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君王被出卖」
简介
随着祂的时辰的到来,耶稣现在转入在最后晚餐私下教训门徒,祂的公开使命完成了。当犹达斯「正是黑夜」出去时,祂的时辰已到,但耶稣没有说:「现在人子受人出卖了」,反而说:「现在人子受到了光荣。」那光荣和教会藉各圣事所产生的光荣,成了现在耶稣向宗徒们训导的主题,透过像仆人那样替人洗脚的方式,把洗礼的全部含意表达出来,并要求他们(和我们)照此做,这是一个召叫,叫人把生活根基于默想基督和祂的奥迹内,然后积极地服务邻人。
若13:1-38
1在逾越节庆日前,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他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2正吃晚餐的时候──魔鬼已使依斯加略人西满的儿子犹达斯决意出卖耶稣──3耶稣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里去,4就从席间起来,脱下外衣,拿起一条毛巾束在腰间,5然后把水倒在盆里,开始洗门徒的脚,用束着的毛巾擦干。6及至来到西满伯多禄跟前,伯多禄对他说:「主!你给我洗脚吗?」7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现在还不明白,以后你会明白。」8伯多禄对他说:「不,你永远不可给我洗脚!」耶稣回答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9西满伯多禄遂说:「主!不但我的脚,而且连手带头,都给我洗罢!」10耶稣向他说:「沐浴过的人,已全身清洁,只需洗脚就够了。你们原是洁净的,但不都是。」11原来,耶稣知道谁要出卖他,为此说:你们不都是洁净的。12及至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穿上外衣,又去坐下,对他们说:「你们明白我给你们所做的吗?13你们称我「师傅」、「主子,」说得正对:我原来是。14若我为主子,为师傅的,给你们洗脚,你们也该彼此洗脚;15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16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没有仆人大过主人的,也没有奉使的大过派遣他的。17你们既知道了这些事,如果实行,便是有福的。18我不是说你们全体,我认识我所拣选的;但经上所记载的必须应验:『吃过我饭的人,也举脚踢我。』19就在现在,事未发生以前,我告诉你们,好叫事发生以后,你们相信我就是那一位。20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接待我所派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来的。」21耶稣说了这些话,心神烦乱,就明明地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要出卖我。」22门徒便互相观望,猜疑他说的是谁。23他门徒中有一个是耶稣所爱的,他那时斜倚在耶稣的怀里,24西满伯多禄就向他示意说:「你问他说的是谁?」25那位就紧靠在耶稣的胸膛上,问他说:「主!是谁?」26耶稣答复说:「我蘸这片饼递给谁,谁就是。」耶稣就蘸了一片饼,递给依斯加略人西满的儿子犹达斯。27随着那片饼,撒殚进入了他的心,于是耶稣对他说:「你所要做的,你快去做罢!」28同席的人谁也没有明白耶稣为什么向他说了这话。29不过,有人因为犹达斯掌管钱囊,以为耶稣是给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需要的」,或者,要他给穷人施舍一些东西。30犹达斯一吃了那一片饼,就立时出去了;那时,正是黑夜。31犹达斯出去以后,耶稣就说:「现在人子受到了光荣,天主也在人子身上受到了光荣。32天主既然在人子身上得到了光荣,天主也要在自己内使人子得到光荣,并且立时就要光荣他。33孩子们!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以后你们要寻找我,就如我曾向犹太人说过: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去;现在我也给你们说。34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35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36西满伯多禄问耶稣说:「主!你往那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如今不能跟我去,但后来却要跟我去。」37伯多禄向他说:「主!为什么现在我不能跟你去?我要为你舍掉我的性命!」38耶稣答复说:「你要为我舍掉你的性命吗?我实实在在告诉你:鸡未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
问题探讨
读若13:1-38
1.在若13:1,耶稣爱祂的门徒「就爱他们到底」是甚么意思呢?(参阅「其它研读」)
2.耶稣在若13:18说经上所记载的会应验,看咏41:9-10和宗1:16,祂所指的是甚么呢?
3.看路22:1-6。在那个段落,当犹达斯一决定要出卖耶稣,便立即去做甚么呢?
4.耶稣在若13:10说,不是所有门徒都是洁净的,祂指谁不洁净呢?是怎样的不洁净呢?
