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第十三章
    若望福音第十三章与你共享(13:1—20节)

    圣若望开始叙述洗脚的话很庄严,使人想起序言(若1:1—18)的出神入化的妙笔:[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成了血肉…….只有那住在父怀里的独生者……]。

    逾越节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原指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将羊血涂在门框上,天使看见羊血便越过此家,不进行杀戮;天主的行动使法郎终于屈服,让以色列人离开。基督徒也过逾越节,不过是指耶稣基督以自己的血,带领我们逾越,不再作罪恶的奴隶,而成为天主的子女。逾越节的重点既在耶稣身上,主的晚餐比逾越节晚餐重要,主的晚餐才是基督徒的庆节,让我们看看耶稣如何在晚餐中,以爱的洗礼带领门徒逾越,走向自由的境界。

    若望假定读者已知道有圣体圣事,故此选择洗脚去作爱的表达。洗脚前的一段叙述很重要,它说明耶稣的使命。

    [他既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属于自己的人]指他的门徒。耶稣的整个公开传教生活,在这里只说成是一种不断的爱的作为:[他爱了属于自己的人]。

    [就爱他们到底]。耶稣完全表现了他的爱,舍弃了他的性命。[到底]即[彻底]或[一直到死]。

    [他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父那里去]。这句话是描写圣言由父而来,成了血肉,又死而复活回到父那里去的行动。圣若望将这句话放在这里作为洗脚和全部[光荣书](13—20章)的引言。

    有关洗脚,耶稣行了三件事:脱下了他的外衣,洗门徒的脚,再穿上他的外衣。为明了这三件事的意义,我们该知道犹太人的思想,穿衣是表示衣服所属的人。为此,耶稣脱下他的外衣,叫我们想到他再回到父那里和取回在世界创造以前他所有的光荣(若1:14—18;17:4—5)。给门徒洗脚的行动是他的死亡的象征,是子由父而来,又回到父那里去。

    圣若望更选用一些动词来描述耶稣对外衣的动作,以强调耶稣死亡的象征意义。[耶稣脱下他的外衣……穿上他的外衣]若按字面直译,应译作:耶稣舍掉他的外衣……耶稣取回他的外衣。前后两个动词与善牧[舍掉他的生命,再取回他的生命]完全相同(若10:11,15,17,18)。这样一对照,外表就含有附加的象征意义。它不但表示天主子身为天主光荣,而且也表示耶稣自愿舍掉,自愿取回的人性生命。若我们记住洗脚一事是基督死亡的象征,伯多禄与耶稣之间对话的几层含义就显然清楚了。表面伯多禄是只反对耶稣,好像太谦卑自己:[不,你永远不可给我洗脚]!但我们根据福音作者的象征意义了解他的抗议,伯多禄此处的抗议,实无异其他福音记载耶稣初次宣布他要死时,伯多禄对耶稣死亡的抗议(玛16;21—23,谷8:31—33)。耶稣的答复[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强调他必须为伯多禄(为全人类)而死。若耶稣不接受死亡,伯多禄就不能与基督一同断承永生。

    注:[无分]一词的译法有不同几种。有的译作:与我再一点不相关,有的译作:与我不能共分产业,或不再是我的门徒。这些译法都不过只表出若望所写的一部分意义,没有清楚指出重要点是基督断承永生。

    作者还愿我们明了[我若不洗你……]这句话内另有深意。基督的死亡是使人与天主分离的罪恶的[洗去]。天主的羔羊耶稣借十字架除免世罪(若1;29)。借十字架耶稣许给人民的产业是与天主相结合的永生。凡愿有分于这产业的,应加入耶稣施救的死亡,成为他的人民;这即是圣洗所完成的事。代表所有门徒的伯多禄,为此该接受洗涤,受洗归于耶稣的死亡而且与耶稣有分(罗6:3)。

    [洗]以及[洗礼]视为基督死亡的象征,也见于其他福音,路12:50:耶稣论及他的死亡是他[应受的洗礼]。谷10;38—39:耶稣问载伯德的两个儿子是否像他愿意舍掉自己的性命:[你们能……受我该受的洗吗]?

