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旷野生活 第十三章 灵性沙漠
    默观灵修的特点,是渴望进入沙漠、进入空无、进入赤贫。

    一、沙漠现象的种种因由

    进入神枯,即是进入默观灵修的标记,当踏入稳步的默观生活,仍然会经历更深的神枯涤炼,即“灵性沙漠”的境遇。

    灵性沙漠之意,是指灵修人进入漫长的净化路程,若将此灵修路程图像化,就好比一位朝圣者,步行于无边无际的大沙漠;凡进入这沙漠的灵修人,除非他放弃这功课反身去寻找受造物的安慰,否则,他会历练一个漫长的晦暗、无味、枯燥、无助、贫乏、空无、孤独以及赤裸的路程。这里要解释这灵性沙漠的种种奇妙现象。

    此沙漠出现晦暗的原因,是由于天主的道路超越人的认知,令人难以窥探,虽然如此,却也由此晦暗的道路,让人学会谦虚以及学习依靠天主。因此,灵性沙漠的晦暗不该视为晦暗,更该视为光明,正因为这晦暗,指引灵修人走入光明。

    此沙漠出现枯燥、无味的原因,是为了净化灵修人的世俗精神,保证灵修人的祈祷是为了寻找天主,不是寻找美好感受。故此,要懂得沙漠的枯燥无味是一种净化,在这净化中,灵修人能以超脱的精神寻找天主。

    人在灵性沙漠出现无助的原因,乃因为当事人不很明白这灵修之路,即便遇上有经验的神师,也不容易领会他的指点,至多只得到他的肯定与鼓励,故此,会觉得这条灵修窄路走得很无助。

    人在灵性沙漠出现贫乏的原因,乃因为放下许多世俗拥有之后,蓦然发现自己属神的拥有,原来是那么的贫乏不足。“沙漠之地”就是灵修人“自身灵性的贫乏”之象征,这是他以前所未能发现的。不过,灵修人应该庆幸借此认识自己的贫乏,如此才知道该向天主祈求什么。

    灵性沙漠出现空无的原因,乃天主要在这人的灵魂中掏空一切不属于天主的,因为唯有先掏空一切不属于天主的,才能放入属于天主的。这好比一口缸,在倒入美酒之前,先要完全倒掉缸里面的污水,然后经过猛力的洗刷,洗刷后还要拿去晒干,去除臭气。唯有如此彻底清洁了陶缸,才不会破坏将要倒入的美酒。当然,掏空过程,绝对是苦涩和孤寂的。

    此沙漠出现孤独的原因,是因为被引进不被一般信徒所能了解的灵修领域,走这条窄路的信徒又实在太少。耶稣曾孤独的背上十字架,连门徒们也看不透这窄路。产生孤独的另一原因,是因为常感到天主不断的隐藏自己,认为天主没有相伴同行,使之在前行中感到孤独无伴,就如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认为天父舍弃了他。其实,天主正是要考验此灵修人,能否在孤独中继续承行天主的旨意,使之确保灵修生活是为寻找天主的旨意,不是寻找肤浅的认同。

    灵修人在神枯中的孤寂感,与世俗人的孤寂感不一样,原因是“既放弃了世俗又未能得到天主”;世俗人的孤寂感则是“得到了世俗却不能填补灵魂的空虚”。由于实质状态不同,灵修人在神枯的孤寂中保有深沉的平安,世俗人却没有内在平安,内心只有莫名的不平安。表面上看二人似乎是同病相怜(都有孤寂感),其实内在相异,结局更大不相同。

