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玛 16:13-20
    圣经:玛16:13-20

    释经

    13-14节:人们说人子是谁?

    13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就问门徒说:「人们说人子是谁?」14他们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

    「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13节)。斐理伯的凯撒勒雅,位于加里肋亚海以北二十哩的赫尔孟山附近,处于外邦人世界的边界,主要是外邦人的城市。在最初,它是以崇拜巴耳神和牧神(Pan)见称。在耶稣时代,这里有一座凯撒庙。耶稣似乎要退到那里,以避开加里肋亚的群众,好能准备他的门徒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由19:1开始)──一个将以他的死亡和复活结束的旅程。

    「人们说人子是谁?」(13节)。耶稣拣选这外邦人的地方,更完整地向门徒揭示自己,也许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他将在大委托(28:l9-20)中明确关注全世界。他没有把自己的身份告诉门徒,反而问他们,人们说人子是谁。人子是耶稣最经常用来识别自己的称呼(8:20;9:6;10:23;11:19;12:8,32;13:37,41;16:13,27;17:9,12,22;19:28;20:18,28;24:27,30,37,39;25:31;26:2,24,45,64)。这称呼的意思并不清晰。耶稣用这称呼,可能是因为它不含有与默西亚的称号有关的「包袱」。

    「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14节)。门徒(不仅是伯多禄)告诉耶稣人们的想法:

    ──洗者若翰,是被黑落德杀害的。若翰的出现是如此有力的,所以人们即使再看到他,也不会感到惊讶。的确,黑落德以为耶稣可能是复活了的若翰(14:2)。

    ──厄里亚先知,因为他要「在上主伟大及可怕的日子来临以前」再次出现(拉3:23)。

    ──耶肋米亚先知,因为他被人拒绝,也为耶路撒冷而哭。

    ──或先知中的一位。

    人们显然对耶稣抱有这样的想法,并认定他是先知。然而,当他们企图认出耶稣时,却从昔日的先知来考虑。是的,耶稣是先知,但他更是超越先知。他将如先知般挑战他们,但也会以新和出乎意料的方向引领他们。

    知道人们对耶稣的意见是有趣的,但是,耶稣的第一个问题纯粹是准备门徒回答第二个、最重要的问题(15节)。

    15-16节:你们说我是谁?

    15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16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希腊文:Christos),永生天主之子。」

    「你们说我是谁?」(15节)。当耶稣说「我」的时候,就是清楚指出,他是13节所提及的「人子。」

    真正的问题,就是门徒对耶稣有什么想法。当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的时候,「你们」既是强调的,也是复数的──不只是向伯多禄,而是向门徒们讲的(Boring,344)。人们有自由去相信他们本身对耶稣的想法,但是,耶稣谨慎地准备这些门徒去履行他的工作。他们已听过他的教训,又目睹他的奇迹。所以,他们对他的看法是重要的。

    「你是默西亚(希腊文:Christos)」(16节)。伯多禄以发言人的身份代表团体讲话。「默西亚与基督是同一个字,一个是希伯来字,另一个是希腊字,均为受傅之意,君王是藉傅油而封立的,直到今日仍是如此。默西亚,基督,受傅者是天主治理人类神圣的君王」(Barclay,151)。

    我们听到耶稣是默西亚,不会感到惊讶。本福音以「耶稣基督(默西亚)的族谱」(1:1)这句话开始,而直至现在,玛窦已几次采用「默西亚」一词(1:16-18;2:4;11:2)。我们不知道,门徒们在首次舍弃一切,跟随耶稣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想法。随著他们日复一日地跟随他,他们的明悟理应不断成长。然而,这是门徒首次承认耶稣的默西亚身份。

    「永生天主之子」(16节)。「耶稣不只是未来的审判者(人子),也不只是过去的长期期望的默西亚(基督);他是现在最重要的人,即是永生天主之子」(Bruner,571)。耶稣受洗时,我们首次听到他是天主子;天主宣布:「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3:17)。耶稣提到自己是「子」(11:27)。较早前,当耶稣步行海面和平息风浪的时候(14:33),门徒称他为天主子。

    「永生天主」正好相对于斐里伯的凯撒勒雅这地方的没有生命的偶像。

    伯多禄的声明要求承诺。「某人一旦说:『基督,』就必须跟随基督,不管将来的境况是怎么样」(Leuking,95)。

    17节: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

    17耶稣回答他说:「约纳(希腊文:Bariona)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

    「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17节)。伯多禄承认耶稣是永生天主之子。现在,耶稣藉著承认西满为约纳的儿子作为回应,并给予他的祝福。在若望福音里,伯多禄的父亲是若望,而不是约纳(若1:42;21:15)。可能是「希腊文的拼写,是合法地把barJohanan(『若望的儿子』)作音译和缩写」(Blomberg)。要注意耶稣称他为西满,而西满的父亲可以透过这名字认出他来,不是耶稣刚才给他的新名字。

    「因为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17节)。伯多禄不是因自己属灵的敏锐而得到这洞见。天主赐他对耶稣有这样的领悟。伯多禄的洞见是来自启宗,不是推论。

