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玛 13:1-23
    圣经:玛13:1-23

    释经

    1-2节:许多群众集合到他跟前

    1在那一天,耶稣从家里出来,坐在海边上,2有许多群众集合到他跟前,他只得上船坐下,群众都站在岸上。

    经文所提及的海边,没有说明是那个地方,部分是因为玛窦没有过于关注地理细节,部分是因为加里肋亚海在耶稣的传教生活担当如此重要的位置,所以是不言而喻的。有许多群众集合,但这语境并不说明他们与耶稣的关系。耶稣上了船,这是向群众讲话的好地方,是老师的传统姿势。

    3-9节:有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3他就用比喻给他们讲论了许多事说:「看,有个撒种的出去撒种;4他撒种的时候,有的落在路旁,飞鸟来把它吃了。5有的落在石头地里,那里没有多少土壤,因为所有的土壤不深,即刻发了芽;6但太阳一出来,就被晒焦;又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7有的落在荆棘中,荆棘长起来,便把它们窒息了。8有的落在好地里,就结了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9有耳的,听罢!」

    尽管撒种的比喻不如荡子的比喻和迷失的羊的比喻那么安慰人心,但也是耶稣最广为人知的比喻之一。传道员引用这比喻来警告人不要成为贫瘠的土地,并鼓励他们要作结出丰富果实的土地。

    种子通常随著撒种者走过田野而散播的。按照今天的标准,田间的面积是较为小的,而撒种的过程是不明确的。有些种子自然地落在不毛的土地里。田间里的小径交错,并且因多人践踏而挤压得很硬。不少土地是薄薄的泥土,覆盖在石头上的。在白天,石头吸收热量,然后在晚间把热量释放,使种子快速生长(5节)。田边会长有荆棘,而野草的种子随风吹到刚?好的土地上。由于撒种者是看不见,所以野草的种子将要萌芽,把好种子窒息。

    这撒种的人知道一切,但「仍没有节制地撒种,尽量撒多一点种子,他没有觉察到风险,正如天主赋予人类浩大的仁慈」(Long,147)。这故事指出天主的慷慨大方。教会也是慷慨的,向遥远的森林的原始部族,也向贫民区的青少年宣讲福音。有时候,撒种的人甚至殉道。有时候,撒种者花了一生的时间传教,但看不到实质的回应。耶稣向我们保证,我们无须担忧自己的努力会白费。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我们不能看到的。不但种子在地下工作,天主也在工作。天主将带来收成,而且是丰富的收成。

    这比喻中的收成是如何计算的?生产的多少要视乎所种植的农作物,但是,Jeremias在他的《耶稣的比喻》一书里指出,在第一世纪,农产品的一般收成是七至十倍。三十倍将是非常大量的,而一百倍更是惊人的(见于Hare,152-153;参阅Keener,238)。即使采用现代耕种方法和工具,美国在五十年代的小麦平均产量是十五至二十倍(Johnson,409)。那么,耶稣所讲有关收成的言论,似乎是为了鼓励门徒,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工作,但只看到少许成果。这比喻给我们保证,天主是在表面下工作,而在适当的时候,便会展现工作的成长。假如我们看不到即使的效果,也无须沮丧失望。

    收成的量由三十倍至一百倍,所有都是出自栽种在好土地里的好种子。如果收成只有三十倍,也不用挑剔种子或土地。我们的责任是栽种和浇灌,至于使之生长的,则是天主(参阅格前3:7)。

    10-17节:

    这几节经文没有包括在今天的读经,但是,如加以理解也是有用的。耶稣?:「为此,我用比喻(希腊文:parabolais)对他们讲话,是因为他们看,却看不见;听,却听不见,也不了解」(13节)。

    玛窦采用希腊文parabolais一字。「在玛窦的希腊文背后……是源自希伯来文圣经的,即mashal一字,……这字一方面代表很多种比喻的言言,也用作词意隐晦的说语……在则17:7……,mashal好像一个谜,其目的是激起内心深入理解,而不是以实例来传达一个简单的概念」(Hare,146-147)。

    为理解这几节经文,我们可以想起耶稣正面对人们的拒绝。在14-15节,他引述依6:9-10;先知谈及百生的心迟钝了,并向天主的真理闭了眼睛──而耶稣的意思是要说明,那些拒绝他的人也是这样。他们看,却看不见;听,却听不见,也不了解,因为他们没有兴趣去看或了解。他们向耶稣关闭了自己的心。因此,耶稣要以比喻的隐晦语言来向信徒讲话──使那些选择黑暗的人看不到光明。

