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会从各方面不断地接触现实。这接触口召唤个人的自我与现实相遇,并与现实互动。现在我们故事中的孩子有两个“自我”,被召唤与现实会面。孩子要让哪一个“现身”呢?不是孩子的真我,因为“这是有问题的。”不是孩子的真我,因为真我很生气……而“那样是不好的”。那么,这孩子要让什么现身,作为他的自我呢?那就是他的理想化自我概念。这自我概念是对现实的假设和结论,例如“我不能‘是’真正的我,我必须要很了不起才行”、“那样是有问题的”、“我不好,作我自己是不好的,我应该要是好孩子”、“我不讨人喜欢、都是我的错”、“我不能信赖我的真我”、“我不能相信我对‘爱’的需要!”、“我不能安全地进入真我内,来知道自己的感受,好能与世界互动”、“我感觉我不可爱”。孩子受不了自己有这样的感受,所以孩子会逃避与现实的接触。与现实接触,就是对自我的召唤。这时自我的冲突出现了,使孩子无法承受,因为那太痛苦了。一个人的真我和他所认为的真我——他的理想化自我概念之间的冲突非常痛苦。会有这样的冲突,原因是“真我”和“理想化自我概念”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我们害怕出现生气的真我。这冲突造成身体的反应:焦虑。我们极为害怕感觉到这冲突的出现,或体验到这冲突。孩子怎么办呢?他就逃到更远离现实的地方去。逃离现实,这孩子也逃离了痛苦,因为他除去了现实会唤起冲突的可能性。
孩子这种阻挡与现实会面的行为,就叫做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防御机制是为了释放和发泄相反的动力所产生的焦虑。所谓相反的动力就是“理想化自我概念”和“现有的真我”所具有的想法。自从受到创伤的那一刻,自我概念就有一件任务,那任务就是“不要做一个生气的人”……那任务就是逃离真我,因为真我“不好”而且“危险”。因此不正确的自我概念发展的力量背后,是不信赖、愤怒和敌意。这样的动力会产生哪些结论以及哪一类的自我概念呢?那就是“我必须”和“应该”。也就是说,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无法涵括大部分的“真我”,因此“自我概念”必须努力像“真我”,又不让“真我”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占有优势地位和存在。
不正确的自我概念,现在为逞强而矫枉过正。它必须要信赖人而且要有爱心。这个“必须”的想法暗示了这想望的目标并非自然形成。这是真的,因为“真我”不包含在信赖的关系中。“这关系”很欠缺、不足、穷困。为掩饰不足的感觉,“自我概念”采取一种过分要求信赖人的态度。事实上,这是“自我概念”要尽可能远离“真我”的一种企图,因为真我“很生气而且恼恨人。”
我们比喻故事中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与现实接触时,会出现什么情形呢?会像我们先前说过的,出现两个互相冲突的自我。
躲避的本能,朝着行动的方向不断施加压力。如果剥夺它们直接释放压力的机会,它们会利用任何间接的机会来释放压力,把精力转移到与它们有关的任何其他冲动上,而增加这替代冲动的强度,或甚至改变其影响力的性质。这种替代的冲动叫做心理衍生物(derivative)。
孩子的真我和自我概念,以相反的冲击力出现。孩子觉察到内在的紊乱时,这个冲突的经验会产生焦虑。于是孩子必须停止与现实接触,因为那现实呼叫着两个自我。孩子在潜意识中使用了防卫机制,而且发展成为一个屏障,把现实阻挡在外,使孩子的焦虑减轻、稳定甚至麻木。
使用防卫机制的行为,是处理焦虑感受的一种方式。这焦虑显然来自个人内在的冲突,而冲突则是因为允许自己根据两套标准来行动所致。如果根据适应不良的自我结论而行动,就会感到莫名的焦虑。
