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庄子的生死观背景1
在思想史上,孔子与庄子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生死观,一个代表儒家,一个代表道家。「死」如果有什么意义,完全靠生的意义来解决。孔子的思想重点是教人如何实践仁,要人「无求生以害仁」,为此人活着而没有仁和没有爱,生命还什么意义呢?所以在必不得以的时候,宁愿杀生成仁.2。
〈至乐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族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在庄子的哲理中,生与死同为自然现象,就好像春夏秋冬四时运行一般;人「生」的从无到有,人「死」的从有到无,也都是自然的变化。就此而言,站在宏观的宇宙变化理路看来,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悲。否则就是不知命3。
〈大宗师篇〉:「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而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耶!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惰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
庄子的理解是:只要人有「物化」的境界,就足以了解和认同孟孙的作法。「有旦宅而无情死」以及「有骸形而无损心」二项,正可以与《齐物论篇》的「以道观之」以及「用则因是」的原则,用以指导并实践人生「与道合一」的理想4。
庄子对生和死有很深透的见解,他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饿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5。人之生,也就伴随着死,一个生命的消失,就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宇宙间只不过是一口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但聚与散,只是现象,气的本体则没有所谓的聚散,无聚散之气,是生命的本原,从现象看来,有生灭之相,但灭而不灭,所以说「死也生之始」。
再者,可以从《齐物论》说明庄子对死生如一的看法。庄子认为人生在世上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人本生就如做一场梦一样,不过当我们在做梦的时候却又不知到我们是正在做梦,梦中又占其梦,唯有在大觉后才知是大梦。然,人生如梦,那么死后便是觉,到底我们现在是梦呢?还是觉呢?是生呢?抑是死?因此《齐物论》又说道: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祤祤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其梦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梦蝶以寄托有分和无分,所谓的有分就是个体互异,无分就是万物齐一,其实质是说:「万象不齐,有分是现象,是梦幻;而本真则为绝对、无分、齐一、不变。」这可以说是生死如一的基本观念6。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大宗师〉)「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同上)。「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天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知北游〉)
生和死在庄子看来,只是生命中的个别现象。人之所以会注意这现象,那是因为人固执着用「差别相」以审断所谓的生和死;这样的态度致使人「悦生恶死」,或是「贪生怕死」。庄子以整体宇宙的流行来宏观生死的现象,以「万物毕同毕异」的知性以统合整体关的慧心。人与宇宙是为「一」,不可分;因而,人生的诸般现象,放在宇宙的大化流行中,也都是和谐的,在现象与现象之间没有差别。这也是「以道观之」的立场。庄子认为在「道」的运作下,一切都能「道通为一」。所以,所提及的「生」和「死」之现象,在「道」的形而上观点下,是没有任何区分的。同时,「死生同状」「以死生为一」的思想基础也在「以道观之」的原则下形成。
其实,道内存于万物,也正是道本体的外现。因此,道本体的超越性,落入形象之中,也就是「道生万物」时,同时道又内存于万物当中。藉此而知,万物的存在由道的创生而开始、由道的内存延续,由道的内存而运作;简言之,万物由道而来,终需回归到道;但万物的运作亦是道在引导。
邬昆如在《哲学与文化》第七期,第586页说道:
「道的运作,原是万物之有的变化,而且趋向着『道』变化的缘由。「道通为一」原就是道运作的成果。」
接着他说道:
「真人、至人、神人由于了解到『道』的这种特性,应而亦领悟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泛道论』之境界。」
庄子认为一个人能顺着自然的本性生活,视死生为如夜旦之常,自然就不会悦生恶死,活着不必感到欣喜,死也不必以为是末日临头。如果真懂得生死只不过是自然现象,人是可以无拘无束的来,又无拘无束地去7。
第二节:基督宗教的生死观背景
1.死亡