    18节: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

    18我再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希腊文:Petros),在这磐石(希腊文:petra)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

    这民族已习惯视天主为磐石(创49:24;申32;撒上2:2;22;咏18;28;31;42;62;71;78;89;92等等)。依撒意亚也指亚巴郎和撒辣为石:「你们要细察那岩石,你们是从那上边凿下来的;要细察那石穴,你们是从那里挖出来的。你们要细察那岩石,你们是从那上边凿下来的;要细察那石穴,你们是从那里挖出来的」(依51:1-2)。考虑到这些联系,耶稣称伯多禄为磐石时,确实表扬了他。耶稣也在伯多禄身上放下很重的责任的负担。

    「在这磐石上」(18节)。天主教与基督教在解释这句话时有严重分歧。天主教徒把这句话解释为耶稣把伯多禄定为磐石,并在上面建立他的教会。他们理解伯多禄是首位罗马主教,也是历任教宗的第一位。

    传统的基督教解释是,这磐石是伯多禄的宣认,以及在这宣认背后的事实,即耶稣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基督教徒指出,在耶稣提及的两块磐石之间是有分别的──「你是伯多禄(磐石)(希腊文:Petros,阳性)」,在这磐石(希腊文:petra,阴性)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他们认为耶稣是要作出这样的区别。然而,虽然新约是用希腊文写成,但耶稣几乎肯定采用阿拉美语的Cephas,这字本身是不甚适合上述的区别的。

    近年,基督教徒没有太不愿意承认伯多禄的特别地位,尽管他们就其意思上仍有别于天主教徒的解释:

    ──「否认耶稣在此表扬伯多禄并使他作教会的领袖,这是没有好处的」(Bruner,574)。

    ──「耶稣的意思是显而易见的:伯多禄是磐石、基础,他要在这磐石上建立教会……(然而)这不是一个关于宗座的故事;它是一个关于伯多禄和耶稣的故事,而对这段经文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耶稣确实指称伯多禄为磐石,即天主新子民的主要领袖」(Long,185-186)。

    ──「尽管希腊文的双关语必然要求把Petros改为petra,但是,自然地阅读这段经文……便会明白教会要在伯多禄这磐石上建立……尤其在过去,曾屡次企图否认这一点,支持那认为宣认本身就是磐石这观点……其主要动机似乎是基督教徒对罗马天主教徒用来证明教宗职有理的这段经文抱有偏见……但是,纵使承认本段经文的自然意义,即教会要在伯多禄这磐石上建立的,也既不确定宗座,也不认认教会,好像宗徒一?,要以耶稣作为它存在的基础。耶稣毕竟是建立者,宗徒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藉著他而做的」(Hagner)。

    ──「可幸的是,经历了多个世纪以来的争论,现在终于产生一个较合情合理的解释。一方面,有越来越多人接纳一个共识:耶稣应许要在其上建立教会的磐石,事实上就是伯多禄。另一方面,不同宗派的领袖大致上同意耶稣的话并没有决定由谁管理教会……为正确地理解经文,我们需要回忆伯多禄在16:13-20的职能。他是门徒团体的代表。因此,当伯多禄领袖束缚与释放的钥匙的时,他是代表著教会的。这就是说,19节的话并不赋予伯多禄在教会享有特别的权威,而是赋予教会在历史上享有特别的权威」(Gardner)。

    「我要建立我的教会」(18节)。正是耶稣建立教会。教会属于他。宗徒及其他基督徒是配角,但那些角色都是重要的。然而,耶稣才是主角。

    对某些学者来说,「教会」一词是绊脚石,因为他们肯定地指出,在耶稣讲这番话的时候,根本没有教会(希腊文:ekklesia)。然而,ekklesia是一个普通的字,可以指称任何的会众,所以没理由假设耶稣不用这个字,或者他不可能展望在他升天后会产生一个信友团体。

    「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18节)。阴间是死人的住处。在此,这是「阴府或邪恶势力的比喻(参阅依38:10)」(Senior,191)。耶稣的话「暗示死亡本身袭击教会,但死亡不能压倒我们……教会将坚持下去,直至基督再来,而任何反对的势力,即使基督徒要殉道,抑或最后的假基督压迫……都不能阻止天主的目的在历史中获得最终的胜利」(Keener,272)。

    耶稣的比喻涉及门的其中一边。阴间的门阻止里面的人外出,以及外面的人闯进。它们堵塞死者,阻止他们逃走,也提防那些要救赎死者的人。然而,耶稣将以自己的复活来摧毁死亡的势力;他的复活是很多将要从死者中复活的信徒的初果(参阅格前15:23)。阴间的门抵挡不住基督的复活对它们的攻击。不但是基督,而是死者中所有蒙救?的人,将要再起来,充满信心地跨过那破烂的门。「上主的应许,并非基督徒不会走过地狱;而是地狱不会得胜,死亡的势力也没有最后决定权」(Long,186)。

