生命,为成为一个人所需要的元素,已完全具备了。

    在一九七四年教宗保禄六世有关「堕胎声明」中说:「可能是母亲的健康,有时是她的生死问题,亦可能是增加子女数字,超过家庭的负担,特别怕婴儿是不正常的,或残废的;也可能是家庭的荣誉问题,或社会中的地位问题等。我们说以上任何理由,都不能授人权力去杀害另一个人的生命,虽然它刚开始。对婴儿将来的幸福,没有人,连父母在内,亦不能代替他,虽然他尚在胎中,用他的名义选择他的生死。」为回应上述的声明,我们找到一个很好的实例:

    有人曾问一个无信仰的医生说:「对于堕胎之事,按以下的情形,你有何意见?父亲有性病,母亲有肺痨病。他们已有四个孩子,老大是瞎子,老二死了,老三是聋哑,老四也患肺痨;在这种情形下,对于胎中的孩子,你认为应该如何?」

    医生回答说:「我必定会叫这母亲堕胎。」那人就对医生说:「如此做的话,你就杀了贝多芬。」

    上面所说的全是事实,那胎中的第五个孩子就是全世界有名的音乐家。至于有关「安死」这行为,是指病人或其家人眼看病者已到了绝境,毫无复原的可能,而又不忍见到他为病魔所缠,受过多的痛苦,于是,便要求医生使用药物,帮助病人早日结束生命。这行为是被教会所否定的,因为,我们无权控制人的寿命。在安死的行动中,我们超越了信仰天主是生死大主的应有界限。

    第八诫毋妄证

    第八诫命令我们尊重别人的名誉,要谨口慎言,说话负责任。通常口舌之祸是人最容易犯上的,因为我们每天与人来往时,无论学习、工作或消遣,均要以言语和别人沟通,所以说,犯错的机会非常多。

     谎言、是非

    蓄意的谎言,当然相反第八诫。至于一些习惯了事事夸大,有时候说起话来是不经大脑的,这些不良的习惯,便成为我们守第八诫的大阻碍。另外,有些人喜欢探听别人的私事,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然后将事情传扬开去,破坏别人的声誉,人人都有好奇心,但是该抱着自重和尊重他人的原则。假如,偶然获知他人的秘密,也不该泄露,就算别人问及亦有权拒绝回答。总之,口是心非,言过其实,毁谤辱骂等,都是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尤其破坏人的社会生活;言语虽是人沟通的理想工具,但若不善为使用,也会成为误解与纷争之源。

     耶稣的教导

    耶稣在福音中教训我们勿妄断别人,以免受判断:「你们不要判断人,免得你们受判断为甚么你只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7:2-3)他又认为口为心声,说人长短的人,自己自然不是善者:「你们既是恶的,怎能说出善来?因为心里充满甚么,口里就说甚么。」(玛12:34)

    耶稣亦曾公开的教训人说:「你们的话应当:是就说是,非就说非,其他多余的,便是出于邪恶。」(玛5:37)

    圣保禄宗徒认为我们彼此是同一个身体的肢体,应该忠诚信任:「你们应该戒绝谎言,彼此应该说实话,因为我们彼此都是一身的肢体。」(弗4:25)

     善用口舌

    圣保禄宗徒说:「一切坏话都不可出于你们的口;但看事情的需要,说造就人的话,叫听众获得益处。」(弗4:29)这是第八诫积极的劝勉。天主赏赐我们言语的能力,我们该当使它成为有益、有建设性的工具。一声赞美的言词,一句维护真理的说话,就能够带给别人喜乐,为世界贡献出一点光芒,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以上所指的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决非阿谀奉承的谎言。事实上,维护真理,创造彼此信任的气氛等美德,都是遵守第八诫不可缺少的行为。

    结语

    这三条诫命,目的是维护家庭及社会的权益,对人的生命要尊重,对赖以沟通的言语要负责。这些诫命的重点,正如圣若望宗徒所说的:「假使有人说:我爱天主,但他却恼恨自己的兄弟,便是撒谎的;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4:20)

