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玛 14:22-33
    圣经:玛14:22-33

    释经

    22-23节:他私自上山祈祷去了

    22耶稣即刻催迫门徒上船,在他以先到对岸去;这其间,他遣散了群众。23耶稣遣散了群众以后,便私自上山祈祷去了。到了夜晚,他独自一人在那里。

    耶稣催迫(希腊文:enankasen)门徒上船,先到对岸去。门徒不是反叛,又不是愚勇,而是服从。他们在海上经历的艰难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而是源于他们依从耶稣的命令。Cranfield评论:「如果教会或个人因服从基督的命令而处于危险或绝望中,就无须害怕」(quotedinBlomberg)。

    「耶稣遣散了群众以后」(23节)。在增饼奇迹后(13-21节),耶稣与其留下来讨好群众,反而遣散了他们,并上山祈祷去了。「祈祷……是他的传教使命的中心」(Keener,256)。高山标志著为耶稣是重要的时刻。他在较早前已尝试独处,但群众打扰了他(14:13)。他现在找机会祈祷。玛窦告诉我们,他是「私下」祈祷的,强调他独自一人祈祷。

    玛窦只有在这里和在革责玛尼园(26:36),叙述耶稣祈祷。两次都是艰难的时刻。在这里,黑落德已对耶稣虎视眈眈(14:1-12)。在革责玛尼,耶稣将准备接受死亡。

    若6:15告诉我们,耶稣退避,因为群众「强迫他,立他为王。」所以,他可能先打发门徒离开,好使他们不会被卷入群众立他为王的事件中(Morris,380-381)。

    24-27节:放心!是我。不必害怕!

    24船已离岸几里了,受著波浪的颠簸,因为吹的是逆风。25夜间四更时分,耶稣步行海上,朝著他们走来。26门徒看见他在海上行走,就惊骇说:「是个妖怪。」并且吓得大叫起来。27耶稣立即向他们说道:「放心!是我。不必害怕!」

    船已离岸几里,即他们已差不多在海的中央。坐在小船上,离岸很远,又遇到风浪,的确是令人惊慌的事,但不论是玛窦或若望,都没有告诉我们,门徒害怕风浪。然而,他们必定感到筋疲力尽,因为这是四更时分(希腊文:tetartedephulaketesnuktos),即凌晨三时至六时,而门徒刚才离开群众(在增饼奇迹后),便立刻上船,再遇到风浪。他们不但一直醒著很多小时,而且在海中把水从船里舀出,确是令人疲惫不堪的工作。

    「在圣经文学里,海时常代表魔鬼势力的住处。在默示录,天主最终管治,而海也没有了(21:1)」(Craddock,400)。对海施以命令,这是天主的特权。旧约圣经描述天主步行海面,或为以色列民而在水中开辟道路(约9:8;38:16;咏77:19;依43:16;51:9-10;哈3:5),但从没有一个人步行海面。藉著在海上行走,「耶稣不但做了天主能做的事,而且以天主的声音说:『是我』」(Boring,328)。

    耶稣步行海上,朝著门徒走来。玛窦确定耶稣就是厄玛奴尔──天主与我们同在(1:23)──而这故事加强了那个角色。正如上文所指,在选写本福音的时候,玛窦的教会正受到迫害的风暴。这些基督徒没有反抗,却忠信地事奉天主。因此,门徒在海上的故事,正好反映出玛窦的教会的情况。它持守一个恩许:在风暴中,耶稣朝著基督徒走来──风暴没有占上风──基督与我们一起,并救赎我们。

    当门徒看见耶稣,便害怕起来。暴风虽然是危险的,却是熟悉的。门徒知道在暴风中会发生什么事,也知道如何保持船只浮在海上。但他们对于有人步行海面则全不知晓,所以吓得以为是妖怪。

