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课:感恩祭(弥撒)
第三十五课:感恩祭(弥撒)







礼仪是教会行动的顶峰,力量的泉源;感恩祭更是礼仪行为的极致。信友至少每主日都会参与感恩祭,因此如何了解感恩祭,并使之成为生活力量的泉源,是信仰上的首要任务。

一、礼仪宪章的话

1.为完成救世大业,基督常与教会同在,尤其临在礼仪中。在弥撒圣祭中,他一方面临于司祭之身,一方面亦临在于圣体形像之内。他又以其德能临在于圣事内,因而无论是谁付洗,实为基督亲自付洗;在教会内恭读圣经,实为基督亲自发言。(节7)

2.我们的救主,在他被出卖的那一夜,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他的体血感恩祭献,藉以永留十字架的祭献于后世,直到他再度来临,并把他死亡复活的记念,讬付给亲爱的净配——教会。这是仁爱的圣事、统一的象征、爱德的联系、逾越的宴会,在此以基督为食物,心灵充满恩宠,赐给我们将来荣福的保证。(节47)

3.信友参礼时,不要像局外的哑巴观众,而要藉着礼节和经文,深深体会奥迹,有意识地、虔诚地、主动地参与,接受圣言的教训,领受圣体的滋养,感谢天主,奉献基督及自身作祭品,与天主及众弟兄融化为一。(节48)

二、弥撒是祭献(祭祀)

1.祭祀是钦崇的最高表示。钦崇是人对神、对造物主最高的顶礼和膜拜。钦崇的外表方式是俯伏在地(五体投地),整个人降服在造物主的足下,承认他是人与万物的来源与归宿,我们全属于他,他在我们身上有绝对的“主权”。

2.全燔祭:为表示及承认这个事实,古教犹太人杀牛宰羊,焚烧牠们来祭献上主,不是为给上主以食物(因为万物原属于他),而是为表示生命源于上主,应当全数归还、皈顺,就好像这只牛或羊一样。

3.素祭:犹太人也把大地出产的初果(五谷百果)呈献给上主。名为素祭,因为不必流血;目的是承认上主为万物之主。

4.耶稣是司祭:以色列的司祭是世袭的,都是出于十二支派中的肋未族。他们的任务是轮流在圣殿当值,奉献各种祭献,希望拉近人神的距离,成为人神之间的中间人(中保)。耶稣源出于犹大支派,本来不能成为司祭,但他的死而复活显然证明了,天父已完全悦纳了他的牺牲,天人间的修好与共融亦因此而彻底地完成了。因此,耶稣才能堪称为真真正正的大司祭,他才是天人间的真正中保与桥梁。

5.耶稣亦是祭品:新约中基督祭祀的最大特色,就是基督是司祭亦是祭品;他所奉献的不再是牛羊,而是自己的生命。正如圣经所说:“基督只一次奉献了自己,为除免大众的罪过……他一进入世界便说:‘牺牲与素祭,已非你所要,却给我预备了一个身体;全燔祭和赎罪祭,已非你所喜,于是我说:看,我已来到!……天主!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希9:28;10:5-7)由此可见,基督奉献的是自己,包括他的肉身和他整个的意愿,他的牺牲,和他对圣父的绝对服从。

6.基督徒参与祭祀:基督徒除非能奉献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及对天主的绝对服从,否则不算圆满参与新约的祭祀。正如保禄说:“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这才是你们合理的敬礼。”(罗12:1)。耶稣还认为修好是祭献的基础(玛5:23-24),因为“仁爱胜过祭献”(玛12:7)。在一切礼节仪式中,孔子也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爱德,再好的礼仪也是空洞无物和没有生命的。

三、弥撒是宴会(主的晚餐)

弥撒在圣经中又称为“主的筵席”(格前10:21),“主的晚餐”(格前11:20)。这筵席本来就是盟约的“祭餐”,藉着吃喝祭品,我们彼此立约,并与上主结盟(格前10:16-17)。

