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顺着脚步声的方向一眼望过去,看到向前飞奔而来的是那位自称为耶稣“爱徒”的小若望宗徒。
可是,让我感到诧异的是,他既来到了洞口,却并没有直冲进去,而只是焦急地站在那儿,不断回头向来的方向眺望,好像在等待着谁似的。若望原是耶稣的前驱若翰洗者的弟子,后来却投效在耶稣的门下。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洗礼的次日,又再度在那儿出现。若翰由于已知道祂是谁,所以一见到祂,就对自己身旁的两位爱徒若望及安德肋说:“看,天主的羔羊!”那两个门徒听见他说这话,便跟随了耶稣。他们一路默默地跟在耶稣的后面,却似乎提不起勇气跟耶稣讲话。但耶稣早就注意到他们,于是在途中转过身来,问他们说:“你们找什历?”他们经这么一问,竟有点儿受宠若惊地怔在那儿半天。然后才羞怯地回答说:“老师!住在那儿?”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来看看吧!”他们于是去了,看了祂住的地方;并且那一天就在祂那住下了。﹙若一35-39﹚
圣经上并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所看到的耶稣的住处是怎么样子的,也没有告诉我们耶稣跟他们谈了些什么。但是从安德肋后来去找自己的弟弟西满﹙即后来的伯多禄﹚,并告诉他说:“我们找到了默西亚”的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一定被耶稣那简陋的住处所感动,更深深地为祂的一夕有关天国的话语而动心,换句话说,他们在与耶稣第一次的邂逅中,整个的心早已深深地被祂所吸引去了,以致决定投奔到祂的门下。
在耶稣十二位弟子中,有三位是祂所宠爱的,那就是伯多禄、雅各布伯及他的弟弟若望,而其中以若望最获得耶稣的疼爱。他不但跟伯多禄及雅各布伯曾经一起在大博尔山上瞻仰过耶稣的圣容;在山园祈祷时,亲眼目睹耶稣人性的脆弱;更在最后晚餐厅中,得天独厚地把自己的头枕在耶稣的怀里。若望福音对这段动人的画面曾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描绘:耶稣向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要出卖我。”门徒便互相观望,猜疑祂说的是谁。他门徒中有一个是耶稣所爱的,他那时斜依在耶稣的怀里,西满伯多禄就像他示意说:“你问祂说的是谁?”那位就紧靠在耶稣的胸膛上,问祂说:“主!是谁?”
据说若望在众弟子中是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惟一的独身者。他跟随耶稣的动机可能跟其它的人有所不同。臂如伯多禄就曾在那位富少年离耶稣而去之后,问耶稣说:“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那么,将来我们可得到什么呢?”其它的宗徒们也曾经为了将来在耶稣的国中,谁要坐第一把交椅而争吵过。若望和他的哥哥雅各布伯虽然曾被他们的母亲撒罗默引领到耶稣面前,请求将来在祂的国中让他们坐在左右两旁,但这并不表示这是出自若望的本意。
我们可以这样说,若望之跟随耶稣,不为名,更不为利,他只是为爱耶稣而爱祂和跟随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耶稣被捕,众弟子窜逃后,他与伯多禄还尾随耶稣到大司祭庭院的事实中看出来。不但如此,他甚至于是弟子中唯一有足够勇气跟随耶稣上加尔瓦略山上去的一位。由于他爱的比别人多,所以耶稣在临终前,才敢把奉养母亲的责任交托于他。
但是,我们如果只以晚餐厅中,若望把头枕在耶稣怀中那幅画面来看若望的话,很可能会以为若望就像一只羔羊一样的温驯。但事实并不尽然,因为在福音上曾给我们记载了耶稣给他起的一个绰号叫“雷霆之子”,表示若望也有他粗犷的一面,甚至脾气有一些暴躁。有一次,耶稣跟他们兄弟俩到了一个小村去,由于没受到好的接待,若望竟大发雷霆,当场要求耶稣从天上降下一把火,把那个村子给烧掉。
注视着站在墓门外若望那张稚嫩纯洁的脸庞,我好生羡慕,羡慕他年纪轻轻,但却在芸芸众生中蒙受吾主如此般的钟爱,也莫怪他所写的福音与其它三部福音很不同,不但具有特殊的风格,而且还蕴藏着极其深奥玄妙的神学,享有“神性福音”的雅号。
想着,想着,突然间看到若望原是焦急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我看到另一位宗徒已气喘呼呼地走近了,定睛一看,原来就是伯多禄。
当那些妇女们目睹耶稣复活之后,在耶稣的嘱咐下,就匆匆地跑去宗徒们躲藏的地方,把刚才所见所闻的都向他们及在场的人叙述了一遍。可是在他们看来,妇女们的话都显得非常不可思议,所以只把它当做无稽之谈罢了,根本不肯相信。
不过,在他们当中却有两位还是亲自前往一探究竟。那就是伯多禄和若望。
只见伯多禄一到了墓口,就径自弯着身子进入墓穴里去。若望紧跟在后面。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若望为什么先到而不进去的理由了。原来,他心里明白,伯多禄毕竟是宗徒之长,所以任何事情都必须长幼有序啊!目睹此景,心里不能不赞佩他的心细。
他们进去之后,并没有看到复活的主,只见到零落散在那里的殓布和耶稣头上的那块汗巾。他们终于也相信了。只见若望欢欣若狂地夺门而出,直奔宗徒们的所在地而去。而伯多禄,却独自一个人留在空坟里。
我看见他以粗糙而微颤的双手去抚摸包扎过耶稣圣尸的那些殓布和躺过的那块石版,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不但沾满了他的双颊,也沾湿了他的衣襟。他由饮泣而终于号啕大哭起来。像满怀委曲的婴儿,在母亲的怀里尽情地发泄个够。因为此刻,他记起了当日向他所爱的主所许的诺言来了:“主啊!当别人都离开的时候,此情永不移!”他更记得耶稣当时就毫不留情地给他来了一记当头棒喝:“伯多禄,我实在告诉你,当鸡啼之前,将三次否认我”可是对于主的警告,他却听而不闻,心中大不以为然。可是结果呢?他竟在卫兵与使女再三地逼迫下,终于背叛了自己许下的诺言。一想到这里,他呜咽得更加厉害,泪水竟如泉涌。
突然间,他感觉到一只强有力的手搭在肩膀上,耳边响起的是一声多么熟悉的呼唤:“伯多禄!”他回转过身来,羞愧但却热情地去拥抱耶稣的双脚,早已泣不成声!
“不要难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你最大的缺点,就是爱得鲁莽和过于自信。你曾要求我让你像我一样在水面上行走,可是后来不是因疑惑而下沉了么?当我给你洗脚的时候,你曾冲动地拒绝我:‘不,永远不可给我洗脚!’而当我回答你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的时候,你却又说:‘主!如果是这样,不但我的脚,而且连手带头,都给我洗罢!’这一切失败的教训,你都应该常常记取。这为你将是有益的。”
没有责备,只有怜悯与鼓励。就像是一个犯错后被慈母宽恕的孩童,伯多禄以手揩去脸上的泪水,终于绽放了笑容。在失败中,他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痛苦中,他经历到成长的喜悦。此后,他会更热爱他的主,不再是鲁莽地,而是理智地;不再过于自信地,而是谦卑地。而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真的做到了,因为当他即将被钉的时候,他竟要求让他的头朝下地死去,因为他不配像他老师一样。面对着这幕感人的情景,我终于领悟了什么叫“爱”与“被爱”;但同时又不能不在心灵深处,反躬自问:“你对耶稣的爱又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