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1994年) 伊斯兰教的人生观
作者:杨兴本

1. 生命之起源

伊斯兰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由造物主创造而来,故一切生命,亦源于真主的赐予。

至于人类之来源,根据伊斯兰教之经典 ── 古兰经的纪载,真主说:「我确已用泥的精华创造人。」(古兰经第廿三章十二节)又说:

「昔时,你的主对众天使说:『我将在大地设置一代理者。』」(古兰经第二章三十节)

当时,你的主对众天使说:『我将从泥土造化一个人,我把他造成,并把我的灵吹入他的体内的时候,你们就向他倒身叩头。』于是众天使全体一同叩头……。(古兰经第三十八章七十一节)

从以上数段古兰经文来看,伊斯兰认为人类的起源,是由真主所创造,真主所养育,而非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真主用泥土的精华做人,表示人在物质方面与地上万物一样,由地上的物质造成。另一方面,真主把「灵」吹入人体,因此,人还具备源于真主所赐予的灵魂。由于人之生存端赖灵魂的存在,否则人便变成一具尸体,故灵魂是人的核心,而肉身只是为完成生命过程之工具。另一方面,真主命令众天使向人俯身叩头,象征人的品位比天使高,因为天使是绝对服从真主的命令,而人却被赋予自由意志,人若经自已的意志决定服从真主,便显得更为可贵。此外,真主创造了宇宙大地,一切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最后创造人来成为大地的代理者。所以人在地上的任务,在被创造时就确定了。真主创造宇宙万物,包括人,并不是儿嬉的,而是充满智慧的,有其计划的。

2.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灵魂,被赐予认知和控制事物的能力。人并拥有慈爱、忍耐、真诚等美善的德性。人需要肉体和物质世界才能使这些美善的德性得以发展及完善。人的大部份知识均由五官的感觉开始,而慈爱、真诚等德性是相对于其他人或物而表现的,如忍耐是体现于身体的痛楚时、遭遇损失或苦难时的表现。

真主所有的创造都有目的、有意义的(古兰经第廿一章十六节),而真主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人崇拜和事奉祂(古兰经第五十一章五十六节)。当然,若能尽力发展真主所赐予的潜能,已是崇拜及事奉真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真主创造人于大地上,并以衪赐予人的各种潜能来考验他(古兰经第六章一六六节)。由于人的核心是灵魂,所以受考验的是人的灵魂。人的灵魂如何使用及照顾自己的身体,将会是考验的一部份。

为使人的灵魂能得以发展,真主给予人能支配地上万物的权力,故此,人将来会因他如何使用地上的资源而向真主交待。这就是称人为真主在大地上的「代理者」的原因了。

3. 面对生命困境之态度

生命既有崇高的价值和意义,在面对困境时,又如何自处呢?我们要明白,生命的旅程绝不平淡,从婴孩、儿童、少年、青年、成人到老,每一阶段都有其特质,婴孩和儿童都受到父母呵护,可说是毫无烦恼的,到入学时,便可能面对学习的困境,在青少年到成人,在社会的接触面广,要面对各种人际关或事业上的问题,而生命之所以有价值,是在乎我们在每一阶段,当遇到风浪时,如何运用真主赐予我们的智慧及启示,去解决困难,从中体会真主赐与我们的恩典。所以伊斯兰教人把困难视作挑战,生命是充满考验的。

古兰经第廿九章二至三节:「世人以为,他们口称归信,就可无事不受考验吗?我确已考验了在他们以前的众人,真主确知道谁是真实的,谁是说谎话的人。」真主是透过对人的试验,鉴定谁是真诚者,谁是虚伪者,谁是奋斗者和坚忍者。在复生日以此考核我们。所以人生是充满考验的,我们面对考验时应该欣然地接受这些挑战。

3.1 在学习方面

穆罕默德圣人曾说:「求学是穆民男女的天识。」又说:「求学问从摇篮到坟墓。」另一则圣训则记载着:「求学问,就算远在中国那里,也应当去。」由此可见,伊斯兰十分重视教育和学习。在古兰经中,时刻都鼓励我们求学问。但真主造人,使每个人的资质、才能、长处都各有不同,若非如此,我们的社会便变成千篇一律了。所以有些人专长于某学科,或对某些知识有超卓的成就,其他人可能望尘莫及。但我们只要曾经努力,不必太过介怀学业上或事业上的得失,有些人不肯面对现实,面临挑战,便加以逃避,这是不对的。

古兰经第二章二八六节:「真主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圣人穆罕默德曾说:「我们的宗教是使人容易的。」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就应以上述古兰经及圣训提醒自己。此外,真主深知我们的心情,衪在古兰经第九十四章重复的提醒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有出路的。仁慈的真主还教人怎样在困境时祈求衪,以安定心情:

我们的主啊!你莫令我们担负重担,就像令我们以前的人担负重担似的。我们的主啊!你莫教我们担负无力担负的;你宽恕我们吧!你保护我们吧!你慈悯我们吧!