5.看谷10:45、斐2:6-7和玛20:28。耶稣为甚么给门徒们洗脚呢?祂为他们立了甚么榜样?(若13:15)
6.看撒上25:41和路7:44。洗脚是圣经时代的习俗吗?看天主教教理1337条,为何现在在圣周四也这么做呢?
7.在若13:26,耶稣透露了谁是负卖者,为何祂要这样做呢?
8.先看若13:27-30。门徒们感到困惑,没有察觉耶稣对犹达斯说那话的原因。为甚么他们会以为犹达斯是去买食物呢?(看若12:6)为甚么若望说当时正是黑夜呢?
9.耶稣给门徒们的新诫命是甚么?
10.看玛26:69-75、谷14:66-72和路22:54-62。试列举伯多禄三次否认基督的经过。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在若13:2,我们见到耶稣已知道犹达斯要去出卖祂,其实在若6:70时,耶稣已说犹达斯是个魔鬼,因为有天主性的耶稣是全知的。你是否会感到羞愧而不敢向神父告罪呢?如果真的如此,你要记得耶稣早已知道了你的罪,除非你放下自己的傲气,遵照教会的教导而把罪向神父告明,否则祂不会宽恕你。你会像伯多禄那样悔悟,还是会像犹达斯那样过于傲慢并不相信耶稣会宽恕他,从而死于自己的罪恶中呢?
2.犹达斯由于对耶稣没有信德以致去出卖耶稣,只要他求耶稣帮助他了解或给他信德,便可以避免犯罪,可惜他没有那样做。当你对了解某灵性的真理或教会的教导有所困惑,你是否会求耶稣帮助你明白并相信它呢?
3.耶稣命令祂的门徒(包括你和我)要彼此相爱,祂说如果我们能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我们是祂的门徒。你是否会在基督内爱你的弟兄姊妹呢?你是愿意立一个基督徒的善表来鼓励别人成为基督徒,还是愿意像个假善人呢?耶稣说:「你们可凭他们的果子辨别他们。」你会出产美果吗?
4.伯多禄真的爱耶稣,从来无意要出卖或伤害祂,但人性是软弱的,在恐惧中否认了基督,但后来悔悟了。你是否感到你过于爱主而绝不会出卖或伤害祂呢?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都要跌倒,因为有记载说:『我要打击牧人,羊群就要四散。』(谷14:27)。当生活上或在教会内遇到不如意和起了反感的事时,我们容易失去信德而跌倒。当你感到被某神父或教友伤害,感到恼恨或起了反感,是否会求天主助佑你呢?魔鬼会先攻击教会、神长和修道人士,以打击人的信德,你曾否容许魔鬼使你背弃真理呢?
其它研读
光荣篇
若13开展了所谓的光荣篇,标记着耶稣由公开使命过度到私人使命,其核心就是宣布和落实犹达斯的负卖行为。耶稣再度「烦恼」(就如祂在拉匝禄坟前心神感伤难过起来一样(若11:33)),祂宣布门徒们中有人要出卖祂,甚至向若望透露那人是谁。不过,在犹达斯因愤怒和恐惧而做出抉择的事件中,对耶稣来说,最显著的是内在的对天主的信心,在若望福音里,耶稣永远不会无奈地被人利用,正如祂清楚地表示:「现在我心神烦乱,我可说什么呢?我说:父啊!救我脱离这时辰罢?但正是为此,我才到了这时辰。」(若12:27)耶稣能经常掌握各种时机,尽管犹达斯自由抉择,但所有抉择皆在天主的眷顾内,祂使一切秩序导向祂的光荣和人类的福祉,这可从耶稣所引述的关于犹达斯负卖行为的圣咏(若13:18)得悉(咏41)。从其上下文可见,这个段落一篇从苦难和死亡中获拯救的感恩诗,而不是哀悼,耶稣知道天主最终会把祂从坟墓中拯救出来。因此,尽管有一点恐惧、悲痛和恼恨的感觉,但最终光荣的希望终会来到。这反映出基督徒的生活态度与外邦人的明显不同,借用切斯特顿的话:「喜乐对外邦人来说并不显著,但对基督徒来说却是很大的秘密」。对外邦人来说(他们只崇拜宇宙而非造物主),世上的喜悦是细小和局部的,宇宙终会被毁灭;对基督和祂的门徒来说,现世的苦痛是真实的,但他们「以为现时的苦楚,与将来在我们身上要显示的光荣,是不能较量的。」(罗8:18)
最后晚餐的日期
对学者来说,其中最难确定的就是最后晚餐的日期,简单地说,其问题所在是对观福音(玛、谷、路)形容最后晚餐是一个逾越晚餐,而若所载却非如此,若告诉我们,最后晚餐、审讯和钉十字架均在逾越节前夕进行(参阅若18:28,19:14,19:31,19:42),对观福音说耶稣与其门徒共庆逾越晚餐(参与谷14:12)。
