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 (2001年) 灵枯--伪装的祝福
作者:谭沛泉

引言

每一个热切地灵修的信徒都希望常常在生活中感受到上主的同在。这是一个容易理解的愿望。然而,灵修却不一定带来甜蜜的经验;学习灵修的信徒也应该同时学习接纳「灵枯」的经验。「灵枯」的意思是心灵枯竭。当我们落在「灵枯」状况的时候,我们会对恒常的灵修工夫失却了兴趣,也不能在生活中处处体验上主的临在。

为甚么会有「灵枯」的经验出现呢?灵枯状况主要由三个因素所形成的。第一个因素是出自人的本身。当一个信徒疏于灵修操持,没有积极热切的渴慕上主,又或者是因为受过去负面的经历的影响,以致祈祷、灵修生活出现困难时,他/她极有可能落在「灵枯」的境况。第二个因素是出自「那恶者」的诡计。「那恶者」往往从人成长中的负面经验入手来作出试探,使人在罪中作乐,盲目地追求过去未完成的欲望;又或者使人产生无故的焦虑和沮丧。被试探所胜的信徒与上主疏远,心灵干涸。出自第一及第二种因素的「灵枯」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 Loyola, 1491-1556)在他的属灵操练(Spiritual Exercises)中提出了辨别这两类「灵枯」的原则。最后,形成「灵枯」的第三个因素是出于上主的恩典;意思是,上主引导那些恒切专心祈祷的人进入「灵枯」。出于上主恩典的「灵枯」经验并不比其他因素所造成的「灵枯」容易面对;它同样带来心灵的疲惫和空虚。然而,这种「灵枯」是一个洗炼信心和爱心的过程,是一个「伪装的祝福」。

毫无疑问,「灵枯」是一种心灵的痛苦;对于那些热切渴慕上主的人而言,不能够感受到上主的临在是一种极大的悲哀。旧约诗篇第四十二篇充份流露出一个人在「灵枯」中的心灵吶喊:「我几时得朝见神呢?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人不住的对我说,你的神在那里呢?」(诗42:23)旧约圣经约伯记故事中的主角不单祇经历到肉身的苦楚,还进入了极深的「灵枯」。约伯咒诅自己的出生,多次求死,以了断一切心灵及肉身的痛苦,因为他在自己的处境中看不见上主的临在。事实上,约伯记的故事中包含了以上所提出的三个造成「灵枯」的因素。约伯的朋友认为约伯无故受到身心之苦的原因是出自约伯本人,是约伯「自食其果」。然而,约伯记故事的开始却暗示了另一个造成约伯受苦的「凶手」,是撒但那「幕后主脑」为约伯制造一个又一个的苦难。但是,约伯记的故事峰回路转,到了故事的末段才揭开苦难的真相;约伯终于明白过来,上主使一切发生的苦难,成为他更深地认识上主和认识自己的媒介。同样地,出自上主恩典的「灵枯」可以使我们的信仰更趋成熟,成为更加爱人及爱神的人。

为甚么心灵枯竭的经验是上主的祝福呢?将「灵枯」和「恩典」放在一起不是一种矛盾吗?在甚么情况之下才会出现所谓「出自上主恩典的灵枯」呢?以下让我先介绍基督教传统中的两个祈祷进路,继而再借用十架约翰(John of the Cross, 1542-1591)和亚维拉的杜丽莎(Teresa of Avila, 1515-1582)的见地,来勾划祈祷进展的不同阶段。最后,我会探讨上主如何引领信徒进入「灵枯」及信徒如何在「灵枯」的境况中学习自处。

祈祷的进路

在基督教的灵修传统中,有所谓「光明与黑暗」,或者是「肯定与否定」的祈祷进路的划分。所谓「光明之路」,就是基督徒的灵程越走越光明。生于二世纪末的希腊教父俄利根(Origen, ca. 185-255) 就是「光明之路」的提倡者。他用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的历程来比喻信徒的属灵行踪。俄利根认为我们的灵程要走过三段路,而且一段比一段更光明。第一段路是出埃及、过红海,比喻我们的悔改经历,包括如何离开罪恶,洗心革面,立愿追随上主。第二段路是以色列人漂泊在沙漠的饥渴日子中,仍然有上主及时的凉水和食物的供养。这比喻我们在世上寄居的日子仍然可以在灵修、祈祷中经验到上主抚慰心灵、加添力量。第三段路是进入迦南应许之地,永远作上主的子民,这比喻我们终有一天可以离开寄居之地,进到上主应许的乐园里,永远与上主同在。以上所描述的就是一条由黑暗而渐渐进入光明的灵修进路。相信这个光明的进路是很多信徒都不会觉得陌生的。