    由伯多禄要求耶稣从头到脚洗他,明显他没有明白所所包含的象征。他所明白的是:他害怕拒绝洗脚,会丧失他与耶稣的关系。基督的答复与任何肉体的洗濯无关,而只是关于属神的洗涤:[淋浴过的人,已全身清洁,只需洗脚就够了……]洗礼是一种仪式;为此只要象征性的一洗,就够了,不需要将全身洗涤,因部分的礼仪洗涤,能表示全部的清楚。此外耶稣的话也暗指洗礼只实施一次,不是几次;[淋浴过的人(受过洗的人)不需要洗涤]。不像犹太的礼仪洗涤每天可举行,圣洗洗礼只领一次。

    [只需洗脚]这句话,自始就不易解释。大部分抄本有这句话,但有些抄却没有。至今不能确定是否圣若望写了这句话。不论如何,许多古代和大部分的现代基督徒作者提供的解释都很好:圣洗洗礼使人一次就彻底干净了;使人与天主分离的罪恶的障碍,已由圣事消除。但人本身犯的罪,仍能污秽受过洗的人的脚,所以这些罪要用告解圣事来洗去。

    洗完门徒的脚以后,耶稣说的话,使他的行为更具一番深意。研究所得,在犹太人间,平常仆人不洗主人的脚,但热诚的学生能给师傅洗脚,所以这种举动不是奴仆对主人服役的表现,而是学生对自己尊重的师傅,自动表示爱戴忠诚的表现。由此看来,耶稣的话和行动更加惊人;身为师傅的耶稣与他的门徒互相对换。

    [你们称我师傅,主子,说得正对,我原来是]。耶稣是导师、是主、是一切的主宰;但他选择了恰恰相反的职位,采取门徒学生的身份,给他爱戴的[师傅]洗脚。耶稣给门徒洗脚,表现他对他们的爱:他相信他们,极重视他们,他好似抬举他们在自己以上,教训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价。

    [你们也该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这命令在以后数章内典型示范三次提出说:[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们爱了你们]。就如耶稣给门徒极高的地位,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尊长;同样,门徒也该互相彼此这样作。爱不只是给人服役,而且凡是使自己所爱的人受到抬举的行为,都是给他表示尊严。

    以洗脚象征耶稣的死亡,不只是耶稣用以自谦自卑的行为,而且也是人类赖以提升而与天主相结合的行为。凡接受相信基督死亡与复活的人,即在现世已达到与父及他的圣子结合的境界:[凡接待我所派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来的](若13;20)。

    洗脚的行动具有革命性及培育性,是彻底爱的洗礼。洗脚的行动明显不是为了清洁卫生,因为在饭中洗而非在饭前洗是不合逻辑的;而且犹太人的习惯不但洗脚,更要洗手。洗脚是爱的表达。门徒在路上和在晚餐中一直争论谁最大,谁也不认比别人差。最后晚餐中的气氛并不和谐,耶稣要他们彻底改变,便起来为他们洗脚,要求他们必须接受他爱的洗礼,清除罪恶。加入爱的团体。因此洗脚象征圣洗入门圣事。洗脚通常是仆人的工作,为别人洗脚是承认自己的身份比别人低,那是门徒极不愿意承认的。和别人比较是骄傲的心理作怪,而骄傲是人的第一个罪;骄傲是自满自足的表示,是爱心的敌人,一日存在人内,人便难以成为基督徒。人要承认自己的不足与不洁,需要基督的洗涤,特别把骄傲清除,否则不配做基督徒,不堪当吃主的晚餐。洗脚通常是进入内室前做的事,现在可象征进入教会,必须受爱的洗礼;内心没有爱的转化,还未算是基督徒,这是耶稣跟着讲爱的诫命的理由。

