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那里等著我
    我们都在寻找天主,此时此刻,如果不是在寻找天主,你不会翻阅这本书。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深处都渴望更多,渴望超越理性,渴望使我们圆满的一位。「像热恋中的人渴望见到情人那样渴慕天主,这样的人是有福的。」(圣天梯若望St.JohnClimacus)

    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人们寻找神,而基督宗教,却引人进入令人意外的相反世界,基督宗教揭示了一位亲自寻觅我们的神,祂爱我们远胜於我们爱自己。若非如仳,我们怎会存在?天主对我们的热爱遍及整部圣经,是整个创造存在之由,圣言甚至为了我们而成为人。

    细想在耶稣之前八百年诞生的欧瑟亚先知,他所呈现的天主寻找我们一如年轻男子追求他心爱的人「我要诱导她!领她到旷野和她谈心1。」(欧二16)。如此温柔热清,而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天主。我们看到一个年轻人为追求梦中情人,尽一切可能吸引她的注意并赢得她的感情。先知形容的是渴念我们的天主,祂完全地想要我们。我们的爱对祂确实重要,祂愿不辞千里寻找我们——即使是得来到旷野——好能直接与我们谈心。

    《雅歌》也吟咏同样的曲调「我属於我的爱人,他醉心恋慕著我。」(歌七11)。圣经一再邀请我们相信这惊人的,美妙绝伦的,好得难以置信的启示:天主渴望每一个人。把握聆听圣言的机会,虽然是很久以前写的,但此时此地听起来依然鲜活。停留在想像中,细细品味,像德国马德堡的麦琦蒂(Mechtild)一样勇敢说出:「祢,炙热的天主,如此热烈渴望。」

    当我们开始祈祷或决心进入更深的祈祷时,意谓我们已选定天主。事实上,该说是天主已走近了我们。在默想或静观时,我们更新并加深自己与天主的关系,祂切愿我们能认识祂。在祈祷中我们开始发觉这层关系:

    「我感到惊讶,你竟渴望与我为伴。我觉得敬畏,你的爱寻获了我也选择了我,因为对自己是否被别人所爱,我早已不抱希望。可是如今,你选择了我,又告诉我,我与众不同口,而最惊人的莫过於我因祢的选择,而体验到自己有所不同。我学会了用新的方法欣赏自己。当我用祢的眼光来衡量我自己时,我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我要如何感谢你呢?」

    《出谷纪》卅四章叙述梅瑟与天主相遇西乃山上。之前已有类似的相遇(如廿四章),但当梅瑟下山时,竟然看到众人在金牛前跳舞,那是他们趁梅瑟不在时铸造的。梅瑟怒不可遏,结果将天主颁给他的约版摔碎了。卅四章是这样开始的「天主对梅瑟说……」请注意,采取主动的是天主。天主没有丢下因败坏、摇摆不定的百姓而失望透顶的梅瑟,祂再次走向梅瑟,就像亚当堕落後,上主呼唤他:「你在哪里?」(创三9)虽然亚当悄悄躲了起来,天主却主动重新接触他。我们的祈祷也是这样,天主总是主动跨出第一步,他从来都没有弃我们于不顾,让我们独自面对命运、羞辱和罪恶。祂领我们走向更大的自由。即使是我们自行选择何时默想、守静默或祈祷,天主也是在我们之先。天主早已透过我们的渴望而工作。是天主寻获我们的,祂渴望这段相遇。十三世纪波斯诗人鲁米(JelaluddinRumi)说出这难以置信的奥秘:

    看,我一直和你在一起

    就是说,当你寻找天主时

    天主就在你目光注视里

    在寻觅的思念里

    比你自己,

    比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更接近你2。

    天主要梅瑟凿两块石板,祂要重刻先前石板上的字。我们由此看到另一个生活上的对应:我们做准备并开放心灵,然而真正完成的是天主。没错,祈祷需要我们的努力和决心,可是更深的行动来自天主,祂一直希望安慰和释放我们。我们的信仰和祈祷从不是只靠自己的努力而已;更重要的是一种放下,一份开放,让自己领受天主。按圣依纳爵的说法,祈祷的心就是让天主在我们内工作:「让造物主直接与受造物,受造物直接与造物主同在」。首要条件是我们不阻碍天主的方法,因此天主能自由地在我们内工作。