    撮要

     第四诫:孝敬父母。这条诫命,主要的目的是强调成年子女对父母、家庭的责任。这责任包括了对父母的欣赏、服从和供养;而父母对子女亦要负起教养、爱护的职责。

     第五诫:毋杀人。保障人类的生命,尤其是那些不能保卫自己的人。这条诫命,不只是禁止杀害他人生命,同时也是对基督徒的一个挑战,要他们投身于保护所有人,尤其是弱者(身患绝症者和胎儿)的生存权利。

     第八诚:毋妄证。要人重视真理,互相信任,如果在一个社会里,自由和人权,受到欺诈、谎言和不忠的行为所破坏,这社会就不能存在;这些邪恶会毁灭人们的信心。

    讨论、反省-

     为了实践第五诫,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谎言和不忠的行为,我们如何去改善这些恶习?-

    

    基督徒的诫命(3)——尊重、爱护他人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第四诫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包括 与 、 与 等人伦关系。

    (二)耶稣说:「凡你们愿意人给你们做的,你们 。」积极的爱人行为,不单祇不伤害他人,同时要为人做 。

    (三)第五诫不但禁止伤害他人,同时禁止 和 。无论胎儿或身患恶疾的人,他们的生命都应受到 ,谁也无权 人的性命,只有 是生死的主宰。

    (四) 是人最容易犯的过错,同时是相反第八诫的。蓄意的 ,言过其实, 等,都能破坏 ,引起 和 。

    (五)第八诫所强调的积极行动是: 和创造 。

    乙、简答题

    你觉得教会禁止堕胎和安死的规条对吗?为什么?

    您对本课如有疑难,欢迎来信讨论。

    完成上述习作后,请寄交:香港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收,您将获得新的课程。
六、基督徒的诫命 4、保护洁德﹒善用财物 (第六、七、九、十诫)
    基督徒的诫命(4)——保护洁德﹒善用财物(第六、七、九、十诫)

    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

    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友总会(电:25603800)

    前言

    天主十诫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爱人的境界。爱人的方法很多,而其中首要做到的是不要侵犯他人。第五诫中提到不要伤害别人的身体,要维护弱者,保护生命。现在我们要谈的是怎样保护洁德,善用财物,因为这两点能帮助我们度一个更圣善、更完美的爱的生活。

    第六诫——毋行邪淫、第九诫——毋愿他人妻

    这两条诫命要我们保持身心的洁德、度圣洁的生活。首先让我们看看洁德的意义。

    洁德一词,看来十分宗教化,或使人联想到那些不结婚的神父、修女。事实上,洁德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上说的「贞节」。不过中国人讲贞节时,多用于女子身上,指不改嫁或不失身者是守贞节的人。这里所说的洁德,则指所有人,男女、老幼、已婚、未婚,均应该守洁德。

     夫妇的洁德

    天主初造人类时,只有一男一女,结为夫妇;所以一男只许娶一女,一女只许嫁一男。但是,当二人中的一人去世后,尚生存的一人便可另娶或另嫁。夫妇二人的婚姻生活,应该彼此尊重,且合乎正道,决不可放纵心思,只求满足性欲;同时,绝对不可有婚外情。

     鳏夫寡妇的洁德

    丈夫或妻子死后,自己若愿意守节,那么在思、言、行为上,就要把夫妇的正当性欲断绝,专心一意地度「独身」的生活。

     未婚者的洁德

    凡未婚的青年,决不容许与别人有婚前性行为。与人交往时,应该保持一种正当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度一个手洁心清的生活。

    一份礼物

    创世纪第一章说:天主所创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圣经中多次用「天主看了祂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这句话,来形容天主的创造工程和祂的受造物。因此,我们知道天主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有用的。天主造了一男一女,给予不同的性别,用意是使他们互相吸引、相爱、接纳对方,共同生活,终生厮守。因此,「性」是天主所创造,是好的,只是当人滥用这份礼物时,便破坏了性的完美。这种破坏程度,不但关系到当事者男女二人,同时波及社会,影响家庭。

    为了保障婚姻制度,也为了使人度一个成熟的性生活,天主十诫中的第六和第九诫,帮助我们定下了生活的准则,来保存天主赐给人类的这份礼物——男女有别。

    圣经中的事迹

    自古以来,滥用性能力的事迹,比比皆是。在古经中即找到不少例子。创世纪第十九章中记载天主毁灭索多玛城,就是因为那里的人荒淫无道。至于福音中对邪淫事迹的记载虽不多,可是耶稣却多次教训我们说:「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玛5:8);又说:「凡注视妇女而贪恋她的,心中已经同她犯了奸淫」(玛5:28);「除了姘居的以外,凡休妻的,便是使她犯奸淫;谁若娶被休的女子,也是犯奸淫」(玛5:32)这两段话指出了第六诫和第九诫所命令的,就是分别在「行动」和「思想」上的犯奸淫。