    伯多禄完全误解了耶稣的要求,他虽然缺点很多,也爱争第一,但他很爱耶稣,只是不明白爱的要求,不肯放低有偏差的习惯,让风俗环境决定自己的选择,而不跟随基督的价值取向。他一路上劝谏耶稣不要走谦下的若路,做领袖必须是威风八面的。现在耶稣要替他洗脚,他仍用一般的标准去判定那是不应该的:“你绝对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耐心地教训他:“我若不给你洗,你就和我不无份”。意思是说;你若不改变你的心态,你的价值观,仍让有罪的环境和极具破坏性的骄傲支配你,你不能是我真正的门徒。伯多禄接受了,可能并未明白,大概要经历基督的死亡复活,他才完全明白过来。

    耶稣在晚餐中所作爱的邀请,并不是人人接纳,茹达斯便拒绝了。茹达斯明白耶稣已知道真相,但耶稣仍为他洗脚,把他放在身边的上座,还递饼给他,可是他选择了拒绝,情愿走到外面的黑暗里。我们可以问一百个为什么,却得不到一个圆满的答案,罪就是如此不可理喻。茹达的斯的例子让我们知道罪恶的力量,世界常有一股反基督的势力存在,但耶稣仍然坚持用爱去克服,并要求基督徒像他一样的去爱。

    总之,我们能说13:1—20全部所言,是耶稣以自己的死亡降低自己,来提高我们到达天主的领域。子独自由父而来,但他回到父那里去,却是与所有[属于自己的人],即他被举起悬在十字架上所吸引来的人,一起回到父那里(若12:32),他以死亡与复活形成属于自己的人民,即人所洗过的人,受洗而归于他的死亡的人的团体。这些人有分于他产业,与天主相结合的永生的产业。这是赐与门徒的最大特恩,但这不是没有责任的,随这特恩而来的每位门徒应尽的义务,是爱他人如同基督爱了他们。

    主!耶稣基督,你将要离开世界回到天父的家乡时,仍然疼爱着我们,你放下权威,谦虚自己为门徒们洗脚,主我们也要照样作让他们看到我们而认识你的爱,主,但我们没有你的恩宠助佑,无法完成你给我们的使命,主耶稣,求你赐给我们恩宠,使我们放下自己自私的行为,不因为面子而忘记了你临别时的嘱咐,主,请赐我们脚踏实地实行你彼此相爱的诫命,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服务身边最需要的兄弟姐妹,主请帮助我们在庆祝你的晚餐时能感受到你在其中所表达的爱,愿我们也都能从心底去渴望分享你的爱,用行动去表达你的爱,愿你爱的洗礼使我们获得真正的自由。奉主耶稣之名祈求,阿们!

    若望福音第十三章与你共享(13:21—30节)

    这一段,是给耶稣其余的临别赠言开路,原因是由于负卖者犹达斯离去。他一离去,耶稣就能给他忠信的门徒提出他为他们所有的福音。

    这段内,第一次见到[爱徒]一语;他在席间最接近耶稣,因此,伯多禄要求他暗问耶稣谁是负卖者。伯多禄由爱徒能获悉耶稣深藏的心意。在福音其余部分我们要常见到这两位门徒常在一起;若果我们以(若18;15)无名氏门徒是爱徒,那就是他和伯多禄跟随耶稣,看他去受审,伯多禄停止跟着基督去,而终于否认了他(若18:25—27)。然而爱徒坚持跟到十字架下(若19:25—27)。复活当天,伯多禄和耶稣的爱徒一同跑去探察坟墓(若20:1—10)。那门徒让伯多禄先进去。两人见坟墓空了和留下了殓布,但爱徒首先相信耶稣已经复活。21章伯多禄和爱徒两个又一同在一起。耶稣的爱徒首先认出主来,但有所行动的却是伯多禄。伯多禄基督羊群牧者的职位再加以确认(若21:15—19),但爱徒却获得未来的预许,这预许没有给伯多禄,也没有给读者揭露(若21;20—23)。