    18-23节:那么,你们听这撒种者的比喻罢

    18「那么,你们听这撒种者的比喻罢!19凡听天国的话,而不了解的,那恶者就来把撒在他心里的夺去: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20那撒在石头地里的,即是指人听了话,立刻高兴接受;21但在心里没有根,不能持久,一旦为这话发生了艰难和迫害,就立刻跌倒了。22那撒在荆棘中的,即是指人听了话,却有世俗的焦虑和财富的迷惑,把话蒙住了,结不出果实。23那撒在好地里的,即是指那听了话而了解的人,他当然结实,有结一百倍的,有结六十倍的,有结三十倍的。」

    「那么,你们听这撒种者的比喻罢」(18节)。耶稣给这比喻一个题目──撒种者的比喻。马尔谷福音是玛窦叙述这比喻的原始来源,但马尔谷福音没有包括题目。看来耶稣不会正式地给予比喻一个题目,所以,可能是玛窦加插的。

    「凡听天国的话,而不了解的」(19节)。耶稣把种子看作「天国的话。」耶稣在传教时,他的话都是铿锵有力的,并召叫门徒也这样作。说话好像种子一样,看似是脆弱的。但是,它们的力量是隐藏起来。然而,正如一粒生长的种子能使石头破裂,同样,天主的话也能改变生命。「天主的话可以完成这事……因为它可渗透人心……其他的方法会失败,但天主的话却能够深入人心,并在那些看不光明和生命和天主的深处工作」(Wallace,5)。

    在解释时,寓言转移了。直到目前为止,比喻是关于四种泥土──不同的人对种子,即「天国的话」有不同程度的接受。在18-23节,种子是人,落在四种不同的土地里。有些学者认为,这种不一致性意味著耶稣提出3-9节中的比喻,而玛窦的教会加插18-23节的解释。他们引证玛窦的教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挣扎──将从这解释中找到莫大的安慰。「事实上,一种解释即使对于初期教会的生活状况具有某种适应性和价值,也不一定意味著不能追溯至耶稣」(Morris,344-345)。

    「凡听天国的话,而不了解的,那恶者就来把撒在他心里的夺去:这是指那撒在路旁的」(19节)。即使种子是播在心里,也可能找不到住处。人并不了解。在这语境下,了解是超越知性的同意。它要求更深入的程度,即深入人心,藉信德而生活。如果未能这样作,种子/话便容易遭受恶者的攻击。「有些土地变硬了……有些聆听者因生活,因他们的失望、周遭的环境而变得冷漠。他们不能听,因为他们不让自己聆听」(Pfatteicher,60)。

    「那撒在石头地里的」(20节)。有些种子撒在石头地里,即覆盖了薄薄一层泥土的石头。种子从下面的石头吸取热量,并迅速发芽。然而,它不能好好地扎根石头地里,所以很快凋谢和枯死。耶稣告诉我们,这些人起初高兴地接受天国的话,但当遇到艰难时便跑掉。

    但是,这里的问题比渐强和渐弱的热诚更重要。基督徒时常面对反对。「预料迫害的出现,常是玛窦的重要主题(参阅5:11-12;10:16-25)。耶稣的跟随者必须准备这可能发生的事件,并必须坚持到底(参阅23:34-36;24:9-13)」(Hagner)。

    「那撒在荆棘中的」(22节)。第三粒种子撒在长满荆棘的泥土里(22节)。它结不出果实,因为它很快被「世俗的焦虑(hemerimnatouaionos)」和「财富的迷惑(heapatetouploutou)」蒙住了。怀有信德的人必须集中在耶稣身上;他教导我们不要「忧虑(merimnate)」吃什么或喝什么或穿什么,因为「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耶稣劝勉,「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6:25-33)。信德缓减我们的忧虑,而不必要追求财富,因为耶稣已向我们保证,天主要眷顾我们──天主知道我们的需要──天主将看顾我们。耶稣给我们显示如何避免窒息信德的事件,好使信德成长。

    「世俗的焦虑」(22节)。今天的人忧虑什么?如果要列出清单,其中的可能性将几乎是没有终止的。在个人的层面上,我们关注金钱,以及金钱可买到的东西──债务和还款的问题──工作和事业的提升──健康──忙碌──娱乐时间(如何获得和如何享受)──别人与我们的关系──以及其他许多问题。在宏观的层面上,我们关注恐怖主义──战争──罪与罚──伦理与政治领导──经济──以及其他许多大问题。