1.聚餐是友爱的标记,没有人会请仇人到家中用膳;一家大小共享晚餐,尤其一起吃团年饭时,更是一家共融的最突出标记。

2.弥撒在初期教会中亦称为“擘饼礼”,这擘饼礼初时通常都在晚餐中进行。这表示信徒们聚在一起,为生命而共宴,一同领受主赐的食粮,即天主的圣言和基督的体血,并藉此而体验在基督徒家庭中,兄弟姊妹共融的真谛。教会自始即意识到自己是全人类合一的表征(标记)和工具。他们在弥撒中举行和平的握手礼,也高声唱“我们的天父”,承认天主是众人的父亲,人类本来就同属一个大家庭,彼此都是兄弟姊妹。弥撒正是这种意识的清楚表达。

3.耶稣离世前向门徒说:“我渴望而又渴望,在我受难以前,同你们吃这一次逾越节晚餐。”(路22:15),他打发仆人去召被请的人来赴婚宴(玛22:3)。参与弥撒就是回应基督的邀请,和他一起共进晚餐。

4.最后晚餐:请阅读格前11:23-31(参阅玛26:26-29;谷14:22-25;路22:14-20)。

5.真实的体和血:在“擘饼礼”中,我们领受的面饼是基督的身体,所饮的葡萄酒是基督的宝血,这是天主教二千年来坚定不移的信仰。下面是一些基于圣经的理由,请仔细阅读:

玛26:26“你们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

格前11:23-31。保禄谴责那些“不相称地吃主的饼,或喝主的杯”的人,认为他们这样做,就是“干犯主体和主血的罪人”,这样做,无疑是在“吃喝自己的罪案”。

更重要的是若6:26-69。这里值得注意有三点:(1)53-56所说的真肉真血,是十分清楚、绝不含糊的,我们丝毫看不出,耶稣有任何把它们当作是一种比喻的含意。(2)耶稣显的五饼二鱼的奇迹,原意是为了帮助犹太人去明白另一个更伟大的奇迹,就是养活人的灵性生命的圣体、圣血的奇迹。(3)从60-69看来,当时确实有许多人对吃肉、喝血这种许诺起了反感,但耶稣还是坚持他要说的话:他要留下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宝血,给人类作食粮!

6.参与弥撒宴会的态度:

怀着修好的渴望,愿意开放自己,与主与人甚至与天地万物团结共融、心神合一,达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怀着信德,在团体的一心一德中,与司祭一起促成主的临现。因为基督的临在,并不是由于神父唸了一些魔术性的经文,而是因为信徒团体的信仰,特别藉着神职的服务,临在圣体圣血之中。

怀着谦虚的赤心去恭领主的体血,让基督成为生活力量的泉源。 在现实生活中与别人共享主的恩赐。

四、弥撒是纪念

1.有些“纪念”可以产生力量,例如浪子回头,便是由于他“记起了”他父家的温暖(路15:17)。

2.超越时空的纪念:弥撒中的“纪念”,不只是回忆已经过去的历史;弥撒实在是“重演”基督在历史中的救恩事迹。用神学的术语说,弥撒是一种“有效的纪念”,是加尔瓦略山上祭献的“重现”。它虽然是发生于昔日,却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今日为我们“兑现”出来。

其实,对于基督的临在,我们也有类似的看法:基督降生成人,绝不会只是为了二千年前的巴肋斯坦人。不,他是超时、超空的天主,他是为了古往今来的人而诞生的。我们今日仍然好像二千年前的人一样幸运,可以亲身与基督作具体的接触,感受到他的慈爱(例如在告解圣事中),分享到他的恩宠和生命(例如在圣体圣事中)。

基督教朋友的圣餐只是“记念”二千年前所发生的事件。我们的弥撒,虽然也是一种记念,但这记念不同于听录音带或看录影带,也不是在听一个陈年古旧的、早已过去的故事。不,我们的圣事可以带领我们,好像穿过时光的隧道,去亲临现场,和基督接触。