    第六诫说「毋行邪淫」,是指行为上的犯错;跟着第九诫说「毋愿他人妻」,是指内心思想上的坏念头,亦即耶稣说的「注视妇女而贪恋她」的意思,因为当时的法利塞人,只把奸淫的罪限于交媾已遂的行为,耶稣特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而说出这诫命的彻底要求。这两节都是针对男士说的,但女士也一样要遵守这些法则的。耶稣又跟着说:「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来,从你身上扔掉,因为丧失你一个肢体,比你全身投入地狱里,为你更好」(玛5:29)

    耶稣用了十分严厉的言辞来告诉人,要保存珍贵永远有价值的东西,就要不惜割除那些使我们陷入歧途的阻碍。

    积极的爱

    每一条诫命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是该诫命的中心思想。第六和第九诫的主要用意,是要我们度一个健康的爱的生活。了解甚么是爱和怎么去爱,以回应天主给人类的这份表达爱的礼物。事实上,基督徒的性生活,也和生活中其他一切事情一样,必须受无私的爱所管辖,所以,基督徒的信仰十分强调:人藉性的关系,将自己完全交给对方,这个给予是整个人毫无保留的,并愿与对方共负责任。我们可以想像到,成熟的爱可以使一个人跳出自私的我而朝向另一个人,为他交出自己。当我们能在无私中去爱、去牺牲时,我们才能体验爱的真谛,和更自由地度爱的生活。

    总括这两条诫命,一个基督徒应有以下的基本态度: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按照天主的旨意运用性本能;避免一切妄用性本能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发挥爱的力量,迈向性的成熟,做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第七诫——毋偷盗、第十诫——毋贪他人财物

    这两条诫命是要我们维护他人的财物。第七诫是指行为上所犯的错误,而第十诫则劝勉连贪念也应戒绝。

    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是指人可以自由安排分配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在许多国家中,这个人的权利得到法律的保障,只要人用正当的方法赚取金钱,那么财富屯积的多少,是不会受到干涉的。

    保障私产权可以促使人勤奋工作,激发人善尽职责,因可以发展人「自主」的本性,也可以阻止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然而,如果私有财产权力的运用和安排,完全不受国家、社会的控制时,就很容易导致一种不健全的现象,财富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穷人的利益被剥削,富人却愈来愈富有;因此,教会强调私人财产对社会应负上责任。

    分享

    人用合理的方法所赚来的财富、产业,任何人均不得侵犯,这是国家的法律,同时也是教会规诫所认同的。我们不要忘记:人只是天赐财富的代理人,并不是最高的主人,所以应该善为管理。将自己所有的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是基督徒的精神。圣若望说:「若有今世的财物,看见自己的弟兄有急难,却对他关闭自己怜悯的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在他内?我们爱,不可只用言语,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动和事实。」(若一3:17-18)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有的东西,不但发挥了物尽其用和帮助他人,同时更帮助了自己。

    世间每一种财物,都有其本身的危险性,阻挡人的自由,使人为物质所占有和束缚。世上的任何一种东西,只要人一但依附着它,全部心思都放在它上面,为它而神魂颠倒,甚至为能拥有它而不惜侵犯他人的利益时,我们便成了物质的奴隶。耶稣说过一句话:「骆驼穿针孔,比富人进天国还容易」(玛19:24),耶稣没有说「富人不能进天国」,只是说「难」而已,换言之,财富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好坏全在于人对财富的态度。假若人不为财富所綑缚,而能又用之于助人时,人便成了财富的主人,发挥了它的效用。

    在分享的内容中,这里只谈及「财富」,而实际上却包括了人本身的才能及精神上的东西。所以,我们分享的该是我们身上所拥有的一切。

    尊重他人的财物

    所谓「尊重他人的财物」,包括了欠人的债务必须偿还;对工友、下属当给予合理工资;损坏他人物品用具时要赔偿;更要切记的是爱护公物。至论故意诈骗、贪污,或承包工作而偷工减料等,均是大大的侵犯了第七和第十诫。凡犯了这些错误的人,要用实际行动来偿还一切,弥补他人的损失。