孩子极度惧怕以“真我”为标准来行动,因为“真我”中藏着生气——憎恨的感受,会危及孩子对母爱的需求。一个人如何减轻此焦虑?又如何处理它呢?那就是藉着防卫机制行为,例如投入现实;或逃离现实,遁入幻想,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或把“真我”的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一个人会压抑自己“真我”的感受,采取相反“真我”感受的想法及态度,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而设法在其他方面出类拔萃,把“真我”的感受从母亲身上转移到其他对象,而且退化到较初期的、不受威胁的发展阶段。这一切都是孩子为减轻焦虑而产生的行为,焦虑来自孩子感觉到“理想化自我概念”及蠢蠢欲动的“真我”之间的冲突升高而引起的。这冲突也是另一种表达,表示孩子害怕“真我”所感到的愤怒,以及对母亲的需要显露出来。
如果从我们比喻故事中的环境所学到的行为模式,不足以释放所有的焦虑感,那么会怎样呢?孩子选择压抑,作为防御机制,不让“真我”感受到的“愤怒”和“需要”显露出来。但是愤怒、憎恨、需要的感受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它会在内心酝酿,并设法以各种形式表达。这人会隐约感到没来由地情绪不好。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因为压抑行为的防御机制不完全,也未能有效地镇压住愤怒的感受。“真我”的感受逐渐浮现……从它在潜意识中被压抑的位置,叩敲意识之门。这是我们的孩子,由于未意识到潜意识的存在,变得更焦虑。焦虑其实不是一种感受,而是对真正感受急于出现时的身体反应——在这个故事里,真正的感受是生气。由于这种难受的性质不明,使人更感忧虑。孩子无法制止这种难受。孩子注意到他控制不了这种焦虑。这使他内心更加混乱。于是“自我概念对防卫机制的使用”以及“真我的出现”之间,有了更大的鸿沟。其间差距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现实越是呼叫“真我”及“自我概念”出现,孩子越是恐惧“真我”的情绪。这恐惧产生了一种防卫的行为模式,压抑着呼叫两个“自我”的经验。真实的情绪时而跨越不甚有效的防卫机制发泄出来。觉察到“真我”愤怒情绪流露时,又引起更多的焦虑。
这种冲突使人处在被压抑的状态,但只要原始的感受能突破防卫的高墙,就可以改变这种状态。
为了不再有焦虑感,需要“更严密的防卫”——更强固的防卫机制。为了控制感受,且不要有焦虑感,而行使过度严密的防卫机制,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
我们的孩子处于内在防卫激烈的挣扎中,变得不安、焦躁、心烦,而且觉得需要一些改变。但问题是孩子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改变。如果孩子用任何办法都无法控制所感觉到的焦虑,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冲突时,这冲突就是不正常的,孩子在潜意识中,滚雪球般被推进一种行为模式,这行为模式并非他自由选择的。而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跟着走。比喻中的孩子开始体验的就是这一点。
这个经验会产生特有的症状:显示孩子对现实情况做出错误评估的行为:显出“真我”和“自我概念”之间根深蒂固的冲突;由于前两个因素,而表现出不符合人际关系规范的行为。这都是因为慌乱地试图阻止真实情绪显露而来的行为。
在细看此一人类经验的原因之前,我要先简单地描述这个心理活动,作为我们故事的资料库。这些处理焦虑的态度,是为纾解焦虑至某种行为模式引起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可能是抑郁型的,可能是强迫型的,也可能是恐惧型的。一般的反应类别包括转化型反应(conversionreaction)、解离型反应(dissociatereaction)、焦虑型反应(anxietyreaction)。这些类别中最重要的字眼就是“反应”。一个人的反应模式表现于外,常是与身体功能有关的症状。症状出现在何处,不如这模式背后的原因为何来得重要。我们更要了解,一个症状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此外无他。反应习惯或行为模式,不论多么明显,都只是某种内在未解决的冲突和痛苦所表现于外的症状或行为模式而已。