其实,人类的心灵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与天下人为伍,这就是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类的心灵也可以神游千年之外,与古人神交(这便是文天祥所说的“古道照颜色”),神往万年之后,与苍生为伍。人的心灵弹性不一,总有一些人有更广的心胸,有更弹性的时间感。我们在弥撒中的“记念”,就是这一境界的实现。我们天主教徒的宇宙观很辽阔,历史观也充满动感。对不少人而言,这不只是理论,而是亲身的经验。因为这也是基于基督的许诺——他要与我们同在,直至世末(玛28:20)。

3.弥撒是时空的综合:“纪念”主的死亡,“庆祝”他的复活,“期待”他的光荣再来。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这就是永恒。在真正的宗教经验中,我们也可以略略体味和意会到永恒的奥秘。

4.圣道礼:在弥撒的“纪念”中,基督徒特别记起主的话,回忆他作过的事和他的教训。他显的圣迹,尤其他本人从死者中的复活,使我们对他有了绝对的信心,也因此使我们能乐于听他的话,让他的话光照、激励我们,并成为我们未来新生活的指导。

有些弥撒礼仪的安排,可以使我们清楚看到弥撒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围绕着圣经,第二部分围绕着祭台。信友必须同时重视两部分,因为圣言和圣体都是我们的食粮,而且,若缺少了聆听主的圣言这部分,我们亦不易有足够的信德和心理准备,去领受圣体。因为圣言正是导向圣体的必经之路。

五、弥撒是感恩

1.弥撒是“庆典”,而一切的庆典都是一个肯定,就是对生命说“是”,对自己及世界的存在表示赞许,并将我们平日对生命的赞赏,显著地用一个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

2.虽然明知死亡的来临,但人感觉到他是为了生命和快乐而生存的。这不是理智或哲学所能解释的论证,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信念,是人向毁灭和衰败的一种抗拒。基本上这是对生命本身的信仰和执着,不用证据来支持。

3.当然,幸福不是一种没有挫折和痛苦的境界。幸福是一个人的生命力;这生命力促使他有力量去面对困难及克服逆境。

4.弥撒正是我们对上主的感恩和赞美,让我们能在圣神内,藉基督而永恒地赞美称谢天父,为了他所赏的生命而衷心的感谢。

5.弥撒被称为感恩祭,正显示出基督徒愿意把感恩当作整个生命的基本调子。他们愿意时常喜乐,度一种积极、进取和满怀希望的生活。他们接纳自我,因为基督也曾接纳他们:“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了。”(罗5:8)如果比我们更伟大的那位爱了我们,我们能不爱自己吗?(请参考本章末的“谢天”)

六、以生命光荣天主

有些人以为我们可以单藉祈祷、歌声光荣天主。其实,天主是人类及宇宙的创造者,只有宇宙的和谐及人类生命的完成,才是天主的光荣。正如孝子贤孙是祖先的光荣,成材的学生是学校的光荣,我们也只能用一个“更丰富的生活”去光荣天主。礼仪的作用就在于此,即是要接受天主的恩宠,使生命更丰富。礼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能按天主的计划去完成自己的生命,妥善地管理世界,并使万物能获得善用,达到上主原先创造万物的目的。

所以弥撒并不是一些局限在圣堂中的行为,它应该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动力和能量。

弥撒的最末一句话是“弥撒礼成”,原文是:Ite, missa est.,意思是:你们去吧!你们被派遣出去。这里的missa也就成了弥撒的正式名称。所以“礼成”并非结束,不过是完成了一个阶段而已。信徒应该接受“被派遣”的使命,藉圣体所赋予的力量,并按圣言的启示去生活,在人间为基督作证,使上主创世的计划能达致圆满。这样,一周的辛劳和努力,正是另一次弥撒的最佳准备。

信徒便是在“礼仪”和“生活”的交替中成长起来的,因为生活是弥撒的基础,弥撒则承担了指导和推动生活的责任。

七、圣经金句背诵

1.所以弟兄们!我以天主的仁慈请求你们,献上你们的身体当作生活、圣洁和悦乐天主的祭品:这才是你们合理的敬礼。(罗12:1)