    财富供给人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可以改善人的生活,这是天主乐于见到的。但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假若要不断的迎合它时,人便失去了自主的自由,只为物欲而生活。「安贫乐道」是基督教导我们的生活准则。他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甚么益处!」(玛16:26)。所以,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不是财富,而是寻找天主的国,度一个超然物外、安贫乐道的生活,这是第七和第十诫的精髓。

    总观以上两条诫命,禁止人用一切不正当的,相反公义的途径,赚取财物;要抱着欣赏、分享的心态,来享用天主在生活中所赐予的一切;并运用它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度一个成全、爱的生活。

    撮要

     第六诫:毋行邪淫。这条诫命主要目的是要人尊重、维护性爱的生活,不可滥用性行为以满足个人的欲望。

     第七诫:毋偷盗。这条诫命目的在保护人的财物,切勿侵犯他人的私产权,而自己所拥有的,应该拿来与别人分享。

     第九诫:毋愿他人妻。这一诫命的内容与第六诫虽同是涉及洁德的问题,不过严重地提醒人要禁止故意喜欢不洁的邪淫思想。

     第十诫:毋贪他人财物。此一诫命亦是针对人的思想欲念而说的。侵犯他人的财物固然不对,但看见别人有东西而奢望或妄想占有时也是不对的,因为所有错误的行为,均是起于一念之差。

    讨论——

    所谓「人为财死」,你对此说法有何意见?——

    面对今日声色犬马的社会,该如何勉力修洁德?

    基督徒的诫命(4)——保护洁德、善用财物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男女的不同性别是天主创造的。目的是使他们 ,建立 生活。性本身是好的,但当人 时便 性的完美。

    (二)第六诫和第九诫所命令的,分别在 和 上的不同。要守好洁德,除了行为上不犯过错外,连 也应戒绝一切。

    (三)基督徒健康的爱的生活:尊重 和 的身体;正确地使用 ,避免一切妄用 的 ,发挥 ,做一个 的人。

    (四)天下财富都来自 ,人只是天赐财富的 ,所以应该 ,但不可作 的奴隶。

    (五)耶稣说:「人纵然 ,为他有甚么益处!」

    乙、简答题

    「当我们能在无私中去爱、去牺牲时,我们才能体验爱的真谛,和更自由地度爱的生活。」你对这说法有何意见?

    您对本课如有疑难,欢迎来信讨论。

    完成上述习作后,请寄交:香港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收,您将获得新的课程。
六、基督徒的诫命 5、基督与十诫
    基督徒的诫命(5)——基督与十诫

    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

    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友总会(电:25603800)

    前言

    天主十诫内容所强调的法则有三:就是对天主的责任;尊重邻人的生命;以及尊重社会上其他人的权利。在条文的表达上,着重禁令式的规条,给人一个消极的印象,而忽略了它积极的一面。基督来了,对十诫作了革命性的演译,赋予十诫新的精神。以下我们要看看耶稣的教训。

    成全旧法律

    「你们不要以为我来是废除法律或先知;我来不是为废除,而是为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即使天地过去了,一撇或一画也决不会从法律上过去,必待一切完成。所以,谁若废除这些诫命中最小的一条,也这样教训人,在天国里他将称为最小的;但谁若实行,也这样教训人,这人在天国里将称为大的。」(玛5:17-19)

    耶稣有如一位成全旧法律的立法者。他肯定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破坏而是使之更成全。所谓「法律」、「先知」,是指全部旧约和旧约的一切诫命和礼仪。旧约的法律又包括教条部分、教规部分和礼仪部分。耶稣在三年的传教生活中,不断以生活实例来向人解释、补充这些法律教条的不足。

    宽恕、和好

    「你们一向听过古人说:『不可杀人』。谁若杀了人,应受裁判。我却对你们说:凡向自己弟兄发怒的,就要受裁判;谁若向自己的弟兄说『傻子』,就要受议会的裁判。所以,你若在祭坛前,要献你的礼物时,在那里想起你的弟兄有甚幺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礼物留在那里,留在祭坛前,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你的礼物。」(玛5:21-24)

