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1994年) 从杜勒斯之《教会模式》看其神学方法
作者:吕焕卿

1. 前言

1.1 写作目的

这份小论文是我在硕士班第一学年小组研习会的小小成果。这次小组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位神学家,他就是着名神学家杜勒斯神父(DULLES, Avery SJ),我们希望从他的着作中窥探其造神学的方法。我拣选了他在七零年代所撰写的作品:《教会模式》Models of The Church (New York: Doubleday 1974)。

1.2 作者着书动机

于七零年代早期,杜勒斯神父,基于当时美国教会及社会对教会学的争议,因此,他着书作出回应、讨论:教会模式。

教会透过梵二大公会议,经历了自我发现、自我检讨的过程;梵二文件有四个宪章,九个法令,三项宣言,肯定及指出了教会在现代世界的使命及工作。《教会模式》一书中,杜勒斯神父以辩证方法(Dialectic)去分析教会学问题。

教宗保禄六世称教会为奥迹(mysterion希腊文),因为教会的根源是来自天主圣三的生活团体,超越人的理智和自然,是自有的(Connaturality)。(依据圣多玛斯的论调)教会内涵神秘的一面是基于方法论的运用问题。

杜神父从众多的模式里,选出五个,同时,他也认为可以用该五个模式去发展其他神学论题。

1.3 模式

模式或称模型,亦即图像(image),图像的功能是象征性的(symbolic),象征描绘人生命的各种层面,随着人生活的变迁,象征意义也有所改变。比方:现代人很难去明白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神学家之所以用图像去表达,是因为要使人明瞭信德的奥义。模式是经过反省及批判的图像,模式是为要帮助人更深入了解教会学的新意义。

2.五个教会模式

杜神父提出的五个教会模式是:

作为制度组织的教会 (Church as Institution)

作为奥秘之共融的教会 (Church as Mystical Communion)

作为圣事的教会 (Church as Sacrament)

作为福音传信者的教会 (Church as Herald)

作为仆人的教会 (Church as Servant)

在《教会模式》一书中的神学方法,杜神父用三点来介绍:第一、模式的意义,第二、模式的应用,第三、模式的批判。

2.1 作为制度组织的教会

任何一个机构或团体的形成,不能没有组织架构,教会也不能例外,因为教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宗教团体,是极需要有制度架构组织。

此类教会模式有钦定信理、制定礼仪、处理圣事的职务之权能及作用。

教会是基督创立的,具有圣统制的组织,梵一已开始修订。这类教会模式不是民主的,所有成员须听从罗马教廷的管理,信友要服命训导权威,参与团体礼仪,及领受圣事,目的是给人接受永恒的救恩。我们可从梵一的文件中看出因由。比方:「基督的教会不是一个平等的团体。」(参阅Pius X, "in vehementer nos" 8-9。)

模式评价

积极方面: 此类模式的教会很容易表明立场,能够激发信友的传教心火,以永恒的得救鼓励人为皈依,建立制度规则以安定内部运作。

消极方面: 因为强调教会之外无救恩,所以难与其他宗教交谈。此类救会模式太重法制及形式,流于凯旋主义。1550-1950年代的教会走向完全的制度组织,不重圣经,由于太着重训导权威,使神学不能更创新地及有效地发展。

2.2 作为奥秘之共融的教会

现代的社会学中,有两类型的社会关系:(a) 社会(Gesellschaft德文),(b) 团体(Gemeinschaft德文)。

有些基督教神学家,如潘能(Emil Brunner)在他的着作:《教会的误解》中,对教会(Ecclesia)在圣经中的解释有争议,认为它不是一个有法制的组织,而是一种兄弟共融的团体,人际共融关系。另外,潘霍华  更发展教会就是人与人交融的团体(interpersonal community),在他的神学着作《诸圣的共融》(The communion of the Saints)里有提及此。

天主教方面的观点:黎玛查(A. Rademacher),这位天主教的神学家坚持教会是在团体的内层(Gemeinschaft),而外面则是社会(Gesellschaft)。法国道明会会士,龚格神父(Y. Congar),则认为教会是人的团契,基督的奥体是内外合一的,灵性生命发挥外在的共融,以信、望、爱的生活为共融的因素。这类教会模式有二种图像:(1) 基督的奥体,(2) 天主之子民。

圣保禄的书信有此说法:(罗12;格前12)重点是指明信友的团结、合一等关系。教父如圣奥思定,指出地上教会和天上诸圣是共融合一的。而多玛斯则认定基督是救赎团体的元首,他的教会观是神恩性的,不是法制组织。恩宠成为天人合一之因素,圣神在内运作。

一九四三年,教宗庇护十二世在他的通谕中指明:教会是基督的奥体。梵二大公会议肯定此说法,不过另外用了一项特选的名词:「天主之子民」。词源自旧约,在梵二《教会宪章》的第二章内说明新的天主子民是属于天主的团体,是一个生命、爱及真理的团体。

模式评价

积极方面: 此类模式的教会比较走向民主化。成员随圣神指引,自由发挥,创造精神,颇重视圣经基础,走向大公主义,所以能与其他宗教交流。

消极方面: 由于此模式不重律法制度,以致走入一种不健康的神化主义,失去教会的身份及面貌,只重人内在的共融,失去向外传教的心态。又因太内在化,不能走向人群,不能满足人心的渴求,因而产生所谓「私下教会」及基基团。

2.3 作为圣事的教会

由于「制度组织的教会」及「奥秘共融的教会」,二者不能彼此接纳。不少二十世纪的神学家将二者作一综合,因而产生另一种模式 ── 「圣事」,肯定象征的主体及客体是合一的。

