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灵圣经》2008年第五版
作者:神与人
马尔谷福音
引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马尔谷福音 引言
    无论哪一位读者都会发现:马尔谷福音比其他几部福音都要短。有关这点,请参看新约介绍。读者们还会发现:马尔谷福音没有提到耶稣诞生,也没提他在纳匝肋生活的日子。如果读者继续下去(16:9?0),会更加惊奇地看到:马尔谷的原文中没有写到复活的耶稣的显现,而是在写到坟墓空了时,骤然停笔。读者会觉得这部福音书像是被删减过似的。

    然而这都无关紧要。像其他几部福音书一样,马尔谷福音也是在口头叙述的传统中诞生的,有关纳匝肋的耶稣的事情,通过口耳相传,渐渐地被白纸黑字地记录下来。这些片段性的文章从一个团体传到另一个团体,它并没有详述人们想要知道的细节,而是给了大家一个基础——我们以此为起点,传播信仰讯息,这些讯息都是跟随耶稣的宗徒们的见证。《宗徒大事录》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出发点,比如在1:21-22中,伯多禄就有类似的见证,说到代替犹达斯的人选:“所以,必须从这些自主耶稣在我们中来往的所有日子里,从若翰给他施洗开始直到他被举扬升天为止,始终都和我们在一起的人当中,选出一位,与我们一起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

    马尔谷是怎样将传统陈述和宗徒们的见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呢?他的福音书包括两部分,每一部分都以神圣的显现为开始。第一部分:若翰给耶稣施洗时,来自空中的神圣话语;第二部分:耶稣显圣容。福音的第一部分在加里利地区展开,是耶稣所在的省区;第二部分在犹大和耶路撒冷展开,犹太民族的心脏和圣经历史的中心。马尔谷福音的两部分犹如一座山峰的两个坡面。第一个坡面是上坡面,展现了耶稣的力量:他的教导、所行的奇迹,震惊和警醒了人们以及他的对手;人们便把对默西亚的期盼寄托在他身上。接着是第二个坡面,下坡面:人们不再跟随耶稣;耶稣拒绝成为人们想像中的救世主(犹太人的君王);在世间的权威下,耶稣显得那样无助无力,最后,在十字架上的死亡似乎埋葬了他的使命。

    我们可以说,马尔谷福音不只是为了大力展现天主圣子的伟力,它更是为了突出看似葬于坟墓的人类的大盼望。在福音的结尾处,凡怀着信心的读者都会惊讶万分,就像耶稣同时代的许多人,还有那些没有最终跟随他到底的人们一样。他们会问:“这怎么可能?天主怎能允许这个人被钉上十字架?”就在这一引起公愤的事件发生后不久,在五旬节时,伯多禄开始宣告基督的复活(宗2:23和5:30)。马尔谷在此结束了他文书式的记载,写道:罗马官员认出被钉十字架的是真正的天主子(15:39)。然后开始了作为福音作者和宗徒的见证宣讲。是他自己见证了耶稣的复活;发现贯穿整个事件的线索;由十字架的羞辱,宣告救世主基督,正如伯多禄所做的一样。
马尔谷福音 第一章
    1天主子,耶稣基督福音的开始。

    2正如先知依撒意亚书上记载的:“我要在你前面派遣使者,为你预备道路。

    3在旷野里有声音呼喊:预备上主的道!修直他前面的路。”

    4若翰出现在旷野里为人授洗。他宣讲悔改的洗礼,为得罪的赦免。

    5犹太全境和耶路撒冷的民众都来找他,向他忏悔自己的罪过,并在约旦河领受他的洗礼。

    6若翰身穿骆驼毛外衣,腰间束着皮带。他吃的是蝗虫和野蜂蜜。

    7他对民众宣讲:“在我之后,要来一位比我强的。我连俯身替他解鞋带都不配。

    8我用水给你们授洗,他却将用圣神为你们授洗。”

    9那时耶稣从加里利的纳匝肋来,在约旦河里领受了若翰的洗礼。

    10他刚从水里出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神如白鸽一般降落在他上面。

    11又有声音从天上传来:“你是我的爱子,我衷心喜爱的。”

    12圣神立刻催他到旷野去。

    13耶稣在那里过了四十天,受撒殚的试探。他与群兽相处,且有天使侍奉在他左右。

    耶稣召叫门徒

    14若翰被捕后,耶稣往加里利去宣讲天主的福音,

    15说:“时期已到,天主的国就在眼前了。你们悔改,相信福音吧!”

    16耶稣在加里利的湖边行走时,看见西满和他的兄弟安德肋正向湖里撒网,他们都是渔夫。17耶稣对他们说:“来跟随我吧!我要使你们成为捕人的渔夫。”

    18他俩立刻丢下渔网,跟随了耶稣。

    19耶稣又向前走了不远,看见了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他兄弟若望。他俩正在船上补网。

    20耶稣召唤他们,他们就将父亲载伯德及雇工留在船上,跟随耶稣去了。

    耶稣施教和治愈附魔者。

    21他们进了葛法翁。一到安息日,耶稣便在会堂里讲道施教。

    22他讲道的方式震撼了那里的人,因为他讲道时带有一种权威,不同于经师。

    23那时,在会堂里,有个邪魔附身的人。

    24他大声喊道:“纳匝肋的耶稣,你要我们怎么样?你要毁灭我们吗?我知道你是谁,你是天主的圣者。”

    25耶稣斥责他说:“闭嘴,离开这人!”

    26不洁之魔让这人身体痉挛一阵,然后大叫一声,就从这人身上出去了。

    27众人都大为吃惊,彼此询问:“怎么回事?这是具有权威性的新教训。他竟能命令不洁之魔,而不洁之魔也服从了他。”

    28很快地,他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加里利。

    29从会堂出来,他同雅各伯、若望来到西满和安德肋的家。

    30西满的岳母正病在床上,发着高烧。他们马上告诉耶稣她的病情。

    31耶稣过去看她,握着她的手,扶起了她,她的烧退了。她就起来招待他们。

    32到了晚上,夕阳西下后,人们就把所有患病和附魔的人都带到耶稣跟前。

    33全城的民众都来到门口。

    34耶稣治好了许多患各种疾病的人,也驱逐了不少恶魔。他不许恶魔开口说话,因为他们都认识他。

    耶稣的晚祷

    35清晨,天色未明,耶稣起身到旷野去祈祷。

    36西满和伙伴们出去寻找他。

    37他们找到了他,对他说:“大家正在找你呢!”

    38耶稣说:“我们走吧!到邻村去,我好也在那里讲道。因为我正是为这事来的。”

    39于是,耶稣走遍了加里利地区,在他们的会堂里讲道施教,同时也驱魔。

    治好麻疯病人

    40有个患麻疯病的人来找耶稣,跪求他的怜悯,并对耶稣说:“如果你愿意,就能洁净我。”41耶稣动了恻隐之心,就伸出手来抚摸他,说:“我愿意,洁净吧!”

    42麻疯病立刻离开了那人,他洁净了。

    43耶稣打发他回去,严肃地嘱咐他说:

    44“千万别告诉任何人!只是去让司祭检验,为你得洁净,献上梅瑟规定的祭品,给他们作证据。”

    45但这人一出去,就把这件事传扬出去,以致耶稣不能再在城里露面,只好留在偏僻的地方,然而还是有许多人从各处来到他跟前。

    ——————————————————————————————————————————————————

    ●●●注释:

    1:1-13马尔谷为我们描绘了三个生动画面,揭示出耶稣救赎大业的三个重点。

    1:1-7洗者若翰宣布了天主所派那位的到来,也就是福音对我们讲述的这位耶稣已被宣告。旧约中诸多伟大的证人已为他作了准备。在他内并通过他,天主的救赎大业将成功。

    1:9-10耶稣走入约旦河,打开了真正许诺之地的大门(见若苏厄书):耶稣是父的爱子,充满圣神。耶稣为我们启示了天主的奥秘,启示了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和圣神之爱的奥秘。

    1:11-13耶稣与群兽和平相处,像天使一样。借着耶稣并通过耶稣,受造物要和他们的天主完全和好。唯有依撒意亚(依11)预言的默西亚能做到这点。

    1.14经历了沙漠的考验后,耶稣回到自己的本省加里利,并以葛法翁为基地。耶稣住在西满家里。那时西满已是一群渔夫的首领,耶稣在这些人中选了自己的门徒。

    天主降生为人:耶稣分享了同时代人的生活,像众先知一样,耶稣通过自己的言与行来训导众人。

    1:15时期已到:这是什么意思呢?天主选定的时间已到了尽头(见迦4:4;弗1:10)。预备时期已满,先知们曾预言的天主显现的时刻已到。

    你们悔改,相信福音吧:天主并不期求人类的事业,但他呼唤人类的信德。我们应将那阻碍并迷惑我们,不能信也不能见的一切事抛掉。

    1:18他俩立刻丢下渔网:就是说他们舍弃了工作和家庭,而去与耶稣共同生活。像同时代的宗教导师、像犹太教的教士那样,耶稣教诲他的弟子,给他们讲经训道,后来他们将耶稣的训诲传给教会中的其他人。

    西满、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耶稣认识他们,早在若翰讲道的地方,耶稣就见过他们(若1:35)。第一个门徒核心小组就是这群湖中的打渔人,伯多禄是领袖。他们可能是一群已能信守承诺与承担义务的年轻人:那时的文化环境与我们今天为工作而束缚的情况相比较,可能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那时他们还并不知道“天国”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相信耶稣的引导,那正是他们信德之旅的开端。

    1.21马尔谷告诉我们耶稣怎样开始他的传教生涯。洗者若翰的呼唤震憾了人们的心灵,耶稣正是参与了皈依运动,成了这运动的一部分。耶稣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训道,并遇见了他最初的门徒。马尔谷给我们描绘“耶稣一日”的生活:通过他的言行,打动见证人的力量开始呈现出来。耶稣初期传道是在会堂里,那是犹太人的“祈祷之所”。犹太人每星期六聚在会堂中,吟诵圣咏并朗读圣经经文。主持者要讲道并邀请他人加入讲道。耶稣正是在此显现了自己。律法的经师重复、翻译经文,再讲解自己的观点。耶稣与他们截然不同,他以自己的方式讲道,充满权威性:“在真理内,我告诉你们。”

    1.23耶稣凭同样的“权威”驱走恶魔。耶稣的这一举动还告诉我们:耶稣将我们从魔鬼的阴影中拯救出来。恶魔企图毁灭那些以天主的肖像而造的一切。世界的“统治者”(若14:30)在人类的任何事物和任何文化中都有体现,欺骗人类的计划,把每一次进步转化成新的奴役。相对于耶稣的时代,现在教会的时代(我们的时代)被恶魔附身的人少了。耶稣救了许多被恶魔和疾病折磨的人。对肉体的占据并不是恶魔侵扰人类的唯一方式。恶魔也通过我们的道德生活来破坏。这更加危险,因为我们常处于不知状态:恶魔以“光明的天使”的伪装(格后11:14),使人们失去辨认真理的能力,陷入困惑中。这并不是说恶魔就是每项罪过或人类邪恶的原因。此外还有我们“肉体”的自私和物质世界虚伪承诺的诱惑。

    恶魔是天主国的大敌,他从不停止破坏工作。他一再地利用我们的受“诱惑”:对那些德行坚定、不能直接被诱惑的人,恶魔就采取间接欺骗的手段。他劝诱这些人去着重考虑自己的美好计划,忽视他人的劝戒和教会的训导。谁能削弱、撼动并毁灭恶魔王国,恶魔立即就会认出他来。他会将邪恶、仇恨和愚昧的力量唤醒,与那至善对抗。

    为此哪里有耶稣,恶魔也出现在哪里。与恶魔交锋的第一个回合是在“祈祷之所”。

    1.29伯多禄纯朴的信德表现于此。耶稣走进家门,带来平安和健康。耶稣告诉我们怎样去看望病人:弥撒完毕后去看望病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基督中的兄弟姐妹能使病人们感受到天主的爱。

    1.32到了晚上,夕阳西下:我们不要忘了这是安息日,一周中的休息日,对犹太人来说一日是从日落开始算起的,如创1:5中所描绘的夜怎样与昼交替一样。人人都遵守安息日,耶稣也一样。众人急着把病人送到耶稣那里:安息日一过,他们就连夜把病人送来了。

    1.35圣经教育使宗徒们从小就知道天主。但他们还未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天主,只是向一位遥远的主祈祷。他们跟随了耶稣后,立即发现了他的不同凡响,深深地被耶稣与天主的亲密关系所打动。他们注意到,在耶稣的态度和行为中,最引人注目与不凡的是他与天父那亲密而又坦诚的关系。与耶稣共同生活,他们内心燃起了更全面地了解天父的渴望,即耶稣所知的天父(路11:1;若14:8;15:15)。

    1.40边缘人

    耶稣离开葛法翁去向乡间最受孤立和忽视的家庭宣传福音。他遇见了麻疯病人。麻疯病不仅是一种慢性腐蚀身体的严重疾病,而且也具有传染性。因此麻疯病人必须远离人群,住到郊区。一般地,麻疯病也被认为是来自天主的惩罚,因此犹太宗教将麻疯病人宣布为“不洁”。

    耶稣的治愈,使麻疯病人的肌肤变得“洁净”,更为他们成就了重要的事:麻疯病人不再是受社会排斥的人,从今往后,他们就可像其他人一样,不再遭歧视与回避了。社会和天主的律法都将承认他们的尊严。福音不只是语言,它还带来事物的改变。

    1:44千万别告诉任何人:常常地,特别是在马尔谷福音中,耶稣总命令被治好的人“不要告诉任何人”(1:25.34.44;3:12;5:43;7:36;8:26.30)。然而我们注意到一旦耶稣出了犹太人的区域,他就不再强调这点了。在显圣容后他也没再提这点。

    在传教的初期,耶稣强调要缄默,可能是因为众人正期盼一个能复仇和复国的默西亚。耶稣不愿人们对他的使命有模棱两可的猜测。后来耶稣将自己从当时流行的默西亚形象中独立出来,他才开始向门徒显现自己的奥秘。

    虽是描写同一人,与玛窦不同,马尔谷用“天主子”这个词来称耶稣的时候,多是在耶稣展现于人的特殊时刻:耶稣受洗、显圣容和受难结束时百夫长开口见证的时刻。
马尔谷福音 第二章
    瘫痪人能走路了

    1过了些时日,他又回到了葛法翁。

    2人们得知他在屋里,就都来找他,门前围满了人。于是,他就给他们讲道。

    3那时,有人带着由四个人抬着的一个瘫子来找耶稣。

    4因为门口人太多,他们无法接近耶稣。他们就在耶稣所在之处的房顶上,拆开一个洞,把瘫痪者连同担架一起放了下去。

    5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德,就对病人说:“孩子,你的罪赦了。”

    6几位律法经师也坐在那里,他们都暗自思虑:

    7“他怎么能这样说呢?这真是亵渎的话!除了天主,谁能赦罪呢?”

    8耶稣凭着神力,已经知道了他们内心的想法,便问他们说:“为什么你们要在内心如此揣度呢?

    9是对瘫痪者说:‘你的罪赦了!’容易呢?还是说:‘起来!拿起担架回家吧!’更容易呢?

    10你们要知道,人子在这个世界上有赦罪的权柄。”

    11耶稣于是对那瘫痪的人说:“起来!拿起担架回家吧!”

    12那人立刻起身,在大家的注视下,拿起担架出去。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开始赞美天主说:“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

    我来是为召叫罪人

    13耶稣又来到湖边,一大群人跟着他,耶稣给他们宣道施教。

    14路上,他瞧见阿耳斐的儿子肋未正坐在税关亭里。耶稣叫他说:“跟随我吧!”肋未就起身,跟随了耶稣。

    15他在肋未家进餐时,有许多税吏和罪人,也与耶稣及门徒同席,因为有许多人跟随了耶稣。

    16跟随耶稣的人群当中,还有些法利塞党的经师。他们看见耶稣和罪人及税吏一起用餐,就对耶稣的门徒说:“怎么!他竟跟税吏和罪人一起吃饭?”

    17耶稣听到后,就说:“身体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生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为召唤义人,而是为召叫罪人。”

    新囊装新酒

    18有一次,若翰的门徒和法利塞人都在禁食。有人来问耶稣:“若翰的门徒和法利塞人的门徒都在禁食,为什么你的弟子不禁食呢?”

    19耶稣回答他们说:“新郎和他的伴郎还在一起时,伴郎们怎么能禁食呢?只要新郎还跟他们在一起,他们就不能禁食。

    20可是等到有一天,新郎从他们身边被带走时,他们就要禁食了。

    21人不能用一块新布去补旧衣服。否则,这补上去的新布会扯裂旧衣服,使破绽更大。

    22没有人把新酒装进旧皮囊;不然,酒会胀破皮囊,那么酒和皮囊都糟蹋了。新酒应装在新皮囊里。”

    23一个安息日,耶稣经过一片成熟麦田,他的门徒边走边采麦穗。

    24法利塞人对耶稣说:“你看!为什么他们在安息日做不许做的事?”

    25耶稣回答说:“难道你们从未读过,达味和他的随从在危难饥饿时所做的事吗?

    26当厄贝雅塔耳做大司祭的时候,达味走进天主的圣殿,吃了没人有权吃,只有司祭才能吃的奉献供饼;他还分给了他的随从。”

    27耶稣又说:“安息日是为人立的,并不是人为安息日。

    28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

    ●●●注释:2.1

    耶稣治愈并宽恕了瘫痪人的奇迹,回答了三种人:病人、他的朋友们和法利塞人。

    2:5耶稣看见他们的信德这些人都是属于瘫痪人的朋友,耶稣嘉奖了他们的信德。

    显然瘫痪的人只是在听朋友的劝告,耶稣却立即告诉他:“孩子,你的罪赦了。”这是句听起来很奇怪的话。如果这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也未忏悔或期望赦罪,耶稣怎能说他的罪过已得赦免了呢?瘫痪人在长期患病期间,他肯定问了自己无数次:为什么天主惩罚我?(那时代的人相信疾病是天主对人的惩罚。)旧约中的许多经文特别强调罪过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联。确实,病痛常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罪责。应先与天主和好,否则耶稣是不会治愈我们的。耶稣的行为像天主;他看着罪人,在治愈之前先纠正病人复杂的负罪感,并宽恕了他。

    后来,法利塞人到了。耶稣宽恕瘫痪病人时,周遭纯朴的人并未意识到他的话十分令人震惊。因为他们的宗教意识不足,不知道唯有天主才能全面赦罪。其实大感愤怒与震惊的是法利塞人和律法经师,他们的忿忿不平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自己和在场众人,包括耶稣的门徒,谁都不知道耶稣是真的天主之子。耶稣使他们哑口无言:如果我能像天主一样使他康复,那么我也能像天主那样宽恕他。

    耶稣没有理睬那些追问他是谁的人。他进而告诉大家他能拯救人的全部:肉与灵。

    罪的宽恕从耶稣的眼神和话语中确知自己得到宽恕的人是有福的!天主生活在我们中,而且关爱我们,我们需要和他会面,需要他的双眼和我们的眼睛相遇,好让宽恕成真。因此,天主必须降生成人。耶稣能够宽恕罪过,因为他是人子(若5:27),从他那里,我们得到了即是来自于天主,同时也是来自于基督徒团体的宽恕。

    税吏

    2.13要想进入天主的家庭,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某些价值观。这种改变并没有参加宗教仪式那样明显,但是更有价值。首先,我们必须去除自己划分人群的偏见。我们不要再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分成可以打招呼的,和不可以打呼的;分成我们可以关爱和帮助的,和不能关爱和帮助的。我们的天主既不憎恨有钱人或是没有受教育的人,也不憎恨左派或右翼的人。天主慈悲的计划是对所有人的救赎。

    福音提到的税吏和税收员,都是为罗马帝国服务的人。那时耶稣的国家正值罗马帝国的统治,收税人是为外国人工作的犹太人。

    爱国者认为他们是叛徒。人们知道他们肥了自己的腰包,即使是乞丐也不愿接受他们的施舍。但耶稣却没有责难他们,反而拣选了他们中一位叫肋未的当自己的门徒。

    律法的教师就如同教理训导员或信德教师。他们对宗教常识娴熟,也欣赏耶稣的教诲,但是他们不肯把税吏或其他的罪人(也就是没有实现宗教教条的人)看作是兄弟姊妹。

    肋未可能是宗徒玛窦(玛9:9)。像西满,经耶稣改名为伯多禄,肋未改名为玛窦,在希伯来语中玛窦的意思是:天主的礼物。

    许多宗教领袖同情耶稣,他们希望能重新点燃民族信仰的烈火。可耶稣认为,重组宗教组织和带领人群回到会堂,并不是他的首要任务。

    2.18法利塞人都在禁食:禁食是一种忏悔的表示,用来配合祈祷,求天主来解放他的子民。天主以耶稣的形象降临人间:欢乐和庆祝应该比禁食更为恰当。先知已经预言了当天主拜访我们时(依62:4-5),将有天主和子民间的婚宴。因此耶稣以新郎形象出现时,已揭示出他的真正身份。

    什么是新酒?当然是指福音,即因圣神而来的极大的热情。这使门徒们全心彻底地去彰显天父的爱和他们所获得的自由。为了能理解这一点的含义,我们必须要读宗徒大事录,和圣人生活的故事,真正圣人的故事会帮助我们理解圣神的伟大工作。

    旧皮囊指那些盲目捍卫祖先行为方式的人,那些害怕现代世界,那些因为害怕剧变而不想去追寻事情失败的原因的人,还有那些无法接受并吸取新观念的人。

    2.23法利塞人对门徒的不满,并非是因为他们的具体行为,而是因为他们破坏了安息日法律。作为法律的捍卫者,法利塞人愤然起来攻击耶稣。

    2:27安息日是为人而立的:不管这律法有多么神圣,都不应该用来压迫人。

    2:28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对犹太人来说,遵守安息日是律法的支柱,这是由天主所建立的。因而法利塞人提出疑问:耶稣自认为自己是谁呢?
马尔谷福音 第三章
    病手复原

    1耶稣又来到会堂,那里有一个人,他的一只手萎缩了。

    2众人在旁观望,想看看耶稣会不会在安息日给人治病,他们好去告发他。

    3耶稣对那个病人说:“你起来,站到中间来。”

    4然后他问他们:“安息日的律法允许我们行善呢?还是做恶?救人呢?还是害人?”他们沉默不语。

    5耶稣怒视着整个人群,心中非常难过,因为他们冷漠无情。于是他对那人说:“伸出手来。”那人伸出他的手,手就痊愈了。

    6法利塞人一出去,便和黑落德党人商议如何陷害耶稣。

    7耶稣和门徒退避到湖边,很多加里利人仍跟随着他。

    8同时还有从犹太、耶路撒冷、依杜默亚、约旦河彼岸、提洛和漆冬一带来的人。他们听说了耶稣所做的事,都来找耶稣。

    9由于人多,耶稣就吩咐门徒为他找来一条小船,以免被人推挤。

    10因为他治好了很多人,凡是有病痛的人,都迫不及待前来触摸耶稣。

    11甚至连恶魔附身的见到他,都不禁伏倒在他脚前,喊着说:“你是天主子!”

