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圣经的四种意义(Four Senses)
    我要先说一个故事,亨利由高楼上跳下来,有四位目击者,看到整个的过程,现在由他们的观点来述说整个的情况。第一位是物理学家,他从物理的观点出发,就是从建筑物的高度,落下的速度,出事人的体重等来述说他怎么掉下来的。第二位是律师,他是由法律的观点来看这件事,述说这样是如何违反法律的。第三位是个心理学家,他从亨利的心理状况来看,因为亨利与父亲的关系不好,影响了他的生命,而有今日的结果。最后一位是神父,他是从教会伦理观点来看,亨利因为没有善度祈祷生活,所以才有今天的下场。他们四位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但由于不同的角度去看,因此有不同的表达。我说这故事的目的是要大家知道,描述一个行动,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每位说的都很真实,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就是说真理可以由不同的面目来表达。读经时亦是如此,每段都充满真理,我们每个人看它时,只能从一面来看。在早期,有位修道人说过,圣经有七种意义,但大部份的人都说圣经有四种意义,我们现在就谈谈圣经的四种意义,这四种意义是教会的教父们所认同的。当我们讲它时,别忘了上述的故事,亨利跳楼时有四位见证人,他们都是新眼看见的,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但只是一部份而已。

    1.字面或历史上的意义(Literal,Historical):真正按字面意义来懂,也称为历史上的意义,因为很多真理是以描述一个历史上的故事来表达。

    2.道德上的意义(Moral):圣经上给出的信息是作为我们每日生活行为的准则。圣经不只是告诉我们一个讯息,还要求我们好好地去将它生活出来。不像每日的报纸,只是报导一些新闻消息而已。圣经的存在是为帮助我们每日生活得更好,不只给我们知识,还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圣经的意义须经过练习之后才能显著出来。例如山中圣训上说,若有人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转给他;若有向你要外衣,把内衣也给他……这些只用头脑是无法了解,怎么想也不会懂的,唯一的方法是去练习它,你马上就会领悟。所以,整个圣经的讯息,不只是给我们知识,也要求我们去实行。特别是福音和书信告诉我们要好好地生活,因此我们读经时,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领悟。

    3.预像――基督救恩的意义(AllegoricalChristological):表达更深一层的意义。在圣经上,我们看到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而实际上它是一种预像,为的是去发现在它更深一层下面的真理,也有些预像是说不通的。我们看若望福音第五章讲那位无助的瘫子,他等水动后下水,等了三十八年。教父们问:为什么用三十八?是否这三十八有其奥秘性?圣思定主教解说,如果圣经中四十是代表圆满,那么三十八是表示缺陷。那人具备各项德行,唯缺爱主爱人二项,因此他等待了三十八年。圣思定主教说,这就是用三十八的意思。现在听起来好像很好笑,但其目的并不是如此荒谬。圣经内不论是重要部份或不重要部份,都要将它与基督相连,就是与基督的救恩相连,用基督来解释圣经。在圣经内找出那部份是讲基督、圣事、奥迹……等,虽然表面很简单,若深入就会与基督相遇。

    4.奥秘的意义(Mystical,Anagogical):圣经内每一段都告诉我们一些未来的事,像是末世论,说明在世界终结时,天主会再显现。若再引伸下去,就是说天主临在于此时此地,就在我们中间,所以圣经有其奥秘性。

    前面所说像亨利跳楼,就有四种不同的说法,同样读经时也有四种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说它只是故事而已,述说一些事实;我们也可以把它看著是在教导伦理;或是把它看是述说基督的奥迹,基督的救恩;或是鼓励我们祈祷。教会的教父们都用这四种意义,有时他们的解释为我们是有点奇怪,特别是我们不了解写经的时代背景。事实上,我们若不懂读经的方式有很多种,很多不同的方法,我们是不容易练习LectioDivina的。读经时,要按层次,首先注意字面的意义,历史的故事,仔细地听这段的内容是什么。其次将其贴合在我们生活中,再来就是将我们带到基督面前,最后是将我们引入祈祷的境界。这四点可以分成二项,就是字面意义和更深一层意义,后者包含后三点。现在我把它分成七点来加以说明。