3.2 在人际关系方面

伊斯兰对人际关系的基本观念:

一. 人本身不能离群独处。

二. 作为真主的「代理者」,在执行「任务」时,需要群策群力。

三. 伊斯兰各种崇拜方式,强调集体一致的重要性。

由于认识真主创造人,使到每一个人的性格和专长各有不同,在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互相容忍,接纳对方,当大家出现不协调时,古兰经提醒我们:「你们要一同拉着真主的绳索,不得分裂。」一切以真主的教导为原则(第三章一零三节),才不会迷失我们的方向。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单位,伊斯兰极其重视家庭的融洽,在家庭中,成员要互相尊重,父母要教导子女,子女要服从父母,多沟通、关怀、爱护。各成员有时对事物的看法未必一致,但要互相尊重。

父母对子女的责任,由自己选择终身伴侣时已开始,圣人教导我们要为子女寻求有信仰的父母,「天堂在母亲脚下」(圣训)可见母亲对子女的重要性。

至于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方面,古兰经第十七章二十三至二十四节:

你的主业已命令你们不要事奉他以外的,并当对父母行孝。若是他们的一个或两个在你面前达到高龄,你不可对他们有轻慢之声,你不要呵叱他们,当对他们说温和之语。当以敬爱对他们表示谦卑;你说:『我的主啊!求你对他们行慈,一如他们抚育我幼小时代似的。』

故孝顺父母是天命,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对父母爱护,对他们说话温柔,尊重他们,不对他们发怒。对于不违犯真主教导的事,尽量服从他们的意思。不断的向主祈求饶恕父母的过错,就算父母去世后,仍向主为他们祈求。

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人尊师重道,师长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帮助一个学生成长,从一无所知,到长大成人,师长的诱导是十分重要的。古兰经常提及有学问的人与无知的人不相等,有学问的人显然更加敬畏真主,接近真主。

至于同学、朋友是平辈,平辈之间,以互相尊重为原则,一个好的朋友对我们帮助甚大,他可以影响我们走上正道。但不要追随那种只依从私欲及作事过当者。

有人问穆圣:「什么人能成为我们最佳的朋友?」

圣人回答:「当你纪念真主时,他会襄助你;当你忘记真主时,他会提醒你。」

再问:「什么人是损友呢?」

圣人答:「当你纪念真主时,他不帮助你;当你忘记真主时,他不提醒你。」

再问:「谁是最佳的人呢?」圣人答:「当你看见他时,你会纪念真主。」

这是伊斯兰提醒我们的交友之道。

此外,一些破坏朋友间感情之事,古兰经也提示我们,古兰经第四十九章十至十二节:

惟有众穆民是弟兄,你们要在自己弟兄之间和解……众归信的人哪,莫容一伙男子笑话一伙男子。……不要在同类中寻找错处,也不要互相呼以浑号……众人归信的人哪,你们不要有很多猜疑,因为一部份猜疑是罪恶。你们不要侦查,你们不要背后谈论别人,你们有人爱吃死弟兄的肉吗?

在古兰经中更以背谈朋友的是非比喻为吃死弟兄的肉,因为被你背谈的人是不能替自己辩护,有如一位已死去的人,而背谈也破坏朋友间友谊最大的力量。

总结而言,若果我们知道自己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不论是子女,学生或朋友,最重要是知道自己的责任,尽一己的努力,完成应有的责任。在家庭、学校或朋友之间出现困境时,即使心情不佳,应以积极和取的态度来面对,不能逃避现实,或进一死了之。因为死亡并不能解决问题,自寻死路是懦弱的行为,而伊斯兰教对死亡有其特别的看法,将详细讨论。

4. 对死亡之看法

很多人以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伊斯兰认为死亡只是从今生过渡到后世的一个阶段。这是伊斯兰一个很重要的基本信仰。相信在世界末日,每个人都会复生,并在真主的跟前接受审判,审判的标准是每人在今世时所作的善恶为准;如果某人是信仰正确,兼且行善,这人就会得到天园的赏赐;相反,如果某人不信真主,恶绩昭彰,所得的将会是火狱的刑罚。

古兰经第三十四章三至五节:

不信道的人们说:『审判日不会降临我们。』你说:『不然,我凭主发誓,它必降临你们。我的主是全知幽玄的。天地间微尘重的事物,不能远离衪;比那更小,更大的,都一一清楚记载在纪录中。』以便祂在复活时报酬信道而行善的人们。这等人将获赦宥和优厚的给养。竭力反对我(真主)的迹象以为已经成功的人,将受痛苦的刑罚。

所以,信仰后世,是符合人类的道德良知。如果死后是什么也没有,那么又为何要信仰真主,并在今生努力行善功呢?相反,如果作恶的人所作的罪行,祸及无辜,而得不到报应,又怎样显示上主的公义呢?

在复生日的审判中,真主完全显示了祂的仁慈与公义。那些归信,并作善事,为了真主而忍受痛苦的人,他们将受到真主无限仁慈之天园的赏赐,但那些否定真主的人,将会处于悲惨的状况之中。古兰经告诉我们,现世的生活,是为永恒的后世作好准备,现世是短暂的,后世是永恒的,目标应在后世,今世应努力耕耘,留待后世享成果。所以伊斯兰教人不必害怕死亡,不必恐惧它,只视它为必然来临的东西,古兰经第三章一四五节:「真主不允准,没有人能死 ── 期限是有规定的。」第三章一八五节:「每个有生命的,都是应尝一死的。在复生日把你们的报酬完全赐给你们。」

此外,由于伊斯兰教导人们信仰后世,所以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确信可以克服,因为生命是真主赐与的,我们要好好利用短暂的生命,做好事奉真主的工作,执行其「代理者」的职务,所以伊斯兰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对任何困难,都应忍耐,绝不应自我结束生命,因为生命本来就是主付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