    12耶稣严厉地斥责他们,不让他们说出他的身份。

    耶稣的十二宗徒

    13耶稣来到了山区一带,把自己想要的人召集到身边。他们都来了。

    14就这样,他特选了十二个人(称他们为宗徒)。他和他们在一起,并计划派遣他们去讲道施教;

    15还授予他们驱魔的权力。

    16他一共选了十二个人:西满,耶稣为他取名为伯多禄;

    17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其弟若望,为他们起名叫“巴乃热”,意即“雷霆之子”;

    18安德肋,斐理伯,巴尔多禄茂、玛窦、多默、阿耳斐的儿子雅各伯,达陡和热诚者西满,

    19还有依斯加略人犹达斯,就是出卖他的人。

    亵渎圣神的罪

    20耶稣回到家中,人们又聚集而来,以致他们连饭也不能吃。

    21他家族中的人听说了,就想接他走。因为有人说:“他疯了!”

    22同时,从耶路撒冷下来的经师们说:“耶稣被贝尔则步附身”,又说“他靠魔王驱魔”。

    23耶稣把他们叫来,用比喻对他们说:“撒殚如何能驱逐撒殚呢?

    24要是一国之内自相分裂,这王国就不能存在。

    25要是一家之内自相纷争,这个家也不能存在。

    26要是撒殚互相攻击,自相残杀,他便不能存在,终必灭亡。

    27谁都不能进入一个壮士的家,抢劫他的东西,除非先把那壮士绑起来,这样才能去洗劫他的家。

    28我跟你们说实话,世人的一切罪过都可得赦免,不论他们犯罪和说亵渎话的次数有多少;29但谁要是亵渎了圣神,就永不得赦免。他犯了一项永不得赦的罪过。”

    30耶稣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说:“他有不洁之魔附身。”

    耶稣的亲人

    31耶稣的母亲和他的兄弟们来了。他们站在外头,派人来叫耶稣。

    32耶稣四周坐着许多人,有人对耶稣说:“你母亲和兄弟们在外头,他们来找你呢!”

    33耶稣却说:“谁是我母亲?谁是我的兄弟?”

    34他环视四周坐着的人,说:“这就是我的母亲和兄弟!

    35凡奉行天主旨意的,就是我的兄弟、姊妹、母亲。”

    ——————————————————————————————————————————————————

    ●●●注释:

    3.1人类的进步和安息日

    马尔谷在这里强调的不是耶稣行的奇迹,而是他对安息日的态度,这个奇迹证实了耶稣在2:28中说的话。

    法利塞人认为在安息日是可以救人性命的。耶稣把这条律法的意义扩展:对耶稣来说在这天不行善就是恶的,不去治人就是谋杀。法利塞人沉默不语:他们知道耶稣是对的,可他们身为律法大师的骄傲,不允许他们承认这点。

    有些人会问耶稣是否关心人在物质方面的进步?还是只对人们精神方面的改进感兴趣?其实二者是不可分的。

    很显然,耶稣既没谈经济问题也没涉及社会秩序。但他谴责了我们的社会偏见,因为它阻碍我们,使我们无法在世界上建立一个真实而正直的秩序。所以我们该努力超越我们的局限条件或改善这些状况。不幸的是很多人并未好好地利用自己的条件,他们把体制和条规的东西视为神圣,甘受其奴役,有时甚至为保护这些原则和体制,不惜以失去世界为代价。

    3.13十二宗徒

    梅瑟和厄里亚是在山上遇见的天主,也是在山上,天主派给他们使命(出19:1和列上19)。耶稣亦在山上召叫那些与他使命有特殊联系的人:他们会和他生活在一起;要去宣讲圣道;驱逐魔鬼。马尔谷在此解释了教会的意义:是耶稣组织的团体,是由与他亲密无间、倾听天主圣言,并从魔鬼的奴役中获取解放的人们组成的。

    一边是无数寻求解脱的受苦人,一边是耶稣拣选的共同建造天主国的十二宗徒。

    对于耶稣的这些未来使者,也就是将成为教会未来的基石和信仰的教师的十二宗徒,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呢?这个团体的中心人物是几位渔夫,以及一位税吏玛窦,一位律法教师巴尔多禄茂;还有其他几位,我们只知道耶稣从众人中拣选了他们。

    他的来临是为了救赎所有的人,但他的工作由穷人开始。耶稣不属于穷人也不属于富人,和所有社会人一样,也必须将自己定位在特殊的环境和社会阶级中。

    耶稣是木匠的儿子,在简单纯朴的人中间长大。另外,耶稣在青年的时候,作了一项重要的决定;他选择了当手工劳动者,而不是进入律法教师的学校。当时宗教学校是对所有人开放的。

    耶稣本可以以一位合格教师的身份开始讲道,也可以在严肃的律法教师、司祭或是具有良好信仰的法利塞人中寻找助手。然而他没有那样做,他宁愿经由做工的生活来教育自己,除了会堂的教诲外,他没有其他的宗教训练;除了生活这本大书外,他没有借助其他的书籍。因此时机成熟后,他只在平凡人中找自己的宗徒,他们既心地纯朴,又能有回应。

    3.20耶稣被贝耳则步附身:驱魔比治愈病人更能震撼法利塞人和律法教师。这些律法的当权者从耶路撒冷亲自赶来见这位耶稣。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深信疾病是一种中邪的形式。耶稣并未注意区别什么是疾病,什么是中邪。贝耳则步是古代偶像的名字,在犹太文里是指恶魔。

    3:27谁都不能进入一个壮士的家:壮士便是恶魔,它的家便是被附身的人。抢劫东西是夺走恶魔控制受害者的力量。

    3:28世人的一切罪过都可得赦免:玛窦又加上:“凡诋毁人子的,可得宽恕;但诋毁圣神的,在今世和来世都得不到宽恕。”(玛12:32)在旧约中,为维护天主的尊严,避免天主对群体发怒,谁说渎神的话就会招来死罪。耶稣所知道的天主明白人类有时是何等愚蠢,他不会因社会中惯用的渎神话或脏话而感到受辱。他不必像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重要人物那样替自己辩护。当然从我们人类这方面,我们不该对天主说任何不尊敬的话。

    耶稣允许不懂他的人批评他。法利塞人中有许多善男信女因不理解耶稣的行为而慌乱愤怒。这是可以谅解的。但是如果把显然是善的东西称作恶,就该另当别论了。

    亵渎了圣神是将显然是好的作为说成是恶魔的。那些故意将别人、教会和其他团体所作的好事指责为有不良的企图,就是犯了冒犯圣神的罪。认识真理而不认识天主的人,比嘴上说相信天主,但并不承认真理的人好。

    关于驱魔,耶稣总结说:“天主国已来临。”事实上,战胜恶魔的力量正日日增强。我们的祈祷,基督徒团体不断的祈祷,生活的见证人和勇敢的正义行为,正有效地将金钱和恶魔击退,并在控制剥削行为、毒品和性泛滥。

    3.31耶稣失掉了亲人,却找到了真正的兄弟姊妹。当我们献身于天主的工作时,我们就找到了新的兄弟姊妹和一位母亲:玛利亚。正如福音说:“相信天主的许诺将会实现的人有福了!”

    耶稣的弟兄

    教会从未怀疑过玛利亚是否是童贞女,耶稣是否是她唯一的儿子,一如耶稣是天父的独子一样(见路1:26的注释)。那么福音为什么会说到“耶稣的兄弟姐妹”呢?

    首先,在希伯来习俗中,任何亲戚都可称为兄弟姐妹。我们能在旧约中找出五百多个这样的例子,以“兄弟”之词代表较近的亲属关系。犹太人为避免混淆,还有更确切的称呼。如果福音中确是指玛利亚的其他儿子,应该这样写:“你母亲和你母亲的儿子们在这里。”这是当时被普遍接受的唯一一种说法。

    有些人说:既然“弟兄”这个词可指远房亲戚,当然也可指严格意义上的亲弟兄。那么,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谁是耶稣的“弟兄”:跟随耶稣一起出现在纳匝肋的有雅各伯和若瑟,犹达和西满。

    在十字架脚下的人群中,马尔谷提到一位“小雅各伯和若瑟的母亲”。如果她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而作者在这特殊的时刻却不直接指出她就是被判死罪者的母亲,只说她是雅各伯和若瑟的母亲,那未免太奇怪了。另外,如果她是耶稣的母亲,作者却将她置于玛利亚玛大肋纳之后,也是很奇怪的。若望说到这位玛利亚,克罗帕的妻子,是一位“姊妹”,可能说她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的一位亲戚(若19:25)。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雅各伯和若瑟的母亲玛利亚(玛28:1)是另外一位玛利亚,她从加里利开始就跟随耶稣,是门徒中的一员(路23:55)。她的家庭是耶稣的近亲,而西满和犹达则是耶稣的远房亲戚。不然的话,雅各伯和若瑟的名字不会写在他俩前。

    其次,在最初的基督社团中,即福音的写作年代,有个非常有影响的团体,是由耶稣的亲戚和他纳匝肋的乡人组成。这些人被称为“主的兄弟”:雅各伯是其中一位,后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主教。虽然他们和耶稣共同生活了好几年,但是他们信得很晚;除此之外,并未有更多的资料提到过他们(谷3:21;若7:3-5)。福音对他们的称呼和基督徒团体对他们的称呼是一样的,即“主的兄弟”或“某某人,耶稣的兄弟。”
马尔谷福音 第四章
    撒种人的故事

    1耶稣又来到湖边施教讲道。群众越聚越多,他只得上了一条小船,坐下来。船在湖中,群众沿湖而立。

    2耶稣用了许多比喻跟群众讲道。

    在训导中,他对他们说:

    3“注意听!撒种的人出去播种了。

    4他把种子撒下来的时候,有些掉落在路旁,鸟儿飞来把它们都吃了。

    5有些掉落在泥土很少的石头地上,因为土浅,很快就发出了芽;

    6但太阳一晒,芽就干枯了,因为这芽没有根,很快就死去。

    7还有些落进了荆棘中,荆棘蔓生把种子窒息住,结不出果子来。

    8另外一些种子落在良田里,长大成熟,果实累累。有的收获三十倍,有的六十倍,还有的收获了一百倍以上。”

    9他说:“有耳能听的,听吧!”

    10人群散去时,那些留下的人和他的十二宗徒就问他比喻的含意。

    11于是他解释说:“天主国的奥秘已经给你们了。对于那些外人,一切必得用比喻。

    12使他们看了又看,却看不见;听了又听,却听不懂。不然,他们悔过更新,就能得赦免。”

    13耶稣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能明白这个比喻,怎能懂别的呢?

    14播种的人撒的是圣言。

    15那些撒在路旁的圣言,是比喻人听了后,撒殚马上来将撒在他们内心的圣言夺走。

    16那些撒在石头地的,是指人听了圣言,非常欢喜地接纳;

    17可是根基不深,不能持久;一旦因圣言遭受一点困难或迫害时,他们立刻就放弃了。

    18那些撒在荆棘丛中的,是比喻人听了圣言后,

    19世俗的焦虑,财富的迷恋以及其他的诱惑,把圣言堵塞了,无法有结果。

    20那些落在良田上的,是比喻人听了圣言欢心接纳,并结了果实,有的结出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甚至百倍的果实。”

    灯的比喻

    21耶稣又说:“人点了灯来,怎会将它放在斗底或床下呢?不是该把这灯放在灯台上吗?

    22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被揭晓的,也没有什么秘密不被揭露的。

    23有耳听的,听吧!”

    24他又对他们说:“你们要留意听到的道理!你们用什么尺度衡量人,天主也用同样的尺度衡量你们,而且还要多加给你们。

    25因为凡已有的,还将给他更多,而没有的,就连他已有的都要收回。”

    种子自长的比喻

    26耶稣对他们说“听听有关天主国的比喻:那好比一个人往田里播种,

    27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不知不觉中,种子发芽、成长。

    28因为土地自然使它结果,它先发芽,后吐蕊,最后穗上结满麦粒。

    29当麦子成熟时,人们就拿镰刀收割,因为收获的时期到了。”

    芥菜籽的比喻

    30耶稣又说:“我们怎么比喻天主国呢?用什么来形容它呢?

    31它好像芥菜的种子,种时是所有种子中最小的。

    32人们将它播种入土,生根发芽后,它却超过其他的一切蔬菜。它长出长长的枝,天上的飞鸟都来到它荫下栖息。”

    33耶稣用了许多这样的比喻,按照人们能听懂的来讲道。

    34他每次讲道必引用比喻,可是私底下他却对门徒解释一切含义。

    耶稣平息风浪

    35那天,天色已晚,耶稣对门徒们说:“我们渡到另一岸去吧!”

    36于是,门徒们撇下人群,偕同船上的耶稣离开。另外还有小船一同随行。

    37忽然狂风骤起,波浪猛袭小船,船中已积了很多水。

    38耶稣却在船尾依枕而眠!

    他们叫醒了他,说:“老师,我们要沉了,你不管吗?”

    39耶稣醒过来,喝斥风和海水说:“安静!止住!”立刻,风就止住,恢复了宁静。

    40耶稣便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吓成这样?难道你们还没有信德?”

    41他们都很震骇,彼此说:“他究意是谁?连风和浪都听从他!”

    ——————————————————————————————————————————————————

    ●●●注释:

    4.1见玛13:1和路8:9的注释。

    马尔谷在这里要告诉我们几个有关天国的比喻,对天国正临近的宣告,是耶稣讯息中最重要的部分。那时的犹太人偶而会提到“天主治理的国”,可他们期待的是人民在以色列这片土地上的解放以及对压迫者的惩罚。然而耶稣强调说天主在我们中领导:“天主国已在我们中,就在门口。”

    4:3撒种的人出去撒种了:那时人们迫不急待地想收获在罗马侵占下,经血泪与痛苦所结出的精神果实,可对耶稣来说这还只是播种的时候!

    这正是福音中最突出的矛盾,此矛盾还在不断困扰我们:天国已来,这世界上天主能给的,他都已给了我们,我们拥有希望(罗9:24-26),这话确实不错。基督教会经过近二十个世纪的发展,“另外一些种子落进良田里,长大成熟,果实累累”(8节)。

    有真知灼见的人已看见诸多事物是借福音而诞生并成长,那接受福音的也继续创造新的东西,新的生命。知名与未知名圣人的生活与典范,体现了天国的含义与其面貌。西方现代文化拒绝福音的事实,并不能取消它本身因福音的推动力而带来的生活。福音精神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团结作出很大贡献。所有这些都因圣言而生,但首先必须在人类内心成形并成熟。

    4.10天主国的奥秘已经给你们了:耶稣提醒那些与他共同生活的门徒,他们因着天主的恩宠,从他那里领受了天主圣言。天主拣选了他们,让他们接受天国并传播天国的福音。我们该当细细回味天主的慷慨,但我们常常把这句话做相反的理解:那么天主希望另外一些人既看不见也听不懂吗?

    12节引了依撒意亚很重要的经文(6:9),此经文在若12:40和宗28:26中重新被提及。要想理解原意,我们必须了解原希伯来文的语法结构,翻译过来是比较难的。天主对先知说的原话大概是:“让他们的心坚硬,他们听你讲话,却听不见。”其实意思可理解为:“你能使他们的心变得坚硬,你宣讲,他们会听,但事实上他们不想听懂。”不管怎么说,天主并不想让任何人误会他或保持愚顽。许多人“听不明白这个比喻”,是因为他们把“天国的奥秘”只看作一篇理论。其实,“天国的奥秘”先是一个救主耶稣基督的来临:人们要欢迎他,同他生活。未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团结经验(如禅宗所说“不立文字”的经验),就没法明白他的“话”。

    4:11一切必得用比喻:那些还没有听到召唤去认识耶稣的人,比那些听到召唤却拒绝的人来说,更像是生活在天主的光中,只是真理之光是用寓言的形式表现,要通过许多媒介来克服人的局限性。对于还未领悟的人来说,福音也会有所照耀,只是要适应这些人的能力,因为他们生活在似是而非的世界中。

    4:13如果你们不能明白这个比喻,怎能懂别的呢:宗徒们自己对很简单的事都不能理解。耶稣在这里警告我们,不可把圣道过于简单化。对“天国”奥迹的理解是永无止境的,对“天国”的追求和归属更是如此。我们正处于“门徒”与“世人”的界线之间。耶稣在莠草的比喻中提到这点。

    实际上,有许多基督徒团体从来没有透彻理解耶稣圣言的真正意义。有些人则用福音的章节来为自己的想法辩护。他们并不真的想听,也听不进去。有些人则是因为寻求较现实的忠言,像如何建立慷慨之心、忍耐之心等等,他们并不理解耶稣想要他们看到一种比他们的视野更为宽广的世界。

    4.13见玛13:18的注释。

    4.14播种者的比喻是其他比喻的开头。耶稣在此告诉我们他使命的目的:他的来临是为了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天主国已在我们中。

    有时候,福音看起来没有多少改变生活的力量,但不正是我们自己践踏了福音为我们带来的种子吗?生活取决于我们自己。

    耶稣跟我们说到三十倍和一百倍。有时我们听到的话可以改变我们的生命,增强我们从内心改变的愿望。一个拥有自由和解放的人,他的可塑性不可估量。

    4.21你们要留意所听的道理:耶稣要我们注意:“如果你们只是听我说,而不能将你们所听到的付诸实践,你们是在浪费时间。你们估量世界和他人的方法,将会被用于估量你们所获得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们开始照着你们所学的来行事,你们就会从天主那儿得到新的力量和新的知识。但是如果你们什么也不做,那么你们的宗教信仰对你们就毫无用处,即使你们将自己呈现在天主面前,情形亦然。你们这些在读我福音的人,在进一步行动之前,先问问你们自己。”

    没有什么隐藏的事:圣言悄悄地在我们的心中工作,当我们发现生命有了转变之后,我们就准备好宣扬基督,并让他人知道我们快乐的秘密(弗2:4;哥3:3;斐2:10)。

    4.26无论在哪一个时代,人群总是缺乏耐心。正义的国度什么时候才会实现呢?暴力和腐化是不是会马上结束?耶稣的回答是:看不见的神圣的力量正在产生效应,世界在成熟,天国在成长。

    有多少种子在风中飘扬?一种新的风格,一首新歌,一个新的建议,或是一个广播节目。有些“种子”已经成长生根,产生可以改变人的动力。但是且让我们来确认天主工程微不足道的开始:好心的人们聚在一起解决团体的问题;在封闭且敌意的环境中首先表现出善的姿态;在遭受极大的失望之后,最先尝试对生命微笑。这些种子在成长,接受天主圣言的人在天主所引导的路上走得更有信心。

    4.30见玛13:31的注释。

    4.35在最后两个比喻中,耶稣揭示了天国不可抗拒的成长力量。为了给这种力量一个可见的记号,耶稣跨过加里利湖来到外邦人的土地。他将在那里行两个奇迹,说明他战胜魔鬼的胜利不局限在犹太人境内。对犹太人的意识形态来说,“海”常使人们想起原始的无秩序:在海中巨兽四处走动,唯有全能的天主能对付它们。耶稣吩咐海说:静下来!别作声!就像他命令恶魔一样(谷1:25)。他再次证实了自己胜过邪恶的神圣力量。门徒们害怕风暴,耶稣不觉得奇怪,可他对他们的缺乏信德感到震惊。唯有信赖天主子耶稣,才能使他们克服恐惧心理。

    可一旦门徒认出了耶稣拥有的神力,他们都非常惊恐,与梅瑟看见燃烧的荆棘丛时一样(出3:1)。依撒意亚在圣殿中看见异象时也曾同样震惊过。这些都是天主通过特殊的方式显示自己。耶稣向门徒显现了真实的自己,这位“他”远远超过一位朋友和一位老师。

    门徒们发现主距自己如此之近而产生的惊恐,远超过几分钟前对风浪的惊恐。
马尔谷福音 第五章
    革拉撒附魔的人

    1他们到了湖的对岸,革拉撒人的地区。

    2耶稣刚从船上下来,迎面来了一个从坟墓里出来的人,他被不洁之魔附着身。

    3这个人住在坟场,没人能制服他,就是用锁链也不行。

    4人们曾用绳索或铁链绑住他,他却挣开铁链,弄断绳索:因此没人能制服他。

    5他日夜徘徊在坟场和山野之间,发出吼叫,用石头砸自己。

    6他从远处见到耶稣,就跑过来俯伏在耶稣脚前,

    7大声喊道:“耶稣,至高天主之子,你要我怎样?我以天主之名恳求你,不要折磨我!”

    8因为耶稣曾向他说:“不洁恶魔,离开这人!”

    9耶稣便问他:“你叫什么?”他说:“军旅!因为我们人数众多。”

    10这些恶魔一再求耶稣不要把他们从这地区驱逐出去。

    11那时,正有一群猪在山坡上吃食。

    12恶魔们请求耶稣说:“把我们赶进猪群里吧,好让我们住进猪群里!”

