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好多年前曾在副刊上读过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那是一位刚刚遭受丧母之痛的女士,为了表达她那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而写下的。在文中,她以极其哀戚的心情向读者诉说着:
“从小母亲就非常疼我,处处呵护得无微不至。懂事后,虽然有好多次很想亲口告诉母亲:‘妈!我爱您!我感谢您!’但是不知为什么,也许是民族性吧!我一直说不出口来,只是把这份深情与感恩之心深深地埋在心底。
直到有一天,母亲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令我追悔莫及,即使想告诉母亲,我是多么地爱她和感谢她,但她再也无法听到了。每次一想起这件憾事,我都会泪流满面。”
在文章的末了,她以一颗诚挚的心,劝勉读者说:
“所以,当你们还来得及向母亲表达你们的爱和感恩之心的时候,必须及时去做,以免遗憾终身。”
当年在辅大教书,有一次邀请了一位甫从海外学成归国的讲师,跟我辅导的一个学生团体分享她的信仰经验。她说:
“在海外的两年,信仰一直是我生活中最大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在即将完成学业的前夕,信仰更发挥了无比的力量。
毕业那年,学校选派我到德国深造,以便日后回母校教书。就在毕业考的前几天,母亲遽然在台湾病逝。亲友们由于深知我的个性,不敢把噩运通知我,怕我会立刻放弃考试,回国奔丧。不巧的是,有位很认识我的神父,好心地写了一封信来安慰我。果不出他们所料,那封信不但没给我带来安慰,反而造成我内心极大的挣扎与不安。
接到信后,我痛哭了好几天,茶饭不思,更没有心情准备考试了。当时冲动地真想放弃一切,立刻回台湾。可是藉着祷告,天主让我认清了一个事实,此刻回去,死去的母亲也已无法回生。何况学校师长对我有着很大的期望,我又怎忍心让他们失望呢!于是我强忍着悲痛,噙泪继续准备近在眼前的考试,终于顺利取得教师文凭。”
在分享的结尾,她语重心长地劝学弟学妹们说:
“母亲走后,我才真正体悟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大道理来。母亲一辈子为我含辛茹苦,当我可以反哺的时候,她却已撒手人寰,无法享受。
所以,我奉劝诸位:当你们还来得及尽孝道的时候,绝对不要迟疑或拖延,必须及时去做,否则将会遗憾终身!”
说到这里,她竟呜咽了起来,以至泣不成声。
在一次教友的聚会中,大家谈到一生中最遗憾的事。一位年已七十,两鬓斑白的老先生说:
“九岁的那年,母亲就过世了。父亲怕我遭到后母的虐待,毅然决定终身不再娶。
我一生戎马倥偬,无法时时随侍父侧,克尽人子的孝道,真是愧对父亲,也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在他断断续续的泣诉中,我们可以见到晶莹的泪光在他老花眼镜的背后闪烁;也可以体会出他对亡父那份崇高的敬意与无私父爱的无限怀念。
老人的泣诉,也勾引起我对四年前离世的亡母的无限怀念,同时心中也涌起对她的些许歉意。
我是个度奉献生活的神职人员,长年住在教堂里,很少回家。偶尔回去探望父母,母亲也总是躲在厨房里做些我喜欢吃的。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父亲和我两人在交谈。即使母亲在座,往往也是静静地聆听着,很少开口。去世前卧病在床两个多月,虽然每晚下班后我都会远从台北圣家堂赶回新庄老家陪她过夜,但由于她病重,不能多讲话,而我由于整天忙碌,回家已是筋疲力竭,一躺下去,如果不是母亲半夜需要如厕,我就会呼呼大睡,一觉到天亮。所以母子很少有机会讲话。
如今想起来,心中不能无憾。母亲走后,刹那间好像有许多话想告诉她,但如今却只能在祷告中向母亲的在天之灵倾诉了。
(自由时报7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