    「财富的迷惑」(22节)。我们时常受到诱惑,以为金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这不是真实的。

    「那撒在好地里的,即是指那听了话而了解的人,他当然结实,有结一百倍的,有结六十倍的,有结三十倍的。」这是需要统计知识的人所称的「底线。」是的,我们在路旁──在石头地里──在荆棘中浪费了很多气力。是的,有些种子──也许是大多数种子──将永不结出什么东西。然而,这并不要紧,因为那些听了话而了解的人(谨记于心并靠之而生活)将结出奇迹般的丰硕果实。

    「有关好地的经文中最后的动词是『结果和实行』(思高圣经译作:结实)(karpophoreikaipoiei)。『实行』一词是山中圣训及其他地方时常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字(参阅7:21,24,26;12:50)。在玛窦福音(相对于保禄),实行在救恩方面是重要」(Burner,496)。

    「比喻提供清楚地提醒我们,即使对福音作出外表上最热诚的回应,也不保证那人是真正的门徒。唯有经历时间的考验,在困难中坚持不懈,躲避财富的迷惑和世俗的焦虑(6:25-34),以及尤其是结出适当的果实(不断服从天主的旨意),才能证实(信德的)宣认是真实的」(Blomberg)。

    参考书目

    Barclay,William,GospelofMatthew,Vol.2(Edinburgh:TheSaintAndrewPress,1957)

    Bergant,DiannewithFragomeni,Richard,PreachingtheNewLectionary,YearA(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2001)

    Blomberg,CraigL.,NewAmericanCommentary:Matthew,Vol.22(Nashville:BroadmanPress,1992)

    Boring,M.Eugene,TheNewInterpreter'sBible,Vol.VIII(Nashville:Abingdon,1995)

    Brueggemann,Walter;Cousar,CharlesB.;Gaventa,BeverlyR.;andNewsome,JamesD.,TextsforPreaching:ALectionaryCommentaryBasedontheNRSV——YearA(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5)

    Bruner,FrederickDale,Matthew:Volume2,TheChurchbook,Matthew13-28(Dallas:Word,1990)

    Craddock,FredB.;Hayes,JohnH.;Holladay,CarlR.;Tucker,GeneM.,PreachingThroughtheChristianYear,A(ValleyForge:TrinityPressInternational,1992)

    Gardner,RichardB.,BelieversChurchBibleCommentary:Matthew(Scottdale,Pennsylvania:HeraldPress,1990)

    Hagner,DonaldA.,WordBiblicalCommentary:Matthew1-13,Vol.33a(Dallas:Word,1993)

    Hanson,K.C.,Proclamation6:Pentecost1,SeriesA(Minneapolis:FortressPress,1995)

    Hare,DouglasR.A.,Interpretation:Matthew(Louisville:JohnKnoxPress,1993)

    Johnson,ShermanE.andButtrick,GeorgeA.,TheInterpreter'sBible,Vol.7(Nashville:Abingdon,1951)

    Keener,CraigS.,TheIVPNewTestamentCommentarySeries:Matthew,(DownersGrove,Illinois:InterVarsityPress,1997)

    Leuking,F.DeaninVanHarn,Roger(ed.),TheLectionaryCommentary:TheologicalExegesisforSunday'sText.TheThirdReadings:TheGospels(GrandRapids:Eerdmans,2001)

    Long,ThomasG.,WestminsterBibleCompanion:Matthew(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7)

    Morris,Leon,TheGospelAccordingtoMatthew(GrandRapids,Eerdmans,1992)

    Niedenthal,MorrisandLacocque,Andre,Proclamation,Pentecost1,SeriesA(Philadelphia:FortressPress,1975)

    Pfatteicher,PhilipH.,LectionaryBibleStudies:TheYearofMatthew,Pentecost1,StudyBook(Minneapolis:AugsburgPublishingHouse,1978)

    Senior,Donald,AbingdonNewTestamentCommentaries:Matthew(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8)

    Soards,Marion;Dozeman,Thomas;McCabe,Kendall,PreachingtheRevisedCommonLectionary,YearA(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3)

    Wallace,RonaldS.,ManyThingsinParables(Edinburgh:OliverandBoyd,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