    13耶稣答应了他们。不洁之魔立刻出来,进入那群猪中,它们大约有两千。那群猪竟从山崖边直冲下去,统统淹死在湖里。

    14放猪的人逃走了,他们把这事传扬到城里乡下。

    15好多人赶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到了耶稣这里,看见那个曾附有‘军旅’恶魔的人,穿着衣服,好端端地坐在那里,神智清醒,人们就都很害怕。

    16亲眼目睹的人传述了那附魔的人和那群猪的故事。

    17因此,他们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地区。

    18耶稣重新登上小船,那个曾被恶魔附身的人恳求与耶稣同行。

    19耶稣没答应,对他说:“你回家去吧!到你家人那里,告诉他们上主为你做了何等大事,如何怜悯了你。”

    20这人走了,在十城区一带开始传扬耶稣为他所做的事,听到的人都大为惊讶。

    耶稣复活雅依洛的女儿

    21耶稣又乘船,到湖的另一岸去。人们成群结队地聚在他身边,他就留在岸边。

    22这时来了一位会堂堂长,名叫雅依洛。他一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

    23恳求他说:“我小女儿命已垂危,请来给她覆手,使她得救回生吧!”

    24耶稣就跟他一起去,一大群人追随他,簇拥着他前行。

    25人群中有个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妇女,

    26她曾经看了不少大夫,受了许多苦,花尽了她的积蓄,非但毫无效果,病情反而加重。

    27她听说过有关耶稣的事,就来到人群中,从后面摸了耶稣的衣服。

    28她心里想:“只要我摸他的衣服,我的病就会好。”

    29她的血漏立刻止住了,她觉得身上的病也好了。

    30就在那一瞬间,耶稣感觉到一股力量由他身上出去,就转回头问众人:“谁摸了我的衣服?”

    31门徒们都说:“你看!这么多人到处挤着你,你怎么还问谁摸了你的衣服呢?”

    32但耶稣仍继续观望,想找那曾摸了他衣服的妇人。

    33那妇女知道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事,怕得发起抖来。她跪伏在耶稣脚前,跟他说了实情。34耶稣就对她说:“女儿!你的信德救了你,平安回去吧!你已从病痛中痊愈了!”

    35他们正说着话时,从会堂堂长家来的人到了,他们对堂长说:“你女儿已死,为什么还要麻烦老师呢?”

    36耶稣听见他们的话,对会堂堂长说:“别怕,只要信!”

    37耶稣只带了伯多禄、雅各伯和雅各伯的弟弟若望前去,不让其他人跟着。

    38他们来到会堂堂长的家,耶稣见屋内戚然一片,有人痛哭,有人哀号。

    39他一进去,就说:“为什么要这样伤心痛哭?小女孩并没死,只是睡着了。”

    40众人都嘲笑他。耶稣叫他们都出去,只留下孩子的父母和他的门徒们,进了安放女孩的地方。

    41他拉起女孩的手,对她说:“塔里塔,古木!”(意思是:小女孩,听我的,起来!)

    42那女孩立刻能起身走路了(那时她已十二岁了),大家都非常惊讶。

    43耶稣严肃地告诉他们,不要向任何人宣扬这事,又吩咐给女孩吃东西。

    ——————————————————————————————————————————————————

    ●●●注释:

    5.1耶稣平息了湖上的风暴,来到外邦的湖岸,他遇见了恶魔。文中三次提到恶魔附身的人住在墓穴中,还三次提到人群想捆住他却没有成功。对犹太人来说“三”指至极的限度。就是说有恶魔附身的人与死亡有联盟且是不洁的(见户19:11),没有一个人能制服他。最后附魔的人,像列上18:28中拜偶像的仆人一样开始用石头乱砸自己,直到鲜血飞溅。然而这恶魔却在耶稣面前深深低下头,承认他是至高者之子。“军旅”这名字是个象征而已,是指有很多恶魔附在这人身上。耶稣解救了附魔的人,将一切不洁之源的恶魔驱逐进它自己的王国。对犹太人来说猪是典型的不洁动物,淹死它们的湖代表恶魔的王国。

    5:13那群猪竟从山崖边直冲下去(见玛8:32和路8:33):马尔谷的经文实际上写着:“两千头猪冲到湖里。”这是一个吓人的数字,因为从来没人见过这么一大群猪。在希伯来文中,“一群”和“两千”这两个字只有一个重音符号之差。也许用希腊语写马尔谷福音时出现了错误。

    5:19耶稣没答应:耶稣自己选择跟随他的人(谷3:13),但那并不是说,所有遇见耶稣并承认他是天主子的人都不必做什么了。他们要在人群中为耶稣作证,他们知道耶稣是多么爱人,这提示我们圣召的多样性。

    5.25这位妇人因为她所生的病,在犹太人眼中是不洁的(请参考肋15:19的内容)。她能使任何触摸她的人都变得“不洁”。按律法限制她是不能与人群在一起的,但是她居然敢进入人群中,而且摸了耶稣的衣角。

    信德使她打破“洁净”的戒律,并甘冒遭受谴责的危险。她并不知道耶稣是谁,但是她相信天主会透过耶稣来治愈她。

    这位妇人的信仰生活和目前度着所谓的“民间天主教信仰”的信徒很类似。如同在这位妇人身上显现出来的,民间天主教信仰的教友并没有受过很好的引导,但是表现出极大的宗教感和对天主的信任。这是肤浅、天真的祈求,以碰触神像或宗教的东西而产生伟大的结果。在这个事件中,这位妇女触摸的是耶稣的衣服。我们应该像耶稣一样,尊重民间天主教信仰的宗教表达方式,但同时也应该像耶稣一样,想办法帮助这些人去发现他们信仰中更深的层面。

    5.33信心和奇迹:谁应该为奇迹负责?奇迹到底是来自请求奇迹者的信德,还是行奇迹的基督?如果奇迹只是靠着人们的信心,那么请求天主治疗的善男信女与去求任何神医者,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后者的情形来说,只要当事人能说服自己就够了,行奇迹者不是特别重要。

    当然,那些前来请求耶稣的人,离承认他为天主子还差得远,但是他们深信天主将透过这位先知和圣人,带给他们祝福。这种信心为他们做了接受身体和精神医疗的准备。天主如何能医疗放弃希望的人?然而,在这个事件中最突出的便是基督的力量:耶稣察觉到他身上散发出治愈的力量。

    你的信德救了你:耶稣说,信德“救了”你,而不是“治愈了”你。因为这个女人冒了一切的危险,最后终于了解到天主是如何爱她。

    5.35耶稣与一位年轻女孩的死亡相遇,召唤她复活。雅依洛是会堂的管理者,也就是负责犹太团体当地事务的人。

    我们也会请求天主治愈我们,但是我们不敢请求天主让死者复生,因为我们认为死亡是人类最后不可超越的界限。但是耶稣想要告诉我们,不论是自然规律,还是命运,都无法阻碍天主的爱。

    5:38有人痛哭,有人哀号:在耶稣的时代,在丧礼上有雇用专业哭丧人和乐师的习俗。在现代的丧礼中,我们依然用冗长的讲话和仪式来装饰死亡,因为死亡给我们带来震撼和不安,并破坏了我们表面的平静。耶稣自己没有受我们错误观念的欺骗。

    5:39小女孩并没死,只是睡着了:她当然已死了,于是众人嘲笑耶稣。耶稣把人群都请出去,只带着孩子的父母进去。因为他们以信德来求,所以他们能理解耶稣所行的奇迹。

    “小女孩,听我的,起来!”:从耶稣死后的第一刻起,耶稣的门徒就用“睡下”与“起来”形容死亡与复活。他们相信天主之子耶稣经由复活,已战胜了死亡(格前15)。现在有很多教友已不信复活了。那可能是由以道德为前提的宗教教育带来的后果,而不是以听从天主圣言为前提。
马尔谷福音 第六章
    先知在本乡

    1耶稣从那里出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门徒们跟随着他。

    2遇上安息日,耶稣在会堂讲道施教。众人听了都觉得很奇怪:“他从哪里得来的这一切?这是怎么样的智慧?使他竟能行如此的奇能?

    3这人不就是那个木匠吗?他不是玛利亚的儿子,雅各伯、若瑟、犹达和西满的兄弟吗?他的姊妹不是我们的同乡吗?”他们便对他起了反感。

    4耶稣对他们说:“先知只在他本乡、本族、本家里得不到尊敬!”

    5他在那里没有行什么奇迹,只为几个病人覆手治病。

    6他对他们的无信德感到惊异。

    耶稣派遣十二宗徒

    耶稣就往四邻乡镇周游讲道去了。

    7他召来十二宗徒,开始派他们两个两个的出去,赐给他们制服不洁恶魔的权柄。

    8他吩咐他们除了棍杖外,什么都不要带:不要带干粮,不要带包袱,也不用带钱,

    9只要脚上穿双鞋,不要带两件内衣。

    10他又说:“若哪家开门欢迎你们,你们就住下来,直到离开的时刻。

    11要是人家不愿接待你们,不想听你们的道理,你们就离开那里,跺跺脚上的尘土,作为反对他们的证明。”

    12于是,他们就这样出去传道施教,呼唤人们悔过。

    13他们驱除恶魔,并且给病人傅油,治愈了很多人。

    若翰之死

    14黑落德王这时已听说了耶稣的事,因为他的名声很大。有人说:“那是洗者若翰死后复活。所以那些奇能才展现在他身上。”

    15另外有人说:“他是厄里亚。”还有人说:“他是一位先知,如同古时的先知一样。”

    16黑落德听了却说:“我斩首的若翰,现在又复活了!”

    17原来黑落德为了他兄弟斐理伯的妻子黑落狄雅的缘故,逮捕了若翰,把他绑起关进监狱,因为黑落德娶了这女人为妻,

    18而若翰曾对黑落德说:“你无权占有你兄弟的妻子。”

    19黑落狄雅便对若翰怀恨在心,想害死若翰,但又无从下手,

    20因为黑落德敬重若翰。他知道若翰是一个义人、圣人,所以他护着若翰。听他讲道时,虽然深感不安,但仍乐意听讲。

    21黑落德生日那天,黑落狄雅的机会来了。黑落德宴请了部属大臣,军官和加里利的权贵乡绅。

    22黑落狄雅的女儿进来献舞,深得黑落德和在座来宾的欢心,国王便对这女孩说:“你跟我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23他还发誓说:“即使你要江山的一半,我也赏给你。”

    24这女孩出去和母亲商议:“我该要什么?”她母亲说:“洗者若翰的头。”

    25女孩立即回到黑落德跟前请求说:“我要你马上把洗者若翰的头,用盘子盛来给我。”

    26黑落德王就十分为难,可是他已当着宾客的面发了誓,便不好拒绝。

    27于是就派了侍卫,下令把若翰的头送来。侍卫就去监狱斩杀了若翰,

    28将若翰的头放在盘子上,端给女孩;女孩接过给了她母亲。

    29若翰的弟子们听到这消息,就前去收殓了他的尸体,把若翰安葬在墓穴里。

    30宗徒们回到耶稣身旁,向他汇报他们所做与所教的事。

    31耶稣对他们说:“走!我们去一个安静的地方,你们休息一会吧!”这是因为有很多人跟随着他们,以至于他们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

    32于是他们坐船离开,想找个安静的地方。

    33但是好多人看见了,都知道他们往哪里去,各处来的人就奔跑前往,竟然比他们提前到达那地方。

    第一次增饼

    34耶稣下了船,看见这么多人,就心生怜悯,因这些人像是没有牧者的羊群。他就开口教导他们许多事。

    35天色已晚,门徒们上前对他说:“此地荒凉,时间已晚,

    36你让群众散了吧,好叫他们到附近的村舍买点东西吃。”

    37耶稣回答说:“你们给他们些吃的吧!”

    他们说:“你要我们去买两百块钱的饼给他们吃吗?”

    38他就问:“你们有多少饼?去看看!”他们查看一下,说:“五个饼,还有两条鱼。”

    39于是耶稣吩咐大家一组一组地坐在草地上。

    40众人就五十或一百地分头坐在草地上。

    41耶稣拿起五个饼和两条鱼,举目望天,祝福了,再掰开了交给门徒,叫他们拿给众人;他把两条鱼也分给大家。

    42所有的人都吃了,而且吃饱了。

    43最后还剩下十二筐碎饼和碎鱼。

    44吃饼的男人就有五千。

    耶稣行于水面

    45耶稣一边遣散群众,一边催促门徒们登船离岸,往贝特赛达驶去。

    46把众人打发走之后,他便上山去祈祷了。

    47夜幕低垂,小船驶远,耶稣独自留在山坡上。

    48他看见门徒们很吃力地摇着浆,因为当时正是逆风。在拂晓前,耶稣行于水面,向他们走去,就要超过他们了。

    49门徒们见他走在水面上,都以为是鬼怪,就惊叫起来。

    50因为大家见他如此,都很害怕。耶稣马上跟他们说:“镇定点,是我,别怕!”

    51然后他上了船,风就止息了。他们心里十分惊奇,

    52因为他们到现在还没弄明白那分饼的事,他们的心神还是蒙蔽的。

    53他们渡过了湖,来到革乃撒勒,把船靠岸拴好。

    54刚从船上下来,人们就认出了耶稣。

    55他们就跑遍那地区(宣扬耶稣到来的消息)。

    人们听说耶稣在哪里,就把病人用榻抬往那地方。

    56不论耶稣在城里,还是乡下或小村子,人们把病人带到广场上,恳求耶稣允许他们触摸他的衣服。凡摸到的人,病都痊愈了。

    ——————————————————————————————————————————————————

    ●●●注释:

    6.1耶稣的智慧

    耶稣的兄弟姊妹是指他的亲戚和纳匝肋的熟人:见谷3:31的注释。

    他从哪里得来的这一切?这是怎么样的智慧?这是不是指耶稣曾经到过别的国家?见玛2:23的注释。

    因为他一直和家乡人住在一起,从来没有展现出任何非凡之处,因此他们对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名扬加里利感到惊讶。事实上,他们不了解他。我们不是也常常以为了解自己的邻居吗?

    6:3这人不就是那个木匠吗:福音所用的词是工匠,并没有更进一步的细分。巴勒斯坦一带最初的基督徒宣称耶稣是一位木匠。

    6:4先知只在他本乡、本族、本家得不到尊敬:人们和耶稣生活了那么久,认为他一如常人。他们怎么能够对他表示尊敬,怎么能对他有信心?

    一种特殊的智慧:许多人说因为基督是天主,因此他无所不知,但神圣的知识其实就是天主本身。天主在瞬息间了解一切,而且没有终止,这便是永恒。另一方面,人以意念思考,而且人类的思想受时间限制。为此耶稣从出生开始便去学习体验和发掘内心世界。但是他很清楚自己是圣子,虽然他用语言去思考或表达这点。

    耶稣从玛利亚、若瑟和纳匝肋的乡人那里学到人类的经验。耶稣也从圣经和族人的文化中汲取智慧。天父赐给他圣神,使他可以像天主一样判断,并且从一切事物中认识天主。对他(对我们也一样)重要的不单是反思或累积经验,而且以宽容的心感念所发生的一切。耶稣受到圣神的启示,在生命实体中发掘了一种新的觉醒:这便是智慧。

    6.7使命

    见玛10:5;路10:1;玛28:16的注释。耶稣以组织一个遍布全省的传教团体开始他传教生涯的第三阶段,以前宗徒们只是陪着耶稣,现在耶稣派遣他们先他而行。

    耶稣是一位教育家。他不仅教导他的追随者,他还让他们参与他的使命。他的宗徒们必须宣讲自己的信仰,并像师傅一样治病救人。他们这么做,便是把所发现的天国具体化。门徒应该是最先相信他们自己所宣讲的:天主自己临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我们必须天天更新生活,信赖天父的恩宠,保持悟性,不要害怕,要感受天主的使命和力量。

    当时,油只是作为一种药材,但耶稣给了它一个崭新的概念:治疗不单带来身体的健康,它也是精神治愈的标志,更是子民与天主和好的象征。

    耶稣着意组织信徒团体的愿望已在此呈现出来了。他派遣门徒两个两个地出去,所以福音不会只从一个人口中传出,而是整个团体对同一个使命的表述。耶稣告诉他们:与一个家庭一起住在一个屋檐下。这样,家庭就如同一个中心向四周散发光芒。

    6.14黑落德敬重若翰:但黑落德已被自己的社会环境和罪恶所囚禁,作为加里利的君王,他的丑恶行径已成公开的反见证。通读圣经,我们看出先知们对操纵权力者的责任特别强调。如果他们想领导人民,那么他们自己的生活必须是人民的榜样。洗者若翰定要谴责黑落德的不忠,否则他也无法宣讲正义。宣讲天主圣言的人,对君王和平民一视同仁。

    黑落德王:这是指黑落德•安提帕,是耶稣出生时在位的黑落德之子。

    6:14有人说:“那是洗者若翰死后复活”:人们认为若翰是一位殉道的烈士,也相信他会死而复生来惩罚黑落德。有人把若翰和耶稣联想在一起,然而耶稣却行了若翰所不曾行过的奇迹。另有些人认为耶稣是若翰复活的显现。

    6.30宗徒感到筋疲力尽。旅途尽头,他们必须休息并且更深入地回顾他们的经验。耶稣教导他们,也帮助他们回顾他们所看到和所做的一切。

    有很多人跟随着他们:在门徒走遍加里利的村庄之后,许多人聚在一起想要知道是谁派遣他们,于是群众走向耶稣。

    6.34就心生怜悯:旧约展现出天主作为天父的怜悯心,但是现在耶稣以不同的方式表露了天父的怜悯之心。直到圣子来到人间和我们分享一切,使自己成为穷人中的穷人,能和人们有同样的感觉,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赐给人们圣言和慈悲的行为,人们才会真正了解天主的慈悲。

    耶稣的这种怜悯之心又使我们认识到,除非教会能深深根植于社会的贫困阶层,否则基督教对穷苦大众的承诺就不能完全实现。

    6:34因这些人像是没有牧者的羊群(户27:17;依40:11;则34;匝11:4-17;12:8):这是指还没有找到真正团体的人。因此耶稣对他们心怀怜悯。

    先知厄则克耳曾指责以色列的君王们,没有做好的牧羊人。如果是今天,他很可能会谴责教会,没有在社会中做牧羊人和先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等待神职人员或几位精选出的平信徒的倡导才能建立新团体呢?为什么我们显得那么胆怯犹豫,不敢向“教会之外的人”宣证信仰之光?不肯让他们在群体中或团体里寻获这伟大的财富?

    他就开口教导他们许多事:耶稣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也就是福音的内容。耶稣以先知的目光,透射每个人的良心,告诉每个人真正问题的所在。他说话就像先知一样,从来不用个人的问题来孤立某个人,因为个人的成长必须与其环境的更新齐头并进。

    耶稣看到他们因困难而苦恼,他就赐给他们“希望的征兆”,鼓舞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总是可以立即做一些事情来鼓舞自己,而且在我们给自己打气之前,天主已赐给我们爱的征兆,说明他永远不会抛弃我们,我们要全心信赖他。

    6.35圣经告诉我们,我们的食粮和圣言来自天主之口(申8:3),在给予食粮的行动中,耶稣证明了他的话就是天主的圣言。天主将食粮赐给他的子民(出16;咏72:16;81:17;132:15;147:14)。

    “由天主口中来的”(申8:3;智16:26;玛4:4):以旧约为背景,这段叙述证实了耶稣是先知预言的牧人。

    坐在草地上(咏23)……吃饱了(“感到很满足”咏78:29):群众聚首共餐的景象,正是耶稣以天主家庭的盛宴,团结人类的天国图像(路14:15)。

    举目望天:耶稣的这个举动,不同于圣人或先知在这种场合用的祈祷,而是表达了他与天父的特殊关系。

    耶稣是人性必需的食粮(若6)。天主已经赐给地球上的人类所需的食物和发展,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倾听圣言,我们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世界财富分配的难题。信赖天主的许诺,是唯一可以用来对抗自我主义和不平等的特权的力量。只有这样,食物、和平和自由才会属于每一个人。

    因此耶稣对那些缺少领袖关心的群众产生怜悯之心。这些群众没有顾虑到食物,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而他则向他们传播可以把人们从盲目和虚空中解放出来的天主圣言。耶稣,这位牧人和生命真正的食粮,赐给他们食物,并为他们分配共享。

    6.45耶稣催促门徒们登船离岸:为什么呢?若望福音对此有所解释(若6:15)。因为人们被奇迹感动,希望耶稣做天主所派遣的国王和解放者,连他的宗徒们都热切希望事情能如此发生。他们的心还是迟钝的。实际上增饼这个奇迹的意义是:耶稣是天主许诺很久的牧人。但是人们却全然以政治意义来加以诠释:期望天主所许诺的解救会是对一个民族的解救。
马尔谷福音 第七章
    真正的干净

    1在耶稣四周,聚集了法利塞人和来自耶路撒冷的经师。

    2他们看见耶稣的几个门徒用不洁的手吃饭,即没洗手吃东西。

    3法利塞人和所有的犹太人,都谨守祖先传统,餐前定要仔细洗手。

    4从市场上回来后,若不先行沐浴,就不进餐用食。他们还拘守奉行很多类似的传统:比如怎样擦洗杯子、罐子和铜壶。

    5所以法利塞人和经师都问耶稣:“为什么你的门徒不遵守祖先遗训,用不洁的手拿东西吃呢?”

    6耶稣回答说:“做作的人!依撒意亚在他的记载中说得真对:这民众用嘴巴来光荣我,他们的心却离我很远。

    7他们对我的祭拜,不值一提。因为他们教训人的典章只不过是人的法规而已。

    8你们忽略了天主的诫命,只拘守人的传统教条!”

    9耶稣又说:“你们竟然放弃了天主的诫命,为抓住不放你们自己的传统!

    10梅瑟已说过:孝敬你的双亲。又说:咒骂双亲的,就该处死。

    11而你们却说:人可以对父母说:‘那该供养你的,我已把它当作科尔班(奉献给天主的财产)了。’

    12如此一来,你们就不必再奉养父母亲了。

    13其实你们是废弃了天主的话,而追随了你们自相传授的传统。你们还做了许多诸如此类的事!”

    14耶稣又叫过群众来,对他们说:“好好地听,要弄明白。

    15不是由外进入人内的,使人肮脏。而是从人内心而来的,方使人肮脏。

    16愿有耳能听的,听吧!”

    17耶稣离开群众,回到屋里,门徒问他这句话的含义。

    18他说:“你们也如此心智闭塞吗?难道你们不明白:凡是由外进入人内的,不能使他污秽!