    如果觉得祈祷好像没有什么效果,大概是因为我们做得太多了。基于多年经验,我很肯定这一点。「做得太多」可能由于我们过于紧绷,下意识要强迫自己体会天主。这么做只会令人紧张,而这种紧张限制住天主的温和行动。做得太多也可能表示,我们利用祈祷时间附带地去做其他活动。毕竟,我们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保留祈祷空间往往能奇妙地跟上其他的事。为此,尽量排除要让祈祷有效的杂念。耶稣说:「谁若舍弃自己的生命,就能找到」;或说得精确一点「谁若为我的缘故而舍弃,便会找到。」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看祈祷:「谁若为我的缘故,舍弃自己的时间,便会发现那成了最宝贵的时刻。」为耶稣付出时间,你一定不会失望。

    天主在给梅瑟的石版上刻字。後来,耶肋米亚先知宣告了一个令人称奇的新盟约「我愿在那些时日後,与以色列家订立的盟约——上主的断语——就是:我要将我的法律放在他们的肺腑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我要作他们的天主,他们要作我的人民。」(耶卅一33)圣保禄在《格林多後书》第三章第—节中引用《耶肋米亚》先知书的意象,告诉读者(也包括我们)这封基督的书信「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以生活的天主圣神,不是写在石版上,而是在血肉的心版上。」我们不需要切割或准备石版,但应准备我们的口版,後者要比前者更难,因为得开放心灵保持静默,让天主的话和天主的讯息印在那里。祈祷就是在天主前敞开心门、伸开双手。

    我很喜欢伸开双手的图像。经年累月,我们手中握有太多的东西,也许太努力了,自然想抓住一切。现代化的设备让我们的生活应有尽有。我们固守自己的信念和观点,思想和理想,当然,还有我们珍惜的人际关系。然後进一步,工作、约会、行事历、职位、名誉、影响力,这麽多的东西,我们紧抓不放,不肯轻易松手。我们用尽所有力气累积这些宝贵财富。

    祈祷时,我们张开了双手,不一定要先清空双手。重点是在天主前张开双手,等待。天主也表达了祂的耐心。不久天主可能就来了,慈爱地看看我们所掌握的东西。天主说:「你拥有许多」,是的,我们答道,的确如此。我们拥有许多,可能比我们所知道的还多。这时天主也许会直视我们,问道:「如果我把这都拿走,可以吗?」别怕,天主是柔和的,祂绝不会伤害我们,你可以确定。换一个角度来看,天主知道如何选择,所以祈祷的基本立足点就在於:「是的,你要什麽都可以拿走。」我们同意,因为知道天主比我们自己更爱我们,若不是对我们有害,天主不会拿走任何一样。

    天主拿走一样东西,我们仍在祂内。稍後如果天主再来,我们也许会有些紧张,但这时天主的问题是「如果我把这个放在你手中,交托给你,行吗?」天主从不只取而不给。再说一遍,祈祷的底线是「是的,你可以」。缺乏这种基本态度,很难有真正的祈祷,我们与天主的整体关系会掉进「捉迷藏」的游戏,我们寻找天主,当发现自己接近祂时,又想躲著祂,因为害怕祂拿走什麽而退缩。如果我们不让天主成为主,不可能祈祷。若缺少这种意愿,祈祷不会真实。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说:「不能将这丰盈传给你的负担,真教我内心恼火,道出了个中真谛。我们拒绝给天主的,必然带来负担。

