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各章内容的取材是多方面的:教导、辅导、讨论、闲谈、开派对、庆祝会,更多是从四周就地取材,每章都是为着回答一些人的问题而写的,例如一个学生、一位牧者、一位神职人员、一个主内弟兄姊妹。本书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为不同的人而写的,执笔时脑海中同时存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我写这书的目的,并不是为解决一个难题,或建构一套理论。在这混乱的世代,有很多弟兄姊妹竭力寻找人生使命,也想与他人分担他们的挣扎,我写这书是要回应他们。
审视各类困扰我的疑问以及关注之际,我找出一条把各样题材连结在一起的统一主旨,以致可以编写成一本书。首先,当中有一个统一的角度,就是牧养的角度,虽然,在写作时,我借用心理学的语言和手法,但实质上,我采取了一个牧者的角度,从天主与人同工的亮光中,尝试思考如何去理解各种现象。其次,当中有一个统一的主旨。我愈来愈清晰地肯定,在众多疑难的底层藏着一个主要的问题:“我如何才能够与天主、与人建立一个有创意、又有满足感的相依相属关系?”到底一个人怎样能够与另一个人发展满足心灵的密切关系?对于独身的神职人员、宗教群体来说,相依相属的关系意味着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弥撒、或安静祈祷中如何能够与天主相亲?
这些重要的疑问自然是来自大学校园,当中必以青成年人为主。心理学家埃里克松(ErikErikson)曾经强调,一个人从青年阶段到成年阶段,总希望在建立长久而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之时,能够学晓一项关键功课,就是在亲密与抽离之间保持平衡。可是,时至今日,亲密与抽离的挣扎,不再单单困扰某一个阶段的人。在一个充满竞争及要求的社会,任何年岁的人都已痛苦地发现,人内心深处苛求亲密的相依关系。热恋中的青年学生如是,已婚的夫妇如是,修士、守独身的神职人员亦如是。
故此,这本著作可以视为一本描写人内在生命的著作。这本书并不尝试触及日常生活一些热门题目,如通胀、失业、罪恶、饥饿、贫穷和核战的威胁。但本书多少会尝试研究一个穿透这些问题的主旨:就是人类渴求在这个世界寻找一个真正的家,却很少看重和认识这渴求。因此,我会说,这本书是关于爱中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