但是,在俄利根死后不足一百年,基督教历史中出现另一位对灵修祈祷的理论和实践影响至巨的教父。尼撒的贵哥利(Gregory of Nyssa, ca. 355-395)同样用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来形容信徒祷告的心路历程。但是他所提出的是一条由光明渐渐进入黑暗之路。他解释说,起初摩西从荆棘火焰中经验到上主的临在(出3章),这是个光明的开始。但继续的历程则不是那般的甜蜜;摩西进入一层比一层更深的黑暗中。在出埃及记19章18节,摩西上了西乃山,山上烟气上腾如烧 一般,摩西就在这种黑暗中接受了上主的吩咐。到了出埃及记33章,摩西进入更深的黑暗,他在云柱遮盖的会幕门前,祈求认识那位呼召他的上主,但上主却说,他不能见到上主的面。这比喻信徒的祷告历程,是始于光明甜蜜的经历,继而渐次进入黑暗灵枯的状况中。

这个「黑暗之路」的理论其实是可以颇为贴切地用来描绘我们的祈祷经验。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我们在相信主的初期在祈祷中常常有「灵慰」的经验,感到上主很亲近;但当我们相信主已经有一段颇长的时间之后,我们很可能逐渐失去了起初甜蜜的祈祷生活;虽然我们仍然恒常的祷告、灵修,却感到心灵枯竭,彷佛是上主与我们远远疏离。

另一个形容祷告经验的对比是「肯定之路」与「否定之路」(via positiva和via negativa) 。「肯定之路」是藉所造之物来参透上主的临在,是从造物的美善和人高尚的情、义、爱顾中联想到上主的永能和神性。「肯定之路」是具体、积极和甜蜜的,因为祈祷者积极地运用理性思维的能力,从上主的造物和《圣经》这些具体的事物中,悟思上主的永能和神性,继而心受感动地回应上主的同在。而「否定之路」并不是否定上主所造万物的价值;其重点乃在于放弃将上主和万物作绝对的类比,因为上主的永能和神性远远超越于人从造物中所能联想到的真、善和美。

六世纪的伪狄奥尼西亚(Pseudo-Dionysius)就是「否定神学」(Negative Theology)的先锋。他指出,最适切用来描述神的语言,不应该是肯定的,因为神是超出我们的联想。我们当然可以借助联想来认识神,但至终必须完全承认,人的联想不能局限神。例如,我们可以形容神为君王,以表达神的主权和威荣;但我们必须同时承认,神不是人所能够想像到的君王。这样做法的结果是,人祇能对神有否定性的认识;即是说,神不是君王,不是牧者,不是父亲等等。明显地,「否定之路」是较为抽象、沉静和令人不安的。采取否定进路的祷告者会歇止强硬性的思维联想,不依赖形象的帮助,默默地处于对上主无知的心灵黑暗状态之中。

到此,让我们总结一下两种不同进路的祈祷经验。首先,具积极性的「光明/肯定之路」强调以下几点:(1)越积极的默想或做灵修工夫,越能体会上主的临在;(2)默想大自然和《圣经》是有效的,往往产生甜蜜的经验﹔(3)上主的临在是形象化的,祈祷者很容易描述上主和自己的关系;(4)在情感上感受上主的临在是重要的,且被视为属灵经验的证据。我相信「光明/肯定之路」是大部份信徒所熟悉和采取的灵修进路。但是,一般信徒对「黑暗/否定之路」就比较陌生。「黑暗/否定之路」的特点刚刚与「光明/肯定之路」的相反:(1)越进深的灵修,越不敢断言上主是如何亲蜜的同在;(2)对各种的默想操练无积极、甜蜜的反应;(3)不能形象化地联想上主;(4)没有轰烈感人的宗教情感。以上两个进路的对比也可以用「灵慰」和「灵枯」来表达。「光明/肯定之路」相信祈祷至终必定带来「灵慰」,而「黑暗/否定之路」相信「灵枯」是祈祷进深的特征。然而,我们怎样界定一个信徒是进入了「否定/黑暗」的心灵之旅呢?「光明/肯定」和「否定/黑暗」这两个进路是否互相排斥的呢?我希望在下文探讨这些问题。