    耶稣用「放心!是我。不必害怕!」这三句话回应他们。

    ──耶稣的第一句话是「放心」(希腊文:tharseite)。在福音的其他地方,耶稣也用这句话来鼓励瘫子(9:2)和患了血漏病的女人(9:22)。

    ──第二句话是「是我」(希腊文:egoeimi,即「我是」)。这是天主的名字(出3:14)。「在玛窦的故事里,『是我』这句话正好编排在两幕剧的中间……先前约有九十个希腊字,接著又约有九十个希腊字」(Bruner,534)。这句话也接近本福音的中央(廿八章里的第十四章),并处理福音的核心问题──耶稣的身份。他是天主子(4:3,6;8:29;14:33;26:63;27:40,54)。他是厄玛奴尔──天主与我们同在(1:23)。

    ──在本福音里,天主用了第三句,即「不必害怕」(希腊文:mephobeisthe)来安慰若瑟(1:20),以及前往空墓的妇女(28:5,10)。耶稣用这句话来安慰正要前往传教的十二门徒(10:26,28,31),也在显圣容时安慰门徒(17:7)。

    奥思定说:「载著门徒的船就是教会,正受到试探风暴吹得颠簸不停;至于逆风,就是教会的敌人魔鬼,不停地奋力阻止教会抵达安息。但是,更伟大的是,『他为我们转祷』」(quotedinGardner)。这故事安慰玛窦的教会,他们即使身处迫害中,也不必害怕,因为耶稣与他们在一起。当我们面对疾病、死亡、迫害或其他烦恼的时候,这句话也同样给我们安慰。它准备我们面对逆境。逆境不是天主不悦的标记,顺境也不是天主中悦的标记。财富不相等于天主的宠爱,贫穷也不相等于天主的不宠爱。疾病不是缺少信德的标记,健康也不是怀有信德的标记。耶稣说,天主「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5:45)。人生的风浪可以是祝福的途径。当事情转坏时,我们的心灵更能接纳耶稣。一颗破碎的心常常是门,基督能够藉此而进入我们之内。当我们面对烦恼时,他来到我们中间,说:「放心!是我。不必害怕!」

    28-31节:小信德的人哪!你为什么怀疑?

    28伯多禄回答说:「主,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里罢!」29耶稣说:「来罢!」伯多禄遂从船上下来,走在水面上,往耶稣那里去。30但他一见风势很强,就害怕起来,并开始下沉,遂大叫说:「主,救我罢!」31耶稣立刻伸手拉住他,对他说:「小信德的人哪!你为什么怀疑?」

    这是唯一的福音叙述伯多禄与耶稣的故事:

    ──它一部分是伯多禄的故事。伯多禄是一个冲动的人,他的自发性与稳定并不配合。他好像跌在石里的种子,很快便会萌芽,但亦很快凋谢。他在看清之前已跳下来,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危险,然后又感到踌躇。我们必须注意,伯多禄因看见复活的耶稣而改变。在耶稣复活后,伯多禄开始成为磐石,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它一部分是一个试探天主的人的故事。伯多禄开始时说:「如果是你」,正是重复魔鬼的试探:「你若是天主子,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里罢」(4:3,6)。门徒告诉师傅要做什么。

    ──它一部分是一个向师傅请求准许的门徒的故事。伯多禄要求一个命令,并且在师傅命令后,立刻行动。

    ──它一部分是一个桥梁的故事,把26节惊慌的门徒的失望与32节值得尊敬的门徒的信德连接起来。

    ──这是玛窦的教会的故事。这个教会感到害怕和混乱,尝试在痛苦中掌握到某些东西。

    ──这是每个基督徒的故事。我们在怀疑与信德之间来回,有时集中于风暴,有时集中于耶稣。

    对伯多禄而言,这是既软弱又有力量的时刻。他怀疑,但愿意相信。他害怕,但从船里出来并走入风暴里。他开始步行,但发觉自己因强风而分心。他开始下沉时,遂呼喊:「主,救我罢!」──甚至在害怕时也表达他的信德。

    没有福音告诉我们,伯多禄走得多远,但是,当他犹豫时,他是十分接近耶稣的,以致耶稣能伸手拉住他。耶稣说:「小信德的人哪!你为什么怀疑?」这是唯一的地方,耶稣向一个门徒说「小信德的人」,而不是向群众说的。要注意,耶稣先拯救伯多禄,然后才责备他。

