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被迫流亡海外的菲律宾总理马可仕,在长期与病魔博斗失败之后,终于客死他乡,不得不结束他那颇富传奇色彩,但却也为世人争议的一生。
马可仕夫妇是一对虔诚的天主教徒,至少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因为他们每逢星期日必上教堂望弥撒;有特殊节日或需要时,也会邀请神职人员到家里举行弥撒或祈祷;而马可仕本人更有每年举行个人静修的习惯。
但是,真正的宗教虔诚,并不只是作一些外在的与形式化的礼节而已,而更在要求信徒度一个信仰与言行一致的生活。关于这一点,圣经上早就有很明确的指示。耶稣说:“不是凡口中喊‘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就某些方面来说,他们夫妇俩并未按照他们信仰的要求生活。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件事情证明:第一,马可仕为了实现个人的政治野心而大开杀戒,排除异己;第二,他们夫妇为了享受一个穷奢极欲的物质生活,在掌握大权之后,立刻在全国各地展开大事搜刮行动。其中尤以后者,表现得更令人摇头叹息。
马可仕夫妇奢糜成性,举世皆知。我们光举几个例子就可窥其一斑。例如他们的子女结婚,动辄以钜金从美国请来大乐队在婚礼上演奏;喷泉喷的不是自来水,而是昂贵进口名牌的香槟酒。他们在纽约曼哈顿区原来买有一幢超级豪华大厦,但是每次到美国却舍大厦不住,偏要下榻于“华尔道夫大饭店”,以向世人炫耀他的阔绰与财富。
伊美黛的挥霍无度更是令人咋舌。光属于她个人尚未穿过的高级皮鞋就有数千双之多,目前仍顾有专人负责每日擦拭保养。被戏称为“伊美黛皮鞋大展”的趣闻即由此而来。她壁橱内衣服之多,据说可供二百位皇后穿用。夫妇睡的床铺豪华自不在话下,即使连尺寸也大得惊人,听说可以容纳五个大人。
此外,伊美黛也是一个典型的购物狂者,举凡珠宝、名画、古董乃至华厦,只要她看中的,她一定会设法把它弄到手。在这些当中,她对珠宝似有近痴的偏好,一九七五至一九八一年间,她还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珠宝大户。据说有许多珠宝店为了讨好她,当然也是为了赚她大把大把的钞票,还特别为这位出了名的夜猫子加班营业,有时一直要拖到凌晨四点才歇业。
当马可仕流亡海外的新闻公开之后,美国一家电视广播公司曾特别制作了一个专辑,向世人揭开他们夫妇神秘生活的面纱。节目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在我脑海里至今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出现在镜头里的,是他们位于纽约华厦客厅中的一张沙发椅。椅子上放了一个心型的背垫,上边绣了一行醒目的英文字To Be Rich Is No Longer A Sin (富有不再是罪恶)。
我当时看到这一行字,觉得是既可笑而又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可笑的是,他们竟能想出这种点子来欺骗自己和自我催眠;而讽刺的是,这句话正巧与我们中国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想:富有如果是取之有道,也用之有道,又何罪之有。很明显地,马可仕夫妇之所以刻意安排,也只不过是想掩饰良心的不安罢了。但是他们又怎么会料到,这样作反而产生欲盖弥彰的反效果。
众所周知,马可仕的财富是取之无道。这一点光从他死后留下来路不明的钜额遗产,即可不言而喻。据说竟高达数亿美元之多。
其次,他的财富也用之无道。菲律宾原是一个天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岛国,战后还曾享有过“亚洲最富庶国家”的美誉。但曾几何时,如今竟沦为经济落后、外债高筑、民不聊生,以及窃盗抢劫之风到处猖獗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无疑是来自贫富不均的结果。富者恒富,富到钱财以几何级数递增;而贫者恒贫,贫到无立锥之地。如果以“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来形容两者间悬殊之差距,也实不为过。而在这方面,马可仕实不能辞其咎。更何况他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极尽奢侈浮华之能事,而弃贫穷百姓于不顾之地,更是为世人所不齿。
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而马可仕本身也是天主教徒,可是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却未能效法基督“人子来不是为接受服事,而更是为服事众人”及“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弃自己的性命”的忘我与牺牲精神,去关爱和照顾他的百姓,实在令人感到惋惜。即使望再多的弥撒,作更多长久的祈祷,甚至每年也举行静修,又有什么好处呢?诚如耶稣当日痛斥伪善的经师和法利塞人一样。耶稣说:“他们以长时间的祷告,来掩饰他们吞占寡妇的财产。”“所以你们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光说不作。”而更糟的是,有时候他们的所言所行,却与他们的信仰正好背道而驰。马可仕夫妇就是这样的人。
马可仕一生的功过,将来历史自会给世人一个交代。但是,这样一位原本可能成为菲国历史上极伟大的领袖人物,却有落叶无法归根和死后在自己故国家园找不到葬身之地的遗憾,如此凄惨的下场,又怎能不令世人警惕和为他感到嘘唏呢?
(自由时报7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