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根稻草
    骆驼的负载能力是「惊人」的,但是照样有其极限。这个极限又称为临界点,一旦抵达此点就会摇摇欲坠。所谓「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指让一只高大的骆驼轰然倒下的最后那一点微不足道的负担。

    一根稻草算什么?它在关键时刻却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正好提醒人多多留意自己及别人的心灵状态。在此,心灵状态特别指情绪而言。譬如,学生念书虽是求知,原本属于理智的活动,但是在面临考试与升学的竞争时,压力却显示于情绪的失控上。事实上,关于理智的极限,至今尚无定论。一九六四年的《苏联今日生活》上,有一篇专家研究的报导,结论是:

    「在正掌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用了很小的一部分思维能力。如果我们的大脑使用它一半的能力,将可以轻易地学会四十种语言,背下一部百科全书,并且学完十所大学的课程。」

    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我们达成这种「看似神话」的成就呢?原因是:一,理智上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事;二,意志上我们不会如此欲求及鞭策自己;三,情绪上我们无法掌控与调适到长期稳定的状态,甚至不必等待外在因素的干扰(如竞争带来的压力),我们自己就先陷入混乱与瓦解的困境了。

    心灵状态是一个整体,除了上述「知、情、意」三项明显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更庞大与更复杂的潜意识领域,尚在未知之中。不过,为了进行讨论之便,可以说通常我们最容易发现的征兆还是出现在情绪的层面。譬如,心理学家在描述眼前两大世纪的交替时,以「焦虑」指称二十世纪的症候,而以「忧郁」指称二十一世纪症候,这两个名词都是针对情绪而说的。两者看似不同:焦虑源于为了达成目标所生的紧张,忧郁则出于毫无目标之后的沮丧;但是,正是由于长期的焦虑未能有效予以纾解,人的情绪才会有无力与无奈之感,以致最后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

    问题在于:忧郁可能带人走向自杀的结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二十一世纪时,自杀将成为第三大死因,而自杀的主要理由正是忧郁。从心情沮丧到放弃求生意志,其间的转变关键,就是前面所说的临界点,而即,要小心那最后一根稻草!

    卡缪(A.Camus)在《斋弗绅话》中早已作过类似的分析。他说,有一位大厦管理员自杀了。远因是:五年前痛失爱女之后,他表面上继续工作谋生,内心里却不断受到此一悲伤经验的侵蚀,所谓「一想到这件事,就是被它所侵蚀」、「思念」无异于「侵蚀」。近因是:当天下午,一位老朋友以漠不关心的语气对他说话。他的心理防线(其实是指情绪临界点)崩溃,晚上就上吊自杀了。在这件案例中,这位老朋友「以漠不关心的语气对他说话」,就是我们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在多年前读过这段文字以后,留下深刻印象,常常警惕自己不要加给别人这样的一根稻草。就在一星期前,一位政大学生到台大研究室找我,说他中学时代只知念书、考试,现在是大一新生,在班上与同学不易相处,在宿舍也与同学格格不入,觉得孤独与苦闷,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他找过学校的辅导室求援,听到一些空洞的安慰;他想起中学时读过我的书,所以鼓起勇气来敲门。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我当时正打算午睡片刻,以便应付下午三小时的课程。听他这么一说,我睡意全消,立即绞尽脑汁替他设想。我不曾受过专业的心辅训练,所凭的只是长期在大学教书以及与学生交流的经验。我的建议是:参加服务性质的社团。理由是:在班上与宿舍的人际关系既然陷于僵局,就很难立即改善;那么另辟他途,参加社团活动吧!服务性质的社团通常参加者都较有爱心,会主动关怀新入会者;然后,自己在这样的团体中,也较易启发积极助人的意愿。人在助人时,表面看来是在付出,其实却是肯定了自己内在的丰盛。然后,对自己也会从新的角度去认识,进而觉得自己更值得肯定与欣赏了。他听过我的分析之后,一时无话可说,大概觉得不妨一试,于是擦干眼泪说声谢谢就离去了。我如果因为能为他除下一根稻草,真是「不亦悦乎?」结果那一天中午没有休息,下午上课精神却很好。

    我很喜欢圣经上的两句话:「弯曲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心,他不吹灭。」在此,「他」是指天主,总是让人坚持到最后关头,还是存着希望。但是,光靠自己的力量,又能盼望多久?若不先承认自己的脆弱,就会忽略人间的险恶,任由负担加重而濒临最后的界限。与其担心别人在自己肩上增加负荷,不如按时清除压力,以新的精神迈步向前。「一天的苦,够一天受了!」耶稣之言,简明深刻,但是多少人可以真正实践呢?

    在资讯泛滥的新世纪里,许多情绪上的压力是不必要的。若是了解自己身心面的临界点,采取自我设限的措施,阻挡有害的情绪滋生与蔓衍,进而学习调节心灵的功课,藉由艺术与宗教去品味人生,才有可能完全摆脱「最后一根稻草」的威胁。