祈祷的成长

迦密修会(Carmelite)的两位修道者十架约翰和亚维柆的杜丽莎,对于基督徒祈祷的进深历程有颇深入的阐释。他们均认为,一个基督徒的灵修生活一般是以「思维默想」(discursive prayer)开始的。在这阶段中,祷告者运用记忆、理解和意志去祈祷默想,渴望亲近上主。而默想的内容往往包括自己的罪和上主的恩佑。依纳爵的「属灵操练」就是以默想自己的罪作为起步的。根据杜丽莎的祈祷象喻,「思维默想」这个默想阶段就好像人用桶打水,去浇灌花园,工夫虽然花了很多,但心灵的花园仍然干涸。1

当一个基督徒在灵修、祈祷上日渐进步,就不再需要刻意地运用记忆、思维和想像力去默想上主。这时候,默想来得自然轻省,灵修的人也慢慢地感觉到自己开始向往安然地静默在上主之内,无需刻意去想某些经文或从造物中联想上主。这就是所谓「情感的祈祷」(affective prayer)阶段。在这祈祷阶段的基督徒自发性地作爱心服事的工作,充满感激之情,热切地渴慕上主。杜丽莎认为在这阶段的信徒很多﹔但是他们并非没有弱点,他们应该注意自己有自满和好作师傅的倾向。但很可惜,认真自省的祈祷者不多。结果是,很多信徒就停留在这甜蜜而热心的阶段。

但假若有人虚心渴求,就会「更上一层楼」。2这时,那人的祈祷就越来越简单,对于多样化的默想已有点扰乱心神的感觉,却满足于祇以一字一语向上主倾吐心意。东方教会的「耶稣祷文」(Jesus Prayer)是这类「简朴祷告」(prayer of simplicity)的其中一个例子。这个阶段称为「达至的静观」(acquired contemplation),意思是人所能追求操练而达到的「静观」。3

在未谈到比「达至的静观」更深入的祷告经验之前,先简单介绍「静观」一词的意思。中文「静观」或「默观」(contemplation)一词是译自拉丁文contemplatio一字。而拉丁文contemplatio是译自希腊文theoria一字。其实最早谈及「静观」和实践「静观」的人并不是基督教徒。早自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静观」的概念和实践已经清楚可见。基督教在希腊的社会文化中渐渐自成一家的过程中,不断和希腊的哲学思想对话。教父如亚力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俄利根(Origen)及尼撒的贵哥利(Gregory of Nyssa)等均吸纳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但却巧妙地把它融合于基督教的信仰体系之中,使之基督化。于是本来纯粹是哲学意味的theoria一字,在教父们的笔下转化成为一种出自爱而体验得到的知识,并非纯粹是人理性思维的结果。而这种知识的对象是三位一体的神,不再是不能命名、抽象或非位格化的真、善和美。再者,教父们强调,人能静观超越的神是因为神成为肉身,在基督里把神与人中间的鸿沟废除。换句话说,人可以静观神,因为神先静观我们。

拉丁教会后来则用contemplatio一字来描写人对神的静观。拉丁文的contemplatio在一般的用法上,是指人对神的专注和相交。4但当contemplatio一字要用来表达一种人与神密契式的关系时,往往会附加形容字在前。多玛.阿奎拿(Thomas Aquinas)就用「倾注的静观」(infused contemplation)一词来形容人对神深入而直接的认识。这种神人密契式的相交的产生是因为神作主动。从人的角度看,这是神倾注自己,进入祈祷者的生命中,绝非人靠自力、本能可以追求达至的。总括而言,「静观」一词有广义及狭义两种用法。从广义的角度而言,「静观」可以和「祈祷」一词共通,因为它是指基督徒深度的沉思静祷、专注仰慕上主的一种修持和情操;静观的狭义意思是指一个迈向神人密契的相交经验和历程。

现在我们继续探讨祷告的进展阶段。从「达至的静观」阶段再进展的话,就有可能进入「倾注的静观」阶段。但是,从「达至的静观」而过渡到「倾注的静观」是非静观者所能支配的,也非静观者所能渴望、期待而获得的。「倾注的静观」是「达至的静观」自然所结的果子,是上主恩典的作为。意思是,静观者继续不断作简朴的祷告,专注心中对上主的向往;慢慢地,需要言语的感觉减到很低,甚至爱不言不语,就默默地处于一片空灵之中。此时,静观者意识到上主的临在,但不能言喻;形像式的语言无法表达所意识到的上主,况且也不想用言语去规限倾注于心灵中的上主。有时候静观者的理智和思维能力因为上主完全的倾注而瘫痪,甚至不能如常地活动及思考。「倾注的静观」往往是在不为祈祷者所预期的情况下发生,全然是上主的恩典。