    19因为这些东西进不到他心里去,只经肠肚,再成了废物排出去。”

    耶稣这样说是指一切的食物都是洁净的。

    20他又继续说:“由内心而来的,才会使人污秽不洁。

    21因为恶念是从人内心产生的。

    22邪淫、偷窃、谋杀、奸淫、贪财、恶毒、诡诈、放荡、嫉妒、毁谤、骄傲和狂妄,

    23所有这些来自内在的恶念,才会使人污秽不洁。”

    治好外邦人的女儿

    24耶稣离开此地,往提洛境内去。他走进一户人家,并不想让人认出他,但终是藏不住。

    25很快来了一个曾听说过他的妇女,她的女儿被恶魔附身。她遂跪伏在耶稣脚前。

    26她是外邦人,出身叙利亚的腓尼基。她恳求耶稣驱除她女儿身上的恶魔。

    27耶稣说:“应先让孩子们吃饱。拿孩子的饼扔给小狗吃是不对的!”

    28但那妇人说:“主!小狗也能吃孩子们掉在桌子底下的碎渣。”

    29耶稣说:“因为你这句话,你可以回家了,恶魔已从你女儿身上离去了。”

    30那妇人回到家,见女儿躺在床上,恶魔已离去。

    治好一位聋哑人

    31耶稣又动身,从提洛经过漆冬,沿着加里利湖边,来到十城区一带。

    32这时,有人给他带来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求耶稣给他覆手。

    33耶稣带他离开人群,用手指按住这人的耳朵,又用唾沫抹他的舌头。

    34然后他望天叹息,对他说:“厄法达!”就是说:“开了吧”!

    35立刻,那人的耳朵开了,舌结也解了,他立即能清楚地说话了。

    36耶稣嘱咐他们千万别跟其他人宣扬这事。但他越叮咛,他们越加到处宣扬。

    37大家知道后都不胜惊奇,说道:“他所做的事真奇妙,他能让聋子听见,哑巴说话呢!”

    ——————————————————————————————————————————————————

    ●●●注释:

    7.1传承和传统:任何团体,包括教会都必须有传统和习惯才能得以维持。但即使是好的传统,也是人立出来的。例如弥撒的举行仪式、庆典、九日敬礼等等。过去所有的教宗、主教和教友团体所做的,都可以被另一个教宗、主教或是教友团体转变。因为这些是可以被改变的,由此我们便知道这些并不一定是绝对必要的。

    不变的是天主的教诲。哪里可以找到天主的教诲呢?在圣经和耶稣的教诲中。还有一种理解耶稣的方法,即宗徒们所做的,这就是宗徒们的传承,宗徒所建立的教会便要保护这传承,即他们的精神。我们不要将天主教的各项传统和教会的传承混为一谈。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努力理解教会的精神和传承,而是抓住老旧不良的传统不放。为什么今天当教会将自己从这些过时的惯例仪式中解放出来时,有那么多基督徒感到愤慨呢?耶稣告诉我们:他们墨守这些仪式惯例是因为他们无法信。

    讲求形式的、表面化的宗教取代了他们的真正信仰。他们紧紧抓住这些不放手,是因为这些是他们仅有的东西,如果他们失掉了这一切,天主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有意义了。

    7.14洁净与不洁:对此,犹太教育有一项重要仪式,便是保持自己的洁净。人若没有受过取洁礼,就不能参加礼拜仪式。“洁净”这个词的意义和我们所理解的有所不同。

    洁净的人是指没有做过律法禁止的事情,没有受到污染的人;即使是不慎被沾染也被视为不洁。比如,猪肉和兔肉被视为不洁,所以不能拿来吃;行经中的女人或是有痔疾的人,在一段日子里被视为不洁,人们甚至不能碰触他们;麻疯病人在治愈前都被视为不洁;如果虫子掉进油里,油就成为不洁,必须倒掉。

    即使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污染,那受染的人还是必须使自己洁净:通常是用水,有时候则是付钱买牺牲祭品。

    在一段时期里,这些律法有助于促进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们也保护了生活在外邦人(不信天主的人)中的犹太人的信仰。如果他们和异教的人住在一起,和他们交朋友,甚至模仿他们的作风习惯,那么他们怎么能持守对唯一天主的信仰呢?而如今有这么多宗教仪式要遵守,犹太人便不得不与那些在信仰和生活方式上都不同于己的人分开。

    耶稣除去了这些仪式的神圣意义,因天主所创造的万物中没有什么是不洁的,接触病人、尸体或是血污的东西不会冒犯天主。天主并不管我们吃了什么。罪恶总是来自内心,而非我们无意所做的事。

    圣经教导了洁净与不洁这些观念,但是这些律法是千百年前所写的,并不是圣经所说的一切,不是在任何时代都妥当的。天主通过圣经的教诲,来教育他的子民,但是天主一开始颁布的法令,适合当时原始未开化的人,对于一个已有了宗教基础的团体来说,则不必要了。

    圣经中有些事情似乎是互相矛盾的,这是因为它们是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因此,没有教会的协助,我们无法了解圣经的真正意义。

    对基督徒来说,采取素食主义的生活方式很合理,因为基督徒团体把禁烟酒看作是帮助那些有不良嗜好的人的一种证明。但是我们不能说这是我们信仰的一部分,也不能去判断那些不赞同我们的人。否则便会削弱超越于“饮食”问题之上的基督救恩的超然基础(罗14:17)。

    7.24信仰其他宗教的人

    当耶稣和权威人士有了冲突时,他必须离开,在加里利的边境漫游。在那里他受到的监视比较少,也比较容易逃脱。此事发生在提洛,提洛是被叙利亚和腓尼基这些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占领的省份。

    犹太人从未理解,天主拣选他们为他的子民并不是要他们轻视其他民族。作为真正信仰的承受者,迫使他们避免被其他宗教所侵蚀,但实际上,这也使得他们越发不能理解所有外来的事物。

    对他们来说,世界一分为二:“子民”(犹太人)和“异邦”(所有其他民族)。天主好似除了让“异邦人”感觉到他正义的重手之外,没有必要照顾他们。当时的犹太人根本不想我们今天所思考的问题:天主如何对待并拯救所有那些未曾听到他圣言的人呢?

    因此,腓尼基人(也被称为希腊人,因为与说希伯来文相比,他们更愿讲希腊话),虽然与犹太人住得很近,却和他们非常疏远。

    虽然耶稣来临是为救赎所有的人,天父还是安排他不要走出自己的国家。但是偶而他也会遇到外邦人,并且曾不只一次地称赞了他们的淳朴和信仰。

    福音没有记录下耶稣的一切言行,但就现有的来看,他并没有提出“改变某人的宗教”的要求,或是恐吓威胁那些走不同道路的人。耶稣让他们走自己的路,而由天父来引导他们。他所恳请他们的是一同感谢唯一的天主,并展示给他们:天父通过他的圣子,与他们是何等接近。天主希望救赎所有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引导人们走同一条道路。有些人认识并相信天主;有些人却没有得到信仰的恩赐,然而他们都凭良心一起生活和工作,协力创造一个更值得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最后他们将一起得到救赎。

    耶稣用这个人人皆知的表示犹太人轻蔑姿态的谚语来回答这个痛苦的女人。他这么说是要考验这个女人的信仰:如果看来连天主都要拒绝她了,她是否还会坚持?

    7.32求耶稣给他覆手:是一种召唤神力的方法,但是耶稣没有必要去祈求。他以他的姿态表明,在他之内,在他作为人的本身之内,有着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健康和财富,他将这个传给了生病的人。

    耶稣深深地叹口气(8:12):为什么呢?因为在他面前的这个人,正是一个有眼睛有耳朵,却看不到也听不到的典型。人们将聋哑的人带到他面前,要求他给予治疗,但是他们自己依然是聋哑的。

    7:36耶稣嘱咐他们千万别跟其他人宣扬这事:耶稣与一个“奇迹运动”的组织者是多么地不同啊!一项意外的奇迹可能有助于我们发现天主爱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开始等待奇迹的发生,我们则背离了福音。魔鬼深知这一点,因此它在沙漠中诱惑耶稣(玛4:6):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行奇迹吧!我可以帮助你,而且我知道有些政治团体对传播这样的宗教非常感兴趣,这些团体习惯付钱做广告,或给布道家!
马尔谷福音 第八章
    第二次增饼

    1过了没几天,又有一大群人聚在耶稣周围,他们没有东西吃。耶稣叫来自己的门徒,对他们说:

    2“这些人让我于心不忍。他们跟着我已经三天了,却没吃过什么东西。

    3若我打发他们空着肚子回家,恐怕他们会晕倒在路上,因为有些人从很远的地方来。”

    4他的门徒回答他说:“在这样荒凉偏远的地方,到哪里去弄饼给他们吃?”

    5耶稣问:“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七个。”

    6于是,耶稣吩咐群众都坐在地上。他拿了七个饼,祝谢了,掰开递给门徒,叫他们分发,他们就分给群众。

    7他们还有几条小鱼,耶稣亦祝福了鱼,叫他们也拿去分给大家吃。

    8大家都吃饱了,剩下的碎块收了满满的七篮子。

    9当时在场的人将近四千。耶稣打发人群回去。

    10他上船,同门徒们一块儿往达玛奴达去。

    天上的征兆

    11法利塞人来与耶稣辩论,他们想要为难耶稣,便向他要一个从天而来的征兆。

    12耶稣深深地叹口气,说:“为什么这一世代要求征兆呢?我切实告诉你们,决不给这世代任何征兆。”

    13他就离开他们,又上船往湖另一边去了。

    14门徒们忘了带饼,船上只有一个饼。

    15耶稣告诫他们说:“你们该谨慎,小心法利塞人的酵母,也小心黑落德的酵母。”

    16他们于是彼此猜想:是因为我们没有带饼吧!

    17耶稣知道他们的想法,就说:“你们为什么商量没有饼粮的事呢?你们怎么还是不懂,悟不出来呢?难道你们的心神还是闭塞的吗?

    18你们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到吗?你们难道不记得,

    19我把五个饼分给五千人吃,你们收了多少筐剩余的碎渣了吗?”他们回答说:“十二筐”。

    20“还有,我分了七个饼给四千人吃,又剩下多少篮的碎渣呢?”他们回答:“七篮。”

    21耶稣说:“那么你们还不明白吗?”

    治愈贝特塞达的瞎子

    22他们抵达贝特赛达时,有人带来一个瞎子,求耶稣触摸他。

    23耶稣拉着瞎子的手走到村外。他吐了唾沫抹在瞎子的眼上,再为他覆手,问他道:“你看见了什么吗?”

    24那人抬起双眼说:“我看见的一定是些人,好像树木在移动。”

    25耶稣又举手覆在他眼睛上,瞎子就复明了,能清楚地看见一切。

    26耶稣叫他回家去,并嘱咐说:“不要回村子里去了。”

    伯多禄的信德

    27耶稣和门徒们动身,前往斐理伯的凯撒勒雅附近的村庄去。在路上,耶稣问自己的门徒说:“人们说我是谁?”

    28他们回答说:“有人以为你是洗者若翰,有的说你是厄里亚,还有的以为你是先知中的一位。”

    29耶稣又问道:“你们呢?你们认为我是谁?”伯多禄回答:“你是默西亚。”

    30耶稣就警告他们不要跟任何人提有关他的事。

    31耶稣开始教导他们:“人子要受很多苦,他将被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弃绝,且要被杀害,但第三天他要复活。”

    32耶稣毫不隐讳地说了这些话。

    伯多禄拉他到一旁,开始劝谏。

    33耶稣转过身来,看着他的门徒们,斥责伯多禄说:“退到我后头去,撒殚!因为你所想的,不是天主的想法,而是人的念头。”

    背起你的十字架

    34耶稣叫群众和门徒们前来,他说:“那愿意追随我的人,就该舍弃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随我。

    35因为凡想救他自己生命的人,反而会丧失生命;但那为我和福音而奉献生命的,必会获得生命。

    36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毁灭了自己,为他有什么好处呢?

    37人还能以什么代价来救赎自己呢?

    38谁若在这邪淫罪恶的世代中以我和我的话为耻,将来人子在他父的光荣中偕同诸天使来临时,也将以他为耻。”

    ——————————————————————————————————————————————————

    ●●●注释:

    8.1有些人觉得第二次增饼只是第一次的重复。事实上,两者有所不同,意义也不相同。第一次,是在提庇黎雅和葛法翁之间(正好是耶稣在加里利工作的中心),人数较多,心情也较为迫切,他们走向耶稣,希望耶稣成为他们的解救者(若6)。

    耶稣拒绝了,但是稍后的那天下午,他行了增饼奇迹,这是一个很清楚的征兆,说明他是先知所预言的默西亚。第二天,轮到耶稣要求他们接受他的真正身份时,分裂产生了(若6:60)。

    后来,耶稣去了居民大部分是外邦人的加里利边界。他们也想要听耶稣讲道。因此,在湖岸的另一边,即东部,耶稣给他们饼吃,当作告别的餐宴,他们穿过沙漠地带,追随耶稣已整整两天了。

    两次增饼事件的不同,不仅在于饼的数量和参加的人数上,还有许多细节表明了它们之间的差别:第一次奇迹发生在犹太人中,而第二次则是在希腊人中,对犹太信仰来说是外邦人。如谷6:43中所提到的“筐”,是指犹太人用柳条编的硬篮子,而8:8中的“篮子”则是指希腊人用的可折叠的袋子。

    耶稣两次增饼:这是给人印象最深的奇迹之一。增饼奇迹,在福音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若望福音第六章中得以展开论述。事实上,对犹太人和外邦人同样显明耶稣力量的这一奇迹,以它丰富的内涵强调了默西亚的一个基本特征:他用好的食粮喂饱饥饿的人,他为信徒做准备,在圣祭中欢迎他这生命之粮。亦请参见玛15:29的注释。

    8.11见玛16:1的注释

    法利塞人

    法利塞人没有看到耶稣传教的果实。他们没有看到人们得受抚慰,并开始了一种较好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看到那些找到了希望和信仰的人。他们没有看到天主是怎样拯救穷人的。福音书中从头到尾,耶稣与法利塞人始终处于对立面。法利塞人是一个受尊重的强大的团体,在犹太社会中处于最显著的地位。然而他们却顽固地反对耶稣。如果耶稣是降临在我们这个时代,难道不会冒犯某些最强大的宗教团体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利塞人是虔诚的,而且他们那种虔诚的方式,始终存在着,并将继续存在下去。我们可以把这团体想像成一个严肃的人,他察觉到为天主服务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享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受过良好教育,因此他决定为天主工作,特别是去引导他人:罪人、能力不足或是教育不足的人。

    法利塞人愿意为天主服务,但是却认为天主必须承认他们的侍奉,并给予酬报。法利塞人希望没有对天主负债,因此小心地不让自己陷入罪恶之中,因为他们不喜欢处在需要天主原谅的境况中。

    而事情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出错的。因为人除非能发现自己的贫乏和弱点,否则无法和天主会面,即使是有钱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亦然。当我们感到与最穷困的人,和罪人合为一体时,才会体验到天主的慈悲,并开始全心顺从地爱他。

    8.14耶稣告诉门徒们要小心法利塞人的精神,即别让自己成为法利塞人。但是他们没有听,而把精力都放在食物上了。

    耶稣说:“小心法利塞人的酵母”,意思是指他们的教诲(玛16:12)。耶稣担心他的门徒们都是普通人,可能会被法利塞人的知识和声名吸引。因此警告门徒们:这些人将信仰建筑在错误的基础之上。

    在对圣经的普通理解上,耶稣同意法利塞人的观点,但对于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精神,却不赞同。作为“老师”,他采用的是一种与法利塞人截然不同的方式。他并不高高在上地教导人,而是自己先做团体中的普通一员,并通过行动培训他们。他让他们反思所看见的和所做过的,尤其是思考当他们与耶稣一起工作时,天主对他们做了些什么。

    8.22一个天生的盲人复明时,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逐渐地使眼睛集中在事物上,才能理解他这双新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便是耶稣再度把他的手放在盲人眼睛上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也可用在精神领域中:耶稣并没有让我们一下子就看清一切,皈依是一步一步实现的。

    不要回村子里去了:如果这样做了,那么,所有的人都会去找耶稣,想要看他、触摸他,并要求奇迹。而耶稣来是为了和人群有一次真正的会面。

    8.27基督——人子

    福音在此已经预言了悲剧的结尾。宗徒们也第一次开始思考他们的师傅到底是谁。

    你是默西亚:默西亚即希腊单词中的基督。两者的意思都是:“受傅者”或“神圣的”,这个词特指人们长期等待的救世者。宗徒发现耶稣便是基督、解救者,但是他告诉他们:人子要受很多苦。

    耶稣为什么自称为“人子”?理由有两个:第一,因为圣经中有一处提到人子光荣地从天上而来,审判所有的人并统治万国(达7:13)。再者,因为耶稣是背负了人类命运的完人。

    耶稣必须遭受苦难,因为这是全人类罪人的命运。他必须遭受苦难,受到权威当局的拒绝,因为这是宣讲真理的人之命运。他必须自由地赴死。因为自我牺牲是拯救世界的唯一方法。

    8.34舍弃自我是必须的:

    -舍弃自我,如亚伯郎,在老年时前往异乡。

    -舍弃自我,如梅瑟,同意成为不负责任群体的领袖。

    -舍弃自我,如玛利亚,走入一条没有人能理解或帮助她的道路。

    -舍弃自我,脱离短暂的生命,好让自己由天主获得重生,如殉道者依纳爵。他被判处让狮子吞食,却说:“我是天主的麦子,但愿野兽的牙齿把我磨成基督的纯饼。我的欲情被钉死,世俗的火烧不着我,我的体内有一股喷泉,自内心向我低诉:去天父那里。”

    -如南郭子綦的“丧我”经验:“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庄子•内篇•齐物论)

    背起他的十字架跟随我:耶稣告诉我们追随他,便是跟随他走通往十字架的同样道路。为了要达到成熟,舍弃我们的生命是必要的。换句话说,为了某种高尚的原因,我们必须有所冒险,而不应顾虑我们自己的前途;我们必须找到一种能帮助我们爱的生活方式;我们也要宽容、接受旁人认为我们的一生是失败的想法(路17:33;若13:23-25)。

    背起我们的十字架,安然地接受天父每天要我们所作的牺牲,我们也会得到一些比我们所牺牲的更为神奇的东西:那便是内在的自由与深远的快乐(谷10:30)。

    想想耶稣所说的话:“来自我,为了我。”而不是“来自天主,为了天主。”因为天主已经以耶稣的身份前来敲我们的门,并向我们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

    谁若以我和我的话为耻:遵从基督圣言的信徒毫不畏惧将受到的质问,他们会受到自称是基督徒的人的无情攻击。因为我们生活在一群“不忠的人”之中,也就是那些口头上虽然没有否认天主,但实际上却侍奉其他神的人(玛16:24;若8:42)。
马尔谷福音 第九章
    耶稣显圣容

    1耶稣接着对他们说:“我切实告诉你们,在这里的人当中,有些还没有死,就能看见天主国带着威能降来。”

    2六天后,耶稣带着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单独领他们上了一座高山。耶稣在他们面前变了容貌。

    3他的衣服洁白发亮,世上没有人能把布漂得那么白。

    4厄里亚和梅瑟也显现给他们,正在和耶稣说话。

    5伯多禄开口对耶稣说:“拉比(希伯来文指老师)!我们在这里真好,我们就去搭三个帐篷,一个给你,一个给梅瑟,一个给厄里亚。”

    6其实,他已吓得不知该说什么。

    7这时,云彩将他们弥漫包围,有声音从云中发出:“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从他!”

    8忽然间,他们环顾四周,谁都不见了,只有耶稣和他们在一起。

    9下山时,耶稣嘱咐他们,不要跟人说起在山上看到的事,一直要等人子从死者中复活后。

    10他们谨守嘱咐,但又彼此议论“从死者中复活”是什么意思。

    论厄里亚

    11于是,他们遂问:“为什么律法经师说,先来的该是厄里亚?”

    12耶稣回答说:“厄里亚该当先来,使一切就绪。但经上关于人子受许多痛苦,遭轻慢的事,是怎样写的呢?

    13我告诉你们,厄里亚已经来了,人们随心所欲地对待他,就如经上有关他的记载一样。”

    附魔的孩子痊愈了

    14耶稣回到门徒那里,看见一大群人围着他们,经师们和他们正在争论。

    15他们看见耶稣来了,好不吃惊!都跑去问候他。

    16耶稣问他们:“你们和他们在讨论什么呢?”

    17人群中有个回答:“老师!我将家中被哑魔附身的孩子带来见你。

    18哑魔一抓住他,就折磨他,让他口吐白沫,牙关紧咬,全身僵硬。我求你的门徒替这孩子驱魔,可是他们却做不到。”

    19耶稣回答:“没信德的世代啊!我要跟着你们到什么时候呢!我要容忍你们到几时呢?把他领到我这里来吧!”

    20他们把这孩子带来,一见到耶稣,恶魔就摇动,使孩子痉挛。孩子便在地上打起滚来,口吐白沫。

    21耶稣问孩子的父亲:“他这样有多久了?”父亲说:“从他很小的时候起,

    22恶魔就多次把他投进火里或水塘里,要害死他。你若能,就可怜我们,帮助我们吧!”

    23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为相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

    24孩子的父亲立刻说:“我信,但我的信德脆弱,请帮助我相信吧。”

    25耶稣见人越来越多,就喝斥恶魔道:“又聋又哑的恶魔,我命令你:离开这孩子,永远不准再回来!”

    26在这一刻,恶魔在孩子体内摇晃,大叫一声,出去了。孩子好似死去了一般,很多人就说:“孩子死了!”

    27但是耶稣握起孩子的手,叫醒他。孩子就起来了。

    28耶稣回到屋里。门徒们私下问他:“为什么我们不能驱逐这恶魔呢?”

    29耶稣说:“只有用祈祷才能驱逐这类恶魔。”

    再次预言受难

    30他们离开那里,穿过加里利境内,耶稣不愿叫人知道他的行踪。

    31那时他指导他的门徒们,对他们说:“人子要落到他人手里,他们会杀害他。死后第三天,他会复活。”

    32可是门徒们不明白这番话,又不敢问。

    谁是最大的

    33他们一行人到了葛法翁,进入家里。耶稣问他们:“你们在路上争论什么?”