在这基本释放模式之下的,是处于这种情形的人大体上的性格。一般说来,个人无法应付任何有压力的情况。走向天主的旅人,会陷入自己的不足、恐惧、情绪中,于是紧张、易受惊吓,时时感到内心混乱、不和谐。这种情形会使人不快乐、不满足及感觉自己不完整。这些症状——反应——方法,可以让“自我概念”将焦虑的感受转变为自己能接受的形式。
这样的痛苦是如何出现的?我在本书中一直提到情绪因素。如果考虑到这一点,我得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没有能力处理对母亲的愤怒感,因为母亲没有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而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权利。孩子的无力通常是因为在被排斥的经验出现时,发展尚未老练到足以应付此经验的程度。母亲大量的排斥,使一个毫无防备的孩子,情绪无法稳定。孩子必须尽量满足他的目标,即成为一个被信赖及信赖人的人。但也许只能做到百分之二十。这孩子非常不足,在“自我”及“爱的需要”之间有一道障碍。这障碍就是未让孩子得到满足并排斥孩子的“重要他人”——孩子的母亲。孩子的目标是,在现实中,“真我”完全是iyge信赖人的人,并与“自我概念”一致,而“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想法。但我们看到,事情并非如此。孩子反而开始有了非常痛苦的经验,那就是理想化情绪概念的成长,超过了“真我”的成长,因为“真我”满是愤怒及深沉的痛苦。孩子对他生命中所需要的那个人有着敌意,而那感觉是真实且理所当然的。在我们的描述中,孩子建立“自我概念”时,会要求自己“完美”。“自我概念”对自己及对现实的假设永远是“必须有所成就”。“自我概念”从不对“真我”松懈。“自我概念”建立在理论性的假设上,而未以孩子的“真我”为基础。所形成的是一个不真实的“自我概念”。孩子的参考标准(自我概念)是:“我必须要很好”;“我一定得是最好的”。这就是凯伦•霍妮所说的“追求荣耀”。情绪觉察到“真我”和对自我的假设,也就是“自我概念”,两者距离越来越大时,就产生了压力。当现实自然地要求孩子以某套标准回应时,这压力就具体化了。孩子会立刻按照其“理论性的概念”,即他的“自我概念”去行动。
因为在“真我”层次的旅人,心中有生气和愤怒的情绪,因此这人会感觉到自己“很坏”。又因为孩子学到的是:“妈妈和爸爸是很了不起的人,大家都喜欢他们”;“好孩子都爱他们的爸爸妈妈。”所以他更觉得自己“很坏”。孩子的“自我概念”立刻接受了这假设,因为孩子“应该做好孩子”。但问题是“自我概念”朝着一个方向成长,就是“我的好坏全看我多爱我爸妈而定”的假设,“真我”则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并在心中酝酿着对父母的生气和愤怒。这是一个互相冲突和对立的发展。孩子觉得很有罪恶感,觉得自己“很坏”,因为对自己的父母感到生气和愤怒。“真正的自我,与追求荣耀的自我,不断起严重的冲突,因而他们厌恶这冲突,也厌恶他们自己”。
后来会怎样呢?孩子会压抑它。但现实不断召叫两个自我出现。接下来处理这情况的方法就是制止这“召叫”:不要接触现实!这就是防卫机制。当情绪的能量减退,防卫能量也减退了,等到防卫的行为放松,真实情绪就扩大而侵入“自我概念”的活动领域内。于是需要更多的情绪能量,来堵住这感受;当这人被两个相冲突的自我所玩弄,就成为习惯性的反应。“当冲突产生焦虑时,就会出现这反应,试图缓和焦虑所做的努力,则会趋向于自我防卫”。
我们对情绪痛苦的叙述,并未包含各种不同的反应习惯形成的所有心理因素。我们只是以典型的方式指出并描述这痛苦。这是仿效典型的心理分类以说明内在的情绪发展和痛苦。
问题讨论
为了不让内心经验到失落的痛苦,即失去父母之爱、失去信任,人们会压抑他们内在的存有(innerbeing),压抑外在的现实。这是个坏习惯。天主是否要我们改变它呢?为什么?
天主是否要你保持天主造你时的自我?为什么?
天主是否要你去除对自己不真实的看法?为什么?
逃避内心的痛苦,并不能解决或治愈这痛苦。天主是否愿意让这痛苦治愈?天主如何做呢?
在什么情况下,“压抑”是一个坏习惯?
害怕“真我”的感受,会产生防卫性压抑的坏习惯。试讨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