这些问题不易协调,不过也有合理的尝试,尤以犹伯特所写的书--「最后晚餐的日期」最为突出,她的论点是犹太人本身对逾越节的日期意见不一,有些采用阳历,有些却采用阴历,如果我们假设耶稣根据阳历来遵守逾越节而非耶路撒冷惯常的阴历,那么逾越节便在星期三,而最后晚餐便在星期二晚举行。有趣的是教会的叙利亚教父们在他们的宗徒遗训中说,厄色尼人在星期二晚庆祝逾越节,而基督和祂的门徒也如此。
这当然与我们礼仪的经验不同,但礼仪不一定要在历史的周年日举行,这也说明为何复活节的日期在日历上年年不同,教会的很多节日(如圣诞节、主显节和基督受洗节)在日历上集合一起,不是根据其周年日子,而是根据其神学关系。因此,虽然我们天主教教友在星期四庆祝圣周四,但我们没必要相信最后晚餐是在星期四晚进行的,也许会在星期二。的确,苦难前出现众多的事件(逮捕、分别在亚纳斯、盖法、比拉多、黑落德审讯,然后再回到比拉多处,共五次审讯),显示福音只把各事件摘要叙述,以免浪费笔墨,并把注意力放在苦难的中心处。如果耶稣的审讯均在一个晚上进行,那么从深夜至早上七时发生的事件就太多了。因此,耶稣有可能真的在星期二晚被捕,接着的五次审讯在随后两天进行,最后在星期五早上被判死刑。
那么,为甚么若望不说祂的最后晚餐是逾越之夜呢?也许因为他的司祭关系,若望也曾间接地自我表示过(若18:15),如果果真如此,若望想着逾越节时,他已习惯采用耶路撒冷的阴历。无论如何,我们知道若望清楚地把基督的行刑与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联系起来,他在若19:14说耶稣被处死的时间与逾越羔羊被宰杀的时间相同,可见这就解释了为甚么若与对观福音的不同。
洗脚作为圣事的指令
另一点若与对观福音的不同之处,是若没有谈及圣体圣事的建立,我们多次在其它课里见过,若望是完全知道对观福音的,其实他会假设我们也看过,因此若望是不大可能忘却了,或者不知道圣体圣事的建立(他已在若6中说过)。这恰好是他的习惯,他希望谈一些对观福音没有的事情,他清楚地表示自己有大量的资料要写(若21:25),因此他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最后晚餐时基督的言行上,这方面对观福音是没有记载的,但他经常都持着对观福音的传统观念。
若望告诉我们耶稣爱祂的门徒爱到底(若13:1),希腊语「到底」意指「目标」,耶稣一直想要到达某种终点,而现在即将到达:祂的「时辰」,若望没有将这个时辰描绘成降临在无助的耶稣身上的惨剧,实际上,自世界创立以来就已预定的时辰完全由耶稣控制。这是因为祂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里去」,正是祂把自己贬为仆人,为门徒们洗脚。
要完全明白,我们必须像若望所期望的那样,要熟识对观福音所描述的相同事件。当我们明白后,我们会见到祂为门徒洗脚的背景:宗徒之间的竞争。不寻常的是,路22告诉我们(在14节),当耶稣的「时辰」(那是若望的用语)来到,祂便庆祝即将来临的苦难圣事,而跟着的一幕--「在他们中又起了争论:他们中数着谁最大?」(路22:24),耶稣那自我牺牲的精神与门徒们的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路加要我们感受到犹如一个垂死的圣者卧病在床之际,他的子女竟在病房外争夺他的家产。若望讲论耶稣为门徒们洗脚时,会假设我们已熟识那故事,从中体悟其道德精神,祂所做的是仆人的行为,门徒们应模仿祂,而不是像外邦人君王般地沉迷于权力的争夺。
这不但是一个行为上的教训,也提醒我们记得自己的洗礼,耶稣可以选择不同的形象来描述谦逊地服务,祂选了洗脚,而若望记载下来,为了叫那些受了洗的人(和那些祝圣的,如宗徒们被祝圣一样)认识被召后应有的生活态度,这再一次说明耶稣是个神秘人物,只有教会才能诠释。耶稣评论说:「沐浴过的人,已全身清洁,只需洗脚就够了。你们原是洁净的」,从圣洗圣事和修和圣事的角度去理解更有意义,在洗礼时我们得以洁净,但跌倒时仍需修和圣事来「洗我们的脚」。
伯多禄和若望
若望假设我们已熟识对观福音,当我们看到路22:25-27的叙述时,会为此而着迷:
