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中世纪的教会公元590——1517年 第一章 希尔德勃兰时代  (1020——1085年)改革的开始
    从公元第十世纪开始,西方教方陷入黑暗时期,急需改革,必须彻底去除西满罪和俗人授与圣职,重新整顿充满世俗精神和生活放荡的神职界,教会必须从世俗社会中独立出来,必有站在欧洲国家的领导地位上,指导他们生活的目标。改革大潮由教宗额我略九世希尔德勃兰开始,到依诺森三世达到高潮。十四世纪教宗权利再次下降,欧洲各民族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增强,逐渐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国家。

    一、克吕尼(CLUNNY)团体和改革教会开始:

    1,克吕尼团体:克吕尼位于法国里昂以北80公里处。有人说中世纪的历史是隐修院的历史,是他们改革了教会。克吕尼隐修院于公元910年,由阿基丹的威廉公爵建立,采取本笃会会规。最大特点是:直接隶属于教宗,不隶属于当地主教及世俗权利,修会非常严格,受其影响。到11世纪许多修院都隶属于它管辖,出现了“隐修院的第二个春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知名圣人。

    圣休格 ST•HUGH为院长,创立会规,建立圣殿。此会重祈祷,特别为亡者。公元998年,院长奥迪格发动了追思已亡节。教会受其影响,于1030年订立每年11月2日为追思已亡节。

    克里尼的成长与影响:在于修院的祈祷及院长的德行,(250年共8位院长有7位是圣人),同时期教宗却出现52位,他们为教会树立了光辉形象。

    2、克吕尼的联盟者:

    十、十一世纪,修会兴起后,不光此修会改革,其他修会也逐渐改革起来。              

    A、圣罗慕亚:

    ROMULD,意大利人,受克吕尼影响,宣讲悔改。于1012年在加马尔道里建立一隐修院团体。每人都独居,但共同参与弥撒圣事,守静默,守贞,刻苦为标准。影响了周围好多人,以圣人看待,

    B、圣若望·古奥伯特:

    他是罗慕亚的弟子,宽恕了杀其弟的凶手,进入罗慕亚的隐修院,后自创一隐修院,独居,其德性甚至超过了ROMULD。

    C、圣伯多禄·达弥盎:

    与前两位是同时代的人,1007年生于意大利,1043年被选为修院院长,一生目标为攻击“西满罪”,“神职人员堕落”。所以许多主教及教宗愿意与他联盟,治理教会。

    二、革新的几位教宗:

    如果罗马不悔过自新,世界将继续留在错误之中。教会的改革必有从教会的基石-罗马开始,而教会是罗马的主教所以改革的重任就落在了有能力和有德行的教宗身上。

    1、教宗圣良九世

    教宗良九世:1049——1054年,第一位改革教会者。他用5年时间,走遍了整个欧洲,召开会议,反对西满罪和锡封权,下令将通过金钱买来的枢机,主教和隐修院院长加以废逐,如果是神父则做长时间的补赎。教友从他们手中领受的圣事无效

    2、教宗尼各老二世

    教宗尼阁老二世与“教宗选举法令”:1058年继位,向教会改革更迈进了一步。他指出“西满罪”未杜绝是因为神职不合格,在于政府干涉教会内部事务。他于1059年召开了罗马会议。 A、规定教宗必须由枢机团中选举产生,不能再由皇帝贵族提名或任命; B、除有特殊情况外,教宗选举必须在罗马举行。C、如果有合适的话,教宗后选人必须是罗马神职人员,如没有也可别处选出;D、教宗候选人必须由罗马城附近的红衣主教中选出,然后其他枢机开始选举,其余神职人员及公民们则以欢呼表达赞同; E、皇帝和国王从宗座那里得到他们的特权,他们对教宗的选举给予认同。F、每一次选举之后,由枢机院通知皇帝以表尊敬,但是即使皇帝不赞成也不产生效力。

    枢机院——CARDINAL,教会的中枢机构。起初教宗把罗马城附近七个主教封为枢机主教。后又把罗马城内每个本堂封为枢机,后又把六品封为枢机。因此枢机分为三个部分:枢机主教、神父、六品。到11世纪,教宗又把全世界许多有名的神职人员封为枢机,并赐与一座圣堂。直到1961年,若望JOHN二十三世,规定枢机必须是主教,如不是立即祝圣。规定枢机数目为70人。到PAUL六世时,规定枢机不能超过120位。教宗若望保录二世时没有具体规定。

    三、希尔德勃兰―大兴改革者

    希尔德勃兰,即额我略七世:生于1020年,1048年协助前任教宗改革教会,是其得力助手,长达23年之久;当教宗亚历山大二世去世后,于1073年,被选举为教宗,取名额我略七世。在位12年时间,继承了前任教宗的改革,继续同“西满罪”、“神职生活堕落”、“锡封权”三大罪恶做斗争。他的反对者是国王、公爵、主教、隐修院院长等所有违反以上罪恶的人,他的支持者是克吕尼修院的修士和善良的平民信徒。

