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弟估计可能在「宗教交谈」的讨论上,背後都涉及误解者和小弟(或天主教)对「分别为圣」的不同理解。
2.如果小弟没懂错的话,相信误解者会较着重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分别为圣」,即认为(或强调)「分别为圣」就是不要与异教徒在一起,「在身体(的交往)上」要保持距离,这也是旧约厄斯德拉/以斯拉和乃赫米雅/尼希米(厄上/拉10,厄下/尼13:23-27)所有过的做法。
3.天主教(至少在香港)不及基督教有「分别为圣」这麽清晰的好词语,幸好也有这个思想,它常是含蓄地表达出来。在弥撒讲道中经常强调在世俗中生活的信徒要有爱,生活要有福音精神,即「在思想和精神上」不受世俗的取向和价值观同化,我们可以说天主教看「分别为圣」时,会较强调「思想与精神」的角度,有点像中国人所说的「(要)出於污泥而不染」,这也配合耶稣在若/约17:15所说的话:「我不求你(指天父)将他们从世界上撤去,只求你保护他们脱免邪恶。」和罗12:2所说的「你们不可与此世同化,反而应以更新的心思变化自己……」(在1980年代,整个香港天主教展开为期数年的大型「更新」运动,就是以这节圣经为出发点)。
4.尽管新约远胜旧约,旧约仍有其价值。如果某人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只是一知半解,那麽,大概是不宜与其他宗教人士走在一起交流和讨论信仰的(「人际关系」角度),因为的确有被「搞乱」(信仰)的危险,而且自己亦没有甚麽(信仰)内容可与人交流和讨论。
5.若他肯定自己的信仰并对它有一定的认识,那麽,就无需回避与其他宗教人士一起交流和讨论了(「思想与精神」的角度),只要是互相尊重丶开明丶开放地进行,交流讨论可帮助双方对那无限而又超越的神,有更丰富的认识。梵二《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第2号就指出,在「不摒弃其他宗教里的真的圣的因素」之馀,「天主公教在传扬,而且必须不断地传扬基督,祂是『道路丶真理与生命』(若14:6),在祂内人类获得宗教生活的圆满,藉着祂天主使一切与自己和好了。因此,教会劝告其子女们,应以明智与爱德,同其他宗教的信徒交谈与合作,为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作见证,同时承认丶维謢并倡导那些宗教徒所拥有的精神与道德(按:请留意,是「精神与道德」,不是汛神论和轮回),以及社会文化的价值。」
6.「人际关系」和「思想和精神」两个角度各有其作用,它们其实是一个银币的两面,可以互相补足丶彼此丰富,无需对峙(例如:看见「字」的人批评对方看错是「公仔」)。
本文最後修改日期:2001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