    沙漠出现赤裸的原因,是在神枯的净化中不断地看到自身的私欲、偏情、过失、毛病、虚伪等等令自己非常不舒服的面貌。这种“看到”,是以前所没有,却在这灵性沙漠中一一被挖掘出来,且越来越深入地看到自己。这时的他,不该因此痛恨自己,而该相信天主的仁慈能整治他。要知道,私欲偏情和罪根只能在爱和被爱中治愈,不是在痛恨自己中治疗。人该痛恨自己的罪,这基本态度是该有的,但是真正被治愈,是在爱和被爱中。就如圣经记载,耶稣在一个宴席里,有一位罪妇由于迫切需要,她已不顾他人的眼光,跑到耶稣脚前,用眼泪和头发擦耶稣的脚。这罪妇的哭泣,主要不是痛恨自己的罪,而是发现自己爱天主爱太迟、爱得太少、难过自己不曾好好的去爱天主,因此她渴望好好去爱,也希望得到天主的爱。这种态度,才是真正被治愈的因由。在神枯中的人也一样,不要被自己的罪吓倒了,而该在这神枯的“赤裸”中发现自己爱天主爱得太迟、太少了。

    总之,灵修人进入灵性沙漠,若经验许多负面感受,是人性的正常反应,不必惊讶,反而应该庆幸,因为天主要释放他、净化他,他应该以喜乐之心迎向这苦路,不要逃避这灵修上的净化。

    二、由默想进入默观的准备期

    刚进入神枯的灵修人,即由默想进入默观的过渡期的灵修人,通常不会强烈感受这苦涩的沙漠,但随着灵修上的进步,就会明显感受到这沙漠的煎熬、磨练、考验及涤炼。换句话说,神枯的净化步骤是由浅入深。

     灵修初级阶段

    默想 灵修中程阶段

    默观生活 灵修最后阶段

    神秘灵修

    前阶段 一路山明水秀 境地越来越荒芜 黑暗的沙漠

    后阶段 美景逐渐减少 无边无际的沙漠 到达仙境

    初学者远离世俗的诱惑,静坐修省,在生活中努力克修私欲偏情,这种正确的态度,常会得到许多神慰的鼓励。这时的他,只觉一路茂林修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象宜人。不过,这状况不会维持太久,一段时日之后,景象会逐渐变样;越走气候越来越差;越走树木越来越少;越走沙漠地带越来越多…。通常灵修人会由浅至深地慢慢感受这转变。另有一些人,在天主的旨意下,立刻感受灵修路程的剧烈转变,进入较深刻的神枯沙漠。无论是前者或后者,这现象正是由神慰进入神枯的写照,也是由默想进入默观的标记。这时候,天主吹熄他心中的光明,夺取他所寻找的安慰,阻挠他的去路,使他踏入沙漠的旅程。处于这境遇的人,通常看不透这极神妙的灵修之道,往往灵修就卡在这阶段。不少灵修人被提升至神枯阶段,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还以为自己走错路,就此放弃了静默祈祷,这种错误判断,是很可惜的。倘若他有神师带领,就不会如此轻易放弃被提升的机会了。

    有些灵修人虽然怀疑自己可能面临了神枯,却也不敢轻易肯定,以免造成灵修上的伤害。这时他会去请教灵修导师,不过往往会听得到这样的回答:“静默祈祷就是这样子的,继续努力罢。”即便是有经验的神师,也不容易三言两语给予整体的解释,所以只给“精简的解释”。在这情况下,除非寻找天主的心非常强烈,也常常找神师开导,否则,他的静默祈祷操练会滞步不前,甚至会在这进入默观生活的准备期放弃静默祈祷。

    三、准备期的灵修人

    有些人虽然不能了解灵性沙漠的奥妙,但是由于全心寻找他心爱的天主,甘心在此沙漠中接受种种磨练,却也由此逐渐习惯沙漠的苦涩及体会沙漠的可贵。因此,当他越能在沙漠的路上前进,他越能屈服在一种连自己也不能了解的净化道路。

    由于谦虚、耐心和炽爱,这寻找天主的人,会在这沙漠中逐渐被净化,神眼也逐渐被开启。他虽然不清楚他的祈祷已经产生变化,但却清楚意识到,他被静默祈祷深深吸引,逐渐在弃绝自己的生活中品尝天上的神味。其实这时他已经开始体会灵性沙漠的奥妙,即在“枯燥”和“苦涩”中找到它的“平安”和“神味”,虽然他还不能清楚说出其原因及意义。