    19节: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

    19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19节)。这些话是源自依22:22:「我要将达味家室的钥匙放在他肩上;他开了,没有人能关;他关了,没有人能开。」厄里雅金因而成了宫廷总管,负责早上开门,晚上关门,以及控制所有可通往王室的路。至于伯多禄,他的角色是在五旬节那天,为三千人开门(宗2)。虽然他起初抗拒向外邦人敞开大门,但天主将说服他接纳外邦人百夫长(宗10),而伯多禄将成为耶路撒冷议会的发言人,继续向外邦人敞开大门(宗15)。

    「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19节)。束缚和释放亦与教义和道德品行的裁决有关。「按照辣彼的语言,束缚和释放是宣布宣某些行为是被禁止的或准许的……其后,基督徒传统把原则发展至包括赦免或保留罪过(18:18;若20:23),但这不是原来的意义」(Johnson,453)。「释放」也暗示具有控制加入教会的权柄──以服务教义和伦理裁决为基础,从而禁止或接纳。「玛窦在此指出伯多禄为基督宗教的首席辣彼」(Hare,192),即就教义和品行作出艰难的决定。他「并不是变成小天主,但他的信德意味著他以天主的德能来负责承行主旨」(Soards)。「伯多禄是那以权威教导和解释的人,以致向别人开启天上的统治」(Martin)。在玛18:18,耶稣把这权柄及于整个门徒团体,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钥匙』成为与死亡势力交战的武器。死亡是有力的敌人,……(但)死亡在打斗时,它的一只手是绑在背后的。死亡不能通往天主的统治。凡教会束缚的,死亡不能释放;凡教会释放的,死亡不能束缚」(Brueggemann,460)。

    20节:他严禁门徒,不要对任何人说

    20他遂即严禁门徒,不要对任何人说他是默西亚。

    耶稣仍未准备门徒把他的秘密告诉世界。世界未准备听这秘密,,而门徒也未准备好准确地揭露这秘密。他们明白耶稣是默西亚,但他们以传统的战士-君王的角度来理解默西亚的身份。在21-28节,□稣要告诉门徒,可从他的默西亚身份期望些什么──他的死亡和复活──但伯多禄谏责他,结果遭到耶稣严厉的责备。在他们明白默西亚要承担什么以前,他不会容许门徒披露他的默西亚身份。直至他们看到复活的基督,他们不会真正明白的。这将会很快出现。在19:1,耶稣要展开前往耶路撒冷和十字架的旅程。

    参考书目

    Barclay,William,GospelofMatthew,Vol.2(Edinburgh:TheSaintAndrewPress,1957)

    Bergant,DiannewithFragomeni,Richard,PreachingtheNewLectionary,YearA(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2001)

    Blomberg,CraigL.,NewAmericanCommentary:Matthew,Vol.22(Nashville:BroadmanPress,1992)

    Boring,M.Eugene,TheNewInterpreter'sBible,Vol.VIII(Nashville:Abingdon,1995)

    Brueggemann,Walter;Cousar,CharlesB.;Gaventa,BeverlyR.;andNewsome,JamesD.,TextsforPreaching:ALectionaryCommentaryBasedontheNRSV——YearA(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5)

    Bruner,FrederickDale,Matthew:Volume2,TheChurchbook,Matthew13-28(Dallas:Word,1990)

    Craddock,FredB.;Hayes,JohnH.;Holladay,CarlR.;Tucker,GeneM.,PreachingThroughtheChristianYear,A(ValleyForge:TrinityPressInternational,1992)

    Gardner,RichardB.,BelieversChurchBibleCommentary:Matthew(Scottdale,Pennsylvania:HeraldPress,1990)

    Hagner,DonaldA.,WordBiblicalCommentary:Matthew14-28,Vol.33b(Dallas:Word,1995)

    Hanson,K.C.,Proclamation6:Pentecost1,SeriesA(Minneapolis:FortressPress,1995)

    Hare,DouglasR.A.,Interpretation:Matthew(Louisville:JohnKnoxPress,1993)

    Harrington,DanielJ.,S.J.,SacraPagina:TheGospelofMatthew(Collegeville:TheLiturgicalPress,1991)

    Johnson,ShermanE.andButtrick,GeorgeA.,TheInterpreter'sBible,Vol.7(Nashville:Abingdon,1951)

    Keener,CraigS.,TheIVPNewTestamentCommentarySeries:Matthew,(DownersGrove,Illinois:InterVarsityPress,1997)

    Long,ThomasG.,WestminsterBibleCompanion:Matthew(Louisville:WestminsterJohnKnoxPress,1997)

    Lueking,F.DeaninVanHarn,Roger(ed.),TheLectionaryCommentary:TheologicalExegesisforSunday'sText.TheThirdReadings:TheGospels(GrandRapids:Eerdmans,2001)

    Morris,Leon,TheGospelAccordingtoMatthew(GrandRapids,Eerdmans,1992)

    Pfatteicher,PhilipH.,LectionaryBibleStudies:TheYearofMatthew,Pentecost1,StudyBook(Minneapolis:AugsburgPublishingHouse,1978)

    Senior,Donald,AbingdonNewTestamentCommentaries:Matthew(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8)

    Soards,Marion;Dozeman,Thomas;McCabe,Kendall,PreachingtheRevisedCommonLectionary,YearA(Nashville:AbingdonPres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