    可是,以为天主会拿走我们手中的东西,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千万不可,这会让我们走进歧路。我们可以想出千百种事,但天主会向我们要的,却怎麽也想不到,祂太有创意,也太惊人了。而且,我们不能只注意自己的双手及手里的东西,这不是祈祷的重点。我们的目光只应注视天主,并怀著无限的依待之情。天主想从我们手中拿走某样东西,总是因为祂想要让我们成为更真实的自己,有时我们可能对自己感到戒慎恐惧,可是永远没有理由害伯天主。祈祷是因为我们信赖爱我们的天主。「我来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若十10)。我们需要的是在天主前开放,信赖地开放。

    圣奥斯定的一篇道理含有这个看法:「天主圣言相反你的意愿,直到圣言成为你救恩的创始者。若你与自己为敌,天主圣言也会与你为敌。与自己为友,天主圣言也会与你一致。」我们没有什麽好怕的。祈祷是向天主开放,加深天主日益进入我生命的意愿,即使失去指标也在所不惜,因为天主已在我内。十三世纪荷兰神秘学家雷斯博克(St.JohnofRuysbroeck)说:「天主是从内而外地走近我们。」的确,天主比我们自己更接近我们。有时我们对自己不够真诚,不够真实,但天主是永远忠实的,绝无任何例外,祂无法不爱我们。

    「祂每天清晨唤醒我,唤醒我的耳朵,叫我如同学子一样静听」(依五十4)。如同学子一样静听是什麽意思?我们可能比较倾向像老师那样聆听,察看别人是否了解我们。祈祷正好相反,我们受召唤像学子,像受教者那样聆听。我们受邀向启示的天主开放。

    也许我们认为祈祷是轻松的事。不论如何,默想能创造宁静的感受,带来清新的精神和内心的坚定。不过这种想法太缺乏真实的祈祷经验,显示我们把天主的形象看得太狭隘了。祈祷中是常有这种突破经验,许多人曾感到受邀进入与天主更深的关系。这种事也会发在我们身上,而且可能也会不只发生一次,有一个古老的典范来自圣女大德兰。当她在加尔默罗这个不好也不坏的地方时待了十九年後,她终於直接经验到天主。最初几年,大德兰的生活不冷也不热,缺乏热情但还不至於冷淡,这样的大德兰在历史中绝无地位。然而她的皈依诞生了圣人,她为教会产生了无数的果实,直到今日仍是如此。

    从洁茹(GertrudofHelfta)身上我们看到另一个例子。她能够清楚指出她在宿舍中摆脱偶像的时地。所谓的偶像就是她过度热衷于成绩。也就在那一刻,她松开了手,然後天主的爱抓住了她,并使她通往成圣之路。

    这位天主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不只是在祈祷中而已。这种改变生活的经验在今日持续发生,天主是伟大的,比我们所想的更伟大,让我们期待超乎想像的爱所带来的惊喜。每一天都充满全新的可能。每一天,天主唤醒我们像学子一样聆听。

    天主对梅瑟说完话後,交给他一项任务,要他凿两块石版,又加了一个指示:「明天早上你要准备好,清早上西乃山,在山顶上站在我前」(出卅四2)。在那里等着我!祈祷的本质不是我们去寻求天主,因为这样我们可能会太主动,而是我们等待,我们放下,我们承受自己的不足。等候某人是真正尊重这人的表现,可能比我们所说的任何话或所送的任何礼物更真实。在等待中我们体会到自己的无力感。等待并不容易,不过,我们不能勉强天主。天主一定会来,无庸置疑,但来的时间在於天主。所以,在那里等着我!这种等待绝不是空乏,死寂的时刻。我们愿意等待,因为已建立起关系。我们等待某一位。

    「不准任何人同你上山,全山不可有一个人,也不准在这山下放牛羊」(出卅四3)。天主要梅瑟全神贯注。天主的爱不容讨价还价。

    「梅瑟便凿了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照上主的吩咐,清早起来,上了西乃山,手中拿着两块石版。上主乘云降下,站在梅瑟身旁,他便呼喊『雅威』名号,上主由他面前经过时,大声喊说:『雅威』」(出卅四4-5)。请注意,不是梅瑟呼喊天主,而是天主呼喊自己的名字。这意谓著天主让人知道祂的名字。这是体验天主的秘诀,就某种程度而言,天主启示祂自己,这才有用。我们所做的都无法与之相比。