    以前他是用概念来祈祷,但在这时候,他的心灵被开启了,逐渐以心灵方式直接与天主交往。他可能还不立刻习惯这种默观祈祷,却可以在意识中知道,他在晦暗及孤独的祈祷中引入了过去从未经验的光明——默观的光明。嗯!是的,是一种属神的光明!以前未经验过的!他若继续保持操练静默祈祷和克修生活,接受神枯沙漠的磨练,若干时日之后,他会更深入默观的灵修。

    四、默观和默观生活之差别

    灵修中程阶段分为初级默观和较深入的默观生活:二者的差别就在前者仅属于偶尔性的默观,还不深入于默观灵修。后者则是将默观深植于生活中,成为长久性、稳定性、深入性、以及习惯性的灵修态度。

    通常刚踏入默观灵修的人,不会立时进入深入性的默观生活,这还需要一段时间磨练,直到他习惯这灵性沙漠。当然,有些人的灵修一辈子只停在偶尔性的默观。这类灵修人也许依然在努力中,却一直无法稳定和加深这默观灵修,使之成为习惯性的默观生活。不能稳定的原因很多:被世俗牵绊,被忧虑牵绊,不能割舍某受造物,没有保持良好的收心祈祷状态,没有努力于克修的功课,无法接受更深入的神枯涤炼…等等。多种阻碍,或只一种阻碍,都能让默观阶段的灵修人无法进入稳定性的默观生活。

    其实进入默观的人都愿意进入稳定性的默观生活,问题在于,为进入默观生活需要做更多的牺牲,不容对天主吝啬,这一点不容易长期做到。而且魔鬼极不愿灵修人进入默观生活,因为默观生活就是圣人的生活,默观生活者的祈祷力量,是魔鬼所担心的,它会极力拉住这灵修人。因此已达至默观阶段的人,除非更深入于灵性沙漠,否则容易被魔鬼拉扯。

    为不被魔鬼拉扯和追杀,默观阶段者应该努力深入于灵性沙漠,因为灵性沙漠是唯一安全的地方。以图像来说:魔鬼若要深入神枯沙漠追逐灵修人,首先,它那虚伪的光明必会被沙漠的晦暗照射出来;因为天主的晦暗,比世上和天上的一切光明都来得光明,更何况是魔鬼的虚假光明。就如耶稣在四十昼夜的极致默祷及克修中,魔鬼那虚假的光明都被耶稣一一识破。

    五、由默观进入深入性的默观生活

    默观生活是一种恩宠、且是一连串的恩宠。为得到这一连串的恩宠,需要绵绵不断保持默观灵修状态,才有可能由粗浅的默观进入稳定性的默观生活。若断了这灵修状态,就断了这恩宠,无法成为稳定性的默观生活。

    迈入默观灵修的人,他会越来越感受到灵性沙漠的苦涩。不过,只要他能保持信心和毅力,就可以由此加强适应力。尤其在苦涩的沙漠中看见了乍现之光,虽然这只是偶尔性的默观,却在这乍现之光中,他会更了解神枯的意义,也更愿意接受灵性沙漠的涤炼。

    他需要在灵性沙漠中不断接受锻炼,继续空虚自己、强化神力。灵性沙漠的磨练,会越来越苦涩。这时候,除非继续勇敢前行,接受一切苦涩的功课,并相信在这一切磨练中会越来越接近天主,否则很容易放弃这沙漠生活,转身回去寻找受造物的安慰。

    进入默观生活,就是进入全然的沙漠,倘若人在沙漠中寻找的只是天主,那么便能无恐无惧的走向沙漠,因为天主就在沙漠的隐密处。如果他对受造物的期待超过对天主的期待,那么,他便不应该去沙漠,因为沙漠里找不到他所期待的。

