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人生(3)
死何足畏在主内死去的人是有福的。
香港教友总会慕道函授课程香港西湾河大石街一号天主教教友总会(电:25603800)
在那里能找到一份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困难、甚至死亡?
前言
几个月前,一位朋友的历女亚玲,患上癌症不治,去世时才十八岁。在她卧病期间,家人常谈论她的病况。故此,朋友六岁大的儿子辉仔一直都晓得玲姐姐患了重病。在玲去世后几天的一个早上,哥哥问辉仔:「玲姐姐去了那里?」他说:「死了,去了天堂。」「你想她吗?他点着小头表示想念。「你有没有哭呀?」「没有。哥哥再问他为什么以后再见不到玲姐姐也不哭呢。他望着哥哥不解的说:「她在天堂上,将来我去天堂时,便可以见到她了,为什么要哭啊!」
这是辉仔对「死亡」的认识,从他的答话中,觉得他不会认为死亡是件可怕的事。当然,这些思想是成人所灌输的。通常父母愈不愿意提及死亡,该子们就愈怕死亡。习惯上,我们都不愿意直接地讲出「死亡」这个名词。我们会说「他走了」或「他离开我们了等话。究竟死亡是不是这么可怕,以致人忌讳到连讲这两个字也不敢呢?死亡在人的生命中意味着什么?死亡是表示生命的完结吗?如果明天你就要死去,你会怎样去准备这一刻的来临呢?
为什么怕死?
自古以来,死是一个自然的生命现象,富人会死,穷人也会死,年老的固然要死,但年轻的亦会死去。「死亡」一直威胁着人类。孩子们斗咀,骂对方早死;成人们揽镜自怜,亦不过由于年华消逝、一步步接近死亡之故。究竟人为什么怕死呢?不外由于对现世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可知产生恐惧,更加上不知道死亡会在那一时刻来临之故。
△对现世的留恋──人一生奋斗,不断追求成就和财富,但当死亡来临时,一切都化为乌有;也有人一生发奋图强,培养知识和才能,为人服务,到死亡来临时,他的贡献也变成了有限。也有人一生坎坷,在苦痛中度日,但如果他知道快将死去的话,他便会巴望着能有多些时间,享一下苦尽甘来的日子。另一个面对死亡时最难放下的一件事,就是要离开自己的亲友,如果家中尚有幼小子女的话,那就更加放心不下了。总之,面对死亡的来临,就好比一个远行的人,坐在候机室中等候着进机仓。此时浮现脑际的尽是往事,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爱和令人留恋,连过去不快的人和事,如今看来也是可怀念的。
△对未来产生恐惧──人都希望能预知自己的未来,占卡,士丫问卦的心理就在于此。对于现世时间中的未来际遇,尚可以从过来人身上推测,作鉴戒。死亡后的世界人无从知道,也没有人可给与经验上的指示,纵或有人敢告诉你,却都被视为无稽或迷信之言。因为大家都认为生死之不同,是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敢不同于现实,又不能确知它的究竟,于是人便产生对手亡的恐惧。
△不知道何时会死──死亡的出现最难预测,人除了久卧病榻而死之外,通常大多数人是没有心理准备去接受死亡的。每天意外死亡的事件中,都难逃「死亡」的劫运。可以说,人最确定的事情,是死亡,因为每个人都要死,而人生最不确定的事情是死亡的时刻,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此外,人对将死弥留时刻的那阵痛苦程度,也是无法推测和作好准备的。
死亡价值观
人怕死,欲逃避死亡,但却又无法知道死亡的日期;而现实生活中,郄又有人找「死」,用「死亡」来解除痛苦,自杀者的出发点就在于此。一名中学生,因为不能升级而自杀身亡。在遗书上他写道:「其实死亡和留班对我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我已考虑得很清楚了,十秒钟的痛苦,比起日后接种而来的痛苦更为舒服。所以,我选择了前者。这里,为他来说,死是一个结束、终点,也是一个解脱,脱离现实生命中的困境;因为他对生命失去了信心。他在寻死之时只看到自己的成绩表,他忽略了在学生生活之外,尚有其他有意义的事物,于是他毁灭自己,同时也否定了生命中的一切意义。