    34他们都不出声,因为在路上时,他们争论过“谁是最大”的问题。

    35耶稣坐下,叫来十二人说:“谁若想做最大的,他就得做众人中的最后一个,并做大家的仆人。”

    36接着叫来一个孩子,叫他坐在他们中间,他抱起孩子说:

    37“谁因我的名接待了这样一个孩子,就是接待我。谁若接待我,就是接待那派遣我的。”

    38若望说:“老师,我们见有人用你的名字驱魔,我们想阻止他,因为他不是我们中的。”

    39耶稣回答他:“别阻止他!因为没人用了我的名行奇迹,又转过来说我坏话的。

    40谁不反对我们,就是赞同我们。

    41谁看在你们属于基督的份上,给了你们一杯水,我切实告诉你们,那个人绝不会失掉他的赏报。”

    挖掉使你犯罪的眼

    42“谁若使信徒中任何一个卑微者犯罪失足了,倒不如用大石磨拴在他的脖子上,让他沉到海里去。

    43要是你的手使你犯罪失足,砍下它来!对你来说,只有一只手而得生命,比有两只手却入地狱,

    44进入那永不熄灭的火里要好得多。

    45若是你的脚使你犯罪失足,砍下它来!你缺了一条腿而得生命,总比有两条腿却入地狱更好。

    47若你的一只眼睛使你犯罪失足,把它挖出来!你一只眼进入天主国,总比有两只眼睛却入地狱要好。

    48地狱里的虫子不死,火也不灭。

    49火会将他们腌起来。

    50盐是好的,可是盐若失了咸味,你们还能用什么使它再咸呢?你们身上应当有盐的精神,并且彼此之间要和平相处!”

    ——————————————————————————————————————————————————

    ●●●注释:

    9.1耶稣显圣容是马尔谷福音的中心。

    事实上,这次显现是新约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东方正教的礼仪中,显圣容瞻礼占有头等重要的位置。

    变容虽然不是所有启示的顶点,却是概要。梅瑟和厄里亚,律法和先知的代言人,一言概之,作为整部旧约的代言人,他们将福音中的基督呈现给宗徒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正是这些宗徒将担负起宣讲福音的重大责任。

    如同梅瑟和厄里亚被天主引领到圣山得见他的荣耀(出33:18;列上19:9),宗徒们也被耶稣带领上了山。在那儿,耶稣向他们显示了自己的光荣。耶稣向他们宣告了自己的受难和死亡;日子已经来临,天父证实了他的死亡临近,并让他快乐地期待自己的复活。梅瑟和厄里亚是见证,从某一方面来讲,他们已逃脱了死亡(申34:6;列下2:11)。

    你们要听从他:宗徒们跟随耶稣一年多,而耶稣和天主子民的宗教领袖之间的误解也在加深。对宗徒们来说,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难道耶稣不是被误解的吗?难道天主子民不是和司祭、律法经师站在一边的吗?

    耶稣是谁?伯多禄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而现在是天父自己给予了答案。耶稣是天父唯一的爱子。耶稣是被拣选的,换言之,便是先知所宣告的救主(依42:1;路3:21)。天父的这一介入已如他过去对洗者若翰所做的:“听从他,因他是‘道’成为人,住在我们中”(若1:14;希1:1)。他是先知,其他先知所说的都只为预示他的到来(申18:17)。

    云彩将他们弥漫包围:这里所提到的云彩和圣经中好几处所提到的一样,都是暗指天主神秘的临在(出19;列上8:10)。

    耶稣为病人行奇迹,甚至超越了自然力量,显示了世界的秩序并不是永久不变的。现在窗帘已半开:宗徒们是不是会理解“人子”(耶稣对自己的称呼),他的复活已近了吗?要不了多久,他的同胞就会将他钉于十字架上;同样要不了多久,天父会赐给他等待着的荣耀。耀眼的云彩和令人晕眩的白衣裳,是让我们对耶稣的神秘有些外在的了解:他从死者中复活的那天,他的人性都将因神圣的能量而转变和扩展,如此他就可以把一切倾注于每一个人。

    9.11宗徒下山时,感到不安:“为什么梅瑟和厄里亚说耶稣的死亡迫近了?”他们不放弃自己错误的想法,并从圣经中寻找支持,因圣经说厄里亚必在默西亚降临之前重返人间,准备道路,因此他不应该遭遇任何反对力量(拉3:1;4:23)。

    但是耶稣再度重申了他已经说过许多次的话:他必须遭受弃绝。不能把圣经中所写的都按照字面来理解:厄里亚不会亲自从天而返,取而代之的是洗者若翰作为新厄里亚的降临(路1:16)。

    9.23为相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耶稣又回到了群众中,并再度遇见了不信的人。但是病儿父亲的祈祷是所有基督徒的祈祷的典范。我们以祈祷向天主求助,是因为我们有信德;而且在祈祷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信德是多么贫乏脆弱。

    为什么我们不能驱逐这类恶魔:宗徒们感到奇怪:难道耶稣没有赐给他们胜过魔鬼的力量?但是他们没有察觉到自己缺乏信德,而且很容易就忘了自己和他们的老师距离有多么遥远。“你们这些无信德的人!”耶稣这些严厉的话,便是针对他们而说的。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是伟大的信徒,但是实际上他们的信德却无法改变任何事情。

    只有用祈祷才能驱逐这类恶魔:福音中提到一些被魔鬼附身的人,可能只是心理上生了病,可以利用覆手来加以治疗(谷6:5),但是这个少年的情况不同。有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和耶稣一样,面对邪恶的力量,因此需要用祈祷来战胜这种力量。

    在马尔谷福音中我们只能找到四次和祈祷有关的经文,而且用墨不多。这是因为祈祷对犹太人来说是很熟悉的事情。

    那么,什么是祈祷呢?是把我们的精神引向天主。有无数种祈祷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精神朝向天主,可以使我们努力去接近他,并听从他:以圣咏和教会其它的祷词祈祷,默想玫瑰经,歌唱,阅读圣经……但是所有这些祈祷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上主赐给我们祈祷的精神,使我们在工作及完工时,依然在精神深处与天主沟通。

    在这几页中,耶稣显示给我们驱魔的方法,因为一旦恶魔知道我们决心跟随基督,便会千方百计地以各种障碍来阻止我们(玛12:43;13:19)。

    9.30耶稣的时间很有限。他现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预备宗徒团体上,他们将担负起极大的责任,来继续他的工作。他们还不理解耶稣的死难与复活,只有等事情发生后,他们才明白,他们宁愿不发问,也不想知道。这样使得耶稣非常孤立。

    9.33仆人

    宗徒们返回葛法翁,即他们传教之旅的中心,他们很可能住在西满(伯多禄)的家中。他们宣讲了天主的国,行了治疗的奇迹,也驱过恶魔。但是他们仍缺少最重要的一件:那便是谦卑。

    我们追随基督,我们为基督牺牲,我们看起来像是好基督徒,天主也通过我们行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奇迹……但是我们没有拿自己和我们的邻居比较过吗?当别人喜欢他人的服务时,我们曾想过要凭权力强迫他们接受我们吗?我们不是认为自己比那些尚未达到我们水准的人优越吗?

    耶稣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一句同样重要:谁因我的名接待了这样一个孩子……人类的尊严源于这样地认同基督。

    9.35人的尊严

    天主并没有等到我们接受洗礼,才在我们中认定他的圣子。他“在基督内”创造了我们,这就是说他创造出我们每一个人,好让我们和他的圣子相像:见保禄在厄弗所书中所说的。

    当然,天主召唤我们成为信徒,拣选我们共同分享他的使命和教会的生命,这是一件更伟大的事。

    教会总是教导人类超越自身的尊严,并最终令世界信服。殉教者比任何人都更能教导我们,人类的优秀价值超越了其他任何利益和集团的束缚。然而人类的尊严和其与天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那些不能分享这些信念的人,无法解释他们的人权理论。

    天主给人类的最了不起的礼物,不是能想,能爱,而是让我们能够对天主说:“你是我的天父”;而且,我们知道天主会说:“你们是我的儿女。”

    9.38分裂的教会

    耶稣曾组织他的一些宗徒,希望他们将来能管理他的教会,同时预备另外一些门徒传播福音,并进行驱魔的工作。同样的,目前除了“从宗徒传下来的”天主教会以外,各种基督教的教派,都是在做福传与牧灵的工作。

    这种教会之外的福音传播,有时候会和教会对立,向教会挑战。如果有别人去传播福音,那恐怕是教会没能够影响许多人的缘故:天主想要其他人去做那些我们没有做的工作。其他的教会日益扩增,对天主教会来说,无疑是一个改革的信号。

    天主教会发现自身濒于瘫痪,是因缺乏真正的神贫;另外,日益庞大的组织机构阻碍了朴实的人们在它内找到福音所要赋予充满活力的新鲜空气。

    除了这点,它还缺乏一种使命感:许多教友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宗徒活动范围和只属于少数教友的小团体,结果使得教会在许多地方无法接近非常需要关照的教友,在都市打工阶层和移民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既然这样,如果其他人能够使许多人在热心、欢迎的团体中发现耶稣基督,我们又怎配怪罪他们呢?虽然那儿的一切并不都是具有权威性。

    虽然这么说,我们还是要记住:基督徒传统的丰富性常常因一些人离开教会而失落了,特别是对“一切人类都必得救赎”的确信,以及相信并执行天父旨意的愉快而谦卑的方式(玛利亚正是此典范)。

    在这些教会中,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不适当的:奇迹被拿来当作传教的工作,对病人施加压力,以天主的惩罚来威胁……每一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目的的圣经经文,最终许多人把自己困在了他们的仪式之中,远离“世界”,使基督教义成为不可能,使与其他基督徒的对话和共同探求成为不可能。

    但我们不应嫉妒与仇恨:如果我们是做天主的工作,谁又能反对我们呢?

    9.42见玛19:6的注释。

    耶稣说,“丢进Gehenna”(45节)。“Gehenna”是指地狱。

    得到生命……进入天主国这是同样的一件事。天主的王国并不是天主放置我们的地方,而是进入我们之中的生命,是一个人和自我的碰面,是对一个人潜能的完全认识;是通过儿女蜕变为天父的肖像而达成的,是和天主的完美结合。

    9:50你们身上应当有盐的精神:宗徒争论之后的演讲以此为终结(9:34)。我们当然应该使自己成为他人的仆人(9:35),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成为被压迫的人。盐象征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和才能。让我们成为充满活力的人,即使不免有争吵,仍始终维持互敬互爱的关系。
马尔谷福音 第十章
    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

    1耶稣离开了那地方,来到约旦河另一岸的犹太境内。人群又围聚在他身边。耶稣照例给他们施教传道。

    2有些法利塞人想试探耶稣,就问他:“丈夫是否可以休妻?”

    3他回答:“梅瑟是怎样给你们规定的?”

    4他们说:“梅瑟允许写休书休妻。”

    5耶稣说:“梅瑟写下此条规定,是因着你们的硬心肠。

    6但是天主创世时,造了男人和女人。

    7为此,人要离开父母亲,

    8两人结为一体。他们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

    9天主所结合的,人不可拆散。”

    10回到屋里,门徒又追问他这个问题。

    11他解释说:“谁休了妻再娶,就是犯奸淫,辜负了妻子。

    12若妻子离开丈夫再嫁,也是犯奸淫。”

    让小孩子来亲近我

    13有人带孩子们来到耶稣身旁,请他抚摸孩子。但门徒们却斥责他们。

    14耶稣见了,就很生气,对门徒们说:“让孩子们来亲近我,不要挡着他们。要知道,天主国就是属于像他们这样的人。15我跟你们说实话:谁若不能像孩子般接受天主国,谁就进不去。”

    16他就抱起孩子们,覆手祝福了他们。

    富有的青年

    17耶稣正走在路上时,有个人跑到他前头,跪在他面前说:“好老师!我该怎么做才能得永生呢?”

    18耶稣回答说:“你为什么称我为好?唯有天主才是好的,别人都不是。

    19你知道这些诫命:不可杀人,不可犯邪淫,不可偷窃,不可作假证,不可欺诈,要孝敬父母。”

    20那人说:“老师,从小我就一直遵守这些诫命。”

    21耶稣注视着他,喜欢他,就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事,你去把自己的财产变卖,施舍给贫穷的人,在天上你将得到财富,然后来跟随我吧。”

    22一听这话,那人就垂头丧气地走了,因为他有好多财产。

    富人进天国难

    23耶稣环视左右,对门徒们说:“有钱的人要进入天主国是多么难呀!”

    24听了这话,门徒们都很吃惊。

    耶稣又说:“孩子们,要进入天主国是难的!

    25一只骆驼穿过针眼,也比有钱人进入天主国还容易呢!”

    26门徒们都糊涂起来,彼此说:“如此谁还能得救呢?”

    27耶稣凝视着他们说:“由人来说,不可能;但对天主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

    跟随耶稣的赏报

    28伯多禄开口说:“你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你。”

    29耶稣说:“我跟你们说实话:凡是为了我,为了福音,而舍弃了家园、兄弟姐妹、父母双亲或儿女及田产的,

    30在今生他必得到百倍的家园、兄弟姐妹、双亲、儿女和田产,当然也会有迫害;他们在来世将得永生。

    31许多领先的,要成为最末的,而最后的要成为最先的。”

    耶稣第三次预言受难

    32他们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耶稣走在大家的前头。宗徒们都显得困惑,跟随他们的人也都惶恐不安。

    耶稣又召十二宗徒到一边,对他们提起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33“我们现在要上耶路撒冷。人子要被交到司祭长和经师手里,他们会定他死罪,并将他交到外邦人手中。

    34他们会羞辱他,唾弃、鞭打他,最后杀害他。但死后的第三日他将复活。”

    雅各伯和若望争首位

    35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若望来到耶稣跟前,对他说:“老师,希望你成全我们的请求。”

    36耶稣问:“要我为你们做什么?”

    37他们说:“请赐我们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好来分享你的光荣。”

    38耶稣对他俩说:“你们不晓得你们要的是什么。你们能喝我喝的那杯吗?或者你们能受我将要受的洗吗?”

    39他们回答:“我们能。”

    耶稣就说:“你们将要喝我喝的那杯;你们也要受我受的洗。

    40但我左右的位子,不由我来决定;而是该给谁保留,就给谁保留。”

    41其他十个人听见这话,便纷纷责怪雅各伯和若望。

    42耶稣把他们召集到身边说:“你们知道,在外邦人当中,统治者实行独裁,居高位的人滥用职权。

    43但在你们当中,却不应该这样。你们当中谁要居高位,就要做大家的仆人。

    44如果你们中谁要成为第一,他就得当众人的奴仆。

    45因为人子不是来受人服侍,而是来服侍人的,并且牺牲他的生命,为众人作赎价。”

    耶里哥的瞎子

    46他们来到耶里哥,耶稣和门徒们走出城时,好多人跟随其后。这时路旁坐着一个瞎眼的乞丐,他是提买的儿子巴尔提买。

    47他听说是纳匝肋的耶稣经过,就放声大喊:“耶稣,达味之子,可怜我吧!”

    48好多人斥责他,叫他住口。可是他却喊得更大声了:“达味之子,可怜我啊!”

    49耶稣停下来说:“叫他过来。”有人便去叫那瞎子,对他说:“放心,站起来,他叫你呢!”

    50瞎子丢下外衣,跳起来,走到耶稣跟前。

    51耶稣对他说:“你想要我为你做什么?”瞎子回答:“拉比,叫我看得见吧!”

    52耶稣于是说:“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瞎子立即能看见了。他便一路跟随了耶稣。

    ——————————————————————————————————————————————————

    ●●●注释:

    10.1婚姻生活参见玛18:6的注释。

    丈夫是否可以休妻:玛窦加进了“无论什么动机”,显得更为严格,因为人人都同意妻子可以被休,但证明休妻为正当的理由则需商议。马尔谷直截了当地提出:婚姻是一项不可改变的承诺。

    耶稣坚定自己的立场,再一次使众人吃惊,包括他的门徒们在内:反对为经书所认可的普遍惯例。

    耶稣援引了另一条天主的律法。创世时:那是人间乐园的故事。在古代文化中,“创世”代表了天主建立理想制度的黄金时代。旧约的作者之所以认可离婚,是因为社会的、甚至是天主子民的法律使然,是一个时代的道德良知水平的反映,所以是来自“人”的。

    耶稣将理想与现实作了对照。但此理想并不是人不加考虑便加以崇拜的。创世纪中说:“他们将成为一体”。耶稣又加了一句:他们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这表明,夫妻的结合在天主眼中毫无疑问地便是“这个”现实。

    将婚姻和人类之爱看作只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因素,这个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天主对世界的计划中最重要的是:人类作为被天主圣子所救赎的、他的配偶。因此我们以温柔和忠诚互补、联姻,也因此我们有了理想的夫妻。

    所有两性生物的经历,所有形成配偶的演变只是后来的事:它们是天主永恒计划在创造和历史中的反映。

    耶稣的话并无危险:它们在广泛接受的婚姻仪式中被提及。在当今所蔓延的“非婚姻”中也有着同样的价值。在圣经中,爱和忠诚是不可分割的:福音中所说的以失去自我作为找到真我的条件对夫妻也同样适用。

    如果配偶中有一方不忠,又该如何处理?这里我们便进入了人类良心的领域内,在这里,双方都必须遵照他们已获基督徒圣召的良心来加以处理自己一方的问题,旁人不得加以指责。但耶稣对于那些想要缓解离婚者良心的人的作法并不认同,好像他们符合基督徒圣召似的,其实不然。

    10.13耶稣虽然自己没有孩子,却向每一个人展开了他丰富的心灵。他惊叹于开始时充满希望的生命奥秘,并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了天父的肖像。耶稣要求我们怀抱希望:他又怎会忘记孩子也是我们的希望?

    谁若不能像孩子般接受天主国:如果要进入天主的国,我们就要像孩子一样。我们必须忘掉我们自以为是的智慧、骄傲自大和过去痛苦的经验,在充满惊奇和淳朴的心情下,接受天主的恩赐和圣言。

    10.17耶稣的影响力不仅来自其教诲的新意,更来自他个人散发出的神秘吸引力。许多正义和虔诚的人,因他而突然发现了什么是完美。

    根据玛窦福音的说法(19:16),来找耶稣的是一个年轻人。路加则称他为官吏(18:18)。

    耶稣故意问他:为什么你称我为好?难道你没有看出来你渴求的是天主?

    如果和我在一起,你就会找到天主。

    这个人向耶稣请教如何能获得永生,耶稣并没有教他什么新的诫律。旧约中已经讲明,人应该凭借着遵行正义和慈悲的诫律来赢得永生。现在,耶稣向他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一种对自由的新体验,而这得借着成为他的追随者和仿效者来获得。

    你去把自己的财产变卖:幸福不在于抛弃个人的一切所有,而是能不受这一切的束缚,使自己服从于基督。

    10.23耶稣并没有说有钱人得不到救赎,只是说他们要进入天主国是多么难。因为这要求他们从现在起就分享基督的平安、快乐和自由。

    在旧约时代,财富如与人分享,就不会受到非难。而且,财富表明一个人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并被认为是天主对他的祝福。但只要一个人还不知如何从窘迫的物质困境中解脱自己,去支配这个世界的财物,那他个人的存在价值就有缺陷。

    对于那些已经拥有财富的人,耶稣提议他们放弃一切来追随他,以作为进入天国的条件,这意味着在此生活中体验到天父的临在。

    谁是富人?是那些有钱人,还是那些不愿意冒险和人分享财富的人?当然我们可以长篇大论地谈谁是真正的富有者,谁是稍微的富有者,以及所谓“精神上的富有”……(但是对所有人而言,富人便是那些拥有比自己多的财物的人。)耶稣在这里并没有责难某些恶人,他并没有区分好的有钱人和坏的有钱人。耶稣提到富人,是指这个词的一般意义(那些拥有财富的人),说他们的景况使得他们不能由内心体验到天主的国。耶稣这么说,是否定那些说富人是“神贫”者的看法。

    一只骆驼穿过针眼(25):人们设想了种种解释:骆驼可能只是指一根骆驼毛,针眼可能象征一扇很窄的门……他们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修改耶稣明确无误的断言。他们想让他这么说:富人要进入天主的国是很难很难的,但并不是不可能的。让我们抛开这一解释,宗徒们很清楚地理解了这个对照的含义,耶稣说:是的,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耶稣又立即讲到富人和那些判断他们的人:他提醒我们罪人与天主神圣之间存在着鸿沟,但也提到了天父无限的爱为我们做了不可能的事。天主拯救世人,也包括富人,即拿走他们的财富所带来的一切好处和安全的假相。我们这些期待着他回答的人,无论是富是穷,总是以优点或缺点来判断他人或评判自己的生活。耶稣提醒我们,我们的救赎是天主独自的化工。

    对天主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27):“谁能得救”这个问题,使耶稣有机会再次肯定,没有人是因为自己的美德而得救赎的。天主拯救所有人,富人也包括在内,方法是拿走他们的财富所带给他们的一切好处和安全的假相。如果由他们自己主动抛弃财产,那就更好。

    10.28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你:我们会在玛19:29和路18:29中看到耶稣的这些话。在此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附加:会有迫害。

    福音一旦传开,教会便开始遭受迫害:从公元34年开始,然后是公元41年和62年在耶路撒冷,公元64年在罗马由皇帝尼禄下令的迫害。在这些迫害中,基督徒体验到因彼此共同拥有耶稣而建立的团体关系,常常比家庭关系更为牢固。他们遭到追捕,被迫隐藏,常会发现有无数的兄弟姐妹已为他们准备好了掩蔽的房舍。耶稣不只是讲来生的回报。在迫害中为天国牺牲的人,也可以在现世找到友谊、幸福和人性的实现,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期望。

    10.35当耶稣走在他们前面,到等待着他受刑的耶路撒冷去时,充满了勇气和信心。由于雅各伯和若望的要求,他试着说服追随者,王国的成功不在于威信和权力,而在于去追随他们的领袖耶稣的道路。

    领袖与服务者

    领袖的要素是什么?领袖应该如何做?一个团体的领导者,一个家庭的家长,该如何做?国家的领袖对着向他们表示敬意的群众微笑,有时还会拥抱儿童,但是谁是服务的,谁是被服务的呢?