「倾注的静观」又被称为「黑暗或模糊的祷告」(dark or obscure prayer),因为人的心思失去对神清晰的形像和观念,彷佛在黑暗中「看见」神,但却「看不见」神是怎样的;或者说,「知道」上主,但却不知道自己「知道」甚么。这正正是「黑暗/否定之路」的祈祷经验。

初尝黑暗、灵枯滋味的祈祷者彷佛觉得被云雾包围,不能清楚地描述神的形像,不能作概念性的祷告,只能在黑暗中呼叫所信的主。这是一种颇为痛苦的属灵经验。有些操练静观的人不能忍受黑暗、灵枯所带来的不安和无助,就极力再做思维的默想,盼望再度「看见」神,重新「感受」神的同在。但十架约翰劝勉说,这些人不知道这些痛苦是上主在我们心中燃点爱火的必然结果﹕「当母亲要亲自抱他们(祈祷的人)在怀中时,他们却要哭着挣扎落地行走。」5所以,十架约翰又说,虽然静观的经验会造成心灵的不安,甚至痛苦,但基督徒不应抗拒,只管接纳和回应上主的爱。

当静观者不回避黑暗不安的感觉,继续专注于心中微微燃点的爱火的时候,慢慢地,那爱的火花会蔓延成为熊熊烈火,焚烧静观者整个内在的生命。结果,静观者的每一个行动和决定都出自爱的源头。「老我」已化为灰烬,剩下的祇有上主的爱。就如十架约翰所用的比喻说:「一块潮湿的木头,放在火中,起初引起浓烟;较后,水份烧干,然后裂开,这时,木头已化成火焰了。」6又如保罗所说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身上活着。」(加2:20)「倾注的静观」是一种神人密契的经历,虽然祈祷的人在理性、思维上全然黑暗,却能意识到上主就在自己里面,与自己密契成一。十架约翰和杜丽莎均形容这种神人合一的经验为「神婚」。

总括而言,静观祷告的进展阶段连接了「光明/肯定」和「黑暗/否定」的两个进路。若没有先经过「光明之路」,「黑暗之路」是不会出现的;若有人没有好好地操练默想祈祷,就说自己正走在黑暗灵枯之路上,他就是自欺欺人,亲手制造无知的黑暗疑团把自己和别人都困在里面。另一方面,若有人只向往光明、积极和甜蜜的灵修经验,而不知道尚有黑暗否定之路可行,他就会试尽一切的默想祷告方法去保持或重拾光明、甜蜜的感受,并认为只要努力祈祷、灵修,就可以更感到上主的亲近。但当有一天对灵修默想感到疲乏和觉得淡而无味之时,就不知如何是好;结果可能是放弃灵修,甚至乎放弃信仰。



1. Saint Teresa of Avila (trans. Kieran Kavanaugh and Otilio Rodriguez), The Book of Her Life,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t. Teresa of Avila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Carmelite Studies 1987) 114-115.

2. 其实应该说是「更内进一层楼」,因为杜丽莎在《内心楼台》( Interior Castle) 一书中比拟基督徒的祈祷成长历程为螺旋式地渐渐进入最深入、最核心的楼房。

3. 大约三十年前在美国有几位熙笃会的修士(Cistercian monks)先后推动所谓「归心祈祷」(Centering Prayer)的运动,他们相信这种发展自属灵阅读(Lectio Divina)的祈祷有助我们从思维和感受性的祈祷阶段过渡到「静观」的祈祷阶段。参M. Basil Pennington, Centering Prayer: Renewing an Ancient Christian Prayer Form (New York: Doubleday Image, 1980)

Gustave Reininger (ed.), Centering Prayer in Daily Life and Ministry (New York: Continuum, 1998).

4. 例如,当contemplatio用来描述「属灵阅读」(Lectio Divina)的第四部份时(第一是lectio,第二是meditatio,第三是oratio),是指阅祷的人安享于上主的临在,让心思言语歇止于上主默然同在的一刻。

5. Saint John of the Cross (trans. Kieran Kavanaugh and Otilio Rodriguez), The Ascent of Mount Carmel,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aint John of the Cross, rev. ed.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Carmeliate Studies 1991) 115.