    十诫中有「不可杀人」。基督却说:「不能向人发怒」。意思是:不单要尊重别人的生命,更要真正了解他、爱他。他说:如果骂弟兄为傻子,就要受议会的裁判。换言之,不但杀人不可,也不能排斥人,不与他共处,甚至视之为仇敌;要人尽力了解、尊重、宽恕他,重建兄弟的情谊。他说:你到天主台前祈祷,如果心中还对谁不好,不必祈祷,天主不会听。要先去与他和好,恢复彼此相爱的关系,再来祈祷,天主才愿意听。由此看来,基督的要求比过去严格得多,不但要求不伤害人,且要以真实的爱去爱人。

    洁身自律

    「你们一向听说过:『不可奸淫』,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来,从你的身上扔掉,因为丧失你一个肢体,比你全身投入地狱里,为你更好。」(玛5:27-29)

    「又说过:『谁若休妻就给她休书。』我却给你们说:除了姘居外,凡休自己妻子的,便是叫她受奸污;并且谁若娶被休的妇人,就是犯奸淫。」(玛5:31-32)

    上述的两段圣经,都是关系着第六和第九诫的。在此,基督明言:虽是心想邪恶,若不予抗拒,就已不正。他甚至严厉地要求人断绝一切令人失足、犯罪的媒介:剜出那使人跌倒的右眼。基督所强调的是:不只做,或决定做才是犯诫命,连心有动念,故意去想时便即有罪。

    以色列人传统可以休妻,基督则说一概不可以。这是为了保障婚姻的一夫一妻制,和指出婚姻的永恒价值。所谓「姘居」,是指那些不合法的结合而言;姘居不是婚姻,理应立即分离。

    是就说是

    「你们又一向听过对古人说:『不可发虚誓!要向上主偿还你的誓愿!』我却对你们说:你们总不可发誓:不可指天,因为天是天主的宝座;不可指地,因为地是他的脚凳;不可指耶路撒冷,因为她是天主的城市你们的话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其他多余的,便是出于邪恶。」(玛5:33-37)

    所有在天主前发的誓,都要兑现。基督认为:不必以天主的名义来发誓,只要是就说是,非就说非便好了。

    爱护仇人

    「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那愿与你争讼,拿你内衣的,你连外衣也让给他。若有人强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两千步。求你的,就给他;愿向你借贷的,你不要拒绝。」(玛5:38-42)

    耶稣对「复仇」的法律,提出了一个「宽恕」的新原则。他特举了五个受害的例子来解释宽恕仇人的程度。虽然,耶稣并未强言这是人必须要强守的诫命,不过,却是修成全德行的劝言。基督在这里所强调的是爱的力量;他反对的是报复的私心;因为私心出于恨,只会加深彼此间的恨。他更说了以下的话:

    「你们一向听说过:『你应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他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你们还有甚幺赏报呢?税吏不是也这样作吗?你们若只问候你们的弟兄,你们作了甚幺特别的呢?外邦人不是也这样作吗?所以你们应该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5:43-48)

    耶稣不但说了不可以报复的话,同时要求我们修最大的成全德行——爱护仇人,善待得罪自己的人。一般来说,我们未必有大恶的仇敌,但生活中却有无数自己看不惯的人物,非但不可以接受,有时连招呼也懒得打呢。别人对自己好,当然会不期然地还以爱护感激之情,耶稣说: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必须做到被人忽视、欺负时,仍然对他不起敌意,原谅他,这才是基督徒的真爱人的行为。

    以言行事奉主

    有一次,当法利塞人质问耶稣,说他的门徒不遵守梅瑟的法律,因为他们吃饭前没有洗手。耶稣便对他们说:「依撒意亚论你们这些假善人预言的真好,正如所载的:『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他们恭敬我也是虚假的,因为他们所讲授的教义,是人的规律。』你们离弃天主的诫命,而只拘守人的传授。」(谷7:6一8)

    外在的法规习俗,有其时代的意义,随时代而变化。为此,耶稣既不要求要改掉,但亦不认为重要,所以,门徒不守,他亦不在乎。他所重视的是内心,是规诫的精神,反之,如果口是心非,或者用规条来掩饰自己的恶行,做表面的功夫,耶稣形容这些人是「用石灰刷白的坟墓:外面看来倒华丽,里面却满是死者的骨骸和各样的污秽。」(玛23:27)耶稣要求言行一致的信徒,他说:「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玛7:21)