    如果他没有纯朴和神贫的精神,如果他除了天主以外仍另有所图,一定没办法在沙漠里生活。他不能既要寻找天主,同时又要享受世俗的安慰。他必须非常轻视世俗,才能全然投入于天主。如果他想拥有两种享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型态,必定在他心灵里发生不能共存的战争,形成两股不同方向的拉扯;一股力量来自天使的助力,另一股力量来自魔鬼的阻力。耶稣四十昼夜在旷野里祈祷的故事,就以精简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两种对立:或属于天主权下,或属于撒殚权下。这两种统治力相遇,必会相抗,不能共存。所以,默观生活是一种“决定性”及“绝不回头”的选择。

    六、默观生活面对两种统治力量

    大罪人、醉生梦死的人、以及有名无实的基督徒,由于对世俗充满贪婪的心,因此都属于撒殚统治权下的人。这些人并不期待天上的助佑,甚至拒绝助佑,所以他们并不感到两种统治力量在拉扯。

    但是一个进入默观灵修的人,却非常清楚这两股统治力量,因为他时常拒绝世俗的诱惑,切愿圣人和天使们在地狱的边缘拉他一把,但是魔鬼集团却又极不愿让这肥羊被抢走。因此,拉扯战就开始,默观者的“心灵”成为天使及魔鬼的“战场”,拉扯战每天不断地发生!

    承受这两股全然相反的拉扯力量,是极不好受的,若长期的承受,更为煎熬。他常在挣扎:或勇敢地深入于天国;或回到世俗的安慰中。

    好不容易才达到这灵修阶段的灵修人,又岂会轻易放弃已接触到的天国呢?通常这阶段的灵修人,皆愿意返回父家,不愿再品尝猪吃的豆荚(参阅路十五11-32)。然而,那些明明已经达到默观却又返回世俗怀抱里的人,像极了罗特的妻子:天主已经派遣天使拉她逃离世俗之地,她却在逃亡中对世俗怀有不舍之情,在那不舍与回望中又被世俗俘虏了(参阅创十九15-26)。这故事是告诉默观者,既被天主的天使相助逃离了世俗的火海,就不要再怀念世俗之乐,只要小小牵绊,或藕断丝连的小小情结,就足以给魔鬼留下可以追踪的线索,拉他重回魔鬼的怀里。

    因此可以说,默观阶段的灵修人,会面对两种选择:选择之一,像罗特一样,抛下一切牵挂,头也不回地继续在沙漠中前行,努力使偶尔性的默观成为稳定性的默观生活。当然,他需要做更多的牺牲、吃更多的苦。另一选择,是不深入沙漠,停留在偶尔性的默观境界为满足。后者像罗特的妻子,不舍地回头对世俗一望,最后连偶尔性的默观也可能失去。这就如主耶稣所说的:“手扶着犁而往后看的,不适于天主的国。”(路九62)

    七、人需要时间来适应沙漠生活

    沙漠地域极为辽阔,风景也单调,因此在沙漠步行的人,会有原地踏步的感觉。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灵性沙漠里,人在神枯沙漠中前进了许久,亦会有“原地踏步”的感觉。其实,只要他接受这种“缺乏风景”的平淡道路,就是正在神速进步,而且越来越接近天上的耶路撒冷,只是他不察觉。

    处于灵性沙漠的人,应该注意,他生活在沙漠的宁静中似乎没有做什么事,其实只要他安于这种风淡云清的宁静,他的灵性是处于极深远的改变,远胜他做许多克苦和革新。他只要能安守沙漠的宁静与平淡,此沙漠的宁静与平淡自会改变他的生命:他会变得越来越不喜欢繁华的俗世;越来越容易收敛心神;越来越容易平息私欲偏情;越来越容易超脱受造物;越来越能空无自己。