    伯多禄无疑如在各福音内代表十二人,教会的领袖集团(若6:67—69);但爱徒代表谁?我们以为最好不以他代表宗徒,而代表门徒;不是代表牧者,而代表羊群。用现代的话来说,他不是神职人员,而是普通信徒。我们或许能更正确说爱徒所代表的是那些:他代表不只是一般的羊,而是羊群中最忠实的,比如说,圣人。爱徒由于代表最忠实的门徒,所以当他站在十字架下时,可用来作教会内所有门徒的形象(若19:25—27)。

    由于爱徒在场吃晚餐,为此我们该明白耶稣的话不只是对教会的领导,而且也是对教会的成员,即对十二人和所有其他忠实门徒说的,全教会都算在场接受耶稣最后教训。所有的门徒都可接受耶稣的恩许和赐与,没有一个人被拒绝深入耶稣最深密的思念。人人可承继永生,不分阶级和职务。(注圣若望避免用[宗徒]一词也许是为了这原故。固然他明知教会内有正式的领导权,他论及众人一律称为[门徒]。几时他愿只论及领导,他惯用[十二人]特殊名称(若6:67,70,71;20:24)。若望当然以教会需要领导和组织,但他更注重人人首先是门徒的重要真理。其中一些人可能被召选为正式领导,另一些人被召选在其他方面为人服务,但各自都是被召来作门徒与基督结合,对他效忠。

    耶稣一提及那出卖者,心中便十分难过,因为这宗徒成了魔鬼的工具。他虽然听见了对他所发的预言,仍置若罔闻。当偎依在耶稣怀中的若望,询问耶稣是谁负卖他时,耶稣给了他一个暗示,递饼给谁谁就是负卖者,这原是主人对客人特别敬爱的表示,所以别的宗徒也没有察觉这动作的意义。但犹达斯对此也毫不动心,因为撒殚已完全占据了他的心。他由灯光照耀的餐厅中出去,投身于深夜的黑暗中:他弃明投暗,让[黑暗的势力]宰制自己。

    犹达斯一离去,留下主与他的忠实门徒在一起,他就开始讲授新而永久的盟约。教给他们他的诫命,提醒他们要如他一样爱,才能被人认出是他的门徒来。

    耶稣基督,你是慈善全能全知的主,你洞察每一个人的深思欲念,更清楚我们好强的心态,主耶稣,我们没有什么值得骄傲或炫耀的地方,请你帮助我们克服自己骄傲自大的心,培养一颗谦逊的心,使作出的一切都为你所悦纳的祭品,以上所求是因主基督之名,阿们!

    若望福音第十三章与你共享(13:31—38节)

    犹达斯一出去,就与人合谋逮捕耶稣,现在到了耶稣以苦难光荣父和自己的时辰,耶稣就趁着还有自由的时候,首先给门徒出了彼此相爱的新命令。旧约中虽早有爱人的命令,但现在耶稣的命令的,是以耶稣舍已爱人的爱为模范,以爱天主的爱为动机。这种爱的表现应是基督徒与众不同的特征。爱的吸引比惩罚的阻吓来得高尚,况且耶稣来正是为宣讲天主的国,天国才是福音所在。

    伯多禄所说的话上,可以看出他很爱耶稣,但同时也表示他太仗恃自己。伯多禄应先学习谦逊,然后才能跟随自己的恩师去舍身致命。

    主,你爱了我们,给了我们新的诫命,但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不能做到你那种舍己为人的爱,主,请你帮助我们克服金钱、名义、地位的引诱,做你真正忠实的门徒,为你作生活的见证,奉主耶稣之名祈求,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