    旷野教父将这祈祷经验比喻为追逐野鹿的经验3。猎犬发现鹿踪立即狂吠,同时展开追逐,其他犬只听见吠声相继加入追逐行列。可是那些只听见吠声的狗,迟早会放弃追逐,有看见鹿的狗会继续追下去。同理也适用於我们的祈祷,只因听闻人声音而祈祷,却未自己看见的人,不会持久。

    这个比喻刻划出许多忠实追寻者的痛苦,他们生活在别人的「吠声」里!这终究是不够的。他们追寻生命的意义,内心的平安,最後是要追寻天主(指出名字或是没有),但他们只是从听见有人曾听见天主的某人那里听来的……当然,我们不能单凭自己的努力经验到天主,只能被动地领受,这纯粹是礼物。可是当我们张开双手以毫无虚饰的内心等待时,天主来到了。我们经验到天主临在。我们有祂的话为证「寻找我,必找到我,因为你们是全心寻求我。我必将我自己显示给你们——上主的断语——」(耶廿九13-14)「在祢慈爱的满全中,我的主,我的天主,请告诉我,对我祢到底是谁。请对我的灵魂说,祢就是我的救援,用我听得见,听得懂的方式告诉我4」(圣奥斯定)。这就是祈祷:我们听见天主圣言,并从其中发现我们的成全。

    「梅瑟急忙俯伏在地朝拜」(出卅四8)。让我们明白自己所做的任何事都离不了身体,祈祷也不能例外。灵修若排除形体,就不是基督徒的灵修了。我们以整个的人寻找天主。我们的敬畏与渴望,自然会从姿态流露出来,像圣经中时常注意到的情形。有时也会以其他方式表达,身体姿势影响心灵和态度,注意两者的互动是很有益的。我们需要的是透过身体姿势表达对神圣临在真正的敬畏,同时又能放松不至於牵制注意力。当神枯「井涸」时,身体姿势仍能表达最深切的渴望。

    最後,天主对梅瑟说(第10节):「看,我要立约」。梅瑟再度进入祈祷的经验,这是天主对我们每个人的邀请。一方面,梅瑟独自在山顶等候,是完全的孤独与静默;另一方面,盟约的天主在独处中提出的盟约,不仅是天主和梅瑟之间的,而是天主与祂子民之间的。从梅瑟孤独地在那儿经验到天主,显露了一件对所有人都非常重要的事。同样地,我们独自在孤独与静默中祈祷——尤其是觉得祈祷困难时,要记得——这独自祈祷能为许多人结实。我们独自等待,但我们的聆听、静默、渴望和祈祷也会成为别人的收获之源。这种收获没有界限。

    天主,生命的赐予者

    唯有祢知道

    我们的生命如何能真正有所成就。

    请教导我们从祢临在的静默中

    尊重这个奥秘:

    如何在与祢相遇时

    在祢的注视和祢的圣言内

    认出我们是祢的肖像,祢的模样。

    指示我们如何放下

    与祢会晤的阻碍

    让祢的圣言触动我们。

    请帮助我们迎接及接纳

    内心渴盼活络起来的一切

    按祢所希望的肖像和模样

    今日以及每一天,直到永远。

    注释

    1本书圣经章节引自思高圣经协会编译之《圣经》千禧年版。

    2《揭开奥秘》约翰·莫以尼(JohnMoyne)、柯曼·巴克斯(ColemanBarks)译(Putney,VT:ThvesholdBooks1984)

    3参阅Gottfidenimalltag,byMonikaHirscgaueru.a.(Freiburgi.Br.,Germany:Herder,1998),p.9.

    4《忏悔录》卷一第五章。

    5参阅SeinLebenOrdnen,byPeterKoster&HermanAndriessen(Freiburgi.Br.,Germany:Herder,1991),p.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