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两个旅人哀叹着他们所失落的一切而一路走回家时,耶稣走上前来,与他们同行,但是他们的眼睛被蒙蔽了,以致认不出他来。忽然间走在一起的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三个人,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同了。这两个朋友不再垂头丧气、四目朝地,转而注视那个加入他们的陌生人。那陌生人问他们:“你们一路走来,彼此谈论的是些什么事?”两人显得有点惊讶,甚至有些激动:“唯有你不知道这几天所发生的事?”接着是一则漫长的故事:有关他们所失落的故事,以及关于一座空坟令人迷惑不解的消息。至少这里还有人倾听,愿意听他们述说这些有关于幻灭、悲伤,以及茫然不知所措的故事。一切似乎都没有道理可言。但是,能告诉一个陌生人这故事总比对着彼此重复他们已知的事实来得好过些。
接着有些事情发生了。事情有了微妙的转变。那陌生人开始讲话了,而且他的话引得他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陌生人先倾听了他们的故事;现在则换成他们聆听他的述说。他的谈吐清楚明白而直接。陌生人提起他们已经知道的一些事:他们久远的过去,包括远在他们出生之前数世纪的历史,梅瑟引导先民重获自由的故事,还有先知们警示自己的民族绝不要放弃他们得来不易的自由的故事。这些故事虽是那般地耳熟能详,但是当他们听着他述说时,却仿佛是头一回听到似的。
原来,使这一切那么不同的是那讲故事的人!一个不知打哪儿冒出来的人,却奇妙地比那些曾经讲过这些故事的人更接近他们。失落、悲恸、罪疚、恐惧、一丝尚存的希望,还有许多无解的疑惑在他们不得安宁的心里交相穿梭着,这一切都被这个陌生人轻轻提起,放到一个远比他们自己的故事更广大的故事脉络中。于是,原本看来一团混乱的事情开始展现新的视野;原本看似沉重难耐的事实开始散发出令人释怀解忧的光芒;原本听来教人悲伤至极的故事开始透露着喜乐的讯息!当陌生人对他们说话时,他们渐渐明白,他们渺小的生命并不如自己先前所想的那般渺小,却是一个伟大奥迹的一部分,这奥迹不仅涵盖了许多世代,更无限地延伸下去,从永恒直到永恒。
陌生人未曾说他们没有理由悲伤,却说他们的悲伤是属于更大悲伤的一部分,但在这悲伤中隐藏着喜乐。陌生人未曾说他们所哀悼的死亡不是事实,却说这死亡将会开启更多生命——真实的生命。陌生人未曾说他们并没有失去一位曾给予他们新的勇气和希望的朋友,却说这失落将为另一份关系开路,而这关系远远超越他们曾体验过的任何友谊之上。陌生人从未否认他们告诉他的事情,相反地,他肯定这些事属于一个更大事件,而这事件容许他们在其中扮演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
然而,这却不是一番安抚人心的谈话。陌生人说话的神态刚强、直接,一点也不多情感伤。语中不带任何轻松廉价的慰藉。甚至,他似乎以真理穿透了他们的抱怨,或许他们宁可不认识这真理。毕竟,继续抱怨下去往往比面对事实真相更具吸引力。但是陌生人丝毫不怕打破他们内心的防卫,而召唤他们超越自己狭隘的心胸。
“无知的人哪!”他说:“为相信先知们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竟是这般迟钝!”这些话直达那两个人的心底。“无知”是挺重的字眼,这用字会冒犯我们,使我们心生防卫。但是它也能敲碎恐惧与自我意识的表壳,引人重新领悟生而为人的真谛实意。它犹如惊梦醒世的晨号,它将蒙眼布扯下,并卸下我们身上无用的保护装备。无知的人哪!你没看见——没听见——不知道吗?你们注视着一簇小小的矮树叶,却不明白自己就身在山巅上,可以将整个世界尽收眼底。你们直瞪着眼前的屏障,却不愿去思考这屏障放在那儿是为了帮助你们寻得正确的路径。你们抱怨自己有所失落,却不了解你们所失落的正是为了使你们获得生命贺礼。
陌生人必须称他们“无知”,好让他们了解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是什么。就是要相信,他们不相信他们所经验到的不只是一次无可挽回的失落;他们不相信除了回家按老样子生活之外,还有什么事可做。“无知的人哪!为相信……你们的心竟是这般迟钝!”迟钝于相信;迟钝于信赖更大的安排与计划;迟钝于超越种种抱怨以发现满是生机的宽阔新世界;迟钝于超脱暂时的痛苦,了解这些痛苦乃是更大的治愈过程的一部分。
单是看到这迟钝之心能让我们深陷抱怨连连与心胸狭隘的泥沼中,便足以说明它绝非单纯无害的。正是这迟钝之心阻碍了我们发现生命实景。我们极可能一路走到生命的尽头,却还不知道我们究竟是谁,以及我们原本能够成为怎样的人。生命短促,我们所看到、听到、经验到的是那么有限,不能指望从这些有限的经验中渗透整个生命的意义。对于这样的奥义,我们的目光太过短浅,耳朵也不够灵敏。我们需要有人来开放我们的耳、目,帮助我们发现在有限的感官以外的生命真相。我们需要有人来点燃我们的心火!