    臻于至善

    我们不该以「守诫命」为我们信仰生活的目的,它只是一个方法,用来提醒我们生活中当注意力行的事物。故此,为一个谨守法律的人来说,诫命是否存在,全无关系。生活中无论在何时何处,都会碰到困难,都要不断的学习和适应,守十诫只是个最基本的要求,最终的目的是臻于至善,达到至高境界;换言之,是达至全人的成长,使自我及他人的生命都得到圆满的发展,都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主子女。

    结语

    守诫命,尽基督徒本分,并非是件辛苦的事,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真义,了解基督徒爱人的精神:本着完全自由的献身和参与,毫无保留的去爱所有的人,我们不但不会斤斤计较做了多少,而且会不惜克苦、贡献一己的能力,去创造一个更圣善、更美好的世界。

    撮要

     耶稣说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成全法律,而不是废除旧有的法律。他以一个「爱」字来总括一切。所有诫命和规条均应本着爱做出发。

     爱莫大于宽恕,耶稣将旧有的复仇法律,以爱仇、宽恕的原则来代替。复仇只会增加彼此间的仇恨,而宽恕使人获得内心的自由。

     守诫命不是信仰生活的目的;只是用来帮助我们修德的一个方法。

    讨论、反省——

    爱仇的论调可以接受吗?能否在生活中实行出来?——

    请细读一遍玛窦福音5:17-48。

    基督徒的诫命(5)——基督与十诫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祈祷固然重要,但若在祈祷前发觉与人有甚幺过不去的事时,先 ,才 。

    (二)「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来」,耶稣要求人断绝 。

    (三)耶稣教训人说:「你们当爱你们的 ,当为迫害你们的人 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你们 ?你们应该是 ,如同你们的 。」

    (四)对于守诫命,耶稣不要人 功夫,他重视的是 , 。

    (五)守十诫是人修德行的最 的要求,其最终的目的 ,达到 ,成为名符其实的 。

    乙、简答题

    你觉得天主的诫命容易实行吗?为甚幺?

    您对本课如有疑难,欢迎来信讨论。

    完成上述习作后,请寄交:香港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收,您将获得新的课程。
六、基督徒的诫命 6、身后大事
    基督徒的诫命(6)——身后大事

    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

    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友总会(电:25603800)

    前言

    死亡是人生必经的旅程,直到今日,世界上仍未找到一个不会死的人。说来奇怪,既然人人都会死,为甚幺对死亡的来临如此的惧怕?难道,人死了就能一了百了地结束一切?在天主教的亡者弥撒中,有一段祈祷词是这样的:「主,为信仰你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我们结束了尘世的旅程,便获登永远的天乡。」究竟基督徒对死亡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所谓天堂、地狱又是些怎样的地方?

    死亡的事实

    虽然我们从未死过,但我们却见到死亡在自己的亲友中发生了。所以,从来没有人怀疑自己也会死去的事实;只是,不知道死亡何时会降来。圣经中要人准备死亡的来临。耶稣比喻死亡的来临,如同盗贼一般,当人不留意、毫无准备时它就降来。所以耶稣说:「你们要醒寤,因为你们不知道:在那一天你们的主人要来」(玛24:42)换言之,我们千万别以为未来日子长得很,因为主的日子突然间便来了。但是,却又不必害怕这一天,只要我们常常有备而战地善度生活,作好一切准备,如同忠仆般等候主人回家:「把你们的腰束起,把灯点着;应当如同那些等候自己的主人由婚筵回来的人,为的是主人来到,一敲门,立刻就给他开门。」(路12:35-36)因此,死亡不足畏,我们当害怕的是自己能否常常善度生活?

