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梵二以前的教会--僵化了的有机体
    吹皱一池春水(修正稿):(五)梵二以前的教会--僵化了的有机体(作者:建德)

    2008/05/2205:56:53浏览105|回应0|推荐0

    除了对初期教会有很多误解之外,我们对教会的本质和教会两千年来发展出来的制度有很多误会,尤其是对我们教宗在教会内的地位有很多不完全的了解。因此我觉得有需要跟朋友们把梵二以前的教会历史简单地説明一下。关于教会的形态,在美国复旦大学(FordhamUniversity)教书的耶稣会Dulles神父有一本书很值得有兴趣的朋友研读(注八)。

    要形容梵二以前的教会。我想最贴切的是「僵化了的有机体」。我们以前常有的观念是教会是恒古不变:教会从两千年前耶稣创立,指定了圣伯多禄当了第一任教宗以后以后,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这样的想法是把教会当做博物馆里没有生命的标本。

    但是教会是活生生、在圣神的引导下不断成长的有机体。用有机体来形容教会,一方面指的是教会内部各个单位的互动与平衡,一方面指的是教会与外在环境的互动与适应。以初期教会爲例,最早的教会都是地方教会,而其中最大的四个教会是耶路撒冷、安提耶基亚、亚历山大和罗马。当时还没有所谓的教廷和教宗。每个教会的成员不一样,他们的生存环境不一样,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每个教会对信仰的认识,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每个教会的组织也都有差异。慢慢地,他们找出大家的共同点,彼此学习,互相帮助。

    到了公元313年奥古斯督皇帝宣布人民有信仰天主教的自由,自然地,位于帝国首都的罗马教会重要性提升。但是330年罗马皇帝迁都到君士坦丁堡后,君士坦丁堡教会又与罗马教会相提并论。381年天主教变成罗马帝国的国教,395年,罗马皇帝把帝国分成东西两帝国,分别以君士坦丁堡与罗马为首都,两个教会之间的竞争也随之提高,加上希腊文化与拉丁文化的差异,终于演变成天主教与希腊正教的分裂。说了这些历史,是要让大家了解,教会的成长如何受到外界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教会这个有机体如何不断地变化,以求适应环境。

    在西罗马帝国的天主教会,罗马在此时已成爲没有竞争对手的中心。但是那时候的教会是由罗马的主教(亦即教宗)与主教团共同治理,各个地方教会的主教或是自行选出,或是由地方郡王指派。目前这个教宗一人独大的局面,是后来慢慢发展,正式成爲教会的规矩还是1869-1870年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的事。(梵一的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教宗绝对的权柄,一是教宗不能错的道理(注九)。)也就是说,我们一向认爲理所当然的「教宗至上」的道理,不过是最近一百多年来的事。

    在教会成爲罗马国教(381年)以后,教会无形中模仿起帝国的组织形态,开始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以后,庞大的有机体慢慢地失去了活力。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欧洲进入所谓的黑暗时期,教会的修院成了西欧文化的保留者。但是教宗大权在握,也不免学起皇宫贵族的生活形态。从第八世纪中叶开始,整个意大利半岛的中间部分完全归属教宗,教宗有了自己的领土、人民、税收和军队。耶稣当年说的「凯撒的归凯撒、天主的归天主」,这个界限由此开始模糊。

    这个教宗国维持了一千一百年,到1870年意大利民族运动兴起以后才被推翻,只剩如今梵蒂冈一个小城市。

    中古世纪的教宗,好的当然有,但是历史上记载教宗腐败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到了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的精神没学到,却学到了附庸风雅,大量的收购书画艺术品。爲了筹措重建现在圣彼得大殿的经费,教宗里奥十世大量贩卖赦罪券,终于引起奥斯丁修会会士马丁路得的反对。

    在教会中,圣神带领的更新风气,代代有之。这些更新的声音,有的成功,像圣方济各,有的失败。就像古代的先知,这些失败的革新者有许多人坐牢、许多人致命。到了马丁路得的时候,教宗里奥十世是完全无心听取改革的声音,终于逼迫马丁路得和他的随从者和教会决裂。

    新教分出去了以后,凡是新教主张的,不管有没有理,天主教一律反对到底。基督教要以圣经为上,天主教就禁止教友读经;基督教要平信徒可以领圣血,天主教就来个一概不准;基督教要教会恢复神父可以结婚,天主教就来个坚决反对。(在天主教里,神父不能结婚只是在十一世纪以后罗马拉丁礼教会的规定。在天主教东方礼的许多教会里,到今天,教宗还是准许结婚的人当神父。)

    当然在教会里,还是有很多的革新忠心教会的人士,圣依纳爵成立的耶稣会即是一例。但是一般说来,教会的有机体是逐日的僵化,没有弹性。这样的教会在十七世纪现代主义兴起的时候,是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只有闭关自守,采取与世隔绝的政策。

    随着现代主义而来的是民族主义的兴起。十九世纪意大利统一运动开始,教宗国的领土逐渐失去,到了1860年,只剩下罗马城及近郊的小片土地。靠着法国军队保护着。教廷的官员爲了要防止意大利政府用武力夺取罗马城,在1869-1870召开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宣布教宗不能错,以及教宗至上,各国的地方教会都要绝对服从,希望借此能够阻止意大利军队占领罗马城。但是天不从人愿,1870年的秋天,法国和俄国开战,法皇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撤回,意大利军队随即占领罗马。此后教宗国只剩下梵蒂冈的一小块土地。

    梵二以前的教会就是这个样子的教会,闭关自守、排外、没有活力、僵化掉了的教会。梵二以前的奉献圣祭是拉丁弥撒,弥撒时神父在台上念拉丁经文,教友在台下念自己的玫瑰经;教友不读圣经,只念要理问答;教会里,教友聼神父的,神父聼主教的,主教聼教宗的。梵二以前的教会没有所谓的本地化,教会在西欧文化里发展出来的传统,全世界要一律照单全收。

    关于教会历史的参考书很多,立场也不一样,因此要找一本立论中肯的。我参考的主要是Bausch神父的书(注十)。在这一节里写的,有的朋友读了,心中或许不悦,但是我说的都是史实。

    注八:AveryDulles,ModelsoftheChurch,Doubleday&Company,1987。

    注九:Papalinfallibility(教宗的无误)是一端很有争议性、也很容易被误解的道理。我想有必要多加一点説明。首先,有人把它翻译成「教宗永无谬误论」,或是「教皇无误论」,这样的翻译正是代表一般人对这端道理的误解。Papalinfallibility并不是说教宗永远不会犯错误,也不是说教宗的一举一动都是对的。事实上,Infallibility道理的根本是教会的训导权威(teachingauthority),在天主教会传统上,这个训导权威属于主教的。天主教会认爲在圣神的带领下,主教们在教义的教导上,不会错到让教会因之自我毁灭。教宗是主教们的领袖,当然也有这个训导的权威。梵蒂冈第一次大公会议把这端道理专注到教宗一人身上,才变成所谓的教宗无误的权柄。根据梵一的道理,教宗要引用他无误的权柄的时候,他必须清楚的宣布他是在引用无误的权柄,而且只能应用在教会的教义上。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修正了梵一「教宗一人独大」的道理。在教宗引用无误的权柄一事上也稍加修正,除了(1)正式宣布和(2)有关信仰的真理之外,还清楚的规定了(3)是教宗和全体主教的集体作爲,必须有全世界主教们一致的同意。

    注十:WilliamBausch,PilgrimChurch:APopularHistoryofCatholicChristianity,Twenty-ThirdPublication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