    「要注意,尽管耶稣因伯多禄的小信德而失望,但伯多禄行动时,比其他门徒怀著更大的信德──他正在学习」(Keener,256)。「伯多禄在此是一个既有信德又缺乏信德的榜样……他缺乏信德,是因为他不够专注:他因强烈的风势而分心。他的心越来越受到环境影响,而不是受到他对耶稣德能的信德所影响,所以,他再次充满恐惧」(Hagner)。

    32-33节:船上的人便朝拜他

    32他们一上了船,风就停了。33船上的人便朝拜他说:「你真是天主子。」

    他们一上了船,风就停了。正如耶稣对海具有天主的德能,他也对风具有天主的德能。这个故事既然是比喻玛窦的教会,所以,静止的风就是应许,迫害绐终会停止的。

    门徒朝拜耶稣,说:「你真是天主子。」「耶稣位格的奥秘开始弥漫」(Bruner,535)。在本福音里,我们听到有声音从天上(3:17)──从伯多禄的宣认(16:16)──以及藉著百夫长在十字架下(27:54)──宣告耶稣是天主子。耶稣的身份是本福音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正如上文所述,本故事的结局跟马尔谷福音的结局截然不同,在那里,门徒最终仍是不明白,心里还是迟钝。

    参考书目

    Barclay,William,GospelofMatthew,Vol.2(Edinburgh:TheSaintAndrewPress,1957)

    Bergant,DiannewithFragomeni,Richard,PreachingtheNewLectionary,YearA(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2001)

    Blomberg,CraigL.,NewAmericanCommentary:Matthew,Vol.22(Nashville:BroadmanPress,1992)

    Boring,M.Eugene,TheNewInterpreter'sBible,Vol.VIII(Nashville:Abingdon,1995)

    Brueggemann,Walter;Cousar,CharlesB.;Gaventa,BeverlyR.;andNewsome,JamesD.,TextsforPreaching:ALectionaryCommentaryBasedontheNRSV——YearA(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5)

    Bruner,FrederickDale,Matthew:Volume2,TheChurchbook,Matthew13-28(Dallas:Word,1990)

    Craddock,FredB.;Hayes,JohnH.;Holladay,CarlR.;Tucker,GeneM.,PreachingThroughtheChristianYear,A(ValleyForge:TrinityPressInternational,1992)

    Gardner,RichardB.,BelieversChurchBibleCommentary:Matthew(Scottdale,Pennsylvania:HeraldPress,1990)

    Hagner,DonaldA.,WordBiblicalCommentary:Matthew14-28,Vol.33b(Dallas:Word,1995)

    Hanson,K.C.,Proclamation6:Pentecost1,SeriesA(Minneapolis:FortressPress,1995)

    Hare,DouglasR.A.,Interpretation:Matthew(Louisville:JohnKnoxPress,1993)

    Johnson,ShermanE.andButtrick,GeorgeA.,TheInterpreter'sBible,Vol.7(Nashville:Abingdon,1951)

    Keener,CraigS.,TheIVPNewTestamentCommentarySeries:Matthew,(DownersGrove,Illinois:InterVarsityPress,1997)

    Long,ThomasG.,WestminsterBibleCompanion:Matthew(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7)

    Morris,Leon,TheGospelAccordingtoMatthew(GrandRapids,Eerdmans,1992)

    Pfatteicher,PhilipH.,LectionaryBibleStudies:TheYearofMatthew,Pentecost1,StudyBook(Minneapolis:AugsburgPublishingHouse,1978)

    Senior,Donald,AbingdonNewTestamentCommentaries:Matthew(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8)

    Soards,Marion;Dozeman,Thomas;McCabe,Kendall,PreachingtheRevisedCommonLectionary,YearA(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3)

    Thayer,JosephHenry,AGreek-EnglishLexiconoftheNewTestament(NY:AmericanBookCompany,1889)

    VanHarn,RogerinVanHarn,Roger(ed.),TheLectionaryCommentary:TheologicalExegesisforSunday'sText.TheThirdReadings:TheGospels(GrandRapids:Eerdman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