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静第二天:圣召
一、召唤的形式
让我们从几节圣经里面去反省一下,圣召的几种不同形式。路加一章二十六至二十八节,是圣母的蒙召,以童贞女的身份被召选作救世主的母亲。圣母的蒙召可以说是在宠爱中的召唤,她出生于虔诚的家庭,有浓郁的信仰气氛,自己又始胎无染原罪。在我们修道人中,有不少人也是在恩宠洋溢的良好家庭信仰背景下,理所当然地走上圣召之路的。
有些人则不一样,他们生活在无神论的氛围中,从小对宗教信仰是无知的,是怀疑的,是不接受的,甚至还是反抗的,就在这样的心态中,天主却偏偏召叫了他们。在我们中间肯定有这样例子,因为我自己就是其中一个。这种召唤就象若一章四十三至四十九节所记载有纳塔乃耳蒙召一样,从不屑一顾的怀疑到不由自主和投诚,充满了戏剧性的色彩,却又是如此的真实可信。
还有一种被召唤的情形,似乎是很平常的,却是更令人深思的。那就是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受到主的召叫。玛四章十八至二十二节和路五章一至十一节给我们记载了这方面的例子,在我们自己的身边,这样的事不停地在继续发生着。而更令人惊讶的方式,则是当人还在罪的捆绑束缚之中,却意外受到了天主的召叫,这种召唤是刻骨铭心的,让人也许来不及反应却欣喜若狂,义无反顾。路五章二十七至三十二节所记载的肋未蒙召,可以说是一个最让人惊讶的例子。
二、召唤的目的
就像圣母蒙召一样,凡在宠爱中蒙召的人,也应该让基督降孕在自己的生命里。像保碌所说的,使基督在我们内成形。这就是怀孕基督,带给人道的生命,救恩的生命。因为道之所以成为肉身,就是为了让肉身成道。而在怀疑的状况中蒙受召唤者,其意义和任务则更是为了在这个无信与败坏的世代中,引人去寻找信仰的亮光,去破除心中的迷雾。此外,主之所以也在忙碌的工作中召唤我们,其目的则是为了这个世界上众生。因为众生最容易在充满诱惑的旋转忙碌生活中,失去生命的重心。主要我们帮助这些人找到生命的根基,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那么,主当我们还在罪中不能自拔的时候,召唤了我们,又有什么目的呢?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明白一个真相,并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真相:罪是我们无法否定的一个事实,也是我们生命中无法逃避的一种状况。而天上人间,除了耶稣基督之外,没有别人可以给予我们罪的释放和赦免。(参宗四章十二节)一个在罪的捆绑与压迫之中,体验到被释放的喜悦与平安的人,则会以充满生命力的见证把这样一个严肃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毫不掩饰地向人们提出:你愿意在自己的罪恶中死亡呢,还是愿意在耶稣基督内得永生?!
上面讲了圣召的几种形式及各自的意义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圣召实在是多么伟大又意义深远的一个行动,一个来自天主的措施。我们除了顺服,是别无选择的。天主的圣意深奥莫测,在我们的一生中,他对我们的召唤也许不是一次性的,而且也可能并不是一种方式的。那我们该如何去回应呢?