    耶稣就是来服务的,而他对人类的服务,便是他的自愿赴死:“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死在十字架上”(斐2:8)。

    “饮爵”和“受洗”是比喻耶稣的受难和圣死。有关这个主题,我们引用老子的一首短诗:“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66章)。

    10.46天主是让我们问他问题的。这个盲人知道如果他错过这次机会,再也不会有其他的机会了,这就是为什么其他人想要叫他闭嘴,他反而叫个不停。

    达味之子:这是指称默西亚的一种方式。
马尔谷福音 第十一章
    耶稣荣进耶路撒冷

    1他们来到距耶路撒冷很近的贝特法革和伯大尼,靠近橄榄山的地方。

    2耶稣叫两个门徒来说:“你们到对面的村口去,会看见在那里拴着一头还没人骑过的小驴。你们解下绳索,把它牵来。要是有人问:‘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回答说:‘主要用它,之后会立刻归还。’”

    4他们去了,看见有头小驴拴在村外路边。他们就解开这牲口。

    5有几个站在那里的人问他们:“你们解开这小驴做什么?”

    6他们照耶稣的话回答了他们,人们就让他们做了。

    7他们把小驴牵到耶稣身旁,把外衣铺在驴背上,让耶稣坐在上头。

    8很多人把外衣铺在路上,还有些人从田里砍下树枝铺在路上。

    9在前头开路和在后头跟随耶稣的人,都欢呼着:

    “贺三纳!奉主名而来的当受赞美!

    10我们祖先达味的王国来临,当受赞美!贺三纳于至高之天!”

    11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直往圣殿去,在那里四周仔细察看了一番。那时天色已晚,他就与十二宗徒离开,往伯大尼去了。

    无花果树

    12次日,他们从伯大尼出来时,耶稣感到饿了。

    13他远远看见一棵枝叶繁茂的无花果树,就上前去看有没有果子。结果除了叶子,什么也没有找着,因为这时候还不是结果的季节。

    14耶稣就对无花果树说:“永远再没人吃你的果子了!”他的门徒们都听到了这句话。

    圣殿是祈祷之所

    15他们到了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把在圣殿院里做买卖的人全赶了出去;又将兑钱者的桌子和卖鸽者的椅子掀翻。

    16他不许人携带物品穿越圣殿。

    17耶稣训导他们说:“经上不是写着‘我的圣殿将是万邦的祈祷之所’吗?你们竟把它变成了‘贼窝’。”

    18司祭长和律法经师知道这事后,就想要除掉耶稣。但他们又担心顾虑,因为耶稣的教导已深深地感动了群众。

    19到了晚上,他们就出了城。

    信德的力量

    20早上,他们又路过那里,看见那棵无花果树竟连根都枯萎了。

    21伯多禄想起来,就问耶稣:“拉比,你看!你所诅咒的无花果树已枯死了。”

    22耶稣回答他说:“你们应当坚信天主。

    23我切实告诉你们,无论谁对着这座山说:‘起来!跳进海里去’,只要他心里毫不犹豫,坚信他说的话必成就,那么,他的话就会实现。

    24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在祈祷中祈求的,只要你们相信会得到,你们一定会达成所愿。

    25你们祈祷时,如果有什么怨人的事,就宽恕吧。

    26(如此你们在天的父也好宽恕你们的过错。)”

    你有什么权力这样做?

    27他们又回到耶路撒冷。当耶稣在圣殿里行走时,司祭长、经师和长老们都来到他面前,

    28对他说:“你有什么权力这样做?谁给你权力这样做的?”

    29耶稣回答:“我也问你们一个问题,就这一个问题,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是凭什么权柄来这么做的。

    30若翰的洗礼是上天授意,还是纯粹人为呢?告诉我!”

    31这些人心想:“若我们回答是上天授意,他会问我们:那么你们为什么不信他?

    32但我们又怎敢说那纯粹是人为之举呢?”他们不能回答,因为他们顾忌当时的民众,大家把若翰看成是一位真正的先知。

    33因此,他们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就说:“那么,我也不告诉你们,我凭什么权柄做这一切。”

    ——————————————————————————————————————————————————

    ●●●注释:

    11.1见玛21:1的注释。

    救主

    耶稣和那些要参加庆典的人,从耶里哥“走上”耶路撒冷。许多人是从耶稣的省份加里利来的,他们看到耶稣在朝圣的人群中,认为他将要宣布自己是默西亚了。在此之前,耶稣一直拒绝被称为默西亚,因为人们期望默西亚带给他们的解放,和耶稣所带给他们的全然不同。但是此时耶稣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他公开明示自己的时间也到了。他是天主的受傅者,在他之后再没有第二位。

    耶稣是天主派遣给全人类的,但最重要的是,他是来当犹太民族的救主的。他来临之时,正是人们需要救赎的时候,因为当时的情况于他们不利。先知已经宣布将有一位怀柔的君王,像平凡的人一样骑着驴来访问他的子民,而不是像那时候的将军一样骑着马来。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希望以这种方式进入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一个大城市。虽然加里利人的热情震撼了这个城市,但却没有征服它。

    犹太人没有想到他们的救主是如此谦恭。纵观他们的历史,天主已经救他们脱离了压迫、饥饿和他们那些著名的不负责任的领导人之手。这一次,他亲自来临,向他们表明宽恕和非暴力才是真正通往救恩的道路,但是他们并没有认同他。加里利人自发热烈地欢迎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希望他发表政治性宣言,他们后来却抛弃了他。

    11.12见玛21:18的注释。

    11.15圣殿

    对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圣殿,是唯一天主的唯一圣殿。在每一个城镇他们都有聚会的会堂,可以读圣经,唱圣咏,但是只有在圣殿中,司祭才会以动物为祭品,并举行祭献礼仪。圣殿的中央有一个各面大小形状相等的建筑物,只有负责献香的司祭才能进入这个建筑物,大批群众则聚集在院子中。在院子中有小贩和兑钱的人供应作为祭品的牲畜和鸟类。

    若望强调耶稣行为的预言性:“拆毁这圣殿,三天之内我能重建它”(若2:19),而马尔谷则注重于洁净圣殿。圣殿中有一些小贩,附近还有些不太关心祈祷和犹太祭典的人。司祭们对此习以为常了,而大司祭盖法则允许小贩站在供奉和祈祷的院子中赚钱。

    耶稣不是司祭,也不是圣殿的守卫,但是这个圣殿是他天父的殿宇。这就是为什么他会以绳鞭打、驱赶他们。

    我的圣殿将是万邦的祈祷之所:小贩所站立的院子,正是为外邦人设立的。对耶稣来说,“洁净圣殿”就是还它真正的面目,并让外邦人也能在院中找到面临天主的特设之所。

    请参见若2:14。

    11.22你们应当坚信天主:同样的经文见雅1:6。耶稣以更精确的方式指出了能够行奇迹的坚定信念(见格前13.2),但他并没有说这种信心可以随时给予每一个人。这种特恩或天主的恩赐,是赐给天主愿意赐予的人的(格前12:10)。这是人由内在确知天主想要行奇迹,所以敢以天主之名行动和发令。

    但同时,耶稣的这项许诺适用于我们所有的祈祷。当然我们不能认为天主总会行我们所要求的奇迹。如果一个病人尝试说服自己病会好,有可能他会好得比较快,但是这种心理的运作或希望,不见得就是信仰。如果我对自己说天主会使我赢得彩券,因为我富有后,我会变得更好,天主可没有义务这样想。

    事实上,谦虚爱主的人知道,在他尝受考验时,天主是想要提升他的。因为他知道天主想要倾听,所以他才会怀着信仰提出要求。

    我们很难要求大事,因为如果天主拒绝了,我们怎么还能相信他?不错,一些人只向天主要求“他的恩惠”,他的内在力量。但他们这么做不是出于他们对内在生活的重视,而是因为害怕他们的祈祷得不到答复。谁敢像厄里亚那样祈求大雨或干旱,或像天主垂听的穷人那样祈求呢?

    凡你们在祈祷中祈求的:耶稣要我们以信心和坚韧不断请求,直到天主向我们保证已经垂听了我们的祈祷,或是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所要求的并无好处,并不是天主的旨意。

    11.27机会主义的司祭们

    耶稣并没有请求任何在圣殿中施教、或是驱逐小贩的权力,他像先知一样自由行动。既然司祭是负责维持真正信仰的人,由他们来检查耶稣是不是一位真先知,便是很正常的。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关心真理?他们是不是承认耶稣来自天主?显然,他们只想维护他们能够接受的,他们甚至都还没有听耶稣说了些什么,就认定他是危险分子了。

    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要问他们洗者若翰的事。因为洗者若翰的传教是前两年最重要的事,司祭们应该对他采取尊敬的态度。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也没想这么做。如果他们只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又怎么能对耶稣有所要求呢?

    耶稣的态度可以让各时代的宗教领袖反省一下他们的宣言和非难,是否值得别人倾听。
马尔谷福音 第十二章
    葡萄园佃户之喻

    1耶稣开始用比喻跟他们说:“有个人种植了一片葡萄园,在园四周围起一道篱笆。他掘了一个榨酒池,又筑了一座守望台。他把葡萄园租给了佃户,就往国外去了。

    2时节来临时,他派了仆人去向佃户们收取他应得的那份。

    3佃户们抓住这仆人,打他一顿,叫他空手而回。

    4园主又派另一个仆人去,他们打伤了这仆人的头,还羞辱了他。

    5园主再派另一个仆人去,他们把他杀了。随后派去的许多仆人,不是被打伤,就是被杀死。

    6后来只剩下一个人可派,就是他的爱子。他最后派他去时,心想:‘他们会尊敬我的儿子。’

    7但佃户们彼此议论说:‘他是继承人。我们杀了他,产业就归我们了。’

    8于是他们捉住他,把他杀了,扔到葡萄园外。

    9这葡萄园的园主会怎么办呢?他会来毁掉这些佃户,再把园子租给别人。

    10也许你们看过这段经文:‘匠人弃而不用的石头,反成了屋角的基石。

    11这是主的作为,在我们眼中看来真是奇妙!’”

    12司祭长有意逮捕耶稣,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耶稣的这段比喻是针对他们说的,但因害怕民众,只好离开耶稣走了。

    天主的归天主

    13他们派遣了几个法利塞人和黑落德党人,到耶稣那里去,想从他的言语中挑出毛病来。

    14他们对耶稣说:“老师,我们知道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受任何人影响,也不追求别人赞誉,而是按照真理宣讲天主的道。那么,请告诉我们:向凯撒交税是否被允许?我们该不该纳税?”

    15耶稣看穿了他们的伎俩,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试探我?拿一个银币来给我看。”

    16他们就给了他一个。耶稣问:“所刻的这肖像和名号是谁的?”他们说:“是凯撒的。”

    17耶稣说:“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

    他们都十分震惊。

    死者复活的问题

    18有些否认复活的撒杜塞人来找耶稣,他们这样问他:

    19“老师,在经上梅瑟规定我们:‘如果一个人的哥哥结了婚,还没有子嗣就死了,弟弟应娶哥哥的妻子,为他留后。’

    20曾有七个兄弟,老大结了婚,没有留下子嗣就死了。

    21老二娶了寡嫂,没有孩子也去世了。老三也是这样。

    22直到老七,都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最后,那妇人也死了。

    23到复活的时候,他们都复活了,这妇人该是谁的妻子呢?因为这七个兄弟都曾娶过她!”

    24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你们既不了解经上所言,也不知道天主的权能。

    25人从死者中复活后,男女不再婚嫁,都像天使一般。

    26至于死人复活的问题,难道你们没有读过梅瑟书中的荆棘篇吗?天主对梅瑟说:我是亚伯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

    27他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所以你们完全错了。”

    最重要的诫命

    28有个经师听了这番讨论,敬佩耶稣的回答,就过来问耶稣:“所有诫命中,哪条最重要?”

    29耶稣说:“第一条是:以色列,听呀!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主。

    30你要全心、全灵、全意、全力地爱上主,你的天主。

    31第二条是:你要爱你的邻人,如同爱你自己一样。没有比这两条更重要的了。”

    32那经师又说:“老师,对呀!你说的很正确:天主是唯一的,除他以外,没有其他的。

    33要全心、全灵、全意、全力地爱他,也要爱邻人如同爱自己一样。这比献全燔祭和祭品要好得多。”

    34耶稣见他说的有见解,就对他说:“你离天国不远了。”此后,没人再敢向他提问题了。

    他又怎么会是达味之子呢?

    35耶稣在圣殿上施教传道。他问道:“律法经师怎么说默西亚是达味之子呢?

    36达味受圣神启发时说:上主对我主说:坐在我右边,等我把你的仇敌置于你脚下。

    37如果达味自己称他为主,他又怎么会是达味之子呢?”大批群众都喜欢听他讲道。

    耶稣的讲道

    38他施教时,对大家说:“不要模仿律法经师们:

    39他们喜欢穿着长袍漫步,也喜欢在街上受人敬礼,爱坐会堂的首位和宴席的上座。

    40他们爱作长久的祈祷,却去吞并寡妇的家产。这些人必遭严厉的处罚。”

    寡妇的奉献

    41耶稣坐在圣殿的献仪柜前,看群众如何把捐款投进柜里。许多富翁投进了大笔的献仪。

    42那时来了个穷寡妇,只投进两个小钱币(合一文铜钱的四分之一)。

    43耶稣便叫门徒们前来,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捐的比其他任何人投进柜里的都要多。

    44因为众人投的都是他们的余钱。但这寡妇却从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生活费都捐献出来了。”

    ——————————————————————————————————————————————————

    ●●●注释:

    12.1天主的选民

    在这个比喻中,葡萄树代表了天主的王国。犹太人是天主的子民,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就是天主的利益。天主必须帮助他们抵抗其他人。他们自信必将得救,并不关心那些不认识天主的人的命运。

    天主把王国交付给他们,换句话说,天主在他们漫长的历史中引导他们,好让他们成为他人的典范。他们应该把经验传给别人,好让所有的人都能产生正义、责任感,以及彼此间的手足之情:这些便是天主想要收获的果实。

    天主派遣先知来提醒他们所欠的债,但是他们几乎充耳不闻。最后,降生成人的天主独子来临了,而同样的事情又会再发生。他会被逐出葡萄园,换言之,就是被他的子民所拒绝。但是,天主会有其他的安排,他将“选民”的圣召赐给那些聚集在基督教会内的人。

    比喻到此结束,但是这也适用于今天的教会。比如说,如果教会变为某一个社会阶层的宗教,或者和其它的宗教没有什么两样,或者我们发现教会并没有更服从天主,并没有更执着于可以拯救世界的价值;如果基督教团体和他们的领袖开始觉得他们是天国和天国许诺的拥有者,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12.13宗教和政治-凯撒

    陷阱如下:他们的问题是关于犹太人应当付给罗马皇帝凯撒的税,因为当时罗马人是犹太人的殖民者,犹太人处于罗马人的统治之下。法利塞人和黑落德党人,在政治上虽然互相为敌,但在对付耶稣的问题上却仍联合在一起。法利塞人反抗罗马的统治,而黑落德党人则是加以接受。如果耶稣说他们要付税,法利塞人会使他在民众面前丢脸。如果他说不付,那么黑落德党人会让罗马人把他逮捕起来。

    但是耶稣并没有责怪罗马人的帝国主义,也没有为之辩护。难道因为正义与和平的问题不属于“精神”,所以他不关心?

    这些问题当然重要。圣经的历史告诉我们,天主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自由,希望每一个国家都有发展文化和民族生活的可能性。

    但是耶稣知道人类真正的解放是超越党派纷争和对抗之上的。在他那个时代,犹太民族分裂为对立的各个党派:这也是公元66年至71年大叛乱期间民族灾难的起因之一。耶稣恳请他的敌人将政治生活置于其适当的位置,而不要把信仰和宗教狂热混为一谈。

    对法利塞人来说,付税给凯撒这个外邦人,这个外来的统治者,无疑是否定了以色列的真天主。他们把犹太民族党和天主划上等号,这给他们带来很悲惨的结局。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觉得,为天主服务就必须摧毁其他的党派。信仰要求我们完全的服从。那些把信仰与政治、军事改革混淆的人,就会为自己党派的缘故而妥协。一点一点地,有时甚至是向谎言和罪过妥协。

    虽然罗马的凯撒自以为是神,然而他并不是。他可以强行行使他的权力,流通罗马货币,但是无法使只献给天主的良心服从。他也并不像法利塞人所想的是“天主的敌人”,同样,以拒绝交税及尽公民的义务来反对凯撒,也并不意味着侍奉天主的国。

    在“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这个回答中,耶稣从文化角度把宗教和政治加以区分。无论是在犹太文化还是罗马文化中,政治总是利用宗教为自己寻找理由。宗教不应受制于任何政治目的,宗教也不应该把政治的敌人和天国的敌人混为一谈。

    “倒道而言,迕道而说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庄子•外篇•天道)。

    12.18马尔谷将耶稣和当时犹太人中最强大的两大党派:法利塞和撒杜塞置于对立立场。撒杜塞人是司祭,是天主子民的管理者。他们不相信复活,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革新力量,担心会唤起民族精神和反对罗马中央集权的力量。他们将圣经局限于梅瑟五书,只知司祭之职,而不知复活之事。

    复活

    何谓“复活”?当耶稣呼唤雅依洛的女儿(谷5:41)或拉匝禄(若11:43)起死回生时,他们只是恢复了以前的生命。这女孩重返如梦般的生活,拉匝禄则回到园中劳作,之后他们都还会再死。这不是真正的复活。

    许多人认为人死后,我们内在的“某些东西”,即所谓的“灵魂”会存留下来。这种信念部分真实,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方面。复活不是指“我们之中某些东西”的复生,而是指我们整个人的转变和提升。这要通过天主的恩宠和工作达成:我们将从天主那儿获得重生。

    我们想知道一旦重生,我们会是怎样,但这是不可能的。回想保禄在格前15:35-37中试图使我们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只要我们还生活在现在这个世界,受时空、物质条件的限制,就无法完全想象先知和耶稣所宣告的“新天新地”(依65:17;默21:1-4)。

    让我们再回到保禄所说的比喻中:如果一个人只见过植物或树木的种子,他又怎能想像开满鲜花的植物或是茁壮茂盛的大树呢?他又怎能将苍白、贫乏的种籽,与在风中摇曳、开满鲜花的植物联系在一起呢?但是见过树林或植物的人则清楚地知道他所爱慕的这一生命的源泉。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想像整个人类在天主召集我们之后,将会如何转变,将会成为怎么样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这一切发生之时,我们将会知道“新我”和“旧我”之间生命的联系。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耶稣对撒杜塞人的双重责备:

    12.24你们错了:他们只是想像了一幅复活的漫画。

    你们既不了解经上所言: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只有几部书提及了复活,但其意义都是指那位把我们视为朋友的活天主。

    我是亚伯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如果天主对他们作出了承诺,怎会漠视他们的死亡,让他们永远消失,而自己去享受光荣呢?

    12.28敬爱天主

    你要全心,全灵、全意、全力地爱上主,你的天主:这第一条诫命并不在梅瑟十诫之中,梅瑟的诫命只提到“侍奉天主”。但是申6:4中有以上的经文。

    敬爱天主不像其他的诫命,因为其他诫命是告诉我们应该从事或避免的特定行为,如你们应当在上主的日子休息,或不可通奸等等。但是说到爱天主则是没有限制的。

    圣经的诫命(特别是梅瑟的十诫),只是以清楚的方式表达了我们良心的要求。诫命应该没有必要告诉我们不可偷窃,不可杀人。然而,对于孩童和行为不良的人,确实有必要加以教诲。保禄说:“我们也知道律法之设立不是为义人。”(弟前1:9)。

    为此,爱天主在新约中不是以诫命的方式出现,而是作为天主赐给他儿女的圣神的果实(罗8:14-16)。我们首先该爱的是天主(玛6:9-10;依45:3),尤其是爱他的圣子(格后5:16;伯前1:8)。不爱天主也就不会真正地爱邻人(若一5:1-2)。

    “你要全心爱天主”:你应该比爱自己所爱的人更加爱他。你应该渴求他,应从自己内心开始,好让你在每一件事情中去找寻他最想要你做的。

    “你要全灵、全意地爱他”:你要拿出最好的智慧去认识他。审视你自己的生命,你应当了解他对你做了多少引导。你要尝试了解,天主的国是如何借由世界和日常事件而来临的。要定期地祈祷并阅读圣经,你应当请求天主赐给你他的圣神,让你能更加了解他。

    “你要全力爱他”:既然你在这一点上非常脆弱,你应当请求他的帮助,努力和天主真正的仆人结合在一起,多多利用教会提供给你的方法。

    把爱你的邻人如同爱你自己这条诫命排在第二,是因为如果没有爱天主,就无法了解或实现这点。天主所要求的不只是和邻人团结在一起,或是关心受苦难的人。我们应当努力以和天父同样的方式来看待我们的兄弟姊妹。我们应该把天主想要给他们的给予他们。在我们可以为邻人做的许多好事中,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圣神启发我们去做的事。而所有这一切的先决条件,便是我们应当首先认识和敬爱天主。

    12.38律法的教师不是坏人。他们成为宗教的教师是因为对宗教感兴趣,人们对他们的尊敬使得他们忽略了自身的许多错误,而如果是别人,这些错误会受到严厉的责难。

    12.41这个穷寡妇是众多敬拜者中唯一给天主回报的人。她是无数穷得几乎一无所有,但还是设法捐出他们仅有钱财的穷人的化身。谦卑的人能够牺牲部分赚钱的时间去学习,或参加帮助同伴的活动,他们损失的微薄薪水,比有钱人不愿意损失的庞大薪水更有价值。天主最先召唤穷人,因为只有穷人愿意将赖以为生的一切都奉献出来。
马尔谷福音 第十三章
    预言耶路撒冷的命运

    1耶稣走出圣殿时,一个门徒对他说:“老师,你看!这是何等的石块,何等宏伟的建筑呀!”

    2耶稣说:“你看见这些宏伟的建筑了;然而,这里将来没有一块石头能留在另一块上面,一切都将被毁灭。”

    3耶稣回到橄榄山上,面对圣殿坐着。伯多禄、雅各伯、若望和安德肋私下问耶稣:

    4“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会发生这些事?这一切实现时,会有什么样的征兆呢?”