「耶稣给他们说:「外邦人有君王宰制他们,那有权管治他们的,称为恩主;但你们却不要这样: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领袖的,要成为服事人的。是谁大呢﹖是坐席的,还是服事人的?不是坐席的吗?可是我在你们中间却像是服事人的。」
我们已看过,若望有关洗脚的故事从本质上是要化言语为行动,耶稣在门徒的圈子里是要服事人的。但有一点经常被忽视,那就是伯多禄为「最大」的门徒而若望为最年轻的门徒(传统说他活得最长命)。有趣的是,耶稣在谈论最大和最小时,却道出了其中的关系,不但是伯多禄与若望之间的关系,还是伯多禄所代表的职务教会和若望所代表的默观教会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断地在若望福音见到,若望形容自己(或让其抄写员形容他)为耶稣所爱的门徒,这样形容自己有点尴尬,但事实正是如此。伯多禄一再透过若望而进入耶稣的心,所以在若13:24他叫那门徒问耶稣:「你问他说的是谁?」伯多禄就是活跃的教会宪制下的领袖,但这权威身份仍需依赖默观的灵魂。
这主题在若中一再出现,在若18:15-16,伯多禄自己无法参与耶稣的审讯和祂的苦难,只好透过若望与大司祭相识的关系,才能走近耶稣的苦恼和痛苦。的确,在关键的时刻(若19:26-27),若望是唯一在十字架下的宗徒,只有他没有背弃祂;同样在复活故事里(若20:2),我们发觉若望而非伯多禄最先抵达坟墓,但作为真的默观者,若望礼让伯多禄和其职权去判断那事态,因此伯多禄先进去,因为教会当局才是官方的见证人。然而,当若望进去后,一见了便相信。同样地,当他们在加里肋亚湖遇见耶稣时,若望先认出:「是主。」(若21)他见了而相信,但纵身跳入海里的却是伯多禄。这深切地反映出教会的经验,总是默观的教会见而相信了很久,职务的教会才明白并明确地表达出来。所以,教会自受孕起一直朝拜耶稣为天主(参阅若20:28),但职务的教会要到公元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才明确知道如何表达,朝拜先于尼西亚的信条确定,好象一种补足的做法,如保禄在格前12对基督身体的描绘似的。正如耶稣在若21:22所说,若望奇妙地存留到基督再来,伯多禄却没有。若望不是要活到永远,而是他活到能亲眼见证主审判耶路撒冷的「来临」为止,以默观的角度看会视为真正的基督再来,该次的「来临」(和它所意象末日时的最后来临)正是默示录要谈的。若望的要点在于那迫害、背弃、否认和负卖的「时辰」,教会依赖若望的默观方式多于伯多禄的「活跃」或「官方」的方式,两者皆重要和必需,但后者依赖前者。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3:1:「基督在教会的礼仪里主要是表明和实现祂的逾越奥迹。耶稣在世的时候,借着祂的教导和行动,宣讲和预告祂的逾越奥迹。当祂的时辰一到,祂经历了一件在历史中永存不朽、独一无二的事件:祂「一次而永远地」(罗6:10、希7:27,9:12)死亡、被埋葬、从死者中复活、升天,并坐在天父的右边。这是千真万确的事件,在我们的历史中发生了,至今仍是那样无与伦比的:其它所有的历史事件,一经发生,随即消逝,淹没在过去的岁月里。但是,基督的逾越奥迹不会停留在过去的历史中,因为祂己借着自己的死亡摧毁了死亡,于是,基督本身的一切──祂为全人类所做和所受的苦──都分享了天主的永恒,超越万世,临现人间。十字架和复活的事件长存不朽,并吸引众人归向生命。」(1085)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当西满伯多禄对基督说:「你永远不可给我洗脚!」(若13:8),他以下述的方式来推理:替人洗脚的应是仆人,被人洗脚的应是主人。
我西满伯多禄不接受我称为「师傅」和「主」的人来服事我。
其论据是它违反基本的秩序,这是公义的秩序,这秩序不可违反,平常的诚信和正义需要它。
伯多禄基于其正义而不想基督在逾越晚餐时替他洗脚。
其间,师傅和主并没有让步,祂站在那门徒和仆人前,手中拿着一盆水、一条毛巾,似乎要说:你顺从我,让我服事你吧!