6. Saint John of the Cross, Living Flame of Love, ibid., 648

灵枯的成因

当我们对基督徒祈祷生活的进路理论及成长阶段有所认识之后,就比较容易回答最初所提出的一连串问题:为甚么上主会领我们进入「灵枯」呢?为甚么心灵枯竭的经验是上主的祝福呢?在甚么情况之下才会出现所谓「出自上主恩典的灵枯」呢?

「出自上主恩典的灵枯」是一种莫大的祝福,因为这表示上主全然临在我们的生命中,纵然我们不能在情感和思维上感受或联想上主。或许我们可以用光作类比来形容这种表面上是咒诅,实质上是祝福的灵枯经验。我们处于这种灵枯状况就好像被强烈耀眼的光芒照射眼睛,以致短暂失明,不能「看见」上主。但是,那道强烈耀眼的光芒就是上主的临在。因为上主的临在,正如那度光一样,是那么的完全、具体,人的肉眼,就是我们的理性、情感,不能抵受,以致失明。换句话说,这种灵枯经验所指的「不能看见」上主,并不是说上主离开了,乃是说上主太接近了,超出我们有限的理性和情感所能容纳的幅度。

上主赐予这种灵枯的恩典,为要拆毁我们心中对上主的形象,以致我们不再规限上主于我们的认知或经验上。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开放心灵容让上主以祂的方式来与我们相遇;于是,寻找上主变成只是寻找一个为满足自己的假象。梁宗溢神父说得好,「天主按自己的肖像造了人,但人往往却以自己的形象去塑造天主。我们以自己的方式把天主定型,我们渴望遇见一位我们心中认为是如此这般的天主。」7「灵枯」的出现就正正教导我们,要让神真正作神,不是作我们的偶像﹔既然上主不是我们的偶像,我们就不能清楚界定说上主是怎样的。这种对上主的信心就是所谓「不知道的知道」(knowing in unknowing)。

甚么人才会经历到上主所引导的灵枯呢?十架约翰相信,出自上主恩典的灵枯只会发生在祈祷生活十分成熟的人身上。他认为在祈祷生活上成熟的人是经过了思维默想的阶段,也曾经持之以恒地作简朴的祷告,而最后乃安于静默归心的祷告。他们没有刻意地追求进入「倾注的静观」阶段,他们只是专心渴慕上主。他们就这样慢慢地在祈祷的经历上不断演变,直到一天当他们回顾过去的祈祷经历时,才知道自己已进入了「倾注的静观」所带来的灵枯经验。事实上,只有在祈祷生活上成熟的人才能够承担这种灵枯的经验,因为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和爱心去接受上主的洗炼。当他们不能再以情感去感受上主的临在的时候,他们仍相信上主没有离开他们。当他们不能再以过去认知的形象来描述上主的时候,他们不会被那「不知之云」夺去心中对上主的爱。

除了在祈祷生活上成熟的人会经历上主引导的「灵枯」之外,受苦难打击的人也同样会体验到类似的「灵枯」。苦难的拆毁性是难以招架的。但从信仰的角度来看,苦难的拆毁性也有一点好处(可能是唯一的好处)。这话何解?当苦难破碎我们的身心、夺去我们所珍惜的东西时,也同时将我们心中的「偶像」拆毁了。在面对苦难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上主遥远而沉默,不再有甜蜜的祈祷经验,过去对上主的认识和信念大受冲击。我们问:「上主在那里?」「上主是一位怎样的主﹖」苦难迫使我们放弃过去对上主的认识和信念,我们彷佛感到过往所信的上主是不真实的,同时发现心中一直存在的上主的形象完全与现实的经历脱节。我们顿时对上主感到陌生,甚至觉得上主是难以捉摸。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再相信过去所相信的「上主」;但不是因为过去所相信的「上主」不再可信,只是因为过去所相信的「上主」不是「上主」自己,而是我们所向往和依赖的「偶像」。换上约伯的表达方式,就是我们「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5)苦难不是上主对我们的咒诅;但发生在我们身上苦难可以是上主的伪装祝福,引领我们更真实地认识上主和自己的本相。

十架约翰也曾经受过相当大的痛苦和折磨,但他却在苦难中写下最深奥的灵修诗章--《属灵情歌》(Spiritual Canticle)。十架约翰被同一修道会的弟兄出卖,被同门师兄弟软禁、鞭打,被困在漆黑的小房间中忍受自己排泄物的臭味。在身心饱受煎熬的几个月内,他反覆思想。但最终他也没有失去对上主的信心,反而在苦难、黑暗的日子中学会了不断的放弃,包括放弃过去对上主的认识。正因为他如此地放弃对上主的认知,他可以认识真正的上主;当他过去所认识的「上主」消失了,不再占据他的心灵,那位真正的主就如爱人一般临近,进入他内心的密室。他在《登上迦密山》(The Ascent of the Mount Carmel)卷一中这样分享他对「舍弃」这门功课的体会:「要在万物中得到满足,就要渴望甚么都不拥有;要认知万物,就要渴望甚么都不知道;要得到万有,就要渴望无所拥有;要成为万有,就要渴望成为无有。」8