    5耶稣就对他们说:“你们要小心!不要受任何人的迷惑。

    6有许多人会来,用我的名说:‘我就是你们等待的那一位!’他们会欺骗很多人。

    7当你们听到有关战争和即将打仗的谣言时,不要惊慌胆怯。这些会来临;但是还不是末日。

    8各民族、各国家将互相攻击,各处有地震和饥荒。这就像是产妇最初的阵痛一样。

    9你们自己应当谨慎小心。有人会将你们交与公议会,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并且因了我的缘故,你们会被带到总督和国王面前,向他们作证。

    10但首先福音必须传扬至各邦国。

    11当他们押解提交你们时,不要担心该说什么。那时赐你们什么话,你们就说什么。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自己,而是圣神。

    12兄弟要置兄弟于死地,父亲将置儿子于死地;子女起来反对父母,要处死他们。

    13由于我的名,你们要被众人憎恨;但凡能坚持到底的,必将得救。

    耶稣撒冷的大难

    14当你们看见那‘招致荒凉的可憎之偶像’立在不应立的地方(读者自当明白),在犹太的就该逃到山上去。

    15在屋顶平台上的,就不要再下屋里去拿东西。

    16在田里的,不要再转回家去取衣物。

    17那些日子里,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是不幸的。

    18你们要祈祷:这事不要发生在冬天。

    19因为那将会是艰难时期,从天主开创世界,直到现在,从未有过如此的灾难,将来也不会再有。

    20要不是上主缩短这段日子,没人能存活下来。但天主为他的选民着想,缩短了这些时日。

    21如果有人跟你们说:‘看!默西亚在这里。看!他在那里。’千万别相信。

    22因为会有假的默西亚和假先知出现,他们行异能、显奇迹来诳骗。若有可能,甚至还要来诱惑选民。

    23因此,你们得小心,一切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

    有关人子的预言

    24“在灾难之后的那些日子里,太阳昏暗,月亮无光。

    25星星从天上坠落,整个宇宙会动摇。

    26然后,人们会见到人子带着威能和无上荣耀,乘着云彩而来。

    27他派遣天使,将他的选民从天涯海角,从天边地极召集而来。

    28好好领会由无花果树得出的教训。当无花果树的枝条变得柔嫩,发芽长叶时,你们就知夏天近了。

    29同样地,当你们看到这一切发生时,就知道时候近了,已经在门口了!

    30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世代还没有过去之前,这一切事就要发生。

    31天地都会过去,我的话决不会过去。

    32至于哪个日子,哪个时辰,是没人知道的。天上的天使不知道,甚至连子都不知道,只有父知道。”

    33“要提防、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那时刻什么时候来到。

    34好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他离家时,给仆役们分配了任务:各司其职,还叫门卫要保持警觉。

    35你们要醒着!因为你们不知道主人何时回来。是晚上还是半夜?是鸡叫时还是破晓时?

    36免得他突然回来,撞见你们正在睡觉。我对你们说的,也是对所有人说的:保持清醒吧!”

    ——————————————————————————————————————————————————

    ●●●注释:

    13.1世界的末日

    圣经中先知对世界末日的说法相当含混,那将是天主宇宙王国的开始。根据他们的说法,届时万国将合力摧毁耶路撒冷圣城,在这个最沮丧的时刻,天主将以胜利的姿态介入,建立起自己的王国(依66:18-19;则38;岳4;匝14)。

    这就是为什么当耶稣提到圣殿的毁灭时,宗徒们会想到世界末日的原因。耶稣的回答很清楚:将以耶路撒冷的毁灭来收尾的悲剧的日子近了,但这不应该是世界末日。

    这篇言论包含了耶稣的警告,即三十多年后发生的犹太王国的毁灭,同时他也阐明了目前世界上所发生的冲突的意义。

    13.7当你们听到有关战争:并不是说天主将世界交付给魔鬼。与其说这是一种失败,不如说是一种释放,因为人性逐渐在成熟;各国在其生存和发展中也会遭遇愈来愈复杂的问题。耶稣时代犹太人所遭受的危机,和其他文明所经受过的有相似之处:有些东西死去了,有些则诞生了。

    处于困惑中的人,容易受到社会宣传和意识形态的愚弄。恐惧使他们盲目,于是他们就迫害那些不像他们一样狂热的人。这是他们憎恨真信徒的原因。同时,耶稣要求追随者们为他作证(9节),证明他是唯一的救主,并要求他们去宣讲福音对个人和社会的要求。

    耶稣死后三十年,犹太人起而反抗罗马的压迫者。罗马军队在吃了第一次败仗之后,重整军备,走向圣城,他们的旗帜上有他们的偶像。后来出现了许多默西亚(22节),也就是那些自称为犹太人救主的,并且有大批的追随者。

    较为狂热的犹太人把自己锁在耶路撒冷城内,期待着天主的干预,但是他们意见不同,以致于相互残杀。那些因为饥饿逃出城的人,则受到罗马人的逮捕,并在城墙前被钉了十字架。最后,罗马人进了城,烧了圣殿和宫殿,所有那些没有被杀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被带到罗马,当了奴隶。

    13.24在灾难之后的那些日子里:耶稣在宣布了犹太世界的末日之后,又说到一件更重要的事:世界的末日,或者比较好的说法是……世界的转变。

    太阳昏暗,月亮无光:这些意像是从依13:10和34:4中获得的,表明了在面对最后审判时,人和宇宙的混乱、惊吓和分裂。

    他派遣天使:这也是犹太书籍中提到天主审判的一般意象。同样,玛24:31和得前4:16所说的号角,也不应该照字面来理解。

    13.28好好领会:耶稣又回到了耶路撒冷的毁灭这个话题。

    13.32在这一段,我们又回到了世界末日这个话题。其中提到的日子是指审判的日子,先知书中称为“雅威的日子”(亚2:16;索1:15)。

    至于是哪个日子,哪个时辰,是没人知道的:耶稣清楚地说道。但是总是有人认为他们知道天使所不知道的事,而且每一个世纪都有人预言世界末日(得后2)。

    甚至连‘子’都不知道,只有‘父’知道:有些人对这点感到很疑惑。这是不是说耶稣不像天父一样是天主?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耶稣在说天父和圣子时,是以他与天父有关的人性意识,在说他自己。耶稣的人性认知无法包容天主无限的学识(见路3:21和谷6:1的注释)。

    天父可以向耶稣传达某些预言,但是不会告诉他如“世界末日将于某年某月某日到来”的话,因为日期并不固定,这要看我们是如何借着努力和祈祷,来使天主的国趋于成熟的(伯后3:12-13)。

    现代科学向我们证明:如果一个人在行进中,而另一个是静止的,那么时间流动的速度对这两个人并不相同。天主和我们之间的时间速度也是如此。天主知道永恒的时间,但并不代表和我们日历上的某个日期有关。因此,我们不需要留意现在许多“知道”世界末日的预言家!

    13.33这就犹如“十位少女”(玛25:1)和“元宝”(玛25:14)和这两个比喻的摘要。它警告我们应该等待掌管一切的上主。看门人象征了那些在教会中负有责任的人,他们并非教会的拥有者,只是握有教会的钥匙。

    基督如何来临:基督徒的承诺在福音中几次出现,耶稣都要我们等待,在他来临的时候要保持警醒。他会以什么方式来临?如果我们注定在他光荣来临之前便会死去,他又怎么能临到我们中?

    我们死后确实会和主相遇。然而当我们等待耶稣,做着我们的工作,过着我们的生活时,耶稣也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到我们中间。

    他给仆役们分配了任务:我们对基督的投身有一方面是对基督徒团体--我们的教会的投身。于是我们参加共同的祈祷,圣体圣事,要理讲授和其他类似的事情。在我们参与这些时,基督不只一次地“来临”。我们从兄弟姊妹的皈依中可以看到他的来临,他的来临赐给我们力量和智慧,他通过祈祷来到我们中间,让我们从内在确定他的临在。

    他也临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先知们一再指出那些能带来价值更新和成长的事件,也可以把主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他是从他的复活中降临,通过带来生命和欢乐,以及为穷人带来更多正义和希望的快乐事件而降临。有时候,他是借着他的痛苦和圣死而降临。

    正因为耶稣降临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对他有一项投身就是在现世服务奉献。身为教友,我们对基督的投身,大部分是以我们的工作、家庭、社会和政治努力这些世俗的事件来表达的。而每个人则要以自己的方式,来保持“觉醒”。

    保持觉醒,才不会沮丧,才能够抗拒腐败的环境和恶魔的暗示。保持觉醒,才能继续等待基督。有许多人开始时心胸宽大,承诺愿意为他人的福利而服务,但是后来却看不到目标,变成仅仅是行政人员和行动主义者了。

    他们忠于工作和运动,但并非天主本身。为此,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有时候他们可以行奇迹,但是突然便不行了。他们做的是有用的事情,但是却不晓得什么时候应该停止,去走别的道路。他们做自己的工作,但是却不让主接管他们的心智、心灵和整个生命。

    这些事不会发生在保持觉醒的人身上:基督借这些人临于人间。
马尔谷福音 第十四章
    害死耶稣的诡计

    1再过两天就是逾越节和无酵饼节。司祭长和律法经师们设法用诡计陷害耶稣,想要杀死他。

    2但他们说:“不要在节日期间,怕百姓会发生骚动。”

    伯大尼妇人的香液

    3耶稣来到伯大尼麻疯病人西满的家里。他正用餐时,有个妇人拿着一玉瓶珍贵的“纳尔多”香液进来,她打破瓶,把香液倾倒在耶稣头上。

    4在座的人有些很不满,他们说:“为什么要浪费香液?

    5这香液可卖到三百银币的价钱,可拿这些钱去救济穷人!”他们开始责备这女子。

    6但耶稣对他们说:“随她做吧!为什么要为难她呢?她刚才为我做了一件好事。

    7你们常与穷人在一起,你们几时愿意,几时都可救济他们。但你们不会常与我在一起。

    8那妇人做了她应做的事;她用香液抹了我的身体,提早为我的葬礼做了准备。

    9我实在告诉你们:不论福音传到天下什么地方,人们必会提到她所做的,为纪念她。”

    10十二门徒之一,依斯加略人犹达斯,跑去找司祭长,要出卖耶稣。

    11他们听了都很高兴,答应给他赏钱。从此,犹达斯就暗找时机要将耶稣交出去。

    最后的晚餐

    12无酵饼节的头一天,即宰杀逾越节羔羊的日子,门徒问耶稣:“你要我们上哪里去准备逾越节晚餐呢?”

    13于是,耶稣叫了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进城时,会有个带水罐的男人迎面而来,你们就跟他走。

    14他进哪一家,你们就问那家的主人:‘老师问你:我和我的门徒们在哪个客厅进逾越节晚餐呢?’

    15他会带你们看一间大厅,已布置整齐,还有可躺靠的软榻。你们就在那厅里为我们准备一切吧。”

    16两个门徒上了路,来到城里,遇见的正如耶稣已告诉过他们的一样,他们便去准备逾越节晚餐。

    17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门徒来了。

    18当他们同桌用餐时,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人要出卖我。这人正与我同桌进餐。”

    19门徒们都很忧虑,一个接一个地问耶稣:“不是我吧?”

    20他回答他们:“是十二人中的一个,是和我同往盘子里蘸的那个。

    21人子固然要照经上说的那样离去,但出卖人子的人倒霉了!这人若没出生,反而更好。”

    22他们用餐的时候,耶稣拿起饼,祝谢了,掰开来,交给他的门徒说:“你们拿去吃,这是我的身体。”

    23然后他又拿起酒杯来,祝谢了,递给门徒。大家都一一喝过后,

    24耶稣对他们说:“这是我的血,盟约之血,将为许多人而倾流。

    25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再喝这葡萄的汁了,直到我在天主国里喝新酒的那一天。”

    预言伯多禄三次不认主

    26他们唱完圣咏后,就往橄榄山去了。

    27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失足跌倒,因为经上写着:我打击牧羊人,羊群就四散而逃。

    28但我复活后,会先去加里利等你们。”

    29伯多禄说:“即使所有的人都跌倒,我却不会!”

    30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就在今夜,第二次鸡鸣之前,你会三次不认我。”

    31可是伯多禄仍坚持说:“就算要我跟你一同去死,我也不会不认你。”其他的人也都说了相同的话。

    山园祈祷

    32他们来到一处叫革责玛尼的庄园,耶稣跟门徒们说:“你们坐着,我去祈祷。”

    33他便带了伯多禄、雅各伯和若望一块去。忧虑和恐惧开始侵袭他,

    34他对他们说:“我心忧伤极了,你们留在这里,警醒着!”

    35他到稍远的地方,俯伏在地祈祷:如有可能,让他能避过这时刻。

    36他说:“阿爸,父呀!一切对你来说都是可能的。请免了我这杯吧,但不要照我的意思,而是按照你的旨意。”

    37耶稣回到门徒们那里,见他们都睡着了,就对伯多禄说:“西满,你睡着了!你不能醒着一个时辰吗?

    38清醒吧!为免陷诱惑而祈祷吧!心灵固然愿意,但肉体却是软弱的。”

    39耶稣又走去,做同样的祈祷。

    40他再次回来时,看见门徒们还是睡着。因为他们眼皮沉重,又不知怎样回答他。

    41耶稣第三次回来,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一切都结束了,时刻已到了,人子要被交付到罪人手里了。

    42起来,我们去吧。看!那出卖我的人已近了。”

    43耶稣话音未落,十二门徒之一的犹达斯就到了。跟他同来的还有一群拿着剑和棍棒的人,都是由司祭长、律法经师和长老们派来的。

    44出卖耶稣的人曾给他们一个暗号:“我亲吻谁,谁就是。你们抓了他后,要多加看守,把他带走。”

    45犹达斯一到,就向耶稣走去,叫着:“拉比!”并亲吻了耶稣。

    46跟来的人便抓住耶稣,逮捕了他。

    47当时在场的人中,有一个拔出剑来,剌向大司祭的一个仆人,割下了他一只耳朵。

    48耶稣开口对他们说:“为了要抓我,你们竟然带着剑和棍棒,视我如强盗一般!

    49我每天在你们当中,在会堂里施教时,你们并没有逮捕我。但经上所言终究要应验。”

    50门徒们都丢下他逃走了。

    51跟从耶稣的人中有个少年,全身上下只裹着块麻布。人们试图抓住他,

    52他丢下麻布,光着身子逃走了。

    53他们把耶稣带到大司祭处。司祭长、长老和经师们都聚在那里。

    54伯多禄远远跟着,直到进了大司祭的院子;他坐在看守圣殿的差役们当中,烤火取暖。

    55司祭长们和全体公议会寻找证据,好定耶稣的罪,但是他们找不出。

    56有几个人作假证诬告他,可是他们的证据都不相符。

    57有些人站起来,编造了这样的假见证:

    58“我们曾听他说过:我要拆毁这座用人手盖成的圣殿,三天内将另建一座不用人手所造的。”

    59然而他们的这个证据相互间也不吻合。

    60于是大司祭站起来,问耶稣:“对他们控告你的事,你不作任何答辩吗?”

    61耶稣默不作声,什么也不回答。大司祭再次问他:“你是默西亚,那应受赞颂者之子吗?”

    62耶稣回答说:“是的。而且你们将看到人子要坐在全能者的右边,乘着天上云彩而来。”

    63大司祭一听这话,就撕裂了外袍以示震惊,并且说:“我们何必再要证人?

    64你们都听见这亵渎的话了。你们决定怎么办?”所有的人都说:他该死。

    65这时候,有人向耶稣脸上吐口水,蒙住他的脸,用拳头揍他,说:“去当先知吧!”差役们也他耳光。

    伯多禄不认耶稣

    66当时伯多禄还留在外面院子里。来了一个大司祭的女仆,

    67她看伯多禄在烤火取暖,就盯着他说:“你也是和纳匝肋人耶稣一起的。”

    68但伯多禄否认说:“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在说些什么。”他就从前厅门走出去。

    69那女仆看见他在那里,又对周围的人说:“这个人也是那一伙儿的。”

    70伯多禄又否认了。

    不久,站在那里的人再次询问他:“你肯定是他们中的一个。因为你也是加里利人。

    71“伯多禄开始抱怨咒骂,还发誓说:“我不认识你们说的那个人。”

    72公鸡第二次啼叫了,伯多禄想起了耶稣曾对他说过的话:“鸡叫两遍以前,你会三次不认我。”于是,他难过地哭起来。

    ——————————————————————————————————————————————————

    ●●●注释:

    14.1逾越节-复活节

    犹太人将要庆祝他们出离埃及的一千四百八十周年纪念日。“巴斯卦”(希腊文音译),是上主的逾越节,是国家独立的庆典,也是宗教年历上最重要的节日。

    但是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耶稣的时代),他们已失去了独立。为此,逾越节会唤起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并引起心中的不平静。犹太人从巴勒斯坦各地前去耶路撒冷朝圣,因为逾越节的羔羊将在圣殿内祭献,在耶路撒冷被吃掉。

    根据古老而又严谨的礼仪,每一家都要吃烤的羔羊、苦菜和没有发酵的饼,轮唱圣咏和祝酒。家长要回忆从埃及出离的情形,每一个人都要请求上主解放他受辱的子民。

    然而大部分人,包括普通人和当权者对未来都没有新的看法。天主的子民犹太人的救恩,首先不在于打破政治的枷锁,而是在于发现超越于所有种族和党派之上的普世同胞之情的奥秘。

    福音就像酵母,能够解放人性,使善良战胜邪恶。救恩便在于耶稣本身,然而他们却看不到。而且他们根本不相信他,因为他的道理对他们来说太过理想化,犹达斯就是后悔跟了这个“没用”领袖的人中的一个。

    耶稣在接受若翰洗礼之后的两年间作为不多,但已经足以使当权者害怕了。没有社会能够容忍一个没有罪的自由之人存在。如果耶稣没有早死的话,他那时代的社会就会崩溃。

    14.3见若12:1和路7:36的注释。

    逾越节的前几天,当耶稣在伯大尼用晚餐时(若12:1),玛利亚公开地表现出她对耶稣的温柔和热情。其他在场的人也都爱耶稣,虽然他们无法表达。还有些人因为受到犹达斯言论的煽动,对于玛利亚关心耶稣胜于穷人感到愤慨。

    她刚才为我做了一件好事:犹太人把埋葬死者归入“慈善工作”的行列。耶稣从玛利亚的表示中,看出宣布他的死亡即将到来的征兆。耶稣在我们中间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非常珍惜。在这最后的时刻,关注他、陪伴他比为穷人做善事更重要(谷2:19中也有类似的教导,针对那些禁锢于形式化的守斋和祈祷的人)。

    你们常与穷人在一起:如果译成“总是有穷人”,那是不合适的,即使此乃事实。如果因这歧意下结论说耶稣认为追求平等的社会是在浪费时间,那就错了。他只是说帮助穷人不见得永远是最重要的事。

    依斯加略人犹达斯:福音强调了玛利亚和犹达斯动作的对比。玛利亚的真爱使得她做出宗徒们认为愚蠢的事,而犹达斯则以节俭之故,批评玛利亚的善行。

    14.12新约

    耶稣在逾越节的晚餐中,想要阐明他即将遭受的苦难的意义。他正在走向他自愿接受的死亡,这个圣死将拯救世界。那么“他的”救恩又将如何?那是将人类的历史领向圆满:各民族和种族需要成熟,彼此虽然有冲突,但最后会团结成一体。世界为了达到复活要经历许多次的危机和死亡。在这样的历史之内,天主传布并分配他圣神的财富,并将圣神带给他的选民。耶稣已经提出可以引导人类的讯息,但一群天主的子民也是需要的:有一小部分人像酵母一样投身于天主的工作,而天主也将与这些人在一起。

    耶稣诞生之前的一千两百年,天主已经在西乃山上和以色列人订立了盟约:在万民之中,他们和自己的子孙将成为天主的选民。但是随着时间的逝去,天主子民的不忠也愈加明显。先知们知道需要一些东西:一份首先能宽恕罪过的盟约(耶31:31)。天主的家庭不再等于某一个种族,而将是一个罪行得到宽恕的信徒们组成的家庭:那便是教会。

    耶稣临死的前夕,忆起西乃山的第一个盟约,当时洒下了祭献动物的血(出24:8)。他也将为许多人,即为大众倾洒鲜血(依53:11)。这“许多人”,从特定意义来看,就是教会。如此耶稣借着他的圣死,净化了那些将成为他在世子民的人。

    每当我们庆祝感恩祭(圣体圣事或弥撒)时,我们便是更新这项神圣盟约:我们记念耶稣的牺牲,他就在我们中间。他做我们精神的食粮,并将我们圣化和奉献给他的天父,好让我们能多多参与他的救赎工作。

    耶稣的最后晚餐是基督徒第一次圣礼仪式。这一教会生命中最重要的圣礼不同于庄严的圣殿祭礼,而是一次共同进餐,其中耶稣奉献自身作为生命之粮。

    我不再喝这葡萄的汁了(25):圣体圣事不仅重演了耶稣的圣死,也宣告了基督把整个人类结合在他之内的那一天:将会在天国的圣宴中欢庆。

    为了要了解主的晚餐的意义,有必要阅读耶稣对宗徒的告别辞:若望福音书将此定在圣周四的夜晚(若14-17章)。耶稣的来临不仅是要给人得生命的福音,还要把他的圣神传播在信徒中间。将来,他们聚在一起庆祝圣餐时,他将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出现,并赐给他们力量。若望在若6,保禄在格前11:26中都有所解释。

    亦请参见玛26:26的注释。

    14.32天主的沉默

    耶稣独自面对死亡,征服死亡,将整个人类的命运肩负在自己的身上。他看到了那些虐待他,或让他受虐待的人的邪恶。也看到了这一切背后的“黑暗”力量。

    在这时,耶稣是个悲伤的人,他看到了足以使人们与罪恶结合的种种不幸。他担负了世上所有的罪恶,而他的圣死便是代价、是赎罪。耶稣在祈祷中和至爱公正的圣父面对面,感到了和死亡一样强烈的痛苦。

    耶稣不断地重复一个表达了完美祈祷的句子:不要照我的意思,而是按照你的旨意。当某时某地受迫害的教会深陷痛苦,除了祈祷天主的旨意得以承行外,无法做其他什么时,教会的祈祷比任何时候都更为有用。

