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眼中的梅顿 附录:导读 我看托玛.梅顿
    托玛斯.梅顿(ThomasMerton)逝世(1968年12月10日)至今已有三十一年,但他对于修道主义、灵修、乃至宗教对话的影响力,却有增无减。他的言论经常被引用,不在话下;每年论他的书籍和论文的数量,更难以估计。梅顿是当今灵修界最负盛名的大师,实非言过其实。

    梅顿是一位熙笃会会士(Cistercian),他生活严谨,作息有序,他每天凌晨二时三十分起床,按照修院祈祷的时辰祈祷、默想、读经。他还在黎明玻璃破晓前用三个小时安静祈祷,风雨不改。他熟读圣经,每周还将整卷《圣咏》由头到尾念完一遍。尤有甚者,梅顿对自己的灵修传统了如指掌,他还精通教父著作和基督教灵修史。这对他晚期转向与东方宗教对话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一方面可以向别的宗教开放自己,另一方面又能够保存自己传统信仰的特色和精神。

    梅顿绝非一位平庸的修士,他出身剑桥及哥伦比亚等大学等知名的学府,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也具有相当的语言天分,精通几国语言。尽管梅顿在神学的造诣上,远远不及灵修学的高深,但他还是花了几年时间,在革责玛尼修院深研神学。

    梅顿一生七十多本书,超过三百篇文章,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包括灵修、时事评论、战争、种族主义、神秘主义、东方宗教,特别是禅宗。毋庸置疑,梅顿是一位天才横溢的修士,不过,他从不以高深的学问而自命不凡,反之,他常以自己是一位默观者(contemplative)、隐修士来了解自己的位置。在他的晚期,他还搬到革责玛尼修院以外几公里的地方居住,深居简出,度那真正隐修的生活。虽然如此,他仍然透过书信与外界保持频密的接触,至于慕名造访者,更是不胜其数,当中包括了不少骚人墨客、哲人政要。正因如此,他受尽同道非议,更被批评为破坏修院传统、不守本分、离经叛道之恶徒。梅顿招致别人误会,穷其因由,不难发现,他与同道之间,在有关修道生活的问题上,看法竟然南辕北辙。同道认为修士既遗世而居,就应当一心归向上主,一念不离祈祷。至于人间的事务,就由得俗人打理吧!对同道不问世情、不吃人间烟火的态度,梅顿不敢苟同,他认为不论修道也好,灵修也好,总不离日用伦常。行坐、作息、吃喝、玩乐,无一不与修道或灵修有关。倘修道或灵修只能够在修院内进行,或只是一天中某一段固定时间的例行公事,基督徒修道或灵修就会失去生命力,无法承载生活,创新文化。

    梅顿认为一位真正的修士或灵修者,是绝不会逃避这个世界的。所以他著书立说,也旨在不断地重复着一个基调:默观者虽然经常独处、安静、祈祷,但他却不会罔顾别人的痛苦和需要。他说:“我清楚明白,独处就是我的召叫,但我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以此为我的居所。”梅顿认为,修士或灵修者的根是在这个世界,他的责任,就是对处身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作出合理的批判和改造。他在曼谷一次会议上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与修道主义的论文时说:“修士基本上是一位以批判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和它结构的人。”不过批判社会,改造世界,方法不单是对身外的事物作一番仔细的观察,深入的研究,客观的评估,还需要复归内心,认识自己。

    梅顿毕竟是一位修士,他深受修道主义传统影响,认为社会之革新,世界之改造,必须先从个人的改变作起点,而个人之改变却又有赖对自我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以他指出:“谁要是尝试服侍别人或这个世界,却缺乏深入的自我认识、自由、操守和爱心,将不能有任何有意义的付出。他只会传递自己的自我中心、野心和偏见。”然而,深入认识自己却又不能不靠静默和独处。因为梅顿相信静默和独处是生命成长必需的条件。没有静默和独处,我们便听不到从内心发出来的问题,因此也无法回答它们。没有静默和独处,我们的肉体和精神便常被怨恨、嫉妒和自私所奴役而不自觉。我们也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情绪和感觉。长此下去,生活只会变得更加混乱,也只能按外界的刺激而起反应,却无法主动地采取行动。最后,没有静默和独处,我们便无法听见上主的声音,也难以歌颂赞美祂。这样一来,深入认识自己的方法,也就是默观、独处的方法。社会行动、认识自己和默观生活,三者扣连一起,遂成为了梅顿入世而又不属世的灵修向导。

    梅顿虽死,但他的精神还在,影响力依然。笔者相信,他在本世纪所开拓的灵修新景观,将会继续影响二十一世纪基督徒的灵修生活。谨请读者们拭目以待。

    陈国权

    信义宗神学院院牧

    1999年11月29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