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因信成义--靠信德还是靠善行得救? D4 回应《天主教的真相》第九章--士林神学的因信成义/圣化恩宠的灌注
    1.误解者从天道书楼『真相系列』《天主教的真相》中的第九章「天主教怎样教导称义的教义?」指天主教其实是主张靠善行得救,并非因信成义。书中说因为天主教说成义是圣化的恩宠(或超自然能力)的灌注,能够帮助人在天主前客观地成义,并蒙上帝喜悦。若他到死都能持续这份恩宠,他就有资格进入天堂,因为天主教认为恩宠的灌输会使信徒有力量或属灵的能力,去实践功德,当人和天主合作,善用祂的恩宠,他就得到能力成为正直公义的了。由此可见,这人实际上是靠着善行才得以进入天堂,天国在某程度上是靠他自己赚取的。让小弟试作澄清。

    A)士林神学以另一格调表达圣经的讯息

    2.圣经的语言与士林神学的语言是两套不同的表达方式。让我先用太阳来做个比喻,「清晨太阳出来之後,我就知道一天开始了,它照耀大地,令人感到温暖/炎热,它日落西山之後,便开始入夜了……」这番说话讲出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可谓「关系性」的语言,听起来太阳对我来说是较亲切的。渐渐,有些人开始思考太阳为何会发热发光,为何会日出日落,便发现「太阳是个大恒星,有火有热,它大过地球许多倍,地球围绕着它转动……」这些有关太阳本质的描述,可谓「形上」的语言,听起来是较枯燥的,除非你对天文学有兴趣,否则,不会有许多人喜欢听下去。

    B)成义是圣化恩宠(超自然能力)的灌注

    3.圣经的语言常是「关系性」的语言,它讲「人的成义」时常有类似的讲法:基督死而复活,赐下救赎,人透过「信(而受洗)」接受这恩典,得救(谷/可16:16等),脱离了罪恶(宗/徒2:38-39),重生成为天主的子女(若/约1:12及3:4-6)丶圣神的宫殿(格/林前6:19)丶基督奥体中的肢体(格/林前12:13),是新的受造物(格/林後5:17)云云。

    4.就正如被太阳照耀的人欲穷究事理,想了解这个太阳是怎样给人发热发光,中世纪的时候,人们也从圣经这种「关系性」的表达,转而探究「成义」(和其他信仰课题)其本质是怎样的一回事,上述圣经所说的成义效果,在中世纪以圣多玛斯亚奎纳/多马亚奎那(St.ThomasAquinas)为代表的士林神学就以「圣化的恩宠(或超自然能力)的灌输,可以帮助人在上帝面前客观地成义,和讨上帝喜悦」这类方式表达出来。

    5.「超自然能力」这一中文译名也许能使人误以为它是甚麽特异功能(一笑),小弟相信它应是指SupernatureGrace,天主教中译为超性恩宠。也许让我先把它的意思简单解释一下。人肚饿时要吃东西,倦了要睡觉,会运用理智来思考……这些都是人的本性(人性)的范围,所谓「超性」,即超越人的本性,不是人本性所拥有的,成义是超性的(人凭自己不能成义嘛),信望爱三德是超性的(恩宠),格/林前12:3说若没圣神感动,人不能说「耶稣是主」(信德),这是超性的!因信靠全能而又掌管一切的天主,以致在一切看来是黑暗,人已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仍对事情(或将来)抱有希望(望德),这也是超性的!世上这麽多诱惑,人会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又会爱人如己,尤其是爱仇--爱仇实在不容易(爱德),这亦是超性的!

    6.Grace即恩宠/恩典,简言之是天主对人的爱。祂的「爱」能具体地表现於(对人的)接纳丶宽恕丶助佑丶医治丶指引丶拯救……祂把自己当作礼物般送给人(圣子降生及为我们死於十架,倾注圣神/圣灵在你心中等等)也是祂爱的表示,即恩宠。天主是至尊无对的至上神,人是卑微的受造物,人本来是与天主不相配的,一个高,一个低,但是天主都爱人,故此,祂对人的爱是一份恩典/恩宠,天主教惯常叫它作恩宠,小弟觉得这个词语很美,因为「宠」丶「宠幸」等字都表达出在上者对在下者的爱。