当我们悲伤地走着,耶稣加入我们,向我们解释经书上有关他的记载。但我们不知道那位就是耶稣。我们设想他只是个陌生人,对于在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事,我们自己知道得比他多。然而——毕竟我们还是知道有特别的事发生了,我们隐约感知,直觉地发现:我们的心开始热了起来。在他还与我们同行时,我们没能完全了解所发生的事,彼此无法谈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之后,的确,必须在这事发生之后,我们或许才能开口说:“当他在路上与我们谈话,给我们讲解经书的时候,我们的心不是火热的吗?”但是当他与我们同行时,虽这般近在身旁,我们却无法了悟这一切。
在每次感恩祭中,“圣道礼仪”要引领我们去触碰到的就是这神秘的临在。当我们以感恩祭的精神而生活时,不断地揭橥在眼前陪伴我们前行的,也正是这神秘的临在。取自旧约与新约的读经以及之后的讲道,便是为了帮助我们,当他陪伴我们在悲伤中同行时,认出他的临在。每天都有不同的读经;每天的讲道中都有不同的诠释或劝戒。每天都有圣言陪伴我们。若不是靠着天主的话,我们是无法生活的,因为是这些将我们从悲伤中一把拉出,将我们提升、安置在更高处,好让我们能发现生命的真正面貌。
重要的是,虽然这些透过诵读或讲道而传给我们的圣言,是为了传讯、指引或启发,但它们首要的作用是讲耶稣他自己来到我们当中。在我们的旅程中,耶稣向我们解释经上有关他的记载。无论我们是读出谷纪、圣咏、先知书或福音,它们都是为了使我们心火炽热。首先是透过天主的话语,耶稣临于感恩祭中。若不是藉由天主的话语显示耶稣的临在,在擘饼时我们也无法认出他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语言文字十分廉价的世界。文字淹没了我们,它们出现在广告中,在布告板和交通标志上,在宣传册子里,在袖珍本和一般书籍中,在黑板、投影机、快速翻动的排行榜、影视荧幕,以及电子新闻告示板上。这些文字时而移动、闪烁、转圈,时而扩大、变亮,膨胀。它们以各种样貌,五光十色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但最后我们却说:“好了,它们不过是文字罢了!”随着数量增多,文字本身却贬值了。它们主要的功能似乎只在传递讯息。文字不断地供给我们资讯。而我们也需要文字,好能知道该做什么或怎么做,去哪里或如何到达某地。
那么,这就难怪在感恩祭中,当我们聆听圣言时,多半把圣言当作是一种提供资讯的工具罢了。它们向我们讲述着故事,提供指导与训诫。既然我们多数的人都早已听过这些话,它们也就很少深深触动我们。我们往往连专心聆听都做不到;它们听来已太过熟悉了。我们不期待会有惊奇或悸动。无论是由经本上诵读或从讲坛上宣讲,我们聆听时都只当它们是“老掉牙的故事”。
可悲的是,圣言于是失去了它圣事性的特质。天主圣言是具有圣事的特性。也就是说,它是神圣的,作为圣言,它使得它所意指的具体临在。当耶稣在路上向那两个悲伤的旅人说话,并解释经上关于他的记载时,他们的心开始变得火热;也就是说,他们经验到他的临在。当耶稣讲论自己时,他临在于他们内心中。因此,耶稣的话语不仅只是讲他们想起他,教导他们关于他的事,或者唤起有关他的回忆而已。透过他的言语,耶稣真实地临在他们的生命中。这便是我们所谓圣言的圣事性特质。圣言创造它所表达的事物。天主圣言永远都具有圣事性。在创世纪中,我们得知天主创造了世界,但是希伯来文中的“说”和“创造”是同一个字。所以,按照字面翻译,经文是:“天主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为天主来说,发言就是创造。当我们说天主的话是神圣的,意思就是天主的话充满了天主的临在。在往厄玛乌去的路上,耶稣透过他的话语而临在,是他的临在使得悲伤转为喜乐,将哀痛化为欢乐的舞蹈。这便是每一感恩祭中所发生的事。藉由人们的诵读或讲述,圣言要领我们亲炙天主的临在,并转化我们的心智。我们经常只把圣言当作是醒世劝言,期待我们在聆听圣言之后,得以改变处世待人的生活态度。但是圣言真正的魅力,并不在于我们聆听后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它,而在于我们聆听时,藉由圣言的神圣化工在我们身上所产生的转化力量。
福音中到处可见天主藉圣言临在的例子。就个人来说,我总是被耶稣在纳匝肋会堂的故事所感动。在那里,他诵读依撒意亚先知书:
