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七、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圣母学

为表示地圣母玛利亚的敬爱,我愿意将“人类救主”和“富于仁慈”通谕中的圣母学的反省心得提供出来与各位分享,好能更热切地恭敬圣母。大家都知道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两个通谕,,即一九七九年一三月四日的“人类救主”通谕和一九八0年十一月三十日的“富于仁慈”通谕。这两道通谕非常长也深具历史的意义。也放因为教宗深受其祖国波兰传统的影响,所以对圣母的敬礼和爱情是不可言喻的,以至于在这两道通谕中,虽然有很重要的问题要谈,但总没忘记在每一通谕中有相当长的一号谈到圣母玛利亚,为的是从圣母身上来提醒我们,鼓励我们。由于是在通谕中谈论圣母,所以与通谕中的主题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得先介绍通谕的思想。其次研讨在两通谕中关于圣母玛利亚有那些资料内容。最后再探究教宗的圣母学是在怎么样的一个神学思想下,而且给我们什么启示。即可分下列三点来说明:
1、 两通谕的主要思想
2、 两通谕中的圣母学
3、 从两通通谕中看教宗的圣母学
一、 两通谕的主要思想
教宗在“富于仁慈”通谕中明示两通谕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所以整合在一起的重要思想应是教会的生命和使命。百教会的生命和使命也就是基督的生命面和使命面。当他执笔时,他深知进入公元二千年的救恩史是个重要的阶段。因此,尤其在第一个通谕中指出他希望领导教会走向何方以信应有怎样的面貌和行动。所以在两通谕中都对现时代作了相当长的描写。我们知道教教宗所受的哲学教育是现象学而且现象学有特别的研究。所以在他的笔下把世界描写得非常完整和真实。然而透过这种现象学,为的是要看出的讯号――教会在现时代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有怎么样的任务。
教宗所描写的现代世界,与梵二“教会在现代牧职”宪章所描写的世界几乎大同小异。这证明十五年来世界上的的问题依然存在并没获得解释。现在我简单的介绍,因为这与主题有密切的关系。
从积极观点来看,今日世界在各方面都突飞猛进,不仅是在科学和技能方面,甚至认知上――社会、文化、心理……等各方面也都有了令人惊奇的进步。所以,不只进步开发的国家享用这类知识、实际上也影响到那些未开发的国家。当通谕中一变到世界的进步时,立刻指向是真实的“进步”吗?在“人类救主”通谕中教宗指出“进步”带给人类好处且是多方面的威胁。更深的是今日整个人类对自己所发明的科学技能感到不能控制,反而受到自己发明的的威胁;甚至是整个世界毁灭的的威胁。除此之外,伦理道理在“进步”的世界中却不是怎么样的进步。同样的,在“富于仁慈”通谕中描写今日人类各方面有了进步;可是另一方面好像进步带来破坏:人最基本的生命受到迫害;有人的还未出生已受到迫害,有人的连最基本的一些物质需要都不到。更严重的是人性生命的的破坏;好多人的自由不受到尊重,人的良心受到威胁,人最基本主权没有保障……通过这些现象,教宗叫我们看出一个时代讯号――教会在进步又受到威胁的现代世界中,他应当在耶稣基督的内有什么样的态度,他的使命是什么?