梵二讨论教会是「圣事」,受哲学及人学的影响,认定人生命内有一系列的象征。圣事是恩宠的标记,又是圆满的、临现人间的、有效的事件。

此类教会模式的基督学是由下而上的(Christology from below)。基督是天主的基元圣事。人是完全地、自由地接纳救恩,教会成了救恩圣事的恩宠标记。此学说的神学家代表有:龙柏(H. de Lubac)、卡拉纳(K. Rahner)、施理毕查(Schillebeeckx)、龚格(Congar)。教会需要诚于中、形于外,才可走向完美,内外一致,在世界旅途中作见证。

模式评价

积极方面: 此模式能配合「制度组织」及「奥秘共融」两个模式的优点,使之相辅相成地建设教会,发挥教会传统已有的神学论题,也忠于教会训导。

消极方面: 太强调内外合一,不免有自我中心表现。比方,施理毕查(Schillebeeckx)的《基督 ── 与天主相遇之圣事》一书,其内容描述的圣事性太窄,没有服务之意,因此不容易作宣讲之用。

2.4 作为福音传信者的教会

这类模式将重点放在「圣言」上,圣事只是次要。教会是一群人由于聆听天主之言而聚集的。信众是聆听者,教会之任务是宣讲(kerygmatic)。努力使救恩讯息传到人间。这模式的教会着重巴斯卦奥迹的讯息,重视十字架。

此模式的代表者:卡巴特(K. Barth)(基督教),汉斯龚()(天主教)。汉斯龚认为教会是一件事实的现况,是天国之临现,需要宣讲,教会是为圣言服务。(参阅:, The Church 79-104)

模式评价

积极方面: 这类教会模式很重视圣言,有深厚的圣经基础。能够表现教会的身份及使命,对圣经神学有推动作用。带领人进入反省生活。

消极方面: 这类教会模式因太重宣讲,忽略了降生的幅度。讲解圣经成了教会当局的专利。

2.5 作为仆人的教会

以上四种模式,皆强调教会站于活动的主体,而世界只是客体。

一九六二年,教宗若望廿三世,关注了时代的变迁,及人的问题,要求教会改变态度,以谦下学习的态度与世界交谈融汇,认为教会只是人类大家庭之一份子,是众人的仆役。此学说的方法是「与俗世交谈」(secular-dialogic)。

「俗世」(secular) ── 教会是入世的,要关注时代的征兆。

「交谈」(dialogic) ── 传统与现代共融,相辅相成。

「仆人」一词也出现在梵二文件中。如:「受苦仆人」、「为他人而生」。

讲论「仆人教会」学说代表者:(1) 法籍神父德日进 (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2) 基督教的潘霍华 。

德日进主张万事以基督为中心。

潘霍华则呼召建立一个仆人的教会,仆人的教会是以自由服务世界,站在人群中,与他们对抗世界的罪恶。

仆人之谓仆人是因为他们的赤贫,常居住在别人的住所内,以信仰事奉他人。

模式评价

积极方面: 此模式是以牺牲及服务为宗旨。颇为吸引人和被人接受,教会无私地参与世界,及改善社会。第三世界的解放神学根源于此。

消极方面: 这个模式使教会失去自己的身份及神圣立场。很少的圣经基础,只以依42:6-7受苦仆人为根基。对仆人真义有偏差;其实,圣经中的仆人往往是为天主、为圣言、为圣事、及为信仰团体服务。又由于太着重彼此服务,传教意识不大,造成团体成员数目没有增长,不能多元化,对世界意识形态影响不大,与其他社区服务团体分别不大。

3. 杜勒斯对教会模式的评价

杜氏用耶稣会会士、着名神学家朗列根(B. Lonergan)的辩证法(Dialectic)去分析各模式的强及弱重点。

杜神父更提出七个标准去衡量:

(1) 圣经的基础

(2) 根据教会传承

(3) 是否能激发信友传教的身份及使命

(4) 持守教会传统的德行 (Virtues)

(5) 尊重现代人的宗教经验

(6) 协助神学反省产生效果

(7) 使教会容易与其他宗教交谈

如果,依据以上七个标准去衡量,我们会发现很难找一个十全十美的教会模式。

4. 结语

既然没有任何一个模式是十全十美,每个模式都有其内涵及原则,各有长短,所以应可互补不足。

教会是奥迹,我相信很难只以一个图像去表达,有神学家认为可用一个模式作主干,其他则作为补充。

梵二大公会议指出教会是在旅途中(Pilgrimage),是要求人在旅途中不断学习、皈依、创新,以达致完满的境界。

读罢《教会模式》一书后,自己会发觉谈论教会学,或其他神学课题并不是容易之事,杜神父的五个模式,七项标准会帮助我们去研究教会内诸问题。

今日,要研究教会学,实在是高深的事,在语言和明瞭上都有困难,一个名词已有数个表达和了解,不同的做神学方法,也有不同的教会学出现。例如:

(1) 未来性的末世论 (Futurist or Thoroughgoing Eschatology)

(2) 已实现的末世论 (Realized Eschatology)

(3) 存在主义的末世论 (Existentialist Eschatology)

(4) 救恩史的末世论 (Salvation-History Eschatology)

(5) 预先的末世论 (Proleptic Eschatology)

教会学的争议,有深远的历史。《教会模式》一书中,杜神父比较走向普世大公的教会,他强调教会的合一,及与其他宗教交谈,我也赞同他这观念。

教会的合一是一个盼望、一份恩赐、一个使命。基督徒有一天的不合一,基督的天国就永远不能实现。

让我们虚心去接受在教会内的各种神恩职份,去建树教会,以生命去描述末来天国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