让我开始这伟大的服务!
在这服务内包含了新的秩序,新约和新的盟约。
让我由洗脚开始新盟约的服务。
接着就是我体血圣事的祭献,十字架上死亡的祭献,那伟大和永恒新约的服务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83年3月31日讲道。
撮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当祂的时辰来到时,耶稣便作了门徒的仆人,在最后晚餐替他们洗脚。
2.耶稣的行为有圣事性的意义,是指向我们洗礼的含意,以及持续的皈依,同时也召叫我们去服务。
3.当祂受苦的时辰来到时,耶稣仍控制事态,并不是无奈地接受安排,祂知道犹达斯想作甚么。
4.犹达斯自由选择去出卖耶稣,但天主依据其圣意从那罪恶中找到光荣天主的机会和其子民的福祉。
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读若13:1-38
1.就如「其它研读」所说,「到底」一词在此是实施的「目标」。耶稣不是受害人,而是祂选择付出自己的性命,不但为了自己的宗徒,也为了全人类。耶稣临近祂的目标了,祂把最后的时辰与自己的门徒一起度过,借着服务他们来展示爱,祂同时也示范如何去爱人。
2.指犹达斯的负卖行为。
3.犹达斯去找司祭长及圣殿警官商议怎样把耶稣交给他们,并同意带领他们去捉拿祂,而出卖耶稣的行为可为他赚得三十块银钱。
4.犹达斯是不洁净的,但耶稣并非指他的身体,而是指他灵魂的状态。
5.耶稣替门徒们洗脚是要显示祂的爱,并立下仆役的榜样,祂来不是受人服事,而是服事人,是一项谦逊的行为。耶稣希望自己的门徒把这种爱化为行动,学习祂的榜样去服事他人。
6.是的,洗脚在耶稣时代是一种习俗。由于多数人会穿凉鞋或赤脚,行走时会弄污了脚。一个宾客来到时,仆人多数会替他洗脚,或者,主人家会供水给客人为自己洗脚,这样做被视为好客的表现。这礼节在最后晚餐时也做过,藉此给他们一条爱的新诫命,在祂的爱内使他们参与祂的苦难;借着建立圣体圣事,祂使他们成为新约的司祭。
7.是要使门徒们明白圣经的应验。在咏41,达味王的一位好友出卖了他,耶稣引述此段圣经,当门徒们将来记起祂说的话时,便知道祂所预言的应验了,藉此增强他们的信德。
8.门徒们见犹达斯掌管钱囊(他显然是团体的司库),便以为耶稣叫犹达斯出去买食物或施舍给穷人(若13:29)。黑夜象征邪恶,也象征犹达斯灵魂的状况,受魔鬼的黑暗势力所控制。
9.要彼此相爱,天主也曾经这样说过(见肋19:18),但耶稣向门徒们展示如何彼此相爱。天主说「应爱人如己」,耶稣教人怎样把爱化成行动。天主要人有一份仆人的心态,不只说彼此相爱,而是要借着牺牲和服事他人来展示我们那份愿意爱的心。
10.第一次是当一个使女到伯多禄跟前说她见过他是与那加里肋亚人一起的,伯多禄否认了;跟着当伯多禄出去到了门廊时,另一使女向其它在场的人说见过伯多禄与耶稣一起,伯多禄再次否认认识耶稣,这次甚至用发誓来否认祂;过了一会,周围的人前来指控伯多禄,说他的口音把他露出了来,这一次伯多禄开始诅咒发誓否认耶稣。立即鸡就叫了,伯多禄便想起耶稣的话来,便伤心痛哭自己出卖了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