    身后大事

    我们相信死亡并非生命的毁灭,而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因为信主的人,在领受圣洗时,已皈依基督,和他同死共生。基督确实死了,又在第三日复活过来。所以,我们也相信有一天,所有相信主的人也和基督一同复活,进入永生。耶稣自己亦多次告诉人们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11:25)当时,耶稣是在复活拉匝禄之前说这句话的,他要人知道他掌握了生命的权柄。他既可以使所死去的拉匝禄复活过来,同样亦可以在将来使所有死去的人复活。总之,人类的得救,生命与复活都是和基督分不开的,是在他内完成的。所以,我们相信,现时的死,只是短暂的期待时刻,因为有一天,所有人都要复活过来。

    世界末日

    所谓世界末日,是指天父决定的日子一到,世界的历史便即告结束,基督会再次来临;所有死去的人,都要复活接受审判。耶稣对这日子的来临,亦有以下的描写:「那时,人子的记号要出现天上;地上所有的种族,都要哀号,要看见人子带着威能和大光荣,乘着天上的云彩降来。」(玛24:30)「人子」是耶稣对自己的自称,我们称世界末日的时刻为「基督的第二次来临」,因为他的第一次来临是他在白冷的诞生;第二次再来我们又称之为「基督的光荣重临」,因为他要来主持审判,以审判者的身分重临。我们曾多次用「主的日子」来形容此时刻,是因为无人知道是在什幺时候会发生,只有天主才知道那日期。

    公审判(玛25:31-46)

    当基督光荣再来时,他坐在宝座上审判全人类,他以爱人的行为作为审判的准则,把善人和恶人分开,宣判各人应得的赏报或惩罚。

    世界末日的公审判,可以说是耶稣全部救赎工程的圆满结束。在达尼尔先知书中预言说:「那时,你的人民,凡是名录在那书上的,都必得救。许多长眠于尘土中的人,要醒起来:有的要入于永生,有的要永远蒙羞受辱。」(达12:1-2)

    审判的时刻固然要来临,然而却不必只着眼于自己一生中的过失,天主虽是至公义的天主,但也是疼爱我们的慈父。祂看到我们的过失,但更喜欢去看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善行和我们悔改的心。为每一个人来说,死亡的时刻就是我们看清自己的良心,毫无遮掩,毫无藉口地与天主面对面算账的时刻。圣保禄劝告我们说:「我在良心上虽然自觉无愧,但也不能就此认为清白无辜,因为审判我的是天主,所以你们在时期没有来到以前,对人不要论断,直到主来临之日为止;祂要将隐藏在黑暗中的事大白于世,并将人心里的计谋显露出来,如属善良,那时每个人都要从天主那里受到应得的赞扬。」(格前.4:4-5)

    私审判

    是在公审判之前,人死后,要独自在天主台前,接受审判,论功受赏,论罪受罚的时刻。

    永生与永罚

    天堂和地狱,好像两个极端的对立,因为我们常说:上天堂、下地狱,究竟天堂和地狱在那里,是个怎样的地方?是否有其特别的意义?

    天堂

    耶稣没有直接谈「天堂」的事,不过他常提及天国,他宣讲的内容就是有关天国的道理,他说过:「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实行我在天之父的旨意的人,才能进去。」(玛7:21)所谓获得天国、上天堂,莫非是指人在死后能停留于一个美好的境界,享受永恒的福乐。这个永福之境就是:「天主为爱他的人所准备的,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2:9)所以,没有人实际经验过天堂的福乐。不过,耶稣披露过一点:「复活的时候,也不娶也不嫁,好像在天上的天使一样。」(玛.22:30)意思是说,那时候,人不再有任何物质上的需要,再不受到肉身的限制,完全自由自在地共享相爱相亲的时刻。由此可知,天堂不是一个地方,是一种「幸福状态」;天堂也不是此世延续不休、无苦舒适的生活,而是分享天主的光荣,与基督一齐参与永恒无穷的天主的生命。

    地狱

    天堂是一个「幸福状态」,地狱便是一个「受苦状态」。任何人都同意,罪恶是该受惩罚的。耶稣形容那些犯了罪的人受审时所遭的处罚:「可咒骂的,离开我,到那给魔鬼和他的使者预备的永火里去罢!」(玛25:41)离开天主,见不到天主的面,

    是人最大的惩罚,他们的痛苦在于失去天主的爱,永远生活于失望和悔恨之中。

    炼狱

    要得到天堂的「幸福状态」,人本身要毫无瑕疵,完全清白才可进入「天堂」,假若我们爱天主,却因一时的软弱而有时候做了些少相反祂的爱的事时,该怎幺办?首先,我们要先行净化自己,做弥补的工作。在这净化的时期称之为「炼狱」。炼狱实在是善人作补赎洗净自己灵魂的地方,也就是说为生前所犯的过失作赔补。