近代研究成长心理学和灵修之间的关系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点:静观的祈祷与静观者的生理、心理成长阶段及其品性、气质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进入静观祷告阶段的基督徒占大多数是中年或以上的人,而静观祷告的方式比较适合内向个性和富强烈直觉的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地说,在受上主引导之下而经历「灵枯」的人很可能是中年以上,并且在祈祷生活上不断追求进深的人;而假如苦难临到这样的人的时候,心灵枯涸的经验能够催使他们反思信仰、检视与上主的关系,继而甘愿放弃对上主偏执的认识,让上主真正作他们生命之主。



7. 「从神操中的对祷(53号)看基督徒的皈依」,《神思》(6),(1990)21-28。

8. Op cit., 110.

在灵枯中自处

因为「灵枯」并不是一种舒服的经验,想办法逃避「灵枯」是很自然的反应。但是,逃避的做法使我们不能成长。假若我们真的经历「灵枯」,就应尽量学习与之共处,忍耐地从「灵枯」的经验中更深的认识上主和认识自己。我在以下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1. 首先,假若我们是相信主多年并且是步入中年的信徒,我们要学习接纳自己在信仰和灵修的观念和实践上有所转变。我们无需惊惧自己的灵修方式、兴趣或经验已经不像昔日的热切和甜蜜。转变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乃在乎我们转变的方向和自己对上主渴慕的心是否减退。

2. 假若我们开始对口祷感到赘累,或对思维默想失去反应,我们要学习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多做一点,以求重寻昔日的甘甜滋味;也不应立即放弃,认为自己已经「升级」,进入另一更高境界。我们的注意力要集中于上主,不要与别人比较,只要脚踏实地,让上主引导我们活每一天。

3. 假若我们喜爱静祷或心祷,也不要自视超群,「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罗12:17)我们要学习与喜爱默想和口祷的人一同祈祷,尊重别人的祈祷生活、经验和方式,因为「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4:20)常常标榜自己的祈祷境界的人容易走错方向,因为他们以追求境界来取代追求上主,或只管自己祈祷、独处,而不愿关顾邻舍和朋友。我们不可忘记,真正的虔诚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雅1:27)。

4. 当「灵枯」的经验着实地出现的时侯,不要妄下断语,说自己是受上主洗炼信心、是上主的祝福。我们务必小心分辨。引至「灵枯」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灵枯」可能是出于我们自己对灵修工夫的疏懒,可能是我们的身体疲乏、心灵的创伤未愈,也可能是我们患上慢性抑郁病,又或者是出自「那恶者」的试探。因此,我们要常作良心省察,检视自己的心灵动态是否有所偏倚。我们或许需要找一位灵修导师分享经验,来帮助自己分辨「灵枯」的成因是否出自上主的恩典,抑或是源于其他因素。

5. 在经历「灵枯」时,我们仍要保持祈祷和敬拜的习惯,纵使我们对这些活动可能全无感触。与此同时,我们不适宜在这期间作重大的决定。我们在这些特别混乱及矛盾的日子中,极需要学习温柔和忍耐地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和对待上主。总言之,我们要学习以平常心来面对「灵枯」。

6. 上主引导的「灵枯」为要净化我们的生命和洗炼我们对上主的信心,因此,我们应当在「灵枯」的境况中学习放手,不再执着过去上主同在的甜蜜感受,要甘心让心中故有、既定的神形象消失。这需要我们对上主极大的信心,而这种信心不是建基于理性上对上主的认识,也不是因为在情感上感受到上主亲近我们;这是一种在没有安全感、没有把握之下对上主的信仰。

7. 当我们在「灵枯」的状况中,极需要一位灵修导师与我们一起同行。但我们寻求灵修指导的目的并不是因为灵修导师可以有办法带领我们离开「灵枯」的状况。一位有经验的灵修导师会帮助我们分辨「灵枯」的性质,和提醒我们如何在「灵枯」的经历中自处,并鼓励我们耐心地接纳和跟随上主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