在“人类救主”通谕中教宗的答复是耶稣基督是救主;他有解决一切的问题,而教地是基督的肢体。所以,教宗基督学讲论教会面对这些问题要怎样回答信应注意哪些原则。因此“人类救主”通谕给人的印象好似教会在耶稣基督内无所不能;什么问题都能讲,什么问题都努力要回答。在这通谕中有两句话很能代表教宗的思想。通常在我们的观念中,耶稣基督是教会的道路,假如教会要走向天父,他得走耶稣基督这一条路――耶稣说:我是道路,这是教会传统的思想,没什么特殊,但在通谕中加上一句话,几乎过去从来没有什么神学家这样清楚的的谈论过,即人是教会唯一的道路。这并不是说人领教会到天主父那里去而是说假如教会要 到天主父那儿,他得把把自己的使命先完成,然后才能天主父那儿;他完成使命是在“人的道路”上,就是他得解决人的问题,在他完成这个使命时,他才真的完全走向天主父的道路上。因之,我们立刻能够窥出“人类救主”通谕显出教会经验到与耶稣基督同在,所以很能力,很有办法。
但“富于仁慈”通谕中谈到世界的进步和破坏时,其语离气和强调点都有所不同。教宗说今日不乏善心人和爱心团体,都愿给迫害世界作一些贡献和提供解决的办法,使受到迫害的世界恢复到原来的面貌。可是又立刻指出根据今日的现象,发现每当一个正义政策提出之后,马上也会有流弊的产生。即一件件不正义的事情反而从正义政策的名义上做。例如:今日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在争,往往双方面都说为了正义而战。其实,当向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要求正义时,常会操作圣言的尊严和地位,或在要求上有些过火而变成不正义;甚至有一些好像以正义为目标的政策,仔细分析下仍有不正义的漏洞。面对人性的无能为力,教宗说我们唯一能依靠的教会还能宣讲是“天主的仁慈”。只有仁慈的天主给没有办法的人希望和救恩。审此通谕最重要的思想。所以,教宗不厌其烦的描写天主一连串对以色列民族的仁慈以及“浪了回头”令人感动的比喻,且以耶稣十字架上的死亡和,给我们指出这是天主仁慈行动的高峰。因为天主早已与以色列订立盟约,因其仁慈,他不会因人的好坏而之不顾,毕竟整个人类在耶稣基督仙是他的子女,所以他始终关心爱护我们。因而,当我们受到迫害和威胁时,我们更应呼吁全能的天主圣们,他会来解决;也决不会抱有成见掩面不顾。由于观之,第一道通谕讲教会在耶稣基督内一切问题都可解决。第二个通谕说面对今日世界的问题,我们人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投靠天主的仁慈。实际上,这就是教会生活的两面,也是教过领导教会走向公元二千年的主要原则态度。
二、 两通谕中的圣母学
关于两通谕中提到的圣母道理是我们贯常听到的,只是教宗把两通谕的主要思想整合在一起,放在圣母玛利亚身上,通过圣母更丰富的表达出来。“人类救主”通谕圣母的主要名号是“教会之母”,“富于仁慈”通谕是“仁慈之母”。
当教会体验到自己的使命是在今日世界中将基督的救恩和生命给予人类时,母亲的天职使她不得不想到自己的母亲,也需要一位慈母,所以教宗保禄六世在梵二大公会议中宣布基督的母亲是“教会之母”。此名衔广泛地得到共鸣。“人类救主”通谕中教宗解释为什么称圣母是“教会之母”?他说由于天主父在救恩计划中不可名言的选择以及圣神的特殊行动,使圣母 将人性的生命给了天主子。其次,逾越奥迹中,十字架上的耶稣指圣若望(代表教会)向圣母玛利亚说:“女人,这是人的儿子。”且在晚餐厅中,圣母以母亲的身份伴随着宗徒们期待圣神来临。最后,从救恩史的角度来看,圣母参与天主救恩计划及教会的使命;以在恩宠层面上她也是我们的母亲,因此,教会受到信望爱深切需要所催促,接纳圣母五利亚作为自己的母亲。因为假如我们在教会和人类历史的这个艰难而而重要的阶段,觉得特别需要转向基督――为了救赎的奥迹,他是教会的主和人类历史中的主――我们相信没有人能比玛利亚更能引领我们进入此奥迹的天主性和人性的幅度中。所以现在教会以最真挚的赤心祈求秘书的母亲,让“教会之母”的母爱通过自己生命中,使她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与耶稣基督一起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使命。
“富于仁慈”通谕中的主要思想:教会及人类唯一依靠的是天主的仁慈。所以当谈到圣母玛利亚时,就称她为“仁慈之母”。教宗说在圣母访亲赞美天主的话中――他的仁慈世世代代直到无穷――显示圣母先知性的把天主的仁慈表达出来,可是圣母还肯定天主的仁慈一直要延续到历史的终点;也就是说我们与圣母坚持天主的仁慈常常在我们中间。由于圣母这样的讲论天主的仁慈,教宗立刻从引思想联想到圣母是“仁慈之母”。一来圣母对天主的仁慈有特别的认识,二来圣母自己参与耶稣基督的苦难,耶稣的苦难是把天主仁慈带给整个人类;由于圣母的合作,她自己的也经验到天主的仁慈。最后,因为她神圣的使命――亦即她在十字架下的牺牲就是把天主的仁慈给予人,从此,圣母参与天主仁慈的分布。所以,“仁慈之母“非她莫属。事实上,福音中最多只能讲圣母参与的使命,并没如此的给我们详细说明,但是教宗不厌其烦的发挥。