关于「死亡」(Death),就宗教神学意义而言,死亡不足以恐惧,因为死亡是一种逾越(Paschal),由生前的时空转入决定性的境界里8。由此可知,死亡不只在医学界所宣称的一切生理作用的停止即是死亡,而是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保禄曾写信给他所建立的地方教会,讲论有关死亡的意义。他指出死亡是罪恶的后果(罗五:12;六:23;七:13;八:10;弗二:15;哥二:13)。耶稣不但是真人也是真天主,因此使保禄将死亡和耶稣带来得救恩相连。耶稣在世时,除了罪过外和常人度着一样的生活,同样耶稣也会如同一般人会死亡,可是祂的复活却使死亡赋予了救恩的意义。耶稣接着死亡推翻了人类的死亡,去除了死亡的黑暗,消灭了对死亡的恐惧。保禄也认为基督徒是与耶稣基督一同死亡(罗六:8),是在基督内死亡(格前十五:18)。
再者,亦可从若望福音研究对死亡的看法。福音提到耶稣苦难的时刻(若二4;十三:1),更说明了耶稣所受得无比光荣(若十七:1)。另外有两处是值得注意的,(1)若十:11说道:「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2)若十:25说道:「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持性命进入永生。若望的著作中,把死亡作为此世的记号并与生命相对立,但借着信仰耶稣,人可由死亡中复活并进入天主所允许的永生(若五:25;八:50~52)。
2.复活
基督复活(TheResurrectionofChrist)是基督宗教,亦是基督徒信仰的开始。基督复活是信仰的对象,因为它是天主亲自投入创造和历史中的一种超越的干预9。保禄表明了基督复活的意义和重要性:「假如基督没有复活,那么,我们所宣讲的便是空的,你们的信仰也是空的」(格前十五:14)。关于基督复活这件事迹,近日学者如杜维尔(F.X.Durrwell,1912-),史丹利(D.Stanley,1914-)等人,也特别强调基督复活的意义,指出基督的死与复活是同一救恩事迹,不可分开10。
复活的意思不是指回复旧日的生命(revivification),却是指整个人进入新而永恒的生命境界。基督的复活乃是天主拯救人类的计划。天主创造了宇宙,决定提拔人类分享天主的生命。为了使众人都可以分享天主的生命,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圣子到世界上把众罪人引向天主,因为天主「愿意所有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弟前二:4)。「于是,基督承行圣父的旨意,在世间揭开了天国,给我们启示了祂的奥秘,并以其服从完成了救赎之功。教会即基督之国,原在奥秘之中,因天主之德能在世间也看到增长。这一开端和发展,由被钉十字架的耶稣肋伤流出的血和水,作为表征(参阅若十九:34);吾主对于其死于苦架曾亲口预言过:『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时,我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十二:32)。每次在祭台上举行『我们的逾越羔羊──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祭』(格前五:7),就是实行我们得救的工程。….全人类都被召与基督合一,基督是世界的光明,我们从基督而来,因基督而生活,我们奔向基督。11」
关于复活奥迹具有圣三的幅度:「是天父藉圣神的德能使基督复活(罗八:11),可见圣神是基督复活的原动力。12」论及死人复活时,保禄在〈格林多人前书〉说:「复活起来的身体是属神的身体」(格前十五:44)。复活的基督既充满圣神,保禄甚至称祂为「使人生活的神」(格前十五:45),或说「主便是神」(格后三:17)。这表示圣神不但是基督复活的原动力,也是复活的初果;复活的基督因充满圣神,便成了圣神的分施者(宗二:33)。
再者,基督的复活是基督徒将来复活的本源:「基督从死者中实在复活,做了死者的初果….就如在亚当内,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内,众人多要复活」(格前十五:20-22)。因此,在基督内,基督徒尝到「未来世代的德能」(希六:5),他们的生命也因此被提升到天主生命的怀抱(参阅哥三:1-4)。
3.永生
在保禄书信中,永生是恩宠满盈地参与耶稣基督的生命(罗五:18;格后五:17),它与基督一起藏在天主内,也将与祂一起呈现在光荣中(哥三:3~4)。
死亡是人生旅程的终结,而人生则是自由抉择的时期,既接受或拒绝天主在基督内显示的慈恩。《天主教教理》1022条对死亡做了简短的叙述:「就其不朽的灵魂上,将其一生呈报基督的私审判,领受永远的报应;或者经历一个炼净期,或者直接进入天堂的荣福,或者直接自我判罪,堕入永罚。」
「永生」(Eternallife)一词在若望作品来阐释救赎的奥秘(若廿:31)。降生的天主就是永生之源(若一:4;三:16;六:35;十一:25;十四:6),「永生就是:认识祢,唯一的天主,和祢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为得永生是有条件的,此条件既是「信」(belief),如若望福音第三章十六节写道:「看,天主那么爱世人!祂把自己的唯一圣子赐给世界,令相信祂的世人不致丧亡,反得永生。」
之前谈到死亡时,已指出耶稣是为人类舍身,为救人类而做赎罪祭。耶稣基督也透过复活显示出其天主的神圣性,再度使人肯定祂是天主子,默西亚。在耶稣的种种生活中及死亡和复活的奥迹就显示出祂的神性,也叫人以信德常与天父在一起。「耶稣基督以祂的死亡和复活为我们『开启』了天堂,享受真福的生活就是圆满地得到基督救赎工程的果实。基督接受那些信赖祂和忠于祂意愿的人进入天上的荣耀。天堂是真福者的团体,在其中所有的人都与基督合为一体。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