三、蒙召的回应
我们从前面四种形式的圣召,所引用的圣经章节中的人物分别来看一下,就可以概括出这些蒙召者的心态,有这么共同的几点:谦卑顺服,反应迅速,毫不迟疑,义无反顾。路一章三十八节中,圣母的回应是:“主的婢女在此,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何等的谦卑顺服!若一章四十九节,当纳塔乃耳亲自听到了耶稣与他说话之后,他的回应是热烈的、干脆的,他一下子抛开了怀疑,心悦诚服地承认耶稣是天主子。而玛四章二十至二十二节和路五章十一节则分别决载门徒信受到主的召唤后,“立刻撇下网,跟随了他。”“马上撇下船和也们的父亲……”“于是把船靠了岸,撇下一切,跟随了他。”这种回应是彻底的,没有瞻前顾后,依依不舍。这几节经文告诉我们,回应圣召的正确态度,就在于勇于弃绝自己曾经所依恋的外物。路五章二十八节所记载的助未的回应,不单坚决彻底,而且还有一种来自意志的生命方向的扭转。经文中说:“肋未就撇下一切,起来跟随了他。”肋未跟别的蒙召者不一样,他是在罪恶的压力之下起来的,更加需要一种内在的勇气和力量。他的起来,比别人多了一份自我反抗和自我否定。四、回应圣召的挑战
真正对圣召的回应,就是要准备跟在耶稣后面,背起十字架,并让自己最终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圣召的路上是要时刻准备自己过无我的生活:因为这就是耶稣的生活。记得有一次读到路加福音九章五十七到五十八节时候,心有感慨,就写下了这么几句诗:
风餐露宿苦奔腾,为拯世灵忙传经。
狐狸有洞鸟有巢,人子曲肱自作枕。
生命的悲剧就在于放不下自己所拥有的,舍不掉自己所贪恋的,走不出自己所沉溺的,结果就与永生失之交臂了。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一种失落啊!每次读路十八章十八至二十七节这段经文的时候,总不禁扼腕叹息。生活富裕但又洁身自爱,谨守诫命的富家子弟,本已深蒙主喜爱,却只因放不下一个“贪”字,辜负了主的期望。这真是:
有心向道奔主前,无力弃家也枉然。
定睛一看本有缘,放不下来奈何天。
而路九章五十九至六十二节中,被主称作“手扶着犁而向后看的”那些人,在主的殷殷切切的呼召声中,却提出了“先埋葬父亲”或“先辞别家人”这类貌似合理得似乎让人无法拒绝的要求。然而,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在这些貌似合理的要求后面,却隐藏着深度的无知和自私。无知在于不明白对圣召的答复是不允许附加任何条件的。四、回应圣召的挑战
真正对圣召的回应,就是要准备跟在耶稣后面,背起十字架,并让自己最终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圣召的路上是要时刻准备自己过无我的生活:因为这就是耶稣的生活。记得有一次读到路加福音九章五十七到五十八节时候,心有感慨,就写下了这么几句诗:
风餐露宿苦奔腾,为拯世灵忙传经。
狐狸有洞鸟有巢,人子曲肱自作枕。
生命的悲剧就在于放不下自己所拥有的,舍不掉自己所贪恋的,走不出自己所沉溺的,结果就与永生失之交臂了。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一种失落啊!每次读路十八章十八至二十七节这段经文的时候,总不禁扼腕叹息。生活富裕但又洁身自爱,谨守诫命的富家子弟,本已深蒙主喜爱,却只因放不下一个“贪”字,辜负了主的期望。这真是:
有心向道奔主前,无力弃家也枉然。
定睛一看本有缘,放不下来奈何天。
而路九章五十九至六十二节中,被主称作“手扶着犁而向后看的”那些人,在主的殷殷切切的呼召声中,却提出了“先埋葬父亲”或“先辞别家人”这类貌似合理得似乎让人无法拒绝的要求。然而,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在这些貌似合理的要求后面,却隐藏着深度的无知和自私。无知在于不明白对圣召的答复是不允许附加任何条件的。圣召乃是一个绝对权威者对人的绝对的要求,面对这个绝对的要求,人只能作出绝对性的答复,没有中间的选择。自私则在于这些要求的背后,暴露出一种对属世生命的内在依恋的不正确心态,这乃是修道生活最可怕的内在障碍,这种障碍会随时间延续而膨胀起来。多少年来,每次当我自己读到这几节经文,总有一种很深的悲哀袭上心头,因为自感修道十几年,还没有让自己跳出这种不正确的心态:
多少尘劳迷本心,出家依然作俗人。
数载修途匆匆过,恩主台前悲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