    1、1074年,在罗马召开LENTER会议。此会议主要针对西满罪,神职人员堕落。宣布任何结过婚的神父都不能举行弥撒圣祭,或施行任何圣事,教友也不得参与任何结过婚的神父所举行的圣事。任何参与西满罪的人都开除教籍,这一点在欧洲遭到严重抵抗,但教宗决心改革,他得到了教友尤其是米兰和佛罗伦萨的教友的支持。

    2、1075年因禁止俗人授予圣秩与享利四世的冲突:1075年,一,再次召开“罗马会议”禁止俗人授予圣秩,遭到德国皇帝享利四世的反对。教宗说:“俗人授予圣秩完全无效。任何神职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俗人手中接受堂区,无论贿买或赠与,均属非法,违者开除教籍。”这条法律使教宗遭到神职人员、皇帝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的反对。享利非常精明,对教宗所作规定视而不见,仍任命神职人员。教宗忍无可忍故于1075年12月致信于他,要其去罗马做出答辩,悔改,补赎,否则开除教籍。可享利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变本加厉。于1076年1月份,在“伏姆斯”召开会议,有?主教参加,声称教宗选举不合法,他扰乱和平,声称他有罢免教宗的权力,而要废除教宗。教宗无法就宣布把享利四世开除教籍,解除了属下对他的效忠。于是许多人背弃了享利四世,德国的诸侯在脱列布召开会议,要求享利隐退。如在一年之内不能获得宽怒,他就不能再做皇帝,诸侯们并要求教宗去德国亲自审定享利。这也是教会第一次神权与世俗权力斗争的胜利,得到欧洲人们的支持。欧洲基督徒联盟受教宗的领导而开始。教宗宣布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3、嘉诺沙事件:享利此时已认识到于己不利。故于1077年,带上妻儿去教宗的行宫嘉诺沙。请求教宗宽恕,其身穿苦衣,冒着严寒,手持腊烛,教宗不能拒绝一名悔改的罪人,他虽然对此表示怀疑,但没有办法,就以牧人的身份宽恕了对享利的绝罚,享利也保证,决不干涉教会内部事务,并且教宗可以自由出入德国及世界任何地方,这样也就缓和了教宗与皇帝之间的冲突。

    4、教宗额我略之死:教宗的宽恕并没有带来多少好处,在享利还未离开嘉诺沙时,德国人已选出新的皇帝,鲁道尔夫,享利就出兵将他杀死。亨利重新统一后,违反他的承诺并出兵攻打罗马,擅立拉瓦纳城主教为伪教宗。教宗无法再次将他开除教籍,并出走沙勒诺。1085年5月25日,教宗去世。“我爱好正义主,憎恨罪恶,因此死于流亡之中” 1606年,教宗保禄五世将其列入圣品。

    额我略七世是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教宗之一,是天主改革教会的得力工具,也是欧洲社会的救主。他申明神权高于俗权,有效地制止了目无法律的封建领主的野心。如果不是他的影响,欧洲会被他们再次拖入野蛮之中。他的传统被继承下去,十二世纪教会的光荣是他的功劳,他用伦理而武力征服了欧洲,他比拿破仑、亚历山大更伟大。

    四、锡封权的结束:

    “伏姆斯政教协约”:教宗去世后,其继承人继续反对俗人授予圣职。教宗先后使法、英的国王放弃了此权力,但德国享利五世对此一直持反对意见,仍坚持原状。教宗将其开除教籍,皇帝将教宗废逐,双方就这样僵持着。1119年,教宗嘉里多二世继位,其眼光远大,有气概,他努力改善与享利的关系。因此于1122年,与享利五世在伏姆斯签立协约。

    协约规定:享利五世尽可能赔偿自战争以来教宗所受的一切损失,并且答应放弃授予圣秩的权利。从此在日尔曼境内主教及隐修院长是按教会的规定而产生。教宗同时声明,教宗承认在日尔曼境内,皇帝或其代表可出席主教及隐修院院长的选举,如双方产生争执,皇帝与教会共同解决处理,选举完毕后,由皇帝向新圣神职人员授予教会财产。从此神权俗权分开举行。1123年,第九次大公会议“拉特朗大公会议”对此决定表示认可,也就彻底解决了锡封权的严重问题。

    锡封权的结束是野蛮的中古时代结束的标记。整个欧洲人民意识到法律比武力更为有用,但并不是说这是理想时代的开始-人类历史上根本就不会有理想时代。一个为基督思想所浸透的时代了,这将会对教会和社会产生不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