    7.天主拯救我们罪人,正是祂爱人的表示,祂这份倾注/灌输给人的爱/救恩对人来说是一份不是出於人的本性所能产生的恩宠,而是SupernatureGrace。人因这份救恩得以脱离罪恶丶被提升「成为」祂的子女,(客观地)成义了,当然是蒙上主喜悦的,由此亦可见天主的救恩的确是一份使人「圣化」的恩宠了。

    C)恩宠助人行善,人有自由与天主合作

    8.信主之後,是一个得救的人,他行事为人应按信仰来生活--度基督徒圣洁的生活,信主之後若没善行,不度圣洁生活,他的「信」是死的,与「不信」无异。善行不是赚取救恩的条件,可是若没有它,你的(所谓)「信」也化为乌有,「没有善行的信德是死的」(雅2:14-26)大家耳熟能详,保禄/保罗亦明言「没有爱德的信德也不算甚麽」(迦/加5:6)。「信德」与「爱德(善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以先後优次来说,「信」居先「爱」居後。

    9.人因信(而受洗)成义之後,不再是罪恶的奴隶,而成了天主的子女,他本质上虽然有变(「成为」天主子女了),但仍有人性软弱,人唯有靠着天主的助佑(恩宠)才能结出虔敬圣洁的果实(参阅若/约15:4-5),这就是「恩宠的灌输会使信徒有力量或属灵的能力,去实践功德」云云。虽然人行善的力量来自上主,就连人行善的「意愿」也是出於祂(参阅斐/腓2:13),但天主教也肯定信徒仍是有自由的(他不是扯线公仔),他可以服从天主,跟祂合作,善用祂所赐的恩宠度圣洁生活,亦可以犯罪--不服从及远离天主。

    D)犯罪能使信徒丧亡

    10.犯罪是背叛天主的行径,若望/约翰就对「已信了主的人」说罪有轻重,有不至於死的,也有至於死的(若/约一5:16)。犯罪正表示人自行选择远离天主,抛弃已有的救恩(恩宠),即使是信了主的人,若在大事情上明知故犯天主的诫命,又不肯悔改,的确能导致丧亡!犯罪既是背叛和远离天主,抛弃救恩」,使人重堕罪人的境况,当然是失去「圣化的恩宠」了,若不悔改,则有丧亡之虞,相反,若他没犯罪,他就继续在天主内生活,或他犯罪後知错悔改,则可重归上主的怀抱,领受到天主的宽恕(「宽恕」都是天主对人的爱/恩宠),所以士林神学会说出类似「若他到死都能持续这份恩宠,他就有资格进入天堂」云云的说话。

    11.圣经常有「犯罪能使信徒丧亡」的讯息,例如在罗马书和迦拉达书/加拉太书讲「因信成义」的保禄在列举「本性私欲作为」後也清楚地对那些已「因信成义」的基督徒们说:「我以前劝戒过你们,如今再说一次:做这种事的人,决不能承受天主的国。」(参阅迦/加5:16-21)讲「因信成义」的保禄,在格/林後5:10也讲天主在审判之时,将按每个人的善行和恶行给予相当的报应!类似格/林後5:10的教导遍及新旧约,例如:玛/太16:27,罗2:6,罗14:12,伯/彼前1:17,默/启2:23,默/启14:12-14,默/启20:12-13,默/启22:12,耶17:10,耶32:19,咏/诗62:13,箴24:12……

    12.在这个角度之下,可谓「信徒也靠善行得救」,当然这是片面和不完整的讲法,所谓「信徒也靠善行得救」是要在上述「信与爱密不可分,信先爱後」的大前题下了解的,而一个人之所以「会/愿意」和「能够」行善(甚至明认耶稣是主),他一定是先有天主的恩宠推动和助佑才成。

    E)结语

    13.基督信仰内容丰富,每一端道理能与其他道理互有关联,并能形成一个系统,若看到「信先爱後」及其密不可分的关系,便不会误会天主教主张「靠善行/行为得救」了。

    14.天主教在中文方面说因信「成」义,基督教(尤指马丁路德/信义宗)说因信「称」义,不同的名称当中已包含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但其实天主教和马丁路德/信义宗各自的看法,能互相丰富,而且这两个教会在这课题上已达成共识,在31/10/1999就签署了有关「成义」教义的联合声明,并撇除了宗教改革时代互相加诸对方身上的谴责--即天主教脱利腾大公会议(亦称「天特会议」)对信义宗教导的谴责,及信义宗信条对天主教教导的谴责(见该声明第41条)。

    本文最後修改日期:2001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