2.你们也就成了活石,建成一座属神的殿宇,成为一班圣洁的司祭,以奉献因耶稣基督而中悦天主的属神的祭品。(伯前2:5)

3.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复活。(若 6:54)

讨论与分享

1.以上课文的各段,你最欣赏那一段?请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弥撒祭献中,我们献上什么?请指出最重要的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没有某种程度的“超时”、“超空”的经验?即是说,你的心灵能否跨越时空的限制,去与别人接触?你能形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只能以“更丰盛的生命”去光荣天主。请分享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一 谢天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边。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刚上小学的我,正念打倒偶像,破除迷信,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老天爷什么的,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直到前年,我在普林斯敦,浏览爱因斯坦的《我所看见的世界》,又得到了一种新的领会。我在读这本书时,看到爱因斯坦对谢天的看法。我忽然发现爱因斯坦想尽量给听众一个印象,即相对论不是甲发明的,就是乙发明的,而与爱因斯坦本人不相干似的。像爱氏这种不居功的态度,实在是史册中少见的。爱因斯坦感谢了这位,感谢那位;感谢了古人,感谢今人;就是不提他自己。

我就想,为什么立功者偏不居功?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像我祖母之于我家。

几年来自己到处奔波,挣了几碗饭吃,作了一些研究,写了几篇学术文章,真正做了点事以后,才有了一种新的觉悟,即是无论什么事,得之于人者太多;生之于己者太少。因为需要感谢的人太多了,就感谢天罢。无论什么事,也需要先人的遗爱和遗产,众人的支持与合作,机会的等候与到来。这些缺一不可。越是真正做过一点事,越是感觉到自己贡献的渺小。 于是,创业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败家的人却无时不想到自己。

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最完美的人格所构成的一个最完美的故事。介之推为什么不言禄?因为他觉得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是君子所不屑为,也是君子所不应为的。
无论哪一行,哪一界,多半是自吹自擂,自欺自骗,日子长了,连自己也信以为真了,而祸至矣。

有一个人问一位文学家,我记得是嚣俄吧:“如果世界上的书全需要烧掉,而只许留一本,应留什么?”嚣俄毫不犹豫的说“只留约伯记。”

约伯是圣经里的介之推,贫亦谢天,富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

我们的思想界尚在混沌幼稚时期,需要约伯的精神,需要介之推的觉悟,这个觉悟即是:一粥一饭,半丝半缕,都是多少年、多少人的血汗结晶。感谢之情,无由表达,我们还是谢天吧!(陈之藩)



附录二 圣体斋

1.教会极力建议教友在感恩祭中领圣体。在一般情况下,领圣体前一小时不能吃固体或流质食物。清水与药物不在限制之内,可随时服食。

2.老年人、病人和照顾他们的人,即使不守圣体斋亦可领圣体。

3.所有已经初领圣体的教友,每年必须至少领一次圣体(儿童初领圣体前应参加初领圣体班及接受悔改圣事)。(香港天主教手册1989)



附录三 弥撒献仪

1.教友有责任帮助教会经费,所以每主日要慷慨捐献。

2.弥撒的价值是无穷的,绝不能以金钱去购买。弥撒也是为普世人类,绝不能只限于为某人而奉献。

3.在教会的习惯中,我们可以奉献“弥撒献仪”,请求神父为某人或某意向奉献弥撒。(一九九一年,香港教区规定,每台弥撒献仪最少三十元,教友可随心意奉献更多;此规定至03年仍有效。)这一方面是为在经济上帮助教会或该位奉献弥撒的神父,一方面也会使当事人(求献弥撒者)有更大的归属感,让他感觉到这台弥撒他有分直接参与,也是为他而举行(为普世人类,当然也包括为他!)这是一个标记性的行动。

4.我们不赞成没有当事人参与的弥撒。即是说,不要只请神父奉献弥撒,自己却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