我们说:「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以下就是另一个实例:「突破」杂志的创办人苏恩佩女士,在二十多年与,癌病斗争的岁月中,不但没有妥协,反而不断地献出自己的每分力量,为主为人服务。在她,的遗着「死亡,别狂傲」中,她写道:「我知道我不畏惧死亡,因为我虽然谈不上『成就』,但我已献出凡我所有,过了充实有意义的一生。我知道我不畏惧死亡,因为我是一个蒙赦免、蒙教赎的人,死亡于我并非『不可知之地』,而是迁移到一个更美好、要光明的地方,更有能力地献上自己。」一个多么积极、负责的心态!她能够接受死亡,但又郄不是为了逃避,更不会惧怕死的来临,因为她已经献出了她有意义的生命。可以说,她是无愧于心,死而无怨了。况且,她知道死亡并非终结,而是到一个更美、更光明的地方,那里有更充实的爱的生活。
死亡可充实生命
有死亡,人才会珍惜生命,真正珍惜生命的人会常常准备着面对死亡。人面对死亡可以如同学生面对考试一样:考试日期愈近,便愈发奋用功起来。但是,一个勤力的好学生,整年累月都是那么勤力的,时时准备好随时应考。
智利一名二十岁的少女,得悉自己心脏过弱,仅剩半年寿命。结果,她辞去原先的职务,自动到贫民窟从事社会工作。她说:「这样,我会死得痛快些。」以后,因她工作成绩卓绝,应邀到纽约演说。在那里,她遇见一位名医,治好了她的绝症。至今,她仍在南美帮助穷人。说起来,给予她的生活新意义和新方向的不是那位名医的成功手术,而是她自己对死亡的期待和准备。
死亡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它给予生命一个局限,于是,人便要在这个局限内努力,好充实这一段有生命的时间。另一方面,我们的生命一直参与着世界的造化工程,人类的历史就是由许许多多生命来延续的。由于生命受到死亡所加的局限,人便要更积极地把握时间,完成自己的责任。
基督徒的死亡观
△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死亡是生命其中的一个阶段,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命的各阶段是:出生、长大、年长、衰老和死亡;但「死」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它只是生命的「生活」形式改变罢了,所以,我们不以为毛虫死去,而说牠已转化成蝴蝶了。人死去实在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义人的灵魂在天主手里,痛苦不能伤害他们。在愚人看来,他们算是死了,认为他们去世是受了惩罚其实,他们是处于安宁中充满着永生的希望。」(智‧3:1─4)这个新开始的新生命,是超越人现世生活经验的,所以人将「生」与「死」视为两个极端,同时又带着一个「短暂」的视野来看生命,故将「死亡」当为生命的结束。信仰告诉我们,死亡是进入新生的门径。在追悼亡者礼仪中有这样一句话:主,为信仰你的人,生命只是改变,并非毁灭。故此,死亡也可以有它积极的一面,这个结局是值得高兴的。因为「这场好仗我打完了,应走的路途,我走完了,信德,我保守了。」(弟后‧4:7)
△死亡开始了永生──耶稣基督的被钉而死,是件千真万确的事,所有基督徒都相信耶稣接受了究亡这事实,同时亦肯定了祂的复活事迹。「我们若是信耶稣死了,也复活了,同样,也必信天主要领那些死于耶稣内的人同祂一起来。」(得前‧.4:14)这是说:既然我们相信耶稣自己复活了,当然也相信祂能使我们和祂一起复活。事实上,基督的复活告诉我们,死亡不能征服祂,相反地透过死亡的事迹来显示了基督自己的爱,和天父的恩宠和爱:因为爱,基督甘愿接受死亡,也由于天父的慈爱和恩宠,基督死后复活了。由于基督的复活,我们相信我们将来也会与祂一向复活。在耶稣传教的时候,祂先后复活了雅依洛的女儿和拉区禄(若‧11:1─44),这更坚强了我们对「复活」的信心。其实,因为有死亡才有「复活」。因了基督复活的事实,我们才可以分享天父的生命。因此,我们可以说,「复活」是我们有死肉躯生活的希望和凭藉。