    (1)圣经的语言(Languages):现在我们要严肃地、真正地看一看圣经的语言意义。我曾说过多次,在开始LectioDivina前应有一些身心的准备,否则对天主的话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圣经内有些部份很容易懂的,但有些部份是很难懂,即使拿起书来,读了又读,还是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所以要注意几点,前面我们已经提过二点,就是语言和文化。举例来说,我们到日本去谈生意时带两个人,一位作翻译,另一位则是熟悉当地的文化状况。交谈时,一位翻译,另一位则解释这话的意义。沟通发生困难时,是由于我们不了解当地的语言及文化背景而产生误会,因为很多东西是翻译不出来的。圣经亦然,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它的意思,却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来表达,或只能用类似的字。过去如此,现在亦然。很多人开始读圣经时,很惊讶地发现,圣经内有些字是那么的丰富,充满了感情。我们知道,所有的翻译,都无法把原文的意思完全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们需要懂一些圣经的语言,特别是常见的。例如:贫穷的人,圣咏内用得很多,它是指不快乐、受压迫的小人物;依靠天主的人;忠信的人……等。因此,在圣咏内的贫穷的人有很多的意思。新约中的真福八端,耶稣所说的贫穷的人也有那么多的意思,而不只是指一贫如洗。由此可见,圣经内每个字都含有很丰富的意思,读经时,若能深入了解,不难获得更圆满、更丰富的意义了。

    (2)文化背景(Culture):文化背景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圣经内有很多不同层面的文化背景,它的含义亦多且深,我们不容易一下都能了解,需要帮助才能获得正确的解释。

    (3)圣经写作的方法(MethodsofComposition):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的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结构。圣经的作者其写作的方法与现代人很不同,他们的资料是属于大家的,不是个人的。很多都是由传承而来,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比喻、诗歌、祈祷文等,没有人知道它的来源,但为在家所熟悉,它是属于选民团体的。有一些资料是经过修饰的。作者只是把这些资料收集后编纂,而非个人的创作。像四部福音的作者之一圣路加,他写作前先访问了当时见过耶稣的人,他收集了所得到的资料,再安排编写。圣若望在福音内提到,还有很多资料没用上。例如对观福音――玛窦、玛尔谷及路加,圣玛窦和圣路加是采用圣玛尔谷的资料作参考,所以同样故事都出现在三部福音内,甚至在同一福音内也有重复的,只因是来自不同的团体,而又是当时大家所乐道的,像五饼二鱼删去可惜故而保留下来。福音的作者,很重视他写作的对象,及那团体的需求,他依据这需求而编写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点,读经时就会感到混乱。

    (4)文体(LiteraryGenres):新旧约都表达出其特殊的文体。梵二文件中,曾在启示宪章内提到,要了解圣经,必须知道它的文体。不同的文体,给读者不同的情感回应。比如讲演,若讲的是悲剧,期望听众能感动得流泪。若是笑话,希望大家笑,若是恐吓的话,希望所得的回应是害怕,若是讲故事,希望听众有兴趣……。总之,用不同的文体,表达不同的作品。我们发现在圣经中大部份的章节是有助于我们作LectioDivina,所以当念到它们时,是那么顺而容易,天主也藉此与我们交谈。但有些部份则相反,例如肋末纪,是纪录文体,要花很多时间,而且难念。

    (5)前后参照(CrossReference):就是相类似的内容,或思想相同的上下文,重点不同,用它们来前后对照,帮助了解。虽然不是所有的都如此,但我们知道有此情况。例如:耶稣说贫穷的人是有福的。我们马上就联想到圣经其他部份所说的贫穷的意思。这似乎是很难,很复杂,不过这只是提供一些概念,帮助我们在作LectioDivina时会容易些。

    (6)注释(Exegesis):读经与在学校读书是不同的,不能快读,而是慢慢地深入。虽然应以整体来看,但读时仍要分段、分节去细嚼,去看它所包含的是什么?圣经的文体中,很多是用诗歌体裁,写诗的技巧,是用很少的字,表达很多而深的意思,不是在知识上,而是在情感上。所以我们感到诗人的作品,很能激发我们的感情,有时需要给自己多些时间和心思去深入圣经的意义。比如耶稣说:“神贫者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其中神贫、有福、王国,精神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我们答不出这些问题,这句话对我们就没有意义了,只是“字”而已。像在廿年前,星期日在电视上放映弥撒,我问主播,看电视的是那些人?因为天主教徒,他们该在自己的教堂参与弥撒,不是以看电视来代替。他说大部份的人是非基督徒,但他们喜欢在星期日有些宗教的气氛与音乐。有时,某此圣经读起来会令人感到很舒服。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很美而已,没有意义。这现象在英国特别显著,英国圣公会,将圣经用很美的文字写出来。很多人不进教堂,但喜欢听圣经,大声地将它朗诵出来,他们不注意内容,而注意那些动人的文字。所以我们读圣经时,了解它的注释,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每个字的意义。