    教会鼓励教友为炼狱灵魂代祷,因着彼此同属一个家庭,所以应为炼狱中的弟兄姊妹祈祷,使他们早日进入天国。因此,当我们为已亡的兄弟姊妹代祷时,就是为在炼狱中的亡者,而非指被关在地狱中的人。

    新天新地

    基督建立的天国,是一个正义、仁爱、和平的世界,一切痛苦、死亡、悲伤、哀号都会过去。现时我们所见到的有形的宇宙会完结,而出现一个新天新地。依撒意亚先知预言说:「看,我要创造新天新地,先前的不再被记忆,不再被关心。人们都要因着我所造的,而永远喜悦快乐,因为,我要造一座令人喜悦的耶路撒冷,一个令人欢乐的百姓。」(依65:17-18)这种新天新地将来怎样实现,我们无法知道,只知道那是一种圆满无缺的境界,圣若望给我们预示了一点点:「我看见了一个新天新地,这就是天主与人同在的圣地,他要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要作他的人民,他亲自要『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天主;他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那位坐在宝座上的说: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21:1-5)这是一幅清晰的图像,是基督(坐在宝座上的)更新了一切,给世界一个新景象。

    上述的情况,我们究竟要等多久?是否垂手可得?到了那一天,便完成一切?不是,为准备这新天新地的来临,我们可以献出力量,使这个日子预早临现于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听说:「天国(新天新地)已临现于世上,不过尚未圆满。」这「圆满」的时刻,只有天主知道,就是基督再来的时刻。现时已「临现」的境界,是指当我们生活在爱中,在彼此宽恕、关怀下,缔造一个正义、和平的社会时,这就是「新天新地」临在的标记。因此,如果能够推动更多人去建设世界,去爱人类时,我们便真的将天国带给更多的人了。

    结语

    「身后大事」,顾名思义的是死后的事,可以说不必现在操心。然而,这死后的结果,却与生前的生活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更影响到人一生的做人目标。因此,人不得不努力去寻找真理和生活的意义了。这一套「教义函授」课程,就是为此目的而编写的。现在全部课程已结束,盼望它能给你提供一些资料来解答人生和信仰的问题。但是,这只是个极其初步的接触而已。对于信仰生活所引起的其他实际疑问,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有经验的过来人的帮助,才能更清晰明白。如果这套教义课程,能启发起你对宗教信仰研究的一点兴趣,请立即与我们联络。

    撮要

    死亡是一个人生必要面对的事实。耶稣比喻死亡如盗贼般,在人不知不觉间突然而至,用意是要人随时准备,度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私审判是人死后独自到天主台前所受的审判,公审判是在世界末日时,所有人类一齐在天主面前接受的审判。

    天堂和地狱是指两个不同的境界:天堂是个幸福之境,人能面对天主,分享祂的光荣、永恒的生命。地狱是个受苦的境界,人不能见到天主,失去永生福乐。

    新天新地,是耶稣第二次再来时,带给人类的圆满无缺的幸福;是个天主与人同在的圣地。但这新天新地,我们可以在今世生活中经验到她的存在,只是尚未圆满吧了。

    讨论、反省——

    有想过自己会死去吗?有什幺感受?——

    当见到自己的亲友去世后,有否想过:这是暂时的离别,将来会再见到他们的。

    基督徒的诫命(6)——身后大事习作

    甲、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字句)

    (一)基督徒不应惧怕死亡,因为死亡,而是。基督死了,但在第三天,我们也相信自己会和基督,。

    (二)耶稣审判人时,会按照人生前的行为做准则:有功的;有过的。

    (三)炼狱是善人的地方。教会鼓励教友为祈祷,为使他们早日得享永福。

    (四)圣若望所看见的新天新地,就是的圣地,在那里没有、没有、没有、没有,因为一切都过去了。

    (五)现世的人可以使天主之国(新天新地)早日临于世,只要我们生活,在下,缔造一个、的社会时,这就是新天新地临现世上的标记。

    您已经完成整个「天主教教义函授课程」,谢谢您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