上主的神临与我身上,
因为他给我傅了油,
派遣我向贫穷人传报喜讯,
向俘虏宣告释放,
向盲者宣告复明,
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
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路四18~19)
在诵读完这段话之后,耶稣说:“你们刚才听到的这段经文今天应验了。”顿时间,一切教人了然于心:原来经上所说的穷人、俘虏、盲者、受压迫者并不是指会堂外那些不知何时何地获得释放的人,而是指当场聆听耶稣说话的众人。正是在聆听中,上主临在并治愈。
天主圣言并非日后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话语;它是藉着我们此时此地的聆听,在聆听中治愈我们的言语。
因此,问题在于:当我聆听圣言时,天主如何走近我?我在哪里认出天主那医治的手藉着圣言触碰了我?我的感伤、悲痛以及哀悼在当下如何被转化?我是否感觉到天主的爱火净化我心,赋予我新生命?这些问题引我进入圣言的圣事性中,也就是天主真实临在的神圣处所。
在这个社会中,语言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应用性,因此生活其中的人,一开始可能会觉得上面所说的显得有点新鲜。但是我们多数人已经认识到语言的治愈力与毁灭性,尽管一般说来这样的认知停留在无意识的层面中。当有人对我说:“我爱你”或“我恨你”,我并非只接收到恍┯杏玫难断⒍选U庑┗坝锍闪嗽谖夷?b>实际发生的事。它们使我的血液流动加速,使我的心跳,我的呼吸变得急促。它们使我感觉有所不同,想法也改变了。它们将我升华到一种新的生命层面,给予了我另一种自我的认知。这些话有治愈或毁灭我的力量。
当耶稣在路上加入我们并向我们讲解经书时,我们必须用整个人聆听他,相信那创造了我们的圣言也将治愈我们。天主愿意临在于我们内,并藉此彻底转化我们恐惧的心。
圣言的圣事性不仅让天主以亲密的个人方式临在我们中间;同时,这圣言的圣事性也使我们藉由天主的临在,在伟大的救赎工程中获享一席之地。临在于我们内的天主不只是属于我们个人内心深处的天主,也是亚巴郎与撒辣的天主,依撒格与黎贝加的天主,雅各伯与肋阿的天主,依撒意亚与耶肋米亚的天主,圣方济各与朵乐丝-黛(注:当代教会中的杰出女性,致力于工会运动)的天主。祂那拥抱整个世界的爱藉由耶稣——我们旅途中的同伴而显示给我们。
感恩祭里的圣言使我们能参与人类救赎的伟大工程。我们的小故事升华了,进入天主伟大的故事里,并在那儿被赋予它们独特的地位。圣言提升我们,使我们看见每天稀松平常的生活实际上是神圣的,在天主实践祂的诺言中扮演了必要的角色。在感恩祭里以书写及述说方式呈现的圣言使我们得与玛利亚一同说:“祂垂顾了祂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的人都要称我有福;因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施恩宠于亚巴郎和他的子孙,直到永远。”
在此我们看到,我们在神圣的礼仪中举行感恩祭时,它召唤我们去度一个感恩祭内的生活,在这生活中,我们将不断地意识到,在天主那贯穿万世万代神圣的救赎工程中,我们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我们生命中的一大诱惑便是否认我们作为选民的角色,因而容许自己困在个人日常生活的忧虑中。倘使没有不断地提升我们成为天主选民的圣言,我们仍旧是(或者变成)目光如豆之人,终日为生活劳碌而幽幽怨怨。没有那使我们的心火炽热的圣言,我们恐怕也只能一筹莫展地一路走回家,伤心、认命地接受太阳底下无鲜事的事实。没有圣言,我们的生活将缺乏意义、活力与能量。没有圣言,我们永将是井蛙观天、目光短浅之人,活得庸碌,死得卑微。或许没有圣言,我们仍可能上报,成为地方版或全国版上被报导一两天的新闻人物,但是不会有万世万代的人称我们有福。没有圣言,孤绝的痛苦与忧伤可能浇熄我们内在的圣神,而让我们成为愤事嫉俗的牺牲品。
我们需要圣言,这圣言是由在路上加入我们,并让我们知晓他的临在的那位所述说解释的;我们炽热的心首先认出他的临在。是这临在鼓励我们扬弃已僵硬的心,学会感恩。当我们成为懂得感恩的人,我们才能邀请使我们心火炽热的那位进入家中,同我们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