    (7)神学上的综合(TheologicalSynthesis):上面一项是注释分析,现在是把整个情况综合起来。例如圣保禄说,女性不能在圣堂内说话。他的说法为当时的人一点也不惊讶,由整个上下文来看,再加上当时的文化背景,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件。在新约中也可看到当的教会神学背景,女性的地位不高,所以我们不应当为这句话而生气,或感到混乱。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到圣经上下的整体性,字面的意义,更深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一部译文好的圣经,正确地解释圣经的书,帮助我们了解圣经,加宽我们的视野,这样对我们的神修生活助益很多。

    综合以上的结论,如果你每天都用耶肋米亚先知书作LectioDivina,每天一小时,大概需要用六个月的时间。如果你想了解这部书,每天用一小时去研究,六个月下来就是一百八十小时。我们若用它去赚钱,可以赚多少钱?我们想一想,值得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耶肋米亚先知书是部很长的书,大多是用诗歌体裁写成的,而且含有很深的意义,是值得去读它。若利用其他的时间,先阅读一些有关此部书的历史、文化背景、用字等的介绍及讲解,使我们对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及观念,再用它作LectioDivina时,就容易多了。

    耶肋米亚先知是第一位向以色列人预言灾难,所以很不受欢迎。所以对这部书,我们须先对它有所了解,特别是文体,因为作者是用四种不同的文体交织写成的,若不清楚,会相当混乱。这四种文体是:第一种是耶肋米亚自己的话,通常用诗歌体裁。第二种是讲道词,是出自申命纪源流,第三种不是先知自己写的,而是他的秘书巴路克写的,用叙述的文体。最后一种是先知的自白。我们了解这些之后,再看它就不易被误导了。我的意思是说,不论读经的那部书,都请先看些有关这部书的导读,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帮助。

    中世纪的人读经时,很少花很多时间在字面意义上,因为那时没有那么多的材料可参考,他们很快就进入更深一层的意义内。对我们来说,参考资料太多,可能就只停留在第一部份,而进不到第二部份。所以我们必须停止研究,而让圣经真正地接触我们个人的生活,在生活上作反省。就像读到真福八端时,不再问真福的真意是什么,而问自己:“我快乐吗?”耶稣说,神贫的人是快乐的。不快乐就是不够神贫。所以读经时要反视自己的心。圣经上每一句话都可以裁判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看到生活上的缺失,以及我们所希望的和愿意的与真正去做的是不一致的。我们问:谁爱贞洁?大家都爱、但在实行上,谁真正地做到了呢?如问:谁愿意服从?服从是好的,大家都愿意,到了练习时是那么困难。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发现一件事,在读经时,理想与事实(行动)有一段很大的距离,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努力,再努力,结果都一样,不容易做到。这时应尝试另一种方式,承认自己的软弱,有罪,必须带著这样的“我”到耶稣面前,这时我们进入另一层面去读经,天主圣言像探照灯一样,照亮我们内心的黑暗,我们开始祈求耶稣,求祂治癒我们,宽恕我们,驱逐心魔。……这些都是祂曾对许多人做过的,现在求祂也帮助我们。求,不断地祈求,如此从读经进入祈祷,我们若继续祈祷,不断祈求,就会开始深入认识天主,体验到祂的爱,祂的救恩深入我们的生活。在祈祷之初,我们所注意的是自己在求什么,自己需要什么,渐渐地我们注意到天主的慷慨,开始欣赏所经验到的天主的回应,让我们感到快乐。换言之,我们开始了解天主的本性,而忘了自己的需要,我们很高兴地去体会天主的临在,去欣赏那种感觉。这些都是在我们读经时,它奇妙地提醒了我们。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体验到天主的爱,加深我们与爱的关系,激发我们对天主的爱。事情就是这样地发生了。我们进入互爱的层面。事实上,这四种意义与我们的经验很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