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位朋友认为天主教既表示圣母只是人,只是受造物,她不是神,不是天主,那么,为何在天主教堂中,圣母像却被高举,甚至被高举到一个地步是高于天主的?这令人有错觉,误以为圣母的地位高过上主。何不直接高举神?焦点是否有点放错呢?小弟试答如下。
A)圣母像不会被高举过(天主的)「读经台」和「祭台」
2.天主教堂(或称圣堂)有许多种设计,俯瞰之下,有十字型的,有长方型的,有扇型的…,但不论那种设计,很难想象圣母像会被高举过(天主的)「读经台」和「祭台」!圣堂内,四方八面的会众座位全都是朝向这两个地方,以它们为焦点所在,因为我们在读经台宣读「天主的」圣言--圣经,在祭台举行「主的」擘饼礼。
3.在弥撒中,宣读主的福音时,神父会高举福音(书),或作福音游行,又向福音(书)献香,群众欢呼「亚肋路亚」,这一切一切都是向福音表示尊敬;相不相信饼酒经祝圣后便成为基督的体血,是另一回事,但成圣体圣血时,我们全体下跪(除非场地不许可),神父亦举扬圣体圣血,让人瞻仰。由此可见,虽然我们很敬爱圣母,但我们高举的是天主,不是圣母。
4.以香港为例,有些以圣母命名的圣堂,其圣母像较为突出也不足为奇,例如:十字型的中环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圣母像是放在圣堂后方的上端,较为突出,但全部会众的座位却朝着教堂中心位罝的读经台和祭台。事实上,香港不少以圣母命名的圣堂,其圣母像也常是放在读经台和祭台的侧边(例如:薄扶林露德圣母堂)、或圣堂内的侧边(例如:荃湾柴湾角圣母领报堂),圣堂内的后边(参与弥撒时,教友面朝读经台和祭台,却背着圣母像,例如:红磡圣母堂),有些甚至是在圣堂出面(即举行弥撒以外的地方,但那里仍像该堂的停车场和办事处一样,属于圣堂的范围,例如:上水基督之母堂)。「在教堂中,圣母像却被高举,甚至被高举到一个地步是高于天主」大概是出于误会了。
B)节录现代天主教论及圣像的部份文献
5.我没看遍全球每一间圣堂,我亦不排除可能有些圣堂由于艺术和历史等理由,以致其圣母像(这可能已是多个世纪前遗留下来的艺术品或文物)有一个过于突显的位置,但这个情况(至少)不是现代天主教的取向,也许让我节录几段有关的教会文献,供各位参阅。
6.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简称「梵二」)的《礼仪宪章》第124-125号指出:「在建筑圣殿时,务必注意,使能适合于礼仪行为的执行,以及信友的主动参与。在圣堂内供奉圣像让信友敬拜的习惯,仍予保持;但所陈列的数目不可太多,并要有合理的秩序,以免使信众感到困惑,也不致纵容不正确的热忱。」
7.《天主教教理》(简称《教理》)第1159-1161号说:「圣像--礼仪用的圣相(icon),所描绘的主要是基督。圣像无法描绘那无形无象、深不可知的天主;但天主子降生成人,开创了图象的新『救恩计划』:昔日,【人们】绝对无法借着图象来描绘没有形体的天主。但是现在,祂取了肉躯,使人看得见,而且与人一起生活,我就能够依照可见的天主而描绘出祂的『图象』。……借着他所显露的面容,我们就能瞻仰主的光荣。基督徒的圣相学,是把圣经借着言语所传达的福音讯息,透过图象描写出来。图象与言语互相阐明:…。礼仪庆典中的一切标记均与基督有关:天主圣母及其它圣人的圣像也是如此。圣人的圣像表示基督在众圣者身上受到光荣,并显示出『众多如云的证人』(希12:1)。他们继续参与世界的救赎,而我们也与他们团结合一,尤其在圣事庆典当中。通过圣人的圣相,我们的信仰得到启迪,深信依照『天主肖象』被造的人,最终会转化成为具有『天主的模样』的人,甚至连天使们,也要总归于基督:…。」
8.《教理》第1192号对「圣像」这课题作出撮要时说:「在我们的圣堂和家中供奉的圣像,是为了激发并滋养我们对基督奥迹的信德。透过基督的圣像和那些描述祂救恩工程的圣像,我们所钦崇的是基督。通过荣福天主之母、天使和圣人的圣像,我们所尊敬的是其所代表的人物。」
9.《教理》第1179-1186号讲述圣堂是甚么,它谈及圣堂内的几个重要地方,计有祭台、圣体柜、放置圣化圣油之处、主教座位或司铎的座位、读经台、圣洗间、圣水池、接待忏悔者的地方、门坎,可是,却没提及圣母和圣人的像。
10.补充一句,梵二文献和《教理》可以在「天主教信息小集」找到,其网址是http://www.cathlinks.org/。
本文最后修改日期:200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