△死亡的准备──圣经中形容死亡的来临,如盗贼一样突然而至,(得前‧5:2)因而劝勉人:「你们也应当准备,因为在你们不料想的时辰,人子来了。」(路‧12:40)事实上,既承认死亡是生命必然的事实,我们便应该时常做好准备,就好像一个少女筹备婚嫁,或一个妈妈准备迎接自己的孩子诞生一样。人要是有这样的一个积极心态来准备死亡的话,便一,定会善度生活来期待永生。诚然,相信永生和复活,是不会减少生活中的痛苦事件和困难的,不过,可以给予我们无比的坚韧力量,去积极的面对它们,同时更帮助我们体会到生、老、病、死在生命中的意义,并勉力的去适应和接受,相信这是准备死亡的最好方法。
结语
「死亡」是人生命中一个必然现象,就好像生、老、病一般的普通,不过由于不知死后的情形,故人会对死亡产生恐惧。基督徒对死亡也是恐惧的,但信仰使他们认识到「死亡」是回到天父那里,而最后人都会复活起来。现在的生活就是准备日后「复活」的时刻。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善度现世的生活。因此,死亡不足畏,要害怕的是:我们是否把握着现世的生活,来准备死亡的来临?我们能否如苏恩佩女士般在迎接死亡时,充满信心地说:我已献出了我的所有,过了充实有意义的一生。
反省、讨论、行动
试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时常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困难。你是否以一个充实的生活去迎接死亡?
在遇上一些不如意的事或困难时,请尝试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如果你感到力不从心,请尝试在祈祷中吸取力量。
参考资料
*死亡奥秘的意义 天主教的信仰第238页
*死亡 合一教理卷三第34─39页
*基督徒的死亡观 基督(示)第151─158页
*死亡的奥迹-人类的未来 (光启)第109页
*死亡是什么 铎声210期第31页
*死亡的意义 见证101期第5页
*死亡的冥想 见证66期第700页
*圣经:
玛‧24:36─37
路‧12:40;21:34─35
智‧3:1─4
罗‧5:14;6:3─14;14:7─9
得前4:14;5:2
格后‧5:8─9
默‧14:13
信仰与人生〈3〉
死何足畏习作
甲、 选择题(请在下列各题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一)你以为人们惧怕死亡,其中的一个原因是:
口1.对未可测的将来感到畏惧。
口2.死后受地狱之苦。
口3.怕孤单寂寞。
口4.怕死时的痛苦。
(二)为基督徒来说,死亡是:
口1.解脱痛苦的方法。
口2.生命的终结。
口3.生命存在形式的改变。
口4.天主的惩罚。
(三)面对死亡所加的局限,我们应该:
口1.今朝有酒今朝醉。
口2.得过且过。
口3.善度此生。
口4.坐以待毙。
(四)那些是我们有死肉躯生活的希望和凭藉?
口1.金钱。
口2.复活。
口3.知识。
口4.友谊。
乙、填充题(请在下列各题中填上最适当的字句)
(一)死亡可以ˍˍˍˍˍ生命。因为死亡是必然的现象,它给予生命一个ˍˍˍˍˍ, 这样促使人要ˍˍˍˍˍ地把握这段有生命的时间,ˍˍˍˍˍ自己的责任。
(二)信仰告诉我们,死亡是进入ˍˍˍˍˍ的门径。为一位信主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 ˍˍˍˍˍ,并非ˍˍˍˍˍ。
(三)耶稣的复活证明了ˍˍˍˍˍˍˍˍˍˍ是ˍˍˍˍˍ的开始。透过死亡的事实, 揭示了天父对人的ˍˍˍˍˍ和ˍˍˍˍˍˍˍ。
(四)「复活J是我们有死肉躯生活的ˍˍˍˍˍ和ˍˍˍˍˍ。
(五)信仰告诉我们,死亡如盗贼一样,突然而至,所以该当时刻ˍˍˍˍˍ。最好的 方法就是使自己的生活ˍˍˍˍˍ和ˍˍˍˍˍ,不逃避痛苦和困难,郄勉力 ˍˍˍˍˍ和ˍˍˍˍˍ。
丙、在本文中,那些说话或事实最能鼓励你善度此生,迎接死亡。
(请写下你的一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