当圣母进到永远生命中,也并没有放弃让人经验到天主仁慈的使命,反而继续不断在今日教会中实现她“仁慈之母”的使命。由于慈母心,也能够特殊的叫人在感觉上通过她而意会到天主的仁慈;因为一切容易接近母亲的人在圣母玛利亚身上会体验到仁慈的天主。
从恩宠次序观点上来看,由于母亲神圣的地位,她一直在保护教会以及每个基督信徒的生命;让每个旅途中的基督徒在最后生命完成时,浸进天主的仁慈中。通谕主题指出人没有能力,所以要完全依靠天主的仁慈。如今我们依靠圣母等于说在圣母身上我们我们会体验到天主的仁慈。乍看之下,此处的圣母道理不是太深,可是当我再研究下去,我们会发现这里有了特殊的圣母学。
三、 从两通谕中看教宗的圣母学
梵二大公会议谈论圣母玛利亚有二个派别,当时,甚至不同的圣母学的主教造成一些争论。有的主张圣母玛利亚是“教会的典型”。意即教会在她的生命中,假如她要问应怎样生活?假如他要问向那里?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她有一个模范――圣母玛利亚。为什么呢?因为教会是得违法行为的团体,在教会内圣母是最完美的得救的人,在整个救恩史中她是一个典型。但实际上也有主教主张圣母玛利亚是“教会之母”。圣母在救恩史中是我们信赖的人物,祈求的对象;因为她是母亲,她在救恩史的使命是照顾人类和教会,假如作为图像来讲,多少把圣母放在教会与天主之间,教会常通过圣母的祈祷、保护和照顾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二千多位主教中差不多一半主张圣母是“教会的典型”,另一半赞成圣母是“教会的母亲”。教会宪章中引两个圣母学是合在一起的,这也表示梵二大公会议在圣母学上有了一些创新:特别注意“教会的典型”是圣母玛利亚,但从来也没有忽略圣母是“教会的母亲”。
现在我们再看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圣母学是怎么样?从“人类救主”通谕第二二号及“富于仁慈“通谕第九号分析下,我们很清楚的看出教宗宣称圣母是“教会之母”。教会在今日世界中与耶稣一起回答问题时,由于教宗所采取的是“教会之母”的圣母学,所以他说,我们要求圣母玛利亚,信赖自己的母亲,好能完成救恩的使命。所以圣母是一位祈祷的对象以及保护无条件母亲。反过来说,假如教宗主张圣母是“教会的典型”,则会说应该效法圣母,将生命带给人类。但这种语调在“人类救主”通谕中简直看不到,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咛:圣母是“教会之母”,我们应这件事他、祈求她、在她身上得到力量,然后自己才能完成神圣的使命。
在“富于仁慈”通谕中,如果教宗的圣母学是“教会的典型”,则会讲由于圣母这样需要天主仁慈,所以教会氢圣母作为典型,同样需要天主的仁慈。可是很奇怪的,在此通谕中一句话提到这种思想。在整个第九号中完全表达圣母是“仁慈之母”:今天教会特别需要天主的仁慈,转到圣母玛利亚身上,由于她是仁慈之母,她会照顾我们,她会把天主的仁慈让我们经验到。所以,教宗在两道通谕中的圣母学毫无疑惑的是“母位的圣母学”。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今天得承认不少圣母学家圣母是“教会的典型”:她是人类中最完美的得救者,她是我们的模范。由于新神学的倾向,许多人似乎忽略了“母位的圣母学”;可是教宗在祖国波兰的传统影响之下,仍保持“母位圣母学”有给我们提供出来。
实际上,对圣母的敬礼为我们基督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同教宗所说:“只有那些在自己的生命中非常容易接近自己母亲的人,他会在圣母玛利亚身上体验到天主的仁慈。”这是在恩宠层面上做母亲,所以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我们讲论“信仰”常补偿贸易太强调理性的一面,尤其是一些念书的人往往着重信仰内涵是什么?而忽略了信仰是一个整体。信仰也在琚中,情感也应进到我们的信仰中间,换句话说,有信仰的人,在情感上也是有信仰。无论怎么样,在信仰情感上,圣母玛利亚担任很大的角色;因为她是母亲,是我们信仰中的母亲。那么,自然会导致对圣母的敬礼时有了信赖之情;有了我们信仰上情绪的一面。从情绪角度上分为两叉圣母,这是整个信仰上重要的一环。假如有人讲圣母是“教会的典型”,的确也错,因为在圣母玛利亚身上,我们看到我们泛起的面貌。可是人需要母亲,信仰生活也需要母亲,这重要的因素,我们不能失掉。在教宗两通谕的启示下,叫我们特别恭敬圣母玛利亚,信赖她、祈求她。这是基于很深信仰的情绪而非无中生有的情绪。让我们与教宗一起保持这样深长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