    天主子的临终苦痛是多么神秘:他将赐给无数殉教者内在的力量,毫无畏惧地面对折磨,并且让自己体验人类的脆弱极限。这也是为我们:即使充满了恐惧无助,我们也不应怀疑,因为他会使我们坚定。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救主耶稣,他没有过错,也没有必要被净化。但是他必须体尝耻辱、苦难、甚至天主的沉默,来达到他的完美无缺,成为一个完人,人类的首领。(希2:10)。

    14.43犹达斯

    犹达斯是十二宗徒之一。耶稣在祈祷了一整夜之后(路6:12),怎么还会挑选将背叛他的人呢?犹达斯追随耶稣的时候,就像其他的宗徒一样,是期望耶稣做一般意义上的解放者。其他人随着对耶稣的了解愈加深入,渐渐改变了他们的野心,但是犹达斯却没有。犹达斯背叛耶稣是要报复使他失望的老师。虽然犹达斯是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之一,却没能回报老师对他的感情,最终由爱转恨,掉进了邪恶的深渊。

    14.53耶稣被审

    耶稣出庭两次。第一次是出庭公议会,即犹太人的最高议会,他在那里被控渎神。后来他被带到罗马总督比拉多面前,控诉的罪名则是政治煽动者。

    采取双重程序的原因,是因为犹太人在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已失去了判人死刑的权力。因此他们先依照自己的法律,即圣经的法律审判了耶稣后,再请求比拉多来执行死刑。他们为了说服比拉多,又提出了新的控诉。

    我们很难说,审判耶稣是否是以合法的方式执行的。这和我们所知道的许多审判很相似,也就是当权者能够歪曲法律,无需采取明显的欺骗手段,便能给他们的对手定罪。

    14.60耶稣的死刑

    司祭们不能因为耶稣轻微的“违法”就判他死刑。他们必须找出更重要的理由:你是默西亚,那应受赞颂者之子吗?而这正是福音的中心。

    耶稣的回答综合反映了救主神圣性的两段经文。人子来自天主本身(达7:13),他坐在全能者的右边,地位平等(咏110)。耶稣这个声明,清楚地肯定了他不只是像圣人或天主的使者那样的天主子,而是分享天父神性的那唯一的一位。

    司祭们并没有误解耶稣宣称自己是天主子。他们谴责他并不是因为他使用了一个危险的词,而是因为他在所有的行事方式上都将自己与天主等同。他们可以使良心得到安慰了,因为他们是在维护他们认为的“唯一者”的荣誉。

    他们忘了实际上他们是恨他的,因为他曾经谴责他们的伪善、缺乏信仰和贪爱金钱。耶稣并不拘泥于他们所护卫的宗教规则,使得他们从高位上掉了下来。天主借耶稣的身份来临,向他们要“葡萄园的果实”(谷12:2),要求他们清点帐目,于是他们便和他作对。

    司祭们以天主之名定了耶稣的罪。他并没有反抗他子民的宗教领袖加诸于他的不公刑罚,尽管名不副实,这些人却是天主的代表,这体现了他对天父完全的服从。

    14.66宗徒们并不缺乏个性和勇气,不然,耶稣不会选上他们。当伯多禄说:“就算要我跟你一同去死,我也不会不认你”时,他是很认真的。他们随时准备为耶稣而死,就像人们面对战斗时的热情一样,但是所发生的事情却非常不同。耶稣被捕之后,宗徒们感到非常的困惑,因为他没有用他的神力,也没有对敌人表现出任何反抗的态度。就此来看,说宗徒们在领受到圣神之前是懦夫,是不对的。

    他们逃离耶稣被捕现场的这种反应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他们的逃离还是动摇了过去两年和耶稣朝夕相处而产生的所有信仰的基础。使伯多禄否认耶稣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畏惧,事实上,是因为他还没有认识到耶稣究意是谁。

    伯多禄的否认确是一个真正严重的错误,虽然当伯多禄的眼光和耶稣相遇并表示忏悔的那一刻(路22:61),天主便已原谅他了。但这个错误终其一生都将迫使他不再信赖自己。伯多禄这一负责普世教会的磐石,在追随耶稣并为耶稣献上生命之前,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弱点,且无法获得安宁(若21:19)。
马尔谷福音 第十五章
    耶稣在比拉多面前受审

    1一大早,司祭长们、经师们和全体公议会聚集商议之后,就绑起了耶稣,将他押解给比拉多。

    2比拉多问:“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吗?”耶稣回答:“这是你说的。”

    3司祭长们对他提出许多控告。

    4比拉多再次审问他:“你不答辩吗?你看,他们控告了你这么多罪!”

    5但耶稣还是什么也不回答,比拉多感到奇怪。

    6每逢节日,比拉多会按群众的要求释放一名囚犯。

    7当时有个叫巴拉巴的犯人,犯的是暴乱杀人罪,他正与同伙们被关在狱中。

    8群众这时要求比拉多按照惯例,为他们释放一名犯人。

    9比拉多问他们:“你们要我释放犹太人的君王吗?”

    10事实上他知道,司祭长们是出于妒嫉才把耶稣押解来的。

    11可是司祭长们煽动群众:宁愿要求比拉多释放巴拉巴。

    12比拉多再次问百姓:“我该把那个你们称做犹太君王的怎么办呢?”

    13他们喊着:“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14比拉多又问:“他做了什么坏事?”然而群众却更高声地减着:“把他钉上十字架!”

    15于是比拉多放了巴拉巴,因为他想顺从民心。他叫人鞭打了耶稣,然后交给人去钉十字架。

    16士兵们带着耶稣来到总督府内院,集合了全队。

    17他们给他穿上一件紫红袍,又给他戴上用荆棘编的头冠,

    18然后向他致礼:“犹太人的君王万岁!”

    19他们用一根芦苇敲他的头,向他脸上吐口水,在他面前屈膝敬礼。

    20戏弄一番后,他们再脱掉耶稣的紫红袍,换回他原来的衣服,然后带他出去钉十字架。

    耶稣的十字架之刑

    21途中,他们遇见一个刚从田间来,正路过那里的人,名叫西满。他是基勒乃人,是亚历山大和鲁富的父亲。士兵们强迫他背负耶稣的十字架。

    22他们把耶稣带到一个叫哥耳哥达的地方,意即“骷髅之地”。

    23到了之后,他们给他喝掺了没药的酒,但耶稣不愿喝。

    24他们把耶稣钉上十字架后,拈阄分了他的衣服,看每人能得什么。

    25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正是早上九、十点。

    26他的头上有块牌子,写着他的罪状:“犹太人的君王”。

    27同时,还有两个强盗也被判刑钉死:一个在他右边,一个在左边。

    28如此正应验了经上所述:“他被列于叛乱者之中”。

    29路过的人都羞辱他,摇着头说:“哈!你这说拆毁圣殿,能在三日内重建的人,

    30救救你自己吧!从十字架上下来呀!”

    31司祭长和经师们也纷纷讥笑着说:“他能救别人,却救不了自己。

    32默西亚!以色列的君王!让我们亲眼看着你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相信。”甚至和耶稣同被钉上十字架的也都羞辱他。

    耶稣的死

    33大约在中午时候,黑暗笼罩大地,直到下午近黄昏的时刻,

    34也就是第九个时辰,耶稣大声呼叫:“厄罗依,厄罗依,拉玛,撒巴黑塔尼?”意思是:“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我?”

    35几个站在旁边的人听见了,就说:“听!他在呼求厄里亚呢!”

    36有个人跑过去,用海绵浸满了药酒,系在芦苇上递给他喝,说:“我们且等着看,厄里亚是否会来把他放下。”

    37耶稣大喊一声,就断了气。

    38圣所里的帷幔,从上到下,裂成两半。

    39站在耶稣对面的百夫长看见耶稣是如何断气的,就说:“这个人确实是天主子。”

    40有些妇女从远处观望着,其中有玛利亚玛大肋纳,小雅各伯和若瑟两个人的母亲玛利亚和莎罗美,

    41当耶稣在加里利时,她们就跟随他,服侍他。还有另外一些妇女,也都是同他一起上耶路撒冷来的。

    耶稣被葬入墓穴

    42这天是预备日(也就是安息日的前夕),到了晚上,

    43来了一个亚利玛太人若瑟。他是公议会里有威望的人,也是期待天主国的人。他大胆地去见比拉多,请求领取耶稣遗体。

    44比拉多对耶稣死得这样快感到奇怪,便召来百夫长询问耶稣是否已死。

    45得知实情后,比拉多准许若瑟领回耶稣的遗体。

    46若瑟买了殓布,把耶稣从十字架上卸下,用殓布裹好,然后安葬在由岩石凿成的墓穴中,又将一块大石头滚在墓洞口。

    47玛利亚玛大肋纳和若瑟的母亲玛利亚看见了安放耶稣的地方。

    ——————————————————————————————————————————————————

    ●●●注释:

    15.6群众聚集在比拉多面前,舍弃了耶稣,而选择了巴拉巴。为什么呢?因为耶稣提供的通往自由的道路需要时间、责任和牺牲;而政治煽动者巴拉巴使用的是不负责任的暴力,却能吸引平庸之辈,并满足他们潜在的暴力欲望。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岁月,民众往往因看不见国家与民族的希望而变得很盲目,失去了人性正常的理性判断。

    福音并不想把耶稣的死归罪于整个犹太民族。福音证实,不仅仅是选民的领袖,还有大多数平民都拒绝了耶稣的启示,他们后来同样拒绝了宗徒的传教(罗10:19)。现在,天主派遣他的圣子作为先知预言的救主前来,而公众却将他交给了外邦人。从此以色列的历史打上了这一悲剧的烙印(玛27:25;路21:24)。在以色列人中耶稣将成为一个不愉快的回忆,因为人人知道当他在十字架上时,一切都分裂了(谷15:38)。不过拯救了以色列并引导它历史的天主,将把十字架根植于其历史中。

    从教会最初日子开始,圣神教导宗徒:犹太人舍弃耶稣这一事实,使得基督徒非常愤慨,但这却是天主计划的一部分(宗4:14-15;罗11:25-32)。如果犹太人不舍弃他,天主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慈爱启示给我们(若1:5)?“对那些走向毁灭的人,十字架上的信息是愚蠢的,但对我们得救的人来说,却代表了天主的德能威力”(格前1:18)。天主的子民,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基督徒,在面对这种悲剧时,像其他人一样盲目(依42:19)。

    15.16耶稣受到了折磨和嘲弄。在世界任何地方,当军警不再把犯人当作自由人和兄弟姊妹时,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遵照罗马的法律,耶稣受到鞭刑,但这种刑罚并非出于残酷,而是因为鞭打造成的失血和体力消耗可以加速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的死亡,从而缩短他受苦的时间。

    双臂钉在十字架上的人会窒息。为了要呼吸,他必须把重量从双脚移到臂上,因此更加重了由双脚和腕上钉子所造成的巨大痛苦。一旦他没有足够的力量这么做,就会窒息而死。所提到的苦酒是罗马士兵普遍饮用的饮料。虽然“没药”(一种草药)可以减轻痛苦,但是耶稣拒绝这可以减缓他痛苦的东西。

    15.33和好

    厄罗依,厄罗依,拉玛,撒巴黑塔尼:这是咏22开头的诗句。这首圣咏以痛苦的呼喊开头,而结尾则是对胜利之确定。这首圣咏不断提到救主的受难。

    耶稣临死的呼喊是项奥秘,因为钉在十字架上的人通常会因耗竭和窒息而死,无法如此叫喊。但是没有人能夺走耶稣在他自己的掌握之中的生命,只有他决定时才会放弃。那些在他附近的人感到震惊:这是失败还是胜利的呼喊?

    有时候一个人的死亡会造成家庭的分裂,但有时候死亡也会导向和解。耶稣死在上面的十字架,是由两根木头做成的,直立的一根指向天空,另一根水平伸展于天地之间。耶稣使人类和天主,以及人们彼此之间达成了和解。

    在耶稣的死亡中,天主表现出了他对人类最伟大的爱,凡看出这一点的人,就能和天主和好。他们不再受制于对天主的畏惧,而是开始了解我们并不受制于盲目的命运,我们永远生活在天主爱的关怀中。

    圣所里的帷幔,从上到下,裂成两半(38):这意思是说天主不再停留于凡人不能进入的地方。天主离开了令人生畏的圣殿,通过他受伤的圣子住在我们中间:受伤,不仅是因为罪恶,也是因为他对我们的悲悯。

    民族和各国之间的和解。在耶稣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之前,天主还未开始消除分隔人类的障碍,仅将自己和犹太这一个民族相联系。但自从耶稣诞生,所有人都受到进入天国的召唤(弗2:11-16)。以前,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仪式,现在亦是如此。但基督文化的扩展,使更多的人能通过对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而反思自己的宗教精神,从而促进人们寻求彼此团结与尊重的渴望。所有个人和民族,虽然彼此之间有差异,但只要认识并相信,便能和解。

    这个人确实是天主子:罗马百夫长很肯定地宣称耶稣是一个义人(路23:47),即一位杰出的人。马尔谷故意让“天主子”这几个词出自罗马百夫长之口,因为这个外族的官员代表了:从这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身上认出天主子的外邦民族。

    耶稣有好几次坚持:不要称他为天主子(谷1:44)。他这么做是因为:除非人们知道耶稣是怎么死的,并从中相信他的复活,否则没有人会知道天主是谁,天主子又意味着什么(玛11:27)。见罗3:24。

    15.42亚利玛太的若瑟急于领回并埋葬耶稣的尸身,因为依照犹太律法,必须在日落前埋葬受刑人的尸体(申21:22-23),尤其在重要庆典前夕,更应如此。所选择的坟墓是山丘上的岩石凿成的,入口非常低,且用一块大圆石封住,类似于磨坊中用的石头。见若19:41的注释。

    就像埋在土中的种子,耶稣的身体被安葬了起来,以等待新生命的到来。(罗6:5;亦请参见玛27:52之注释)。
马尔谷福音 第十六章
    他复活了

    1安息日一过,玛利亚玛大肋纳、雅各伯的母亲玛利亚和莎罗美买了香料,为去敷抹耶稣的遗体。

    2一周的头一天,大清早,她们来到墓地,那时太阳刚升起。

    3她们彼此问:“谁给我们挪开墓穴洞口的那块大石头呢?”

    4她们再一看,见那块石头已被滚到一边去了。这原是相当大的一块石头。

    5她们进了墓穴,见有个年轻人穿着白袍,坐在右边。她们惊呆了。

    6那人对她们说:“不要怕!你们来找那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纳匝肋人耶稣,他已复活了,不在这里了。请看!他被安放的地方。

    7现在去通知他的门徒们和伯多禄:他已在你们之前去加里利了,你们将在那里看见他,正如他曾跟你们说过的。”

    8妇女们满怀惊恐奔出墓穴,逃走了。她们没跟人说什么,因为她们很害怕。

    复活后的耶稣

    9耶稣在一周的第一天的清晨复活。他首先显现给玛利亚玛大肋纳,耶稣曾从她身上驱除七个恶魔。

    10她去告诉那些还在悲伤哀悼的追随者们。

    11他们听说他已复活了,她还看见了他。但他们不相信。

    12之后,他又用另一种形象显现给其中两个去乡下的人。

    13这两人就跑去告诉其余的人,但他们还是不信。

    14最后,耶稣显现给正在用餐的十一个门徒。他责备他们缺乏信德,如此顽固,不相信那些看见他已复活的人。

    15然后,他对他们说:“往世界各地去吧!把福音带给一切受造者。

    16相信并领洗的会得救;拒绝相信的将被判罪。

    17这些奇能征兆将伴随着相信的人:因我的名驱逐恶魔,且能说新语言;

    18手拿毒蛇,即使喝了致命的毒汁,也决受不到伤害;给病人覆手,病人就会痊愈。”

    19主耶稣跟他们说完这些话,就被提升上天,坐在天主的右边。

    20他们就出发,到各地去宣道。主与他们合作,并伴以奇迹,来证实所传的道。

    ——————————————————————————————————————————————————

    ●●●注释:

    16.1耶稣由死者中复活

    耶稣的历史到人们发现空墓时结束。在福音的最后几页,我们可以看到对耶稣死后重要显现的简短叙述。他已不再是尘世中的耶稣,而是由天父那里再生的复活者,永不会再死亡,如咏2所说的:“你是我的儿子,在这一天我生了你”。

    耶稣已复活。福音叙述了他死后所发生的事情,并提到了那些看到耶稣复活的人的名字。我们能够相信他们吗?我们总想要多知道一些细节来支撑我们的信仰,但即使有数以千计的见证者的访谈,并附有彩色照片来证实文字叙述,人们还是会有疑问。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他,我们就无法发现他。他在哪里?

    实际上,有没有许多见证者并不重要。因为这是信仰的问题,而信仰是个人内在的精神问题。

    我们怀疑,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而是因为这事件使我们不知所措。我们怎么能够相信充满丑闻和人类苦难的世界会走向复活?那么最终哪些人会信呢?是那些自身经验使他们准备好接受最基本信仰的人:生命的天主爱人,并使人恢复生命。

    有些人倾向于相信,是因为他们体验到在他们的磨难中,天主与他们同行。在他们似乎失去一切的时候,天主赐给了他们希望。因此他们在基督内看出了理想的人性,并了解基督在达到他的光荣之前,必须受苦难。他们已经学会理解天主行事的方式,因此便能够相信复活基督的见证。

    相信基督的复活并不比相信他的圣言来得困难,因为两者是不可分的。“相信的人征服了世界”,宗徒若望这么说(若-5:4)。大多数人因忽视天主,而错误地定义了他们的生存意义,但是信者却能改正这些错误。当我们必须穿越未知的道路,当我们必须把理性摆在一边,把自己完全托付在天主的手中时,心中难免有恐惧,但是相信的人能克服这种恐惧。

    16.9在第八节,马尔谷福音突告结束。我们期望看到耶稣和宗徒们在加里利会面的描述,但是并没有。为什么呢?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找到一连串和耶稣复活后的出现有关的记述。

    16.15把福音带给一切受造者:福音是种植于世间的种子,会在适当的时机,在人类所有的活动领域中开花结果。救恩不是拯救个别的灵魂。福音要宣布给所有活动中的万物,和那些受到洗礼而新生的人。他们将是改变人类历史的酵母。

    耶稣的名字

    耶稣在复活的那一天,他的人性开始完全参与到神圣的光荣之中(罗1:1)。耶稣现在要求我们相信他的名,也就是相信他刚得到的,经由他而行于人间的神力。

    “名字”这个词对我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对犹太人则代表了天主活跃的存在。这个词可以让他们提到天主在人间神秘的临在,而丝毫无损他的伟大。圣经并没有说天主和希伯来人一起走向许地,而是说天主的名或他的容颜(出33:14)在他们中间。天主的存在,不能被限制在他的圣殿之内,圣经说的是他的“名”居住在这圣殿,他在那里祝福他子民所有的活动(列上8:27)。

    因此,“名”的意思是指神圣的存在或力量。保禄说复活的耶稣得到这荣耀超过其他的名(斐2:9)。天主圣父将名赐给耶稣,耶稣既已得到此名便不比天主逊色,因为凡是属于天父的,现在也属于他。耶稣得到光荣,并不像一个人获得一个头衔,或一项荣誉(依9:5已经宣布过了),因为神圣的荣耀只能由天主赐予。如果他得到一个神圣的头衔,是因为他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已从天父那里获得了神性:天主性便是他本身。

    耶稣从拥有一切的天主那里接受了一切,和天父一样是天主,然而方式不同。希1:4中有一句话:“他的名字超越众天使”。当我们以耶稣之名和天父说话时,不只是指以他的功德来支持我们(希5:9),或是利用他可贵的祈祷(希7:25)。我们像孩子呈现在天主面前,因为知道天主会以同样的父爱拥抱我们,一如他对自己“挚爱的一位”一般(弗1:6)。

    从那时起,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开始以神力逐渐地引导人类的历史,和我们每一个人的道路。宗徒被派遣到世上是要治疗和净化世界。奇迹和治疗的行为本身并非目的,只不过是征兆和手段:传福音的目的是经由圣神的力量,使所有的受造物,都可以聚集在降生成人的天主子的四周。上主说:不要恐惧,我的教会不是对抗这个世界,不是诱惑和难题的庇护所,而是为使你们每个人都受洗成为我的宗徒。

    拒绝相信的人将被判罪

    “拒绝相信的将被判罪”,即使我们说得很柔和,仍然不能消减句中的威胁口吻,更不用说诸多谬误的解释引出的不可估量的后果了。

    那些“不相信的人”正是我们传福音的对象。这些人拒绝相信,即使诸多征兆伴随福音讯息而来,足以令人认识上天圣意。他们“将被判罪”,指的是:审判之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善恶,在这基础上心甘情愿地接受一种判罪。在玛10:40中我们能读到同样的意义。

    相信并受洗的人会得救,指的是:他们享有天主为他们准备的厚礼-基督,因着信德,他们生活如同新人。这些人既是受益者,又是天主神秘救援计划的合作者。在这个无论对谁来说都充满神秘的救援计划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为天主子民而准备的。如果他们拒绝接受使命,人类就会“被判罪”-遭受迷途的命运。

    我们不禁要问:天主怎么允许带有偏见的不正确解释存在于西方教会中,直到十九世纪末?当时教会中人士坚信:所有人都必须接受他们所宣讲的,即使有时他们的用语不可理喻或充满恨意,甚至所说的与福音相去甚远。然而他们愿付出一切代价为人受洗,把它视为神奇有效的宗教仪式。虽然经文中并没有说,但他们强调:谁不信,谁就永远丧失救恩,落入永死的地狱。请参看约纳书引言。

    这一不当的解释无形中使教会成为“救赎派”,谁不受洗自然就成了“堕落者”。其实,这种理论扎根在所有宗教派别的骨子里:他们都坚信自己是唯一的受选者,只有自己承受了唯一的真理。要怎样才能理解这一现象呢?这是一个谜。耶稣耐心等待他的教会继续做大量的工作,教会只要看一看十二宗徒的例子,就可明白一切皆赖于天主的恩慈,因为我们都是罪人。

    不过,只要看一看信仰者的世界,就可发现他们的态度泾渭分明、不带任何中间色彩;他们的举动甚至壮烈:与其被定罪,不如坚信。

    这些奇能奇迹将伴随着相信的人:宗徒大事录记载了这些征兆和奇迹。即使在今天,在基督徒履行了将福音传给世界的使命的地方,也可以看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