    最适合静默祈祷的地方,便是在灵性的沙漠,因为这是属于“无物”、“无人”、“无我”的地方,人可以借此澄清个人的思念,看清世俗和自己的虚无。

    为稳妥度祈祷生活、为能找到天主的踪迹、为能聆听天主的话语,灵性沙漠将是唯一不被打扰的地方。这沙漠隔离了世俗,远离了魔鬼,甚至帮助灵修人远离私欲偏情。

    越被天主吸引的人,越被引入灵性沙漠深处。在那里,他可以隐藏自己,让世俗、魔鬼和私欲偏情找不到自己。

    灵性沙漠是一种没有人可以闯入的孤寂,灵修人却可借此而不被打扰,全心、全力的去寻找天主。不过,为刚踏入此途径的灵修人,在此沙漠中容易产生焦虑、困惑、恐惧、怀疑。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他脆弱的人性还没能适应。而且,原先由自己掌控的内在生活,现在却要完全交付在一位超越者的手中,这是困难的选择,他需要不断重新肯定这种选择,一次又一次不断地交付,直到越来越熟悉这沙漠的环境。

    在灵性沙漠中要保持信心,勇敢继续前行,不要害怕会迷路。若能细心默观,总能在细沙中发现主耶稣的足迹。这是爱的踪迹,也是爱的引领,主耶稣在前方引领着我们,引导我们回到父家。

    将心灵安顿于祥和之中罢。在灵性沙漠中,最好的自处之道,是放松自己,放下一切忧虑和牵挂,保持心神祥和与宁静。只要他继续在此灵性沙漠前进,接受沙漠中的涤炼,他的旧我会在这灵性沙漠中逐渐消失,以无我的新姿态立于真我面前。八、灵性沙漠是默观生活的道路

    为人类而言,沙漠是一个不可能长久生活的地方(空无一切和无生命迹象),但在灵性沙漠中,灵修人只要信任天主、因爱天主而勇敢的生活在其内,天主自会在无水的沙漠中适时的赐给他天上活水和神粮。

    世俗人是在世俗欢乐中寻找喜乐的生命,但为那些被天主特殊召叫的人,却在此沙漠中寻找灵性生命。这看来是非常荒谬的事,但是超越的生命就往往隐藏在“不可能”的深处。沙漠深处那一端,就隐藏了这奥秘,等待有勇气的人去探悉。因此,当你在此沙漠中发现理智晦暗、情感枯燥以及意志软弱,切勿因此难受,而该感到庆幸,因为天主正在逐渐改造你,不断从你身上除去旧我,而你所把持的旧我,毕竟不比天主将要改造的你更为崇高和美丽。

    天主要亲自引领你,犹如引导一个迷路的人通过荒凉的沙漠,达到永生的圣地。这是一条苦涩的道路,但切勿回头,因为天主会割断你对世界的爱恋,虽然这会让你十分痛苦,但是总比留在虚华的世界要好得多。所以请向恩宠打开你的心门,让自己习惯于沙漠生活,尽力使自己熟悉它、喜欢它。很快的,你会在这沙漠中找到世上所没有的平安。

    九、默观生活在灵性沙漠中得到提炼

    度默观生活的人,世界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沙漠。因为这世界不能给予灵性生命的滋养,只让生命干涩、昏愚和无光。反之,默观生活里的神光,就是在灵性沙漠中领受。除非经过神枯沙漠的磨练,没有人能领受这光明。

    凡愿意更深入沙漠地带的人,请用一生的意愿去接受这绵延无尽的枯燥、无味、考验、磨练以及孤独。唯有持这意愿的人,才能经验此沙漠的平安、神味和奥秘。

    一旦选择这沙漠,要将沙漠视为永久居住之所,否则,你将体验不到这沙漠的奥秘,也不能从这死路中找到活路。这新路途看似是死路,却也就是深入天国、进入天主圣殿的最佳捷径。

    许多人无法进入天国,那是因为他们企图在宽松大道中寻找活路,其实那种路程反而更容易让人迷失,是更遥远和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